语文六下回顾拓展二教案

语文六下回顾拓展二教案
语文六下回顾拓展二教案

回顾?拓展二

学习目标

1、交流通过阅读课外书和向长辈调查了解到的少数民族的节日风俗;也可以交流学习了本组课文,在写作方面有哪些收获。

2、熟读兵背诵宋代王安石的《元日》和唐代皮日休的《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养成积累的习惯。

3、读趣味语文,领悟标点符号的妙用。

学习重点难点

1、交流平台,交流收集到的民俗资料和学到的表达方法。

2、理解“日积月累”中古诗。

学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时安排

2学时

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回顾。

1.导入

本组课文让我们了解到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感受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到民族独特的习俗和文化,体会到了作者的表达方法,并且在我们的习作中也试着运用了。本组课文

学完了,你你有总结过每一篇文章的表达方法吗

2.体会表达方法。

(1)回想这个单元的课文,都用了哪些表达方法写出具体运用这种表达方法的文章的例子。

例文

表达方法

详略得当

(2)运用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等

先概括介绍,再具体描述

全文有中心句,每段以中心句开头

二、利用工具书,自主学习完成。

(1)明诗意

《元日》: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三、背诵两诗,提出问题(扣重点,质疑惑,有价值)

四、趣味语文:表演朗读《清明》原诗和改动标点后的小令与剧本,写下你的感悟与收获。利用工具书,自主学习完成

合作→交流

第二课时

一、《元日》探讨问题

1、《元日》描写了过春节时哪些习俗与《北京的春节》中习俗有何异同

2、《元日》表现出春节什么气氛

3、《元日》有什么比喻象征意义

4、《元日》表现出春节什么气氛我们应该怎么读

二、《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探讨问题

1、“玉颗”是什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掷”字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妙处

3、由《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你会想到哪个神话故事

4、这是一首什么诗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5、我们应该读出什么感情

三、《有趣的标点》探讨问题

1、清明大约是什么时候有什么习俗

2、诗中描写了人们什么样的情感

3、三首《清明》不同在什么地方从中你悟出了什么朗读三首《清明》

品读课文、

合作探究与交流→小组派代表展示→巩固→拓展

4.试着给下面的句子在不同的地方加上标点,看能表达几种不同的意思:(1)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

(2)从前有一个富翁,只有一个女儿,到了六十岁时,才又生了一个儿子,取名为「非」。富翁害怕自己死后,家产都被女婿夺走,於是写了一封遗书,分别交给儿子和女婿。遗书上写着:「六十老儿生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富翁死后,女婿果然并吞了家产,只留下一间小房子给富翁的儿子。几年后,富翁的儿子长大了,要向姐夫要回家产,两人争执不下,便告到官府里。女婿理直气壮的说:「岳父遗书上写得很明白:六十老儿生一子,

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县令拿过遗书,仔细推敲,却把家产判给了富翁的儿子。

你猜,县令在遗书上发现了什麽原来,县令移动了标点符号,猜出了富翁真正的意思:「六十老儿生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

(3)从前有位秀才给一个财主家的儿子说媒,信中写道:

「此女麻脸无头发乌黑皮肤白白痴痴纯情不论聘金少不了……」

财主家一看欣然同意。他认为「此女麻脸无、头发乌黑、皮肤白白、痴痴纯情、不论聘金,少不了……」这麽好的条件哪里找但娶回新娘竟是一个麻子,黑脸,秃子,於是找秀才理论去。秀才说:「我在信中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此女麻脸、无头发、乌黑皮肤、白白痴痴、纯情不论、聘金少不了……。』一字不差呀!」财主有苦难言。

(4)到底谁是冠军

一场棒球赛的战报写道:这一场激烈的棒球赛的结果,中华队战败古巴队获得世界杯总冠军。第一个人看后说,这场棒球赛中华队赢了。报上写的是:这一场激烈的棒球赛的结果,中华队战败古巴队,获得世界杯总冠军。另一个说,不对,据报上明明写的是:这一场激烈的棒球赛的结果,中华队战败,古巴队获得了世界杯总冠军。

(5)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讨论→展示→能力提升

四、了解相关知识。

1、有关除夕的: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2、有关春节的: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有关元宵节的: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3、有关清明节的: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有关端午节的: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6、有关七夕节的:

《七夕》

【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7、有关中秋节的:

《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霜月》

【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月夜》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登楼望月》

【宋】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8、有关重阳节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思考→讨论→交流

五、作业布置背诵《元日》、《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清明》。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