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实词的推断方法

文言实词的推断方法
文言实词的推断方法

文言实词的推断方法

一、答题步骤

第一步,审题.看要求是选正确的还是选不正确的.

第二步,对有把握的选项迅速作出判断.

第三步,借助方法,主攻难点.

二.文言实词的推断方法

(一)依形推义法

汉字本是表意性质的,从字形可以推知字义.虽历经演变,但表意的功能并没有完全丧失,这种表意功能就是理解词义的已知条件之一.因此,对字形结构(主要是象形字、会意字和形声字)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探求字的意义.此外古汉语中的通假字绝大多数为形近通假,故而借助字形还可以帮助我们识别通假字

1.有牧人御众之才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3.启听淮北取籴dí

4.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

5.若少屈,冀得一归觐.jìn

6.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kuì

7.赢粮而景从.yíng

8.殚dān财不足以奉敛,尽力不能周役,民氓méng饥寒冻馁,něi馁死背相望

(二)语境分析法

一个文言实词一般有多个义项,但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其意义却又是唯一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善于把实词放在语言环境中来考查分析,根据上下文来进行词义的推断.

1.及去东阳归家,经年岁,口不言荣辱,士类益以此多之.

2.汝时犹小,当不复记忆.《祭十二郎文》

3.今河内带河为国,户口殷实,北通上党,南迫洛阳.

4.富人有不占田籍而质人田券至万亩.

5.郦道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6.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7.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

8.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

(三)语法分析法

用语法分析句子结构的方法推断词义.将句子的语法结构进行分析,找出主干和枝叶成分,然后可以迅速判断其用法即词性,可以在具体的选择中使用排除的方法.这种方法也可以用在虚词的用法判断和文言文的翻译中.

1.资生之业,靡不毕书.

2.庭除甚芜.wú

3.昌期少年,不闲吏事.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5.仆诚以著此书.《报任安书》

6.自放驴,取樵饮爨(cuàn).

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

8.人皆得以隶使之.(《五人墓碑记》)

9.故久立与其客语.

10.徒立故琅láng琊yá王泽为燕王.

11.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伶官传序》)

12.部使者檄刚抚定.xí

13.周穷振乏,家无余财.

13.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

(四)妙用修辞法

利用上下文中对偶,对比,排比,并列,互文等相近似的语言结构,来推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意义.这些对

应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反,相近,相同.

1.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jīn

2.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3.特拜陕西行台中丞.

4.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

5.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谏太宗十思疏》)

6.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7.党同伐异.

8.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不见也.(《屈原列传》).

9.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dá未尝不呼父母也.

(五)成语印证法

即借助熟知的成语推断词义.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义.

1.始速祸焉.《六国论》

2.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列传》ěr

3.其文约,其辞微.

4.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jié

5.拜住袖其疏入谏.

6.特拜陕西行台中丞.

7.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

8.设五寸之的,引十步之远.

9.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六)课文求义法

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同时,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义.

1.金人曳yè出,击之败面.

2.岁凶,汝旁诸县多盗.

3.齐人追亡逐北.

5.时富室多以罪倾宗,而郑氏数千指独完.

6.讽帝大征西方奇技.

7.咸私哂其矫饰焉.哂:shēn

8.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

9.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

(七)结构求义法

即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现象很多,在两两、三三的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

1.及得召见,遂见亲信.

2.据殽xiáo函之固,拥雍yōng州之地.

3.齐人追亡逐北.

4.秦无亡矢遗镞之费.zú

5.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6.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nǔ

7.变姓名,诡踪迹.

8.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不见也.(《屈原列传》)

(八)联想推断法

即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词义.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语例.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由此正确理解词义.

1.远与恢素善.huī

2.尚轻侠.

3.环堵之中.

4.庆封出猎,景公与陈无宇、公孙灶、公孙趸dǔn诛封.

5.使老弱女子乘城.

(九)代入检验法

古汉语单音词占多数,一词多义的现象很普遍,确定一个多义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意义,可先把这个多义词素组成若干个双音词,然后用“代入法”把这些词放在具体语境中去体会,可以推断一些词语的意义.

1.李斯,相也,具于五刑.

2.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gài

3.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4.霍光擢延寿为谏大夫,擢:提拔.zhuó

5.门卒当车,愿有所言

6.专以射为戏,竟死

7.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

8.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说事情的复杂经过

9.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

(十)古今对比法

汉语词汇中一部分词,古为今用,但意义往往不同,最忌望文生义.这里要特别注意古今构词特点,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双音节词往往有其固定义项.

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

8.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一词多义.

A.“雅”解释为高雅有误,应是素常,这句话翻译为:安帝素常听说张衡擅长术数之学;

B.“谏”解释为劝谏有误,应是劝止,挽回.这句话翻译为: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

C.解释正确;

D“寻”解释为寻求有误,应是不久.句子翻译为:不久蒙受国家恩典,授与了我太子洗马的官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