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台州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浙江省台州市台州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浙江省台州市台州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浙江省台州市台州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

1.光滑水平面上有一直角坐标系,质量m=4 kg的质点静止在坐标原点O处.先用沿x 轴正方向的力F1=8 N作用了2 s;然后撤去F1,并立即用沿y轴正方向的力F2=24 N作用1 s,则质点在这3 s内的轨迹为图中的( ).

A.B.

C.D.

2.小船横渡一条河,船本身提供的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已知小船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则河水的流速()

A.越接近B岸水速越大B.越接近B岸水速越小

C.由A到B水速先增后减D.水流速度恒定

3.如图所示,小球a从倾角为θ=60°的固定粗糙斜面顶端以速度v1沿斜面恰好匀速下滑,同时将另一小球b在斜面底端正上方与a球等高处以速度v2水平抛出,两球恰在斜面中点P相遇(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v1∶v2=1∶2

∶2=1∶1

B.v1v

C.若小球b以2v2水平抛出,则两小球仍能相遇

D.若小球b以2v2水平抛出,则b球落在斜面上时,a球在b球的下方

4.一个物体在7个恒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现撤去其中两个力,其它力大小和方向均不变.则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能做圆周运动

B.一定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C.可能处于静止状态

D .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5.如图所示,若质点以初速度v 0正对倾角为θ=37°的斜面水平抛出,要求质点到达斜面时位移最小,则质点的飞行时间为 ( ).

A .034v g

B .038v g

C .083v g

D .043v g

6.如图所示,P 是水平地面上的一点,A 、B 、C 、D 在同一条竖直线上,且AB =BC =CD .从A 、B 、C 三点分别水平抛出一个物体,这三个物体都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 点.则三个物体抛出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v A ∶v B ∶v C 为( )

A .2:3:6

B .1:2:3

C .1∶2∶3

D .1∶1∶1

7.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和竖直方向的两个直线运动,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这两个分运动的v -t 图线,如图所示,若平抛运动的时间大于2t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图线2表示水平分运动的v -t 图线

B .t 1时刻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夹角为30°

C .t 1时间内的竖直位移与水平位移之比为12

D .2t 1时刻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夹角为60°

8.如图所示,一个物体在O 点以初速度v 开始作曲线运动,已知物体只受到沿x 轴方向的恒力F 的作用,则物体速度大小变化情况是( )

A.先减小后增大B.先增大后减小

C.不断增大D.不断减小

9.如图所示的曲线为一质点在恒定合外力作用下运动的一段轨迹,质点由A到B的时间与质点由B到C的时间相等,已知曲线AB段长度大于BC段长度,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质点做非匀变速运动

B.该质点在这段时间内可能做加速运动

C.两段时间内该质点的速度变化量相等

D.两段时间内该质点的速度变化量不等

10.关于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运动的速度一定大于两个分运动的速度

B.合运动的速度一定大于其中一个分运动的速度

C.合运动的速度方向就是物体实际运动的方向

D.知道两个分速度的大小就可以确定合速度的大小

11.一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3m/s,它在一条河宽150m、水流速度为4m/s的河流中渡河,则该小船()

A.能到达正对岸

B.渡河的时间不少于50s

C.以最短时间渡河时,它渡河的位移大小为200m

D.以最短位移渡河时,位移大小为150m

12.一质点在水平面内运动,在xOy直角坐标系中,质点的坐标(x, y)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

是x=t+t2m,y=t+3

5

t2m,则()

A.质点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B.质点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C.质点的运动是非匀变速直线运动

D.质点的运动是非匀变速曲线运动

13.如图所示,A、B为隔着水流平稳的河流两岸边的两位游泳运动员,A站在较下游的位置,他的游泳成绩比B好,现在两人同时下水游泳,为使两人尽快在河中相遇,应采用的办法是()

A .两人均向对方游(即沿图中虚线方向)

B .B 沿图中虚线方向游,A 偏离虚线向上游方向游

C .A 沿图中虚线方向游,B 偏离虚线向上游方向游

D .两人均偏离虚线向下游方向游,且B 偏得更多一些

14.物体分别以4v 0和3v 0的速度从倾角为37°和53°的斜坡上水平抛出,并分别落在各自的斜坡上,已知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时间分别为t 1、t 2,落地点离抛出点的距离分别为l 1、l 2,sin37°=0.6,cos37°=0.8,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t 1:t 2=9:16

B .x 1:x 2=1:1

C .y 1:y 2=3:4

D .l 1:l 2=9:16

15.如图所示,固定斜面AO 、BO 与水平面夹角均为45°。现从A 点以某一初速度水平抛出一个小球(可视为质点),小球恰能垂直于BO 落在C 点,若OA =6m ,则O 、C 的距离为( )

A .22m

B .2m

C .2m

D .3m

16.如图所示,在一倾角为?的斜面底端以一额定速率0v 发射物体,要使物体在斜面上的射程最远,忽略空气阻力,那么抛射角θ的大小应为( )

A .42π

?

- B .4π

?- C .42π

?

+ D .4π

?+

17.一艘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 3 m/s ,渡过一条宽 150 m ,水流速度为 4 m/s 的河流,则该 小船( )

A .能到达正对岸

B .渡河的时间可能少于 50 s

C .以最短位移渡河时,位移大小为 200 m

D .以最短时间渡河时,沿水流方向的位移大小为 240 m

18.如图为平静的湖边一倾角为30°的大坝的横截面示意图,水面与大坝的交点为O 。一人

站在A点处以速度v0沿水平方向扔小石子,已知AO=40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v0=18m/s,则石块可以落入水中

B.v0越大,平抛过程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越大

C.若石块不能落入水中,则v0越大,落到斜面上时速度方向与斜面的夹角越大

D.若石块能落入水中,则v0越大,全程的速度变化量越大

19.一阶梯如图所示,其中每级台阶的高度和宽度都是0.4m,一小球以水平速度v飞出,欲打在第四台阶上,则v的取值范围是()

A.6m/s22m/s

<

v

<≤

v

C.2m/s6m/s

<<

v

<

v

20.下列四个选项的图中实线为河岸,河水的流速u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虚线为小船从河岸M驶向对岸N的实际航线,已知船在静水中速度大于水速,则其中正确是()

A.

B.

C.

D .

二、多选题

21.如图所示,物体A 和B 质量均为m ,且分别与轻绳连接跨过光滑轻质定滑轮,B 放在水平面上,A 与悬绳竖直。在力F 作用下A 向上匀速运动,设某时刻两者速度分别为A v 、B v ,则( )

A .

B 匀速运动

B .cos A B v v θ=

C .B 减速运动

D .cos B A v v θ=

22.如图甲所示是网球发球机。某次室内训练时将发球机放在距地面一定的高度,然后向竖直墙面发射网球。假定网球均水平射出,某两次射出的网球碰到墙面时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分别为30°和60°,如图乙所示。若不考虑网球在空中受到的阻力,则( )

A .两次发射网球的初速度大小之比为3:1

B .网球碰到墙面前在空中运动时间之比为1:3

C .网球下落高度之比为1:3

D .网球碰到墙面时速度大小之比为3:1

23.“套圈圈”是小孩和大人都喜爱的一种游戏,游戏规则是:游戏者站在界外从手中水平抛出一个圆形圈圈,落下后套中前方的物体,所套即所得.如图 所示,小孩站在界外抛出圈圈并套取前方一物体,若大人也抛出圈圈并套取前方同一物体,则 ( )

A.大人站在小孩同样的位置,以小点的速度抛出圈圈

B.大人站在小孩同样的位置,以大点的速度抛出圈圈

C.大人退后并下蹲至与小孩等高,以大点的速度抛出圈圈

D.大人退后并下蹲至与小孩等高,以小点的速度抛出圈圈

24.以相同的初速率、不同的抛射角抛出三个小球A、B、C,三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C三球在运动过程中,加速度都相同

B.B球的射程最远,所以最迟落地

C.A球的射高最大,所以最迟落地

D.A、C两球的射程相等,两球的抛射角互为余角,即θA+θC=

2

25.如图所示,某人从高出水平地面h的山坡上P点水平击出一个质量为m的高尔夫球,飞行中持续受到一阵恒定的水平风力的作用,高尔夫球竖直落入距击球点水平距离为L的洞穴Q。.则()

A.球飞行中做的是平抛运动

B 2h g

C.球被击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为2g h

D.球飞行中受到的水平风力大小为mgh L

三、实验题

26.(1)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在安装实验装置的过程中,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是水平的,这样做的目的是(___)

A.保证小球飞出时,速度既不太大,也不太小

B.保证小球飞出时,初速度水平

C.保证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每次都相等

D.保证小球运动的轨道是一条抛物线

(2)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为一小球作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均为10cm,g=10m/s2,那么:

⑴闪光频率为______ Hz;

⑵小球运动的初速度的大小是______ m/s;

⑶小球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 m/s.

27.在“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在建立直角坐标系时,有一处失误,假设他在安装实验装置和进行其他操作时准确无误.(计算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g取10

m/s2)

(1)观察图可知,他的失误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根据记录建立坐标系,运用教学实验原理测得的平抛初速度值与其真实值相比

________(选填“偏大”、“相等”或“偏小”).

(3)在实验中,该同学只记录了A、B、C三点(A点不是抛出点),各点的坐标如图所示,则物体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____m/s,从抛出点运动到B点所需时间为__________s (4).该同学安装实验装置的过程中,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是水平的,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

A.保证小球飞出时,速度既不太大,也不太小

B.保证小球飞出时,初速度水平

C.保证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每次都相等

D.保证小球运动的轨迹是一条抛物线

(5). 该实验,除了木板、小球、斜槽、铅笔、图钉之外,下列器材中还需要的是_____.A.刻度尺 B.秒表 C.坐标纸

D.天平 E .弹簧测力计 F.重垂线

(6). 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自由滚下

B.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C.斜槽轨道末端可以不水平

D.要使描出的轨迹更好地反映真实运动,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

E.为了比较准确地描出小球运动的轨迹,应该用一条曲线把所有的点连接起

28.(1)图甲是“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为了完成实验,除了图甲中的仪器外,还必须在图乙中选取的仪器有____(填字母),以下是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其中合理的是

______(填字母):

A.调节斜槽轨道,使其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可以任意选择

C.实验选用的斜槽必须要光滑,以消除摩擦力影响

D.在斜槽上选定小球运动起点,使小球由静止开始滚下。

(2)按照要求安装好实验装置,铺好每小格边长为5cm的坐标纸,图丙为记录了小球在运动途中的三个位置的坐标纸,则该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m/s,运动到B点的速度大小为_____m/s。(g取10m/s2)

29.(1)研究平抛运动,下面哪些做法可以减小实验误差_________

A.使用密度大、体积小的钢球

B.实验时,让小球每次都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

C.尽量减小钢球与斜槽间的摩擦

D.使斜槽末端的切线保持水平

(2)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的实验:将两个倾斜滑道固定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最下端水平,滑道2与光滑水平板吻接.把两个质量相等的小钢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同时释放,则他将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

(3)如图所示为一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单光照相照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均为20cm,如果取g=10m/s2,那么:

①照相机的闪光频率是_________Hz;

②小球运动中水平分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m/s;

③小球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_m/s.

30.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时

(1)除了木板、小球,斜槽、铅笔、图钉、铁架台、白纸之外,下列器材中还需要的是__________

A.秒表

B.天平

C.重垂线

D.刻度尺

(2)在此实验中,某同学只记录了A、B、C三个点而忘了抛出点的位置,今取A为坐标原点,建立了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平抛轨迹上三点的坐标值图中已标出,g=10m/s2,则:

①小球由A运动到B所用的时间为__________s;

②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__________m/s;

③小球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m/s;(可用根号表示)

④小球水平抛出点的坐标为x=__________cm,y=__________cm

2016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6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0分) 1.(4分)安装在浴室内的某种防雾镜,内部有电热丝加热,使镜面的温度比室温略高,从而防止水蒸气在镜面() A.汽化B.液化C.熔化D.凝固 2.(4分)有人发明了一种“发电地板”,如图所示.发电地板的主要部件由永磁体和线圈组成,行人或车辆通过时,挤压地板使永磁体和线圈发生相对运动,使之能发电.该发电地板的工作原理与下列哪个选项的实验原理相同() A.B.C.D. 3.(4分)如图所示,小球沿弧形斜槽从A点运动到水平轨道的B点时,如果小球受到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那么小球的运动状态将是() A.匀速直线运动B.立即停止运动C.速度越来越快D.速度越来越慢4.(4分)在番茄上相隔一定距离分别插入铜片和锌片,即为番茄电池.将铜片、锌片与电压表相连,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锌电极是番茄电池的正极 B.番茄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番茄电池形成通路后,电子将从铜电极流出 D.将电压表直接接在该番茄电池上,会损坏电压表 5.(4分)在近代原子学说的发展过程中,有下列观点: ①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②原子都是实心球体; ③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内. 1911年卢瑟福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原子,发现多数α粒子穿过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但有绝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如图所示.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否定上述观点中的()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二、解答题(共9小题,满分62分) 6.(6分)普通电动车的充电插口内有金属插脚,在使用过程中绝不能拿硬币、手等去触碰,如图甲. (1)图乙是某种电动车的局部电路图.如图硬币碰到充电插口的两个金属插脚,就会造成蓄电池路. (2)这种电动车的蓄电池总电压为48伏,人体不能触碰蓄电池两极,原因是. (3)对蓄电池充电时,蓄电池相当于电路中的(选填“电源”,“用电器”,“开关”或“导线”). 7.(4分)小晨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如图所示位置时,光屏上恰好能成清晰的像. (1)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所成像的性质是.

中考物理知识点汇总

2011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基础知识点复习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 1、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气态、液态。 2、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物态变化跟温度有关。 3、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 4、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5、摄氏温度的规定:在大气压为1.01×105 Pa时,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而 把水的沸腾温度规定为100度,把0度到100度之间分成100 等份,每一等份称为1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6、温度计的使用: ⑴让温度计与被测物长时间充分接触,直到温度计液面稳定不再变化时再读数, ⑵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拿离被测物体, ⑶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标尺垂直,与液面相平,不能仰视也不能俯视。 ⑷测量液体时,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 7、体温计:量程一般为35~42℃,分度值为0.1℃。 8、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9、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固定熔点即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如:金属、食盐、明矾、石英、冰等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变软、变稀变为液体。如:沥青、松香、玻璃 10、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11、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12、影响蒸发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面的空气流通速度。 13、物理降温:在需要降温的物体表面,涂一些易挥发且无害的液体,通过液体蒸发吸热 来达到降温的效果。 14、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15、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且能继续从外界吸热。 16、沸腾的现象:从底部产生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液面破裂,放出气泡中的水蒸气。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液面气压越小沸点越低,气压越大沸点越高。高原地区普通锅里煮不熟鸡蛋,就是因为气压低,沸点低造成的。 高压锅是利用增大液面气压,提高液体沸点的原理制成的。

【中考试卷】浙江省台州市2017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

2017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0分) 1.垫排球是我市一项体育测试项目,下列对排球离开后继续上升过程分析正确的是()A.速度越来越小 B.受到的重力越来越大 C.到达最高点时受力平衡 D.球受到惯性作用 2.下列四种动物的运动方式能用压强与流速关系来解释的是() A. 乌贼向后喷水而前行 B. 流线型的鲫鱼在水中快速前进 C. 展开双翅的鸟在空中滑翔 D. 壁虎靠脚上的“吸盘”在墙上爬行 3.如图是小柯连接的电路,开关闭合后,发现灯L2比L1亮,关于该电路分析正确的是()

A.通过L2的电流比L1的电流大 B.L2的电阻比L1的电阻大 C.L2两端电压比L1两端电压小 D.L2的实际功率比L1的实际功率小 4.小柯用图中装置提升重为400牛的物体,不计摩擦和滑动自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滑轮均为定滑轮 B.人将绳子拉过1米,物体也上升1米 C.物体匀速上升时,人对绳子的拉力为200牛 D.使用该装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5.用图中实验装置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当物块浸入溢水杯时,水会流入空桶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前溢水杯未装满水,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B.物块浸入水中越深,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越大 C.物块浸入水中越深,左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大 D.通过计算可知实验所用物块的密度为2×103千克/米3 二、填空题(共2小题,每空2分,满分8分) 6.图甲是清代的救火工具“水龙”,使用时,启动横木带动活塞向下压,水箱中的水从输水管中喷出,水柱可高达10米.用汽水瓶和吸管模拟“水龙”的工作原理,往瓶中吹气,瓶中的水就从吸管中喷出,如图乙. (1)水能灭火的原理是; (2)往瓶中吹气,水能从吸管喷出的原因是.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小柯不断改变蜡烛到透镜的距离,移动光屏寻找蜡烛的像,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1)第4次实验中,小柯移动光屏只观察到模糊的圆形光斑.若要观察到此时所成的像,正确的操作是; (2)小柯在第1次实验的基础上,换用另一个凸透镜后,发现光屏上的像不清晰,把光屏慢慢地向凸透镜方向移动,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若第1次实验模拟的是正常眼球的成像情况,则换用透镜后的实验是在模拟的成像情况.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蓬街私立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实验班,11、12班)苏教版化学必修二

乙烯(第二课时)烯烃的性质 一、课标要求 知道烯烃的主要化学性质 二、研读目标 1、知道烯烃的性质和乙烯相似 2、会推导烯烃的化学性质 三、研读要求 研读教材P63到P64页 四、导读设计 (一)知识回顾: 1、烷烃的代表性质是能发生反应,写出乙烷与氯气生成一氯乙烷的化学方程 式。 2、乙烯能使溴水退色吗? 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吗? 思考:鉴别乙烯还是甲烷用什么? 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用什么? (二)导读设计: 1、烯烃的通式: 2、烯烃的化学性质(与乙烯类似) ⑴烯烃能使溴水退色吗? ⑵烯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吗? 写出丙烯与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丙烯的加聚反应 五、质疑问难 六、考题链接 1.某烃和溴发生加成反应时,烃与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关于该烃分子结构的判断正确的是() A.一个C=C B.三个C=C C.一个C=C和一个碳环D.两个C=C 2.下列各组物质中,仅使用溴水不能鉴别出的是()

A.苯、四氯化碳B.四氯化碳、酒精C.乙烯、乙烷D.二氧化碳、甲烷3、现有乙烯和丙烯,它们进行加聚反应后,产物中可能含有: A只有①②B只有①④C有①②③D全可能含有 七、课后作业 1、(CH3CH2)2CHCH3的正确命名是() A.3-甲基戊烷 B.2-甲基戊烷 C.2-乙基丁烷 D.3-乙基丁烷 2、2,2,6,6-四甲基庚烷的一氯取代物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3H6Cl2有3种同分异构体 B、分子量相同,结构不同的两种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C、同分异构体之间的转化是化学变化 D、CH3—CH—CH2—CH3和CH3—CH—CH3互为同分异构体 CH3CH2 CH3 4、下列各烃中,一卤代物有两种,二卤代物有四种的是() A、C2H6 B、C3H8 C、CH3CH(CH3)CH3 D、CH3CH2CH2CH3 5、有下列各组微粒或物质: CH3 A、O2和O3 B、12 6C和13 6 C C、CH3CH2CH2CH3和CH3CH2CHCH3 H Cl CH3 D、Cl—C—Cl和Cl—C—H E、CH3CH2CH2CH3和CH3—CH—CH3

浙江省台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浙江省台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13题;共26分) 1. (2分)对物理量的估测,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好物理的基本功之一.小明是一位发育正常的九年级学生,下列是与他有关的一些数据,你认为合理的是() A . 他的体重为150N B . 他身体的平均密度约为1.0×103kg/m3 C . 他的手掌宽度为25cm D . 他百米赛跑的速度可达20m/s 2. (2分)电子乐器可以模仿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要模仿得逼真,其关键要求电子乐器所发声音与所要模仿乐器发声的哪一项特征尽可能的一致?() A . 音调 B . 频率 C . 响度 D . 音色 3. (2分) (2015八上·霞浦期末) 如图所示现象中,由液化形成的是() A . 雾凇 B . 露珠 C . 冰山 D . 雪 4. (2分)关于光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许多的应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在晴朗的夏日中午,往花的叶子上浇水时,水滴会使阳光会聚,常会把叶子烧焦 B . 汽车驾驶室前边的挡风玻璃不采用竖直安装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排除像的干扰 C . 白天在房间里照镜子时,为了看清自己的面容,面部应正对着门口

D . 物体被毛玻璃遮住后看不见了是因为毛玻璃是不透光的 5. (2分)下列关于机械效率说法正确的是() A . 机械效率可以大于1 B . 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C . 功率大的机械,机械效率高 D . 做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6. (2分) (2018九上·宁城期末)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电路正常工作.过了一会儿,灯L熄灭,有一个电表示数变大,另一个电表示数变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电阻R短路 B . 灯L断路 C . 灯L短路 D . 电阻R断路 7. (2分)(2018·凉山) 小红与家人周末乘汽车去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参观,路上爸爸告诉她汽车发动机是汽油机,并用水作冷却剂。到达发射中心,小红刚下汽车便闻到墙内飘来的阵阵桂花香。返回时又到漫水湾温泉山庄泡温泉,小红刚进入温泉水时感到水温较高,泡完温泉从水中上岸后又觉得冷。小红结合平时学习得到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A . 物体的温度升高肯定是由于物体吸收了热量 B . 汽车的发动机用水作冷却剂是由于水的比热容大 C . 墙内开花墙外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 . 夏天游泳者从水中上岸后会感觉冷是由于他体表的水蒸发吸热造成的 8. (2分)(2020·衡阳模拟) 共享单车为人们短途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某种共享单车采用铝合金车架,显著减轻重量;在车锁内装有芯片,扫一扫即可解锁;车筐内还有太阳能电池板,利用太阳能发电。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B . 车锁内的芯片主要由半导体材料制成 C . 手机扫码解锁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D . 太阳能电池板蓄电过程中将电能转化为太阳能 9. (2分)如图所示,两个盛有等高液体的圆柱形容器A和B,底面积不同(SA>S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详解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基本概念概要 一、测量 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主单位:千克;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 ⒈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 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 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b 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 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⒊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G=mg m=G/g g=9.8牛/千克。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 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⒌同一直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 ;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⒍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7.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四、密度 ⒈密度ρ: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公式:m=ρV 国际单位:千克/米3 ,常用单位:克/厘米3, 关系:1克/厘米3=1×103千克/米3;ρ水=1×103千克/米3; 读法:103千克每立方米,表示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3千克。 ⒉密度测定:用托盘天平测质量,量筒测固体或液体的体积。 面积单位换算: 1厘米2=1×10-4米2,

2020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2020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请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4分)辨别家庭电路中的火线与零线,应该选用()A.放大镜B.测电笔 C.红外线测温仪D.弹簧测力计 2.(4分)某同学步行的速度约为1.2米/秒,他从家步行到校门口所需的时间约10分钟,他家到校门口的路程约为() A.12米B.72米C.720米D.1200米3.(4分)如图表示跳水运动员从入水到露出水面的过程,其中运动员受到水的浮力不断增大的阶段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4.(4分)为满足特殊人群的需求,有一种眼镜的镜片可以改变(如

图甲),它的改变是通过在透明的薄膜中注入或抽出光学液体来实现。图乙是某人看远处物体时的成像情况,此时该人的视力缺陷和矫正时应选择的镜片是() A.近视眼,镜片ⅠB.近视眼,镜片Ⅱ C.远视眼,镜片I D.远视眼,镜片Ⅱ 二、填空题(本题有2小题,6空格,每空格2分,共12分)5.(6分)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的历史是一部测绘科技进步史。每次测量都体现了测绘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彰显测绘技术的最高水平,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求真与探索精神。 (1)在19世纪,人类首次用三角测量法对珠峰的高度进行测量,如图甲,由于光从数千米高的峰顶到300千米外观测点,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选填“折射”、“反射”或“直线传播”),使测量结果偏大。 (2)2020年5月,中国高程测量队在珠峰顶首次开展重力测量,直接测得g。已知g与海拔高度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测量队员随

身携带的重物从珠峰脚到珠峰顶,重物受到的重力大小将会怎么变?。 (3)据测量,珠峰的高度仍在以每年约0.3厘米的速度上升。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珠峰的高度上升是由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选填“碰撞”或“张裂”)。 6.(6分)图甲为“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补充完整。 (2)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乙,则被测电阻的阻值为欧。(3)为减小实验误差,需进行多次测量。完成第一次测量后,接下来的操作是。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2小题,每空3分,共18分) 7.(9分)为研究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满足什么条件时,才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进行如下实验。 (1)选用轻薄塑料片作为图甲实验研究对象的原因是。(2)将图甲中静止的研究对象转到虚线位置,松手后发现研究对象发生转动。据此可以得出结论: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需要满足的条件是,物体才处于静止状态。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中考物理基本概念、规律、公式要点背诵 一、机械运动 1、长度的测量: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长度单位:长度的主单位是 m ,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 (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换算关系:1 km=1000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3μm 1m=106μm 1m=109nm 1μm=103nm 2.时间的测量:秒表,停表。 单位:国际单位s,常见单位小时(h),分钟(min) 1h=60min,1mmiin=60s 3.参照物:作为标准的物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4.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公式:v=s t 单位:m/s 1m/s=3.6km/h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在改变5.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

二、声现象 1.声音的产生: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的传播需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速: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声音传播的速度:”声速在固体中比液体中快,在气体中最慢。 4.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声音的粗细。频率越快,音调越高。频率是指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单位为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 。 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声音的大小。物体的振幅的越大,产生的响度越大。另外,还与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音色:指声音的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5.超声波与次声波:大多数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 ,人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 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分贝的符号为dB 。 6.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是: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7.声的利用:(1)、声能传递信息。(2)、声能传递能量。 三、物态变化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 它的原理是利用了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最新】浙江省台州市路桥中学高一上期中生物卷 答案和解析

【最新】浙江省台州市路桥中学高一上期中生物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中同时含有磷和氮元素的是 A.糖元B.核苷酸C.氨基酸D.脂肪酸 2.长跑过程中少数同学会出现下肢肌肉抽搐的现象,这是由于长跑过程中大量排汗的同时向体外排出了过量的 A.Ca2+B.Fe3+C.K+D.Mg2+ 3.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既是某些反应的产物,也可以作为某些反应的底物B.由于水分子间的氢键,使得水具有缓和温度变化的作用C.在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植物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减弱D.由于水分子具有极性的特点,因此是生物体内物质运输的主要介质 4.给低血糖休克病人静脉注射50%的葡萄糖溶液,其主要目的是 A.供给全面营养B.供给能源C.维持细胞的渗透压D.供给水分 5.关于细胞器的界定,目前有两种意见,其中之一认为,细 1

胞器是细胞内以膜隔离的相对独立的结构。根据这种界定,下列哪种结构不能称为细胞器 A.细胞核B.核糖体C.内质网D.高尔基体 6.蛋白质功能多种多样,下列与其功能不相符合的是A.酶——调节 B.抗体——免疫 C.糖蛋白——细胞识别 D.载体——运输 7.由51个氨基酸形成某蛋白质(由线性多肽链构成)的过程中共脱水48个,则形成的肽键数目、该蛋白质含多肽链的条数、该蛋白质分子中最少的氨基数目各是 A.48、3、51B.50、3、3 C.48、3、48D.48、3、3 8.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在组成细胞的有机物中含量最多。如图表示有关蛋白质分子的简要概念图,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A.A肯定含有P元素B.①过程有水生成 C.多肽中B的数目等于C的数目 D.D表示氨基酸的数目 9.图中①为核酸,③为酶,则②为

2020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2020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 1.辨别家庭电路中的火线与零线,应该选用() A. 放大镜 B. 测电笔 C. 红外线测温仪 D. 弹簧测力计 2.某同学步行的速度约为1.2米/秒,他从家步行到校门口所需的时间约10分钟,他 家到校门口的路程约为() A. 12米 B. 72米 C. 720米 D. 1200米 3.如图表示跳水运动员从入水到露出水面的过程,其中运动员受到水的浮力不断增大 的阶段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⑤ 4.为满足特殊人群的需求,有一种眼镜的镜片可以改变(如图甲),它的改变是通过 在透明的薄膜中注入或抽出光学液体来实现。图乙是某人看远处物体时的成像情况,此时该人的视力缺陷和矫正时应选择的镜片是()

A. 近视眼,镜片Ⅰ B. 近视眼,镜片Ⅱ C. 远视眼,镜片I D. 远视眼,镜片Ⅱ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 5.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的历史是一部测绘科技进步史。每次测量都体现了测绘技术水 平的不断进步,彰显测绘技术的最高水平,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求真与探索精神。 (1)在19世纪,人类首次用三角测量法对珠峰的高度进行测量,如图甲,由于光从数千米高的峰顶到300千米外观测点,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______(选填“折射”、“反射”或“直线传播”),使测量结果偏大。 (2)2020年5月,中国高程测量队在珠峰顶首次开展重力测量,直接测得g。已知g与海拔高度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测量队员随身携带的重物从珠峰脚到珠峰顶,重物受到的重力大小将会怎么变?______。 (3)据测量,珠峰的高度仍在以每年约0.3厘米的速度上升。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珠峰的高度上升是由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______(选填“碰撞”或“张裂”)。 6.图甲为“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补充完整。 (2)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乙,则被测电阻的阻值为______欧。 (3)为减小实验误差,需进行多次测量。完成第一次测量后,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0分) 7.电热水壶由分离式底座和壶身两个部分组成。分离式底座由电源线、圆形底座和供 电插座组成,如图甲:电热水壶内部简化电路,如图乙。

2020-2021学年浙江省台州市路桥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最新】浙江省台州市路桥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 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慰藉(jiè)毋宁(wù)箕踞(jù)汗流浃背(jiā) B. 模样(mú)晕场(yùn)翘楚(qiáo)物阜民丰(fù) C. 追溯(sù)灰烬(jìng)熨帖(yù)恪尽职守(kè) D. 解数(xiè)摇曳(yè)召唤(zhāo)绠短汲深(gě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在诸多科学家眼里,科学与艺术并非泾渭分明,而是孪生姊妹,犹如人类文明史上的两朵奇葩,在真善美的百花园中争奇斗艳。 B.儿子想使母亲骄傲,这心情必竟太真实了,以至使“想出名”这一声名狼藉的念头也多少改变了一点形象。 C.当前,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心浮气躁、急功进利的不良风气,在这种风气的裹挟下,有的人也就身不由己,随波逐流了。 D.梁漱溟先生作为中国近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服膺儒学,并亲自践行。但他绝对不是一味默守成规的腐儒,因而对曾国藩的这一嘉言亦推崇备至。 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3D大片《阿凡达》上映时,电影票非常难买,电影院内中途退场的观众也是凤毛麟角。 B.读书多年,与书相濡以沫,便觉得与书为友既是雅事,也是乐事。 C.由于高速免收通行费,今年的国庆黄金周,各地旅游业特别火热。大街小巷,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不绝如缕。 D.周日,我在保俶山上俯首而望,雷峰塔直刺天空,西湖平滑如镜,断桥上的柳树像一把把绿伞,伞下行人熙熙攘攘……一切都历历在目。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中国运动员伦敦奥运会领奖服“冠军龙服”闪亮登场,它在向世界输出中国龙文化的同时,也传达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共同发展”的理念。 B. 今年是老舍先生诞生110周年纪念日,他的儿子舒乙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196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评选中,父亲得票排第一,后由于种种原因,该奖授予了日本的川端康成。 C. 权威人士强调:国内接连发生特大煤矿爆炸事件,各级各类主管部门必须加强防范意识,尽量防止此类事情不再发生。 D. 目前,集市上出现了少数人欺行霸市,哄抬物价,甚至殴打工商管理人员,严重损害了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整顿集市秩序是当务之急。 5.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阿房宫赋》选自《樊川文集》,作者杜牧,晚唐诗人、文学家。杜牧的文学创作中,诗歌的成就最大,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与同时代的李商隐合称“小李杜”。 B.海伦﹒凯勒,美国著名女作家、教育家、卓越的社会活动家。幼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海伦﹒凯勒凭借顽强的毅力,创造了自己的人生传奇。1964年被授予美国公民最高的荣誉——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又被选为世界十大杰出妇女之一。 C.老舍是中国现代作家,《骆驼祥子》《茶馆》《四世同堂》等小说均以北平作为背景。老舍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2011年物理中考复习---物理公式及使用条件 速度公式: t s v = 公式变形:求路程——vt s = 求时间——v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G = mg 合力公式: F = F 1 + F 2 F = F 1 - F 2 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密度公式: V m = ρ 浮力公式: F 浮=G – F F 浮= G 排=m 排g F 浮=ρ水gV 排 F 浮=G 压强公式: p =S F 液体压强公式:p =ρgh 帕斯卡原理:∵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 或写成:1 2 2 1 L L F F = 滑轮组: F = n 1 G总 s =nh 对于定滑轮而言:∵n=1 ∴F = G s = h 对于动滑轮而言:∵n=2 ∴F = 2 1 G s =2 h 机械功公式: W=F s 功率公式: P =t W 机械效率: 总 有用 W W = η ×100% 热量计算公式: 物体吸热或放热 Q = c m△t (保证△t >0) 燃料燃烧时放热 Q放= mq ★电流定义式:

t Q I = 欧姆定律: R U I = 电功公式: W = U I t W = U I t 结合 W = U I t 结合 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Q=W 如电热器。 电功率公式: P = W /t P = I U 电流: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表达式:I =I 1=I 2 电压: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表达式:U =U 1+U 2 分压原理:21 2 1R R U U = 串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表达式:2 1 2 1R R P P = 并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表达式:I =I 1+I 2 分流原理:12 2 1R R I I = 电压: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表达式:U =U 1=U 2 并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表达式:12 2 1R R P P = ---------------------------------------------------- 补充公式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10月月考英语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路桥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10月月考英语试题 本卷分听力部分和笔试部分,共120分,测试时间为120分钟。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 第一节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does the woman advise the man to do? A. Look for his dictionary. B. Buy a dictionary. C. Look up the new words in a dictionary. 2. Why didn't the man answer the phone last night? A. He wasn't at home. B. His phone was broken. C. The party in his room was too noisy. 3. How many times has the woman been late this week? A. Twice. B. Three times. C. Four times. 4. What do we know about Bob? A. He got a job last week. B. He is getting paid more. C. He will move to another city. 5.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A. Peter is lying. B. Peter is never late for school. C. Peter had PE this morning. 第二节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或独白后,你将有时间来阅读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个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听第6段材料,回答6、7题。 6. What happened to the man? A. He won a lot of money. B. He picked up a wallet. C. The store owner gave him some money. 7. What will he probably buy first? A. A car and some clothes. B. A house and a car. C. It's a secret. 听第7段材料,回答8、9题。 8. Where are the speakers probably? A. At a hotel. B. At a lock store.

2018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2018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0分) 1.如图所示,用铅笔尖顶着一个纸风车,置于一杯热水上,风车就会转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风车静止时,只受到重力的作用 B.风车转动时,只受到热空气推力的作用 C.风车转动时,机械能转化为水的热能 D.移去热水,风车由于惯性不会立即停转 2.某同学乘坐高铁,看到车厢内显示的车速为216千米/时。他估测车厢通过隧道用了10秒,则隧道长度约为() A.60米B.600米C.2160米D.7776米 3.如图是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其中A为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B为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有关本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玻璃板应该与桌面垂直 B.实验宜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C.眼睛应从B一侧观察成像情况 D.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像物不再重合 4.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电源电压恒为3伏,更换5个定值电阻R x,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图象。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同学研究的是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B.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保持0.5伏不变 C.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范围为1欧~5欧 D.将R x从5欧换成10欧后,应将滑片P向左移 二、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0分) 5.将纸餐盘、纸杯和吸管按照如图方式粘合在一起即成“纸杯船”。 (1)往纸杯里倒些水,水从吸管喷出时,纸杯船就会前进,说明。 (2)杯内装水越多,吸管喷水越远,因为。 6.将表面有金属镀层的磁铁吸在干电池的负极,将一根硬铜线折成导线框abcd搭在干电池的正极和磁铁上(如图),导线框abcd就会以干电池为轴转动起来。 (1)图中4条弧线为磁感线,请在答题纸上标出它们的方向。 (2)如果将磁铁的N、S极对调,导线框将。 (3)通电时间稍长,干电池会明显发热,原因是。 7.将普通塑料水管进行改装,能做多个实验。将塑料水管①侧面开口并标上刻度,再将塑卷水管②在侧面不同高度开两个大小合适的口。

最新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响度单位分贝dB,正常说话60dB) 5.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6.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7.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热力学温度(T)也称绝对温度:符号T,单位开尔文,简称开(k)。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换算:T=t+273。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温度计使用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量程。2.温度计玻璃泡不能接触容器底或壁。3读数时要等示数稳定再度;读数过程玻璃瓶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与液体凸处平行。 4.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5.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其中晶体熔化需要1.温度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6.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7.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9.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如海波,冰,食盐,石墨,金属)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如石蜡,松香,玻璃,沥青)没有熔点。 10.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11.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12.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其中,液体表面气压越大,沸点越高。液体沸腾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 13.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14.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15. 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 第三章光现象知识归纳 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5.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中学高中政治《政治生活》第一单元测试题新人教版必修2

一、单项选择题 1.近代西方学者卢梭认为,国家是在订立契约的基础上产生的,而订立契约的主体是人民,因此,国家应该体现人民的最高共同意志。该观点 ①没有揭示国家的根本属性②否认了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③强调了主权是构成国家的基本要素④揭示了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A 题中的观点否认了国家的阶级性,①②正确、④排除;材料未涉及主权,③排除,故选A。 2.2014年9月9日,国务院法制办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从根本上看,这是因为 A.政府建立了信息公开制度 B.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领导方法 C.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监督权 D.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D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D正确、A不是根本原因,排除;题干未涉及到党,B排除;题干中的行为属于民主决策,C排除,故选D。 3.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来自各个民族、各条战线,既有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老代表,也有朝气蓬勃、初展头角的年轻人。他们职业不同、经历各异。这表明 ①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②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全民性③我国人民主体具有广泛性④我国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B 由“来自各个民族、各条战线”可知,我国人民民主主体具有广泛性,①③正确;民主具有阶级性,②错误;④与题意指向无关,排除,故选B。 4.针对今年第9号台风“威马逊”来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批示要求及时安排部署,科学指挥调度,指导有关地区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这表明我国政府 ①重视增强政府威信②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③切实保障公民最基本的人权④是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C 公民最基本的人权是生存权和发展权。由“及时安排部署,科学指挥调度,指导有关地区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可知,我国政府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切实保障公民最基本的人权,②③正确;我国政府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并非重视增强政府威信,①错误;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并非“常设机关”,④错误,故选C。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的实践证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回答5~6题。 5.我国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因为 ①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强国之路②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③只有发扬民主才能调动所有公民的积极性④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英语试题

路桥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选择题部分(共90分) 第一部分听力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en is Miss Grace going to leave? A. Next Sunday. B. This afternoon. C. Next Saturday. 2. Who is not in the picture? A. The man’s grandpa. B. The man’s grandma. C. The man’s parents. 3. Who is a physicist? A. The woman’s father. B. The man’s brother. C. The man’s father. 4. What does the woman ask the man? A. How long he will stay in Vancouver. B. How he plans to travel in Vancouver. C. Where he will stay in Vancouver. 5. How is the man’s new flat? A. It’s very much like the previous(以前的) one. B. It’s not as comfortable but larger. C. It’s not smaller but more comfortable.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相应位置。每段对话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个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8题 6.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Hangzhou and Nanjing. B. Their grandparents. C. Their holiday plans. 7. What does the man usually do every summer? A. Stay at home. B. Go camping. C. See his grandparents. 8. When is the woman leaving? A. Next week. B. On July 20th. C. On July 10th.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9至11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