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逻辑推理探究

初三化学逻辑推理探究
初三化学逻辑推理探究

二、催化剂的探究

6、小明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他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1)请你帮小明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明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是将实验三反应前和反应后的二氧化锰进行称量,其目的是:;第二方面的实验是.其目的是验证二氧化锰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

7、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做“寻找新的催化剂”课题时,发现将生锈的铁钉放到过氧化氢溶液中,也可以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于是,他们对此展开探究:

(1)提出问题:什么物质是该反应催化剂?

(2)设猜想与假设:下面是组内两位同学所作的猜想,请你完成小华的猜想。

【假设一】小芳同学:铁钉表面的氧化铁是H202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假设二】小华同学:铁钉里的是H202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4)讨论交流: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小芳的“实验I”还不能够确切的说明氧化铁就是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理由是:。

请你设计实验(写出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及结论)证明其中的某一点理由

三、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

8、如表是探究小组的同学们对Mn、Al、Cu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了探究的过程.

【作出猜想】1、Mn的金属活动性比Al强.2、Mn的金属活动性比Cu强.

9、小刚设计实验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产并分析相关问题.请填空:

(1)他设计的四种实验方案,所需试剂如下:

①铜、银、硫酸亚铁溶液②铁、银、硫酸铜溶液

③银、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④铜、硫酸亚铁溶液,硝酸银溶液

(2)某化工厂生产过程中的残液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两种物质.小刚取少量该残夜,分别盛在A、B两支试管中,

四、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变质

10、某化学实验室有一瓶失去标签的碱溶液,可能是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溶液;小王同学认为是氢氧化钙溶液。请你按小王同学的猜想,进行下列实验探究,并按要求填写写表:

1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有一瓶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塞橡皮塞,征得老师同意后,开展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1】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了呢? 【实验探究1】

【猜想与假设】猜想1:该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猜想2:该氢氧化钠溶液 .

【查阅资料】(1)氯化钙溶液呈中性(2)氯化钙溶液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 【实验探究2】

【实验结论】该溶液 (填“部分”或“全部”)变质.

【反思与评价】在上述【实验探究2】中, (填“能”或“不能”)用氢氧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钙溶液,原因是 。

1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了解碳酸氢钠粉末(NaHCO3)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探究.该小组成员将少量碳酸氢钠粉末置于下图装置的试管中,充分加热至反应完全,发现试管口出现无色液体,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试管底部有白色固体残余.两位同学提出以下猜想: (1)提出问题:残余白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2)猜想与假设: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两位同学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甲同学:“白色固体是氢氧化钠(NaOH )”; 【猜想二】乙同学:“白色固体是碳酸钠(Na2CO3)”.

(3)实验与结论: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反应方程式: ; ②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甲同学设计了以下方案并实验验证:

根据甲同学的猜想与验证,乙同学认为甲的结论不准确,因为。

③以下是乙同学设计的实验:

④根据以上实验探究内容,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4)讨论交流:你还能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来验证乙同学的猜想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