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近五十年来气候变化特征研究

中国西部近五十年来气候变化特征研究
中国西部近五十年来气候变化特征研究

中国西部近五十年来气候变化特征研究﹡

杨明1) 李维亮2) 刘煜2) 徐海明1)

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南京 210044)

2)(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

摘 要

利用1951-2000年全国194站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对近50年我国西部地区的气候年代际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我国西部地区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其中河套区和新疆区气温上升的最为明显,其次为西藏区和河西区,西南区气温增幅最不明显。在地温变化上,河套区、河西区和新疆区都是线性增加的;西南区和西藏区的地温呈现下降趋势。西部地区除了河套区外,其他四个区的年平均降水量都是增加的。我国西部地区年平均云量均呈减少趋势,西藏区年平均总云量减少最为明显,西南区和河套区低云量减幅最大。在辐射变化上,我国西部总辐射呈减少趋势,西藏区减少最多;西南区的散射辐射呈增加趋势,其他四个区是减少的,新疆和西藏减幅明显。

关键词:中国西部;气候变化;趋势

1 引言

目前,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日益明显和各种极端天气的频繁发生,许多科学家提出温室效应来解释这一现象,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原因的双重作用,使大气成分发生变化,温室气体和对流层气溶胶不断增加,造成了全球气候的普遍变化[1-4]。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我国的气候特征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经百年来中国气候变化趋势与全球总趋势基本一致,全国气温上升了0.4-0.5℃,略低于全球平均的0.6℃[5],近50年来年平均地表温度变暖幅度约为1.1℃,增温速率接近0.22℃/10a,比全球或半球同期平均增温速率明显大[6]。在降水上,我国大范围明显的降水增加主要发生在西部地区,其中一西北地区尤为显著,东部干旱的形势比前期更为明显[7-8];在时间变化上,中国的降水以50年代最多,60-70年代为少期,80年代开始,西北、东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始增加[9]。并且,近50年全国平均的日照时间、平均风速和水面蒸发量均呈显著下降趋势,而最大积雪深度有所增加[6]。

以上研究表明,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气候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我国东部地区站点密集,而且资料长度较长,因此对我国东部地区的气候研究较多,西部地区限于站点和观测资料的缺乏,直到1980年代才开始出现一下对西部地区性气候变化的研究。我国西部地形复杂,既有高原又有盆地,既有沙漠又有山区,局地因子的影响较大,是一个典型的气候多变区,位于我国西南的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常比中国各地气候变化早,成为我国以至世界气候变化的启动区[10-11],因此加强对我国西部气候变化的研究有重大意义。马振锋将西南地区分成三个区域用小波分析法研究西南地区气候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除日照在四川盆地没有年代际变化的周期外,其他要素如年平均气温、降水量和相对湿度均存在显著的10年以上的周期,年代际变化在西南气候变化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12];牛涛认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青藏高原经历了一次气温、降水量和相对湿度显著增加的气候突变,此后青藏高原进入了相对暖湿时期[13];任朝霞也是将西北干旱区分区进行研究,指出近50年西北气温升高趋势是南北高,中间低,降水量增加趋势呈现从东南向西北递增的格局[14];

南庆红用EOF方法分析了新疆降水变化特征,认为新疆降水变化具有全疆同步性,1990年代后年降水量普遍增加[15];这些研究都从不同角度研究了我国西部地区各个区域地区性的气候变化差异。

以上的研究大部分是对我国西部不同区域地区性气候的研究,并且由于资料长度和完整性的原因,对西部地区气候变化的研究不够全面,因此本文将利用1951-2000年全国194站常规地面观测资料挑选资料长度较长、数据较完整的站点对我国西部地区的气候变化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总结,从而对近50年西部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 西部分区

气候中心按降水指数将全国划分为15个区,本文将西部地区合并为5个区来讨论我国西部地区气候变化情况,其中西南区的站点有西昌、会理、丽江、昆明、临沧、蒙自、德钦、恩施、酉阳、重庆、南充、宜宾、遵义、贵阳、毕节、兴仁、成都;河套区的站点有西安、天水、汉中、榆林、延安、银川;河西区的站点有兰州、西宁、酒泉、敦煌;新疆区的站点有吐鲁番、哈密、阿勒泰、伊宁、乌鲁木齐、库车、喀什、和田、若羌;高原区的站点有甘孜、拉萨、玛多、玉树。

3 西南地区气候变化

3.1 地温和气温变化的变化

a b

c d

图1 中国西南区1951-2000年年平均地温和

气温变化 (a年平均b春季c夏季d秋季e冬季)

e

图1是中国西南区近50年地温和气温的时间序列,可以看到,地温无论是年平均值还是四个季节的平均值都高于对应的气温值,并且地温和气温的变化基本同步,说明地温变化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很大。由图1(a)可以看到西南区在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有一次暖期,在1956、1963和1966年出现4次暖峰,紧接着气温和地温都开始降低,气温和地温均在1976年到达谷底,其中在1973年气温和地温都有一次跃升。从70年代中期以后,气温和地温逐步回升,在1987、1990、1994和1998年又出现四次暖峰,到20世纪末,地温还未达到五、六十年代的暖期的水平,而气温则略高于五、六十年代的平均值。

从线性变化来看,西南区年平均气温是增加的,四季中除了春季气温有略微降低的趋势外,其他三个季节的气温与年平均变化相似,变化不是非常显著。比起气温,地温变化要更加剧烈一些,而且其线性变化与气温也有所不同,地温的年平均变化是线性减少的,并且除了冬季地温有增加的趋势外,另外三个季节的地温都是降低的。

3.2 降水的变化

a

b

c d

图2 中国西南区1951-2000年降水变化

(a年平均b春季c夏季d秋季e冬季)

e

图2分别是中国西南区近50年降水的时间序列图,可以看到在年平均图上,降水量高值年份是1954,1965,1983和1998年,1951和1992年年平均降水量最少,在70年代中后期,80年代中后期以及90年代中期都有连续几年的少雨期,年平均降水量呈现增加的趋势。在季节变化中,春季和秋季降水量在近50年先增后减,但其线性变化还是减少的,夏季和冬季是线性增加的。从夏季降水量图上可以看到50年代中国西部夏季雨水较多,从60年代夏季雨量开始减少,此后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直到90年代前后降水量开始增加的较为明显;在四个季节里,冬季的降水量增加趋势是最明显的,尤其是70年代中后期,1975年之后25年的平均值要比前25年增加了近一倍,前期的丰水年是1953,1959,1965和1970年,后期的丰水年是1983,1993和1997年。

3.3 云量的变化

a b

c d

图3 中国西南区1951-2000年云量变化(a年平均总云b夏季总云c年平均低云d夏季低云)

图3分别是中国西南区近50年云量的时间序列图。云量无论是年平均值还是在四个季节里都是呈减少的趋势,在年平均变化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从1951年开始总云量和低云量都是先增加后减少,20世纪90年代与50年代相比,总云量和低云量分别减少了2和5个百分点,低云量减少的更加明显一些。与四个季节相比,春季、秋季和冬季的变化与年平均很相似,都是在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出现拐点,然后逐渐减少,而夏季云量的变化

是先减少后增加,出现拐点的时间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比起50年代,90年代的总云量和低云量分别减少了1.5和2个百分点,低于年平均变化的水平。

3.4 辐射的变化

a b

图4 中国西南地区1960-2000年辐射变化

(a总辐射b直接辐射c散射辐射)

c

图4分别是中国西南区近40年来总辐射、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的时间序列图。从图上看,中国西部地区总辐射从1961年开始减少,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才有增加的趋势;直接辐射在这40年直线减少,1996-2000年的5年平均值比1961-1965年的平均值减小了19%;散射辐射线性变化是增加的,在整个70年代处于低值期,从80年代初开始散射辐射明显增加。

4 新疆地区气候变化

4.1地温和气温(红线-地温,蓝线-气温)

a b

c d

图5 新疆区1951-2000年地温和气温年变化

(a年平均b春季c夏季d秋季e冬季)

从图5可以看到1951-2000年间新疆区的年平均的地温和气温,都呈上升趋势,尤其是气温上升的更加明显。从季节上看,除冬季外,其他三个季节的地温的平均值均高于气温的平均值。在地温变化中,春季、夏季和秋季的地温均为先降低后增加,出现拐点的时间大约在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冬季的地温增加最为迅速,从有数据记录的1954年开始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在近50年里增加了约2.0℃。在气温变化中,年平均气温在50年里升高了1.0℃,在季节变化中冬季增温最明显,在1951-2000年间升高了约3.0℃,而在夏季气温是呈降低的趋势,在1993年夏季日平均气温达到最低,为23.4℃,这有可能与当年夏季降水偏多有关。

4.2降水和云量的变化

图6新疆区1951-2000年降水和云量变化(a年平均降水b冬季降水c年平均低云d冬季低云)在降水图上可以看到,新疆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从70年代中期开始迅速增加,1975年之后的平均值比之前增加了大约50%,在四个季节里,降水量也是呈线性增加的趋势,增加最明显的是冬季,可以看到1978年之前(除50年代之外)新疆区的冬季降水量几乎为零,1978年之后直线增加。

新疆区的总云量(图略)年平均的变化趋势是先增加后减少,出现拐点的时间是70年代初期,四季的变化与年平均相似;在低云量上,年平均的变化趋势是先减少后增加,线性变化是略微减少的,季节变化上也有所不同,春季和夏季低云量线性增加,但增加的也不明显,秋季和冬季低云量线性减少,尤其是冬季表现的更为突出(图略)。在辐射方面,新疆区的总辐射、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与整个西部地区的变化大体相似(图略)。

5 青藏高原区气候变化

5.1地温和气温

a

b

c

d

图7 西藏区1951-2000年气温和地温变化(a年平均b春季c夏季d秋季e冬季)

e

1951-2000年间西藏区的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与整个西部相似(图7),都呈上升趋势,但地温变化与整个西部变化正好相反,呈线性下降趋势。地温无论是年平均值还是四个季节的平均值都高于对应的气温值。从季节上看,除冬季一直在减少外,其他三个季节的地温从1954年开始降低,到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期开始有回升的趋势。近50年来,地温的年平均值及春夏秋冬的平均值分别下降了2.0℃、2.0℃、1.0℃、2.0℃、3.0℃,冬天减少的幅度最大。

5.2降水和云量的变化

a b

c d

图8 西藏区1951-2000年降水和云量变化

(a年平均降水b夏季降水c冬季降水

d年平均总云e年平均低云)

e

从图8a中可以看到西藏区年平均降水量呈增加的趋势,降水倾向率为1.3mm/10a。在季节变化中,春季和秋季变化与年变化相似,变化较明显的是夏季和冬季。西藏高原大部分地区位于干旱半干旱区,夏季降水占全年的70%-80%,降水年际变化很大[16],从二项式曲线可以看出,西藏地区夏季降水量从有数据记录的1951年开始增加,到80年代初期有减少的趋势,但是线性变化是增加的趋势,夏季的降水倾向率为2.1mm/10a;冬季的降水量对西藏地区的年降水量贡献不大,但在近50年里是四个季节里增幅最大的,降水倾向率达到

2.4mm/10a,后十年的冬季平均降水量是前十年的2.2倍。

近50年来,西藏地区的总云量和低云量都呈减少的趋势,这与整个西部地区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

5.3辐射的变化

a

b

图9 西藏区1951-2000年辐射变化(a总辐射b直接辐射c散射辐射)

c

在辐射变化中(图9),与整个西部地区不同的是,西藏地区直接辐射的年平均值从90年代开始增加,并且远远大于之前的最高值,而总辐射的年平均值与之前的最高值基本持平,说明散射辐射在90年代之后锐减,在散射图上我们也可以看到散射值变化直线减少,后十年的平均值比前十年减少了1/4,影响散射辐射的主要因子是云量和大气中气溶胶的含量,根据上一节中的结论,西藏地区总云量和低云量都是呈减少的趋势,可以解释这个问题,气溶胶的影响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内。

6 河套及河西区气候变化

河套区和河西区的地温和气温变化与西部的变化相似,年平均值和季节平均值都呈增加趋势,增温最明显的是冬季。河西区的降水年是增加的,尤其是在夏季;与整个西部不同的是,河套区的年平均降水呈线性减少的趋势,在四个季节里,春夏降水量减少,冬春降水量有微量增加。

7 小结

将我国西部不同区域各个年代的气象要素的平均值以列表的形式总结出来,可以明显的看出各个区域其后的年代际变化,也可以相互对比一下。

表1 20世纪50-90年代我国西部年平均气温和地温的年代际变化(单位:℃)西南区 河套区 河西区 新疆区 西藏区

气温 地温 气温 地温 气温 地温 气温 地温 气温 地温 50年代 15.43 18.26 10.54 12.95 8.03 10.62 9.52 12.10 3.00 8.60

60年代 15.21 17.51 10.57 13.09 7.68 10.35 10.05 12.49 2.70 7.28

70年代 15.19 17.06 10.77 13.02 7.89 10.38 9.99 12.31 2.99 7.63

80年代 15.23 17.57 10.79 12.88 8.18 10.77 10.24 12.62 3.22 6.43

90年代 15.46 17.73 11.53 13.54 8.52 11.06 10.50 12.83 3.52 6.78

平均值 15.30 17.58 10.84 13.10 8.06 10.64 10.06 12.49 3.09 7.27

表2 20世纪50-90年代我国西部年平均降水和低云的年代际变化

(降水量单位:mm 低云量单位:%)

西南区 河套区 河西区 新疆区 西藏区 降水 低云 降水 低云 降水 低云 降水 低云 降水 低云 50年代 3.24 53.7 1.60 22.2 0.53 12.4 0.23 11.8 1.02 40.6

60年代 3.48 53.1 1.67 23.0 0.60 10.1 0.21 10.6 1.23 42.0

70年代 3.35 54.7 1.47 23.7 0.61 10.1 0.21 9.1 1.29 40.6

80年代 3.31 49.9 1.74 21.5 0.64 9.5 0.35 10.0 1.49 37.7

90年代 3.40 47.3 1.40 14.8 0.67 8.4 0.37 11.1 1.52 38.0

平均值 3.36 51.7 1.58 21.0 0.61 10.1 0.28 10.5 1.31 39.8

表3 20世纪50-90年代我国西部年平均总辐射和散射辐射的年代际变化(单位:MJ/m2)西南区 河套区 河西区 新疆区 西藏区 总辐射 散射辐射 总辐射 散射辐射 总辐射 散射辐射 总辐射 散射辐射 总辐射 散射辐射

60年代 1401.2 685.0 1452.3 699.1 1699.6 722.9 1650.1 711.7 1895.0 774.7

70年代 1325.7 652.6 1436.4 691.9 1650.7 757.0 1600.0 703.0 1871.4 659.0

80年代 1246.3 696.6 1372.9 679.8 1522.7 690.5 1520.6 666.9 1702.4 666.0

90年代 1351.1 695.6 1337.3 ---- 1580.2 697.6 1559.9 620.0 1744.4 595.1

平均值 1331.1 682.4 1399.7 ---- 1613.3 717.0 1582.7 675.4 1803.3 673.7

8 结论

通过对我国西部气候变化的研究,得到如下一些结论:

(1)近50年我国西部地区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其中河套区和新疆区气温上升的最为明显,其次为西藏区和河西区,西南区气温增幅最不明显。在地温变化上,河套区、河西区和新疆区都是线性增加的;西南区在经历了60-70年代的低温期之后,地温开始回升,但整个50年的线性变化仍然是减少的;西藏地区的地温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2)西部地区除了河套区外,其他四个区的年平均降水量都是增加的,西藏区增幅最大,西南区增幅最小。

(3)我国西部地区年平均云量均呈减少趋势,西藏区年平均总云量减少最为明显,西南

区和河套区低云量减幅最大,其中新疆区从80年代中期之后低云量开始明显增加,但其50

年的线性变化仍旧是减少的。

(4)在辐射变化上,我国西部总辐射呈减少趋势,西藏区减少最多;西南区的散射辐射

呈增加趋势,其他四个区是减少的,新疆和西藏减幅明显。

参考文献

[1] IPCC. Climate Change 2001 : The Scientific Basis. Houghton J T , et al . eds.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2001. 1~881

[2] 白爱娟,翟盘茂.中国近百年气候变化的自然原因讨论.气象科

学,2007,27(5):585-590

[3] 姜大膀,王会军,郎咸梅.全球变暖背景下东亚气候变化的最新情景预测.地球物理学

报,2004,47(4):590-596

[4]康兴成.青藏高原地区近40年来气候变化的特征.冰川冻土,1996,18(增刊):281-288

[5] 王遵娅,丁一汇,何金海,虞俊.近50年来中国气候变化特征的再分析.气象学

报,2004,62(2):228-236

[6]任国玉,郭军,徐铭志等.近50年中国地面气候变化基本特征.气象学

报,2005,63(6):943-956

[7] Zhai Panmao, Zhang Xuebin, Wan Hui, et al. Trends in total precipitation and

frequency of daily precipitation extremes over China. J. Clim.,

2005.18(1):1096-1108

[8] 刘毅,何金海,王黎娟.近40年重庆地区夏季降水的气候特征.气象科学,2005,25

(5):490-498

[9] 陈隆勋,周秀骥,李维亮,罗云峰,朱文琴.中国近80年来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气象学报,2004,62(5):634-646

[10] 刘燕,王谦谦,程正泉.我国西南地区夏季降水异常的区域特征.南京气象学院学

报,2002,25(1):105-110

[11] 朱文琴,陈隆勋,周自江.现代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几个特征.中国科学(D

辑),2001,31(增刊):327-334

[12] 马振锋,彭骏,高文良,田宏.近40年西南地区的气候变化事实.高原气

象,2006,25(4):633-642

[13] 牛涛,刘洪利,宋燕,陈隆勋.青藏高原气候有暖干到暖湿时期的年代际变化特征研究.

应用气象学报,2005,16(6):763-771

[14] 任朝霞,杨达源.西北干旱区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与趋势.地球科学与环境学

报,2007,29(1):99-102

[15] 南庆红,杨舵,杨青.应用EOF方法分析新疆降水变化特征.中国

漠,2003,23(5):554-559

[16] 边多,杜军.近40年西藏“一江两河”流域气候变化特征.应用气象学

报,2006,17(2):170-175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阅览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人的发展中国家,制定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明确了到2010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基本准则、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中国将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保护全球气候继续做出贡献。 应对气候变化的总目标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总目标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明显成效,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不断增强,气候变化相关的科技与研究水平取得新的进展,公众的气候变化意识得到较大提高,气候变化领域的机构和体制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原则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上,坚持正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的原则;遵循《气候公约》规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减缓与适应并重的原则;将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其他相关政策有机结合的原则;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原则;积极参与、广泛合作的原则。 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一)对中国现有发展模式提出了重大的挑战。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必然还要持续增长,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将使中国面临开创新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挑战。 (二)对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和消费结构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将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使得中国在降低单位能源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强度方面比其他国家面临更大的困难。 (三)对中国能源技术自主创新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中国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能源、交通、建筑等基础设施建设,如果不能及时获得先进的、有益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则这些设施的高排放特征就在会未来几十年内存在。 (四)对中国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提出了诸多挑战。中国生态环境脆弱,现有可供植树造林的土地多集中在荒漠化、石漠化以及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给植树造林和生态恢复带来巨大的挑战。 (五)对中国农业领域适应气候变化提出了长期的挑战。如何在气候变化的情况下,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确保中国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对中国农业领域提高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和抵御气候灾害能力提出了长期的挑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课程性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面向本专科大学生开设的公共政治理论课,是国家高等学校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必修课,它从历史教育角度承担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功能。 导言(2学时) 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 本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教学目的:通过冲述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的历史概述,使学生了解由于鸦片战争以及资本——帝国主义一次又一次的侵略,中国开始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的两大任务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1、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2、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 3、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 二、外国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1、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三、近代中国的基本矛盾和面临的主要任务 1、两对基本矛盾 2、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四、基本历史线索 1940—1919年的中国 重点难点:正确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2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对近代以来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以及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的讲述,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是一个坚贞不屈,勇于反抗外来压迫的民族,以增强民族的自信心。 第一节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一、军事侵略 二、政治控制 三、经济掠夺 四、文化奴役 第二节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一、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二、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第三节反侵略斗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一、社会制度的腐败和经济技术的落后 二、从睁眼看世界到“救亡图存”、“振兴中华” 重点难点:正确分析近代中国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2学时)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第2卷第4期 2006年7月 目次 研究论文 147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Ⅲ):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对策的综合评价何建坤刘滨陈迎等154 近30 a青藏高原气候与冰川变化中的两种特殊现象施雅风刘时银上官冬辉等 综述 161 国际气候变化研究新进展丁一汇孙颖 研究短论 168 塔里木盆地气候变化的季节差异杨莲梅张广兴崔彩霞173 天山巴音布鲁克草原植被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刘艳舒红李杨等177 三江源区植被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唐红玉肖风劲张强等181 渭河、汉水流域秋季降水的变化特征赵珊珊张强陈峪等184 1951-2005年华南春播期气象条件的年代际变化陈丽娟张培群188 影响北京城市增温的主要社会经济因子分析郑艳潘家华吴向阳193 哈尔滨、石家庄、武汉和广州的气候变化对比郝立生 对策建议 197 英国促进企业减排的激励措施及其对中国的借鉴陈迎 动态快讯 202 《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谈判艰难迈出第一步苏伟孙国顺赵军204 IPCC第25次全会在毛里求斯召开戴晓苏205 2005年Nature杂志刊载的气候文献贾朋群胡英207 第一届亚洲气候与冰冻圈学术会议在横滨召开效存德 208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征稿细则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III):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对策的综合评价 National Assessment Report on Climate Change (III): Integrated evaluation of strategies on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in China 何建坤1,刘滨1,陈迎2,徐华清3,郭元3,胡秀莲3,张希良1,李玉娥4,张阿玲1,陈文颖1,韦志洪1,段茂盛1,张晓华1,吕应运1 (1 清华大学,北京100084;2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732;3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北京100038;4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81) 摘要:回顾了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对国内外的碳排放状况、中国减缓碳排放的技术潜力、中国减缓碳排放的宏观影响、全球减缓气候变化的公平性与国际合作行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评估。提出了中国减缓气候变化的思路与对策,指出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下,中国要积极适应国际政治、经济及贸易格局变动的趋势,将减缓气候变化对策纳入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与规划之中,促进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气候变化;社会经济影响;减缓碳排放;对策;评估 中图分类号:P467/D820 文献标识码:A 近30a青藏高原气候与冰川变化中的两种特殊现象 Two Peculiar Phenomena of Climatic and Glacial Variations in the Tibetan Plateau 施雅风1,2,刘时银1,3,上官冬辉1,李栋梁1,叶柏生1,沈永平1 (1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8; 3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北京100085) 摘要:近30 a全球强烈变暖,水循环加快,冰川也加剧退缩。青藏高原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与下垫面,既对全球变暖有正常的反应,也出现了异常特殊现象。这种特殊现象已发现两处:1) 青藏高原北部偏西冰芯记录降温0.6℃,相应的冰川退缩微弱,融水径流降低;2) 青藏高原东南部以岗日嘎布山区为代表,出现较多的冰川前进,可能指示降水量有较大的增加。上述事实指示气候变化与冰川响应的复杂性。 关键词:全球变暖;青藏高原北部;降温;冰川退缩;青藏高原东南部;冰川前进 中图分类号:P343.6 文献标识码:A 国际气候变化研究新进展 Recent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Science 丁一汇,孙颖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阅读指南] 竺可桢(1890.3.7—1974.2.7) 浙江绍兴市人,我国卓越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建国前先后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 1972年的《考古学报》第l期上,83岁的竺可桢发表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后转载于1973年《中国科学》16卷2期,以及1973年6月19日的《人民日报》。全文篇幅也就5000余字,却聚集了竺可桢先生毕生研究的成果,可谓其学术生涯的扛鼎力作。这项研究,博大精深,严谨缜密,为学术界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赞扬。 论文包含有大量古代典籍与方志文献的记载,广泛地被历史学家和历史地理学家所引用、推崇,对历史学家的研究起到了极大的指导作用——几乎只要是研究中国历史地理或中国环境史、物质文明史的文章,都会在参考文献中摆上竺可桢的这篇经典论文。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的评论是:“每读一遍,使我觉得此文功夫之深,分量之重,为多年少见的作品,理应侧身于世界名著之林。” 对这样高山仰止的学术名篇,我们自然应该潜心阅读。 文章开头就单刀直入,陈述了研究中国气候变迁的主要指标依据:“在东亚季风区域内,雨量的变动常趋极端,而温度的变化在冬春即能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我国冬季温度主要受西伯利亚冷空气所控制,升降比较统一。因此,本文以冬季温度作为气候变动的指标。” 随后是罗列、引用我国古代典籍与方志记载的大量例证,以及考古的成果、物候观测和仪器记录资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研究。 根据材料的来源和性质,把中国近五千年的气候变迁的时间,分为四个时期——考古时期、物候时期、方志时期、仪器观测时期。 最后得到的4条初步性结论:在我国近五千年中的最初二千年的年平均温度高于现在2℃左右;以后有一系列范围为1—2℃的上下摆动;在每一个400至800年的期间里,可以分出50至100年为周期的小循环,温度升降范围是0.5—1℃;最冷的时期都是从东亚太平洋海岸开始向西传播到大西洋海岸。 结尾还参照对比了挪威的雪线高低的变化,丹麦格陵兰岛冰川研究的成果,得到大体一致的结论,证明了用古史书所载物候材料来做古气候研究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历史时期的气候存在变迁过程,今天已经是常识,气候变化更是热点话题。可是就在八九十年前,欧美的大多数正统气候学家还认为,气候在历史时代是稳定的。竺先生在青年时代就对这一说法表示怀疑,所以才以《南宋时代我国气候之揣测》为始,50年里,一直潜

中国近现代史阶段特征或史实归纳

—中国近现代史阶段特征或史实归纳 注:政治包括社会形态、社会矛盾、制度建设、民族关系或中外关系、军事斗争和对外政策;经济包括经济形态、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动力、经济各个领域的表现、经济制度、政策;思想文化包括重大思想运动、教育、科技、文艺等,以下问题同上。 三、19世纪40-60年代初,中国社会发生了剧烈转折。请概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及 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史实或特征。 政治:列强入侵,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和签订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及附件、《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破坏中国领土和主权完整、关税自主权、司法权和领海权;社会阶级结构变化;出现近代买办资产阶级和产业工人;社会主要矛盾变化;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并存;革命任务变为反封建和反侵略;革命性质变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加深。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发展; 经济:外国资本主义(外资企业)入侵;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破坏中国经济主权;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有一定发展;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成为西方列强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传播了先进的经济制度和生产方式、生产技术;促使新的经济成份出现;促进民族工业的兴起;促进中国近代化进程; 思想:传统思想观念受西方文化冲击;向西方学习,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进程;代表人物:林则徐和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搜集西方情报;编译书籍和报纸;著书和了解世界各国情况;没有引起知识分子的共鸣和没有付诸行动;

社会生活:西装传入、长袍马褂仍流行;旗袍;西餐;租界出现西式住宅;外国人在华开办邮政业务;自行车传入中国;在华传教士办报;(注意引起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见资料书137页) 四、19c60-90年代,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一步加深时期,是中国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 阶段,试从经济、政治、思想以及社会生活的发展等方面概括该阶段的阶段特征或史实。 政治:列强继续发动侵华战争(中法战争、中日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中法新约》《马关条约》);出现边疆危机;瓜分狂潮;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进一步遭受破坏;帝国主义势力深入内地;允许列强在华设厂,侵略方式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变为资本输出;列强对中国政治贷款;清政府出卖国家主权贷款偿还债务;洋务派发起洋务运动试图挽救清政府;民族资产阶级产生;早期维新派形成;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筹划海防、建立海军;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与学习西方相结合,掀起维新变法运动; 经济:列强在华设厂,资本输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洋务运动和洋务经济发展和破产;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初步发展,出现民族工业的发展高潮; 思想: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思想、自强和求富;洋务派和顽固派的论战;早期维新思想;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和梁启超、严复)思想; 社会生活:西菜馆开办、西餐成为时尚;维新派人士发起女权运动—废除缠足;铁路建设——唐胥铁路;航运业——1872年上海轮船招商局;邮政开办——1896大清邮政 局;1877年有线电报开办;1882年电话传入;办报——1883《昭文新报》、维新 派办报—《强学报》《中外纪闻》《事务报》;电影——1896年放映西洋影戏;五、20c前20年(1919年五四运动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成和深化时期,是中 国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阶段,试从经济、政治、思想以及社会生活的发展等概括该阶段的阶段特征或史实。 政治:列强继续发动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签订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会形成和深化;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列强侵华政策从“瓜分” 转为“以华制华”,先后扶植清王朝、袁世凯和多派军阀作为殖民工具,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正式合流;清政府反动本质进一步暴露;清王朝的“新政”和“立宪”;义和团运动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成立;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民主共和制确立;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和掀起尊孔复古逆流、复辟帝制;北洋政府的反动统治;孙中山反袁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春天; 思想:民主革命思想传播;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和民主、科学的提出; 社会生活:西装流行;中山装;断发和不缠足运动开展;婚姻自主;丧礼简化;增加国庆、元旦等节日; 自行车大街小巷出没;有轨电车;中华邮局开办;报纸发展——《民报》;杂志—《新青年》;电话领域发展;国产电影发展;铁路—京张铁路修建;航空业起步—福建马尾造船厂研制水上飞机;

气候与气候变化的研究方法

第六章气候与气候变化的研究方法 §6.1 地质时期古气候变迁的研究方法 一、主要方法 1、总述:地质时期的气候体现了大气圈、岩石圈、冰冻圈、水圈和生物圈组成的气候 系统的综合变化。因此,这个时期气候变化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生物学、地质学、地 球化学、古地理等研究方法。 2、生物学方法 这是地质时期和历史时期气候变迁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各种古生物(包括喜冷、喜暖、喜干和喜湿的古植物和古动物)的生存范围、分布区域以及随时间的变化,都可以为古气候研究提供极好的证据。比如应用极广的微体古生物(包括植物孢粉、微体动物象介子生物的化石等)。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这些微体古生物的数量、分布范围等,来研究气候变迁。 3、地质学方法 包括通过研究不同地点和不同时期地层沉积相的变化,恢复沉积环境,并与现代的气候条件比较(将今论古),以确定古气候状况。 这里沉积作用指的是固体物质从空气或水体的悬浮或融解状态中沉积下来的过程。 如黄土是一种风积物,从粉尘物质的产生、搬运、沉降到发育微黄土的全过程中,一直暴露于地表空间,受到当时大气圈及区域生物气候条件的直接影响。这样可以通过分析黄土——古土壤层中粉尘颗粒的大小,来确定当时的风速大小、气候干燥度等。通过分析孢粉等含量可以知道当时古生物的生长情况,从而知道气温、降水等的变化。 4、冰川学方法 (1)气温序列的建立:冰盖是降水积压形成的,其本质上是水构成的。水分子中的氧同位素含量与降雪的温度有关,因此可以根据氧同位素来推算古代 温度。一般在中高纬度地区温度下降1oC,δ18O(氧同位素的变化值)约 降低0.7‰。 (2)定年:利用冰盖中氧同位素的含量,可以确定气温序列,但这一序列是什么年代的,则需要定年。积雪的物理状况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因此使冰盖 在垂直方向上形成明显的层状结构,每年一层,就如同树木年轮一样,这 样,在冰盖表层就可以用肉眼直接分辨年层。但在冰盖深层(时间比较早 的冰层),由于冰盖的分层越来越薄,则就需要借助仪器分析,比较可靠的 是利用δ18O,因为δ18O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有时候也可根据其它指标来 定年,如甘肃敦煌冰盖是参照微粒量来定年的。或用数学统计的方法来估 算。 5、矿物分析法 即通过对岩石、矿物的分析研究获取古气候变迁的历史。另外也可以通过地球化学的方法推测过去的气候。比如如果某地层中含有煤层,则可推断当时气候湿润;如果有珊瑚,则当时为热带海洋气候;若有石膏和岩盐则为干燥气候;有冰迹物则为寒冷气候等。 §6.2 历史时期气候变迁的研究方法 一、总述 历史时期气候变迁的研究方法有四种:历史文献、树木年轮、考古发现和自然地理迹象。 其中最主要的是历史文献和树木年轮的方法,而后两种方法由于经常是一些间断的证据,难以利用它们建立连续的序列,因此主要用于对前两种方法建立的序列零星检验,或只能给某一段时间的气候变化提供证据,因此,这里不作祥熙介绍。 二、历史文献研究方法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 2009年12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领导人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凝聚共识,加强合作,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重要讲话。讲话指出: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每个国家和民族,每个企业和个人,都应当责无旁贷地行动起来。 中国在发展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从中国人民和全人类长远发展的根本利益出发,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中国是最早制定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发展中国家,先后制定和修订了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森林法、草原法和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把法律法规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中国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不断完善税收制度,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加快建立能够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全面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和千家企业节能计划,在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开展节能行动;深入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汽车,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推动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产能。中国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有序发展水电,积极发展核电,鼓励支持农村、边远地区和条件适宜地区大力发展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风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中国是世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持续大规模开展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大力增加森林碳汇。 温家宝总理在会上庄严承诺:中国政府确定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资料(2)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资料 1、近代清政府与资本-帝国主义签订的主要不平等条约 1842.8.29 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1843.10 中英《虎门条约》 1844.7 中美《望厦条约》 1844.10 中法《黄埔条约》 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被和外国侵略势力勾结,成为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工具。 第三,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保存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发展的很缓慢。 第五,各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极不平衡。 第六,在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广大人民日益贫困,过着饥寒交迫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3、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相互关系 最主要的两大矛盾:①外国侵略者和中华民族的矛盾;②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六大矛盾:①外国侵略者和中华民族的矛盾;②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③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④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⑤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⑥帝国主义在中国争夺的矛盾。 4、中国近代历次反抗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失败的原因 第一、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在1840年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清王朝统治者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由于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和文化保守,一方面使清朝统治阶级封闭自守,妄自尊大,骄奢淫逸,盲目进攻;另一方面又使统治者和清军指挥人员在战争面前完全没有应变的能力和心态,不适应于近代战争。 第二、近代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当时的英国已经历过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中国仍停留在封建的自然经济水平上。经济技术的落后直接造成军事装备的落后,军队指挥员不了解近代军事战术,从而造成军队素质和战斗力的低下。

全球气候变化——中国面临的挑战、机遇及对策解读

全球气候变化——中国面临的挑战、机遇及对策 气候变化是一个典型的全球尺度的环境问题。早在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们就已经把气候变暖作为全球性环境问题提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科学界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政府都高度关注和重视全球气候变化对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由于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涉及到气候、环境、经济、社会、政治、科技等众多领域,时间跨度又很长,因此,响应全球气候变化对策的制定应从国家长远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并把气候变化问题放到国家对外政治、经济与外交政策的大框架下统一考虑,以期气候变化问题朝着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过程中,如何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是_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对中国发展带来的挑战 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消除贫困是首要和压倒一切的优先事项。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必将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能源需求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可避免地还将增长,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的形象将更加突出,无疑将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 1.发达国家要求中国承担温室气体限控的压力增大。京都会议后,一些发达国家试图以《京都议定书》已规定发达国家的减排指标为由,集中全力向中国和印度等“主要的”发展中国家施压。有的发达国家甚至明确提出将发展中国家“有意义的参与”作为其批准议定书的前提条件之一,并与公约的资金机制挂钩。发达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减排的理由包括:环境原因、竞争力原因、政治原因等。虽然这些理由严重背离了公约“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以及公约特别强调的:“发展中国家能在多大程度上有效履行其在本公约下的义务,将取决于发达国家对其在本公约下所承担的有关资金和技术转让的承诺的有效履行,并将充分考虑到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消除贫困是发展中国家首要和压倒一切的优先任务。”但从另一个侧面,我们也不难发现减轻这种压力的艰巨性。 2.对中国现有发展和消费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自然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的丰度和组合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和经济优势。中国人口基数大,发展起点低,到2003年底,仍有59.5%的人口为乡村入口,面临着继续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长期发展任务,人均资源短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制约因素。传统的消费和生产模式是一种资源耗竭型、不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模式,这种模式已经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构成了巨大的挑战。从发展模式的选择看,虽然各国有权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来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但在其发展过程中,都遵循某些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很少有国家发生例外。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和趋势表明,人均商品能源消费和经济发达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整理(个人整理精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整理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 主要矛盾是: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历史任务是: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如何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落伍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自给经济,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这种小农经济限制生产力的发展,对新的生产方式具有较强的排斥力和抵抗力。中国封建政府还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在社会部,缺乏促使工业迅速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有效机制,造成封建经济发展的迟滞。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和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和活力。 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保守性日益增强,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入佛教、道教和法家思想,实行文化专制统治。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是社会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政治经济危机。 18世纪的中国走到了封建社会的末世,危机四伏,而且闭关锁国,固步自封,而工业革命使许多西方国家迅速强大,因此中国与新兴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拉开了很大的差距。近代中国社会因此而落伍了。

3.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 列强通过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领土,勒索巨额战争赔款,并享有一系列的特权,使中国丧失了主权,进而在中国形成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局面,使中国社会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 《条约》割占,勒索2100万银元,规定开放、、、、等5个港口城市为通商口岸,规定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的税率,要有中英两国“秉公议定则例,是使中国丧失了海关自主权;《天津条约》又开放了10个口岸,规定外国商船可以自由在各通商口岸转口,而不需要重新课税,允许外国公使常驻;《条约》割九龙半岛南端的九龙司,开放天津;《中葡会议草约》规定葡萄牙“永驻管理澳门”。《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和澎湖列岛,勒索2亿两,规定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办工厂。中俄《爱晖条约》、中俄《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俄改定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等共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辛丑条约》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使馆区和至大沽、山海关一线包括天津、等12处“留兵驻守”,勒索到4.5亿两,强迫清政府作出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反对它们的组织的承诺,并规定清政府各级官员如对人民反抗斗争“弹压惩办”不力,“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中美《望厦条约》取得并扩大了领事裁判权的围。 这些条约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使资本帝国主义渗透入中国社会,使中国社会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局限 意义:

我国环境保护的国际法律问题研究———以气候变化问题为例(一)

我国环境保护的国际法律问题研究———以气候变化问题为例(一) 关键词:环境保护国际法气候变化科学发展观 内容提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迅速的同时,也带来了气候变化、资源能源短缺等严重的环境问题。这也引发了国际社会对我国和平发展的种种疑虑。以1992年《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1997年《京都议定书》为核心的气候变化国际法在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国际法的形式对特定国家的特定污染物排放量作出定量限制。我国虽然暂时不用承担温室气体限排义务,但未来的履约压力日渐增强。为了应对未来的挑战、实现和平发展,我国应当在国际层面和国内两个层面上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我国和平发展所涉环境问题及其国际影响———以气候变化问题为例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气候变化、跨界污染、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危险物质激增、资源能源短缺等全球环境问题在我国也陆续出现,有些领域的问题甚至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可以说,我国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对全球环境问题的演变及其解决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以气候变化问题最为典型。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增长方式主要是粗放型增长,靠大量投放原材料和能源来实现。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经济全球化,我国成为世界自然资源消费大国的趋势不可阻挡。例如,我国消耗石油资源将大幅度增加,而国内石油产量缺口日渐加大,预计2020年我国将有60%的原油依靠进口。这一趋势对全球资源供给带来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例如,

如果我国延续西方工业化国家的发展道路,当我国人均汽车占有量和汽油消耗量达到美国的水平时,我国每天将消耗8000万桶石油,而全球每天只生产6400万桶石油。1]以消耗石油资源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一个重要的后果就是大量排放各类温室气体。从总量上看,我国CO2排放量已位居世界第二,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也居世界前列。1990—2001年,我国CO2排放量净增8.23亿吨,占世界同期增加量的27%;预计到2020年,排放量要在2000年的基础上增加1.32倍,这个增量要比全世界在1990年到2001年的总排放增量还要大。预测表明,到2025年前后,我国的CO2排放总量很可能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2]以上事实表明,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导致了我国面临着诸多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不仅对我们自己是个巨大的风险,无助于我国的和平发展,而且还可能导致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不断恶化。在此背景下,某些国家不能友好或者宽容地对待我国的和平发展,也就不难理解了。 我国和平发展所涉环境问题的国际法调整 1气候变化国际法的起源与发展 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也是20世纪给21世纪遗留下来的最大挑战之一。1990年,第45届联大通过了第45/212号决议,决定建立政府间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委员会(INC),着手组织谈判工作。由于气候变化问题涉及各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和效率问题,触及各国的重大经济、社会和环境利益,公约的谈判过程自始至终充满错

气候变化的研究方法和依据

气候变化的研究方法和依据 物理学院李佳明 摘要:地球的气候不断地在变化着,气候在一段时间内的波动变化即为气候变化。一段时间可能是指几十年或几百万年。地质年代的气候变化总体上在时间上是缓慢的,而现代气候变化是快速的。对于气候变化的科学共识是国家和国际制定气候政策的支撑和依据,因此对于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具有很深刻很现实的意义。本文旨在讨论目前研究气候变化的主要依据和一些方法。 一、地质时期古气候的主要研究方法 1、生物学方法。这是地质时期和历史时期气候变迁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各种古生物(包括喜冷、喜暖、喜干和喜湿的古植物和古动物)的生存范围、分布区域以及随时间的变化,都可以为古气候研究提供极好的证据。比如应用极广的微体古生物(包括植物孢粉、微体动物象介子生物的化石等)。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这些微体古生物的数量、分布范围等,来研究气候变迁。 2、地质学方法。包括通过研究不同地点和不同时期地层沉积相的变化,恢复沉积环境,并与现代的气候条件比较(将今论古),以确定古气候状况。 这里沉积作用指的是固体物质从空气或水体的悬浮或融解状态中沉积下来的过程。如黄土是一种风积物,从粉尘物质的产生、搬运、沉降到发育微黄土的全过程中,一直暴露于地表空间,受到当时大气圈及区域生物气候条件的直接影响。这样可以通过分析黄土——古土壤层中粉尘颗粒的大小,来确定当时的风速大小、气候干燥度等。通过分析孢粉等含量可以知道当时古生物的生长情况,从而知道气温、降水等的变化。 3、冰川学方法。主要步骤为以下两步: (1)同位素含量与降雪的温度有关,因此可以根据氧同位素来推算古代温度。一般在中高纬度地区温度下降1oC,δ18O(氧同位素的变化值)约降低0.7‰。 (2)定年:利用冰盖中氧同位素的含量,可以确定气温序列,但这一序列是什么年代的,则需要定年。积雪的物理状况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因此使冰盖在垂直方向上形成明显的层状结构,每年一层,就如同树木年轮一样,这样,在冰盖表层就可以用肉眼直接分辨年层。但在冰盖深层(时间比较早的冰层),由于冰盖的分层越来越薄,则就需要借助仪器分析,比较可靠的是利用δ18O,因为δ18O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有时候也可根据其它指标来定年,如甘肃敦煌冰盖是参照微粒量来定年的。或用数学统计的方法来估算。 4、矿物分析法。即通过对岩石、矿物的分析研究获取古气候变迁的历史。另外也可以通过地球化学的方法推测过去的气候。比如如果某地层中含有煤层,则可推断当时气候湿润;如果有珊瑚,则当时为热带海洋气候;若有石膏和岩盐则为干燥气候;有冰迹物则为寒冷气候等。 5、考古学方法。从古代人类分布,农业生产的方式,考古的发现,口头传说和历史文献中,可以发现历史上气候变迁的情况,气候变迁曾经造成多个文明的毁灭。 二、现当代气候变化的主要研究方法 1、气候监测。气候监测是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个名词,其意义是对整个气候系统进行全面的观测,以便及时发现气候系统状况的任何只得注意的变化。气候监测是气候系统

中国历史上的气候变迁

中国历史上的气候变迁 中国历史上气候的变迁,不仅具有明显的时间差异性和空间差异性,同时由于两种差异性的交互运行,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深刻影响。本文试图勾勒出这种特点和影响的大致轮廓,以就教于方家同仁。 一、时间差异性 气候包括气温和干湿状况两大基本要素,研究历史气候也必须从这两方面着手。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先生的《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论文,〔①〕系统地总结了中国气候变迁的基本规律,表现在五千年来温度变化上,可以明显地总结出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 1.第一个温暖期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100年,即仰韶文化时期到殷商时代。甲骨文记载当时安阳人种水稻是阴历二月下种,比现在早一个多月。北京附近的泥炭层分析表明,五千年前那里生长着大量的阔叶林,代表着相当温和的气候。 2.第一个寒冷期从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850年,即西周寒冷期。《竹书纪年》记载周孝王时长江、汉水冻结的情况,说明当时的气候比现在寒冷。 3.第二个温暖期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初年,即东周到秦汉温暖期。《春秋》中有鲁国“春正月无冰”、“春二月无冰”、“春无冰”等多次记载。《荀子·富国篇》和《孟子·告子上》载齐鲁地区农业种植一年两熟。 4.第二个寒冷期从公元一世纪到公元600年,即东汉南北朝寒冷期,这个寒冷期以公元4世纪前半期达到顶点。《资治通鉴》载晋成帝初年,渤海湾从昌黎到营口连续三年全部结冰,冰上可往来车马及几千人的大部队,年平均气温比现在低2—4℃。 5.第三个温暖期从公元600年到公元1000年,即隋唐时期,其间公元650、689、678年冬季,长安无雪无冰,当时气候温暖可见。 6.第三个寒冷期从公元1000年到1200年,即两宋时期,此间公元1111年太湖全部结冰,冰上可以通车,1110年、1178年福州荔枝两度全部冻死。 7.第四个温暖期从公元1200年到1300年,即宋末元代温暖期。1225年,道士丘处机在北京长春宫作《春游》诗云:“清明时节杏花开,万户千门日往来。”说明当时北京气候比现在温暖。 8.第四个寒冷期从公元1300年到1900年,即明清严寒期。此间,1329年太湖结冰厚达数尺,橘尽冻死。1493年,淮河流域降大雪,从当年九月降至次年二月方止。洞庭湖变成“冰陆”,车马通行。 五千年来,我国气候四个温暖期与四个寒冷期交替变迁,其时间上的差异性是非常明显的。 二、空间差异性

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点总结 综述 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近代中国两大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3.近代中国历史任务:①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②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4.近代中国历史特征: ①政治:帝国主义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牢牢控制了中国,日益成为支 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中国封建势力日益衰弱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②经济:中国自然经济基础虽遭到破坏,但封建剥削制度根基即封建地 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 的严重障碍,中共新兴民族资本主义虽已产生,并在政治经济生活中起 到一定的作用,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发展缓慢,力量薄弱,并且其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联系,仍没有成 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③社会生活: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的统治 下,并且中国地域广大以及地方割据性势力,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 治、文化发展极不平衡,中国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 地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第一章 1.反对外国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①社会制度的腐败﹙最根本原因﹚;②经 济技术落后 2.《马关条约》内容: ①割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辽东半岛给日本;②共赔款白银23150万两;③开放四个通商口岸:苏州、杭州、沙市、重庆;④承认日本对 朝鲜的控制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影响: ①割占土地进一步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②勒索了中国的巨额赔款, 是对中国的一次残酷的经济掠夺,是清政府财务进一步破产,同时也为侵略者 进一步控制中国创造条件,③适应了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而对华实行资本 输出的需求,④极大地刺激了列强过分中国的野心,由此掀起了十九世纪末二 十世纪初列强过分中国的狂潮。

近3000年来中国气候变化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综述

近3000年来中国气候变化 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综述 丁 敏 (泰山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系,山东泰安 271021) [摘 要] 本文对近3000年来气候变化以及重大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性,尤其是近五百年的小冰期的气 候特点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对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影响的研究成果加以概括,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设想,以期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社会经济发展;小冰期 [中图分类号] P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2590(2005)06-0089-05  [收稿日期]2005—09—06  [基金项目]泰山学院科研资助立项项目(Y 03-2-04)  [作者简介]丁敏(1976-),女,山东郓城人,泰山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系讲师,硕士. 1 近3000年来气候变化的特点 1.1 近3000年来气候变化的研究成果 1.1.1 历史资料、历史文献及考古发掘等的研究成果 竺可桢曾对我国近五千年来的气候变化做过权威性研究[1],结合考古资料、物候资料、地方志资料、仪器观察等多种手段,初步恢复了中国近5000年来的气候变迁认为5000年中前两千年气候气温比现在高20℃左右,3000年来,西周时代(1100~770B.C.),气候寒冷,东周一直到西汉时期是温暖湿润时期,三国开始后不久气候变冷,并一直维持到唐代开始,唐末以后,气候再次变冷,至15世纪渐入小冰期,成两峰三谷结构,直至20世纪初气候回暖,小冰期结束.后Hameed 与龚高法将竺氏的温度变化曲线作了一些小的修改[2],将中国过去3000年划分为11个气候适宜期(暖期和变暖期)和气候非宜期(冷期和变冷期).朱士光[3]根据关中地区考古发掘、饱粉分析研究成果以及丰富的史籍文献、地方志等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出西周初期约3kaBP ,气温开始变冷;进入晚全新世,平均气温比现今低1℃~2℃;春秋、战国、秦及西汉早期(770aBC ~24aAD )气候温暖湿润;西汉晚期,气候转冷;至隋、唐(581~907aAD ),气温高于现今1℃左右;北宋、金、元(960~1368aAD )等时期气候以温凉为主;明、清(1368aAD )以后,进入小冰期,尤以17世纪及19世纪后半叶最为寒冷.根据历史气候记录,张丕远等[4]对近2000a 来中国特别是东部地区的气候变化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其中近2000a 来的气候划分为6个阶段西汉中叶至东汉末温暖干,魏晋南北朝时期气候寒冷,隋至盛唐时期气候温暖,中唐至五代初期气候寒冷,五代中至元前期气候温暖,元后期至清末气候寒冷. 1.1.2 从冰芯研究中得出的气候变化信息 施雅风等[5]用古里雅冰芯的δ18O 序列和累积量,恢复了中国西部近2000年来的气候变化.施雅风等认为:270年以前高温高湿,280~960年低温干旱,970~1500年中温干旱,1510~1920年为冷暖波动强烈的小冰期,1920年后升温.与中国东部地区文献记录比较,西部地区许多重大气候都是同时期发生的;但也有显著区别,表现在“中世纪温暖期”在东部有相当表现而西部表现不足.近1200年为低频变化 第27卷第6期 2005年11月泰山学院学报JOURNA L OF T AISH AN UNI VERSITY V ol.27 NO.6 N ov 1 2005

全球气候变化与其影响的研究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研究 摘要: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社会与自然系统产生的影响已日益受到全世界各国政府与广大民众的关注。与天气和气候有关的灾害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日益增大,社会与生态系统似乎变得日趋脆弱。人们关心刚刚过去的20世纪的天气与气候发生了什么变化,更希望了解未来的21世纪的气候变化。本文概述了现今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分析了气候变化的原因,提出了气候变化对世界的一些影响。同时搜索了相关资料,对21世界全球气候变化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人类活动气候变化原因 1.前言 20世纪,包括温度与降水在内的主要气候特征值发生了变化,有的地区还呈现出趋势性变化,这种变化已在世界上,特别是在北半球广大地区观测到。美国、中国、俄罗斯、加拿大、英国、欧洲大陆、澳大利亚等主要国家或地区,几十年乃至近百年的观测资料显示出气候变化的总的变化趋势:即温度增加,降水增多,极端天气情况频繁发生;但地区上的差异很大,气候变化的强烈程度以北纬最甚。各国政府对20世纪的气候变化极为关注。由世界上许多国家中数以百计科学家组成的“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先后于1991年、1996年、2001年对全球气候变化状况进行了评估,得出若干重要结论: ①全球表面平均温度在20世纪已升高约0.6℃; ②在过去的40年里,近地球8km内大气层温度增高了; ③雪盖与冰区范围逐渐减少,非极地冰川出现大范围退缩; ④全球海平面在20世纪平均上升0.1~0.2m; ⑤北半球中高纬度降水量每10年增加0.5%~1%;在20世纪下半叶,大雨频率增加2%~4%。 IPCC 2001年的报告还对21世纪的气候变化作出了预测,预计到2100年,地球平均温度可能增加 1.4℃~5.8℃,地球平均海平面可能上升0.09~0.88m。不过这种预测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在20世纪,全球气候变化对社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对社会影响最突出地表现在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增加,社会变得十分脆弱;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命过程的变化与生物物种的变化。气候变化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又重大的课题,尽管不少科学家对温室变暖效应导致气候变化有了共识;然而,也有一些科学家对此提出质疑。 现今,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已经渗透到了十分广泛的科学领域,同时气候变化的影响也涉及到了很多方面,其中可以从两个方面概括:即社会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 2.世界全球气候变化评估 在来自许多国家、由数百位科学家组成的“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