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土地利用现状的评价

扬州市土地利用现状的评价
扬州市土地利用现状的评价

扬州市土地利用现状的评价

一、扬州市土地利用的基本情况概述

(1)、自然条件

扬州市地处江苏省中部,位于长江北岸、江淮平原南端。现辖区域在北纬32度15分至33度25分、东经119度01分至119度54分之间。东部与盐城市、泰州市毗邻;南部濒临长江,与镇江市隔江相望;西南部与南京市相连;西部与安徽省滁州市交界;西北部与淮安市接壤。扬州城区位于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北纬32度24分、东经119度26分。全市东西最大距离8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25千米,总面积6591.21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2350.74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区面积128.0平方千米)、县(市)面积4240.47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区面积93.6平方千米)。陆地面积4856.2平方千米,占73.7%;水域面积1735.0平方千米,占26.3%。

(2)、经济状况

2013中国中小城市百强县市、2013中国市辖区百强榜单,其中扬州高邮市连续第七年(第72位)、仪征市连续第五年(第76位)荣膺全国百强县;扬州邗江区、江都区、广陵区跻身全国百强区,在“百强榜”中分别位居第31位、第42位、第59位。

201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50亿元,增长12%。财政总收入660.3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59.26亿元,增长15.2%;税收收入212.75亿元,增长17.8%,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重82.1%。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00元,增长9.5%;农民人均纯收入14145元,增长11.5%。建筑业总产值2380亿元,增长13%。获鲁班奖2项。全市工业增加值、开票销售、入库税收分别增长13%、13%、12%。

(3)、社会状况

2013年新建高标准农田22.8万亩,新增设施农(渔)业16.1万亩。新认定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1个,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销售增长25%。新增规模经营18.2万亩、工商登记家庭农场208个。新登记农民合作社409个。新增省级“五好”示范社77个。新扩建无公害蔬菜基地2500亩,改扩建百头奶牛场3个。农机、农业开发、农业科研、粮食、供销、气象在“三农”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2013年整治城区积水路段14处,完成城市东部水系沟通活化工程和二道河等3条河道生态清淤。深入推进“三拆三整治”,拆迁拆违400万平方米。新(改)建道路40条、桥梁9座。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基本建成。启动实施生活垃圾焚烧厂二期、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处理厂、餐厨废弃物处理厂和赵庄垃圾填埋场增高扩容工程。继续推进第一水厂提标扩建、六圩污水处理厂三期等工程建设。

(4)、生态环境

扬州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向温带季风气候的过渡区。气候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丰沛,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明显变化。冬季盛行干冷的偏北风,以东北风和西北风居多;夏季多为从海洋吹来的湿热的东南到东风,以东南风居多;春季多东南风;秋季多东北风。冬季偏长,4个多月;夏季次之,约3个月;春秋季较短,各2个多月。

序号荣誉

1 全国文明城市

2 国家森林城市

3 联合国人居奖城市

4 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

5 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6 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7 国家卫生城市

8 国家级生态示范市

9 全国双拥模范城市

10 中国和谐管理城市

11 国家节水型城市

12 中国大陆创新能力最强的城市

13 中国特色魅力城市

14 中国温泉名城

15 全国诗词之市

16 国家园林城市

特点:(1)农用地以耕地为主,林地、园地和牧草地的比重小。全市土地以平原为主,土层比较深厚,土壤质地适中,保水保肥能力强,其农业利用以耕地为主。2004年底,扬州市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达到了47.73%,占农用地总面积的比重为74.26%。在土

地总面积中,园地比重为1.58%;林地为1.31%;牧草地不到0.001%。

(2)未利用地面积大,水域资源较丰富。2004年底,扬州市未利用地面积为123457.1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8.61%。境内有一江四湖及大片的浅水湖荡区,以河流水面和湖泊水面为主的其他土地是扬州市未利用地的主体部分,其比重达到97%。

(3)土地利用结构的区域分布差异不大。由于气候、土壤和地形等自然条件相同、土地开发的方式和历史相近,各县(市)土地利用结构比较接近。除市区建设用地比例相对较大,农用地比例相对较小外,各市县土地利用结构大体相近。此外,高邮市内未利用地占全市未利用地比重较大,达51.86%

(4)土地利用的多样化和综合化。全市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已经形成农、林、牧、副、渔、工等土地综合利用格局,充分表现出土地利用的多样性。

经验:根据现状发展具有扬州特色的行业,继续坚持农用地以耕地为主的土地利用结构。大力发展旅游业等服务性行业,协调好各项产业的发展,充分利用未利用地及水资源等。

三、总结土地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现状:扬州市2004年末土地面积为663406.59公顷,其中农用地426405.6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4.28%;建设用地113543.7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7.12%;未利用地123457.1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8.61%,具体的分类利用结构见表1。

表1 扬州市2004年土地利用类型结构

问题:(1)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有待提高。2004年全市地均GDP仅为11.88万元/公顷,不仅远远低于苏南四市,在苏中四市中也是最低的;单位面积固定资产投资为3.35万元/公顷,与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中最高的无锡市相比,约为其五分之一;单位面积工业产值在13个地级市中也仅第七。由此,扬州市的土地利用效益处于中等偏后的水平。

(2)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超标。2004年全市人均农村居民用地为201.29 m2,除仪征接近国家规定的农村居民点人均用地标准150平方米/人的控制上限外,其他县市都严重超标。因此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十分可观。

(3)建设用地布局尚待调整。2004年全市建设用地结构中,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占了极大的比例,农村居民点为其最主要的构成部分,而目前农村居民点布局缺乏统一规划,呈现“沿河沿路式”,建筑杂乱、容积率低“空心村”大量存在,需要加强中心村建设。

(4)土地利用的生态压力逐渐增大。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全市水环境污染仍较严重,

水质污染对南水北调东线长江源水水质构成潜在威胁;大气环境煤烟型污染现象仍然存在,并呈煤烟—机动车尾气混合型污染发展的趋势;农业开发科技水平还不够高,农业面源对水环境的污染还比较严重;生态环境存在开发与保护的矛盾。

四、调整用地结构的设想

(1)农用地减少,除林地外,其他各类农用地全面减少。2004年末农用地面积42.64万公顷(639.61 万亩),其中耕地31.66万公顷(474.96万亩)。到2010年,农用地面积为41.67万公顷(625.12万亩),比基期2004年减少0.97万公顷(14.49万亩);其中耕地为31.17万公顷(467.59万亩),比基期年减少0.49万公顷(7.38万亩)。到2020年,农用地面积为40.78万公顷(611.73 万亩),比基期数据减少1.86万公顷(27.8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为30.76万公顷(461.37 万亩),比基期减少0.91 万公顷(13.60 万亩)。

(2)建设用地增长,其中农村居民点下降,城镇、交通水利用地全面上升。根据规划确定的目标,扬州市2010年建设用地规模在现有规模11.35万公顷(170.32 万亩)基础上,增加1.18 万公顷(17.64万亩),达到12.53万公顷(187.95 万亩)。2020年建设用地规模比基期规模增加2.48 万公顷(37.22 万亩),达到13.84万公顷(207.54 万亩)。

(3)未利用地下降,主要由于滩涂面积下降。2004年末,未利用地面积为12.35万公顷(185.19 万亩)。根据规划确定的目标,2010年末未利用地总面积为12.14万公顷(182.04 万亩),比基期数据减少0.21万公顷(3.15万亩);2020年未利用地面积为11.72万公顷(175.84 万亩),比基期年减少0.62万公顷(9.34万亩)。

表7 扬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年土地利用结构

五、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建议

(一)、促进城乡用地结构优化和布局调整,提高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1)建立健全土地市场机制,高效配置土地资源

规划期间,积极探索工业用地市场化进程的途径,建立工业用地统一进入园区与“供给引导需求”机制下的以招标、拍卖、挂牌出让为主的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模式;建立完善二三级土地市场,充分发挥市场的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建立统一的土地价格体系;整顿土地中介服务市场,严格审查中介机构资质,规范管理中介服务行为,促进土地市场健

康发展。

(2)立足内涵挖潜,加强用地指标控制,严格建设用地供应管理

建设用地供应要坚决贯彻内涵挖潜为主、外延扩展为辅的原则,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增量;积极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认真落实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要求;建立完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和建设用地综合考评制度。

(3)强化产业用地管理,推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十一五”规划期间扬州市产业发展的重点为化纤与纺织制造业、车船制造业、精细化工制造业和电工电缆制造业。在工业用地利用现状基础上,结合国务院、江苏省产业发展政策和相关政策文件,制订不同地区、不同产业用地门槛。产业用地门槛主要包括投资门槛与效益门槛,同时可以配套土地利用率和利用方式等方面的限制。产业门槛的制订不仅要考虑土地集约目标的地区差异,还要考虑集约目标实现的可行性。

(4)引导城乡用地空间布局,实现区域统筹发展

建立合理的城镇体系结构,改变分散状态,促进人口和经济向中心城区、中心镇、中心村集中;切实做好扬州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注重城市传统文化和古城特色的延续;建立区域性合作组织,协调地区间利益;科学编制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筹开发区域土地资源;依托公共财政,建立区域土地合作开发机制;建立区域土地利益共享机制。

(二)、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切实保护农用地,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1)加强政府引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切实保护耕地

实行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通过编制市、县(区)、乡(镇)三级土地利用规划,划定土地用途分区,明确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范围,规定保护区内的耕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用途、占用和撂荒,凡国家建设项目无法避开需占用的,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完善农用地转用审批和征地程序,一切用地行为都要严格服从规划;严格耕地保护执法,及时发现与查处土地利用过程中的违法行为,予以更正。

(2)完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适当补贴基本农田

在严格控制基本农田的建设占用和规划调整的基础上,落实基本农田保护责任,明确由地方各级政府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和质量负责,定期进行目标考核并兑现奖惩措施。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对基本农田保护给予经济鼓励。建立稳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资金投入制度,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经费,用好各类农业和水利建设资金,与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土地开发整理、耕地质量建设相结合,集中向基本农田保护区投入,切实保护和提高基本农田生产能力。

(3)加强土地后备资源开发力度,创造性实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

开展以土地整理和工矿废弃地复垦为主要内容的土地后备资源开发工作,充分挖掘用地潜力,补充耕地面积。在全市近期与远期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与“总量平衡”的现实能力以及不同地区建设占用需要与耕地补充潜力的差异基础上,通过适当的制度安排,短期内以争取实现市域内的耕地“占补平衡”为目标,长期内通过与市外资源丰富地区建立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开发保护收益共享

(4)推进农业技术进步,建立耕地动态监测机制

改变传统的种植习惯和种植模式,简化生产过程与环节,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粮经济效益,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重点开发保护性耕作、地力培肥、中低产田改良、退化耕地修复等技术。深入研究、建立耕地保护的预警、预报、评估技术体系,使国家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成为可动态监测、及时预警、相机调控和科学评估的政策体系,提高耕地保护的中长期规划水平和科学决策能力。

(三)、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构建生态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1)科学规划国土资源,完善生态用地布局体系

国土资源规划要从统筹城乡发展出发,围绕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和改善城乡生态环境为目标,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和资源环境容量,提出调控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调整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的目标。并通过规划,使各类保护区、林地、绿地的用地规模和布局科学合理,从而达到土地利用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2)保障良好生态环境条件,加快生态林网与生态廊道建设

生态林网与生态廊道建设可以遏制水土流失,尤其是区内的高沙土地区,把南水北调东线水道的河床年淤高控制在3-5 cm以内。在洪水季节,河流廊道植被还可沉积大量悬浮物,大大改善水质,有效减少河床淤积,发挥滞污作用。近期可以通过引水河段及新开河生态林带建设、沟渠河网生态廊道建设、废弃地生态修复、村宅周边生态经济林建设、保护区周界景观林带建设和白塔河疏浚与生态修复等工程来建设。

(3)突出重点,切实改善水环境质量

紧紧抓住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环境问题,加大投入,逐个解决。优先保护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继续推动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快城市污水管网建设,确保规划期末,建成一批中心城镇污水处理厂,消除城区及中心集镇河道水体劣Ⅴ类现象。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完善河流治理机制,开展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工程,以点带面,不断推进,切实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4)加强生态建设,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在现有各生态示范区的基础上,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的生态转型。加快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步伐,建成南水北调东线源头生态功能区。优化现有自然保护区体系结构。在开展地方生态调查的基础上,制定和实施地方生态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严格外来物种管理措施,确保生态安全。制订相关激励政策,鼓励提高企业从事清洁生产审核的积极性。探索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工业园区和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动循环型社会的建立。

(四)加强规划实施管理,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1)规划实施的法律制度保障

改革土地储备制度,根据城市土地供给与需求状况,科学确定城市土地储备量,量出为入;增加公益性用地的收购储备;加强立法,明确土地征购储备的职能、规范、运作方式,完善监察管理体制;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建立土地基金制度,规范土地收益的收缴、管理与使用;控制当期政府土地收益使用规模,在当前政府与未来政府之间合理分配土地收益使用权。

(2)规划实施的经济激励和制约机制

在保证总体规划实施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目标和任务,征收不同的税种,如土地增值税,土地级差收益调节税等,以充分发挥税收措施对保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作用。土地收费政策也是一种典型的保证总体规划实施的经济手段,比土地税收政策更加灵活,如对无法纳入现行土地使用税范围的特殊情形下的国有土地的使用,便可以通过收取土地使用费加以调整。

(3)规划实施的行政手段

建立领导责任制,加强规划队伍建设,加强规划宣传和培训工作,增强干部群众依据相关法律和土地利用规划管地用地的意识;切实做好土地利用计划编制、下达工作,切实加强土地利用计划实施管理工作;根据《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做好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工作;设计规划设施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对规

划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反馈给规划的编制者,以便指导下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

(4)规划实施的社会监督保障

积极探索规划的公众参与机制,大力推进民主法制建设,赋予公民更多的民主权利,让他们充分享有利益表达和参与决策的机会;推行和完善规划公示制度;建立以公开规划的内容、规划的政策和有关要求,公开工作制度和办事程序,公开按规划审批和审查用地的结构等为主要内容的规划管理公开制度。

(5)规划实施的科技支撑

空间科学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的结合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了实时动态的数

据来源和高效、便捷的分析、储存、管理工具,为规划实施的动态管理和实施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撑。应充分运用GIS和GPS等先进技术,逐步实现规划的动态管理和实时监测。建立土地规划师执业资格制度和规划机构资质管理制度,加强和规范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与实施管理。

扬州市2020学合格性考试地理试卷

图1 2020年扬州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测试 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 本试卷10页,包含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本次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给监考老师。 2. 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学号、考试号用黑色字迹的0.5毫 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3. 作答选择题与判断题必须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作答综合题,请您用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4. 作图题用2B 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粗,描写清楚。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涂黑。(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泰坦”是土星最大的卫星,比冥王星体积、质量还要大,其公转周期为15天22小时,并且有稠密的大气,曾被科学家高度怀疑有生命存在。据此完成1-2题。 1.与“泰坦”和土星构成的天体系统属于同一级别的是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总星系 2.科学家高度怀疑“泰坦”星有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可能是 A .体积质量巨大 B .公转周期适宜 C .有稠密的大气 D .距土星距离适中 图1为美国宇航局用特殊光学仪器捕获的“太阳笑脸图”。如果你把头向左边倾斜,你从这张照片上会清楚地看到太阳两只明亮的眼睛、鼻子和嘴。科学家表示,“两只明亮的眼睛”可能是太阳活动活跃的区域。读图完成3-4题。 3.“两只明亮的眼睛”位于太阳的 A .光球层 B .色球层 C .日冕层 D .内部 4.太阳活动对地球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 .全球洪灾发生频率增加 B .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 C .引发各地严重的低温冻害 D .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干扰 干热岩是一种高温岩体,埋藏于地下3~10千米,温度在150 ℃以上。通过注入凉 2020.01

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情况分析报告

盐都市2007年度 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情况分析报告 盐都市国土资源局 二○○七年十一月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国土资源治理的基础性工作,是政府对土地实行跟踪监督治理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我局多年来一直将此项工作作为年度重点工作内容之一。我们在收到省厅《关于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2007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后,迅速将部和省厅的精神传达下去,及时明确此次调查工作重点、总体要求和差不多程序及方法。并在深入学习《通知》精神和全面领会调查要求的基础上,制订了《盐都市2007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方案》,对我市变更调查工作作出部署,明确要求各县(市、区)局必须做到“月清季累”,年末及时变更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做到数据、图形、实地“三一致”,建立目标责任制,严格考核方法,全面查清实际新增建设用地情况和实际耕地变化情况。同时,加大了质量检查力度,确保调查成果的真实性,做到图、数、实地三者一致。 并先后三次组织各县(市、区)的分管局长、地籍科长和业务骨干进行业务培训,对土地变更调查的资料预备、外业调查、内业

处理、统计汇总、县乡自查、市局检查和成果上报等工作作了明确规定和要求。通过认真实施上述行之有效的措施,我市如期保质地完成了2007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其成果差不多反映了2007年度土地变化情况。现将我市2007年度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情况报告如下: 一、土地利用现状及年内变化情况 截至2007年10月31日,全市农用地面积为16737972.2亩,建设用地面积为3455080.2亩,未利用地面积为5265579.6亩,合计总面积为25458632.0亩,折16972.42 KM2。土地利用结构见表1 表1 盐都市土地利用现状面积 单位:亩

土地利用现状评价 详细全面整理

第五章土地利用现状评价 5.1 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概述 1、概念:指根据土地利用的宏观经济、社会、生态效果等,分析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趋势,发现土地利用中存在问题,并提出改善意见和建议。 2、评价内容:总结区域土地利用特点和变化规律,分析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利用方式及质量、结构和布局、土地生产力和土地利用率等,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3、评价目的——通过评价掌握以下内容 区域土地利用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土地利用的历史演变及其变化趋势;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和布局特点;土地的开发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效果;土地利用中存在问题。 4、评价方法——土地现状评价的方法有 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静态分析法;动态分析法;横向比较法;纵向比较法;统计分析法;系统分析法。 5、土地利用背景分析——着重分析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生态条件 自然条件——指区域所处地理位置、地貌、水系、、气候、土壤、植被和水文地质等; 经济条件——指当地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和计划、经济发展水平、经营管理水平、交通运输、城镇分布状况、乡镇企业和农村居民点的分布情况等; 生态条件——指森林覆盖率、水土流失情况、土壤污染情况、草原退化情况、土壤沙化情况和土地盐碱化情况等。 5.2 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和布局分析 5.2.1 土地资源数量分析 首先要分析各种已经利用的土地类型占区域土地总面积的比重; 其次再掌握各种地貌类型、土壤类型和不同坡度等自然状况下土地资源的数量(绝对量和人均拥有量)。 其主要内容有: 耕地——分析耕地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水田与旱地的比例;人均耕地占有量;耕地生产力水平结构;耕地的地域分布和利用差异;制约耕地利用的主要因素等。 园地——分析园地所占的百分比,果园、茶园、桑园等的比例及分布;园地生产情况等。 林地——分析现有林地面积、宜林地面积、林地的生产情况;计算森林覆盖率。 牧草地——分析现有牧草地的面积、分布、产草量、载畜量、发展潜力等。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分析区域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的空间分布和占地面积;城市用地、小集镇用地、村庄用地、独立工矿用地等所占比重。 交通用地——分析交通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各种交通用地类型所占的比重;道路网的密度;路面等级结构及分布等。 水域——分析水域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河流、湖泊、沟渠等各种水面所占比重;可利用的水面面积;已经利用的水面面积;水域的分布特点等。 未利用地——分析未利用地所占比重;可开发利用的土地面积、分布位置;适宜开发利用的方向、潜力及存在的制约因素等。 5.2.2 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土地利用结构是指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在某区域内的比例关系和组合方式。 由于土地评价的重点是对土地利用不合理、用途有争议的土地及各类用地的后备资源的评价,对已经合理的土地利用类型,只分析土地单元在土地生产力和使用价值上的水平高低就可以。 所以土地利用结构分析便以认识土地利用的合理程度,分析利用问题及调整结构。 1、多样性分析——采用吉布斯?马丁公式计算,可以测算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多样化程度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镇村布局规划的江苏新实践——以扬州市市区镇村布局规划为例

摘 要: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提出,城乡一体化发展不断深入,乡村地区正发生着剧烈的转型与重构。乡村有其独特性,在社会发展中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乡村的发展正受到广泛关注与重视,新时期下镇村布局规划的编制工作也经历着新的实践和探索。在回顾江苏省历轮镇村布局规划的基础上,以《扬州市市区镇村布局规划》的编制为例,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江苏省镇村布局规划的编制新实践进行思考,以期为同类型规划的编制提供借鉴。 关键词:镇村布局规划;新型城镇化;扬州市区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type urbanization,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deepening, the country area is undergoing drastic transformation. The country is unique, and has an indispensable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Rural development issues are gett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the new period, the work of the town and village system plan undergoes new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overview of the past town and village system plan in Jiangsu, this paper takes the case of the “town and village system plan of Yangzhou urban district ” and think of the new round work in Jiangsu. Its preparation method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similar projects. Key words:town and village system plan ; new-type urbanization ; Yangzhou urban district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4144(2016)-03- 29(6) 作者简介 罗小龙,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何瑞雯,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刘豫萍,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陈眉舞,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规划师,博士。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镇村布局规划的江苏新实践 * ——以扬州市市区镇村布局规划为例 罗小龙 何瑞雯 刘豫萍 陈眉舞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在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土地利用等方面,中国乡村都经历了一个剧烈变动的转型过程[1]。2000年代中后期,在“城乡统筹”政策的引领下,农村地区开始了新一轮的乡村转型,并呈现出农民就业非农化程度高、外出务工时间长期化的趋势,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日益频繁。与此同时,农村人口老龄化[2]和空心村[3]现象日渐凸显,传统的乡土社会正逐步消逝[4],引发了学界对乡村问题的持续关注。 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标志着我国出现了“从关心城市到关心乡村问题”的宏观政策拐点[5]。随着中共十八大“新型城镇化”的提出,我国镇村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新型城镇化着重强调“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开始从“城镇的单视角转向城镇和乡村协调发展的双视角”[6]。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化工作的重点将更关注镇村发展,促使农民在生产生活中“农民市民化、致富有出路、乡愁有所寄、权益有保障”[6]。由此,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镇村布局规划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更高的时代要求。 在上述背景下,江苏省于2014年开始推进新一轮的镇村布局规划编制工作。本文基于《扬州市市区镇村布局规划》的编制实践,对新时期下江苏省镇村规划编制的新探索进行总结,旨在为同类型规划的编制提供借鉴。 *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新城运动”的格局机制与管治研究(编号:41471133)。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与图件制作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与图件制作 内容: (1)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提取(2)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指标计算(3)土地利用现状评价与分区(4)土地利用现状评价分区图件制作 数据: (1)材料:规划县、乡(镇)相关经济、社会等基础材料 (2)数据:数据资料、失量数据。 一、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提取 根据地类代码等相关信息从图件上统计出一级类与二级类,掌握规划区域各地类实际情况。 (1)原数据(二调)转成规划数据(规划基数) (2)由图提取整理成规划基数(全县地类) 表规划县土地利用现状(2009年)单位:公顷、% (3)计算各乡镇的单一地类面积:(各地类) 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指标计算 1.土地开发利用程度(A) (1)土地垦殖率(A1)=耕地面积/土地总面积×100﹪; (2)土地利用率(A2)=已利用土地面积/土地总面积×100﹪; (3)土地农业利用率(A3)=农业用地(耕地、园地、林地、牧地、养殖水面)面积/土地总面积×100﹪; (4)土地建设利用率(A4):建设用地(居民点、工矿、交通、水利等用地)面积/土地总面积×100﹪;

(5)耕地复种指数(A5)=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耕地总面积×100﹪ (6)人口密度(A6)=人口总数/土地总面积,可以分别计算城市和乡村人口密度; (7)林地覆盖率(A7)=林地面积(不包括果园面积)/土地总面积×100﹪; 2.土地集约经营程度(B) (1)单位耕地功率数(B1)=拖拉机年平均在册功率数/耕地面积; (2)旱涝保收田比率(耕地灌溉率)(B2)=有效灌溉面积/耕地面积×100﹪; (3)单位耕地化肥施用量(B3)=化肥施用量/耕地面积; (4)城镇化水平(B4)=城镇人口总数/人口总数×100﹪。 3.土地利用综合效益(C) (1)单位播种面积(或收获面积)产量(或产值)(C1)=作物总产量(或总产值)/作物总播种面积(或收获面积); (2)粮食耕地年单产(C2)=粮食总产量/(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复种指数); (3)单位耕地(或园地、林地、牧地、水面和建设用地)面积产值(C3)=种植业产值(或各业产值)佛地(或园地、林地、牧地、水面和建设用地)面积; (4)单位农用地总产值(C4)=农业总产值/农业用地面积;(大农业)城市化率40% 表4 规划县分乡镇社会经济统计资料(2009年)

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成果公示

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成果公示 前言 上世纪80年代至今,扬州共编制完成三轮城市总体规划,第一轮城市总体规划(1982-2000)于1985年省政府批复;第二轮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于1999年省政府批复;第三轮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于2003年通过专家论证,2004年报省政府待批。几轮城市总体规划对于引导扬州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的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城市人居环境的提升,城市特色得到了极大的彰显。 进入21世纪以来,扬州迎来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经济总量增速明显,城市规模迅速扩张,目前人口与用地规模已超出了上轮总规确定的中期和远期目标,同时城市发展又面临着国内外环境变迁、区域交通变化、产业结构转型、城市空间重组等挑战,人文、生态、宜居的城市建设目标也对城市规划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这些背景,市政府于2009年决定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以适应扬州新时期城市现代化建设需要,及时把握外部条件变化带来的城市发展动力与机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构建指引城市长远持续发展的空间结构和政策框架,为城市全面、协调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2010年8月30-31日,《扬州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通过了江苏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组织的专家论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现就《扬州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公开征求公众意见,欢迎广大市民积极发表意见和建议,以进一步完善报批成果,指导未来城市发展,建设扬州美好家园。相关意见和建议可在公示现场留言,也可邮寄至扬州市规划局城乡规划处(地址:扬州市淮海路33号,邮编:225002)。 咨询电话:0514--87340303 公示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d63005736.html,/gzcy/ 现场公示:扬州双博馆规划展示中心 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要点 一、总则 1、修编目的 为适应扬州市新时期城市现代化建设需要,把握外部条件变化带来的城市发展动力与机遇,适应快速增长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构建指引城市长远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结构和政策框架,为城市全面、协调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吕梁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报告

一、区域概况 (一)自然环境条件 1、地理位置及土地总面积 吕梁市位于省西部,地处黄河中游,属我国黄土高原东部,与本省的晋中市、市、市及省的地区为邻。其东傍汾水,西濒黄河,北起兴县燕子山,南至石楼县风尾山;市境南北长约220公里,东西宽82~133公里;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0°22.2′~112°19.45′、北纬36°43.87′~ 36°43.9′,土地总面积为21132.71平方公里(计2113271.38公顷,土地变更调查统计数)。 2、地形地貌 本市地势由东向西、自北向南倾斜。境的吕梁山脉纵贯全境、呈北东—南西向延伸,并构成本市的地貌主干。其中:东部平川区是吕梁山地向汾河谷地的延伸部分,属晋中盆地边缘,地面平坦,耕作精细,土壤肥沃;西部黄土丘陵区是吕梁山地向黄河峡谷的延伸部分,除少数高大山体(如紫金山、汉高山等)外,整个地表均为深厚黄土覆盖,地面切割支离破碎,梁、峁、丘状地相间,沟壑广布,水土流失严重;土石山区是掼以吕梁背斜为中心的吕梁山地区。 3、本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燥多风降水稀少,夏季炎热雨量丰沛,秋季凉爽,冬季寒冷雨雪少。年辐射总量介于130~140千卡/平方厘米,全年日照时数达2476~2871小时,年平均气温6.7~10.4℃,无霜期133~178天,年降水464~607毫米(多年平均

506毫米、折合降水量106.7亿立方米),且大部集中在6~8三个月降落。气象灾害频繁,主要有干旱、洪涝、冰雹、霜冻和大风。 4、土壤条件 本市土壤面积为18633.6平方公里,包括耕作土壤和自然土壤(面积分别为8184.2平方公里和10449.4平方公里)。土壤类型主要有棕壤、褐土、栗褐土、山地草甸土、潮土、黄绵土等。其中:褐土面积为5378.9平方公里,主要分布于东部平川区和岚县盆地,其耕作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仅1.14%(未开垦的自然土壤则较高,有机质为4.7%);黄绵土面积为7094.1平方公里,广泛分布于吕梁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0.66%;栗褐土面积为3218.5平方公里,主要分布于吕梁麓,其土层深厚、疏松多孔,易于耕作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1.0%。 5、水资源 全市水资源总量为14.47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资源量8.899亿立方米。本市属黄河流域,吕梁部为汾河水系,主要河流有岚河、文峪河、磁窑河、双池河和孝河等;吕梁山脊西部为黄河水系,主要河流有岚漪河、蔚汾河、湫水河、三川河和屈产河等,其中三川河为市境最长的河流,流域面积达4161平方公里;主要水库有文峪河水库、家庄水库、家湾水库、阳坡水库、吴城水库等。 6、矿产资源 吕梁矿产资源丰富。本市域的原煤储藏量在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含煤面积约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43%,涉及到河东、宁武、西山、霍

武汉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武汉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1 研究区概况 武汉是湖北省省辖市,湖北省省会。位于江汉平原东缘,长江与汉水交汇处。北距首都北京1190公里。介于东经113°41’~115°05’,北纬29°58’~3l °22’之间。东与黄冈市、鄂州市、大冶市接壤,南与咸宁市、嘉鱼县、洪湖市相连,西与仙桃市、汉川市毗邻,北与孝感市、红安县、麻城市相接。南北最大纵距155公里,东西最大横距134公里,辖区总面积8549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2718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460平方公里。现辖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蔡甸区、江夏区、东西湖区、汉南区、黄陂区、新洲区13个区。总人口838.91万人,其中城市人口533.21万人。 地形属残丘性河湖冲积平原,山丘、湖泊与平陆相间,其中北部小片山地为大别山余脉。海拔19.2~873.7米。江(河)湖水面占总面积的25%。主要河流有长江、汉水、滠水、府河、倒水、举水、金水、东荆河等。较大的湖泊有梁子湖、涨渡湖、汤逊湖、东湖等。呈东西向的两列低矮山系与南北向的长江在市区形成垂直轴线。长江、汉水把市区分割为武昌、汉口、汉阳三部分,形成“三镇鼎立”的独特城市格局。 武汉市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降水量1284毫米,降水相对集中于6~8月,年平均气温16.4℃。 2 土地利用数量分析 2.1 武汉市各土地利用类型数量概况 据武汉市土地利用现状调查,2008年武汉市农用地面积为556733.21公顷,占武汉市土地总面积的65.12%,其中耕地面积为338344.2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9.58%;园地面积为13455.4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57%;林地面积为87971.7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29%;牧草地面积为184.0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02%。建设用地面积为148273.7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7.34%,其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为117120.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3.70%;交通用地面积为15378.5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80%;水利设施用地面积为15774.6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85%。未利用地面积为149901.9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7.53%,其中可利用土地(包括草地、滩地、荒草地、盐碱地、沼泽地)为31329.0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66%;难利用土地(冰川、永久积雪、沙地、裸土地、裸岩、石砾地、田坝等)为1635.4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19%。 2.2 武汉市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速率分析 武汉市辖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蔡甸区、江夏区、东西湖区、汉南区、黄陂区、新洲区等13个区,现研究武汉市各个辖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在1996到2008年间土地利用变化的速率,土地利用变化速率可以用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来表示,即 %1001 ??-= T V V V K a a b 式中:K 为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V a 、V b 为基期和报告期末某一土地利用类

扬州市邗江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扬州市邗江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年) 扬州市人民政府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土地利用现状与形势 (4) 第一节自然条件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4) 第二节土地利用现状与特点 (4) 第三节上轮规划实施评价 (5) 第四节机遇与挑战 (6) 第三章土地利用战略及目标 (8) 第一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及目标 (8) 第二节土地利用战略 (8) 第三节土地利用目标 (9) 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 (11) 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1) 第二节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13) 第五章保护和合理利用农用地 (14) 第一节严格保护耕地 (14) 第二节加强基本农田保护与建设 (14) 第三节统筹安排各类农用地 (15) 第六章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 (17) 第一节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17) 第二节统筹安排城乡建设用地 (18) 第三节保障必要的基础设施用地 (19) 第七章全面推进土地整治 (19) 第一节全面推进土地整理 (19)

第二节适度开发宜农后备土地资源 (20) 第三节合理安排土地复垦 (20) 第八章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 (21) 第一节优化生态用地结构和布局 (21) 第二节创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22) 第九章土地用途分区与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22) 第一节土地用途分区 (22) 第二节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区 (24) 第十章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调控 (26) 第一节土地利用现状 (26) 第二节控制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 (26) 第三节中心城区用地调控 (27) 第十一章镇(街道)土地利用调控 (29) 第一节镇(街道)土地利用定位 (29) 第二节镇(街道)土地利用规划指标分解方案 (30) 第十二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34) 第一节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完善基本农田保护 (34) 第二节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提高集约利用水平 (34) 第三节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高环境质量 (35) 第四节加强规划实施管理,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35) 第十三章附则 (37)

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一、市区外况 呼和浩特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0°31′—112°20北纬39°35′—41°25′。1996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统计,全市土地总面积平方公里,占自治区土地总面积的150%。 呼和浩特市是自治区的首府和政府、经济、科技、文化中心,我国北方沿边开放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商业贸易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高新技术产业、商贸、旅游为主导的综合发展城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信息灵通、市场广阔,是内蒙古呼市—包头—伊盟“金三角”经济区和自治区中四部刘内对一外联系交往的重要门户与产业区,具有土地资源深度和广度开发利用优越的外部环境条件。 (一)自然条件 呼和浩特市位于祖国北部边疆,地处我国沿边开放和沿黄河经济开发轴带的交汇点上,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大地貌单儿主要分为中北部大青山中低山地及其北麓丘陵地形,中部土默川平原地形,东南部丘陵及黄土丘陵沟壑地形。地貌类型山地占%,平原占%,丘陵占%,其他占%。 呼和浩特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冬季寒冷丁燥,夏季温热短促而降水集中。年平均温度北部2℃—2.5℃,南部丘陵6.5℃一6.7℃;≥10℃积温2000一3000℃;无霜期105 —150天,大部分地区年口照时数在2800—3100小时,日照百分率56%,

是全国除青藏高原外的又一高值区。全市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左右。集中于6一8月,占年降水量的63%—66% ;降水很不稳定,年际变化大,如按80%保证率算,主要农业区仅250毫米降水。 全市境内有大小河流21条,中小型水库26座,哈素海是境内最大的湖泊。除黄河外,较大的河流有清水河、浑河、打黑河、小黑河、什拉乌素河、抢盘河等。地下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除丘陵山区外,广大的平原区都理藏有较丰富的地下水。全境水质较好,适宜于农田灌溉和人畜饮用,但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低,属水资源不足地区。 据第二次土壤普查,呼和浩特市土壤类型较为复杂,共有12个土类。全市主要耕地土壤为潮土、栗钙土和栗褐土,土壤养分含量普遍较低,不经培肥难以满足各种农作物稳产、高产的需求。 呼和浩特市林果、渔业、蔬菜、草场、农作物等生物资源丰富,品种较多,是发展农林牧副渔综合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 境内已发现的矿床60余处,矿种30余种,贮量丰富,开发利用价值大。旅游资源有万部华严经塔、大窑文化遗址、昭君墓、乌素图召、五塔寺、大召等文化古迹和乌素图、哈素海、大青山公园等风景旅游区及哈达门国家森林公园景区等,是发展旅游事业的良好基础。(二)社会经济条件 呼和浩特市辖4个区,5个旗县,82个乡,14个镇,20个街道办事处1966年底全市总人口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15人。全市农业人口万人,非农业人口万人;市区人口万人,郊区人口29 . 79万人,旗县人口万人。1996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亿元,人均国民生

武汉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课程论文 题 目武汉市08年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姓 名蒋乐学 号2008306202472 专 业土地资源管理 指导教师单玉红职 称 中国·武汉 二○一一年九月

武汉市08年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摘要:土地是人类一切生产和存在的源泉。它不仅是最基本的自然资源,而且还是价值很高的资产。对人类来说它已不再是宁静纯粹的自然,而是超过了自然的范畴,涵盖了自然、经济、技术等其它社会因素在内的综合体。土地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并制约着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式、方向和速度,并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土地利用现状是人类长期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历史产物,又是未来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基础,是土地利用规划的主要和基本依据。因此,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就成为土地资源利用研究中必须的工作。 近年来,武汉作为中部崛起的中心城市,经济飞速发展,中部经济龙头的地位日益凸显。然而,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与利用。因此,做好土地利用现状分析,通过对土地资源系统的数量与质量、结构与分布、利用现状与开发潜力等方面的分析,明确规划区域的土地资源的整体优势与劣势、优势土地资源在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制约优势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揭示各种土地资源在地域组合上、结构上和空间拍之上的合理性,明确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和重点,为制定人地协调发展与强化地域系统功能的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更重要的是实现武汉市经济的更快速的发展。 关键词:武汉土地利用均衡数量结构效益对策 武汉市概况 武汉位于中国中部,是湖北省省会和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武汉市现有十三个辖区,其中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武昌区、洪山区、青山区为城区,东西湖区、蔡甸区、江夏区、黄陂区、新洲区、汉南区为郊区。武汉全境面积达8494km2,其中农用地面积为556733.21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的65.1%;建设用地面积为148273.71公顷,占全市面积的17.3%;其他用地占全市面积的17.6%。武汉市人口为,833万人,其中7个中心区的人口为481万人。 近年来,武汉作为中部崛起的中心城市,经济飞速发展,中部经济龙头的地位日益凸显。然而,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与利用。因此,做好土地利用现状分析,通过对土地资源系统的数量与质量、结构与分布、利用现状与开发潜力等方面的分析,明确规划区域的土地资源的整体优势与劣势、优势土地资源在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制约优势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揭示各种土地资源在地域组合上、结构上和空间拍之上的合理性,明确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和重点,为制定人地协调发展与强化地域系统功能的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更重要的是实现武汉市经济的更快速的发展。下面将结合1996年武汉市土地利用状况对2008年武汉是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 数量的分析 通过统计与调查,可以得到1996年和2008年武汉市各项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地数量,如下表:

滨州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滨州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测绘学院资源09 24号马淑敬 一、土地利用的自然与社会经济背景分析 (一)自然条件 滨州市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三角洲腹地,北临渤海湾、东邻东营、南连淄博、西南与济南市交界、西接德州、西北隔漳卫新河与河北省海兴县、黄骅市相望,是山东的北大门。

测绘学院资源09 24号马淑敬滨州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快捷。距济南空港只需1小时车程,1个半小时直达黄骅港,3小时抵达青岛,当日往返京津塘地区。205、220国道与滨博高速、津汕高速、荣乌高速融合贯通,在建的黄大铁路和即将运营的滨港铁路纵横境内,三座大桥飞架黄河南北,是华北、华东各省市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 (二)自然资源和历史沿革 滨州市自然资源丰富。拥有土地94.5万公顷,其中已开发的耕地46.7万公顷,人均占有耕地0.13公顷。黄河贯穿东西,淡水资源充足。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26种,已开发15种。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丰富,是全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的主采区。海岸线长240公里,是山东省重要的原盐生产基地。 滨州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这里就有人类居住,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遗迹,不断出土问世。春秋末期,伟大的军事家孙武是惠民县人士,他的《孙子兵法》十三篇,堪称惊世之作。

隋末农民起义领袖王薄,在邹平县雕窝峪首举义旗,成了隋王朝的掘墓人。明初农民起义领袖唐赛儿,滨州市人,她揭竿而起给明王朝以沉重打击。汉孝子董永的故乡就是位于小清河畔的博兴县。宋朝的范仲淹,就学苦读的醴泉寺就在邹平的长白山中。传统民间艺术异彩纷呈,著名的山东吕剧就发源于博兴县支脉河畔刘官村一带,起源于元朝的胡集灯节书会,泥塑、木版画及具有七百年历史的滨州民间剪纸具有深厚的乡土气息,独具艺术风格,久负盛名。 (三) 人口 2001年至2007年人口统计如下: 年份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出生人口数(万人) 死亡人口数(万人) 自然增长人口数(万人) 人口总数(万人) 2001 10.73 6.05 4.68 3.88 2.20 1.68 362.95 2002 10.86 6.20 4.66 3.95 2.26 1.69 364.79 2003 10.18 6.58 3.61 3.72 2.40 1.32 366.15 2004 12.45 6.21 6.24 4.58 2.28 2.30 368.90 2005 12.83 6.77 6.48 4.60 2.43 2.17 371.25 2006 9.94 6.00 3.94 3.70 2.23 1.47 373.16 2007 9.82 6.54 3.28 3.67 2.44 1.23 374.48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1234567年份人口总数(万人) (四) 城镇化

开题报告---土地利用现状及趋势分析与研究

开题报告---土地利用现状及趋势分析与研究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学号 1 专业班级土地资源管理3班 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单位农业大学 课题性质设计? 论文? 课题来源科研? 教学 ? 生产? 其它? 毕业设计(论文)省市丰宁县土地利用现状及趋势分析与研究题目 开题报告(阐述课题的目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容、研究方案、进度安 排、预期结果、参考文献等) 一、研究目的、意义: 1.研究目的: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 对土地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结构与分布,以及土地利用现状与开发等方面的分析,以明确规划区域的土地资源的整体优势与劣势、优势土地资源在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制约优势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揭示土地利用中的成绩与问题,从而明确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和重点,提出改善土地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的对策和途径,可以既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强化区域土地系统功能,又强调人地协调发展的土地利用规划,为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因此,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和起点,是制定土地利用方针和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依据。 2.研究意义:对土地利用现状的分析与研究,是为了更好的了解丰宁县的土地利用情况,是土地利用更加趋于合理,从而节约、集约土地资源,科学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强化整体功能,取得经济、社会、生态整体优化的综合效益,进而促进丰宁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二、研究现状:

1.国外土地利用研究现状:国外土地利用研究可追踪到杜能。19世纪前期对德国南部地区的研究,他提出了土地利用的模式。从早期的强调功能、追求理想城市形态的城市规划理念,到近代在欧美城市中出现的新古典主义式的城市改建计划。从20世纪40年代起,土地利用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土地利用调查与研究在全球广泛开展。从20世纪70年代起,随着更广泛的资源调查和遥感等技术手段在资源调查中的应用,以及土地利用规划需求的发展,从土地清查到土地评价的研究逐渐开展起来20世纪90年代以来,土地利用研究具有了新含义,不仅研究土地利用的数量、状态与利用方式,而且将其作为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归纳起来,这时期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重视土地利用变化。 2.国土地利用研究现状: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土地持续利用概念的出现和国际上研究的蓬勃展开,我国学者对土地持续利用也开展了大量研究。综观我国土地持续利用研究的专著和论文,主要研究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土地持续利用的理论研究;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农业土地持续利用;城市及其边缘区土地持续利用;土地持续利用驱动力;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土地持续利用研究;持续土地利用规划: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在土地持续利用研究中的应用;土地持续利用综合研究模型。结合丰宁县土地利用的数据,丰宁县一级土地类8个,二级地类38个,三级地类3个。土地总面积8738.06平方公里。农业用地1082427.2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2.58%;非农用地2282811.7亩,占总面积的17.42%。 三、研究容 1.引言 1.1丰宁县总体概况 1.2丰宁县土地资源要素概况 1.21地质要素 1.22地貌要素 1.23土壤要素

江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简本

江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简本 一、总则 1、修编目的 为顺应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适应江都新时期城市现代化建设需要,把握外部条件变化带来的发展机遇,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结构,确立城乡统筹发展的整体格局。 2、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主线,以创新发展为动力,以人才资源为支撑,以民生幸福为根本,充分把握国家推动区域发展的战略时机,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着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显著增强江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实力,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3、规划重点 (1)加强区域协调,实现联合发展 研究江都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江苏沿江开发深入发展进程中、与扬州“同城化”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确定体现江都特点的区域功能定位、产业发展引导、空间组织形式和基础设施建设方式。 (2)构建综合交通体系,引导集聚发展 发挥市域综合交通优势,引导二、三产业和城镇空间集聚发展;合理划定交通分区,调控交通需求增长,落实公交优先措施,引导城市功能布局优化;培育交通枢纽,引导城市中心体系构建。 (3)优化市域空间组织,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综合评价城乡发展条件,统筹配置城乡空间资源,引导城乡发展要素合理集聚,优化市域城乡建设空间和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4)提升城市功能,促进转型发展 巩固制造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改造提升传

统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服务业和民生事业,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加快转型发展步伐。 (5)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保护性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及历史文化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江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规划期限 基准年为2009年,现状数据以2009年底为准。 近期为2010—2015年,中期为2016—20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远景展望至本世纪中叶。 5、规划范围 (1)规划区:江都市域范围,总面积1330.16平方公里(其中长江水域面积为9.51平方公里)。 (2)中心城区:由长江、夹江、西部市界、启扬高速公路、京沪高速公路、新通扬运河、花木大道、沪陕高速公路和东部市界围合的范围,面积约250.18平方公里。

年度全市土地利用情况分析报告

年度全市土地利用情况分析报告 南通市国土资源局 (年月日) 年,在国内宏观经济形势趋稳和国家土地调控政策持续从紧的背景下,我市土地开发利用延续去年的发展态势,在土地供给侧方面,其用地规模、计划使用矛盾有所缓和,相对应的在需求侧方面,则表现出年度新增项目用地明显减少,用地需求有所减弱。年,在计划使用、用地报批、土地供应等主要指标上与往年相比没有明显变化,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和市场预期。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争取与使用在全省继续保持领先;土地供应结构与布局不断优化,基础设施用地、重大产业项目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等项目用地应保尽保;年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占用建设用地比率(预估值)有所下降;全市耕地保有总量得到有效管控,陆海统筹发展试点成效开始显现。虽然全市土地利用形势总体趋于平稳,但建设用地规模空间不足、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依然存在。具体分析如下: 一、计划指标争取情况 年,我市共争取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亩,其中农用地亩、未利用地亩。新增建设用地比上年(亩)相比下降亩,农用地比去年(亩)相比下降亩。(详见表一) 一是年初下达国家计划较上年有一定下降。年国家下达给江苏省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总量大幅减少(约下降),省厅分配给

南通的指标也相应做了调减(重点减少了其中的未利用地指标)。 二是同一乡镇试点实施全省领先。年,我市组织海安、城东等个乡镇开展第二批同一乡镇试点,落实试点规模亩,与上年(个乡镇,亩)相比,乡镇数量、试点规模均居全省第一。 三是独立选址项目用地下降较多。主要是由于年独立选址项目指标总量为亩,而年我市争取的独立选址项目规模较小,总量仅为亩。 表一:南通市年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统计表 单位:亩 二、建设用地报批情况 年全市报批建设用地总面积亩,其中:城镇批次建设用地报批亩,单独选址项目报批亩,国有未利用地转建设用地报批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报批亩(详见表二)。年与年报批面积亩

区域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_图文.

VOL.2 No.5 Land&Resources Herald 23 摘要:在阐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由 3大子系统、8个二级指标和系列评价指标构成的区域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指标体系。对其中指标的具体含义、选择背景进行说明, 介绍了指标权重以及标准值确定的具体方法。并以湖南省为例, 运用该指标体系对其土地利用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析。关键词:区域土地利用;现状 ;评价;指标体系;湖南土地利用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内容, 区域发展的持续性直接受到土地利用方式、结构及效益的影响。随着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理念的变革, 我国各区域土地利用正朝着合理化、集约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但由于上轮规划已对社会经济发展存在某些方面的滞后, 虽然学术界对土地利用现状评价的探讨较多, 但尚未形成可以统一使用的权威性成果。另外, 目前正值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之际,各区域土地利用现状评价势在必行,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指标体系极为迫切。 1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1.1科学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必须立足于客观现实, 建立在准确、科学的基础上, 指标意义必须明确。另外, 评价方法的选择也非常重要。通过选择适当的、科学的数理统计方法进行评价, 使指标数据转化为可供决策参考的结果, 为土地利用合理化提供依据。 1.2系统性原则:指标的选取应注重全面性,必须能全面地反映区域土地利用的综合水平以及各方面发展的因素, 涵盖土地资源总量、土地利用结构及其变化、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生态

效益等方面内容 ; 同时也应注重地区特殊性、导向性、完备性和高度的概括性, 避免指标之间出现重叠、交叉。 1.3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必须适应于不 同的区域,各项指标的涵义、统计口径和适应范围对不同区域必须一致,具有可比性;所有选择的指标要能够根据测量标准进行量度;指标体系在应用中必须简单明了, 容易理解, 同时必须考虑数据收集的难易程度,考虑数据统计的连贯性和真实性。 1.4动态性原则:区域土地利用是一个长期和动态的过程, 客观上要求编制动 态性的评价指标体系, 所选指标要能对区域土地利用现状作出客观的描述和评价。指标体系还应具有 一定的灵活性, 为将来增加或改变某些单项指标提供“接口” 。 2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1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和出发点, 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是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依据, 是对规划区域现时土地资源的特点、利用结构与布局、利用程度、利用效果及存在问题的分析评价。在土地利用现状评价中, 一定要注意防止为评价而评价,只摆不评, 或摆得多评得少, 或单一目的的评价等倾向 ; 决不能把土地利用现状评价完全局限于经济方面, 而忽略社会和生态方面, 这是因 为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最终目的, 是为了协调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人民生活之间的关系, 使全部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 利用,从而强化地域的整体功能,取得经济、社会、生态整体 优化的综合效益。也不要把土地利用现状评价仅局限于某个经济领域如从农业生产角度进行分析,而要开展广义的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即对农用地、城镇村及独立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利用地、未利用地等作出具体的全面的分析评价, 尤其对当前国家有关土地一些热点问题如目前开发区土地利用水平要有所反映。另外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