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农14年环境规划与管理(本科)答案

川农14年环境规划与管理(本科)答案
川农14年环境规划与管理(本科)答案

《环境规划与管理》平时作业

一、简答题(总分100分)

1、请简单阐述三种生产理论对环境管理学的重要作用。

答:三种生产理论对环境管理工作和环境管理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1)三种生产理论阐明了人与环境关系的本质

三种生产环节间的物质联系关系表明,环境生产环节是人口生产环节和物质生产环节存在的前提和基础,“世界系统”或“环境-社会系统”的稳定运行依靠三种生产环节之间物质流和能量流的畅通来保证。为思考和分析的方便,我们可以把人口生产和物质生产合并抽象成为“人类社会”。于是可见,“人类社会”中的物质生产在本质上是物质形态与结构变化的反应转化器,它依靠环境生产所产出的自然资源作为加工的原材料,依靠环境的自净能力来消纳排放出来的污染物。人口生产则是这个世界系统运行的原动力。这里用“生产”一词来描写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层面,反映了人与环境关系的动态性和发展性。

(2)三种生产理论揭示了环境问题的实质及其产生根源

从三种生产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到,环境生产环节在输入-输出上的不平衡是造成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在环境生产过程中,输入的是(除太阳能外)人类在消费和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弃物,这些废弃物不但不被环境亲和,而且还破坏和降低了环境对废弃物的消纳力。同时,人类过度开发和消耗自然资源的活动也损害和降低着环境的资源生产能力。而人类日益增长的对自然资源和对自然环境质量的需求则使得自然环境基本功能不断“透支”。这种输入、输出上的不平衡,导致了自然环境系统运行的不稳定,从而导致了世界系统结构和运行的不稳定。所以说,环境问题的实质就导致是三种生产环状结构运行不和谐的人类社会行为问题。这是我们研究环境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的根本出发点。

(3)生产理论指明了环境管理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从三种生产构成的世界系统图上可以看出,要使它们能够和谐地运行,就必须使物质在这个系统中的流动畅通,就必须使每一种生产环节的物质输入输出均衡。也就是说,必须在现有的物质流动的过程中再增加上一个功能单元。这个单元应能将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排泄的“废弃物”,或者以与环境亲和的形态进入环境,或者重新转变成物质生产子系统可以利用的资源。显然,要推动这样一个单元的形成和有效运行,除了要有意识地去改变人类社会一系列固有观念外,更重要的是要改变目前的经济运行机制和生活习惯。不言而喻,该功能单元加入循环系统,并不是意味着停止或取消一切人工改造自然的活动,而是要使人在对自然作用的同时使环境质量得到不断的提高。换句话说,该单元应该是保障物质流畅通的一个关键因素。可见,环境管理的目标和任务应是:推动人类社会将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废弃物的排放强度与环境生产力匹配起来。显然,促进上述这种新的功能单元的建立是人类社会使“匹配”成为可能的唯一行为选择。(4)三种生产理论明确了环境管理的主要领域和调控对象

依据三种生产理论还可以看到,环境问题的产生往往发生在不同“生产”系统的界面上,即相互交叉的地方。比如森林,一方面它的经济价值决定了人类应当采伐利用它,另一方面它的生态价值又决定了它不能被随意砍伐,这就使人类社会的行为在环境生产子系统和物质生产子系统的界面上发生了矛盾。另外,环境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常常在于自然的、地理的、行政的等各种不同边界上的活

动不协调,如河流、海洋及其滨江、滨海地带,城市和农村的混合地带,或者省与省、市与市的交界处的活动等。这些都表明,环境管理的主要领域应当集中发生在多种多样界面上的人类社会行为和行动。

(5)三种生产理论奠定了环境管理学的方法论基础

所谓管理学,就是要解决谁管理谁以及如何管理这两大核心问题。环境管理学也不例外。从前文的论述和介绍中不难看出,三种生产理论在最基础的物质运动的层次上揭示出了人与环境关系的实质,或者说揭示出了人类社会系统与自然环境系统相互作用的本质。指出威胁人类持续生存的环境问题的出现,将推动人类社会改变目前的生存方式。因此三种生产理论表明:为了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人类必须以和谐人与环境的关系为目标,正确地管理好自己的社会行为,而且把管理自己社会行为的行为也作为一种社会行为来组织。简单地说,三种生产理论表明人类必须掌握用自己的社会行为来管理自己社会行为的方法。而要使物质在三种生产子系统之间的流动畅通,其方法原则就必须且只能是协调和协同。把人类社会涉及到三种生产运行的行为协同起来,把三个生产子系统自身的利益追求与世界系统物流畅通的要求协调起来,就是环境管理学方法论的基础。

2、界面活动的意义。

答: (1)环境问题往往源自于不同系统的人类在各种界面上的活动,因而环境管理工作应当把注意力首先集中在界面上的活动,而不是代替相关部门具体地管理它们各自系统的内部行为。

(2)界面活动控制论指明了在各种人类社会行为中,首先要加以综合协调的主要是各方在界面上发生的社会行为,从而保证管理行为的有效性。可见,界面活动控制理论是根据对环境问题的本质特点分析、思考提出的,它的提出使环境管理学有了区别于其他类型管理学的本质内容和具体工作领域,从而为进一步发展环境管理学,提高环境管理的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3、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的内容。

答: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内容:采样、样品预处理、贮存、运输、实验室供应,仪器设备、器皿的选择和校准,试剂、溶剂和基准物质的选用,统一测量方法,质量控制程序,数据的记录和整理,各类人员的要求和技术培训,实验室的清洁度和安全,以及编写有关的文件、指南和手册等。

4、流域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

答:(1)首先从管理体制上必须设立一个统一的有权威的环境管理机构。

(2)其次在管理方法上必须坚持全流域环境规划优先。在全流域环境规划中,必须把资金政策、技术政策和经济政策等有关内容包括在内。

(3)建立水资源保护和污染补偿机制。

(4)建立流域水事纠纷裁决制度。

(5)加强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应急管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