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系统工况及调整

制冷系统工况及调整
制冷系统工况及调整

制冷系统工况及调整

现在制冷机广泛使用在冷冻冷藏行业中,制冷工质通常为R22(R404a也有)等。为便于操作维修,缩小安装位置,通常将制冷压缩机、油分离器、水冷壳管式冷凝器、干燥过滤器、电磁阀等部件安装在同一机座上,组成压缩冷凝机组。再用管道通过膨胀阀与蒸发器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制冷系统。

制冷系统运行中的正常工况:

1、压缩机的吸气温度应比蒸发温度高5-15℃

2、压缩机的排气温度R22系统不得超过150℃

3、压缩机曲轴箱的油温最高不得超过70℃

4、压缩机的吸气压力应与蒸发压力相对应;

5、压缩机的排气压力R22系统不得超过1.8MPa

6、压缩机的油压比吸气压力高0.12-0.3MPa

7、经常注意冷却水量和水温,冷凝器的出水温度应比进水温度高出2-5℃为宜

8、经常注意压缩机曲轴箱的油面和油分离器的回油情况

9、压缩机不应有任何敲击声,机体各部发热应正常

10、冷凝压力不得超过压缩机的排气压力范围

制冷系统的运行调整:

膨胀阀是制冷系统的四大组件之一,是调节和控制制冷剂流量和压力进入蒸发器的重要装置,也是高低压侧的“分界线”。它的调节,不仅关系到整个制冷系统能否正常运行,而且也是衡量操作工技术高低的重要标志。

调节膨胀阀必须仔细耐心地进行,调节压力必须经过蒸发器热交换沸腾(蒸发)后,再通过管路进入压缩机吸气腔反映到压力表上的,需要一个时间过程。每调动膨胀阀一次,一般需10~15分钟后才能将膨胀阀的调节压力稳定在吸气压力表上。

压缩机的吸气压力是膨胀阀调节压力的重要参考参数。膨胀阀的开启度小,制冷剂通过的流量就少,压力也低;膨胀阀的开启度大,制冷剂通过的流量就多,压力也高。根据制冷剂的热力性质,压力越低,相对应的温度就越低;压力越高,相对应的温度也就越高。按照这一定律,如果膨胀阀出口压力过低,相应的蒸发压力和温度也过低。但由于进入蒸发器流量的减少,压力的降低,造成蒸发速度减慢,单位容积(时间)制冷量下降,制冷效率降低。

相反,如果膨胀阀出口压力过高,相应的蒸发压力和温度也过高。进入蒸发器的流量和压力都加大,由于液体蒸发过剩,过潮气体(甚至液体)被压缩机吸入,引起压缩机的湿冲程(液击),使压缩机不能正常工作,造成一系列工况恶劣,甚至损坏压缩机。由此看来,正确调整膨胀阀对系统的运行显得尤为重要。

为减小膨胀阀调节后的压力及温度损失,膨胀阀尽可能安装在入口处的水平管道上,感温包应包扎在回气管(低压管)的侧面中央位置。膨胀阀在正常工作时,阀体结霜呈斜形,入口侧不应结霜,否则应视为入口滤网存在冰堵或脏堵。正常情况下,膨胀阀工作时是很幽静的,如果发出较明显的“丝丝”声,说明系统中制冷剂不足。当膨胀阀出现感温系统漏气、调节失灵等故障时应予更换。

压缩机的排气温度过高:

1、吸气压力过低,吸排气压差过大(气缸压缩比大),膨胀阀的开启度小,调节压力低

2、吸气温度过高,即吸气过热度大,吸气管过长或保温效果差

3、冷却水量不足或水温过高

4、系统中不凝性气体(空气)过多

5、冷凝压力过高,相应的冷凝温度也高,引起排气温度升高

6、压缩机气缸或阀组故障

压缩机的排气压力过高:

1、系统中不凝性气体(空气)过多

2、冷却水量不足或水温过高

3、冷凝器太脏,结垢过多

4、系统中制冷剂过多

压缩机的油温过高:

1、压缩机的吸排气温度过高

2、润滑油太脏或油质太差

3、压缩机机件磨损严重

冷凝压力和冷凝温度过高:

1、冷凝器冷却水量不足或水温过高

2、冷凝器太脏,结垢过多

3、系统中不凝性气体(空气)过多

4、系统中制冷剂过多

5、冷凝器的传热面积配置过小

设备管理系统数据库

设备管理系统数据库 设备管理系统是一个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的进行设备信息数据监管的综合设备管理系统。它联结各个生产、管理和决策部门的设备管理,为企业的设备信息管理建立一个集中的共享数据库,实现设备管理的一体化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能够使各种点检、维修、备件、资材计划及维修合同预算等自动生成,用以完善各种标准,随时掌握设备的状态,实行有效的经济的维修,保持和改善设备的工作性能,减少故障,延长零部件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功能投入率和精度保持率! 设备管理系统运行环境: 数据库服务器:PVI3000/1G/4x36G/1000/100M/15"; WEB服务器:PVI3000/2G/2x36G/1000/100M/15"; PC终端:PIII700/128K/10G/100/10M/15",WIN98/2000; 数据库平台:ORACLE、SQLSERVER、SYBASE等大型数据库; 服务器操作系统:WIN2000SERVER; 开发平台:TIB(DELPHI) 企业在生产、运营、试验等活动中所使用的机械、设施、仪器以及机具等设备资源需要持续、高效管理,在设备全程管理中,企业设备

管理重点在于设备信息化管理;维保计划的制定、执行与指挥调度;设备使用的可追溯型、设备运行与检修的实时掌控;设备维修费用的控制与管理;备件采购、消耗等过程跟踪管理……针对这些管理环节,设备管理系统软件能够提供安全、可靠、高质量、易扩展的行业解决方案,满足客户设备管理快速发展的业务需求,帮助企业运用技术、经济等手段管好、用好、修好、改造好设备,促进设备信息化管理改革、保证设备质量、降低设备故障率和事故率、节能降耗,并对企业设备管理提供决策支持,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设备管理系统根据企业的设备标准、参数(如设备种类、品牌、配置、规格、型号等),以及企业资金预算制定设备采购计划,同时按照企业设备标准和各种参数(如用途、基本要求、质量标准等)进行评定,并基于审批意见系统自动提交上报设备采购计划。设备管理系统根据设备统计数据、状态,自动制定各种设备管理计划,如:设备维修计划、设备保养计划、设备更新计划,使生产设备保持最佳使用状态,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该软件是一个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其包括在企业运营的方方面面当中,是企业内部信息管理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促成各生产部门间相互连接、合作的纽带。无论是生产设备、仪器设备、网络设备等等,以及关于这些设备的选择、购买、使用、维修、更新、改造,都是企业各个部门、各个运营环节必不可少的部分。许多企业设

7500m3空分设备氩系统投运机操作要点

7500m3/h空分设备氩系统投运及操作要点 制氧分厂李江河 1.制氩系统流程简介 7500m3/h空分设备采用全低压常温分子筛吸附净化、增压透平膨胀机、上塔及氩塔采用规整填料塔、全精馏无氢制氩、氧气和氮气外压缩的工艺流程。 从上塔抽出氩馏分气体约7500m3/h,氩含量为7%~10%。氮含量小于0.06%,氩馏分直接从粗塔II塔的底部导入。粗氩I塔底部排出的粗液氩经循环氩泵加压到约0.81Mpa 后直接进入粗氩II塔上部作为回流液,其余约185m3/h的粗氩气(其组分为98%~99%Ar ≤2×10-6O2)被导入粗氩液化器进行液化,然后进入精氩塔中继续精馏。 粗液氩从精氩塔中部进入,与此同时精氩塔蒸发器利用下塔顶部来的压力氮气作为热源,促使精氩塔底部的液氩蒸发成为上升蒸汽,而氮气被冷凝成液氮后节流,返回上塔。来自液氮过冷器并经节流的液氮进入精氩塔冷凝器作为冷源,使精氩塔顶部产生回流液,以保证塔内的精馏,使氩、氮实现分离,从而在精氩塔底部得到纯液氩。 2.制氩系统投运 2.1 全精馏无氢制氩系统的启动 全精馏无氢制氩系统的启动时间比传统的加氢除氧制氩启动时间要长得多,从投运粗氩塔到生产出合格的纯氩产品大约需要50小时,甚至更长。这是因为氧和氩的沸点比较接近,要建立稳定的氧、氩精馏工况的时间比较长,而且这个过程还必须排除氮的干扰。全精馏无氢制氩系统的启动大致可分为粗氩塔的启动和精氩塔的启动两个阶段。 2.1.1 粗氩塔的启动 在制氩系统全面冷却结束后,主冷液氧液位到设计液位3/4以上时,根据主塔精馏工况及时投运制氩系统。粗氩塔投运应具备以下4个前提条件: (1)主塔工况基本稳定。主塔工况稳定是粗氩塔投运和调整的基础,从理论上讲,适当降低夜空的氧含量,有利于氩气的提取; (2)产品氧、氮气的产量及纯度达标且稳定,氧纯度要达到99.4%以上,但也不宜将氧纯度控制过高; (3)冷量充足,也就是主冷液氧液位稳定; (4)可以加大膨胀机制冷量。 以上4个条件具备后,逐渐增大液空去粗氩冷凝器的量,即增大粗氩冷凝器的负荷。为了降低上塔的分离负荷,提高精馏效率和便于对粗氩冷凝器负荷的调整,一般把液空含氧量控制在36%~38%为宜。随着粗氩冷凝器热负荷的增加,氩馏分的抽取量增大,直至达到设计流量。检查氩馏分的氩含量是否在7%~10%之间,如不在其范围内,调整氧、氮产品和液氮调节阀,使之达到上述值。 另外,上塔的压力波动也会造成上塔富氩区的移动,尤其分子筛纯化器的切换引起的上塔压力波动对上塔精馏工况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在分子筛纯化器均压前对氧产进行减量控制,切换完成后再将氧产恢复的操作方法对主冷及氩塔工况的稳定都十分必要。 投运制氩系统时,视粗氩I塔底部的液位情况调整制氩系统的工况:当液位达到1000mm 时即可预冷循环氩泵;液位超过1500㎜时便可启动循环氩泵。刚开始应全开粗液氩回流阀,

(完整版)监控系统试运行方案

高陵县公安局社会治安监控系统 二期工程 试 运 行 方 案 西安翔迅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目录 一、试运行目的 (1) 1.系统功能、性能与稳定性考核 (1) 2.监控系统在各种环境和工况条件下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 (2) 3.检验系统实际应用效果和应用功能的完善 (2) 4.健全系统运行管理体制,完善运行操作、系统维护规范 (2) 二、试运行的准备 (3) 1.完成系统操作、维护人员的培训 (3) 2.建立系统运行所需的各项规章制度 (3) 3.组织规范好试运行 (3) 三、试运行时间 (3) 四、试运行制度 (4) 1.职责划分 (4) 2.人员分工: (4) 3.规章制度 (5) 4.内容记录 (5) 5.问题处理方式 (5) 五、试运行具体内容与要求 (5) 1.系统功能与性能的考核 (6) 2.系统长期稳定性 (7) 3.系统在恶劣环境的工作性能 (8) 六、试运行记录具体内容 (9) 1.试运行日常记录 (9) 2.试运行期间计算机操作手动记录 (9) 3.巡检记录 (9) 4.恶劣环境操作记录 (9) 5.特殊工况操作记录 (9) 6.主要硬件设备运行记录 (10) 7.问题记录汇总 (10)

高陵县公安局社会治安监控系统二期工程(以下简称系统)已全面完成,并于2012年11月10日通过局初步验收。按照建设程序,系统将进入全面试运行阶段,以检验系统长期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实际应用的效果。并在试运行中,建立健全运行操作和系统维护规范,为系统投入实际运行和完善提供实际运行数据和依据。 试运行分为:城关镇派出所系统监控中心、崇皇派出所系统监控中心、湾子派出所系统监控中心、耿镇派出所系统监控中心、药惠派出所系统监控中心、马家湾派出所系统监控中心、渭桥派出所系统监控中心、县局指挥中心共8个监控中心的数据记录试运行及各个软件操作功能使用的试运行;所有的硬件设备的试运行。 一、试运行目的 试运行目的通过既定时间段的试运行,全面考察项目建设成果。并通过试运行发现项目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完善项目建设内容,确保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并平稳地移交给运行管理单位。 通过实际运行中系统功能与性能的全面考核,来检验系统在长期运行中的整体稳定性和可靠性。 1.系统功能、性能与稳定性考核 (1)系统功能及性能的实际应用考核; (2)系统应用软件、软件支撑平台的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 (3)系统主要硬件设备、辅助设备、供配电设备的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 (4)显示系统的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 (5)监控数据存储的长期准确性和完整性; (6)监控系统长期安全性能;

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方案

冠唐设备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成都冠唐科技有限公司 2009年8月

目录 一,项目背景 (3) 1.1 企业概述 (3) 1.2 传统设备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3) 1.3 实施设备管理系统的目标 (4) 1.4 需求要点 (4) 二,系统设计原则 (7) 三,总体设计 (9) 3.1 技术基础 (9) 3.1 系统安全 (9) 3.2 管理权限划分 (10) 四,功能模块设计 (12) 4.1 设备信息 (12) 4.2 设备台帐 (14) 4.3 维修保养计划 (16) 4.4 维修保养记录 (16) 4.5 维修经验库 (17) 4.6 设备申购 (17) 4.7 设备调拨 (17) 4.8 设备报废 (17) 4.9 备品配件信息管理 (18) 4.10 文档管理 (18) 4.11 设备工作日报表 (19) 4.12 每日工作提示 (20) 4.13维修统计和趋势分析 (20) 3.14信息导入接口 (21) 五,系统部署 (23) 5.1、网络要求 (23) 5.2、硬件要求建议 (23) 5.3、软件环境要求 (23) 六,系统实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项目背景 1.1 传统设备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设备管理信息零散,缺乏长期,完整的信息管理; 传统的管理模式信息记录在纸质介质和分散在不同的Excel,Word文档中,各个分公司的信息提交后,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工作量大,信息的准确性,一致性无法保证; (2)缺少科学手段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管、评估; 设备管理工作的改进由于缺少历史数据的支持,更多的依靠个人经验判断,无法进行科学的评估和建议; (3)设备维修保养计划管理难度较大 每个分公司均管理着大量的设备,每个设备的不同部件均有定期的检修和保养工作,由于信息量较大,计划的整理和安排消耗了相关人员大量时间,并且可能存在计划执行延误。同时,如何达到最优的设备使用效率,合理安排维修保养人员的工作量也是传统管理模式中经常不能处理的问题。(4)信息缺乏综合分析,利用率低 设备的历史变更记录,历史维修记录,历史文档等各种动态信息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在日常管理中,尽管对这些信息进行了登记,但是由于缺乏管理平台,这类动态信息的后期利用率低,未能充分发挥信息对设备管理工作改进的指导作用。

企业有必要装用电工况监测系统吗

企业有必要装用电工况监测系统吗 安科瑞杨澜 一、什么是用电工况监测系统 用电工况监测系统是根据工艺设计对反映固定污染源生产设施、污染物治理设施运行状态的电气参数(如:电流、电压、功率、电量等)进行监测的全部设备和信息系统。用电工况监测系统用于掌握生产设施和治理设施的运行情况、污染治理及排放情况、污染源停限产及错峰生产情况等信息,是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的组成部分。 二、优势分析 目前,环保工作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居民生活环境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污染排放标准不断提升,甚至国家处罚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在这种环保执法高压下,企业不能再心存侥幸或企图蒙混过关。可是大多企业执行者和管理者的时间及精力有限,对环保工作相对忽视,因此也面临了一些处罚。 正因为如此,用电工况监测系统应时而生,不仅能给企业提供环保服务,而且可以大量减少企业的成本开支,节省企业老板的时间,让企业老板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壮大企业。 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环保托管服务,统筹解决企业环境问题,针对性帮助企业解决环保问题,降低企业环保投入成本,规避环境风险。同时还帮助企业实施管理服务,减少企业用人成本,提升企业环境面貌,解决企业因环保而带来的烦恼。 三、必要性分析 用电工况监测系统有利于企业提高自身环保水平。工业企业受制于自身人员配备不足、水平不高且缺乏经验等因素。在实际工作中感觉无从下手,打击了企业提高环保水平的自信和初衷。而用电工况监测系统会针对企业遇到的具体环保

问题,进行解答、释疑,同时为企业员工开展技能培训,促进企业环境管理水平、以及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用电工况监测系统能够实现省、市、县三级企业电量数据共享,对企业污染治理水平进行全过程监控、精细化管理,从而有效杜绝企业偷排偷放、治污设备不使用、治污设备不按规定使用等问题,实现对生产企业生产过程和治污过程的在线监控,提高环境监管能力,从根源上控制污染产生。 因此,小编建议工厂企业在环保方面,尽量选择用电工况监测系统。

氩系统操作

氩系统操作 粗氩塔的启动 ●一般主塔氧纯度趋于正常,且主冷冷量充足即可投运粗氩塔。首先积累粗氩II塔液 空液位,即根据下塔液空液位控制进粗氩冷凝器液空阀门的开度,并根据主冷液位逐渐关小粗氩冷凝器液空回流上塔的阀门开度,此时可将粗氩冷凝器蒸发侧空气阀门A-4101.11.Y01控制在10~15%开度。(若将A-4101.11.Y01阀门开大,会造成粗氩冷凝器积液困难,并导致粗氩馏分随着液位升高而大幅上升,随之上下波动,对主塔造成一定的影响。) ●当粗氩冷凝器液位至正常,投100%自动控制,将粗氩气放空阀打开排放,并根据出 粗氩冷凝器的粗氩气管道上的温度点A-4101.32.T01的变化,适当增加粗氩冷凝器蒸发侧空气阀A-4101.11.Y01的开度。 ●主塔液位稳定可逐渐增加进氩塔的馏分流量,减小出粗氩冷凝器液空回流上塔流量。 一般进氩塔的馏分流量增加500Nm3/h,出粗氩冷凝器液空回流上塔流量减小500Nm3/h。这样可匹配上塔工况的稳定。初期可缓慢整,稳定后可逐渐加快至正常工作状态。 ●随着工况的稳定逐渐减少粗氩放空量。 精氩塔的启动 ●待粗氩气纯度合格后,打开粗氩气进精氩塔的阀门A-4102.32.Y01,关小粗氩气放空 阀A-4102.32.Y01. ●逐渐加大精氩冷凝器的负荷,使精氩塔底部积累起液位后投用外置蒸发器 A-4102.19.BE1,缓慢调整精氩塔阻力至设定值. ●用精氩塔放空阀控制好精氩塔压力,可投自动控制. ●精氩塔工况建立起以后把所有阀门投自动控制. ●待氩产品分析纯度合格后送入储槽,送前一定要先吹扫好管道.

注意事项 ●若进氩塔的馏分流量稳定,就可以逐渐减少粗氩气的放空量,一般控制400~500Nm3/h 之间即可。操作中只要不引起“氮塞”,我们应尽量减少顶部放空。 ●增加粗氩塔热负荷。操作中在保证主塔工况稳定情况下,尽量加大粗氩塔热负荷, 加快原料粗氩馏分中氩组分在粗氩塔内的积聚,一般我们尽量增加进氩塔的馏分的流量。但在初期操作应缓慢(随着馏分量的增加,冷量会向氩塔转移会造成主冷液位大幅波动),后期可加快进行。 ●增加氩馏分中的含氩量。我们知道馏分中含氩量越高,粗氩塔纯度上升越快,这就 需要我们要合理的利用停车过程中积累在粗氩I、II塔积聚的高浓氩液体。在氩塔负荷稳定后可逐渐将粗氩I、II底部液位送入主塔,但一定要缓慢进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根据上塔中部的纯度变化来改变粗氩I、II塔液位设定值,(若上塔中部的纯度含氧量高可降低粗氩I、II塔液位设定,将液体送入主塔。)加速粗氩I、II 塔填料上氩组分积聚。但在操作时一定要缓慢以免造成氧污染。 ●稳定的主塔。主塔稳定是氩系统工况稳定的前提。所以在调整主塔工况时一定要兼 顾氩塔,任何一次操作应缓慢多次进行。在增加负荷时也一定要缓慢,合理分配冷量,以免对氩馏分造成冲击。 ●要建立正常的粗氩塔工况,首先必须积聚大量的氩组分; ●尽量减少粗氩塔中氩组分的损失。

制冷设备的操作规程正式版

Guide operators to deal with the process of things, and require them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details of safety technology and be able to complete things after special training.制冷设备的操作规程正式 版

制冷设备的操作规程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指导操作人员处理某件事情的流程和主要的行动方向,并要求参加施工的人员,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技术细节和经过专门训练,合格的情况下完成列表中的每个操作事项。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制冷设备使用单位应根据所使用的制冷设备特性和实际运行经验,制定本单位的技术规程,加强对设备的管理,提高设备的完好率,确保生产安全。技术规程的制定要科学合理,严格遵守现行规范和制造厂商的使用说明书,语言简明扼要,具有可操作性,以便于贯彻执行。 (一)制冷设备运行操作规程的具体内容 1 .试运行程序 (1)单机试运行程序。 (2)主机润滑油的充加程序。

(3)制冷设备制冷剂的充加程序。 (4)制冷设备的启动程序。 (5)制冷设备运行中的注意事项。 (6)制冷设备启动及启动运转中的检查,调整内容和方法。 (7)制冷设备停机及停机后的善后工作。 2 .制冷设备的正常启动程序 3 .制冷设备正常启动中的注意事项及检查内容和调整方法 4 .制冷设备正常运行时巡查的内容 正常运行中的调节方法;各部位参数是否在要求的范围内;设备运转时的振动和噪声是否正常。 5 .设备运行中故障的排除预案

污染源排放过程工况

编号:C CAEPI-RG-Y-021-2014环保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污染源排放过程(工况) 监控仪 2014-3-1发布 2014-3-1实施中环协(北京)认证中心发布

目录 1 适用范围 (1) 2 认证模式 (1) 3 认证的基本环节 (1) 4认证实施的基本要求 (1) 4.1认证申请 (1) 4.2产品检验 (1) 4.3工厂质量体系检查/应用现场检查或调查 (2) 4.4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 (2) 4.5认证后监督 (2) 5认证证书 (2) 5.1认证证书的保持 (2) 5.2认证证书覆盖产品的扩展 (3) 5.3认证证书的暂停、注销和撤销 (3) 6产品认证标志的使用 (3) 6.1准许使用的标志样式 (3) 6.2加施方式 (3) 6.3标志的位置 (3) 7收费 (3)

1适用范围 本规则主要适用于火电厂烟气排放过程(工况)监控系统、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源排放过程(工况)监控仪等。 工业/民用锅炉、工业窑炉、钢铁厂等污染源治理设施的污染源排放过程(工况)监控仪参照执行。 2认证模式 产品检验+工厂质量体系检查+认证后监督。 3认证的基本环节 认证的基本环节包括:认证申请;产品检验;工厂质量体系检查/应用现场检查或调查;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认证后监督。 4认证实施的基本要求 4.1认证申请 4.1.1申请单元划分 原则上按产品型号来划分申请单元。 4.1.2申请文件 申请认证应提交正式申请书,并随附以下文件: a)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有效营业执照复印件; b)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的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c) 已经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登记的申请认证产品的企业标准; d) 申请认证产品工厂质量保证管理文件; e) 产品说明书、主要技术性能指标说明、同一申请单元内各个型号产品之间的一致性说明及其差异说明等; f)其他需要的文件。 4.2产品检验 4.2.1产品检验的抽样原则 自行送检1台。 4.2.2产品检验的方式 依据产品型式,采取实验室检验与相关质量证明文件审查相结合的方式,辅以审查工程验收报告的方式。 4.2.3产品检验依据的标准 HJ/T 212-2005 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 HJ/T 477-2009 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数据采集传输仪技术要求 GB/T17214.1-1998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工作条件第1部分气候条件 GB/T17626.2-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3-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实验 GB/T17626.4 -200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17626.5 -200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 6587.4 电子测量仪器振动试验 GB4793.1-2007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2421.1-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概述和指南”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源排放过程(工况)监控技术指南 火电厂烟气排放过程(工况)监控技术指南

污染源排放过程(工况)自动监控系统的设计思路

污染源排放过程(工况)自动监控系统的设计思路 作者:王华平李斌 来源:《商情》2020年第40期 【摘要】建设污染源排放过程(工况)自动监控系统,对污染物排放企业的重要生产工况过程进行全过程的监控,通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逻辑性和合理性的分析,由此判断数据的正确与否。本文将试点选取污水处理厂、火电厂探讨设计染源排放过程(工况)自动监控系统的思路。 【关键词】污染源; 工况数据; 通讯传输; 应用平台 一、前言 2020年5月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批准《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过程(工况)监控系统安装及验收技术指南》(T/CAEPI 25—2020),为污染源排放过程(工况)自动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建设提供了依据和标准。 实际上环保部办公厅早在2000年末就明确要求:一、日处理能力大于2万吨的城镇污水处理厂都必须安装完成中控系统,实施监控进出污水处理厂的水量和水质主要指标、鼓风机电流、鼓风量、曝气设备的运行状况、曝气池的溶解氧浓度、污泥浓度、滤池堵塞率等数据,并能随机调阅核查期内上述运行指标数据及趋势曲线,相关数据至少保存一年以上,作为核算主要污染物减排量的重要依据。二、所有脱硫设施必须安装完成分布式控制系统,实时监控脱硫系统的运行情况。 二、设计目标 本污染源排放过程(工况)自动监控系统项目的设计目标如下: (1)建立企业端污染源排放过程(工况)监控系统,实现企业端污染产生、污染治理、污染排放全过程数据的监测、采集传输、现场应用,有效判断污染治理过程运行是否正常,督促企业治污设施稳定正常运行。 (2)建立中心端污染源排放过程(工况)监管平台,实现中心端对企业现场污染全过程的实时监控、数据管理、工况核定(数据应用)、数据判定(数据合理性分析)、统计分析等功能,并能与原有污染源在线数据进行数据对接,实现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状态分析、排放数据真实性判定。为总量核定、环境执法、环境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空调系统运行工况实验

空调系统运行工况实验 实验指导书 土木工程系暖通实验室 指导教师:王春慧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和掌握空调处理过程和空调系统的组成。 2、测定表冷器的性能。 3、模拟夏季空气处理方案。 4、了解和掌握夏季一次回风系统空气处理过程。 5、掌握空气处理主要过程段的热工计算方法。 二、实验装置 8 9 14 13 12 15 11 10 7 6 5 4 3 2 1 G F E D C B A 图1 1—排风调节阀;2—一次回风调节阀;3—二次回风调节阀;4—新风调节阀;5—新风过滤器; 6—预热器;7—表面式换热器;8—蒸汽喷管;9—再热器;10—送风机;11—电热源; 12—沉浸式换热器;13—水泵;14—风冷热泵模块机;15—蒸汽发生器。 本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该装置主要由空气循环系统、风冷热泵系统、冷(热)媒水系统和蒸汽系统四部分组成。 空气循环系统由空气处理机组、模拟房间和回(排)风管三大部分组成,空气处理机组内包括预热器、表面式换热器、蒸汽喷管、再热器和送风机等,主要实现对空气的热质处理过程;模拟房间内设电热源,用于夏季工况时辅助模拟室内外综合冷负荷;回(排)风管引出一次回风口、二次回风口和排风口。 热泵系统由风冷热泵模块机和沉浸式换热器连接组成,夏季工况时可提供处理循环空气所需的冷量,冬季工况时可提供处理循环空气所需的部分热量。 冷(热)媒水系统由沉浸式换热器通过水泵连接表面式换热器组成,给表面式换热器提供冷(热)量。 蒸汽系统由蒸汽发生器连接蒸汽喷管组成。 全空气空调系统实验装置采用半透明设计,整体固定在机架上,可以模拟全新风系统、再循环式系统、回风式系统等全空气空调系统冬(夏)季工况的切换运行,并能在不同空气流动模式下实现对空气的加热、冷却、加湿、除湿等单独及组合处理过程,同时通过对相关参数的科学测定,可以进行空气处理过程的有关理论分析。 三、实验原理 全空气空调系统通常根据房间送风参数的要求,将空气在空气处理装置中处理后,再通过风道输送到房间中,该系统又称集中空调系统。全空气系统完全是由空气来负担室内的冷负荷、热负荷、湿负荷。根据处理的空气来源不同,全空气系统可分为全新风系统、再循环式系统和回风式系统三大类: 全新风系统又称直流式系统,处理的空气全部来自室外新鲜空气(新风),即新风经处理后送入室内,消除室内的冷、热负荷、湿负荷后排出室外。 再循环式系统又称封闭式系统,处理的空气全部来自室内再循环空气,即室内空气经处理后再送回室内消除室内冷、热负荷、湿负荷。 回风式系统又称混合式系统,处理的空气通常是部分新鲜空气和室内回风的混合空气,即新风和回风混合并经处理后,送入室内消除室内冷、热、湿负荷。回风式系统通常可分为一次回风系统和二次回风系统两大类。一次回风系统是将从房间抽回的空气与室外空气混合、处理后再送入房间中。二次回风系统是

变工况操作及其对制氩系统工况的影响(精)

变工况操作及其对制氩系统工况的影响 摘要:简介液体空分设备变工况操作的要点以及变工况操作对制氩系统工况的影响;并阐述了变工况操作时氮塞发生的原因,调整手段及预防措施。 关键词:变工况操作;制氩系统;氮塞 前言 气体市场对空分产品的需求是动态的,随着销售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对液氧、液氮、气氧和气氮等产品的需求比例也在发生变化。为满足不同客户群体不同时期对产品的需求,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有些设计、开发的空分设备,具有变工况能力。针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对生产负荷和液氧、液氮生产比例进行调节。变工况操作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空分工况调节,操作不当,极易造成产品纯度、供气压力波动。尤其对带制氩系统的空分设备,稍有不慎,就会引起制氩系统工况波动,轻者减产,严重时还会发生氮塞。 1 变负荷操作及其对制氩系统的影响 1.1 变负荷操作 空分设备的变负荷操作,主要指加工空气量的变化,包括加负荷操作和减负荷操作两个主要方面。无论向哪个方向调整,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都应该缓慢进行,稳中求变,尤其对于现场供气装置,不可操之过急,否则会使工况产生波动,影响产品质量和供气压力。调整过程中为保持系统工况的相对稳定,负荷的调整是通过若干次加、减量来完成的。究竟每次加减量以多少为宜,要根据装置不同,灵活掌握一般每次加减量控制在设备加工空气量的0.5% ~1%范围内,以主塔物料纯度不发生较大的波动为原则。另外,还要注意加量的时间间隔,例如:每5min 加一次,或每3min 加一次。但必须满足在下一次加量前,空分设备已充分消化了上一次加量从空压机、增压机、膨胀机、主塔液体节流阀、制氩系统到气液态产品取出、输出值已经达到设定值要求,且气氧、液氧、压力氮、低压氮、氩馏分和精氩等主要分析指标不产生较大波动。为确保产品纯度不产生较大波动,加量时一般采取从空压机到制氩系统由前向后的顺序,减量时则相反。在调整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系统DCS提供的产品纯度分析趋势记录。由于纯度检测本身滞后比较严重,操作员可以根据变化的趋势,对操作幅度做相应的调整。理想的加、减量操作,各流量趋势图是一条平滑的上升或下降的直线。 1.2 变负荷操作对制氩系统的影响 在变负荷操作过程中,上塔液氮、液空回流量,气氧、气氮取出量和氩馏分抽取量都会发生变化,对制氩系统的影响十分明显。众所周知,氩在上塔分布是有规律的。在上塔提馏段(液空进料口以下)形成一个富氩区,最高氩含量可达到15% 。但由于此处氮含量较高,

大连冷冻机制冷系统操作规程

制冷系统操作说明 大连冷冻机股份有限公司

前言 目前,我国冷冻食品工业和化工行业迅速发展,各种大中小型冷库及制冷站越来越多,其制冷系统广泛采用氨或氟利昂制冷剂。氨或氟制冷系统的专业性、技术性很强,制冷装置的使用、维修、管理,必须严格按照科学办事,认真执行有关标准和法规,做到科学、安全、卫生、节能。 由于现阶段关于氨或氟制冷装置使用、操作、安全管理的操作规程几乎没有,我公司特别编制了?制冷系统操作说明?,以供制冷系统使用单位参考。若与制冷系统设计与安装厂家出具的说明书有冲突,以厂家资料为准。

第一章制冷装置操作的标准、法规及要求 一、制冷装置操作的现行标准及规范 1 ?钢制压力容器? GB150 2 ?钢制管壳式换热器? GB151 3 ?冷库设计规范? GB50072 4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5 5 ?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74 6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 GB50316 7 ?建筑物隔热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GB10800 8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J13 9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J14 10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J15 1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 12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126 13 ?活塞式单机双级制冷压缩机? JB/T5446 14 ?组合冷库用隔热夹芯板技术条件? JB/T6527 15 ?喷油螺杆式单级制冷压缩机? JB/T6906 16 ?制冷装置用压力容器? JB/T6917 17 ?组合冷库? JB/T9061 18 ?聚氨酯硬泡体防水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JCJ14 19 ?冷藏库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SBJ11 20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 JGJ/T16 21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 22 ?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 二、制冷装置操作人员要求

江苏省无锡市用电工况监控系统

江苏省无锡市用电工况监控系统 安科瑞杨澜 江苏省无锡市根据《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做好重点排污企业及工业团区实时在线监控系统建设作的通知》要求,2019年10月底前,各设区市纳入秋冬季错峰生产及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清单的重点废气排污单位应当完成工况用电监控系统建设安装任务,但经前期调度,全省实际完成率不足30%。为确保我省年度空气环境质量实现双达标目标,完成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任务。 一、概述 江苏省无锡市用电工况监控系统是对生产企业进行电路改造,分别在生产设施和治污设施的线路上各安装一块智能电表采集用电情况,智能电表中装有智能芯片联网,接入手机APP平台,每五分钟向有关工作人员手机推送一次设备用电信息。当生产设施和治污设施同时运行时,APP上企业显示为绿色;当生产设施和治污设施不运行时,APP上企业显示为灰色;当生产设备运行,治污设施不运行时,APP上企业显示为红色,并会及时报警,监管者可以及时对企业治污设施不运转、违规生产等行为进行处理。而且凡是安装用电工况监控系统的企业在APP上均可显示具体位置。 二、用电工况监控系统功能

1、实时监控 自动汇总统计全市及各区县的异常状态企业数量和总企业数;可通过列表查看全市或某区县的异常企业清单,包括告警类型、告警内容、开始时间和持续时长等内容,可通过企业名称关键字、所属行业、告警类型检索查询具体的企业;点击具体的告警内容,可通过折线图方式直观的查看告警发生时的详细用电功率或用电量监测数据;提供企业详情功能入口。各监测点位需按企业实际情况标注点位名称,标注需清晰、明了。 2、用电地图 通过GIS地图的方式实时查看各企业的空间分布情况,以及各企业的用电量监控实时状态,包括是否离线、严重告警、一般告警、正常等状态,并以不同的图标颜色进行展示,方便用户快速辨别企业实时用电量状态。支持点击企业名称或图标,通过弹出窗查看企业各监测点的实时用电量监测数据及状态,提供企业详情功能入口。 3、企业详情 可通过行业过滤或企业名称关键字查询具体的企业,可查看企业的整体实时状态,可查看各工序、生产设备、污染治理设施的实时状态,以及生产设备与污染治理设施关联关系,可通过关联关系分析各设备在运行和停运行的合理性;可查看该企业最近一小时的告警记录详情,可点击告警内容查看告警发生时具体的用电监控曲线。 4、数据统计 按区域、按行业统计分析并展现新乡市每个区域及行业的各种状态的企业数量,并用柱状累计图展现。按所属区域或所属行业统计每种状态的企业个数和用电量当日累计值、同比和环比分析。并以折线图的方式直观展现每个行业当天24小时用电量监测情况,支持按近三天、近一周、近一月进行重新统计分析与展现。提供区域电量对比、企业用电对比、企业用电分析等报表。 5、详情查询 可查看全市所有企业每个用电设备监测点的详细监测数据,包括分钟数据、小时数据和日数

制冷系统在运行中的正常工况

冷库制冷系统在运行中的正常工况: 1、压缩机的吸气压力应与蒸发压力相对应,压缩机的吸气温度应比蒸发温度高5-15℃。 2、压缩机的排气压力R12系统最高不得超过1.2MPa,排气温度最高不得超过130℃;R22系统的排气压力不得超过1.6MPa ,排气温度最高不得超过150℃。 4、冷凝压力不得超过压缩机的排气压力范围。 5、压缩机的油压比吸气压力高0.12-0.3MPa,曲轴箱的油温最高不得超过70℃。 6、如果冷凝器采用水冷却的要经常注意冷却水量和水温,冷凝器的进水温度应比出水温度低2-5℃。 7、经常注意压缩机曲轴箱的油面和油分离器的回油情况; 8、压缩机不应有任何敲击声,机体各部发热应正常; 制冷系统的运行调整: 1.1蒸发温度的调节 蒸发温度一般由蒸发压力查表后得出,蒸发温度的高低取决于生产工艺的需要及蒸发器的传热温差。当被冷却介质为自然对流的空气时传热温差约为10~15℃;被冷却介质为强制循环的空气时传热温差约为5~10℃;被冷却介质为强制循环的水及盐水时传热温差约为5℃。蒸发温度要保持适当,要尽量达到设计的蒸发温度,以保证制冷系统经济、合理的运行。 正常运转中,蒸发温度随热负荷的变化而变化,要根据实际运行

情况进行压缩机的增减载。在压缩机的容量和热负荷不变的情况下,若蒸发器传热情况变差,如霜层过厚或油垢过厚、供液阀开得过小而供液不足以及蒸发器中存油过多等,都会影响蒸发温度和换热效率。这种情况下,应采取相应措施:融霜、适当增大供液量,对蒸发器积油进行清理等。 1.2冷凝温度的调节 冷凝温度用冷凝压力或排气压力查表后得出。水冷冷凝器的冷凝温度较冷却水出口温度高4~6℃;蒸发式冷凝器的冷凝温度比夏季室外空气湿球温度高8~14℃;风冷冷凝器冷凝温度比空气温度高8~18℃;最终冷凝温度不允许超过40℃。 1.3膨胀阀的调节 膨胀阀是制冷系统的四大组件之一,是调节和控制制冷剂压力和进入蒸发器流量的重要装置,也是有高低压“分界线”的,制冷剂的流入口是高压常温的液体,流出口低压常温的液体。它的调节,不仅关系到整个制冷系统能否正常运行,而且也是衡量操作工技术高低的重要标志。 例如所测冷库温度为-10℃,蒸发温度比冷库温度低5℃左右,即-15℃,对照《制冷剂温度压力对照表》(以R22制冷剂为例),相对应的压力约为0.2MPa表压,此压力即为膨胀阀的调节压力(出口压力)。由于管路的压力和温度损失(取决于管路的长短和隔热效果),吸气温度比蒸发温度高5-10℃,相对应的吸气压力应为0.32~0.25MPa 表压。调节膨胀阀必须仔细耐心地进行,调节压力必须经过蒸发器与

冷冻机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49450 冷冻机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冷冻机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遵守压力容器安全操作一般规定。 2.操作室内,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等化学危险品,并严禁烟火。冷冻系统所用阀门、仪表、安全装置必须齐全,并定期校正,保证经常处于灵敏准确状态,水、油、氨管道必须畅通,不得有漏氨、漏水、漏油现象。 3.机器在运行中,操作者应经常观察各压力表、温度表、氨液面、冷却水情况,并听机器运转声音是否正常。 4.机器运转中,不准擦拭、抚摸运转部位和调整紧固承受压力的零件。

5.机器运转过程中,发现严重缺水或特别情况时,应采取紧急停车。立即按下停止按钮,迅速将高压阀关闭,然后关上吸气阀、节流阀、搅拌器开关,15分钟后停止冷却水,并立即找有关人员检查处理。 6.充氨操作时必须遵守以下事项: (1)将氨瓶放置在专用倾斜架上,氨瓶嘴与充氨管接头连接时,必须垫好密封垫,接好后,检查有无漏氨现象,打开或关闭氨瓶阀门时,必须先打开或关闭输氨总阀。操作人员应站在适当的位置; (2)充氨量应不超过充氨容积的80%。 ——摘自《机械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请在该处输入组织/单位名称 Please Enter The Name Of Organization / Organization Here

数据库设备管理系统

郑州轻工业学院本科 数据库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设计题目:设备管理系统 学生姓名:xx 、xx 系别: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0~01 学号:xx 指导教师:张保威金松河 2012 年12月30 日

郑州轻工业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设备管理系统 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0-1 学号 xx 姓名 xx 学号 xx 姓名 xx 主要内容: 了解设备管理的基本流程,根据构思活出E---R图。根据所化E---R图,对相应的试题和关系建立表格,实现数据的初始化。用SQL建立数据库表,然后再用其他软件建立界面(如此设备管理系统用的是C#实现界面),将建立好的界面同数据库进行链接,实现对数据库的简单的增删改查。 E-R图思路: 部门向设备处申请所需设备的数量及类型,设备处产生采购清单递交给采购员。 采购员从供应商获得设备存放在设备存放处,设备管理员将设备分配到需要设备的各个部门,部门将设备分给员工进行使用。 在使用设备的过程中,如果设备在保修期限内出现质量问题部门向设备处申请,设备退回供应商;如果设备损坏,由部门向维修人员报修;若无维修价值,则申请报废。 基本要求: 立足于科技日益发达,自动化组不占据主要市场,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数据库知识,建立简单的数据库实现对设备管理的机械化,自动化。 1:能够数量掌握SQL; 2:能够运用其他辅助工具做图形界面。 3:能够实现对C#和数据库的链接。 4:作出的系统能够对数据库进行简单的增删改查。 5:通过机械化,自动化工具的使用,提高工作效率、准确率。 主要参考资料等: 《数据库系统概论》作者:王珊萨师煊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数据库系统概论》课堂课件。 完成期限:两周 指导教师签名: 课程负责人签名: 2012年 12月 30 日

智易时代工况用电监测系统方案

智易时代工况用电在线监测系统 解 决 方 案 天津智易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19年11月

一、项目背景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天津市涉气工业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等文件要求,进一步提高市重点废气排放企业环境监管精细化水平,有效落实秋冬季大气应急减排措施。推进全省重点废气排放企业工况用电监控设施建设,天津智易时代工况用电系统助力推动全省重点企业工况用电监控软件平台及硬件系统服务。 二、项目依据 本指南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HJ212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 HJ2000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 GB/T16706环境污染源类别代码 GB3100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 GB3101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 HJ447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数据采集传输仪技术要求 GB/T17626电磁兼容实验和测量技术

GB1208电流互感器 GB/T13850交流电量转换为模拟量或数字信号的电测量变送器 GB3102.1空间和时间的量和单位 DL/T5137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 GB4793.1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6587电子测量仪器基本安全试验 GB/T17214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工作条件 三、系统概述 3.1工况用电监测系统Process Electricity Monitoring System(PEMS) 按照国家标准规范和计量认证要求,根据工艺设计,对影响污染物排放的排污单位生产设施、污染物治理设施(以下简称治理设施)运行的关键电气参数(如:电流、电压、功率、功率因数、电量等)进行监测;结合排污单位生产工艺和末端监测数据,全面监控排污单位的生产设施和治理设施的运行、污染物治理效果和污染排放情况,判定排污单位停限产状态、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状态以及污染物排放监测数据的合理性、真实性和可接受性。 3.2PEMS系统的整体架构

变负荷对空分装置制氩系统工况的影响

[原创]变负荷对空分装置制氩系统工况的影响 尹超涂后沅 (中原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南濮阳 457004)R 前言: 中原大化集团公司空分装臵于2007年12月1日建成投产,并一次试车成功,整套空分装臵采用全低压分子筛纯化、膨胀机带增压机制冷,是无氢精馏制氩流程,流程如图1所示。 设计工况:纯度为99.74%(V)的氧产品52000Nm3/h, 纯度为99.96%(V)产品氮61100Nm3/h, 纯度为99.999%(V)产品氩1600 Nm3/h; 变负荷工况: 纯度为99.74%(V)的氧产品43000Nm3/h, 纯度为99.96%(V)产品氮50025Nm3/h, 纯度为99.999%(V)产品氩1200 Nm3/h; 所以在空分装臵变负荷操作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况调节,操作不当,极易造成产品纯度、供气压力波动,尤其对带制氩系统的空分设备,稍有不慎,就会引起制氩系统工况波动,轻者减产,严重时还会发生氮塞。但在正常生产中还是以设计工况为主,因为本套装臵需要向煤气化装臵送氧气,并且系统的负荷与空气进气量有关系。现本文就对部分变负荷调整对氩系统的影响进行解析。 1、变负荷操作及其对制氩系统的影响

1.1、变负荷操作 空分设备的变负荷操作,主要指加工空气量的变化,包括加负荷操作和减负荷操作两个主要方面。无论向哪个方向调整,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都应该缓慢进行,稳中求变,尤其对于现场供气装臵,不可操之过急,否则会使工况发生波动,影响产品质量和供气压力。 调整过程中为保持系统工况的相对稳定,负荷的调整是通过若干次加、减量来完成的。究竟每次加减量以多少为宜,要根据装臵不同,灵活掌握。一般每次加减量控制在设备加工空气量的0.5%~1%范围内,以主塔物料纯度不发生较大波动为原则。另外,还要注意加量的时间间隔,例如:每5min加一次。但必须满足在下一次加量前,空分设备已充分消化了上一次加量,从空压机、增压机、膨胀机、主塔液体节流阀、制氩系统到气液态产品取出、输出值已经达到设定值要求,且气氧、液氮、压力氮、低压氮、氩馏分和精氩等主要分析指标不产生较大波动。 为确保产品纯度不产生较大波动,加量时一般采取从空压机到制氩系统由前向后的顺序,减量时则相反。在调整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DCS系统提供的产品纯度分析趋势记录。由于纯度检测本身滞后比较严重,操作员可以根据变化的趋势,对操作幅度做相应的调整。理想的加、减量操作,各流量趋势图是一条平滑的上升和下降的直线。 1.2、变负荷操作对制氩系统的影响E 在变负荷操作过程中,上塔液氮、液空回流量,气氧、气氮取出量和氩馏分抽取量都会发生变化,对制氩系统的影响十分明显。众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