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乘除计算公式

加减乘除计算公式
加减乘除计算公式

加减法公式:(加数)+(加数)=(和)

(a)+(b)=(c)

( ) + ( b ) = ( c ) 解:( a ) = ( c ) -(b )。

(a)+()=(c),解:(b ) = ( c ) -(a )。

乘法公式:(乘数)×(乘数)=(积)

(a)×(b)=(c)

( ) ×( b ) = ( c ) ,解:( a ) = ( c ) ÷(b )。

( a)×()=(c),解:(b ) = ( c ) ÷(a )。

除法公式:

1、(被除数)÷(除数)=(商)

(a)÷(b)=(c)

( ) ÷( b ) = ( c ) , 解:( a ) = ( c ) ×(b )。

(a)÷()=(c), 解:(b ) = (a ) ÷(c)

2、(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a)÷(b)=(c)。。。。。。。(h)

()÷(b)=(c)。。。。。。。(h)解:(a)=(b) ×(c) +(h)

(a )÷()=(c)。。。。。。。(h)解:(b)=[(a) -(h)]÷(c) 加减法混合算式:从前向后的顺序计算。a+b-c = d

乘除法混合算式:从前向后的顺序计算。a×b÷c = d

加减乘除混合算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没有括号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a+b÷c = d a×b-c = d a×(b-c)= d

四年级加减乘除法简便运算实用公式

四年级加减乘除法简便运算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如能凑成整十或整百,必须先满足。最常见4X 25=100和8X 125=1000?加法有交换律、结合律 a+b=b+a (交换律)a+b+c=a+(b+c) (结合律) 例如:298+323=323+298 546+374+126=546+( 374+123) 498+127+502+73=(498+502)+(127+73)(交换律和结合律同时使用)?减法: a-b-c=a-(b+c) a-b-c=a-c-b 例如:897-412-288=897-(412+288) 4857-1208-857=4857-857-1208 ?乘法有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1) a x b=b x a (交换律)a x b x c=a x (b x c) (结合律) 例如:48x 24=24x 48 78x 4x 25=78x( 4x 25) 8X 68x 125=8X 125x 68=68X( 8X 125)(交换律和结合律同时使用) (2) a x (b+a)=a x b+a x c 例如:8x(25+125) =8x25+8x125 ( a+b)x c=a x c+b x c 例如:(46+128)x 6=46x 6+128X 6 等式反过来也一样: a x b+a x c=a x (b+c) 例如:36x 78+36X 122=36x (78+122) a x c+ b x a=a x (c+b) 例如:67x 345+255x 67=67x (345+255) ?除法: a — b —c=a— (b x 例如:1100—4—25=1100—(4x25) c ) 等式反过来也一样: a—(b x c)=a—b—c 例如:468—(8x 9)=468—8—9 1 / 1

极限四则运算法则

极限四则运算法则 由极限定义来求极限是不可取的,也是不行的,因此需寻求一些方法来求极限。 定理1:若B x g A x f ==)(lim ,)(lim ,则)]()(lim[x g x f ±存在,且 )(lim )(lim )]()(lim[x g x f B A x g x f ±=±=±。 证明: 只证B A x g x f +=+)]()(lim[,过程为0x x →,对0,01>?>?δε,当 100δ<-?δ,当2 00δ<-

EXCEL计算公式(加减乘除)

计算公式 选中E3输入如下公式 =((C3:C42)-$C$3)*COS(ATAN(($D$42-$D$3)/($C$3-$C$42)))+((D3:D42)-$ D$3)*SIN(ATAN(($D$42-$D$3)/($C$3-$C$42))) 其中*代表乘,/代表除,$c$3代表固定地址c3,ATAN代表反正切函数,

注意观察表格的范围,以检测自己所选区域的正确与否 同上…….忽略不说 =((g3:g42)-$g$3)*COS(ATAN(($D$42-$D$3)/($C$3-$C$42)))+((h3:h42)-$h $3)*SIN(ATAN(($D$42-$D$3)/($C$3-$C$42))) =((k3:k42)-$k$3)*COS(ATAN(($D$42-$D$3)/($C$3-$C$42)))+((l3:l42)-$l$3 )*SIN(ATAN(($D$42-$D$3)/($C$3-$C$42)))

=((o3:o42)-$o$3)*COS(ATAN(($D$42-$D$3)/($C$3-$C$42)))+((p3:p42)-$p $3)*SIN(ATAN(($D$42-$D$3)/($C$3-$C$42))) =((s3:s42)-$s$3)*COS(ATAN(($D$42-$D$3)/($C$3-$C$42)))+((t3:t42)-$t$3 )*SIN(ATAN(($D$42-$D$3)/($C$3-$C$42))) =((w3:w42)-$w$3)*COS(ATAN(($D$42-$D$3)/($C$3-$C$42)))+((x3:x42)-$ x$3)*SIN(ATAN(($D$42-$D$3)/($C$3-$C$42))) =((aa3:aa42)-$aa$3)*COS(ATAN(($D$42-$D$3)/($C$3-$C$42)))+((ab3:ab 42)-$ab$3)*SIN(ATAN(($D$42-$D$3)/($C$3-$C$42))) =((ae3:ae42)-$ae$3)*COS(ATAN(($D$42-$D$3)/($C$3-$C$42)))+((af3:af4 2)-$af$3)*SIN(ATAN(($D$42-$D$3)/($C$3-$C$42))) =((ai3:ai42)-$ai$3)*COS(ATAN(($D$42-$D$3)/($C$3-$C$42)))+((aj3:aj42)-$aj$3)*SIN(ATAN(($D$42-$D$3)/($C$3-$C$42))) =((am3:am42)-$am$3)*COS(ATAN(($D$42-$D$3)/($C$3-$C$42)))+((an3:a n42)-$an$3)*SIN(ATAN(($D$42-$D$3)/($C$3-$C$42)))

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4 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有限个函数的和、差、积、商的求导公式;熟练运用公式求基本初等函数的四则运算的导数,能运用导数的几何意义,求过曲线上一点的切线。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用定义法求函数f (x )=x+x 2 的导数,观察结果,发掘两个函数的和、差求导方法,给结合定义给出证明;由定义法求f(x)=x 2g(x)的导数,发现函数乘积的导数,归纳出两个函数积、商的求导发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由特别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去探索结论,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归纳——抽象的数学思维方法。 二、教学重点:函数和、差、积、商导数公式的发掘与应用 教学难点:导数四则运算法则的证明 三、教学方法:探析归纳,讲练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函数的概念和导数公式表。 1.导数的定义:设函数)(x f y =在0x x =处附近有定义,如果0→?x 时,y ?与x ?的比x y ??(也叫函数的平均变化率)有极限即 x y ??无限趋近于某个常数,我们把这个极限值叫做函数)(x f y =在0x x →处的导数,记作0 / x x y =,即x x f x x f x f x ?-?+=→?) ()(lim )(000 0/ 2. 导数的几何意义:是曲线)(x f y =上点()(,00x f x )因此,如果)(x f y =在点0x 可导,则曲线)(x f y =在点()(,00x f x )处的切线方程为 )(()(00/0x x x f x f y -=-

3. 导函数(导数):如果函数)(x f y =在开区间),(b a 内的每点处都有导数,此时对于每一个 ),(b a x ∈,都对应着一个确定的导数)(/x f ,从而构成了一个新的函数)(/x f , 称这个函数)(/x f 为函数)(x f y =在开区间内的导函数,简称导数, 4. 求函数)(x f y =的导数的一般方法: (1)求函数的改变量()(x f x x f y -?+=?(2)求平均变化率 x x y ?= ?? (3)取极限,得导数/ y =()f x '=x y x ??→?0lim 5. 常见函数的导数公式:0'=C ;1)'(-=n n nx x (二)、探析新课 两个函数和(差)的导数等于这两个函数导数的和(差),即 证明:令)()()(x v x u x f y ±==, )] ()([)]()([x v x u x x v x x u y ±-?+±?+=?v u x v x x v x u x x u ?±?=-?+±-?+=)]()([)]()([, ∴ x v x u x y ??±??=??,x v x u x v x u x y x x x x ??±??=? ?? ????±??=??→?→?→?→?0000lim lim lim lim 即 )()()]()([' ' ' x v x u x v x u ±=±. 例1:求下列函数的导数: (1)x x y 22 +=; (2)x x y ln -= ; (3))1)(1(2-+=x x y ; (4) 2 2 1x x x y +-= 。 解:(1)2ln 22)2()()2(2 2 x x x x x x y +='+'='+='。 (2)x x x x x x y 121)(ln )()ln (- = '-'='-='。 (3) [] 123)1()()()()1()1)(1(223232+-='-'+'-'='-+-=' -+='x x x x x x x x x x y 。 例2:求曲线x x y 1 3- =上点(1,0)处的切线方程。

加减乘除的运算定律

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一.加法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字母公式:a+b+c =(b+a)+c 题例(简算过程):6+18+4 =(6+4)+18 =10+18 =28 2.加法结合律——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字母公式:a+b+c = a+(b+c) 题例(简算过程):6+18+2 =6+(18+2) =6+20 =26 二.乘法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字母公式:a×b = b×a 题例(简算过程):125×12×8 =125×8×12 =1000×12 =12000 2.乘法结合律——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字母公式:a×b×c = a×(b×c) 题例(简算过程):30×25×4 =30×(25×4) =30×100 =3000 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字母公式:(a+b)×c=a×c+b×c 题例(简算过程):(1)12×6.2+3.8×12 =12×(6.2+3.8) =12×10 =120 三.减法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相减。 字母公式:A-B-C=A-(B+C) 题例(简算过程):20-8-2 =20-(8+2) =20-10 =10 1.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所有减数的和,差不变。字母公式:A-B-C=A-(B+C) 题例:6-1.99 = 6X100-1.99X100 =( 600-199)/100 =4.01 四.除法性质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相除。 字母公式:a÷b÷c=a÷(b×c) 题例(简算过程):20÷8÷1.25 =20÷(8×1.25) =20÷10 =2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它们的商不变。 字母公式:A÷B=(AN)÷(BN)=(A÷N)÷(B÷N) (N≠0 B≠0) 题例:80÷125 =(80×8)÷(125×8) =640÷1000 =0.64 五.小数的基本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数的大小不变。

小学数学加减乘除计算运算法则

运算法则 1. 整数加法计算法则: 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2. 整数减法计算法则: 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3. 整数乘法计算法则: 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哪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4. 整数除法计算法则: 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 5. 小数乘法法则: 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位数不够,就用“0”补足。 6.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 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7.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补“0”),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 8.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9.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的法则进行计算。 10. 带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数合并起来。 11. 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12. 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四则运算法则

四则运算法则汇编 一、整数四则运算法则。 整数加法计算法则: 1)要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把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相加; 2)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 整数减法计算法则: 1)要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把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相减; 2)哪一位不够减就向前一位退一作十。 整数乘法计算法则: 1)从右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到哪一位,得数的末尾就和第二个因数的哪一位对个因数的哪一位对齐; 2)然后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整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各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整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1)从被除数的高位起,先看除数有几位,再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多一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上商;(如果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哪一位上商“0 ”。) 3)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二、小数四则运算法则。

(一)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1)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2)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二)小数乘法法则: 先按照整数乘法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向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例:23.5×1.3=30.55 23.5 ×1.3 ——— 70 5 2 35 ——— 3 0.55 (三)小数的除法运算法则。 (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的除法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计算: ①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 ②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专项练习

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专项练 习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专项训练四则运算 一、口算? 36÷3=100- 62=24?- 8?+?10= 75×30=371?- 371=5?+?24?- 12= 200÷40=84÷4=159+61=? 600÷20=?78+222=1000÷8=? 17×11=?7600÷400=?480÷120=? 25×17×4=?225-99=?640÷40=? 二、比一比,算一算? 49+17-25240÷40×5300-50×2 49-(17+25)240+40×5300-50×20×0 三、把下面几个分步式改写成综合算式. (1)960÷15=64?64-28=36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

(2)75×24=1800?9000-1800=7200综合算式___________(3)810-19=791?791×2=15821582+216=1798综合算式(4)96×5=480480+20=500500÷4=125综合算式 四、计算下面各题? 121-111÷37(121-111÷37)×5 280+650÷1345×20×3 1000-(280+650÷13)(95-19×5)÷74 (120-103)×50760÷10÷38 (270+180)÷(30-15)707-35×20 (95-19×5)÷74?19×96-962÷74? 10000-(59+66)×645940÷45× (798-616) (270+180)÷(30-15)(315×40-364)÷7 12520÷8×(121÷11)707-35×20 50+160÷40?(58+370)÷(64-45) 120-144÷18+35347+45×2-4160÷52? (58+37)÷(64-9×5)95÷(64-45) 178-145÷5×6+42?420+580-64×21÷28? 812-700÷(9+31×11)(136+64)×(65-345÷23)

加减乘除算法(运算法则)

加减乘除的运算法则 加减(笔算): 1、整数 ①列竖式时,各个位数对齐; ②加法时,从低位算起,满十就往前进一; ③减法时,从低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借1当10,再和该位上的数加在一起减。 2、小数 ①列竖式时,小数点对齐; ②加法时,从低位算起,满十就往前进一; ③减法时,从低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借1当10,再和该位上的数加在一起减; ④相加减时,得数中的小数点和竖式中的小数点对齐; ⑤小数部分末尾有0的,一般利用小数的性质把末尾的0去掉。 3、分数 ①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②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进行计算; ③计算结果化成最简分数。 乘法: 1、整数 ①从最低位乘起,依次用第二个乘数上的每一位去乘第一个乘数; ②用第二个乘数上的哪一位数去乘的,积的末尾就写在哪一位数上; ③最后将各部分的积相加。 (补充:算理:12*3,可以看成1个10乘以3,加上2个1乘以3) 2、小数 ①从最低位乘起,依次用第二个乘数上的每一位去乘第一个乘数; ②用第二个乘数上的哪一位数去乘的,积的末尾就写在哪一位数上; ③最后将各部分的积相加; ④看两个乘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数出几位小数,小数部分末尾有0的,把末尾0去掉,位数不够时,在前面用0补足。 (补充:算理:0.5*0.7,可以看成5个十分位,乘以7个十分位,最后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也要有几位小数) 3、分数 ①分数与整数相乘,整数与分子相乘,积为分子,分母不变,计算结果化成最简分数(可以在计算中进行约分); ②分数与分数相乘,分子相乘积为分子,分母相乘积为分母,结果化成最简分数(可以在计算中进行约分)。 除法:

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有括号)

第四篇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有括号) 68-(34-30) = 24+(8-4)= 88-(42-6)= 80-(34+6)= 47+(10+8)= 20+(55-20)= 240÷(4×2)= 20÷(8÷4)= 5×(20÷4)= (20+46)÷6= 20÷(15-10)= 20×(35+25)= 24×(34-28)= 56-(26-10) = 120-(54+6)= 189-(89+11)= 40+(55-38)= 8×(12-4)= 16×(64-56)= (85-40)÷5= 36×(56-52)= (17+3)×6= 24+(35+35)= 3×(20+5)= 5×(12+4)= 6×(20÷5)= (82-46)÷6= (135+65)÷50= (80-30)×3= (56+20)÷6= (198-98)÷5= (69+59)÷8= (60+180)÷4= (85-79)×3= 720÷(44+36)= 480- (180+60)= (120+480)÷60= 360-(68-12)= (840-400)÷40= 53-(18+13)= (73+62)÷5= (28+35)×7= (23-3)×2= 120÷(28-16)= 16×(64-56)= 240÷(20×2)= (50-18)÷8 = 814-(278+322)= 60÷(4+16)= (33-19)×6= 总结:

78+(29+122)= 134+(82-34)= 95+(27+45)= 127-(27+50)= 180×(2÷6)= 75+(129+25)= 156+(82-156)= 278-(41-22)= 329-(29+78)= 758﹣(700﹣42)= 116-(48-84)= 723+(82-23)= 196-(96+75)= 753-(743-60) = 5×(4÷20)= 666-(466-279)= 787-(87-29)= 117+(39-17)= 537-(543-163)= 576+(187+24)= 576+(187-76)= 843-(543-179)= 576-(176-59)= 53-(18+13)= 662-(315-238)= 57+(38-27)= 647+(371-247)= 888-(188-24)= 657-(269+257)+169= 978-253-(178+247)= 841-151-(441+249)= 852-137-(352+163)= (160+48)÷8= 997+3―(997―3)= 24×(2+10)= 98÷(2×7)= 12×(10-1)= (10+1)×25= 8×(10+5)= 15×(40-8)= 763-(163+230)= 15×(10+2)= 27×(10+1)= (42+35)÷7= 15×(20-1)= (10-1)×35= 612-375+275+(388+286)= 629+(320-129) = 总结:

加减乘除运算法则95272

1、整数加、减计算法则: 1)要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把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2)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 2、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1)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2)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3、分数加、减计算法则: 1)分母相同时,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2)分母不相同时,要先通分成同分母分数再相加、减。 4、整数乘法法则: 1)从右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到哪一位,得数的末尾就和第二个因数的哪一位对个因数的哪一位对齐; 2)然后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整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各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5、小数乘法法则: 1)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 2)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得数的右边起数出几位,

点上小数点。 3)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6、分数乘法法则:把各个分数的分子乘起来作为分子,各个分数的分母相乘起来作为分母,(即乘上这个分数的倒数),然后再约分。 7、整数的除法法则 1)从被除数的商位起,先看除数有几位,再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多一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上商; 3)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8、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法则: 1)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2)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补零,再继续除。 9、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法则: 1)先看除数中有几位小数,就把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数位不够的用零补足; 2)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来除 10、分数的除法法则: 1)用被除数的分子与除数的分母相乘作为分子; 2)用被除数的分母与除数的分子相乘作为分母。

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以下是关于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教学目标1.归纳整理四则运算的意义. 2.归纳整理整数小数和分数计算法则的异同点,进一步总结计算时应遵循的一般规律. 3.总结四则运算中的一些特殊情况. 4.总结验算方法. 教学重点 整理四则运算的意义及法则. 教学难点 对四则运算算理本质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步骤 一、复习旧知识,归纳知识结构. (一)四则运算的意义.【演示课件“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1.举例说明四则运算的意义. 根据下面算式,说一说它们表示的四则运算的意义. 2+30.6-0.42×36÷2 100-152×0.30.6÷0.2 ·

0.2+0.32×1.3 2.观察图片. 教师提问:看一看,整数、小数、分数的哪些意义相同?哪些意义有扩展? (加法、减法和除法意义相同,乘法意义在小数和分数中有所扩展.) 3.你能用图示的形式表示出四则运算的意义之间的关系吗? (二)四则运算的法则.【继续演示课件“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1.加法和减法的法则. (1)出示三道题,请分析错误原因并改正. 错误分别是:数位没有对齐,小数点没有对齐,没有通分.(2)三条法则分别是怎样要求的? 整数:相同数位对齐 小数:小数点对齐 分数:分母相同时才能直接相加减 ·

思考:三条法则的要求反映了一条什么样的共同的规律? (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或相减) 2.乘法和除法的法则. (1)出示两道题: 口述整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 改编成小数乘除法计算:1.42×2.34.182÷1.23 (要求:学生在整数计算的结果上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2)教师提问. 通过上面的计算,你发现小数乘法和除法与整数乘法和除法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小数乘除法都先按整数乘除法法则计算) 有什么不同? (小数乘、除法还要在计算结果上确定小数点的位置.)(3)根据,说一说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法则. 分数乘法和除法比较又有什么相似和不同? 相似:分数除法要转化成分数乘法计算. 不同:分数除法转化后乘的是除数的倒数. (三)练习.【继续演示课件“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计算后说一说各题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73.06-3.96 (差的百分位是0,可以不写) ·

四则运算公式

练习1:一本书320页,小明看了15天后还剩下20页,小明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答案】(320-20)÷15=20(页) 【分析】看了15天还剩20页,就应该先把剩下的20页减掉,特别要注意的是算式要打括号,即(320-20)÷15。你做对了吗? 练习2:324除以37减去19的差,商是多少? 【答案】324÷(37-19)=18 【分析】这道题的难点在读懂题意,除数是37减去19的差,在列算式时要先把(37-19)算出来,括号内的整体作为除数,再用324除以除数。题目中很多地方有小陷阱,同学做题要仔细。 练习3:原来甲仓库存粮36吨,乙仓库存粮84吨,现在要使乙仓库存粮是甲仓库的3倍,需从甲仓库调出多少吨放入乙仓库? 【答案】36-(36+84)÷(1+3)=6(吨) 【分析】不论从仓库调出多少吨放入乙仓,两仓库的总吨数是个不变量,根据“现在要使乙仓库存粮是甲仓的3倍”,可以把现在甲仓库存粮的吨数看作1倍,乙仓库存粮就是这样的3倍,两仓库存粮的总吨数120吨相当于这样的4份。

练习4:利用简便方法计算9321+4523+972+679+5477+28=? 【答案】(9321+679)+(4523+5477)+(972+28)=21000 【分析】在加法中进行简便运算通常是使加数相加凑成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题目中9321与679相加正好得10000,4523和5477相加也得10000,972和28相加得1000,所以可以把这些数组合起来相加。即(9321+679)+(4523+5477)+(972+28)=21000 练习5:计算(1+3+5+7+…+2007)-(2+4+6+…+2006)=? 【答案】(1+3+5+7+…+2007)-(2+4+6+…+2006)=1+(3-2)+(5-4)+(7-6)+……+(2007-2006)=1004 【分析】加法运算定律的灵活运用,前面一整个大括号中的和减去后面大括号中的和,就可以思考前后括号中分别拿出一项做差再做和。这列题目首先要多观察,规律自然可以发现。 练习6:《小学生数学报》每份的半年定价是26元,四年级有4个班,每班有25人订阅半年,一共要交多少元? 【答案】26×(4×25)=2600(元) 【分析】题目和简单,按题目顺序列出算式为26×4×25,但本章学过乘法运算定律的简便算法后可以使后面两个数相乘,即4×25=100,凑成整百,计算简便。

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作者: ————————————————————————————————日期: ?

§4 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主讲:陈晓林 时间:2012-2-2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有限个函数的和、差、积、商的求导公式;熟练运用公式求基本初等函数的四则运算的导数,能运用导数的几何意义,求过曲线上一点的切线。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用定义法求函数f (x )=x+x 2 的导数,观察结果,发掘两个函数的和、差求导方法,给结合定义给出证明;由定义法求f (x)=x 2 g(x)的导数,发现函数乘积的导数,归纳出两个函数积、商的求导发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由特别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去探索结论,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归纳——抽象的数学思维方法。 二、教学重点:函数和、差、积、商导数公式的发掘与应用 教学难点:导数四则运算法则的证明 三、教学方法:探析归纳,讲练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函数的概念和导数公式表。 1.导数的定义:设函数)(x f y =在0x x =处附近有定义,如果0→?x 时,y ?与x ?的比 x y ??(也叫函数的平均变化率)有极限即x y ??无限趋近于某个常数,我们把这个极限值叫做函数)(x f y =在0x x →处的导数,记作0 / x x y =,即x x f x x f x f x ?-?+=→?) ()(lim )(000 0/ 2. 导数的几何意义:是曲线)(x f y =上点()(,00x f x )处的切线的斜率因此,如果 )(x f y =在点0x 可导,则曲线)(x f y =在点()(,00x f x )处的切线方程为))(()(00/0x x x f x f y -=- 3. 导函数(导数):如果函数)(x f y =在开区间),(b a 内的每点处都有导数,此时对于每一个 ),(b a x ∈,都对应着一个确定的导数)(/x f ,从而构成了一个新的函数)(/x f , 称这个函数

数学四则运算简便计算

四则运算中的简便运算 公式: 1、加法交换律:a+b=b+a 2、加法结合律:(a+b)+c=a+(b+c) 3、乘法交换律:a?b=b?a 4、乘法结合律:(a?b)?c=a?(b?c) 5、乘法分配律:(a+b)?c=a?c+b?c a?(b+c)=a?b+a?c(加号也可以换成减号) 能简便运算的要简算,不能简算的按四则运算来计算。 一、加法 类型一:利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观察数的末位特征,将数凑成整数进行简算。 123+45+55 74+86+26+14 163+78+22+37 类型二:算式中的大部分数字都接近整十,整百,整千……根据“多加的要减去”原则计算。如,把199看做200-1 199+299+399 99+198+97+6 99+999+9999 类型三:只有两个数相加,其中一个数字接近整十,整百,整千……根据“多加的要减去”,“少加的要再加”的原则进行计算,如,加99看做加100-1;加103看做加100+3 163+99 634+103 193+98 846+202 二、减法 类型一:连续减去两个数或者两个数以上,等于减去它们的和。 186-63-37 899-132-68 478-26-174 类型二:只有两个数相见,其中减数接近整十,整百,整千……根据“多减的加回来”,“少减的要再减”的原则计算,如,减99看做减100+1;减104看做减100-4(与加法类型三属于同类型题目) 189-99 569-104 363-97 483-102

三、加减混合计算 类型一:移动数字,符号跟着后面的符号,开头的数的符号都是加号,如,632-143-32中,632的符号是加号,143的符号是减号,32的符号是减号。移动是为了减法能消去尾数,加法可以凑整。 789+63-89 843-88+57 144-33-44 632+184-132 类型二:添括号,去括号以达到减法消除尾数,加法能凑整的目的。原则是:减号后面添括号,去括号,括号里面要变号;加号后面添括号,去括号,括号里面不变号。 638-139+39 546+188-88 436-(36+24) 563+(76-63) 四、乘法 类型一:利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25?4=100,125?8=1000进行简算。 768?25?4 125?76?8 125?39?8?25?4 类型二:利用25?4=100,125?8=1000拆数。题目中出现25,125,需要找的4,8隐藏在另外的因数中。 25?32 125?64 125?32?25 25?44 125?78 类型三:乘法分配律具体应用 (一)公式的正运算,(a+b)?c= a?c+b?c a?(b+c)=a?b+a?c(加号也可以换成减号)(40+8) ?25 125?(8+80) 36?(100+50) 24?(2+10) 86?(1000-2)15?(40-8)

加减乘除速算法

加减乘除速算法,为孩子打开一个神奇有趣的数学世界 加法的神奇速算法 一、加大减差法 1、口诀 前面加数加上后面加数的整数,减去后面加数与整数的差等于和。 2、例题 1376+98=1474 计算方法:1376+100-2 3586+898=4484 计算方法:3586+1000-102 5768+9897=15665 计算方法:5768+10000-103 二、求只是数字位置颠倒两个两位数的和 1、口诀 一个数的十位数加上它的个位数乘以11等于和 2、例题 47+74=121 计算方法:(4+7)x 11=121 68+86=154 计算方法:(6+8)x 11=154 58+85=143 计算方法:(5+8)x 11=143

减法的神奇速算法 一、减大加差法 1、例题 321-98=223 计算方法:减100,加2 8135-878=7257 计算方法:减1000,加122 91321-8987= 82334 计算方法:减10000,加1013 2、总结 被减数减去减数的整数,再加上减数与整数的差,等于差。 二、求只是数字位置颠倒两个两位数的差 1、例题 74-47=27 计算方法:(7-4)x9=27 83-38=45 计算方法:(8-3)x9=45 92-29=63 计算方法:(9-2)x9=63 2、总结

被减数的十位数减去它的个位数乘以9,等于差。 三、求只是首尾换位,中间数相同的两个三位数的差 1、例题 936-639=297 计算方法:(9-6)x9=27 注意!27中间必须加9,即为差297 723-327=396 计算方法:(7-3)x9=36 注意!36中间必须加9,即为差396 873-378=495 计算方法:(8-3)x9=45 注意!45中间必须加9,即为差495 2、总结 被减数的百位数减去它的个位数乘以9,(差的中间必须写9)等于差。 四、求互补两个数的差 1、例题 73-27=46 计算方法:(73-50)x2=46 613-387=226 计算方法:(613-500)x2=226 8112-1888=6224

加减乘除运算规律

运算规律汇集 加法: ①加法交换律:A+B+C=A+C+B 例子:9+6+1=9+6+1 ②加法结合律:A+B+C=A+(B+C) 例子:6+9+1=6+(9+1) ③只有“+”“-”算式里,括号在“+”后面,除括号,括号里面所有符号不变例子:9+(1+2)=9+1+2 A+(B+C)=A+B+C 减法 ①A-B-C=A-C-B 例子:15-9-5=15-5-9 ②A-B-C=A-(B+C)例子:15-1-4=15-(1+4) ③只有“+”“-”算式里,括号在“-”后面,除括号,括号里面的所有符号变相反 例子:9-(5-1)=9-5+1 9-(1+8)=9-1-8 A-(B-C)=A-B+C A-(B+C)=A-B-C 乘法: ①交换律:AxBxC=AxCxB例子:1x2x3=1x3x2 ②结合律:AxBxC=AX(BxC) 例子:9x5x2=9X(5x2) ③分配率:Ax(B+C)=AxB+AxC AxB+AxC=Ax(B+C) 例子:5x(6+8)=5x6+5x8 5x17+5x3=5x(17+3) Ax(B-C)=AxB-AxC AxB-AxC=Ax(B-C) 例子:5x(8-6)=5x8-5x6 5x24-5x4=5x(24-4) ③只有“×”“÷”算式里,括号在“×”后面,除括号后,括号里面的所有符号都不变 例子:3x(2x6)=3x2x6 3x(6÷2)=3x6÷2 Ax(BxC)=AxBxC Ax(B÷C)=AxB÷C 除法: ①交换律:A÷B÷C=A÷C÷B例子:6÷2÷3=6÷3÷2 ②结合律:A÷B÷C=A÷(BxC) 例子:90÷5÷2=90÷(5x2) ③只有“×”“÷”算式里,括号在“÷”后面,除括号后,括号里面的所有符号都变成相反 例子:12÷(2x6)=12÷2÷6 12÷(6÷2)=12÷6x2 A÷(BxC)=A÷B÷C A÷(B÷C)=A÷BxC

分数加减乘除运算规则.docx

分数加减乘除运算 1、分数加减法不用管分子。先看分母,分母不同,一定要先通分,使分母相同后再将分子进行加减计算。 ( 1)1 + 1 =( 2)1+ 2 =(3)5+ 5 = 223377 315143 (4)4- 4 = ( 5)6-6 =(6)7-7 = 127123 (7)23 + 6 3 =(8)98 + 1 8 =( 9) 15 +2 5 = 1175331(10)418-218 =( 11)37- 27 =(12) 94- 7 4 = 351315(13)57-37 =( 14)54- 2 4(15) 56-26 = 1191 (16)23+39 =(17) 1020+54 = 1225 (18)14+15 =(19) 63-37 = 3521 (20)74-26 =(21) 53-32 = 21215 (22)1-3+6 =(23) 13+22-6 = 533121 (24)28-18+14 =(25) 94-53-22 = 252 (26)63-( 37+3)= 1231 (27)24+13+34+3 = 2、分数乘法 分数与分数相乘:不管有几个分数相乘,都是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

( 1) 5 3 = ( ) 6 4 (3) 8 3 = 7 4 2 5 = 9 4 3 24 = ( 4) 7 × 1 4 = (5) 5 9 2 ( ) 3 5 11 7 6 10 = 6 6 35 5 8 分数与整数相乘: 把整数直接看成是分母为 1 的假分数,然后按分数的乘法规 则进行计算。(整数与分母约分) ( 1) 8 7 = ( 2) 34× 7 = 8 51 ( 4) 5 9 2 = (5) 5 6 10 7 ( 6) 4 1 4 ( ) 3 5 2 = 7 5 ( 8) 3 1 1 ( ) 30 4 3 6 9 ( 3) 8 27= 9 3 14 = 10 8 9 = 15 16 24 5 = 6 3、分数的除法:分数的除法,相当于用被除数乘以除倒数。 ( 1) 9 3 = (2) 63 7 = (3) 12 ÷ 2 = 10 2 9 3 ( 4) 5 16 14 = ( 5) 19 38 5 = 8 7 11 26 55 11 (6) 12 3 3 ( 7) 5 7 7 5 = 8 ÷÷= 25 12 10 4、混合运算 (1) 5 7 24 7 + 3 - 5 ) ( 6 + 8 ) (2) 36×( 9 4 6 (3) 8 9+ 1 5 ( 4) 1 + 5 ÷ 5 + 5 13 9 13 7 7 6 12 (5) 3 2 2 1 1 ( 6) ( 2 1) 11 8 5 3 5 2 3 4 3 3

加减乘除各部分间的关系式

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 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 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边长×4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2、正方体:V:体积 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体积= 棱长×棱长×棱长V=a×a×a 3、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2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 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 s=ah 7、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 8 圆形:S面 C周长∏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圆柱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圆锥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