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焦虑状况的调查

中小学生焦虑状况的调查
中小学生焦虑状况的调查

中小学生焦虑状况的调查(调查报告)

一、背景、目的与意义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研究者对中小学生的焦虑状况进行了研究。如对考试焦虑的研究、申学生一般性焦虑的研究以及不同类型学校、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比较研究等。这些·研究为了解申学生的焦虑状况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但对小学生的焦虑状况分析中,哪些方面较为明显、突出,占人数多,如何针对申小学生的焦虑特点,采取有效清施以改善申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目前资料不多。本调查作为对上述研究的补充,以申小学生为对象,调查了小学、初申和高中学生各类焦虑的状况和分布,以期为了解申小学生心理状况提供资料,并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使学校的心理辅导工作更具针对性。

二、对象与方法

对象:分层抽取小学、初中和高中各三个年级的学生共766名,其中男392人,女374人。他们分别来自7所普通和重点中小学。其中小学四年级3个班,五年级·2个班,六年级1。个班:共277人,男138人,女139人、初申一年级3个班,二年级3个班,三年级1个班,共3M人,男154人,女它2人;高中一年级2个班,二年级和三年各1个班,共183人,男100人,女83人。

材料: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等编制并修订的心理健康诊断量表仍任汀-球量表),该量表适用于小学四年级至高申三年级学生,也叫焦虑测验;它由8个内容量表构成:学习焦虑倾向、对人焦虑倾向,孤独倾向、自查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等。

方法;测验以学校班级为单位,以团体测验方式进行,先由主试宣读指导语和注意事项,然后学生以纸笔回答。所有测验均在下午进行。每班历时约40分钟。实测806人,有效测卷766份。

三、结果

(一)766名中小学生中,在8个分量表中有部分分量表分数超过正常水平的人数为165人,占总人数的21·54%。其申,小学过度焦虑学生的检出率为27%,初中为18%,高中为19%。

(二)中小学生过度焦虑人数的比较。

对小学、初申和高中学生在焦虑分量表上得分偏高的人数比例进行比较发现,中小学生之间受焦虑困扰的人数比例上有显著差异(见表1)。

四、分析与讨论

本调查发现:申小学生在某些方面具有严重焦虑现象的人数约占21」54%。这一点与许多调查结果比较接近。说明中小学生目前的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嘎待解决。诚然,中小学生的焦虑问题并非现在才有,但目前教育上存在的某些问题也确使申小学生的焦虑问题更为严重,如片面追求升学率,把升学作为学生和老师共同追求的唯一目标,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健康个性及各种心理品质酌培养。

从过度焦虑的人数比例来看,小学生明显高于初中生和高中生。这是以前所没有注意到的现象。许多研究者都曾发现高中生的焦虑问题比较突出,而很少考虑到小学生的状况。

从本调查结果来看,小学生的焦虑问题更甚于高申生。由于小学生刚刚从以游戏

为主的活动方式转变为以正规学习为主的活动方式,必然带来一系列的适应问题。而我们目前小学教育中就如何帮助小学生顺利度过适应阶段方面做得并不很完善。升学和考试的压力从小学就已开始。小学生一开始就感到学习是一种压力和负担,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更不利于培养学习的热情,对学校和学习容易产生紧张和恐惧的心理/甚至会出现厌学和逃学的现象。初中生和高中生由于自身的成熟程度比小学生高,他们已具备一定的社会生活能力,特别是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同时也由于多年的学校生活和体验,已逐渐有所适应,所以,从过度焦虑的人数来看远低于小学生。

从焦虑的内容来看,在冲动倾向、恐怖倾向、对人焦虑和身体症状方面有严重问题的人数最多。过去的研究结果证明:申小学生的焦虑问题都突出表现在学习焦虑上,从表面上看本调查结果似乎与之不一致。我们注意到那些结果都是建立在考查平均数的基础上的。我们知道中小学生的焦点问题就是学习问题。他们对学习必然有一定的紧张度,这反映在平均数上就便整体平均数升高,但它并不直接代表过度焦虑学生的人数,表2-31可作为一个例证。所以本调查是从考查过度焦虑学生的人数出发的,其结果并不表明与过去的调查结果不一致或相停,而恰恰是对以前各种调查的补充。

不管是小学生还是申学生,冲动倾向都比较明显和突出,也就是说出现的人数最多。其申小学生尤为突出,占1155%。这可能是由于中小学生普遍学习负担过重,压力过大,造成学习过分紧张,使内部焦虑倾向过重所致。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是众所周知的,一个申学生每天的学习时间平均6小时以上,小学生平均也在4小时到6·5小时之间,从早到晚,上完课上自习,晚上回家还得做作业,游戏和其他活动时间几乎被挤光,使学习和游戏活动的比例严重失衡。而青少年儿童的天性是需要游戏和各种活动的,过重的学习负担束缚了儿童和青少年的本性,造成过强的压抑,产生严重的内部焦虑状态;所以在形式上表现出二种冲动倾向。小学生中人数占第二位的是对人焦虑,通常表现为过度关注自我,怕见生人,不会与人交往等。小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还是比较弱的,他们中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幼儿时期很少有游戏伙伴,经常是和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一起玩,处处受到娇惯和迁就,不知道怎样与伙伴合作。当进人小学以后,与同学的接触多了,但如果还是习惯于过去的方式j一切以自己为中心,必然难以与同学伙伴合作,而总与一两个较熟悉的同学来往,不敢也不愿结交新的伙伴,从而产生对人焦虑的倾向。

恐怖倾向在中小学生中也有相当的人数。一般人遇到未曾经验过的场面,都会有焦虑和害怕的情绪,如黑暗和巨响等。申小学生由于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还不强,应付环境的能力还比较差,特别是某些不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如过分娇惯和过分照料,使孩子形成依赖心强,缺乏独立性等性格特点。这种孩子普遍害怕陌生环境,只要不是父母或其他可依赖的人陪着,便会感到焦虑,从调查结果来看具有这种性格特点的儿童并非个别,这是家庭教育嘎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在初申和高中生申人数占第三位的是身体症状,该项目除了包括身体疾患之外,主要是指由强烈焦虑所引起的生理反应。如许多学生考试前头痛、腹泄、出冷汗、呕吐、失眠、甚至晕撅。身体症状往往是同其他焦虑倾向同时存在的,也可能是其他各种焦虑的结果,如学习焦虑、考试焦虑、对人焦虑等。这说明中学生的焦虑身体反应比较明显,对身心健康具有不良的影响。

本调查从各种过度焦虑人数申末发现有明矗·的性别差异,从焦虑内容的分布上和人数比例上看,年级和性别的差异均不大。但若从整体的平均数上来考查,

则在某些方面如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和恐怖倾向等方面存在男女差异。总之,本调查表明男女生的过度焦虑问题同样都是相当严重的,应引起教育部门的广泛重视。

五、结论

「本调查对我市766名申小学生进行测验,结果发现过度焦虑的学生165人,占总数的21·54%。

2·小学生申过度焦虑的人数远大于初中生和高中生,这一点应当引起教育部门的足够重视。

3·从各种焦虑的人数看,小学生申冲动倾问,对人焦虑和恐怖倾向比较突出,申学生除此之外,身体症状一项的人数略有提高。

4·从过度焦虑的人数比例上看,男女生差异不明显。

六、建议与对策

「心理健康教育从小学开始就应该引起重视。主要应从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兴趣方面入手。消除过分压抑的心理,帮助学生逐渐适应学习生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学校应与学生家长相互配合,注重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塑造。培养学生适应环境、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

3,学校应普及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各种形式向师生传播心理卫生知识,如专题讲座、报刊专栏等,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同时应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培训骨干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使他们能够运用心理学知识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和发展等方面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指导,使申小学生健康成长。

浅析当前社会心理与社会问题

浅析当前社会心理与社会问题 摘要:社会问题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伴相生,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改善与提高,但同时因发展不均衡、地域差异、收入分配差异、文化差异等因素导致的社会规范、社会公平、公共安全等社会问题也相继出现,且日益突出,并由此产生了焦躁浮躁、公平正义感缺失、仇官仇富等相应的社会心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本文通过对当前社会心态与社会问题的分析研究,寻求培养健康社会心态的方法和途径。 主题词:社会心理;社会问题;心态 一、当前社会问题概述 当前我国社会问题主要内容包括: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发生巨大变化,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综合国力增强,文化繁荣,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改善与提高,中国人民的建设事业取得空前的成就。但是,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发展不均衡,人口众多,地域辽阔,东西南北、城市农村的经济、文化差异较大,在社会改革转型过程中,社会现象较复杂,我们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挑战与问题。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我们所碰到的社会问题,是由于社

会关系或社会环境失调,使社会全体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受到不良影响,社会进步发生障碍的社会现象。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古代社会也有社会问题,当然,许多内容与今天不一样。现在有当代的社会问题,未来,人类社会同样会有社会问题,只不过许多内容也会与今天不一样。我们今天面临的社会问题,有的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有的是在社会前进中新发生的,这些问题可归纳成五类:即社会规范问题;社会平等问题;社会组织问题;公共安全问题;人口与生态环境问题。 二、相对应的社会心态 “社会心态”被历史性地写入“十二五”规划。党和政府把“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政方针中。 当前,我国社会心态的主流是好的,人们的精神风貌、价值观积极向上,人心普遍思富、思安、思稳、思和。但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很多人因工作、学习、生活、前程、财富,往往表现出一种焦虑不安、浮躁不定,紧张不已的情绪,这种情绪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急功近利、盲目攀比、狭隘极端、迷茫失落等消极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因此,我们应准

大学生思想动态分析

6月份大学生思想动态调查分析报告我院各专业辅导员对我院本、专科大学生6月份思想动态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通过与各专业辅导员老师进行座谈,对我院6月份大学生思想动态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汇总,现将调查结果汇报如下: 一、总体表现良好 总体情况良好;同学们能够继续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各项活动开展有秩序,情绪饱满。同学们能够按照新学期制定的学习和生活计划有条理的进行,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保持极大的积极状态,对未来就业充满了信心。 二、学生干部的思想特点 学生干部总体思想状态良好,能够自觉带头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在6月份,他们充分展示了当代大学生应有的担当和责任,所开展的一系列主题活动,形式新颖,社会反响强烈。整体上表现有服务意识,大局观念,能够在学生和老师中间起到桥梁作用。 三、贫困学生的关注 贫困学生占有很大比重,也是我们重点关注的群体,从6月份各位辅导员老师的大学生思想形式分析会议总结结果来看,我院贫困学生存在着实际困难,部分同学存在心理包袱。但是他们总体表现是进取的,面对困难的心态也是积极的。个别学生尤其是期末将至,生活费基本上花完了,需要重点关注。 四、其他可能影响校园稳定的因素 学生宿舍的电脑明显增多,大学生普遍上网,对于网站、电子邮件、网上聊天等媒介放松警惕,不法分子以此途径通过社会热点,进

行反动宣传,煽动大学生对政府的不满情绪,试图引发各种形式的抗争性事件,对校园稳定起到极坏的影响。我院的学生工作已经关注到这点,也采取了一些必要措施。 五、入党积极分子轮流值班制度建立 为加强我院学生预备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觉悟,学生支部健全了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对卫生打扫及多媒体器材管理的日常轮流值班制度,让全体党员和积极分子更加注重提高个人素质,增强党性修养和乐于奉献为大家服务的精神。 期末临近,我院各年级各专业通过召开诚信考试主题班会,教育学生要诚信考试,诚实做人,并且告诫学生考试不能作弊,一旦作弊,严肃处理。 我院全体学生6月份的思想状态良好,为我院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很大的作用。

思想动态调研报告3篇

思想动态调研报告3篇 春季开学后大学生思想动态调研报告一、认真组织开展返校学生思想状况调查活动 为充分了解同学们寒假返校后的思想以及心理状况,3月8日校团委组织各分团委要求开展对同学们返校后的思想动态、心理健康状况的摸底和了解,全面详细的掌握了全体学生的思想状况。 首先,召开学生干部代表座谈会。3月10日校团委组织召开了学生干部座谈会,传达了XX年度工作要点和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精神,要求各团支部积极落实,并且深入切实的做好返校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工作,做好学生到校情况和学生心理状况进行摸底。 其次,心理委员汇报班级情况。座谈会上,我们要求班级心理委员就近期学生返校后的状况做了相应的汇报,并且及时发现解决相关心理问题。继续坚持做好本学期的心理危机反馈工作,积极组织班级心理活动。心理健康中心并于3月12到3月13日两天找部分学生干部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确保了学生干部队伍的心理稳定。 再次,由校团委和心理健康中心联合编制《假期学生返校思想动态、心理健康调查问卷》,共印制问卷160份,通过对学生干部和走访班级的抽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58份,有效率为99%。其中大一学生51人,大二学生89人,大三学生17人。

与此同时,团委老师还通过查晚自习情况,下宿舍等形式展开了深入细致的调查。 二、调查中大学生在思想动态方面的表现 1、学生整体精神面貌良好,能够积极投入新学期的学习和生活。寒假结束,新学期开始,学生又迎来了新一轮的学习,绝大部分同学能够迅速从寒假的相对轻松状态中回到校园生活状态,无论是从精神面貌,还是学习动态等各方面来看,都表现出较好的势头。 2、积极关注国家时事,关心社会发展,思想认识有明显提高。寒假期间,50.6%的学生关注目前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国家的应对政策,两会等,但缺乏自己对时政的深入思考。同学对四六级考试、专业资格考试和选修课也比较关注。同时,对党的政策、路线、方针基本上是积极认可的态度;对于大学生升学、就业等社会问题也有一定感悟和认识,对当前的社会现象能正确认识,理性对待,心理承受力稳定。 3、关注学校改革。学校成立二级学院,有一些同学对学校的改革和学生工作的开展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各二级学院可通过召开班会等形式,将相关情况向同学们进行介绍,打消顾虑,加强沟通,共同努力。 4、积极投身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提升个人素质,增强就业信心。在调查中66.5%的学生认为就业前景比较光明,59.5%的学生意识到假期实践的重要性。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或进

中学生学生思想状况分析报告

阿右旗一中初中学生思想状况分析报告根据我校现状和学生思想上存在的问题,经学校行政会议研究决定,对初中年级10个班级100多名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将调查表收回进行了数据汇总,通过汇总发现,现阶段初中学生在思想品德;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网络;诚信和行为习惯四个方面有着不同的认识,经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学生思想状况 人活着首先要有一种精神追求。在人的一生中,健康、诚信、被人尊重、事业成就,生活才有意义,学生普遍能认识到这一方面。但围绕在生活、学习中遇到严重挫折和失败,表现出的心态却不容乐观。不能面对现实,较为软弱。对现在生活状况、学习等方面,由于得不到理解和尊重,表现的喜忧参半,感到有些压力,故而不是很满意。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学生对我们的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和助人为乐精神感到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并已过时,令人感到惊讶。同时对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不屑一顾,将市场经济中人与人的完全平等错误理解。 二、社会、家庭、校际德育环境 学生对个人未来发展感到知识和思想品德均很重要,能够认识到在现阶段教育需加强环保和知识教育,对思想品德产生消极影响的主要来自不良媒体信息和网络游戏中腐朽信息,但是抵制力较弱。父母、老师的言行在学生成长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且给予他们更多是关爱、鼓动和期望。学生的期望也能通过努力实现。但是由于受认识水平能

力限制,很多事情无法辨别好坏,并不知如何处理。 三、网络 网络方面,学生每天由于受作业和在校时间及条件限制,时间均少于一小时,主要在学校,上网大多是聊天,玩游戏,真正用于看新闻、查学习资料的很少。由于我校有局域网并开设信息课程,学生对网络有一定了解。但平时上网主要在网吧,且对网络中黄色、暴力不良内容抵制力不是很强。 四、诚信、行为习惯 诚信、行为习惯方面,学生能认识到献爱心、讲文明、诚实做人,不互相攀比。但是实际生活中大部分学生可以做到,小部分学生在一些方面自我约束力较差。 总之,通过此次调查,发现学生总体的思想道德状况还是好的。但是在有些方面的表现也令人担忧。所以在学校政治思想教育中应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抵制一切不良现象的影响。做诚实守信的学生。加强学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助人为乐的精神。同时也应进一步加强学校、家庭之间的联系,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生活、学习氛围,让他们在愉快、尊重、理解的基础上健康成长。 阿右旗一中 2008年6月10日

社会心理学-焦虑心理

浅析当代大学生的焦虑心理问题 文章摘要:当代社会,大学生不同程度的都存在着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 以焦虑心理最为突出。焦虑心理作为一种消极情绪,往往会导致大学生一系列的 身心问题和行为问题,并影响大学生的正常社会发展。本文通过对一系列大学生 焦虑现象的分析,揭示造成当代大学生焦虑心理的原因,并从当代大学生产生焦 虑心理的根源出发,提出合理有效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焦虑心理原因分析应对策略 一、大学生焦虑心理的表现及影响 (一)焦虑心理的表现 当下社会,是一个大转型的社会,是政治、经济、文化面临巨大改革,巨大 进步的社会。而进步是需要付出一定代价的,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就是各行业各个 而大学生是最敏锐的感受到层次的人都需要适应转型时期的各种紧张性刺激。 【1】 这种时代信息的社会群体,正是由于这样的不确定性,使得当代大学生面临较于 常人更大的心理压力,更易产生焦虑心理。大学生焦虑心理主要体现在学习、工 作以及恋爱生活中出现紧张、厌烦、恐惧、焦躁等心理现象。 (二)焦虑心理的影响 焦虑是个体预料将会有某种不良后果产生或模糊的威胁、危险出现而自觉难 以应付时,由紧张、焦虑、烦恼、恐惧、焦急等感受交织而成的复杂情绪状态。 适度的焦虑在一般生活场景中具有积极意义,而持续严重的焦虑会导致机体【2】 免疫机能下降,内分泌调节紊乱,从而损害身心健康。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当代 大学生心理情绪状况不容乐观,特别是焦虑心理问题,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消极影 响是巨大的。现实迫切的要求我们了解大学生心理现状和分析焦虑心理产生的原 因来及时有效地缓解当代大学生的焦虑心理,促进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二、大学生焦虑心理产生的原因 遗传因素、成熟水平、身体健康状况和个体人格特质等身心方面的因素对当 代学生焦虑心里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而家庭、学校以及其他的外在社会因素对 焦虑心理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值得我们关注! (一)社会大环境影响

lunwen 1 高三学生考试焦虑状况调查研究

农村高三学生考试焦虑状况调查研究 [摘要]:采用Sarasom TAS考试焦虑量表对平凉市某中学高三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其目的是了解目前农村高三学生的考试焦虑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缓解考试焦虑的方法。研究结果发现:总体上有17%的学生处于高焦虑水平,56%的学生处于中等焦虑水平,27%的学生处于低焦虑水平,其中女生的考试焦虑水平极其显著的高于男生,文理科学生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高三学生考试焦虑焦虑程度焦虑状况 1前言 在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考试仍然是学生升学,就业的参考标准,高考是高三学生面临的重大事件,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考试结果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个人的命运和前途,正因为如此,学生更加关注考试结果,这不可避免地产生考试焦虑。考试焦虑是一种相当复杂的心理现象,它是指因考试压力而引起的一种情绪障碍。一般认为考试焦虑包括两种基本成分:一是在迎考及考试期间表现出过分担心、紧张、不安、恐惧等复合的不良情绪,即认知成分;二是由担心而引起的躯体反应,如失眠、消化机能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和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等,即生理反应成分,严重者有可能发展为精神障碍。 考试焦虑有以下特点: ①考试焦虑是由应试情境引起的,它比一般性焦虑的威胁成分要简单得多。②持续时间较短,因为其威胁来自考试情境,一般随应考时间的长短而变化,且随着考试的结束,这种焦虑也就逐渐消除了,而一般性焦虑则在较长时间内始终表现出焦虑的症状。③考试焦虑不是一种人格特性,而是一种特定情境(考试情境)下的状态反应。适度的考试焦虑对学习是有益的,然而过度考试焦虑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还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每年高考都有平时学习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由于考试高度焦虑,而考不出好成绩,甚至还有个别学生一提到考试就表现出过分担心,紧张,不安,恐慌等复合的不良情绪,出现明显的考试焦虑症。轻度考试焦虑属于个体对外部环境刺激的正常应激反应,不会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 中度考试焦虑则会导致个体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降低其学习效率; 重度考试焦虑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则会造成更大的伤害,给学生身心造成了极大地痛苦和压力,这一现象已引起广大教师及社会的高度关注。 近年来,关于考试焦虑在国内外有很多的研究,一般有区域性的研究,比如某市中学生的考试焦虑研究;关系性的研究,比如中学生考试焦虑水平与家庭背景因素的关系研究、与个性特质关系的研究、高中生自尊与考试焦虑的关系、高中生竞争态度与考试焦虑的关系、高中生考试焦虑与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还有

学生思想状况调查报告

中西医结合临床学院 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报告 “少年强则国强”,当代青少年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今后一段时期社会意识形态的形成,关系到民族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形成,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 为了全面、客观、正确地了解我院学生的思想状况,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时效性和针对性,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理念,促进我院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日前,我们在深入研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精心组织和策划了学生思想状况调查活动。本次调查内容涉及学生的政治态度、理想信念、价值观、道德品质、心理状况等各个方面。调查工作以随机抽样发放问卷为主,结合座谈、个别谈话、典型剖析、走访等多种形式进行。本次调查共涉及全院不同年级的数个班级,发出问卷300份,回收问卷300份,均为有效问卷。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了我院大学生的一些思想规律和在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及时组织相关人员,针对存在的问题开展了认真、深入的研究和讨论,提出了具体可行的解决办法。现就本次调查研究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为了增强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本次调查中由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中以及学生党员、学生干部、普通学生等各类学生中抽取具有

代表性的调查对象。调查人数超过本院在校生人数的25%。 二、总体情况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给在校大学生所带来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也是全方位的。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也无一例外影响着我校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一方面表现出学生的思想主流是积极的、进步的客观事实,另一方面也应看到,社会和学校发生深刻变革带来了许多复杂情况和矛盾冲突,大学生在许多方面还不适应,在思想上不可避免地出现一定程度上的迷茫、困惑与混乱,一些可能是带有方向性的问题。 当前,我院学生的思想主流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高度认同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积极关注国际国内经济政治形势;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价值主流积极、务实、健康,同时富有积极向上、务实进取思想特点,爱国热情很高,竞争意识和维权意识明显增强,成才愿望非常强烈;能够比较客观、理智地观察分析问题。在座谈会中,许多学生认为,要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积极投身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中,努力培养创新能力,要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在奉献社会和服务人民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三、具体分析

社会焦虑研究报告

篇一: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学生社会焦虑调查报告李新朝 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学生社会焦虑调查报告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2013级教育学专业一、调查背景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竞争加剧,社会焦虑不再是“弱势群体”的 专利,而渐成一种普遍心态。在许多人看来,身边往往危机四伏,总有原因让人感到不安。通过本次问卷调查,我们希望能帮人们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些原因。 二、摘要 大学生普遍存在社会焦虑现象,且较严重。三、关键词社会焦虑、大学生四、调查对象 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2013级教育学专业100名本科生,其中男生18人,女生62人。五、调查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共发放了100份调查问卷,回收问卷78份,回收率为78%,有效问卷78份,有效率为100%。六、研究工具 本次调查问卷由两部份组成:第一部分为大学生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为社会焦虑量表。问卷由20道选择题组成,得分越高焦虑程度越高。七、数据分析与统计 问卷调查结果用spss17.0中文版进行分析。八、研究结果 (一)大学生社会焦虑总体情况 表2焦虑得分平均分 1、由表1可知,焦虑得分在40-49和50-59这两个阶段的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75.7%。 2、由表2可知,焦虑得分平均分为51.8205。 3、分析:大学生普遍存在社会焦虑现象,且较严重。 (二)大学生社会焦虑情况分析 表3性别和焦虑得分相关分析 表7独生子女和焦虑得分相关分析 表8性别和独生子女卡方检验分析: 1、由表3、表4、表6可知性别、年级、生源地和焦虑得分的皮尔逊相关系数均大于0.05,所以性别、年级、生源地和大学生的社会焦虑现象并无明显的关系。 2、由表5可知,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和焦虑得分的皮尔逊相关系数小于0.05,可见是学生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和其社会焦虑程度存在一定的关系。 九、结论 社会焦虑特属于某些社会或时代,它是一种广泛的心神不安和精神不定,是 一种弥漫于社会不同阶层的焦虑,它不会轻易消退,不容易通过心理的调适而化解,人们所焦虑的对象或有不同,但在其性质和内容上又存在着一些共性。这种社会性的焦虑往往直接由物质的原因而起,也突出地表现于物质生活,表现于担心自己及家庭物质生活的现状和前景。如果我们对自己的社会焦虑情况不了解和解决,它将会影响到我们正常的生活。对于这一现象的解决我认为我们的政府应:1、努力实现充分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充分就业应当是任何社会优先考虑的目标。政府应创造条件,让每一位社会劳动成员都能获得一份有稳定报酬的职

学生思想状况分析及应对策略

学生思想状况分析及应对策略 在知识变得日益重要的今天,人们对教育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希望教育为21世纪培育出更高的人才,希望学生在现代社会热爱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获得能力,将来更好地谋生,同时为人类造福并做出自己的贡献。这就要求广大青少年学生,为了自己的幸福,也为了国家、社会的发展应该从小集中精力,热爱学习,努力学习,掌握真正的本领。但是从现实来看,目前有些学生厌学现象十分严重,一方面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更加重视,另一方面却又不喜欢学习,更不愿意刻苦学习。这是一种很矛盾的现象,表现为学习过程与学习目的的对抗。 一、小学生厌学的心理分析 (一)对学习过程不赞同不合作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有一种勃勃生机,对一切未知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如饥似渴地想了解这个世界,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想学会怎样在这个世界上更好地生存。这可以说就是巴浦洛夫所指出的那种一切健康的有机体与生俱来的原始的学习需要。例如小孩经常发问 “这是什么 ”“那是什么 ”这就是原始的学习需要的表现,也是学习心理取向。而学校的学习无疑是满足和发展这种需要的良好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是应该喜欢学习的,追求和满足就存在于学习过程中。学习过程本身能满足学生的这种原始的学习需要,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而且随着原有需要的满足又不断产生新的更高的需要和追求。这种手段与目的的统一使学生获得知识,增长能力,同时心理也得到发展。 在实际教育活动中,学生之所以对某些学科厌学,往往与教师有密切的关系。 (二)家长老师主观地拔高对孩子的期望值 对于任何一个孩子来说,他的先天素质和后天环境都是千差万别的。例如遗传基因、身体素质、生活环境、家长影响以及遇上的老师都有很大的区别,而我们一些家长和老师一般都忽略了矛盾的特殊性,不顾客观实际,一味要求自己的孩子。当达不到预期的成绩,没有考上高分或者比邻居孩子成绩差的时候,父母责备随之而来,就埋怨自己的孩子,有的甚至对孩子拳脚相加,在孩子的心灵上造成创伤,使孩子产生自卑、畏难、泄气的心理,慢慢有可能发展到厌学的状态。我们的教育方针是主张学生全面发展,持这种认识态度的人,就会片面追求学生分数的结果,就会使有的学生厌学。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为了考高分,为了回报来自社会及家庭的过高期望值,不敢不学,不得不下狠心学,其实他们并非对学习活动本身有趣,学习成绩也许提高了,但是学习的兴趣和追求知识的精神却逐渐毁灭了。而另外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则因屡屡失败,学习负担更加沉重,从而对学习丧失信心,越学越没有兴趣,最后自暴自弃而厌学。作为教师,在片面追求分数的压力下,仅仅注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假如把学生当作储藏知识的机器,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求新求异创造精神的培养,这些因小失大思想动机和做法都是导致学生厌学的直接因素。 (三)五颜六色的诱惑和不良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青少年对网络中不健康的东西,电子游戏,甚至打斗、凶杀、恐怖、黄色影碟等不良东西的接触的机会非常多,致使一部分意志薄弱、自制能力较差的学生先是要老师和家长压制着学 后是厌学。以上游戏活动与学习活动相比,为什么青少年不出现“厌玩”呢,这是因为,游戏活动一般没有功利性的目的及要求,它是要取决于兴趣,其目的在于过程本身。而学习是一种艰苦而漫长的、连续而不能间断的脑力劳动,它要求人们具备勤奋、刻苦、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等一些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在某些学生那里存在的享乐思想、怕苦、怕难、懒散等一些不良的非智力因素是导致厌学的主观原因,也是厌学的一个经常性原因。 二、小学生厌学的应对策略 厌学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一种“病症”,它严重影响了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对少年健康成

学生思想动态报告

上天梯小学学生思想动态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1.调查当今社会暴力现象对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及危害。 2. 调查小学生的思想现状,找出目前小学生存在的各种不良的思想道德的倾向,思考小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缺失问题,形成小学生道德缺失的调查研究与对策。 3.学生对教师的要求,指导教师更好的改进工作方法,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二、调查对象 我校1——5年级各一个班的学生206人。 三、调查依据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以育人为本,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价格,立足于儿童生活,促进儿童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四、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法,谈话法,并将搜集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 五、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报告通过对我校206名小学生思想现状的调查,结果表明对教师的言谈举止不在乎,对社会一些暴力事件不感兴趣,只想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生的是当前学生中的主流,而一部分学生思想上存在以下几个方面较为突出的不足与问题。 1. 思想道德偏离主流价值。

在我的爱国观这项调查显示,当前部分学生的思想道德偏离主流价值,有3%的学生认为身为中国人无所谓自豪不自豪,有1%的人认为身为中国人无可奈何。另一调查显示,有2%的人在参加升旗仪式时在想别的事。 2. 人生目标不明确,理想信念淡薄。 调查显示,有27%的人认为努力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挣大钱,过好日子;有5%的人认为努力学习是为父母学习,部分学生理想信念淡薄,缺乏远大志向,学习动力不足。 3. 对一些校园暴力事件表现的不以为然。 调查发现,就在最近发生的光山“1214案件”中,感觉不以为然的占75%,学生安全意识薄弱,不能引以为戒,觉得离我们很远就不以为然。 4. 冷漠、孤僻,缺乏爱心。 调查显示,17%的人极少和父母沟通,对父母偶尔问问在校的学习情况或每天上学时妈妈总是说:“路上注意安全”等言语感到太罗嗦;19%的同学遇到长辈或老师时不打招呼或假装没看见;遇到同学或他人有困难时,15%的同学不会去帮忙;25%的同学在学校组织的“手拉手、献爱心”的捐款活动中,认为毫无兴趣,敷衍了事;20%的同学在校园看到垃圾或看到有人乱扔果皮纸屑时,会视而不见;14%的同学在学校需要他们参加义务劳动时的态度是不参与。冷漠、孤僻、缺少爱心是心理上的屏障,这种心灵上的极端表现极不利于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中学生学生思想状况分析报告

中学生学生思想状况分 析报告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阿右旗一中初中学生思想状况分析报告根据我校现状和学生思想上存在的问题,经学校行政会议研究决定,对初中年级10个班级100多名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将调查表收回进行了数据汇总,通过汇总发现,现阶段初中学生在思想品德;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网络;诚信和行为习惯四个方面有着不同的认识,经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学生思想状况 人活着首先要有一种精神追求。在人的一生中,健康、诚信、被人尊重、事业成就,生活才有意义,学生普遍能认识到这一方面。但围绕在生活、学习中遇到严重挫折和失败,表现出的心态却不容乐观。不能面对现实,较为软弱。对现在生活状况、学习等方面,由于得不到理解和尊重,表现的喜忧参半,感到有些压力,故而不是很满意。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学生对我们的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和助人为乐精神感到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并已过时,令人感到惊讶。同时对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不屑一顾,将市场经济中人与人的完全平等错误理解。 二、社会、家庭、校际德育环境 学生对个人未来发展感到知识和思想品德均很重要,能够认识到在现阶段教育需加强环保和知识教育,对思想品德产生消极影响的主要来自不良媒体信息和网络游戏中腐朽信息,但是抵制力较弱。父母、老师的言行在学生成长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且给予他们更多是关爱、鼓动和期望。学生的期望也能通过努力实现。但是由于受认识水平能力限制,很多事情无法辨别好坏,并不知如何处理。

三、网络 网络方面,学生每天由于受作业和在校时间及条件限制,时间均少于一小时,主要在学校,上网大多是聊天,玩游戏,真正用于看新闻、查学习资料的很少。由于我校有局域网并开设信息课程,学生对网络有一定了解。但平时上网主要在网吧,且对网络中黄色、暴力不良内容抵制力不是很强。 四、诚信、行为习惯 诚信、行为习惯方面,学生能认识到献爱心、讲文明、诚实做人,不互相攀比。但是实际生活中大部分学生可以做到,小部分学生在一些方面自我约束力较差。 总之,通过此次调查,发现学生总体的思想道德状况还是好的。但是在有些方面的表现也令人担忧。所以在学校政治思想教育中应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抵制一切不良现象的影响。做诚实守信的学生。加强学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助人为乐的精神。同时也应进一步加强学校、家庭之间的联系,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生活、学习氛围,让他们在愉快、尊重、理解的基础上健康成长。 阿右旗一中 2008年6月10日 阿右旗一中高中学生思想状况分析报告

学生思想动态调研报告范文

学生思想动态调研报告范文 漫长的假期已经在我们的笑声中结束了,我院的学生除请假外已全部返校,并且正在以崭新的面貌来迎接着新学期所要面临的挑战。为了能够使我院的学生在漫长的假期中及时到回到新的学习状态中,为了能够及时的了解到我院学生在新学期中的一些思想动态,帮助我学院更加了解青年一代的思想,更好的加强我院学生思想道德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建设,有的放矢的抓好新学期的学生教育及管理工作,我院特此开展了本次关于XXX学院XXXX年学生思想动态调研,从而引导我院学生能够取其精华,去其槽粕,正确把握自己的思想动态来适应新学期的生活。 通过开学的这几天,我院大部分的学生表现出了极高的学习热情,同时无论实在学习、卫生、纪律及生活方面都有了显著的变化,下面便是我院通过本次学生思想动态的调研所呈现的现象。 一、我院不同年级学生思想动态 (一)大一学生思想动态 很多人都说过:大一新生就像是一张白纸。确实因为刚刚迈过“高考”这一台阶步入了大学这一新的坏境,在这个新环境中有很多的新事物、新挑战迎面而来,对于大一学生来说这是新的征程,在这

段毫无准备的征程中需要别人的帮助与支持。正是因为这种不合适的依赖感使得高年级学生的一些错误思想扰乱了大一新生的思想状态,将这些错误思想误以为是正确的,从而导致了一些大一新生刚一入学就产生了怠倦消极的思想。然而,在经过了一学期的大学生活级及假期的调整,大部分的学生摒弃了那些错误的思想,如:不再认为大学就是高中是所说的天堂,不用再那么用工;大学成绩只要及格就行,没有必要很突出;大学生活没人管,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正是因为大一新生经过了一学期的认识,经过了一次正式的期末考试,进过了一次难得轻松的假期,让自己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提升。虽然在过去的一学期中自己因为错误的思想失去了很多,期末考试中不少同学在某一学科中挂科,正是因为这一学期的各种经历,让大一新生重新的认识了自己。 开学伊始,我院大部分的大一新生正在为上学期所失去的以及所错过的积极寻找挽救措施,争取在以后的大学生活中能够充分利用好每一次可以进步的机会。更有同学,改变了自己的学习态度以及为人处事的方法,使得自己在新的学期中确立了新的成长路径。 (二)大二学生思想状态

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有90.5%的学生是健康的,但也有9.5%的小学生存在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如学习焦虑、冲动倾向、恐怖倾向、对人焦虑和自责倾向等等;从而提出应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尽快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同时需进一步重视家庭教育并特别重视女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一直沿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存在着重智轻德、重表(身体)轻里(心理)的现象,学生的心理问题较少受到重视。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应试教育所带来的种种弊端日益被人们所认识,为此我国已明确提出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口号,学生的心理素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二、调查对象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在思想道德情操、科学文化知识、身体和心理素质、劳动和生活技能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为宗旨的,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核心内容。但现阶段涉及较多的还是心理问题较明显的大中学生,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仍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而实际上由于社会的发展、各种竞争的不断加剧以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些失误,许多心理问题都表现出了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同时大中学生存在的许多心理问题的成因也常可追溯到他们的小学时代。因此,对小学生开展心理素质教育非常有必要。有鉴于此,我们对小学生的心理状况作了调查,旨在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现状,分析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和困扰小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其成因。从而为在本市有效地开展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提供参考。 三、调查步骤与方法 我们的调查选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编制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作为测验材料。MIIT由八个内容量表构成,分别为:(1)学习焦虑;(2)对人焦虑;(3)孤独倾向;(4)自责倾向;(5)过敏倾向;(6)身体症状;(7)恐怖倾向;(8)冲动倾向。每一个内容量表的得分可以转换成标准分,八个内容量表的标准分相加即为全量表总焦虑倾向的标准分。 然后我们从茂名市区四所普通小学的四和六年级八个自然班抽取被试共327人,其中男生173人,女生154人。年龄为11—13岁,基本上来自工人、一般干部和知识分子家庭。调查内容如下: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

(最新整理)中学生学生思想状况分析报告

(完整)中学生学生思想状况分析报告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中学生学生思想状况分析报告)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中学生学生思想状况分析报告的全部内容。

阿右旗一中初中学生思想状况分析报告根据我校现状和学生思想上存在的问题,经学校行政会议研究决定,对初中年级10个班级100多名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将调查表收回进行了数据汇总,通过汇总发现,现阶段初中学生在思想品德;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网络;诚信和行为习惯四个方面有着不同的认识,经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学生思想状况 人活着首先要有一种精神追求.在人的一生中,健康、诚信、被人尊重、事业成就,生活才有意义,学生普遍能认识到这一方面。但围绕在生活、学习中遇到严重挫折和失败,表现出的心态却不容乐观.不能面对现实,较为软弱.对现在生活状况、学习等方面,由于得不到理解和尊重,表现的喜忧参半,感到有些压力,故而不是很满意。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学生对我们的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和助人为乐精神感到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并已过时,令人感到惊讶。同时对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不屑一顾,将市场经济中人与人的完全平等错误理解。 二、社会、家庭、校际德育环境 学生对个人未来发展感到知识和思想品德均很重要,能够认识到在现阶段教育需加强环保和知识教育,对思想品德产生消极影响的主要来自不良媒体信息和网络游戏中腐朽信息,但是抵制力较弱。父母、老师的言行在学生成长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且给予他们更多是关爱、鼓动和期望.学生的期望也能通过努力实现。但是由于受认识水平能力限制,很多事情无法辨别好坏,并不知如何处理。

当前文化焦虑

当前文化焦虑问题 朱泽厚(前中共宣传部部长) 编者按:推进中国民主、科学事业的中坚英才,中国民主思想的重镇、中共贵州省委前书记、中宣部前部长、本刊编委朱厚泽同志,2010年5月9日于北京逝世,享年80岁。这篇文章经作者生前多次修改,准备在本刊发表。作者希望几位学者和他共同讨论这个问题,但相关文章没有准备好,等待不及,先发此文,以为纪念。 广义的说,凡地球上的非自然存在,以及打上人类印记的自然存在,都可以叫做文化。从社会存在的意义上说,文化就是历史演进过程的积淀及其轨迹。 在西方许多国家,文化和文明在词义上是相通的。在中国的汉语中,往往把一定的文化类型,把凝固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中,并存续一段历史时期的文化,称为文明,不仅涵盖一定文化的特征,还涵盖一定文化发展的程度。为区分文明的物质和精神的属性,或为强调它的政治和制度的层面,又区分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政治文明——制度文明等等。 文明差异和文化交流 为说明这个问题,我想稍微离开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具体的历史,一般性地考察文明发展进程的全球态势。 无疑,各种文明总是在一定人群、一定的地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总是以一定的自然环境为背景,又以一定的人群作载体。因此,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种种文明,势必存在着文化的差异,存在着各自的特点和风貌。但是,在一个横断面上对它们进行的观察,又无法比较出它们的高低优劣。比如各个民族的文学艺术,你怎么比啊?因为习俗和审美的不同,这个民族喜欢这个,另一个民族喜欢那个。 然而,由于资源(自然的,人文的)聚集不平衡的绝对性,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文明的发展又是不平衡的。既有相对走在前头的,也有相对发展靠后的;既有处于中心区域的,也有处于边陲的。文明发展程度不一,就会产生“文明的落差”。这与流水的落差一样,必然会从高端向低端流动,从中心向周边扩散。或周边地带也会被中心地区吸引,主动去学习和接受高端文化,以提升自己。 中国历史上曾是东方文明的中心,日本派“遣唐使”学习唐朝文化,是吸纳高端文明的例证;而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则深深刻录了这种文明流淌和扩散的轨迹。 当然,文化交流现象还不仅仅由于“文明落差”引起的。相对先进的民族向相对落后的民族吸收文化营养,以丰富自己文化内涵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的。中国中原地区自汉至唐,从西域各民族那里不仅学习了佛法,而且学习了许多种植技术——如西瓜、核桃、棉花等等,还学习了音乐、舞蹈、杂技、绘画等许多文化艺术。而《西游记》描写唐僧取经,玄奘最后回到长安,关起门来译经,是因为发现了和我们不同的印度文化,觉得它很值得我们去了解、去吸取。这种不同文化相互流动、相互影响、取长补短的历史现象,也是不可忽视的。 总之,文化的交流、扩散、转移、相互接纳、互补、融合,是人类文明发展不可遏制的历史主流。不同的地域、环境和人群孕育出不同的文明,决定了文明的多样性;而文明的差异,特别是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聚集的不平衡,又决定了文化交流的必然性。 在人类文明发展到资本主义出现的时代,因文明落差而引起的文化交流,就是所谓全球 化的过程。什么是全球化?定义很多。我认为全球化就是指当今世界人类的活动已经或正在急速地、大规模地超越民族国家的政治疆界和自然地域界限,从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的

学生思想动态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动态分析 即将过去的一个学期里,在校党委、学生处和学院领导的关怀下,学生思想工作较上学期取得了较大进步。为协助我院掌握当前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强对学生教育的预见性和针对性,全院采取学生干部、学生代表座谈会以及辅导员日常观察和了解等形式,通过分析与总结,现报本学期学生思想动态分析如下: 一、较为稳定的思想状态 学期伊始,同学们普遍表现出了较为稳定的思想状态,实现了假期的平稳过渡。与上学期开学初的思想状态相比,本学期的思想稳定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正式开课时表现出了良好的纪律性。夜不归宿、无故旷课、无故迟到、使用大功率等现象明显下降,说明了同学们大都是带着一颗平静的心返校学习的;同学们就很快克服了假期结束的浮躁情绪,取而代之的是更为积极紧张的学习气氛。这使得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及其他学生培养计划得以快速、顺利的开展。 二、学习目标明确但规划不甚合理 经过近两年的学习实践,同学们基本上了解并且适应了大学的学习生活。已经从大一的迷茫期成功走了出来。不但有了新的学习目标,而且有了科学的学习计划和安排。 大多同学已经制定了适合自己的学业目标。考研。据了解,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已经决心考研。在英语、数学以及相关专业课科目上对自己的要求甚严,已经把自己考研的想法落实到了实际行动中;参军入伍。随着新的大学生参军入伍政策的推行,不少学生对军营生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较强的信心。本学期第一个月,多名参军入伍的同学来校办理了休学手续;自主创业。在国家政策的帮扶下和学校教育的影响下,尤其是受1+1实验班的影响,有不少同学树立了正确的创业观,他们更为着重于课外知识的学习,而且正在发展成为一只积极、活跃的创业队伍;顺利取得本科学士学位。由于个人人生规划的不同,大多数同学还是倾向于取得学士学位然后就业的传统路线;随着国家英语四级考试的临近,英语学习在同学们的思想中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但是,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系列问题,例如学习方法不正确、学习时间安排不合理等,这有待于辅导员和老师们在大家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进一步疏导和教育。

寒假返校后学生思想动态调查汇报.doc

寒假返校后学生思想动态调查报告 先贤梁启超有云,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少年作为祖国发展的后备力量,已经成为社会、国家等各个方面的关注对象而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更是直接关系到我国今后一段时间的意识形态发展与成形,也关系到民族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维持,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步伐……因此,为了充分了解大学生的内心世界与思想起伏变动,我系阳光心理社以不记名随机问卷抽查的形式对系部各专业学生展开活动,共发放120份问卷,全部收回后经过统计,我们对同学们的思想状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其结论如下 一、调整心态,甩去惰性 对于成功者来说,需要的不仅仅是过人的聪敏与坚毅还需要一颗永远冷静而镇定的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说的就是要拥有那种良好的心态,方能成就大事。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不是实力不行,而是完败在了心理素质这一道门槛上,再越不过去。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无论着手于何事,无论面对何种困难,心态都是最重要的。毕竟如今的我们没有真正踏入社会,谈不上什么真正的事业或者挑战,所有的一切不过是在磨砺自己的心智,丰富自己的阅历,成功与否尚在其次,最重要的是积累经验,并养成一个尽可能沉稳自如的心态,适应各种环境与突发情况,万万不可为了一时一事走了极端。 通过调查,约有46%的同学认为他们还是可以在遇到无法控制的事情时比较好的去调整心态,他们要求不严,但还算自律;而25%的同学对调整心态,甩去假期里的已经习惯了的惰性很有信心,调整作息习惯与生物钟,从放松的状态下迅速恢复到克己自律;另外24%的人认为要做到这一点有些勉强,他们可以要求自己,但未必全能做到,仅仅维持在不犯错误与正常作息的边缘;

还有将近5%的同学不知道该怎么办,他们不想给自己限定什么,只是凭着自己的喜好走。由此可见,我校同学还是能较好的调整心态适应环境的,但仍需提高。 二、重视成长,瞩目未来 当今社会就业难的问题,事实上是大学生对自己不当定位与不了解形势的一个侧面体现,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没有正确的认识,摆不正自己的位置,没有行动力,只能坐而空等,使时光飞逝。人们就是这样,往往自视甚高,而一旦踏入社会,就开始后悔。可惜啊,这个国家早已没有对于所谓知识分子的特殊敬重与关照,这不是一个士农工商的时代了。 通过调查,有43%的同学在经历了期末考试的自我认知、身边同学的补考经历与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洗礼后,已经认识到了要想使自己变强,就必须成长,在真正踏入社会之前努力的没有后顾之忧的去成长,用尽每一丝力气与时间去汲取知识与经验的养分,这样才能在社会竞争的大浪淘沙中存留下来;有35%的人觉得重视自己的成长是必须的,并且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的大家认可,但没有一个详细明确的计划;有18%的人对此只有简略而不甚清楚的认识;而另外4%的同学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甚至认为,人生在世,应当及时享乐,等到了社会上磨练一下就好,完全没有准备。人云,不打无准备之仗,这些同学确实需要反思,谁可能是生而知之者呢?连诸葛亮都不敢这样自信吧。 三、体谅父母,推己及人 爸爸、妈妈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两个音节,并不逊于“香格里拉”这样名声远扬的绝美词汇。那是我们张口叫出的第一个名字,那是我们最亲近的人。除了百年结发扶持情,我不知道有什么人的感情能和一起朝夕共处二十年的人相比,那是亲密无间的默契,那是同血同源的了解,即使百年共度结发夫妻也未必能如此毫无缝隙如此紧密。那是不可隔断的关联。 通过调查,约有72%的同学认为体谅父母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说白了,我们自己也不过是父母身上掉下的一块肉,哪有骄横不满的道理?胳膊拧不过大腿,这个道理谁都清楚,更何况这世上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