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导论习题

法理学导论习题
法理学导论习题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法理学导论》(课程号301010012)期末考试试题

考试对象:2008级法学专业本科学生

本期末试卷满分为100分,占课程总成绩的100% 答题要求

①请将所有大难统一写在答题纸上,不按要求答题的,责任考生自负

②答题纸与试卷一同交回,否则酌情扣分。

A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法的指引作用和预测作用

2、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

3、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4、历史解释和目的解释

5、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这表明法律具有哪种属性?

A 国家强制性

B 国家意志性

C 规范性

D 普遍性

2、下列不属于司法的属性是哪一项?

A 中立性

B 裁判性

C 主动性

D 程序性

3、国务院根据自己的职权制定的,是哪种规范性法律文件?

A 行政法

B 行政法规

C 法律

D 行政规章

4、下列关于法理学的表述,错误的是哪项?

A 法理学是理论法学,不是应用法学

B 法理学围绕实践理性展开讨论

C 法理学具有理论意义,不具有应用意义

D 法理学是法学的理论基础

5、《合同法》第175条规定:“当事人约定易货交易,转移标的物所有权的,参照买卖合同的有关规定。”这一规则属于哪种类型?

A 确定性规则

B 准用性规则

C 委任性规则

D 义务性规则

6、对法的词源考察,汉字古体“法”字有诸多意蕴,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A 神明裁判

B 公平

C 制裁

D 一般调整先于个别调整

7、大陆法系对法的基本分类是哪一个?

A 实体法和程序法

B 普通法和衡平法

C 公法和私法

D 根本法和普通法

8、关于法律体系,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A 法律体系是国内法体系,不是国际法体系

B 法律体系包含国际私法内容

C 法律体系以法律部门为基本单位

D 英美法系没有法律体系

9、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基本法》,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A 在全国范围内生效

B 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生效

C 只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生效

D 在香港特别行政区适用

10、关于非正式法源,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A 它没有法律效力

B 它没有法律意义

C 它有一定的说服力

D 它会影响司法裁判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有关法的表述,正确的有哪些?

A “恶法亦法”是自然法理论的主张

B 中世纪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认为《圣经》是法

C 国法中也包含有习惯法

2、法学方XX所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A 法条的理论

B 法律的解释

C 法的续造方法

3、法律权利的特点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A 应然性

B 自主性

C 利益性

4、英国法系与美国法系的主要区别是哪些?

A 是否实行成文宪法

B 法院是否拥有违宪审查的权力

C 是否有联邦法与州法的区别

5、以下哪些是解决同一位阶法律渊源之间冲突的规则?

A 特别法优先适用于普通法

B 后法优先适用于前法

C 实体法优于程序法

6、以下哪些法律属于经济法这个法律部门?

A 《公司法》

B 《土地管理法》

C 《反不正当竞争法》

7、以下有关行为能力与权利能力的表述,错误的是?

A 有行为能力必有权利能力

B 自然人的行为能力与权利能力一定同时终结

C 自然人的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8、司法平等原则的内容包括以下哪些?

A 公民必须平等地遵守我国的法律

B 任何公民的合法权益,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他人不得侵犯

C 任何人在案件审判中,都理应受到平等的、公平的对待

9、类比推理所应当遵循的必要步骤包括哪些?

A 寻找判例

B 寻找案件事实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C 判断相同点于不同点的重要程度

10、以下不属于正式解释是哪些?

A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对《物权法》的解释

B 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对《刑法》的解释

C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对《合同法》的解释

四、分析题(每题8分,共40分)

1、某国1970年《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该国2000年1月1日生效的新《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A于1999年12月从事故意杀人的犯罪行为,2000年5月法院开审此案。

问题:请依据“法律溯及力”的四个原则,分别说明法院应当适用哪个法律?

2、所谓法律的认可,实际上就是使得社会现存的习惯具有法律效力。认可有两种类型:明示认可与默示认可。同时,法律渊源有正式渊源与非正式渊源这两个类别。

问题,请结合法律渊源的类别,分别说明两种认可之后的习惯属于哪种法律渊源?为什么?

3、我国婚姻法第六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某男年满二十一周岁未满二十二周岁,但提出结婚要求,遭到家长的反对。

问题:你认为家长的反对合法吗?并以此为基础说明该条法律是有关行为能力还是权利能力的规定?为什么?

4、我国现行刑法第三百一十六条规定:“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脱逃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张某实际并未犯罪,但是被视为犯罪嫌疑人而关押,后张某成功脱逃。同一法律第一条规定:“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问题:A 结合刑法第一条,你认为张某的行为是否违反第三百一十六条之规定?为什么?

B 结合刑法第一条与第三百一十六条的行动属于哪种解释方法?为什么?

5、20001年蒋某看到某报纸刊登《某银行招录行员启事》,其中第一条规定:“(招录对象)男性身高在168公分、女性身高在155公分以上。”遂以该规定侵犯平等权为由向某法院提起诉讼。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一律平等”。

问题:A 我国有关平等权的规定属于哪种类型的法律规范?并请说明理由。(5分)

B 你认为“身高”能否纳入平等权的保护范围?并结合该规定的规范类型说明理由?

五、论述题(请从以下两题中选择其一作答,如果两题均选,以先作答的评分;10分)

1、请运用法理学相关知识解释以下格言:“法律永远比立法者更聪明”

2、请运用法理学相关知识解释以下格言:“最严厉的法律有时会变成最大的不公平”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法的指引作用表现为: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为人们提供某种行为模式,指引人们可以这样行为,必须这样行为或不得这样行为,从而对行为者本人的行为产生影响。

法律的预测作用表现在:人们根据法律规范的规定可实现估计到当事人双方将如何行为及行为的法律后果。

2、法律事件是具有法律关联性的、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客观事实。

法律行为是以权利主体的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法律事实。

3、自治条例是民族自治地方根据自治权制定的综合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单行条例是根据自治权制定的调整某一方面事项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4、历史解释是指通过研究有关立法的历史资料或从新旧法律的对比中了解法律的含义。

目的解释是指从制定某一法律的目的来解释法律。

5、强行性规则是指人们必须按照法律规则规定的内容来行为,不允许人们按照自己的意志不适用或改变法律规则的内容而行为,即不问人们的意愿如何必须加以适用的法律规则。

任意性法律规则是指允许人们在一定的限度内按照自己的意志来选择是否适用法律规则所规定的内容,或者说允许人们在一定的限度内按照自己的意志来确定为与不为的方式以及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的内容,即适用与否由人们按照自己的意志自行确定的规则。

二、单项选择

BCBCB DCBCB

三、多项选择题

1、BC

2、ABC

3、BC

4、ABC

5、AB

6、BC

7、BC

8、AB

9、ABC 10、ABC

四、分析题

1、(1)依据“从新原则”,适用2000年刑法(1分);

(2)依据从旧原则,适用1970年刑法;(1分)

(3)2000年刑法为新法,与1970年旧的刑法处罚相同,故依据从新兼从轻原则,适用2000年刑法;(3分)

(4)1970年刑法为旧法,2000年刑法为新法,二者处罚相同,所以依据从旧兼从轻原则,适用1970年刑法。(3分)

2、(1)明示认可,即在规范性文件中明确规定哪些已有的道德或习惯等规范具有法律上的效力,这种认可的规范往往构成规范性文件的内容。(2分)

(2)默示认可,即国家没有明文规定哪些社会规范是法律,而是通过法院在判决中援引的方式承认它们的实际的法律效力。(2分)

(3)明示认可具备法律效力,因此是正式法律渊源(2分);

(4)默示认可不具备法律效力,因此是非正式法律渊源。(2分)

3、(1)家长的做法合法。(2分)

(2)本条是有关权利能力的规定(2分)(如果答行为能力的给1分,如果答既是权利能力又是行为能力给2分)。

(3)本条规定的是自22周岁起,男性才具有结婚的资格,因此是有关权利能力的规定。(4分)

4、(1)不违反,(1分)因为该法的目的在于打击犯罪,而张某并未犯罪。(3分)(或违反,因为自行脱逃国家的管束同样是犯罪行为,属于刑法打击的范围)

(2)目的解释,(2分)因为第一条是有关立法目的的规定。(2分)(如回答体系解释,则以2分为起评点)

5、(1)法律原则。(1分)法律原则是最佳化(概括性的)的命令,(1分)法律原则的适用范围更为宽广,(1分)法律原则具有更弱的初始性特征(更容易被推翻),(1分)法律原则具有份量的属性。(1分)

(2)能(1分)原则内容的模糊性(不确定性)(2分)

五、本题为开放性题型,不给出具体评分要点,对判题者的评分要求为:

1、主要内容的针对性与理由的充足性,7分。

2、论述过程的清晰性,3分。

(如果考生两题均选,以先作答的评分)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法理学导论》(301010012)期末考试试题(A卷)

考试对象:法学专业2009级

本期末试卷满分为100分,占课程总成绩的100%。答题要求:

1.请将所有答案统一写在答题纸上,不按要求答题的,责任考生自负。

2.答题纸与试卷一同交回,否则酌情扣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法系与法律体系

2.成文法与不成文法

3.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4.执法与司法

5.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10分)

1.关于法学,下列哪项表述是不正确的?

A法学研究的是法律现象B法学研究的是价值性事实

C法学具有务实性D法学是价值无涉的

2.关于法学思维的性质,下列哪项表述是不正确的?

A实践思维B以实在法为起点的思维

C坚持理由优于结论D坚持实体优于程序

3.关于法的可诉性,下列哪项表述是不正确的?

A可争讼性B可裁判性

C可诉性是法的生命力的体现D我国的法律都具有可诉性

4.下列哪项不是法的形式?

A.制定法B习惯法

C自然法D判例法

5.关于从旧兼从轻原则,下列哪项表述是不正确的?

A原则上案件按旧法处理B原则上案件按新法处理

C从旧的精神在于维护法的安定性D从新的精神在于保护公民的利益

6.国务院根据自己的法定职权制定的,是哪种类型的规范性文件?A.法律 B行政法

C行政法规D行政规章

7.无过错责任的作用主要是哪一个?

A惩罚B教育

C预防D救济权利

8.关于法律体系,下列哪项表述是不正确的?

A法律体系是国内法体系B法律体系是部门法体系

C法律体系是静态体系D法律体系是规范体系

9大陆法系对法的基本分类是

A公法和私法B普通法和衡平法

C一般法和特别法D实体法和程序法

10.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是为了生活需要而购买商品和服务的人”,针对王海知假、买假、打假的行为,法院认为王海是“消费者”,这一解释是属于?

A字面解释B限制解释

C扩大解释D体系解释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0分)

1.对法的汉语词源考察,表明下列哪些内容?

A法来源于神明裁判

B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哲理意义上,法与道、理通用

C在典章制度意义上,法与刑、律通用

2.下列哪些属于法的内容的范畴?

A法律规范

B法律条文

C法律体系

3.权利的结构包括哪些内容?

A.自由权

B请求权

C诉权

4.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国家制定的是成文法

B国家认可的是习惯法

C默示认可是由国家立法机关进行的

5.法的作用可以分为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在结构上,它们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B在动态过程上,它们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

C法实现不了规范作用,但仍然可以实现社会作用

6关于法律漏洞,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法律漏洞是法律局限性的表现

B立法理性的有限性导致法律漏洞

C加强立法理性会消除法律漏洞

7.关于法律效力的属地主义原则,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本国法对处于本国领域内的本国人有效

B本国法对处于外国领域外的本国人有效

C本国法对处于本国领域内的外国人有效

8.关于法律的效力位阶,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上位法高于下位法

B下位法和上位法相冲突,则无效

C法律位阶的适用顺序是,上位法优先适用于下位法

9关于法律关系,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的实现状态

B法律关系是社会关系的特殊形式

C没有法律关系就没有社会关系

10.司法的属性有哪些?

A裁判性

B中立性

C主动性

四、分析题(每题8分,共40分)

1.某民法典第一条规定:“民事活动,法律有规定的,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依照习惯;没有习惯的,依照法理。”

问题:(1)该条是一个法律规则还是法律原则?理由是什么?

(2)从法律渊源角度来看,该条包括了那些法律渊源?那些属于正式法律渊源,那些属于非正式法律渊源?

(3)从文义解释的角度看,该条中的“法律”应做何种解释?

2.18岁男青年罗某在外地求职时遭遇同性张某“XX”,当他希望通过法律制裁对方时,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难题:对于“男男XX”问题,是否构成犯罪,是否应该受到刑事处罚,法律上竟没有明确规定。而我国刑法第236条关于XX罪的规定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XX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问题:1.如果作为张某的辩护律师,主张无罪辩护,请问你会坚持以那种法律解释目标来进行解释?理由是什么?

2.运用法律规则逻辑结构理论来分析刑法第236条的逻辑结构。

3.标志宪法司法化的“齐玉苓案批复”于2008年底被最高人民法院取消效力,这与部分宪法学者支持宪法不具备可诉性的主张一致。

问题:(1)什么事可诉性?

(2)如果宪法不具备可诉性的话,那么可诉性是否还能成为法律的基本性质?

4.在上题中的支持宪法不可诉的学者们所持的主要理由是:宪法当中规定的各种具体权利都已经被其他的法律给予了更加具体化的规定,因此无需直接求助宪法诉讼。

问题:(1)何种法律渊源效力的理论能够支持上述学者的主张?

(2)你认为这些学者的看法成立吗?为什么?

5.小学生李明8岁一天偷拿了父母2000元钱,到一珠宝店购买白金项链一条,送给了同班同学王芳,后李明父母知道了所有事情,委托律师找到珠宝店和王芳的家长,要求要回项链,要求珠宝店退款,收回项链。

问题:(1)请指出本案例中存在的平权法律关系?(至少三个)

(2)从法律行为分类的角度,李明购买金项链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至少三种)

(3)李明家长及代理人能要回钱款吗?为什么?

五、论述题(10分)

卢梭说:“我说的对象永远是普遍的,我的意思是指法律只考虑臣民的共同体以及抽象行为,而绝不考虑个别的人以及个别的行为。”

请从卢梭的这句话论述法的规范性。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法系--是指具有某种共性或历史传统的法律的总称.凡属具有某种共性与传统的法律就构成一个法系.

法律体系--是指由根据一定的标准或原则将一国制定和认可的现行全部法律规范划分成若干个法律部门所形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 .

2.成文法--又称制定法,是指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以国家的名义以法定程序创制的,并以规范化的条文形式出现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

不成文法--是指国家有权机关认可的,不具有文字形式或虽有文字形式但不具有规范化条文形式的法的总称.

3.权利能力--又称权义能力,是指能够参与的法律关系,依法享有一定权力和承担一定义务的资格.

行为能力--是指法律关系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实际取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

4.执法--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法行使管理职权,履行职责,实施法律的活动

司法--指国家司法机关依据法定职权和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5.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因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或法律规定而应承担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

法律制裁--是特定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对违法者依其法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性惩罚措施.

二单项选择题:

1D 2D 3D4C5B6C7D8C9A10C

三、多项选择题:1ABC 2AC 3ABC 4AB 5AB 6AB 7AC 8AB 9AB 10AB

四、分析题:

(一)

1、属于法律原则

2、法律、习惯和法理;法律属于正式法律渊源,而习惯和法律属于非正式法律渊源

3、扩充解释

(二)

1. 主观目标说。因为从文本角度来说,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男男XX罪名,立法者最初在定义XX罪的时候仅仅考虑的是对妇女的保护。

2.假定条件:如果运用了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的;行为模式:勿为——不得XX妇女;法律后果: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

1.可诉性:可争讼性与可裁判性

2.能,原因在于法律所具有的属性并不必然体现在每一个具体的法律当中

(四)

1.位阶理论:下位法如果与上位法不矛盾,那么应当使用下位法,而非使用上位法

2.不成立,因为法律漏洞的存在或者并非所有的权利都在法律当中得到明确的规定

(五)

1.李明和父母;李明和同学;李明和商店;李明父母和律师

2.个人行为、双方行为(契约行为)、自主行为、私法行为

3.能要回钱,因为李明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行为不发生法律结果

五、论述题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无标准答案。

给分标准:1.回答应当围绕着法律的规范性展开 2.论述清楚,表达流畅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法理学导论》(301010012)期末考试试题(B卷)

考试对象:法学专业2009级

本期末试卷满分为100分,占课程总成绩的100%。

答题要求:

1.请将所有答案统一写在答题纸上,不按要求答题的,责任考生自负。

2.答题纸与试卷一同交回,否则酌情扣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法的渊源与法的形式

2.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

3.实体法与程序法

4.法律事实与事实构成

5.立法与守法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10分)

1关于法的特征,下列哪项表述是正确的?

A法有国家强制性,其他社会规范不具有强制性B法和其他社会规范都具有程序性C法和其他社会规范都具有国家意志性D法和其他社会规范都是行为规范

2.下列哪项属于法的形式范畴?

A法律部门B法律体系

C法系D规范性法律文件

3从法律规则的行为模式看,下列哪项规则不属于依照这个标准进行的分类?

A权利性规则B义务性规则

C委任性规则D权义复合性规则

4英美法系对法基本分类是哪一个?

A公法和私法B普通法和衡平法

C根本法和普通法D一般法和特别法

5关于过错责任的过错,下列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

A过错是应该受到谴责的心理状态B过错有故意和过失

C每个人都可能有过错D有过错就有责任

6能够参加法律关系,在其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是?

A权利能力B行为能力

C权利D责任能力

7关于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下列哪项说法是不正确的?

A法律规则在逻辑上有三要素 B三要素在逻辑上缺一不可C三要素在条文上缺一不可D行为模式是核心部分

8法的渊源是指下列哪一项?

A历史渊源B理论渊源

C社会渊源D效力渊源

9按照权利之间的因果关系,可以把权利分为哪个类别?

A基本权利和普通权利B原有权和救济权

C绝对权和相对权D法定权利和约定权利

10下列说法,哪项是不正确的?

A法律规则适用于个案一定会产生正义的判决

B法律规则适用于个案也可能产生违反正义的判决

C法官可以用法律原则进行衡量,以达个案正义

D衡量的过程会赋予法官自由裁量权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0分)1关于法的形式,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制定法是成文法

B判例法是成文法

C历史上,法的形式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

2.下列哪些选项不属于从旧原则?

A旧的事项适用旧法

B旧的事项适用新法

C旧的事项,如果新法处理比旧法为轻,则适用新法

3关于法律部门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法律部门是构成法律体系的基本单位

B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标准是调整对象

C两个不同的法律部门一定不会调整同样的社会关系

4以下哪些是解决同一位阶的法律渊源冲突的规则?

A特别法优于普通法

B后法优于前法

C程序法优于实体法

5关于法律条文和法律规则,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一个条文可以表述一个规则的全部要素

B几个条文可以共同表述一个规则的全部要素

C一个条文可以表述几个规则的不同要素

6关于行政法和行政法规,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制定的

B行政法规的内容有行政法

C法律的内容有行政法

7关于非正式法源,下列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

A非正式法源没有约束力

B非正式法源有法律意义

C法官在审理民事、刑事案件时,如果没有正式法源,可以援引非正式法源

8对于普通法,可以从下列哪些维度上进行理解?

A在普通法和衡平法的维度

B在根本法和普通法的维度

C在普通法和特别法的维度

9按照法律解释的尺度标准,下列哪些解释属于这一划分的结果?

A限制解释

B扩大解释

C目的解释

10.按照我国法律解释体制,某省法院在司法审判中对法律的解释,不属于下列哪些解释?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行政解释

四、分析题(每题8分,共40分)

1. 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在其所著《说文解字》释义到:“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

问题:(1)请解释上述释义中的法意?

(2)请解释其中“廌”的法意?

2.标志宪法司法化的“齐玉苓案批复”于2008年底被最高人民法院取消效力,这与部分宪法学者支持宪法不具备可诉性的主张一致。

问题:(1)什么事可诉性?

(2)如果宪法不具备可诉性的话,那么可诉性是否还能成为法律的基本性质?

3.在上题中的支持宪法不可诉的学者们所持的主要理由是:宪法当中规定的各种具体权利都已经被其他的法律给予了更加具体化的规定,因此无需直接求助宪法诉讼。

问题:(1)何种法律渊源效力的理论能够支持上述学者的主张?

(2)你认为这些学者的看法成立吗?为什么?

4. A市出租汽车李某发现路边有一老者昏迷,于是将老者扶到自己车上,逆行向医院驶去。为了尽快到达医院,李某闯了三次红灯。《A市交通道路管理条例》第22条规定:“驾驶机动车时逆行,罚款100元”;第23条规定:“驾驶机动车时闯红灯,罚款200元”。因此执勤交警王某对李某罚款700元。

问题:(1)执勤交警王某运用的是那种形式推理?为什么?

法理学复习题集(2019年)

《法理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从认识论角度,法学可分为() A.国法学和国际法学 B.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 C.法学本科和法学边缘学科 D.立法学和法解释学 2.研究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根本方法是( )。 A.社会调查方法 B.系统论方法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 D.法律解释方法 3.首先提出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的是() A.柏拉图 B.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孟德斯鸠 4.法典编纂是指()。 A.对原有全部规性文件进行整理 B.在不改变原有规性文件容的前提下进行加工 C.对属于某一法律部门的规性文件进行整理加工,编织成新的系统化的法律文件,是一种立法活动 D.不是一种立法活动 5.法可以划分为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这种划分方法所依据的是( )。 A.法的历史渊源 B.法族 C.法系 D.法的历史类型 6.部门法划分的主要标准是() A.法律调整方法 B.法律数量 C.法律调整对象 D.法律原则

7.关于部门规章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部门规章的效力等同于行政法规 B.部门规章的效力低于行政法规 C.国务院总理签署公布部门规章 D.部门规章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 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律规则构成要素的是哪一项?( ) A.假定 B.行为模式 C.法律后果 D.概念 9.下列所述的法律原则不属于公理性原则的是哪一选项?( ) A.《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的原则 B.《合同法》规定,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 C.《婚姻法》规定,实行计划生育的原则 D.《民法通则》规定,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 10.调整国家与普通个人之间的关系的法律是() A.根本法 B.成文法 C.公法 D.一般法 11.《中华人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这些权利属于() A.现实权利 B.一般权利 C.普通权利 D.集体权利 12.下列法律中,哪一个属于我国的行政法法律部门() A.婚姻法 B.合同法 C.律师法 D.劳动法 13.下列法律中,哪一个不属于我国的民商法法律部门() A.担保法

法理学复习题- 吉林大学机考题库及答案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法理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从认识论角度,法学可分为( B ) A.国内法学和国际法学 B.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 C.法学本科和法学边缘学科 D.立法学和法解释学 2.研究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根本方法是( C )。 A.社会调查方法 B.系统论方法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 D.法律解释方法 3.首先提出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的是( C )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孟德斯鸠 4.法典编纂是指( C )。 A.对原有全部规范性文件进行整理 B.在不改变原有规范性文件内容的前提下进行加工 C.对属于某一法律部门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整理加工,编织成新的系统化的法律文件,是一种立法活动 D.不是一种立法活动 5.法可以划分为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这种划分方法所依据的是( D )。 A.法的历史渊源 B.法族 C.法系 D.法的历史类型 6.部门法划分的主要标准是(C ) A.法律调整方法 B.法律数量 C.法律调整对象

D.法律原则 7.关于部门规章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B ) A.部门规章的效力等同于行政法规 B.部门规章的效力低于行政法规 C.国务院总理签署公布部门规章 D.部门规章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 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律规则构成要素的是哪一项?( D ) A.假定 B.行为模式 C.法律后果 D.概念 9.下列所述的法律原则不属于公理性原则的是哪一选项?( C ) A.《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的原则 B.《合同法》规定,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 C.《婚姻法》规定,实行计划生育的原则 D.《民法通则》规定,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 10.调整国家与普通个人之间的关系的法律是( C ) A.根本法 B.成文法 C.公法 D.一般法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这些权利属于( B ) A.现实权利 B.一般权利 C.普通权利 D.集体权利 12.下列法律中,哪一个属于我国的行政法法律部门( C ) A.婚姻法 B.合同法 C.律师法 D.劳动法 13.下列法律中,哪一个不属于我国的民商法法律部门( C )

法理学练习题100道(含答案)

1、《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本法的实施条例由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施行”,该规范属于( A )。 A. 委任性规范 B. 准用性规范 C. 确定性规范 D. 间接性确定性规范 2、在司法实践中,当新法与原有法律发生矛盾时,应当适用( A )。 A. 后法优于前法原则 B. 从旧兼从轻原则 C. 前法优于后法原则 D. 从旧兼从重原则 3、下列( A )属于我国正式意义上法的渊源。 A.经济特区法规 B.法律学说 C.党的政策 D.司法解释 4、一国现行法总是分为不同部门而又成为内在统一、有机联系的系统,这个系统在法理学上称为( B )。A.法律制度 B.法律体系 C.法系 D.法学体系 5、在我国,当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解释发生冲突时,应当由( B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出最终解释

B.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最终解释 C.中共中央作出最终解释 D.中央政法委作出最终解释 6、在我国,( B )有权依照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地方性规章。 A.县级人民政府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C.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 D.国务院各部委 7、下列哪个选项不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的含义( C )。 A.司法权不得由一般的行政机关来行使 B.司法机关既要独立行使职权,又不得无限度的行使自由裁量权 C.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预司法活动 D.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独立行使职权时不得违反程序规定 8、法律即使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也往往相似,可以相互借鉴的是( A )。 A.维护阶级统治的那部分法律 B.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那部分法律 C.所有的法律 D.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法律 9、违法行为最本质的特征是( C )。 A.主观存在过错 B.应受法律制裁性 C.违法性 D.社会危害性 10、下列活动中属于法的创制的有( B )。 A.法规汇编 B.法规清理 C.法典编纂 D.法条竟合 11、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两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下列有关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相互关系的表述中,哪种说法没有正确揭示这一关系?( B ) A.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有主次之分 B.享有权利是为了更好地履行义务 C.权利和义务的存在、发展都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 D.义务的设定目的是为了保障权利的实现

(完整word版)法理学练习题和答案

法理学练习 一、填充题: 1、法律是调整人们(行为关系)的社会规范,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P45~47 2、法律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且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P46~47 3、法律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其全部内容的社会规范。P46 4、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所谓国家意志其实是(统治阶级意志),法律的内容实际上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水平)所决定的。P43,P44 5、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的方法主要有:法的清理、(编纂)和(汇编)三种。 6、各国对于法的对象效力大致有四种原则,即属人主义原则、(属地主义)原则、(保护主义)原则和综合主义原则。P62 7、法的终止生效,指法从何时起不再有效。通常有(命令)终止和(默示)终止两种形式。 8、所谓法的三要素是指(法律规则)、(法律概念)和法律原则。P66~77 9、法律规则有严密的逻辑结构,通常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部分组成。P69 10、法律规则的行为模式通常表现为公民(许可)如何如何,(必为)如何如何以及禁止如何如何。 11、按照法律原则产生的基础不同,可以将法律原则分为(政策)性原则和公理性原则;按照法律原则的内容不同,可以将法律原则分为(实体)性原则和程序性原则。P75 12、法律体系是(一个)国家的全部(现行)法律构成的整体。P78 13、法律部门划分标准的两个方法是: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和法律规范的(调整方法)。 14、《国务院组织法》、《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属于(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法律部门,《未成年人保护法》、《红十字会法》属于(社会法)法律部门。P83~87 15、《合同法》、《继承法》属于(民法)法律部门,《教育法》、《律师法》属于(行政)法律部门。P83~87 16、所谓法律行为,就是人们所实施的、能够发生(法律上效力)、产生一定(法律效果)的行为。P103 17、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在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然人(公民个人))或者(组织(法人))。P114 18、法律关系的主体必须同时具有法律上所说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P115 19、公民的行为能力是由法律予以规定的,一般都把本国公民划分为完全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和(无行为能力)人。P116 20、法律关系客体应当具有(客观)性、(可控)性、(法律)性和有用性。P116~117 21、依据是否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可以把法律事实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P119 22、法律责任的种类分为民事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和(违宪责任)。P126~127 23、我国现行的刑事制裁为五刑,即(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P130 24、行政制裁分为(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P130 25、法的起源有一个从(氏族习惯)到习惯法,又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演变和发展过程。P148 26、现代资本主义的两大法系是(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P154 27、立法是由(特定)的主体,依据一定的的(职权和程序),运用一定的技术,制定、认可和变动法的这种特定社会规范的活动。P190~192 28、我国的立法程序由提出法案、(审议法案)、(表决和通过法案)以及公布法律这四个步骤组成。P196~197 29、当代中国立法的基本原则是(宪法)原则、法治原则、民主原则和(科学)原则。P199~201 30、与司法比较,执法具有主体的特定性、内容的广泛性、活动的(单方)性、行为的(主动)性以及执法权的行使具有优益性的特点。P208 31、当代中国执法的基本原则是(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以及(效率)原则。P210 32、与执法比较,司法具有专属性、(程序)性、(专业)性和权威性的特点。P212

法理学习题及参考答案1

法理学习题及参考答案1

法理学习题及参考答案1 单项选择题 1.法律规范的行为模式中“可以这样行为”对应的法律规范的性质是:() A、命令性法律规范 B、禁止性法律规范 C、授权性法律规范 D、选择性法律规范 答案:C 2.构成法律部门的最基本的细胞是:() A、法律制度 B、法律条文 C、规范性法律文件 D、法律规范 答案:D 3.以下关于对正义的理解错误的是:() A、正义是人类普遍认为的崇高价值 B、正义是指具有公正性和合理性的事物 C、正义是一个绝对的概念 D、正义受到其它因素的制约 答案:C 4.下列关于法的溯及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A、法的溯及力是指法律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 B、法是否具有溯及力,不同的法律规范之间的情况是不同的 C、法律不溯及既往并非绝对 D、一般各国采取的通例是“从新兼从轻”的原则 答案:D 5.下列能构成法的渊源的是:() A、判决书 B、委任状 C、结婚证 D、行政法规 答案:D 6.下列关于法学的研究对象说法正确的是:() A、法学的研究对象是法律 B、法是一个静态的概念 C、法学研究的法是纸面上的法,不包括生活中的法 D、法学研究的法是依照人的意志建立起来的法 答案:A 7.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法律原则的作用:() A、对政治改革具有导向作用 B、直接决定法律制度的基本性质、内容和价值取向 C、是法律制度内部协调统一的重要保障 D、指导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

答案:A 8.关于法的词义演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中国古代汉语中,“法”和“律”二字最初就是同义 B、在中国古代,法和刑二字是通用的 C、借助神意来判断某人是否有罪是中国古代人常使用的一种裁判形式 D、法的古体字是“灋” 答案:A 9.划分部门法的首要标准是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 A、种类 B、机制 C、数量 D、目的 答案:A 10.在普通法国家中,除制定法外,正式意义上的法律渊源还有:() A、权威性的法学著作 B、判例 C、正义和公平观念 D、道德 答案:B 11.下列关于法学一词的来源说法错误的是:() A、中国先秦时的“刑名之学”与现代法学相似

法理学练习题B

法理学练习题B 一、单项选择题 1.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 )意志。 A.社会 B.个别 C.集体 D.共同 2.当代中国的法律渊源主要为以宪法为核心的各种制定法,但下列哪一个选项不包括在内? ( ) A.浙江省的地方性法规 B.深圳经济特区的规范性文件 C.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的判例 D.国家政策 3.法和国家的一般关系是() A.法高于国家,是国家的基础 B.国家权力大于法,是法的根据 C.二者互相依赖,互相支持 D.二者相互独立,相互制衡 4.法律调整的对象是社会关系参加者的( )。 A.意志行为 B.思想活动 C.道德行为 D.习惯 5.法律的强制实施都是通过法定时间与法定空间上的步骤和方式而得以进行的,此即所谓()。 A.法的意志性 B.法的利导性 C.法的程序性 D.法的国家性 6.大陆法系是以( )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 A.法国民法典 B.英国法 C.罗马法 D.美国法 7.以承担法律责任的程度为标准,法律责任可以分为( )。 A.个人责任与集体责任 B.财产责任与非财产责任 C.有限责任与无限责任 D.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

8.朱某因侵犯王某的名誉,被人民法院责令消除影响,恢复王某名誉。这种法律制裁属于()。 A.刑事制裁 B.民事制裁 C.行政制裁 D.违宪制裁 9.我国现行立法体制是( ) 。 A.两级立法体制 B.联邦立法体制 C.制衡的立法体制 D.一元多层次立法体制 10.某地从2003年9月起即要求公办学校全部向外来工子女开放,不收取任何赞助费。这一规定最主要体现了下列哪一法律价值?( ) A.秩序 B.安全 C.效率 D.平等 二、多项选择题 法律调整的基本要素是( )。 A. 法律规范 B.法律关系 C. 实现权利义务的行为 D.法的适用 2.法在于相近的社会规范,如道德、宗教、政策等相比较的过程中显示出来的特殊象征和标志和哪些?() A.法是调整人们的行为或者社会关系的规范,具有规范性 B.法是由国家强制或者认可的,具有国家意志性 C.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强制性 D.法是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普遍有效,具有普遍性 3.下列哪一个或哪些选项中所列举的,不完全属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 A.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 B.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解释、各级人民法院的判例、中国政府承认和批准的国际条约及国际惯例 C.授权立法、部门规章、特别行政区的法 D.民族自治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议和决定、省级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

法考《法理学》复习题集(第5848篇)

2019年国家法考《法理学》职业资格考前练习 一、单选题 1.西方法律格言说:“法律不强人所难”。关于这句格言涵义的阐释,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凡是人能够做到的,都是法律所要求的 B、对人所不知晓的事项,法律不得规定为义务 C、根据法律规定,人对不能预见的事项,不承担过错责任 D、天灾是人所不能控制的,也不是法律加以调整的事项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1节>法的作用 【答案】:C 【解析】: “法律不强人所难”,即法律不能规定我们做不到的事情,不能要求我们对自己无法预见的事情承担责任。 ①人能够做到的有很多,比如谈恋爱、结婚、生子等。而法律调整的只是人们能够做到的行为中很少的一部分行为,这部分行为具有交涉性,且对社会而言,具有较重要的意义。故法律调整的范围是有限的,法律规定的应当是我们能够做到的,但是我们能够做到的行为却不一定是法律必须规定的。就此而言,道德调整的范围要比法律大得多。故A选项错误。 ②义务具有强制履行性,人们不能以不知晓而拒绝履行。法律生效的前提是公布,法律一旦公布即意味着 2.关于法与经济的表述,下列说法中哪一个选项是错误的?( ) A、经济基础决定法律的性质 B、法律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 C、经济基础对法的决定作用要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来实现 D、法并非总是会自动体现经济基础的客观要求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4章>第2节>法与经济的一般关系 【答案】:B 【解析】: B选项错误、法律对经济的作用,既可能是进步作用,也可能是阻碍作用。 3.关于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 A、一国的法律体系包含已被废止的法律规范 B、被一国承认的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属于该国的法律体系的一部分

法理学试题库及其答案

法理学试题库及其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 号。 1、法学上通常所说的法的渊源是指() A、历史渊源B.理论渊源C.形式渊源D.效力渊源 2、法律意识中的最高层次是() A.法律理论B.法律观点C.法律心理D.法律知识 3、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或根据称为() A.法律关系主体B.法律关系客体C.法律关系容D.法律事实 4、属地原则是指() A.确立法律对人的效力的原则B.确立法对地域效力的原则 C.确立法的溯及力的原则D.确立法的时间效力的原则 5、中国第一部较系统的封建法典是() A.《法经》B.《律》C.《九章律》D.《北齐律》 6、行政执法的特点是() A.一般具有单方面性B.具有被动性C.不告不理D.稳定性 7、“法治”一词的概念是指() A.与人治对称B.执法者严明C.法律和制度D.与专制对称 8、中国有权监督宪法实施的国家机关是() 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B.国家司法机关C.国家检察机关D.国家行政机关 9、属于法的本质属性的是() A.阶级性B.公开性C.普遍性D.规性 10、法系划分的标准是() A.法的历史传统B.法的历史类型C.法的阶级本质D.法的立法体制 11、徒法不足以自行说的是() A.法律万能B.法律可有可无C.法律不能自己行走D.法律有局限性 12、法律义务是指法律关系主体() A.可以自己做出一定的行为B.可以要求他人做出一定的行为 C.可以自己不做出一定的行为D.必须做出一定的行为 13、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共同点是() A.规容相同B.指导思想相同C.实施方式相同D.表现形式相同 14、法律规的逻辑结构是指() A.法律规的表现形式B.法律规的制定方式 C.法律规的经济基础D.法律规由哪些部分构成 15、普通法法系国家法律的分类是() A.公法和私法B.普通法和衡平法C.普通法和根本法D.普通法和一般法 16、命令性规和禁止性规可合称为() A.授权性规B.义务性规C.委托性规D.准用性规 17、法律编纂是一种() A.对原有的规性文件进行整理B.不改变原有规性法律文件容 C.不是立法活动D.是一种立法活动 18、法的关系根源于() A.思想社会关系B.人与人的关系C.人与物的关系D.物质生活关系 19、我国的司法解释一类是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另一类是()

法理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法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 1.法律起源的根本原因() 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私有制的产生 C.社会分工的出现 D.氏族公社的瓦解 2.我国执法体系中,最重要的执法形式是() A.政府工作部门的执法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的执法 C.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的执法 D.人民政府的执法 3.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我国的国家监督体系()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对法律实施的合法性进行的监督 B.国家审计机关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财务收支的监督 C.全国人大对不符合宪法、法律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撤销 D.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的监督 4.下列关于守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守法的主体具有广泛性 B.守法的内容既包括履行法律义务,也包括行使法律权利 C.守法的高级形态,是依法办事,形成统一的法律秩序 D.守法既是法律的要求,也是道德的要求 5.人民法院公开审判和宣判案件有助于发挥() A.法律的预测作用 B.法律的教育作用 C.法律的指引作用 D.法律的强制作用 6.下列对法理学的地位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法理学与部门法学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B.法理学是法学体系结构的最高层次 C.法理学是法学体系中的基础理论 D.法理学研究的是法律现象中的具体问题和细节问题,因此它在整个法学体系中起统帅和指导作用 7.法律的要素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 ) A.法律概念 B.法律原则 C.法律规则 D.法律技术 8.下列有关法律的形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法律的形式,指法律的具体外部表现形态 B.“法律的形式”概念所表征的是一国法律的分类问题,即一个国家的法律,从其效力、等级地位 及表现形态的角度来划分 C.法律的形式仅仅指法的效力形式 D.法律的形式包括成文法形式与不成文法形式,正式的法律形式与非正式的法律形式 9.凡是能直接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情况,在法学上称为 ( ) A.法律关系主体 B.法律关系内容 C.法律事实 D.法律关系客体 10.对我国法律的对象效力范围具体表现表述正确的是 ( ) A.中国公民和组织在中国领域内一般适用中国法律,但也有例外 B.在中国领域外原则上仍适用中国法律,但当中国法律与其居住国法律相冲突时,应区别不同情况 而定 C.在中国领域内的外国人,一律适用中国法律 D.外国人在中国领域外,只有对我国国家或公民犯罪,按我国刑法规定最低刑为十年者,适用中国 法律 11.“在住宅区内机动车车速应限制在每小时20公里以内”这一规则是:() A.规范性规则 B.标准性规则 C.强制性规则 D.构成性规则 12.法制体系与法律体系的关系是:() A.法制体系与法律体系是两个完全不相关的概念 B.法制体系包含法律体系

法理学试题库及其答案.doc

精品文档 法理学试题库及其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 号内。 1、法学上通常所说的法的渊源是指() A、历史渊源B.理论渊源C.形式渊源D.效力渊源 2、法律意识中的最高层次是() A. 法律理论B.法律观点C.法律心理D.法律知识 3、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或根据称为() A.法律关系主体B.法律关系客体C.法律关系内容D.法律事实 4、属地原则是指() A.确立法律对人的效力的原则B.确立法对地域效力的原则 C.确立法的溯及力的原则D.确立法的时间效力的原则 5、中国第一部较系统的封建法典是() A.《法经》B.《秦律》C.《九章律》D.《北齐律》 6、行政执法的特点是() A.一般具有单方面性B.具有被动性C.不告不理D.稳定性 7、“法治”一词的概念是指() A.与人治对称B.执法者严明C.法律和制度D.与专制对称 8、中国有权监督宪法实施的国家机关是() 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B.国家司法机关C.国家检察机关D.国家行政机关 9、属于法的本质属性的是() A.阶级性B.公开性C.普遍性D.规范性 10、法系划分的标准是() A.法的历史传统B.法的历史类型C.法的阶级本质D.法的立法体制 11、徒法不足以自行说的是() A.法律万能B.法律可有可无C.法律不能自己行走D.法律有局限性 12、法律义务是指法律关系主体() A.可以自己做出一定的行为B.可以要求他人做出一定的行为 C.可以自己不做出一定的行为D.必须做出一定的行为 13、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共同点是() A.规范内容相同B.指导思想相同C.实施方式相同D.表现形式相同 14、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是指() A.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B.法律规范的制定方式 C.法律规范的经济基础D.法律规范由哪些部分构成 15、普通法法系国家法律的分类是() A.公法和私法B.普通法和衡平法C.普通法和根本法D.普通法和一般法 16、命令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可合称为() A.授权性规范B.义务性规范C.委托性规范D.准用性规范 17、法律编纂是一种() A.对原有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整理B.不改变原有规范性法律文件内容 C.不是立法活动D.是一种立法活动 18、法的关系根源于() A.思想社会关系B.人与人的关系C.人与物的关系D.物质生活关系 19、我国的司法解释一类是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另一类是()

法理学复习参考答案只是分享

法理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 1、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 B )。 A统治阶级的意志B社会物资生活条件 C 生产力D阶级斗争状况 2、以“他人的行为”作为作用对象的法的( B )。 A 指引作用B评价作用C教育作用D预测作用 3、下列不属于法产生的共同规律的表述是( C )。 A、由个别性调整逐步发展为规范性调整 B、由习惯演变为习惯法,再发展为成文法 C、由公法为主发展成为公法、私法并重 D、由法律、道德和宗教规范混合为一体到逐渐分化 4、根据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地位可将其划分为:(C ) A 一般法律关系和具体法律关系 B 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 C 平权型法律关系和隶属型法律关系 D 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 5、下列属于智力成果这类法律关系客体的是:(A ) A 商标 B 厂房C隐私 D 公交车承载乘客 6、下列关于法与自由的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D ) A 自由是法所体现或促进和实现的价值之一 B 法是保障自由和实现自由的重要的社会条件 C 法既要保护和实现自由,又要对自由作出合理的限制 D 法律对自由的限制没有任何标准可以遵循 7、下列不享有立法权的机关为:(C )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国务院 C 镇人民政府 D 省人大常委会 8、按照是否允许依法自主调整,法律规范可以分为:(A ) A 任意性规范和强行性规范 B 绝对确定性规范和相对确定性规范 C 授权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 D 调整性规范和保护性规范 9、下列属于法的工具性价值的是:(B ) A 公正 B 保护 C 自由 D 效益 10、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和示威的权利,这种权利属于:(D ) A 普通权利 B 救济权 C 相对权利 D 基本权利 11、下列没有立法提案权的是( A )。 A、十个全国人大代表 B、中央军委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 12、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这项原则的含义之一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自己的职权,不受( B )。 A、权力机关的干涉 B、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C、上级司法机关的干涉 D、政党、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13、黄某是甲县人事局的干部,他向县检察院举报了县人事局领导叶某在干部调配中收受钱物的行为,两个月后未见动静,黄某几经努力才弄清是检察院的章某把举报信私下扣住并叫给了叶某。黄某于是又向县人大、市检察院举报章某的行为。黄某的行为属于下列哪种?( B ) A、法的适用 B、法的遵守 C、法的执行 D、法的解释 14、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解释体制,司法部对《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规范》的解释属于( A )。 A、行政解释 B、立法解释 C、司法解释 D、非正式解释 15、在我国,法律监督的专门机关是( C )。 A、国家审判机关 B、国家监察机关 C、国家检察机关 D、国家权力机关 二、多项选择 1、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ABCD )。 A 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纠 2、法产生的基本标志是(ABC )。 A 国家的产生B权利和义务的分离C诉讼和审判的出现D私有制的产生 3、划分法的部门的标准是(AD )。 A法的调整方法B法的调整范围 C 法的调整内容D法的调整对象 4、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ABD ) A权利和义务是互相依成的B权利和义务是相互联系的 C权利和义务都有严格的法律界限 D 权利和义务两者不可分割,且有统一性。 5、我国法学工作者研究法学通常使用的方法有(ABCD )。 A 社会调查的方法B历史考察的方法C逻辑分析和比较方法D语义分析的方法 三、选择题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

河北农业大学《法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解释法的本质问题上,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观点,在世界各国几乎都是 A.正义论 B.神学论 C.权力论 D.社会论【】 2.从实质上看,正义是一种 A.客观真理 B.观念形态 C.外化的意识 D.固化的客观标准【】 3.当代美国哪位哲学家论述了社会正义和个人正义之分以及实质正义和形式正义之分? A.罗尔斯 B.华盛顿 C.边沁 D.林肯【】 4.构成法律部门最基本的细胞是 A.法律制度 B.法律体系 C.规范性法律文件 D.法律规范【】 5.把法的规范作用划分为指引作用、评价作用、教育作用、预测作用和强制作用的划分方法,是按照法的 A.行为的主体不同 B.法律调整的范围不同 C.立法意图的不同 D.行为方式的不同【】 6.我国社会主义法的作用以下列哪项为核心? A.国家的根本任务 B.阶级统治 C.抵御外来侵略 D.经济建设【】 7.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B.阶级矛盾不可调和 C.社会革命力量的推动 D.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的规律【】 8.划分法的历史类型的标准是 A.法律调整的对象和方法 B.法的效力和法的地位 C.法的形式和历史传统 D.法的经济基础和 阶级本质【】 9.对法进行普通法与衡平法划分的是 A.英国 B.日本 C.德国 D.中国台湾省【】 lO.资本主义法律与以往私有制社会的法律存在着 A.沿袭关系 B.补充关系 C.继承关系 D.改造关系【】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法治等于法制 B.法治代表着一种法律精神 C.法治是民主的法制模式 D.法治是一种理 想的社会状态【】 12.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法律跟不上改革需要的现象,其原因主要在于 A.改革进程大大快于法律的制定 B.改革的渐进性与法律的稳定性之间的矛盾 C.我国法制建 没速度太慢 D.政策在改革过程中起着巨大的作用【】 13.“违法必究”的含义是指 A.对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必须予以追究 B.对国家工作人员违法必须追究 C.对任何 违法的行为,都必须依法追究 D.对刑事犯罪必须追究【】 1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消极因素? A.以“三纲”为核心的封建主义教义 B.轻视法律的作用 C.重视道德教化 D.法即是刑 【】 15.当今世界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是 A.改革 B.开放 C.科技 D.网络【】 16.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定的根本指导思想是 A.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B.密切联系群众 C.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D.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基本路线【】

完整版201610自考法理学试题答案

2016年10月法理学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法律全球化对一国法制的影响体现在多方面,其中不包括()。 A.推动法律观念的转换 B.影响法律人的职业化进程 C.促进法治理念的转变 D.实现各国法律制度一体化 【答案】D 【解析】根据各国的国情不同,所以不可能实现各国法律制度的一体化。 2.关于“可持续发展法”的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A.可持续发展法就是环境法 B.可持续发展法即是经济法的子部门 C.可持续发展法不是法律,仅是理念 D.可持续发展法是个综合性法学概念 【答案】D 【解析】可持续发展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部门,所以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法学概念。. 3.从法系上来看,目前中国香港的法属于()。 A.大陆法系 B.英美法系 C.中华法系 D.亚太法系 【答案】B 【解析】英美法系的范围,除英国(不包括苏格兰)、美国外,主要是曾是英国殖民地、附属国的国家和地区,如印度、巴基斯坦、新加坡、缅甸、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等。中国香港地区也属于英美法系。 4.下列现象中,科技对法律发生影响的是()。 A.公共汽车上的摄像头有利于公安机关破案 B.很多国家立法,禁止用克隆技术造人 C.某科学家将自己的发明卖给某工厂而获利100万 D.王某因酒瓶爆炸而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生产厂家赔偿损失 【答案】D 【解析】ABC都不是科技对法律的影响。 5.原始社会规范的形式不包括()。 A.习惯

.宗教规范B. C.道德规范 D.法律规范 【答案】D 【解析】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因为原始社会没有国家,所以谈不上有法律规范形态。 6.下列关于法与正义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法律没有正义与不正义之分 B.正义与法律正义是一回事 C.法律有时候和正义相抵触 D.不体现正义的法不是法 【答案】C 【解析】正义是法律的精神与理论依据。法律不能违背正义的精神,背离正义的法不配成为法律。法律的制定和实施都应符合正义的精神。正义作为法律的核心思想起着指导法律的制定和实施的作用。法律是保障和实现正义的一种方式和工具。 7.法律规定“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登记”,关于该规则表述不正确的是()。 A.该规则是义务规则 B.该规则是确定性规则 .该规则是强行性规则C. D.该规则是第二性规则 【答案】D 【解析】该规则是第一性的规则。第二性的规则更多是是保护性的规则。 8.“法者,国之权衡也。”“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这些主张将法的本质归结为()。 A.理性论 B.权力论 C.规范论 D.自然论 【答案】C 【解析】“程式”、“仪表”都是准则、规范的意思。意思是说法是治国的标尺,是社会的客观准则,是衡量人言行是非、功过、曲直的客观标准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9.认为法学研究的真正的也是唯一的对象便是实际存在的以规范体系表现出来的纯粹实在法的学者是()。 A.凯尔森 B.奥斯丁 C.哈特 D.康德

法理学练习题和答案

法理学练习 一、填充题: 1法律是调整人们(行为关系)的社会规范,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P45~47 2、法律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且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P46~47 3、法律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其全部内容的社会规范。P46 4、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所谓国家意志其实是(统治阶级意志),法律的内容实际上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水平)所决定的。P43,P44 5、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的方法主要有:法的清理、(编纂)和(汇编)三种。 6、各国对于法的对象效力大致有四种原则,即属人主义原则、(属地主义)原则、(保护主义)原则和综合主义原则。P62 7、法的终止生效,指法从何时起不再有效。通常有(命令)终止和(默示)终止两种形式。 8、所谓法的三要素是指(法律规则)、(法律概念)和法律原则。P66~77 9、法律规则有严密的逻辑结构,通常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部分组成。 P69 10、法律规则的行为模式通常表现为公民(许可)如何如何,(必为)如何如何以及禁止如何如何。 仆按照法律原则产生的基础不同,可以将法律原则分为(政策)性原则和公理性原则;按 照法律原则的内容不同,可以将法律原则分为(实体)性原则和程序性原则。P75 12、法律体系是(一个)国家的全部(现行)法律构成的整体。P78 13、法律部门划分标准的两个方法是: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和法律规范的(调整方法)。 14、《国务院组织法》、《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属于(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法律部门,《未成年人保护法》、《红十字会法》属于(社会法)法律部门。P83~87 15、《合同法》、《继承法》属于(民法)法律部门,《教育法》、《律师法》属于(行政)法律部门。P83~87 16、所谓法律行为,就是人们所实施的、能够发生(法律上效力)、产生一定(法律效果) 的行为。P103 17、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在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然人(公民个人))或者(组织(法人))。P114 18、法律关系的主体必须同时具有法律上所说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P115 19、公民的行为能力是由法律予以规定的,一般都把本国公民划分为完全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和(无行为能力)人。P116 20、法律关系客体应当具有(客观)性、(可控)性、(法律)性和有用性。P116~117 21、依据是否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可以把法律事实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P119 22、法律责任的种类分为民事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和(违宪责任)。 P126~127 23、我国现行的刑事制裁为五刑,即(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P130 24、行政制裁分为(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P130 25、法的起源有一个从(氏族习惯)到习惯法,又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演变和发展过程。P148 26、现代资本主义的两大法系是(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P154 27、立法是由(特定)的主体,依据一定的的(职权和程序),运用一定的技术,制定、认可和变动法的这种特定社会规范的活动。P190~192 28、我国的立法程序由提出法案、(审议法案)、(表决和通过法案)以及公布法律这四个步 骤组成。P196~197 29、当代中国立法的基本原则是(宪法)原则、法治原则、民主原则和(科学)原则。P199~201 30、与司法比较,执法具有主体的特定性、内容的广泛性、活动的(单方)性、行为的(主动)性以及执法权的行使具有优益性的特点。P208 31、当代中国执法的基本原则是(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以及(效率)原则。P210 32、与执法比较,司法具有专属性、(程序)性、(专业)性和权威性的特点。P212

法理学题库完整

法理学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 号。 1、法学上通常所说的法的渊源是指() A、历史渊源B.理论渊源C.形式渊源D.效力渊源 2、法律意识中的最高层次是() A.法律理论B.法律观点C.法律心理D.法律知识 3、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或根据称为() A.法律关系主体B.法律关系客体C.法律关系容D.法律事实 4、属地原则是指() A.确立法律对人的效力的原则B.确立法对地域效力的原则 C.确立法的溯及力的原则D.确立法的时间效力的原则 5、中国第一部较系统的封建法典是() A.《法经》B.《律》C.《九章律》D.《北齐律》 6、行政执法的特点是() A.一般具有单方面性B.具有被动性C.不告不理D.稳定性 7、“法治”一词的概念是指() A.与人治对称B.执法者严明C.法律和制度D.与专制对称 8、中国有权监督宪法实施的国家机关是() 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B.国家司法机关C.国家检察机关D.国家行政机关 9、属于法的本质属性的是() A.阶级性B.公开性C.普遍性D.规性 10、法系划分的标准是() A.法的历史传统B.法的历史类型C.法的阶级本质D.法的立法体制 11、徒法不足以自行说的是() A.法律万能B.法律可有可无C.法律不能自己行走D.法律有局限性 12、法律义务是指法律关系主体() A.可以自己做出一定的行为B.可以要求他人做出一定的行为 C.可以自己不做出一定的行为D.必须做出一定的行为 13、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共同点是() A.规容相同B.指导思想相同C.实施方式相同D.表现形式相同 14、法律规的逻辑结构是指() A.法律规的表现形式B.法律规的制定方式 C.法律规的经济基础D.法律规由哪些部分构成 15、普通法法系国家法律的分类是() A.公法和私法B.普通法和衡平法C.普通法和根本法D.普通法和一般法 16、命令性规和禁止性规可合称为() A.授权性规B.义务性规C.委托性规D.准用性规 17、法律编纂是一种() A.对原有的规性文件进行整理B.不改变原有规性法律文件容 C.不是立法活动D.是一种立法活动 18、法的关系根源于() A.思想社会关系B.人与人的关系C.人与物的关系D.物质生活关系

法理学练习题100道(答案)

1、《中华人民国著作权法》规定:“本法的实施条例由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施行”,该规属于(A)。 A. 委任性规 B. 准用性规 C. 确定性规 D. 间接性确定性规 2、在司法实践中,当新法与原有法律发生矛盾时,应当适用(A)。 A. 后法优于前法原则 B. 从旧兼从轻原则 C. 前法优于后法原则 D. 从旧兼从重原则 3、下列(A)属于我国正式意义上法的渊源。 A.经济特区法规 B.法律学说 C.党的政策 D.司法解释 4、一国现行法总是分为不同部门而又成为在统一、有机联系的系统,这个系统在法理学上称为(B)。A.法律制度 B.法律体系 C.法系 D.法学体系 5、在我国,当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解释发生冲突时,应当由(B)。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出最终解释

B.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最终解释 C.中共中央作出最终解释 D.中央政法委作出最终解释 6、在我国,(B)有权依照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地方性规章。 A.县级人民政府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C.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 D.国务院各部委 7、下列哪个选项不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的含义(C)。 A.司法权不得由一般的行政机关来行使 B.司法机关既要独立行使职权,又不得无限度的行使自由裁量权 C.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预司法活动 D.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独立行使职权时不得违反程序规定 8、法律即使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也往往相似,可以相互借鉴的是(A)。 A.维护阶级统治的那部分法律 B.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那部分法律 C.所有的法律 D.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法律 9、行为最本质的特征是(C)。 A.主观存在过错 B.应受法律制裁性 C.性 D.社会危害性 10、下列活动中属于法的创制的有(B)。 A.法规汇编 B.法规清理 C.法典编纂 D.法条竟合 11、法律关系的容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两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下列有关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相互关系的表述中,哪种说法没有正确揭示这一关系?(B) A.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有主次之分 B.享有权利是为了更好地履行义务 C.权利和义务的存在、发展都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 D.义务的设定目的是为了保障权利的实现

法理学练习题

第一章法学研究与法学教育 一.单项选择题: 1、法理学属于:( C )。 A.国内法学B.应用法学 C.理论法学 D.边缘法学— 2、对研究法学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根本方法是( D )。 A.社会调查的方法B.历史考查的方法 C.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在中国,法学或法律科学这一名称,( D )。 A.在先秦时期就广泛使用了 B.自汉代就广泛使用了 C.是从清朝起开始广泛使用的 D.是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文化大量传人后才广泛使用的 4、在西方,最早出现的法学一词,其原意是指:( C )。 A.正义和非正义之学 B.人和神的事务的概念C.法律的知识和法律的技术D.刑名法术之学 5、西方法学中流行的经济分析方法,( A )。 A.是特别注重分析法的经济效益的方法B.是特别注重分析法的社会效益的方法C.是特别注重分析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方法D.是特别注重分析法的社会本质的方法 二.多项选择题: 1、从法的制定到实施这一角度出发,法学可分为:( ACD )。 A.立法学B.司法学 C.法律解释学D.法律社会学 2、从认识论这一角度出发,法学可分为:( BC )。 A.法理学B.理论法学 C.应用法学D.法律社会学 3、从法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这一角度出发,法学可分为:( BC )。 A.法学B.边缘法学 C.本科法学D.研究生法学 4、一般说,现代西方法学家对法学的具体研究对象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的理解:( ACD )。 A.强调研究法的价值B.强调研究法的秩序 C.强调研究法的事实D.强调研究法的形式 5、法学产生的前提包括:( AE )。 A.立法发展到相当广泛的程度B.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水平C.私有制的出现D.商品交换的出现E.职业法学家集团的形成 第六章法的形式与效力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诸项中正确的说法是:( D )。 A.法的间接渊源是指国家机关制定的各类规范性法律文件 B.直接渊源是指各种习惯、判例、宗教规则、法理学说、道德原则和规范等 C.在民法法系国家中,判例是法的一个重要的直接渊源或正式渊源 D.法的渊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是从习惯法发展而来的 2、形式意义上的法的渊源,即指法的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也就是:( C )。 A.法的历史渊源B.法的理论渊源C.法的效力渊源D.法的文献渊源 3、下列社会规范中哪个不属于我国法的正式意义上的渊源:( D )。 A.国际条约B.特别行政区法律C.军事法规D.党的政策 4、下列诸项中正确的说法是:( A )。 A.“遵循先例”在普通法法系是一个长期形成的法律传统 B.根本法和普通法的划分在成文宪法制国家和不成文宪法制国家都适用 C.关于诉讼法的地位,法学界一致主张属于公法 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所作的决议和决定,不属于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 5、在我国封建制社会,审判已经完结的案例,也就是后来所说的判例被称为:( B )。 A.“律” B.“比” C.“格” D.“令” 二.多项选择题: 1、在中外法学著作中,法的渊源有如下不同的含义:( ABCD )。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