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礼貌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论礼貌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论礼貌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论礼貌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摘要:语言是交际双方特定语用距离的反映;语言礼貌在话语层面上礼貌与否取决于交际双方的语用距离。语用距离是在交际过程中推断和确定的,它随着社会、文化、情景、个人等交际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关键词:话语礼貌绝对性相对性语用距离

1、引言

礼貌已成为语用学的一个主要研究领域,在这个领域里最有影响的是GeoffreyLeech、Brown&Levlnson,但他们的观点还是有诸多理论和实践上的不足。王建华先生(2002)对礼貌问题做了进一步研究,提出了话语礼貌的语用距离原则,但他并没有对影响话语礼貌的诸因素做详细的论述。作者试图就语用距离与社会、文化、情景、个人的影响和制约做较为详细的论述,同时进一步分析礼貌与尊称的关系。

2、礼貌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从语用学的角度看或从现实交际的角度看,说话谦虚,对人尊敬、使用间接语言与礼貌套语等等,仅仅是礼貌问题的一个方面。在现实交际中,一味地“谦虚”,或“尊敬”是否就是礼貌?不分交际场合、对象等交际因素,一味地使用间接语言与礼貌套语是否就是礼貌?诚然,说话谦虚是“礼貌”的,但笔者认为;过分谦虚就不一定p而礼貌相对性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在字面礼貌与实际礼貌、礼貌与文化因素和礼貌与社会因素等方面都有体现。言语行为的礼貌相对性,首先表现在言语行为的字面礼貌和实际礼貌之间的矛盾性上。字面礼貌指一个言语社团所认可的礼貌话语的语言形式;实际礼貌指字面礼貌运用于一定的语境而产。生的礼貌效果。字面礼貌是一种手段,实际礼貌是一般情况下发话者意欲达到的目标。字面礼貌可能与实际礼貌相吻合;然而,发话者故意借助字面礼貌这一手段,意欲达到的实际效果可能是不礼貌的。命题内容和表达方式至多只能决定语言礼貌,不能决定话语礼貌。语言礼貌是绝对的;脱离语境的,不具有交际价值;话语礼貌是相对的,依赖于语境,具有交际价值(王建华,1998)

3、礼貌的语用距离原则

语用距离就是交际双方在特定的交际环境中所感知和确认的彼此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可用语用亲密度来描述。多年来,专家一直在探索礼貌问题,试图贴近礼貌本质、合理解释礼貌现象。王建华认为,交际双方的语用亲密度越高,语言礼貌的要求就越低;双方之间的语用亲密度越低,语言礼貌的要求就越高。而话语是否礼貌;取决于发话人的话与受话人所知觉与推定的彼此之间的语用距离的切适性。在众多相关理论中,笔者认为王建华先生提出的观点说服力比较强。

4、礼貌及其制约因素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任何真理,既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同时又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指导科学社会主义事业的客观真理。要知道其指导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必须知道客观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其具体表现如下: (一)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也叫绝对真理,是指真理作为主客观的统一,其内容具有客观性、确定性,其发展具有无限性。具体来说,绝对真理包含两方面涵义: 1.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主客观的统一在其所适应的范围内是不可否定,不可推翻的,这一点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主观在向客观无限地走近、接近,这是绝对的。绝对真理存在于无限的时间过程中,而不是存在于某一有限的时间点上。承认了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是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二)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使我们能够把真理和谬误区别开来,把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区别开来,使我们在思想中对真理具有坚定信念,但不能因此而走向独断论。因此我们必须承认真理同时具有相对性。 1.从范围上看,任何真理都是对世界整体中某一部分,片断的正确反映。真理不是对整个世界或宇宙大全的认识,任何真理都不能穷尽对无限世界的认识。这一点表现出真理的相对性,局限性。

2.从程度上看,任何真理对认识对象的正确认识都是近似的。就是说,和客观的符合只是一定程度,一定水平上的符合,不是丝毫不差的符合。这表现出真理的相对性。因此,真理性的认识有待于深化。 真理是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具有与时俱进性,从创立开始就不断的完善和深化,体现出真理的相对性。 掌握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关系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这一原理指导我们树立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态度。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客观真理也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因而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既要坚持又要发展。鼓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真理已经“过时”的自由化观点,或者认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真理不用发展的教条主义观点都是错误的。 由于真理在广度上的有限性,条件性,因而任何真理只能是主观对客观事物相对真确的反应,在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深化和发展。坚持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对立统一。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只有把握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才能正确理解物质世界及其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才能理解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可能性。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矛盾问题的精髓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事事有矛盾,矛盾无处不在;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时时有矛盾,矛盾无时不有。 矛盾的特殊性:矛盾普遍存在,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复杂的事物都是由诸多矛盾构成的系统,都包含着自身特殊的矛盾,从而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①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是矛盾学说的精髓,是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关键。 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依据。 ③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的表现是什么? 第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还是彼此孤立的。辩证法用联系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则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第二,世界是运动变化的还是静止不动的。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形而上学则认为一切事物、现象是静止不动的,即使有运动也只是数量的增减或位置的变化。第三,全面观点与片面观点的对立。辩证法要求用全面的观点看待问题,行而上学则用片面的观点看待问题,只见局部不见整体。第四,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辩证法认为事物内部即对立又统一的矛盾是事物发展根本动力;形而上学则否认矛盾。 2、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首先,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运动的物质承担者,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其次,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再次,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社会历史的变化和社会形态的更替。.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 者的关系。 答:(1)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它是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 系的反映,是具体的、丰富的、生动的; 然而,它是表面的、个别的、不深刻的。 感性认识分为感觉、知觉和表现三种形 式。 (2)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 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 映,是抽象的、间接的、相对稳定的; 理性认识是深刻的,它反映的是事物的 全体和本质。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 推理三种形式。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感性认 识是对事物表面的、直接的、具体的、 个别特性的反映,因而是不深刻的、片 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 全体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因而是 深刻的、全面的、相对稳定的认识。 ②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表现为: 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第二,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第三,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一方面, 感性认识中有理性认识,任何感性认识 都是在理性认识指导下进行的,而且是 用概念、判断等理性形式表达的,另一 方面,理性认识中包含感性的成分,理 性认识必须以感性材料为基础,如果没 有大量的感性材料,理性认识就无法进 行抽象和概括。 简述唯物辩证法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 统一: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 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 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既 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 的次要方面。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 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 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要着重把 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是紧密相联的, 两点是重点中的两点,决不是均衡论; 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决不是一点论。 因此离开两点谈重点是一点论,离开重 点谈两点是均衡论,这都是错误的,我 们要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起来,看问 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 点和主流。 ①“两点论”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 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不忽略次 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 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忽略矛盾的次要 方面。 ②“重点论”就是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 过程时,要着重抓住它的主要矛盾;在 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 要方面。 ③“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相互包含的。 唯物辩证法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 统一。 简述实践与认识的关系:1、实践在认识 中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 对认识(理论)的决定作用表现为以下 四个方面:①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②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③实践使 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④实践是检验 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2、认识反作用 于实践:(1)反作用的表现:认识(理 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2)反作 用的性质:①科学认识(理论)指导 实践取得成功;②错误认识(理论) 把实践引向失败。3、实践和认识的辩 证关系原理的意义:(1)反对错误:① 经验主义:轻视理论的指导作用。②教 条主义:轻视、脱离实践。(2)学习、 掌握科学理论具有重大意义:①邓小 平理论的历史地位:邓小平理论是当代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 国发展的新阶段。②学习、掌握邓小平 理论的意义: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 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是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 证;是批判和防止各种错误的思想武器; 关系到我们事业的成败。 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认 识论的共同点和根本区别1它把科学 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把实践作为全部 认识论的基础,指明认识是主体通过实 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克服了旧唯物主 义否认实践作用,把人的认识生物化、 自然化的缺陷,即离开入的社会性、离 开了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 ⑵、它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科学地 说明了人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揭示了 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克服了旧唯物主 义把认识直观化、凝固化、片面化的形 而上学的缺陷。 ⑶、由上面可知,和旧唯物主义相比, 它是彻底的科学的反映论。它以实践观 和辩证法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只是从客 观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的狭义性、机 械性、直观性、被动性的缺陷。 简述真理与谬论的关系 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此 为相对真理任何时期的真理都是相对 真理只是因为社会文明进步而无限接 近绝对真理马克思主义是相对真理但 是它具有着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 大意义它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指导 人们的生产劳动实践实事求是、解放思 想和与时俱进就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 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做法就是谬误必 须杜绝而不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 实际相结合并运用于有中国特色的社 会主义建设之中的话必然会走资本主 义原始积累的老路必然会产生人剥削 人的剥削阶级的资产阶级社会必然会 让历史产生倒退,那就是大大的谬误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观点评析 观点一:我所想到的科学知识的增长并不是指观察的积累,而是指不断推翻一种科学理论,有另一种更好的或更合乎要求的理论取而代之。 这种观点不太合理。 科学知识是是非常广泛的一个包括了太空探索、科学历史、生命科学、军事科技、科幻世界、健康饮食、科普学术等知识。当然也包括观察积累,形成感性的认识。 而科学理论,是对某种经验现象或事实的科学解说和系统解释。它是由一系列特定的概念、原理以及对这些概念、原理的严密论证组成的知识体系,是一种感性认识。而这种感性认识是科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科学知识作为真理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有相对性的。任何真理,任何科学知识都会,它只能对无无限的物质世界发展的某一阶段、某一方面、某一层次的认识,因而是有限的。 例如历代学者关于加速度的研究就体现了这一观点。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通过生活中的常识,在同等条件下金属片比纸张下落得快,得出结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他们的重力决定的,物体越重,重力加速度越大,下落得也越快。这个认识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的,在当时为人们所广泛接受。 可是两千年以后,另一位物理学家伽利略对此提出质疑,他根据不同重力的物体几乎同时落地的事实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提出

自由落体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此建立了自由落体定律。 而后世的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概括出一条重要的物理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可是它还有发展的空间,爱因斯坦证明了牛顿力学的局限性,它只在宏观低俗的情况下适用,当涉及一些高速或离子等物质的运动的时候,就不太科学了!此时物体的质量会发生变化,而爱因斯坦不仅提出了那囊括牛顿力学的,适用范围更加广泛的相对论。 由此可见,尽管任何真理都包括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但是,它也具有一定的相对性。任何真理,任何科学知识,由于受到人类实践水平和范围以及认识能力的限制,它的作用范围都是是有限的,体现了真理的相对性。 观点二:科学也像人类思想史一样,只不过是一些靠不住的梦幻史,顽固不化史,错误史。科学确是这样一种也许是唯一的——人类活动,有了错误可以系统地加以批判,并且还往往可以加以改正。 这一句话也不太合理。 科学真理的正确程度是有限的,是相对的。第一句话,体现了科学的相对性,但是它完全否定了真理的绝对性,割裂了二者的

运动和静止

机械运动 运动和静止 ——教学设计 教师:李志雁 单位:淄博市磁村中学

1.1运动和静止 【教材分析】 运动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本单元是整个初中力学的基础,它既是学生后续学习的需要,也是他们参与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的必备知识,而本节则是本单元的基础。 教材首先通过想想议议的一组形形色色的运动图片,分别展示了几种不同的运动,引出机械运动这一概念以及运动的分类,通过图1-1-2加强了学生对运动普遍性的感知。 第二部分为参照物,通过图1-1-3刻舟求剑这一耳熟能详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刻舟为何求不到剑?”这一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然后通过观察与实验1-1-4使学生认识参照物选择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通过图1-1-5及1-1-6等实例使学生认识到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教学设想】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三部分:机械运动;参照物;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第一部分内以图片做引导,再联想场景,分析实例,列举身边的实例,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然后通过运动的轨迹细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第二部分参照物的教学结合图1-1-3,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思考与讨论,然后通过1-1-3引出参照物。 第三部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先由学生阅读教材,然后出示与教材图1-1-5及1-1-6相关联的视频。 【教学目标】 ●知道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列举机械运动、参照物、运动的相对性的常见实例。 ●能根据选择的参照物解释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能根据运动情况找到所选择的参照 物。 ●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为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打基础。 【重点难点】 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教学方法】 自学引导法、讲授法、演示法。 【教具准备】

真理的相对性与绝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的关系 ——国商08121006 严姝世界著名的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罗素曾经在1901年提出一个难题。这个难题就是著名的罗素悖论。罗素是用一个非常通俗的例子来表达这个悖论的:一个夸口不与别人竞争的乡村理发师宣布:他只给那些自己不刮胡子的人刮胡子,自己刮胡子的人他当然就不给刮。有一天,他忽然想起自己,他是不是应该给自己刮胡子;如果他给自己刮胡子,那么,根据他的宣布,他是不应该给自己刮胡子的;可是,如果他不给自己刮胡子,那么,按照他的宣布,他又必须给自己刮胡子。从形式逻辑来看,理发师是处在一个逻辑两难之中这说明:任何一件事,都是有相对存在的一面的。如果把事物相对存在一面的界限扩大,像理发师所做的那样,那相对存在的另一面,必然失去存在的根据,变成谬误,陷入矛盾,出现悖论。同任何事物一样,真理的存在,也是如此,也有相对性的一面,即真理也存在着相对性。 什么是真理的相对性,就是指真理存在有一定的条件与根据或范围,也就是具有存在的界限。我们知道,真理是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因此,就有一个对于客观事物反映的正确程度,反映的相对条件,所受到的历史限制等问题。这就是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存在的。理发师刮胡子,所谓真理,就是在不包括理发师本人的条件下才成立,没有这一点,这个刮胡子的真理就动摇了。科学上的这种事例是屡见不鲜的。如达尔文进化论所提示的生存竞争规律,对于生物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适用的。如果把这一规律搬到社会领域,像社会达尔文主义者所做的那样,它就变成极为荒唐、极为反动的了。从哲学上看,宇称守恒定律的普遍性之所以被推翻,就是在于任何一个真理,都有存在的界限,有一个相对存在的范围。 真理的相对性还有一层意思:从真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的角度看问题,则真理是一个认识的历史过程。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如在原始社会,人们知道了钻木取火的道理,又经过长期实践,知道一切磨擦都能生热,再后来则知道机械运动转化为热运动的道理。人们的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向最终最完善的绝对真理前进了一步,接近了一步,但仍有一个距离。因此,每一个具体真理,因为它和绝对真理还有一个距离,所以是相对的。相对真理的另一层意思是说,由于真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由于客观事物在广度上与深度上,都是无限的,所以,一个真理的适用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 真理的相对性还有第三层意思。由于客观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且无穷无尽。所以,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永远不会完结,因此,每个具体认识阶段,每一个认识意义,都是相对的。洪秀全出生的时代,他只能认识到内忧外患的旧中国被封建官僚买办和地主阶级残酷剥削与压榨的现实,促使他举行建立太平天国的农民起义。由于那个时代的中国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远不曾出现,他就认识不到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真理。反过来说,马克思主义只能产生在资本主义社会形成、工人运动蓬勃发展的时代,因为在这之前,资本主义不存在,工人阶级不存在,就不存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与条件,马克思主义也就无从产生。 真理又是绝对的,就是说,认识了客观真理,就是反映了客观实际。客观世界是绝对的,因此,真理也是绝对的。例如,我们先是发现了分子,后来又发现了原子,这在当时的科学水平,只能如此,所以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但是,每一个发现,都是在认识客观世界中,前进了一步,和客观世界的绝对存在,又更加符合了一步。因此,每一个真理的存在,又是无条件的,由于是处在通往绝对的路程上,那么,在这个位置上,就也是绝对的。 真理的绝对性的又一层意思是指人的认识有一个向客观实际逐渐接近深入,向绝对真理逐渐逼近的过程;这一过程中的全部相对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真理。在两千三百年前,阿基米德建立起静力学定律和著名的阿基米德浮体定律。这样的真理适应了当时建房、造桥和造车造船的要求。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是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相互制约的。一方面,绝对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精选、)

10、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与绝对性 (1)、运动的相对性 如果一个物质系统的位置,由某一个观察者来测量是随时间而运动着,就称此系统是相对于该观察者而运动着。因此,绝对运动是没有意义的,只有相对运动才可以有意义;由某一个观察者测得是静止的物质系统,对处于另一个参考系的观察者就可能是运动着的。人们不能决定在不同时间发生的两个事件是否发生在空间的同一位置。例如,假定在火车上我们的乓乒球直上直下地弹跳,在一秒钟前后两次撞到桌面上的同一处。在铁轨上的人来看,这两次弹跳发生在大约相距100米的不同的位置,因为在这两回弹跳的间隔时间里,火车已在铁轨上走了这么远。这样,绝对静止的不存在意味着,不能像亚里士多德相信的那样,给事件指定一个绝对的空间的位置。事件的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的距离对于在火车上和铁轨上的人来讲是不同的,所以没有理由以为一个人的处境比他人更优越。 Einstein说:“可惜我们不能置身于太阳与地球之间,在那里去证明惯性定律的绝对有效性以及观察一下转动着的地球。”【2】“我们不知道有什么法则可以找出一个惯性系。可是,如果假定出一个来,我们便可以找到无数个。”【3】狭义相对性原理认为,所有惯性参考系都是完全等价的,不存在一个优越的特殊的惯性参考系;在一个惯性参考系内部做的任何物理实验都无法发现该惯性系相对任何别的惯性系的运动速度。Einstein说:“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个物体存在,是不能考察它的运动的,因而只存在一个坐标系和另一个坐标系的相对运动。”【5】“取定两个物体,例如太阳和地球,我们观察到的运动也是相对的,既可以用关联于太阳的坐标系来描述,也可以用关联于地球的坐标系来描述。根据这个观点来看,哥白尼的成就就在于把坐标系从地球转到太阳上去,任何坐标系都可以用,似乎没有任何理由认为一个坐标系会比另一个坐标系好些。【6】Einstein承认:“关联于太阳的坐标系比关联于地球的坐标系更像一个惯性系,物理定律在哥白尼系统中用起来比托勒密系统好得多。” “我们能否这样地表达物理定律,使它在所有坐标系中,既不单在相对作等速运动的坐标系中而是在相对做任何运动的坐标系中都有效呢?如果这是可以作到的,那么困难就会得到解决,那时我们边有可能把自然定律应用到任何一个坐标系中去。于是,在科学早期中的托勒密和哥白尼的争论也就变得毫无意义了。”当初爱因斯坦建立相对论时曾说过一段话:“大家知道,麦克斯韦电动力学——象现在通常为人们所理解的那样——应用到运动的物体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微课教案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微课教案 一、设计理念 运动是普遍的现象,学生有感性认识,但如何科学地描述运动,学生还未接触到。可以说学生对运动的认知是肤浅的,表面化的,缺乏对知识的再编码,还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我们需要引导学生从繁杂多样的运动个体中总结出规律,完成理性认识的升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是本节教学知识点中的难点,因为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运动情况是可以不同的,这会使物体变得复杂,也会使问题变得简单。对参照物的学习,仅仅通过讲解不能让学生理解透彻,而应当让学生观察图片、视频或者动画,设计物理情景,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学习参照物概念,学会描述机械运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亲身体验的方法认识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描述运动的结果会不相同。 (2)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掌握研究问题的方式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观察、想象、讨论等双边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涉及的物理学知识。 (2)通过对“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这一观点的认识,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方法论,养成科学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过程(约4分钟) 【导入部分】(约1min)

【微课教学部分】(约3分钟) 成语故事中的“运动和静止” 诗词歌句中的“运动与静止” 参照物 ? 参照物: ? 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 (假定不动 )另外 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 的.(一般取地面为参照物) 骑车的,别那么快! 危险! 瞎说啥呢?哪里快 了?他根本没动! 骑车的,你真厉害啊!我都感觉自己在 往后退了. 我追,我追,我追追追! 刻舟求剑:楚国有个人乘船渡江,剑从船上掉进水里了。这个人便急忙在船边刻下一个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然后就悠闲地等着船靠岸。船靠岸停下来以后,他就从刻记号的地方跳进水里去找剑,可是再也没有找到剑。

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原理论述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

谈谈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 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是指真理内容表明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无限性。对此应从两方面来理解: 第一,任何真理都是包含于人们认识中的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客观的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否则,就不成其为真理,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客观真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 第二,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是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认识第前进一步,主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承认人能够获得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也就承认了绝对真理。 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具体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这也可以从两方面为理解: 第一,从整个客观世界来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只是对无限宇宙的一个部分、一个片断的正确反映,人类已经达到的认识总是有限的。 第二,从特定事物或现象来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只是对该客观事物或现象的某些方面、一定程度和一定层次的正确反映,对事物反映的广度和深度也总是具有近似的性质。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或在这个意义上的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是在任何情况下每一客观真理都必然具有的两重特征。它们之间的辩证统一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们的相互依存,相互表现:二是它们的相互过渡、相互转化。 人们对于自然或社会的每一个正确认识,都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的认识,所以,它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但在这一定条件、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它又是对客观的正确反映,在这个限度内它永远不能被推翻,并作为一个稳定的因素保留在客观真理的体系中,所以,它又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在人类认识的发展中,在一种范围和条件下正确的反映,在另一种范围或条件下,变成了不正确的;在某个特殊的范围和条件下变成了绝对的正确反映。这就是真理的相对性或约对性的相互过江和相互转化。 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的对立统一,是一切现实的具体的真理及其发展的辩证法,这一辩证法存在于真理性认识发展的每一阶段、每一形态之中。 而在另一种意义上的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相互关系,也表现为两个基本的方面: 首先,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这是指: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任何相对真理之中都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相对是绝对的一个成分,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

简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

一、简答题 1、简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首先,任何真理都 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 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真理相对性即具 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首先,真理所反应的对象是有条件的 、有限的。其次,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2、量变和质变的含义及辩证关系如何?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量变与质变的辨证关系是: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3、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的原因。 首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从而促进了国家 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其次,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最后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4、简论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包含的两方面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其一,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 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5、简述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相互关系。 区别:内涵不同,1、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就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运作方式。2、出现的时间不同。商品经济出现在前,市场经济出现在后,只有在商品经济发展到社会化大生产阶段,才形成市场经济。 联系:1、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必然结果。2、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社会化大生产阶段的商品经济客 观要求的资源配置方式 6、简述生产力的含义以及现代生产力系统的要素。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 产能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其基本要素包括:一是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二是劳 动对象。三是劳动者。生产能力中还包含着科学技术。 7、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 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 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 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辨 证联系。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其次,感 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8、简述列宁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 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意义:1、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二元论划清了界限;2、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3、坚持了辨证的物质观,同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物质观划清了界限。 9、为什么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

《运动和静止》说课稿

《运动与静止》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来自锦州市第二中学,我叫徐希坤。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运动与静止》。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五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北师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中的第一节课,内容包括参照物、机械运动和对机械运动的分类三部分内容。 “运动与静止”这一节课看似简单,但它却深深地影响运动、运动和力、机械能的学习,因而理解本节课的内容对后面的学习起着重要的铺垫的作用。 2、教材的内容:机械运动是最普遍、最简单的运动,学生也最熟悉,学生在小学数学中已学过计算速度和路程等问题,对这些知识并不陌生,初中物理从学习简单运动开始,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来逐步展开物理学习。 本节要研究的“运动”只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机械运动。教材引用大量的机械运动的事例,表明机械运动是普遍存在的。为了说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教材列举了乘客坐在行驶列车上的例子、介绍了“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介绍了参照物的概念,教师还可以通过运输机给战斗机加油、宇宙飞船与空间站对接等事例介绍参照物的概念。本节教材最后介绍了机械运动有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物体运动描述的核心是选择参照物。对参照物的学习,应让学生观察录像片段或动画,设计物理情景,交流生活中的体会,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学习参照物概念,学会描述机械运动。

描述物体运动和运动分类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教师要通过设计学生能参与和活动,提出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中学习本节课内容。 二、教学目标 1、根据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及本节课教材的作用和地位,依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我从以三个方面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运动与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知道自然界中的机械运动类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机械运动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列举运动相对性在生活、科技、电影、文学等方面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通过对参照物的选取不同来启发学生:看待事物应从各个角度分析。 2、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对本节课教材作用和地位的认识,以及教学目标的确定,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参照物的概念、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而要求一名八年级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也就是从学生对物体运动情况的判断中意识到其中所包含的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这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这种能力,超出了学生现有的认识水平,因此我把它确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三、教法与学法 教法:这节课的知识点与生活联系紧密,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尽量让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表述,多总结。这节课可综合应用创设情境,分组探究,讲授和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并通过解决学生身边的事例来

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原理论述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 (2)

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原理 论述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 真理是个发展过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有三层含义:一是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因此,承认客观真理,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二是就人类认识的本质来说,完全可以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因此,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必须承认绝对真理。三是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因此,承认认识发展的无限性,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 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也有三层含义:一是从广度上说,它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定范围、方面的正确认识,有待于扩展;二是从深度上说,它只是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似正确的认识,有待于深化;三是从进程上说,它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于发展。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相互包含的,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相对真理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和颗粒。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永无止境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从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就要正确处理好坚持和发展的辩证关系,对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当做僵死的教条或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这两种错误倾向。 真理是主体对客体的正确反映,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认识。主体正确反映客体,主观认识符合于客观实际,往往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项反复才能完成,表现为一个由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体现着人们主观认识和客观发展具体的历史统一。 任何真理同时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辨证统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辨证统一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相互渗透相互联结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任何相对真理都包含有绝对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相对是绝对的一个成分。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构成绝对真理。就其任何具体真理就其正确反映及其规律而言,它具有绝对性,是绝对真理。就其一定程度一定层次上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而言,它又具有相对性,是相对真理。绝对和相对,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伴而生,即没有离开绝对真理的相对真理,也没有离开相对真理的绝对真理 第二:辨证转化 真理的相对性向绝对性辨证转化。真理是一个过程,它永远处在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列宁指出“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我们的知识向客观的、绝对的真理接近界限是受历史条件限制的,但是这个真理的存在是无条件的。我们向它接近也是无条件的。”人类对真理的认识是一个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推移的过程。毛泽东说“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的相对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真理”所以说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界限是相对的。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可以辨证转化的。二者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并且随着实践和认识的发展不断由低级阶段走向高级阶段。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配套练习(含答案)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微练习 1.2015年6月10日,“宁夏众一杯”端午节龙舟赛在银川海宝公园举行,以什么物体为参照物,龙舟是运动的() A.龙舟划手B.岸边上的观众 C.同速竞赛的另一龙舟D.龙舟上的鼓手 解析:A.以龙舟划手为参照物,龙舟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是静止的,不合题意; B.以岸边的观众,龙舟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是运动的,符合题意; C.以同速竞赛的另一龙舟为参照物,龙舟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是静止的,不合题意; D.以龙舟上的鼓手为参照物,龙舟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是静止的,不合题意。 故选B。 2.小马驾驶轿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当超过一辆同方向行驶的卡车时,则()A.以小马为参照物,卡车是静止的 B.以卡车为参照物,轿车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卡车是静止的 D.以轿车的车座为参照物,小马是运动的 A.以小马为参照物,卡车与小马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因此卡车是运动的,故A错误; B.以卡车为参照物,轿车与卡车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因此是运动的,故B正确; C.以地面为参照物,卡车与地面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因此是运动的,故C错误; D.以轿车的车座为参照物,小马与车座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是静止的,故D错误。 故选:B。 3.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嫦娥二号”从地球奔向月球,以地面为参照物,“嫦娥二号”是静止的 B.汽车在马路上行驶,以路灯为参照物,汽车是静止的 C.小船顺流而下,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

D.飞机在空中加油,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解析:A.“嫦娥二号”从地球奔向月球,以地面为参照物,“嫦娥二号”与地面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嫦娥二号”是运动的,故A错误; B.骑车在马路上行驶,以路灯为参照物,汽车与路灯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汽车是运动的,故B错误; C.小船顺流而下,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和河岸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小船是运动的,故C错误; D.飞机在空中加油,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与受油机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加油机是静止的,故D正确。 故选D. 4.甲、乙两辆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乘客看甲车和树木都向南运动则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乙车可能都向南运动 B.甲乙两车可能都向北运动 C.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 D.甲车一定在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解析: 1、乙车上的乘客看到路边的树木向南运动,说明乙车向北运动; 2、甲车上的乘客看到乙车向北运动,此时有两种可能:一是甲车向南运动;二是也向 北运动,但速度比乙车慢; 由此说明,甲乙两车可能都向北运动,所以B正确,ACD错误。 故选ACD。 5.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出现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A.风和水B.风和地面 C.山和船D.船和地面 解析:以船为参照物,山与船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山是运动的,所以会感觉到“看

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原理论述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88046

根据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统一原理, 谈谈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 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是指真理内容表明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无限性。对此应从两方面来理解: 第一,任何真理都是包含于人们认识中的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客观的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否则,就不成其为真理,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客观真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 第二,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是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认识第前进一步,主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承认人能够获得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也就承认了绝对真理。 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具体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这也可以从两方面为理解: 第一,从整个客观世界来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只是对无限宇宙的一个部分、一个片断的正确反映,人类已经达到的认识总是有限的。 第二,从特定事物或现象来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只是对该客观事物或现象的某些方面、一定程度和一定层次的正确反映,对事物反映的广度和深度也总是具有近似的性质。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或在这个意义上的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是在任何情况下每一客观真理都必然具有的两重特征。它们之间的辩证统一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们的相互依存,相互表现:二是它们的相互过渡、相互转化。 人们对于自然或社会的每一个正确认识,都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的认识,所以,它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但在这一定条件、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它又是对客观的正确反映,在这个限度内它永远不能被推翻,并作为一个稳定的因素保留在客观真理的体系中,所以,它又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在人类认识的发展中,在一种范围和条件下正确的反映,在另一种范围或条件下,变成了不正确的;在某个特殊的范围和条件下变成了绝对的正确反映。这就是真理的相对性或约对性的相互过江和相互转化。 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的对立统一,是一切现实的具体的真理及其发展的辩证法,这一辩证法存在于真理性认识发展的每一阶段、每一形态之中。

论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论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陈霄峰5080309557 F0803016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然而,这是不是说真理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和条件下都是绝对正确的呢?人们获得的真理性的认识是不是不需要再向前发展了呢? 不是的。既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么真理就应该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真理是客观的,真理的客观性在于它的正确性,即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然而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范围内、一定条件下、一定程度上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范围变了,条件变了,原来的认识就不再是真理,而是谬误。 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曾举过一个很通俗的例子说明真理的条件性。他说:如果问,下雨是好事呢?还是坏事呢?要对这个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是不可能的,而应当给一定的条件。比如问:当谷物播种完毕,接连五个小时下雨,这雨对谷物有益吗?这时,如果回答是有益的,这就是正确的回答。可是,当已经积涝成灾,天还下倾盆大雨,这雨对庄稼是有益的吗?这时就应当回答,是有害的。这也是正确的回答。而离开一定的条件,不好判断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 从这里可以看出,真理性的认识并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能成立的,随着条件的变化,原来正确的认识就可能变得不正确。因此,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它那个时代条件下是正确的,只有不断得到发展,才能适合变化了的客观实际。下面我们看一个社会科学方面的例子。 在19世纪的中期,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资本主义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规律时,曾经得出过这样的结论:社会主义革命不可能在一个国家内首先取得胜利,只能在大多数国家,至少在欧洲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才能胜利。到了20世纪初期,列宁又得出一个与此相反的新结论:社会主义不可能在一切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取得胜利,而可能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中获得胜利。 这两个结论,究竟哪个对呢?我们说,两个结论都是正确的。只是由于它们所处的历史时代不同,分别适应于不同的历史条件。 19世纪的中期,资本主义还处于自由竞争的上升阶段。那时,世界殖民地尚未瓜分完毕,资本还可以向空白地区扩张,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还没有发展到激化的程度。因此,单个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就会被国际资本的联合力量击败。正是根据当时这种具体的历史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才得出了上面那个结论,这个结论在当时是正确的。 可是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列宁在研究帝国主义时,发现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表现得异常明显。由于近代科学技术的空前发展,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比较晚的国家有可能利用最新的科学成果,迅速地、跳跃式地赶上和超过老的帝国主义国家。这些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夺取更多的资本输出市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而这时殖民地却已被瓜分完毕,老的帝国主义国家又不肯放弃自己原先霸占的殖民利益。这样,新老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就只有通过战争来重新瓜分世界。帝国主义战争势必使帝国主义的力量互相削弱,从而在整个帝国主义链条上造成薄弱环节,个别国家的无产阶级就有可能从这个最薄弱的环节突破帝国主义阵线,首先取得社会主义的胜利。所以说列宁的这个结论也是正确的。 这个例子说明,真理有绝对性和相对性的问题。真理的绝对性我们把它称为绝对真理,真理的相对性我们把它称为相对真理。绝对真理就是说任何真理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及人的思想的客观内容,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相对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