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当今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当今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当今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国家的起源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而现代国家又兼具组织经济生活与调和阶级矛盾的双重功能。所以,社会的阶级状况是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也是制定政策的基本依据。阶级的存在与矛盾,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但有时却会因为统治者的政治需要而加以抹杀或夸大。二十世纪60年代,苏共中央曾公开宣布,苏联社会已经基本消灭了阶级,苏共已经成为全民党。而另一个社会主义大国中国,却在极力鼓吹“阶级斗争一抓就灵”。具有讽刺意味的是,30多年后,全民党的苏共垮台了,消灭了阶级的原苏联各国,又重新回归了阶级社会。而鼓吹“阶级斗争”的中国,也摒弃了“一抓就灵”的武器,走上了市场经济的道路。由此可见,对阶级和阶级矛盾的存在,加以抹杀或夸大都是不科学、不可取的。任何对社会阶级状况的错误判断都会使国家偏离正常的轨道。

阶级的外在表现与经济收入息息相关,但阶级的划分却并非仅视其收入多寡,而主要是根据对生产资料的占有程度、对财富分配的参与程度和对公共生活的主导程度而定。各个社会群体对生产资料的占有程度、对财富分配的参与程度和对公共生活的主导程度不同,决定了他们的阶级地位和经济收入,也相对决定了他们对现实社会的态度和人生价值观(注意,是相对而不是绝对)。如果一个社会的各阶级对生产资料的占有、财富分配的参与和公共生活的主导能有一个合理的各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社会就和谐、就稳定、就发展;如果大大偏离平衡点,则会引起社会的对抗、冲突和动乱。

1.官僚和国有资产经营者阶层

在中国,官僚集团是一个非常古老的阶层,形成于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社会,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官本位”观念。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包括1949年以后的台湾),它又演变成以“四大家族”为典型的官僚资产阶级。而在当代中国,这是一个长期蛰伏而现在正逐渐显现出来的影子阶层。当一个政党在国家生活中长期占据执政地位,就会逐渐形成一个稳定的职业化的相互关联的利益集团,国家官员的储备、选拔和任用都来自于这个集团。表面上他们只是国家的高级公务员,但由于体制的关系,他们手中掌握着相当的权力:对左右重大人事、重大财务和重大政策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力。在物质匮乏的计划经济时代,他们只是被人称作“特权阶层”。虽然以今天的眼光看,他们

当时的“特权”还十分有限,只是在生活待遇上比常人优越些而已。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双轨制”时期,他们手中的权力有了“寻租”的现实性,各种批条成了炙手可热的紧俏货。当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国营企业向国有企业的转变基本完成后,由于体制和制约的缺失,他们手中权力寻租的空间更大了。形成了所谓上一个项目,倒一批干部的局面。许多要害关键部门的干部,成为黑社会的腐蚀对象,被成批成帮地拉下水,甚至整个机构都烂掉。于是就有了所谓高薪养廉的说法,国家官员的薪水越加越高,但廉洁却并没有养起来。因为外面的世界实在太精彩。如果一个执政党长期执政,而没有党外的对手竞争,没有社会的舆论监督和分立权的有效制约,其高度稳定的干部队伍,必然官僚化,就有可能从“公仆”异化为“主人”。另外,另外,自工业体制改革以来,从官僚阶层中又分化出来一个新的阶层,国有资产经营者阶层,经营着中央和各级地方国有企业。由于他们所管理的是“国家”,所经营的是“国有资产”,所以他们同属于一个阶层,既“官僚和国有资产经营者阶层”。虽然这个“国家”在宪法中有明确的定义,但显然他们中的某些人已经明显地蜕变为凌驾于“主人”之上的异己。

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国有资产经营者手中掌握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的多的权力:重大人事的任免权,分配机制的决定权和企业经营的决策权。而这一切由于工会监督作用的弱化,越发地失去制约,给某些利欲熏心的国有资产经营者以中饱私囊的可乘之机,开始有职工戏称其为“老板”。当然,不可否认,在他们之中,确实有不凡业绩的经营者。虽然造成业绩的原因,有垄断经营的优势,有国家财政的支持,更有广大职工辛勤的劳动。但不少经营者却把功劳统统算到自己头上,归于自己敢于在经营活动中“闯红灯”的魄力,向“主人”拼命地伸手要着要那,待遇越提越丰,薪水越加越多,宅子越住越豪华,小车越坐越高级。久而久之,他们逐渐成为名副其实的“老板”,心安理得地过着花天酒地的日子。当然,他们也会有失手的时候,但只要后台不倒,不被人抓住触犯刑律的把柄,就照样可以易地做官,既得利益一分也不会少。这是因为,在他们的长期经营活动中编织了一张巨大的利益关系网。

这里需要着重说明的,“官僚和国有资产经营者阶层”,是客观和中性的,不带任何贬义色彩,不是腐败的代名词。他们的存在,是国家社会生活的必须。在他们当中大有为官清廉者,大有合法经营者,甚至还有为民请命者。异己份子的产生,是由于政治体制的不完善造成的。但是,考察他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程度、财富分配的参与程度和公共生活

的主导程度,确确实实属于社会结构中的高端,再从他们的实际收入而言,也在总人口中属于上等。最后,他们的政治、经济状况相对稳定,所属人群和社会关系也相对稳定,即便在退休以后,也照常可以发挥“余热”。所以,对他们冠以“官僚和国有资产经营者阶层”,并不违背社会现实和社会学的定义。他们在总人口中虽然只占很少的比例,却能对社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2.新兴民族资产阶级

如果说“官僚和国有资产经营者阶层”是个影子阶层的话,那么,民族资产阶级已经实实在在的存在于中国社会之中。之所以要冠其“新兴”和“民族”的定语,一是要有别于“文革”前的资产阶级(我们且称其为早期民族资产阶级),二是要有别于以往的“官僚资产阶级”。

产生于19世纪末的中国早期民族资产阶级,在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和官僚资本的多重挤压下,走过了艰难曲折的道路。建国初期在“限制、改造、利用”的政策下,被允许存在和发展。1956年,他们的企业被国家赎买,成为“公私合营”。在拿了10年定息后,1966年文革开始,定息被取消,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被消灭。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早期民族资产阶级复苏,但随着新生资产阶级的蓬勃兴起,他们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的主流。

在曾经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民族资产阶级是如何会新生壮大的?本文愿做一、二探讨。

白手起家者。原先是城乡的普通百姓,改革开放之初,他们靠办小作坊、摆地摊、跑买卖,不辞辛苦地干一切可以挣钱的事,完成原始积累。然后又乘着市场启动的巨大惯性,迅速扩张资本,成为新生的资产阶级。

承包起家者。原先是国营企业的中层干部或普通职工,他们都有着经营企业的潜力,因体制的关系,才能得不到发展。改革开放后,先承包一个部门,再承包整个企业,在承包的过程中完成原始积累,最后买下全部企业。由于原企业有着较好的基础,改变了体制

后,在他们的苦心经营下,资本迅速扩张。还有许多原来县级国营小企业和乡镇集体所有企业的经营者,在“转制”的过程中,纷纷以各种手段买下所经营的企业,摇身一变,就成了资本家。

知识起家者。原先是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知识分子,在把他们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过程中,建立市场和人脉关系,并逐步积累原始资本。在科研成果成功地产业化后,他们也彻底脱离了原单位,把科研成果和知识以市场原则参与资本运作,成为人们所说的“知本家”。世纪之交以来,不少国内和“海归”的高学历者,以自己的技术和智慧,艰苦创业,也成了“知本家”。

黑道起家者。原先是社会上的小混混,他们的人生信条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改革开放后,靠坑蒙拐骗、制贩假冒伪劣产品、走私贩私,甚至敲诈勒索,完成黑色原始积累。然后再转做正当生意,跻身上流社会。

侵吞国有资产起家者。原先是公务员或国有企业经营者,或内外勾结,以极低的价格买下因经营不善而濒临倒闭的国有企业;或在经营过程中,以各种手段,挥霍浪费,转移国有资产,把企业搞垮,再用套出的国有资产低价买下被他们整垮的企业。企业得手后又奇迹般的起死回生。这种人能量很大,故对国家的危害极大,民愤也极大。

另外还有形形色色的起家者,如证卷投资起家、房产投资起家、高级打工起家、买办起家等等不一而足,就不一一赘述。

早期民族资产阶级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创立和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新兴民族资产阶级也为改革开放、为中国经济的崛起和解决就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他们的产品和企业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他们的存在与功绩也已得到国家宪法的承认和肯定。

新兴民族资产阶级又是一个及其复杂的阶级,有恪守传统、合法经营的儒商;有大胆创新、勇于开拓的“弄潮儿”;也有利欲熏心、心狠手辣的奸商;还有在体制内受排挤、不得志,而被迫“下海”取得成功的红色资本家。成功后的表现也大不相同,有回报社会

的,也有奢靡挥霍的,对他们绝不能一概而论。在中国几千年的漫长历史中,社会结构的顺序一直是“士、农、工、商”,官在首位,商在末位。所以在正统人士的心目中,商人的地位是不高的。新兴资产阶级也感觉到了这点。另外,由于中国的现实原因,没有政府的保护伞,迅速扩张资本的进度,是要大打折扣的。基于这两点,新兴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立足后,就要千方百计地争取在政治上立足。近年来,他们的代表纷纷进入各级人大和政协,甚至还有人进入共产党内。此外,还有另一种更快捷的政治立足方法,就是拉政府官员入干股,对他们进行“赎买”,就像当年国家对早期民族资产阶级所做的那样。在这一点上某些新兴资产阶级比他们的前辈要高明的多。究其原因,大概是他们所处的环境要比他们的前辈宽松的多,并将越来越宽松。

3.新买办

改革开放后,外资和外资企业像潮水一样涌入国门,给中国来带了产品、技术、资金、理念和就业机会。由于双方隔绝太久,初来乍到的国际资本,不熟悉中国的文化和游戏规则,亟需既有中国文化背景又懂国际规则的本土高端专业人才为他们打理疏通。于是新买办就应运而生。他们大都受过良好教育,有专业知识和经营管理头脑,精通外语,接受能力强,懂国际商业规则。经过历练与磨合,他们逐渐担当起各国际大资本的中国大区甚至亚太大区的总代理,公司被经营得有声有色。他们掌握着很大的公司经营的各项权力,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的市场和官员。他们在经济收入上也与国际接了轨,处在“工薪阶层”的宝塔尖。新买办,为引进外资和高效运作,为中外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的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国家高级专业管理人才和“新兴资产阶级”的强大后备军。

4.新白领

随着境外资本的大举进入、私营企业的发展壮大、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和内部结构的调整,随着金融证券咨询传媒等第三产业的蓬勃兴起和部分国有事业的产业化,随着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实施,一个新兴的阶层,白领阶层,在沿海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应运而生。

白领是个外来名词。在欧美,人们把工薪阶层分为蓝领和白领,在第一线直接从事产

品生产的叫蓝领,在第二线从事技术、行政和经营管理的则叫白领。在早期工业化时代,企业中蓝领的人数要大大超过白领,第二产业的规模和从业人数也超过第三产业。进入后工业时代,特别是进入信息时代,企业中白领的人数大大超过蓝领,第三产业的规模和从业人数也大大超过第二产业。于是,大城市的社会人口结构,白领成为了主流。现在的中国,也开始进入了这样的发展时期。

白领,从本质上来说,也属于雇佣劳动者,只不过,他们大多受过高等教育,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一技之长,从事着企事业单位的技术、行政和经营的管理工作。虽然,他们有着较为丰厚的收入,但他们早出晚归,为了工作、薪水和体面的生活,经常无偿加班,看老板的脸色行事,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老板永无止境的利润指标,上司苛刻挑剔的冰冷眼神,还有每年大批从各高等院校毕业的求职者,让他们心中的危机感总是挥之不去。在成为房奴、车奴的同时,身不由己成为资本主义剥削的牺牲品。

白领,时尚消费的主体,网络文化的主流,知识经济的生力军,并正在成为政治生活的风向标。他们中的许多人,来自于农村、中小城镇或大城市的底层,虽身居豪华写字楼,但内心深处仍有着强烈的平民意识;他们眼界开阔、思想活跃,有着比较强烈的社会正义感和责任心,是新思想、新潮流的倡导者。

5.工人阶级,无奈的回归

随着早期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企业的建立,中国工人阶级诞生于19世纪70年代。进入20世纪20年代,中国工人阶级有了自己的政治组织,并被纳入国际工人运动的范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他们举行了震惊中外的二·七大罢工、安源工潮、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和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等斗争,完成了由自在阶级向自为阶级的历史转变。

新中国成立后,工人阶级怀着强烈的翻身感和崇高的使命感,为国家工业化的原始积累做出了无私的奉献。在新中国成立后的40年内,中央和各级地方国营企业与乡村集体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其职工,则是工人阶级的主体。那时的国营企业,就像一个大家庭,把工人的工资、住房、医疗和子女教育等生老病死几乎全部包揽下来。而职工也为企业,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

进入二十世纪90年代,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实质性阶段,成千上万的国有中小型企业和乡村集体企业,因经营不善而破产倒闭或关停并转。超过一半以上的“公有”企业职工脱离原来的体制,或流向社会自谋生路,或进入各种“非公”企业。每年新增就业人员,也由原来主要流向“公有”企业,变为大部流向“非公”企业。这样,中国工人阶级的人员结构,由原来的以“公有”企业职工为主,转变为以“非公”企业职工为主。而仍留在“公有”企业中的职工,其生存环境也与以前大不相同,与在“非公”企业中的工友一样,具有同样鲜明的雇佣性质。

进入各类“非公”企业的工人,其生存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们中的大多数与雇主之间没有劳动合同,劳动者的各项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没有8小时工作制,没有双休日,除了春节也没有节假日;工资奖金不能按时足额发放,进企业却要交给雇主一笔数额不小的押金;国家规定企业必须缴纳的职工的各类保险,形同虚设;在有毒有害的生产环境中,工人得不到有效的保护,一旦发生重大工伤事故,有良心的雇主给俩小钱打发,没良心的干脆不闻不问。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工人群众没有代表自己利益的工会。正因如此,在有权有势的雇主面前,再多的人,也是一盘散沙和任人宰割的羔羊。

在“国企”就业的工人群众,在劳动时间和劳动保护上要比“非公”企业的职工强些。但他们与企业经营者之间的关系却由形式上的平等变为形式和实质上的不平等,由“主人”变成了雇佣劳动者。除了干活,他们失去了对企业的发言权。他们与企业经营者工资收入的差距急剧拉开。最主要的,稍有不慎,就有下岗失业的厄运。

以上所述,都是具有城市户口的工人阶级的状况。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工人阶级队伍中又加入了大批非城镇户口的成员,他们被称为“民工”。虽然他们没有城市户口,在农村老家又有几亩承包地,但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却来自于城市的打工生涯。在高楼大厦道路桥梁的建筑工地,在劳动密集型的“非公”企业,在街头徘徊的“装修游击队”,都能看到他们奔波忙碌的身影和期盼等待的目光。他们的劳动强度要高于具有城市户口的工友,工资收入却要低于他们,而且还不能按时足额拿到(甚至有些政府工程也拖欠民工工资)。可他们丝毫不计较这些,却为能找到一份工作而庆幸万分。

“民工”,已经成为大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生力军,他们的劳动成果使城市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可他们的生存状况却十分令人堪忧。几十人住一间大工棚,环境污浊不堪;他们的医疗保障问题;大部分成家工友的配偶不在身边,造成社会“性”问题;他们的子女无法在城市正常就学的问题等等。还有就是他们的管理,存在着明显的“亚社会化”倾向。分布于全国各地的“黑心煤”、“黑心矿”、“黑心窑”,都游离于政府的监控之外;而大城市建筑工地上的民工,又大都由包工头直接管理;政府的法律法规在这里根本行不通。还有一个最主要的问题,他们的城市工友在理论上都有组织和加入工会的权利,而他们却没有,因为他们还没有工人阶级的名分。如果他们有了组织和加入工会的权利,将令业主十分头疼,也会使政府十分敏感。

中国工人阶级在上世纪20年代有了自己的政治组织之后,由自在阶级转变为自为阶级,走上了翻身解放之路。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却无奈地走上了回归之路:由“主人”回归为雇佣劳动者;由自为阶级回归为自在阶级。而要彻底改变中国工人阶级目前的状况,就必须重新成为自为阶级。只有重建真正属于工人阶级自己的工会,才有工人阶级的一席之地。

6.城市边缘阶层

社会财富的增加,需要生产劳动的时空积累,而剩余价值的转移和再分配无须依赖社会财富的增加,通过法权的变更,财富就可以迅速聚敛到少数人手里。他们的成功,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博弈心态,而这种心态也会刺激经济的发展。这时,社会财富的总量增加了,但增量的大部分,是按照新的法权原则,又被聚敛到少数人那里去了。

目前的中国就是处在这样的法权变更的社会转型期。在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同时,更多的下岗职工、城镇新增就业人员和农村进城打工无着落者等人群被迅速边缘化,成为城市边缘阶层。他们都是些什么人呢?只要你留意,就不难在城市的角角落落发现他们的踪影:拾荒收废者、无证摊贩、票贩、街头卖艺者、特种行业从业者和各类地下经营者。他们是由于各种原因被主流社会遗弃而生活在夹缝中的群体,但他们不乏生存的智慧。人们丢弃的瓶瓶罐罐、书报杂志,让他们活得有滋有味,他们所从事的事业,既环保又民生。当你雨天走出地铁车站会看见他们;当你深夜饥肠辘辘在街头行走会闻到他们;当你出差

在外买不到回家的车票又会想起他们,当你要看一场精彩演出也会撞见他们;他们很有见缝插针拾遗补缺的市场头脑。在风度翩翩满腹商场经纶的绅士面前,她们是卑微的下里巴人。她们虽然一无所有,也不知道深奥的商场规则,但她们懂得怎样把对方占有的过多的剩余价值给交换回来。她们的资本就是自身的肉体和情色。其实她们的行为一点也没有违背资本主义法权的规则:通过所有权份额的交换,达到各自需求的满足。这就是资本主义法权的全部内涵。

城市边缘阶层是被精英分子所制定的规则边缘化,可他们却通过自己的途径,参与再分配,从社会那里又要回了一些本该属于自己的份额。从经济学的角度,他们的经营活动游离于国民经济的统计、税收和监管之外。但他们的存在又确确实实反映和满足了社会的某种需求,更重要的是,他们自己养活了自己。虽然他们的所作所为不为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念所完全认同,但又是谁挤压了他们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呢?

虽然他们被主流社会认为可有可无,但如果对他们过分挤压,必将激起他们中部分人的强烈的反社会倾向,导致极大的危害。这一点急需引起关注。

7.农村阶级状况

中国农村集中了全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三,农民的生存状况如何,决定着国民经济和国民生活的整体质量。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建国后,他们为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原始积累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在改革大潮中,又是他们首先迈出“家庭土地承包”的第一步,实现了中国农业的起飞。由此可见“三农问题”在中国的重要性。

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重建了生产关系,解放了生产力。农村社会被划分为地主、富农、富裕中农、下中农、贫农、雇农,还有小商和小手工业者等。土地改革和阶级划分为巩固新政权起到了应有的作用。贫雇农分得了地主的土地,在随后的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运动中,土地又归集体所有,但“土改”确定的阶级成分却整整伴随中国农村三十多

年,深刻地影响着国家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国家实行的城乡二元体制,把农民长期束缚在土地上。直到1983年,才正式宣布取消地主富农的“帽子”。“家庭土地承包”和取消地主富农的“帽子”,再次解放了生产力,基本解决了中国的粮食问题,打破了禁锢人们千百年的血统论,也极大地冲击了“城乡二元体制”。但阶级在中国农村并没有彻底消失,而是产生了建国以来最显著的贫富分化。

乡村企业经营者。当下中国的乡村企业,大部分是私营,小部分还为集体所有。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浙江农村,乡村企业具有了相当的规模,资产亿元的比比皆是。他们大多脱离了土地,并不再满足在乡里富甲一方,而和他们的公司一起纷纷进驻大城市。他们住豪宅坐豪车穿名牌戴金银,第一次在他们过去敬畏的城里人面前扬眉吐气地抬起了头挺起了胸,也让城里人感到自惭形秽。他们中的不少人,还是村级基层干部,为带领乡亲共同富裕做出了贡献。但也有不少人恃财傲法,为非作歹,走上历史的反面。

家庭作坊经营者。广泛存在于广大沿海农村,在江浙两省尤其发达。有单户经营,也有联户经营。产生各种低端的工业品和日用工业品。

各类专业户。种粮专业户、种植专业户、养殖专业户、农副产品加工户、运输专业户和工匠手艺人等。

小商贩。家里有承包地,其商业收入或补贴家用,或作为主要家庭开支。

企业季节工。农闲时在当地的乡村企业打工,农忙时则下地干农活。虽然未彻底脱离土地,但他们的主要经济收入来自于打工的企业。

自耕农。在广大的中西部地区,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交通闭塞,观念落后,经济和流通都欠发达。那里的农村基本没有什么企业和家庭作坊,也很少有各类专业户,农民都以种地为生,除了温饱很少有余钱。还有一些来自中西部的农民,靠租种经济发达地区农民的承包地为生。

另外,在一些大城市的周边,由于大规模地征用耕地,产生出无地农民,靠出租自建房屋为生。

乡村企业经营者、家庭作坊和部分专业户已经彻底脱离了土地,生活相当富裕,部分企业经营者甚至达到了巨富。而小商贩和季节工也部分或大部脱离了土地,生活宽裕。只有自耕农还被束缚在土地上,维持着温饱的生活,在一些自然条件特别恶劣的地区连温饱也成问题。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经济发达的地区,城乡差别已基本消除。而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则有与沿海地区拉大差别的趋势。对他们而言,走企业化、专业化(包括开展生态旅游等)、有组织的劳务输出、自愿合作化和生态移民的道路,或许是改善他们生存状态的更好出路。

中国广大的农村和众多的农民是世界上最大的潜在市场,他们生存状态的改善,不但是对中国发展的贡献,也是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贡献。

阶级和阶级矛盾是中国国情的客观存在,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顺应基本国情的变化,写明“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宪法所说的公有制和多种所有制经济为: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及中外合资经济等5种形式。这5种经济组织再加上事业组织、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其他社会成员所构筑的各个阶级、阶层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在守法的前提下,都是国家的建设者,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更无敌我之别。公民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决定了他的对生产资料的占有程度、对财富分配的参与程度和对公共生活的主导程度不同,决定了他们的阶级地位和经济收入。但不管他们属于什么阶级,在宪法和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同样受宪法和法律的保护。中国的各阶级、阶层既互为依存,又互相矛盾。他们之间的矛盾为非对抗性矛盾,但如果处置不当,就有可能激化为对抗性矛盾。处理和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应在国家宪法法律的框架内进行,再也不能搞以阶级斗争为纲那种非法制的形式。

孔子早在两千四百多年前就提出了“大同”理想,也是中华民族世代追求的最高理

想。阶级不能被消灭,而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自行消亡。社会主义就是人类为达此理想而做

的坚苦卓绝的尝试和努力。

我国现阶段阶级斗争的特点

1.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

要矛盾.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既要反对把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观点,又要反对认为阶级斗争已经熄灭的观点.对敌视社会主义的分子在政治上,经济上,思想

文化上,社会生活上进行的各种破坏活动,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和进行有效的斗争.必须正确认识我国内部大量存在的不属于阶级斗争范围的各种社会矛盾,采取不同于阶级斗争的方法来正确加以解决,否则也会危害社会的安定团结.一定要毫不动摇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这是研究我国现阶段阶级斗争问题的基本指导思想.

2.我国经过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上消灭了剥削制度,消灭了一部分人利用占有的生产资料系统地,经常地剥削另一部分人的现象,但是一部分剥削阶级分子依然存在,而他们又不能组织成为一个阶级,即剥削阶级已经不是一个完整的或完全的阶级了,这就叫做作为阶级的剥削阶级已经消灭.作为阶级的剥削阶级被消灭和完全彻底消灭剥削阶级是不同的.要完全彻底

消灭剥削阶级,需要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以及一系列其他社会条件,这是需要很长时间的.因此,在我国,作为阶级的剥削阶级消灭以后,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国内长期存在,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激化,要防止和克服"阶级斗争已

经熄灭"的观点.有人否认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阶级斗争仍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的客观事实,一味强调宣传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的危害性,说什么"在社会

主义社会继续宣扬阶级和阶级斗争,除了自乱方寸,自毁长城之外,不可能为

社会的进步带来任何好处."这是根本错误的.

3.在我国,作为阶级的剥削阶级消灭以后,阶级斗争虽然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但与作为阶级的剥削阶级消灭以前相比较,它又具有不同的特点.第一,阶级斗争的对象不同了.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前,无产阶级和劳动

人民进行阶级斗争的对象是整个剥削阶级;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阶级斗争的对象是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形形色色的敌对分子.第二,阶级斗争的

范围不同了.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前,阶级斗争存在的范围比较广泛,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我国社会上存在的矛盾大多数不具有阶级斗争的性质,阶级斗争只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因此,要注意区分带有阶级斗争性质的矛盾和不带有阶级斗争性质的矛盾,克服和防止"阶级斗争扩大化".第三,阶级斗争在社会矛盾中的地位不同了.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前,阶级斗争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阶级斗争在一般情况下已经不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该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提法.第四,阶级斗争发展的趋势不同了.只要有阶级斗争存在,阶级斗争就有时尖锐,有时缓和,呈现出波浪起伏的状态.但是,以往的阶级斗争是日益趋于尖锐化,而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的阶级斗争,总趋势不是越来越尖锐,而是日益趋于缓和,直到最后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差别,终止阶级斗争.

4.我们正处在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从世界范围看,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斗争和对抗并没有消失.社会主义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反抗,会遇到暂时的挫折和困难,甚至出现暂时的反复.在考察社会主义国家的阶级斗争中,应该注意到整个大的国际环境,特别要注意到"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与是当前国际阶级斗争的一种特殊形式和集中表现.国际垄断资产阶级在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武装颠覆的阴谋破产以后,就把战略重点转移到"和平演变"上来,把主要力量集中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企图运用经济和意识形态的力量,从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网罗和扶植政治上的反对派,瓦解和颠覆社会主义制度,使其纳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是国际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谁胜谁负的斗争,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种意识形态谁胜谁负的斗争.否认国际范围内存在阶级斗争和淡化意识形态斗争的观点是极端错误的.在国内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是"反和平演变"斗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是反对"和平演变"的强大思想武器.

5.在我国,作为阶级的剥削阶级虽然已经消灭,仍然存在着形成新的剥削阶级的可能.这是因为:历史上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在各个方面的遗毒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清除干净,我们祖国的统一大业还没有最后完成,在台湾,香港,澳门等

地区,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还完整地保存着,我们还处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

资本主义势力以及某些敌视我国社会主义的势力还会对我国进行侵蚀和破坏;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还不可能完全防止某些社会成员以及我们党的某些党员腐化变质的现象,不可能杜绝少数剥削分

子和敌对分子的产生,我国目前存在的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仍然具有"两面性".因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防止新的剥削阶级的产生,决不能在我国重新养

肥一个资产阶级.

6.由于我国处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因此仍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分清带有阶级斗争性质的社会矛

盾和不带有阶级斗争性质的社会矛盾,需要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正确认识和处理带有阶级斗争性质的社会矛盾,更需要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正确认识和处理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也需要运用阶级分析方法,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同

国际资产阶级打交道,离开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必定会受骗上当.无限夸大阶级分析方法的适用范围,是"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表现,否认阶级分析方法,回避或掩盖阶级斗争问题.则是"阶级斗争熄灭论"的表现.二者在理论上都是错误的,在实践上都是有害的

1、官僚阶层(包括一切国有资产经营者和事业单位),掌握着中国所有的公共权力,并且一般都能利用权力获得财富。是整个社会最大的既得利益集团。但

由于其维护其既得利益的强大驱动力而致使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造成巨大的极其

危害的阻碍。高层也想改变这种状况,但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庞大的官僚集团使

这种努力变的不可能成功。太多的中国历史也证明这种成功的可能性几乎为

0。

2、资本阶层,他们掌握了绝大部分因为改革20多年以来积累或压榨而得的民间资本,他们一般有一定名望和地位,但没有权力,包括保护自己财产的权

力,失落之余,他们中的大部分可能都选择了物欲,官僚阶层或许也乐于看到

这种状况的发生。但随着群体的扩大和逐渐觉醒,对权力特别是保护其财产的

权力的要求应该是日益强烈。他们与官僚阶层到现阶段为止还算和睦的关系可

能将一天一天疏远。但不可否认有相当一部分将一直被官僚阶层收买。

3、中产阶层,他们依靠自己因为受过良好教育而拥有的技术以获得高额的薪金,一般说来,这批人可能是社会的稳定因素,主要原因可能是他们基本都有

很好的生活保障和看好的前景,同时又因为他们是自食其力而不会成为穷人愤

恨的对象。也许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人在中国的数量是越来越多。但不可忽略

的事实是,由于有官僚阶层的盘剥和资本阶层的压榨,中产阶层或许是现阶段自我感觉压力最大的一个群体,他们有足够的智力认识到相对官僚和资本阶层社会对他们有多么的不公,同时他们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他们认为有必要的联合行动,只要时机合适。所以,所谓的“最稳定”的阶层极有可能会演变成为最不稳定的一个群体。

4、小资产阶层,或称“小老板”,他们一般都有自己的小天地,且一般将自己全部的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了自己的小事业中去,资本阶层的“大老板”是他们奋斗的目标,对于与自己小事业无关的事情他们没有兴趣去关心,他们会去寻找一个又一个的机会或利用社会中一个又一个的漏洞去实现自己的“大老板”梦想。

5、工薪阶层,他们一般在政府、企业的底层,奋斗到中层或许是他们中的大部分人的最终目标,他们一般忙于生计而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关注自己周围以外的事情,但如果一旦时局有变,他们也很容易被煽动利用起来。

6、广大农民、民工、城市贫民,他们是整个社会的最底层,社会分化的日益严重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推到了绝望的境地。他们是社会治安的不稳定因素,但一般也仅仅限于治安。在未来10年左右,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尤其是一些城市贫民,极有可能首先受中产阶层的煽动而威胁政权。从而形成社会不稳定的最大因素。

1.“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工具”这句话对吗?

从历史上来看,从各国的情况来看,这句话是正确的。世界上并不存在什么全民国家,全民党。

2.什么是阶级?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一部分社会存在相同的人群,有着相同的经济利益,相同的政治利益,也就有着相同的意识。这部分人群就形成了一个利益相同的群体,并且这个群体与其他群体的利益存在着差异,甚至存在着矛盾。这个群体就是阶级。

中国近代历史上主要有:封建地主阶级,官僚资产阶级,买办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富农阶级,中农阶级,下中农阶级,贫农阶级,雇农阶级,工人阶级,以及城市贫民阶层,知识分子阶层,等等。

一般把工人阶级和雇农阶级称为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或者在旧社会)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

把贫农阶级和下中农阶级称为半无产阶级。

把小资产阶级和中农阶级称为中产阶级。

我国宪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由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共和国。所以我国的统治阶级是无产阶级,被统治阶级是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作为剥削阶级已被消灭)

幼儿园教育软暴力的表现类型及对幼儿的伤害探析 2019年精选文档

幼儿园教育软暴力的表现类型及对幼儿的伤害探 析 “教育硬暴力”对幼儿的身体造成明显的伤害,这些伤害易被监护人员察觉,这种现象虽仍在发生但已得到社会明显的关注。然而,在幼儿园生活中,暴力又以另一种潜藏的形式出现,可以将其形象地称为“教育软暴力”,如教师对幼儿忽视、辱骂、威胁等,幼儿之间谩骂、孤立等。这种暴力行为不如硬暴力明显,它主要是通过“心理虐待”来实现惩罚目的,使幼儿心理受到侵犯,甚至对幼儿日后的心理健康、人格发展等造成影响。由于幼儿身心发展处于特殊时期,幼儿园出现的教育软暴力现象难以为监护人员察觉,还没有引起社会各界足够的关注,但是它造成的伤害毫不亚于教育硬暴力行为,所以幼儿园教育软暴力现象值得警惕与关注。 1幼儿园教育软暴力的概念界定 首先通过一组相关概念的区别来界定“幼儿园教育软暴力”的概念。“教育软暴力”和“教育硬暴力”的区别很容易辨别,但是“教育软暴力”和“教育惩罚”的区别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这里的教育软暴力不同于教育惩罚,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也指出:“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是必要的。”[1]教育惩罚是在学校的教育过程中,教师正当使用教育管理权,针不损害学生心理惩罚,对学生犯下的错误和不良行为进行批评、.

和精神,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发展的行为。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说到:“犯了过错的人应当受到惩罚。但是他们之所以应受惩罚,并非因为他们犯了错,而是为的要使日后不去再犯。”[2]可见,适当的惩罚在教育过程中也是有必要的,并且夸美纽斯还说到:“不过,一切纪律都当小心地施用,除了诱导学生去把他们的工作完全作好以外,没有别种目的。”[2] 然而教育软暴力行为已经超出合理惩罚范围,它夹杂着施暴者的主观态度和偏见,对幼儿心理和精神造成的严重伤害不可抹灭。 另外“教育惩罚”的实施者为教师,发生在教师和学生之间,而“教育软暴力”的实施者可能为教师,也可能为学生,发生在师生之间,或者学生之间。 所以这里将“幼儿园教育软暴力”界定为在幼儿园中,施暴者(幼儿教师或幼儿)有意或无意地从语言和行为方面对受暴者(幼儿)忽视、孤立、辱骂、威胁、嘲笑等,致使幼儿心理和精神受到伤害的一种行为。 2幼儿园教育软暴力的类型 多数研究者关注教育软暴力现象的具体表现形式,并且多是从教育软暴力的施加者――教师这一角度出发来分析,使社会各界把对教育软暴力的关注点地放到了教师身上。的确,教师作为教育软暴力的施加者更为明显,更能引起关注,但是也不能忽略在这里笔者不拘泥于学生在互动交往过程中发生的软暴力现象。.教育软暴力的具体实施方式,注重教育软暴力的整体性,从宏观

(2020年整理)教育热点现象分析.doc

学海无涯 教育热点现象分析: 1、德育教育历来为学校教育所重视:小学一二年级开设了《品德与生活》的课程,三到六年级开设了《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初中和高中也有相应的课程开设。但是从孩子们日常的言行举止透露出,目前的道德教育收益不大。请结合你的教育实际,谈谈在德育教育问题上,我们主要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法。 答:一、存在的问题 1、学校德育工作的相对滞后性与社会发展性之间的矛盾。 首先表现为德育观念的淡化,“德育让位”的现象还大量存在。其次,德育目标与社会实际的脱离;再次,德育的内容与学生的需要背离。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只注重人的知识学习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格的培养与思维的训练。 2、学校德育的正面教育与社会家庭负面影响的矛盾。 学校、家庭、社会都是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其中,学校是主导学生价值取向、内化素质的主要阵地。但当前学校、家庭、社会的德育目标还缺乏一体化。社会、家庭客观存在的消极因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正确的价值定位和道德的完善。 3、学校德育工作与学生自我实践的矛盾。 德育工作必须通过受教育者的理性选择才能实现,而这种理性选择的最好方式就是亲身实践。长期以来,学校的德育工作与学生自我实践存在脱节现象,停留在口头认识和表面形式上,忽视了道德品质的培养与锻炼。 二、改进的方法 1、提高对小学德育工作的认识 要树立系统的德育观念。德育工作是一系统工作,它不仅是学校的任务,还需要社会与家庭等方面协同。必须用系统教育观念作指导来运作德育工作,即形成一个网络小系统,学校与社会教育网。学校还要利用社会的各种德育基地,形成一个德育系统,各种途径相交叉,推进德育健康有序运行。 2、处理好小学德育工作目标和内容之间的关系。 3、构建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德育课程体系。 4、创新小学教育工作方法。

试析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其意义

试析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其意义 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主要方法之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对“异化劳动”的研究,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社会问题的独到视角。 马克思从费尔巴哈那里接受了实证的原则,并将它贯彻到底,运用到具体的物质领域即经济领域。正是辩证法和唯物主义使马克思抓住了作为资本主义社会批判,进而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地批判的关键概念——异化劳动。 “异化”最初是经济和法律用语,黑格尔把它从经济学家们和卢梭的《社会契约论》那里借用过来,并提高到了哲学的高度。在黑格尔那里,异化就是绝对精神的外化,也就是理念客观化其自身于自然界中。这是理念自身的运动,又是理念向自身的回归。因此,异化本身就包含了对自身的扬弃。在这里我们发现,黑格尔的本体是理念,虽然他又称之为客观精神,但客观只是用来修饰精神的。因为“真理就是思想的内容与其自身的符合……不好与不真皆由于一个对象的规定或概念与其实际存在之间发生了矛盾……唯有上帝才是概念与实在的真正符合。但一切有限事物,自在地都具有一种不真实性,因为凡物莫不有其概念,有其存在,而其存在总不能与其概念相符合。因此,所有有限事物结不免于毁灭,而其概念与存在间的不符合,都由此表现出来”。 “主观目的与客观结果的背离从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再一本正经的强权也改变不了的思想“放荡”的本性——这也是规律——如果存在规律的话。”“异化”一词,只不过在那里是疏远、脱离、转让的意思。在卢梭的社会契约理论中所讲“异化”是指权利的让渡;在德国古典哲学家那里,是主体与客体分离产生的存在物的异化,具体表现就是,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主体与客体的异化;费尔巴哈的宗教的异化。随后,黑格尔将费尔巴哈宗教异化论扩展到人对金钱的异化,而马克思所讲异化则是人对劳动的异化。 马克思在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3版,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8年重印,以下简称《手稿》)中,论证了:1、人与劳动产品(人与物)的异化,即“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者相对立”;“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以致工人生产的对象越多,他能够占有的对象就越少,而且越受自己的产品即资本的统治”。2、人与劳动活动(自我异化)的异化,即“劳动作为一种与他相异的东西不依赖于他而在他之外存在,并成为同他对立的独立力量;这意味着他给予对象的生命是作为敌对和相异的东西同他相对立”;“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劳动的异己性完全表现在: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就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3、人与自己类本质的异化,这种类本质在马克思看来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而这种异化就表现为“生活本身仅仅表现为生活的手段”;“自己的本质变成仅仅维持自己生存的手段”。4、人与人相异化。这在马克思看来是人与自己劳动产品、生命活动、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当人同自身相对立的时候,他也同他人相对立”。人的异化表现在人和人的关系上,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和工人之间剥削和被剥削、压迫和被压迫的关系。

什么是家庭教育中的软暴力汇编

什么是家庭教育中的软暴力汇编 近年来,教育硬暴力现象越来越少,这无疑是我国教育的进步.然而,在教育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种容易被忽视的教育暴力现象,那就是教育软暴力.这类暴力行为对学生的伤害毫不亚于硬暴力,因此,应引起广大家长的警醒和深思. 教育中的那些软暴力:妈妈你何时才会夸奖我 女儿:妈妈,我要如何才能得到你的夸奖 小张今年读初二,成绩中下。她最怕的就是妈妈带她到亲友家去,因为一见面,妈妈就会数落她的缺点,如不按时完成作业、数学成绩差等,而自己的点滴进步却从得不到妈妈的表扬,她的内心充满了恐惧和自卑感。小张还清晰地记得,从小学4年级起,妈妈就喜欢用成语接龙的游戏考她,但无论能否接上,她都得不到妈妈的夸奖。 记得有一次,我妈妈说到了龙腾虎跃。我想了3分钟想起跃跃欲试,当时我内心很兴奋,以为终于接上了,肯定会赢得妈妈的夸奖。但是,妈妈却说你怎么接的这么慢啊!我心里一下子凉了半截。 玫瑰小学五年(4)班常欢宁说:我爸爸的脾气很躁,如果我表现不好,他就会骂我,有时还动手打我,但就算我表现好,他也不会表扬我。我要上很多补习班和兴趣班,很少有时间休息和玩耍。当我古筝弹得不好时,爸爸就会在旁边唠叨,拿眼睛瞪我,这是我最怕的。挨训后,只得一个人躲在房间里,抱着布娃娃哭。妈妈虽没多少时间管我,但每天给我做饭,还会抱抱我,我觉得很亲切。

温柔软暴力普遍存在 专家认为,小张和欢宁的遭遇其实是一种软暴力。与体罚式暴力不同,家长[微博]施行软暴力不需动手动脚,只需动口。但它的伤害力甚至超过肉体上的折磨,对孩子造成的心理压力远比体罚的后果更令人恐惧。 调查显示,这种软暴力在佛山的家庭中普遍存在。在小学生子女中,有受过父母大声责骂的占40.98%,遭受过父母不关心经历的占7.23%,被父母说你是捡来的等令人害怕的句子的占10.55%。 而作为初中生,被父母责骂、感觉父母没有关心自己的比例都上升了,初中生超过六成,为60.73%,高中生也有58.42%;被父母说是包袱、累赘、多余的,也有上升趋势。小学生只有占4.96%,初中生则上升到12.03%。 报告总结,低年级的小学生,遭受的暴力以肢体接触类的硬暴力为主,初中生则以语言上的软暴力为主,而对于高中生而言,则是言语上的软暴力和行为意愿类暴力为主。

十大教育热点问题

热点一如何改革高考招生制度问题 纵观社会各界、学术界和教育实践领域关于高考改革的观点或意见,其共同点在于,均主张在传统考试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更加科学和更加公平的高考招生制度体系,实现从单一考试到多元评价的跃升,这是当前高考招生制度改革面临的核心问题,也是我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面临的关键环节。 热点二如何解决农村教师问题 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主要面临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低,教师津贴补贴拖欠严重;农村中小学教师县镇超编和乡村缺编(包括结构性短缺)现象并存,边远地区教师严重短缺且补充困难;农村中小学教师结构型短缺与师范院校毕业生无法入编并存;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职称有待提高;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流失现象突出,边远农村地区教师流失更为严重;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缺乏保障,教师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清退农村代课教师难度大、遗留问题多。 热点三如何发展职业教育问题 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对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影响:我国主流文化教育思想史“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求学,求的是圣人之道,讲求的是大道不器、雄才大略。“技”“艺”都属于雕虫小计,这似乎是在教育领域之外的。这从深层心理上影响着人们对职业教育的看法。二是社会现实劳动分工中存在的劳动环境、工资待遇等问题的影响:职业教育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劳动者,而我国一线劳动者的就业稳定性差、劳动环境差、工资待遇低直接降低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三是职业教育有关管理与政策的不完善降低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办学体制、招生政策等所导致的重职前教育轻在职培训、中职与高职的脱节等问题使职业教育没有吸引到有潜在需求的人群。四是职业教育本身存在种种问题所导致的质量不高的影响,如我国职业教育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工学结合模式推进苦难等问题导致一些职业教育质量不高,也降低了职业的吸引力。 热点四如何解决择校问题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大中城市中择校现象的逐渐显现和扩大,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择校问题进行规范治理。在政策的总体思路上,概括来说经历了一个从禁止择校到“堵”、“疏”结合再到以均衡发展破解择校问题的转变过程。 我们应当对义务教育阶段公众的择校需求与公众对现实中择校的不满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应当反思公众究竟是反对择校,还是反对目前失控、无序以及越来越远离教育本义的择校?二者不应混为一谈。从而,治理择校的政策也不应以消除择校为目标。注重优质教育的生成而非单纯扩充,提供可选择的优质特色教育,使人人各得其所,各择其校,才是真正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热点五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问题

当今教育现象简析

教学论文 题目:当今教育现象简析 单位:南阳第三中等职业学校 作者:兰清浩

当今教育现象简析 摘要 在当今社会中,无论是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还是负责家庭教育的家长,都深感对教育的“无奈”,所谓教育的无奈指的是教育在社会面前深感无力。这种教育的无奈主要源于社会转型的价值动荡和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本文主要从这两个方面对当今社会中教育的无奈进行归因分析,以期对改变这种无奈而有所启示。 关键词 教育; 无奈; 原因分析 正文 在当今教育中存在这样一个怪圈:身为学生,感受更多的不是知识获得的欣慰,而是深深的疑问和迷茫,似乎求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考大学,而读完大学后却又感觉所学到的知识在社会中被“束之高阁”;身为教师,感受更多的不是身为人师的自豪,而是深深的困惑和无奈,所学到的教育理论总是在实践中“碰壁”;做为家长,感受的不是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喜悦,而是父母与子女之间在各个方面的激烈碰撞。我们不仅要问当今的教育究竟怎么了,这种无奈又是缘自何处呢? 一、社会转型的价值动荡 随着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解体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传统整体主义价值观受到各种价值观的冲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相对民主、自由、开放的百花齐放的局面。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种多元价值观取代一元价值观是一种进步,它使人成为真正有主体性的人。然而,面对这样多元价值观并存的局面,人们又觉得无所适从,出现了各种混乱纷出的现象。 当前国人在精神信仰、价值理想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蕴涵着深刻的危机,这种危机主要表现在人们道德感和社会公德心的缺乏、人际关系的陌生化以及人沦为金钱、物质、欲望的奴隶等。正如学者刘智峰所指出的:“在这个人欲横流、金钱至上、浮躁喧嚣的年代里,只要我们的良知还没有泯灭,神经依然敏锐,

异化劳动与人的本质的复归_对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的几点认识

劳动价值论的一个划时代的意义,便在于它宣 告了一个关于人的独立的宣言:劳动创造价值意味着,人可以通过劳动来创造世界并且确证自己的存在而无需假手于上帝,即“人本位世界”。我们人在这个世界中应该是主体,是这个世界的中心,人之外的物则是客体,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是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服务。[1]4因此,当启蒙思想家举起“人”的思想旗帜砸碎中世纪的“上帝之城”时,人性的光辉就在尘世中闪闪发光了。把人从上帝那里夺回来,这是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伟大功绩。马克思正是通过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思想的改造,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 一、对黑格尔劳动对象化思想的提升 “黑格尔的《现象学》及其最后成果———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辩证法———的伟大之处首先在于,黑格尔把人的生产看作是一个过程,把对象化看作失去对象,看作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因而,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劳动的结 果。”[2]101 黑格尔否定性的辩证法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的,他把一切现实事物的本质归结为概念,然后用概念的联系说明事物的联系,把人通过 劳动改造自然的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完全 抽象化为精神的自我创造和自我认识的过程。这就造成了“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被绝对地相互颠倒了:这就是神秘的主体—客体,或笼罩在客体上的主体性,作为过程的绝对主体,作为自身外化并且从这种外化返回到自身的、但同时又把外化收回到自身的主体,以及作为这一过程的主体;这就是在 自身内部的纯粹的、不停息的圆圈。”[2]114 对此马克思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批判和改造。 第一,马克思肯定了黑格尔“把劳动看作是人 的本质,看作是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2]101 ,“劳动是人在外化范围之内的或者作为外化的人的自为的 生成”[2]101 ,即认为对象化或外化的主体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包含着内在矛盾的能动的主体。但是黑格尔唯一知道并承认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的劳动,换句话说,黑格尔所理解的主体并不是现实的人,而是抽象的绝对的精神。马克思把能动性归之于感性存在的人,把主体理解为能动和受动的统一。 第二,黑格尔把一切事物都精神化,把人、人的本质等同于自我意识。因此,人的本质的一切异化也就是自我意识的异化;扬弃异化也不是实际的改变客观对象,而只是纯粹的思辨的过程。“正像本 异化劳动与人的本质的复归 薛 稷 (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太原030006) 摘 要: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经济学角度入手,目的是批判资产阶 级国民经济学,从经济上为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作出说明,但在写作思路中马克思开始转向关注共产主义问题,通过批判黑格尔思想,依据劳动实践观论述了私有财产的产生与扬弃。对黑格尔的劳动实践以及费尔巴哈的异化的理解来阐述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 关键词:劳动;自我意识;对象化;异化;异化劳动中图分类号:B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808(2010)06-0051-03 [收稿日期]2010-08-23 [作者简介]薛稷(1980-),男,山西吕梁人,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助教,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对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的几点认识 第27卷第6期2010年12月 晋中学院学报Journal of Jinzhong University Vol.27No.6Dec.2010 51··

中学生厌学现象分析与应对方法

中学生厌学现象分析与应对方法 一、中学生厌学的成因 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和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同阶段的学生以及不同的个体其产生的原因不尽相同。根据中学生所处的阶段和身心发育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层面: (一)自身因素 自身因素是中学生产生厌学现象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首先是学习态度问题。部分中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志向不定,缺乏学习动机,因而不能充分认识学习的意义,在学习上没有自制力和坚持性。其次是学习方法不当。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尽管平时也很努力,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学习上的失败往往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导致厌学心理产生。三是性格问题。有些学生注意力散漫,有意注意少,无意注意多,微小的动因也能使他们呈现明显的分心状态,他们情绪不稳定,听课不专心、作业不用心、预习、复习无恒心,形成心不在焉的不良习惯。还有些学生由于性格原因,不易也不愿意与别人沟通和交流,同学关系不融洽,感到在学校没意思,从而产生厌学心理。四是生理因素。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育阶段,由身体不适引起厌学的现象也不少见。如营养不良、易疲劳、体质屏弱,经受不住较长时间的学习,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学

心理。另外,视力、听力异常的学生也会因为视力、听力障碍而导致不能充分理解教学内容,逐渐丧失学习兴趣,导致厌学。 (二)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将影响着孩子的一生。部分家长由于对科学的教育规律了解甚少,与子女的沟通甚少,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背道而驰。心理学家研究表明,父母教育方式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大多数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大,目标过多,关怀过度,压力过大,仅看重学习而忽视包括心理品质在内的非智力因素良性发展。一旦孩子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有些家长经常采取讥讽、数落、辱骂、厌恶、苛责、蔑视和冷漠等“软暴力”形式对孩子心理进行伤害,家长的“软暴力”比“硬暴力”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更具有隐蔽性,杀伤力更大、更持久。会给孩子的一生留下挥之不去的阴影,使孩子产生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摧毁孩子学习的自尊心、自信心。 (三) 学校因素 学校是专业的教学机构和场所,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学校教育是人们接受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往往成为终生教育的关键时期。中学阶段正是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中学阶段的学校教育尤为重要。在我国现阶段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学校教育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成为学生产生厌学的诱因。一是课程设置不合理。如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仍追求“大而全,的倾向,课程内容被赋

怎样看待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

怎样看待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 科学对待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正确面对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从根本上反映社会热点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实质上体现了人们对过上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 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问题,人类社会正是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前进的。社会热点问题凸显及其新特点表明,我国改革发展又到了一个新的关口,科学对待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已经成为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重大课题,成为摆在当前的突出任务之一。而科学对待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归结起来不外乎正确认识和有效解决,也就是要弄清“怎么看”,明确“怎么办”。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清才能方向明。我国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十分复杂,正确认识并不容易,特别需要坚持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立场、观点、方法正确,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形成正确认识;立场、观点、方法不对,必然陷入主观和片面,造成认识偏差。面对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我们应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特别是唯物辩证法这一锐利思想武器来加以认识。这样才能不断增进共识,为有效解决问题奠定坚实的思想认识基础。从这个前提出发,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呢? 理性地看。就是客观承认、积极面对。问题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不会因为人们不承认而消

失。因此,面对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我们应当客观承认、积极面对。那种对问题视而不见、漠然置之的态度,那种闻问题而色变、视问题为洪水猛兽的态度,是不理性、不可取的,既不利于正确认识问题,更不利于有效解决问题。 严肃地看。就是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看问题应坚持实事求是,不放大,也不缩小;不言重,也不看轻。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都是大问题而不是小问题,切不可掉以轻心。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同志包括一些领导干部却把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看小了、看轻了、看淡了:或者认为它们同其他社会问题一样都是“问题”,没什么了不起;或者认为它们既然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就是“正常的”;这些认识需要及时改变。 全面地看。就是系统分析、整体把握。同其他事物一样,问题都是普遍联系而不是孤立存在的,复杂问题更是如此。要正确认识问题,就要对它全面地看:既要瞻前顾后,也要左顾右盼;既要总体把握,也要分清主次。如果“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就很容易导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有坚持从总体上进行把握,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进而推动问题的有效解决。 具体地看。就是区别对待、“就事论事”。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在性质、成因、形态上有某种相同和类似的方面,但不可能完全一样;即使是同一个问题,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表现。这就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是什么问题就说什么问题,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范围内的问题

(完整word版)教育热点评析问题八篇(超详细)

《班级管理》教育热点评析问题 班级:13物理 姓名:谢佳文 学号:1332210064

标题:武汉一初三班主任用网络游戏激励学生家长评价不一(节选)9月底,胡奎平老师向全班50位学生发出“英雄招募令”,挑选出十位学习成绩优秀、行为习惯良好的学生作为“盟主”。每位盟主自己组建各队成员,以5人为一小组进行小组式PK学习。以一个月为单位,进行“英雄联盟”排位赛,授予“最强王者”、“华贵铂金”、“不屈白银”等网络游戏中的称谓排名。 学生侯良椿是盟主之一,他说,联盟组建后,盟队里的学习氛围浓厚,“每天中午我都会抽出半小时给组员讲解语文阅读题或是英语完型填空,放学后根据当日老师布置的作业量适当增减小组作业量。” 为更好地起到表率作用,侯良椿也改掉在课堂上“插嘴”的坏习惯,“一定要争取盟队拿到‘最强王者’的称谓”。 ①这个案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开展班级活动的成功范例。从中可以看出,该班主任利用大多同学们都知道的游戏“英雄联盟”开启联盟式学习,从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性地开展了新颖的学习模式,以小组形式为学生提供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的机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自主性,使得生生之间“活”了起来,既是教育的艺术,也是艺术的教育。 ②小组式的新颖学习模式使得盟队的学习氛围的浓厚,一改以往枯燥式的“各顾各”的学习模式,肯定学习认真努力的同学的同时,也给予“中等生”和“后进生”了一个场所去共同进步,促进了生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学习,良好班集体的和谐人际关系使得班级之间的凝聚力在生生之间的互相协助及竞争中日益增长。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发展的舞台,教师通过科学的方式影响集体,提高集体的素质。 ③初中生的心理变化在这一时期是十分明显的,各种外界的影响要求初中生有着更高的感知能力,因为他们的感受性和观察力很快的发展起来,很明显,该教师的创新学习模式虽然收到了很好的成效,但不被个别家长所认可,究其原因,初中生辨别能力并不健全,在教师新颖的“联盟式学习教育”下产生老师对学生玩游戏是持一种认可的态度,再加上大多初中生意识的集中性稳定性较差,可能会去接触“英雄联盟”游戏,从而上瘾。该教师的创新教学是否可行还应再从长远性考虑,有待斟酌。

剖析一种教育现象

剖析一种教育现象 ——追求热闹的“满堂问” 偶尔观看自己以前的教学视频,感觉自己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多的是靠频繁的提问,在反复的问答之中推进教学的进程。再想想自己听其他教师的课,这种现象还相当普遍。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热热闹闹”的满堂问呢?它是高效教学的必然要求吗?它是新课程改革追求的目标吗?答案是否定的。 作为课堂教学的突破口——课堂提问,既能引领学生的思维,又能有效地推进教学的进程,是课堂教学中的“常规武器”。但课堂中的提问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最重要的是我们提出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只有能促进学生思维的问题才是有效的。如果我们在一节课中总是拿一些思维含量太低的问题来发问不止,光靠学生用简单的“是”“对”“好”“明白”……来回答,那么我们的问题又有多大意义呢?这种看似频繁的师生互动,根本调动不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反而还会诱发学生阴阳怪调的回答,博得全班的哄笑,使教师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 另外,有的教师提的问题过大或过于笼统,致使学生不知该如何作答,于是教师就反复“引导”,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的追问,直到学生的答案与自己预设的答案相符,才肯善罢甘休。其实这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一言堂”——学生充当了教师的传声筒。 那么,什么才是有效的课堂提问呢?上网搜索了一下,发现提问大致依据布鲁姆的分类,分为六种类型: 1.知识(回忆)水平提问 这种提问是要求学生通过回忆检索已有知识来回答问题。问题的答案教师先前已给出,学生不需要深入思考,只需从记忆中提取材料,就可以回答此类问题,如:“三角形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哈尔滨位于哪个省?”“《西游记》的作者是谁?”知识水平的提问可以用来确认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内容。但此类提问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较少,学生不需要进行深入思考就可以回答。因此,此类问题在课堂上不宜过多使用,一般在课堂引入阶段教师检查学生先前知识情况,或课堂讲授阶段教师了解学生对新内容的掌握情况,适合使用此种提问方式。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在当代中国的价值 一、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涵义 异化劳动是一个综合概念。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用表达了极其丰富的内容,各部分内容之间具有一种规律性的相互的关联。而这种关联的核心就是对社会活动的主体——人的关怀。人是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出发点,而其落脚点也是人,即在扬弃异化劳动的基础上达到人的本质复归,成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劳动包涵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规定“物的异化”,即劳动的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的奴役”,表现为“人”的贬值和“物”的增值,其发展规律为:原初的劳动对象化——异化劳动——扬弃异化回归到非异化的劳动对象化;第二方面规定“劳动行为本身的异化”,其发展规律为:原始的自由劳动过程——被迫的强制劳动过程——更高水平的自由创造性的劳动过程;第三方面规定“人的类本质同人相异化”,其发展规律为:人的原初的类本质——人的异己的本质——复归到人类本质;第四方面规定“人同人相异化”,其为前三个规定的直接结果,涵义是人在生产中的社会关系和发展规律:原初的非异化生产关系——异化生产关系——共产主义。 二、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在当代中国的现实价值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有着巨大的现实价值,它对于反思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对于我们重新关注人的自身,重新审视人的价值及人在当代中国社会中的作用,思考人类的发展前途,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的异化现象都具有非常深刻的价值和引导作用。 (一)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对我国当代社会发展的价值 异化现象在私有制社会产生,但异化现象不是私有制社会独有的。现今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非公经济取得了合法地位,而且在发展迅速,因此异化现象的存在有其客观必然性。马克思在探讨人类社会发展时曾说过,“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现今我国社会存在着不少异化现象,让我们看到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物质文明与政治、精神文明发展的不平衡。因此我们要加大改革力度,协调好这三方面的关系,并且处理好人与物、资本与劳动、科技与道德、公平与效率、发展与代价之间的关系,健全法律制度,实现更好、更稳定的发展。但是,我们所处的社会还存在着束缚人健康发展的消极因素。某些人并不是积极地“琢磨事”,而是全身心的“琢磨人”。为了促进人才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充分利用,我们必须努力营造一个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事业以及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环境,这样的环境就是用一种机制、一种价值导向去保证那些有能力干事业、干成事业、干好事业的人才不仅能脱颖而出,充分发挥作用,而且能得到尊重和回报。我们要扬弃异化,不仅要使外在价值得到保障,更要注重内在取向,即注重人类自身的建设。 (二)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对我国人的发展的价值

工作心得:“套路贷”中“软暴力”行为的司法规制分析(最新)

工作心得:“套路贷”中“软暴力”行为的司法规制分析(最新) 一、“套路贷”的含义及其行为阶段 “套路贷”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假借民间借贷之名,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与被害人签订“虚假、阴阳借款合同”等明显对其不利的各类合同,之后通过“制造资金走账流水”“肆意认定违约”“转单平账”等方式“强立债权”“虚增债务”,进而向被害人索要“虚高借款”的行为。此外,行为人在向被害人索“债”过程中,往往采用暴力、胁迫、“软暴力”、虚假诉讼等手段。 从司法实践过程来看,“套路贷”行为的实施主要经历以下三个不同的阶段: 1.诱骗他人签订借款合同 “套路贷”主要开始于民间借贷,行为人通过诸如“小额贷款公司”“投资公司”等名义,为规避法律,通过违约金、中介费、保证金等各种方式诱骗被害人签订虚高的借款合同,制造民间借贷的假象,然后为把虚增款额“坐实”,诱导受害人制造

一条“银行流水与借贷合同一致”的证据链。但实际上被害人并未或只是部分取得转入银行账户的钱款。 2.恶意垒高借款金额 在签订借款合同后,行为人通过各种方式拒收还款,故意造成被害人违约,或者在借款合同到期被害人无力偿还借款时,往往采取诱骗、逼迫、威胁、拘禁等非法手段,使被害人签订新的借款合同以平账。不断将债务放大,进一步垒高借款金额,最终变成巨额欠款。 3.通过诱骗、威胁、暴力等手段索债 在被害人欠下巨额债务之后,行为人自行实施或雇佣他人采取各种手段侵害被害人合法权益,滋扰借款人及其近亲属的正常生活秩序,以此向借款人及其近亲属施压;或利用虚假材料提起民事诉讼,向法院主张所谓的“合法债权”,通过胜诉判决达成侵占借款人及其近亲属财产的目的。 二、“套路贷”中“软暴力”行为的法律解读

我国当前十大教育热点问题研究

我国当前十大教育热点问题研究 【浏览字体: 大中小】发布时间:2012-03-31 来源: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简介:该研究成果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2008年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集体项目“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究”(课题批准号:GY200839;批准单位: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重要研究成果。课题研究报告结论部分刊登在2010年8月17日《中国教育报》上,并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教育学》2010.10)。 问题是时代的呼声。自觉地关注问题、回应问题,是我们的工作不断取得突破和进展的重要前提。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教育改革也进入深水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必须正确对待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热点问题,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基于这一目的,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理论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对当前我国十大教育热点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专题研究。这些研究从教育热点问题入手,努力用科学的教育理念、生动鲜活的案例,解读我国教育热点问题产生的症结和原因,全面总结国内外相关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积极寻求解决教育热点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途径,力图形成促进教育自我完善、科学发展的有效机制。同时,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化解矛盾,引领教育研究的方向,对推动教育的改革创新与科学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研究背景

进入21世纪,党中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与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任务。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国教育在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同时,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和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党中央于2008年8月正式启动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制定工作。为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分别于2009年1—2月、2010年2—3月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收集到大量意见和建议,反映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中存在着许多热点问题。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究”课题组主要以《教育规划纲要》意见征集为基础,对公众关注的教育热点问题、近年来两会代表意见中显示的教育热点问题、地市级教育局领导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梳理。课题组采用SPSS15.0的描述统计方法,对确定的教育热点问题进行统计并排序。位列前10位的教育热点问题包括:高考招生制度问题、农村教师问题、职业教育吸引力问题、择校问题、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教师评价问题、政府教育投入问题、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幼儿教育普及问题、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问题。 这些热点问题反映了公众对教育的关切与期盼,其主要特征:一是覆盖面广,涉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方面

试述克服异化劳动的可能与途径1

试述克服异化劳动的可能与途径 摘要:随着经济的日益迅速发展,市场对各种产品需求日益增加,虽然现在已进行大规模现代化生产,但仍需大量劳动者进行流水作业,超负荷劳动, 所以马克思提出的异化劳动理论在今天仍会适用。本文认为异化劳动现 象不会彻底消除,且会长期存在,但可以通过分析异化劳动产生的原因, 寻找克服异化劳动的可能与途径。 关键词:异化劳动;产生原因;克服;可能与途径 前言 异化劳动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首次提出的概念,并指出异化和异化劳动是同资本主义私有制紧密相连的,“资本主义私有财产时异化劳动的现实表现,而异化劳动是资本主义私有财产的本质。”但现今,随着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中国也出现了异化劳动的现象。异化劳动虽不可彻底消除,但我们应试图研究寻找克服异化劳动的可能与途径。 一异化劳动的本质 在马克思看来,异化劳动,本质而言,就是人的类本质的丧失,就是人性的扭曲。通俗地讲,就是说人虽然具有人的形体,却像动物那样地活着。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从直观的经济事实出发,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的异化劳动现象,他认为异化劳动具有四个规定性[1]:

第一,工人同自己劳动产品的异化。马克思的逻辑起点是这样一个经济事实:“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 第二,工人同自己的劳动相异化。异化不仅表现在结果上,而且表现在生产行为中,表现在生产活动本身中。自我异化是物的异化的直接原因,而物的异化则是自我异化的必然结果。劳动的异化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其次,工人的劳动不是满足劳动需要,而只是满足劳动需要以外的那些需要的一种手段。最后,对工人来说,这种劳动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别人的他在劳动中也不属于他自己,而是属于别人。第三,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是类存在物,“异化劳动从人那里夺去了他的生产的对象,也就从人那里夺去了他的类生活”。因而,异化劳动使自然界同人相异化,同时异化劳动使人本身,使他自己的活动机能,他的生命活动同人相异化,这就导致了类同人相异化,即对人而言,类生活变成了维持个人生活的手段。第四,人同人像异化。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人同自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同其他人的关系才得到实现和表现。通过异化劳动,人不仅生产出同他作为异己的、敌对的力量的生产对象和生产的关系,而且生产出其他人同他的生产和他的产品的关系,以及他同这些人的关系。总之,在劳动之外的人同这个劳动的关系。工

中小学教育软暴力现象及其成因分析精品文档5页

中小学教育软暴力现象及其成因分析 教育软暴力中,教师经常通过嘲讽性的粗暴语言或者冷漠鄙视的态度伤害学生。许多教师没有意识到自身的软暴力行为,他们认为这种言行是教育惩罚,和奖励一样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教育。但是两者之间具有本质区别,教育惩罚是通过惩罚让学生进行自我反省,教育软暴力给学生带来的是一味的伤害和心灵摧残。 一、教育软暴力的表现形式 在教育软暴力中,根据教育工作者的施暴手段将其的表现概括为教师的语言、态度、行为三方面。语言暴力是指教育者通过使用嘲讽、侮辱、贬低、威胁、恐吓等粗暴的语言对学生造成心理和人格伤害的行为;态度软暴力是指对学生亲疏有别,主要表现为:对差生的冷漠,对中等生的忽视以及对优等生的过度期望。不管是冷漠、忽视还是过度期望,对学生来说无疑都是一种伤害;行为软暴力是指教师通过强制分级、隐蔽性惩罚方式伤害学生心理的暴力行为,主要表现在给学生划分等级,贴予标签以及一些隐蔽性惩罚。 二、教育软暴力现象的原因分析 (一)自身因素 1.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导致众多问题出现。小学阶段的孩子自制力差,经常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爱说话,做小动作。这些问题虽然教师经常纠正,但小学生改正起来难度大,错误再犯率高,导致小学教师的教学变得异常繁琐和费心,这也很容易使教师失去耐心,从而有意无意地嘲讽、呵斥学生,对他们施暴;到了中学阶段,他们变得敏感自尊,身心发展还

不是很成熟,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网络媒?w的渗透,造成经常逃课、不听教师劝导、顶撞老师,甚至殴打老师的行为,这些都给教师的教育耐心和能力带来了新的挑战,容易引发软暴力。 2.独生子女心理素质差,部分学生存在性格缺陷。现在的中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性格任性、霸道,这样的孩子在学校里缺乏自觉性和组织性,不遵守纪律,言行冲动自控力弱,容易与他人顶嘴、掐架,甚至对教师的教导不屑一顾,这就容易引起教师爆发脾气,甚至出现软暴力。 3.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薄弱。现在中小学生的教育还是停留在“重智育,轻德育”层面上,学校只重视文化课的教学而忽略了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很多中小学开展的的法制道德教育都流于形式,所开设的相关课程只是应付教育部门的检查。在面对教育软暴力时,学生不懂得通过法律来维护自己,无形中助长了软暴力的发生。 (二)教师因素 1.教师职业道德的缺失。我国自古以来就注重师德的修养,提倡“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但是在西方思潮的冲击和功利性社会风气的影响下,教师价值观趋向功利化、物质化,师德信仰逐渐淡薄。教师把自身的利益看作个人发展的首要目的,忽视自身人格修养,言行表现粗俗,在教学中对学生缺乏耐心,甚至把个人的负面情绪带进教室,时不时对学生施暴,师德缺失是导致教育软暴力发生的首要原因。 2.缺乏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教育管理能力低下。虽然绝大多数教师都学过教育学和心理学课程,但大多是为了学分或者教师招聘,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教育理论知识的重要性,特别是一些缺乏教育经验的教师,教学

对教育暴力情况的文献综述

对教育暴力情况的文献综述 张中伟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摘要] 教育暴力的出现,对学校教育产生了较大影响,一直备受关注,相关研究对此做了大量分析。本文试图从教育暴力的概念、类型、出现的原因及如何防范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对预防和研究教育教学中出现的教育暴力有所启示。 [关键词] 教育暴力;文献;综述 学校教育暴力是人们广泛争论而又意见纷呈的话题,特别是推行素质教育、倡导“赏识教育”以来。笔者通过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分别以“教育暴力”、“教育惩罚”、“语言暴力”等为主题进行检索,选择了多种国内教育类核心期刊中有关“教育暴力”的文章和数篇优秀硕博论文作为研究对象。发现教育暴力研究文献2000年前总数不到2000篇,其后每年都有上千篇文章。鉴于这种情况笔者选取检阅了上世纪末至今的文章进行整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教育暴力的概念界定、类型、产生原因及如何预防等方面进行总结与评析,为教育暴力研究理清思路。由于这一时期主要表现为学校教育暴力事件,笔者按期产生前后将其分为两个阶段:高发期和关注期。高发期,由于上世纪末国家为解决“两基”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建设发展人才需求而给学校带来的负面影响。1关注期,这一时期国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年),并修订了《义务教育法》(2006年)目的是为学生减负,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一、教育暴力的界定 (一)教育暴力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暴力”的解释:一种是强制的力量:武力;一种是特指国家的强制力量:军队、警察、法庭对于敌对阶级是一种暴力。2按照《辞海》的解释是:一种是政治范畴的,指阶级斗争和政治活动中使用的强制力量;另一种是法律范畴的,指侵犯他人人身、财产等权利的强暴行为。3由上可知对暴力定义主要从政治和法律层面界定的,但从这两方面可看出暴力是发生在个体或群体之间,具有强制性和强暴的行为性,对人的 1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Z].上海:商务印书馆,2001. 3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浅谈当前教育几热点问题的认识

浅谈当前教育几个热点问题的认识 近几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有些问题反复出现,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因此,我就几个社会议论较多的教育热点问题,谈一点个人的认识。 一、关于应试教育的问题 多年来,应试教育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对此,我们应当思考,应试教育的出现究竟是我们的教育指导思想出了问题,还是整个社会出了问题?为什么我们一直在提素质教育,但学校教育还是围着高考转?从深层次上分析,这是个社会问题,而不单单是教育问题。对于一些群众来说,他们也许更关注自己的子女能否顺利升入一所好学校,将来找到一份好工作,过一种好生活。他们也许不太关心什么是素质教育,却会盘算孩子教育的投入与收益。他们对未来满怀憧憬,却更加关注现实的利益。这种思想与现实的矛盾、个人利益和国家民族长远利益的矛盾非常棘手。这也正是我们常常为之苦恼、为之困惑、为之进退两难、为之遭人诟议的问题。许多群众对子女的教育不惜金钱,不惜心血和汗水,所求无非是子女将来能立足,有发展,有出息。他们的这种“改变命运”的追求,理所当然,合情合理,无可厚非。但是,一座城市、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都围绕“高考升学”这个目标来运转,这是教育的悲哀,也是民族的灾难。科举制度曾以进步的面貌出现,却以百弊丛生的面貌而废除,给国家民族带来的深刻教训值得汲取。对于老百姓来说,如果把对教育的投资局限于高考升学,必然是失望大于希望,风险大于收益。如果我们认同教育的基本目的,那么,就必须有人站在更高的层面上,以战略的眼光来思考和规划教育发展;如果我们认同教育具有长周期、迟效性等特点,那么,教育就不可能只考虑当下,不能为了今天而牺牲明天。教育发展并非单向度服从社会发展,教育同时负有推动历史进步、引领社会发展的使命。我始终认为,坚定不移推进素质教育,就是对人民群众根本的、长远的利益的体现和实现 (二)关于中小学乱收费、“择校生”高收费问题 近几年,在一些地方和中小学校出现的乱收费、“择校生”高收费现象,社会反映比较强烈。国家教委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总体部署和要求,连续两年抓紧专项治理工作,初步遏制了愈演愈烈的发展势头。但是,由于各方面、各地区在认识上还不够统一,治理工作发展并不平衡。学校在收费方面出现的问题,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要具体分析。对腐败现象要坚决克服和惩处。但是,新闻媒体在报道这方面情况时也要实事求是。有的把教育界说成是暴利行业,这是以偏概全,是炒作和误导,不符合实际。就广大农村学校来说,主要还是投入不足。如果找不到病根,就不能对症下药,达不到治本的目的。研究学校收费问题,首先要计算教育成本;第二是确定政府、社会和受教育者对教育成本的分摊比例;第三是制定收费标准。这样,判断学校收费乱与不乱才有科学依据。转移支付不能光看支了多少,而要看学校实际得到多少。在农村,我们既要减轻农民负担,又要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否则,孩子受不到良好的教育,损害的是农民的长远利益。 应该看到,中小学乱收费、“择校生”高收费问题实质是社会诸多矛盾的综合反映。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综合治理,从根本上解决也还需要一段时间。三、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问题学生课业负担问题与择校现象有一些同源性的原因,虽然这与教育本身的制度缺陷有一定关系,但是,归根到底,仍然是社会就业、生存竞争在教育上的反映。学习本身是一项艰苦的活动,学生应该承担合理的学习负担。任何人要想在某个方面取得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汗水。这一点我们必须告诉学生。不能让学生误认为学习是一件轻松自在、垂手可成的事。但是,长期以来,学生的课业负担、心理负担确实较重,一定程度使学生的身心深受其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