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

小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

小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

发表时间:2019-01-07T14:27:26.237Z 来源:《素质教育》2019年2月总第297期作者:石少兰[导读] 在幼儿学习发展中,幼儿教师通过目光、面部表情、动作等一些无声的语言在幼儿学习发展中加以暗示,会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

重庆市武隆区实验小学集团青吉小学408500

一、激发兴趣

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教师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从小具有独立思考问题的主动性。

1.要让学生转变认识,意识到每次在学习新课前做好预习环节的重要性,让学生知道课前预习的好处是什么,并让学生明白预习作业也是老师交给自己的一项学习任务,同样应该尽力去完成。同时,老师在给学生布置课前预习作业时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文教学内容,有针对性、有侧重点地根据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而制定出相应的预习方案。

2.教师在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时,尽量全面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尤其是对于后进生的预习状况,更应及时去发现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从中体验到预习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

3.教师还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比赛活动引导学生加以课前预习。比如,在规定的时间内开展预习生字比赛,看谁能用较短的时间掌握最多的生字,优胜者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这样,就很容易激发起学生预习的浓厚兴趣。教师只要长期坚持这样的预习训练,学生也就不难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二、明确目的

预习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以便更好地掌握知识。让学生在预习时先明确预习前的相关问题,做到胸中有数:预习什么?预习多少?采用什么预习方法?比如,我在低段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就是这样要求学生预习课文的:首先对要求预习的课文,先弄清课文题目是什么,想想你能从题目中可以知道些什么或者是想去知道些什么;再给课文分出自然段,标出自然段的序号;然后对照生字表去圈出课文里的生字;再借助拼音通读几次课文,做到将课文基本读通顺,还可以勾出自己认为是好词佳句的词句或是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注上一定的符号,以方便老师作解答;最后,想想课文大概写了什么内容,并试着了解课后有些什么练习题。

三、解决问题

通过预习,教师要指导学生尽力解决以下问题:

1.要求对预习的课文、儿歌、古诗、语文园地、口语交际、我爱阅读等形式的语文内容大概了解讲的是什么意思?课文中要求“我会认、我会写”的生字各是哪些,各有多少?

2.预习过程中,哪些内容弄懂了,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

3.课后都有些什么练习题?

4.上述内容哪些是可以借助工具书自己能完成的?

5.预习内容中的相应插图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什么联系和帮助?

这样,学生有了预习作基础,教师再进行课堂教学,学生学习起来既容易把握住教学的重难点,也感到轻松。同时,还缩短了教师不必要的讲解时间,把说和练的机会多留给了学生。

四、教给方法

让小学生学会预习,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作为教师不只是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他们学习知识的方法。低年级学生由于刚开始时完全没有预习课文的经验和能力,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因人而异、循序渐进地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刚开始,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时间,一天天地反复指导他们学习预习的方法,对于完成预习任务较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而对于那些完成预习任务还不够到位的学生则需要老师先弄清原因,再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这样,当学生被老师有目的地训练一段时间学会了预习方法后,就可以独立地把在学校学习到的这种预习方法在家里运用起来。我根据不同的课文类型,提出不同的预习要求。

比如,低段年级学生预习课文生字时,我是这样进行指导的:

1.要求学生初读课文后先结合课后写字表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再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然后自己先尝试了解一下生字的结构、部首、音序、笔顺及笔画数。

2.要求学习基础好一点儿的学生,可以利用工具书去查找所预习生字的字义,弄清楚它可以组成哪些词语,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看看自己能否选择其中的某些词语进行造句练习。

平时,我都是让学生通过这种方法加以课前的预习,把课文中容易解决的问题尽量先解决,再把自己在预习时解决不了的问题集中交给老师,让老师帮助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在有了预习作基础,课堂上师生的教学活动就轻松了许多,教学效率也会有明显的提高。

总之,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与学生都已经发生了角色的转变,教师由传统的传授知识转变成现代教育的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和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从小具有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也正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预习是小学生的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也是他们的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它是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通过预习,可以提前了解学习内容,从而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培养小学生课前预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应当从小学低段年级就开始。当然,学生要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在短时间内都能够形成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持之以恒,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对学生预习一定要做到有的放矢,不断激发预习兴趣,坚持不懈,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地养成了预习的好习惯。这样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对于可塑性较强的小学生,他们将会终身受益。

传统美德小故事演讲稿篇

传统美德小故事演讲稿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学会宽容》。 数千年前,有这样一场对话: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对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时间飞逝,几千年如白驹过隙,可就是这样一句话,在经历了数千年整个世界的沧桑巨变之后,依然高高矗立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巅,俯瞰着人间冷暖。 宽容不是懦弱,不是无能,而是一种豁达,一种气量,一种将军额前能跑马、宰相肚里可撑船的宽广胸怀。 有一个故事,说是在美国一个市场里,有位中国妇人的摊位生意特别好,引起其他摊贩的嫉妒,大家常有意无意地把垃圾扫到她的店门口。这位中国妇人只是宽厚地笑笑,不予计较,反而把垃圾都清扫到自己的角落。旁边卖菜的墨西哥妇人观察了她好几天,忍不住问道:"大家都把垃圾扫到你这里来,你为什么不生气?"中国妇人笑着说:"在我们国家,过年的时候,都会把垃圾往家里扫,垃圾越多就代表会赚越多的钱。现在每天都有人送钱到我这里,我怎么舍得拒绝呢?你看我的生意不是越来越好吗?从此以后,那些垃圾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了。 这位中国妇人化诅咒为祝福的智慧确实令人惊叹,然而更令人敬佩的却是她那与人为善的宽容的美德。虽然身处异地,可她依然坚持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文明,她将宽容带出了国门,带到了世界。她用智慧宽恕了别人,也为自己创造了一个融洽的人际环境。俗话说和气生财,自然她的生意越做越好。如果她不采取这种方式,而是针锋相对,又会怎样呢?结果可想而知。 宽容是一种理解,一种体谅、是一种美。 有个姑娘要开音乐会,在海报上说自己是李斯特的学生。演出前一天,李斯特出现在姑娘面前。姑娘惊恐万状,抽泣着说,冒称是出于生计,并请求宽恕。李斯特要她把演奏的曲子弹一遍给他听,并加以指点。过后爽快地说:“大胆地上台演奏,你现在已是我的学生。你也可以向剧场经理宣布,晚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践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践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文章摘要: 中国素称礼义之邦,其原因不在于我们现在还能见到的秦砖汉瓦,也不是能在太空就能辨出的万里长城。根本原因就在于一是其所具有的几千年的文明史,古之贤人所造就并被历代炎黄子孙躬行践履的独具特色的传统美德,二是中华传统美德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之真髓,还超越国界.在历史上对周边国家产生重要的影响。甚至现在还被视为文明之宝在弘扬,在传承。传统道德作为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其自身具有两重性,既有引人向上,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建设的积极因素.同时也存有一些阻碍社会变革和思想发展的消极因素.甚至是谬误的成分。但可以肯定地说,只要我们批判性对传统道德进行继承与发扬,其中的积极因素仍对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着借鉴与发展意义。然而在当今时代,对于我们的传统美德却有很多人选择了漠视。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有义务去亲身践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关键字:传统美德、道德观、实践 正文: 一、什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所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并得到不断创新发展,有益于下代的优秀道德遗产。概括起来就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习惯的总和。它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它也是我国人民两千多年来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的结晶。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表现方面: (1)崇尚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和立志报国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自古崇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杀身以成仁”的民族气节。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历史上,中国屡遭外敌入侵,国破则家亡,使人们的爱国之情强烈地表现出来,并升华成为国献身的情操和精神,因此出现了岳飞的“精忠报国”、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孙中山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爱国主义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巨大力量。 (2)主张建立和谐协调的社会人伦关系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强调建立一种和谐协调的人伦关系。主张“义以为上”,“以义统利”,“先义后利”,要求“见利思义”,“见得思义”。“义”是指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利”是指个人利益。强调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强调个体对整体的道德义务。这是一种植根于社会文化的群体精神,进而扩展到整个民族和国家的集体主义精神。 (3)倡导“仁爱”的人道主义精神

中华传统美德文明小学生演讲稿6篇

中华传统美德文明小学生演讲稿6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中华传统美德文明小学生演讲稿篇1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四年级五班的陈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牵手美德”。 中国有着五千年灿烂的文化。我们的祖先也以文明著称于世,在世界文明的长河里,我们是现代文明的使者!一个甜蜜的微笑,一种执著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宽容,融会成美德赞颂曲上一个个拨动人心的音符。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小学生,不仅要有这种品德意识,更重要的是要付之于行动上面。 谦让”这个词对我们既陌生又熟悉。孔融是中国古代一个杰出的人物,小时候聪明好学,不仅才思敏捷,而且懂得尊老爱幼,父母非常喜爱他。有一天,父亲买了一些梨,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说:“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孔融让梨的故事,一直流传下来,成了我们学习的榜样。 四月的一个星期天,我和妈妈去思源广场的图书馆借书,那天的天气特别热,太阳火辣辣的炙烤着大地。可不远处星星点点的红领巾,却闪动在思源广场的每个角落。走近才发现,这原来是广安区希望小学的同学们正在为本校一位患白血病的同学募捐。她们身穿校服,手捧募捐箱,向过路的行人讲述患病同学的不幸,她们对捐款的好心人不停的行着队礼、鞠着弓,一遍又一遍。只见她们顾不上喝水,也无暇顾及太阳在她们稚嫩的脸上留下通红的印记,此时的她们想得最多的是,多一份募捐就能让身边的同学多一份生存的希望。刹那间,我发现美德就是通过这种平凡而细小的事传播,不由自主地我也加入了她们,广场上闪动的红领巾将小爱化大爱,将爱心接力、传递...... 还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从市场买了好多大包小包的食品正准备进楼道大门时,忽然的一抬头看见一位老奶奶正准备出门,妈妈示意我将门推开不动,让老奶奶先出去。在老奶奶与我擦肩的那一刹那,她对我微笑了。虽然只是嘴角微微扬起,但我的心好像被阳光照耀般的温暖。是啊,那么一个小小的动作,就把我

中华美德小故事

中华美德小故事 中华美德小故事----诚实守信 诚实,就是忠诚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信,就是遵守诺言不虚的欺诈。“言必行,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些流传了千年的古话,都形象地表达了中华诚实守信的品质( 孔子也是一个例子:在2000多年前,孔子对自己的学生说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要不懂装懂。”孔子一直遵守着他的这句话,所以他会成为举世闻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曾子是孔子的一名弟子,大概是受孔子的教育(他从小也十分诚实守信。一次,曾子的妻子去集市上买东西,孩子哭着喊着要和她去。曾子的妻子就骗他说:“回来给你杀猪吃”。孩子就不闹了,等妻子从集市回来时,发现曾子在杀猪,就连忙阻止他,曾子却说:“你现在如果不杀猪,孩子长大了会对别人也不守信的”。然后就把猪给杀了,孩子长大后,果然十分诚实守信。 在生活中也有许多小事在感动着我。一次,我在朋友罗缓丹家里玩,不小心把语文书落在她家忘了拿回来。我就在电话说请她帮我拿来,可不,一会天空下起了大雨,我以为她不会来了,可我万万想不到,她和她妈妈冒着狂风暴雨把书送到我家里来了,书完好无损,可她们全身都被雨水淋湿了。她诚实守信的精神让我感动。还有一次,我口袋里放了3第一百元的钞票打算交学费的,一路上蹦跳,一点也不知道钱掉了。这时身后传来一阵声音:“小妹妹,停一下,你的钱掉了”。我一摸口袋一看真的不见了就接过来连声说谢谢,这时我才发现她是一个戴着红领巾的姐姐,她笑了一下说:“不用谢”。她笑得是多么灿烂,是啊~她这种拾金不昧的品质,不占为己有的诚实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诚信,千年来就是人所具有的美德。诚信,源源不断的财富。它还是立身、修德、处事之根,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可以缺。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你待人以诚,人也会投你实。不仅如此,诚信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常言道:“精诚所致,金石为开”。千言万语就汇成一句话:“中华之诚信,为人之美德”。 小学生童话故事 春天来了,有一只嫩嫩的小羊离开了羊妈妈,独自去玩。 走了一会儿,小羊看见了许多的小草,高兴极了,跑过去正要吃,突然,一只凶恶的大灰狼从草丛中蹦出来,吓了小羊一跳。 “哈哈~我有好几天没吃东西啦,正饿得发慌,你正好可以填填我的肚子。”说完就恶狠狠地扑过来。 聪明的小羊眼珠子一转,赶紧抱着肚子在地上直打滚:“哎哟哟,我好疼啊,我得了禽流感,难受死了,你快来吃掉我吧。” 大灰狼吓一跳:“你得了禽流感啊,” 哎,这一下大灰狼不知道该怎么办啦,到底吃还是不吃呢,肚子是挺饿的,可是禽流感好象太可怕啦,要是吃了小羊,也得了禽流感,那可怎么办,好象听说会死的吧, 大灰狼左想想右想想,为难极了,小羊还在装摸作样地叫唤着滚来滚去,大灰狼一跺脚:“算了算了,你死我还不想死,对不起,我才不吃你呢,你自己慢慢等死吧。” 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凝炼而成的社会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我们重视自身修养,同时又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的进取精神。在历史的长河里,古往今来涌现出无数的中华民族优秀儿女,他们已经成为社会公认的道德典范。

中华传统美德及小故事

中华传统美德及小故事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22, 2012

“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仁”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 关于仁的故事:很久以前,现在的仁义胡同是两家相邻的地方,但因地界发生了争执,其中一家有人在京城做官,也有权势,家人给他写信说明与邻居发生了争地界的事,想借助他的权势解决此事。这位在外做官的人清廉而开明,更不会为自己家中的私事仗势欺人,他给家中的信中附了一首诗,表明了他的态度: “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三尺又何访?万里长城功千古,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中接到此诗,也都明白了在外做官的主事人的意见,并照此办理。不仅不与对方争执了,还主动让出了三尺地界。俗语说:争者不足,让者有余。这家一让,另一家也受到感动,家人一商议,应以谦让和善为重,也主动让出三尺宽的地方。这样两家就让出了六尺宽的地方,怎么办呢?这里正缺一条南北通道,就修建了一条胡同,不知是谁建议用“仁义”二字给胡同命名,几百年来人们就这样叫开了,一直到今天。 义:是义气。是说人们应该有正义感,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无论谁有困难,要尽力去帮助,解决问题。对朋友要有道义,大公无私助人为乐,绝无企图之心。(当然这不是那种狭隘的“哥们义气”,那不是义,那是愚昧而已。) 巨伯轻生重义:汉代有个读书人叫荀巨伯。因他的朋友生了大病,他千里迢迢来探望朋友。很不巧,刚好有一伙胡人强盗到他朋友居住的地方抢夺财物,村庄里所有的人都跑掉了。他的朋友就劝荀巨伯:“这里太危险了,你赶快走!”荀巨伯却说:“我远道来探望、照顾你,如何可以舍你而去?这样败坏道义的事我做不出来。”

论中华传统美德对大学生成才的意义

《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程论文 论中华传统美德对大学生成才的意义 院系:软件学院 专业:嵌入式软件方向 班级:四 姓名:程方良 学号:20147730403

论中华传统美德对大学生成才的意义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泽被春秋、影响深远。几千年来,哺育了炎黄子孙、激励了所有奋发有为者、造就了千千万万中华民族的脊梁,在经济科技高速发展、法律政治逐步健全的今天,传承千年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依旧不失去其对当代大学生成长与成才的影响力。 传统美德,是指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崇高的民族精神、优秀的民族品格、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礼仪的总和,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并包括墨家、道家、法家等多家伦理道德的精华。在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传统伦理道德曾深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在一定程度上,它甚至与我们整个民族的血脉融为一体。在相当长的时间长河里,成为历代前人共同的价值观、人生观的评价标准。到近现代,尽管对中华民族伦理道德的一些具体问题还存在着矛盾和争议,但经过社会实践的检验,许多东西都成为具有鲜明东方特色的道德观。特别是儒家思想提倡的谦逊、诚信、仁义等,对大学生的成长及成才具有重大意义,不仅需要大学生继续传承,也需要将其发扬光大。 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极其丰富,涉及到个体与国家,个体与民族,个体与群体,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内容:爱国爱民的社会责任感;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笃志好学、奋发成才的求学精神;仁爱孝敬、尊老爱幼的人伦意识;严于律己、家国为本的自律精神;忠诚老实、严守信用的诚信品质;勤劳节俭、俭以养德的生活态度等。 传统美德作为传统道德文化的精华,对一代代志士仁人、民族精英的塑造,对社会凉风美俗的形成和使中国在世界成为“道德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对中华民族的统一、巩固和发展都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华传统美德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一)、倡导整体和合精神,强调为社会、国家、民族效力的爱国主义的信念。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第一要义。正是这样一种爱国主义现身情怀,支撑着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追求,始终视死如归,最终留下一段又一段可歌可泣的动人历史篇章。 (二)、推崇“仁爱”与人际关系和谐原则。在人与人的相处中,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特别强调要“推己及人”。孔子曾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些都是积极的处世态度。在今天,这种思想仍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仁爱”就是要求我们保持一颗怜悯、同情和爱护的心,能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人际关系和谐历来为传统道德所强调。传统道德要求我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人要谦和,但事事屈从;要尊重他人意见,但随声附和;要能容纳朋友缺点,但不任其堕落;要乐于助人,但不一切包办。仁爱原则确立了我国传统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三)、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诚信的品质渗透在生活的各个层面,小到不说谎话,大到忠诚于自己的祖国,都是诚信的不同表现形式。其他的道德品质,如宽容他人、理解他人、平等待人、与人为善等,都离不开诚信的基础。个人若想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就应当树立良好的形象,赢得广泛的信任和认同。一个诚信的人更容易攀上成功的顶峰。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实践者和开拓者,是未来各个领域的骨干,如果大学生诚信方面的素质提高了,将对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起积极作用,反过来又会更利于学生自身的塑造。 (四)、追求个人修养的持之以恒。注重人身修养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特点,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重要区别,在于它的自律性、反躬修己的性质。孔子提倡:“君子求诸己,小求诸人。”意思是说,有修养的人,经常严格要求自己,没有修养的人,才苛求别人。重视人生修养不但是中国文化之特点,也是中华民族之美德。大学生通过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才可以取得事业的成功,中国文化总是把做人、修养放在首要位置。

(完整word版)关于礼的中华传统美德故事

关于礼的中华传统美德故事 中国传统礼仪自产生之初到发展至现代,一直因其具有的普遍性、继承性、差异性和时代性备受人们追捧。那你知道关于礼的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给大家分享的关于礼的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礼的中华传统美德故事:索敞严肃【索敞严肃】 索敞讲学。肃而有礼。己立立人。多士济济。 【原文】 北魏索敞、为中书博士。时魏尚武功。贵近子弟。不以讲学为意。敞勤于诱导。肃而有礼。贵游皆严惮焉。多所成立。前后显达。至尚书牧守者数十人。皆受业于敞。敞以丧服散于众篇。遂选比为丧服要记。 许止净谓世风日下。士气嚣张。为师者宁取其严。不取其宽。师不严、则道不尊。学者于自治之规矩准绳。尚瞀瞀不知。安望其克己复礼。为忠为孝乎。故治国必自端士风始。欲端士风。必自尊师道始。 【白话解释】 南北朝时候。北魏朝里有一个姓索单名一个敞字的人。在朝里做了中书博士的官。这时候的魏朝。一味的讲究武力功劳。贵家的子弟们。都不留意去考究学问。索敞的教导人。是很勤谨的。循循善诱。既然很严肃。又很有礼节。因此贵家的子弟跟他游学的。都很惧怕他。

所以能够成名立功的人很多。前前后后都有显达的人。官做到尚书太守的。竟有几十个。都是曾经在索敞那儿受业过的。索敞又因为礼记里的丧服一部份。向来没有专篇。都是散见在各篇的里面。他就一概选出来。再分了类。做成了一篇丧服要记。 关于礼的中华传统美德故事:原平恭耕【原平恭耕】 郭子原平。事死如生。恐人裸袒。束带躬耕。 【原文】 南宋郭原平、禀至行。佣力养亲。亲殁既葬。墓前田数十亩。原平见耕者裸袒。亵其墓。乃货家资。贵买其田宅。束带垂泣。躬自耕垦。每出卖物。裁求半价。邑人共识。加价与之。彼此相让。要使微贱。然后取直。 许止净曰。诗云、维桑与梓。必恭敬止。况父母邱墓乎。束带躬耕。此礼之出乎至性者。非矫也。卖物求半价。而人加价与之。何俗之醇耶。然盛德所感。无有顽民。亦理之必然也。 【白话解释】 南北朝时候。长江以南的宋朝。有一个守礼的孝子。姓郭。名字叫做原平。生来就有一种至性。他家里非常穷苦。郭原平替人家做工。把得来的工钱、置办物品、奉养他的父亲母亲。后来他的父亲母亲死了。安葬以后。坟面前有几十亩的田。郭原平见那耕田的赤身露体。未免亵渎了他父母的坟墓。就把家里的产业都出卖了。用很重的价值。把那个田地买了进来。束好了带。流着眼泪。亲自去耕种开垦。每每出去卖物。只讨着一半的价值。城里的人都晓得他是郭原平了。就把

中华传统美德与大学生的人格培养

中华传统美德与大学生的人格培养 摘要:中华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对中国传统文化、民族心理有着巨大的影响和作用。其具体的内涵和修养的方法对大学生的人格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现代青年大学生的道德出现了失衡现象 ,认为原因之一是缺乏传统美德教育 , 为此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传统美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大学生;传统美德;人格培养; 一、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 中华传统美德在伦理道德方面强调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义为上,倡导“见利思义”“见利争让、闻义争为”的先义后利、义利并重的价值取向;在社会关系方面强调个人的修养,处理好人际关系,倡导个体对社会对国家的义务和责任;在民族性格上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韧气节;在国家观念层面倡导“天下为公”“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国家为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 中华传统美德中所表现和提倡的坚忍不拔、锐意进取的坚强志向,与时俱进、不断革新的行为追求,以礼待人、谦和友善的仁爱精神,重人格、尚气节的思想境界,知行统一、三思内省的修养目标,艰苦朴素、勤劳节俭的生活观念等,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和指导意义 二.人格的内涵 所谓人格,既是伦理学概念,也是心理学概念,它是对人的气质、涵养、价值的一种概括,其基本内容包括人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价值追求、知识结构等重要因素。在中国的人格理论体系中,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对人的道德观形成和人格塑造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儒家的道德理想人格一直处于社会的主流和主导,倡导高尚的人格信念和坚守的人生信念,提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儒道相济的生命哲学。儒家思想蕴涵厚重的底蕴和深邃的哲理,给人以深刻的思想和道德的启迪,具有陶冶情操、修养道德的功效。毫无疑问,人格是以一定的文化与伦理为基础,渗透着人生观、世界观、历史观、道德观、价值观的精神与导向,而表现在人的行为方式与交往关系中。所以,人格与人类的活动,与人类创造历史的实践,与推进人类文明息息相关。 三.传统美德与人格培养 (一)加强修养,发扬严以律已,宽以待人的美德。 注重人身修养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特点,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重要区别,在于它的自律性、反躬修己的性质。孔子提倡:“君子求诸己,小求诸人。”意思是说,有修养的人,经常严格要求自己,没有修养的人,才苛求别人。所以他又告诫人们:“躬自厚,而薄责二十人,则远怨矣! " “躬自厚”,是多做自我批评,“薄责于人”,是少批评别人多做自我批评,少责备别人,就可以减少对立面,减少怨言。孔子的得意门生曾子把孔子严以律己、注重自己身心修养的思想总结成一条指导人生的格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梁漱溟在论述中西文化的区别时说道: 中国文化是向内用功夫的(强调自我修养) ,

在小学生中应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

在小学生中应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及其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中形成的道德规范,也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以德治国的重要内容。在学生中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从教会学生做人起步,以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支点,以历史上的优秀人物为榜样,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以教育活动为途径,以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为保证,对增强学校教育实效,增强学生基本道德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多年来的德育工作实践,我深深感到:在我们日常的德育工作中,比较注重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淡漠了道德教育,致使一些本应在小学阶段就应该解决的行为习惯问题,到中学乃至大学后仍然成为社会关注的现象。我们的老师对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的传统道德,尤其青年教师知之甚少,是造成道德教育缺失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力度,辅导员只有先提高自己,才能教育感染学生。 我们看到在学生中诸如“孝敬父母、尊老爱幼、俭良谦让、热爱劳动”等意识十分淡薄,而且年级越高这种现象越突出,这是我们教育的缺陷。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适合对小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对人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有深远的意义。 造成教育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很多,但我以为很重要的一点是民族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薄弱。我们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有蕴涵着极为丰富内涵和宝贵精神财富的传统美德,需要我们去继承、去发扬。改变教育中道德教育、传统美德教育缺失的现状,必须从学生的道德现状出发,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根据社会需要,精心设计传统美德中有关的教育内容,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实现教育目标。 1、在目标的设定及教育内容的选择、安排上要从学生的现状出发,注重基础性。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体系,选择目标,既要适应时代的需要,更要从现实生活出发,贴近儿童的生活,做到“低、小、细、实”,即教育起点低,教育坡度小,具体要求细,训练内容实。我们本着从儿童生活实际出发的原则,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内容提炼、浓缩,筛选出“爱、信、礼、孝、俭”五个字,作为教育内容。 爱,是一切教育的起点,一个没有爱心的人很难爱国、爱民。我们要求学生从爱父母、爱身边的亲人,爱同学、爱老师、爱班集体、爱学校做起,进而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 信,是做人的根本,使学生明白什么是诚实守信,为什么要诚实守信,做到答应别人的事就放在心上,克服困难,努力做到,做不到的事不轻易答应,对危害国家、集体、他人利益的事不能答应。 礼,是育人的基础工程。我们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将礼仪教育分为个人礼仪、学校礼仪、家庭礼仪、公共礼仪和交往礼仪。低年级以近亲、师生、伙伴交往为主,重点是升旗礼仪、尊师礼仪、同学礼仪、家庭礼仪的教育与训练。在此基础上要求中年级的学生学会校园礼仪,集体礼仪、餐桌礼仪、做客待客礼仪等。高年级学生与社会交往的范围更大了,交往方式更具有社会性,为此,我们的教育重点是个人礼仪、公共礼仪和交往礼仪。最终使学生做到尊老爱幼,待人以宽,责己以严,助人为乐。 孝,是为子之道,是做人的起点。我们要求学生做到“尊亲”:听父母的教诲,尊重父母的意见,与父母交谈,举止符合小辈的身份和礼仪。“敬亲”:在生活上,衣、食、住、行诸方面应先照顾父母。“养亲”:从小学会关心照顾父母,懂得长大应供奉父母衣、食、住、,使父母老有所养。 俭,是人之美德,教育学生从爱惜一粒米、一支笔、一张纸做起,做到不与别人比吃穿,艰苦朴素,勤俭节约。 我们在内容的安排上力求合理有序,由浅人深,由易到难,以避免教育内容的前后重复。我们最终的整体教育目标是:使学生在家里是个好孩子,在学校里是个好学生,将来

中华传统美德的故事

中华传统美德的故事 中国,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一个物产丰富的国家,一个千百年来有着我们自己的传统美德的国家,因此,便有了许多关于传统美德的故事。?正如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所说,尊敬师长便是我国传统美德之一,我国最早开始私人教学的孔子,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他在政治思想上主张“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在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其次便是谦让,因为谦让可以让大事化小事,小事化为乌有,孔融让梨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中华传统美德的故事中国,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一个物产丰富的国家,一个千百年来有着我们自己的传统美德的国家,因此,便有了许多关于传统美德的故事。?正如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所说,尊敬师长便是我国传统美德之一,我国最早开始私人教学的孔子,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他在政治思想上主张“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在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古人把老师与知识紧密相连,

无不把尊敬老师放在首位,如张良桥头真诚拜师等等。其次便是谦让,因为谦让可以让大事化小事,小事化为乌有,而且,还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呢,真是何乐而不为呀!孔融让梨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东汉鲁国,有个名叫孔融的孩子,十分聪明,也非常懂事。孔融还有五个哥哥,一个弟弟,兄弟七人相处得很融洽。有一天,孔融的妈妈买来许多梨,一盘梨子放在桌子上,哥哥们让孔融和最小的弟弟先拿。孔融看了看盘子中的梨,发现梨子有大有小。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只最小的梨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爸爸看见孔融的行为,心里很高兴,心想:这孩子刚刚四岁,却懂得应该把好的东西留给别人的道理呢。不禁赞叹道:“好孩子,好孩子,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以后一定会很有出息。”瞧,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多么美好,让我们一起去亲身感受吧!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对大学生成才的意义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对大学生成才的意义摘要:人格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甚至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的传统美德博大精深,其具体的内涵和修养的方法对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和塑造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传统美德;人格培养 人格的内涵 中华民族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优良美德,这些优良的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精神财富,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道德的丰富源泉。这些优良的传统美德,概括起来主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丶树立远大理想并为实现这个理想而奋斗 中国文化是特别强调理想和境界,境界也就是理想、儒家为中华民族设计了“天人合一”、“内圣外王”和“天下为公”的理想,道家设计了“道法自然”“、小国寡民”和“无君论”的理想,墨家提出厂“兼爱非攻”、“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理想。秦汉以后,中国的有志之士在为中华民族的独立、繁荣、富强而奋斗的过程中,或者用时代精神解释了这些理想,或者提出了新的理想。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就是为了在中国实现“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他认为他所创立的“三民主义”学说就是符合大同理想的。毛泽东也很欣赏“大同”理想,他把共产主义称作“世界大同”,并为在中国实现“大同”理想奋斗终生。人各有志,都应当建立一个远大的理想,憧憬一个美好的境界。 二丶加强修养,发扬严以律已,宽以待人的美德。 注重人身修养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特点,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重要区别,在 于它的自律性、反躬修己的性质。孔子提倡:“君子求诸己,小求诸人。”意思是说,有修养的人,经常严格要求自己,没有修养的人,才苛求别人。所以他又告诫人们:“躬自厚,而薄责二十人,则远怨矣! " “躬自厚”,是多做自我批评,“薄责于人”,是少批评别人多做自我批评,少责备别人,就可以减少对立面,减少怨言。孔子的得意门生曾子把孔子严以律己、注重自己身心修养的思想总结成一条指导人生的格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梁漱溟在论述中西文化的区别时说道: 中国文化是向内用功夫的(强调自我修

中小学生应该知晓的中华传统美德

中小学生应该知晓的中华传统美德 知道传统美德八个字:忠、孝、诚、信、礼、义、廉、耻忠——尽己报国的责任 孝——生生不息的爱心 诚——求真务实的品质 信——立身兴业的基点 礼——人际文明的规范 义——人间正道的向导 廉——清白正气的根基 耻——人之为人的底线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争做文明中小学生 ——国旗下讲话稿 各位老师,同学们:早上好! 今天我与大家交流的话题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争做文明中小学生”。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也是一个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中华民族在自己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代代传承的美德。这种美德具体表现为热爱祖国、勤奋节俭、尊师重教、团结友爱、尊老爱幼、礼貌待人、诚实守信、见义勇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先人后己、勤学不倦等等。为了这五千年延绵不绝的中华文明,为了这五千年生生不息的民族之魂,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要继续传承这一优良传统,立志报效祖国,争做一名文明的小学生。 同学们还记得诺贝尔获得者杨振宁博士吗?他在少年时,由于他的数学特别棒,父亲说要给他找个老师,他觉得一定会给他找个数学家或物理学家,结果父亲给他找了个国学老师。这位国学老师给他讲了一个暑假,使他眼界大开。后来他多次回忆,说那一个暑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对他的熏陶,影响了他的一生,使他的人生有了一个坚实的根基。 而今天,我们常常会看到还有一些与传统美德不和谐的一面。在我们美丽的校园里,一部分同学还没有做到见到老师和长者主动问好,仍有乱扔废纸和杂物,不爱护公物,在课桌上乱写、乱刻、乱画的现象,在教学楼内偶尔还有喧哗打闹、不说文明语言等等。 同学们快快行动起来吧,让我们一起来争做文明的小学生,从自己做起,从细微之处做起,改掉各种陋习,走在校园里,自觉地弯腰拣起脚边的纸屑;走在教学楼里,主动地向迎面走来的老师问好;步行在大街上,认真遵守交通法规,与文明通行,坐在公共汽车上,真诚地为身边的老人让座……其实“文明”并不遥远,它时刻围绕在我们身边。如果你还没有做到,就从现在开始。 在家,争做孝敬父母的好儿女;来到学校争做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让我们爱护校园里的一草一木,让我们朗朗的书声和欢歌笑语在校园里回荡。让我们在这里留下人生中一段最美好的回忆。当有一天我

新时代小学生的传统美德教育

新时代小学生的传统美德教育 中国向来以重德著称于世,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没有哪一个民族、哪一个国家像中华民族这样具有如此丰厚而坚固的道德文化遗产,延绵数千年,经久不衰。是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形成的共同的行为准则,这些传统美德具有永恒性和历史的可续性,至今仍是我们应大力提倡和弘扬的。小学思想品德课的基本任务就是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因此,从当今新的历史时代出发认真总结、研究中国古代道德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美德,推动小学思想品德课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什么是传统美德?今天我们应当继承哪些美德?这是我们在讨论此问题时首先应当明确的。中国几千年的道德文化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东西,就道德内容讲,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善为本的人伦思想。与人为善是传统道德中很重要的内容,至今仍被人们奉为做人之本。其中强调,在与人交往时要温和、友爱、忠厚、善良。在家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在外要“爱人”,如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墨子提出“兼相爱”,要“爱人犹己”,都强调了要善待他人,对人有仁爱之心。另外,在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上,强调要讲谦让,替他人着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教人们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要只顾自己、不想他人。在这种道德伦理思想支配下,形成了我们中华民族良好的社会风尚,如尊老爱幼、助人为乐、讲谦让、懂礼貌等等。这种谦和、善良的人伦思想,正是我们今天待人处世、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应提倡的。 第二,自谦自责,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为人之道。对己严、对人宽一直作为传统美德流传至今,它强调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能骄傲自满。事情没有做好,首先要“反求诸己”,从自己这里找原因。所谓“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都强调了在为人处世上要严于解剖自己,对待他人要宽容,不苛求于人。传统道德观还强调,当自己强于人时要“毋以己长而形人之短”,当自己不如人时,不要嫉妒人,“毋以己拙而忌人之能”。这些都是很好的品质。今天,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我们提倡要敢于表现自己参与竞争,这种自谦自责、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思想还需要不需要呢?我认为,不但需要,而且还有它特殊的意义。我们讲竞争不是资本主义的相互倾轧,在竞争中更需要学会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心胸宽阔,能与人合作。 第三,自尊自爱,讲情操、重气节的人格品质。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多少仁人智士都把追求高尚情操作为理想人格的重要方面。比如,强调为人要正直,面对邪恶要刚直不阿,敢于主持正义,宁愿直死,不可曲生。做人要有骨气,“在上不骄、在下不谄”、要洁身自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另外强调做人要知荣辱,懂得自尊自爱“痛莫大于不闻过,辱莫大于不知耻”、“人必其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然后人敬诸”。这种自尊自爱、追求高尚情操的精神品质,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在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加强对学生进行高尚道

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

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 1、投桃报李 出自《诗经》: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从“木桃”到“琼瑶”,只是一枚感谢的 种子而已——缘于爱与被爱。这之间连接的不过是一份心意罢了。或许,木桃对他而言, 已是上上之品,你报之以琼瑶,也未必就是倾其所有——譬如就是一声由衷的“感谢”吧。 2、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原文是“涓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书面记载最早为清代的《增广贤文·朱子家训》,原为民间俗语,后清代朱用纯编辑收录,为教子醒世用。 3、寸草春晖 唐代诗人孟郊曾写下《游子吟》一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 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寸草:形容儿女的心力像小草那样微弱。春晖:象征母亲的慈爱。小草微薄的心意报答 不了春日阳光的深情。比喻父母的恩情沉重,难以报答。 4、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出自明朝《增广贤文》一书,意思是: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能反过来喂养老乌鸦, 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5、结草衔环 结草与衔环都是古代报恩的传说,出自《左传》。 前者讲一个士大夫将其父的爱妾另行嫁人,不使殉葬。这位爱妾已死去的父亲为替女 儿报恩,将地上野草缠成乱结,绊倒恩人的敌手; 后者讲有个儿童挽救了一只受困黄雀的性命,黄雀衔来白环四枚,声言此环可保恩人 世代子子洁白,身居高位。后将二典故合成一句,比喻受人恩惠,定当厚报,生死不渝。 明朝时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写道:大恩未报,刻刻于怀。衔环结草,生死不负。 6、漂母一饭之恩 韩信少年时家中贫寒,父母双亡。他虽然用功读书、拼命习武,却仍然无以为生,迫 不得已,他只好到别人家吃“白食”,为此常遭别人冷眼。韩信咽不下这口气,就来到淮 水边垂钓,用鱼换饭吃,经常饥一顿饱一顿。淮水边上有个为人家漂洗纱絮的老妇人,人 称“漂母”,见韩信可怜,就把自己的饭菜分给他吃。天天如此,从未间断。韩信深受感动。韩信被封为淮阴侯后始终没忘漂母的一饭之恩,派人四处寻找,最后以千金相赠。

当代大学生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

当代大学生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

当代大学生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 【摘要】大学生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道德精神,即要树立天下为公的思想观念,为社会民族国家的奉献精神,推崇仁爱思想和人际和谐的原则,提倡高尚人际价值,强调个人在人际关系中应尽的道德责任,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作为人的最高层次需要,重视高尚思想道德修养的践行,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中华民族素以文明古国、道德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在 长达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经过历代思想家和广 大人民的共同探索。形成了丰富灿烂的道德文化,它对于 铸造中国人特有的道德品质和民族精神也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在学习外来一切先进文化的同 时,也要注重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道德精神。 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品质、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精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十分丰富,大致可归纳如下: 1.忠心报国,勇赴国难。这一美德的行为表现是把民族和国家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其深刻的社会责任意识是中华民族性格的一个重要特征。如戚继光组织“戚家军”英勇抗倭,并赋诗明志:

在战斗中,他身负重伤,仍高呼“杀敌报国”,直至壮烈牺牲;共产党员吉鸿昌就义前高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他们所展示的就是这样一种美德。 2.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这一美德的本质是把“天下为公”作为 三过家门而不入;范仲淹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孙中山提倡“天下为公,大同世界”;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等,都是以天下为已任,为国为民无私精 神的体现。 3.勤劳俭朴,艰苦奋斗。中华民族向来以勤劳勇敢,吃苦耐劳,富于创造力而著称于世。所谓“奉公以勤,律身以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等,集中体现了这一美德的内涵。教材中,墨翟主张“节用”、“节葬”、“非乐”,反对统治者穷奢极欲、挥霍无度的生活;隋文帝身体力行,崇尚节俭,形成隋初良好的社会风气;马钧发明翻车,李春营建赵州桥,黄道婆改进、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都是这一美德的杰出代表。 4.不畏强暴,自强不息。这是中华民族独立意识、自我意识和自觉能动性的鲜明标志。在历史教材中,具备这种美德的也不乏其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争做文明的小学生主题中队活动方案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争做文明的小学生 【队会目的】 1、通过活动,使每位学生懂得:在校园里,我们是文明的学生;在家庭中,我们是文明的孩子;在社会上,我们就是文明的使者、遵守社会公德的模小公民。 2、培养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做一个讲文明守公德的好学生。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品、歌曲、快板、朗诵等。 【队会流程】 1、中队长:各小队整队!(报告人数,报给辅导员) 2、中队长:出旗、奏乐、敬礼。 3、中队长:礼毕。齐唱队歌。 4、中队长:全体请坐。请主持人上场。 【队会过程】 中队长宣布活动开始: 主持人登场: 一、诗朗诵《文明礼仪之歌》 女1:妈妈常讲,我国是礼仪之邦 男1:爸爸常说,中华民族是文明古国 女2:老师告诉我们,知书达理儿时起 男2:我们告诉自己,文明礼貌要发扬

男(合):我们是跨世纪的雏鹰,是建设祖国的接班人。 女(合):做一个文明的少先队员,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合:让我们用自己良好的文明行为,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文明礼仪伴着我们成长。“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争做文明的小学生”主题队会现在开始!女1:首先,请听诗朗诵《文明礼仪之歌》 二、互动环节《小记者采访》 男:无论在什么地方,我们都需要文明,需要礼貌。 女: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的未来,更应该从小讲文明,懂礼貌,做小小文明人。男:那,请问我们的小小文明人,你知道的文明礼貌用语有多少呢? 女:当然知道很多。不单我知道,在坐的各位都知道。 (大声问)同学们,你们谁来说? (你好,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随机点名回答) 男:不错,正是这些礼貌用语,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分外甜美。 女:学会文明语,温暖你我他,今天,现场还来了一位小记者想来采访大家。小记者:嗨,同学们,你们好!我是《少年博览》的小记者靳梦利,听说你们在这里开展文明礼仪的活动,我特地来采访大家,高兴吗? 大家:高兴,欢迎欢迎(掌声)。 小记者:当你想向同学借笔用时,你该怎么说,怎样做? 学生答。() 小记者评价:这位同学说话真有礼貌,我有笔也愿意借给你。 小记者:来到书店,你想买本书,应该怎样跟营业员阿姨说呢? 学生答。()

中国传统美德的故事1:贤达之士不弃妻4篇

中国传统美德的故事1:贤达之士不弃妻4 篇 中国传统美德的故事1:贤达之士不弃妻东汉初期的名臣宋弘,不仅以清节威德着称于世,在处理夫妻关系上,也称为千古绝音。 宋弘,汉光武帝即位以后,拜为太中大夫。后来又做了大司空,被封为侯。自己将所有的田地租税收入和朝廷给的俸禄,一并用来赡养九族中的人,因而自己虽然官高位显,家中却没有多少财产。 这一年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的丈夫死了,她守了寡,光武帝念及姐弟之情,时不时地请她入宫见面、聊天,也想再替姐姐找一个好丈夫。这一天两人坐在一起议论朝中的大臣,汉光武帝便想趁此机会,旁敲侧击地看看姐姐的态度,于是说道:“姐姐看我这朝中众臣,谁是真正的贤士?”公主回答说:“依我之见,宋弘为人有威望,有道德,其它人无法跟他相比。”这样一来,皇帝明白了姐姐的意思,她是看中了宋弘的人品,就宽慰姐姐说:“别急,等我想个办法,慢慢找个机会把这件事办了。” 由于深知宋弘的为人,光武帝为此颇动了一番脑筋。他知道要是让人直接去说媒,而宋弘不同意,这岂不是让姐姐的面子丢尽了,就是自己也不好下台。于是过了几天,他找了个机会召见宋弘,让公主坐在一座屏风后面听他们谈话。上来就论及公主的

婚事,恐怕太唐突,所以聪明的汉光武帝就先从民间的谚语开始,向宋弘提问:“我听人讲民间有这样的谚语,说一个人当了高官,他过去的旧相识就要被换掉,不再来往了;要是一个人发了大财,有了钱,纳几个妻妾,这也是常情啊!”宋弘听了,明白了一二,他正色回答皇帝的问话说:“臣听说人贫贱时交的朋友,富贵的时候不能忘记他们,而贫贱时同甘共苦、患难与共的妻子,也不能因为自己富裕了就休弃她,这才是一个真正的贤达之士所做的。”听了这话,皇帝也就明白了宋弘的想法,更佩服他的为人。 中国传统美德的故事2:举案齐眉见道义后汉时期,有一位叫梁鸿的读书人,是扶风平陵地方的人,家境十分贫寒,父亲早早就过了世,当时正值乱世,梁鸿年幼,无力葬送,只得用一张草席裹住父亲下葬。父亲去世后,家里生活更加艰辛,梁鸿虽然年少,但很坚毅,他刻苦求学,曾被保送到当时最高的学府「太学」里学习。因他聪明好学,精通经史典籍,为人又有德行,使得当时的人都很敬佩他。后来,梁鸿回到了家乡,继续学习以提升自己。 乡里有许多人家,见梁鸿一表人才,气质儒雅,为人勤劳踏实,又有着高深的学问,很仰慕他高操的品德,都希望把女儿嫁给他,前来提亲的人非常多,其中不乏有位高财多之家的貌美女子,但都被梁鸿婉言谢绝了。在梁鸿的心中,始终尊崇道德,并不贪慕名利财色,他是希望能够找到一位志同道合的人,能够成就彼此的道德学问。 同乡里,有一位孟家的女儿孟光,她生得肥胖,皮肤很黑,相貌丑陋,力气又很大,能够把舂米的石臼举起来,但她贤淑知

2020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演讲稿

2020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演讲稿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讲文明,懂礼貌,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可不那么容易,它要求我们注意自己的衣着打扮言谈举止。在我们班,就有那么几个不文明的同学。 排在头号的当数班上的”邋遢大王“。同学们叫她”邋遢大王“是有原因的,她不仅每天穿的衣服皱皱巴巴邋里邋遢,而且很少洗手,特别是老师上课时,她总是趴在地上或坐在窗台上,老师说她她也不听,屡教不改,根本没把老师放在眼里。因为她老这样,我们班几乎没人跟她玩。好几次,看她那副我行我素的样子,我都想:要是我是老师,我会先平息怒气,跟她好好谈谈,让她明白什么是文明行为,什么是不良行为,我还要送她一句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真希望她能像动画片《小邋遢》里唱的那样:”忽然有一天,小邋遢变了,邋遢大王她不邋遢,我们大家喜欢她。“那样的话,我们都愿意跟她做朋友。 另外,我们班有些同学爱讲粗话,动不动就爆*,习惯成自然后,几乎出口成脏,听的人觉得刺耳,而他们自己还察觉不到。我有段时间也受影响,跟着说脏话,还不以为然,老师和妈妈批评了我几次后,

我渐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慢慢改了不少。希望我们一起改掉这个毛病,让我们班变得更文明。 西班牙作家松苏内吉说,文明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争做文明人!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美德从哪里来?读了这本《奔跑的幸福》你就明白了,因为它是27位儿童文学家书写的100位美德少年的故事,每一篇都会让你触动心弦。 这是一本感人至深的.书,被分为了十几个小章。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以爱之名”这一小章,主要讲了一位叫徐爱的少年,三岁时爸爸便去世了,妈妈不堪承受生活的重荷竟不辞而别,徐爱虽然很想妈妈再回来,可她并没有抱怨上苍对自己的不公,仍和爷爷奶奶一起勇敢面对困苦的生活,帮助爷爷奶奶分担家务。当她上高中时,就下决心要回报爷爷奶奶的养育之恩,可爷爷却在这时得了肺癌晚期,也许是她名字里有个“爱”字吧!徐爱尽心尽力的照顾着爷爷,可爷爷还是离开了人世,于是徐爱又下决心一定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医生,挽救像爷爷这样得病的人。于是,她就向着这个目标努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