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的十大误区

质量管理的十大误区
质量管理的十大误区

质量管理的十大误区

质量管理的十大误区

1、片面依赖事后把关。

2、忽视科学措施和方法。

3、片面强调员工改进而放弃系统的建设和完善。

4、不注重事前充分策划。

5、缺乏以数据说话。

6、满足于现状。

7、将供方视为下属、下级甚至下手。

8、对不良只知治标不知治本。

9、质量部门角色定位错误。

10、最高领导缺位。

1、误区之一:片面依赖于事后把关片面依赖于事后把关的现象普遍存在,例如:

所谓的质量部门,就是单纯的质量检验部门,

只有质量检验功能,而没有质量管理体系保持功能,更加没有质量改进和完善功能。质量部门只负责检验,而不管质量管理体系的其它过程,同时又没有其它部门承担质量管理体系保持的职责,对产品质量全部依赖于检验。

凡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只向检验部门追究责任,而不向生产部门查找原因,更加没有去查找生产流程、管理过程的原因。

宁愿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投入到质量检验和不合格品处理,而不愿意将丝毫的资源投入到质量管理体系保持、改进和完善。

事前策划不落实,事中控制不到位,只知事后追究不合格责任。

片面依赖于事后把关而忽视质量管理体系全面、系统控制的结果,就是不合格率不见降低、质量水平不见提咼、不良成本居咼不下,质量效益也就无法提高。因为,忽视过程质量控制,产品质量全部依赖于检验,而检验无法发现所有的不合格品,无可避免地有较大量的不合格品到了顾客手上,从而导致大量的投诉、抱怨和退货,在产生有形的经济损失的同时,更伴随着无形的质量声誉损失。而与此同时,导致不合格品的系统性原因没有被发现和消

除,不合格品仍然会源源不断出现。

针对片面依赖事后把关的错误做法,质量管理专家们提出了鲜明的反对观点:

克劳士比提出:质量系统的作用是预防,而不是检验。检验是在过程结束后把坏的从好的里面挑选出来,而不是促进改进。[4]

休哈特提出:产品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而是生产出来的,质量控制的重点应放在生产阶段。检验其实是等于准备有次品,检验出来已经是太迟,成本咼而且效益低。[5]

戴明提出:以检验挑出有缺陷的东西,把它们扔掉为目的已经晚了,没有效率并且成本很高。质量不是来自于检验,而是来源于过程的改进。[3] 而根据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提出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 "的治病理念,医未病之病”方为上医”和上策,而片面依赖于事后把关则与医已病之病”一样,均属下医”和下策。

可见,片面依赖于事后把关而忽视质量管理体系全面、系统控制,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成本高而且效益低”。

而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贯彻预防为主”原则,将

质量控制重点放在质量管理体系保持、改进和完善上,通过全面、系统的质量控制,提高过程工序的质量防止不合格,不断降低不合格率、提高质量水平,有效地降低将不合格交付给顾客的可能性,减少投诉和退货,从提高内部生产效率和降低外部不良成本两方面一箭双雕”地提高企业效益,而且这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良性循环。其实,IS09000族标准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 的要求:

在ISO9000标准的“2质量管理体系基础” 中,所提供质量管理体系方法”和过程方法”,就是通过保持、改进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持续地预防不良的发生,不断降低出现不良的机率。

在ISO9001标准的“1.1总则”中,所强调的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和体系持续改进过程的有效应用”,都是要求组织有持续地预防不良的发生的能力,强调的是持续地提供合格产品的能力。而片面依赖于事后把关仅仅是着眼于特定批次交付产品的合格。

在ISO9001标准的“4质量管理体系”、“ 5 管理职责”、“6资源管理”和“7产品实现”中,

无一不是从事前、事中控制预防不良发生的要求;而在“8测量、分析和改进”中,所提供的事后控制方法,也有别于片面依赖检验的事后把关,而是通过事后控制,预防不良的再发生或发

IS09001标准的“ 8.5.2纠正措施”要求通过消除已发生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再发生;而“8.5.3预防措施”要求通过消除潜在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发生。

因此,掌握和应用ISO9000族标准是走出片面依赖于事后把关”误区的途径之一。

2、误区之二:忽视科学的措施和方法

质量管理忽视科学的措施和方法最主要的表现为:完全依靠个人经验和喜好行事,以人为因素为主导,管理行为存在较大的主观随意性,而抛开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不讲究质量管理措施和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

与现代质量管理的先找出正确的事'、再找出做正确的事’的正确方法’”科学原则相比,忽视科学的措施和方法,类似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和漫无目标地将资源、精力分散到各种不知是否正确的事情上。

因此,忽视科学的措施和方法的质量管理,不得

要领,自然不会有明显成效,事倍功半甚至徒劳。

质量管理科学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科学

质量管理理念、工具和方法:

IS09000族标准为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框架指

引。其中,IS09000为我们提供科学质量管理的基

础观念,ISO9001为我们提供了以顾客满意为导向

的最基本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9004为我们提供

了更高层次追求卓越业绩的指导。[1] 《卓越绩效

评价准则》、《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以及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核心价值观和系统观点,为我

们提供了当今世界先进的质 .......................... .............................................. ... ......... — ............................... ........... ......... .................................. ... .................... ............ ... ................. .. 1 量管理理念在中国本土化的智慧。

各种QC工具为我们提供了通过数据分析实现科

学质量管理的手段,是贯彻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和基于事实的管理”原则的必要途径。

严格遵守文件化的质量程序和质量管理制度,

是实现质量的最有效率捷径。在涉核和高技术领域

的质量管理实践中,这点被证明是永恒真理,相信

在普遍领域的质量管理中也不会例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

设和完善

片面强调员工个人改进而不注重质量管理体系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忽视了系统环境对个人意识和能力的影响,没有认识到两者的相辅相成的关系。主要表现有:

但凡出现质量问题,只向员工个人追究责任,

而不寻找质量管理体系的系统漏洞和缺陷。

片面要求员工提高改进个人意识和技能,而忽

视创造员工提高改进意识和技能的条件,不提供培

训资源、管理制度保障和激励等改进的环境。

陷于处理具体的质量问题、不合格品泥潭,只

知道埋头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再发现问题”的无

穷恶性循环,并将问题的原因归咎于员工个人素质

的不足,只知追究员工的不合格责任,而忽视导致

这些质量问题的管理体系系统漏洞和缺陷。

片面强调员工个人改进而忽视质量管理体系系统的

建设和完善,将太多员工个人无能为力而属于管理

体系系统本身漏洞和缺陷的责任归咎到员工个人身

上,必然导致无辜员工产生消极抵触情绪,而质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