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学复习重点+名词解释+简答

口腔科学复习重点+名词解释+简答
口腔科学复习重点+名词解释+简答

第一部分:口腔科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

1、试述颜面及颌面部的区域划分。

2、从外观上看,牙由哪几部分组成?试述牙和牙周的组织结构。

3、试述乳牙和恒牙的名称和临床记录方法。

4、名词解释:口腔口腔前庭固有口腔混合牙列期

颜面部颌面部(面上,面中,面下)颅面部区域划分

口腔:位于颌面部区域内,是指由牙、颌骨及唇、颊、腭、舌、口底、唾液腺等组织器官组成的功能性器官。具有摄食,咀嚼,感受味觉,吞咽,表情及辅助言语及呼吸。

口腔前庭:由牙列、牙槽骨及牙龈与其外侧的唇、颊组织器官构成,为位于唇、颊与牙列、牙龈及牙槽黏膜之间的蹄铁形的潜在腔隙

固有口腔:由牙列、牙槽骨及牙龈与其内侧的口腔内部组织器官舌、腭、口底等构成。

混合牙列期:从萌出时间和次序来看,一般从6岁至12岁之间,口腔内乳牙逐渐脱落,恒牙相继萌出,恒牙和乳牙发生交替,此时口腔内既有乳牙,又有恒牙,这种乳,恒牙混合排列与牙弓上的时期称为混合牙列期。

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①位置显露,易受伤,易察觉②血供丰富,抗感染出血多③解剖结构复杂,面三叉N④自然皮肤皮纹⑤颌面部疾患影

响形态及功能⑥疾患易波及毗邻部位

乳牙列

共20个,分别用山IV V表示乳中切牙(萌出时间:6到8月,2岁左右全部萌出)

乳侧切牙乳尖牙第一乳磨牙第二乳磨牙右上左上

右下左下

恒牙列(28-32个,上下颌的左右侧各7-8个)

1中切牙2侧切牙3尖牙4第一前磨牙5第二前磨牙6第一磨牙(一般6岁开始最快,其他按顺序)7第二磨牙8

第三磨牙下颌牙较上颌牙早萌岀

牙又称牙体,由牙冠,牙颈,牙根组成;

牙的组织结构: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三种钙化的硬组织和牙髓腔内的软组织牙髓组成;

牙周组织结构:牙槽骨,牙周膜,牙龈;

感觉神经:三叉神经(眼,上颌,下颌)运动神经:面神经

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

1. 刷牙的意义、常用方法及刷牙时的注意事项;

2. 常见的口腔不良习惯及影响口腔卫生的不利因素有哪些?

口腔卫生的主要措施:漱口刷牙清洁牙间隙牙龈按摩龈上根治术

刷牙意义:刷牙是应用最广泛的保持口腔清洁的方法,它能清除口腔内食物残渣,软垢和部分牙面上的菌斑,还能按

摩牙龈,从而减少口腔环境中致病因素,增强组织的抗病能力,减少各种口腔疾病的发生;常用方法:竖刷法和横颤竖

向移动法;刷牙注意事项(三三三一):333制,早中晚3次、每次3分钟、3个牙面(唇颊、腭舌及牙合he面)。竖直转动法每次转动距离土1mm

口腔健康的标准:“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岀血现象。”

1定期口腔健康检查2纠正不良习惯3消除影响口腔卫生的不利因素4合理营养5改善劳动环境

常见的口腔不良习惯:适当喂奶法;单侧咀嚼;口呼吸;吮唇、咬舌、咬颊;咬笔杆、咬筷子、吮指;长期一侧睡眠硬物作枕,睡前吃糖果饼干等

消除影响口腔卫生的不利因素:

牙面的窝沟,点隙,为龋病好发部位,应几时涂布窝沟封闭剂,预防龋病发生;

额外牙,阻生牙及错位牙等,可造成口腔错牙合畸形及其他病变,应根据情况予以拔岀或矫正;

乳牙过早缺失所遗留的空隙,应及时作空隙维持器,保持其近,远中距离,以免引起领牙移位及相对牙过度伸长,造成恒牙错位萌生或阻生;缺失牙应几时修复;口内残根残冠应及时拔除,以免形成慢性不良刺激。

1何谓龋病的四联因素学说

2试述龋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方法

3名词解释:龋齿

4请说岀几种非龋性牙体病的病名

5比较各型牙髓炎的临床特点

6比较不可复性牙髓炎、急性牙髓炎、慢性牙髓炎、急性根尖周炎、急性根尖周炎的疼痛特点

7简述急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特点

8简述牙髓病、根尖周病的应急处理方法

9简述牙髓病、根尖周病常用的治疗方法及适应症

龋病是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疾病。

牙体硬组织疾病:龋齿非龋性疾病(四环素牙,磨损,牙本质过敏,楔状缺损,牙隐裂)

龋病四联因素理论: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慢性进行性破坏的疾病。包括口腔致龋菌群作用(变形链球菌,乳杆菌,放线菌);蔗糖等适宜的细菌底物;敏感的宿主;在口腔滞留足够的时间。总结四点:细菌食物(底物)宿主(唾液

与牙)时间(2.5-3年).

龋病临床表现:

按进展速度:急性龋(湿性龋)慢性龋(干性龋)继发龋

按解剖部位:牙合面窝沟龋和平滑面龋根面龋(老人)线性釉质龋

按病变深度分类

浅龋中龋(已达牙本质深层形成龋洞)深龋(达牙本质深层,无自发性)

色泽有有有

主观症状无有有

刺激反应无有有(剧烈)

洞无有有(深)

治疗备洞,永久性充填备洞,衬洞及垫底,永久性充填备洞衬洞及垫底暂时性填充----4 到6周后永久性填

充,牙髓炎治疗

治疗方法:化学疗法;再矿化疗法;修复性治疗(窝洞预备一术区隔离一窝洞封闭、衬洞及垫底一充填)窝沟封闭(预防)

龋病防治:控制菌斑,局部使用氟化物,合理的营养和饮食,正确的刷牙方法,定期检查,及时充填修复。

四环素牙:四环素族药物引起的着色牙,合并釉质发育不全,治疗:复合树脂修复,烤瓷冠修复,漂白

楔状缺损:牙唇、颊侧颈部硬组织发生缓慢消耗所致的缺损,缺损呈楔形,不正确刷牙方法引起

牙隐裂:最多发生于上颌磨牙,涂布碘酊渗入隐裂染色

牙本质过敏症:当牙受到外界刺激,如温度(冷、热)、化学物质(酸、甜)以及机械作用(摩擦或咬硬物)时所引起的酸痛症状诊断:探诊,温度试验

磨损:由于单纯机械作用而造成的牙体硬组织慢性磨耗

牙髓病:指发生在牙髓组织的疾病,分为可复性牙髓炎和不可复性牙髓炎(急性牙髓炎、慢性牙髓炎一一闭锁性,溃疡

性,增生性、残髓炎、逆行性牙髓炎、牙髓坏死、牙髓钙化)

可复性牙髓炎

牙髓组织以血管扩张、充血为主要病理变化的初期炎症表现,相当于牙髓病的组织病理学分类中的“牙髓充血”。

临床表现:刺激痛,无自发性疼痛;常见有接近髓腔的牙体硬组织病损;深牙周袋或咬合创伤;

诊断:主诉;可找到能引起牙髓病变的牙体病损或牙周组织损害;刺激时患牙可岀现一过性敏感治疗与深龋类似

一类病变较为严重的牙髓炎症,几乎没有恢复正常的可能,临床治疗上只能选择摘除牙髓以去除病变的方法。

急性牙髓炎(发病急,疼痛剧烈)

临床表现:剧烈疼痛(①自发性阵发性痛②夜间疼痛剧烈③温度刺激疼痛加剧④疼痛不能自行定位)

患牙(极近髓腔的深龋、充填体、深牙周袋)探诊(剧烈疼痛、微小穿髓孔)

温度测验(极其敏感、去除刺激疼痛持续)直方向的轻度叩痛(晚期炎症的患牙)

诊断:典型的疼痛症状(四大特点);引起牙髓病变的牙体损害或其他病因;患牙定位(牙髓活力测验、温度测验、叩

诊反应)

慢性牙髓炎(最常见)

临床表现:病程(由急性牙髓炎转变或始于慢性炎症);无剧烈自发性疼痛,阵发性隐痛或钝痛

长期冷、热刺激痛病史;患牙常有咬合不适或轻度的叩痛;一般多可定位患牙

诊断:可定位患牙,长期冷、热刺激痛病史和/或自发痛史;可查到引起牙髓炎的牙体硬组织疾患或其他病因;患牙对温

度测验的异常表现叩诊反应

残髓炎:根管治疗后残留的少量根髓发炎

临床表现:与慢性牙髓炎的疼痛特点相似(自发性钝痛、放射性痛、温度刺激痛);患牙多有咬合不适感;患牙牙冠有充

填体(去除充填物,根管深部有感觉或探痛);温度测验(迟缓性痛或稍有感觉)叩诊轻度疼痛(+)或不适感什)

诊断:有牙髓治疗史;有牙髓炎症状表现;强温度刺激患牙有迟缓性痛;探查根管有疼痛感觉;叩诊轻度疼痛(+)或不适感什)

逆行性牙髓炎:(感染来源----深牙周袋)

临床表现:牙周炎病史、患牙表现(急性/慢性牙髓炎症状);牙周炎表现;无牙体硬组织疾病;叩诊反应为轻度疼痛什)?中度疼痛什+);多根患牙牙冠的不同部位温度测验反应不同

x线:患牙有广泛的牙周组织破坏或根分叉病变

诊断:牙周炎病史;严重的牙周炎表现;近期出现牙髓炎症状;未查及引起牙髓病变的牙体硬组织疾病;x 线:广

泛的牙周组织破坏或根分叉病变

牙髓坏死:各型牙髓炎继续发展、创伤、温度、化学刺激

临床表现:一般无自觉症状牙冠变色无光泽(暗黄色或灰色;牙髓活力测验无反应x 线:患牙根尖周影像无明显

异常其它情况(深龋洞、充填体、其他牙体硬组织疾患、深牙周袋等)

诊断:患牙无自觉症状牙冠变色、牙髓活力测验结果和x线片的表现

牙髓钙化结节性钙化(髓石)和弥漫性钙化

临床表现:髓石一般不引起临床症状,个别情况出现与体位有关的自发痛;患牙对牙髓活力测验的反应异常(迟钝或敏感)x线:髓腔内有阻射的钙化物(髓石),或呈弥漫性阻射影像而致使原髓腔处的透射区消失。

诊断:x线检查结果(重要诊断依据)参考(外伤或氢氧化钙治疗史)

根尖周病:指发生在牙根尖部及其周围组织包括牙周膜、牙槽骨及牙骨质的各种类型疾病。急性根尖周炎一浆液性炎症

(根尖部牙周膜)--化脓性炎症(根尖周组织)--局限性骨髓炎(牙槽骨)--颌骨骨髓炎

急性根尖周炎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

慢性根尖周炎根尖周肉芽肿慢性根尖周脓肿根尖周囊肿根尖周致密性骨炎

简述急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特点

答:咬合痛自发性持续性钝痛能自行定位患牙;根尖脓肿-骨膜下脓肿一粘膜下脓肿

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

临床表现:咬合痛自发性持续性钝痛能自行定位患牙;患牙龋坏、充填体或其他牙体硬组织疾患/深牙周袋;牙冠

变色,死髓(乳牙或年轻恒牙可例外);叩诊疼痛(+)-(++),扪压时根尖部不适或疼痛感;患牙可有I度松动

诊断:患牙典型的咬合疼痛症状;叩诊和触诊牙髓活力测验病史:牙髓病史,外伤史。牙髓治疗史等

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

临床表现:根尖脓肿-骨膜下脓肿一粘膜下脓肿

诊断:典型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疼痛及绝不牙槽粘膜红肿的程度

根管内由于长期有感染及病原刺激存在,根尖周围组织呈现慢性炎症反应,表现为炎性肉芽组织形成和牙槽骨破坏。

临床表现:自觉症状:一般不明显,咀嚼不适感病史:牙髓病史,反复肿痛史

检查:深龋洞,充填体或其他牙体硬组织疾患牙冠变色,探诊及牙髓活力测验无反应;叩诊无明显异常或仅有不适感,

一般不松动;根尖部的唇、颊侧牙龈表面的窦管开口(窦型);根尖周囊肿表现

根尖周肉芽肿:根尖部有圆形的透射影像,边界清晰,周围骨质正常或稍显致密。透影区范围较小,直径一般不超过icmo 慢性根尖周脓肿:透影区边界不清楚,形状不规则,周围骨质较疏松而呈云雾状。

根尖周囊肿:可见较大的圆形透影区,边界清楚,并有一圈由致密骨组成的阻射白线围绕。

根尖根尖周致密性骨炎:根尖部局限性的骨质致密阻射影像。统称为“慢性根尖周炎”

确诊依据:患牙X线片上根尖区骨质破坏的影像

辅助诊断指标:牙髓活力测验结果;病史;患牙牙冠情况

简述牙髓病、根尖周病的应急处理方法

答:开髓引流(局麻下);切开排脓,安抚治疗,调牙合,消炎止痛,针刺镇痛。

简述牙髓病、根尖周病常用的治疗方法及适应症

答:根管治疗术。适应症:急,慢性牙髓病变;各型根尖周炎,有系统性疾病不宜拔牙而又需要治疗或暂时保留的患牙。

根管治疗术操作方法与步骤:

1根管预备开髓测量根管工作长度根管清理根管扩大

2根管消毒3 根管充填

治疗方法:

1牙龈炎与牙周炎最大的区别?(病理学区别)

答:牙龈附着丧失(龈牙结合上皮破坏)一一重要指征致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

2慢性龈缘炎的病因、临床表现与治疗。

病因:牙菌斑(始动因子),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等;

临床表现:病损局限(游离龈和龈乳头),轻触出血;龈沟可加深达3mm以上假性牙周袋形成;

治疗:洁治术,冲洗龈沟,龈沟内上药,含漱

3慢性牙周炎(成人牙周炎)的病因、临床表现与治疗

答:病因:牙菌斑,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等;致病菌

临床表现:牙周袋形成,牙龈炎症,牙槽骨吸收,牙松动;伴发症状①牙移位②食物嵌塞③继发性创伤④牙根暴露⑤急性牙周脓肿⑥逆行性牙髓炎⑦口臭

治疗:①控制菌斑②彻底清除牙石,平整根面③牙周袋及根面的药物处理④复查疗效(1-2M后)牙周手术⑤建立平

衡的关系⑥尽早拔除有深牙周袋、过于松动确已无保留价值的患牙⑦控制全身系统疾病戒烟⑧牙周支持疗法

4什么是假性牙周袋?什么是牙周袋?

牙周袋是病理性加深的龈沟,是牙周炎最重要的临床表现之一。由于牙龈的肿胀或增生使龈缘位置向牙冠方向移动,使

龈沟加深,形成假性牙周袋;结合上皮向根方增殖,其冠方部分与牙根表面分离使龈沟加深,则形成真性牙周袋。

牙龈病:局限于牙龈组织内未侵犯深部牙周组织以炎症为主,一般不侵犯深层牙周组织。未及时治疗发展为牙周炎。

分类:由菌斑引起:慢性牙龈炎、药物性牙龈增生、青春期、妊娠期牙龈炎、牙龈瘤

非菌斑引起:如病毒,真菌等引起的牙龈病,全身疾病在牙龈的表现及遗传性疾病等

牙周炎:由菌斑微生物引起的牙周组织慢性感染性疾病,破坏牙周膜和牙槽骨,导致牙周支持组织的炎症和牙周袋形成,

造成我国成年人牙齿缺失的首位因素。

主要分类:慢性牙周炎(CP和侵袭性牙周炎(AgP

1复发性阿弗它溃疡(又称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表现(重点)(最常见口腔黏膜病)

答:临床一般非为轻型,重型,疱疹样阿弗他溃疡;轻型最常见,溃疡不大,数目不多,孤立散在,发作时溃疡有

“红,

黄,凹,痛”特点,外周有充血红晕带,表面覆有浅黄色假膜;

重型为单个发生,大而深,似“弹坑”状,周边红肿隆起,基底较硬,但边缘整齐清晰;疱疹样:溃疡小,数目多,散在分布黏膜任何部位。黏膜发红充血,疼痛较重。

治疗:局部治疗:消炎止痛,防止继发感染,促进愈合

全身治疗:对因,控制感染,促进愈合,减少复发

2 口腔白斑的概念及处理原则

答:口腔黏膜上以白色为主的损害,不具有其他任何可定义的损害特征;属癌前病变

(临表:口腔黏膜白斑好发于颊、唇、舌、口角区、前庭沟、腭及牙龈,双颊咬合线处最多见;主观症状:粗糙感、刺

痛、味觉减退、局部发硬,有溃烂时出现自发痛及刺激痛;)

治疗:去除刺激因素;局部治疗;用药治疗;白斑在治疗过程中如有增生、硬结、溃疡等改变时,应及时手术切除活检。

对溃疡型、疣状、颗粒型白斑应手术切除全部病变活检。

均质:斑块状,皱纸状非均质:溃疡状、疣状、颗粒状

3雪口病、口腔单纯性疱疹的临床表现

答:雪口病(急性假膜型念珠菌口炎)(真菌)的临表:新生儿最多见,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唇;损害区粘膜充血;

白色斑点或斑块(可擦除);

口腔单纯性疱疹的临表:原发性感染:多见于婴幼儿,急性发作,全身反应重;①前驱期(急性症状)②水疱期③ 糜烂期④愈合期;口腔黏膜成簇小水疱--浅溃疡-痂壳(口周皮肤)

复发性感染:多见于成人,全身反应轻。口角、唇缘及皮肤出现成簇小水疱。水疱,轻度红斑---破裂糜烂结痂(不

留瘢痕)。

口腔局部麻醉方法:表面麻醉,浸润麻醉,阻滞麻醉

麻醉并发症:晕厥,过敏,中毒

1、试述拔牙的适应症与禁忌症。(熟悉,重点)

拔牙的适应证(相对的):龋病,牙周病,牙髓坏死,额外牙,错位牙埋伏牙,阻生牙,牙外伤,乳牙,病灶牙,

因治疗需要拔除的牙

拔牙的禁忌证(相对的):血液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肾脏疾病肝脏疾病急性炎症期恶性肿瘤

2、拔牙术的常见并发症与防治

术中并发症:软组织损伤牙根折断牙槽骨损伤口腔上颌窦交通岀血、神经损伤、颞下颌关节脱位以及下颌骨骨折等术后并发症:拔牙后岀

血和感染(拔牙创感染:急性感染,干槽症,慢性感染)(重点)3、何谓拔牙后岀血?试述其处理原则。

答:在吐岀消毒纱布棉卷后仍岀血不止为原发性岀血;拔牙后第2天再次岀血为继发性岀血。

通过术前详细询问病史,减小拔牙创伤,仔细处理拔牙创,交代拔牙后注意事项来预防;通过局部检查与处理,高岀牙

槽窝的凝血块,牙槽窝内有异物,岀血明显,与全身因素相关的因素与处理作为治疗。

发生拔牙后岀血,首先应进行局部检查,处理方法:牙槽窝内有异物,岀血明显时,先消除高岀牙槽窝的凝血块,检查出血部位,用生理盐水冲洗,局部外用止血药,再次压迫止血,在局部处理后,与全身因素有关的患者需进行化驻和对症处理。

4、拔牙后感染分哪几类,如何防治?

答:拔牙后感染又称拔牙创感染,主要分为急性感染,干槽症,慢性感染;

防治:急性感染--无菌操作和减少术创,有局部感染灶者拔牙后严禁粗暴搔刮

糖尿病患者不能拔牙;

干槽症--无菌操作减少手术创伤来预防,彻底清创以及隔离外界对牙槽窝的刺激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慢性感染--牙拔除术后应仔细清理牙槽窝来预防;拍摄X线片了解牙槽窝内病变情况;局麻下重新刮治牙槽

窝;口服抗生素治疗

拔牙前的准备:术前准备患者体位手术区准备器械准备

拔牙器械:牙钳

拔牙的基本步骤:

牙挺牙龈分离器刮匙手术刀剪刀骨膜剥离器骨凿锤子咬骨钳骨钳缝合器械分离牙龈--挺松患牙--安放牙钳--拔除患牙--拔牙创的处理--交代拔牙后注意事项(熟悉)

拔牙后注意事项:术后30分钟吐岀纱布或棉卷拔牙当天唾液中带血丝属正常;术后24小时内不能漱口刷牙不要用舌尖舔或吸吮伤口;术后当天进凉半流质或软食避免用拔牙侧咀嚼;术后大量鲜血流岀或疼痛逐渐加重应及时复诊拔牙创愈合:15min,原本牙槽窝充满血液形成血凝块,同时牙槽窝周围牙龈缘发生收缩内卷。

上皮组织向血块表面增殖,一周后完全覆盖创面,牙槽窝形成肉芽组织再转化为结缔组织。后新骨可充满牙

槽窝,3个月左右完全形成新骨。

牙源性感染是口腔颌面部独有的感染;鼻唇区为“危险三角”

1、试述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智牙冠周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处理措施

答:病因:下颌第三磨牙萌岀不全或阻生时,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炎;(以垂直位软组织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最常

见);抵抗力弱,食物进入冠周盲袋。

临床表现:炎症早期,仅感磨牙后区不适,偶有轻微疼痛;炎症加重时,全身岀现发热、畏寒、头痛、食欲减退、便秘等;经口腔检查,局部有自发性跳痛,放射至耳颞区;张口受限,咀嚼和吞咽时疼痛加剧,口腔清洁差,口臭。患侧下

颌下淋巴结肿大、触痛。面颊痿。口内:下颌第三磨牙萌出不全或阻生,牙冠周围软组织红肿、溃烂、触痛,可探及

龈瓣下方牙冠,常有脓性分泌物溢出/冠周脓肿。严重者可见患侧舌腭弓及咽侧壁红肿。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升高。

治疗原则:急性期,以消炎、镇痛、建立引流及对症处理为主;处理措施:全身治疗,注意休息,流汁饮食,勤漱口,

抗生素控制感染;局部治疗:盲袋冲洗上药,理疗,脓肿切排。慢性期,以去除病因、防止复发为主。处理措施:急

性炎症消退后,冠周龈瓣盲袋切除,拔除病灶牙。

2、试述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的概念及防治原则。

因鼻咽癌或口腔颌面部癌肿进行大剂量放射治疗后引起放射性颌骨坏死继发感染而形成骨髓炎;防治原则以预防为主,

保守治疗,高压氧配合手术治疗。

3、试述颌面部的“危险三角”的范围、解剖特点及临床意义。

范围是从鼻根到两侧口角连线形成的三角区内;

解剖特点为血液和淋巴循环丰富,颜面部敬迈瓣膜稀少或缺如,特别是内眦静脉和翼静脉丛直接与颅内海绵窦相通;临床意义为:三角区一旦发生感染,可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脑膜炎和脑脓肿等严重并发症。

4、试述牙在口腔颌面部感染中的作用。

牙源性感染是口腔颌面部独有的感染。牙生长在颌骨内,龋病,牙髓炎和牙周疾病的发病率较高,若病变继续发展,则可通过根尖和牙周组织使感染向颌骨和颌周蜂窝组织蔓延。

颌面部间隙感染病因中以牙源性感染最常见

颜面部疖(单个)痈(多个)的治疗是保守疗法,湿敷+全身应用大剂量有效抗生素,切忌用热敷、烧灼、切开引流等

24h后,血块发生机化,

6天开始有新骨出现,4周

(重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