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管理办法

山西省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管理办法
山西省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管理办法

山西省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科技创新的若干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强全省农业科技示范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依据科技部《关于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科技改革的意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山西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办法》的有关精神,结合我省农业产业创新的重大技术需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山西省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简称示范基地)指:在全省范围内,根据当地资源特点和产业基础,充分发挥科技资源聚集优势为重点,构建政府与农业科教单位、推广单位以及各类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协同攻关、试验示范、合力推广的工作平台。为辐射带动同类区域的农业、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有效模式和科技支撑。

第三条示范基地坚持“政府引导、市场需求、企业运作、发展创新、社会参与、农民受益”的原则,重点是承接农业科技创新相关的研发、示范、培训、服务等各类计划任务。示范基地运营以农业信息化技术平台为支撑,科技特派员和科技乡土人才为抓手,农业特色产业技术示

范为主线,逐步建设成为科技支撑力强、农业经营形态先进的现代特色农业展示区。

第四条示范基地的区域选择与行业布局要科学合理,与省内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相适应,与主导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际需求相适应。

第五条示范基地应具备完成技术研发、集成、示范、培训功能,具有辐射带动提高当地农民科学种田、规模养殖水平的能力。承担当地农业产业升级的任务,同时肩负发展农村社会文化事业、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职责。

第六条整合现有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星火示范基地、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等示范基地为农业产业科技创新、示范、服务支撑体系,确定针对较大区域综合性农业科技服务的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县域以下特色农业科技配套支撑的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

第七条省科技厅会同涉农部门聘请相关领域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组建示范基地专家工作组,负责示范基地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提供咨询与技术指导,参与示范基地的论证、评审、认证、考核等工作。具体实施省科持厅农村科技处负责。

第八条示范基地要合理确立主导产业和经营形态,并

通过制定示范基地建设规划,将基地的建设和发展纳入本地产业发展总体规划、落实有关政策和配套资金。所在地科技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当地省级示范基地的申报工作。

第三章申报与审批

第九条申报条件

(一)主要从事农业科研、开发、生产示范和技术服务业务,有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持续创新的意识,并具有带动作用大,示范作用明显,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企业、事业单位,依法在山西省境内登记注册,具备独立法人资格,产权清晰,财务管理制度健全。

(二)示范基地要具备运用推广先进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的能力。具有完善的道路交通、农田水利、工厂化种苗繁育和农业废弃物集中处理等基础设施。具有较为完善的人才培训、技术服务设施和场所。具有较强的技术引进、集成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对发展现代农业能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三)示范基地具有特色主导产业和明确的任务目标,具有一定的生产经营规模,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现代化生产程度高。种植栽培类面积在1000亩以上,设施农业面积500亩以上,养殖类(猪)年出栏在5000头以上,肉禽年出栏在100000羽以上,农副产品加工类年产值在

1000万元以上,培训培养乡土能人在1000人以上,综合类示范基地还应具备明确的管理办法、相应的专家团队、集成示范技术、职业农民的培育、自有的技术用户和完善的信息服务平台。

(四)示范基地要有显著的示范作用。在推动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中能发挥重要作用,积极拓展生态保护、休闲农业、文化传承等新型功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明显,在当地有一定的代表性、示范性。

第十条申报材料

(一)山西省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申报书;

(二)山西省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规划;

(三)有关配套证明材料。

第十一条申报程序

(一)省科技厅负责顶层设计,发布各类示范基地布局指南和年度建设重点。市级科技主管部门负责区域内示范基地建设的规划布局,协调各方支持,对示范基地进行指导管理。

(二)示范基地建设单位向所在市科技局提出申请,同时提交相应申报材料。

(三)经市科技局审核同意后,报送省科技厅。

(四)省科技厅对申报的示范基地进行筛选,并组织有关部门及示范基地专家考评组,对申报示范基地进行风

险评估、实地考察、论证和评定。

第十二条申报示范基地通过专家委员会评审并报示范基地协调领导小组审定,并向全社会公示后,由省科技厅批复认定,并颁发相应类别的标牌。

第四章考核与评估

第十三条每两年由专家工作组对各示范基地进行一次考核与评估,对运行情况良好、示范带动作用大、效益显著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将给予表彰和奖励,并优先向国家推荐享受国家层面的优惠待遇。考核评估不合格者,取消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资格。

第十四条凡批复挂牌的示范基地,优先申请省级涉农科技计划,省科技计划将优先给予立项支持。

第十五条示范基地建设资金以自筹为主,财政资金需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管理。对示范基地项目的检查、验收等管理工作按省科技项目执行。

第十六条示范基地实行年度报告制度。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于每年12月30日前,由市科技局将本年度示范基地工作总结、科技报告等材料报送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

第五章附则

第十七条本管理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八条本办法由山西省科技厅负责解释。

2018年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表 项目2018年预算数一、税收收入24495 国内增值税10024 改征增值税1680 企业所得税2278 个人所得税391 资源税299 城市维护建设税2783 房产税448 印花税1133 城镇土地使用税2979 土地增值税218 车船税116 契税1746 环境保护税200 其他税收200 二、非税收入4021 专项收入3061 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 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960 其他收入— 本年收入合计28516 转移性收入35107 地方政府新增一般债券收入— 返还性收入2550 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5000 专项转移支付收入25000 调入资金(含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上年结转收入2557 收入总计63623 另外:地方政府置换一般债券收入—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表 项目2018年预算数 一、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1755 二、公共安全支出1000 三、教育支出8654 四、科学技术支出15000 五、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98 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613 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3806 八、节能环保支出1202 九、城乡社区支出180 十、农林水支出8595 十一、交通运输支出— 十二、工业商业金融等支出500 十三、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150 十四、粮油物资储备支出— 十五、住房保障支出— 十六、预备费1000 十七、债务付息支出1310 十八、其他各项支出— 59963 本年支出合计 转移性支出3660 原体制上解支出3300 专项上解支出360 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 —(不含置换债券) 增设预算周转金和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 结转下年支出— 支出总计63623 另外:地方政府置换一般债券还本支出—

农业科技示范户

关于在全省开展残疾人农业科技示范户摸底调查工作的通知 为发现和培育一批残疾人农业科技示范户,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辐射带动周边更多残疾人学习农业科技知识,走脱贫致富之路,加快农村残疾人奔小康步伐,省残联决定在全省开展残疾人农业科技示范户摸底调查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重要意义 “十二五”全省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15年,残疾人生活总体达到小康,参与和发展状况明显改善。我省187.1万残疾人中有165万是农村残疾人,有效解决农村残疾人的生活困难,改善残疾人的生产生活状况,帮助他们实现总体生活达到小康的目标,是各级残联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广泛开展残疾人农业科技示范户摸底调查工作,扶持培育一批残疾人致富带头人,巩固建设一批辐射带动力强的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发展一批符合残疾人特点、有市场、效益好的种养加项目,对于扶持农村广大残疾人脱贫致富,推动全省农村残疾人工作在“十二五”加快发展,实现农村残疾人生活总体达到小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各地要对这次残疾人农业科技示范户摸底调查工作给予足够重视,认真做好组织实施工作。 二、调查对象

1、应用农业实用技术,发展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等产业,热心向广大农村残疾人传授技术和经验,并辐射带动残疾人脱贫致富的农村残疾人带头人。 2、种植业和养殖业形成规模的残疾人家庭,其中:种植业优质果园达10亩以上,优质蔬菜、花卉等达20亩以上,设施农业生产(高效日光温室)达1亩以上,塑料高架大棚生产达1.5亩以上。养殖鸡存栏达1000只以上,养殖生猪存栏达50头以上,养殖羊存栏达60只以上,水产品有效面积达10亩以上。特种养殖和各种经营具有一定规模的残疾人家庭。 三、优惠条件 1、残疾人科技示范户优先接受省、市州、县市区残联开展的各类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农业职业技能培训。 2、协调有关部门对有条件的残疾人科技示范户带头人进行农业技能评定,并在职称评定费用等方面给予补贴。 3、根据《甘肃省农民教育培训条例》的有关规定,申请政府有关部门在面向“三农”的培训项目中免费培训残疾人农业科技示范户,并在强农惠民政策中优先给予扶持。 四、有关要求 1、各地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筛查,密切配合省残疾人农业科技推广培训中心做好摸底调查工作,为进一步开展全省农村残疾人农业科技培训和扶持工作打好基础。

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方案模板格式.doc

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方案模板 格式 为贯彻落实南宁市武鸣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宁市武鸣区2018年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扩面提质增效工作方案的通知》有关文件精神,推动乡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提升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现代化水平,夯实“生态乡村”和产业富民的产业基础,广西荣谢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将以高楼村为核心,创建广西镇级现代特色辣木种植生态循环特色农业示范基地。为确保建设工作有序推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一业为主,多元发展”的思路和“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多元投入、科技推进、产业特色高效”的原则,以示范引领现代农业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为主线,以生态生猪为主导产业,以核心区公共基础设施、主导产业核心基地建设和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为重点,围绕经营组织化、装备设施化、生产标准化、要素集成化、特色产业化的基本要求,强化物质装备建设、科技人才支撑、政策扶持引导,创新经营方式,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理念,建设广西乡、村级现代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区,示范引领城区现代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建设目标和基本要求 (一)建设目标。根据《南宁市武鸣区2017年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扩面提质增效工作方案》(南武政办〔2017〕123号)要求,争取1-3年时间,广西荣谢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高楼村建立镇级武鸣区灵马镇辣木种植生态循环特色农业示范基地,示范带动本获得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扩面提质增效,实现核心区单位面积产值处于全区先进水平,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拓展区高20%、比辐射区高20%、比所在镇高25%。 (二)基本要求。一是基础设施完善。辣木种植生态循环特色农业示范基地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基地主干道路实现硬化,水利设施实现涝能排、旱能灌。设施装备达到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无害化安全生产条件,管理服务设施齐全。二是产业格局基本完善。基地基本形成以生态辣木种植生态循环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基本形成以生态辣木种植为主导的特色农业,未来三年,辣木产业从种植到加工将逐步规模化、规范化。目标辣木种植面积达5000亩以上;建成配套百吨规模辣木鲜叶制茶加工厂(8条生产线);建成生态循环养殖辣木鸡规模化示范基地(百亩规模,包含种鸡、蛋鸡、肉鸡养殖);建成配套辣木饲料加工厂支持循环养殖;建成辣木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以种植为主导的特色农业,形成“一元为主、多元发展”的格局,集产后加工、科普教育、示范带动等多种功能。三是经营组织化程度高。辣木种植生态循环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立良好的“公司+基地+农户”等运行机制,专业化统一服务、统一投入品、统一生产技术、统一产品收购,规模经营主体生产规模占总规模的90%以上,产业化、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四是农产品

高科技农业博览园项目设计方案

高科技农业博览园项目 设计方案 第一章总论 1.2可行性研究工作的组成 公司对高科技农业博览园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先后组织邀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和技术人员,现场勘察似建场地,收集省内外相关资料,并依据国家及省市的有关政策文件、有关规范标准,在对该项目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形成了可行性研究报告。 1.3研究的依据及范围 1.3.1编制依据 1、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书 2、承办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数据、技术资料 3、国家有关设计规范和规定 4、国家建设部与郑州市颁发的相关法律和政策 1.3.2研究范围 根据国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的工作范围、深度要求及承办单位提供的基础条件,对项目的选址和建设条件进行实地勘察。 结合有关市政规划要求和有关建筑技术参数,对项目的功能定位、地址选择、建设条件、建设规模、规划方案、环境保

护、消防安全、供水供电、工程实施、组织机构、运作机制、招投标方案、投资估算、资金筹措以及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等多方面、多学科的系统分析和综合研究,为项目的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1.4建设方案概述 1.4.1建设方案 1、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 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规划建设全局,以引领现代农业发展为目标,以构建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为主体,以展示农业最新发展成就为主线,以技术研发、成果交易、加工配送和游览观光为内涵,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智能配置,高效率运作,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努力把中国郑州高科技农业博览园建成一个立足河南、辐射周边、技术先进、功能齐全、环境优美、景色宜人、三产联动的现代化、人本化新型园区。 2、博览园的功能定位 依据上述指导思想,中国郑州高科技农业博览园的主要功能是: 农业科学技术研发推广中心。通过土地、资金、税收等一系列优惠措施,吸引国内外著名农业科研院所进驻,从事农业新品种培育、新产品研制和新技术开发,努力使中国郑州高科技农业博览园成为创新能力强、科研成果多、在省内

国家林业和草原长期科研基地管理办法

国家林业和草原长期科研基地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管理国家林业和草原长期科研基地(以下简称“长期科研基地”),提升长期科研基地建设水平,充分发挥长期科研基地基础和战略作用,依据《“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与条件保障能力建设专项规划》《国家林业和草原长期科研基地规划(2018—2035年)》,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长期科研基地是林业和草原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主要开展林草和濒危野生动植物遗传与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利用,林草和濒危野生动植物育种,森林培育与经营,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自然保护地和物种保护,森林草原灾害防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等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利用、成果示范推广、科学普及教育,以及为产业发展提供服务和支撑。 第三条长期科研基地分为专题类和综合类两类。专题类是指以单一领域和方向为研究内容的类别,综合类是指涵盖两个以上领域和方向的类别。 第四条长期科研基地建设管理坚持面向需求、服务科研、长期运行、开放共享的原则,规范管理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科研提供长期、稳定、持续的基础平台。 第五条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负责长期科研基地建设管理,成立长期科研基地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长期科研基地建设管理工作,研究解决相关重大问题。具体工作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司负责。 第六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内蒙古、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有关直属单位及系统外涉林草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作为归口管理单位,负责组织本地区本单位长期科研基地的申报推荐工作,并给予相应条件保障。 第七条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统筹各类资源给予长期科研基地相应支持,相关支持措施不包括财政奖励和补贴。承担国家各类科技项目的单位均应当优先在长期科研基地实施项目。 第二章申报条件和程序 第八条申报长期科研基地应当在《国家林业和草原长期科研基地规划(2018—2035年)》区域和符合划分的类型内。 第九条申报的长期科研基地需满足以下基本条件: (一)所申报的长期科研基地土地权属清晰,能够确保长期稳定使用。 (二)申报的长期科研基地需开展相关领域科学研究工作连续5年以上,并具有可发展利用的土地空间。 (三)申报单位应当具备支撑开展相关领域科学研究的仪器设备和场地设施。

湖北省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发展规划报告

省农业科技示基地建设发展规划 (2008-2012) (初稿) 一、建设农业科技示基地的背景及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指出:突出的优势在科教,崛起的希望在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于机制和人才。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要切实发挥科技创新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农业科技优势比较明显,农业结构形成了一定的区域特色。但长期以来,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低、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不畅、科技创新机制不健全、农业企业创新能力较弱、产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一直制约着我省现代农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因此,加快构建现代农业技术创新支持体系,以机制创新来推进科技与经济建设深度融合,进一步把科教优势转变为现代农业发展优势,是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农村科技工作的根本任务。 农业科技示基地是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平台与载体,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与辐射源。规划建立一批农业科技示基地,逐步覆盖我省主要种养业领域和以县市为单位的主要农业区域,引导和集成各类科技创新资源,围绕我省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与提升,有组织、系统化地开展技术创新,是建设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全省优势、特色农业板块经济快速发展壮大的必然要求和长效保障。通过农业科技示基地的创新、引导和辐射,将有力地推进农业领域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实现农业科技创新要素的优化配置,提升农产品的标准化、规模化、组织化生产水平,满足现代农业“优质、高效、安全、环保”的发展要求。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1、指导思想 以县市为单元,以龙头企业为主体,按照现代农业“优质、高效、安全、环保”的要求和市场化、产业化的组织模式,建设一批与农业板块经济、特色经济对接的技术创新与转化应用示基地,构建面向各农业板块经济、特色经济产业链的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培植壮大一批农业骨干企业和特色鲜明、高度组织、具有品牌效应和市场竞争力的农业产业集群,为推进我省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基本原则 ——企业主体、产业依托。基地建设服务于农业优势及特色产业,由龙头企业牵头,集成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政府及社会等各类创新要素共同构建。 ——突出特色、服务板块。基地布局上优先选择优势、特色产业,并服务于我省农业板块经济。 ——项目启动、自我发展。基地运行和发展以企业自身力量为主,实现自我发展。以科技项目形式分摊基地技术创新成本。 ——示引导、带动周边。基地作出农业科技创新的示点,具有创新性、规化、标准化等特征,能对所属产业以及周边所在地区经济发展产生引导、带动作用,形成“以点带面”,“以点带线”的局面。 ——全面覆盖、分步实施。科技示基地在全省的布点过程实现两个覆盖,覆盖全省农业产业和所有县市,实现“一县一品”,基地的建设实施按分步完成,成熟一批,启动一批。 ——规管理,优胜劣汰。建立评价管理体系,对基地进行规化管理。对发展较好的基地将予以滚动支持,不合格的予以淘汰。 3、发展目标 到2010年,力争建立科技示基地100个,基本覆盖全省主要农

现代农业示范园总体规划

现代农业示范园总体规划

目录 第一章规划背景及意义 (3) 第一节规划背景 (3) 第二节规划的必要性及意义 (3) 第二章规划区范围及基本情况 (4) 第一节规划范围 (4) 第二节基本情况 (4) 第三章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及建设目标 (5) 第一节指导思想 (5) 第二节建设原则 (5) 第四章总体布局规划 (7) 第一节园区性质、功能定位 (7) 第二节建设标准 (7) 第五章建设重点及规划布局 (8)

第一节建设重点 (8) 第二节规划布局 (8) 第六章重点项目 (8) 第一节核心示范园 (8) 第七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2) 第一节资金估算 (12) 第二节资金筹措 (12) 第八章效益分析 (13) 第一节社会效益 (13) 第二节生态效益 (14) 第九章组织管理与运行机制 (14) 第一节组织管理 (14) 第十章保障措施 (15) 第一章规划背景及意义 第一节规划背景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把“三农”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发展现代农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 某县农业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尤其是规划区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全县农业主产地。当前,循化农业面临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而且发展现代农业的任务显得越来越紧迫。因此,建设以“高效农业、立体农业、持续农业”为特色的现代农业示范园是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导向性工程。 第二节规划的必要性及意义 一、是实现新阶段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循化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农业发展速度还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生产管理模式落后,耕作方式粗放,农业产出率低,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加工滞后,缺乏品牌,流通渠道不畅,农业产业化程度低等情况,从而导致农业商品率低,比较效益低下,农村经济发展缓慢。 二、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大力促进高新农业科学技术转化,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已成为推动农业经济转型、促进现代农业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技术创新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力。 三、是探索农业产业化路子的需要

教育部转发《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

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 (2006年修订) 目录 一、总则 二、管理体制 三、人员管理 四、项目管理 五、人才培养 六、成果管理 七、学术交流 八、经费管理 九、科研设施与图书资料、网络建设 十、档案管理 十一、报告制度 十二、检查评估 十三、附则 一、总则

为加强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科学管理,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特制定本办法。 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下简称重点研究基地)是科研制度创新的 重要成果,是聚集和培养优秀学术人才,围绕国家发展战略,针对学科前沿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组织高水平研究的新型科研组织,在产出创新成果,形成学术交流开放平台,带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依托高校要在巩固前期成绩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质量提高、注重内涵发展,加大支持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的力度,使重点研究基地成为“211”、“985”工程平台建设的核心和支撑,成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上述目标,提出以下建设标准: (一)科学研究:围绕国家发展战略,针对学科前沿和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组织高水平的科研项目,产出创新性的成果,促进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协调发展,建立知识创新机制,使科学研究的整体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并在国际相同研究领域享有较高学术声誉,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级重点研究基地。 (二)人才培养:通过科学研究,培养高素质的一流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建立一支团结协作、结构合理的科研团队;通过课程开发和吸收研究生参加课题组,促进最新研究成果向教学层面转化,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培养硕士、博士等高级专门人才;为社会各界提供以知识更新为主要内容的培训,使其成为全国相同研究领域的专门人才库和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三)学术交流和资料信息建设:通过参与制订全国性研究发展规划,举办全国或国际学术会议,接收国内外访问学者,建立图书资料库、数据库和专业化的信息网络等措施,协调本研究领域的全国性学术活动,发挥对外学术交流窗口作用,成为本学科或研究领域的全国学术交流和资料信息基地。 (四)咨询服务:通过主动承担应用部门的委托研究课题、吸收实际部门工作人员参加课题组开展合作研究、鼓励专兼职研究人员担任实际工作部门顾问等措施,面向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开展咨询服务,提高解决重大实践问题的综合研究能力和参与重大决策的能力,成为全国知名的思想库和咨询服务基地。

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农业良种培育中心与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 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为了着力提升我公司科技创新水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切实增强酉阳优势特色农业产业良种培育和生产技术水平,巩固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依靠科技助推青花椒种植产业化建设,促进酉阳县域经济进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党的十八大和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三次全会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强基础、提能力、促发展、惠民生”的总体要求,提高农业自主创新能力核心,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科技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根本目的,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着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着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建设农业良种培育中心和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下简称标准化基地),引导科技要素和现代生产经营要素向农村一线集聚,为我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二)功能定位 农业良种培育中心,围绕特色农作物、林业、畜禽、水产开展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优良新品种的选育繁育技术研究,建立新品种中试与示范基地,为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突出新品种、新组合的应用,配套开展先进适用技术的集成标准化示范,促进农业产业生产技术的升级。(三)总体目标 “十二五”期间,重点围绕粮食、甘蔗、桑蚕、木薯、香蕉、柑橘、葡萄、油茶、罗非鱼、奶水牛等农业产业,建立30家农业良种培育中心和50个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增强科技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为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农业良种培育中心:扶持一批基础好、创新能力强的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农业企业,建设良种培育中心,加大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力度,攻克一批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培育和推广一批优良新品种。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建设一批科技含量高、技术先进、示范带动性强的种、养以及加工标准化基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加快区域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导向相结合。要加强在政府引导推动农业良种培育中心和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建设的协调和管理作用,营造良好的政策扶持环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合理配置科技资源,形成合力。 (二)坚持统筹规划与突出重点相结合。既要根据产业的特点和科技需求进行统筹设计,统一规划,分期、分批组织良种培育中心和标准化基地的建设,也要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产业发展的特点,因地制宜,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加快建设。

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规划建设方案

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规划 建设方案

目录 一、园区规划概述 (6) (一)规划背景 (6) (二)必要性和意义 (7) 1、是实现新阶段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7) 2、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8) 3、是探索农业产业化路子的需要 (8) 4、是发挥现代高科技农业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的需要 .. 8 5、是培训新型实用人才的需要 (9) 6、是农业走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的需要 (9) (三)编制范围和期限 (10) (四)规划概要 (10) 二、规划范围及基本情况 (12) (一)规划区范围 (12) (二)基本情况 (12) 1、自然地理概况 (12) 2、社会经济概况 (14) (三)条件分析 (15) 1、有利条件 (15) 2、主要制约因素 (16) 3、解决途径 (17) 三、章指导思想、目标与总体布局 (19)

(一)指导思想与原则 (19) 1、指导思想 (19) 2、规划原则 (19) (二)规划目标 (21) 1、总体目标 (21) 2、具体指标 (22) (三)功能定位与总体布局 (22) 1、功能定位 (22) 2、总体布局 (24) 四、重点建设项目 (24) (一)核心区 (24) 1、种植业 (25) 2、养殖业 (29) 3、加工业 (31) 4、服务业 (35) (二)示范区 (37) 1、种植业 (37) 2、养殖业 (40) 3、服务业 (41) 五、规划效益分析 (43) (一)经济效益 (43) 1、种植业效益 (43)

2、养殖业效益 (44) 3、旅游业效益 (45) 4、加工业增值效益 (46) (二)社会效益 (47) 1、技术贡献 (47) 2、产品贡献 (47) 3、就业贡献 (48) 4、生产条件改善及农牧民增收 (48) 5、示范带动 (49) 6、对国家贡献 (49) (三)生态效益 (49) 六、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 (50) (一)组织管理 (50) 1、成立示范园领导小组 (50) 2、设立园区管理办公室 (50) 3、成立专家委员会 (51) 4、建立规划区管理体系 (51) (二)保障措施 (51) 1、完善运行机制,营造良好环境 (51) 2、创新投入机制,拓宽投资渠道 (52) 3、建立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促进成果转化 (52) 4、制定优惠政策,健全土地流转机制 (53)

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实施方案

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方案 为了搞好2018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示范项目-永定区永嘉龙湖休闲农场示范基地,我农场围绕特色台湾水果和特色产业发展需要,结合本基地实际,制定如下建设方案: 一、基本情况 永嘉农场位于峰市镇忠信村龙湖库区。针对永定龙湖常年气候温和,冬短无严寒,夏长无酷暑,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特别是65平方公里龙湖大水体的调节作用,使得湖面周边坡地在冬季温度升高2-3℃,为发展台湾特色果业创造非常有利的条件。 二、建设内容及预期目标 1.新品种引进示范两个:红心火龙果和香水莲雾; 2.示范推广火龙果立柱式供养种植,改变传统水泥柱和搭架种植; 使用立柱式供养种植工艺,采用塑料管做支柱、铁圈架做固定盘、打孔管柱中灌满有机肥和牡蛎壳粉种植,这种种植新工艺可以让火龙果在室内种植,同时改变火龙果养分吸收,不仅仅依靠于土壤,还可以从立柱中供养吸收,立柱中的肥力供应者之一的牡蛎壳以无机物为主,还含有少量有机物,无机物主要含碳酸钙,含80~95%、磷酸钙及硫酸钙,并含镁、铝、硅、铁、锰、磷、钾、硅酸盐、硫酸盐、磷酸盐和氯化物以及氧化物,和有机肥一起慢慢分解,长期供应养分,保证挂更多的果的养分吸收和品质保证。火龙果预期年批次达到8次,亩产量达到2000斤,亩产值2万元。 3.示范推广生物有机肥的制作以及水肥一体化的使用; 生物有机肥和生物农药是变废为宝资源再利用项目,利用死亡的动物尸体(鱼或牛蛙)放置化尸池,加以有机立花菌菌种打氧浸泡,扩散菌群需喂以豆浆红糖等营养(红糖1:豆浆1:水6),把动物的肉质蛋白质分解获取氨基酸液肥,以适当比例兑水浇灌农作物,此为特等生物有机肥;或利用硝化菌群,分解土壤中的硝酸盐,固氮,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健康状况;或利用木霉菌,防治各类植物的土传病害,不仅能够防病还能促进植物生长,提高营养利用效率,增强植物的抗逆性和修复农化环境污染等功能;或利用放线菌,防治根瘤线虫,抑制镰刀菌等有害菌的生长,预防根腐病,萎凋病,白纹羽病,灰霉病,软腐病,露菌病,黑斑病,炭

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遴选方案

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遴选方案 一、遴选范围: 注册基地在福清市辖区内,现有科研教学推广单位示范基地、良种繁育场、涉农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等示范带动效果明显、长期稳定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二、遴选程序: 1.申请认定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须在规定期限内向福清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提出申请,提交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申请表、土地流转协议和营业执照等申报材料。 2.市农业农村局对报送的材料进行审核后,并组织实地考察,考察合格再予以认定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并授予“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标牌。 三、示范基地具备的条件: 1.根据《福建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办法的通知》文件精神,优先选择粮食作物主导产业应用推广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经营主体。 2.基地拥有自主产权或签定的土地流转合同期在10年以上,基地所属单位应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 3.基地要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对同行业或周边农户起到一定的示范带动作用。 4.基地有一定的规模和后续发展能力,具备较好的基础设施,有明确的技术依托单位。

5.基地有一定的技术服务能力,具备举办现场观摩、展示、农民培训等条件,热心基层农技推广工作。 6.建立完善基地规章制度、技术示范和培训、观摩档案等,管理比较规范。 四、示范基地的职责: 1.基地要明确技术指导专家负责,对每一项技术管理措施的效果进行详细观察、记载、总结,建立专门的生产记录和技术管理档案。 2.定期组织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主体到基地观摩和学习,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实训工作,积极开展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示范、观摩、培训等活动,充分发挥示范展示和引领带动作用。 3.建立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技术合作长效机制,基地要与至少1个福州市级以上农业科研院校(所)紧密对接,发挥展示、示范、培训作用,将基地建设成为“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示范基地。 4.基地要及时收集整理活动开展的相关文字、影像等资料,做好年度推广工作总结,按时报送到市农业主管部门。 五、示范基地享有的权利: 对已认定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实行动态管理,对购买农药、化肥、种子种苗、兽药等物资,利用农业科技网络书屋等现代化手段开展技术服务给予适当补贴。 六、所需提交的申报材料: 1、福清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农业

农业科学院科研基地管理办法

为规范我院*科研基地管理,有效发挥其功能和作用,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更好地为科研工作服务,特制定《农业科学院*科研基地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科研基地以“统一规划、集中管理、相对固定、有偿使用”为基本原则,实行院所二级管理制度。 第二条基地管理的宗旨是把我院科研基地建成集科学试验和示范于一体的创新平台,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为我院科技人员开展科研活动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第三条科研基地由院科研基地管理办公室(下简称院科研基地办)直接管理,由院科研基地办负责基地的综合协调、日常管理工作以及与基地所在地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联系沟通。具体包括建立健全并实施基地相关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制定基地中长期和年度发展规划、基地内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科研用地管理、科研及生活设施维护、公共资源(水电、房屋、实验室等)调配及安全保卫等工作内容,为进入科研基地开展科研活动的科技人员提供必要的后勤保障服务,确保科研基地的正常运行。 第四条各用地单位应明确一名分管基地工作的领导及基地试验区的负责人,并报院科研基地办备案。负责本试验区内科研用地的协调与安排、督促课题组开展科研试验规范化管理等。 第三章基地资源管理 第五条土地管理 (一)相对固定土地使用的基本原则与申请审批

1.基本原则 科研基地的土地所有权归院所有,主要提供给有正式立项的科研课题(项目)组用于占地规模较小的科学研究。院科研基地办及相关部门根据院属各单位用地需求和基地实际情况,实行院所二级管理制度,即将一定面积的土地相对固定的分配给院属各单位,由各单位根据内部的实际情况统一协调安排,并实行有偿使用,土地使用单位按照相关规定接受院科研基地办的日常跟踪管理。 2.用地申请与审批 (1)院属各单位根据科研项目开展实际用地情况填写《农业科学院科研基地相对固定土地使用申请表》,统一集中报送至院科研基地办审批并安排用地。 (2)土地申请使用期限原则上是五年一报,用地单位应根据下一个五年开展研究的需求,在第五年的10月31日前向院科研基地办申报下一个五年用地计划,院科研基地办负责在到期前3个月书面通知各用地单位。 (二)预留用地使用的基本原则与申请审批 考虑到学科及科学研究的长远发展需要,院预留一部分土地(约200亩)作为机动用地。 1.基本原则 (1)该部分土地主要提供给已获省部级以上立项支持且已在基地内实施效果良好、有发展前景的重点项目作为该项目实施补充用地的课题(项目)组申请使用。 (2)每个重点项目所申报的补充土地总面积原则上不超过10亩,并须按相关规定缴纳土地使用费。

国家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总体规划

国家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总体规划 批准文号: 项目分类:分区规划 管理级别: 起始时间:2003-4-17 终止时间: 获奖情况: 负责人: 参与者: ???? ??? ??? 杨凌示范区地处陕西关中平原西段,面积22平方公里,人口5.5万人,建成区面积约4平方公里,以教学和科研单位为主。陇海铁路、西安宝鸡高速公路在区内穿过。 ??? 该地区是古代中国农业发达地区之一。目前拥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七大科研院所、及相关的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和16个省级学会。在小麦育种等方面的研究居全国领先水平。拥有各类农业科教人员6100多名。 ??? 国务院于1997年7月批准设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纳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序列。国家期望杨凌示范区通过发挥其农科教基地的作用,依靠农业科技发展和推广来探讨解决我国尤其是西北地区粮食问题的途径。探讨农业科技产业孵化器、示范基地建设和农业科学技术有效转化的机制和体制。探讨生态环境、水土流失区域综合治理的农业高新技术。 ??? 规划构思 ??? 力求充分体现国家设立示范区的目的,突出“农业”、“高科技”、“产业”、“示范”四大功能,把杨凌建成现代化的农业科学技术产业城。功能结构按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行为特征和用地条件,合理确定不同功能园区的用地范围。用地布局规划中充分考虑不同地段的

自然生态条件,追求人工建设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 ??? 空间布局 ??? 以“绿心”——现代农业及乡村建设示范园区为中心,按照网络状的农业作物、林地和水网体系,将几个功能区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分为以下子园区: ??? 一、现代农业及乡村建设示范园区:重点展示区内各类农科技术、人工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环境改良、现代化乡村改造与建设成果。 ??? 二、农业科学园区:综合性的科研、实验、教学和信息中心。 ??? 三、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安排各类农业科技加工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 四、农业综合园区:栽培和展示各类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作物的基地。 ??? 五、农业中试园区:旱地农业节水灌溉、生物工程、遗传育种等农业高新技术的试验场所。 ??? 六、生活服务园区:综合性多功能的城市中心,建设居住小区和公园。 ??? 七、农业观光及休闲带:沿渭河北岸建设农业观光及休闲带。 ??? 创新与特色 ???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规划国内无先例,规划对其特征、基本功能构成、空间结构等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及全区生态适宜性评价。规划有如下特色: ??? 一、方案具有综合性。最终方案是在获全国性规划设计竞赛一等奖的基础上,综合多家方案优点进行编制的。 ??? 二、突出农业特色和城乡融合。论证了示范区的农业高新科技及产业的发展战略,强调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化,以及各农业类功能分区、城镇类功能分区的有机结合。 ??? 三、突出生态思想。开展了生态适宜性评价。环境规划以“回归大自然”为目标,调控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示范区的建设在不损害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资源与环境的最有效最合理的分配与利用。 ??? 四、突出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提出了经济发展模式及科研体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强调规划结构的弹性和灵活性。鼓励节能和使用再生和清洁能源。规划强调把农村建设与可持续农业结合在一起,提出了区内农村建设的现代化目标。精心规划和利用水资源,

北山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北山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设 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推进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建设,按照县农业局关于 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设的要求,结合基地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基地基本情况: 北山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选址在北山镇荣合桥社区,香田湾组, 面积100亩(含北山农技站有自有产权基地面积15亩)。基地地位白溪冲水库支流陈功桥南边,建有提水机台,灌溉条件好;长青公路紧邻基地, 交通通讯条件优越;当地农户接受参与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觉悟高,能有效地 提高示范基地的辐射作用和带动作用。 、基地技术责任人安排与职责: 技术负责单位: 长沙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北山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指导专家:王金辉负责病虫害技术指导 技术指导员:肖永生负责病虫害专业化防治 张国玉负责规划与管理 陈亮辉负责技术实施与资料总结 余伟云负责图片资料与人员培训 陈丙坤负责技术实施与田间记载 三、基地实施试验示范安排: 1、新品种引进示范2个:星二号、玉针香 拟通过高产示范栽培,实现在单产持平下,以优质优价提高种粮效益,按比平均粮价高15%计算,达到亩增效益165元目标。 2、栽培管理技术示范3个:轻简节本栽培配套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

专业化防治 重点实施轻简节本栽培配套技术,做好免耕、机耕、粗耕,移栽、机插、抛植示范丘对比试验,总结现行最优栽培方式。推广稻草还田提升田间有机质,运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产出率。实施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推广无害化生物防控技术,实现综合统防统治。 四、开展培训,组织观摩: 1、在水稻生产的主要技术环节,组织农民参加技术培训,采用 现场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方式,计划组织培训2-3期,参加培训农民 不少于200人次,并建立完善培训档案。 2、组织现场观摩2场。一是组织全镇村、社区主管农业村干部 观摩,推介种植新品种,农业新技术。二是组织全镇种粮大户(10亩以上)现场观摩,学习栽培技术,树立轻简节本理念,掌握种粮增值点,提高他们种粮积极性。 五、总结与分析: 认真搞好田间记载,做到数据准确,思路清晰。单项试验示范项目有方案,有记载,有分析,有总结。所有材料在10月28日前 完成。

西南交通大学重点科研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

西南交通大学重点科研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规范和加强我校重点科研基地的建设和运行管理,提升我校整体科研工作的实力和水平,根据国家和相关部门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2条本办法所称的重点科研基地,是指根据国家构建创新体系要求建立的创新研发基地和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基地。 创新研发基地包括: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基地包括: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凡由国家或部门依托我校建设的上述科研机构均称为西南交通大学重点科研基地(以下简称科研基地)。 第3条科研基地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科学技术研发实体,主要任务是,根据国家科技发展的基本方针,围绕国家宏观发展的战略目标,针对学科发展前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国家安全的重大科技问题,开展具有创新性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技术研发,促进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形成和发展,获取原始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促进科技成果转移和产业化,培养高层次的创新人才团队和工程技术人才团队。 第4条人文社会科学类、国防类重点科研基地管理办法另行制订。 第二章职责 第5条西南交通大学是科研基地的依托单位,负责具体实施基地的建设和运行管理,主要职责是: 1、成立由校长负责的,科技处、学科处、人事处、计财处、设备处、国资处、研究生院、保卫处、保密办等部门参加的科研基地建设管理委员会,协调解决科研基地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科技处作为建设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机构,具体落实我校的各项职责。 2、为科研基地建设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和后勤保障。 3、负责遴选、推荐科研基地的主任及学术委员会(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类基地称技术委员会)主任,聘任科研基地副主任、学术委员会(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及委员。 4、对科研基地进行年度考核和中期检查,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做好科研基地的验收评估工作。 5、根据科研基地学术委员会(技术委员会)建议,提出研究方向和目标等重大调整意见并上报主管部门。 第6条科研基地的主要职责: 1、制定健全的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 2、组织召开学术委员会(技术委员会)会议。 3、组织承担国家各级各类科研任务,尤其是国家重大科研任务(“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等)。主动承担与国家经济建设,尤其是与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紧密联系的应用型科技项目。 4、积累科研成果,申报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创新研发类基地每年应有一定数量的、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发表在高影响因子的SCI期刊和国内权威期刊上;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类基地每年应有一定数量的、高级别的专利性成果和工程化技术成果,并配合企业应用于生产实际,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5、凝练研究方向,凝聚科研队伍,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建设高水平、相对稳定的创

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方案模板格

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南宁市武鸣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宁市武鸣区20**年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扩面提质增效工作方案的通知》有关文件精神,推动乡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提升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现代化水平,夯实“生态乡村”和产业富民的产业基础,广西荣谢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将以高楼村为核心,创建广西镇级现代特色辣木种植生态循环特色农业示范基地。为确保建设工作有序推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一业为主,多元发展”的思路和“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多元投入、科技推进、产业特色高效”的原则,以示范引领现代农业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为主线,以生态生猪为主导产业,以核心区公共基础设施、主导产业核心基地建设和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为重点,围绕经营组织化、装备设施化、生产标准化、要素集成化、特色产业化的基本要求,强化物质装备建设、科技人才支撑、政策扶持引导,创新经营方式,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理念,建设广西乡、村级现代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区,示范引领城区现代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建设目标和基本要求

(一)建设目标。根据《南宁市武鸣区20**年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扩面提质增效工作方案》(南武政办〔20**〕123号)要求,争取1-3年时间,广西荣谢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高楼村建立镇级武鸣区灵马镇辣木种植生态循环特色农业示范基地,示范带动本获得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扩面提质增效,实现核心区单位面积产值处于全区先进水平,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拓展区高20**比辐射区高20**比所在镇高25%。 (二)基本要求。一是基础设施完善。辣木种植生态循环特色农业示范基地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基地主干道路实现硬化,水利设施实现涝能排、旱能灌。设施装备达到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无害化安全生产条件,管理服务设施齐全。二是产业格局基本完善。基地基本形成以生态辣木种植生态循环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基本形成以生态辣木种植为主导的特色农业,未来三年,辣木产业从种植到加工将逐步规模化、规范化。目标辣木种植面积达5000亩以上;建成配套百吨规模辣木鲜叶制茶加工厂(8条生产线);建成生态循环养殖辣木鸡规模化示范基地(百亩规模,包含种鸡、蛋鸡、肉鸡养殖);建成配套辣木饲料加工厂支持循环养殖;建成辣木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以种植为主导的特色农业,形成“一元为主、多元发展”的格局,集产后加工、科普教育、示范带动等多种功能。三是经营组织化程度高。辣木种植生态循环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立良好的 “公司+基地+农户”等运行机制,专业化统一服务、统一投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