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笔记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笔记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笔记

第一章社会工作的目标、要素及主要领域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动科学方法助人的服务活动。

(一)社会工作的目标及功能

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1.解救危难2.缓解困难3.激发潜能4.促进发

社会层面的目标:1.解决社会问题2.促进社会公正

文化层面的目标:1.弘扬人道主义2.促进社会团结

社会工作对服务对象的功能:1.促进服务对象的正常生活 2.恢复弱

化的功能3.促进人的发展4.促进人与

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

社会工作对社会的功能:1.维持社会秩序2.建构社会资本3.促进社

会和谐4.推动社会进步

(二)社会工作的发展

1.西方社会工作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

专业教育和培训的发展、专业方法的确定、专业组织的发展

专业化过程中:专业方法的发展、目标模式的变化、工作对象的拓展、理论派别的形成。

2.中国社会工作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

政府积极探索、社会工作教育率先发展、行政性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并存、专业社会工作不断发展

(三)社会工作的要素

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价值观、助人活动、专业方法

(四)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角色

社会工作者的直接服务角色:1.服务提供者2.治疗者3.支持者4.使

能者5.倡导者6.关系协调者

社会工作者的间接服务角色:1.行政管理者2.资源筹措这3.政策影

响者4.研究者

社会工作者的价值观:1.人类共同意识2.帮助社会弱者3.乐观看待

变迁4.追求社会公正

社会工作者的知识素养:1.学科知识2.文化知识3.心理素质4.政策

知识5.技术知识

社会工作者的能力要求:1.沟通与建立关系的能力2.促进和使能的

能力3.评促和计划的能力4.提供服务和干

预能力5.在组织中工作的能力6.发展专业

的能力

(五)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

一、社会工作的主要服务领域:

1.儿童及青少年社会工作

2.老年社会工作

3.妇女社会工作

4.残疾人社会工作

5.矫正社会工作

6.优抚安置工作

7.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8.家庭社会工作

9.学校社会工作

10.社区社会工作

11.医务社会工作

12.企业社会工作

二、社会工作领域的扩展

1.从困难人群到有需要人群

2.从关注社会问题到关注社会和谐发展

第二章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三)中国和西方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的影响

(四)社会工作价值观

1.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作用

保护服务对象的权益、促进专业的健康发展、促进社会服务机构的能力建设、维护社会正义

2.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容

社会工作价值观的相关论述:1.巴特利 2.美国《社会工作教育会议课程方针声明》3.戈登4.比斯台克5.泰彻6.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NASW)P37

国际社会工作界认同的专业价值观:

1.服务大众

2.践行社会公正

3.强调服务对象个人的尊严和价值

4.注重服务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5.待人真诚和守信

6.注重能力培养和再学习

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操作原则:

基本信念(尊重、独特性、相信人能改变)

实践原则(接纳、非评判、个别化、保密、服务对象的自我决定)我国社会工作价值观:1.以人为本,回应需要

2.接纳和尊重

3.个别化和非评议

4.注重和谐,促进发展

5.平等待人,注重民主参与

6.权利与责任并重

7.个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

(三)社会工作专业伦理

1.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作用:

1.评判专业服务是否适当

2.保障服务对象的权利

3.减轻社会工作者伦理抉择上的压力及两难

4.帮助社会工作者自我反思及价值澄清

5.奠定社会对社会工作信任的基础

2.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特点:1.优先考虑服务对象的利益

2.专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

3.约束和鼓励并重

4.系统性和权威性

3.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内容:社会工作者

1.对服务对象的伦理责任:尊重并保护服务对象最佳利益

尊重服务对象的自决

保密原则

公平合理的收费

2.对同事的伦理责任:秉持忠实与忠诚的态度

团队内相互协助

3.对服务机构的伦理责任:遵守机构规定

落实机构服务宗旨

负责管理个案

4.作为专业人员的伦理责任:适当的工作认知

专业能力的表现

提供专业服务

维持服务品质

公正与服务

专业知识的拓展

5.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责任:保障专业的完整性

遵循专业的评估和研究 6.对全社会的伦理责任:促进整体社会福祉

鼓励公民参与

倡导社会与政治行动

4.社会工作中的伦理难题及处理

实践中面临的伦理难题:1.保密问题

2.人情与法制及规定的冲突问题

3.价值介入与客观性的矛盾

4.社会工作者的个人利益满足与职业

的社会责任之间的冲突

5.自我决定问题

伦理难题的基本处理原则:1.保护生命原则

2.差别平等原则

3.自由自主原则

4.最小伤害原则

5.生命质量原则

6.隐私保密原则

7.真诚原则

处理伦理难题的一般步骤:

1.认识个案中的伦理问题,包括分析社会工作者自身的价值观、责任和义务。

2.清楚识别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影响伦理决定的情况。

3.正确认识伦理行动的各个过程以及参与其中的人,分析可能存在的利益和风险。

4.深入了解支持或反对作出有关伦理决定的理由。

5.向同事和适当的专家进行咨询。

6.作出伦理决定并记录决定过程。

7.监督和评估伦理决定。

(四)社会工作专业守则

社会工作伦理守则的基本内容:1.服务2.社会正义3.人的尊严

和价值4.人类关系的重要性5.

正直6.能力

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的国际惯例:

1.社会工作者的态度和行为

2.对受助对象的伦理责任:对服务对象的承诺/负责

尊重服务对象的自我决定

使服务对象知情同意

相信服务对象的能力

具有文化敏感性

保护服务对象的隐私和保密性

3.对同事的伦理责任:尊重、保密性、合作、利益冲突与争议的处置、

咨询、教育与培训、服务转介

4.对专业的伦理责任:注重专业的品性

加强专业评估与研究

5.对机构的伦理责任:有责任维护机构的政策与立场

对机构的相关资料和信息进行保密

妥善使用和保存机构的文件、信息和其他相关

资料

有责任促进机构与政府及其他机构的合作关系

有责任协调服务对象与机构的关系

6.对社会的伦理责任:促进社会福利的发展

促进公共参与

在公共危机情形下提供介入与救助措施

通过社会与政治行动减少不平等,反对歧视,

促进社会正义

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制定的原则:

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相结合

本土社会的伦理实践与国际社会工作专业伦理规则相结合

专业实践与政治实践互不冲突

我国社会工作者职业道德指引的主要内容

1.尊重服务对象,全心全意服务

2.信任支持同事,促进共同成长

3.践行专业使命,促进机构发展

4.提升专业能力,维护专业形象

5.勇担社会责任,增进社会福祉

第三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五)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1.人类需要的层次和类型

人类需要的层次:P54

1.马斯洛(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

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2.阿尔德弗尔ERG(生存Existence的需要、关系

Relatedness的需要、成长Growth的需要)

3.莱恩·多亚尔和伊恩·高夫(基本需要、中介需要)

人类需要的类型:1.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起源划分)

2.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内容角度划分)

3.生存性需要和发展性需要(迫切程度划分)

2.人类行为的类型和特点

人类行为的类型:1.本能行为和习得行为

2.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

3.正常行为和偏差行为(统计学标准、社会规范与价值标准、行为适应性标准、个人主观体验)

人类行为的特点:适应性、多样性、发展性、可控性、整合性

3.社会环境的构成要素

社会环境的特点:多样性、复杂性、层次性、稳定性、变动性社会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P60

1.家庭:家庭类型(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单亲家庭、丁克家庭)、家庭教养模式(骄纵型、支配型、专制型、放任型、冲突型、民主型)、家庭的功能(情感支持、性爱满足、繁衍后代、社会化、经济功能)及家庭对人类行为的影响P61

2.同辈群体:同辈群体的特点(平等性、开放性、认同性、独特性)及同辈群体对人类行为的影响P62

3.学校:学校类型及影响(校园文化、班级规模、教学模式、师生关系)P63

4.工作单位:类型及影响P63

5.社区:类型(地域性社区和功能(精神)性社区、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传统社区和现代化社区)及影响P64

6.文化:类型(主流文化和亚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及影响P65

7.大众传媒:类型及影响P65

4.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1.人的行为要适应社会环境

2.社会环境影响人的行为

3.社会环境和生物遗传共同对人类行为产生影响

4.人类能够改变社会环境

5.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非平衡性

(二)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基础

1.人类行为的生物学理论:生物进化理论与进化心理学、基因理论

2.人类行为的心理学理论:P68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2.埃克里森的人类发展阶段论(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早期、

儿童中期、青少年期、成年早期、成年中年、成年晚期)

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4.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

5.行为主义理论:P71(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斯金纳的操作行为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6.依恋理论

3.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社会学理论:符号互动论(米德关于自我的理论、托马斯的情景定义)和标签理论P73

(三)人生发展阶段

1.人生发展各阶段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发展特征:P74-P85

婴幼儿阶段、学龄前阶段、学龄阶段、青少年阶段、青年阶段、中年阶段、老年阶段。

2.人生发展各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婴幼儿阶段:哺乳问题、母爱剥夺、弃婴问题

学龄前阶段:挑食偏食、攻击行为、电视依赖、自闭症

学龄阶段:儿童意外伤害、校园欺负、儿童性伤害

青少年阶段:网络成瘾、青少年犯罪、青少年性行为

青年阶段:婚恋问题、性别歧视、就业问题

中年阶段:早衰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婚外恋、家庭暴力

老年阶段:失智和失能、精神健康问题、死亡问题、老年歧视和被虐待

第四章社会工作理论的应用

社会工作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功能:解释问题、预测与判断、确定干预模式和方法、指导服务实践发展、发展新的理论

社会工作理论的分类:P90

1.大卫·豪(支持社会工作的理论、社会工作的理论)

2.马尔科姆·佩恩(实证主义理论、后现代理论)

(一)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

1.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观点:意识层次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本我、自我、超我);

焦虑和防卫机制;性心理发展

2、精神分析理论的实务原则

(1)个别化原则。强调每个人的早期经验都是不同的。

(2)强调与案主签订治疗契约。因为精神分析治疗过程是一个重温过往痛苦经验的过程,必定会引发不愉快的情绪,案主必须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3)治疗者要为案主提供一个安全与支持的环境,以保证案主能够顺利了解他隐藏在潜意识中的经验,并要保证治疗过程中产生的负面情绪不会给案主造成新的伤害。

(4)精神分析治疗采用的基本方法是自由联想。

(5)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者要倾听和同理案主的想法与感受,要给予支持和接纳。

3.应用:1.治疗情境2.治疗关系3.治疗性对话(1自由联想;2治疗性倾听;3诠释过程)

(二)认知行为理论

1.认知行为理论的由来、基本观念、主要观点:P96

2.认知行为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运用的原则:1.界定服务对象问题的原则

2.确定助人目标的原则

3.辅导过程中运用的原则

认知行为学派的助人过程:1.确定评估重点

2.专业关系的建立

3.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教育者、陪伴着)

助人的步骤

结案和跟进

(三)系统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

1.系统理论的主要观点:结构、过程、行动、机能

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应用中的原则与过程

实务原则:P101

应用:1.专业关系的界定

2.服务目标

3.专业人员的角色

2.生态系统理论的主要观点:生命周期、人际关联、胜任能力、角色表现、生态地位、适应力

生态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基本原则:P103、注意事项:104

(四)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理论

1.人本主义社会工作的主要观点

人本主义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及基本价值 P105

2.存在主义社会工作的观点

存在主义理论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应用:理念(个人意识的觉醒、痛苦的生命的一部分、选择的自由、对话的必要性、实行)及应用P106

(五)增强权能理论

增强权能取向社会工作的基本假设、增强权能社会工作的取向P107-P108 增强权能理论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运用:服务目标、服务原则、服务中平等伙伴关系。P109

(六)社会支持理论

1.影响社会支持程度的因素:发展因素、个人因素、环境因素

2.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实务模式:正式网络与非正式网络、社会支持网络取向的敢于评估

应用:p112

(七)优势视角理论

1.优势视角的主要概念:优势、增强权能、成员资格、抗逆力、治愈和整合、对话与合作、悬置怀疑

2.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原则:

每个个人、团体、家庭和社区都是有优势的

创伤、虐待、疾病和抗争具有伤害性,但它们也可能是挑战和机遇

与服务对象合作,可以最好地为服务对象服务

所有的环境都充满资源

专业关系

第五章个案工作方法

个案工作是指运用专业的知识、方法和技巧,通过一连串的专业工作,帮助遭遇困难的单个个人或者家庭发掘和运用自身的能力及其

周围的资源,改善个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适应状况,实现对人的尊重

和肯定的过程

(六)个案工作的本质

1.社会功能的恢复:

个人或者家庭处理困境的能力

个人或者家庭的社会环境适应性

个人或者家庭与社会环境相互促进

2.社会功能的增强:

对个人或者家庭自身能力的关注

个人或者家庭运用周围环境资源能力的提高

个人或者家庭解决问题和问题预防能力的提高

(二)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

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最基本的之一

内容: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假设、对服务对象的假设、对人际沟通的假设、对人的价值的假设) 2.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直接、间接)

特点:1.注重从人际交往的场景中了解服务对象

2.运用综合的诊断方式确定服务对象问题的原因

3.采用多层面的服务介入方式帮助服务对象

2.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内容:1.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基本理论假设(认知对人的情绪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人的行动能够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情绪)

2.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治疗方法和技巧(个案概念化、合作式的治疗关系、苏格拉底式的提问、结构化的心里教育、认知重塑)

特点:1.认知的行为因素的结合

2.采用综合的方式开展个案辅导工作

3.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内容:1.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理论基础

2.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非理性信念的检查和辩论)

特点:1.明确辅导要求

2.检查非理性信念

3.与非理性信念辩论

4.学会理性生活方式

5.巩固辅导效果

4.任务中心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内容:1.任务中心模式的理论基本假设

高效的介入基本要求:介入时间有限、介入目标清晰、介入服务简要、服务效果明显、介入过程精密

服务对象的自主性:服务对象具有处理自己问题的权利和义务、服务对象具有解决自己问题的潜在能力

2.任务中心模式的治疗技巧

有效的沟通行动必须具备的要素:系统、反应

有效的沟通行动需要达到的功能:探究、组织、意识水平的提升、鼓励

特点:1.清晰界定问题

2.明确界定服务对象

3.合理界定任务

5.危机介入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内容:1.危机介入理论(定义和发展阶段)

2.危机介入的基本原则(及时处理、限定目标、输入希望、提供支持、恢复自尊、培养自主能力)

特点:1.迅速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

2.快速作出危险性判断

3.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

4.积极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当前问题

6.人本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内容:1.人本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对人性的基本看法、自我概念、心理适应不良和心理适应失调)

2.人本治疗模式的治疗策略

特点:1.注重社会工作者自身的品格和态度

2.强调个案辅导关系

3.关注个案辅导过程

7.家庭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1.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

内容:a.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家庭系统、家庭结构、病态家庭结构、家庭生命周期)

b.结构式家庭质量模式的治疗技巧(重演、集中焦点、感觉震撼、划清界限、打破平衡、互动方式、协助建立合理的观察视角、似是而非、强调优点)

特点:a.以家庭为工作的焦点

b.关注家庭功能失调的评估

c.强调家庭功能的恢复

2.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

内容:a.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对人的

理解、对困难的理解、对家庭的理解)

b.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治疗方法(自尊和自我价值的诊断、沟通方式的诊断、家庭规则的诊断—对家庭的正确诊断是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个案工作各阶段的工作要求

1.申请与结案:1.求助者的服务申请

2.结案

3.专业关系的建立

2.预估与问题诊断:1.服务对象有关资料的收集 2.服务对象问题的预估

3.服务对象问题的诊断

3.制订计划:1.服务计划的制订 2.服务面谈内与服务面谈外的安排3.服务协议的签订

4.开展服务:

1.服务的推进:a.从能做开始b.从愿意合作的着手c.采取综合的服务策略

2.专业角色的扮演:a.使能者b.联系人c.教育者d.倡导者e.治疗者

3.专业合作关系的维持:a.接纳b.无条件关怀c.真诚

5.连接社会资源与协调服务:1.社会资源的类型(非正式、正式)2.连接社会资源的方式(资源的提供、资源的发现、资源的培育、需求的表达、利益的协调、权益的保护)3.服务的协调(服务面谈内与服务面谈外的协调、服务对象改变与周围他人改变的协调、服务对象改变与社会工作者改变的协调)

6.评估与结案:

1.结案:a.可以结案(一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都认为工作目标已经实现,二是虽然问题没有彻底解决,但服务对象已经具备独立面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关系不和谐,希望结束服务,四是服务对象出现了一些新的要求和问题,需要其他社会工作者或者服务机构解决,五是因为一些不可预测的因素,需要结束服务。其实三、四、五不仅需要结束服务,同时需要其他联系,帮助服务对象)b.结束阶段四项工作(预先告知、巩固改变和进步、进一步探讨结案之后、鼓励表达结案情绪) c.结案的形式(直接告诉服务对象、延长服务间隔时间、变化联系的方式)

2.成效评估:a.内容(服务对象的改变状况、工作目标的实现程度、服务介入工作的人力、物力和其他资源的投入)b.方法(一是由服务对象评估服务工作的开展状况以及对服务工作的满意程度。二是由社会工作同行评估服务工作的开展状况。三是由服务机构评估服务的开展状况)

3.跟踪服务:a. 由服务对象的状况安排一些结案之后的练习,巩固服务对象已经取得的进步,增强服务对象独立面对问题的能力。b. 调动服务对象的周围资源,增强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c. 持续评估服务工作的效果

(四)个案工作的技巧

1.会谈(个案面谈)

1.个案会谈的类型:建立关系的会谈、收集资料的会谈、诊断性会谈、治疗性会谈、一般性咨询会谈

2.个案会谈的安排:个案会谈的准备、个案会谈的内容安排、会谈内与会谈外的衔接

3.个案会谈的技巧:支持性技巧、引导性技巧、影响性技巧

2.记录

1.个案记录的方式:文字记录、录音、录像

2.个案记录的要求:个案记录的基本格式要求(基本情况、主要问题、背景和经历、能力和资源、个案的诊断P147)、现在与过去、事实与推断

3.个案记录的作用:跟进服务、社会工作者评估、转介依据、机构评估依据、未来研究的参考

3.收集资料(主要技巧)

1.会谈的运用:自我陈述、对答方式

2.调查表的运用:结构式调查表、非结构式调查表

3.观察的运用:参与观察、非参与观察

4.现有资料的运用:文献记录、实物

4.策划方案

1.目标清晰而且现实:可观察、可测量、积极正向

2.服务对象的范围明确:以服务对象为主、以服务对象身边的重要他人为参与者、以其他重要他人为支持者

3.策略合理:服务策略与服务目标一致、服务策略之间的协调

5.评估

1.正确运用评估类型:根据不用评估任务选择不同类型的评

社工笔记整理完整版

1、助人自助: "助人自助"是心理辅导的最基本原则,心理辅导期望通过其帮助,使来询者增强其独立性,而非增强其依赖性,以能够在日后遇到类似的生活挫折和困难时,可以独立自主地加以解决。 2、增能理论:增能理论是社会工作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领域,同时也是服务于弱势群体的一个, 增能即针对社会中消权的个人和群体,社会工作者在介入时通过各种途径并运用各种技巧来激发他们的潜能并增强其能力,扩展并利用可利用的外部资源来帮助他们. 3、本土化:本土化不是狭隘的地域观念,更不是族群的对立,而是放眼国际,展望未来。现代社会由于交通发达,地区与地区之间往来密切,旅游、参访,甚至移民风气普遍频繁。到了一个新地方,想要融入当地生活环境,学习当地的语言、接受当地风俗习惯,就成为必要的条件。 4、社会工作督导:社会工作督导是专业训练的一种方法,它是由机构内资深的工作者,对机构内新进入的工作人员,一线初级工作人员,实习学生及志愿者,通过一种定期和持续的监督、指导,传授专业服务的知识和技术,以增进其专业技巧,进而促进他们成长并确保服务质量的活动。 5、优势视角:“优势视角”是一种关注人的内在力量和优势资源的视角。意味着应当把人们及其环境中的优势和资源作为社会工作助人过程中所关注的焦点,而非关注其问题和病理。优势视角基于这样一种信念即个人所具备的能力及其内部资源允许他们能够有效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6、感受性需要: 7、社会权:社会权又称生存权或受益权,它是指公民从社会获得基本生活条件的权利,主要包括经济权,受教育权和环境权三类。 8、复原力:复原力(Resiliency)是指个体面对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重大压力的良好适应过程,也就是对困难经历的反弹能力。它的基本特征有三点:(1)接受并战胜现实的能力;(2)在危机时刻寻找生活的真谛的能力;(3)随机应变想出解决办法的能力。 9、社会赞许性:社会赞许性(social desirability),是指某一行为是社会一般人所希望、期待、接受的。大多数人越喜欢的行为,其社会赞许性也越高。 10、家庭生命周期:家庭生命周期(family life cycle)是反映一个家庭从形成到解体呈循环运动过程的范畴。美国学者P.C.格里克最早于1947年从人口学角度提出比较完整的家庭生命周期概念,并对一个家庭所经历的各个阶段作了划分。 11、贝弗里奇报告: 贝弗里奇报告可以说是影响整个世界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先驱读物,它是制度发展的经典著作,它是社会保障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曾影响英国、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发展进程,被业内人士视为福利国家的奠基石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里程碑,为无数的经济学家和社会保障工作者所推崇、研究和学习借鉴。 12、伊丽莎白法案: 13、睦邻组织运动:起源于19世纪未期的睦邻组织运动,又被称为社会公社运动(the social settlement movement & neighborhood centers),总之是一个属于社区的改良运动。 14、镜中我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在他的1902年出版的《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一书中提出。他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

社会工作者考试重点内容

第一章第一节社会工作的含义和特点 1社会工作的含义:非盈利性的服务于他人和社会的专业化、职业化的活动。社会工作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框架下,根据专业价值观念,运用专业方法帮助有困难的人或群体走出困境的职业活动。 2.我国社会工作的三种类型:普通、行政、专业社会工作。 3.社会工作的特点:专业性助人活动、注重社会价值、强调专业方法、注重实践、双方合作、多方协同。 第二节社会工作的目标及功能 1.社会工作在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解救困难、缓解困难、促进发展。 2.社会工作在社会层面的目标: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 3.社会工作对服务对象的功能:促进服务对象正常生活、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相互适应。 4.社会工作对社会的功能:维持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 第三节社会工作的对象及要素 1.社会工作的对象:基本对象、扩大的对象。 2.社会工作的五大要素: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价值观、专业助人方法、助人活动。 第四节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 1.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年龄层次)儿童、青少年、老年人,(特殊人群)妇女、残疾人、矫正、优抚安置,(服务领域)社会救助、家庭、学校、社区、医务。 第五节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角色 1.社会工作者的角色:直接服务角色、间接服务角色。 2.直接服务:提供者、支持者、倡导者。 3.间接服务:管理者、资源管理者、政策影响人、研究者。 4.社会工作者知识化基础:理论、政策、技术、文化。 5.能力要求:技术、文化、心理素质、持续学习能力。 第二章第一节(简单了解) 第二节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涵和体系 1.国际社会工作价值观:服务大众、践行社会公正、服务对象个人的尊严和价值、注重人类关系的重要性、诚信、能力。 2.六项基本原则(是根本性,但不具体化,不适用每一个具体实践环节):接纳、尊重、个别化、自决权和知情同意、保密、不批判等。 3.中国社会工作者价值观内容:对服务对象、专业实践、服务机构、公共福利发展、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五个方面的看法。 4.中国社会工作价值观内容:以人为本、回应需要,注重和谐、促进发展,平等待人、注重参与,道德与责任并举,个人潜能提升与社会发展相结合。 第三节社会工作专业伦理 1.社会工作伦理主要六点内容:对服务对象、同事、机构、自身、本专业、全社会。 2.社会工作伦理难题:保密问题、情理合法问题、价值中立还是价值介入、个人利益和社会责任、自觉原则和家长制。 3.七大处理原则:保护生命、完全平等与差别平等、自主和自由、最小伤害、改善生活质量、隐私和保密、真诚。 4.专业守则四大作用:保障专业要求开展工作,有利于实现工作目标、有利于维护社会工作的专业形象、有利于社会工作者的成长。 5.社会工作守则十二项内容:尊重对象的权益、严守对象的秘密、公平服务大众、尊重同事的工作、恪守公私界限、维护社会正义、信守机构政策、充实社会工作知识和能力,促进发展专业、约束不当行为、增进公共福利、共同执行守则。 第三章第一节人类行为 1.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自我实现,五层需要。 2.阿尔德弗尔ERG理论:存在需要、关系需要、成长需要。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归纳笔记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归纳笔记

第一章社会工作的目标、对象及领域 第一节社会工作的含义与特点 一、什么是社会工作 (一)社会工作的含义;是在一定的社会福利制度框架下,根据专业价值观念,运用专业方法帮助有困难的人或群体走出困境的职业活动。 (二)我国对社会工作的理解:普通社会工作、行政性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 二、社会工作的特点(一)职业助人活动(二)注重专业价值(三)强调专业方法(四)注重实践(五)双方合作(六)多方协同 第二节社会工作的目标及功能 一、社会工作目标 (一)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1、解救危难2、缓解困难3、促进发展 (二)社会层面的目标1、解决社会问题2、促进社会公正 二、社会工作的功能 (一)功能的含义与类型1、什么是功能:功能是指在一个系统中某个部分所发挥的作用,即某一部分的存在和变化对整体及其他部分所发挥的影响2功能的基本类型:正功能和负功能 (二)社会工作对服务对象的功能1、促进服务对象正常生活2、促进人与社会的相互适应(三)社会工作对社会的功能1、维持社会秩序2、促进社会和谐 第三节社会工作的对象及要素 一、社会工作的对象 (一)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1孤儿、无依无靠的老人和残疾人。2精神病患者3、因失业而沦为生存困难者 (二)社会工作对象的扩大 二、社会工作的要素 (一)服务对象(二)社会工作者(三)社会工作价值观(四)专业助人方法(五)助人活动 第四节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一)儿童及青少年服务(二)老年人社会服务(三)妇女社会服务(四)康复服务(五)社会救助(六)就业服务(七)心理健康服务(八)家庭服务(九)医疗社会工作(十)学校社会工作(十一)矫治服务(十二)城乡社区发展(十三)军对社会工作(十四)企业社会工作 第五节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角色 一、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一)直接服务角色1服务提供者2支持者3倡导者(二)间接服务角色1管理者2资源筹措者3政策影响人4研究者 二、社会工作者的知识基础 (一)理论知识(二)政策知识(三)技术知识(四)文化知识 三、社会工作者的能力要求(一)技术能力(二)文化能力(三)心理素质(四)持续学习能力 第二章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 第一节文化传统与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一、西方传统文化和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二、中国专统文化和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第二节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涵和体系 一、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内涵 (一)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指社会工作者长期奉行和尊守的一整套指导期实践的原则和理念 (二)国际社会工作界认同的专业价值观1、服务大众2、践行社会公正3、强调服务对象个

2017社会工作综合能力整理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 1 社会工作的特点: (1)专业助人活动,专业的、职业性的助人活动 (2)注重专业价值,解决社会问题、增进人民福利为自己的责任,以追求社会公正和社会进步为自己的目标,助人为乐 (3)强调专业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 (4)注重实践,去做 (5)互动合作,一同工作 (6)多方协同,不是一个地方的,就是多方 2 社会工作的目标 (1)服务对象层面的: A 解救危难,死 B 缓解困难,帮助青少年走出迷恋电子网络的困境,帮助单亲家庭走出困境,帮助丧偶老人适就生活等,缓解压力,克服困难,使他们恢复正常生活 C 激发潜能,激发他们补压抑、被忽视的能力,调动其内在和积极性 D 促进发展,通过增加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建立人际关系等方式,实现人生目标 (2)社会层面: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 (3)文化层面:弘扬人道主义,促进社会团结 3 社会工作对服务对象的功能 (1)促进服务对象正常生活:由于社会变迁、家庭或个人原因,会一时或较长时间陷入困境,从而难以正常的进行生活,在物质帮助、心时和社会支持方面提供的援助是具体的 (2)恢复弱化的功能,贫弱群体,残疾人,家境不佳的,恢复他们的自信,社会功能,社会融入 (3)促进人的发展,潜能被压缩,受到排挤 (4)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人在环境中,人的问题也是环境的问题 4 社会工作对社会的功能 (1 )维持社会秩序,可以减少因问题激化可能产生的对社会秩序的冲击,与一般行政管理不同,社会工作通过服务来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维持社会秩序的效果。 (2 )建构社会资本,以人为本,解决社会问题,关爱困难群体的公益活动,连接社会资源,可以增加他们的相互信任,促进良好关系的建立 (3 )促进社会和谐,面对面的、深入人心的、人性化的服务 (4 )推动社会进步,面对面的群体的服务,社会进步最主要的标准是困难群体生活状况的改善。 5 社会工作的对象是个人或群体,服务对象是社会工作的基本要素。 6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1 )直接服务的角色:服务提供者,治部者,支持者,关系协调者,倡导者 A 服务提供者,物质帮助和劳务服务,心理辅导,政策信息的提供 B治疗者,困难诊断和治疗,因贫困、离婚、吸毒和药物依赖、犯罪和违法行为等,进行矫正 C 支持者,积极反应的支持者、鼓励者,创造条件使服务对象自立或自我发展,激发服务对象 的能力和克服困难的信心,增加服务对象权能 D 关系协调者,协助他们处理好与他人及环境的不和谐关系 E倡导者, (2 )间接服务角色,行政管理者,资源筹措者,政策影响者 (3 )合并角色 7 社会工作的五要素:社会工作的对象,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价值观,专业的助人方法,助人活动

中级社会工作者考试综合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0中级社会工作者考试综合能力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l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西方社会工作是在慈善救助活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慈善组织会社和睦邻组织运动的发展为社会工作的产生创造了条件。社会工作职业化进程开始的重要标志是( )。 A.友善访问员的出现 B.社区睦邻员的出现 C.受薪社会服务者的出现 D.志愿服务者的出现 2.社会工作是随着工业化、现代化、社会问题的日益复杂化和社会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下列属于社会工作早期服务对象的是( )。 A.无家可归的流浪乞讨人员 B.患职业病的员工 C.极度贫困的农村社区 D.遭受工业污染的社区 3.某地遭遇洪水袭击,很多房屋被冲毁。有关部门决定将部分无家可归的受灾群众暂时安排到其他地区生活。社会工作者发现这些群众不习惯新居住地生活,也听不懂当地的方言。这说明在开展服务时应着重考虑( )。 A.为服务对象提供生活照顾 B.为服务对象争取更多资源 C.做好服务对象的思想工作 D.评估服务对象需要 4.老王失业在家,家庭生活陷入困境。由于长期找不到工作,妻子和儿子对他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老王感到无脸见人,待在家里不愿出门,和妻子、儿子也时常发生冲突。社会工作者小李在家庭走访时,发现老王为人踏实,身体状况良好,对家庭也很有责任心。小李与辖区内的一个超市主管多次联系并争取,为老王安排了一份临时工作。在上述过程中,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是( )。 A.行政管理者 B.资源争取者

C.服务研究者 D.政策影响者 5.下列关于社会工作价值观说法正确的是( )。 A.社会工作者应将资源投放给有潜能的人 B.社会工作者的目标是让人们适应社会,而不是改变社会 C.社会工作者应用统一的标准同等对待不同的群体 D.个人应发挥潜能以实现社会功能,从而完成自我实现 6.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的重要目标。助人自助的含义是( )。 A.社会工作者在协助服务对象的同时也帮助自己 B.社会工作者协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促进自立 C.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互相帮助共同成长 D.服务对象也有潜能反过来帮助社会工作者 7.社会工作者陈某在采用精神分析技术为服务对象提供心理治疗的过程中,突然发现服务对象是自己儿子所在单位的主管。面对这种情况,陈某应该( )。 A.利用此机会接近服务对象,建立起信任的工作关系 B.终止提供服务 C.征得服务对象同意后,将其转介给其他同事 D.与儿子核实服务对象的相关信息 8.金融危机导致经济下滑,出口贸易下降,许多工厂倒闭。失业民工纷纷回到家乡谋生。负责农村社会工作的周某,把募捐来的有限物品分发给生活难以维持的民工。村子里原来的贫困户对此不满,觉得回乡的民工获得了优先服务的机会。周某便召开大会,向所有村民解释。上述过程中周某体现了社会工作伦理中的( )原则。 A.公义与正义 B.差别平等 C.改善生活质量 D.真诚开放

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一章 社会工作的目标、对象及

第一章社会工作的目标、对象及主要领域 1.1复习笔记 一、社会工作的含义与特点 1.什么是社会工作 (1)社会工作的含义 ①社会工作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职业,是促进社会改革和发展、提高社会凝聚力、赋权并解放人类的一门学科。 ②社会工作的核心准则是追求社会正义、人权、集体责任和尊重多样性。 ③社会工作是在一定的社会福利制度框架下,根据专业价值观念、运用专业方法帮助有困难的人或群体走出困境、获得发展的职业性服务活动。 (2)我国对社会工作的理解 ①普通社会工作 在职干部和离退休人员在本职工作之外从事的、不计报酬的服务性或公益性工作。 ②行政性社会工作 行政性社会工作是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群众团体中,那些专门从事职工福利、社会救助的人所从事的助人活动。 ③专业社会工作 专业社会工作是由受过社会工作专业训练的人开展的助人活动。 a.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一些受过社会工作教育和培训的人以专业理念为指导,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方法对困难人群开展服务。

b.他们或在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内,或在某些医院、学校和社区中开展服务。这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工作,也是与国际接轨的社会工作。 2.社会工作的特点 (1)专业助人活动 ①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助人活动,专业助人是它的第一个特点。社会工作不是一般的助人活动,而是以困难群体为主要对象的、专业的、职业性的助人活动。 ②在性质上,它是以服务于困难群体、以利他为目的的职业活动。 (2)注重专业价值 ①专业价值是指社会工作者在从事社会服务时所遵循的理念、指导思想和伦理。 ②在现代社会,社会工作是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方法,它以解决社会问题、增进人民福利为自己的责任,以追求社会公正和社会进步为自己的目标。 (3)强调专业方法 专业方法是指本职业独特的、在许多情况下要经过专业教育和培训才能掌握的方法。专业方法是社会工作的重要特点。 (4)注重实践 ①社会工作从本质上来说是实践的,它通过对科学方法的运用,与服务对象一起帮助他们改变自己的困境,增进其社会功能。 ②社会工作要具体地去做,即在科学理论指导下采取行动,这是不同于其他理论性社会科学学科的重要的地方。 ③社会工作的实践性不但要求社会工作者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而且要有根据情况的变化,合理运用工作方法与技巧的能力。 (5)互动合作

社会工作概论期末复习(DOC)

第一章——第二章 单选题 1、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核心是( D )。 A、为人民服务 B、慈善和爱心 C、科学知识 D、利他主义 2、社会工作的最终目的是( C )。 A、尊重案主 B、引导案主 C、助人自助 D、为案主提供服务 3、下列对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D )。 A、把社会工作视为一种个人慈善事业 B、社会工作是社会中的中上层成员出于人道主义或宗教信仰的驱使,对社会上贫苦及不幸者的施舍 C、社会工作是对被救助者物质上的扶助 D、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服务活动 4、关于社会工作助人过程的不对称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表现为互动效果上的不对称 B、社会工作者的助人过程是双方面的 C、合作的促成力量不对称 D、助人过程是社会工作者同受助者相互配合的过程 5、关于社会工作的直接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预防 B、促进个人的发展 C、推进社会公平 D、治疗 6、在中国,接受他人的帮助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人们总是先接受“自家人”的帮助,实在行不通了才会选择接受“外人”的帮助。接受“外人”的帮助对讲“面子”的中国人来说可不是一件小事,因为这会欠下很大一笔人情债。由此,在开始与案主接触阶段,下列社会工作者要注意的问题中哪个是错误的?( D ) A、建立信任 B、扮演的社会角色 C、平等的地位 D、协助案主运用其自身的内部资源 7、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对象是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不同的个性和不同的背景,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他们身上可能有很多缺点,有适应和不适应的品质,有建设性和非建设性的态度和行为,但不管怎样,他有权成为他自己,他有权这样去想这样去做。这意味着( A )。 A、社会工作者应接纳案主 B、社会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对案主的信息进行保密

2018年天津市《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试题含答案Ⅱ

2018年天津市《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试题含答案Ⅱ 单选题-1 姜燕的妈妈在她小的时候就生病去世了,爸爸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双腿,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是靠年迈的奶奶捡拾废品变卖,因为生活困难,已经到了上学年龄的姜燕却不能去读书。姜燕的爸爸和奶奶都认为他们的命太苦,一辈子只能这么艰苦度日。社会工作者了解姜燕一家人的生活后,帮助他们认识到是有能力改变环境中的不利影响的。社会工作者所依据的理论是(____)。 A.增强权能理论 B.认知行为理论 C.生态系统理论 D.人本主义理论 【答案】A 【解析】 增强权能是指增强人的权利和能力。增强权能取向的社会工作认为,个人需求不足和问题的出现是由于环境对个人的压迫造成的,社会工作为受助人提供帮助应该着重于增强受助者的权能,以对抗外在环境和优势群体的压迫。 单选题-2 当面临的困境有可能对人造成伤害时,社会工作者应尽可能避免或防止这样的伤害。当不可避免会伤害到与问题有牵连的一方或另一方时,社会工作者应该

永远选择造成的伤害最小、带来的永久性伤害最少和伤害最容易得到弥补的方案。这说明社会工作者在处理伦理难题时应坚持(____)。 A.保护生命原则 B.完全平等与差别平等原则 C.自主和自由原则 D.最小伤害原则 E.隐私和保密原则 【答案】D 【解析】 [提示] 伦理难题是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经常碰到的问题。社会工作界已经就解决伦理难 题给出了一些处置原则。在这里主要涉及到其中的最小伤害原则,这个原则在碰到决策可能会 给多方带来利益受损时用到。但要注意,如果选择对某方可能造成生命威胁时,就应该遵循保 护生命这个最高原则。在教材第二章第二节里可以看到对此的分析和描述。 单选题-3 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对社区范围内的违法犯罪人员及刑满释放人员提供专业服务,实现矫正其思想和行为,防止再违法犯罪的目标。以上这句话是针对社区治安的(____)内容而言的。 A.法制教育 B.人民调解 C.社区矫正 D.维持秩序

老年社会工作_考试笔记

第一章老年社会工作概述 一、人口老龄化的概念、衡量标准与特点。 人口老龄化的概念:是指一个人口总体中的中老年人口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加,或者青少年人口所占比例不断递减的过程,俗称“人口老化”。 人口老龄化的衡量标准: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数的10%及其以上,或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 特点:(1)人口老龄化是个普遍规律。(2)发达国家是以老年人口高龄化为特征。(3)人口老龄化开始晚的国家老龄化速度快于老龄化早的国家。(4)发展中国家人口老龄化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5)人口老龄化与收入水平存在一定的联系。 二、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 (1)老年人口规模巨大。(2)老龄化发展迅速。(3)地区发展不平衡。 (4)城乡倒置显著。(5)女性老年人口数量多于男性。(6)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 三、老年社会工作的定义。 是指受专业训练的社会工作者在专业的价值理念的指导下,充分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为在生活中遭受各种困难而暂时丧失社会功能的老人解决问题、摆脱困境并同时推动更多的老人晚年获得进一步发展的专业服务活动。 四、老年社会工作的目标和服务内容。 目标:(1)调适老人生活环境,协助老人适应不良的社会环境。(2)促进老人人际关系,鼓励老人参与社会活动。(3)协助老人增强个人能力,预防生理或心理功能的迅速退化。(4)帮助老人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5)提供老人福利、老人保障、老人服务等各个方面的实际经验和理论总结,作为有关部门制定、修正老人政策和措施的参考。内容:(1)老年人困难的帮助。(2)老年人发展需要的服务。 五、老年社会工作的对象。 1、以被服务的人来区分:(1)遭遇困难的老人。(2)老人的家庭成员。(3)亲友或其他家庭的个人。 2、以老人问题种类区分:(1)长期患病、身体机能严重衰退或者残疾的老人。(2)经济困难的老人。(3)退休后生活无法调适的老人。(4)人际关系不良的老人。 (5)受虐老人。(6)丧亲的老人。 3、以老人的需要区分:(1)需要解决各种困难的老人。(2)需要获取发展的老人。

社会工作实务 期末

1、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道题,共30分) (1)马克思主义伦理观认为,爱情产生得最基本得前提条件与基础()。 道德义务 道德责任 √性爱 情爱 (2)下列各项属于妇女社会工作直接目标得就是(). √提升性别意识,促进自省、自信与自我认同 建立妇女得支持小组,减少成员得孤独感 重新建构权利关系 解决妇女得实际困难与需要 (3)社会工作者小王受区妇联委托,在其服务得社区开展受虐妇女得服务需求调查。受虐妇女们受到“家丑不能外扬"这一传统观念得影响,最初不愿接受小王得访谈。在小王得关心、支持与不懈努力下,受虐妇女们终于敞开心扉,讲述她们得受虐经历与应对策略.受虐妇女们得讲述反映了她们得()。 √感觉性得需求 规范性得需求 表达性得需求 比较性得需求 (4)对于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机构首先应()。

给予生活得合理安排 (5)很多妇女受到家庭暴力不报案,或者没有得到及时得救助与干预,以至于演变成严重得致伤、致残与致死案件。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人们普遍缺少对家庭暴力得认识,而法律中又没有制裁家庭暴力得具体条文规定。如果针对妇女得家庭暴力开展干预,通常需要妇联、公检法司、医院卫生等多个机构得合作,采取综合干预与解决问题得策略.但就是,各方得合作到目前为止缺少相应得政策与法律保障。因此,社会工作者需要加强得工作环节就是(). 倡导 (6)某老旧小区失业、低保人员较多,便民设施缺乏,居民日常生活不便。社会工作者分析了社区得具体情况后,与相关政府部门取得联系,开设便民餐车与家电维修点,既改善了小区便民设施少得状况,又开发了就业岗位。在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采用得社区工作方法就是()。 社会策划 (7)默斯坦得“刺激--价值-—角色”理论认为,刺激阶段主要就是()。评价对方就是否符合自己得角色期望,在各项生活方面就是否与自己一致. 考虑双方得心理需求与价值观 √主要就是以感官信息,如外貌、年龄、种族等决定就是否建立关系比较双方得价值观就是否相似 (8)惩罚分为正惩罚与负惩罚,下列属于正惩罚得就是().

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2010年修订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个案工作方法)【圣才出品】

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2010年修订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第四章个案工作方法 4.1复习笔记 第一节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 一、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内容 (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 ①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假设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认为人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涉及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②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 a.在成长的早期因愿望没有获得满足或者情绪冲突没有解决而形成的压力; b.当前社会环境的压力过大,导致成长早期形成的问题表现出来; c.对外部环境的理性处理能力以及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欠佳而导致无法有效应付外部环境的要求。 ③对人际沟通的假设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认为,人际沟通是保证个人与个人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交流的基础,也是形成个人健康人格的重要条件。 ④对人的价值的假设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坚持认为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即使是暂时面临困扰的服务对象,也具有自身有待开发的潜能。 (2)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 ①直接治疗技巧:是指直接对服务对象进行辅导、治疗的具体方法。 a.非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是指社会工作者直接向服务对象提供各种必要的服务而服务对象只处于被动服从位置的各种辅导技巧。主要包括支持、直接影响和探索一描述一宣泄。 b.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是指社会工作者通过与服务对象相互沟通交流,引导服务对象分析和理解自己问题的各种具体技巧。主要包括现实情况反思、心理动力反思和人格发展反思。 ②间接治疗技巧:是指通过辅导第三者或者改善环境间接影响服务对象的间接治疗技巧。 a.间接治疗技巧虽然没有直接影响服务对象,但对服务对象的影响来说仍是非常重要的。 b.间接治疗技巧的运用对象很广,包括服务对象的父母、朋友、同事、亲属、邻里和社区管理人员等,这就把个案工作服务介入的焦点从服务对象个人扩展到服务对象周围的其他社会成员。 2.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特点 (1)注重从人际交往的场境中了解服务对象从第一次与服务对象接触到完成与服务对象问题有关资料的收集,这一阶段称为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研究阶段。 (2)运用综合的诊断方式确定服务对象问题的原因对服务对象的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寻找服务对象问题产生、变化的原因和过程,这个阶段称为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诊断阶段。

2021年社会工作师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试题

社会工作师(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试题 一、单项选取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 社会工作者在为社区残疾人服务过程中,邀请康复师为残疾人家属开展康复技巧培训,联系劳动部门为有劳动能力残疾人进行技能培训,并和社区干部一起与驻区公司进行协商,为某些残疾人找到了工作。上述做法凸显了社会工作( )特点。 A.注重专业价值 B.注重专业方向 C.注重政策倡导 D.注重多方协同 2.近年来,某些都市殡葬服务领域引入专业社会工作者,针对逝者家属开展辅导服务,予以精神慰藉;同步通过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等办法对殓仪馆员工进行人文关怀和心理辅导,减轻工作压力,从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角度看,上述做法体现了社会工作( )。 A.专业办法发展 B.目的模式变化 C.工作对象拓展 D.整合发展取向 3.关于志愿者与社会工作者说法,对的是( )。 A.社会服务是社会工作者职业,是志愿者业余活动 B.社会工作者是志愿者队伍有机构成某些 C.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都必要遵守专业守则 D.政府和社会对社会工作者规定比较严格,对志愿者则没有规定 4. 小张夫妇因夫妻关系紧张向社会工作者小李求助。小李与她们面谈后发现,小张夫妇因工作早出晚归,孩子放学后没人管,两人经常指责对方不负责任。因而,小李向她们建议,孩子放学后可以到社区青少年中心接受托管服务。依照上述内容,小李除了扮演服务提供者角色外,还扮演了( )角色。 A.倡导者 B.支持者 C.研究者 D.管理者 5.陈教师所在机构录取了一批社会工作专业应届毕业生。作为她们督导,陈教师在第一种月里安排她们观测和学习其她同事是如何开展服务。该做法是为了让这些新入职社会工作者学习和补充( )。 A.学科知识 B.政策知识 C.技术支持 D.文化支持 6.某智障人士服务机构社会工作者经常带着服务对象外出,学习乘坐公交车,去超市购物,去图书馆看图画书,并参加社区活动,学习人际交往。这属于社会工作中( )。 A.外展服务 B.康复服务 C.矫治服务 D.医疗服务 7.在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中,关于服务对象自决权说法,对的是( )。 A.当服务对象不肯自决时,要为其提供合理建议,协助其自决 B.自决权是服务对象应有权利,任何状况下都不应当被限制

社会工作者初级实务重点笔记整理版

社会工作者初级实务重点笔记整理版 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 第一节接案 一、接案的步骤及核心技巧(考点一、重点) (一)接案前的准备 1.什么是接案 “接案”是社会工作助人活动的开端,是社会工作者与潜在服务对象开始接触,了解其需要,帮助其逐渐成为服务对象并接受社会工作服务的过程.它的目标是要与服务对象建立一个良好的专业关系,为后续的预估和介入打下良好的工作基础 步骤或任务:p1★★★ 1、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原因和求助过程; 2、初步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 3、决定是否接案; 4、订立初步协议。 2.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和类型 (1)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①主动求助者②由他人介绍或机构转介来的③外展 (2)认定服务对象的类型★:①自愿型服务对象②非自愿型服务对象 (3)现有服务对象与潜在服务对象★ (4)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过程★(自我解决——自然助人网络——社会工作者) 3.做好会谈的准备并拟定初次会谈提纲★ (1)服务对象资料的准备 (2)拟定初次面谈的提纲①介绍自己和自己的专长。②简要说明本次会谈的目的和内容、双方的角色和责任。③介绍机构的功能和服务、相关政策(如保密原则)和工作过程。④征求服务对象对会谈安排的意见,了解对机构和社会工作者的期望。⑤询问服务对象是否有需要紧急处理的事情,以便提供及时的协助。 (二)会谈 1.会谈的目的和会谈场所的安排 接案会谈的目的在于了解服务对象最关心的事项是什么,以便达成助人目标。 2.会谈的主要任务★★★ (1)界定服务对象的问题(2)澄清角色期望和义务(3)激励并促进服务对象进入角色(4)促进和诱导服务对象态度和行为的改变(5)达成初步协议 (6)决定工作进程:①终结服务②转介其他服务⑧进入下一个助人阶段 3.会谈的技巧 (1)主动介绍自己 (2)沟通:治疗性沟通,①提供支持;②减轻服务对象因求助带来内心的焦虑;③协助服务对象建立对自己和解决自己问题正确想法;

期末考试卷社会工作试卷A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专科)试卷(A卷) 2011 -2012学年第一学期 开课单位:政法系,考试形式:闭卷,允许带入场 科目:社会工作学班级:10社管1班,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空,每小空1分,共10分) 1、我国社会工作分为普通社会工作、行政性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三类。 2、现代社会福利的两种基本形式:剩余型或残补型和(制度型)的福利制度。 3、大卫·豪将社会工作理论分为:(支持社会工作的理论)和(社会工作理论)。 4、(功能)是指在一个系统某部分所发挥的作用,即某一部分的存在和变化对整体及其他部分所发挥的影响。 5、督导的功能有:教育功能、(行政功能)、(支持功能)。 6、儿童社会工作的特征:福利性、以社会性服务为主、(专业要求高)。 7、罗斯曼(J. Rothman)将社区工作目标的分类:任务目标和(过程目标)。 8、青少年社会工作包括:发展性服务、治疗性服务、(预防性服务) 二、单选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工作逐渐在一些发达国家出现。从社会工作的起源来看。社会工作最初的服务是( D )。 A.促进就业 B心理辅导 C.社区照顾 D.救助贫困者 2、帮助服务对象实现自身发展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社会工作尊重人,认为人是有潜能的,并把充分挖掘个人潜能、解决个人生活困难、增进个人幸福当做自己的工作目标,个人潜能的发挥和能力的增长都属于( D )的范畴。 A.人的自然属性 B.人的心理 C.人的需要 D.人的发展 3、当面临的困境有可能对人造成伤害时,社会工作者应尽可能避免或防止这样的伤害。当不可避免会伤害到与问题有牵连的一方或另一方时,社会工作者应该永远选择造成的伤害最小、带来的永久性伤害最少和伤害最容易得到弥补的方案,这说明社会工作者在处理伦理难题时应坚持( D )。

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2010年修订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

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2010年修订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第二章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 2.1复习笔记 第一节文化传统与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一、文化传统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1.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意义 (1)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确定专业的使命和核心关怀所在,从而确立了社会工作专业本身的专业特质,使得它同其他社会科学表现出明显的区别; (2)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对专业人员的职责和行为规范提供了指引,从而确保专业行动在最大程度上保护服务对象的利益,减少对服务对象造成的各种潜在的或实际的伤害; (3)社会工作价值体系通过对专业共同体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进行明确规定,从而确保社会工作专业作为维护社会正义和公平的重要力量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形成既是历史的产物,也是时代变迁的结果 社会工作价值观一方面反映了文化传统对专业实践和理念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福利制度的演变对专业伦理的重塑。 二、西方文化传统和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1.西方文化传统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社会工作价值观源于西方宗教理念和工业文明的发展,它注重个人的价值与尊严,强调

受助者个人价值的独立性和重要性,主张个人自决,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基于基督教伦理的爱、关怀和责任三个重要因素成为社会工作者认同的专业实践的基本价值。 在崇尚法治和民主的环境里,社会工作专业对自身的实践发展出了一整套制度约束,这些约束体现在专业社会工作者、机构和政策的使命、目标和责任里面。西方社会政治结构以民主为基础,强调公民自下而上参与,强调个人的自由平等与价值理念的多元化,因此在社会工作专业实践里,体现了强调受助者参与和个人自决的伦理原则。 2.西方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西方社会福利思想起源于宗教理念和人文主义思潮,主要形成于中世纪以来的宗教救济和工业革命时期的慈善实践。中世纪尤其是14~15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以后,人文主义思想在欧洲得到了广泛传播。人类日益关注自身的利益、需要满足和人的发展,国家或政府为了解决现实中的社会问题,出于宗教教义、人道主义与政治统治等需要,逐步实施有限的社会救助和开始建立规范的社会救济法案,现代社会福利制度开始逐步形成。 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使得社会工作专业成为上述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工作成为社会福利服务体系的传递者,社会工作者担当着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正义以及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平等的重任。在西方福利国家制度框架下,社会工作的主要价值观受到了民主社会主义中的社会权利、平等、正义、民主、父爱主义、集体主义等价值观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福利国家制度的危机和改革,新自由主义思想促成了社会工作实践的方向与服务模式从需要与权利为中心转向了以自由与效率为中心。 三、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1.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文化深受儒、释、道教的思想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寓含了深刻的福利思

2009年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考试真题及答案

2009年4月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助理社会工作师(初级)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 个最符合题意) 1.社会工作者小王在总结上一年度工作时,列出了自己承担的几项 主要工作,其中属于社会工作中发挥维持社会秩序功能的活动是()。 A.举办社区运动会 B.建立居民科普宣传小组 C.组织社区巡逻 D.开展老年人健康知识讲座 2.从社会工作的起源看,社会工作最初的服务是()。 A.促进就业 B.求助贫困者 C.心理辅导 D.社区照顾 3.解决社会问题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目标之一。下列属于社会问题的 是()。 A.网络成瘾 B.就业服务 C.老人服务

D.婚姻指导 4.目前,尽管世界各国的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经济状况有较大差 别。但是社会工作在许多国家都取得了发展,并且成为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制度性手段。因此,一般认为社会工作取得普遍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法律制度的完善 B.行政制度的改革 C.民主政治的发展 D.福利制度的发展 5.社会工作在开展儿童服务时,下列属于发展性社会工作的是()。 A.脑瘫儿童康复训练 B.自闭儿童语言训练 C.轻微犯罪儿童行为矫正 D.学龄儿童沟通技巧训练 6.张某的丈夫平时就有大男子主义的观念,因车祸失去了双腿,只 能以轮椅代步,又失去了工作,情绪非常低落。张某包揽了全部家务,悉心照顾丈夫,但是丈夫总是发脾气,甚至有进辱骂张某。 张某感到委屈,向社会工作者小林求助。根据妇女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要求,小林建议她()。 A.雇保姆照顾丈夫 B.送丈夫去康复疗养机构 C.与丈夫一起改变观点和态度

社会工作笔记整理

社会工作笔记 社会工作脱胎于早期的慈善事业-专业教育-专业化教育化 五大专业要素(格林伍德):一套系统的理论,专业的权威,广泛的社会认可,伦理守则,专业文化 社会工作的核心:助人自助 主要领域:家庭、医务、儿童、青少年、老年社会工作 专业素质:耐心,爱心,细心,尊重,平等 第一章,导论 1,社会工作是一种科学的助人方法,助人是社会工作的本质,社会工作把人当成是自己的价值追求和工具性目标,社会工作是科学的助人方法。, 2,三种认识代表了不同国家社会工作发展水平的差异:代表了社会工作发展的初级阶段,代表了目前大多数国家的实践,主要存在于发达国家 3,性质:社会工作学是一门科学:客观性,工作方法的科学性,工作过程的逻辑性 4,社会工作的对象: 1,基本对象:社会最边缘,最困难的群体 2,从个人到社区 3,社会工作对象的扩大:对象:贫弱群体-全体国民 性质:补救性,治疗性—治疗与预防,补救与发展相结合4,对象的共同特点:正常生活中遇到困难的人;社会生活中的脆弱群体;社会结构中的 弱势群体。 5,社会工作的领域:1,社会问题与社会工作:结构性或制度性;社会问题性在政策、制度 层面需提供具体的服务。 2,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公共救助,家庭、老人、儿童、康复、就业、 矫治、心理健康、社会保险服务,学校、医疗社会工作,乡村社区 发展 6,社工对工作对象的功能:提供物质帮助,给予心理支持,促进能力发展,维护合法权益对社会的功能:促进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促进制度建设与社会进步,增加社会资 本与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第二章:社会工作的发展 1,社会工作的思想渊源:1,古希腊,罗马的福利思想,财产共有,平等原则,消除贫富差 距2,基督教的博爱观念 2,社会背景:1,工业革命的推动: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从传统的重视血缘,地缘的同质性 关系向以业愿为主的异质性关系转变。 (工业革命的负面后果:社会分化为两大对立阶级;社会冲突加剧;社会关系 日益理智化,异质化) 2,政治力量的分化崛起(工人运动的崛起) 3,专业方法发展:30年代中期-个案工作唯一方法 20年代开始-40年代中期-小组工作方法被接受 60年代-社会工作被正式承认为一种社会工作方法 70年代-社会行政 4,社会工作的发展趋势:由原来的“补救与治疗”到“预防与发展”,由“技术训练”到“理 论研究”,社会工作方法:朝着“整合”的方面“深入”发展。5,香港特区社会工作:显著特点:政府出钱买服务最有特色的事务是外展社会工作。

个案社会工作期末考试卷A卷答案

个案社会工作期末考试卷(A卷)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3×5=15分) 1、C 2、C 3、D 4、C 5、B 二、多项选择题(3×5=15分) 1、ABE 2、ABDE 3、ABE 4、BCDE 5、ABE 三、判断题(3×5=15分) 1、× 2、√ 3、√ 4、√ 5、× 四、简答题(3×5=15分) 1、简述个案社会工作的特点 个案社会工作对象的差异性和复杂性 个案社会工作方法的科学性和技术性 个案社会工作本质上是助人自助 个案社会工作过程的系统性 个案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关系的专业性和职业性 2、简述问题解决学派基本理论和实施特点 第一,对问题的界定。问题解决学派要求将问题界定为具体的、可以解决的问题。(3分)第二,提供解决问题的新经验。(2分) 3、简述行为治疗模式的设计评估方案 第一、A-B设计(1分) 第二、A-B-A-B设计(2分) 第三、多基点设计(2分) 五、材料分析题(20×1=20分) (1)、B(2分) (2)、B(2分) (3)、社交恐怖症这是一种心理障碍,对社交恐怖症治疗的原则就是要打断案主的症状体验和反应之间的恶性循环,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三方面进行治疗。 (一)系统脱敏法(10分) 我们首先可以对案主运用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法是目前心理学上治疗社交恐怖症的一种主要方法。具体操作步骤是这样的: 1.身体松弛训练。帮助案主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让案主靠在沙发上或者靠在椅子上,让他自己的全身都处在一个最舒适的位置上,双臂自然下垂或者搁置在沙发上,深深地吸气,再缓缓地呼出……逐步放松全身的肌肉。反复练习,直到达到“呼之即来”的可以随意放松的娴熟程度。 2.制定恐惧等级表。根据紧张的程度给自己的恐惧对象分级记分,记分的标准就是:相处自然毫不紧张的人,比如说父母记0分;极度恐惧的比如说领导记5分(最高分);其他不同程度的恐惧对象可以根据从轻到重的程度依次记1、2、3、4分。 3.逐级脱敏。首先在头脑中逼真地再现最低等级的刺激场面,也就是在社交场合中最低等级的使他感觉到紧张的场面,当确实体验到有些紧张的时候(主观平分在1分左右),就停止想象并且全身放松。等到平静以后再重复上面的这一过程,如此循环,直到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