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统计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统计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统计教案

第9单元总复习

第5课时统计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7页的第4题,第121页练习二十八的第18题,思考题及“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各种数量变化情况,能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2.熟练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各种数量的变化情况,能绘制简单的复式折线统计图。

3.体验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

1.单式折线统计图。

出示课本117页第4题。

2.复式折线统计图。

(1)课件呈现如下统计图。

请学生回答题目中的3个问题。

(2)尝试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

①教师出示题目内容。

去年1~6月份商店售出A、B两种饮料情况:

②学生尝试在方格纸上画复式折线统计图。

③完成后,教师展示学生的作品,师生共同评价。

(3)说一说,从统计图中你又得到哪些信息。

二、课堂作业

1.完成课本第121页练习二十八的第18题。

此题也是运用统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练习时,由学生独立完成问题(1)和(2),然后全班反馈。

2.完成课本第121页练习二十八的思考题和“生活中的数学”。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交流)

【板书设计】

图形与几何

画折线统计图

图中正确表数据,相邻两点间连线,

描出点旁标数据,右上角把日期填。

【教学反思】

本课时复习应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制相关统计图,在动手实践中升华认知。

五年级数学上册计算题12套

义教课标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人教版)计算训练(一) 姓名:学号:得分: 1、直接写出得数。 0.32×5= 1.8÷0.3= 3.2-0.1= 0.27÷0.03= 1.8×20= 0.01÷0.1= 6.5×10= 80×0.3= 18×0.01= 2.5-2.5÷5= 0÷4.61= 0.03×2.3= 1.25×0.8= 0.42÷0.7= 1.5÷5= 5.1÷0.3= 2.3×0.4= 5.6+5.4= 0.25×4= 6.36-2.6= 2、用竖式计算: 0.37×2.4= 1.55÷3.8≈(保留一位小数) 3、递等式计算,能简便的用简便方法计算。 5.5×8.2+1.8×5.5 0.25×0.89×4 4.8×0.98 8.8×1.25 7.65÷0.85+1.1 23.4÷5.2×3.2 4、解方程 1.8x=72 x÷5.4=1.2 x-3 2.5=94 x+4.2=14.8

义教课标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人教版)计算训练(二) 姓名:学号:得分: 1、直接写出得数。 0.4×5= 4.2÷0.2= 4.2-1.6= 21.7÷0.07= 1.6×7= 25.25÷5= 1.25×8= 60×0.9= 0.8×0.1= 0÷7.05= 0.4×2.5= 1.7+3.3×0.2= 2、用竖式计算: 56.5×0.24= 93.6÷0.052= 3、递等式计算,能简便的用简便方法计算。 2.35×4.64+5.36×2.35 12.5×1.36×0.8 2.6×10.1 4.4×0.25 2 5.2÷12+2.9 43.5÷15-1.45 四、解方程(共18分)。 91÷X=1.3 1.2 x ÷ 2 = 60 ( x-4)×0.5=10 4X+1.2×5=24.4 8X-5X=27 6x-10.8=13.2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统计表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统计表教材分析 学生在第八册和第十册已经初步学习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简单统计表的制作和条形统计图的初步认识,以及求平均数的方法.本小节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编制和分析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并受到国情的教育。 在学生掌握了一般的复式统计表的基础上,这一节教学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这里没有重复教学统计表的形式和制法,而是让学生根据已学知识思考,怎样才能清楚地看出一个统计表中有关数量间的百分比关系.教材通过一个例题教学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启发学生想,只要在原来的统计表中再增加一栏,算出题中所需的百分数,依次填上就可以了.同时,在每一个统计表的后面,教材还通过填空让学生看表回答问题,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根据统计图表提供的数据分析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用统计的思想分析思考问题的习惯. 合计和总计是小学阶段学习简单的统计知识中常用的两个数学术语,这两个术语常常在同一张表中同时出现,两者虽一字之差,但含义不同,容易混淆.总计与合计是根据表的性质和需要来确定的.一般来说,单式的统计表只有合计.在

复式的统计表中,一般既含有合计,又要有总计.合计是各个分类事物的统计数据之和,总计是反映各类事物的总数量. 教法建议 学生在第八册和第十册已经初步学习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简单统计表的制作和条形统计图的初步认识,以及求平均数的方法.本小节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编制和分析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并受到国情的教育. 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可以采用迁移法进行教学.通过1、复习旧知:教师出示表格,学生分别说出每个数据表示什么和计算方法.2、质疑引新:现在的表格能反映出有关数据之间的关系吗?应该怎么办?3、小组讨论:只要在表格的右侧增加一栏,把有关百分数的数据填入表中即可.4、对比深化:合计与总计有什么不同?5、分析表格: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这五个步骤进行教学.教学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学生自主探究得出新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制作一些含有百分数的简单的统计表.2.通过看表,会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 在已学过统计表的形式和制法的基础上,会制作含有百分数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观察物体(三)、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图形的运动(三)、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综合与实践活动等。 本册修订后的教材,既有原实验教材的主要特点,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色。 1.改进因数与倍数教学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本册教材的编排既注意体现《标准》中关于因数与倍数教学与教材编排的要求,同时注重体现近年来有关这部分内容教学改革的经验首先,将以往教材“因数与倍数”的教学内容分散编排,安排在本册的两个单元里教学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的含义等,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些重要的概念;在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法,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求法其次,注意所涉及的数的范围在1~100的自然数内,避免题目中的数目过大此外,在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取、习题的设计等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2.改进熟悉分数的编排,注意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加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从本学期开始,学生将要系统地学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四则运算同整数、小数知识一样,分数知识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分数的概念比较难理解,计算起来也比较

把分数划分为两个阶段教学第一段安排在三年级上册,借助操作直观,使学生对分数有初步的熟悉,虽然也出现了简单的分数大小比较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初步概念,给学生积累一些感性知识在系统认识了小数和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本册将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比较完整地从分数的产生、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方面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而学习并理解与分数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约分、通分、分数与小数互化等技能,以及分数的加、减法计算在具体安排上,本套教材一方面注意体现《标准》所提倡的教学理念,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阐述新的内容,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前几册一样,本册教材继续把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作为空间与图形内容编排的研究重点,在教学内容方面安排了“观察物体(三)”“长方体和正方体”“图形的运动(三)”。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通过四年多的数学学习,在统计与概率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形成了一定的能力,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册教材教学折线统计图,根据统计内容的调整,将单式和复式折线统计图集中进行编排,这样的编排有利于学生把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思想,并根据折线的变化特点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推荐】《统计》精选习题

《统计》精选习题 一、想一想,填一填。 1、条形统计图分单式和()两种,从条形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的多少。 2、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 二、看一看,填一填。 1、下图是五2班同学爱读的各种图书类别统计图。 五年级爱读的各种图书统计图 科技书故事书漫画书 (1)一班有()人,二班有()人; (2)两个班的学生中,喜欢()书的人数最多,()书的人最少。 2、根据给出的数据填写下面的统计表。 某书店2010年第一季度的售书情况如下:

一月份:社科书1680册、科技书2089册、工具书153册; 二月份:社科书4860册、科技书4264册、工具书425册; 三月份:社科书2885册、科技书2246册、工具书363册。 2010年第一季度售书情况统计表 2010-4 3、根据给出的数据填写下面的统计表并回答问题。 2010年上海、广州两市各季度平均气温如下: 上海市:第一季度4℃,第二季度19℃,第三季度26℃,第四季度8℃; 广州市:第一季度13℃,第二季度23℃,第三季度30℃,第四季度16℃。 2010年上海、广州两市各季度平均气温统计表 月 日 (1)这两个城市一平均气温,

( )季度相差最大; (2)上海市哪两个季度的平均气温相差最大?广州市呢? (3)这两个城市各季度的平均气温变化有什么相同点? 4、下面是五年级一班同学体育达标合格人数统计图。 五年级一班体育达标合格人数统计图 2012-5 单位/人 立定跳远 跳绳 投实心球 仰卧起坐 (1)从图中可以明显地看出,这个班最需要加强的是( )项目的训练; (2)图中纵轴上每格表示( )人; (3)在( )项目上,女生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4)根据统计图上的数据填写下面的统计表。 五年级一班体育达标合格人数统计表 三、填一填,画一画。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复式统计表》教案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复式统计表》 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1.利用知识的迁移,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任何教学都是在学生已经具有的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和技能等基础上进行的。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具有了统计的意识,也形成了基本的统计数据的方法,所以由单式统计表过渡到复式统计表不再是困扰学生的问题。本设计利用知识的迁移,着眼于“引”,启发学生去“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等方式探究新知,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开放性。 2.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学课程不仅要注重教学内容和要求,更要重视课程的学习过程,即体现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和应用的过程。本设计通过演示两个统计表合成一个统计表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突破教学难点,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然后教师提问:“它与单式统计表有什么区别?”引起学生的讨论和交流,一方面让学生从更高的角度认识复式统计表,体会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根据复式统计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观念和知识上都得到提升。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单式统计表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 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互相说一说自己平时都有哪些爱好。(生互相交流) 2.统计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情况(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玩电子游戏),现场统计,要求每人限选一种。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结果,填写统计表。 男生最喜欢的活动 活动 看书 踢球 看电视 画画 跳绳 玩电子游戏 人数 女生最喜欢的活动 活动

最新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统计》教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统计》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统计》精品教案 课题:统计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109页例2及课后“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用五个单位的表现形式,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能够做出合理的预测。 2、通过动态情景,使学生体验随机出现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与方法,同时体验动态的统计过程。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与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条形统计图。 2、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教具准备: 挂图、动态情景图、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统计停车场上各种车辆的数量(出示挂图) 1、观察有什么车?各有多少辆? 2、出示统计表(学生独立填写)

3、汇报。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谈话引入 师:我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车,各种车辆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方便。现在公路上跑着这么多车,你能统计一下吗?(边说边放动态图) 师:现在,我们分小组进行统计,请各小组讨论一下,怎样统计,怎样分工? 2、小组讨论、组织记录 (1)、给学生发记录单,学生记录。 (2)、统计结束,汇报 学生甲:一人负责一种汽车的统计,过一辆数一辆,最后填在表中。 学生乙: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统计后再算各种车有几辆,计算结果填在表中。 3、制作统计图 (1)、学生分组讨论 如果运用一个“□”表示1辆车或2辆车,最多画几个格?应该怎么办?明确用一个“□”表示5辆车比较合适。 (2)、评议

师:当数量较大时,用一格代表多少比较快捷? 学生讨论得出:当数量较大时,用一格代表5个单位比较快捷。 (3)、师生共同完成统计图。 4、师生总结绘制用一格表示5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方法。 5、针对条形统计图进行分析 (1)、哪种车最少?哪种车最多?两种车相差多少辆? (2)、猜一猜十分钟后,开来的第一辆车可能是哪一种车?为什么?最不可能开来的是哪一种车?为什么? (3)、你还想提出什么问题?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独立完成第111页“做一做” 2、练习二十二第1题 组织学生提供信息,收集信息,记录数据并填写统计表,完成填空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统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最新版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 教材分析 观察物体是“空间与几何”这一领域的内容,在不同学段有着不同的要求。本单元的内容属于第二学段,通过观察、拼摆较为抽象的几何形体,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让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形状。教材在编排上不仅设计了观察活动,而且设计了需要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进行探究的活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为之后正式学习投影和三视图的有关知识奠定感性认识和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并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而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还要求学生学会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设计观察和拼搭等活动,为自己和学生准备好教具与学具。同时在进行观察和拼搭的活动中,要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因为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切不可让教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来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亲自思考。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让学生经历观察和操作的过程,从中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形状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物体形状。 数学思考:能根据已有的图形,用各种方法拼搭相应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问题解决: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 1.通过选取熟悉的环境和物体作为观察对象,联系生活经验,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小学二年级数学“统计”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统计”教案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并会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 2. 使学生在学习统计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从统计的角度提出并解决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 3. 使学生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培养积极的学习情感和良好的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前两天咱们刚刚开了运动会,喜欢看运动会吗?咱们今天再去看一场特殊的运动会,好吗?(出示动物运动会的场景图)仔细看看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谈话:看了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可能提出很多问题,如:有哪些动物参加了运动会,它们各有几只?有哪些比赛项目? 【说明:创设学生喜爱的动物运动会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便于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学生的认知基础与本课教学目标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1. 尝试统计,发现问题。

谈话:同学们刚才提出了很多问题,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一起数一数,把数出的结果记录在这样的统计表里(拿出课前发给学生的空白表格)。 反馈,组织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的统计表,如: 狗 猴 长跑 5只 6只 8只 狗 兔 猴 跳高 长跑 一共 5只 2只 6只 5只 8只 13只

反馈:先请完成第一张统计表的小朋友来说一说,你是统计了哪些动物的数量?是怎样想的? 提问:他统计的动物的数量对吗?这张表格有问题吗?(动物的数量是对的,但从他的统计结果中看不清一共有多少只动物) 反馈:我们再请完成第二张统计表的小朋友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统计的,怎样想的? 提问:他统计的结果对吗?你认为他的这张表格怎么样?有没有问题?(学生可能认为这样统计是对的) 激疑:我们来看这里(指表中的一共13只),一共是有13只动物吗?不对吧,我怎么觉得是26只呢?咱们一起算一算,好吗?(把统计表里的几个数都加起来,算出结果是26只) 学生会提出算动物一共有多少只,不能把狗、兔、猴的只数与跳高、长跑的动物只数相加,因为参加跳高和长跑比赛的动物中就有狗、兔、猴,这样加就加重了。 提问:想一想,怎样统计才比较合适呢?(把它们分开)引导:是的。可以把它们分开统计,按什么标准来分呢?请大家先在小组里讨论讨论。 学生讨论后,组织交流,明确:可以按动物的种类分,统计各种动物有多少只,也可以按比赛项目分,统计参加各种比赛的动物有多少只。

小学一年级数学:《统计》教案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统计》教案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Statistics" lesson plan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统计》教案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84页的内容。 学情分析: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和象形统计图,对已经分好类的事物进行计数,填写统计表不太困难,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和整理数据,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作出简单的决定,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情景中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初步体验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过程。 2:让学生通过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和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3: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等方式体验统计的必要性,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和创新意识;通过在评价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初步的创

新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初步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认识条形统计图。 2:难点:会把统计结果在方格图上表示出来。 教具准备: 卡纸、口算题、彩笔。 教学方法: 以情景教学为主,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生活情景,以组织学生出游为导学和学生活动的线索,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1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2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3尊重学生,和谐发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设疑激趣。 师: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大家想去什么地方玩?(播放公园、淘气猫乐园、香陈湾游乐园的美丽景色。)生:答┄┄。 师:刚才大家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我们只能去一个地方,怎么办呢?为了让去的地方使大多数同学满意,我们必须对大家的想法进行调查。(板书课题:统计)。老师想请同学们帮忙了解大家都愿去什么地方游玩?谁帮老师出出主意?

五年级数学上册统计表

统计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对数据统计过程的体验,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初步了解分类统计的意义。 2.使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统计思想和方法,学会对一些简单数据进行收集、分类和整理,学会制作复式统计表。 3.通过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使学生了解统计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提问: (1) 投影上的图形你们认识吗? 都是什么图形呢?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 (2) 这三种图形分别有多少个呢? 同学们能数一数吗? (三角形有8个,平行四边形有6个,梯形有10个) 教师板书表格。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 8 6 10 像我们刚才那样把图形数量数出来并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出来的过程其实就是在进行统计,黑板上的表格就是统计表。这节课我们要

学习的新知识就是统计表的一种——统计表。 1.情境引入。(出示教材例题课件) 教师:图上显示的是四个兴趣小组喜欢的乐器名称,四个统计表呈现了每个兴趣小组的男女生人数及总人数,但是你知道四个兴趣小组哪个小组的人数最多,哪个小组的男生最多,哪个小组的女生最多吗?这些问题我们是不能一眼分别从四个表中看出来的。那么要怎么办呢? 学生:可以将这些信息都集中到一个表里面。 教师对这个学生提出表扬,并出示教材上的统计表。 出示复式统计表后,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观察,并要求说说表内不同栏目表示的含义,重点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各小组的合计数分别填在表中的什么位置?总计栏目的总计数怎么计算? (2)表头被分成了几部分?性别代表哪几个栏目?组别代表哪几个栏目?表中空格部分所要填写的内容都可以叫做什么? 学生填表后,要通过交流使学生认识到这张表不仅能反映出丰富的信息,而且便于比较各组人数,便于从整体上了解四个兴趣小组的情况,并揭示复式统计表的优点——便于几组数据作比较,提供的信息更多,使用更方便。 2.解决问题。 教师:结合我们填写的复式统计表,回答教材第85页最上面的问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统计表》教案模板四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统计表》教案模板 四篇 统计表是由纵横交叉线条所绘制的表格来表现统计资料的一种形式。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六年级数学《统计表》教案模板,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六年级数学《统计表》教案模板一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百分数统计表的结构及能够准确熟练地进行数据计算与表格填写。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 3.通过制统计表,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1.讲述练习内容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制作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这节课我们进行巩固练习。

2.复习 让学生观察教材52页例1统计表提问:制一张合格的统计表的步骤是什么?(要求边看书边讨论,然后回答) 制复式统计表的步骤: (1)设计“表头” (2)定纵横栏目各需几格 (3)画表 (4)填写数据(包括总计、合计) (5)写上名称、制表日期 3.巩固练习 在学生掌握复式统计表制作方法的基础上,出示练习十七第3题。 方法:指导做题,让学生研究后再制表 (1)提问:“各年级”和“全年级”各表示什么意思? (2)教师巡视指导,然后让学生结合题目说一说制表的步骤。 4.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第5题。

方法:独立完成。然后让学生回答第二季度合计数填写的位置,全班齐练。 (2)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第4题。 方法:要求学生认真审题,抓住关键词语,弄清数量关系,正确列出算式,准确计算。在做题时一定要注意差后,发现普通的问题要统一纠正。 5.深化练习 练习十一第6题,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教师提示引导,学生试做。 教师引导,表中各班占总数的百分几中的总数指的是谁平均每人植树的棵数又是什么意思?学生试做后讲评。 6.全课总结 有关统计部分的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因此这部分知识很重要,同学们一定要牢牢记住。 7.作业(补充) (1)请把下面统计表填写完整 双林衬衫厂去年各季度生产情况统计表1993年1月 项目件数季度

2020年小学数学《统计》教案

统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P106-107【教学目标】 1、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能看懂扇形统计图,会看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2、进一步了解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扇形统计图的价值,体会统计方法与统计思想。 【教学重难点】 认识扇形统计图,知道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读出必要的信息。 【教学准备】 课前收集家中一个月支出情况的相关数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座! 师:请看大屏幕,这是六(1)班同学开展课外活动的情景。谁来当小记者,采访六(1)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的人数。 师:同学们你能把刚才获得的信息统计出来吗? 同桌讨论一下,你是怎样做的? 生1:我制定了统计表。

生2:我制成了统计图。 师:①你制的是统计表 ②你制的是条形统计图 师:从这个条形统计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师:你还想知道哪些信息? 师:能从这幅条形统计图中很清楚地反映出来? 生:不能。 师:揭示课题:统计——扇形统计图 二、对比分析,合作探究 1、观察条形统计图,你从中得到了哪些有用的信息? 2、从条形统计图中,还有哪些信息不容易表示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发现条形统计图不容易看出各部分与总量的关系 3、引导学生观察扇形统计图,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4、学生根据直观观察,发表见解。 5、根据统计图上表示的情况,你对我班同学有哪些建议? 6、图中30%的含义是什么?(讨论) 7、通过以上的讨论,你知道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是什么吗? 生回答: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联系。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量,用圆内各扇形的面积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的百分数。 8、比较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复式统计表》优秀教学设计

《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二)过程与方法 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必要性和数据分析方法的多样性,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目标解析】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对收集数据、记录数据的方法已经有初步的体验,会将数据整理后填入单式统计表,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解决简单的问题,也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在此基础上,本单元借助复式统计表的学习,进一步体会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必要性和数据分析方法的多样性,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丰富信息及其应用价值,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统计的方法和意义。复式统计表呈现、处理数据的方法也是学生以后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基础。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正确填写数据,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三、教学准备 PPT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看过动画片《燃烧的蔬菜》么?今天我们和蔬菜小朋友一起来学习新课好不好? 1.师生交流:同学们,课余时间你有什么兴趣爱好? 2.(相机出示情境图中的六项活动)提出问题:我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怎样验证你的想法?学生意见不一,引发用统计解决问题。【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创设了一个调查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统计的必要性,为复式统计表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复习旧知,铺垫新知 (1)收集数据 统计一下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每人限选一种)。你打算用什么方式进行调查呢? 预设1:全班集体举手表决; 预设2:男生和女生的特点不一样,喜欢的活动也有很大差别,应该分开统计。集体讨论后,用男女生分开统计的方法进行调查统计。 (2)整理数据根据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并填入以下表格。 从统计表中知道哪些信息?在使用统计表时有什么发现? (3)分析数据从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2.对比分析,引发冲突。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统计

数学课程教案 (统计) 备课人:

统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初步认识直观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数据统计的过程,初步体验、了解分类统计的意义,学习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对身边有趣的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会看统计图、简单的统计表,能进行简单的统计,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2.教学难点:进行简单的统计,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统计图、统计表、水彩笔、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出示花坛图: “六一”儿童节那天,妈妈带小红去公园玩,公园里的花坛摆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非常漂亮,妈妈给小红拍了很多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美丽的花坛吧! 2.根据花坛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花坛里有几种颜色的花? 生2:每种颜色的花有多少盆? 生3:哪种颜色的花最多?哪种颜色的花最少?

…… 二、引导探究 1.初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认识条形统计图。 (1)小组合作交流。 师:我们怎么就能一眼看出花坛里有几种颜色的花?每种颜色的花有多少盆呢?哪种颜色的花最多?哪种颜色的花最少?你们能想出什么办法吗?请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2)汇报交流成果。 师:哪个组愿意把你们想出的办法与我们一起分享呢? 生1:可以一盆一盆的数。 生2:可以先把相同颜色的花放在一起,再数一数。 (3)集体活动,初步体会统计。 师:我们就先把相同颜色的花放在一起。 活动:先请同学们每人拿一盆花(图片),再按颜色站成几行。 思考:怎样就能一眼看出哪种颜色的花最多,哪种颜色的花最少呢? 生:排头要对齐。 师:同学们也不能总是这样站着,我们把这些图片贴到黑板上吧!应该怎样贴才好呢? 学生交流想办法,一致认为,可以将底端对齐一张一张地向上贴,这样便于观察、比较。

新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 (初一上学期) 代数初步知识 1、代数式:用运算符号“+ - × ÷ …… ”连接数及表示数的字母的式子称为代数式。 注意:用字母表示数有一定的限制,首先字母所取得数应保证它所在的式子有意义,其次字母所取得数还应使实际生活或生产有意义;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2、列代数式的几个注意事项: (1)数与字母相乘,或字母与字母相乘通常使用“· ” 乘,或省略不写。 (2)数与数相乘,仍应使用“×”乘,不用“· ”乘,也不能省略乘号。 (3)数与字母相乘时,一般在结果中把数写在字母前面,如a×5应写成5a 。 (4)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用分数线将被除式和除式联系,如3÷a 写成a 3的形式; (5)a 与b 的差写作a-b ,要注意字母顺序;若只说两数的差,当分别设两数为a 、b 时,则应分类,写做a-b 和b-a . 3、几个重要的代数式: (1)a 与b 的平方差是:a 2 -b 2 ; a 与b 差的平方是:(a-b )2 。 (2)若a 、b 、c 是正整数,则两位整数是:10a+b ;则三位整数是:100a+10b+c 。 (3)若m 、n 是整数,则被5除商m 余n 的数是:5m+n ;偶数是:2n ,奇数是:2n+1;三个连续整数是:n-1、n 、n+1。 (4)若b >0,则正数是:a 2 +b ,负数是:-a 2 -b ,非负数是:b 2 ,非正数是:-b 2 。 有理数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 a b (a 、b 都是整数且a≠0)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p 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图形的运动(二) 第一课时轴对称图形 教学内容: 教材第1-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理察、折纸、交流等活动,探索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方法。 2、掌握用折纸等方法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以及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的方法。 3、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同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対称图形及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 难点: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准备: 多媒体操件、一些简単的几何图形教学过程: 一、揭题示标 1、激情引趣: 电脑出示轴对称图形:花瓶、木板花纹、行船的人、中国结。 初步感知: (1)教师:这些图形好看吗?你能说说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吗? (2)学生观察,回答问题; (3)教师:通过观察,大家发现这些图形的左右两部分是完全一样的。 电脑显示结论:这些图形的两部分都是完全一样的。 2、揭示课题 (1)同学想一想,给这些图形起一个共同的名称,叫什么呢?(学生回答) (2)师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 3、出示学习目标: 能正确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及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

师:目标清楚,让我们向着目标出发! 二、学习指导 过渡语: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翻到第1页,我们请学习指导来引领我们达到目标。请看学习指导(投影出示:师读)。 认真看课本第1页及第2页的内容,边看书边动手操作,思考并完成: 1、通过观察第1页的图片,你发现了什么?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图形?它们有什么样的特点? 2、什么叫轴对称图形?怎样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以及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 3、观察例1的图形,哪些是抽对称图形?分别有几条对称轴?(独学--交流--讨论--汇报) 预设时间:6分钟 三、自研共探 1、教材例1 观察下面各图,说一说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并用折纸的方法判断轴对称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 生认真地看书自研,分析并解决自学指导中的问题,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看书。 2、议一议(合作交流) 针对自学指导中的问题先对子交流,再小组讨论,教师在学生合作交流巡视,观察小组交流情况,对合作不太好的小组给予帮助和提醒,促使每个组及组员都能积极参与到合作交流活动中。 3、说一说(汇报展示) 师:下面我们比一比看每个小组展示的精彩,能为自己的小组增光添彩。展示方式可以多样化,由各组组长进行分工。(学生汇报时有不足或不准确的地方,老师或其他小组成员可以及时给予补充,在各组展示后,其他小组给予评价。) 4、知识小结: 如果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四、学情展示 课本第2页练一练的第3题要求: 1、独立完成、互相讨论。学法指导:先自己独立完成题目,然后向对方示意,待对方完成后小声讨论。 2、组内交流、整合答案。学法指导:待组内成员全部完成后交流各自答案和

[五年级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数学统计与概率教案

一、知识点回顾 1、判断一个游戏的规则是否公平,可以先找出最简单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相同,则();可能性不同,则()。我们设计公平游戏规则的原则:每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要()。 2、把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后,最中间的数据就是()。它的作用是 ()。它的求法是,单数个数据,按大小排序最中间的一个;双数个数据,按大小排序后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 3、我们在运用数字编码时,首先要确定编码所要包含的信息,再用数字合理编排。 二、典型例题分析 例:一只口袋里装有5只红球,7只黄球和8只绿球,这些球除颜色外其它都一样。从里面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红球可能性是多少?摸到黄球,绿球呢? 分析:先求口袋里一共有多少球,即一共有多少种可能摸到的结果,再分别求出摸到各种球的可能性占全部结果的几分之几。

解答:5+7+8=20 红球:205=4 1 黄球:-------- 绿球:--------- 仿真练习:要在一只口袋里装入若干个形状与大小都完全相同的红、黄、蓝不同颜色的球,使得从 口袋摸出一个红球的可能性为5 1 ,应该怎么办? 三、 巩固与提高 (一) 填空 1、 右图中指针停在白色区域的可能性是( ),停在黑色区域的可能性是( )。 2、 新年到了,五(2)班同学进行抽签游戏,抽到的同学要表演一个节目,班上的男生有28人,女生有16人,每个同学抽中的可能性是( )。女生被抽中的可能性是( )。( )生被抽中的可能性较大。 3、 小红和小明猜数学老师的出生的月份,小红:“老师可能是6,7月份出生的。”小明:“老师可能是第三季度出生的。”( )猜中的可能性大。 4、 五(2)班有42人,其中属虎的有4人,属鼠有10人,属牛有28人。任选一人,这位同学属鼠的可能性是( ),属虎的可能性是( )。 5、 在口袋里放黑、白围棋子,任意摸一粒,要符合下面的要求,分别应该怎么样放? (1) 一共放4粒,摸到黑棋子的可能性是 2 1 。应该放( )粒黑棋子,放( )粒白棋子。

小学数学统计表教案

小学数学统计表教案 【篇一:小学数学统计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统计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生日 经历统计的全过程 一、教学目标: 1、结合调查班里同学的生日在什么季节,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获得统计活动的经验。 2、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对不确定现象进行简单的推测。 3、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以及分析、比较和推理的能力。在统计过程中渗透概率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验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 1、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 2、体验调查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准备:小黑板、学具卡片 四、教学理念: 统计与概率以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为主,从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出发,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和统计素养。了解并能叙述所呈现的数字与图表的意义,也能运用统计表能够相互沟通和交流。我从引导学生经历统

计过程到自主参与统计,用自己的方法进行数据调查,体验调查方法的 多样化,从中获得统计数据的经验,并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问 题和做出猜测, 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和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播放《生日歌》。 师:同学们这是一首什么歌曲呀? 生:这是《生日歌》。 师:这是我们在过生日的时候最喜欢听的一首歌。那同学们还记得你 的生日吗?快来说说。 生自由发言,师追问最后一名同学:“那你知道你的生日在哪个季节 么?(8月6日)” 生:我的生日在秋季。 师:他说他的生日在秋季?看起来同学们对一年四季月份的划分还不 是很清楚,为了帮大家区分四季,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首儿歌:出示儿歌 二、四、五月春天来,燕子含泥柳条摆。 六、七、八月夏天到,绿树成荫叶儿茂。 九、十、十一秋天来,农民丰收乐开怀。 十二、一、二冬天到,树儿树儿戴雪帽。 师:边齐读儿歌,看谁能又快又准地记住哪几个月是春、夏、秋、冬季。师:通过刚才读儿歌,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二、四、五月是春季;六、七、八月是夏季;九、十、十 一月是秋季;十二、一、二月是冬季。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0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 第一课时轴对称 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例1和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画、剪、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特征; 2.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 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重点难点:会利用轴对称的知识画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实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预习反馈:

(1)欣赏下面的图形,并找出各个图形的对称轴。 (2)学生反馈你们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3)反馈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4)通过例题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例题1 同学们用尺子,量一量,数一数题中每个轴对称图形左右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交流 教师:“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或者作对称图形。 二、课内练习。 1.判断下面各图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指出它们的对称轴。 三、教学画对称图形。 例题2: (1)引导学生思考: A、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B、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 (2)在研究的基础上,让学生用铅笔试画。 (3)通过课件演示画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纠正不足。 四、练习: 1、课内练习一-----第1、2题。

2、课外作业:找出下图的对称轴 板书设计: 轴 对 称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旋 转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第5-6页例3、例4。

五年级上册数学计算题大全

6.7×0.3= 2.4×6.2= 0.56×0.04= 3.7×4.6= 0.29×0.07= 6.5×8.4 = 3.2×2.5 = 2.6×1.08= 0.86×7= 3.5×16 = 12.5×42= 0.6×0.39 = 25.2÷6= 6.3÷14= 24÷15= 28.6÷11= 5.04÷6 = 1.8×23 = 27×0.43= 34.5÷15= 72÷15= 1.26÷18= 20.4÷24= 76.5÷45= 0.37×0.4= 1.06×25= 0 .049×45= 0.8×0.9 = 7.83÷9= 4.08÷8= 14.21÷7= 1.8÷12= 43.5÷29= 3.64÷52= 0.84÷28= 7×0.86= 1.7×0.45= 0.54÷6= 2 2.4÷4= 18.9÷27=

15.6÷12= 7.65÷0.85= 1.35÷15= 328÷16 = 62.4÷2.6= 0.544÷0.16 = 1.44÷1.8 = 11.7÷2.6 = 19.4÷12= 5.98÷0.23 = 6.21÷0.03= 13.5÷0.3= 15÷16= 9.4÷6= 2.5÷0.4= 32.5÷2.5= 1.36×0.05= 0.06×1.7= 2.08×75= 49÷2.6 = 2.3÷0.46= 1.93+2.7= 2.73×1.5= 28.5÷15= 8.3-2.63 = 4.56×0.27= 3.1514×0.0001= 4.5×0.125= 脱式计算 72×0.81+10.4 7.06×2.4-5.7 50.4×1.9-1.8 3.76×0.25+25.8 0.75×18÷0.15 2.07÷0.23÷0.45 21.36÷0.8-12.9 7.28+3.2÷2.5 1.08×0.8÷0.27

小学数学教案:统计表

小学数学教案:统计表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知道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2.使学生在初步掌握把原始数据分类整理的基础上学会制作一些含有百分数的简单统计表。 3.会对统计表进行一些初步的分析,能指出这些统计表所说明的问题。 4.渗透统计思想,结合统计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在已学过统计表的形式和制法的基础上,会制作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 难点:掌握统计表中数量之间的百分比关系,会分析含有百分比的统计表。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老师出示六年级师生为灾区儿童捐款的数据。 问:(1)你们看看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 数据:六(1)班48人捐款480元 六(2)班49人捐款520元 六(3)班45人捐款465元 六(4)班47人捐款423元 (2)你能很快说出哪班人均捐款最多吗?如果列成表,这

个问题就可以简明生动地表达出来了。(板书:简明生动)(3)你们能不能利用以前学过的制表知识把六年级为灾区人民捐款情况简明生动地表达清楚呢? (学生分小组制表。) (4)汇报各小组制表情况。(运用实物投影仪将学生绘制的统计表投影出来。) 投影出示: 讨论:(1)从表中你还知道什么?(发散学生的思维,自己提问题自己回答。) (2)请你算算哪班捐款占全年级的百分比大,还需将表怎么修改? 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的制表问题。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1。 例1 下面是东风机床厂1993年第四季度的产量统计表。想一想怎样算出表中空缺的数据。 (1)把你的计算结果填入表中的空格内,再验算合计数和总计数,检验结果是否正确。 (2)如果要想知道一、二车间生产台数分别占总产量的百分之几,怎么算呢?如何制表?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