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选址

设施选址
设施选址

生产运作全球化对设施选址的影响

生产运作全球化和竞争全球化互为因果,使得当今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愈演愈烈。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保持竞争能力,至少有以下三种方法:1)采取合理化措施,整理产品结构,提高生产效益,降低劳动成本;2)革新产品,占领新生市场;3)调整生产基地,把生产搬到销售机会好或生产成本低的国家和地区。其中,第三种方法就是设施选址的问题。对于当今的企业来说,跨地区、跨国家进行生产协作、全球范围内寻找市场已经是不得不为之的事情之一。因此,企业应该根据促使生产运作全球化的原因,具体分析本企业的产品特点、资源需求和市场,慎重考虑和选择生产基地,慎重进行设施选址决策。此外,对于许多老企业来说,还面临着如何调整生产结构的问题,这其中也涉及设施选址的决策。

设施选址的战略目标

对于一个特定的企业,其最优选址取决于该企业的类型。工业选址决策主要是为了追求成本最小化;而零售业或专业服务性组织机构一般都追求收益最大化;至于仓库选址,可能要综合考虑成本及运输速度的问题。总之,设施选址的战略目标是使厂址选择能给工厂带来最大化的收益。

----摘自《生产与作业管理教程》(Jay Heizer等著)

设施选址概述

所谓设施,是指生产运作过程得以进行的硬件手段,通常是由工厂、办公楼、车间、设备、仓库等物质实体所构成。

所谓设施选址,是指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决定设施的地理位置,使之与企业的整体经营运作系统有机结合,以便有效、经济地达到企业的经营目的。

设施选址包括两个层次的问题:第一:选位,即选择什么地区(区域)设置设施,沿海还是内地,南方还是北方,等等。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之下,或许还要考虑是国内还是国外;第二:定址。地区选定以后,具体选择在该地区的什么位置设置设施,也就是说,在已选定的地区内选定一片土地作为设施的具体位置。设施选址还包括这样两类问题:一是选择一个单一的设施位置;二是在现有的设施网络中部新点。

对一个企业来说,设施选址是建立和管理企业的第一步,也是事业扩大的第一步。设施选址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其重要性主要在于:设施选支队设施建成后的设施布置以及投产后的生产经营费用、产品和服务质量以及成本都有极大而长久的影响。一旦选择不当,它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不是通过建成后的加强和完善管理等其他措施可以弥补的。因此,在进行设施选址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慎重决策。其次,除新建企业的设施选址问题以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以及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很多企业面临着迁址的问题。等等。可见,设施选址是很多企业都面临的,现代企业生产运作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摘自《生产与运作管理》(刘丽文著)

制造业选址因素

制造业选址主要关注下面一些因素:

一、有利的劳动力环境。劳动力环境是否有利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劳动力成本、流行的工资率、劳动力生产率、工作态度和工会强度。

二、接近市场。

三、生活质量。尤其是高技术行业更看重所选地址的生活质量。

四、接近供应商和资源。

五、接近母公司设施。

----摘自《生产与运营管理》(P65-66,龚国华主编)

设施选址影响因素的权衡

在进行设施选址时,企业有很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在考虑这些因素时,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必须仔细权衡所列出的这些因素,决定哪些是与设施选址紧密相关的,哪些虽然与企业经营或经营结果有关,但是与设施位置的关系并不大,以便在决策是分清主次,抓住关键。否则,有时候所列出的影响因素太多,在具体决策时容易主次分不清楚,做不出最佳的决策。第二,在不同情况下,同一影响因素会有不同的影响作用,因此,决不可生搬硬套任何原则条文,也不可完全模仿照搬已有的经验。最后,还应该注意的一点时,对于制造业和非制造业的企业来说,要考虑的影响因素以及同一因素的重要程度可能有很大不同。

一项在全球范围内对许多制造业企业所作的调查表明,企业认为下列5组因素(每一组中又可分为若干因素)是进行设施选址时必须考虑的:

1、劳动力条件;

2、与市场的接近程度;

3、生活质量;

4、与供应商和资源的接近程度;

5、与其它企业设施的相对位置。

由此可见,制造业企业在进行设施选址时,要更多地考虑地区因素,而对于服务业来说,由于服务项目难以运输到远处,哪些需要与顾客直接接触的服务业企业的服务质量的提高有赖于对最终市场的接近与分散程度时,设施必须靠近顾客群。例如,一个洗衣店或一个超级市场,影响其经营收入的因素有多种,但其设施位置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设施周围的人群密度、收入水平、交通条件等,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的经营收入。对于一个仓储或配送中心来说,与制造业的工厂选址一样,运输费用是要考虑的一个因素,但快速接近市场可能更重要,可以缩短交货时间。此外,制造业的生产的选址来说,与竞争对手的相对位置有时并不重要。而在服务业,可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服务业企业在进行设施选址时,不仅必须考虑竞争者的现有位置,还需估计他们对新设施的反映。在有些情况下,选址时应该避开竞争对手,但在商店、快餐店等情况下,在竞争者附近设址有更多的好处。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有一种“聚焦效应”,即受聚焦于某地的几个公司的吸引下而来的顾客总数,大于这几个公司分散在不同地方情况下的顾客总数。

----摘自《生产与运作管理》(刘丽文著)

选址原则

大量的成功案例证明,在选址问题上,定性的分析更为重要,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前提。在做定性分析时,为它确定几项原则是必要的。

具体的选址原则如下所述:

1.费用原则

企业首先是经济实体,经济利益对于企业无论何时何地都是重要的。建设初期的固定费用,投入运行后的变动费用,产品出售以后的年收入,都与选址有关。

2.集聚人才原则

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企业地址选得合适有利于吸引人才。反之,因企业搬迁造成员工生活不便,导致员工流失的事实常有发生。

3.接近用户原则

对于服务业,几乎无一例外都需要遵循这条原则,如银行储蓄所、邮电局、电影院、医院、学校、零售业的所有商店等。许多制造企业也把工厂建到消费市场附近,以降低运费和损耗。4.长远发展原则

企业选址是一项带有战略性的经营管理活动,因此要有战略意识。选址工作要考虑到企业生产力的合理布局,要考虑市场的开拓,要有利于获得新技术新思想。在当前世界经济越来越趋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要考虑如何有利于参与国际间的竞争。

----摘自《生产与运营管理》(P65-66,龚国华主编)

设施选址>设施选址方法>单一设施选址

单一设施选址概述

单一设施选址是指独立地选择一个新的设施地点,其运营不受企业现有设施网络的影响。在有些情况下,所要选择位置的新设施是现有设施网络中的一部分,如某餐饮公司要新开一个餐馆,但餐馆是与现有的其他餐馆独立运营的,这种情况也可看作单一设施选址。

单一设施选址问题常出现于以下几种情况:

1、新成立企业或新增加独立经营单位。在这种情况下,设施选址基本不受企业现有经营因素的影响,在进行选址时要考虑的主要因素与一般企业设施选址考虑的因素相同。

2、企业扩大原有设施。这种情况下可首先考虑两种选择:原地扩建及另选新址。原地扩建的益处是便于集中管理,避免生产运作的分离,充分利用规模效益,但也可能带来一些不利之处,如,失去原有的生产运作方式的特色,物流变得复杂,生产控制也变得复杂。在某些情况下,还有可能失去原来的最佳经济规模。另选新之的主要益处是,企业可以不依赖于唯一的设施厂地,便于引进、实施新技术,可使生产组织方式特色鲜明,还可在更大范围内选择高质量的劳动力等等。只有在后一种选择下,才会有真正选址的问题。

3、企业迁址。这种情况不多,通常只有小企业才有可能考虑这种方式。一个从白手起家的小企业,随着事业的发展,可能会感到原有的空间太小,而考虑重新选择一处更大的设施空间,这种情况下的新选位置不会离原有位置太远,以便仍能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会遇到一些大企业迁址的问题。

----摘自《生产与运作管理》(刘丽文著)

负荷距离法

单一设施选址中要用到多种分析方法: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以即将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选址度量法等方法。负荷距离法就是一种单一设施选址的方法。

负荷距离法(load-distance method )的目标是在若干个候选方案中,选定一个目标方案,他可以使总负荷(货物、人或其他)移动的距离最小。当与市场的接近程度等因素至关重要时,使用这一方法可从众多候选方案中快速筛选出最有吸引力的方案。这一方法也可在设施布置中使用。

该方法具体介绍如下:

(一)距离与负荷的计算方法

在负荷距离法中,首先需要计算新选址位置距目的地的距离,如下图1所示:

●B(xB,yB)

A(xA,yA)

图1 两点之间的距离

在上图中,A表示一个待选的配送中心的位置,B表示向A供应产品的生产厂家。那么,AB之间的距离最好是按实际距离来计算,例如,如果是用卡车运输,则实际距离取决于公路系统和所行走的路线。有两种计算距离的方法:

其中,dAB表示A、B两点之间的距离,xA,xB,yA,yB分别表示A、B两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显然,几何距离法表示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但这种距离有时是不现实的。直线距离表示行走路线是沿上图中的虚线走的。这在很多情况下,例如,城市中不同街区之间的行走,是比较符合实际的。

总负荷的一般计算公式为:

其中,ld表示总负荷,即新选位置与各个目的地之间的负荷距离乘积的和。li和di分别表示目的地I距新选位置的距离和移动负荷的大小。其中,lI可是几何距离或直线距离。很显然,在各个候选方案中,总负荷数值越小,改方案越优。

(二)负荷距离法的两种解法。

使用上面的公式可以计算出总负荷最小的选址地点,但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无法选择该点做设施位置的情况。例如,该点的地价过高,该点的其他应考虑因素极不理想等。因此,需要考虑其他尽可能有的可行方案。下面是两种可用的方法:

1、穷举法。在可选范围内,均匀地选择若干个点,计算出每个点的总负荷数,然后加以比较,选出总负荷数最小的点。但是,如果该点的其他影响因素使决策者无法选择该点作为新设施地址时,可考虑临近其它的较优位置。

2、重心法。重心法比穷举法可更快地得到较优的位置。该方法的步骤如下:

步骤1:用下是求所考虑区域的重心:

其中,x*,y*分别表示重心的横坐标和纵坐标。以该重心为所选位置,计算其总负荷数。步骤2:计算(x*,y*)上、下、左、右的临近点,例如,各相距2公里之外的总负荷数,与步骤1所选位置的总负荷数进行比较,如有更好的,则以该点为新的重心位置,在计算其相邻各点的总负荷数。

步骤3:反复进行步骤2,直至找不出更优的点,则最后一步的中心位置就作为所选位置。可见,重心法能较快地得到相对较优的位置,但得不到穷举法所示的那么多信息。

----摘自《生产与运作管理》(刘丽文著)

因素评分法

因素评分法在常用的选址方法中也许是使用得最广泛的一种,因为它以简单易懂的模式将各种不同因素综合起来。因素评分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决定一组相关的选址决策因素;

2)对每一因素赋予一个权重以反映这个因素在所有权重中的重要性。每一因素的分值根据权重来确定,而权重则要根据成本的标准差来确定,而不是根据成本值来确定。

3)对所有因素的打分设定一个共同的取值范围,一般是1-10,或1-100;

4)对每一个备择地址,对所有因素按设定范围打分;

5)用各个因素的得分与相应的权重相乘,并把所有因素的加权值相加,得到每一个备择地址的最终得分;

6)选择具有最高总得分的地址作为最佳的选址。

运用这种因素评分法应注意:在运用因素评分法计算过程中可以感觉到,由于确定权数和等级得分完全靠人的主观判断,只要判断有误差就会影响评分数值,最后影响决策的可能性。目前关于确定权数的方法很多,比较客观准确的方法是层次分析法,该方法操作并不复杂,有较为严密的科学依据,我们推荐在做多方案多因素评价时尽可能采用层次分析法。

----摘自《生产与动作管理》P340-341,《生产与运营管理》P67

盈亏分析法

盈亏分析法是厂房选址的一种基本方法,亦称生产成本比较分析法。这种方法基于以下假设:可供选择的各个方案均能满足厂址选择的基本要求,但各方案的投资额不同,投产以后原材料、燃料、动力等变动成本不同。这时,可利用损益平衡分析法的原理,以投产后生产成本的高低作为比较的标准。下面举个例子来说明如何应用盈亏分析法。

例如,已知甲、乙两个方案均能满足厂址选择的各项要求,但两个方案的投资不同,建成投产后每年发生的固定费用总额不同,单件产品的变动费用也不同,具体资料如下面表1所示:

表1甲乙两种方案比较表

经计算分析,甲方案投资额高,因而年固定费用发生额也较高,但是单位产品变动费用较低,当年产量大于200000件时,则甲方案明显优于乙方案,而当年产量低于200000件时,则无论甲方案还是乙方案,均发生亏损。因此,两个方案都不理想,应另找其他可行方案。

----摘自《现代企业生产管理》(经院版)

单一设施选址的一般步骤

单一设施选址通常包括以下界各主要步骤:

第一步,明确目标。即首先要明确,在一个新地点设置一个新设施是符合企业发展目标和生产运作战略的,能为企业带来收益。只有在此前提下,才能开始进行选址工作。目标一旦明确,就应该指定相应的负责人或工作团队,并开始进行工作。

第二步,收集有关数据,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对各种因素进行主次排列,权衡取舍,拟定出初步的候选方案。这一步要收集的资料数据应包括多个方面,如政府部门有关规定,地区规划信息,工商管理部门有关规定,土地、电力、水资源等有关情况,以及与企业经营相关的该地区物料资源、劳动力资源、交通运输条件等信息。在有些情况下,还需征询一些专家的意见。在收集数据的基础上,列出很多要考虑的因素,但对所有列出的影响因素,必须注意加以分析,分清主次,并进行必要的权衡取舍。在必要的情况下,对多种因素的权衡取舍也需要征询多方面的意见,如运用德尔菲法等经过这样的分析后,将目标相对集中,拟出初步的候选方案。候选方案的个数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或可选择范围的不同而不同,例如,从3个到5个,或者更多。

第三步,对初步拟定的候选方案进行详细的分析。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取决于各种要考虑的因素是定性的还是定量的。例如运输成本、建筑成本、劳动力成本、水等因素,可以明确用数字度量,因此可通过计算进行分析比较。也可以把这些因素都用金额来表示,综合成一个财务因素,用现金流等方法来分析。另外一类因素,如生活环境、当地的文化氛围、扩展余地等,难以用明确的数值来表示,则需要进行定性分析,或采用分级加权法,人为地加以量化,进行分析与比较。也有一些方法,可同时考虑定性与定量因素,如选址度量法。

最后,在对每一个候选方案都进行上述的详细分析之后,将会得出各个方案的优劣程度的结论,或找到一个明显优于其它方案的方案。这样就可选定最终方案,并准备详细的论证材料,以提交企业最高决策层批准。

----摘自《生产与运作管理》(刘丽文著)

选址度量法

选址度量法是一种既考虑定量因素、又考虑定性因素的用以支持设施选址的方法。这种方法的步骤如下:

1、明确必要因素。在分析研究影响设施位置的各种因素时,首先明确哪些是必要因素。凡是不符合任何一个必要因素的方案,先被筛选掉。

2、对因素分类。将各种因素分类,凡是与成本由直接关系、可以用货币表示的因素,归为客观因素,其它的则归为主观因素。同时,对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要分别确定其比重。如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同样重要时,则其比重都是0.5。设X为主观因素的比重,则:

客观因素的比重值=1-X x->[0,1]

若X越接近1,则主观因素显得越重要,反之亦然。

---摘自《生产与运作管理》(刘丽文著)

重心法

重心法是一种布置单个设施的方法,这种方法要考虑现有设施之间的距离和要运输的货物量。它经常用于中间仓库的选择。在最简单的情况下,这种方法假设运入和运出成本是相等的,它并未考虑在不满载的情况下增加的特殊运输费用。

重心法首先要在坐标系中标出各个地点的位置,目的在于确定各点的相对距离。坐标系可以随便建立。在国际选址中,经常采用经度和纬度建立坐标。

然后,根据各点在坐标系中的横纵坐标值求出成本运输最低的位置坐标X和Y,重心法使用的公式是:

式中CX-- 重心的x坐标;

Cy-- 重心的y坐标;

Dix--第i个地点的x坐标;

Diy--第i个地点的y坐标;

Vi--运到第i个地点或从第I个地点运出的货物量。

最后,选择求出的重心点坐标值对应的地点作为我们要布置设施的地点。

---摘自《生产与运作管理》(宋国防译)

设施网络选址分析要点

设施网络中的新址选择比单一设施选择问题更复杂,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决定新设施的地点位置时,还必须同时考虑到新设施与其它现有设施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如果规划的好,各个设施之间会相互促进,否则就会起到副面作用。下面两个问题是选择分析中的要点:

一、考虑不同类型设施网络的特点

在相互作用的设施网络中,实际上还可以分为几种类型,不同类型在选址上的主要考虑因素不尽相同。主要类型有:

1、产品型。这种类型的设施网络是指以某一种或某一系列产品为中心,分别建立不同的设施。例如,家电公司的电饭锅厂、电熨斗厂等,日用化学品公司的护肤用品厂、洗涤用品厂等等。这种类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进行大批量生产,各个厂分别面向所有的市场区域,运费是其次的。这种类型的设施在选址时较注重接近原材料产地或供应商,在可能的条件下,也应考虑产品外运的方便和低成本。

2、市场地区型。这种类型的设施网络是指各个设施分别面向各自一定的市场区域。这种设

置方法主要考虑的是运输问题(运费、运输时间),常用于体积、重量较大的产品。例如造纸、塑料、玻璃、管道等等制造业,这些产品在每一地区均有需求,因此对于规模较大的企业来说,往往以区域需要为中心来设置不同的生产设施。此外,为了以“快速交货”为主要竞争重点,有时也采用这种方式布置设施。例如,在西方很多国家都有的承诺“30分钟以内送货上门”的比萨饼店,其选址自然选在目标市场附近。

3、生产工艺型。这种类型的设施网络是指,以企业整个生产环节中的某一环节为中心,分别建立不同的设施或工厂。每个厂有各自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分别负责整个生产过程的几个阶段,然后把其产品供应给装配总厂。这种设址方法使得各个不同厂的生产均可达到一定批量,以取得规模经济效果。这种设置方法的各个设施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性是最强的。

二、考虑问题的三个方位

设施网络中的新址选择往往不仅要决定新设施的地点位置,还必须同时考虑添加新设施后整个网络的工作任务重新分配的问题,以达到整体运营效果最优的目的。而工作任务的重新分配又会影响到各个设施的最优运营规模或生产能力问题。所以,在设施网络中的新址选择中,至少有问题的三个方位必须同时考虑和解决:位置、工作任务的重新分配及生产能力。

对于所设施制造系统或流通系统来说,企业通常可以自主地选择每一设施想要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对象(例如某一工厂、某一仓库、某一配送中心等),所以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把市场分成多个区域,分别在每个区域内设必要的设施,这些设施提供该区域内的服务。如市场区域进一步扩大了,则在新区域再增添新的设施;当某一区域内的需求增大了,可以在该区域内再增加一处设施,或在原设施基础上扩建。因此,对于这样的企业和生产运作系统来说,上述问题的三各方为主要根据生产厂、配送中心、仓库等不同设施之间的联系和功能作用来考虑。

服务和零售系统,恰恰与制造、流通系统相反,不是由企业,而是由顾客来选择能够提供给他们服务的设施,因此这一特点要求是用不同的方法来决定选择的三方位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顾客选择的随机性很大,最简单的手工方法是采用反复试行方法,决策者先选择一个试验性的位置,根据对顾客将选择利用该设施的设想或预测,进行工作任务的重新分配并估计能力需求,然后评价该方案的效果。设想出几个不同的方案,进行比较决定。也有一些通过用数学模型求解的方法。

----摘自《生产与运作管理》(刘丽文著)

简单的中线模式法

简单的中线模式法是一种厂址选择的方法。这种方法有其局限性。这种方法只假设坐标上最优的点(即是使总的运输距离最短的点)是一个可行的建厂点,并不考虑在那里现在是否有道路,也不考虑自然地形、人口密度,以及其他许多在布点时应考虑的重要事项。下面将结合一个例子来介绍这种方法。

假定我们想建立一个新厂,它将每年同时从两个现有资源供应点Rm1和Rm2收到发运来的原材料;工厂制成的产品必须同时发运到现有的两个发货仓库DW1和DW2。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应把新厂建在何处才能使这几个布置点构成的整个网络的运输费用最小?

用简单的中线模式法解这类问题时,只考虑在矩形轨迹上的货物运输量。所有运输的运动方向都是东西向或南北向的,不考虑对角线的运动。下表1说明每年在各个布置点和新厂之间需要发运的装载车数Li;也表明了各现有设施的坐标位置x和y。

表 1

假设货物的运输费用与运输的距离成正比,所以运输费是以装载车数乘每次运送距离的和来计算的。

式中:Li为新厂和现有设施i之间运送的装载车数;Di为新厂与现有设施i之间的距离。每一批货物的运送距离,则取决于选择的布点位置。然后,把装载车数乘以来自各现有设施分布点的运输距离,并把各次计算的结果相加。其结果数就代表了在这个网络系统中的运输费总额。我们所希望的就是找出能够导致运输费用为最小的x和y的值。具体步骤是:

(1)明确需要输送的装载车数的中间值。装载车数中间值是装载车数的一半;如果装载车数是奇数,则中间值就是中间一次的装载车数;如果装载车数是偶数,则中间值有两个中项数值;

(2)找出中间值装车的现有设施在x坐标上的值;

(3)找出中间值装车的现有设施在y坐标上的值;

(4)根据(2)、(3)中求出的坐标x、y值找到相应的地点作为厂址。这个地点能使这一网络的年运输费支出最低。

----摘自《现代企业生产管理》

设施网络选址不同方法简析

现实中的设施网络中的选址问题是很复杂的。例如,考虑一个大型制造业企业的选址,他需要考虑通过多个配送中心把其产品分别送往不同的需求地点(或需求中心),要决定这些配送中心的数量、规模,产品向各个配送中心的分配方式以及每个配送中心的位置。需求中心可能有几千个,应该考虑设置的配送中心也许是几百个或几十个,而企业所用的生产中心,及生产设施可能只有几个。解决这样的问题通常需要利用计算机来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求解。在有些情况下,可求出最优解,有时则难以求出最优解,需要用到一些其他类型的方法。下面是对几种不同类型的方法的简要分析:

1、启发式方法(heuristics)

启发式方法只寻找可行解,而不是最优解。负荷距离法中的重心法就是一种启发式方法。有许多计算机化了的启发式方法,可解决m,n达几百、几千的问题。早在60年代,就有人提出了用启发式方法解决大型设施选址问题。今天,启发式方法已经广泛在很多

场合应用。

2、模拟方法(simulation)

模拟是试图通过模型重现某一系统的行为或活动,而不必实地去建造并运转一个系统,那样会造成巨大的浪费,或根本没有可能实地去进行运转实验。模拟方法有许多种应用,在选址问题中,模拟可以使分析者通过反复改变和组合各种参数,多次试行来评价不同的选址方案,模拟方法可描述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因此比运输表法有更大的实用意义。这种方法还可进行动态模拟,例如,假定各个地区的需求是随机变动的,通过一定时间长度的模拟运行,可以估计各个地区的平均需求,从而在此基础上确定流通中心、生产中心的分布,还可通过需求的变动模拟出库存的变动水平,用于帮助决定生产规模、生产、运输、仓储费用等。这种方法常用来求解较大型的、无法手算的问题。例如,某公司,有137个需求中心,5个地区性的配送中心,4个生产工厂,通过动态模拟计算分析,得出的结论时,如果把现有的5个配送中心归并成3个,可是总成本最小,该方案得到了实施,实施后每年可节约13万美元。这是70年代的一个真实事例。

3、优化方法(optimization)

运输表法实际上就是一种优化方法,虽然只是某一方位问题的最优。这种方法求出的不是可行解、满意解,而是最优解,即:在所有可能的方案中,不会有比它更好的了。但是由于这种方法要从理论上证明是最优,所以它在使用上有两大局限性:1)模型必须较抽象、较简单,否则得不出解。但由此而使模型的描述距实际较远,;2)很多定性因素被忽略掉了,因此不可能得出在考虑定性条件下可能得出的很多结论。

总之,在设施选址中,有很多方法可以应用,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设施选址的方法更加多样化了,但这些方法仅只是用来支持决策,使决策更方便,也更节省时间、费用,不可能完全依赖之。

----摘自《生产与运作管理》(刘丽文著)

德尔菲分析模型

典型的布置分析考虑的是单一设施的选址,其目标有供需之间的运输时间或距离极小化,成本的极小化,平均反应时间的极小化。但是,有些选址分析涉及多个设施和多个目标,其决策目标相对模糊,甚至带有感情色彩。解决这类选址问题的一个方法是使用德尔菲分析模型,该模型在决策过程中考虑了各种影响因素。使用德尔菲分析模型涉及三个小组,即协调小组、预测小组和战略小组。每个小组在决策中发挥不同的作用。使用该模型的步骤如下:

1)成立两个小组。内外部的人员组成顾问闭,充当协调者,负责设计问卷和指导德尔菲调查。顾问团中选出一部分人成立两个小组。一个小组负责预测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影响组织的外部环境(预测小组);另一小组确定组织的战略目标及其优先次序(战略小组)。战略小组的成员从组织中各部门的高层经理人员中挑选;

2)识别存在的威胁和机遇。经过几轮问卷调查后,协调小组应该向预测小组询问社会的发展趋势、市场出现的机遇以及组织面临的威胁。这一阶段,要尽可能听取多数人的意见;3)确定组织的战略方向与战略目标。协调小组将预测小组的调查结果反馈给战略小组。战略小组利用这些信息来确定组织的战略方向与战略目标;

4)提出备选方案。一旦战略小组确定了长期目标,就应集中精力提出各种备选方案。(备选方是对工厂现有设施的扩充或压缩,和对工厂的全部或局部位置进行变更);

5)优化备选方案。步骤4中提出的备选方案应提交给战略小组中的有关人员,以获得他们对各方案的主观评价;

在考虑组织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该模型可识别出组织的发展趋势和机遇。此外,该模型还考虑了企业的战略目标,在现代公司中被作为一种典型的综合性群体决策方法广泛使用。----摘自《生产与运作管理》(宋国防译)

厂址选择

一.厂址选择的重要性

厂址选择就是确定工厂座落的区域和具体位置。无论是生产有形产品的企业,还是提供服务的企业,工厂建在什么地区、什么地点,不仅影响建厂投资和建厂速度,而且还影响工厂的生产布置和投产后的生产经营成本。

首先,就物质因素而论,厂址选择决定着企业生产过程的结构状况,从而影响新厂的建设速度和投资规模。例如,建厂地区的公共设施和生产协作条件,决定着新厂是否要自备动力、热力等各种辅助生产设施,供应来源的可靠性和便利性,决定着新厂仓库面积的大小以及运输工具的类型和规模等。

其次,就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而言。厂址选择是否合理,能否靠近客户和原材料产地,劳动力资源是否丰富,地价高低,以及生产协作条件等,均直接影响新厂的投资效益和运营效益。

最后,从行为角度看,不同地区文化习俗的差异,要求采取相应的管理方式,否则会产生消极性的影响,从而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效果。

必须指出,要找到一个满足各方面要求的厂址是十分因难的。因此,必须权衡利弊,选出在总体上经济效益最佳的方案。

二.厂址选择的基本要求

(一)选择建厂地区的基本要求。(1)接近市场;(2)接近原材料产地;(3)交通运输和通讯联系方便;(4)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完备;(5)气候条件能满足生产技术要求。

(二)选择建厂城镇的基本要求。(1)当地城镇建设规划允许;(2)能保证工厂生产所需的人力与技术供应;(3)当地其他企业能有效地提供本厂所需的各种性质的生产协作;(4)职工生活条件良好;(5)当地工资水平较高。

(三)选择建厂用地的基本要求。(1)地质条件适于建厂,土壤结构能承受工厂的全部负荷;(2)有可靠的水源供应;(3)有足够的建厂用地面积和扩展余地;(4)靠近近水陆交通要道;(5)有利于三废(废水、废渣、废气)处理。

确定建厂地址是一项影响深远,具有高度科学性的工作,必须进行大量的可行性研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作用,选择最佳方案。

----摘自《现代企业生产管理》(经院版)

设施选址问题综述

1、设施选址问题的提出 选址问题(Location Problem)是组合优化中一类有着重要理论意义和广泛实际背景的问题,其实质是寻求对需求完成分配任务的合理安排以得到某种意义下的最优结果。它在网络设施的安放、网格服务点的分布、核电站的建址等诸多方面有着大量的应用。同时,它与理论计算机科学和离散组合数学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近几十年来,选址问题得到了运筹学、工程学、管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界的极大关注,并且随着对经典选址问题研究的日趋深入,大量具有实际应用背景的新问题不断涌现。设施选址是众多选址问题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本文所研究的多层工厂选址问题与多产品选址问题都属于其范畴中。研究方法主要依靠组合优化、运筹学等计量方法,这是设施选址与其他选址问题的重要区别。 设施选址是一个十分古老而又经典的问题,古代的选址决策往往以经验、制度为依据,缺乏科学性。1909年德国学者韦伯第一篇选址论文的发表标志着设施选址问题进入到科学研究的时代[1]。在其发展的百年历史上,各时期研究侧重点各有不同。按时间可分为三个阶段:(1)零散研究阶段(1909-1960年)。该阶段研究侧重于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内容零散。早在1909年德国经济学家韦伯(Alfred Weber)在其工业区位论文中研究如何使单个仓库到不同客户总距离最短。该文是最早的设施选址论文。另一个早期设施选址问题研究学者Hotelling在其1929年发表的论文中考虑两个竞争供应商在一条直线上的区位选择并构建选址模型。随后Smithies(1941)、Stevens(1961)对此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上世纪50年代,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偏重于设施选址的实际应用,包括电话网络程控交换设备选址(Rapp1962)、网络服务网点的分布与设计、铁路货运编组站选址等。(2)系统研究阶段(1960-1980)。Kakimi于1964年发表的关于网络多设施选址的论文是设施选址问题发展为一个系统、科学理论的里程碑。此后,选址问题被引入一个更宽广的领域,包括生产中心选址(Eilon et al.1971)、交通枢纽选址(Wirasinghe与Waters1984)、变电站选址(Hochbaum1982)等等。研究方法也更集中于数学分析、运筹学等。(3)不确定性问题研究阶段(1980至今)。进入上世纪80年代,随着市场变化加剧,实际生产、生活中运输时间、需求量、需求空间分布以及设施建造成本等输入变量不确定性加强,以往静态、确定性选址模型与方法已不能适应选址研究的发展。随机选址问题已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Louveaux (1986)、Mirchandani et al(1985)、Weaver与Church(1983)等学者在对不确定中值问题研究时均将运输时间与需求设为随机变量。Berman与Odoni(1982)、Berman与Leblanc(1984)将运输时间或运输成本设为不确定系统变量研究随机网络的交通问题[2]。 2、选址问题的分类与特点 离散选址问题即设施点被选址的地点是离散的。此类问题往往设定设施点与需求点都位于在网络节点上,需求点区位确定,需求点与其他一些节点作为设施被选点,需求点与设施被选点之间有连线相连。离散选址问题纷繁复杂,在国外学者的研究基础上,我们认为主要的离散选址问题有:中值问题、覆盖问题、中心问题、多产品问题、动态选址问题、路径选址、多目标选址与网络中心选址问题。 (1)中值问题 Hakimi(1964)最早提出中值问题,中值问题的目标是使所有需求点到设施的平均权重距离最短(距离也可用交通、运输时间表示)。其文章假设每个节点是需求点同时也是设施点,网络中的线路表示交通线路。作者提出对于任一给定设施数p,总存在至少一个最优解使得总距离最小。Cooper的模型不仅在网络中选择设施区位,而且确定设施在网络中的服务范围。Goldman研究在树状网上如何选择一个设施点的中值问题,具体方法为首先任选一个节点,计算该点的权重是否超过所有权重一半,如果是则为中值点。如果不是则该点权重被计算在相邻点上,直到找到中值点为止。 (2)覆盖问题 中值问题的应用非常广泛,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以降低总运输成本(总距离)作为目标不太适宜。例如城市的消防车、医疗急救车辆要求必须在特定时间内到达事故现场,此类设施点必须布置在与需求点特定距离之内才能满足特别的需要。对覆盖问题的研究分两类:完全覆盖问题与最大覆盖问题。 (3)中心问题 完全覆盖问题目标方程求在特定距离(时间)内满足所有需求应修建的最小设施数。与此不同,中心问题虽然也要求满足所有需求,但设 施数是给定的,求任一需求点到与它最近设施的最小最大距离,即最小最大化问题。 (4)多产品问题 需求点对服务与产品的需求往往不是单一的,零售商通常要提供多种产品才能满足顾客或企业的正常需要。Geoffrion与Graves建立了多产品的二级选址模型,即不同产品从工厂到分销商再到零售商(需求点)的物流过程[3]。 (5)动态选址问题 一般而言,分销中心、配送中心、消防站、急救中心等设施一旦修建要服务很长时间。但影响选址决策的因素如需求、运输成本是变化的,再次规划、建设新的设施点成本太高,动态选址问题应运而生。Scott[4]研究问题为在每个时段内布置一个设施点,一旦设施点被选定,它只为一个特定的区域服务。Wesolowskky与Truscott[5]扩展了上述模型,决策者可根据预测的需求变化重新布置设施点。作者构建了整数规划模型,在约束条件中加上了一个时期内可重新选址的次数。研究动态选址问题的学者还有Frantzeskakis[6]、Shulman[7]等。 (6)多目标选址问题 通常情况下,不论是公共部门还是私人企业,囿于资源所限,设施选址都不会只设定单一目标,经常将运输(交通成本)、投资成本(建设成本)、客户服务水平(在特定时间、距离为客户提供服务)、设施能力的“平衡利用”等目标综合考虑。构建此类模型最常用的方式是将成本最小化作为总目标,将要实现的作为限制条件。Heller(1989)研究医疗服务设施的中值问题,平均运输成本最小已不是唯一目标,同时必须在特定时间内为病人提供服务。Revelle与Laporte[8]所构建的模型中有两个目标:最小化成本与特定时间内最大程度满足需求。 3、设施网络选址的方法 (1)启发式方法(Heuristics) 启发式方法只寻找可行解,而不是最优解。负荷距离法中的重心法就是一种启发式方法。有许多计算机化了的启发式方法,可解决m,n达几百、几千的问题。早在60年代,就有人提出了用启发式方法解决大型设施选址问题。今天,启发式方法已经广泛在很多场合应用。 (2)模拟方法(Simulation) 模拟是试图通过模型重现某一系统的行为或活动,而不必实地去建造并运转一个系统,那样会造成巨大的浪费,或根本没有可能实地去进行运转实验。模拟方法有许多种应用,在选址问题中,模拟可以使分析者通过反复改变和组合各种参数,多次试行来评价不同的选址方案,模拟方法可描述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因此比运输表法有更大的实用意义。这种方法还可进行动态模拟,例如,假定各个地区的需求是随机变动的,通过一定时间长度的模拟运行,可以估计各个地区的平均需求,从而在此基础上确定流通中心、生产中心的分布,还可通过需求的变动模拟出库存的变动水平,用于帮助决定生产规模、生产、运输、仓储费用等。这种方法常用来求解较大型的、无法手算的问题。例如,某公司有137个需求中心,5个地区性的配送中心,4个生产工厂,通过动态模拟计算分析得出的结论时,如果把现有的5个配送中心归并成3个,可使总成本最小,该方案得到了实施,实施后每年可节约13万美元。这是70年代的一个真实事例。 (3)优化方法(Optimization) 运输表法实际上就是一种优化方法,虽然只是某一方位问题的最优。这种方法求出的不是可行解、满意解,而是最优解,即:在所有可能的方案中,不会有比它更好的了。但是由于这种方法要从理论上证明是最优,所以它在使用上有两大局限性:1)模型必须较抽象、较简单,否则得不出解。但由此而使模型的描述距实际较远;2)很多定性因素被忽略掉了,因此不可能得出在考虑定性条件下可能得出的很多结论。总之,在设施选址中,有很多方法可以应用,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设施选址的方法更加多样化了,但这些方法仅只是用来支持决策,使决策更方便也更节省时间、费用,不可能完全依赖之。 (4)简单的中线模式法 简单的中线模式法是一种厂址选择的方法。这种方法有其局限性。这种方法只假设坐标上最优的点(即是使总的运输距离最短的点)是一个可行的建厂点,并不考虑在那里现在是否有道路,也不考虑自然地形、人口密度,以及其他许多在布点时应考虑的重要事项。 4、结束语 本文对目前几类经典的设施选址问题进行了介绍,并归纳了各问题的特点以及运筹学领域目前普遍采用的求解 设施选址问题综述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谭素平易斌 [摘要]选址问题是组合优化领域中的一类重要问题,它是对于一些网络服务器、核电站或者物流中心等有限且重要的资源进行选 址决策,在生产管理与调度,网络通信,理论计算机科学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本文对目前几类经典的设施选址问题进行了介绍,通 过对比、分析,对几类经典设施选址问题的特点进行了归纳。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通过对不同模型的特点进行分析后,能有利于后 续研究者针对不同特点的问题模型提出不同的启发式算法。 [关键词]选址问题算法 (下转第133页)科技信息 — —132

城市地铁选址方法研究.doc

城市地铁选址方法研究- 1 城市地铁站点的概念 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现代化的城市公交客运系统,这种快速大运量的城市轨道模式,通常以电力来牵引,其线路常敷设在地下隧道内。 2 城市地铁站点分类 3 城市地铁站选址定义及分类 该文对地铁站选址的定义是在地铁站对线路规划的影响上订立的,故将线路站点定义为:对线路规划有影像的站点的总称,通常指“锚定”站点,选址的宗旨是协调、完善线路的规划。按线路规划受到的影响分类,站点选址可分为“锚定”站点选址与“游离”站点选址,其中“锚定”站点是线路规划的关键节点,“游离”站点的选址是以站位规划为基准,再考虑站点两端“锚定”站点位置,结合实际情况而进行设置。 4 城市地铁站选址的基本原则和影响因素 4.1 基本原则 从城市整体交通状况出发,依据城市地铁建设要求将“按需设置、经济合理、技术可实现性、协调发展”作为基本原则。 4.2 影响因素 4.2.1 与沿线发展规划是否协调 客流量大小和集散强度与城市人口的分布以及商业区的密集程度紧密关联,且后者对前者有一定引导作用。因此,地铁站设置时要考虑周边不同土地的远期规划和利用结构。 城市空间布局受地铁站间距影响。地铁站间距较大时,生产、商业等多功能项目更愿意到地铁周边发展,因此很容易形成

区域式发展趋势和功能齐全的土地开发区。地铁建设时要考虑人口规模和客流量,人口和客流量太小的话,地铁修建的可行性就会大大降低。地地铁建设的目的是缓解客流压力,如果布局和承载能力设置不合理,反而会对居民出行产生影响。 4.2.2 地铁站的选址与地铁线路是否协调 地铁站是线路规划的节点,是属于线路规划的一部分,站点依附于地铁线存在,地铁站同时也优化了地铁线的功能。地铁站选址时要体现地铁线路的规划要求,并且要适应施工要求。 4.2.3 地铁站的交通功能 城市地铁站是乘客享受地铁服务的起点,如果选址恰当,能够对客流产生积极的导向和聚集的作用,使地铁线的交通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因此,地铁站的选择也要充分考虑到客流量、客流分布走势、出行结构以及各人口密集区的客流集散强度。 (1)客流分布特征对地铁站选址的影响。地铁站的选择要为未来客流动变化留有余地,城市客流的分布与形成是一个相互制约最终平衡的过程,随着时间和外部条件的改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地铁客流不可能一成不变。因此,建设地铁站时,要统筹兼顾,既要考虑城市交通的未来分布,充分考虑客流的动态变化趋势。 (2)地铁站受客流的影响。从客流数量出发,以我国运营为参考对象,乘客到达地铁站的出行方式及其所占比例为:步行地面公交乘出租车自行车出行其他。站间距小的站点可以增加地铁对客流的吸引力,将更大部分其他客流转化为地铁客流,因此,站间距的大小与客流量多少有紧密的关系,此外地铁站的展位也会对客流量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4.2.4 经济效益

关于物流设施选址的问题综述

关于物流设施选址的问题综述摘要:物流设施选址研究在现实和理论两个层面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现实意义出发,物流设施选址研究不仅直接利于物流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更好地推动物流业的发展,而且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保护自然环境等方面都有积极意义。而从理论层面上看,它又有利于物流设施选址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为以后的设施选址研究提供更好的理论基础和可供借鉴的参考资料。所以,对物流设施选址问题及其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的。 关键字:物流设施,选址 正文 在物流系统中,物流设施地址的选择,是物流系统优化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问题。物流设施是整个物流网络系统的关键节点,是连接上游和下游的重要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且这些大型设施的建设与运营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因此,这些设施的选址十分重要,科学、合理的设施选址可以有效地节约资源、降低物流成本,优化物流网络结构和空间布局,提高物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确保提供优质服务,是实现集约化经营、建立资源节约型物流至关重要的一步。 1.物流设施选址问题的起源与发展 许多关于物流选址问题的早期理论是由土地经济学家和区域地理学家提出的,譬如,杜能、阿尔弗雷德#韦伯、爱德加#胡佛、沃尔特#艾萨德等等。运输成本在选址决策中的重要作用是贯穿所有这些早期研究的共同主题"杜能1认为,任何经济开发活动能够支付给土地的最高地租或利润是产品在市场内的价格与产品运输到市场的成本之差"韦伯o认识到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对选址的影响"胡佛?观察到,运输费率随着距离的增加,增幅下降"。 一般认为,最早的选址问题是由韦伯(Weber)于1909年提出的,他当时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确定一个仓库位置,使仓库与各处客户之间总的运输距离最短"经济学家霍特灵(H.Hotening)于1929年提出在一条直线上进行两个竞争供应商的选址"艾萨德(Isard)于1956年结合了工业选址,土地使用和相关问题对运输距离进行了重新研究"随后,许多人都在研究设施布置和设计问题"洛施(Luoshi)和莫斯(Moss)认为经济因素与生产中心选址是有关系的"米赫尔(Mihr)则研究使网络内的连接长度最小化的问题"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选址理论的研究工作是在几个不相关的领域内展开的,因此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随着应用数学和计算机的普及,哈基米(Hakimi)对选址问题进行了更加理论化的研究"他假设一个网络中选定一个或多个设施的位置,使得总距离或设施与点之间的最大距离最小"此时,选址理论已有了很大发展,并扩展到很多实际应用中。"Min等从算法的发展和模型复杂性方面对以往的选址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物流选址问题日渐被人们所重视,人们提出了许多新理论!新方法,如模糊综合评判法、AHP层次分析法以及结合分析法的模糊排序方法等"许多模型方法己被用来解决物流管理中选址的实际问题1,比如精确重心法模型、网格法(GridMethod)属于单设施选址法、而多重心法、模拟法、鲍姆尔-沃尔夫法、混合-整数线性规划、启发式方法等属于多设施选址。这些方法的共同特征是考虑物流系统各个环节的费用,在一定的物流服务水平下,根据不同的算法和模型求出物流成本最低的最优解或满意解,获得选址方案。 2.物流设施选址应注意的几大问题 2.1资源分布状况 一切产品都离不开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资源所在地同产品的产地与市场的距离是远还是近、产品原料在生产加工与配送销售过程中是增重还是减轻等,都会彩响到物流设施的选址。

选址方法汇总

物流选址方法综述 摘要:物流的选址决策在物流运作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文章分析了物流选址的常用方法,并进行了分类举例说明,为实际选址提供参考。 关键词:物流;选址问题; 一、定量分析方法 定量方法一般用可量化的描述成本的数学公式为目标函数进行优化选址,常以物流过程总费用最小为目标,通过设定一些参数、变量,并对问题作一定的假设,建立一个比实际情况简单的模型,通过求解模型得出方案。比较典型的定量方法包括重心法、物流作业量法、启发式算法、线性整数规划等。 (1)重心法 设有一系列点分别代表生产地和需求地,各自有一定量货物需要以一定的运输费率运向一个位置待定的仓库,或从仓库运出,那么仓库该位于何处呢?我们以该点的运量乘以到该点的运费费率,再乘以到达该点的距离,求出上述乘积之和(即总运输成本)最小的点。即, i i i i MinTC V R d =∑ 式中 TC —总运输成本 V i —i 点的运输量 R i —到i 点的运输费率 d i —从位置待定的仓库到i 点的距离 解两个方程,可以得到工厂位置的坐标值。其精确重心的坐标值为 //i i i i i i i i i V R X d X V R d = ∑∑ 和 //i i i i i i i i i V RY d Y V R d =∑∑ 式中 ,X Y —位置待定的仓库的坐标 X i ,Y i —产地和需求地的坐标 距离d i 可以由下式估计得到

i d = 式中,K 代表一个度量因子,将坐标轴上的一单位指标转换为更通用的距离度量 单位。 (2)物流作业量法 该方法计算各地址的物流周转量,选择其中最小者为最优地址,其步骤为: i. 设定坐标系。设a 是拟选新址,b 、c 、d 是新址的关联方,即新址物料供应点或产品投放点,各点坐标值标在点的旁边。 ii. 计算新址与关联方之间的距离。a 与b 之间的直线距离为: ab D = iii. 统计一定时期内发生在新址与关联方之间的物流作业量Q 。 iv. 计算新址的物流作业量L 。 1 n i i i L Q D ==∑ 其中,Q i :新址与第i 个关联方之间的物流作业量; D i :新址与第 个关联方之间运输距离; n :关联方数目。 v. 依次计算不同新址的物流作业量,物流作业量最小的新址就是最佳 新址。 (3)启发式方法 如果服务系统要在一定区域建立几个销售点,从费用或总距离最小的角度选择建立销售点的地址,可用启发式方法。 例:某连锁总公司拟在某市建立两家超市,该市有A 、B 、C 、D 四个区,各区可能到超市购物的人数权重已知(见表2),求:拟建的两个超市应建立在哪两个区? 表1 各区距离和人数权重

(完整版)第二章设施选址及评价

第二章设施选址及评价 第一节设施选址意义及其考虑因素 一、设施选址概述 设施是指生产系统或服务系统运行所需的固定资产。 设施选址(Facility Location)是指组织为开拓新市场、提高生产能力或提供更优质的客户服务等目的而决定建造、扩展或兼并一个物理实体的一种管理活动。 设施选址包括两个层次的问题; (1)选位即选择什么地区[区域)设置设施,沿海还是内地,南方还是北方,等等。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之下,或许还要考虑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选址。 (2)定址在已选定的地区内选定一片土地作为设施的具体位置。 设施选址还包括这样两类问题: 一是单一设施的场址选择。根据确定的产品(或服务)、规模等目标为一个独立的设施选择最佳位置。单一设施选址无需考虑竞争力、设施之间需求的分配、设施成本与数量之间的关系,主要考虑运输成本。 二是在复合设施的场址选择。为一个企业(或服务业)的若干个下属工厂、仓库、销售点、服务中心等选择各自的位置,并使设施的数目、规模和位置达到最佳化。 设施选址常常需要其他有关人员(如环保部门)的参与,而不能由设计人员单独完成。 二、设施选址的意义 设施选址恰当与否,对生产力布局、城镇建设、企业投资、建设速度及建成后的生产经营状况都具有重大影响。对一个新建企业来说,设施选址是建立和管理企业的第一步,也是事业扩大的第一步。设施选址对设施建成后的设施布置以及投产后的生产经营费用、产品和服务质量以及成本都有重要的意义,一旦确定,设施建设完工,一般无法轻易改动。因此,在进行设施选址时,必须充分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慎重决策。其次,除新建企业的设施选址问题以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以及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很多企业面临着选址的问题。 综上所述,设施选址直接影响企业的运营成本、企业制定后续经营策略、设施布置以及投产后的产品和服务质量,科学选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设施选址需要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与勘察,应科学分析,不能凭主观意愿决定,不能过于仓促;要考虑自身设施、产品特点,注意自然条件、市场条件、运输条件;应有长远观点。如果选址不当,会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失。 三、设施选址考虑的因素 1.设施选址的基本原则 1)工业生产力布局原则 工业生产力布局,是工业企业在全国各地区的地理分布。合理配置生产力对充分利用全国各地资源.合理调整逊济结构,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有重要意义。因此设拖选址败符合国家生产力冶局规划和有关政策,才能既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层、体需要又有凋干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设施选址过程即为工业生产力布局的过程。 2)费用原则

物流设施选址方法综述剖析

2.3 配送中心选址方法综述 本文在建立配送中心选址模型、设计模型求解方法时,需要借鉴大量前人的研究成果。为了更直观地了解这些理论,本节对配送中心选址的方法进行了归纳,并对几种常用选址模型进行介绍。 从配送中心各备选点属性的可量化的程度分析,这些方法可分为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两种,每种方法中又包含了复杂程度以及所用数学算法不同的多种方法,现归纳如图2-3所示。 图2-3 物流设施选址方法归纳

2.3.1 定性方法 定性分析法是指凭借集体或个人的经验做出决策的过程。其一般执行步骤包括: 1)根据以往经验结果进行确定备选点; 2)利用指标对各备选点进行优劣性检验; 3)根据检验结果做出决策。 较常用的定性方法有头脑风暴法、专家选择法、PERT法等,这类方法的中心思想是将专家凭借经验做出的判断以量化的数值形式表示,对各个数值进行综合分析后作出决策。由于基于定量分析的选址方法很难将影响决策的所有因素考虑周全,如环境、地理、交通、城市用地、城市发展、劳动力等,并且即便想周全考虑这些因素,也很难量化所建模型中的各约束条件。因此,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完整的选址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评价(Fuzzy Judge)、层次分析(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等数学方法进行综合评价,进而确定配送中心的最优选址区位就显得十分有效。在这类方法中,专家的主观判断占主导地位,决策结果往往受到专家的知识结构、经验以及他们所处的时代、社会地位和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对于有限的备选地点,该类方法较为有效,但是如果以整个城市大系统甚至更大规模的选址问题为研究对象来研究配送中心的选址问题,则必须具备足够的基础资料,辅助以定量分析方法,否则决策结果缺乏足够的说服力。[29] 2.3.2 定量方法 定量分析法应用非常普遍,从建模方法的角度分类,可归纳为三大类:解析法、模拟法和启发式方法。 1)解析法 解析法主要是通过建立并求解数学模型,以求得最优选址方案。一般来说可分为基于成本的模型和基于效益的模型。基于成本的模型主要考虑成本的最小化,而基于效益的模型考虑的则是总收益的最大化。虽然这两类模型所考虑的因素不同,但其数学处理方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现实中,多数情况以研究成本为主。采用解析法时,首先应根据问题的特征、外部条件以及内在的联系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然后对模型进行求解,获得最优选址方案。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获得精确的最优解。但是,在解决某些复杂问题是,用该方法难以建立起恰当的模型,或者由于模型太复杂,使得求解过程困难或付出相当高的代价。因此,解析法在实际运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30] 采用解析法建立的模型包括微积分模型、数学规划模型、重心法模型等。数学规划模型又包括线性规划模型、非线性规划模型、整数规划模型、混合规划模

麦当劳三大选址方法

对餐厅而言,地址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选址的决策过程复杂,成本高,一旦选定不易变动,同时地址特点对餐厅的经营影响较大。一般来说,如果餐厅位置好,即使经营者能力一般,也相对容易获得成功;如果选址不佳,即使经营者再有能力,也往往难以弥补这一缺陷。国际快餐巨头麦当劳的选址一向以精准著称,以至于很多餐企紧紧跟随,纷纷选址在其周围,到底麦当劳是在运用哪些方法进行选址的呢? 麦当劳三大选址方法 餐厅选址需要周密的计划,进行审慎的定性、定量分析。这是一个需按科学程序执行的预测、决策过程。餐厅拟建规模越大,这个过程就应越严格、精密。下面就介绍几种麦当劳常用的选址方法。 塞拉模型法 塞拉模型是由美国俄克拉何马大学的弗朗西斯?塞拉教授为餐厅设计的。塞拉教授与俄克拉何马餐厅协会签订为餐厅的经营设计模型的合同,借助计算机来模拟餐厅经营,判断餐厅可能达到的销售额。塞拉认为,他的模型能以5%左右的误差预测餐厅的销售额。他的模型最初是为下列五种餐厅设计的:一般餐厅、自助餐厅、路旁餐厅、特种餐厅以及汉堡包餐厅。设计模型所需的信息资料是从俄克拉何马州居民的各种有关经验中提取的。 模型设制的理论基础是,如果决定一家餐厅销售额的各种因素的重要性可以根据它们对销售的影响而确定,那么只需几分钟就可以用计算机预测到那家餐厅所应达到的销售额。 较为明显地影响销售额的几个因素是: 预备建造或已在经营的餐厅附近的居民情况以及他们的收入; 该地区竞争对手的数量; 该地区的交通流量;

餐厅经理的能力; 已进行的广告宣传; 餐厅建筑物的外观及其类型。 CKE餐厅选址法 CKE模型是由卡尔?卡彻?恩廷(Carl Karch Ent)设计的。这一模型是通过掌握充分的市场资料,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法来预测和评估某一餐厅的位置优劣。 ⑴需要的有关数据 对于某一餐厅的位置来说,如果要进行评估,必须获得如下有关本区域内的数据: ①附近街道上每天的车辆数。 ②本区域内所有餐厅的座位数。 ③本区域内蓝领工人所占比例。 ④10分钟内即可到达餐厅的公司职员人数。 ⑤周围10分钟内就可到达的人数。 ⑥本区域内人口的平均年龄。 ⑦营业区域内连锁餐厅数。 ⑧10分钟内可以到达的所有人口数。 ⑵需要达到的指标 ①本区域内所有餐厅座位数不少于1200个。 ②75%的人口属于蓝领阶层。 ③平均年龄在26―32岁之间。 ④10分钟内有10000名职员可以到达这家餐厅。

离散设施选址问题研究综述_王非

第15卷 第5期 运 筹 与 管 理Vol .15,No .52006年10月 O PERAT IO NS RESEARCH AN D M ANA GEM EN T SCI EN CE Oct .2006 收稿日期:2006-05-2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472036);陕西省科技厅自然科学专项基金(04G11);陕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06JK056) 作者简介:王非(1972-),男,西安人,西安交大管理学院博士生,讲师。主要从事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研究;徐渝(1946-),女,青岛人,教授,博导,主要从事供应链管理与项目管理研究;李毅学(1974-),博士生,主要从事库存金融研究。 离散设施选址问题研究综述 王非1,2, 徐渝1, 李毅学1 (1.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49;2.西安外国语学院人文地理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61) 摘 要:本文首先回顾了设施选址问题百年发展历史,认为其研究经历了零散研究、系统研究、不确定性研究三个阶段。离散选址问题包括中值问题、覆盖问题、中心问题、多产品问题、动态问题、多目标问题、路径选址问题、网络中心选址问题8个子问题。最后作者讨论了选址问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设施;选址;综述;算法 中图分类号:F224.3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221(2006)05-0064-06 R eview on Facility Location Models WANG Fei 1,2,XU Yu 1,LI Yi -xue 1 (1.School of Management ,Xi 'an J iaotong U niversity ,Xi 'an 710049,China ;2.H uman Gegraphy Institute ,Xi 'an Foreign Ianguges Institute ,X i 'an 710061,China ) Abstract :In the paper we review facility location research with over 100-year history and propose the develop -ment of facility location has three stages .Discrete facility location problems include median ,covering ,center ,multi -commodities ,dynamic ,multi -objective ,routing location and hub locatio n problems . Key words :facility ;location ;review ;algo rithms 0 引言 选址问题研究内容十分广泛,从城市、产业带、经济技术开发区、跨国经济集团分公司到机场、水利设施、人类居住区、销售网点以及仓库、配送中心等的区位决策都是选址问题研究的范畴,涉及经济、政治、社会、管理、心理及工程地质等多门学科。设施选址是众多选址问题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本文所研究的设施是指与生产、商业流通及人类生活有关的用地规模相对较小的具体网点、场所,如工厂、仓库、消防站、变电站、污水处理中心,加油(气)站等。研究方法主要依靠运筹学、拓扑学、管理学等计量方法,这是设施选址与其他选址问题的重要区别。 设施选址是一个十分古老而又经典的问题,古代的选址决策往往以经验、制度甚至迷信思想为依据,缺乏科学性。1909年德国学者韦伯第一篇选址论文的发表标志着设施选址问题进入到科学研究的时代[1]。在其发展的百年历史中,各时期研究侧重点各有不同。按时间可分为三个阶段:(1)零散研究阶段(1909~1960's )。该阶段研究侧重于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内容零散,经济学者在此阶段早期有突出贡献。早在1909年德国经济学家韦伯(Alfred Weber )在其工业区位论文中研究如何使单个仓库到不同客户总距离最短。该文是最早的设施选址论文。另一位早期设施选址问题研究学者Hotelling 在其1929年发表的论文中考虑两个竞争供应商在一条直线上的区位选择并构建选址模型。随后Smithies (1941)、Stevens (1961)对此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区域经济学家Isard (1956)还从土地利用、投入产出等角度入手对工业区位的选择进行分析。上世纪50年代,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偏重于设施选址的实际应

选址方法比较

新店选址方法论 目前国内连锁企业选址,大都采用欧美企业在上个世纪70年代使用的市场调研法,即只对几个微观的市场因素进行调查。去年我们在企业一线调研发现,这种方法忽略了几个重要的选址细节,导致门店失败。 城市分类 在大型连锁经营项目中,是否进入一个城市,是战略层和拓展人员首先遇到的问题。传统做法一般看人均收入、城市的发展状况等,但一上来就进入细节,实际上往往使一线人员忽略了一个宏观大前提:城市的类型。 城市大概可分为3类: 1、工业化城市:这种城市的功能单一,人口较少,大都是某个或某几个大型企业的员工和家属。根据工业项目不同,又可分为:矿业城市(如大庆、克拉玛依、抚顺),重工业城市(如鞍山、本溪),轻工业城市(如东莞、番禺)。到了80年代开始还出现了电子及高科技工业城市,但都依附于大型城市周围,属于卫星城。 工业化城市居民中,工业企业员工占比很大,居民呈“金字塔型”消费结构,一线工人的数量大,收入稳定,当然绝对值不高,而且居民对购物时尚的追求不会太超前。那些商品种类又宽又深、档次和价格带很宽的零售商不易成巩而由于这类城市中很少有极贫困阶层,因此低价、散乱的业态也很难成功。 2、交通枢纽城市:一般这类城市是由两个因素产生: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它们的建城时间都很早,大多有百年的历史,是商品和信息的集散地,又可分为:门户型(进入某个地区的必经之地,如山海关),交叉型(几个交通干线交叉的

地方,如武汉、郑州),港口型(一个主要的出海港或内陆港,如大连、秦皇岛),地区核心型(某个地区的核心城市,如沈阳、西安)。 这类城市的居民有典型的“纺锤型”消费结构,即有少量特别富有的阶层和非常贫困的居民,而中层部分占大多数,而且中层群体里有一大批消费意识超前的顾客。这类城市积极吸纳的业态都比较先进,传统业态不占优。虽然某些城市中层的收入也不高,但在跟风驱使下,会把价格带往上烘托。 3、混合型城市:是上面两种城市功能的混合,其中很多是受政府政策的影响而成,往往成为了特大型城市或城市群,又可分为:工业中心城市(依托围绕其周围的工业卫星城或园区发挥其交通枢纽的优势,如深圳),经济贸易中心城市(依托其在经济和贸易方面的软硬件优势,大力开发新兴工业园区和工业卫星城:如上海,北京),行政中心城市(首都、省政府所在地同时也是工业城市:如北京、长春)。 该类城市兼具上两种特性,比较复杂,但由于各种传统或现代业态都比较发达,所以竞争很激烈。 在进入一个新城市选址前,我们都应该对城市的性质进行分类,以确定自己的业态类型、目标顾客、商品结构、价格带、竞争方法等。因为在各种城市中,往往对服装(时尚程度、价格水平)、食品(健康与否、新奇与否、价格水平)等方面的需求差异很大。例如,沿海港口城市和内陆矿业城市之间,对于食品结构的需求就大不一样。因此,针对什么城市,应考虑什么变量,最后要开什么样的店,是需要决策者和拓展者不断摸索总结的。一般来说,政府规划者如果对城市有清晰的定位,并将各类资源集中于该定位,即可保证该城市的稳定发展,这些城市是选址者的首选。一旦对某类城市的特性掌握比较全面,开店成功率高,

选址思路

一、选址思路 1、根据自身所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市场环境。 选点,既是选择市场环境,每种市场环境都有做成的可能,但是思考的核心是,根据自身的资源和擅长的市场方法,寻找适合自己的市场环境。我们在青岛的选址目标是:寻找易于短期内切入启动的区域。 2、易于短期内切入启动的区域:从消费者角度思考1)要有足够的客户量2)区域内流动人群以附近居民为主,宣传时易于扑捉目标人群3)竞争对手对目标消费人群影响力薄弱 3、大连强势品牌影响面,所呈现的特征是:在各个具体区域影响力不平衡,同时大连的居住特点总体呈现的是“区域性聚集”,在卫星地图上看像一个个相互独立的“根据地”。大的品牌机构主要占据大的“根据地”,所以,我们的目标就是寻找大机构“不屑于”涉足的,小机构影响力较小的中小型“根据地”。 二、选址标准 (一)外部市场环境特征 1、(必备)居民区厚重:居民区大量集中,客户选择培训机构,就近原则很明显,大致标准是:半径1.5公里范围内,居民数量5万人以上。 2、(必备)竞争状况:半径1.5公里范围内,强势竞争对手,不多于2家。 3、(必备)户外流动人群:以附近居民为主,以便于宣传推广时高效扑捉目标客户。避开具有全市影响力的步行街或商业街及旅游景点。 4、(可选)周边小学或幼儿园聚集:这样的地方最大的好处宣传时,离得较近,但是不代表客户上课时具有方便性,因为主要上课时间还是集中在周末,离家近才是最重要的。而这些区域,往往也是竞争对手聚集。因此,该条件在前集在一座几个具备的前提下,有了更好,没有也不是缺陷致命。 (二)校点外观及内部特征 1、面积:不少于250平米,最好是300—400平米。能分割出最低标准:公开课教室40—50平米一间,20平米小教室四间,具备办公室一间,厕所,前台及休息区,仓库这些功能区 2、同一座楼上不能有红灯区、网吧、游戏厅。 3、尽量不要和同类培训机构聚一栋楼上,尤其是强势同行。但是可以和艺术舞蹈等机构聚集,这样客户互补效应会很明显。 4、楼层:1)最佳:临街,一楼门面,二楼教室或整体都在一楼2)其次:临街,二-----五楼,能打出明显招牌3)位于小区内,但是能在小区口打出明显招牌4)最次:位于高层建筑中,高层有电梯,楼宇知名度较高 5、最好不要在过于陈旧的建筑中,既有拆迁风险,又降低学校整体品位 三、选址方法 1、先选区域,后选点:画出N个独立区域,进行筛选。区域选择标准,见“选址标准(一)外部市场环境特征”。 2、充分利用中介信息源 3、扫街:逐个街道进行详细梳理,挨个店铺进行实地查看,寻找空余房源 4、主动出击:对于看上的校点,即使其他同行或非同行在经营,但是不代表他们没有转租或合作或退出的意向,可直接上门或留寻租名片或直接在其门口张贴招租信息。 1

设施规划 钢铁厂选址

设施规划大作业 项目名称:钢铁厂选址问题分析 指导老师:殷复鹏 目录 第1章概述 1.1选题的意义……………………………………………………………………… 1.2钢铁厂设施选址的意义和作用………………………………………

第2章工厂选址方法 2.1钢铁厂设施选址的原则………………………………………………… 2.2确定选址方法………………………………………………………………… 第3章工厂布置的方法 3.1工厂布置的内容…………………………………………………………… 3.2工厂布置的目标…………………………………………………………… 3.3工厂布置的基本设计原则…………………………………………… 3.3.1工厂总平面布置设计原则…………………………………………… 3.3.2车间布置设计原则……………………………………………………… 3.4工厂布置计算过程及结果…………………………………………… 第1章概述 1.1选题的意义 此次选题旨在锻炼我们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能力,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通过对钢铁厂选址的确定将知识进一步细化,将理论换为实践性的成果,然后与济南的某些大型钢铁厂的选址进行对比,从而进一步发现问题,纠正自己理论中的不足。 1.2钢铁厂设施选址的意义和作用

对一个企业来说,设施选址是建立和管理企业的第一步,也是事业扩大的第一步。设施选址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其重要性主要在于:设施选支队设施建成后的设施布置以及投产后的生产经营费用、产品和服务质量以及成本都有极大而长久的影响。一旦选择不当,它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不是通过建成后的加强和完善管理等其他措施可以弥补的。因此,在进行设施选址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慎重决策。其次,除新建企业的设施选址问题以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以及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很多企业面临着迁址的问题。可见,设施选址是很多企业都面临的,现代企业生产运作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第2章工厂选址方法 2.1钢铁厂设施选址的原则: (1)既要考虑地区工业的综合平衡,又要考虑钢铁生产对原材料的依赖性,即应尽可能靠近原燃料基地,以节省投资和降低营运费用。 (2)钢铁厂占地面积大,必须节约用地。尽可能利用坡地、贫地及荒地,少占耕地,不占良田,不拆迁村庄。并能合理利用地形,以减少施工土石方工程量。 (3)有利于区域环境保护。居民区应位于厂区的上风侧区,饮用水源应位于厂排污水口的上游,排放出的污水不得污染农田和江河。 (4)厂内运输能与厂外运输的交通条件相适应。厂外铁路线不允许在国家正线区间接轨。公路运输应与厂外公路干线靠近。水路运输港址应选择在河床稳定、冲淤变化小、水域较宽、水深度可供船舶安全靠离的河段处。 (5)厂址应能避免洪水淹没,应高出当地的最高洪水位0.5m以上。山区建厂应能避免受到山洪、水库缺堤等的威胁。 (6)地质条件钻探确认无断层、滑坡、泥石流、溶岩等不稳定的地质结构。地下水位低,无侵蚀性。土壤耐压力高,最好不低于2x IOSPa,以减少地基处理费用。 (7)风向、气温及降雨雪量等气象统计资料完备。 (8)有充分的供排水条件,即有足够的连续供水的水源,有排放工业废水和场地雨水的条件。 (9)有足够的、连续供电的可靠电源。

4第17讲 应急设施的优化选址问题(数学建模)

第17讲应急设施的优化选址问题 问题(AMCM-86B题)里奥兰翘镇迄今还没有自己的应急设施。1986年该镇得到了建立两个应急设施的拨款,每个设施都把救护站、消防队和警察所合在一起。图17-1指出了1985年每个长方形街区发生应急事件的次数。在北边的L形状的区域是一个障碍,而在南边的长方形区域是一个有浅水池塘的公园。应急车辆驶过一条南北向的街道平均要花15秒,而通过一条东西向的街道平均花20秒。你的任务是确定这两个应急设施的位置,使得总响应时间最少。 图17-1 1985年里奥兰翘每个长方街区应急事件的数目(I)假定需求集中在每个街区的中心,而应急设施位于街角处。 (II)假定需求是沿包围每个街区的街道上平均分布的,而应急设施可位于街道的任何地方。 §1 若干假设 1、图17-1所标出的1985年每个长方形街区应急事件的次数具有典型代表性,能够反映该街区应急事件出现的概率的大小。 2、应急车辆的响应时间只考虑在街道上行驶时间,其他因纱(如转弯时间等)可以忽略不计。 3、两个应急设施的功能完全相同。在应急事件出现时,只要从离事件发生地点最近的应急设施派出应急车辆即可。 4、执行任何一次应急任务的车辆都从某一个应急设施出发,完成任务后回到原设施。不出现从一个应急事件点直接到另一事件点的情况。(这是因为,每一个地点发生事件的概率都很小,两个地点同时发生事故的概率就更是小得可以忽略不计)。

§2 假定(I )下的模 在假定(I )下,应急需求集中在每个街区中心。我们可以进一步假定应急车辆只要到达该街区四个街角中最近的一个,就认为到达了该街区,可以开始工作了。按假定(I ),每个应急设施选在街角处,可能的位置只有6×11=66个。两个应急设施的位置的可能的组合至多只有66×65/2=2145个。这个数目对计算机来说并不大,可用计算机进行穷举,对每种组合一一算出所对应的总响应时间,依次比较得出最小的响应时间及对应的选址方案。具体算法是: 建立直角坐标系,以该镇的西北角为原点,从北到南为X -轴正方向,从西到东为Y -轴正方向,在南北、东西方向上分别以一个街区的长作为单位长,则街角的坐标),(Y X 是满足条件50,100≤≤≤≤Y X 的整数。而每个街区中心的坐标具有形式)5.0,5.0(++j i ,其中j i ,是满足条件:40,90≤≤≤≤j i 的整数。如果不考虑障碍和水塘的影响,同应急车辆从设在),(Y X 点的应急设施到以)5.0,5.0(++j i 为中心的街区的行驶时间等于 )5.05.0(20)5.05.0(15),,,(---+---=j Y i X j i Y X t )5.17)5.0(20)5.0((15-+-++-=j Y i X 秒 记),(j i p 为以)5.0,5.0(++j i 为中心的街区的事故发生频率(即在图上该街区所标的数字)。如果应急设施设在),(),,(2211Y X Y X 这两点,总不妨设21X X ≤,则该设置方案的总响应时间为 ),,,(2211Y X Y X T ∑∑===904 02211)},,,(),,,,(min{),(i j j i Y X t j i Y X t j i p 让1X 取遍0—10,2X 取遍101-X ,21,Y Y 分别独立地取遍0—4。依次对四数组),,,(2211Y X Y X 的每一个值算出对应的总响应时间的最小值及对应的四数组。 以上算法不难用计算机编程实现。由于数组的个数不算多(只有两千多个),计算机可很快得出答案。答案是: 两个应急设施分别设在点(2,3),(6,3)时最优。 这是在不考虑L 形障碍区域和水塘的影响的假定下得出的最优解,但从这两个点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