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十五 三峡 第 1 学时》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十五 三峡  第 1 学时》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十五 三峡  第 1 学时》导学案

中学语文七年级(上)导学案

学习内容十五三峡第1 学时

1、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感知课文内容。

学习目标

2、通过反复诵读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及语言的简练性。

1、利用工具书熟练掌握生字,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重难点

2、掌握常见的实词和虚词。

导学过程自主空间

一、课前先学:

1、了解有关常识。

(1)、本文的题目是____ __,作者是___ ___,出处是__ ____。

(2)、“三峡”,西起______省______县,东至______省______县,全

长______公里。

(3)、“三峡”的名称(依次)是____ __峡、__ ____峡、__ ____

峡。它们的特点(与名称对应)是____ __、____ __、__ ____。

2、给加点的字注音。

阙.处()曦.月()襄陵.()

沿溯.()御.风()素湍.()

怪柏.()飞漱.()属.引()

3、解释下列词语。

略无襄陵素湍良多趣味

沿溯属引自非乘奔御风

4、你还有哪些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

5、了解作者及《水经注》。

6、预习过程中的疑问。(至少提两个问题)

二、课堂探究:

(一)简介作者、背景。(由学生完成,师生作补充。)

(二)学生读课文,师生共同订正。(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间停顿。老师于疑难处点拨,或让学生探讨。)

朗读停顿训练重点:

第1自然段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第2自然段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讨论:“沿溯阻绝”,朗读时怎样停顿,才能把意思传达得更准确?

第3自然段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

清/荣/峻/茂[清,指水清;荣,指树荣;峻,指山高;茂,指草茂。] 第4自然段

每至/晴初霜旦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学生自学

1、借助书下注释疏通课文,重点掌握相关实词。

2、积累文中古今异义:(要联系文中的语句或以前学过的句子)

a或王命急宣(或古义:如有)

(或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

b至于夏水襄陵(至于古义:一个动词“到”和一个介词“于” ) (至于今义:常连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

c虽乘奔御风(虽古义:即使)

(虽今义:虽然)

3、积累文中的重点句子:(把句子写下来)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5、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四)组内交流预习过程中的困惑。

(五)组际交流组内解决不了的疑惑。

(六)学生齐读课文。

三、达标检测

1.下列各组中加粗字注音错误的一个分别是

(1)A.素湍(chuǎn)绿潭B.不见曦(xī)月

C.夏水襄(xiāng)陵 D.重岩叠嶂(zhàng)()(2)A.略无阙(quē)处B.沿溯(sù)阻绝

C.属(shǔ)引凄异 D.飞漱(shù)其间()2.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略无阙处略无:阙:

(2)自非亭午夜分自:亭午:

(3)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襄:沿:溯:

(4)虽乘奔御风虽:奔:

(5)素湍绿潭素:湍:

(6)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声:

3.解释下列词语。

(1)重岩叠嶂:

(2)隐天蔽日:

4.填空

课文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我国古代的______家,______家。学习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五课《夏天里的成长》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五课《夏天里的成长》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篇一】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五课《夏天里的成长》课文原文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你在豆棚瓜架上看绿蔓,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俗话说:“不热不长,不热不大。’’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长。最热的时候,连铁路的铁轨也长,把接茬地方的缝儿几乎填满。柏油路也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 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升级、跳班,快点儿,慢点儿,总是要长。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看谷秀。”又说:“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

用力地长。 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梁容若,选作课文时有改动【篇二】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五课《夏天里的成长》知识点 生字组词: 棚:凉棚车棚顶棚工棚牲口棚 蔓:瓜蔓藤蔓爬蔓压蔓顺蔓摸瓜 苞:花苞苞蕾苞米苞谷含苞待放 蕾:花蕾蓓蕾蕾丝吐蕾护苗保蕾 苔:青苔苔藓苔原苔斑苔痕 藓:苔藓 坪:坪坝草坪花坪停机坪 蔗:甘蔗蔗糖蔗田蔗农 瀑:瀑布飞瀑瀑流飞瀑流泉 缝:墙缝裤缝缝隙裂缝见缝插针 谚:谚语民谚古谚农谚俗谚 多音字: 蔓:wàn瓜蔓màn蔓生 尽:jǐn尽管jìn尽头 形近字: 蕾(花蕾)雷(雷电) 蔗(甘蔗)遮(遮掩) 谚(谚语)颜(颜色) 词语解释:

15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导学案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导学案 编号:015

探究一:航海壮举,友好往来 材料一:[宣德六年(1431年)某人自述]自永乐三年(1405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由是海道清宁,番人仰赖者,皆神之赐也。[来源:学科网] ——摘编《中国古代史资料选集》 材料二:成祖疑惠帝(建文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敕郑和)等通使西洋。 ——《明史郑和传》 (1)材料一“某人”自述的是中国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这一事件的突出特点有哪些? (2)用材料二中的一句原话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3)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某人”的历史地位和所述事件的历史意义。 探究二:抗击倭寇捍卫主权 材料一:“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材料二:“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1)从材料中可感受到戚继光是个怎样的人? (2)简述其主要事迹. 【当堂达标】 1、在今天,印度尼西亚有个港口城市叫“三宝垄”,马来西亚有座“三宝山”,这些名称的由来与下列哪些历史事件有关?()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郑和下西洋 C、镇南关大捷 D、戚继光抗击倭寇 2.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英国的李约瑟博士在全面分析“明代海军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亚洲国家都出色,甚至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以致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可以说都无法与明代海军匹敌.”原因是() ①人数众多,组织严密②船舶种类齐全③装备先进④指南针的帮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3、下列历史人物中,被称为民族英雄的是() A 、郑和 B、岳飞 C、文天祥 D、戚继光 4、下列人物中,曾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促进了我国和亚非各国友好往来的是() A、郑和 B、戚继光 C、李时珍 D、宋应星 5、“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荡平倭寇,实现“海波平”的英雄人物是() A、岳飞 B、郑成功 C、戚继光 D、邓世昌 6、“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古代对外开放中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①丝绸之路②鉴真东渡③郑和下西洋④戚继光抗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习题选练 1.英国学者李约瑟曾说:“在15世纪上半叶,在地球的东方,从波涛万顷的中国海面,直到非洲东海岸的辽阔海域,呈现出一幅中国人在海上称雄的图景。”与这段话描述的史实相符的是(A)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5课导学案及答案

15、《说“屏”》 学习目标: 1、掌握字词. 2、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欣赏文章美点 3、体会作者对“屏”的感情 学习过程: 前置作业 1.细心积累生字词 帷()幕伧()俗忒()文化休憩()2、用文中句子回答什么是屏?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给屏作一解释 3、作者介绍了关于屏的那些知识? 4.根据文中关于屏的知识,用以下的形式说话 △假如时光倒流500年,你是屏风店的老板。 a、你将如何向顾客介绍屏风这种器具? b、你将如何向顾客介绍摆放屏风的注意点? c、你将进购什么特点的屏风,使你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课堂探究 5、探究理解文中古诗词的意思,感受浓浓的诗意和作用 6、文中运用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7、体味语言,把握写作特色 8、阅读课文2-5段,完成下列各题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忒()倚()膝() 2.“屏可以分隔室内室外”,在第一段中起什么作用?屏除了分隔作用,还有什么作用? 3.概括第三段的段意 4.作者认为屏风怎样设置才合适? 5.概括上文的中心意思 当堂检测 阅读后答问: ①人的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部分组成。指纹就是表皮上凸起的纹线。由于人的遗传特性,虽然指纹人人都有,但各不相同。伸出你的手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指纹也分好几种类型:有同心圆或螺旋形纹线,看上去像水漩涡的,叫斗型纹;有的纹线是一边开口的,就像簸箕似的,叫箕型纹;有的纹像弓一样,叫弓型纹。据说,全世界50多亿人,还没有发现有两个指纹完全相同的呢。 ②正因为指纹的这一特性,它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在古代,人们把指纹当作“图章”,印在公文上。据说,在一百多年前,警察就开始借助指纹破案。近年来,指纹又和电脑成了好朋友。科学家已研制出一种“指纹锁”,这种锁的钥匙就是指纹,当人们开门时,只要用手按一下设在门上的电脑开关,电脑就能很快识别开门的人是不是主人,如果是的话,门马上就会自动打开了。 ③小小的指纹将来究竟还会有哪些新的用途?新的迷宫等着我们去探索,去寻求。 1.上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 A.指纹的特性和类型。 B.指纹的特性和用途。

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 夏天里的成长)说课稿

《夏天里的成长》说课稿 一、说教材 《夏天里的成长》是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一课是一篇说理性小散文,作者用简洁朴素、清新优美的语言描绘在夏天里万物都在生长的自然现象。开篇以“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一中心句引领全文,结尾点明中心,收束全文。启迪我们:“人要把握时间,尽量地用力地长。” 二、说学情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读这篇文章时,对于夏天里各种事物飞快地长,跳跃地长这些句子,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但是对于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所蕴含的道理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三、说课标 课标中要求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要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本单元教学目标主要是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四、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通过学习理解和感悟,感受夏天里各种事物都在快速地生长。让学生体会“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的含义,从而懂得把握时间珍惜时间。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所以,我把理解为什么说“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定为本课的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的表达特点,明白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本课的教学我采用了创设情境法、朗读感悟法、自主感悟合作交流法。六、说教学准备 课前让学生了解生物的生长规律,了解在夏天里生物生长的状态。同时借助多媒体教学,出示文字图片等资料,以达到教学的直观化和最优化。 七、说教学过程 (一)首先语言导入、揭示课题上课开始,由于是第二课时所以教师几句简单平实的语言将学生的思绪带入课文。出示课题后让学生质疑,为下面围绕“哪些事物成长,怎样成长”展开学习,做好铺垫。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女娲补天》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女娲补天》课文原文及教案 【篇一】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女娲补天》课文原文 自从女娲创造了人,大地上到处是欢歌笑语,人们一直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不知过了多少年,一天夜里,女娲突然被一阵轰隆隆的巨大响声震醒了,她急忙起来,跑到外面一看,天哪,太可怕了!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还有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女娲难过极了。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场雨,把天火熄灭。又造了船,好救出挣扎在洪水中的人们。 不久,天火熄灭了,洪水中的人们被救上来了。可是,天上的大窟窿还在喷火。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她跑到山上,去寻找补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力气。结果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块。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她又找哇找哇,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现在,人们常常看见天边五彩的云霞,传说那就是女娲补天的地方。 ___________ 本文根据中国古代神话改写。【篇二】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女娲补天》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娲、塌、熄”等6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隆、扎”。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女娲为了拯救劳苦大众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女娲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补天的过程。 教学难点 体会女娲的勇敢精神和乐于助人的品德,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想象力。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故事激趣,课前谈话 师:大家一定喜欢读神话故事吧?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见面礼就是和神话故事有关的哦,请看大屏幕, 这里有几个神话故事里的人物,他们是谁?你能说出这个故事的名字吗?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女娲补天》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女娲补天》课文原文及知 识点 原文 女娲补天的故事,处处充满着神奇的想象。默读课文,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发挥自己的想象,试着把女娲求而浇灭天火的过程说具体、说生动。 自从女娲创造了人,大地上到处是欢歌笑语,人们一直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不知过了多少年,一天夜里,女娲突然被一阵轰隆隆的巨大响声震醒了,她急忙起来,跑到外面一看,天哪,太可怕了!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还有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女娲难过极了。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场雨,把天火熄灭。又造了船,好救出挣扎在洪水中的人们。 不久,天火熄灭了,洪水中的人们被救上来了。可是,天上的大窟窿还在喷火。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她跑到山上,去寻找补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力气。结果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块。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她又找哇找哇,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女娲把它装

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现在,人们常常看见天边五彩的云霞,传说那就是女娲补天的地方。 知识点1 **【字词学习】** 字:塌(tā)、救、稠 词:幸福、挣(zhēng)扎、熄(xī)灭、冶(yě)炼(liàn)、窟窿、云霞、女娲补天 **【重点句子】** 1.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大地上到处是欢歌笑语,人们一直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不知过了多少年,一天夜里,女娲突然被一阵“轰隆隆”的巨大响声震醒了,她急忙起床,跑到外面一看,天哪,太可怕了! 2.女娲难过极了。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场雨,把天火熄(x ī)灭。又造了船,好救出挣扎在洪水中的人们。 3.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yě)炼(liàn)。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4.现在,人们常常看见天边五彩的云霞,传说那就是女娲补天的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导学案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内容标准:了解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学习重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学习难点:八股取士 预习指导:通读课本,勾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1)明朝建立的概况(2)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改革行政机构、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实行八股取士(3)靖难之役的背景、斗争双方、结果(4) 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迁都北京、削藩、设立东厂。 【知识梳理】(15分钟独立完成) 一、明朝的建立 1、社会背景:元朝末年,政治腐败,灾害频繁,引发大规农民起义。 2、明朝建立: 年初, 以应天为都城,改称 ,称皇帝,建立明朝,他就 是 。 3、元朝灭亡:1368年,明军攻占大都,元朝灭亡。 二、明太祖加强君权 1、改革行政机构:(1)措施:①地方:废除 ,设立直属中央的 ,分管民 政、邢狱和军政。②中央:废除 ,撤销 ,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 负责。 (2)作用:全国 ,都集中到了皇帝手中。 2、设立特务机构—— 。 (1)职责:兼管对臣民的 。(2)地位:由 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的 约束。 3、加强思想控制——实行八股取士 (1)目的: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 (2)命题:只在 范围内命题。 (3)答题:①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 。②答卷的文体必须 使用“ ”。 三、靖难之役 1、背景:(1)明太祖分封的藩王势力日益膨胀。 (2)建文帝下令削藩。 2、概况:燕王朱棣打出“ ”旗号,起兵反对建文帝。 3、结果:燕王朱棣胜利后称帝,他就是 。 四、明成祖加强集权 (1)迁都 ,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 (2)继续执行 ,进一步强化君权。 (3)增设特务机构 ,由宦官统领,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 的 设置,是明朝 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 【学习探索】(深入学习,学以致用) 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图三 明成祖 材料二 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 【探究思考】 (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明初采取的哪些措施?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夏天里的成长》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夏天里的成长》原文及教案 【原文】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你在豆棚瓜架上看绿蔓,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俗话说:“不热不长,不热不大。”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长。最热的时候,连铁路的铁轨也长,把接茬地方的缝儿几乎填满。柏油路也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 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升级、跳班,快点儿,慢点儿,总是要长。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看谷秀。”又说:“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梁容若,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教案】 教学目标: 1.会写11个生字,重点理解“苞蕾、丰满、谚语、尽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确文章的中心意思,体会文章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好处。 3.体会本文的表达特点,明白文章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懂得人一定要珍惜时间,也要用力成长的道理。 教学重点: 围绕中心句,从动植物、非生物和人的成长三方面来感受中心意思。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导学案--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学习目标】 1.识记郑和下西洋的时间和到达地区等相关史实,认识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及意义。2.了解戚继光抗倭的基本史实,学习戚继光的爱国主义精神。 3.认识郑和的远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4.了解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的相关史实。 【合作探究导学】 【基础梳理】 1.背景:15世纪初,明朝经济逐步繁荣, 国力雄厚,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 2.目的:提高明朝在国外的________和威 望,“示中国富强”,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 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3.概况 (1)起止时间:从1405年到1433年。 (2)远航次数:________次。 (3)到达范围: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 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 ____________和________。 (4)装载物品:_________、瓷器、________、________、金银货币等。 (5)物品用途:有的用于慷慨送礼,展现大国风度,发展相互之间的友好关系;有的用于贸易,互通有无,互补互利。 (6)双方互动:郑和及随行人员访问当地首领,赠送物品,表达通好的意愿,同时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易;船队回国时,一些国家还派出使者随行。 4.地位:________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5.意义: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________之间的________________,为人类的航海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 【合作探究】(1)上图是我国为纪念郑和下西洋而发行的纪念邮票。你知道是哪位皇帝开始派郑和下西洋的吗?其目的是什么? (2)结合教材知识,说说郑和远航了几次。郑和率船队最远到达了什么地方? (3)郑和远航在世界航海史上的地位如何?有何历史意义? 【基础梳理】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5课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5课《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理解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深刻的部分。 3、体会作者“一咏三叹”的表达方法。 4、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懂得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2、领会人类与大自然的密切关系。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练习引课 1、填充合适的词语:()的土地 2、引课:今天我们学的课文说“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为什么?下面我们来学习15课。 二、根据课题质疑。 “神圣”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是谁说的?什么时候对谁说的?为什么说“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三、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解决以上问题:

2、简介印第安人、写作背景和西雅图。 四、检查预习生字情况。 五、小组读课文,理顺文章顺序。 六、学习第一部分(1—3自然段) 1、默读课文,想想这部分写了哪写内容? 2、汇报交流读懂了什么? 3、理解:为什么说“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为什么说“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 4、这部分运用了哪些表达方法? 5、归纳小结:这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七、作业:熟读第一部分,背诵喜欢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二部分: “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从这些句子我们可以看出,人类与大地的关系是那么密切,所以,西雅图对购买土地的白人提出那些要求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小组学习,交流讨论:西雅图从哪几方面对白人提出要求?提出了哪些要求?为什么提出那些要求?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2016)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学案(无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学案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习目标】 1.掌握郑和下西洋的条件、目的、概况及历史意义; 2.知道戚继光抗倭的史实,会评价戚继光。 教学重点: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 教学难点:郑和成功实现远航的原因和影响。 【学习过程】 ●知识梳理(将学习内容在书中画线和标记) 1、郑和下西洋 (1)背景(条件):15世纪初,明朝经济,国力,成为当时世界上的。 (2)明成祖称帝后,派率领船队出使。 (3)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________和,“示中国富强”,同时也用中国的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4)概况:从____ __年到年,________先后七次率船队下“西洋”。船队从出发,先后到达和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________________和沿岸,访问当地的首领,赠送物品,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易。 (5)地位:的远航,时间长,规模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6)意义:增进了中国同________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关系,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2、戚继光抗倭 (1)倭寇:元末明初,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的____________和奸商。 (2)倭患:明朝中期,国力减弱,海防松懈,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所到之处,无恶不作,沿海各地遭到重大

破坏,时称“”。 (3)经过:________率戚家军南下浙江抗倭,在________九战九捷,后又与其他抗倭将领消灭__________、________地区的倭寇,使__________的倭患基本解除。 (4)评价: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__________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____________和爱国主义者。 ●合作探究(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携手解决下面问题吧! 1、读图题: 图一图二 (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他能够实现成功远航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图二中的人物是谁?他抗倭的地点在哪里?请用一句话评价他。 2、材料题“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请回答:材料表达了戚继光的什么意愿(不得用材料中的原话作答)?他最突出的功绩是什么? ●知识建构: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新人教版

古代诗歌四首 【学习目标】 1、了解一些古代诗歌常识。 2、反复诵读并熟练背诵 3、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所蕴含的意境,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重点聚焦】 1.“日月之行”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大海的形象正是诗人形象的化身。诗人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为即将挥师南下统一中国解除了后顾之忧。在踌躇满志的时候,他借大海的形象抒发了建功立业的愿望,写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雄浑诗句。 ⒉“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从章法上看,有导出结尾一联的作用,也就是说它跟诗人的乡愁有关。“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相比,显得开朗一些。 ⒊《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情调虽然低沉些,却反映了当时沉闷的时代气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 义。前三句作者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种景物巧妙组合,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游子漂泊行旅图。四、五句“夕阳西下”进一步点明时间。“断肠人在天涯”是点晴之笔,点明了人物,道出了游子的情怀。前四句写景,极力渲染悲凉气氛,均系为此作铺垫。 【走进作者】 1.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朝代)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代表作有《步出夏门行》《蒿里行》等,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 2.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中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唐代诗人和文学家,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初一历史上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导学案范文整理

初一历史上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导学案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01 知识管理 知识点1 造纸术的发明 ________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东汉时,宦官________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纸的质量大大提高。 知识点2 张仲景和华佗 东汉末年的名医张仲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______________》,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提出辩证分析病情对症治疗和“________”理论,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被后世称为“医圣”。 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发明了“________”,便于实施外科手术;创造出“________”,帮助人们用来强健身体。 知识点3 历史巨著《史记》 西汉伟大的史学家________编写的《史记》,是中国古代部________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________到________ 年的史事。3000时约.

知识点4 道教和佛教 道教:东汉末年,________创立了太平道,尊奉老子和黄帝,也吸收了流行在社会上的一些神仙方术。当时在汉中、巴蜀地区还有________创立的五斗米道,人们只要出五斗米,就可以入道或治病。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________。创始人是 __________,又称释迦牟尼。佛教认为人生如苦海,人只有熄灭各种欲望和烦恼,修行为善,才能得到解脱。张骞通西域后,佛教通过__________传入中国。东汉________时,西域僧人运载佛经到洛阳,得到上层统治阶级的扶持,佛教逐步在社会上传播开来,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02 基础过关 知识点1 造纸术的发明 .东汉以前,我国主要用竹简或木简作为书写材料。西汉文学家东方朔向汉武帝上奏,用了三千片竹简,由两个人抬进宫殿。竹简作为书写材料,其主要缺点是 A.笨重,不便搬运阅读 B.质劣,不能长久保存 c.稀少,不易找到原料 .昂贵,不能广泛采用D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练习7复习要点 一、辨析组词 铸()虐()摧()诵()卓()毅()豪()涛()虏()催()颂()桌()屹()毫() 虹()蹄()跤()渲()韧()殖()姜()红()啼()交()喧()忍()值()美() 哺()沼()涉()沛()谅()赴()恳()捕()召()徙()配()凉()赵()肯() 讥()浆()勘()竣()鉴()括()辅()肌()桨()堪()峻()签()刮()铺() 熊()兆()懈()即()秘()览()漫()雄()北()解()既()密()贤()慢()二、多音字组词: 薄bó( ) 载 zǎi ( ) 择 zé( ) báo ( ) zài ( ) zhái ( ) 悄qiǎo ( ) 似 sì( ) 蒙 méng ( ) qiāo ( ) shì( ) měng ( ) 补充: 三、理解下列词语意思或词语中重点字的意思。 1.望而生畏:畏:害怕。看了就让人害怕。 2.翠色欲流:欲:将要。 3.疾驰:疾:快速地。 4.珍异动物:异:新奇的,特别的。 5.日新月异:异:不同。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进步、发展很快。

6.销声匿迹:销:去掉,使不存在。匿:隐藏。不出声音,隐藏行踪,指隐藏起来不再公开露面。 7.颠沛流离:生活困苦艰难,到处流浪。 8.赞叹不已:已:停。 9.争夺:争相夺取。 10.争持:争论得相持不下。 11.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相互配合。 12.陶冶:比喻用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给人的思想、品格等以积极的影响。 13.回肠荡气:使气息震荡,肝肠回旋。形容(音乐、诗文等)十分动人。 14息息相关:息息:指呼吸。形容关系极为密切。 四、每课要点(要求会背诵和默写)。 1《青海高原一株柳》(1)课题是“青海高原一株柳”,作者却用许多笔墨写家乡灞河边柳树的目的是:把青海高原的柳树和灞河的柳树进行对比,更加衬托出青海高原这株柳树令人望而生畏的生命力。 (2)“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这句话不仅仅是在写柳树,同时也是在写人,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生活和命运不可能公平,但只要心中一直充满希望,凭借自己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去努力,生命就会产生奇迹。 2.《草原》(1)“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是:夕阳西下,碧绿的大草原一望无际,汉族客人与热情好客的蒙古同胞依依惜别,久久不肯离去。话:话别。 (2)“……(回味似的)鲤鱼的味道实在是鲜美呀!”中的“回味”指的是吃过东西以后,留在口腔中的余味。 “……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中的“回味”指对经历或接触过的事情重新体味。 3.《麋鹿》主要介绍了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体现了国家对保护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 文后句中词语的意思:“放养”的意思是:让动物在自然生态环境中自由生长。“饲养”的意思是:把动物关起来接收人工喂养。“陆续”指不断地。“相继”指一个跟着一个。 4.《给家乡孩子的信》 (1)这封信表达了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真诚的关怀、亲切的勉励,抒发了他要让自己的生命开花结果的美好情感。 (2)读了巴金爷爷的这封信,我们明白了: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我们要将自己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奉献给社会,奉献给他人。

河北省石家庄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观沧海》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观沧海 课题观沧海课时第一课时课型提升展示备课时间授课时间授课人 学 习目标1、记住文学常识,并能准确背诵诗歌 2、能说出诗歌表达的情感 环 节 预 设 1、导学2分钟 2、读学20分钟 3、研学10分钟 4、展学13分钟 读学一、知识链接 1、五步学诗法:即学习诗歌的几个主要步骤和方法,具体为诵诗文,解诗意,析诗境,赏佳句,悟诗情。 步骤一:能够准确的有感情的朗诵、背诵诗歌诵诗文 步骤二:能够解释诗的意思,知道每句都在写什么解诗意 步骤三:能够分析诗的意境,从大的方面把握诗的情境析诗境 步骤四:赏析佳句赏佳句 步骤五:能够结合背景,感悟诗的情感和主旨悟诗情 2、曹操 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代表作有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三曹指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三人。 3、创作背景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曹操率兵东征,打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取得了胜利,统一了北方。九月,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曹操跃马扬鞭,登山临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诗篇。 二、读学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①东:名词做状语,向东。②以:连接动词“临”和“观”,表承接关系,可不译。③何:副词,其强调作用,可译成“多么”。④丛生、丰茂:都指长势旺盛。⑤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⑥洪波:巨大的波涛。洪,大。⑦歌:诗歌,这里是名词用作动词,写诗歌。 诵诗文:大声、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并将重音和停顿标注在诗中。解诗意: 例: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日月运行,好像都出于大海的吞吐之中,银河辉煌灿烂,仿佛都闪耀于大海的胸怀之间。

【部编】【整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散文两篇》教案

15散文两篇教案 《永久的生命》教学设计 情境导入,生成问题 有人说,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永久而不朽;也有人说,世上没有永恒的春天,亦没有永久的生命。生命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让我们来听听作者严文井的答案!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章主旨。 2.理解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3.认识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人类的生命是永久的,要用短暂的生命去创造永久的价值。 自我研读生成新知 生字难字 臼齿(jiù) 茸毛(r?ng) 蔓延(màn) 凋谢(diāo) 洗涤(dí) 俯瞰(kàn) 遏制(a) 多音辨析 口号(hào) 颤栗(zhàn) 号颤 呼号(háo) 颤抖(chàn) 形似辨析 点缀(zhuì) 濒临(bīn) 啜泣(chu?) 频率(pín) 作者介绍 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人。当代作家、散文家、著名儿童文学家。著有《南南和胡子伯伯》、《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等。中共党员,《人民文学》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论述层次 第一层:(第一自然段)谈生命的易逝,表现出人对生命的无奈。

第二层(第二至四自然段)通过小草和牛犊具体表现生命永久不朽的意义。 第三层(第五自然段)了解生命的真实意义,联系现实生活,高唱生命的凯歌。 再读课文,理解情感 1.第一段末尾写道:“在这件事上我们都是这样可怜!”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过去了的日子永不会再回来,你的力量是那样小,对于生命上的事你丝毫不能做主。 2.第二段文章用“地面上的小草”比喻什么? 生命自身的伟大:生命能够不绝地创造新的生命。 3.最后一段说“我们了解了生命的真实意义”,你觉得“生命的真实意义”指什么? 生命是永久的、不朽的,它能永远给世界以色彩、永远给世界以芬芳。 作者对生命本质有怎样的认识?谈谈你的理解,学生自己探索,自由发言。 ①每一个人的生命虽然是卑微、柔软的,但整个人类的生命却是无穷无尽的。 ②生命的道路是曲折的,要经历种种磨难。但它是强大的,永久不朽,不能被任何的艰难困苦所阻挡。 ③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要用有限的生命去创造无限的价值。 ④我们都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人生,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⑤珍惜时间,珍爱生命,做有意义的事。 当堂评价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 A.写意(xiě) 倘若(tǎn) B.飓风(jiù) 遏制(a) C.松懈(xia) 俯瞰(kàn) D.频临(pīn) 震颤(chàn)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学校定期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让广大师生受益匪浅。 B.谈论西青旅游及其影响力,我们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要盲目乐观。 C.同学们都在争分夺秒地复习,他却苦心孤诣地沉迷于游戏,他的父母为此心急如焚。 D.如果学生对影视明星顶礼膜拜,就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 A.随着京剧表演及脸谱制作等活动引入课堂,让更多学生受到了收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 B.中国体育健儿正在积极备战2020奥运会,他们将在赛场上努力拼搏,争创佳绩。 C.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平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D.“中国成语大会”节目受到中小学生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4.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C ) 培养“静能量”,还要学会享受安静,于安静中汲取养分。当你烦躁不安时,不妨静下心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十五 三峡 第2 学时》导学案

中学语文七年级(上)导学案 学习内容十五三峡第2 学时 学习目标1、能疏通文句,口头翻译课文,在熟悉文句的基础上,复述课文内容。 2、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3、通过诵读,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把握文章内容。 学习重难点1、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导学过程自主空间 一、课前先学: 1、背诵课文。 2、读文思考:文中写了三峡的哪些景色,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3、把自己认为写得精彩的语句抄下来,同时写上鉴赏性的文字。(体 会用词简洁精当。) 4、从网上查阅有关三峡旅游及大坝资料,对长江三峡有个全面的了 解。 二、课堂探究: (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三峡之美。(分别从山和水的角度去概括) (二)学生组内交流,思考下列问题。 畅读全篇,领略美景。 想象文章所描绘的画面,把握各段的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体会文 章整体布局妙处。 1、划分课文写作层次,并概括每一自然段所描写的景色(引导学生 分析各段之间的关系) 2、作者描写景物,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声有情,请你找出表现形、 色、声、情的关键词语,并说说你最喜欢的景物描写的语句

(从山、水、春、秋等角度考虑) (三)学生组内交流 (四)学生组际交流 (五)拓展延伸 查阅有关三峡旅游及大坝资料,对长江三峡有个全面的了解,开展“三峡”主题系列实践活动:如何科学、合理地开发三峡的丰富资源,让三峡真正成为一块风水宝地。整理成100字左右的材料。 三、达标检测: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问题。 (一)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解释词语含义。 ①略无②嶂③蔽④曦 2、结合有关语句,说一说三峡两岸山有什么特点。(试用两个字概括) 3、“重岩叠嶂”和“隐天蔽日”两句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 4、“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二)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 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 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部编版语文八上第15课《白杨礼赞》教案

1 白杨礼赞 茅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本课字词,理清结构层次。2、理解分析托物言志,象征手法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诵读和课前查资料体悟作者情感,把握文章内容。2、通过讨论完成对文章结构和作者情感的把握,以及对5、6段的分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学习陕甘宁边区抗日军民正直、质朴、团结向上、坚强不屈的革命品质。 学情分析: 学生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意识。已初步养成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初三学生已阅读了《荔枝蜜》,对托物言志的写法有所了解。据调查,学生对文中白杨树的形象、气质较感兴趣,对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也有进一步探究、运用的兴趣。 重点难点: 1、掌握字词,简介作者、时代背景; 2、粗读课文,理清全文脉络; 3、重点讲读第二部分(第1,2自然段)。3、找出线索,理清结构。 4、白杨树形象和精神的不平凡中寄寓作者怎样的感情。 一、字词注音释义 1、毡子(zhān) 2、开垦(kěn) 3、外壳(ké) 4、主宰(zǎi) 5、无边无垠(yín) 6、倦怠(dài) 7、潜滋暗长(qián) 8、刹那间chà,刹车shā 9、晕圈(yùn) 10、倔强(juéjiàng) 11、婆娑(suō) 1、黄绿错综:黄土地和绿植被纵横交叉在一起。 2、无边无垠:没有地域的界限,广阔无边。 3、力争上游:尽全力争取,努力向上。 4、倔强:刚强不屈。 5、婆娑:指树枝柔美。 6、伟岸:魁伟,高直。 二、作者介绍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省桐乡县人,笔名茅盾,现代著名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秋收》《残冬》,散文《白杨礼赞》《风景谈》等。

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导学案

第15课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 学习目标 知道郑和下西洋、外国贡使制度、传教士与《大清时宪历》的基本情况,了解明清时期中国与外国经济文化交流的来往路线的大致情况。 ◆ 重难点 重点:郑和下西洋的基本路线和意义;外国贡使制度的主要内容;西方传教士对中外文化的贡献,《大清时宪历》的制定。 难点:郑和下西洋是我国航海史上的壮举;外国贡使制度的实质和利弊。 二、知识概览图 概况:从1405—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船队航行于太平洋和印度洋 的广大海域之间,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 和红海沿岸 基本航线:是从中国东南沿海的刘家港出发,穿越马六甲海峡,横渡印度洋 意义:郑和的远航,促进了明朝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评价: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的航海家,他七次下西洋是世界航海 史上的伟大壮举。比欧洲航海家的远洋航行要早半个多世纪 特点:国朝贡,中国回赐 衰落:明中叶以后 评价:实质是中国古代王朝大国至上观念的切实反映 来华的时间:开始于明朝万历年间 来华的目的:在中国境内传教 代表人物: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是最早来到中国的外国传教士之一 《大清时宪历》 三、新课导引 亚非许多国家和地区,至今还保存着不少同郑和有关的遗迹。比如,印度 尼西亚有个港口城市叫三宝垄,附近的山上有个三宝洞,洞中有郑和塑像。马来 西亚有座三宝山,山下有座三宝井,井旁有三宝亭,亭内供奉着郑和神主。印度 有三宝石刻雕像。在非洲东岸的索马里,有个中国村又名郑和屯。上述都是郑和 或他的船队到过的地方。像印度尼西亚的三宝垄市,郑和远航时曾在此登陆暂住。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郑和下西洋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外国贡使 传教土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教案

15.猫 教学目标: 1、掌握13个生字,理解“无忧无虑、任凭、丰富多腔、遭殃、责打”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花猫的古怪和它小时候的可爱。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3、学习作者抓住猫的特点描写的方法,体会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作者抓住猫的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2、从描写中体会对猫的喜爱之情。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猫的资料。(比如猫属于哪一类动物?有什么特点?)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出示挂图。 2、认识猫。(家猫、波斯猫) 3、学生介绍猫。 4、师予以师纳。 (猫:哺乳动物,面部略圆,躯干长,耳壳短小,眼大,瞳孔随光线强弱而缩小放大,四肢较短,掌部有肉质的垫,行动敏捷,善跳跃,能捕鼠,毛柔软,有黑、白、黄、灰褐色。据说猫还是老虎的师傅呢?) 5、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老舍先生写的《猫》。 二、学习生字词。 (一)自学生字词后出示生字卡读、记。 (二)形近字练习。 虑()稿()要() 虚()搞()耍() 三、学习课文。 (一)理清条理 1、作者分别写了什么时候的猫?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中? 大时候(第1~3自然段)

小时候(第4自然段) 2、每个自然段都写了猫的什么特点? 第一自然段:写大花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第二自然段:写大花猫的高兴与不高兴时的表情。 第三自然段:写大花猫又胆小又勇猛。 第四自希段:写大花猫小时候很淘气。 四、学习第4自然段。 1、自学第4自然段,读懂什么就说什么? 生汇报读懂的内容。 学生A:读懂了小猫很淘气,好玩。 师引导:哪些句子描写小猫淘气,好玩?找出来,读一读。 引导朗读:要读出小猫的可爱。 学生B:读懂了小猫很勇敢,很坚强,不怕摔,不怕疼。 师引导:把这些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读出坚强、可爱来。 学生C:读懂了小猫很淘气,折腾得花草枝折花落。 师引导:对,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读出淘气来。 2、归纳引导。 (1)这么淘气的小猫,如果是你家的猫,你会怎么评价它?根据老师的指示说说。 这是一只 (2)老舍老生又是怎样评价它的,从文中找出两个词语来评价它。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3)你读了课文和老舍先生产生的感情一样么?说一说。(喜欢、喜爱) (4)大家一起读一读第4自然段,注意读出喜欢的感情。 五、小结 一只可爱的小猫,全身都洋溢着淘气与生气,它长大后会有怎样的表现,我们明天再学。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完成思考?练习第1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