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体品位、厚度变化系数计算

矿体品位、厚度变化系数计算

MICROMINE培训-资源/储量估算

8 资源/储量估算 8.1 资源/储量估算的工业指标 本矿区的工业指标是经过出春黄金设计院、吉林省第二地质调查所、天池工贸有限公司共同研究确定的,并参考了本地区敦化大石河钼矿等矿山,所采用的工业指标而确定,其指标如下: (1)矿石质量条件 边界品位:≥0.03% 单工程最低工业品位:≥0.05%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最小可采厚度:≥4.0米 夹石剔除厚度:≥8.0米 经济合理剥采比:≤5米3/米3 当品位较高而矿体厚度达不到可采厚度时,采用米·百分值(0.2米·%)圈矿。 8.2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选择及其依据 本次报告没有采用传统手工资源量估算方法(地质断面法、地质块断法)进行资源量估算,而是采用了澳大利亚Micromine公司地质软件,对本矿床的钼矿体进行了圈定和储量估算,本次储量估算采用的是距离反比加权法(IDW)进行资源量估算的。 本次资源储量估算采用的软件为澳大利亚Micromine公司的三

维矿产资源评价软件MICROMINE 11.03版,该软件已经通过国土资源部认证,认证书见附件。同时用该软件的封闭多面体估算法(Polygonal Section Estimate)对估算结果进行验证 8.2.1 资源资源量估算的方法和原理 (一)距离反比法 距离反比加权插值法(Inverse Distance Weighting)首先是由气象学家和地质工作者提出的,后来由于 D.Shepard 的工作被称为谢别德法(Shepard)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设平面上分布一系列离散点,己知其位置坐标(xi,yi)和属性值zi(i= 1,2,…,n),p(x,y)为任一格网点,根据周围离散点的属性值,通过距离反比加权插值求P 点属性值。距离反比加权插值法综合了泰森多边形的邻近点法和多元回归法的渐变方法的长处,它假设P点的属性值是在局部邻域内中所有数据点的距离反比加权平均值,可以进行确切的或者圆滑的方式插值。周围点与P 点因分布位置的差异,对P (z)影响不同,我们把这种影响称为权函数W i(x, y),方次参数控制着权系数如何随着离开一个格网结点距离的增加而下降。对于一个较大的方次,较近的数据点被给定一个较高的权重份额;对于一个较小的方次,权重比较均匀地分配给各数据点。计算一个格网结点时,给予一个特定数据点的权值,与指定方次的结点到观测点的距离倒数成比例。当计算一个格网结点时,配给的权重是一个分数,所有权重的总和等于1.0。当一个观测点与一个格网结点重合时,该观测点被给予一个实际为1.0的权重,所有其它观测点被给予一个几乎为0.0 的

地质学中一公式

地学中常用公式 一、平均品位的计算公式: 1、算术平均:(X1+X2-……+Xn)/n X1、X 2、X n为样品品位 2、加权平均:(X l×L l+X2×L2+……+ X n×Ln)/(L l+L2+……+L n) X1、X2……X n。为样品品位,L l+L2+……+Ln为样品长度 3、几何平均为Xn 2 ?Λ 1 X1、X2、Xn为样品品位 K X ? n? X 注:品位为正态分布时,处理特高品位时,可用此公式。 二、矿体厚度(Vm)、品位(Vc)变化系数: — X=(X1+X2+……+Xn)/n 计算矿体厚度、品位的平均值 ∑- σ计算均方差 X (2n Xi /( - =)1 ) 厚度、品位变化系数: Vm或Vc=? σ100% ÷X 三、地质剖面岩石厚度计算公式: y=sinα·cosβ·cosγ±cosα·sinβ α--导线坡度角 β--地层倾角 γ --导线方向与地层倾角的夹角 地层倾向与坡向相反取正号,地层倾向与坡向相同取负号; 真厚度=L×y 四、钻孔矿体厚度的确定 矿体的厚度是根据矿体露头上、坑道中和从钻孔中所获得的资料进行的。 (一)坑道中矿体厚度的测定 当坑道所揭露的矿体与围岩的接触界线清楚时,取样和编录时可在矿体上用钢尺直接捌量出来。

厚度测量的次数决定于坑道的布置情况,如矿体是用穿脉坑道圈定的,则测量次数与穿脉坑道的数量相符。如果矿体是用沿脉坑道圈定的,则厚度的测定按一定间隔在取样的位置进行测量。如果矿体与围岩的界线不清时,矿体厚度的测定必须根据取样结果来确定。 (二)钻孔中矿体厚度的测定 因为钻孔中所截穿的矿体均在地下深处、只能间接地去测定矿体的厚度。当钻孔是垂直矿层钻进时,且岩心采取率为100%,可直接丈量岩心,取得厚度的数据。若岩心采取率不高,除用钢尺丈量岩心长度外,还要按下式进行换算: m n L (11-9) 式中: m ——矿体的厚度(米); L ——实测矿心长度(米)I n ——矿心采取率(%)。 当直孔钻进,且与矿层成角度截穿时,其厚度按下式计算: m=L×cosβ (11-12) 式中:m ——矿体的真厚度(米); L ——钻孔截穿矿体的厚度(米)I β——矿体的倾角。 若斜孔钻进,且与矿层斜交时(图11—25),其厚度计算公式如下: m=L×COS(β-α) (11一11) m ——矿体真厚度(米); L ——钻孔中矿体的视厚度(米); β——矿体的倾角; α——钻孔截穿矿体时的天顶角。 图11—25钻孔垂直矿体走向、斜孔钻进时矿体厚度的计算 当钻孔截穿矿体处,钻孔倾斜方向不垂直盘矿体走向时(图11—26), 矿体厚度按下式计算: 矿体真厚度m=n L ×(sinαsin βcos γ±cosaαcos β) (11-12)

财务公式大全

财务公式大全 、财务分析公式一、基本的财务比率 (一)变现能力比率 1、流动比率流动比率二流动资产十资产负债 2、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十流动负债 3、保守速动比率=(现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十流动负债(二)资产管理比率 1、营业周期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2、存货周转天数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十平均存货 存货周转天数=360十存货周转率 3、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十平均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十应收账款周转率 “销售收入”数据来自利润表,是指扣除折扣和折让后的销售净额。 4、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十平均流动资产 5、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十平均资产总额 (三)负债比率1、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十资产总额)X 100% 2、产权比率产权比率=(负债总额十股东权益)X 100% 3、有形净值债务率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

值)〕X 100% 4、已获利息倍数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十利息费用 长期债务与营运资金比率=长期负债+(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5、影响长期偿债能力的其他因素 (1 )长期租赁(2 )担保责任(3 )或有项目 (四)盈利能力比率 1、销售净利率销售净利率=(净利润十销售收入)X 100% 2、销售毛利率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一销售成本)十销售收入〕 X100% 3、资产净利率 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十平均资产总额)X 100% 4、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十平均净资产X 100%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应用 (一)杜帮财务分析体系 1、权益乘数 权益乘数=1 +(1-资产负债率)2、权益净利率 权益净利率=资产净利率X权益乘数 =销售净利率X资产周转率X权益乘数(二)上市公司财务比率 1、每股收益

矿体厚度、品味变化系数

矿体变化系数(variation coefficient of orebody)是用以表示各个变量值之间差异程度的一种指标。在矿床勘探工作中,通常用它来定量地反映矿体各种标志的变化程度,例如用厚度变化系数(thickness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表示矿体形态的变化程度;用品位变化系数(grad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表示有用组分在矿体中分布的均匀程度。一般变化系数越大,表示某一标志的变化程度越大。通过对不同矿体或同一矿体不同部分的品位、厚度等变化系数的分析与比较,可以了解矿床勘探的难易程度,为合理布置勘探工作及研究勘探方法提供依据。变化系数的计算式为Vx=σxX×100%,式中:Vx为变化系数;σx为变量(如厚度、品位等)的均方差;X为变量的算术平均值(如算术平均厚度、算术平均品位等)。其中均方差为σx=Σ(X1 X)2n,式中:当n<25时,则采用n 1; X1为单个变量(如单个品位或厚度的测量值);n为变量数目(如样品数目、厚度测量次数等)。[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书中查到的公式与上面的不符,特补充更改。 1、厚度变化系数: _ Vm=σm / M 式中:Vm为厚度变化系数; σm为厚度均方差; _ M为矿体厚度算数平均值 _______________ / _ 2 σm = / ∑ ( Mi - M ) / ———————— √ n 式中:Mi 为矿体某观测点的厚度; n 为参加计算厚度的观测点数。 2、品位变化系数: _ Vc=σc / C 式中:Vc 为品位变化系数; σ c 为品位均方差; _ C 为矿体品位算数平均值 _______________ / _ 2 σ c = / ∑ ( Ci - C )

变化系数

矿体变化系数 矿体变化系数(variation coefficient of orebody)是用以表示各个变量值之间差异程度的一种指标。在矿床勘探工作中,通常用它来定量地反映矿体各种标志的变化程度,例如用厚度变化系数(thickness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表示矿体形态的变化程度;用品位变化系数(grad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表示有用组分在矿体中分布的均匀程度。一般变化系数越大,表示某一标志的变化程度越大。通过对不同矿体或同一矿体不同部分的品位、厚度等变化系数的分析与比较,可以了解矿床勘探的难易程度,为合理布置勘探工作及研究勘探方法提供依据。变化系数的计算式为 Vx=σxX×100%,式中:Vx为变化系数;σx为变量(如厚度、品位等)的均方差;X 为变量的算术平均值(如算术平均厚度、算术平均品位等)。其中均方差为σx=Σ(X1 X)2n,式中:当n<25时,则采用n 1;X1为单个变量(如单个品位或厚度的测量值);n为变量数目(如样品数目、厚度测量次数等)。[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书中查到的公式与上面的不符,特补充更改。 1、厚度变化系数: _ Vm=σm / M 式中:Vm为厚度变化系数; σm为厚度均方差; _ M为矿体厚度算数平均值 _______________ / _ 2 σm = / ∑ ( Mi - M ) / ———————— √ n 式中:Mi 为矿体某观测点的厚度; n 为参加计算厚度的观测点数。 2、品位变化系数: _ Vc=σc / C 式中:Vc 为品位变化系数; σc 为品位均方差; _ C 为矿体品位算数平均值

矿体的圈定(原则和实例)

矿体的圈定 矿体的圈定是储量计算的关键环节,矿体圈定的原则必须遵循地质规律。必须建立在对地质规律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矿体的自然形态、产状及其变化特点,有益有害组分的空间分布规律,蚀变矿物的分布和组合,以及后期构造的影响等因素综合确定,不能“见矿连矿”。储量计算应严格按工业指标圈定矿体,所圈定的矿体形态应与矿体的自然形态基本一致。 (一)单工程矿体厚度的圈定 单工程矿体厚度的圈定主要是依据工业指标,以充分体现连续性。圈定单工程矿体厚度一般按下列步骤进行: ⒈按边界品位的指标初步确定矿体的边界(表1中的1~8号样品之间)及矿体中的无矿夹石地段; ⒉按夹石剔除厚度的指标剔除夹石,或并入矿体中; ⒊按工业品位圈定“表内”矿与“表外”矿界线,并按照“穿鞋戴帽”的有关规定(见国储[1991]164号文)最后确定表内矿矿体界线。 矿例:设某金矿床工业指标为:边界品位1.00g/t,工业品位3.00g/t,块段平均品位5g/t(每个块段只允许带进一个含表外矿的工程),最低可采真厚度1.00m,夹石剔除真厚度 2.00m。下面是几个典型分析成果,表中(表2~表6)厚度均为换算后的真厚度。 ⑴单工程表内与表外矿的圈定(单品位指标则相对简单一些) 表1 表内矿包表外矿及上下带表外矿 说明:①3、4、7号样品为表内矿,中间夹5、6号样品为表外矿,因两侧工程无对应表外矿,因此一起

并入计算表内矿; ②根据“穿鞋戴帽”原则,在不影响表内矿圈定的前提下,上、下可以带进一个夹石剔除厚度的表 外矿,因此,2号、8号也参加一起计算表外矿。1号样品已经超出2.00m夹石剔除厚度范围,故不能划入; ③经试算结果,2~8号之间符合表内矿要求,金品位3.27g/t,单工程矿体厚度8.88m。 表2 表内只包表外矿 说明:①先计算表内矿,经加权初算结果,只有3~7号5个样品加权平均,符合表内矿要求; ②因该矿的金品位低,无法带进1~2个表外矿;1~2、8~9号分别为两段表外矿; ③本工程试算结果,3~7号之间符合表内矿要求,金品位3.02g/t,单工程矿体厚度5.08m。 表3 表内矿单独分支或合并到表外矿 说明:①本矿段金品位过低,只有3号、4号样品为表内矿; ②7号样品厚度只有0.90m,其m?g/t值为3.15m?g/t,也可列为表内矿; ③只要两侧工程相应部位有表内矿,这两段表内矿可以单独划分出来(3~4号表内矿3.02g/t,厚度

常用地质计算(视倾角真倾角换算,钻孔中矿体厚度计算)

1. 真倾角与视倾角换算 真倾向与视倾向之间夹角在倾斜面上斜交走向线所引的任一直线均为视倾斜线,视倾斜线(HD,HC)与其在水平面的投影线(DO,CO)的夹角,叫视倾角。 视倾角总是小于真倾角 真倾角与视倾角之间的关系, 可由下列公式表示和换算: tanβ=tanα cosω tga= tg β/cos ω β 为视倾角,α为真倾角,ω真倾向与视倾向间的夹角 例题:现场量取岩层产状为倾向85度,真倾角a 为30度,剖面方向110度,则剖图面上绘制的视倾角β是多少? 视倾角 真倾角 视倾角 ω= 12+17=29 tanβ=tanα cosω=tan 43 cos 27=0.816 Β=39.2 解:真倾向与视倾向间的夹角 ω =110-85=25 视倾角tg β = tg a × cos ω = tg 30 × cos 25 β=27.62

①垂直钻孔求岩层真厚度 矿体真厚度M=视厚度L ×cos (倾角α) a 岩层真倾角 θ岩芯倾角 ②钻孔方位与矿体倾向一致,且钻孔倾角大于矿体倾角,钻孔方位与矿体走向垂直 矿体真厚度M=视厚度L ×cos (顶角γ+倾角α) ③钻孔方位与矿体倾向一致,且钻孔倾角α小于矿体倾角β 钻孔方位与矿体走向垂直 α=90-γ θ=β-α 矿体真厚度M=视厚度L ×sin θ ④钻孔方位与矿体倾向相反,钻孔方位与矿体走向垂直 矿体倾角大于钻孔天顶角时: 矿体真厚度M=视厚度L ×cos (倾角α-顶角γ) 矿体倾角大于钻孔天顶角时: 矿体真厚度 M=视厚度L ×cos (倾角α-顶角γ)

水平厚度=视水平厚度×sinβ 真厚度=水平厚度×sinα 垂直厚度=水平厚度×tgα=真厚度÷ cosα (α为矿体倾角) (β为矿体走向与穿脉方向的锐夹角) 例:某金矿3号矿体走向100 °,穿脉CM18方位45 °,从4.2米至13.3米为矿层,(由编录资料结合勘探线剖面得知)该处矿体倾角为65 °,计算矿体的真厚度、水平厚度、垂直厚度为多少? 解:水平厚度=视水平厚度×sinβ=(13.3-4.2)×sin(100-45)=7.45米 真厚度=水平厚度×sinα= (13.3-4.2)×sin(100-45)×sin65=6.76米 垂直厚度=真厚度÷cosα=6.76 ÷cos65=15.99米 4.勘探线剖面(探槽)真厚度计算 真厚度计算公式:D = L(Sinα×Cosβ×Sinγ±Cosα×Sinβ) 式中D:地层真厚度(m) L:斜距(m) α:岩层(矿体)真倾角(°) β:地形坡度角(±°) γ:剖面导线与地层(矿体)走向线的锐夹角(°) (注:当坡向与岩层倾向相反时,公式中用加号计算;当坡向与岩层倾向相同时,公式中用减号计算。) 例:某实测剖面中某段导线记录如下:导线2~3,斜距25m,方向35°,坡度+10°。 0~5m:灰色凝灰质砂岩 5~23m:深灰色致密块状磁铁矿,产状200°/60°(20m处) 23~25m:暗灰紫色晶屑凝灰岩 计算深灰色致密块状磁铁矿的厚度: L=23-5=18m,α=60°,β=10°,γ=走向110°-方向35° 代入公式: D = 18×(Sin60°×Cos10°×Sin75°-Cos60°×Sin10°)= 13.27m

变化系数

变化系数——又称变异系数 用以表示各个变量值之间差异程度的一种指标。在矿产勘探工作中 通常用它来定量地反映矿体各种标志的变化程度 例如用厚度变化系数表示矿体形态的变化程度 用品位变化系数表示有用组分在矿体中分布的均匀程度。一般变化系数越大 表示某一标志的变化程度越大。通过对不同矿体或同一矿体不同部分的厚度、品位变化系数的分析与比较 可以了解矿床勘探的难易程度 为合理布置勘探工作及研究勘探方法提供依据。变化系数计算公式为 Vx=%100 Xx nxxix2)( 式中Vx为变化系数 x 为变量 如厚度、品位等 的均方差 x为变量的算术平均值 如算术平均厚度、算术平均品位等 。其中均方差式中 当n 25时 则采用n-1 Xi为单个变量 如单个厚度或品位的测量值 n为变量数目 如厚度测量次数、样品数目等 。变化系数的计算函数式为 =IF(COUNT(NUMBER1,NUMBER2…)>=25,ROUND(SQRT(V ARP(NUMBER1,NUMBER2…))/A VERAGE(NUMBER1,NUMBER2…)*100,2),ROUND(SQRT(V ARP(NUMBER1,NUMBER 2…)*COUNT(NUMBER1,NUMBER2…)/(COUNT(NUMBER1,NUMBER2…)-1))/A VERAGE( NUMBER1,NUMBER2…)*100,2)) 在excel中进行计算时 把NUMBER1,NUMBER2…替换成A1, A2, A3, A4,A5,A6,…,An或者A1:An(用于相邻的n个单元格)即可。V ARP为方差计算函数 计算公式 nxxi 2)(=222)(nxxn 其中ix为单个变量 x为变量的算术平均值 n为变量数目

矿量计算方法

矿量计算方法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资源量与储量计算方法 储量(包括资源量,下同)计算方法的种类很多,有几何法(包括算术平均法、地质块段法、开采块段法、断面法、等高线法、线储量法、三角形法、最近地区法/多角形法),统计分析法(包括距离加权法、克里格法),以及SD法等等。 (一)地质块段法计算步骤: 首先,在矿体投影图上,把矿体划分为需要计算储量的各种地质块段,如根据勘探控制程度划分的储量类别块段,根据地质特点和开采条件划分的矿石自然(工业)类型或工业品级块段或被构造线、河流、交通线等分割成的块段等;然 后,主要用算术平均法求得各块段储量计算基本参数,进而计算各块段的体积和储量;所有的块段储量累加求和即整个矿体(或矿床)的总储量。 地质块段法储量计算参数表格式如表下所列。 表地质块段法储量计算表 块段编号 资源储量级别 块段 面积 (m2) 平均厚度(m) 块段 体积 (m3) 矿石体重(t/m3) 矿石储量(资源量) 平均品位(%) 金属储量(t) 备注 需要指出,块段面积是在投影图上测定。一般来讲,当用块段矿体平均真厚度计算体积时,块段矿体的真实面积S需用其投影面积S′及矿体平均倾斜面与投影面间的夹角α进行校正。

在下述情况下,可采用投影面积参加块段矿体的体积计算: ①急倾斜矿体,储量计算在矿体垂直纵投影图上进行,可用投影面积与块段矿体平均水平(假)厚度的乘积求得块段矿体体积。 图在矿体垂直投影图上划分开采块段 (a)、(b)—垂直平面纵投影图; (c)、(d)—立体图 1—矿体块段投影; 2—矿体断面及取样位置 ②水平或缓倾斜矿体,在水平投影图上测定块段矿体的投影面积后,可用其与块段矿体的平均铅垂(假)厚度的乘积求得块段矿体体积。 优点:适用性强。地质块段法适用于任何产状、形态的矿体,它具有不需另作复杂图件、计算方法简单的优点,并能根据需要划分块段,所以广泛使用。当勘探工程分布不规则,或用断面法不能正确反映剖面间矿体的体积变化时,或厚度、品位变化不大的层状或脉状矿体,一般均可用地质块段法计算资源量和储量。

资源量估算

资源量估算 按照DZ/T0205-2002《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与DZ/T0214-2002《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和2002年中国地质调查局颁发的《固体矿产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和经工程验证的预测资源量估算技术要求》,本次工作对主要由钻探工程控制的下营子区Ⅲ-1、Ⅲ-2、Ⅲ-8银多金属矿体与Ⅳ-4、Ⅳ-7、Ⅳ-8、Ⅳ-9、Ⅳ-10、Ⅳ-12、Ⅳ-18、Ⅳ-19、Ⅳ-21、Ⅳ-25、Ⅳ-26、Ⅳ-32、Ⅳ-34、Ⅳ-41号钼矿体进行了资源量估算,对由坑道工程控制吕家区Ⅲ-1号金矿体进行了资源量估算,其它矿体未进行资源量估算。 第一节资源量估算的工业指标 一、金矿工业指标 根据DZ/T0205-2002《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推荐的岩金矿参考工业指标,结合邻区东韩家金矿的生产情况,确定本次资源量估算的金矿工业指标为: 边界品位(质量分数):1×10-6 最低工业品位(质量分数):3×10-6 矿床最低工业品位(质量分数):5×10-6 最小可采厚度:0.8m 夹石剔除厚度:2m 根据《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中岩金矿伴生组份评价参考指标,确定本次资源量估算的伴生矿工业指标为: Ag>2×10-6、Cu>0.1×10-2。 二、银矿工业指标 根据DZ/T0214-2002《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附录G.2.5银矿床一般工业指标要求,确定本次资源量估算的银矿工业指标为: 边界品位(质量分数):40×10-6 最低工业品位(质量分数):80×10-6 矿床平均品位(质量分数):>150×10-6 最低可采厚度:0.8m

夹石剔除厚度:2m 银矿床伴生有用组分评价参考指标 (质量分数) Pb0.2×10-2、Zn0.4×10-2、Cu0.1×10-2, Pb、Zn、Cu为伴生元素参与储量计算。 三、钼矿工业指标 根据DZ/T0214-2002《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附录G.2.4钼矿床一般工业指标要求,确定本次资源量估算的钼矿工业指标为: 边界品位(质量分数):0.03×10-2 最低工业品位(质量分数):0.06×10-2 最小可采厚度:1m 夹石剔除厚度:4m 工业米百分值:0.06% 钼矿床伴生有用组分评价参考指标 (质量分数)Cu0.1×10-2,Cu为伴生元素参与储量计算。 第二节资源量估算方法的选择及依据 随着地质科学理论的迅速发展和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新的矿产资源储量估算方法日益增多,国外克里格法和国内SD(标准偏差)法已经开始在我国地质勘查行业全面推广施行,传统的几何法正在逐步被地质统计方法所取替。然而,由于受传统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约束,以及对新的资源储量估算方法掌握程度有限,为准确和把握起见,本次资源量估算仍采用传统的几何法。 一、方法选择及依据 (一)下营子区 1.方法选择:选择垂直纵投影地质块段法。将本次控制的矿体投影到纵剖面上,根据矿石不同工业类型、品级、储量级别等地质特征,将一个矿体划分为若干个不同厚度的理想板块体,即块段,然后在每个块段中用算术平均法(品位用加权平均法)的原则求出每个块段的储量。各部分储量的总和,即为整个矿体的储量。进行资源量估算。 2.选择依据:①根据不同阶段普查工作初步查明的矿体形态、规模、范围、勘探线间距及方位不一致,矿体在不同标高水平切面图上是以北山爆破角砾岩筒为中心呈环状分布,以及矿体在走向和倾斜方向上的工程控制网度不足的特点,勘探线以北山爆破角砾岩筒为中心呈放射状布

地学中常用公式

地学中常用公式 一、 平均品位的计算公式: 1、算术平均:(X 1+X 2+┈┈+X n )/n X 1、X 2、X n 为样品品位 2、加权平均:(X 1×L 1+X 2×L 2+┈┈+X n ×L n )/(L 1+L 2+┈┈+L n ) X 1、X 2┈┈Xn 为样品品位,L 1、L 2┈┈L n 为样品长度。 3、几何平均为n n X X X ?????????21 X 1、X 2、X n 为样品品位 注:品位为正态分布时,处理特高品位时,可用此公式。 二、 矿体厚度(V m )、品位(V c )变化系数: X =(X 1+X 2+┈┈+X n )/n 计算矿体厚度、品位的平均值 σ= ∑-) -/(1n )(2 X Xi 计算均方差 厚度、品位变化系数: V m 或V c =σ/X ×100% 三、 地质剖面岩石厚度计算公式: y=sin α×cos β×cos γ±cos α×sin β α ――地层倾角 β ――导线坡度角 γ ――导线方向与地层倾角的夹角 地层倾向与坡向相反取正号,地层倾向与坡向相同取负号; 真厚度=L ×y 四、钻孔矿体厚度的确定 矿体的厚度是根据矿体露头上、坑道中和从钻孔中所获得的资料进行的。 (一) 坑道中矿体厚度的测定 当坑道所揭露的矿体与围岩的接触界线清楚时,取样和编录时可在矿体上用钢尺直接测量出来。 厚度测量的次数决定于坑道的布置情况,如矿体是用穿脉坑道圈定的,则测量次数与穿脉坑道的数量相符。如果矿体是用沿脉坑道圈定的,则厚度的测定按一定间隔在取样的位置进行测量。如果矿体与围岩的界线不清时,矿体厚度的测定必须根据取样结果来确定。 (二) 钻空中矿体厚度的测定 因为钻空中所截穿的矿体均在地向深处、只能间接地去测定矿体的厚度。当钻孔是垂直矿层钻进时,且岩心采取率为100%,可直接丈量岩心,取得厚度的数据。若岩心采取率不高,除用钢尺丈量岩心长度外,还要按下式进行换算: m =L /n m ――矿体的厚度(M ) L ――实测矿心长度(M )

矿体及岩层厚度计算公式

矿体及岩层厚度计算公式 1、矿体厚度计算公式 一、平硐、探槽矿体厚度计算公 平硐、探槽矿体真厚度计算公式:L真厚=l?sin(α±β)sinγ 平硐、探槽矿体水平厚度计算公式:M水平=l?sin(α±β)/sinα 平硐、探槽矿体垂厚度计算公式:M垂厚=l?sin(α±β)sinγ/cosα 式中:L真厚—单工程矿体真厚度(m); M水平—单工程矿体水平厚度(m) M垂厚—单工程矿体垂厚度(m) l—样长(m); α—矿体倾角(°); β—样槽坡度角(°),坡度角与矿体倾向相同时为-,相反时为+; γ—样槽方向与矿体走向的夹角(°)。 二、钻孔矿体厚度计算公式 当钻孔为垂直钻进且与矿层不垂直时,此时真厚度的计算公式为: L真厚=l?cosβ 当钻孔倾斜的方向垂直于矿体走向时(即无方位角偏差),其厚度的计算公式为:L真厚=l?cos(β-α) M水平=l?cos(β-α)/sinβ M垂厚=l?cos(β-α)/cosβ 当钻孔穿过矿体处,钻孔倾斜的方向不垂直于矿体走向时,其厚度的计算公式为:L真厚=l?(sinαsinβcosγ±cosαcosβ) M水平=l?(sinαcosγ±cosαctgβ) M垂厚=l?(sinαtgβcosγ±cosα) 式中:l—矿体长度(m); α—钻孔截穿矿体时的天顶角; β—矿体的倾角; γ—钻孔截穿矿体处之方位角与矿体倾向间之夹角。

以上各式中,凡是钻孔倾斜方向与矿体倾斜方向相反时,前后两项间为正号连接;若钻孔倾斜方向与矿体倾斜方向一致时为负号连接。 2、通用的岩层厚度计算公式 设地层产状为β1∠α1(α1为倾角;β1为倾向),导线产状为β2∠α2(α2为导线倾角,前视仰角为正,俯角为负;β2为导线前视方向的方位角,导线的长度为L),则岩层厚度H为: H=L×{Cosα1Sinα2+Sinα1Cosα2Cos(β1-β2)} 运用此公式计算岩层厚度,方法简单,计算迅速而精确 例:测得岩层产状为124°∠40°,导线长度为99.85米,导线方位为265°,倾角为-15°(记作265°∠-15°),则岩层厚度H为: H=L×{Cosα1Sinα2+Sinα1Cosα2Cos(β1-β2)} =99.85×{Cos40°Sinα(-15°)+Sin40°Cos(-15°)Cos(124°-265°)} =67.98米

资源储量估算章节

5.4.4、资源储量估算 5.4.4.1、工业指标及勘探类型 1、工业指标 (1)边界品位 (2)块段最低工业品位 (3)最小可采厚度 (4)夹石剔除厚度 2、勘探类型 (1)勘探类型 (2)勘探间距 5.4.4.2、资源量估算方法的选择及依据 1、资源/储量估算的方法 (1)距离反比法,简述方法及原理。 距离反比加权插值法(Inverse Distance Weighting)首先是由气象学家和地质工作者提出的,后来由于D.Shepard 的工作被称为谢别德法(Shepard)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设平面上分布一系列离散点,己知其位置坐标(xi,yi)和属性值zi(i= 1,2,…,n), p(x,y)为任一格网点,根据周围离散点的属性值,通过距离反比加权插值求P 点属性值。距离反比加权插值法综合了泰森多边形的邻近点法和多元回归法的渐变方法的长处,它假设P点的属性值是在局部邻域内中所有数据点的距离反比加权平均值,可以进行确切的或者圆滑的方式插值。周围点与P 点因分布位置的差异,对P(z)影响不同,我们把这种影响称为权函数W i(x, y),方次参数控制着权系数如何随着离开一个格网结点距离的增加而下降。对于一个较大的方次,较近的数据点被给定一个较高的权重份额;对于一个较小的方次,权重比较均匀地分配给各数据点。计算一个格网结点时,给予一个特定数据点的权值,与指定方次的结点到观测点的距离倒数成比例。当计算一个格网结点时,配给的权重是一个分数,所有权重的总和等于1.0。当

一个观测点与一个格网结点重合时,该观测点被给予一个实际为1.0的权重,所有其它观测点被给予一个几乎为0.0 的权重。换言之,该结点被赋给与观测点一致的值,这就是一个准确插值。权函数主要与距离有关,有时也与方向有关,若在P点周围四个方向上均匀取点,那么可不考虑方向因素,这时: 式中: 表示由离散点(xi,yi)至P(x,y)点的距离。P(z)为要求的待插点的值。权函数 储量估算u值取2时为(距离平方成反比)。 (2)封闭多面体估算法,简述方法及原理。 封闭多面体估算法计算的步骤是,首先根据圈定的矿体模型(三角形网)的体积,按以下过程进行储量估算,估算的结果较精确。 1)确定三角网的最小Z值(最低海拔标高),将该值作为所有参与体积计算的立体三角形的基准平面; 2)对于每个三角形,计算其与基准平面之间的体积; 3)确定三角形和基准平面之间的体积是位于模型之内还是模型之外,通常根据每个三角形的方向来进行判断; 4)如果在模型以内,就将其加到总体积中;如果在模型以外,就将其从总体积中减掉。 然后对模型内的所有样品使用简单平均或系数加权的方法得到总的品位和比重。如果样品在模型内间隔均匀,并且使用样长加权计算,而且选择了忽略缺失区间的话,那么三角网格模型的品位应该与块模型非常相似。如果样品间隔不是非常均匀,并且有很多探槽和坑道的话,那么由于线框内的样品聚集,线框品位和块模型品位之间可能会存在差异。 最后,用模型的体积乘以比重得到矿石量,再用矿石量乘以品位得到金属量。 (1)数据准备及数据处理

矿量计算方法

资源量与储量计算方法 储量(包括资源量,下同)计算方法的种类很多,有几何法(包括算术平均法、地质块段法、开采块段法、断面法、等高线法、线储量法、三角形法、最近地区法/多角形法),统计分析法(包括距离加权法、克里格法),以及SD法等等。(一)地质块段法计算步骤: 首先,在矿体投影图上,把矿体划分为需要计算储量的各种地质块段,如根据勘探控制程度划分的储量类别块段,根据地质特点和开采条件划分的矿石自然(工业)类型或工业品级块段或被构造线、河流、交通线等分割成的块段等; 然后,主要用算术平均法求得各块段储量计算基本参数,进而计算各块段的体积和储量; 所有的块段储量累加求和即整个矿体(或矿床)的总储量。 地质块段法储量计算参数表格式如表下所列。 表地质块段法储量计算表 块段编号 资源储量级别 块段 面积 (m2) 平均厚度(m) 块段 体积 (m3) 矿石体重(t/m3) 矿石储量(资源量) 平均品位(%) 金属储量(t) 备注 需要指出,块段面积是在投影图上测定。一般来讲,当用块段矿体平均真厚度计算体积时,块段矿体的真实面积S需用其投影面积S′及矿体平均倾斜面与投影面间的夹角α进行校正。

在下述情况下,可采用投影面积参加块段矿体的体积计算: ①急倾斜矿体,储量计算在矿体垂直纵投影图上进行,可用投影面积与块段矿体平均水平(假)厚度的乘积求得块段矿体体积。 图在矿体垂直投影图上划分开采块段 (a)、(b)—垂直平面纵投影图; (c)、(d)—立体图 1—矿体块段投影; 2—矿体断面及取样位置 ②水平或缓倾斜矿体,在水平投影图上测定块段矿体的投影面积后,可用其与块段矿体的平均铅垂(假)厚度的乘积求得块段矿体体积。 优点:适用性强。地质块段法适用于任何产状、形态的矿体,它具有不需另作复杂图件、计算方法简单的优点,并能根据需要划分块段,所以广泛使用。当勘探工程分布不规则,或用断面法不能正确反映剖面间矿体的体积变化时,或厚度、品位变化不大的层状或脉状矿体,一般均可用地质块段法计算资源量和储量。

矿体厚度计算公式

矿体厚度计算公式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一、平硐、探槽矿体厚度计算公 平硐、探槽矿体真厚度计算公式:L真厚=l?sin(α±β)sinγ 平硐、探槽矿体水平厚度计算公式:M水平=l?sin(α±β)/sinα 平硐、探槽矿体垂厚度计算公式:M垂厚=l?sin(α±β) sinγ/cosα式中:L真厚—单工程矿体真厚度(m); M水平—单工程矿体水平厚度(m) M垂厚—单工程矿体垂厚度(m) l—样长(m); α—矿体倾角(°); β—样槽坡度角(°),坡度角与矿体倾向相同时为-,相反时为+;γ—样槽方向与矿体走向的夹角(°)。 二、钻孔矿体厚度计算公式 当钻孔为垂直钻进且与矿层不垂直时,此时真厚度的计算公式为: L真厚=l?cosβ 当钻孔倾斜的方向垂直于矿体走向时(即无方位角偏差),其厚度的计算公式为: L真厚=l?cos(β-α) M水平=l?cos (β-α)/sinβ M垂厚=l?cos (β-α)/ cosβ 当钻孔穿过矿体处,钻孔倾斜的方向不垂直于矿体走向时,其厚度的计算公式为: L真厚=l?(sinαsinβcosγ±cosαcosβ) M水平=l?(sinαcosγ±cosαctgβ) M垂厚=l?(sinαtgβcosγ±cosα) 式中:l—矿体长度(m); α—钻孔截穿矿体时的天顶角; β—矿体的倾角; γ—钻孔截穿矿体处之方位角与矿体倾向间之夹角。 以上各式中,凡是钻孔倾斜方向与矿体倾斜方向相反时,前后两项间为正号连接;若钻孔倾斜方向与矿体倾斜方向一致时为负号连接。

砂矿矿体圈定和储量计算

砂矿矿体圈定和储量计算 【摘要】:本文对砂矿矿体体圈定的特殊性、储量计算(矿体的矿砂量、品位、金属量或矿物量)。、砂矿床品位校正系数(校正系数的测定和应用、各种校正系数的计算公式、分析评价校正系数资料应注意的问题)等储量计算问题都作了祥细而清楚说明。按照此文所述能够较准确的对砂矿矿体圈定和储量计算。 ??? 一、矿体圈定 ??? 分析评价矿体圈定资料时,必须注意砂矿圈定的特殊性 ??? (一)砂矿床矿体圈定依据和使用工业指标除与原生矿床有相同的方面外,还存在其特殊性。在冲积砂矿床、尤其是河流冲积砂金矿床中,常使用混合砂或矿砂层指标。用混合砂指标圈定的矿体包括了含矿层上部的覆盖层(腐植土、粘土等),砂、砂砾层及风化的基岩(含金层底板的可挖掘基岩,多为风化基岩,一般圈入矿体20~30cm),见图1。用矿砂层指标圈定的矿体包括了砂、砂砾和风化的基岩,见图2、及图3。 图1? 某砂金矿混合砂圈定剖面 1-腐植土;2-粘土;3-含砂粘土;4-砂;5-砾石; 6-混合砂金矿体边界;7-钻孔内采样位置及编号 图2? 某金矿矿砂层圈定部面 1-腐植土;2-残坡积砂砾粘土;3-砂金矿本(矿砂层)边界; 4-浅井中取样位置及编号;5-堆积层界线 图3? 某河流冲积砂金矿103线矿砂层圈定剖面 1-砂层、含砾砂层;2-砂砾层;3-含金层(品位>0.04g/m3); 4-淤泥;5-砂质粘土;6-褐色粘土;7-现代河床砂矿; 8-河谷砂矿;9-阶地砂矿;10-河漫滩砂矿;11-河水面;12-钻孔 ??? (二)在砂矿床矿体圈定中,矿体的边界线一般用直线连接。但很多砂矿床,尤其是河流冲积砂矿床,其分布范围常受地形地貌控制而呈各种曲线变化,如随河床变曲呈弧形变化等。单纯采用直线连接矿体界线,会造成矿体范围扩大或缩小,不仅影响矿体平面位置的准确性,还会降低储量的可靠性。如石头河子“V”号矿体400线~408线块段,经生产验证,由于矿体边界发生很大移动(见图4),使原来用直线圈定的矿体平面面积减少40%,矿砂量减少64%。因此圈定矿体时必须充分考虑地形地貌特征,不能简单地一概采用直线连接。 图4 ?石头河子砂金矿V号矿体勘探圈定线与采空矿体线对比图 1-勘探线及编号;2-勘探圈定矿体界线;3-采空矿体界线 ??? (三)在用采掘船开采的砂金河床中,同一形态类型的砂金矿体或可用同一条船开采的砂金矿体才能圈为一个连续矿体。 ??? 二、储量计算 ??? (一)砂矿床需计算矿体的矿砂量、品位、金属量或矿物量。 ??? (二)砂矿床用淘洗品位或化学分析品位计算金属或氧化物含量。砂金矿一般用淘洗品位计算,其它砂矿用化学分析品位或淘洗品位计算。 ??? (三)砂矿储量计算一般采用大体重或松散体积。 ??? (四)河流冲积砂矿和海滨砂矿,矿体一般沿走向呈条带状展布,常用勘探线剖面法进行勘探,勘探线间距远大于勘探线上的工程间距。当两勘探线间距较大时,储量计算以两勘探线间划为一个块段较为适宜。如某砂金矿1号矿体的块段划分,见图5。

铁矿地质勘探报告

甘肃省矿产储量委员会 编号:审字第14号———————————————————————————————————★———————————————————————————————— 审批《甘肃省阿拉善右旗卡休他他M51 铁矿地质勘探报告》决议书 一九八0年四月十六日 提交报告单位:甘肃省地质局第六地质队 报告编写人:陈振兴 参加审批人:省储委副主任、金属组组长 赵金印(高必松代) 省储委副主任、金属组付组长 赵生贵、项福智 省储委委员、金属组成员 钟道崇

省储委委员 贾怀周、武继德 省储委金属组成员 莫介槐、任端进、鄢少华阳龙宗(朱昶明代) 省储委办公室 任荫理、周明。

甘肃省矿产储量委员会金属及冶金辅助原料勘探报告审批专业组,于一九八0年四月十六日在兰州对“甘肃省阿拉善右旗卡休他他M51铁矿地质勘探报告”进行了会议审查。该报告系省储委恢复前的积压待审项目,现予以补审,其审批决议如下: 一、地质勘探报告概况 1、M51铁矿,位于甘肃省阿拉善右旗卡休他他北约2.5公里,南距兰新铁路河西堡车站直距137公里,有简易公路,行程171公里。 2、甘肃省地质局第六地质队配合物探队,于一九六七年对M51航磁异常进行地质填图和地面磁法工作,同年进行钻探验证,证实为磁铁矿。一九六九年进行检查评价,寻找富铁、富铜等矿产。一九七二年四月提交地质勘探报告。 3、地质勘探工作方法以地质测量、钻探和采样化验为主。使用主要工作量钻探37个钻孔2628米,采集各类样品5878个,1:5千地质测量1.47平方公里。 4、矿区地层为震旦系黑云母石英千枚岩夹大理岩。矿区为走向近于东西,倾向南,倾角42°—78°的单斜构造。火成岩发育,以与成矿有关形成矽卡岩母岩的辉长岩为主。矿区分南北两个矿带,

厚度、品位变化系数的计算

变化系数——又称变异系数,用以表示各个变量值之间差异程度的一种指标。在矿产勘探工作中,通常用它来定量地反映矿体各种标志的变化程度,例如用厚度变化系数表示矿体形态的变化程度;用品位变化系数表示有用组分在矿体中分布的均匀程度。一般变化系数越大,表示某一标志的变化程度越大。通过对不同矿体或同一矿体不同部分的厚度、品位变化系数的分析与比较,可以了解矿床勘探的难易程度,为合理布置勘探工作及研究勘探方法提供依据。变化系数计算公式为:V x =%100?X x δ,n x x i x 2 )(-∑=δ, 式中V x 为变化系数,x δ为变量(如厚度、品位等)的均方差,x 为变量的算术平均值(如算术平均厚度、算术平均品位等)。其中均方差式中,当n <25时,则采用n -1,X i 为单个变量(如单个厚度或品位的测量值),n 为变量数目(如厚度测量次数、样品数目等)。 变化系数的计算函数式为:=IF(COUNT(NUMBER1,NUMBER2…)>=25,ROUND(SQRT(VARP(NUMBER1,NUMBER2…))/AVERAGE(NUMBER1,NUMBER2…)*100,2),ROUND(SQRT(VARP(NUMBER1,NUMBER2…)*COUNT(NUMBER1,NUMBER2…)/(COUNT(N UMBER1,NUMBER2…)-1))/AVERAGE(NUMBER1,NUMBER2…)*100,2)),在excel 中进行计算时,把NUMBER1,NUMBER2…替换成A1, A2, A3, A4,A5,A6,…,An 或者A1:An(用于相邻的n 个单元格)即可。 VARP 为方差计算函数,计算公式:n x x i ∑-2)(=22 2)(n x x n ∑∑-, 其中i x 为单个变量,x 为变量的算术平均值,n 为变量数目。

公司金融计算公式汇总

第二章财务报表分析 一、基本的财务比率 (一)变现能力比率 1、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资产负债 2、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3、保守速动比率=(现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 (二)资产管理比率 1、营业周期 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2、存货周转天数 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 3、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 “销售收入”数据来自利润表,是指扣除折扣和折让后的销售净额。 4、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 5、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三)负债比率 1、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100% 3、有形净值债务率 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100% 4、已获利息倍数 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长期债务与营运资金比率=长期负债÷(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5、影响长期偿债能力的其他因素 (1)长期租赁 (2)担保责任 (3)或有项目 (四)盈利能力比率 1、销售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2、销售毛利率 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3、资产净利率 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 4、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应用 (一)杜帮财务分析体系 1、权益乘数 权益乘数=1÷(1-资产负债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