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矩论

规矩论
规矩论

规矩论

(2014-03-28 06:10:17)

规矩是什么?规矩是社会赖以发展的章法,也是每个人赖以为人的基础。对社会而言,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需要人来执行。执行人与法律之间的互动关系就是规矩。再严谨公正的法律法规,如果遇到不守规矩的执行人,法律法规也是形同虚设。每个人也是一样,说话做事有规矩才是靠谱的公民。近些年,舆论经常批评一些社会公德的失缺现象。对社会公德失缺的人和事,大家都很愤怒并同声谴责。其实,缺失公德的人就是那些办事没有规矩的人。

现实中,办事没有规矩的人很多。规矩有大小,有轻重之分。没有规矩办事引发的后果,也不尽相同。执法人员办案没有规矩,直接导致国家信誉受损。有许多此类例子登在报端,人们心知肚明。尤其一些基层执法人员无视法律规定,对一些的明显违规,违法的现象视而不见,影响极坏。近日,北京电视台法制节目播出的,关于广渠门地区“天空鸟咖啡馆”,雇用酒托敲诈,殴打顾客事件。报道说,该店的这种行为已经持续一年有余。令人发笑的是,距这家黑咖啡馆不足一百米的地方,便是二十四小时红灯闪闪的公安岗亭。还是这个地区。在全市严查黑停车场的时候,黑停车场充斥楼前楼后。据内部人士泄露,这个停车场和一个派出所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多说了,又是一件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情。执法人员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也吃五谷杂粮。但是,任何人不能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换取私利。这个不规矩行为,玩大了,早晚会砸到自己脚面上。

执行法律的人不守规矩是对法律的亵渎,破坏的是社会大规矩。建国六十多年了,各种管理国家的法律法规缜密详实。现在的关键是怎样执行法律法规。纸上的法律法规和执法人手中的权力是一对矛盾。对这对矛盾不承认的人是个书呆子。社会最大的跑冒滴漏,是法律法规在基层执行时

的跑冒滴漏。在庄严的国徽下通过的法律法规,可能在基层随意被一个小小的执法者否决。办事不守规矩,处理事不合程序的现象,看似小节,实则大文章。

人们一谈破坏规矩的现象就义愤填膺。其实,破坏规矩的人岂止是特殊人群。看得着的法律,摸不到的规矩,存在于大家的身前身后:上公交汽车不排队;私下倒卖医院专家号;城市街头的私搭乱建;机动车存车不开发票等等。破坏规矩的理由很多,人们熟视无睹的同时,还习惯性的参与其中。其实,无论大规矩,小规矩,国家的规矩,社会的规矩,生活的规矩,家庭的规矩,都是人们生活中需要的秩序。否则,谁活着都累。打个比喻:规矩是街头的红绿灯,不按规矩行车走路时,一定会出交通事故。

如何做个守规矩的人和学历高低,财富多少,官阶大小没有关系。做事守规矩是人的修养和家教的影响,更是国家政策赏罚分明,律人律己的结果。没有谁自小就习惯性地僭越法律,不守规矩。“人之初,性本善”的说法很有道理。不守规矩的习惯和人的后天经历有很大关系。不守规律的核心是天不怕,地不怕,老子天下第一的性格。究竟是什么环境,能培养出这样霸道的人性?有钱,有势,教育失缺的环境是其一;流氓乡里,恶霸街头的家庭传统是其二;名人娇子,社会吹捧,情无节制,娇惯纵横的氛围培养是其三。还有其四,行为不受控制的神经病人。

人都要知道天高地厚。不知天高地厚的人是破坏规矩的践行者:小伙子喜欢发横,老人倚老卖老,女人依仗撒娇撒泼。明星装傻卖萌,不良执法人狗仗人势,不法商人为富不仁。“小荷才露尖尖角”,没规矩的人,往往心里藏着轻视小节的放荡不羁之心。

无视规矩的人,几乎都表现为独揽话语权。在无端优越感的支持下,他们爱说,能说,敢说同时也敢为,视别人,视法律,视规矩为草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的这句名诗,形容得恰如其分。近日,

看到媒体上关于影视剧是否需要有剧本,演员是否可以随意修改剧本的争论,不禁哑然失笑。“没有你妈,就没有你”的道理,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剧本,一剧之本是影视剧的母亲。嫌母亲不够漂亮时,可以帮助她打扮,而不能改鼻子改脸,羞辱她。当然,还可以弃她而去。

昨天,又有一批当红演员,加入到支持修改剧本的行列里。看来,中国影视界发展到了无剧本阶段。这些年看电视剧时,经常听到与时代不符的对话:抗日战争时期,演员说出“装什么装?”的台词;清代古装戏里也有“你眼瞎了”的现代语。当时听后一头雾水。现在才知道,那是演员在临场发挥。一些被人们恭维成另类的影视大牌,习惯于破坏舞台上的规矩。

各行各业都有大碗。大腕都有话语权。话语权发挥的不正常时就是霸道。人们显示自己的霸道时,就要践踏规矩。规矩是约束霸道行为的藩篱。规矩不是法律法规。法院没有规矩法庭。但是,规矩是人们生活中不可须臾离开的屏障。说话,办事没有规矩的人是精神上的裸者。他(她)在周围人眼里很难看,只是自己不知道。

《八识规矩颂》浅解

《八识规矩颂》浅解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12-20 07:37:50 / 个人分类:藕益大师《相宗八要》直解 查看( 259 ) / 评论( 0 ) / 评分( 0 / 0 ) 此《八识规矩颂》,乃唐玄奘大师所作,为唯识宗主要教典之一。颂将八识分为四章,每章十二句,将五十一心所,各分属于本识之下,条然不紊,所以称为规矩颂。《成唯识论》汇成十卷,文繁义富,学者畏难。窥基法师乃请大师集《成唯识论》要义而作此《八识规矩颂》,言简意赅,提纲挈领。若能于此颂透彻明了,则识论大义,思过半矣。此颂古注极多,然皆古文作成,难便初机。今试以语体文加以解释,名曰浅解。 先列颂文,次出浅解。 五识颂: “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嗔痴。” 五识颂,即是颂眼、耳、鼻、舌、身五识。为什么不将此眼等五个识分别颂?因为此五识,缘境之时,都是性境、现量,可并在一起来颂,而且在果上转八识成四智时,此五识一齐转为成所作智,考虑对应关系,也是放在一起来颂比较适当。 第一句是说眼等所缘之境,是性境,三量(现量比量非量)之中,属于现量,三性(善、恶、无记)之中,是三性皆通。什么叫性境?性是实义。为了说明这一问题,必须从人们眼等五根各有浮尘根与胜义根谈起。第一浮尘根。它是有形相的,长在身上,肉眼能见,但它实际上是无知觉作用的。第二是胜义根,或称净色根。它依附于浮尘根之上,最极清净,但肉眼不能见,唯天眼能见,此根有发识(即知觉)之用。对境之时,依外境各各自变相分,为自识的见分所缘,如照相机将外境摄入机中一般,唯识家所谓自变自缘者也。所谓性境,即指自变自缘之境。现量者,指人们初见自变自缘之境时,尚不起一念分别、筹度之心,称为现量。说通三量者,此眼等五识,是善、恶、无记三性皆通的。 “眼耳身三二地居”,这句是说眼等五识所能起作用地方。眼、耳、身三识,唯居止于欲界五趣杂居地和色界初禅的离生喜乐地二处。为什么呢?因为欲界眼耳鼻舌身五识全起作用,初禅天只有眼耳身三识起作用,其余鼻舌二识不行。因为初禅天以上,以禅悦为食,不吃段食,所以舌识不起作用。既不受食,自然也不闻香,所以鼻识也离了。二禅天以上,因为在定中,此三识更不起作用,所以说:“眼耳身三二地居”。 “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八大贪嗔痴”。这二句是颂五识的相应心所。说五识只与三十四个心所相应。就是:

八识规矩颂图解

《八识规矩颂》图解 《八识规矩颂》乃法相唯识宗精髓,唯识宗巨匠玄奘大师所作。奘师留学 印度十几年,得那烂陀寺住持戒贤大德心传,尤其在唯识、因明上造诣极深, 于曲女城无遮擂台上立论,历时十八天竟无一人敢于出来辩难,因而不战而胜,声震五印,获“大乘天”之美称。回国后组织宏大译场,潜心从事翻译,同时授 徒释疑。在译得数百卷唯识经论之后,对八识体系融会贯通、倒背如流,中文 表述字字珠玑、得心应手,在此炉火纯青之时,用四组十二首七绝,将这包藏 宇宙、探玄窥微之庞大哲学体系,高屋建瓴、提纲挈领式地和盘托出,令无数 后学获宝鈅如探囊取物,抄捷径直趋金矿银山。 前五识颂 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瞋痴。 五识同依净色根,九缘七八好相邻,合三离二观尘世,愚者难分识与根。 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 (首句)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此为五识。其所缘之境。于三境中。惟是性境。其能缘之量。于三量中。惟是现量。其业性则通乎善、恶、无记三性。 (次句)在有情界九地之中。鼻舌两识,惟第一五趣杂居地行之。二地以上则 不行矣。眼耳身二识。则以第二离生喜乐地为居止之所。三地以上亦不行矣。 (三句)其相应心所。共有三十四个。为遍行五。别境五。善十一。 (末句)中随烦恼二。更有大随烦恼八个。及根本烦恼之贪嗔痴三者。 (首句)此五识所依而发之根。其形状各殊者,为浮尘根。若就胜义根言。则 同依于肉眼不见,天眼方见之清净色法所成之根无别异也。

(次句)识虽依根而发。苟缺他缘,亦不能显。故统论其依缘。则眼识,须藉 明空等九缘。耳识,则藉除明外之八缘。鼻舌身三识;则藉除明空外之七缘。 小异大同。好相邻近也。 (三句)至于对境而观五尘世间。须根境相合者,为鼻舌身三识。须根境相离者,为眼耳二识。其观察尘世之不同有如此者。 (末句)对境生情。熟为其主。彼小圣之愚于法相者,尚难分别是识根。况凡 夫耶。此五识之情状。所以日用而鲜知也。 (首句)凡圣之殊。系于迷悟。迷者执妄。悟者解空。执妄为识。解空为智。 若诸识千所缘境。能不起迷执。而观察我空法空之理。此即转识成智之功。超 凡人圣之基也。然此所观空理。即是真如。有体有相。而此能观妙智。亦遂有 二种之异。能直观真如之体者。为根本智。须变起真如之相而观之者。为后得智。今五识观空之智。但能缘变起之相。故唯属后得耳。 (次句)此五识不在因地转智。而在果地中转。犹且自己不诠(证也)真如。 故五识所转之智,唯属后得,不属根本智也,明矣。 (三句)云何转智。菩萨地尽。入如来地。此谓藏识转为大圆镜智。光明初发 其所持之五根。转为无漏色法。则依此而发之五识。亦成为无漏五智。所谓成 所作智也。 (末句)此五智。即能成就如来所作三类分身。谓对地前菩萨。作千丈胜应身。对二乘凡夫作丈六劣应身。对余道众生。作随类变化身。而此无量分身,遍十 方刹。无非令诸众生,息生死苦轮,得证佛果。作利他事业也。 ——范古农居士贯珠解

八识规矩1

《八识规矩颂》第1讲(前五识颂1) (2015-08-17 15:08:42) 转载▼ 分类:净莲法师讲座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八识规矩颂》第1讲(前五识颂1)作者:淨蓮法師 觀看視頻:《八识规矩颂》第1讲(前五识颂1) 八识规矩颂 第1讲 (前五识颂1) 法师!各位师兄晚安! 我们今天介绍「八识规矩颂」。 我们知道研究唯识,第一部要看的就是《百法明门论》,那接下来就是《八识规矩颂》。百法明门论的内容,就是把一切法归纳为一百个法,在有为法的部分,包含了色法、心法、心所有法、二十四不相应行法,这个是有为法的部分;无为法它分成六种无为,所以加起来一共是一百个法。那借着九十六种有为法,我们希望能够当下去见到无为法,而了悟一切法无我的道理,这就是整部百法明门论的重点,是要悟到「一切法无我」。 可是,如果我们不了解一切法是从哪里生起的,要当下去见到无为,或者是一切法无我,它还是没有办法这么样的快速。如果我们能够进一步去了解一切法它是怎么生起的,那个缘由,那我们要体证无为,或者是现证空性,或者明白无我的道理,会显得更容易。要不然我们常常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可是境界来的时候,碰到事情来的时候,就梦幻不起来,它也不像泡、也不像影子,一切法都是真实存在的,那就是不明白一切法它是如何

生起,才会有这样的迷惑。明明很执着,可是要强迫自己说不要执着、不要执着,可是你就一切法都是认为是真实存在,你要不执着是很困难的,除非你知道一切……我也不是真实存在,一切法也不是真实存在,就是除非你证到人无我、法无我,你才可能当下梦幻泡影得起来,当下知道它是虚妄不真实,自性是空的。 所以,一切法它到底是怎么生起来的呢?就是一切法都是八识所变现的,那八识从哪里来的呢?从一念无明妄动来的。所以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我们都是清净的真心,这是本来是这样子的。真心里面是离一切念,离一切相的,坏就坏在一念妄动,无明一起,心一动就有了第八阿赖耶识,所以第八阿赖耶识是真妄和合的,真心加上那一念的妄动,而有了第八阿赖耶识,所以它是真妄和合的。然后第八阿赖耶识再变现出能缘跟所缘,能缘的心跟所缘的境,就是所谓的见分跟相分,而有了一切法的生起,包含我们所谓的身心世界,正报还有依报,所有都是八识所变现出来的,所以是一切唯心,万法为识,一切唯心造。都是从真心一念妄动而起无明,而有了第八阿赖耶识,然后才有了一切的身心世界,一切法的产生。 那我们把这个见分,把它当作是「我」,把相分当作是「法」,不知道它都是从阿赖耶识的自证分所变现出来的,因此在因缘所生的当下,就是「依他起」的当下,起了「遍计所执性」。「遍计所执」就是执见分为我,相分为法,所以我们明白一切法它是怎么生起的,就能够在面对一切境界的当下,因缘所生法的当下,就是依他起的当下不起遍计所执,就能够回归到「圆成实」。这个都听不懂没关系,我们后面会再继续讲。因为今天首先要介绍八识规矩颂的内容,它有很多的唯识的名相,可是都没有关系,那个不是问题,重点是我们了解一切法是八识的变现,然后八识是真妄和合的,然后我们就能够回归真心。因为我们知道第八阿赖耶识是从真心妄起无明而有的,那我们只要知道一切法不是真实存在的,不起我执跟法执,你自然就可以回归,从见分、相分,回归到自证分,然后再回归到证自证分,然后

八识规矩浅解

《八识规矩颂》浅解 张秉权 2009年7月28日印制

《八识规矩颂》浅解 张秉权 此《八识规矩颂》,乃唐玄奘大师所作,为唯识宗主要教典之一。颂将八识分为四章,每章十二句,将五十一心所,各分属于本识之下,条然不紊,所以称为规矩颂。《成唯识论》汇成十卷,文繁义富,学者畏难。窥基法师乃请大师集《成唯识论》要义,作此《八识规矩颂》,言简意赅,提纲挈领。学人若能于此八识颂透彻明了,则识论大义,思过半矣。此颂古注极多,然皆古文作成,难便初机。今试以语体文加以解释,名曰浅解。 先列颂文,次出浅解。 五识颂: “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嗔痴。” 五识颂,即是颂眼、耳、鼻、舌、身五识。为什么不将此眼等五个识分别颂呢?这有二个原因:一、此五识缘境之时,都是性境、现量,可并在一起来颂,而不必一一识去重复说;二、在成佛果时,转八识成四智,此五识一齐转为成所作智,考虑到对应关系,也是放在一起来颂比较适当。 第一句“性境现量通三性”。是说眼等所缘之境,是性境,三量(现量比量非量)之中,属于现量,三性(善、恶、无记)之中,是三性皆通。先解释性境二字,什么叫性境?性是实义。为了说明这一问题,必须从每个人眼等五根,各有浮尘根与胜义根谈起。第一是浮尘根。它是有形相的,长在身上,肉眼能见,但它实际上是无知觉作用的。第二是胜义根,或称净色根。它依附于浮尘根之上,最极清净,但肉眼看不见,唯天眼能见,此根有发识(触发知觉)之用。对境之时,依外境作为本质,五净色根各各自变相分,交与自识的见分去缘,如照相机

将外境摄入胶卷成为底片,洗出来成为相片一般,唯识家称它为自变自缘。性境,即是指自变自缘之境。次释现量,什么叫现量,现量是指人们初见自变自缘境时,还未曾起一念分别、筹度之心,称为现量。若起了分别,筹度之念,就不是现量境了。后释“通三量”,是说此眼等五识,是善、恶、无记三性皆通的。 第二句“眼耳身三二地居”,是说眼等五识所能起作用地方。眼、耳、身三识,唯居止于欲界五趣杂居地和色界初禅的离生喜乐地二处。为什么呢?因为欲界眼耳鼻身五识全起作用,初禅天只有眼耳身三识起作用,其余鼻舌二识不起作用。因为初禅天以上,以禅悦为食,不吃段食,所以舌识不起作用。既不受食,自然也不闻香,所以鼻识也离了。二禅天以上,因为在定中,此三识更不起作用,由于眼耳身三识,只能在欲界、初禅天二个地方起作用,所以说:“眼耳身三二地居”。 第三句与第四句“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八大贪嗔痴”。这二句是颂五识的相应心所。说明眼等五识,只与三十四个心所相应。那就是: 一、遍行心所五个:即触、作意、受、想、思; 二、别境心所五个:即欲、胜解、念、定、慧; 三、善心所十一个:即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勤、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四、中随烦恼二个:即无惭、无愧。 五、大随烦恼八个:即掉举、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 六、根本烦恼三个:即贪、嗔、痴。 什么叫遍行心所?它遍一切时,遍一切处:表现在四个方面:(一)遍善、恶、无记三性;(二)遍三界九地;(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九地即欲界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