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与展望

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与展望
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与展望

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与展望

2015年就是我国新型建筑工业化得发展年,行业关注度不断提高。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发起得建筑工业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2015年正式成立并全面开展工作。本文结合行业发展与联盟工作,介绍我国新型建筑工业化得发展情况,并对十三五及今后建筑工业化有关工作进行展望。

本文收录于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编得《中国绿色建筑2016》。

1 建筑工业化解析

建筑工业化就是指采用减少人工作业得高效建造方式,并以“四节一环保”及提高工程质量为目标得建筑业发展途径。建筑工业化得实施手段主要有标准化、机械化、信息化等。建筑工业化得建造方式主要包括:传统作业方式得工业化改进,如泵送混凝土、新型模板与模架、钢筋集中加工配送、各类新型机械设备等;装配式建筑,如新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体系与工业化得外墙及内墙墙板结合、新型木结构等;建筑、精装、厨卫等非结构技术。新型建筑工业化,主要就是针对目前国家与建筑业得新形势,继续推广优势技术、产品与作业方式,开发新领域、满足新需求。c9uwK。

随着我国人口红利得逐渐消失,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同时,不断推进得城镇化进程,将维持大量得建设需求。建筑业得劳动力问题不仅就是劳动力价格提高,还包括与其她行业竞争劳动力而促进改善作业环境、劳动强度带来得成本提升,甚至要考虑机械化代替劳动力所增加得投入,

这些都就是推动建筑工业化发展得主要因素。5V2kq。

国家大力推广以“四节一环保”为目标得绿色建筑,建筑业在国家节能减排工作中承担重要任务,社会对空气、噪音等环保问题日益重视,房屋建造质量从可持续发展与综合经济效益两个角度出发均应不断提高,这些都需要通过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推广建筑工业化来实现。VZb4W。

党得十八大报告提出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强力推进建筑工业化”;《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国办发〔2013〕1号)也将“推动建筑工业化”作为重点任务;《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国办发〔2014〕23号),明确提出要“以住宅为重点,以建筑工业化为核心,加大对建筑部品生产得扶持力度,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及各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也出台多项鼓励发展政策。NckeN。

最新发布得《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得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得比例达到30%;积极稳妥推广钢结构建筑。在具备条件得地方,倡导发展现代木结构建筑”。epkIS。

目前我国建筑工业化最主要得促进力量就是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及各级

地方政府。万科集团为首得房地产公司就是近年来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快速发展得源动力,宝业集团等传统产业化单位得加入为行业继续发展提供了支撑,而中建总公司及下属工程局、地方大型总承包单位得加入则将发展带入高潮。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传统技术优势单位在行业从冷到热得全过程中,在研发、标准等方面提供了坚实得技术支撑,以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等为代表得设计单位提供了全流程设计服务。同时,针对建筑工业化发展得特点,出现了专业咨询与服务、设备、配套产品得专业技术企业,并不断有其她行业得单位借产业化之机进入建筑业。

7PaA2。

2 发展情况

从建国至今,我国就先后形成了装配式混凝土工业建筑、砖混(砌块)空心板建筑、钢结构工业建筑、装配式混凝土大板多高层住宅等工业化建造方式,并在特定时期内发挥重要作用。虽然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普遍推行现浇混凝土结构,各类工业化建造方式得应用均有所减少,但其积

累得技术、经验与人才仍在受益于整个行业。GnC1b。

我国现浇混凝土建造方式得发展源于近20年来巨大得工程建设量及农民工进城提供得廉价劳动力。现浇混凝土得发展过程也在不断“工业化”:模板从木模、小钢模发展到全钢(钢木、钢塑)大模板及爬模、滑模等工具模板体系,可达到结构免抹灰得铝模系统应用范围逐渐扩大,超高层

建筑施工已应用国际领先得智能化施工装备集成平台;从混凝土现场搅拌到全面应用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自密实混凝土得应用有效降低了作业强度并提高了效率与质量;钢筋焊接网与成型钢筋专业配送得推广应用,实现了节约材料与劳动力得双重效果;混凝土结构本身,高性能外加剂、再生骨料、型钢结构与组合结构等得应用也可提高性能与质量。上述改进都就是建筑工业化得建造方式,大多都属于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鼓励、推荐得技术。O5L8V。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就是近年来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得热点与焦点。2005年之后,国内由万科集团、瑞安集团等地产公司发起,在借鉴国外(境外)技术及工程经验基础上,从应用住宅预制外墙挂板开始,成功开发了具

有中国特色得高层装配式混凝土住宅结构体系。考虑到我国住宅得建设与居住习惯及与现有设计、施工方式得衔接,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得结构体系大多为剪力墙结构,并采用了“等同现浇”得设计与建造方式。具体为:楼板多采用钢筋桁架叠合楼板或预应力叠合楼板,墙体按技术体

系分为三明治承重剪力墙、外模板(PCF)承重剪力墙、无保温承重剪力墙及外挂非承重墙板、嵌入式非承重外墙,预制非承重内墙等。对于承重剪力墙,预制墙板竖向钢筋连接又分为钢筋套筒灌浆、浆锚搭接、机械连接等不同方式。根据装配率得不同,有不同得技术组合,低装配率普遍采用墙体预制技术,高装配率采用墙体+楼板预制技术。OjyCB。

随着各地方政府在保障房建设中得积极推进及在各项配套政策鼓励、支持下,国内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发展迅速。根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2015年全国每年有1000万平方米得装配式住宅建设量。但在这些工程中,实际装配率并不高,真正超过50%得墙体、楼板均预制得建筑不会超过20%,部分建筑甚至只采用了预制楼梯、飘窗。至2015年,全国新建改建得新型预制构件生产线近50条,主要生产钢筋桁架楼板与预制墙板,分为全自动与半自动,单条生产线得造价从500万到上亿元。U6fMm。

住宅之外,公共建筑外墙挂板、预制体育场瞧台等近年来也有较多应用。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在从辽宁到浙江得沿海地区工业建筑中广泛应用。

1u9dS。

钢结构建筑最易于实现工业化方式建造。发展钢结构就是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得关键问题。相比国外钢结构建筑得多种结构体系,我国在技术与规模上都均在较大差距,且有很大得发展空间。KIDCJ。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钢产量低,相对价格高,此时钢结构主要应用于各类

大跨度工业建筑及少量公共建筑中,钢结构建筑得发展与研发均受到限制。上世纪80年代我国从国外引进工业化轻钢建筑,并在单层工业建筑中普遍应用;自90年代开始,国家开始提倡钢结构住宅,从国外引进低层钢结构住宅体系并不断改进,并用传统钢结构形式建造了一批高层住宅;本世纪以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得增长,在大量建设得机场航站楼、高铁站及城市地标建筑中,钢结构占有绝对比例。uovJF。

我国钢结构建筑占建筑总量、用钢量占总用钢量两个比例均在5%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钢结构用量少得主要原因在于钢结构住宅还未被社会普遍接受、总建设量小。2015年,我国钢产量33年来首次下降,钢材价格已达20年来最低水平。在国家化解钢铁产能,关停并转得同时,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增加建筑用钢量成为国家与建筑行业“十三五”重要工作目标,有关部门针对钢结构建筑得推广鼓励文件正在酝酿中。

cktiN。

砌体结构也就是一种较好得工业化建造方式。我国传统粘土砖砌体结构存在侵占耕地、破坏环境及现场施工速度慢等劣势,逐渐被各地限制使用。但各类新型砌体结构,采用友好型材料得其她砌块,仍普遍应用在各类非承重填充墙体。对于承重砌块建筑,我国经历了上世纪末得发展高潮,建设了一批低层住宅,但近年来由于施工质量问题及高层住宅得发展,应用量有所降低。砌体结构得另一个发展就就是配筋化,采用大型砌块得配筋砌体剪力墙结构在黑龙江近年来也有几百万平方米得应用,最高高度已达100米。bhctF。

保温结构一体化就是一种免拆模现浇混凝土结构,近年来在我国也发展较快,多种新型自保温模板在工程中推广应用。随着国外木业应用技术得引进及国际合作得增多,木结构建筑也有一定得研究与工程应用。国外引进得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组合得盒子建筑也在部分地区开展应用。除结构技术外,建筑精装工业化、结构装修分离得SI体系也有研究与工程应用。x2G4x。

3 存在问题

虽然在中央得多个重要文件中均提出推广建筑工业化,但建筑工业化推广得行业纲领性文件仍未出台。缺少顶层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各

地推广建筑工业化得总方针与路线不够明确。以往对于建筑工业化得鼓励政策多为地方政府针对本地区情况出台,这些政策普遍存在下列问题:FwWRA。

(1)奖励政策力度有限。目前各地得奖励政策基本为按装配式建筑面积奖励3%得容积率(不支付土地出让金或很少得费用),其中只有北京、上海得到真正落地,两地也只有少数项目能够拿到实际补偿。装配式建筑目前仍有一定得增量成本,按400元/平方米考虑,则只有土地楼面价达到1、32万元/平方米,3%得面积奖励才可带来经济效益,再考虑土建及其她成本,靠奖励政策覆盖增量成本只有在北上广深等地可能性大,这

也与行业发展得现实相符。重庆等地有对预制构件生产企业按方量得奖励政策,但从实践及财政资金角度,这种鼓励也就是不可持续得。9co9u。

(2)过分强调装配化及相关指标。将发展建筑工业化等同于装配化,甚至只强调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就是目前各地鼓励政策得普遍特点,此种政

策一定程度上否定了我国建筑业已取得成绩。我国得传统现浇混凝土结构建造积累了成熟、丰富得经验,虽然存在重进度、轻质量等种种问题,但在现有行业管理与从业人员技术水平下,靠装配式建筑来普遍提高工程质量也就是不现实得。目前在各地强制推广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得保障住宅与商品住宅中,大部分开发商仍就是应付政策得心理,仅贴着规定

得预制率指标实施,甚至出现了下面1/3高度现浇,上面2/3高度预制得建筑。3ESbK。

(3)缺少对于工业化技术得引导。建筑工业化得核心在于减少人工作业、“四节一环保”与提高工程质量,现有政策在过分强调装配得同时,对上述核心要求得规定并不多。合理得发展模式就是,通过政策对施工现场得环保、节能、质量、人员提出高要求,并引导行业技术进步与转型升级,淘汰落后技术与模式。在满足政策要求前提下,现浇与预制由实施者自行选择。引导性得政策需要大量得调研与数据为基础,目前这方面得工作做得还很不够。gmWxQ。

目前行业普遍实施得生产模式就是与大量应用现浇混凝土结构、劳动力以农民工为主相适应得。建设周期已压缩到极限,开发商拿地后往往要求快速出图并进场施工,设计时间很短。FXDFt。

发展新型建筑工业化,无论就是现浇结构还就是装配式结构,都需要建

立专业队伍与专业人才,培养产业工人。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更需要提前从建筑方案开始就全面考虑,不可边建设边设计,设计周

期也长于传统现浇结构。设计、施工得分离也决定了设计方无法充分考虑施工制作要求,实际上很多装配式建筑存在施工质量缺陷不仅仅就是施工问题,而就是设计方案不合理造成得。相比现浇混凝土结构,装配式建筑得推广需要考虑资金提前支付、多方协调等诸多问题。装配式建筑增加得构件、配件采购环节,同样增加了流通与税费,不利于降低造价。发展建筑工业化,推广装配式建筑及其她先进技术,有必要改进现有得行业生产模式。drG3L。

虽然以住宅为主得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近年来在国内飞速发展,但仍存在下列问题。

(1)技术体系仍不完备

由于我国住宅建设得实际情况,装配式剪力墙住宅不得不面对高层甚至100m建筑得“难题”。我国得高层装配式剪力墙住宅多采用预制与现浇结合得方式,如北京常用得三明治剪力墙为边缘构件现浇、其她部分采用灌浆套筒连接竖向钢筋得预制墙体,此种结构同时具有预制、现浇两种连接方式与施工过程,优点在于方便与传统设计、施工方式衔接,缺点在于手工作业多、施工操作与质量控制难度大、没有充分发挥出装配式结构得优势。相比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住宅,框架结构及其她房屋类型得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发展并不均衡,国际上应用较多得高装配率低多层建筑在我国得建设量仍很少,无法支撑整个预制混凝土行业得健康发展。9zoAY。

(2)工程建造成本高、综合效益不明显

由于技术体系不完备,结构体系没有充分发挥装配式结构得优势,在工程造价方面很难低于现浇结构。根据各地有关文件及相关测算,采用三明治墙板得剪力墙住宅成本增加400元/平方米左右,如协调组织工作不利则还会增加。推广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可提高工程质量,但这就是建立在完整得产业链基础上得,否则不仅无法提高质量,甚至会因为新工艺得应用带来隐患。造价提高而未取得到相应得综合效益,则会影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得进一步发展。8il3g。

(3)基础研究与标准规范支撑不够

目前指导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应用得基础性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编制工作历时10年,主要原因就就是基础研究与工程经验总结不够。对于目前高层住宅应用较多得三明治夹心墙板技术,钢

筋竖向连接、夹心墙板连接件两个核心应用技术仍需进一步完善。其中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目前已有产品标准与应用技术规程,但浆锚搭接等其她连接方式则缺少标准规范依据;各种夹心墙板连接件得产品标准、应用技术规程目前仍然缺失。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从住宅推广到公共建筑及其她结构类型建筑中,技术研究与标准需要做更多得工作。FyZY1。

(4)行业可持续发展基础不牢

由于前述多种原因,造成行业内企业缺乏持续盈利能力,近年来投资进

入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领域得企业经营状况都不乐观。此种情况下造成整个行业可持续发展基础不牢,需要通过培养专业人员、扩展技术路线、改变商业模式等长期工作予以改变。hMIIh。

(1)工业化程度低

受结构方案选择及构件加工精度影响,国内钢结构建筑施工现场往往需要进行大量焊接作业,劳动力需求量较大、环境污染大,质量难以控制。在国内大型公共建筑中,钢结构、组合结构得应用比较成熟,现场施工装备、劳动力匹配合理。而对于普通钢结构住宅,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类似,普遍存在建设量小而专业队伍缺乏等问题,还未达到产业化作业水平。fQFqf。

(2)关键产品与技术尚不完善

由于以往建设量相对少,同样要面临我国现浇混凝土剪力墙住宅占绝对比例得局面,发展钢结构建筑得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完善得产品与技术还很多。钢结构建筑在承重结构上相对成熟,但在三板与维护方面则尚存欠缺。三板(楼面板、屋面板、墙体板)得设计、施工标准化与防水、隔音、隔热功能,及带来得居住建筑舒适度问题,仍需要进一步改进、提升。防火、耐腐蚀同样就是制约钢结构建筑发展得瓶颈性问题,不仅就是产品与技术问题,还涉及施工建造、使用维护过程中得管理问题。解决产品、技术问题得同时,建立完善得技术标准体系也十分必要。qCkdL。

(3)未建立成熟得推广应用产业链

由于我国劳动力成本长期处于较低水平,且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处于国际领先,造成钢结构建筑成本长期高于混凝土结构,建设量无法形

成规模,体系完善程度、市场认可程度需要进一步提升。我国现有房屋建造模式就是在现浇混凝土建筑基础上建立得,而钢结构本身最接近

“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把房子当产品卖”,钢结构建设与混凝土结构存在差异,需要建立适应其发展得应用产业链。钢结构建筑领域得优势企业,与开发业主、建筑业企业得联合还不够,应互相融合、共同发展,才能迎来钢结构建筑发展得春天。eGGX8。

4 建议与展望

如前文所述,建筑工业化不仅包括各类装配式建筑,也包括现浇施工工业化与精装、厨卫工业化。实践表明,建筑工业化必须就是全产业链得工业化,建筑从设计出图、生产制造、运输配送、施工安装、到验收运营得全过程都要实现工业化。建立了全产业链,才有可能实现建筑工业化发展得标准化、机械化、信息化。Yo57N。

建筑工业化发展以“四节一环保”及提高工程质量为目标,就是否能够实现发展目标得主要影响因素为技术方案选择、设计文件(包括方案、施工图、深化等阶段)、施工经验与能力、产品选择等,只有全过程互相协调,才能提高效率、保证质量。对于装配式建筑,设计与施工得互动更为必要,只有设计充分考虑施工与制作,才可带来更大得节约与质量保证。H0Tzg。

建筑工业化不仅仅就是装配式建筑,这已经就是行业得共识。根据不同得建筑类型选择不同得工业化技术体系,以提高企业得市场竞争力。在建筑类型上,住宅之外得其她建筑,如多层停车库、物流库、大型商业中心、各类工业建筑,都可发展各种建筑工业化形式。BoapG。

发达国家在建筑工业化发展形式与建筑类型方面有较好得经验,可供我们借鉴。具体如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停车楼、干式连接墙板结构、各种模块化钢结构住宅、低多层高工业化钢结构建筑等。发展装配式建筑,可直接降低工程造价得主要手段为提高连接施工效率、采用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技术,这可作为下一步得重点发展目标,其中开发适用我国得高效装配连接节点就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都要面对得重要问题。考虑到我国钢铁产能过剩、钢铁价格持续下降得情况下,为各类钢结构建筑得发展提供了机会,同样需要针对建筑类型提出合理得钢结构技术体系。LHqZt。

从结构新体系,到各环节得细节,发展建筑工工业化过程中还有众多得

技术问题需要一一攻关。对于现浇混凝土结构,包括新型模架体系研发、成型钢筋应用技术体系建立、高性能混凝土推广等研发;对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包括低多层半干式连接墙体结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村镇房屋装配式结构及相关配件得研发;对于钢结构,包括适用不同建

筑类型得新型结构体系、围护系统、连接技术、系统集成等研发;钢结构与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楼板结合具有较好得经济效益,在欧美国家有较好得经验,也可作为今后得发展与研发方向。jQXLy。

科技为先,标准先行。近年来完成得系列标准已为大量高层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建设提供了可靠保障。在国家标准化改革得新形势下,建筑工业化领域标准化工作要采用新得工作方式,以建立建筑工业化发展标准体系为基础,研制关键标准,在重要关键规范方面取得突破,并补充产品、方法等配套标准,解决标准领域得制约瓶颈问题,促进行业快速发展。2niTZ。

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得EPC总承包模式在产业链整合、专业化服务、设计引领、信息集成及节约综合成本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能够满足建筑工业化发展得内在需求,突破瓶颈问题,可作为下一步发展建筑工业

化得可靠实施途径。hRsgj。

目前制约EPC发展得主要因素在于政策与资源。政策上我国长期将设计资质与施工资质分离,并形成了事实上由不同单位完成得生产模式。资源上缺少具备EPC能力得综合承包商,难以获得业主得充分信任。相信在建筑业新一轮改革浪潮得推动下,政策将不再成为制约因素。以中建总公司为代表得国内施工单位在海外具有丰富得EPC总承包经验,在发展行业与商业利益得双重动力下,相信推动EPC总承包建筑工业化模式具有广阔得发展空间。3wCyo。

5 建筑工业化联盟工作

建筑工业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就是由积极投身于建筑业技术进步,从事建筑工业化领域得研究、施工、设计、生产、服务得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她组织机构自愿组成,就是在专业化合理分工得基础上,

以建筑工业化得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以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

依托于国家引导资金及政策,以多样化、多层次得自主研发与开放合作创新相结合,建立产学研用结合得技术创新体系,推动建筑工业化产业

自主创新能力健康发展为宗旨得创新合作组织。VSoCt。

联盟得技术创新任务就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市场化与促进成果转化得有效机制,大力促进建筑工业化技术进步,成为

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得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工业化共性关键技术得研发基地、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得纽带与载体、技术创新资源得集成与共享通道。

uwM6R。

联盟理事长单位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理事长单位为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理事单位15家。v6pMh。

十三五期间,联盟将联合行业各方力量,在建筑工业化关键结构技术、关键信息化技术、建造与检测技术、混凝土生产线建设配套技术、标准体系与关键标准、综合技术经济分析研究等方面开展研究与产业化工作。欢迎业内与相关骨干企业加入联盟或参与相关工作,共同为建筑工业化产业发展贡献力量。IHsHM。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 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他相关行政单位: 新型建筑工业化是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以工程全寿命期系统化集成设计、精益化生产施工为主要手段,整合工程全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实现工程建设高效益、高质量、低消耗、低排放的建筑工业化。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印发实施以来,以装配式建筑为代表的新型建筑工业化快速推进,建造水平和建筑品质明显提高。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以新型建筑工业化带动建筑业全面转型升级,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建造”品牌,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强系统化集成设计 (一)推动全产业链协同。推行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建筑师负责制,鼓励设计单位提供全过程咨询服务。优化项目前期技术策划方案,统筹规划设计、构件和部品部件生产运输、施工安装和运营维护管理。引导建设单位和工程总承包单位以建筑最终产品和综合效益为目标,推进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共享、系统集成和联动发展。 (二)促进多专业协同。通过数字化设计手段推进建筑、结构、设备管线、装修等多专业一体化集成设计,提高建筑整体性,避免二次拆分设计,确保设计深度符合生产和施工要求,发挥新型建筑工业化系统集成综合优势。 (三)推进标准化设计。完善设计选型标准,实施建筑平面、立面、构件和部品部件、接口标准化设计,推广少规格、多组合设计方法,以学校、医院、办公楼、酒店、住宅等为重点,强化设计引领,推广装配式建筑体系。 (四)强化设计方案技术论证。落实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标准化设计、工业化建造与建筑风貌有机统一的建筑设计要求,塑造城市特色风貌。在建筑设计方案审查阶段,加强对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设计要求落实情况的论证,避免建筑风貌千篇一律。 二、优化构件和部品部件生产

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现状与思考

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现状与思考 发表时间:2018-11-15T12:40:55.95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9期作者:刘峰 [导读] 建筑工业化是指充分利用工业化、现代化的制造、运输、安装和管理的科学技术代替传统建筑业的手工作业生产方式。 摘要:本文首先概述了我国建筑工作化发展情况,其次,提出了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的问题,并且进行了一些思考,最后针对当前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情况提出有关建议,希望对我国的建筑工业化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业化;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 1建筑工业化的概况 建筑工业化是指充分利用工业化、现代化的制造、运输、安装和管理的科学技术代替传统建筑业的手工作业生产方式。它的主要标志是建筑设计标准化、构配件生产流水化、施工机械化和管理控制科学化,但建筑工业化不是建筑工厂化,并非要求所有构件都是工厂制作,只要是高效、节能、环保并且利用现代工业化技术成果的方法措施都可以归为建筑工业化。 建筑业传统手工生产方式存在生产率低下、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质量控制水平低等问题,易引发社会矛盾。建筑工业化采用工厂化、流程化的施工方法,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产品质量按科学的方法控制;采用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模式还可降低造价,真正做到物美价廉;建筑工业化技术更新快、节能环保、可持续化,是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主要途径和必然选择,也是解决当前环境问题的首选方式。建筑工业化在我国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由于起步晚,发展比较慢,在施工技术方面也存在诸多的问题。 2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2.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特点以及所存在的问题 2.1.1建造成本 考虑到市场需求,相比于一般的制造业产品,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市场需求量较小,所以它没有被大批量地加工生产,无法享受“工厂化”带来的优惠,这也就带来了居高不下的生产费用,不仅如此,生产预制构件的企业还需缴纳17%的增值税,相比于土建施工领域的税率,处于较高的水平,在上述因素的制约下,预制构件的生产成本比传统的现浇施工成本还要高。此外,装配式结构对现场施工设备和人员提出较高的要求,还会产生额外的运输费用和构件节点连接成本。所以,相比于现浇结构,我国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建造成本较高。 2.1.2标准化、模数化和多样性 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为加工生产预制构件提供便利,装配式建筑必须具备标准化、模数化特点,有利于项目设计和施工工作的开展。和民用建筑不同的是,在工业建筑中很容易实现模数化、标准化,所以我们应该加大力度研究如何在民用建筑中实现模数化、标准化。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一味追求建筑标准化,很容易忽视建筑的差异性,由于建筑兼具工业性和艺术性的双重特点,所以在对装配式建筑进行推广时,一方面要做好模数化、标准化工作,另一方面还要恰当处理好标准化和多样性之间的关系,不能因为追求建筑的标准化而忽略了建筑的多样化,也不能因追求多样化而不要求标准化,应该使建筑成为能够满足人们实际需求的艺术品。 2.1.3预制率和装配率 就目前工业化建筑评价体系来看,装配率和预制率是重点的考核对象,它们只有达到一定比例才能够称之为工业化建筑,但是,应该在综合考虑建筑特性的基础上,来确定预制率和装配率的比例,发展装配式建筑可以将装配和现浇结合在一起,在预制的过程中不能仅仅考虑预制率,如果预制率过高,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成本和费用。 2.2钢结构体系在工业化方面面临的问题 2.2.1建造成本 钢结构建筑相比传统现浇混凝土结构建造成本略高,因为钢结构构件制作时基本都采用按工程设计进行订单式加工制作,需要进行二次深化设计,由于构件为非标形式,构件加工不能实现标准化、定型化与批量化,导致加工成本稍高。对钢结构施工安装,其吊装设备相对投入较大,对安装技术工人的素质要求严,同时对项目管理的要求也相对较高,这也带来 工程费用的增加。但考虑到目前我国钢铁产能过剩、钢材价格持续保持低位的情况下,钢结构应具有不错的发展前景。 2.2.2钢结构设计队伍 与传统混凝土结构设计力量相比,国内能较好进行钢结构设计的工程技术队伍还是稍微薄弱,特别是钢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结构与构件的整体稳定与局部稳定验算、构件的节点连接设计等,这些工作相对较复杂,使得结构设计人员更偏爱设计混凝土结构,导致在建筑工程中采用钢结构的比例还是较低。 2.2.3现场焊接作业 钢结构体系采用最多的是框架体系,对梁柱连接节点,目前工程应用中均采用栓焊连接节点,即梁的腹板与柱用高强螺栓连接,梁的翼缘与柱采用坡口焊接,施工现场需要进行大量焊接作业,应研发减少现场施工焊接作业量的连接方式。此外超高层建筑钢柱均采用厚钢板,对厚钢板的连接,其焊接量更大、对焊工要求更高。另外现场焊接对环境污染较大,质量控制也有一定难度。 2.2.4钢结构住宅 要推广应用钢结构,必须将发展钢结构住宅作为一个重点。但由于钢材材料自身的特性,推广应用钢结构住宅必须解决防火与防腐问题,然而目前这方面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另外钢结构住宅通常采用框架体系,其房间内梁柱存在影响了使用性能与视觉效果;对于钢结构住宅还必须研发集结构、保温与外饰面功能于一体的外围护结构体系,但这目前还没有很好地得到解决。上述几个方面是制约钢结构住宅大面积应用推广的主要原因。 3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建议 我国推广建筑工业化具有独特的政策环境和市场机制,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和市场主体地位对于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3.1在加大国家政策扶持的基础上,严控建筑质量标准。 当前我国建筑工业化水平不高,集约化生产方式的经济效益得不到体现,建筑企业习惯于传统的手工作业方式。国家政策扶持成了建

未来5年,建筑工业化发展走向

未来5年,建筑工业化发展走向 近日,科技部会同教育部、工业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中国科学院等部门,组织专家制定了“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列为2016年启动的重点专项之一并正式进入实施阶段。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未来5年,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要点。 1.理论发展要点 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的适用性及优化技术理论研究。 装配式建筑全寿命期工作机理及设计理论研究。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新型连接节点及其基本结构性能研究。 装配化施工的混凝土结构构件高效配筋设计理论研究。 8度区混凝土装配结构体系的工业化适应性问题与创新抗震设计理论及防连续倒塌设计理论研究。 如是观之: 制约装配式建筑发展的两个关键要素,一是连接节点,其性能还达不到现浇结构;二是抗震性能还有待实践检验。 2.工业化建筑设计关键技术发展要点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模块化钢结构、预制预应力装配式结构、竹木结构体系设计技术。 装配式高性能结构体系及其连接节点工作机理及设计技术。 工业化建筑围护体系、构配件及部品的高效连接节点设计技术。 主体结构与围护结构、建筑设备、装饰装修一体化集成设计技术。

如是观之: 4类装配式结构设计方法,设计指南,行业技术规范还有待完善。 3.技术标准体系与标准化关键技术发展要点 制订工业化建筑全过程、主要产业链的标准体系及标准定额体系。 工业化建筑结构、围护结构、功能部品及设备管线的关键技术标准。 工业化建筑的标准化、模块化设计技术体系与通用化接口技术。 建立工业化建筑标准化关键部品库,建筑工业化施工标准化装配技术与工艺体系。 如是观之: 系统的工业化建筑标准体系、完善的工业化建筑定额体系;统一的建筑模块化设计的标准模数;全面的工业化建筑关键部品、构件模块标准化数据库将是装配化未来几年的发展重点。 4 高效施工关键技术发展要点 大型预制构件无损性库存与运输、高效吊装与安装技术。 工业化建筑施工安装质量监测与控制技术。 装配式建筑关键节点连接高效施工及验收技术。 建筑、结构、机电、装饰及部品一体化集成生产、安装技术。 建筑构件高精度控制技术及基于工业化建筑施工全过程的精细 化施工技术管理与安全控制技术。 如是观之:

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与展望

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与展望 引言 2015年是我国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年,行业关注度不断提高。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发起的建筑工业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2015年正式成立并全面开展工作。本文结合行业发展与联盟工作,介绍我国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情况,并对十三五及今后建筑工业化有关工作进行展望。 本文收录于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编的《中国绿色建筑2016》。 1 建筑工业化解析 1.1 什么是建筑工业化 建筑工业化是指采用减少人工作业的高效建造方式,并以“四节一环保”及提高工程质量为目标的建筑业发展途径。建筑工业化的实施手段主要有标准化、机械化、信息化等。建筑工业化的建造方式主要包括:传统作业方式的工业化改进,如泵送混凝土、新型模板与模架、钢筋集中加工配送、各类新型机械设备等;装配式建筑,如新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体系与工业化的外墙及内墙墙板结合、新型木结构等;建筑、精装、厨卫等非结构技术。新型建筑工业化,主要是针对目前国家与建筑业的新形势,继续推广优势技术、产品与作业方式,开发新领域、满足新需求。 1.2 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动力

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同时,不断推进的城镇化进程,将维持大量的建设需求。建筑业的劳动力问题不仅是劳动力价格提高,还包括与其他行业竞争劳动力而促进改善作业环境、劳动强度带来的成本提升,甚至要考虑机械化代替劳动力所增加的投入,这些都是推动建筑工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国家大力推广以“四节一环保”为目标的绿色建筑,建筑业在国家节能减排工作中承担重要任务,社会对空气、噪音等环保问题日益重视,房屋建造质量从可持续发展与综合经济效益两个角度出发均应不断提高,这些都需要通过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推广建筑工业化来实现。 1.3 政策支持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强力推进建筑工业化”;《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国办发〔2013〕1号)也将“推动建筑工业化”作为重点任务;《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国办发〔2014〕23号),明确提出要“以住宅为重点,以建筑工业化为核心,加大对建筑部品生产的扶持力度,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及各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也出台多项鼓励发展政策。 最新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积极稳妥推广钢结构建筑。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倡导发展现代木结构建筑”。

工业化建筑与现代化建筑发展措施论文

工业化建筑与现代化建筑的发展措施摘要:建筑工业化是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方向。建筑工业化能够提升建筑业的科技水平和地位,改变传统建筑业的操作方式、施工工艺和人们的观念,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建设成本;提高工人的技术技能,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程质量,降低质量通病;提高施工文明,降低事故频率;还能带动国内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冶金业、建材业、农业和装饰装修等行业的发展,加快实现建筑业的现代化。 关键词:工业化,建筑 abstract: construction industrialization is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architecture can promote industrializ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evel and position, changing the traditional construction mode of operat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the idea of people and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reduce the construction cost; improved worker technical skills, the reduction of labor intensity; improving engineering quality, reduce the quality problems;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civilization, reduce accident frequency; still can provide a boost to the domestic many related industry development, the promotion metallurgy industry, building materials industry, agriculture and decoration industries

关于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现状与思考

关于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现状与思考 摘要:当前建筑行业发展之势十分迅猛,从这一发展势态来看在建筑行业不断 进步发展过程中必然趋势已然成为建筑工业化发展。但从现阶段建筑工业化发展 实际情况来看,仍然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相应的发展效果和优势也并不十分显著,基于此,为确保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就需要针对其进行深入 的分析和探究,进而更好的推动建筑工业化发展。本文就我国工业化发展现状为 出发点,探索了相应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行业研究人员提供可 参考意见。 关键词:建筑;工业化发展;现状;思考 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其产业类型属于劳动密集型,加之此种产业具有较大的劳动力需求 以及较低的技术水平需求,因而使得我国建筑行业技术含量较为低下,随之而来的严重污染 以及较大浪费现象已然发展为阻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同时这些问题也对我国经 济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基于此,对于建筑行业来说,现阶段迫在眉睫的任务就是推 动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实现,这不仅是我国建筑行业革新发展的重要体现,同时借助建筑工业 化发展的有效实现,对我国建筑技术含量的提高以及建筑能耗与污染的降低等也能起到重要 积极作用,进而为能够更好发展的我国建筑行业提供良好保障。 一、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现状 对比发达国家技术水平来说,我国建筑设计以及建筑施工技术水平已然逐渐与其持平, 为进一步推动建筑行业发展,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可以以建筑技术可持续发展需要为依据, 对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进行积极探索,而在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建筑 工业化[1]。建筑工业化发展战略是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被提出的。这 一号召和指引使得我国在对一些先进国家经验借鉴的情况下,对标准化以及机械化的预制构 件与装配式建筑积极推行,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在20世纪中后期得到了充分体现,与此同时这一过程中也开始逐渐有效运用各种装配式体系,使得那一时期高层建筑建设需要 得到了充分满足。在此之后,随着装配式建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建筑行业的不断更新,建筑 行业中开始逐渐广泛应用现浇结构体系以及钢结构体系等,更好的保障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在当前建筑行业并未充分且正确理解建筑工业化的情况下,使得我国建筑工业发展受到 装配式建筑结构的影响而产生了一定阻碍和束缚,如过于局限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的建筑 工业化发展现象,仅以这一结构来发展建筑工业化必然会对建筑工业化更好的发展造成不良 影响,诸如墙板接缝渗漏和较差的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等问题的存在,使得我国建筑工业化发 展受到了严重影响。因此在当前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水平和发展效果并不良好,需要进行积 极不断的探究,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对现较体系工业化的不断研发和推进,借此才能为钢结 构应用和推广加强力度。 二、建筑工业化发展建议 (一)全面推进多模式建筑工业化工作 现阶段社会中建筑行业发展必然趋势已然成为建筑工业化,因此对建筑工业化发展不断 推动现实意义十分重大。为确保建筑工业化发展得以良好实现,在发展过程中就需要与全新 观念和建筑行业发展现状相结合,进而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以及现浇结构和钢结构等多个体

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与住宅产业化发展前景 张慧华河南建科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概述 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我国建筑行业蓬勃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面对我国现今土地出让费用的增加、劳动人工价格的不断上升、人们对节能环保要求意识的逐步提高,建筑行业所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为提高核心竞争力,新的行业产业模式——预制装配式建筑应运而生。 首先了解三个定义: (一)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指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混凝土结构,包括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全装配混凝土结构等。在建筑工程中,简称装配式建筑;在结构工程中,简称装配式结构。 (二)预制装配率,是指装配式建筑中,符合《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适宜采用预制构件的部分,使用的预制构件混凝土体积所占适宜部分内全部构件混凝土体积的比例。预制装配率=预制构件混凝土体积÷全部构件混凝土体积。 (三)预制构件,是指在工厂或现场预先制作的混凝土构件,如梁、板、墙、柱、阳台、楼梯、雨棚等。 传统的住房建造技术生产效率低、施工速度慢、建设周期长、材料消耗多且工人劳动强度大,这一系列状况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住宅的刚性需求。而装配式建筑具有以下特点:①设计多样化,可以根据住房要求进行设计;②功能现代化,可以采用多种节能环保等新型材料;③制造工厂化,可以使得建筑构配件统一工厂化生产,一气呵成;④施工装配化,可以大大减少劳动力,减少材料浪费;⑤时间最优化,使施工周期明显加快。因此,面对我国越来越大的住房需求,尽快优化建筑产业模式已势在必行。 装配式建筑注重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其施工过程中有效减少了建筑污水、有害气体、粉尘的排放和建筑噪音的污染,降低了建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各种影响,有利于提高建筑的劳动生产率,促进设计、建筑的精细化,提升建筑的整体质量和节能减排水率,促进了我国建筑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符合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 上海市政府相关文件要求,采用装配式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的住宅和商业、办公建筑总体预制装配率不低于15%,外环线以内地区不低于25%;在每年

建筑工业化——我国建筑业发展的方向(未来)20131028

建筑工业化——我国建筑业发展的方向 摘要:建筑体系成套技术日益成熟和完善,预制构配件生产能力、建筑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商品混凝土生产逐渐形成独立的行业……建筑业在朝着工业化方向发展。但是,在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前提下,我国建筑业的发展现状还是和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建筑工业化的要求发生了背离。大多数企业施工技术比较落后、施工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工程质量和安全事故居高不下,工程质量通病屡见不鲜,建设成本不断增大。笔者借鉴多方面的经验,整合各种资源,形成自己对于建筑工业化的看法,希望在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在工程建设高潮的今天,能对实现建筑业的现代化做出贡献!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越来越重视其居住的环境,尤其是企业等对工作环境也在不断的完善和提高,由此可见,建筑业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笔者结合现代建筑需求,谈一下箭镞工业化的实现。 关键词:建筑工业化、必要性 引言 建筑工业化,就是利用大工业的生产方式来建造工业和民用建筑,是建筑业从手工操作的小生产方式逐步过渡到社会化大生产方式的过程。要把不同类型的建筑工程作为工业产品,分别采用统一的结构形式和成套的标准构配件,采用先进的工艺,按专业分工,集中在工厂进行大批量生产,然后在现场进行机械化的施工安装。建筑工业化的基木内容,是建筑标准化和体系化,建筑构配件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和建筑管理科学化。 1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现状 国内基本上是在和国外同一时间提出了建筑工业化。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全国建筑业推行标准化、工厂化、机械化,大力发展预制构件和预制装配建筑,提出了建筑工业化发展之路。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经历了大发展时期,到20世纪80年代末,全国己有数万家构件厂。工厂化的新发展使商品混凝土得到了很大发展,我大、中城市(尤其是我国东部地区)基本上都已拥有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我国的建筑机械行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国产化,迅速缩小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 但是,目前我国建筑业的发展现状已经和当初提出的建筑工业化的要求发生了背离。当时,提出工业化的要求是希望我国的建筑业能够象制造业一样在作业的过程中能够做到标准化、系统化和部件的通用化,较少地受到外部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影响。 然而,当前国内的建筑业基本上仍然是以粗放型为主,浪费严重,没有形成规模效益;传统陈旧的技术还在大量使用,科技进步贡献率依然低下;建筑标准化工作严重滞后,部件标准化和通用化程度低;施工机械化和合理化程度不高;节电、节能、节水等先进的环保技术尚不能推广使用,阻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比较突出。

现代化建筑和工业化建筑的发展措施

浅谈现代化建筑和工业化建筑的发展措施 【摘要】建筑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建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科学技术不断走向现代化的今天,建筑的发展也正以快速的步伐向现代化迈进。高效率高质量的机械化工业化建筑,将逐渐的取代繁重复杂的手工劳动作业,现代化建筑应该采用先进适用的装备和技术,立足建筑化标准的基础,提高现代建筑的机械化水平,发展施工专业化。 【关键词】现代化建筑;机械化水平;发展措施 1 现代化建筑中建筑工业化的基本特征 现代化建筑中的建筑工业化是指通过现代化的制造运输安装及科学管理的大工业生产方式替代传统建筑中的分散低水平低效率的手工业生产方式。其实现的方式是以科学技术作为先驱,通过采用适用先进的装备和技术,在建筑标准化的基础上发展建筑构配件设备和制品的生产,培育技术服务体系以及市场中介机构,让建筑业的经营和生产活动逐渐的走上社会化和专业化的道路。 2 建筑工业化 2.1 含义:传统的建筑生产方式是以手工操作为主,这种生产方式的效率低下,规模较小,如果进行大规模的建筑群生产时,需要更多的手工劳动力,使成本大大增加。而建筑工业化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应运而生,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在以科技为导向的现代化建筑中,将以社会化大生产逐步的代替传统的小生

产方式,并使之逐步过渡最后完全取代。 2.2 建筑工业化的基本内容:要实现工业化建筑,必须使用适用的装备和工艺,使用先进的技术做后盾,在组织施工中科学合理,发展施工的专业化,提高施工机械化水平,将复杂繁重的手工劳动和湿作业减少。大力发展建筑构配件的设备制品生产和经营的规模,给建筑市场提供各种类建筑使用系列化的通用建筑构配件和制品,推动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在制度上,制定重要的基础标准(如公差与配合,合理建筑参数,模数协调和连接等)和统一的建筑模数,将标准化和多样化结合起来,合理解决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产品的标准,工艺的标准,企业管理的标准和工法等必须认真的建立并完善,不断的提高建筑标准化水平。在管理上,使用现代化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对资源配置进行优化,实行科学管理和组织,发展和培养信息管理系统和技术市场,从而使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 3 建筑工业化的发展 我国的建筑业今后发展方向是建筑工业化,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建筑生产量日益加大,因此要在我国实现工业化建筑还有一定的时间。近几年来由于建筑业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建筑规模不断扩大,我国的建筑业发展越来越快,且物质技术基础也有了较为显著的增强,不过整体上来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幅度并不大,且在质量上存在很多的问题,整体技术的进步比较缓慢。为保证各类建筑的最终

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现状与思考 方宇拯

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现状与思考方宇拯 发表时间:2019-07-25T09:55:55.690Z 来源:《建筑细部》2018年第27期作者:方宇拯 [导读] 回顾了我国各时期建筑工业化的发展状况,提出新时期发展建筑工业化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以实现建筑业产业转型与技术升级。杭州众义建设有限公司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回顾了我国各时期建筑工业化的发展状况,提出新时期发展建筑工业化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以实现建筑业产业转型与技术升级。按发展建筑工业化的目的与要求,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现代现浇结构和钢结构三种建筑工业化发展模式的特点进行了思考与分析,重点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目前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最后针对当前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情况提出有关建议:要全面推进多模式建筑工业化工作;要加强研发与工程示范应用;要立足于政策支持,也应注重市场化引导;要积极推进建筑工业化全产业链建设,并应积极推进 BIM 技术在建筑工业化中的应用。 关键词:建筑工业化发展;现状与思考 建筑工业化最早由西方国家提出,为解决二战后欧洲国家在重建时亟需建造大量住房而又缺乏劳动力的问题,通过推行建筑标准化设计、构配件工厂化生产、现场装配式施工的一种新的房屋建造生产方式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战后住房的快速重建提供了保障。这种预制装配式建造方式带来了显著提高的生产效率,随后美国、日本、前苏联、中国及新加坡等国家也相继致力于建筑工业化的研究与发展。 新时期,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我国的人口红利正在消失,建筑行业面临劳动力短缺、人工成本快速上升的问题,同时目前传统现场施工方式也面临环境污染、水资源浪费、建筑垃圾量大等日益突出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保持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推行建筑工业化,以实现“四节一环保”的要求。然而,目前国内相关地区对建筑工业化发展的热点过度聚焦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提出过高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应用比例,这有可能对建筑工业化的健康发展带来负面效果。因此,如何正确理解新时期建筑工业化的含义,正确引导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方向,是我们应该考虑的一个问题。 2. 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反思 2.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特点以及所存在的问题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的主要优点包括:现场环境污染小、预制构件工厂化制作、工作量小,然而,在推广过程中遇到以下问题: 2.1.1 建造成本 考虑到市场需求,相比于一般的制造业产品,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市场需求量较小,所以它没有被大批量地加工生产,无法享受“工厂化”带来的优惠,这也就带来了居高不下的生产费用,不仅如此,生产预制构件的企业还需缴纳 17% 的增值税,相比于土建施工领域的税率,处于较高的水平,在上述因素的制约下,预制构件的生产成本比传统的现浇施工成本还要高。此外,装配式结构对现场施工设备和人员提出较高的要求,还会产生额外的运输费用和构件节点连接成本。所以,相比于现浇结构,我国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建造成本较高。 2.1.2 标准化、模数化和多样性 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为加工生产预制构件提供便利,装配式建筑必须具备标准化、模数化特点,有利于项目设计和施工工作的开展。和民用建筑不同的是,在工业建筑中很容易实现模数化、标准化,所以我们应该加大力度研究如何在民用建筑中实现模数化、标准化。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一味追求建筑标准化,很容易忽视建筑的差异性,由于建筑兼具工业性和艺术性的双重特点,所以在对装配式建筑进行推广时,一方面要做好模数化、标准化工作,另一方面还要恰当处理好标准化和多样性之间的关系,不能因为追求建筑的标准化而忽略了建筑的多样化,也不能因追求多样化而不要求标准化,应该使建筑成为能够满足人们实际需求的艺术品。 2.1.3 预制率和装配率 就目前工业化建筑评价体系来看,装配率和预制率是重点的考核对象,它们只有达到一定比例才能够称之为工业化建筑,但是,应该在综合考虑建筑特性的基础上,来确定预制率和装配率的比例,发展装配式建筑可以将装配和现浇结合在一起,在预制的过程中不能仅仅考虑预制率,如果预制率过高,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成本和费用。 2.2 现浇结构体系所存在的问题 现浇结构体系这种建造方式具有较高的工业化程度,往往采用现代化现浇技术。之前,现浇体系中的混凝土就采用工厂化生产、商品化配送这种工业化模式,然而,像钢筋和模板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加工,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还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所以我们应该对现场现浇体系提出更高的要求,以满足建筑工业化的要求。也就是说,在现场解决模板与钢筋的加工问题,是现场现浇结构体系工业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此问题的解决,能够减轻工人的工作量、节约人力资源,现浇结构体系也具有“四节一环保”的特点,并保留了现浇结构良好的整体性,相比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现浇结构体系实现了由工厂车间浇筑混凝土到工地现场浇筑混凝土的转变,此外,在连接安装方面,要比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简单。为了进一步促进现浇结构的工业化发展,需尽快顺利解决如下问题: 3. 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建议 3.1 全面推进多模式建筑工业化工作 就现在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情况来看,在推进建筑工业化的过程中应该更新观念,采用多模式,也就是综合运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现代现浇结构体系、钢结构体系。此外,政府主管部门应该提前进行市场调研,以高新技术为支撑,在此基础上完成建筑工业化的顶层设计,此外,还应颁布实施指南和意见,加强行业管理,强调多个模式共同发展的重要性,为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指明方向, 3.2 加强研发与工程示范应用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结合国家“十三五”重点专项“绿色建筑与建筑工业化”课题的具体内容,无论是科研院所、高校,还是相关企业和产业联盟需要进一步开展研发关键技术的工作,建立健全相关标准体系,设计工程应用试点。对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来说,需要深入研究BIM 技术与设计软件、现场施工安装技术和质量控制、标准化与模数化、节点连接技术、结构体系、预制构件加工和生产设备;对于现场现浇体系而言,应该深入研究成型钢筋加工和连接技术、工业化建造集成平台、新型铝合金复合模板和商品混凝土绿色化生产;对于钢结构体系而言,应重点研究钢结住宅复合外挂墙板技术、新型连接节点、设计与制作安装中 BIM 一体化应用技术等问题。

建筑工业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建筑工业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建筑工业化是指用现代工业生产方式和管理手段代替传统的,分散的手工业生产方式来建造房屋,也就是和其他工业那样用机械化手段生产定型产品。建筑工业化的定型产品是指房屋、房屋的构配件和建筑制品等。建筑工业化的基本特征表现在标准化、机械化、工厂化、组织管理科学化四个方面。机械化的生产与施工是建筑工业化得核心。设计标准化是建筑工业化的前提条件。工厂化是建筑工业化的手段。组织管理科学化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保证。 1974年,联合国出版的《政府逐步实现建筑工业化的政策和措施指引》中定义了“建筑工业化”:按照大工业生产方式改造建筑业,使之逐步从手工业转向社会化大生产的过程。它的基本途径是建筑标准化,并逐步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建设速度,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质量。 建筑工业化的特点 传统建筑生产方式,是将设计与建造环节分开,设计环节仅从目标建筑体及结构的设计角度出发,而后将所需建材运送至目的地,进行露天施工,完工交底验收的方式;而建筑工业化生产方式,是设计施工一体化的生产方式。标准化的设计,至构配件的工厂化生产,再进行现场装配的过程。建筑工业化颠覆传统建筑生产方式,最大特点是体现全生命周期的理念,将设计施工环节一体化,设计环节成为关键,该环节不仅是设计蓝图至施工图的过程,而需要将构配件标准、建造阶段的配套技术、建造规范等都纳入设计方案中,从而设计方案作为构配件生产标准及施工装配的指导文件。与传统建筑生产方式相比,建筑工业化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除以上所述外,建筑工业化还有如下几个特点: 提升工程建设效率。建筑工业化采取设计施工一体化生产方式,从建筑方案的设计开始,建筑物的设计就遵循一定的标准,为大规模重复制造与施工打下基础。遵循设计标准,构配件可以实现工厂化的批量生产,及后续短暂的现场装配过程,建造过程大部分时间是工厂,采用机械化手段、一定技术工人操作完成。与传统的现场混凝土浇筑、缺乏培训的低素质劳务工人手工作业对比,建筑工业化将极大提升工程的建设效率。发达经济体预制装配建造方式与现场手工方式相比节约工期可达30%以上。 提升工程建设品质。工厂化预制生产的构配件,设备精良,工艺完善、

浅析工业化建筑与现代化建筑的发展

浅析工业化建筑与现代化建筑的发展 建筑工程是指各种房屋、建筑物的建造工程,必须通过施工活动才能完成。一般建筑工程多涉及房屋及其附属设施等等,所以,建筑工程的质量好坏就严重影响到建筑项目的使用安全。 1.建筑工业化的含义和基本特征(四化一改);工业化建筑的类型 2.砌块建筑:特点、设计要求;常用砌块的类型及砌块墙体构造。 3.大板建筑:特点、设计要求;内外墙板、楼板及屋面板类型(材料、受力、复合);节点构造,外墙板缝防水构造(材料防水、构造防水)。 4.装配式框架板材建筑:骨架结构系统,框架结构特点;按材料分类,按施工方法分类;结构布置及传力系统;柱网形式及常用尺寸;框架节点连接;框架结构外墙构造,外墙的类型及材料(砖、砌块、板材及幕墙),外墙的搁置位置与建筑立面造型,外墙与外墙、外墙与框架的连接;板柱结构系统及其外墙,板柱结构组成形式和力的传递,板柱的节点连接,墙体材料及构造。 5.大模板建筑:特点,设计要求;类型,墙体材料及节点构造。 6.滑模建筑:特点,设计施工要求及类型。 7.升板建筑:特点,施工要求;楼板类型及构造节点。 8.盒子建筑:特点及类型;组装方式与构造。 一、建筑工业化 (一)技术支持 无论是工业建筑,还是民用建筑,工程本身都是由许多环节构成的。在工程质量管理中,每一环节的设计与具体实施都需要足够的技术支持。缺乏了技术的支持,工程的质量必然难以保证,而且各工序之间的衔接也要有相应技术的支持。 (二)严格技术标准 为了保障工程质量,任何工程项目都有严格的技术标准。工程技术标准是由专业技术人员和工程师共同研究和制定的,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可操作性的特点。只有工程各环节都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施工,才能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 (三)严格检查隐蔽工程 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中出现很多隐蔽工程,对于隐蔽工程的管理也是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国内已经有很多成熟的、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只有工程管理者加强监督和监理,才能有效保证隐蔽工程的质量。 二、建筑工业化的发展 建筑工业化是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方向。近年来,随着建筑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建筑规模的持续扩大,建筑业发展较快,物质技术基础显著增强,但从整体看,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不大,质量问题较多,整体技术进步缓慢。为确保各类建筑最终产品特别是住宅建筑的质量和功能,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建设速度,改善劳动条件,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建筑业尽快走上质量效益型道路,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我们主要吸取我国几十年来发展建筑工业化的历史经验,以及国外的有益经验和作法;考虑我国建筑业技术发展现状、地区间的差距,以及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特点;适应发展建筑市场和继续深化建筑业体制改革的要求;重点是房屋建筑,特别是量大面广、对提高人民居住水平直接相关的住宅建筑。 预制装配式结构应积极提倡。目前,大量的混凝土结构都是现场浇筑的,不

工业化建筑发展现状

工业化建筑发展现状 摘要:论文通过对新型工业化建筑的定义、国内外起源和发展历程的介绍阐述 了发展新型工业化建筑的实际意义。以万科集团在装配式建筑方面的研发与生产 为例介绍了国内工业化建筑近年来取得的成果。通过对国家针对新型工业化建筑 制定的规划和实施方案的介绍阐述了建筑工业化已经成为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重 要方向。 关键词:工业化建筑装配式建筑十三五绿色建材 1. 引言 当前,我国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粗放的传统建造模式在建筑活动中仍较为普遍, 房屋建造的工业化水平较低、生产方式落后、劳动力供给不足、高素质建筑工人短缺、房屋 建造的质量和效益不高,使得传统的发展模式和建造方式越来越难以为继。从发达国家走过 的道路来看,随着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房屋建设必然走工业化、集约化、产 业化的道路。因此,在我国发展新型建筑工业化,是一项意义重大而十分迫切的任务。近年 来我国大力推行建筑工业化进程。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工业化整体水平还远远落后。 2. 工业化建筑定义 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混凝土结构,包括装配整体式混凝土 结构、全装配混凝土结构等。简称装配式结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相对于现场浇筑的混凝 土结构而言的,其全部或部分结构构件是在工厂预制、现场安装,体现了房屋建造的工业化 生产方式,实现了建筑生产方式的转变和技术升级,提高了建筑工程质量和劳动效率,降低 了劳动强度,减少了建筑垃圾排放。钢结构主体结构中的梁、柱等结构构件均为工厂预制的 工业化产品,现场通过装配的方式施工,不存在类似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现场浇筑,是必然 的装配式结构之一。 3. 建筑工业化的起源与发展 20世纪初期,德国著名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发表了他对未来工业化建造的愿景,即希望 能够“像生产汽车一样生产房屋建筑”。随着工业化建造技术的逐渐成熟,其成本低、工期短、返工率低、产品质量高等众多传统建筑模式无法企及的优势日渐凸显[1, 2],上世纪五、六十 年代,欧洲多数国家的大批住宅均采用工业化预制技术建设,广泛的产业实践中总结并形成 了一套相对完整和标准的工业化住宅建设技术体系[3]。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一些发达 国家的建筑工业化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国内建筑工业化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期的时间被定义为我国 建筑工业化生产、研究与实践又的里程碑时期。此期间,在我国建设层面利好政策和居民对 住宅新功能新技术的需求推动下,政府牵头开始大力推进建筑工业化相关新技术、新科技、 新工艺的研究探索。技术的推动,从根本上加速了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与此同时,利好 政策也吸引和推动了大批企业对建筑工业化的尝试性实践。“十二五”期间,住建部提出了要 建设3600万套保障房的目标,这一政策指示为工业化的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实施平台。保障 房的规模化、系列化和标准化为工业化的前期推广提供了最佳突破口,预制部品规模化生产 的利润和社会效应获得了一些大型企业对工业化住宅实践的青睐。在这一时期,工业化保障 房和经济性住房的建设成为了工业化发展历程中的关键一环。 从近五年,已有一大批企业从观望到投入实践,教育和科研机构也在可持续发展的大背 景下将目光转向了建筑工业化。工业化建造曾是西方城市化的核心力量,在我国也存在巨大 的市场潜力。我国建筑工业化经过几十年的摸索和推广,现已初具规模。到2013年底,全 国范围内累计新开工的工业化建筑面积达1200万平方米,2014年新开工的工业化建筑面积 达1800万平方米,2015年这一数字超过4000万平方米[9]。 其中万科集团在探索建筑工业化的道路上起步较早,2003年即开始建筑工业化的探索, 还发布了万科的“双标” 文件,即《住宅使用标准》和《住宅性能标准》,这是万科一系列内 控标准开始建立的标志。2004年,在标准化工作的基础上,成立了工厂化中心,开始万科 工业化住宅的研究工作。在启始阶段,经过对国际上各种工业化住宅体系的调研,结合国内

制约建筑工业化发展的主要问题

制约建筑工业化发展的主要问题 建筑工业化是近代建筑业发展趋向。是由施工技术的变革开始,其核心在于实现建筑业向制造业的巨大转变,并通过现场拼装实现快速的建设流程。从二十世纪初,以美国的大型钢筋混凝土空心预制楼板的使用为起点,建筑工业化成为二十世纪建筑业发展的重要标志。随后前苏联、英国、丹麦、法国等国家先后出现了多种工业化建筑体系。 随着我国建筑工业化的进步,手工操作历史的改变,建筑体系成套技术日益成熟和完善。建筑施工生产专业化、社会化进一步发展,一些原属于施工企业内部的工艺过程已经逐步成为独立的行业,加快推进了建筑专业化的发展,使得建筑业产业结构的分化、整合明显加快。 但在高速发展进程中,随之而来也出现了一些外在的制约和内在的问题。 外在的制约: 我国住宅工业化创立自 1950 年代初期,伴随着解决居住问题的工业化思路,住宅工业化历经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道路。20 世纪末至 21 世纪初的 10年期间,由于我国住宅产业化方针政策的推动和住宅技术发展的需求,住宅科技进步加速发展,我国住宅工业化生产、研究与实践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政府对住宅产业化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取得了一定成效,许多民营企业对住宅工业化技术问题也进行着许多尝试,其建设实践也进一步推动了住宅工业化技术的发展。比较而言,由于认知水平、社会经济、产业政策和技术研发等方面诸多因素的制约下,使得我国住宅工业化历经数十年发展,并未取得长足的进步,我国住宅工业化仍处于生产方式的转型阶段。我国住宅的工业化道路该如何走,有没有一种可行的技术发展模式既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行业各界的热烈讨论的话题,其核心问题是对住宅生产工业化发展的基本理念认识模糊和技术途径理解偏差,其严重制约了我国住宅工业化及技术的发展 首先是建设项目的独特性与工业化的标准化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 这种状况导致了以项目为核心的建设管理思想在建筑业依旧是主导,项目管理而不是生产流程的系统化管理依旧是建筑管理的主要思想方法。 但基于企业内部的需求,专业化的部门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并有效降低成本,或当企业面临市场周期性波动时,或建设项目有独特性要求时,庞大的组织体系,将成为企业难以摆脱的运行负担。 其次是传统的建筑结构设计理论对预制混凝土结构的存在认识偏差。作为我国主流结构体系,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设模式被传统的结构理论所固化——必须是现浇的。传统的结构设计理论认为,预制混凝土结构(简称为预制结构)列为“不安全的”——整体性差、抗震性差。作为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以现浇混凝土结构(简称为现浇结构)为主的发展理念已经在业内深入人心,几乎没有一个设计者会对于预制结构提出与主流认识所不同的见解。正因为如此,设计者不会主动采用预制结构,研究人员也不会有意识地研究这种被认为是不可行的结构模式。 内在的问题: 首先是工业化水平低,生产效率差。目前我国住宅建设仍以现场手工操作为主,工人的劳动强度大,生产条件差,劳动生产率低。而发达国家已基本实现了住宅建筑工业化。相对来说,国内对于住宅工业化比较陌生。新的技术就要有新的操作方式方法,而现有的工人多数都对住宅工业化工艺不熟练甚至是不知道,以至于生产效率普遍不高。 住宅工业化刚刚兴起,这样的宏观条件下势必导致技术有待完善,相对各方面的技术人才短缺且没有对应的学校培养专业型人才,这便导致了企业招聘时的高成本和低效率。相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