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听课评课记录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听课评课记录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听课评课记录

《爬山虎的脚》听课评课记录

在《爬山虎的脚》这一课的教学中,邵老师使用了微视频,整个课堂气氛你活跃,教学效果良好,下面针对听课情况开始评课。

一、讲课老师简介自己的教学设计

《爬山虎的脚》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作者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叶圣陶。课文向我们介绍了爬山虎的叶子和脚的形状特点以及它是怎样用“脚”一步一步往上爬的,来启发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要注意留心细致地观察身边的事物。

这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中年级学生,他们的思维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所以为了增加课堂教学的形象性,提高教学效果,我采用实物爬山虎的叶子展示、微课程的使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解决问题,从而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二、听课老师评课

孙老师认为:这节课是一篇经典的课文,进过几次教材改革,这篇课文仍然保留。在以往的课堂上,老师们都能做到通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邵老师这点也做得很好,不过这节课采用了微视频,给整个课堂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良好。

李老师认为:这篇课文的教学我采用信息技术与课文相整合,通过动画向同学们展示了爬山虎的叶子从嫩红到嫩绿以及脚的生长过程爬墙过程,渲染了课堂气氛。将抽象的事物,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变得鲜活、直观,同学们兴趣盎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看见同学们个个学习劲头高涨,让我感受到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优势。

吴老师认为:这堂课孩子们读书的时候非常活跃,兴趣高涨,有的同学读起来声情并茂。课堂上多给孩子们朗读的时间,让孩子们能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一个很好的训练。其次,孩子们在课堂上有合作意识,通过两次的小组合作学习,为孩子们创设了协作学习条件和氛围,让孩子们具备了协作意识,学会合作。

朱老师认为:这节课注重了学生的读写训练,注重让学生边观察边积累,在学生叶圣陶爷爷细致观察事物的基础上,进行小练笔,提问学生你知道哪

些与爬山虎相似的植物呢?(葡萄、冬瓜、牵牛花……)说说你它们的特点,把它写下来。这点很实用。对于本课的教学难点“爬山虎是怎样爬的”采用了微课程,能很有效地突破重难点,这点效果很好。如果学习这课之前,提早布置学生观察熟悉的植物,小练笔效果会更好。

三、评课总结

《爬山虎的脚》这一课,教学设计合理,结构清晰,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特别是微课程的使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完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