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主蒸汽系统的工艺流程

电厂主蒸汽系统的工艺流程

电厂主蒸汽系统的工艺流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燃料燃烧:燃料比如煤、天然气、油等在锅炉内燃烧,释放热能。

2. 锅炉产热: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燃烧气体与锅炉内的水/水蒸汽进行热交换,将水加热成为高温高压蒸汽。

3. 蒸汽扩容:高温高压蒸汽通过蒸汽汽轮机进行扩容,释放出部分热能,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

4. 电能产生:扩容后的蒸汽驱动发电机转动,产生电能。

5. 排汽循环:扩容后的蒸汽经过汽轮机后,变成低温低压的汽水混合物,被排出汽轮机,进入凝汽器。在凝汽器内,蒸汽被冷却成为冷凝水,然后通过泵将冷凝水重新压回锅炉,经过加热后再转化为蒸汽,循环使用。

6. 冷却水系统:锅炉和凝汽器内部需要有冷却水进行冷却,冷却水通过冷却塔或者其他冷却设备降低温度后循环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电厂主蒸汽系统的基本工艺流程,具体还会涉及多个辅助系统,比如给水系统、循环水系统、返灌系统等,用于确保主蒸汽系统的稳定运

行。此外,不同类型的发电厂如燃煤电厂、天然气电厂、核电厂等可能在工艺流程上存在一些差异。

电厂生产工艺流程

电厂生产工艺流程 电厂生产工艺流程是指整个电厂的电力生产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燃料供应、发电设备、发电运营和最终输送电力。 首先是燃料供应环节。电厂使用各种能源燃料来发电,如煤炭、天然气、核能等。根据电厂使用的燃料种类,需要有专门的燃料供应系统,包括储存、输送和处理燃料的设备。比如煤炭电厂需要储存和破碎煤炭的设备,天然气电厂则需要天然气管道来输送燃料。 其次是发电设备环节。电厂的核心是发电设备,主要由锅炉或燃气轮机、蒸汽涡轮机和发电机组成。在燃煤电厂中,燃料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蒸汽通过蒸汽涡轮机驱动发电机发电;在天然气电厂中,天然气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燃气通过燃气轮机驱动发电机发电。同时,电厂还需要配置辅助设备,如冷却水系统、废气处理系统等。 再次是发电运营环节。电厂的发电设备需要经过调试和启动,保证设备能够正常运行。运行过程中,需要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参数,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维护,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同时,还需要进行能源管理和安全管理,合理安排发电计划,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最后是输送电力环节。电厂发电后,需要将电力输送到用户终端。这需要通过输电线路将电力从发电厂输送到变电站,然后再通过配电设备将电力输送给用户。输电线路一般采用高压输电,可以通过降低输电损耗和提高输电效率来减少能源浪费。

综上所述,电厂生产工艺流程包括燃料供应、发电设备、发电运营和输送电力等多个环节。在整个流程中,需要合理安排燃料供应,保证发电设备的正常运行,有效管理和维护设备,以及确保电力可靠地输送给用户。电厂工艺流程的高效运行对于保证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火力发电厂生产流程介绍

目录 一、火力发电厂概况 (1) 1、火电厂的分类 (1) 2、火力发电厂的工作流程 (1) 二、火力发电厂的工作原理 (2) 1、燃煤系统 (2) 2、汽水系统 (3) 3、电气系统 (4) 三、火力发电厂对环境的影响 (5)

一、火力发电厂概况 1、火电厂的分类 (1)按燃料分类:①燃煤发电厂,即以煤作为燃料的发电厂;②燃油发电厂,即以石油(实际是提取汽油、煤油、柴油后的渣油)为燃料的发电厂;③燃气发电厂,即以天然气、煤气等可燃气体为燃料的发电厂;④余热发电厂,即用工业企业的各种余热进行发电的发电厂。此外还有利用垃圾及工业废料作燃料的发电厂。(2)按原动机分类:凝汽式汽轮机发电厂、燃汽轮机发电厂、内燃机发电厂和蒸汽-燃汽轮机发电厂等。(3)按供出能源分类:①凝汽式发电厂,即只向外供应电能的电厂;②热电厂,即同时向外供应电能和热能的电厂。 图1 火力发电厂总图 2、火力发电厂的工作流程 现代化火电厂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生产电能与热能的工厂。它由下列5个系统组成:①燃料系统。②燃烧系统。③汽水系统。④电气系统。在上述系统中,最主要的设备是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它们安装在发电厂的主厂房内。主变压器和配电装置一般装放在独立的建筑物内或户外,其他辅助设备如给水系

统、供水设备、水处理设备、除尘设备、燃料储运设备等,有的安装在主厂房内,有的则安装在辅助建筑中或在露天场地。火电厂基本生产过程是,燃料在锅炉中燃烧,将其热量释放出来,传给锅炉中的水,从而产生高温高压蒸汽;蒸汽通过汽轮机又将热能转化为旋转动力,以驱动发电机输出电能。到80年代为止,世界上最好的火电厂的效率达到40%,即把燃料中40%的热能转化为电能。 在上述系统的所有设备中,最主要的设备是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它们安装在发电厂的主厂房内。主变压器和配电设备一般是安装在独立的建筑物内和户外;其他辅助设备如给水系统、供水设备、水处理设备、除尘设备、燃料储运设备等,有的安装在主厂房内,有的则是安装在辅助建筑中或在露天场地。 二、火力发电厂的工作原理 图2 火力发电厂工艺流程 1、燃煤系统 燃烧系统由运煤、磨煤、燃烧、风烟、灰渣等环节组成,下面对各个环节进行详细介绍: (l)运煤系统。据统计,我国用于发电的煤约占总产量的4/1,主要靠铁路运输,约占铁路全部运输量的% 40。为保证电厂安全生产,一般要求电厂贮

火力发电厂的基本生产过程

火力发电厂的基本生产过程 这里介绍的是汽轮机发电的基本生产过程。 火力发电厂的燃料主要有煤、石油(主要是重油、天然气)。我国的火电厂以燃煤为主,过去曾建过一批燃油电厂,目前的政策是尽量压缩烧油电厂,新建电厂全部烧煤。 火力发电厂由三大主要设备——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及相应辅助设备组成,它们通过管道或线路相连构成生产主系统,即燃烧系统、汽水系统和电气系统。其生产过程简介如下。 1.燃烧系统 燃烧系统如图2-l 所示,包括锅炉的燃烧部分和输煤、除灰和烟气排放系统等。煤由皮带输送到锅炉车间的煤斗,进入磨煤机磨成煤粉,然后与经过预热器预热的空气一起喷入炉内燃烧,将煤的化学能转换成热能,烟气经除尘器清除灰分后,由引风机抽出,经高大的烟囱排入大气。炉渣和除尘器下部的细灰由灰渣泵排至灰场。 2.汽水系统 汽水系统流程如图2-2 所示,包括锅炉、汽轮机、凝汽器及给水泵等组成的汽水循环和水处理系统、冷却水系统等。 水在锅炉中加热后蒸发成蒸汽,经过热器进一步加热,成为具有规定压力和温度的过热蒸汽,然后经过管道送入汽轮机。 在汽轮机中,蒸汽不断膨胀,高速流动,冲击汽轮机的转子,以额定转速(3000r/min)旋转,将热能转换成机械能,带动与汽轮机同轴的发电机发电。 在膨胀过程中,蒸汽的压力和温度不断降低。蒸汽做功后从汽轮机下部排出。排出的蒸汽称为乏汽,它排入凝汽器。在凝汽器中,汽轮机的乏汽被冷却水冷却,凝结成水。 凝汽器下部所凝结的水由凝结水泵升压后进入低压加热器和除氧器,提高水温并除去水中的氧(以防止腐蚀炉管等),再由给水泵进一步升压,然后进入高压加热器,回到锅炉,完成水—蒸汽—水的循环。 给水泵以后的凝结水称为给水。 汽水系统中的蒸汽和凝结水在循环过程中总有一些损失,因此,必须不断向给水系统补充经过化学处理的水。补给水进入除氧器,同凝结水一块由给水泵打入锅炉。 3.电气系统 电气系统包括发电机、励磁系统、厂用电系统和升压变电站等。 发电机的机端电压和电流随其容量不同而变化,其电压一般在10~20kV 之间,电流可达数千安至20kA。因此,发电机发出的电,一般由主变压器升高电压后,经变电站高压电气设备和输电线送往电网。极少部分电,通过厂用变压器降低电压后,经厂用电配电装置和电缆供厂内风机、水泵等各种辅机设备和照明等用电。

火电厂工艺流程

火电厂工艺流程 篇一:火力发电厂生产流程 热力发电厂以煤为燃料火力发电厂生产流程 煤在锅炉内燃烧,蒸发将锅炉里的水加热生成蒸汽,然后将来自 锅炉的蕴含具有一定温度、压力的蒸汽经主汽阀和调节汽阀进入汽轮 机内,依次流过一系列环形安装的喷嘴栅和动叶栅而膨胀做功,将其 热能转换成推动助推汽轮机转子旋转的机械能,通过联轴器驱动发电 机发电。膨胀做功后的蒸汽由水冷式排汽部分衰减排出,排汽至凝汽 器凝结成水,再送至加热器、涡轮机经给水送往锅炉加热成蒸汽,如 此循环。也就是蒸汽的在喷嘴栅中首先转变为动能,然后在动叶栅中 再使这部分转变为机械能。工作原理就是一个能量转换操作过程,即 热能--动能--机械能--电能。先前将电发送出去。 煤炭的热能通过锅炉转化为高温高压的,高温高压的通过汽轮机 转化为转子的旋转机械能,机械能再通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 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过程在现代火电厂中,燃料演变的化学能转变 为电能是在复杂热力循环的基础上完成的,这种循环使发电厂的热经 济性得到了博得很大的提高。 通常将燃料运至电厂,经输送加工后,送入锅炉需要进行燃烧, 使燃料中的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并传递促使给锅炉中的水,使水变成高 温高压的蒸汽,通过管道将压力和温度都较高的过热蒸汽送人汽轮机,积极推动汽轮机旋转作功,蒸汽参数则迅速降低,最后排入凝汽器。 在这一过程中,蒸汽的热能转变为汽轮机转化线圈旋转的机械能。 发电机与汽轮机是用联轴器相连一同旋转的,汽轮机汽缸的机械能,通过发电机转变成电能。发电机催生的电能,经升压变压器后送 人输电线路提供给用户。

火力发电厂的主要系统二氧化碳与燃烧系统:用煤将炉水烧成蒸汽(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1)燃煤制备流程:煤从储煤场经输煤皮带送到锅炉房的煤斗中,再进入磨煤机制成煤粉。煤粉与来自空气预热器的热风混合后喷出锅炉炉膛燃烧。 (2)烟气流程:煤在炉内燃烧后产生的热烟气经过锅炉的各部受热面传递热量后,流进除尘器及烟囱排入大气。 (3)通风流程:用送风机供给煤粉燃烧时所需要的空气,用吸粉机吸出煤粉燃烧后的烟气并排入大气。 (4)排灰流程:炉底排出的灰渣以及除尘器下部排出的细灰用机械或水利派往储灰场。 汽水系统:蒸汽积极推动汽轮机做功(热能转化成为机械能) (1)汽水流程:水在锅炉内变成过热蒸汽,过热蒸汽蒸汽轮机在汽轮机中才不断膨胀、高速流公,推动汽轮机高速旋转,最后排入凝汽器中冷凝成水,再经升压、除氧、加热后送回锅炉,形成闭合的汽水循环。 (2)补给水流程:汽水循环中水有损失,必须经常补充,补给水要经过化学处理,水质合格后送入汽水系统。 (3)冷却水流程:在汽轮机排气的凝结过程中,引爆的点燃大量的潜热需有冷却水带走。冷却水的吸取,冷却即构成其设施构成空气冷却流程。 电气系统: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机械能裂解为电能),并通过输配电系统将电能送往用户。 (1)向外供电流程:发电机发出的电能由变压器升压后,经高压配电装置和输电线路送往用户。

蒸汽流程

1、汽轮机蒸汽流程 蒸汽从锅炉经主蒸汽管分别到达汽轮机两侧的主汽阀和调节汽阀,并由导汽管进入高压缸内的蒸汽室,进入喷嘴室和调节级,然后再流经高压缸各级。高压缸排汽从下部排出经再热冷段蒸汽管回到锅炉再热器。从锅炉再热器出来的再热蒸汽经由再热热段蒸汽管到达汽轮机两侧的再热主汽阀与再热调节汽阀,并从上、下部两侧进入中压缸。中压缸向上排汽经中低压连通管分别导入两个低压缸之中部,蒸汽从低压缸中部进入,然后分别流向二端排汽口进入下部排汽装置。汽缸下部留有抽汽口,抽汽用于给水加热。 2、电厂生产过程 燃料(煤)经火车或者汽车运送至电厂煤场,经过输煤皮带等设备将煤输送至原煤仓内,再由给煤机将煤送至磨煤机内磨制成煤粉,经分离器分离后,合格的煤粉送至炉膛燃烧放热,燃烧的煤粉放出大量的热能将炉膛四周水冷壁管内的水加热成汽水混合物。汽水混合物被锅炉汽包内的汽水分离器进行分离,分离出的水经下降管送到水冷壁管继续加热,分离出的蒸汽送到过热器,加热成符合规定温度和压力的过热蒸汽,经管道送到汽轮机作功。过热蒸汽在汽轮机内作功推动汽轮机旋转,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发电机发出的三相交流电通过发电机端部的引线经变压器升压后引出送到电网。在汽轮机内作完功的过热蒸汽被凝汽器冷却成凝结水,凝结水经凝结泵送到低压加热器加热,然后送到除氧器除氧,再经给水泵送到高压加热器加热后,送到锅炉继续进行热力循环。机组采用中间再热过程,即把在汽轮机高压缸做功之后的蒸汽,送到锅炉的再热器重新加热,使汽温提高到一定(或初蒸汽)温度后,送到汽轮机中压缸继续做功。输送煤粉的风由一次风机提供,经空预器加热后送入磨煤机带动煤粉进入炉膛进行初步燃烧;二次风(辅助风)由送风机提供,补充炉膛燃烧所需的空气并使煤粉完全燃烧,燃烧后生成的烟气,经电除尘、引风机、脱硫等设备,最后经过烟囱排入大气中。从水源地(黄河岸边)抽取来的水(黄河水)经沉淀、气浮、过滤、超滤、反渗透等方法,制成合格的除盐水,除盐水经除盐水泵送至机组的除盐水储水箱,经补水泵补至机组的热井,补充正常运行中机组凝水的损耗。 (1)在高热负荷区的水冷壁采用内螺纹管,以防止发生膜态沸腾。 (2)水平烟道及竖井烟道均为包墙过热器,有利于悬吊与密封。 传热恶化 所谓沸腾传热恶化是指在一定的工况参数下管壁同沸腾工质间的换热系数突然下降、加热壁面同沸腾工质间的换热量大大减少(对于恒壁温系统)或壁面温

热电厂的工艺流程

热电厂的工艺流程 热电厂是利用燃煤等能源进行发电的设备,其工艺流程包括燃烧、蒸汽发生、蒸汽压缩、发电及废气处理等几个重要环节。以下是一个热电厂的典型工艺流程: 首先,燃烧是热电厂的第一个关键步骤。燃料(通常为煤炭)在锅炉内燃烧,产生高温的燃烧气体。燃烧同时会释放大量热能,用于加热锅炉内的水。 接下来是蒸汽发生阶段。在锅炉中,通过将锅炉内的水循环加热,水会逐渐变成高温高压的蒸汽。锅炉内的燃烧气体会在炉膛中和水进行热交换,使水不断加热成蒸汽。 然后是蒸汽压缩过程。高温高压的蒸汽进入汽轮机,驱动机械装置进行旋转。汽轮机通常是一台多级式的轴流式涡轮机,将蒸汽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在汽轮机的转子内,蒸汽会一级接一级地流过多个轴流叶片,并因此逐渐膨胀,从而驱动转子转动。 接下来是发电阶段。汽轮机的转子通过联轴器与发电机的转子相连,旋转力矩会通过转动发电机的磁场产生电能。发电机内的励磁线圈产生磁场,旋转转子在磁场的作用下会产生感应电动势。这个电动势经过电缆传输至变电站,经过变压器升压后输送到电网上。 最后是废气处理。燃烧产生的废气包含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为了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热电厂需要

进行废气处理。废气处理系统通常包括除尘、脱硫和脱氮等环节。除尘装置用于去除燃烧废气中的悬浮颗粒物;脱硫装置则使用吸收剂将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吸收,从而减少大气排放;脱氮装置则通过催化剂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转化为无害的氮气。 以上就是一个典型热电厂的工艺流程。通过这个流程,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能会转化为电能,为人们提供供电服务,并通过废气处理减少环境污染。热电厂在现代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需要不断探索技术创新,以进一步提高发电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

火电厂生产过程

火电厂生产过程 火电厂是一种以燃烧化石燃料或生物质为燃料、通过蒸 汽动力发电的发电厂。火电厂是目前全球发电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大型能源企业的核心产业。下面我们将介绍火电厂的生产过程。 一、燃料处理及送燃 在火电厂生产过程中,燃料是最核心的组成部分。燃料 形式多样,包括煤、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和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不同的燃料需要针对性的加工、处理和送燃。在进入火电厂前,煤炭、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需要被特定设备进行破碎、筛分、洗涤、干燥等预处理,确保其质量和能量输出。对于生物质燃料,需要进行碾压、干燥、粉碎等加工。而无论是哪种燃料,都需要通过输送带或管道送入锅炉室。 二、锅炉燃烧生产蒸汽 锅炉是火电厂的核心设备,是将燃料的能量转换成蒸汽 能量的关键环节。锅炉一般分为燃烧系统、水循环系统、蒸汽系统、控制系统四个部分。在锅炉室内,燃料通过给燃油或燃气点燃或在锅炉内进行燃烧,释放出大量的能量,燃烧产物在烟囱中排放。同时,经过空气预热、除尘、脱硫、减氮等处理后的空气通过进风机送入锅炉室,有效控制锅炉内的燃烧过程。锅炉中的水通过管道进入锅炉,在锅炉中加热转化成高温高压的蒸汽,进入汽轮机。 三、汽轮机推动发电机转动 蒸汽在锅炉之后进入汽轮机,汽轮机转子上的高速转动

产生了电动力。汽轮机是由旋转基部、叶片和定子三部分构成的。其中旋转基部为一个转轴,上面附有数百个叶片,使蒸汽流动并驱动转轴旋转。定子为周围壳体。乘以汽轮机的旋转效率,使机械能转化成为电能,最终输出给市场使用。进行同步调节,把电能输送到变电站连接到电网中。 四、废气处理 火电厂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气和二氧化碳等大气 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火电厂需要对废气进行处理和净化。废气处理设备包括废气除尘器、废气脱硫装置、废氮氧化装置和废气除臭装置等。除尘器主要用于减少烟尘的排放,脱硫装置用于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氮氧化物和重金属等其他污染物也需要采用适当措施加以减少。 总的来说,火电厂的生产过程中包括燃料处理及送燃、 锅炉燃烧生产蒸汽、汽轮机推动发电机转动和废气处理等一系列流程。每个步骤都需要严格控制和管理,才能确保火电厂生产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长期来看,火电厂要逐渐硏究替代能源并逐步降低对大气污染的影响。

主、再热蒸汽系统流程;主、再热蒸汽温度的调整方法;要点

国电双鸭山发电有限公司2×600MW机组 HG-1900/25.4-YM3型 超临界直流锅炉说明书 编号: 06.1600.008-01 编写: 校对: 审核: 审定: 批准: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本说明书对国电双鸭山发电有限公司2×600MW机组超临界直流锅炉主要设计参数、运行条件及各系统部件的规范进行了说明,并介绍了采用英国三井巴布科克能源公司技术的超临界本生直流锅炉的技术特点。 本说明书应结合锅炉图纸,计算书等技术文件参考使用。

1. 锅炉容量及主要参数 (1) 2. 设计依据 (2) 2.1 燃料 (2) 2.2 点火及助燃油 (3) 2.3 自然条件 (3) 3 锅炉运行条件 (4) 4 锅炉设计规范和标准 (4) 5 锅炉性能计算数据表(设计煤种) (5) 6 锅炉的特点 (6) 7 锅炉整体布置 (8) 8 汽水系统 (9) 9 热结构 (19) 10 炉顶密封和包覆框架 (24) 11 烟风系统 (29) 12 钢结构(冷结构) (29) 13 吹灰系统和烟温探针 (32) 14 锅炉疏水和放气(汽) (33) 15 水动力特性 (34) 附图: (35)

国电双鸭山发电有限公司的2台600MW——HG-1900/25.4-YM3型锅炉是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利用英国三井巴布科克能源公司(MB)的技术支持,进行设计、制造的。锅炉为一次中间再热、超临界压力变压运行带内置式再循环泵启动系统的本生(Benson)直流锅炉,单炉膛、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全钢架、全悬吊结构、π型布置(见附图01-01~04)。锅炉为紧身封闭布置。锅炉设计煤种和校核煤种均为双鸭山本地煤。30只低NO X轴向旋流燃烧器(LNASB)采用前后墙布置、对冲燃烧,6台ZGM113N 中速磨煤机配正压直吹制粉系统。 锅炉以最大连续出力工况(BMCR)为设计参数。在任何5磨煤机运行时,锅炉能长期带额定负荷(ECR)。 1.锅炉容量及主要参数

火电厂工艺流程

火电厂工艺流程 火力发电厂基本工艺流程 一第一部分概述 以煤、石油或自然气作为燃料的发电厂统称为火电厂。山东省的电厂95%以上是火力发电厂。 1、火电厂的分类 (1)按燃料分类:①燃煤发电厂,即以煤作为燃料的发电厂;邹县、石横青岛等电厂 ②燃油发电厂,即以石油(实际是提取汽油、煤油、柴油后的渣油)为燃料的发电厂; 辛电电厂 ③燃气发电厂,即以自然气、煤气等可燃气体为燃料的发电厂; ④余热发电厂,即用工业企业的各种余热进行发电的发电厂。此外还有利用垃圾及工业 废料作燃料的发电厂。 (2)按原动机分类:凝汽式汽轮机发电厂、燃汽轮机发电厂、内燃机发电厂和蒸汽-燃汽轮机发电厂等。 (3)按供出能源分类:①凝汽式发电厂,即只向外供应电能的电厂; ②热电厂,即同时向外供应电能和热能的电厂。 (4)按发电厂总装机容量的多少分类:①小容量发电厂,其装机总容量在100MW以下的发电厂; ②中容量发电厂,其装机总容量在100~250MW范围内的发电厂; ③大中容量发电厂,其装机总容量在250~600MW范围内的发电厂; ④大容量发电厂,其装机总容量在600~1000MW范围内的发电厂; ⑤特大容量发电厂,其装机容量在1000MW及以上的发电厂。 2(5)按蒸汽压力和温度分类:①中低压发电厂,其蒸汽压力在3.92MPa (40kgf/cm)、温度为450℃的发电

厂,单机功率小于25MW;地方热电厂。 2②高压发电厂,其蒸汽压力一般为9.9MPa(101kgf/cm)、温度为540℃的发 电厂,单机功率小于100MW; 2③超高压发电厂,其蒸汽压力一般为13.83MPa(141kgf/cm)、温度为540 /540℃的发电厂,单机功率小于200MW; 2④亚临界压力发电厂,其蒸汽压力一般为16.77MPa(171 kgf/cm)、温度为 540/540℃的发电厂,单机功率为30OMW直至1O00MW不等; 2⑤超临界压力发电厂,其蒸汽压力大于22.llMPa(225.6kgf/cm)、温度为 550/550℃的发电厂,机组功率为600MW及以上,德国的施瓦茨电厂。(6)按供电范围分类:①区域性发电厂,在电网内运行,担当肯定区域性供电的大中型发电厂; ②孤立发电厂,是不并入电网内,单独运行的发电厂; ③自备发电厂,由大型企业自己建筑,主要供本单位用电的发电厂(一般也与电网相 连)。 2、火电厂的生产流程及特点 火电厂的种类虽许多,但从能量转换的观点分析,其生产过程却是基本相同的,概括地说是把燃料(煤)中含有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过程。整个生产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①燃料的化学能在锅炉中转变为热能,加热锅炉中的水使之变为蒸汽,称为燃烧系统; ②锅炉产生的蒸汽进入汽轮机,推动汽轮机旋转,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称为汽水系统; ③由汽轮机旋转的机械能带动发电机发电,把机械能变为电能,称为电

热电厂生产工艺流程

热电厂生产工艺流程 热电厂是一种既能发电又能供热的能源工厂,是利用燃煤、燃气等燃料产生的热能转化为电能和热能的设备。下面将为大家介绍热电厂的生产工艺流程。 首先,热电厂的燃料供应是非常关键的。通常,煤炭是热电厂最常用的燃料之一。这些煤炭需要通过不同的途径供应到热电厂。一般来说,煤炭会被运输到热电厂的燃料仓库,然后通过链式输送机等设备运送到燃料输送系统,供应到锅炉燃烧。 其次,锅炉是热电厂的核心设备之一。在锅炉中,燃料会被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热能。一般来说,煤炭会被破碎成粉状,然后喷入燃烧室中与空气混合燃烧。这个过程需要确保燃烧充分,以产生更多的热能。同时,锅炉内部设有各种传热面,使得热能能够传递给水,使水变成蒸汽。 接着,蒸汽会经过锅炉排出,并进入汽轮机进行能量转化。蒸汽进入汽轮机后,会使得汽轮机的叶轮高速旋转。汽轮机是一种通过叶轮旋转驱动发电机发电的设备。汽轮机中的蒸汽会使叶轮旋转,而发电机则会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该电能会被输送至变压器,并通过输电线路输入电网供电。 最后,锅炉排出的烟气中富含高温高热能的废气和灰渣。为了充分利用这些废气和灰渣,热电厂通常会配置烟气脱硫和粉尘净化设备。烟气脱硫设备可以通过吸收剂将烟气中的硫化物捕获,以减少环境污染。而粉尘净化设备可以通过滤袋、电除尘等方式,将烟气中的颗粒物捕集下来,减少大气污染。

总体来说,热电厂生产工艺流程分为燃料供应、锅炉燃烧、蒸汽发电和废气处理四个主要步骤。热电厂通过充分利用燃料的热能,既能够发电,又能够供热,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这种经过精心设计和操作的生产工艺,为人们提供了可靠的电力和热能供应。

供热供电生产工艺流程和产污环节

供热供电生产工艺流程和产污环节 供热供电生产工艺流程图 工艺流程简述 1、输煤系统: 干煤库内的煤主要由抓斗起重机向地下煤斗上煤,同时使用推煤机作为辅助上煤设备,共4个地下煤斗,每个煤斗下设一台振动给料机,由振动给料机均匀向1#胶带输送机给料,1#胶带输送机经过地下煤廊将干煤棚的煤输送至碎煤楼,经筛分后,大于30mm的燃煤进入碎煤机破碎至小于30mm,与筛下小于30mm的煤一起落到2#胶带输送机,经2#胶带输送机将煤运到主厂房的3#胶带输送机,3#胶带输送机上的电动犁煤器将煤卸到原煤仓。运煤系统在进主厂房煤仓的胶带机头部设电动三通换向阀。 煤粉炉要求运煤系统破碎后的入炉煤粒度≤30mm,筛碎系统筛子采用交叉筛,碎煤机选用环锤式破碎机,进料粒度≤200mm,出料粒度≤30mm,出力为150t/h。运煤系统的栈侨及栈道采用水冲洗地面清扫系统,并设沉淀池,使水能够循环使用。碎煤机室、煤仓间转运站、原煤仓等分别采用布袋除尘装置。煤仓间卸料口采用密封结构。所有转动机械的外露部分均设置必要的护罩,栏杆及遮拦。干煤库设有消防及防止粉尘飞扬的喷雾设施。 2、燃烧系统: (1)烟风系统 每台锅炉设置1台一次风机,一次冷风经空气预热器加热后送入磨煤机作为制粉系统的通风和干燥用,一次风机出口接出一路压力冷风并入磨煤机热风管道,

起到调节干燥热风的温度和输送煤粉的作用。锅炉采用直吹式制粉系统,原煤由输煤系统进入锅炉钢煤斗,由煤斗出来的燃煤分别可经皮带称重式给煤机进入布置于0米层的磨煤机进行研磨,研磨合格的煤粉被热一次和冷一次的混合风送至安装在磨煤机顶上的煤粉分离器进行分离,粒度较大的煤粉会被分离后重新落入磨煤机进行研磨,合格的煤粉被一次风送入炉膛燃烧;炉膛采用负压燃烧,平衡通风,锅炉再设置1台锅炉二次风机,出口冷风进入空预器预热后进入锅炉炉膛作为煤粉燃烧用二次风。一次冷风引出一路至密封风机,去密封磨煤机,防止煤粉溢出。 每台锅炉设置1台引风机,除尘器采用布袋除尘器。烟气经过热器、省煤器、脱硝装置、空气预热器后从锅炉尾部竖井下部引出。通过烟道进入布袋除尘器,净化后的烟气由引风机送入脱硫设施,经过脱硫处理以后的烟气排入大气。 (2)点火油及助燃油系统 锅炉启动点火采用0#轻柴油(外购),由点火油泵房供油。点火用油采用0#轻柴油。点火用油的主要使用目的是在锅炉正常启动过程以及锅炉事故停炉或检修后热态、冷态启动时升高床温用,在正常燃烧过程中,不需要辅助燃油。 3、热力系统: (1)主蒸汽系统 主蒸汽系统为分段母管制。接自每台锅炉过热器出口联箱的主蒸汽管道分别与主蒸汽母管相连,再由主管蒸汽母管引出一路接至汽机主汽门。过热器出口的第一道电动闸阀和进入主汽门前的第一道闸阀都设有小旁路,在暖管和暖机时使用。 主蒸汽压力为5.29MPa,温度为485℃。项目设2台减温减压器,自主蒸汽母管设一路去减温减压器,当汽轮机组停用或检修时,可利用主蒸汽减温减压后供热用户用汽。 (2)主给水系统 低压给水系统、高压给水系统均采用分段母管制。工艺流程:化学补给水和凝结水→高压除氧器→锅炉电动给水泵→高压给水冷母管→高压加热器→高压给水热母管→锅炉给水控制台→锅炉省煤器→汽包。正常运行时,给水由主路调节阀调节;锅炉启动时,则由旁路调节阀调节;减压减温器的喷水来自给水泵出

火力发电厂的生产工艺流程分析介绍

・火力发电厂的生产工艺流程分析介绍 1.1火力发电过程中能量的转化过程 火力发电的过程涉及到五次能量的转换,每一次能量的转换都在不同的设备中完成。首先,火电厂中采用的原料(煤),本身具备的是化学能,煤粉碎后被鼓风机吹入锅炉内进行烧烧,实现化学能向热能的转换。锅炉内煤燃烧产生的热能通过热传递被水吸收,水的温度升高并且汽化,在锅炉内产生温度和压力都非常高的水蒸汽,热能转变成水蒸汽的内能。高温、高压的水蒸汽在管道中被输送入汽轮机内,并在汽轮机的喷嘴中沿特定的方向膨胀,流动速度加快,压力降低,水蒸汽具有的内能转换为流动蒸汽动能。高速流动的水蒸汽在汽轮机内吹动动叶栅旋转,水蒸汽动能转变为汽轮机的旋转机械能。高速转动的汽轮机再次带动与其相连的发电机的转子旋转切割磁力线产生电能,电能经过变压器变压后被输送出去。经过上述五次能量形式的转换,将煤具有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输送出去。 1.2火力发电厂的生产工艺流程 1.2.1生产工艺流程简介:电厂以原煤、煤干石为原料,以水为工质,产生电能和热能。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输煤系统、破碎煤系统、锅炉系统、汽机系统、电气系统、热工系统、化学水处理系统、除灰渣系统等。燃煤(煤研石和原煤)运进储煤场存放,之后经两级破碎成循环流化层所需要的粒径后,贮藏在煤仓内。在锅炉负荷调整好后,将其与储存在石灰粉仓内的石灰石粉按一定的比例一起送入燃烧室。空气经送风机升压并在空气预热器内预热,一次风被送入风箱,二次风送入燃烧室。燃烧气体经过各热交换器吸热后进入旋风分离器,然后进入尾部烟道,经布袋除尘器除尘后,通过引风机烟囱排入大气。炉底的灰渣落入渣斗内和除尘器收集的细灰一起被送入灰场或运至综合利用场所。锅炉系统的供水经过预处理和化学处理之后,山回热系统经省煤器预热后进入汽包。水在燃烧室四周的水冷壁内吸热产生蒸汽,再经过加热器生成过热蒸汽。过热蒸汽进入汽轮机膨胀做功,带动发电机发出电

试题-电厂工艺流程题

二、工艺流程 1、循环硫化床空冷机组生产的工艺简介 原煤经两级破碎后,与石灰石通过输送系统送入炉膛下部,在高压一次流化风的作用下,煤、石灰石与850-950℃的床料在炉膛密相区充分混合、流化,实现炉内燃烧、脱硫,烟气携带大量固体颗粒在旋风分离器进行气固分离,分离出的固体颗粒通过返料器返回炉膛,实现循环燃烧。煤燃烧放出的热量将锅炉内的水加热、蒸发并过热成为具有一定温度和压力的过热蒸汽,过热蒸汽由管道引入汽轮机,蒸汽在汽轮机内膨胀做功,冲转汽轮机,带动发电机转动并发出电能。蒸汽在汽轮机内做完功后排入空冷岛,在空气的冷却下凝结成水,由凝结水泵提升压力后进入低压加热器加热,经除氧器除氧后,由给水泵升压,再经高压加热器进一步加热后送回锅炉继续重复上述循环过程。水在加热器和除氧器内加热的热源均来自汽轮机的各级抽气。由此看出,在火力发电厂中存在着三种形式的能量转换过程:在锅炉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蒸汽的热能;在汽轮机中蒸汽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在发电机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2、输煤系统工艺流程 电厂进煤方式为汽车拉运,建有汽车卸煤沟,卸煤沟上部安装了通过式振动平煤篦,原煤中<250mm的煤粒筛落到煤沟中,大块煤、石块、木块及杂物等自动筛分出来,由人工分捡清理。为了储存原煤,设有煤场,煤场通过斗轮堆取料机存煤取煤。输煤皮带按双侧7级设计,单侧额定出力800t/h。原煤经两级破碎后,将粒度≤35mm的煤

粉通过皮带输送至#1、2炉煤仓。 3、脱硫除尘系统工艺流程 烟气从炉膛出口通过尾部受热面、管式空气预热器由炉后脱硫吸收塔底部进入,向吸收塔内喷水,使烟气中携带的炉内残留吸收剂与SO2、SO3等有害物质继续进行反应,根据脱硫效率及净烟气SO2浓度调节炉后吸收剂给料量。脱硫后的含尘烟气从吸收塔顶部侧向排出,经布袋除尘器、引风机、烟囱排至大气。布袋除尘器收集下的部分脱硫灰通过再循环系统返回吸收塔继续参加反应,如此循环,多余的脱硫灰通过压缩空气输送至灰库,用汽车或罐车运至贮灰场(或进行综合利用)。 4、电厂主、再热蒸汽系统工艺流程。 主蒸汽通过主蒸汽管道分别进入汽轮机两侧的两个高压主汽阀和四个高压调节汽阀,并由4根挠性导汽管进入高压内缸做功,高压缸排汽从高中压外缸下部排出,经冷再蒸汽管回到锅炉再热器。 经锅炉再热的蒸汽进入汽轮机两侧的中压主汽阀与中压调节汽阀,从高中压缸下部两侧进入中压缸。中压缸向上排汽经1 根中低压连通管导入低压缸中部。蒸汽从低压缸中部进入,然后分别流向两端排汽口进入下部排汽装置。 在低压缸做完功的蒸汽,经导流环流向两端的排汽口进入排汽装置,排汽进入空冷凝汽器冷凝。冷凝后的凝结水回到排汽装置热井。

瓦斯发电厂生产工艺流程培训讲义

兰花大宁瓦斯发电厂 一、工艺流程 常规电厂 1、电能产生的过程 生物能(植物化石)—热能—蒸汽内能—机械能—电能 2、燃料:煤粉/煤矸石;工作介质:水蒸汽 主要设备:球磨机/破碎机、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并网设备、保护设备、控制设备。 3、锅炉:锅炉是由锅和炉两部分组成。 4、锅:指汽包、水冷壁(管子)、联箱/集箱等设备组成; 5、炉:就是炉膛(燃烧的地方) 6、画图简介 7、4、汽轮机:画图简介 瓦斯发电厂 1、电能产生过程:生物能—热能—机械能—电能 2、燃料:瓦斯气/煤层气(CH4)、工作介质:高温空气 主要设备:气柜、预处理设备、燃气内燃机、发电机 辅助设备:余热锅炉、汽轮机、发电机 3、气柜:分干式气柜和湿式气柜,它们区别就是密封介质不同。 干式气柜的密封介质:麻绳和油;湿式气柜的密封介质:水。 4、预处理设备:除尘设备(过滤器)、除湿设备(冷干机)、增压设备(罗茨风机) 5、内燃机 利用图简介 6、余热锅炉:利用燃机燃烧后的尾气,产生过热蒸汽,推动汽轮机旋转, 汽轮机再带动发电机转子旋转,定子切割磁力线产生电能。 画预热锅炉简图 7、全厂工艺流程: 二、预处理 设备工作原理及工艺流程 预处理设备组成及作用 设备组成 补液泵、冷却水箱、循环水泵、制冷机组、初级过滤器(50微米)、换热器、罗茨风机、精密过滤器(1微米)、阻火器、瓦斯储气罐。 1、补液泵:为换热机组的冷却循环水进行补水。 2、冷却水箱:冷却循环水进行补水的临时存储容器。 3、循环泵:保持换热机组用冷却循环水不间断的进行循环吸热。 4、冷却机组:冷却换热机组的循环水。 5、过滤器:过滤瓦斯气中的粉尘等杂质。 6、换热机组:冷却瓦斯气。 7、阻火器:防止回火。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