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

咸阳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
咸阳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

规划层次与范围

市域:为咸阳市行政管辖范围,包括两区一市十县,土地总面积10196.4平方公里;核心内容为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城市规划区:包括渭城区和秦都区,以及兴平市的马泉街道、西吴镇、田埠镇,面积约603 平方公里,占市域总面积的5.9%。

中心城:规划范围东至银武高速公路,北至陇海铁路货运北绕城线以南,南至西宝高速,西至秦都区与兴平市交界,面积为145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95平方公里;核心内容为编制中心城规划。

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2006年-2020年。

近期:2006年-2010年。

远期:2011年-2020年。

城市性质

关中城镇群重要中心城市,陕西省重要的工业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

城市职能

(1)关中城镇群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西安一起共同承担城镇群中心主城的职能。

(2)陕西省重要的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基地。

(3)具有丰厚历史文化内涵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

(4)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

城市规模

市域城镇化水平与人口规模

(1)2020年市域总人口将增至600-610万人左右,年均增长7-8万人。

(2)2020年市域城镇化水平将增至58%以上,年均增长1.4%;城镇人口将增至270万人左右,年均增长6-7万人。

中心城人口与用地规模

(1)2020年中心城人口规模控制在95万人以内,年均增长约2万人。

(2)2020年中心城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95平方公里以内,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100平方米,年均增长约2.2平方公里。

(3)近期规模

2010年中心城人口规模为75万人,建设用地规模75平方公里。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城镇规模等级结构规划

50-100万:咸阳市区(90~105万),包括中心城(95万)及外围的空港(3~5万)和电厂(2~3万)独立组团。

20-50万:兴平市区(25~30万)。

10-20万:泾阳泾干镇(14~16万)、三原城关镇(14~16万)、礼泉城关镇(14~16万)、乾州城关镇(14~16万)、彬州城关镇(14~16万)。

5-10万:武功城关镇(8~10万)、长武昭仁镇(5~8万)、永寿监军镇(5~8万)。

1-5万:淳化城关镇(3~5万)、旬邑城关镇(3~5万),以及马嵬、云阳、永乐、润镇、职田、土桥、武功、贞元、烟霞、临平、薛录、峰阳、水口、太峪、亭口、大程、西阳、桑镇、常宁、店张等20个3万人以下的中心镇。

小于1万:其它建制镇。

城镇职能等级结构规划

(1)市域中心城市:咸阳市区,包括中心城及外围的空港和电厂独立组团。

(2)市域次中心城市:兴平、泾阳、三原、礼泉、乾州,彬州。

(3)县域中心:武功普集镇、永寿监军镇、长武昭仁镇、淳化城关镇和旬邑城关镇。

(4)中心镇

农副产品加工型:店张、贞元、临平、大程、西阳、职田、土桥。

旅游服务型:马嵬和烟霞。

工贸型:云阳、永乐、润镇、常宁、桑镇、峰阳。

工矿型:水口、太峪、亭口镇。

(5)一般乡镇:集贸型

城镇空间结构规划

规划构成“一带两轴多中心”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1)一带:沿陇海铁路、西宝高速和西铜高速,在市域东部和南部形成城镇密集发展带,重点连接咸阳市区和三原、泾阳、兴平、武功普集镇。

(2)两轴:沿312国道、新银武高速、西平铁路形成市域城镇发展主轴线,重点连接咸阳市区和礼泉、乾州、永寿监军镇、彬州和长武昭仁镇;沿国道211、咸铜铁路形成市域城镇发展次轴线,重点连接泾阳、三原、淳化城关镇和旬邑城关镇。

(3)多中心:形成以咸阳市区为核心,以兴平、三原、泾阳、乾州、礼泉和彬州为副中心的多中心城镇体系。

市域产业空间布局规划

市域产业空间布局为“一核两轴三带五区”。

(1)一核:指咸阳市区,主要分布技术密集型产业,是咸阳市域经济的辐射中心。

(2)两轴:主要沿国道211和国道312,形成贯穿市域南北,把资源密集经济带、劳动密集经济带、技术资金密集带紧密联系起来的两条产业发展轴。

(3)三带:一是以发展电子、纺织、机械工业等产业为主的陇海铁路沿线工业密集带;二是以发展环境友好型食品、建材为主的中部食品、建材特色产业带;三是以煤炭能源化工工业为主的北部能源化工产业带。

(4)五区:北部能源化工产业密集区、西南部高科技产业密集区、空港产业密集区、泾三渭产业密集区和中部建材食品产业密集区。

中心城总体布局

发展方向

城市未来的空间发展应该采用“强化中心、优先南扩、稳步西拓、适当东延、抑制向北”的发展战略。

中心城空间结构——“一河两带三轴多中心”

(1)“一河”——即中心城主河道渭河,在美化城市环境、营造绿色开敞空间中发挥重要作用;

(2)“两带”——沿渭河两岸形成“渭河北部发展带”和“渭河南部发展带”;

(3)“三轴”——沿长虹路-钓鱼台路、秦皇路-渭河南路、东风路-扶苏路等3条主要通道形成联系东西发展带的南北向发展轴;

(4)“多中心”——包括三个市级中心和各组团的公共服务设施中心,形成分级服务设施体系。

渭河北片区中心:位于渭河以北、咸阳市的旧城区范围内。这里是咸阳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具有大量区域级和市级的公共服务设施。

渭河南片区中心:位于渭河以南地区,是近年来兴起的新的城市中心,也是实现“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区之一。

茂陵片区中心:位于以铁路茂陵站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茂陵组团的中心区域,为周边的企业发展提供必要的居住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片区与组团功能布局

中心片区

主要承担市级商业中心、商务中心、旅游服务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综合型居住社区的职能。居住人口45万人,建设用地规模45.1平方公里。

(1)旧城中心组团:主要承担城市综合中心、行政与金融核心、市级商业中心、旧城保护区功能。应在城区外围组团逐渐完善、旧城人口逐步外迁的条件下,结合主要职能进行改造。

(2)东部石油化工组团:石油化工产业基地、货运仓储、城市综合服务。以石化工业区为主进行开发建设,要逐步搬迁受污染居民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限制环境污染。应在石油化工产业区与居住区之间建设完备的绿化隔离带,重点加强公共设施的建设,防止低水平建设。

(3)西部电子工业组团: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区域交通枢纽与物流中心、城市综合服务。承担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和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配套职能。绕彩虹集团建设西北地区电子科技产业区,注重综合性居住社区的建设,提升发展质量和土地利用效率。

(4)北部文教科研组团:规划发展成为咸阳市科研教育中心、市级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区。完善文教配套服务设施,严格防止和控制土地的无序开发,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重视生态环境和生态廊道的建设。

渭河南片区

主要承担区域性商务中心、文教中心、体育中心,花园式居住新城的职能。居住人口40万人,建设用地规模40.6平方公里。

(1)沣西综合开发组团:区域商务办公中心、商业金融中心、技术研发孵化区、中高档居住新区。完善城市公共服务配套,防止和控制土地的无序开发,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

(2)沣西文教科研组团:市级文化中心、体育中心、城市综合服务。组团内限制建设有污染的工业项目,重点加强公共设施的建设,防止低水平建设。

(3)沣东高科技产业组团: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花园式居住新区。以产业高级化、专业化为主要特征,提高产业准入门槛,严格防止和控制土地的无序开发,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

(4)上林苑居住休闲度假组团:花园式居住新区、特色休闲度假区。完善文教配套服务设施,严格防止和控制土地的无序开发,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

茂陵片区

主要承担制造业基地,区域交通枢纽与物流中心,花园式居住新城的职能,以城市远景发展备用地为主。居住人口10万人,建设用地规模9.3平方公里。

(1)北部工业组团:城市综合服务新区、机械装备制造业基地、区域交通枢纽与物流中心。承担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和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配套职能,限制工业污染,积极发展装备制造业与加工业,限制污染型企业进入。推进与兴平市的道路、市政管线衔接。

(2)远景发展组团:茂陵片区预留了三个远景发展备用组团——南部备用工业组团、北部备用综合生活组团、南部备用综合生活组团。

城市道路网规划

(1)城市快速路:布局结构为“一线带一环”。“一线”指将穿越市区的西宝高速公路原有道路改造成东西贯通城市的快速公路。通过改造咸平路、文林路、沣都路和西宝高速旧线为快速路,构建沟通、联络三大片区交通联系的快速环路。

(2)主干路——“六纵七横”的方格网结构

“六纵”是指宗家庄路,华家庄路,长虹路、经电三路过渭河三号桥接钓鱼台路,秦皇路、渭河南路接段家庄路,东风路、渭河二号桥接扶苏路接世纪大道东段。

“七横”是指毕塬路,玉泉路,咸兴路、宝泉路、人民路接接金旭路,香柏里路、两寺渡路接渭阳路,世纪大道,统一路,文景路。

(3)规划道路网密度为3.3公里/平方公里(不含支路),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的比例为3:10:13。

道路红线控制

(1)快速路道路红线宽度按80米控制。

(2)旧城:主干路为30~40米,次干路为20~30m,支路为10~20米。

(3)新建设区:主干路为40~60米,次干路为30~45米,支路为15~30米。

绿地系统结构

中心城规划形成“两河四园多廊道”的绿地系统结构。

“两河”:渭河和沣河生态绿地。

“四园”:咸阳湖公园、香柏里公园、白马河公园和沣东公园四个市级公园。

“多廊道”:快速路、铁路、高压走廊的防护绿地。

中心城景观风貌规划

总体风貌特色

(1)生态特色:规划强化保护城市北部“陵田一体”的生态带和沿渭河两岸的景观带。

(2)历史特色:加强对五陵塬、老城区、渭河区域的历史文化氛围保护,强化保护新兴路历史文化联系轴。

“三轴两带多核心”的总体景观构架

(1)“三轴”是指沿人民路、秦皇路和世纪大道形成的三条城市人工景观轴线。

(2)“两带”是指与渭河和沣河平行发展的滨河景观带。

(3)“多核”是指多个城市景观节点和绿地景观节点。

西安郊县及周边城市进入性研究报告——正荣(2)

西安郊县及周边城市进入性研究报告

目录 Part1西安郊县进入性研究 Part2西安周边城市进入性研究

PART1西安郊县进入性研究 1、郊县指标研究 2、目标郊县进入性研究

城市高陵临潼阎良鄠邑周至蓝田距西安距离(km)44.54 31.48 62.86 43.78 83.05 41.42 宏观经济 2017年GDP总值(亿)377.1 221.01 240.21 197.41 134.26 143.39 1 3 2 4 6 5 GDP增长率15.6% 9.6% 7.0% 10.1% 7.9% 8.5% 1 3 6 2 5 4 三大产业 第一产业占比8.7% 15.0% 11.6% 14.1% 25.3% 21.0% 第二产业占比66.3% 28.0% 52.8% 41.9% 21.7% 27.2% 第三产业占比25.0% 57.0% 35.6% 44.0% 53.0% 51.7% 房地产投资在固投中占比10.9% 21.0% 3.0% 11.3% 4.9% 0.8% 3 1 5 2 4 6 产业结构现代服务业和融合产业 1 1 1 1 先进制造业 3 2 1 1 2 1 都市现代农业 1 1 人口及消费能力 城镇化率64.5% 34.7% 57.1% 42.1% 33.8% 29.6% 常住人口(万)35.7 71.72 29.08 54.93 58.94 53.02 5 1 6 3 2 4 常住人口增幅(万)0.59 0.17 0.24 0.16 0.44 0.1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31974 33261 39914 30224 29039 28596 3 2 1 4 5 6 交通配套 地铁 6 5 1 2 0 2 高铁、动车 2 2 3 3 1 0 高速 4 3 3 6 1 2

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主要内容课件资料

《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 (2013-05-04 23:35:41) 转载▼ 《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主要内容 一、总则 (一)规划期限。 近期至2015年,中期至2020年,远期至2030年,并展望城市远景发展。 (二)规划范围。 1、城镇体系规划范围:蚌埠市所辖的三县四区范围,总面积为5952平方公里。 2、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蚌埠市区,怀远县的城关镇、马城镇、找郢乡、荆芡乡、魏庄镇和古城乡,五河县的沫河口镇和临北乡,固镇县的新马桥镇和王庄镇,国土面积为1776平方公里。 二、城市规模 2030年,蚌埠市域人口规模为470--500万人,城镇化率70%左右。 2030年,蚌埠市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为22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219.5平方公里。 三、城市性质与职能 城市性质:华东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华东地区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之一,皖北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 职能一:华东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铁路枢纽之一,淮河第一大港,安徽省的交通门户之一; 职能二:电子信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泛长三角的新型产业基地,皖北对接长三角的领军城市; 职能三:“淮河文化”高地和休闲度假胜地; 职能四:皖北地区金融服务、商贸物流、教育科技、医疗服务、综合交通和旅游集散中心; 职能五:山水环境优美,城市服务设施完善,宜居宜游的现代化大城市。 四、城市发展目标与战略 (一)城市发展目标。 抓住大交通改善、承接产业转移和自主创新试验区契机,以跨越式发展为目标,通过新兴产业培育、产业升级改造和转变增长方式,建设华东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发挥华东交通枢纽的作用,巩固皖北中心城市地位;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大城市,不断增强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力争进入安徽省先进城市行列。 (二)城市发展战略。 1、中心城市(中心功能)强化战略。 (1)整合外部优势:运用好各项政策,契合有力的外部环境,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提升中心城市能级; 标签: 铺镇 形态 快速路 县城 第三极 分类: 发展经济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35年)(2020年九月整理).doc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财联社29日讯,9月29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发布,要点如下: 一、建设什么样的首都 1、战略定位: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2、发展目标: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3、城市规模:常住人口到2020年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并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到2020年减到2860平方公里左右,到2035年减到2760平方公里左右。 4、空间结构: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 一核——首都功能核心区 一主——中心城区,包括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 一副——北京城市副中心,原通州新城规划建设区 两轴——中轴线及其延长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

多点——5个位于平原地区新城,包括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新城 一区——生态涵养区,包括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以及昌平和房山的山区。

二、怎样建设首都 核心区“两减一增一控” 5、核心区逐步降低人口密度,逐步降低建设密度,增加绿地和水域,加强建筑高度控制。 中心城区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 6、疏解腾退区域性商品交易市场。严禁在三环路内新建和扩建物流仓储设施,严禁新建和扩建各类区域性批发市场。 7、疏解大型医疗机构,鼓励五环路内现有综合性医疗机构向外迁建或疏解。 8、严禁高等院校扩大占地规模,严控新增建筑规模、办学规模。 高水平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 9、构建“一带、一轴、多组团”的空间结构。 10、建设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蓝绿交织的森林城市、古今同辉的人文城市。 11、坚持建管并举,努力使未来北京城市副中心成为没有“城市病”的城区。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城市性质、发展目标与策略 第三章城市规模 第四章城市空间布局与城乡协调发展 第五章新城发展 第六章中心城调整优化 第七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第八章产业发展与布局引导 第九章社会事业发展及公共服务设施 第十章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第十一章资源节约、保护与利用 第十二章市政基础设施 第十三章综合交通体系 第十四章城市综合防灾减灾 第十五章近期发展与建设 第十六章规划实施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概要解读 ■城市性质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 ■城市定位 国家首都:按照中央对北京做好“四个服务”的工作要求,强化首都职能。 国际城市:以建设世界城市为努力目标,不断提高北京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历史名城:弘扬历史文化,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具有高度包容性、多元化的世界文化名城。 宜居城市:创造充分的就业和创业机会,建设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宜居城市。 ■城市职能 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 邦交国家使馆所在地,国际组织驻华机构主要所在地,国家最高层次对外交往活动的主要发生地。 国家主要文化、新闻、出版、影视等机构所在地,国家大型文化和体育活动举办地,国家级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聚集地。 国家经济决策、管理,国家市场准入和监管机构,国家级国有企业总部,国家主要金融、保险机构和相关社会团体等机构所在地,高新技术创新、研发与生产基地。 国际著名旅游地、古都文化旅游,国际旅游门户与服务基地。 重要的洲际航空门户和国际航空枢纽,国家铁路、公路枢纽。 人口规模 ■总人口控制在1800万人 2020年,北京市总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1800万人左右,年均增长率控制在1.4%以内。其中户籍人口1350万人左右,居住半年以上外来人口450万人左右。

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首都中

为推动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服务首都外事工作科学发展,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首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外事工作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年)》,特制定本纲要。 序言 首都外事人才是指在北京市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领域,从事涉外工作,具有国际视野的中方复合型人才。外事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北京市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积极推动力量。 长期以来,首都外事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在推动首都外事工作服务国家外交大局、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服务首都日益增长的国际交往等方面做出了应有贡献。随着北京市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国际活动日益增多,国际资源加速聚集,对首都外事人才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和打造国际活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企业总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和谐宜居之都(以下简称“五个之都”)的战略任务需要,首都外事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外事人才整体布局不够合理,数量、质量有待提高,优秀拔尖人才相对匮乏,专业结构有待改善;外事人才培养、选拔渠道不够畅通,人才发展和保障机制需要健全;外事人才工作政策措施不够系统完善;外事人才的成长环境有待优化。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认识,统筹规划,开拓创新,着力打造一支相当规模的立场坚定、素质优良、业务精湛的复合型外事人才队伍,不断开创首都外事人才工作的新局面。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和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实施首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坚持外事人才工作为国家外交大局服务、为首都经济社会协调发

2020年咸阳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2020年xx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2020年咸阳市科技计划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新发展理念,践行“五个扎实”要求,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通过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全面落实市委七届十次全会和实现“十三五”目标任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进步,加快建设富强人文健康新咸阳提供科技支撑。 一、xx科学技术重点研发计划 (一)重点支持范围 1.农业科技重点研发计划 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导向,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围绕“加大创新驱动力度,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总体目标,聚焦3+x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应用以及当地主要经济作物优质高产与产业提升增效科技创新,针对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加强应用技术研究和新技术推广、新产品开发,建立高水平的蔬菜、苹果、桃、杏、葡萄、猕猴桃、石榴、核桃及畜禽养殖等科技示范 园或示范基地,就地转化应用一批重点科技成果,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工程,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促进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生态美好和科技进步水平提升,培育农村住宅、环保、清洁能源等发展新动能,为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1)农业新品种选育与引进示范 ①优质高产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选育与引进。 ②优质、高产玉米、小杂粮新品种选育与引进。 ③高产、高油分、低芥酸、低硫苷杂交油菜新品种选育。 ④果蔬新品种引进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⑤畜禽新品种的引进示范及养殖技术研究。 (2)现代农业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应用 ①小麦、玉米超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②水果、蔬菜、花卉等优质高效与品质提升新技术引进与示范。 ③主要农作物、果树、蔬菜病虫害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绿色防控技术研究;农药化肥减量施用技术研究与示范,高效低污染新型肥料、新型农药研制与生产示范;农业高效节水及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与设备开发。 ④设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果树设施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智慧农业新技术应用研究。 ⑤畜禽优质高效规模化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⑥新型农田、果园作业机具及设施农业装备开发。 ⑦特色经济林丰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和农林产品保鲜、储藏、包装及深加工技术研究与示范;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 ⑧食品加工新技术应用与产品开发。 ⑨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监测评估与预测预警技术研究与应用。 (3)现代农业科技创业示范及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①现代农业科技创业示范基地建设:重点支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内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创业示范带动项目。 ②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星创天地”建设,重点支持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县(市、区)、农业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申报的“星创天地”项目。“试验示范站”模式建设,重点支持以苹果、猕猴桃、茯茶、蔬菜等主导产业为主,产学研结合的试验示范站模式建设,带动农业优势产业发展。 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项目,重点支持省、市级派驻首席农艺师的企业创新、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进村入企创业,专家大院、农业示范试验站建

《城市总体规划》主要专项规划内容及深度要求内容

《城市总体规划》主要专项规划容及深度要求

目录 《城市给水工程专项规划》.......................................................................... .. (3) 《城市排水工程专项规划》.......................................................................... .. (5) 《城市电力工程专项规划》.......................................................................... .. (7) 《城市电信工程专项规划》.......................................................................... .. (9) 《城市燃气专项规划》.......................................................................... .. (11) 《城市消防专项规划》.......................................................................... .. (13)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专项规划》.......................................................................... . (16) 《城市给水工程专项规划》容及要求《城市给水工程专项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图纸和附件(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等)。 一、规划文本 (一) 总则 容包括编制规划的目的、规划依据、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规划期限与规划围等。 (二) 规划目标与规划建设标准。 容包括规划供水规模、人均用水量标准、消防水量标准、用水最大时管网水压标准和进行消防校核时水压标准,水质执行标准等。 (三) 水源规划。 简述水源供需平衡方案及各水源地建设规模,水源供水保证率等,根据水量平衡方案和各类水源类型提出水源配置原则,提出水源地保护围及重点保护措施。 (四) 给水工程规划。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全集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第一章总则 第1条 1993年以来,经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年-2010年)》在指导首都建设和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规划确定的2010年的大部分发展目标已经提前实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北京进入了新的重要发展阶段。为紧紧抓住本世纪前二十年重要战略机遇期,充分利用好城市发展的良好机遇和承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带动作用,实现首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解决城市发展中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迫切需要为城市未来的长远发展确定新的目标,开拓新的空间,提供新的支撑条件。 为了适应首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2002年5月北京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了修编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工作任务,根据2003年国务院对《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批示精神,以及2004年1月建设部《请尽快开展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函》,特编制《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第2条指导思想和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为目标。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构建首都和谐社会的能力。 (1)贯彻更好地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服务、为日益扩大的国际交往服务、为国家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服务和为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服务的原则。 (2)贯彻“五个统筹”的原则。结合首都发展的实际,统筹城乡发展,推进郊区城市化进程,实现城区与郊区的统一规划;统筹区域发展,协调好京津冀地区以及北京城区与郊区、南城与北城、平原地区与山区的发展规划,积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好产业与社会事业发展的空间布局;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调好人口、资源和环境的规划配置;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提高城市现代化、国际化水平。 (3)贯彻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原则。强调城市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总则 1993年以来,经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年-2010年)》在指导首都建设和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规划确定的2010年的大部分发展目标已经提前实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北京进入了新的重要发展阶段。为紧紧抓住本世纪前二十年重要战略机遇期,充分利用好城市发展的良好机遇和承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带动作用,实现首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解决城市发展中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迫切需要为城市未来的长远发展确定新的目标,开拓新的空间,提供新的支撑条件。 为了适应首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2002年5月北京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了修编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工作任务,根据2003年国务院对《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批示精神,以及2004年1月建设部《请尽快开展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函》,特编制《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指导思想和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为目标。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构建首都和谐社会的能力。 (1)贯彻更好地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服务、为日益扩大的国际交往服务、为国家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服务和为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服务的原则。 (2)贯彻“五个统筹”的原则。结合首都发展的实际,统筹城乡发展,推进郊区城市化进程,实现城区与郊区的统一规划;统筹区域发展,协调好京津冀地区以及北京城区与郊区、南城与北城、平原地区与山区的发展规划,积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好产业与社会事业发展的空间布局;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调好人口、资源和环境的规划配置;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提高城市现代化、国际化水平。 (3)贯彻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原则。强调城市总体规划在城市发展中的宏观调控和综合协调作用,突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高度重视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等社会事业的发展。 (4)贯彻尊重城市历史和城市文化的原则。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保护古都的历史文化价值,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全面展示北京的文化内涵,形成融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为一体的城市风格和城市魅力。 (5)贯彻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的原则。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正确处理城市化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充分考虑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全面推进土地、水、能源的节约与合理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施城

近三年来城市建设情况专题汇报

近三年来城市建设情况专题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领导: 大家好!首先感谢大家历年来对城市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分二个部分向大家汇报近三年来**城市建设情况,不到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县建设局是县人民政府主要职能部门,赋有城镇规划、城镇建设、城镇管理等方面的职能,内设11个科室,下辖6个单位,归口管理单位1个。职工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76%,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占职工总数68%。 近年来,我局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建设工作全局,以建设服务型机关为载体,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以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为抓手,积极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开创了城镇建设工作的新局面。县城建成区面积迅速扩大,新的商业中心逐渐形成,以开发区和新城区为核心的道路框架快速拉开,城市环境不断提升,住房保障事业健康发展,一批居住新区正如雨后春笋,奠定了“一城四区”的城市格局,一个新城市的雏形已经形成。我局先后被省建设厅表彰为“全省住房保障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建设工程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村镇建设先进单位”、“全省拆迁工作先进单位”及多项南京市先进称号,并连续三年

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南京市城市建设立功竞赛先进单位”。 到目前为止,县城建成区面积18.6平方公里,占近期(2020年)城区规划面积23.31平方公里的79.8%,县城框架面积32平方公里,城区人口约12.2万人;经遥感技术鉴定核实的园林绿地面积为734.4公顷,绿地率39.53%,绿化覆盖率41.03%,人均公园绿地9.95平方米;县城人均道路面积27.5平方米;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39平方米;城市路灯亮化率98%。 二、关于近三年全县建设工作情况 近三年来,我局按照“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发展要求,围绕融入南京主城、融入苏南板块的目标定位,抢抓发展机遇,加快县城扩容,加快中心镇建设,加快人口聚集,始终用科学的发展观来全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科学规划,引领新一轮城镇建设 近年来我县组织编制了县域规划、城镇总体规划、**新城总体规划以及各项专项规划等一批规划,从宏观调控、微观建设实施上提供了城镇建设发展的科学依据。 1、加大总体规划编制的力度。首先,编制完成了**县县域规划、**县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了**作为南京都市圈中的重要生态示范区,南京郊区观光、休闲旅游度假基地,同时也是南京市重要的产业制造业基地,南京外向型经济新的聚集区。其次,在**县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结

咸阳市十三五规划重大课题

咸阳市“十三五”规划重大课题 序号课题 备 注 1 咸阳市“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研究 2 咸阳市“十三五”发展目标和主要经济社会指标测算 3 咸阳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研究 4 咸阳市“十三五”“稳增长、优结构、提质量、增效益”战略研究 5 咸阳市“十三五”固定资产投资与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研究 6 咸阳市“十三五”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思路研究 7 咸阳市“十三五”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 8 咸阳市“十三五”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研究 9 咸阳市“十三五”工业转型升级研究 10 咸阳市“十三五”能源化工产业发展研究 11 咸阳市“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 12 咸阳市“十三五”加快服务业发展研究 13 咸阳市“十三五”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研究 14 咸阳市“十三五”推进新型城镇化研究 15 咸阳市“十三五”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16 咸阳市“十三五”合作共建(支持服务)西咸新区研究 17 咸阳市“十三五”加强园区和工业集中区建设研究 18 咸阳市“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研究 19 咸阳市“十三五”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20 咸阳市“十三五”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研究 21 咸阳市“十三五”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研究 22 咸阳市“十三五”人口资源开发研究 23 咸阳市“十三五”推进节能减排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24 咸阳市“十三五”环境保护治理重点及模式创新研究 25 咸阳市“十三五”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研究 26 咸阳市“十三五”推进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研究 27 咸阳市“十三五”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思路研究 28 咸阳市“十三五”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研究 29 咸阳市“十三五”创新融资方式(防范金融风险)研究 30 咸阳市“十三五”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研究

新建铁路西安至延安线环境影响报告书

新建铁路 西安至延安线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建设单位:西成铁路客运专线陕西有限责任公司评价单位: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国环评证甲字第3611号) 二○一八年八月西安

新建铁路西安至延安线环境影响报告书 目录 新建铁路西安至延安线地理位置图 西延至延安高速铁路线路平、纵断面示意图 1 总则 (1) 2 工程概况及工程分析 (38) 3 沿线环境概况 (99) 4 工程选线选址的环境合理性分析 (109) 5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12) 6 环境保护措施 (123) 7 结论 (138)

1 总则 1.1 项目由来及概况 新建铁路西安至延安线(以下简称“西延线”)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 6年)中规划“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包(银)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陕西省“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中“米”字型高铁网主骨架的重要构成。西延线向南连接“大西安”都市圈,规划向北延伸经榆林、鄂尔多斯至包头与京包兰通道衔接,可充分满足陕北、蒙西与西安、中南、西南等地的区际旅客出行需求,兼顾陕北与关中地区的城际客流,形成纵贯西部地区、沟通呼包鄂和关中城市群的快速客运大通道,对完善国家高速铁路网布局,优化包西通道综合运输体系,满足旅客快速出行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西延线位于陕西关中及陕北地区。线路在西安枢纽自西安东站北端引出,向北经西安市灞桥区、临潼区、高陵区,咸阳市三原县,渭南市富平县,铜川市耀州区、王益区、印台区、宜君县,延安市黄陵县、洛川县、富县、甘泉县和宝塔区,引入既有包西线延安站。西延线正线全长286.954km,其中新建正线长度281.799km,利用既有包西线5.155km。正线工程所经西安地区长度40.837km,咸阳地区长度11.375km,渭南地区长度24.309km,铜川地区长度82.449km,延安地区长度127.984km。 本项目主要技术指标为新建客运专线,双线,速度目标值350 km/h,电力牵引。本次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主要包括西安东站(不含)北端至延安站(含)正线工程以及引入西安枢纽、延安地区等相关配套工程。其中正线全长286.954km;引入西安枢纽配套工程包括耿镇线路所至西安北站上行联络线长18.079km,下行联络线长18.280km;成都至延安上行客车疏解线兼兰州至武汉方向疏解线兼北京至延安立折疏解线长1.88 7km,延安至成都下行客车疏解线兼武汉至兰州方向疏解线长2.266km;建港务区站至港务区东站联络线,下行线长6.204km,上行线长6.092km;引入延安地区配套工程包括还建包西线段落长度6.449 km(含延安站普速场工程)。工程区间线路采用60kg/m 钢轨,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设计,原则采用无砟轨道结构;全线正线设置特大桥、

最新《城市总体规划》主要专项规划内容及深度要求

《城市总体规划》主要专项规划内容及深度要求

目录 《城市给水工程专项规划》 (3) 《城市排水工程专项规划》 (5) 《城市电力工程专项规划》 (7) 《城市电信工程专项规划》 (9) 《城市燃气专项规划》 (11) 《城市消防专项规划》 (13)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专项规划》 (16)

《城市给水工程专项规划》内容及要求《城市给水工程专项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图纸和附件(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等)。 一、规划文本 (一) 总则 内容包括编制规划的目的、规划依据、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规划期限与规划范围等。 (二) 规划目标与规划建设标准。 内容包括规划供水规模、人均用水量标准、消防水量标准、用水最大时管网水压标准和进行消防校核时水压标准,水质执行标准等。 (三) 水源规划。 简述水源供需平衡方案及各水源地建设规模,水源供水保证率等,根据水量平衡方案和各类水源类型提出水源配置原则,提出水源地保护范围及重点保护措施。 (四) 给水工程规划。 包括供水工程总体方案、厂站的选址位置、占地面积、供水规模,建设标准和内容、自动化、信息化管理目标,输配水管道的敷设原则、在城市道路上的布置原则等。 (五) 节水规划。 制定规划节水目标,提出节水措施。 (六) 分期建设规划。

明确分期建设目标,重点阐述近期建设项目、投资估算。 规划实施措施。从法规保障、行政管理、技术指导、资金筹措、事故应急反应等各方面提出具体措施。 (七) 附则 提出本规划的适用范围,解释权限;要求本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其他相关专项规划相协调。 二、规划图纸 (一) 供水现状图 (二) 水源规划图 (三) 给水工程总体规划图 (四) 输水管线工程规划图 (五) 配水管网工程规划图 (六) 配水管网最大时平差图 (七) 配水管网最大时加消防时平差图 (八) 分期建设规划图 三、附件 (一) 说明书 是编制规划文本的技术支撑,规划说明书的内容是分析现状、论证规划意图、解释规划文本等。 (二) 基础资料汇编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城市空间布局与城乡协调发展 第一节城市空间布局 在北京市域范围内,构建“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 两轴:指沿长安街的东西轴和传统中轴线的南北轴。 两带:指包括通州、顺义、亦庄、怀柔、密云、平谷的“东部发展带”和包括大兴、房山、昌平、延庆、门头沟的“西部发展带”。 多中心:指在市域范围内建设多个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城市职能中心,提高城市的核心功能和综合竞争力,包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核心区、奥林匹克中心区、中央商务区(CBD)、海淀山后地区科技创新中心、顺义现代制造业基地、通州综合服务中心、亦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心和石景山综合服务中心等。 在“两轴-两带-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形成中心城-新城-镇的市域城镇结构。 中心城是北京政治、文化等核心职能和重要经济功能集中体现的地区。其范围是上版总体规划市区范围加上回龙观与北苑北地区,面积约1085平方公里。 新城是在原有卫星城基础上,承担疏解中心城人口和功能、集聚新的产业,带动区域发展的规模化城市地区,具有相对独立性。规划新城11个,分别为通州、顺义、亦庄、大兴、房山、昌平、怀柔、密云、平谷、延庆、门头沟。 镇是建制镇的简称,是推动北京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重点镇和一般镇。 第二节次区域的划分与发展策略 按照“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为统筹经济社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根据不同区域的现状发展特征、资源禀赋及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划定次区域,通过对次区域的限制条件、开发强度、开发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分类指导,实施分区域的城市发展策略。 次区域的划分

在北京市域范围内划分四个次区域,并进一步划定管制区。 (1)中心城次区域:即中心城的规划范围(不含石景山五环路以西地区)。 (2)东部次区域:包括通州、顺义、亦庄以及怀柔、密云、平谷等的平原地区。 (3)西部次区域:包括大兴(除亦庄地区以外地区)、房山山前平原、丰台河西地区、门头沟山前平原、海淀山后地区和昌平(不包括回龙观、北苑北地区)的山前平原、延庆平原以及石景山五环路以西地区。 (4)山区次区域:包括怀柔北部山区、密云北部山区、昌平北部山区、门头沟西部山区、房山西部山区、延庆山区。 次区域发展导则 中心城次区域以调整优化和提高为主,重点进行城市环境整治、交通疏理、基础设施改善,合理控制建设强度,逐步疏解人口与产业,完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的功能,大力发展以高端服务、金融保险和文化旅游为主体的第三产业,提升城市职能中心品质。整体保护和有机更新旧城,进一步划定旧城管制区。 东部次区域是城市未来重点发展的地区,也是北京面向区域,联系天津、河北等省市的重要地区。通州、顺义和亦庄地区是承接中心城人口、职能疏解和新的产业集聚的主要地区。积极引导以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向该地区集聚,并在公共服务、居住配套以及相应的教育培训等方面提供支持和保障,形成北京第二产业集中发展的区域。实施以综合交通运输走廊(公共交通走廊)为引导,整体联动、高密度集约发展模式。密云、怀柔和平谷的平原地区建设为首都国际交往服务的重要外事活动基地,开发旅游休闲、会议培训和生态农业,可适当发展无污染的都市型工业,应与生态环境充分协调,防止高密度连片发展。 西部次区域是城市未来重要的发展地区,在维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积极引导高新技术研发与服务、旅游休闲、商业物流、教育等生态友好型的产业向该地区集聚。以优化、整合、完善现有的发展空间为主,改善生态环境,引导高品质、组团式集约发展,防止高密度连片开发。 山区次区域是城市重要的生态屏障,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旅游资源,以生态

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包括

强制性内容,是指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中涉及区域协调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管理、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公众利益和公共安全等方面的内容。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是对城市规划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 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是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必备内容,应当在图纸上有准确标明,在文本上有明确、规范的表达,并应当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包括: (一)省域内必须控制开发的区域。包括: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林(草)地区、大型湖泊、水源保护区、分滞洪地区,以及其它生态敏感区。 (二)省域内的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的布局。包括:高速公路、干线公路、铁路、港口、机场、区域性电厂和高压输电网、天然气门站、天然气主干管、区域性防洪、滞洪骨干工程、水利枢纽工程、区域引水工程等。 (三)涉及相邻城市的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包括:城市取水口、城市污水排放口、城市垃圾处理场等。 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包括: (一)市域内必须控制开发的地域。包括:风景名胜区,湿地、水源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地下矿产资源分布地区。 (二)市建设用地。包括:规划期限内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规模、发展方向,根据建设用地评价确定的土地使用限制性规定;城市各类园林和绿地的具体布局。 (三)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城市主干道的走向、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走向、大型停车场布局;城市取水口及其保护区范围、给水和排水主管网的布局;电厂位置、大型变电站位置、燃气储气罐站位置;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 (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包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确定的具体控制指标和规定;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建筑群、重要地下文物埋藏区的具体位置和界线。 (五)城市防灾工程。包括:城市防洪标准、防洪堤走向;城市抗震与消防疏散通道;城市人防设施布局;地质灾害防护规定。 (六)近期建设规划。包括: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近期建设用地的具体位置和范围;近期内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风景资源的具体措施。 城市详细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包括: (一)规划地段各个地块的土地主要用途; (二)规划地段各个地块允许的建设总量; (三)对特定地区地段规划允许的建设高度; (四)规划地段各个地块的绿化率、公共绿地面积规定; (五)规划地段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的规定;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年)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城市性质、发展目标与策略 第三章城市规模 第四章城市空间布局与城乡协调发展 第五章新城发展 第六章中心城调整优化 第七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第八章产业发展与布局引导 第九章社会事业发展及公共服务设施 第十章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第十一章资源节约、保护与利用 第十二章市政基础设施 第十三章综合交通体系 第十四章城市综合防灾减灾 第十五章近期发展与建设 第十六章规划实施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概要解读 ■城市性质 北京就是中华人民共与国得首都,就是全国得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就是世界著名古都与现代国际城市。 ■城市定位

国家首都:按照中央对北京做好“四个服务”得工作要求,强化首都职能。 国际城市:以建设世界城市为努力目标,不断提高北京在世界城市体系中得地位与作用。 历史名城:弘扬历史文化,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具有高度包容性、多元化得世界文化名城。 宜居城市:创造充分得就业与创业机会,建设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得宜居城市。 ■城市职能 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 邦交国家使馆所在地,国际组织驻华机构主要所在地,国家最高层次对外交往活动得主要发生地。 国家主要文化、新闻、出版、影视等机构所在地,国家大型文化与体育活动举办地,国家级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聚集地。 国家经济决策、管理,国家市场准入与监管机构,国家级国有企业总部,国家主要金融、保险机构与相关社会团体等机构所在地,高新技术创新、研发与生产基地。 国际著名旅游地、古都文化旅游,国际旅游门户与服务基地。 重要得洲际航空门户与国际航空枢纽,国家铁路、公路枢纽。 人口规模 ■总人口控制在1800万人 2020年,北京市总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1800万人左右,年均增长率控制在1、4%以内。其中户籍人口1350万人左右,居住半年以上外来人口450万人左右。 ■农业人口再减118万 2003年农业人口为318万人,到2020年将下降到200万人左右,占全市人口得10%左右。 ■中心城人口850万人 积极引导人口得合理分布,通过疏散中心城得产业与人口,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人口向新城与小城镇集聚。2020年,中心城人口规划控制在850万人以内,新城人口约570万人,小城镇及城镇组团人口约180万人。

重庆市万州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报告

《重庆市万州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 实施评估报告 (征求意见稿) 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万州区规划设计研究院 二OO九年十一月

目录 前言 (4) 一、总则 (5) (一)评估工作的意义 (5) (二)评估范围 (5) (三)评估对象 (6) (四)评估期限 (6) (五)评估依据 (6) 二、万州区城市建设现状情况综述 (7) 三、现行城市总体规划主要内容 (9) (一)03版总规的主要内容 (9) 1、城市性质 (9) 2、城市规模 (9) 3、城市结构 (9) (二)局部调整后(07版总规)的主要内容 (10) 1、调整的原因及理由 (10) 2、调整的要点 (11) 四、评估主要内容 (13) (一)规划指标实施情况评估 (13) 1、主要经济社会指标分析 (13) 2、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实施评价 (16) 3、小结 (17) (二)建设用地使用情况评估 (17) 1、建设用地实施完成情况分析 (17) 2、建设用地空间实施分布评估 (18) 3、主要建设用地类型实施评估 (19) 4、小结 (26) (三)重大项目建设实施评估 (27) 1、重大产业项目 (27)

2、重大交通设施项目 (30) 3、公共服务设施项目 (31) 4、市政公用设施项目 (31) 5、环境生态与景观建设项目 (31) 6、小结 (32) (四)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态势评估 (32) 1、“三证一书”核发情况统计与分析 (32) 2、已发用地规划许可的项目实施完成情况分析 (33) 3、规划许可与建设用地发展态势评估 (34) 4、小结 (36) (五)新确定的重大项目对城市总体规划的影响与分析 (36) 1、重大产业项目建设 (37) 2、重大交通设施项目 (38) 3、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39) 4、市政设施建设项目 (39) 5、环境与景观建设项目 (39) 6、小结 (40) (六)其他强制性内容的执行情况分析 (40) 1、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风貌保护情况 (40) 2、生态环境保护及空间管制执行情况 (41) 3、城市防灾设施建设情况 (42) 五、实施绩效分析 (43) (一)总规实施起到的积极作用 (43) 1、重庆第二大城市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43) 2、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明显加强 (43) 3、库区综合交通枢纽初具雏形 (43) 4、指导重大项目的建设,有效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44) (二)总规规划实施中存在的不足 (44) 1、城市拓展速度较慢 (44)

十三五护理工作发展规划

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十三五”护理工作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未来五年是我院加快学科发展、提升综合实力、建设“一城四中心”的关键时期。为了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的精神,促进我院护理工作全面、协调、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依据我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结合我院护理工作实际,特制订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新时期医疗卫生改革方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落实三级甲等医院各项指标。坚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程,强化护士岗位管理,提升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安全、便捷、价廉”的医疗保健服务。为实现在建院80周年时建成三级甲等强院,建院100周年时建成专科特色突出的三级甲等知名品牌医院而奋斗。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病区护士总数与实际开放床位比不低于0.6:1,培养或引进护理研究生3-5名,本科学历护理人员达到50%以上,大专及以上学历护理人员达到90%以上,院内护理专业小组达到15个,护理离职率≤5%。完善新入职护士岗位培训制度,有计划的培养一批临

床专科护理领域骨干人才。. 到2020年,深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程,建立完善的护士岗位管理模式,建立体现“能级应对”的护士分层级岗位管理制度,科学设置护理岗位,根据岗位需求,对护士的人力配置、绩效考核、职称普升、岗位培训等实施科学管理,体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到2020年,形成管理科学规范、专业特色突出、服务品质优良的护理管理和护理服务模式,同时按照医院十三五规划,建立老年护理服务体系,发展社区和居家护理,强力推动“五所八院十中心”建设。 三、具体工作目标及保障措施 (一)优化护士队伍结构,维护护士合法权益 目标:按照国家卫计委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院临床护理工作需要,合理设置护理岗位,在2017年我院床护比达到卫计委三级甲等医院评审标准要求。 保障措施: 1、着力解决护士编制不足问题,合理配置护士,争取2017年床护比达到基本配备标准,即临床科室床护比达到1:0.4、手术室1:3、产科1:0.6、产房1:3、新生儿科1:0.6、ICU1:2.5-3。全院临床护理岗位护士占总护士数95%以上,护理离职率≤5%。2020年病区护士总数与实际开放床位比大于等于0.6:1以上。 2、根据科室工作强度、风险系数、收治患者护理难度,配备各层级护理人员,每名护士平均负责患者不超过8个,做到科学合理、人尽其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