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通假字总结(语文版)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总结(语文版)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总结(语文版)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总结1.说

[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释]“说”通“悦”,高兴。

2.女

[例]诲女知之乎。(《论语》)

[释]“女”通“汝”,人称代词,你。3.知

[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释]“知”通“智”,智慧,明智。4.不

[例]尊君在不?

[释]“不”通“否”。

5.要

[例]便要还家。(《桃花源记》) [释]“要”通“邀”,邀请。

6.转

[例]哀转久绝。(《三峡》)

[释]“转”通“啭”,鸣叫。

7.阙

[例]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 [释]“阙”通“缺”,中断。

8.反

[例]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释]“反”通“返”,返回。

9.强

[例]昂首观之,项为之强。(《童趣》) [释]“强”通“僵”,僵硬。10.属

[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释]“属”通“嘱”,嘱咐。

11.坐

[例]满坐寂然。(《口技》)

[释]“坐”通“座”,座位。

12.少

[例]意少舒。(《口技》)

[释]“少”通“稍”,稍微。

13.指

[例]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

[释]“指”通“直”,一直。

14.惠

[例]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释]“惠”通“慧”,聪明。

15.扳

[例]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 [释]“扳”通“攀”,牵,引。16.食

[例]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

[释]“食”通“饲”,喂。

17.见

[例]才美不外见。(《马说》)

[释]“见”通“现”,表现。

18.材

[例]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释]“材”通“才”,才能。

19.邪

[例]其真无马邪?(《马说》)

[释]“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20.羞

[例]玉盘珍羞直万钱。(《行路难》) [释]“羞”通“馐”,美味的食物。21.简

[例]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释]“简”通“拣”,挑选。

22.曾

[例]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释]“曾”通“增”,增加。

23.衡

[例]衡于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释]“衡”通“横”,梗塞,不顺。24.拂

[例]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释]“拂”通“弼”,辅佐。

25.乡

[例]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 [释]“乡”通“向”,从前。

26.得

[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释]“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27.辩

[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释]“辩”通“辨”,辨别。

28.与

[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释]“与”通“欤”,语气助词,相当于“吗”。

29.辟

[例]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 [释]“辟”通“避”,躲避。

30.徧

[例]小惠未徧。(《曹刿论战》) [释]“徧”通“遍”,遍及、普遍。31.孰

[例]孰视之。(《邹忌讽齐王纳谏》) [释]“孰”通“熟”,仔细。

32.被

[例]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

[释]“被”通“披”,穿着。

33.支

[例]四支僵劲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

[释]“支”通“肢”,四肢。

初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集(语文版)

【七(上)】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六则》)“说(yuè)”:通“悦”,愉快。

2、思而不学则罔,学而不思则殆。(《论语六则》)“罔(wàng)”:通“惘”,迷惑不解。

3、默而识之。(《论语六则》)“识(zhì)”:通“志”,记,记住。

4、尊君在不?(《期行》)“不(fǒu)”:通“否”,没有。

宁可共载不?(《陌上桑》)“不(fǒu)”:通“否”,吗。

5、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扳(pān)”:通“攀”,牵,引。

6、著我旧时袍。(《木兰诗》)“著(zhuó)”:通“着”,穿。

7、对镜帖花黄。(《木兰诗》)“帖(tiē)”:通“贴”,粘贴。

8、出门看火伴。(《木兰诗》)“火(huǒ)”:通“伙”,伙伴。

9、无他,但手熟尔。(《买油翁》)“尔(ěr)”:通“耳”,相当于“罢了”。

10、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阙(quē)”:通“缺”,断缺。

11、哀转久绝。(《三峡》)“转”(zhuàn):通“啭”,声音转折。

1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观沧海》)“竦(sǒng)”:通“耸”,高耸。

【七(下)】

1、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坐(zhuò)”:通“座”,座位。

2、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强项令》)“臧(cáng)”:通“藏”,躲藏。

3、宣悉以班诸吏(《强项令》)“班(bān)”通“颁”,分发。

4、路转溪桥忽见。(《西江月》)“见(xiàn)”:通“现”,出现。

5、技止此耳!(《黔之驴》)“止(zhǐ)”:通“只”,只不过。

6、仁信智勇严,阙一不可。(《岳飞》)“阙(quē)”:通“缺”,缺少。

【八(上)】

1、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见:通“现”,出现,显现。

2、困于心,衡于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衡:通“横”,梗塞,这里指不顺。

3、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曾:通“增”,增加。

4、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拂:通“弼”,辅佐。

5、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徧:通“遍”,遍及,普及。

6、能不以游堕事。(《满井游记》)“堕(huī)”:通“隳”,毁坏。

7、门人然烛来。(《崂山道士》)“然(rán)”:通“燃”,点燃。

8、小麦覆陇黄。(《观刈麦》)“陇(lǒng)”:通“垄”,田埂。

9、零丁洋里叹零丁。(《过零丁洋》)“零丁(língdīng)”:通“伶仃”,孤苦无依。

【八(下)】

1、孰视之,自以为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孰(shǔ)”:通“熟”,仔细。

2、军士吏被甲。(《细柳营》)“被(pī)”:“披”,穿。

3、子墨子九距之。(《公输》)“距(jù)”:通“拒”,挡。

4、公输盘诎。(《公输》)“诎(qū)”:通“屈”,折服。

5、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具(jù)”:通“俱”,全,皆。

6、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属(zhǔ)”:通“嘱”,嘱咐。

7、天子为动,改容式车。(《细柳营》)“式(shì)”:通“轼”,车前横木。

8、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圉(yù)”:通“御”,抵挡。

9、便要还家。(《桃花源记》)“要(yāo)”:通“邀”,邀请。

九(上)】

1、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秋水》)“泾(jīng)”:通“径”,直流。辩(biàn)”:通“辨”,分辨。

2、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指(zhǐ)”:通“直”,一直,直接。

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反(fǎn)”:通“返”,回家。

4、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huì)”:通“慧”,聪明。

5、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亡(wù)”:通“无”,没有。

6、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厝(cuò)”:通“措”,放置。

7、无陇断焉。(《愚公移山》)“陇(lǒng)”:通“垄”,阻断交通的山冈。

8、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还(huán)”:通“旋”,回转,掉转。

9、汤熨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汤(tàng)”:通“烫”,用热水焐。

10、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齐(jì)”:通“剂”,汤药。

11、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辟(bì)”:通“避”,躲避。

1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辩(biàn)”:通“辨”,辨别。

1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得(dé)”: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

14、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乡(xiàng)”:通“向”,从前。

15、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食(sì)”:通“饲”,喂养。

16、才美不外见。(《马说》)“见(xiàn)”:通“现”,表现,显现。

17、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材(cái)”:通“才”,才能。

18、其真无马邪?(《马说》)“邪(yé)”: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19、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李清照)“争(zhēng)”:通“怎”。

20、吾尝疑乎是。(《捕蛇者说》)“乎(yú)”:通“于”,对。

21、莫春者,春服既成。(《论语十则》)“莫(mò)”:通“暮”,傍晚。

2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与(yú)”:通“欤”,吗。

23、则梦见夫人居安其身。(《订鬼》)“安(ān)”:通“按”,按着。

【九(下)】

1、四支僵硬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支(zhī)”:通“肢”,肢体。

2、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被(pī)”:通“披”,穿。

3、蒹葭凄凄,白露未晞。(《蒹葭》)“凄凄(qīqī)”:通“萋萋”,茂盛的样子。

4、故今具道所以。(《答司马谏议书》)“具(jù)”:通“俱”,详细。

5、玉盘珍馐直万钱。(《行路难》其一)“直(zhí)”:通“值”,价值。

6、鼎彝元赖生成力。(《咏煤炭》)“元(yuán)”:通“原”,原本。

7、称心快意,几家能彀?(《与妻书》)“彀(gòu)”:通“够”,能够。

8、绿杨阴里白沙提。(《钱塘湖春行》)“阴(yīn)”:通“荫”,树荫。

9、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出师表》)“阙(qūe)”:通“缺”,缺点。

10、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简(jiǎn)”:通“拣”,挑选。

11、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有(yòu)”:通“又”,整数加零数。

12、于反复不宜卤莽。(《答司马谏议书》)“卤莽(lǔmǎng)”:通“鲁莽”,粗疏草率。

2016年遵义中考文言文字词分类梳理

编者按:遵义市中考题对于文言文字词解释的考查,大多出自《遵义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实施意见》中规定掌握的124个字中,其中一般带文言现象的词也来自

课本中的课下注释。据此,此附录系统梳理语文版教材中的所有通假字,并将重点虚词进行梳理,相信对文言文阅读部分的答题有很大帮助。

(一)语文版教材通假字梳理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说”通“悦”,愉快,高兴

2.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十则》

“罔”通“惘”,迷惑不解

3.尊君在不?《〈世说新语〉二则》

“不”通“否”,可译为“吗”

4.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

“扳”通“攀”,牵,拉

5.著我旧时裳。《木兰诗》

“著”通“着”,穿

6.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帖”通“贴”,粘贴

7.徐以杓酌油沥之。《卖油翁》

“杓”通“勺”,勺子

8.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

“阙”通“缺”,断缺

9.亡何,其人亡。《古文二则》

“亡”通“无”,不久

10.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口技》

“坐”通“座”,座位,这里指座位上的人,即宾客

11.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强项令》

“臧”通“藏”,隐藏

12.宣悉以班诸吏《强项令》

“班”通“颁”,分发

13.仁,信,智,勇,严,阙一不可。《岳飞》

“阙”通“缺”,缺少

14.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小石潭记》

“澈”通“彻”,穿过,透

15.还过岳殿东,望两崖断处。

“还”通“环”,转,绕《游恒山记》

16.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堕”通“隳”,毁坏《满井游记》

17.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8.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衡”通“横”,阻塞,不顺畅

19.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拂”通“弼”,辅弼,辅佐

20.月渐暗,门人然烛来。《劳山道士》

“然”通“燃”,点燃

21.孰视之,自以为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

“孰”通“熟”,仔细

22.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细柳营》

“被”通“披”,穿

23.天子为动,改容式车。《细柳营》

“式”通“轼”,车前的横木

2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文二则》

“邪”通“耶”,语气词,表反问

25.公输盘不说。《公输》

“说”通“悦”,高兴

26.子墨子九距之。《公输》

“距”通“拒”,抵挡

27.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

“圉”通“御”,抵挡

28.公输盘诎。《公输》

“诎”通“屈”,折服

29.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要”通“邀”,邀请

30.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具”通“俱”,都,全

31.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属”通“嘱”,嘱咐

32.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秋水》

“辩”通“辨”,分辨

3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反”通“返”,返回

34.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惠”通“慧”,聪明

35.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亡”通“无”,没有

36.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还”通“旋”,回转,掉转

37.汤熨之所及。《扁鹊见蔡桓公》

“汤”通“烫”,用热水焐

38.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

“齐”通“剂”,药剂

39.谨食之,时而献焉。《捕蛇者说》

“食”通“饲”,喂养

40.莫春者,春服既成。《〈论语〉十则》“莫”通“暮”,即暮春,指农历三月

41.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鱼我所欲也》

“得”通“德”,恩德

42.则梦见夫人据案其身,哭矣。《订鬼》“案”通“按”,按着

4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食”通“饲”,喂

44.才美不外见。《马说》

“见”通“现”,表现,显露

45.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材”通“才”,才华,才能

46.其真无马邪?《马说》

“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47.蝉则千转不穷。《与朱元思书》

“转”通“啭”,鸟叫声

48.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反”通“返”,返回

49.四支僵劲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支”通“肢”,肢体

50.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被”通“披”,穿

51.称心快意,几家能彀?《与妻书》“彀”通“够”,能够

52.吾灵尚依依旁汝也。《与妻书》

“旁”通“傍”,依傍,依靠

53.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庄子二则》“反”通“返”,转身

54.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简”通“拣”,选拔,选择

55.必能裨补阙漏。《出师表》

“阙”通“缺”,缺失,疏漏

56.不复一一自辨。《答司马谏议书》“辨”通“辩”,辩解

57.于反复不宜卤莽。《答司马谏议书》

“卤”通“鲁”,鲁莽

(二)语文版教材重点虚词梳理

一、之

1.代词,可译为“他”“它”“他们”“这”或自称等

(1)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六则》)

(2)下车引之。(《期行》)

(3)借旁近与之。(《伤仲永》)

(4)呼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

(5)愿藉子杀之。(《公输》)

(6)问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记》)

(7)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8)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9)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

(10)跳往助之。(《愚公移山》)

2.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1)不能称前时之闻。(《伤仲永》)

(2)于厅事之东北角。(《口技》)

(3)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

(4)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5)春冬之时。(《三峡》)

(6)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3.宾语前置的标志

(1)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2)宋何罪之有?(《公输》)

4.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意

(1)妇拍而呜之。(《口技》)

(2)心乐之。(《小石潭记》)

(3)处处志之。(《桃花源记》)

(4)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

(5)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5.代词,代指这件事

(1)余闻之也久。(《伤仲永》)

(2)闻之,欣然规往。(《桃花源记》)

(3)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4)吾既已言之王矣。(《公输》)

(5)暮寝而思之。(《邹忌讽齐王纳谏》)

(6)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6.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1)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

(2)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4)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6)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7)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满井游记》)

(8)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公输》)

(9)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

7.指示代词,可译为“这”“这样的”

(1)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公输》)

(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8.动词,译为“去”“往”“到”

(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2)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3)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满井游记》)

二、其

1.代词,代人、事或物,译为“他(们)的”“它(们)的”“她(们)的”;指示代词“这(个)”“那(个)”等

(1)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曹刿论战》)

(2)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送东阳马生序》)

(3)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4)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5)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口技》)

(6)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

(7)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伤仲永》)

(8)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

2.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译为“难道”

其真无马邪?(《马说》)

3.语气助词,加强语气,表猜测,译为“大概”

(1)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2)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十则》)

4.副词,表语气,不译

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5.相当于介词“于”“在”

颓然乎其间者。(《醉翁亭记》)

6.其中的

(1)不能指其一端。(《口技》)

(2)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三、而

1.连词,表修饰关系,不译

(1)相委而去。(《期行》)

(2)潭西南而望。(《小石潭记》)

(3)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满井游记》)

(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5)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6)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公输》)

2.表示顺接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或不译

(1)学而时习之。(《〈论语〉六则》)

(2)愿乞一言而死。(《强项令》)

(3)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小石潭记》)

(4)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5)暮寝而思之。(《邹忌讽齐王纳谏》)

(6)将其固可袭而虏也。(《细柳营》)

(7)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公输》)

(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9)若夫日出而林霏开。(《醉翁亭记》)

(10)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湖心亭看雪》)

3.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等

(1)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六则》)

(2)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卖油翁》)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4)而纵奴杀良人。(《强项令》)

(5)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包拯》)

(6)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公输》)

(7)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8)而轻伯夷之义者。(《秋水》)

(9)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4.表并列,不译

(1)隶而从者。(《小石潭记》)

(2)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岳阳楼记》)

(3)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口技》)

(4)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

(5)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鱼我所欲也》)

(6)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5.连词,“不久”

已而夕阳在山。(《醉翁亭记》)

6.表因果关系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六则》)

(2)感极而悲者矣。(《岳阳楼记》)

(3)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邹忌讽齐王纳谏》)

(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醉翁亭记》)

7.而已,用于句末,相当于“了”“罢了”等

(1)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2)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湖心亭看雪》)

8.词缀,用于表时间的副词之后

(1)既而儿醒,大啼。(《口技》)

(2)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

四、以

1.介词,表示行为以某物为工具或凭借,译为“用”“凭借”“依据”“按照”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2.介词,表示动作方式,可译为“把”“用”“拿”“靠”等

(1)或以钱币乞之。(《伤仲永》)

(2)以衾拥覆,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

(3)蒙辞以军中多务。(《孙权劝学》)

(4)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

(5)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醉翁亭记》)

(6)成,将以攻宋。(《公输》)

(7)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8)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

3.动词,译为“认为”,有时“以”“为”连用

(1)以为妙绝。(《口技》)

(2)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4)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5)皆以美于徐公。/孰视之,自以为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

(6)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

4.动词,复音虚词“以是”“是以”,译为“因此”

(1)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2)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满井游记》)

(3)不以千里称也。(《马说》)

(4)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5.连词,目的关系,译为“来”“用来”

(1)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2)受命以来,夙夜忧叹。(《出师表》)

6.连词,相当于“而”

(1)近岸,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

(2)手自笔录,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

(3)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7.连词,因果关系,译为“因为”“以致于”

(1)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2)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8.比得上

不以疾也。(《三峡》)

9.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起点、时间,可译为“从”“由”

受命以来。(《出师表》)

10.助词,用于“可、所、足”等后,不译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六则》)

(2)可以调素琴,阅金经。(《陋室铭》)

(3)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公输》)

(4)士不可以不弘毅。/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论语〉十则》)

(5)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鱼我所欲也》)

中考语文之文言文通假字汇总

中考语文之文言文通假 字汇总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2010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通假字汇总 [导读]备战2010中考语文之初中文言文通假字汇总,古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声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也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语言现象叫做文字“通假”(“通”是通用,“假”是借用)。“通假”是“本有其字”却弃而不用,临时借用了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别字。一般认为,通假字的产生可能是由于书写或抄书的人一时笔误,写了音同或音近的别字,或是因地方习惯而写了另一个字。后人见古人有先例,便跟着写,约定俗成,别字和本字就通用了,学会辨识通假字,对学习文言文是很重要的。 备战2010中考语文之初中文言文通假字汇总,古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声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也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语言现象叫做文字“通假”(“通”是通用,“假”是借用)。“通假”是“本有其字”却弃而不用,临时借用了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别字。一般认为,通假字的产生可能是由于书写或抄书的人一时笔误,写了音同或音近的别字,或是因地方习惯而写了另一个字。后人见古人有先例,便跟着写,约定俗成,别字和本字就通用了,学会辨识通假字,对学习文言文是很重要的。 下面是我们所学课文中出现的通假字。 《<论语>十则》: 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 由,诲女知之乎“女”通“汝”,你 《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还”通“旋”,回转、掉转 疾在腠里,汤熨之所及也“汤”(tàng)通“烫”,意思是用热水焐 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齐”(jì)通剂 《乐羊子妻》: 日知其所亡“亡”通“无” 《为学》: 屏弃而不用“屏”通“摒” 《卖油翁》: 但手熟尔“尔”通“耳” 《西江月》: 路转溪头忽见“见”通“现”《桃花源记》: 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

初一全册的文言文总结(完美版)

文言文阅读 初中阶段需要掌握有关文言文的通假字,古今异义,特殊句式,重点实词,虚词 初一上学期: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 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故事翻译: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 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 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谢安大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太傅大笑 起来。她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通假字:无 古今异义: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今义:指儿 女 未若柳絮因风起:古义:趁、乘。今义:因为。 文言特殊句式:1.省略句。谢太傅(于)寒雪日内集。在"寒雪日"之前省略了介词"于",即"(在)一个寒冷的雪天"之意。 2.倒装句。白雪纷纷何所似。宾语前置,正常语序是"所似何"(像什么东西)。 3.判断句。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即"表示"这就是","也"在这里表"是"的意思,译为"这就是谢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

初中语文培训总结

初中语文培训总结 人只有在不断学习中才能进步,这正如“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我参加此次培训学习后再次深刻领悟到的真理。 首先,我的教育理念又有新的发展,教学思想有了进一步的更新。 听了各位专家的报告和讲座,我明白了现代教育对教师成长发展提出的新的、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而我对教学技能和方法的探索又有了新的理解和发展。各位专家的专题讲座和优质课,新颖独特的教学理念,娴熟实用的教学技巧,适合当代初中学生的教育、教学方式,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背景介绍、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机智点拨等,让学生体验到了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专家们对议论文、散文、小说、说明文的教学建构思想,无疑是给我们在一线从事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教学方面的新的思路和要求,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提供了不竭的活水。 我深深地感到:作为老师,不能只停留在知识传授的层面上,应是一个教育科学的研究者,不断研究学生,研究教材,关注社会,关注学科的发展;要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评价,经常进行案例研究,把教学看成是一种艺术,一种追求,让自己拥有先进的课改理念,新的教学方法,丰富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运用讲座中的科学方法指导自身的教学工作,争取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其次,经典课例分析,开阔了我的视野。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具备的就应该是全面系统的语文学科本位知识。在学习中,每一天都有感触,每一天都有收获,每一天都有惊喜,聆听了专家的一场场精彩讲座,我获得了思想的重生和心灵的洗礼。通过专家引领,我进一步领会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对初中语文教学有了深入的理解与思考;通过参与学习、反思体会,我准确地把握了小说,散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各类课文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的重难点,认识并掌握了语文教学的新方法、新手段,并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在这个平台上,我们相互交流,共同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尤其是在大家共同讨论和交流的环节上,让我知道了现在语文这门课在全国大背景下的现状和发展。专家通过教学的课例,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重新提升了我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认识与把握,极大地开阔了视野。 第三,专家讲座,使我把握教材和设计教学的能力有了提升。 以前的我,对教材研究不够,教学设计不精,课堂教学的方法有待改进,对课堂教学改革建议中的课堂教学基本流程理解片面,致使有的课堂教学环节安排不科学;旧的教学方法仍然存在,教学过程注重于教而学的重视不够;结果学生的语文思维训练不够,能力提高缓慢,情感熏陶不深入。

初中古文通假字总结

一、通假字 古字通假,是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音同或音近的字互相借用的现象,又简称通假、通借、假借。古人在使用文字时,常常不用有其本义的本字,却用了与本字音同或音近的字替代。尽管借字与本字的字形、字义不同,但字音一定相同或相近,所以又有一种更确切的称谓,叫做“古音通假”。那些被本字借来的字就叫假借字,又叫通假字、通借字、假字、借字、假音、借音。《列子?黄帝》:“状与我童者近而爱之,状与我异者疏而畏之。”“童”是“同”的假借字。《诗?召南?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谓”是“畏”的假借字。 通假字的两个特点是什么? 通假字,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通假字,包括古今字、异体字和狭义的通假字。 古今字:古已有之,今又造字。新字成为长期工。如苏东坡的《石钟山记》中的“莫”,为“暮”之古字,被“借”为否定副词“不”、“没有谁”的意思,故又造“暮”字。 异体字:同一个意思,不同的写法。 通假字:音同本字,借来一用。借来的字只能作为临时工。如“说”与“悦”;如“蚤”与“早”;如“当”与“倘”。其特点是“因音通假”。 什么是通假字呢?古人在造字的时候,造出一个字,表达一个意思,可是该用哪个字表示某个意思呢?有时候是有一定规律的;但是有一些字还在形成当中,没有一定规律,可能用这个字表示某个意思,也可能使用一个同音字表示那个意思,这个同音字就是“通假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就叫

做“本字”。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在当时,在一般情况下使用“慧”表示智慧,但是,有时候也可以使用“惠”去表示,于是“惠”就成了“慧”的通假字。又例如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天姥》),按照一般的情况,应该写成“裂缺”,但是在古代,也可以使用“列”代替“裂”。于是“列”就成了本字“裂”的通假字。这个办法一直保存了下来,以致20世纪的孙中山先生也按照这个办法写,如“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之者,其不获实行也如故(《黄花冈》)”“唱”就是“倡”的通假字。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大全 七年级(上册) 1、项为之强“强”(jiāng)通“僵”《童趣》 2、不亦说乎“说”(yuè)通“悦”,愉快《论语》 3、诲女知之乎“女”(rǔ)通“汝”《论语〉》 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zhì)通“智”《论语》 5、路转溪头忽见“见”(xiàn)通“现”《西江月》 6、一切乌有“乌”(wū)同“无”《山市》 7、裁如星点“裁”(cái)同“才”《山市》 8、尊君在不“不”(fǒu)通“否”《陈太丘与友期》 9、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通“又”,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 常加“有”字《论语〉》 10、《兑命》曰“兑”通“说”,指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11、不亦颠乎“颠”通“癫”,疯狂 七年级(下册) 9、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bān) 通“攀”《伤仲永》

2013中考语文之初中文言文通假字大全

2013中考语文之初中文言文通假字大全 古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声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也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语言现象叫做文字“通假”(“通”是通用,“假”是借用)。“通假”是“本有其字”却弃而不用,临时借用了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别字。一般认为,通假字的产生可能是由于书写或抄书的人一时笔误,写了音同或音近的别字,或是因地方习惯而写了另一个字。后人见古人有先例,便跟着写,约定俗成,别字和本字就通用了,学会辨识通假字,对学习文言文是很重要的。 下面是我们所学课文中出现的通假字。 《<论语>十则》: 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 由,诲女知之乎“女”通“汝”,你 《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还”通“旋”,回转、掉转 疾在腠里,汤熨之所及也“汤”(tàng)通“烫”,意思是用热水焐 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齐”(jì)通剂 《乐羊子妻》: 日知其所亡“亡”通“无” 《为学》: 屏弃而不用“屏”通“摒” 《卖油翁》: 但手熟尔“尔”通“耳”

《西江月》: 路转溪头忽见“见”通“现” 《桃花源记》: 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 《口技》:满坐寂然“坐”通“座” 《伤仲永》: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牵,引 《愚公移山》: 河曲知叟亡以应“亡”通“无”,意思是没有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通“返”,还,返回 甚矣,汝之不惠“惠”同“慧”,聪明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厝”(cuò)通“措”,放置 《观书有感》: 问渠那得清如许“那”通“哪”,怎么《三峡》:略无阙处“阙”通“缺” 《闲情记趣》: 项为之强“强”通“僵”,僵硬 《晏子故事两篇》: 傧者更道“道”通“导”,引导 缚者曷为者也“曷”通“何” 圣人非所与熙也“熙”通“嬉” 《寓言四则》:

初中语文教师培训总结

初中语文教师培训总结 初中语文教师培训总结 这暑假里,我参加了南浔区教师专业发展90学时的培训,初中语文教师培训总结。在这几天的学习中,听了好多专家的讲座,受益匪浅。使我庆幸自己没有失去这样的学习机会。 在这几天里,我觉得自己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端坐在教室里,聆听着专家的讲座,我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得到一次重大的洗礼,让我明白,今后的教学要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来组织教学”,教师必须学会文本的细读。 听了张人力校长的讲座,明白“后茶馆式”教学主张“学生先学”,还强调了学生先学的方式、方法是多样的,而且还阐释了教师在“学生先学”之后应该怎么教。“后茶馆式”教学颠覆了课堂教学设计的逻辑结构。我反思以前的教学,我经常担心学生不能很好的把握重点,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于是,在传授的过程中,我不知不觉地替代了他们的发言,我把属于他们的课堂抢了过来,使他们成为了旁观者。我现在明白了,教师只需要通过“引导暴露”“共同解疑”要讲学生自己不能学会的。 听了蔡少军教研员的对201x版新课标的解读,知道教师必须带着真正的平等意识进行文本教学。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

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 听了郑桂华教授关于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真正感受到自己平日的不足,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太大太不具体,知道以后在制定目标是要具体再具体点,集中再集中些。 刘飞耀教研员从汉语音韵与意蕴的关系入手教导我们该如何解读文本。他声情并茂的讲座让我明白了诵读的重要性。文本的解读原来还可以从汉语的音韵入手。 湖州市语文教研员邢夏良老师解读了中考命题的技术,并结合考试说明对湖州市201x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卷作了全面分析。让我对中考命题要面对的基本问题,命题的基本要求,考查学生的哪些能力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使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能更有的放矢,更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三维目标的达成。 听了王建国老师的讲座明白了一位名教师的成长需要磨砺,需要努力进龋陈瑜华老师对名师课例的分析让我知道了我们要学名师的理由,更知道要学习更要形成自己的风格。 总之每位专家的讲座都是如此精彩,让我忘了烈日酷暑,忘了疲惫,只沉浸于学习中。在今后的教学道路上,我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我要往自己的脑袋里装进更多的知识,要能够让我的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要让自己的这桶水

初 中 古 文 通 假 字

初中古文通假字 1、说 yuè通“悦”,高兴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2)宣王说之《滥竽充数》 (3)公输盘不说《公输》 (4)秦王不说《唐睢不辱使命》2、女 rǔ通“汝”,你 诲女知之乎?《论语·为政》 3、知 zhǐ通“智”,明智;智慧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2)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4、厌yàn 通“餍”,满足 学而不厌《论语·述而》5、还xuán 通“旋”,回转、掉转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6、汤tàng 通“烫”,用热水焐 汤熨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7、齐jǐ通“剂”,药剂 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8、止 zhǐ通“只”,只有 (1)止有剩骨止露尻尾止增笑耳《狼》 (2)技止此耳《黔之驴》 (3)止午、未、申三时《西湖游记二》9、亡wú通“无”,没有 (1)日知其所亡《乐羊子妻》(2)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3)最喜小儿亡赖《清平乐·村居》

10、屏 bǐng 通“摒”,放弃;扔掉 屏弃而不用《为学》 11、帖 tiē通“贴”,粘 对镜贴花黄《木兰诗》 12、火 huǒ通“伙”,同伴 出门看火伴《木兰诗》 13、尔ěr 通“耳”,罢了 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 14、争 zěn 通“怎”,怎么样 争渡,争渡《如梦令》 15、见 xiàn 通“现”,出现 (1)路转溪头忽见《西江月》 (2)下见小潭《小石潭记》 (3)有时见日《与朱元思书》 (4)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才美不外见(表现)《马说》 16、竦 sǒng 通“耸”,耸立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观沧海》 17、阙 quē通“缺”,中断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 18、阙 quē通“缺”,过失,缺点 必能裨补阙漏《出师表》 19、反 fǎn 通“返”,往返;返回 (1)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2)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20、强 jiāng 通“僵”,僵硬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闲情记趣》 21、道 dǎo 通“导”,引导 傧者更道,从大门入《晏子故事两篇》

2019初中语文培训心得体会【精选篇】

【导语】所谓心得就是工作或学习中的体验和领悟到的东西,亦可以称作心得体会。“心得体会”是一种日常应用文体,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一般篇幅可长可短,结构比较简单。下面是由XXX为大家整理的“2019初中语文培训心得体会【精选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19初中语文培训心得体会【篇一】 20xx年xx月我参加了骨干教师培训学习。我珍惜这次学习的每一天,不放过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无论是有关教育教学理念的讲座,还是走进课堂,听优秀教师给我们展示的常规课……自始至终,我都在努力地学习,力争做到不辜负学校领导的期望。在学习过程中我慢慢地认识到了自己的贫乏与稚嫩,学习又逐渐地使我变得充实与干练。是的,在培训学习的每一天都能让人感受到思想火大学的撞击与迸发,整个培训的过程就好像是一次“洗脑”的过程,给了我太多的感悟和启迪!同时又仿佛是一剂“兴奋剂”,给了我无限的工作激情和留下了太多的思索! 在本次培训中有幸让我们听到了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对教育方面的前沿的思考、精辟的理论、独到的见解,对生活、对工作、对事业、对学生独特的感悟,激起了我内心中的心弦,触及到我思想的深处,我一次次禁不住问自己我该怎样做、做什么样的教师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怎样做一名优秀的教师。从他们身上,我学到的远不只是专业的知识和做

学问的方法,更多的是他们执著于教育事业、孜孜不倦、严谨勤奋、潜心钻研、尽心尽责的那种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的高品位的生命形式;作为一个学者,他们那闪光的人格魅力令我震撼!让我感染!学生教学管理如何做?几年来的辛苦探索,留下太多的茫然与困惑!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育教学的相关讲座,还是专业知识的授课,无论给我们上课的是知名教授,还是普通的老师,没有那一个不是兢兢业业的。这些,让我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转变了观念,促使我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反思以前的工作,更严肃地思考现在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更认真地思考未来的路如何去走。在这里就从听取的报告中浅谈几点自己的感悟。 教师基本素质方面: 一、教师必须多读书、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修养 本来一直感觉自己是一名语文老师。所以总是很放松自己。可是在我听完讲座之后,让我深有感触。我们的教师需要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专业知识、更需要的是渊博的知识、教育的智慧,我们要改变的是过去的老师的形象,我们要做一个有智慧、有爱心、让自己快乐也要让学生快乐得人,要想让自己的课讲的更好,更加的吸引学生。就必须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有一句话讲的非常好。“什么是教育?教育首先就是爱。爱他的学生,没有爱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培养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大全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大全 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罢:通“疲”;疲劳。形容词。“罢夫赢老易于而咬其骨。” 颁:通“班”;“斑”;头发花白。形容词。“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板:同“版”;字版。名词。“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暴:“同曝”晒。动词。“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暴:同“曝”暴露,显露。动词。“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暴:同“曝”;暴露,显露。动词。“忠义暴于朝廷。” 杯:同“杯”;酒器。名词。“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倍:通“背”,背叛,忘记。动词。“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同“背”背叛,违背。动词。“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被:通“被”;顶。动词。“被明月兮佩宝璐。” 被:同“披”;穿着。动词“闻妻言,如被冰雪。”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俾倪:同“睥睨”;斜着眼看。形容词。“见其客朱亥,俾倪.” 辟:通“避”;躲避。动词。“其北陵,文王所辟风雨也。” 辟:通“僻”;行为不正。形容词。“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弊:通“敝”;困顿,失败。形容词。“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弊:通“敝”;疲惫,衰败。“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弊:通“敝”;疲惫,衰败。形容词。“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徧:同“遍”遍及,普遍。动词。“小惠末徧,民弗从也。” 宾:同“傧”;迎接客人的人。名词“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不:同“否”;不。副词。“或师焉,或不焉。” 不:同“否”;吗。疑问语气词。“察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不:同“否”;吗。疑问语气词。“汝见我不?” 不:同“否”;吗。疑问语气词。“宁可共载不?” 材:同“才”;才能。名词。“食之不能尽其材。” 裁:通“才”;刚刚。副词。“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采:同“彩”彩色,颜色。名词。“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采:同“彩”;颜色,彩色。名词。“须臾成五采。” 仓:同“苍”;黑色。名词。“要离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藏:同“脏”脏腑。名词。“末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廛:通“缠”“胡取禾三百廛兮?” 唱:通“倡”;倡导。动词。“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 钞:同“抄”;抄写。动词。“适中手自钞录。” 雠:同“仇”;仇敌,仇人。“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鉏:同“锄”;锄头。名词。“鉏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绌:通“黜”;罢免官职。动词。“屈平既绌,” 从:同“纵”;合纵,联合抗秦。动词。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从:同“纵”;与“横”相对,“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从:同“纵”;与“横相对,“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汇总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汇总 1.项为之强 (jiāng)通“僵”《童趣》僵硬 2.不亦说乎 (yua)通“悦”《〈论语〉十则》高兴 3.诲女知之乎 (rǔ)同“汝”《〈论语〉十则》你 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zhì)通“智”《〈论语〉十则》聪明 5.路转溪头忽见 (xiàn)通“现”《西江月》出现 6.一切乌有 (wū)同“无”《山市》没有 7.裁如星点 (cái)同“才”《山市》仅仅 8.尊君在不 (fǒu)通“否”《陈太丘与友期》与现代汉语的“否”同义9.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pān)通“攀”《伤仲永》牵 10.贤于材人远矣 (cái)通“才”《伤仲永》才能 11.对镜帖花环 (tiē)通“贴”《木兰诗》粘贴 1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y?)通“耶”《孙权劝学》语气词 13.孰为汝多知乎 (zhì)通“智”《两小儿辩日》聪明 14.满坐寂然 (zu?)通“座”《口技》在座的人 15.止有剩骨 (zhǐ)通“只”《狼》只有 16.便要还家 “要”(yāo)通“邀”《桃花源记》邀请 17.身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yǒu)同“又”《核舟记》加上 18.诎右臂支船 (qū)通“屈”《核舟记》弯曲 19.虞山王毅书远甫刻 (fǔ)通“父”《核舟记》古时候对男子的尊称 20.左手倚一衡木 (h?ng)同“横”《核舟记》与“竖”相对 2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jiǎn)通“拣”《核舟记》挑选 22.选贤与能

(jǔ)通“举”《大道之行也》选拔 23.矜、寡、孤、独 (guāng)通“鳏”《大道之行也》丧失妻子的男人24.荡胸生曾云 (c?ng)《望岳》通“层”一层层 25.略无阙处 (quē)通“缺”《三峡》空缺 26.蝉则千转不穷 (zhuǎn)通“啭”《与朱元思书》婉转发声27.窥谷忘反 (fǎn)通“返”《与朱元思书》返回 28.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sì)通“饲”《马说》喂养 29.才美不外见 (xiàn)通“现”《马说》显露,表现 30.食之不能尽其材 (cái)通“才”《马说》才能 31.其真无马邪 (y?)通“耶”《马说》语气词相当于“吗”32.四支僵劲不能动 (zhī)通“肢”《送东阳马生序》肢体 33.同舍生皆被绮绣 (pī)通“披”《送东阳马生序》穿 34.百废具兴 (jù)通“俱”《岳阳楼记》都 35.属予作文以记之 (zhǔ)通“嘱”《岳阳楼记》叮嘱 36.玉盘珍羞直万钱 (xiū)同“馐”《行路难》美味的食物 37.玉盘珍羞直万钱 (zhí)同“值”《行路难》抵 38.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zh?)通“谪”《陈涉世家》强迫 39.为天下唱 (chàng)通“倡”《陈涉世家》倡导 40.固以怪之矣 (yǐ)通“已”《陈涉世家》已经 41.将军身被坚执锐 (pī)通“披”《陈涉世家》穿 42.故不错意也 (cu?)通“措”《唐睢不辱使命》放置 43.仓鹰击于地上 (chāng)通“苍”《唐睢不辱使命》青色 44.欲信大义于天下

初中语文培训心得体会5篇

初中语文培训心得体会5篇 初中语文培训心得体会一 在这炎热的暑假里,原本想好好睡上几天的我,却接到培训的电话,想到“偷偷懒”的计划泡汤了,心里很烦闷。不情愿的来报道,心里很不以为然。然而,在这几天学习中,我的态度和思想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我庆幸自己荣幸的成为“民革.新纪元纳雍第二期初中语文教师培训”中的一员。 在这短短的五天里,我觉得自己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像一个无知少女在贪婪的吸收着知识的乳汁,使我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等得到一次重大的洗礼,让我重新树立了未来的教育思路,让我明白,今后的教学必须朝着多元化教育模式去发展。 在这次培训中,我深刻地意识到,“素质教育”必须建立在积极地行动之上,而作为“领路人”的我们,要以“灵魂来塑造灵魂,以品质来塑造品质”,要用自身的精神品质来影响学生的精神品质;并让学生明白“发展才是硬道理,学习才是硬道理”,要用“感恩”的心来面对社会,报答家人。 在培训中,朱老师的观摩课让我深刻领悟师资的基本品质――关爱和奉献的重要性。我深感内疚,我的爱太过狭窄,太过片面。我对学生,只是“用眼”去看,没有“用心”,应该说,“用心”的程度不够。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学会用

心去和学生交流,用心去感受我的学生;但,我又是自豪的,因为,我尽我的所能去帮助我的每一个学生,哪怕这帮助是微薄的! 在培训中,我感到惭愧,朱老师的观摩课让我发现,我不相信我的学生――虽然,我是出自对他们的爱――我担心他们不能很好的把握重点,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于是,在传授的过程中,我不知不觉地替代了他们的发言,我把属于他们的课堂抢了过来,使他们成为了旁观者;我束缚了他们的思想却还责备他们为什么不会思考,我替代了他们思维的转动却责备他们懒惰。我在无形之中成为扼杀他们思维的凶手。想到这,我不禁大汗淋漓!庆幸,我非常庆幸,因为我及时的发现了自己的缺点,因为我还来得及改正。 在今后的教学道路上,我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 首先,我要往自己的脑袋里装进更多的知识,要能够让我的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要让自己的这桶水溢出来,渗到学生的杯子里。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其次,我要改变自己的常规教学,不再中规中矩,不再单一枯燥,要吸收更多的新的理念,要多元化发展,进自己所能给学生创造更宽更广的发展平台。用心去看学生、爱学生,把自己的因为课堂变成轻松、愉快地教学课堂。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转化学生。“以心换心,以情换情,以恩换恩”,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立场多思考。

初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汇总

初中1-6册文言文重点通假字汇总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è):通“悦”,愉快。 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论语十则》) 女:通“汝”,你。知:通“智”,聪明。 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还:通“旋”,回转,掉转。 4、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齐:通“剂”。 5、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止:通“只”。 6、日之其所亡。(《乐羊子妻》)亡:通“无”。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亡:通“无”。 7、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为学》)屏:通“摒”。 8、对镜帖花黄。……火伴皆惊忙。(《木兰诗》)帖:通“贴”。火:通“伙”。 9、无他,但手熟尔。(《买油翁》)尔:通“耳”,相当于“罢了”。 10、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李清照)争:通“怎”。 11、路转溪头忽见。(《西江月》辛弃疾)见,通“现”。 才美不外见……(《马说》)见:通“现”。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见:通“现”。 12、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坐:通“座”。 1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扳:通“攀”,牵,引。 1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反:通“返”。 15、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通“慧”,聪明。 16、一厝逆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厝:通“措”,放置。 17、问渠那得清如许。(《观书有感》)那:通“哪”,怎么。 18、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阙:通“缺”。 19、昂首观之,项为之强。(《闲情记趣》)强:通“僵”,僵硬。 20、傧者更道,从大门入。(《晏子故事两篇》)道:通“导”,引导。 21、缚者曷为者也?(《晏子故事两篇》)曷:通“何”。 22、圣人非所与熙也。(《晏子故事两篇》)熙:通“嬉”,开玩笑。 23、饰以玫瑰,辑以翡翠。(《买椟还珠》)辑:通“缉”,连缀。

初中新课标文言文通假字汇总

初中新课标文言文通假字一览 1、项为之强“强”(jiāng) 通“僵”《童趣》 2、不亦说乎“说”(yuè) 通“悦”《〈论语〉十则》 3、诲女知之乎“女”(rǔ) 同“汝”《〈论语〉十则》 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zhì) 通“智”《〈论语〉十则》 5、路转溪头忽见“见”(xiàn) 通“现”《西江月》 6、一切乌有“乌”(wū) 同“无”《山市》 7、裁如星点“裁”(cái) 同“才”《山市》 8、尊君在不“不”(fǒu) 通“否”《陈太丘与友期》 9、对镜帖花环“帖”(tiē) 通“贴”《木兰诗》 10、孰为汝多知乎“知”(zhì) 通“智”《两小儿辩日》 11、满坐寂然“坐”(zuò) 通“座”《口技》 12、止有剩骨“止”(zhǐ) 通“只”《狼》 13、便要还家“要”(yāo) 通“邀”《桃花源记》 14、身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yǒu) 同“又”《核舟记》 15、诎右臂支船“诎”(qū) 通“屈”《核舟记》 16、虞山王毅书远甫刻“甫”(fǔ) 通“父”《核舟记》 17、左手倚一衡木“衡”(héng) 同“横”《核舟记》 18、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jiǎn) 通“拣”《核舟记》 19、荡胸生曾云“曾”(céng) 通“层”《望岳》 20、略无阙处“阙”(quē) 通“缺”《三峡》 21、蝉则千转不穷“转”(zhuǎn) 通“啭”《与朱元思书》 22、窥谷忘反“反”(fǎn) 通“返”《与朱元思书》 2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sì) 通“饲”《马说》 24、才美不外见“见”(xiàn) 通“现”《马说》 25、食之不能尽其材“材”(cái) 通“才”《马说》 26、其真无马邪“邪”(yé) 通“耶”《马说》 27、四支僵劲不能动“支”(zhī) 通“肢”《送东阳马生序》

初中语文教师培训心得体会合集

初中语文教师培训心得体会合集 初中语文教师培训心得体会多篇合集为的,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新的一年已经来临,我们将在总结过去得失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开创工作新局面,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语文教师培训心得体会范文5篇集锦,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作为一名初中教师,我很荣幸能够参加此次语文培训。这次培训让我获益匪浅。 星期四下午到达指定地点,首先进行的是开班仪式,教育局副局长讲到了这次培训的重要意义。程老师表达了对大家热情的感谢,同时表达了对大家进步的殷切希望。接着就开始了他题为《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冷与热》的讲授。程老师从为什么读、读什么、怎么读三方面对他的课题进行了讲授。其中他讲到的几点,我觉得对我很受用。首先他讲教师要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是利用教师强权让学生阅读。应该先从教师自身做起。教师爱读书、多读书,学生才能爱读书、多读书。教师要在办公室里多看书,这样就会让学生看见,对教师读的书产生兴趣,从而阅读更多的书,要多肯定学生,指明肯定一些学生,说他们很好,让他们研究书,在其他学生面前表演,就增强了他们学习的动力。如果发现学生

在课上看课外书,要告诉他们课上看课外书是不对的,但不要批评他们看书的习惯,告诉他们可以在作业完成知识掌握的前提下看书。 第二天首先欣赏了陈老师和李_带来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同课异构,陈杰老师的讲课非常的淡定从容并且充满自信。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他在课堂上采用的情境教学法。她让学生闭着眼睛,通过她提问、学生回答来描绘场面,让人感觉身临其中、感动不已。李紫燕老师讲授的优点在于把长征比成困难,并问学生自己有没有长征。通过让学生利用文章中用数字描写长征的方法,描写自己与学习上的困境,来让学生从中学习长征精神,把长征精神利用到实际的学习生活中。接下来,是陈洁老师和李紫燕老师各自阐述了自己的教学设计,紧接着是李紫燕老师题为“以课标为基准、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整本书的终端评价思考”的报告,她讲述了名著阅读及研究性学习的考查类型和对策。值得注意的是她讲到有些试卷没有专门的名著题,而是把名著和作文相结合,有让学生以名著人物写作文的题目,由此可见名著阅读非常重要。 周五下午欣赏了刘老师和陈老师带来的有关动物笑谈的同课异构。刘春雷老师授课的优点是能够根据课文后面的阅读提示准确地把握本堂课的教学目标。陈元芝老师的优点是让学生把课本中好笑的地方让学生表演出来,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她让学生想象写出动物的笑谈,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两位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点是由动物笑谈这个点,达到了让学生想读《所罗门王的指环》

中考文言文通假字汇总和配套练习

知识点一:梳理常见通假字 通假字: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1 共通供,供给 2 阙通缺,侵损 3 说通悦,心服 4 知通智,聪明 5 雠通仇,仇恨,如:仇雠敌战之国也。 6 句通勾,地名用字,如: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 7 取通娶,娶亲,如:令壮者无取老妇。 8 免通娩,分娩,如: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 9 弊通敝,破旧,谦词,如:而为弊邑宸宇,亦寡人之愿也。 10 郄通隙,生病,如: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 11 反通返,回来,如:必勿使返。 12 奉通俸,俸禄,如: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13 直通只,只是,如: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14 颁通斑,杂色的花纹,有斑点,如: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5 检通敛,制止,如: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16 有通又,暴通曝,曝晒,如: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17 辩通辨,分辨,如:两俟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18 从通纵,合纵,如: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19 敝通弊,困顿,失败,如:有余力而制其敝。 20 景通影,1影子,如: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2日光,如:景翳翳以将入。 21 棘通戟,都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如:棘矜。 22 距通拒,把守;通纳,接纳,如:距关,毋诸侯。 23 要通邀,邀请,如:良出,要项伯。 24 倍通背,违背,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24 蚤通早,尽早,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项王。 25 坐通座,座位,如: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26 曷通何,为什么,如:曷不委心任去留。

27 厌通餍,满足,如: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之欲无厌。 28 当通倘,如果,如:当与相较,或未易量。 29 止通只,仅仅,不过,如: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30 圜通圆,如: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31 采通彩,色彩,如:须臾,成五采。 32 闵通悯,忧患的事,如: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33 蓐通褥,草褥子,如:而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34 羞通馐,美味食品,如: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35 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如:既又与汝就食江南,孤苦零丁。 36 世通逝,逝世,如: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37 敛通殓,给死人穿衣,将死人入棺,如: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 38 冥通溟,海,如:北冥有鱼。 39 辩通变,分别,如:此小大之辩也。 40 阖通合,全,如:每至是日,倾城阖户。 41 直通值,价值,如:昂其值,居为奇货。 42 裁通才,时间副词,如: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43 翼通翌,次于今日、今年的,如:翼日进宰,宰见其小。 44 飨通享,如:飨德怀恩,词不悉心。 45 已通以,如:从此已去,勿复如是。 46 以通已,止,如:无以,则王乎? 47 说通悦,高兴,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48 枝通肢,肢体,如:为长者折枝。 49 刑通型,做榜样,如: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50 盖通盍,相当于“何不”,如:盖亦反其本矣。 51 涂通途,道路,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52 塑通诉,告诉,申诉,如皆欲赴塑于王。 53 已通矣,语气助词,表确定语气,如: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54 罔通网,罗网,如: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55 田通畋,打猎,如:今王田猎于此。

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特殊句式)归纳

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特殊句式)归 纳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文言知识点归纳 一、通假字 《陈太丘与友期行》 (1)尊君在不(“不”同“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2)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通“又”,用在整数与零数之间)(4)止有剩骨;止露尻尾;止增笑耳(“止”通“只”,只、仅)二、古今异义 三、一词多义 顾: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顾野有麦场(看到) 知:人不知而不愠(动词,了解);温故而知新(动词,得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动词,知道) 其:择其善者而从之(代词,指他);仁在其中矣(这、那;指的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恐前后受其敌(代词,它,这里指狼); 止:一狼得骨止(停止);止增笑耳(同“只”,只、仅) 敌:恐前后受其敌(攻击);盖以诱敌(敌人) 意:意暇甚(神情、态度);意将隧入以攻以后也(打算) 前:恐前后受其敌(前面);狼不敢前(上前) 之:学而时习之.(代词,学到的东西);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的);又数刀

毙之(代词,它,指狼);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复投之(代词,它,指狼) 以:投以骨(“以骨投之”,把);以刀劈狼首(用) 四、词类活用 (1)友人惭(形容词用作动词,感到惭愧) (2)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 (3)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 (4)传不习乎(动词用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5)温故而知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旧的知识,新的理解与感悟),(6)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形容词用作动词,喜欢,爱好)(6)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趣)(7)饭疏食饮水(名词用作动词,吃饭) (8)恐前后受其敌(名词用为动词,攻击,胁迫) (9)其一犬坐于前(犬,名词作状语,像犬一样) (10)一狼洞其中(名词作动词,打洞) (11)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名词用作状语,从隧道,从柴草堆中打洞) (12)狼不敢前(名词作动词,上前) 五、文言句式 (1)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省略句、判断句)(2)白雪纷纷何所似(倒装句,宾语前置,应为“所似何”)(3)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省略句,省略主语)(4)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省略句,“其不善者而改之”前省略了“择”) (5)投以骨(倒装句兼省略句,应为“以骨投之”)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大全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大全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

文言文通假字大全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有人认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写的白字(别字)。事实上,第一个写通假字的人可以说是写的白字,但是后人纷纷效仿,也就积非成是了。通假字大量存在于古书之中,是造成中国古书难读的原因之一。 七年级(上册)文言通假字 1、项为之强“强”(jiāng)通“僵”《童趣》 2、不亦说乎“说”(yuè)通“悦”《论语十则》 3、诲女知之乎“女”(rǔ)通“汝”《论语十则》 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zhì)通“智”《论语十则》 5、路转溪头忽见“见”(xiàn)通“现”《西江月》 6、一切乌有“乌”(wū)同“无”《山市》 7、裁如星点“裁”(cái)同“才”《山市》 8、尊君在不“不”(fǒu)通“否”《陈太丘与友期行》 七年级(下册)文言通假字 9、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bān) 通“攀”《伤仲永》 10、贤于材人远矣“材”(cái) 通“才”《伤仲永》 11、对镜帖花黄“帖”(tiē) 通“贴”《木兰诗》 12、卿今当涂掌事“涂”通“途”(tú)《孙权劝学》 1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yé) 通“耶”《孙权劝学》 14、孰为汝多知乎“知”(zhì) 通“智”《两小儿辩日》

15、满坐寂然“坐”(zuò) 通“座”《口技》 16、止有剩骨“止”(zhǐ) 通“只”《狼》 八年级(上册)文言通假字 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要,通“邀”,邀请。《桃花源记》 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核舟记》 3、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诎,通“屈”,弯曲。《核舟记》 4、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横”。《核舟记》 5、虞山王毅叔远甫。甫,通“父”,男子美称,多赋予字之后。《核舟记》 6、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通“拣”,挑选。《核舟记》 7、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与,通“举”。《大道之行也》 8、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大道之行也》 9、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曾,通“层”。《望岳》 10、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阙,通“缺”,中断。《三峡》 八年级(下册)文言通假字 1、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转,通“啭”,鸟叫声。《与朱元思书》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反,通“返”。《与朱元思书》 3、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见,通“现”,露出。《与朱元思书》 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饲”,喂。《马说》 5、才美不外见。见,通“现”,表现。《马说》

初中语文继续教育培训总结5篇

初中语文继续教育培训总结5篇 通过总结,人们可以把零散的、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系统、深刻的理性认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以便改正缺点,吸取经验教训,使今后的工作少走弯路,多出成果。2020年就要结束了,也要开始准备写工作总结,总结怎么写大家知道吗?为帮助大家学习方便,小编收集整理了初中语文继续教育培训总结5篇,希望可以帮助您,欢迎借鉴学习! 初中语文继续教育培训总结5篇1 非常荣幸能参加这次培训,我代表我们_x的初中语文教师向大家问好。欢迎你们到圣地_来做客。 感谢省教育厅、教育学院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的重视,为我们农村教师提供了这样好的学习机会和学习条件。说到经验交流,我感觉经过这次培训我原有的那点经验实在是微乎其微,甚至还有一些认识上的偏差,我只想谈谈这次学习的一点肤浅体会。 记得培训的第一天,大屏幕上有这样一句话:培训是一种唤起、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愿望。的确是这样,各位专家的讲座让我耳目一新。他们的思想理念、知识经验、谈吐风度深深吸引了我。令我每天都在不断的思考着,理解着,惊叹着。_主任所讲的鹰的故事记忆犹新,老鹰要在中年时重新更换它的外在,才能再次搏击长空,而教师要自我发展,却要在思想上、精神上脱胎换骨,抛弃狭隘的观念,抛弃追求安逸的懒惰思想,抛弃消极的职业倦怠感。 几日的学习,胜过十几年的盲目工作。感谢培训部为这次培训所做的精心安排,培训涵盖了语文教师所应掌握的各个方面。使我对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素养,语文课程标准、课堂教学、初学生的心理特点等有了进一步的、更加系统的、清晰的认识。同时,培训为我打开了一扇窗子,让我知道了那么多教育名家,教育专著,为我今后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本次学习的收获是明确了教师自我发展的方法:反思、读书、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