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纵联差动保护

变压器纵联差动保护
变压器纵联差动保护

第四节 变压器纵联差动保护

一、变压器纵联差动保护的原理

纵联差动保护是反应被保护变压器各端流入和流出电流的相量差。对双绕组变压器实现纵差动保护的原理接线如下图所示。

为了保证纵联差动保护的正确工作,应使得在正常运行和外部故障时,两个二次电流相等,差回路电流为零。在保护范围内故障时,流入差回路的电流为短路点的短路电流的二次值,保护动作。 应使

22112

2

TA TA n I n I I I ‘’‘‘’‘=== 或 T

TA TA n I I n n ==‘’

‘1

1

12 结论:

适当选择两侧电流互感器的变比。 纵联差动保护有较高的灵敏度。

二、变压器纵联差动保护在稳态情况下的不平衡电流及减小不平衡电流的措施

在正常运行及保护范围外部短路稳态情况下流入纵联差动保护差回路中的电流叫稳态不平衡电流I bp 。

1.由变压器两侧电流相位不同而产生的不平衡电流

思考:由于变压器常常采用Y,dll的接线方式, 因此, 其两侧电流的相位差30o。此时,如果两侧的电流互感器仍采用通常的接线方式,则二次电流由于相位不同,会有一个差电流流入继电器。如何消除这种不平衡电流的影响?

解决办法:通常都是将变压器星形侧的三个电流互感器接成三角形,而将变压器三角形侧的三个电流互感器接成星形。

2.由两侧电流互感器的误差引起的不平衡电流

思考:变压器两侧电流互感器有电流误差△I,在正常运行及保护范围外部故障时流入差回路中的电流不为零,为什么?

为什么在正常运行时,不平衡电流也很小?

为什么当外部故障时,不平衡电流增大?

原因:电流互感器的电流误差和其励磁电流的大小、二次负载的大小及励磁阻抗有关,而励磁阻抗又与铁芯特性和饱和程度有关。

当被保护变压器两侧电流互感器型号不同,变比不同,二次负载阻抗及短路电流倍数不同时都会使电流互感器励磁电流的差值增大。

减少这种不平衡电流影响的措施:

(1)在选择互感器时,应选带有气隙的D级铁芯互感器,使之在短路时也不饱和。

(2)选大变比的电流互感器,可以降低短路电流倍数。

(3)在考虑二次回路的负载时,通常都以电流互感器的10%误差曲线为依据,进行导线截面校验,不平衡电流会更小。最大可能值为:

.

tx

TA

max

.d bp K n I 0.1

I =

3.由计算变比与实际变比不同而产生的不平衡电流 思考:两侧的电流互感器、变压器是不是一定满足

T

1

TA 2

TA n 3

n n = 或 T

1TA 2

TA n n n =的关系?

原因:很难满足上述关系。

减少这种不平衡电流影响的措施:

利用平衡线圈W ph 来消除此差电流的影响。

假设在区外故障时//2I >I /2,如下图所示,则差动线圈中将流过电流(//

2I -I /2),由它所产生

的磁势为W cd (//

2I -I /2)。为了消除这个差动电流的影响,通常都是将平衡线圈W ph 接入二次电

流较小的一侧, 应使

W cd (//

2I -I /

2)=W ph //

2I

4.带负荷调变压器的分接头产生的不平衡电流

思考:在电力系统中为什么采用带负荷调压的变压器会产生不平衡电流?

原因:改变分接头的位置不仅改变了变压器的变比,也破坏了变压器两侧电流互感器变比的比等于变压器变比的条件,故会产生不平衡电流。

调整分接头产生的最大不平衡电流为

TA max

.d bp n I U

I ?=

总结:在稳态情况下需要被消除的不平衡电流有电流互感器误差,变压器调节分接头及平衡线圈的计算匝数与整定匝数不一致产生的不平衡电流,即

I bp =(K tx ·10%+△U+△

wc %)I d ·max /n TA

要保证差动保护在正常运行及保护范围外部故障时不误动,差动保护的动作电流要躲开

最大不平衡电流进行整定。

TA TA n 3

1

2

和变流器时为

I bp/=K fz·10%·I d·max/n TA

式中K fz——非周期分量的影响系数,K fz取1.5~2,在接入两级速饱和变流器时,非周期分量的影响系数取1。

2.由变压器励磁涌流I Ly所产生的不平衡电流

变压器的励磁电流I L仅流经变压器的某一侧,因此,通过电流互感器反应到差动回路中不能被平衡,在外部故障时,由于电压降低,励磁电流减小,它的影响就更小。

但是当变压器空载投入和外部故障切除后电压恢复时,则可能出现数值很大的励磁电流

励磁涌流具有以下特点:

(1)包含有很大成分的非周期分量,往往使涌流偏于时间轴的一侧;

(2)包含有大量的高次谐波,而以二次谐波为主;

三柱铁芯:两边柱铁芯截面较小,是中间柱铁芯截面的一半,易于饱和。

差动线圈W cd:接于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差回路,当安匝磁势达到一定值时,二次线圈感应的某一电势值使电流继电器起动。

两个平衡线圈W ph1、W ph2

短路线圈W d′

工作线圈W2。

变压器纵差保护仿真Word版

变压器纵差保护仿真 本保护仿真以变压器中压侧发生保护区内外故障时为例,仿真对象在模型左侧110kV出口处的三绕组变压器T31,该变压器各电压等级侧均有自己的断路器(QF1、QF3、QF4),且各侧电流均只采用A相差动电流和制动电流,故障的仿真时间均定为0.6s,仿真时两台三绕组主变(T31与T32)并列运行。 在已建立的变电站系统模型上将短路模块接入该变压器35kV中压侧保护区内和区外,增设内外故障模拟模块,即Fault(IN)和Fault(OUT),用于模拟差动保护区内外的各类故障情况。建立模型如图6.6所示: 图1 110kV变电站变压器中压侧差动保护Simulink模型 为仿真三绕组变压器比率制动式纵差保护区内外故障时的电流,在原先模型上增加运算及示波器模块如图

图2 变压器中压侧保护区内、外故障仿真时增加的运算及示波器模块考虑到110/35/10的变压器变比,对中压侧和低压侧A相电流进行适当增益,使得各侧A相电流幅值大小相仿。 另外该变压器中存在Y/△联接方式,故Y侧电流滞后△侧电流30o,所以对低压侧A相电流采用适当的时间延时,使得正常运行时的各侧A相电流相位一致, 因为工频为50Hz,一个电流周期为0.02s,为使△侧电流延迟30°,可延时0.02 30/360=0.00167s即可。延时设置界面如图 图3 △侧A相电流延时模块参数设置

差动电流理论表达式为变压器两侧二次侧电流之和的绝对值,制动电流理论上取变压器两侧二次电流之差的绝对值的一半,而仿真测量模块V-I工作原理实际为监控电流一次侧值。当内部故障发生时,因两个测量模块所测一次侧短路电流均流向内部故障点,实际短路电流方向相反,因而差动电流为 Id=Iah+Ial-Iam ,使保护能够灵敏动作,其中Iah是高压侧A相短路电流,Ial是低压侧A相短路电流,Iam是中压侧A相短路电流。外部故障时,测量模块所测一次侧短路电流均流向外部故障点,方向相同,因而制动电流取为Ires=(Iah+Iam+Ial)/2,此时,差动电流Id为较小的不平衡电流,制动电流Ires有较强的制动作用。 当两台变压器T31、T32并列运行,设置断路器QF1、QF2、QF3、QF4切换时间为0s。如上面接线图所示,故障模块Fault(IN)接在所测三绕组变压器T31的中压侧保护区内部,为内部故障模块,故障模块Fault(OUT)接在T31的保护区外部,为外部故障模块。设置保护区其内部故障模块Fault(IN)在0.2~0.4s时间段内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故障,并且区外部故障模块Fault(OUT)不动作。其中Fault(IN)故障模块设置如图 图3内部故障FaultIN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的参数设置界面运行仿真,由示波器scope1得到下图波形:

差动保护的工作原理

1、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工作原理 与线路纵差保护的原理相同,都是比较被保护设备各侧电流的相位和数值的大小。 2、变压器差动保护与线路差动保护的区别: 由于变压器高压侧和低压侧的额定电流不相等再加上变压器各侧电流的相位往往不相同。因此,为了保证纵差动保护的正确工作,须适当选择各侧电流互感器的变比,及各侧电流相位的补偿使得正常运行和区外短路故障时,两侧二次电流相等。例如图8-5所示的双绕组变压器,应使 8.3.2变压器纵差动保护的特点 1 、励磁涌流的特点及克服励磁涌流的方法 (1)励磁涌流:

在空载投入变压器或外部故障切除后恢复供电等情况下在空载投入变压器或外部故障切除后恢复供电等情况下,变压器励磁电流的数值可达变压器额定6~8倍变压器励磁电流通常称为励磁涌流。 (2)产生励磁涌流的原因 因为在稳态的情况下铁心中的磁通应滞后于外加电压90°,在电压瞬时值u=0瞬间合闸,铁芯中的磁通应为-Φm。但由于铁心中的磁通不能突变,因此将出现一个非周期分量的磁通+Φm,如果考虑剩磁Φr,这样经过半过周期后铁心中的磁通将达到2Φm+Φr,其幅值为如图8-6所示。此时变压器铁芯将严重饱和,通过图8-7可知此时变压器的励磁电流的数值将变得很大,达到额定电流的6~8倍,形成励磁涌流。

(3)励磁涌流的特点: ①励磁电流数值很大,并含有明显的非周期分量,使励磁电流波形明显偏于时间轴的一侧。

②励磁涌流中含有明显的高次谐波,其中励磁涌流以2次谐波为主。 ③励磁涌流的波形出现间断角。 表8-1 励磁涌流实验数据举例 (4)克服励磁涌流对变压器纵差保护影响的措施: 采用带有速饱和变流器的差动继电器构成差动保护; ②利用二次谐波制动原理构成的差动保护; ③利用间断角原理构成的变压器差动保护; ④采用模糊识别闭锁原理构成的变压器差动保护。 2、不平衡电流产生的原因 (1)稳态情况下的不平衡电流

变压器差动保护

第二节变压器差动保护 1.概述 电气主设备内部故障的主保护方案之一是差动保护,差动保护在发电机上的应用是比较简单的,但是作为变压器内部故障的主保护,差动保护将有许多特点和困难。 变压器有两个和更多个电压等级,构成差动保护所用电流互感器的额定参数各不相同,由此产生的差动保护不平衡电流将比发电机大得多。 变压器每相原副边电流之差(正常运行时的励磁涌流)将作为变压器差动保护不平衡电流的一种来源,特别是当变压器过励磁运行时,励磁电流可达变压器额定电流的水平,势必引起差动保护误动作。更有甚者,在空载变压器突然合闸时,或者变压器外部短路被切除而变压器端电压突然恢复时,暂态励磁电流(即励磁涌流)的大小可与短路电流相比拟,在这样大的不平衡电流下,要求差动保护不误动,是一个相当复杂困难的技术问题。 正常运行中的变压器,根据电力系统的要求,需要调节分接头,这又将增大变压器差动保护的不平衡电流。 变压器差动保护能反应高、低压绕组的匝间短路,而匝间短路时虽然短路环中的电流很大,但流入差动保护的电流可能不大。 变压器差动保护还应能反应高压侧(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经高阻接地的单相短路,此时故障电流也较小。 综上所述,差动保护用于变压器,一方面由于各种因素产生较大和很大的不平衡电流,另一方面又要求能反应具有流出电流的轻微匝间短路,可见变压器差动保护要比发电机差动保护复杂得多。 2.配置原则 对变压器引出线、套管及内部的短路故障,应装设相应的保护装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10MVA及以上的单独运行变压器和6.3MVA及以上的并列运行变压器,应装设纵联差动 保护。6.3MVA及以下单独运行的重要变压器,亦可装设纵联差动保护。 (2) 10MVA以下的变压器可装设电流速断保护和过电流保护。2MVA及以上的变压器,当电 流速断灵敏系数不符合要求时,宜装设纵联差动保护。 (3) 0.4MVA及以上,一次电压为10kV及以下,线圈为三角-星形连接的变压器,可采用两 相三继电器式的过流保护。 (4) 以上所述各相保护装置,应动作于断开变压器的各侧断路器。 3.要求达到的性能指标 (1) 具有防止区外故障误动的制动特性; (2) 具有防止励磁涌流引起误动的功能; (3) 宜具有TA断线判别功能,并能选择闭锁差动或报警,当电流超过额定电流的 1.5~2倍 时可自动解除闭锁; (4) 动作时间(2倍整定值时)不大于50ms; (5) 整定值允差±5%。 4.原理及其微机实现 4.1四方 4.1.1 保护原理 变压器差动包括主变差动、发变组差动、厂用变差动、起/备变差动、励磁变差动等,对于高压侧为500kV的一个半开关接线方式,发变组差动及主变差动保护应反应四侧的电流量。

变压器差动保护整定计算

变压器差动保护整定计算 1. 比率差动 装置中的平衡系数的计算 1).计算变压器各侧一次额定电流: n n n U S I 113= 式中n S 为变压器最大额定容量,n U 1为变压器计算侧额定电压。 2).计算变压器各侧二次额定电流: LH n n n I I 12= 式中n I 1为变压器计算侧一次额定电流,LH n 为变压器计算侧TA 变比。 3).计算变压器各侧平衡系数: b n n PH K I I K ?= -2min 2,其中)4,min(min 2max 2--=n n b I I K 式中n I 2为变压器计算侧二次额定电流,min 2-n I 为变压器各侧二次额定电流值中最小值,max 2-n I 为变压器各侧二次额定电流值中最大值。

平衡系数的计算方法即以变压器各侧中二次额定电流为最小的一侧为基准,其它侧依次放大。若最大二次额定电流与最小二次额定电流的比值大于4,则取放大倍数最大的一侧倍数为4,其它侧依次减小;若最大二次额定电流与最小二次额定电流的比值小于4,则取放大倍数最小的一侧倍数为1,其它侧依次放大。装置为了保证精度,所能接受的最小系数ph K 为,因此差动保护各侧电流平衡系数调整范围最大可达16倍。 差动各侧电流相位差的补偿 变压器各侧电流互感器采用星形接线,二次电流直接接入本装置。电流互感器各侧的极性都以母线侧为极性端。 变压器各侧TA 二次电流相位由软件调整,装置采用Δ->Y 变化调整差流平衡,这样可明确区分涌流和故障的特征,大大加快保护的动作速度。对于Yo/Δ-11的接线,其校正方法如下: Yo 侧: )0('I I I A A ? ??-= )0(' I I I B B ? ? ? -= )0('I I I C C ? ??-= Δ侧: 3/ )('c a a I I I ? ??-=

变压器的纵差动保护原理及整定方法

热电厂主变压器的纵差动保护原理及整定方法 浙江旺能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周玉彩 一、构成变压器纵差动保护的基本原则 我们以双绕组变压器为例来说明实现纵差动保护的原理,如图1所示。由于变压器高压侧和低压侧的额定电流不同,因此,为了保证纵差动保护的正确工作,就必须适当选择两侧电流互感器的变比,使得在正常运行和外部故障时,两个二次电流相等,亦即在正常运行和外部故障时,差动回路的电流等于零。例如在图1中,应使 图 '2I =''2I = 。 同的。这个区别是由于线路的纵差动保护可以直接比较两侧电流的幅值和相位,而变压器的纵差动保护则必须考虑变压器变比的影响。 二、变压器纵差动保护的特点 变压器的纵差动保护同样需要躲开流过差动回路中的不平衡电流,而且由于差动回路中不平衡电流对于变压器纵差动保护的影响很大,因此我们应该对其不平衡电流产生的原因和消除的方法进行认真的研究,现分别讨论如下: 1、由变压器励磁涌流LY I 所产生的不平衡电流 变压器的励磁电流仅流经变压器的某一侧,因此,通过电流互感器反应到差动回路中不能平衡,在正常运行和外部故障的情况下,励磁电流较小,影响不是很大。但是当变压器空载投入和外部故障切除后电压恢复时,由于电磁感应的影响,可能出现数值很大的励磁电流(又称为励磁涌流)。励磁涌流有时可能达到额定电流的6~8倍,这就相当于变压器内部故障时的短路电流。因此必须想办法解决。为了消除励磁涌流的影响,首先应分析励磁涌流有哪些特点。经分析得出,励磁涌流具有以下特点: (1) 包含有很大成分的非周期分量,往往使涌流偏向于时间轴的一侧 ; (2) 包含有大量的高次谐波,而以二次谐波为主; (3) 波形之间出现间断,在一个周期中间断角为ɑ。 根据以上特点,在变压器纵差动保护中,防止励磁涌流影响的方法有: (1) 采用具有速饱和铁心的差动继电器; ?1′′ n ?1′

变压器差动保护

变压器差动保护 一:这里讲的是差动保护的一种,即变压器比例制动式完全纵差保护(以下简称差动); 二:差动保护的定义 由于在各种参考书中没有找到差动保护的具体定义,这里只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给差动保护下一个定义:当区内发生某些短路性故障的时候,在变压器各侧电流互感器CT的二次回路中将产生大小相同,相位不同的短路电流,当这些短路电流的向量和即差流达到一定值时,跳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的保护,就是变压器差动保护 三:下面我以两圈变变压器为例,针对以上所述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定义,对差动保护进行阐述: 1、图一所示:为一两圈变变压器,具体参数如下:主变高压侧电压U高 =220KV,主变低压侧电压U低=110KV,变压器容量Sn=240000KV A, I1’:流过变压器高压侧的一次电流; I”:流过变压器低压侧的一次电流; I2’:流过变压器高压侧所装设电流互感器即CT1的二次电流; I2”:流过变压器低压侧所装设电流互感器即CT1的二次电流; nh:高压侧电流互感器CT1变比; nl:低压侧电流互感器CT2变比; nB:变压器的变比; 各参数之间的关系:I1’/ I2’= nh I”/ I2”= nl I2’= I2”I1’/ I”= nh/ nl=1/ nB 2、区内:CT1到CT2的范围之内; 3、反映故障类型:高压侧内部相间短路故障,高压侧(中性点直接接地) 单相接地故障以及匝间、层间短路故障;

四:差动的特性 1、比率制动:如图二所示,为差动保护比率特性的曲线图: 下面我们就以上图讲一下差动保护的比率特性: o:图二的坐标原点; f:差动保护的最小制动电流; d:差动保护的最小动作电流; p:比率制动斜线上的任一点; e:p点的纵坐标; b:p点的横坐标; 动作区:在of范围内,由于电流小于最小制动电流,因此在此范围内,只要电流大于最小动作电流Iopo,差动保护动作;当电流大于f点时, 由于电流大于最小制动电流,此时保护开始进行比率制动运算,曲 线抬高,此时只有当电流在比率制动曲线以上时保护动作;因此, 图中阴影部分,即差动保护的动作区; 制动区:当电流在落在曲线以下而大于最小动作电流的时候,由于受比率制动系数的制约,保护部动作,这个区域就是差动保护的制动区; 比率制动系数K:实际上比率制动系数,就是图二中斜线的斜率,因此我们只要计算出此斜线的斜率,就等于算出了比率制动系数。以p点为 例:计算出斜线pc的斜率K=pa/ac=(pb-ab)/(ob-of);举例说明一下: 差动保护有关定值整定如下:最小动作电流Iopo=2,最小制动电流 Iopo=5,比率制动系数k=0.5;按照做差动保护比率制动系数的方法, 施加高压侧电流I1=6A,180度,低压侧电流I2=6A,0度,固定I1升 I2,当I2升到9.4A的时候保护动作,计算一下此时的比率制动系数。 由于两圈变差动的制动电流为(I1+I2)/2,因此,Izd=(9.4+6)/2=7.7, 所以K=(9.4-6-2)/(7.7-5)=1.4/2.7=0.52; 2、谐波制动:当差动电流中的谐波含量达到一定值的时候,我们的装置就 判此电流为非故障电流,进行谐波闭锁。500kv一下等级的变压器之

变压器差动保护历史及思考

电力变压器差动保护技术的发展 及对提高可靠性的思考 董济生 一、引言 电力变压器是电网最主要的设备之一,对于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其单体价值高,在电网中的数量多,一旦发生故障将对电网的运行造成严重后果。通常情况下,变压器保护正确动作率,远低于线路保护的正确动作率。所以历来人们对变压器保护装置的研究、配置、运行都非常重视。随着电网的飞速发展,超高压、大容量变压器的出现,对变压器的保护装置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迫切需要对变压器保护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本文试图通过对电力变压器差动保护技术的发展的回顾,谈提高其动作可靠性的思考。 二、变压器故障的类型及应配置的保护 变压器的运行故障主要有两类: (1)油箱内部故障 包括各相绕组之间的相间短路、单相绕组部分线匝之间的匝间短路、单相绕组或引出线通过外壳发生的单相接地故障、铁心烧损等; (2)油箱外部故障 包括引出线的相间短路、绝缘套管闪络或破碎引起的单相接地(通过外壳)短路等。 变压器故障会导致不正常工作状态,主要表现在:外部短路或过负荷产生过电流、油箱漏油造成油面降低、长时间油温过高、中性点过电压等。 根据变压器的故障状态,应装设下述保护: (1)瓦斯保护 防止变压器油箱内各种短路故障、油面降低以及长时间油温过高在壳内产生的气体,其中重瓦斯跳闸、轻瓦斯发信号;(2)纵联差动保护和电流速断保护 防止变压器绕组和引出线相间短路、大电流接地系统侧绕组和引出线的单相接地短路; (3)相间短路的后备保护,包括过电流保护、复合电压起动的过电流保护、负序过电流保护 防止变压器外部相间短路并作为瓦斯保护和差动保护的后备; (4)零序电流保护 防止大电流接地系统中变压器外部接地短路;、 (5)过负荷保护 防止变压器对称过负荷; (7)反应变压器油温过高的报警信号。 以上1和7是非电类参数的,其它是电类参数。其中,差动保护原理简单、易于实现,有很高的动作选择性和灵敏度,以其优越的保护性能不仅成为大容量、高电压变压器的主保护,而且在发电机、超短线路也被采用。但是由于变压器自身的特点,存在着容易误动的情况。 三、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的原因 变压器差动保护属于纵差保护,即将电气设备两端的保护装置纵向联接起来,并将两端电气量比较来判断保护是否动作,其基础是基尔霍夫定律。根据该定律,保护范围内流入与流出的电流应该相等(变压器归算到同侧),当保护范围内发生故障时,其流入与流出的电流不等,差动保护就是根据这个差电流作为动作判据。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变压器励磁涌流等原因的存在,导致了变压器差动保护的误动。 从理论上讲,变压器在正常运行和区外故障时,流经差动保护装置的电流应该为零。然而,由于变压器在结构和运行上的特点,实际运行中有很多因素使该电流不为零,从而产生不平衡电流。即当保护范围内无故障时也存在不平衡电流,这些不平衡电流有可能引起保护误动。以下,对不平衡电流产生的原因及消除方法予以分析。 1、稳态情况下不平衡电流产生的原因及消除方法: 在变压器稳态运行的状态下,影响差动保护误动的原因就是回路中的不平衡电流。其产生的原因大致有: (1)因各侧绕组的接线方式不同造成电流相位不同而产生不平衡电流 我国规定的五种变压器标准联结组中,Y/D-11双绕组变压器常被使用。这种联结方式的变压器两侧电流相差30°,要使差动保护不误动就要设法调整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的接线和变比以进行相位校正,使电源侧和负荷侧的电流互感器二次电流相差180°且大小相等,这样就能消除Y/D-11变压器接线对差动保护的影响。 (2)因电流互感器计算变比与实际变比不同而产生不平衡电流

变压器微机差动保护的整定计算

变压器微机差动保护的整定计算 作者:程秀娟 (扬子石油化工设计公司南京210048) 摘要:本文首先对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的原因作了初步分析,然后介绍了三段折线式比率制动特性的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并对各种参数的整定值设置进行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变压器差动保护三折线参数整定 1 前言 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十分重要的供电设备,它出现故障将对供电可靠性和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严重的影响。纵联差动保护是大容量变压器的主保护之一,然而,相对于线路保护和发电机保护来说,变压器保护的正确动作率显得较低,据各大电网的不完全统计,正确动作率尚不足70%。究其原因,就在于变压器结构及其内部独特的电磁关系。要提高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动作正确率,首先必须找出误动的原因,从而在整定计算时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才能有效地避免误动的出现。 2 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原因分析 2.1 空载投入时误动 变压器空载投入时瞬间的励磁电流可能很大,其值可达额定电流的10倍以上,该电流称为励磁涌流。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铁心中磁通在合闸瞬间不能突变,在合闸瞬间产生了非周期性分量磁通。 励磁涌流波形特征是:含有很大成分的非周期分量;含有大量的谐波分量,并以二次谐波为主;出现间断。励磁涌流的影响因素有:电源电压值和合闸初相角;合闸前铁芯磁通值和剩磁方向;系统等值阻抗值和相角;变压器绕组的接线方式和中心点接地方式;铁芯材质的磁化特性、磁滞特性等,铁芯结构型式、工艺组装水平。 为防止变压器空投时保护误动,其差动保护通常利用二次谐波作制动。原理是通过计算差动电流中的二次谐波电流分量来判断是否发生励磁涌流。当出现励磁涌流时应有:Id2 > K I d1。其中,Id1、Id2分别为差动电流中的基波和二次谐波电流的幅值;K为二次谐波制动比。但是,由于变压器磁特性的变化,某些工况下励磁涌流的二次谐波含量低,容易导致误动;而大容量变压器、远距离输电的发展,使得内部故障时暂态电流可能产生较大二次谐波,容易导致拒动。这时,就必须选用其它制动方式,如偶次谐波电流制动、判断电流间断角识别励磁涌流、半波叠加制动等。 2.2 区外短路时误动

变压器纵差动保护动作电流的整定原则是什么

变压器纵差动保护动作电流的整定原则是什么? .(1)大于变压器的最大负荷电流; (2)躲过区外短路时的最大不平衡电流; (3)躲过变压器的励磁涌流。 39.什么是自动重合闸?电力系统为什么要采用自动重合 闸? 答:自动重合闸装置是将因故障跳开后的断路器按需要自动投入的一种自动装置。电力系统运行经验表明,架空线路绝大多数的故障都是瞬时性的,永久性故障一般不到10%。因此,在由继电保护动作切除短路故障之 后,电弧将瞬间熄灭,绝大多数情况下短路处的绝缘可以自动恢复。因此,自动将断路器重合,不仅提高了供电的安全性,减少了停电损失,而且还提高了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水平,增大了高压线路的送电容量。所以,架空线路要采用自动重合闸装置。 什么是主保护、后备保护、辅助保护? 答:主保护是指能满足系统稳定和安全要求,以最快速度有选择地切除被保护设备和线路故障的保护。 后备保护是指当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起后备作用的保护。后备保 护又分为近后备和远后备两种:(1)近后备保护是当主保护拒动时, 由本线路或设备的另一套保护来切除故障以实现的后备保护(2)远后 备保护是当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由前一级线路或设备的保护来切 除故障以实现的后备保护. 辅助保护是为弥补主保护和后备保护性能的不足,或当主保护及后备 保护退出运行时而增设的简单保护。 、何谓主保护、后备保护?何谓近后备保护、远后备保护?(8分) 答:所谓主保护是指能以较短时限切除被保护线路(或元件)全长上的故障的保护装置。(2分) 考虑到主保护或断路器可能拒动而配置的保护,称为后备保护。(2分) 当电气元件的主保护拒动时,由本元件的另一套保护起后备作用,称为近后备。(2分)

变压器差动保护计算要领

变压器比率制动纵差保护 整定计算步骤及要领 1.计算制动电流启动值 正常运行中变压器负荷电流通常在额定电流I e 以下,不平衡I bp 电流很小, 无需比率制动,差动动作电流I cd 为恒定,不随制动电流的增大而增大。 所以制动电流启动值:I Zd qd =(0.8~1.0)I e /n L 式中:n L -电流互感器变比 制动电流启动值也就是一折线的拐点电流值。 2.计算差动保护启动电流值 差动保护启动电流(门槛值)现场一般取:I cd qd =(0.4~0.7)I e /n L 如果有条件,最好在现场实测变压器的不平衡电流I bph ,作为差动启动电流 整定计算的依据。 3.计算差动保护速断电流值 差动速断电流值:I cd sd =(6~8)I e /n L 4.计算比率制动系数 比率制动系数K zd 与变压器外部三相最大短路电流、制动电流启动值相关, 与差动电流启动值、速断值相关。 计算比率制动系数:K zd = e I .max )3(I e I 23.0.max )3(I 5.40--外外 5.计算制动电流 制动电流:I Zd =(I cd sd - I cd qd )/ K zd +I Zd qd 举 例 一、已知参数: 主变容量=10000KVA ;额定电压=35/10.5KV ;

计算变压器一次侧额定电流=35 310000?=165(A ); 一次侧CT 变比=300/5、CT 二次额定电流=60 165=2.75(A ) 主变阻抗电压百分比=7.33% 通过短路电流计算已知主变外部三相最大短路电流=2095(A ) 二、计算定值 1.计算制动电流启动定值:I Zd qd =1.0I e /n L =60 165=2.75(A ) 2.计算差动启动电流定值:I cd qd =0.7I 2e =0.7×2.75=1.925 取I cd qd =2.0 3.计算差动速断电流定值:I cd sd =8I e /n L =60 1658?= 22(A ) 4. 计算比率制动系数:K zd =e max )3(e .max )3(I .I I 23.0I 5.40--外外 =165 209516523.02095I 5.40-?-? =0.468 取K zd =0.5 5.计算制动电流:I Zd =(I cd sd - I cd qd )/ K zd +I Zd qd =(22-2)/0.5+2.75 =42.75A 取I Zd =43A 说明:本计算公式中的代表符号与说明书不一致,在使用时应注意。

变压器纵差动保护动作电流的整定原则

变压器纵差动保护动作电流的整定原则差动保护初始动作电流的整定原则,是按躲过正常工况下的最大不平衡电流来整定;拐点电流的整定原则,应使差动保护能躲过区外较小故障电流及外部故障切除后的暂态过程中产生的最大不平衡电流。比率制动系数的整定原则,是使被保护设备出口短路时产生的最大不平衡电流在制动特性的边界线之下。 为确保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动作灵敏、可靠,其动作特性的整定值(除BCH型之外)如下: Idz0=(0.4,0.5)IN, Izd0=(0.6,0.7)IN, Kz=0.4,0.5 式中,Idz0为差动保护的初始动作电流;I,zd0为拐点电流;Kz =tgα点电流等于零的;IN为额定电流(TA二次值)。 电流速断保护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特点 速断保护是一种短路保护,为了使速断保护动作具有选择性,一般电力系统中速断保护其实都带有一定的时限,这就是限时速断,离负荷越近的开关保护时限设置得越短,末端的开关时限可以设置为零,这就成速断保护,这样就能保证在短路故障发生时近故障点的开关先跳闸,避免越级跳闸。定时限过流保护的目的是保护回路不过载,与限时速断保护的区别在于整定的电流相对较小,而时限相对较长。这三种保护因为用途的不同,不能说各有什么优缺点,并且往往限时速断和定时限过流保护是结合使用的。 瞬时电流速断保护与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区别就是,瞬时是没有带时限的,动作值达到整定值就瞬时出口跳闸,不经过任何延时。而限时电流速断是带有延时的,动作值达到整定值后经过一定的延时才启动出口跳闸;

瞬时电流速断保护与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区别,限时电流速断保护与过电流保护有什么不同, 瞬时电流速断和限时电流速断除了时间上的区别外就是他们在整定的大小和范围的不同,瞬时速断保护的范围比限时的要小,整定动作值要比限时速断的要大。 过电流保护和限时电流速断的区别? 电流速断,限时电流速断和过电流保护都是反映电流升高而动作的保护装置。 区别:速断是按躲开某一点的最大短路电流来整定,限时速断是按照躲开下一级相邻元件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来整定,而过流保护是按躲开最大负荷电流来整定的。 由于电流速断不能保护线路的全长,限时电流速断又不能作为相邻元件的后备保护,因此保证迅速而又有选择的切除故障,常将三者组合使用,构成三段电流保护。 过电流保护的整定值为什么要考虑继电器的返回系数,而电流速断保护则不需要考虑, 这是综合考虑保护的灵敏性和可靠性的结果。为了保证保护的灵敏性,动作的整定值 应当尽量小,但是过电流的动作值与额定运行电流相差不大,这样有可能造成保护误动作,从而降低了供电的可靠性。所以我们为过电流保护加了时限,过电流必须要持续一定的时间才会动作,如果在时限内电流降到返回值以下,那么保护就复归不用动作了,从而在不降低灵敏性的情况下增加了可靠性。而电流速断本身动作电流比较大,且没有时间的限制,只要电流一超过速断的整定值,马上动作跳闸,所以不需要设置返回值。 何谓线路过电流保护,瞬时电流速断保护?和它们的区别, 两种保护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

变压器纵差保护原理及不平衡电流分析与克服方法

变压器纵差保护原理及不平衡电流分析与克服方法摘要:本文在阐述变压器纵差保护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纵差保护不平衡电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变压器纵差保护中不平衡电流的克服方法。 关键词:变压器;纵差保护;不平衡电流;稳态;暂态 transformer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principle and the unbalanced current analysis and overcoming method huang shengbin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transformer longitudinal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based on the basic principle of longitudinal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the unbalanced current were analyzed, and put forward the transformer longitudinal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of unbalance current in overcoming methods. keywords: transformer;longitudinal differential protection;unbalance current;steady-state;transient 引言 纵差保护是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的主保护之一,应用非常广泛,尤其在变压器保护上运用较为成功。变压器的纵差动保护用来反应变压器绕组、引出线及套管上的各种短路故障,是变压器的主保护。变压器纵差动保护的基本工作原理与线路的纵差动保护相同,是通过比较变压器各侧电流的大小和相位而构成的保护。它

主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的原因及处理

主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的原因及处理 一、变压器差动保护范围: 变压器差动保护的保护范围,是变压器各侧的电流互感器之间的一次连接部分,主要反应以下故障: 1、变压器引出线及内部绕组线圈的相间短路。 2、变压器绕组严重的匝间短路故障。 3、大电流接地系统中,线圈及引出线的接地故障。 4、变压器CT故障。 二、差动保护动作跳闸原因: 1、主变压器及其套管引出线发生短路故障。 2、保护二次线发生故障。 3、电流互感器短路或开路。 4、主变压器内部故障。 5、保护装置误动 三、主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跳闸处理的原则有以下几点: 1、检查主变压器外部套管及引线有无故障痕迹和异常现象。 2、如经过第1项检查,未发现异常,但曾有直流不稳定接地隐患或带直流接地运行,则考虑是否有直流两点接地故障。如果有,则应及时消除短路点,然后对变压器重新送电。差动保护和瓦斯保护共同组成变压器的主保护。差动保护作为变压器内部以及套管引出线相间短路的保护以及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侧的单相接地短路保护,同时对变压器内部绕组的匝间短路也能反应。瓦斯保护能反应变压器内部的绕组相间短路、中性点直接地系统侧的单相接地短路、绕组匝间短路、铁芯或其它部件过热或漏油等各种故障。 差动保护对变压器内部铁芯过热或因绕组接触不良造成的过热无法反应,且当绕组匝间短路时短路匝数很少时,也可能反应不出。而瓦斯保护虽然能反应变压器油箱内部的各种故障,但对于套管引出线的故障无法反应,因此,通过瓦斯保护与差动保护共同组成变压器的主保护。 四、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检查项目: 1、记录保护动作情况、打印故障录波报告。 2、检查变压器套管有无损伤、有无闪络放电痕迹变压器本体有无因内部故障引起的其它异常现象。 3、差动保护范围内所有一次设备瓷质部分是否完好,有无闪络放电痕迹变压器及各侧刀闸、避雷器、瓷瓶有无接地短路现象,有无异物落在设备上。 4、差动电流互感器本身有无异常,瓷质部分是否完整,有无闪络放电痕迹,回路有无断线接地。 5、差动保护范围外有无短路故障(其它设备有无保护动作)差动保护二次回路有无接地、短路等现象,跳闸时是否有人在差动二次回路上工作。 五、动作现象及原因分析: 1、差动保护动作跳闸的同时,如果同时有瓦斯保护动作,即使只报轻瓦斯信号,变压器内部故障的可能性极大。 2、差动保护动作跳闸前如变压器套管、引线、CT有异常声响及其它故障现

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及逻辑图

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及逻辑图 1、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工作原理 与线路纵差保护的原理相同,都是比较被保护设备各侧电流的相位和数值的大小。 2、变压器差动保护与线路差动保护的区别: 由于变压器高压侧和低压侧的额定电流不相等再加上变压器各侧电流的相位往往不相同。因此,为了保证纵差动保护的正确工作,须适当选择各侧电流互感器的变比,及各侧电流相位的补偿使得正常运行和区外短路故障时,两侧二次电流相等。例如图8-5所示的双绕组变压器 8.3.2变压器纵差动保护的特点 1 、励磁涌流的特点及克服励磁涌流的方法 (1)励磁涌流: 在空载投入变压器或外部故障切除后恢复供电等情况下在空载投入变压器或外部故障切除后恢复供电等情况下,变压器励磁电流的数值可达变压器额定6~8倍变压器励磁电流通常称为励磁涌流。 (2)产生励磁涌流的原因 因为在稳态的情况下铁心中的磁通应滞后于外加电压90°,在电压瞬时值u=0瞬间合闸,铁芯中的磁通应为-Φm。但由于铁心中的磁通不能突变,因此将出现一个非周期分量的磁通+Φm,如果考虑剩磁Φr,这样经过半过周期后铁心中的磁通将达到2Φm+Φr,其幅值为如图8-6所示。此时变压器铁芯将严重饱和,通过图8-7可知此时变压器的励磁电流的数值将变得很大,达到额定电流的6~8倍,形成励磁涌流。

(3)励磁涌流的特点: ①励磁电流数值很大,并含有明显的非周期分量,使励磁电流波形明显偏于时间轴的一侧。

②励磁涌流中含有明显的高次谐波,其中励磁涌流以2次谐波为主。 ③励磁涌流的波形出现间断角。 表8-1 励磁涌流实验数据举例 (4)克服励磁涌流对变压器纵差保护影响的措施: ①采用带有速饱和变流器的差动继电器构成差动保护; ②利用二次谐波制动原理构成的差动保护; ③利用间断角原理构成的变压器差动保护; ④采用模糊识别闭锁原理构成的变压器差动保护。 2、不平衡电流产生的原因 (1)稳态情况下的不平衡电流 ①变压器两侧电流相位不同 电力系统中变压器常采用Y,d11接线方式,因此,变压器两侧电流的相位差为30°,如下图所示,Y侧电流滞后△侧电流30°,若两侧的电流互感器采用相同的接线方式,则两侧对应相的二次电流也相差30°左右,从而产生很大的不平衡电流。 ②电流互感器计算变比与实际变比不同 由于变比的标准化使得其实际变比与计算变比不一致,从而产生不平衡电流。

变压器差动保护原理

主变差动保护 一、主变差动保护简介 主变差动保护作为变压器的主保护,能反映变压器内部相间短路故障、高压侧单相接地短路及匝间层间短路故障 ,差动保护是输入的两端CT 电流矢量差,当两端CT 电流矢量差达到设定的动作值时启动动作元件。 差动保护是保护两端电流互感器之间的故障(即保护范围在输入的两端CT 之间的设备上),正常情况流进的电流和流出的电流在保护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相位相同,两者刚好抵消,差动电流等于零;故障时两端电流向故障点流,在保护内电流叠加,差动电流大于零。驱动保护出口继电器动作,跳开两侧的断路器,使故障设备断开电源。 二、纵联差动保护原理 (一)、纵联差动保护的构成 纵联差动保护是按比较被保护元件(1号主变)始端和末端电流的大小和相位的原理而工作的。为了实现这种比较,在被保护元件的两侧各设置一组电流互感器TA1、TA2,其二次侧按环流法接线,即若两端的电流互感器的正极性端子均置于靠近母线一侧,则将他们二次的同极性端子相连,再将差动继电器的线圈并入,构成差动保护。其中差动继电器线圈回路称为差动回路,而两侧的回路称为差动保护的两个臂。 (二)、纵联差动保护的工作原理 根据基尔霍夫第一定律,0 =∑ ? I ;式中∑? I 表示变压器各侧电流的向量和,其物理意义是:变 压器正常运行或外部故障时,若忽略励磁电流损耗及其他损耗,则流入变压器的电流等于流出变压器的电流。因此,纵差保护不应动作。 当变压器内部故障时,若忽略负荷电流不计,则只有流进变压器的电流而没有流出变压器的电流,其纵差保护动作,切除变压器。见变压器纵差保护原理接线。

(1)正常运行和区外故障时,被保护元件两端的电流和的方向如图1.5.5(a)所示,则流入继电器的电流为 继电器不动作。 (2)区内故障时,被保护元件两端的电流和的方向如图1.5.5(b)所示,则流入继电器的电流为 此时为两侧电源提供的短路电流之和,电流很大,故继电器动作,跳开两侧的断路器。 由上分析可知,纵联差动保护的范围就是两侧电流互感器所包围的全部区域,即被保护元件的全部,而在保护范围外故障时,保护不动作。因此,纵联差动保护不需要与相邻元件的保护在动作时间和动作值上进行配合,是全线快速保护,且具有不反应过负荷与系统震荡及灵敏度高等优点。 三、微机变压器纵差保护的主要元件介绍 主要元件有:1)比率差动保护元件,2)励磁涌流闭锁元件,3)TA饱和闭锁元件,4)TA断线闭锁(告警)元件,5)差动速断元件,6)过励磁闭锁元件 下面对各个元件的功能和原理作个简要的介绍:

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功能及定值计算

差动保护的功能及定值计算 1 微机变压器差动保护功能 1.1比率制动式差动保护 比率制动式差动保护作为变压器的主保护,能反映变压器内部相间短路故障,高压侧单相接地短路及匝间层间短路故障。当突变量大于0.25倍差动定值时投入,动作判据为; {Icd≥Icdset 当Izd≤Izdset时, Icd≥Icdset+K1(Izd-Izdset) 当Izd〉Izdset时, 电流方向以实际的功率方向为准。其中Icd为差电流: Icdset为差动保护整定计算值; Icdset为差动保护门槛计算值; Izd为保护制动电流 K1为比率制动系数(0.4~0.7)可选; H为变压器35kV侧流进差动保护实际电流; L为变压器10kV侧流进差动保护实际电流; 1. 2二次谐波闭锁功能 变压器投入时,励磁涌值为变压器额定电流的5~8倍,励磁涌中含有63%比率的二次谐波电流Im2。微机差动保护设置了二次谐波闭锁差动保护功能,来防止变压器空载投入时励磁涌流导致差动保护误动作。二次谐波制动功能的判据如下: Icd2≥K2Icd 式中,Icd为差动电流的基波分量; Icd2为差动电流中的二次谐波分量; K2为二次谐波制动系数(0.1~0.4)可选; 1.3差动速断保护 当变压器内部发生严重短路时,短路电流很大,由于铁芯饱和输出电压波形将发生畸变,为提高保护的可靠性和动作速度,差速断保护不受二次谐波闭锁条件限制直接动作,此功能由软件控制投入或退出。 1.4差流过大告警 动作判据为: Icd≥Icdset/2 式中,Icd为任一相的差动电流; Icdset为差动保护最小定值; 任一相差动电流大于差动电流定值一半时,运行超过3S后,发出差流过大告警信号。此功能由软件控制投入或退出。 1.5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断线监视功能 微机差动保护与传统常规差动保护在接线不同之处是: 为了判断电流互感器TA二次断线,差保高压侧TA必须接成星形接线,保护装置给出以下判据为: | a+ b+ c|>0.5A时,保护会发出断线警告信号,并由微机软件控制是否闭锁差动保护。此项功能均由自适应的门槛值控制,无需整定定值。 1.6变压器高压侧相位差与平衡补偿 Y,d——11组双绕组变压器,Y侧电流相位需要校正相位,常规接线高压侧TA的二次侧接成d型接线,而微机差动保护具有软件校正功能,只要投入Y/d功能即可,就校正了相位,相当于把二次接成了d型接线,TA二次输出线电流。 1.7变压器低压侧电流平衡系数 差保接线,变压器低压侧TA与高压侧TA二次电流平衡补偿,常规差保接线靠适当选择变压器两侧TA变比来实现,而微机差动保护是靠软件功能来完成,以高压侧二次电流为基

电力变压器中纵差保护的运用分析

电力变压器中纵差保护的运用分析 发表时间:2018-01-28T19:09:00.293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28期作者:秦振华1 张英杰2 张学忠3 巩翔宇3 邵淑敏2 [导读] 摘要:变压器纵联差动保护的目的就是保护变压器本体、各侧引线和套管,并躲开励磁涌流、区外故障引起的穿越性电流的影响。(1河南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省 450000;2河南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 461500; 3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周口供电公司河南省 466000) 摘要:变压器纵联差动保护的目的就是保护变压器本体、各侧引线和套管,并躲开励磁涌流、区外故障引起的穿越性电流的影响。本文笔者对纵联差动保护的原理以及纵联差动保护不平衡电流的原因及其减少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纵联差动保护;变压器;不平衡 通常情况下来说,可以把变压器的故障大致的分成内部的故障与外部的故障两个大类。内部的故障一般是指的变压器绕组发生或出现相间短路或者匝间短路,又或者是中性点接地侧单相接地短路等故障。而变压器的最经常遇到的外部故障是指的,引出线绝缘套管的地方出现了故障,它很有可能将会引起引出线相间短路故障或者是接地(对变压器外壳)短路故障。 根据上述可能发生的故障及不正常工作情况,变压器一般应装设下列保护装置:1)瓦斯保护;2)纵联差动保护;3)电流速断保护;4)过电流保护;5)过负荷保护。而纵联差动保护用来防御变压器内部故障及引出线套管的故障。容量在10 000kV?A及以上单台运行的变压器和容量在6 300kV?A及以上并列以运行的变压器,都应装设纵联差动保护。 1 电力变压器纵差保护的基本原理 纵差保护全称纵联差动保护,变压器的纵联差动保护防御的是油箱外面套管和引出线等的故障。在正常情况下或保护范围外发生故障时,两侧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电流大小相等,相位相反,因此流经继电器的差电流为零,但如果在保护区内发生短路故障,流经继电器的差电流不再为零,因此继电器将动作,使断路器跳闸,起到保护作用。 2 纵差保护中常见问题 (1)首先有必要一提的是最常见的问题便是安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目前常见的电流互感器,出厂时都在外壳上明确标注P1、P2;抽头S1、S2;意思是当CT一次侧的电流由P1流向P2时,二次侧感应电流的方向为S1到S2。差动装置取的是保护区域两端的两个CT的二次侧感应电流进行计算,此时就一定要注意差动保护装置本身的固有特性:是180度接线还是0度接线。所谓180度接线要求,就是对两端两个CT进入保护装置的电流求和,和为零时不动作;0度接线要求就是对两端两个CT进入保护装置的电流求差值,差值为零时不动作。安装作业人员甚至一些设计人员常常由于对该原理的模糊导致对于发电机的差动保护习惯性设置为0接线,对变压器采用180接线;这就与很有可能与差动保护装置本身的计算属性要求不符,继而造成差动保护的误动作。虽然现在的自适应接线方式的差动保护装置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但这种装置电厂普及度不高,极易出现问题,这就要求现场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校验。 (2)差动继电器的电流回路接线问题,现在电力变压器主要分为干式变压器和油浸式变压器两类,在变压器的规格参数中有一项被称之为联接组标号。也就是平时说的接线方式。暂以常规的Dyn11来阐明差动继电器电流回路接线问题。根据基础电路理论,角型接法的线电压比星型接法的相电压超前30度,所以就变压器自身来说高压侧的电流会超前低压侧30度。那么如果两侧的CT采用相同的接线方式的话,在高压侧CT处产生的二次电流也会比低压侧CT产生的二次电流在相位上相差30度,那么正常运行时也就可能超过保护定值造成误动。对此问题现在普遍采用改变CT二次绕组接线方式的办法来解决。以Dyn11为例来说明,高压侧采用三角形接线,那么高压侧对应的CT 的二次绕组就采用星型接线;低压侧采用星型接线,那么低压侧对应的二次绕组就采用角型接线;这样一次侧虽然高压侧的感应的线电压虽然会比低压侧感应的相电压超前30度;但由于接线方式,星型接法的CT的感应电流会比角型接法的CT的感应电流滞后30度。这样流入差动保护装置的两组电流就刚好可达到相位一致的状态。 (3)励磁涌流的问题,当变压器合闸时或外区域故障时,可能产生很大的电流,然后很快返回到正常的空载电流值,这个冲击电流称之为励磁涌流,励磁涌流对变压器并无危险,因为这个冲击电流存在的时间很短。解决方法最主要的的是如何识别涌流、利用涌流中的一些特性来构成差动保护的闭锁条件,找到准确、可靠的闭锁判据。间断角原理就是利用短路电流波形是连续变化的,而励磁涌流波形是具有明显的间断角特征作为鉴别涌流的判据。该方法是以精确测量间断角为基础的,间断角的测量必须考虑电流互感器传变对励磁涌流的影响,尤其当电流互感器饱和后对二次电流波形的影响。同时还受到采样率、采样精度的影响及硬件的限制,因此这种原理在变压器差动保护中的应用效果曾不十分理想。但是随着人们在这方面的研究的深入细致和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工作,恢复间断角的算法被提出来,改进后应用效果还比较理想。关于二次谐波法,目前常采用二次谐波构成差动保护的闭锁条件来防止涌流误动。二次谐波制动目前也有几种方案,最常用的是三相“或”的闭锁方式,只要判断出一相差流中的二次谐波的含量满足涌流制动的条件,即闭锁使保护指令不能发出。这种原理的保护在现场应用的效果还是比较理想,基本能够有效的区别变压器真正故障和空载合闸或外部故障切除后电压恢复时的涌流。涌流中的三次谐波成分也比较大,仅次于二次谐波,但是三次谐波不能作为涌流的特征量来组成差动保护的制动或闭锁部分。如果以直流分量来构成差动保护的闭锁条件的话,变压器内部短路时势必会延缓保护的动作速度,并且三相涌流中往往有一相为周期性电流,即它不含有直流分量,这时还必须增大差动保护的动作电流来躲过这种周期性涌流,这又使保护的灵敏度降低。 (4)差动保护定值的问题,目前的差动保护装置定值包含差动速段投退定值;差动速断电流定值;比率差动投退定值;比率差动门槛电流定值;拐点1/2电流定值;折线1/2斜率系数定值;CT断线闭锁投退定值;差动平衡系数定值;启动时间定值;差动延时时间定值。以下主要对差动平衡系数、差动速断定值、比率差动保护定值进行说明: ①差动平衡系数:用于补偿差动回路电流平衡,以选择的基准值进行折算。 Kphl=In1/In2其中In为额定电流, 计算方法如下:In=Pn /√3Un*Kl 式中:Pn—额定容量。Un—各侧额定电压。Kl—电流互感器变比。 ②差动速断定值:整定原则为躲开外部故障时最大不平衡电流即:Isd=Kr*In1式中:In1为高压侧额定电流;Kr为相对于额定电流的励磁涌流倍数,可根据系统阻抗和CT特性来整定,一般取6~10Ie。 ③比率差动保护定值:包括差动电流门槛定值Icd、第一拐点定值Ir1、第二拐点定值Ir2、比率制动第一段折线斜率K1、第二段折线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