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时间数列习题答案1

第八章时间数列习题答案1
第八章时间数列习题答案1

第五章时间数列(动态)分析

一、填空题

1、 动态平均数所平均的是现象某一指标在 不同时间 的不同取值,一般平均数(静

态平均数)所平均的则是总体各单位在 某一标志上 的不同取值。 2、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有 几何法 和 累计法 两种。

3、如果时间数列的每期增减量大体相等,则这种现象的发展是呈 直线 发展趋势,可以配合相应的 直线 方程来预测。

4、已知某产品1991年比1990年增长了6%,1992年比1990年增长了9%,则1992年比1991年增长了 2.83% 。

5、某产品成本从1990年到1995年的平均发展速度为98.3%,则说明该产品成本每年递减 1.7% 。 二、选择题

单选题:

1、假设某产品产量1990年是1985年的135%,那么1986年—1990年的平均发展速度为( (2) )

(1)5%35 (2)5%135 (3)6%35 (4)6%135 2、某时期历年出生的人口数是一个( (1) )

(1)时期数列 (2)时点数列

(3)连续性的时点数列 (4)间断性的时点数列

3、在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动态分析中,把水平分析和速度分析能够结合起来的分析指标是( (4) )

(1)平均发展速度 (2)平均发展水平 (3)年距增长量 (4)增长1%的绝对值 4、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1990年比1989年增长了8%,1991年比1989年增长12% 则1991年比1990年增长了( (3) )

(1) 12%÷8%-100% (2) 108%÷112%-100% (3)112%÷108%-100% (4)108%×112%-100% 5、设对不同年份的产品成本配合的趋势直线方程为Yt=75-1.85t ,b=-1.85表示( (3) ) (1)时间每增长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增加1.85个单位 (2)时间每增长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增加总额为1.85个单位 (3)时间每增长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1.85个单位

(4)产品成本每变动t 各单位,平均需要1.85年的时间 6、若时间数列为指数曲线,其资料的变动特点为( (2) )

(1)定基发展速度大体相等 (2) 环比发展速度大体相等

(3) 逐级增长量大致相等 (4)二级增长量大体相等

多选题:

1、下列时间数列中属于时期数列的有( (2)(4) )

(1)各年末人口数 (2)各年新增人口数 (3)各月商品库存数 (4)各月商品销售额 (5)各月储蓄存款余额

2、定基增长速度等于( (1)(4) ) (1)累计增长绝对量除以基期发展水平 (2)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3)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减去100% (4)定基发展速度减去100%

(5)逐期增长量除以基期水平

3、统计常用的动态平均数有( (1)(2)(5) ) (1)平均发展水平 (2)平均增长量 (3)增长1%的绝对值 (4)环比发展速度 (5)平均发展速度

4、以下可直接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模型参数的有( (1)(2)(4) ) (1)直线趋势模型 (2)二次曲线模型 (3)指数趋势模型 (4)回归线性模型

5、时间数列的构成因素有( (1)(2)(3)(4) )

(1)长期趋势 (2)季节变动 (3)循环变动 (4)不规则变动

三、简答题

1、 什么是总速度?如何计算?

答:总速度用于反映现象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发展变化的相对程度,也即定基发展速度。其计算公式为:最初水平

报告其水平总速度

2、 什么是年距增长速度?计算它有什么作用? 答:年距增长速度是年距增长量与去年同期水平之比,用于反映现象在不同年份相同时期的增长变化情况。其作用在于消除季节变化对现象发展水平的影响。

3、 季节变动的测定方法有哪些?各种方法的应用条件是什么?

季节变动的测定方法有:

(1)同期平均法。同期平均法是直接根据原始资料计算季节指数来反映时间序列所包含的季节变动。主要用于没有明显长期趋势和循环变动的时间序列测定季节变动。

(2)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是先通过移动平均测算趋势值,然后再降趋势值予以剔除。最后再根据剔除趋势值后的时间序列按同期平均法测定季节变动。主要用于测定存在明显长期趋势的时间序列季节变动的测定。 4、 用数学模型法测定长期趋势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其步骤是什么?

答:基本思想:根据时间序列的变动趋势,配合相应的数学模型来测定长期趋势。其步骤为:

第一步,判断趋势类型(图示法和指标特征量法) 第二步,根据趋势类型配合相应的数学模型 第三步,求解模型方程参数:最小而乘法

第四步,根测算趋势值。即根据配合的数学模型,代入各期的时间序号计算趋势值。 5、 平均发展速度的两种计算方法各有什么特点?应用是应注意什么?

答: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有水平法(几何平均法)和方程式法(代数法) 几何平均法侧重于考察期末所达到的水平,需要的资料少,但如果时间序列中间波动较大时不能准确反映现象的平均反动程度。主要适用于有持续(上升)或(下降)变动趋势的

时间序列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

代数法侧重于考察各期发展水平之和,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能比较全面反映现象各期的变化。但需要的资料多,且计算麻烦。主要用于时期序列和有升降起伏变化的时间序列计算平均发展速度。

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应注意的问题:

(1)根据资料特点不同,灵活选取计算方法。

(2)时间序列中有负数或零时不宜于计算平均发展速度。

(3)实际分析中,不能单纯就速度论发展,而应把速度和绝对数分析结合起来反映现象的发展变化。 四、计算题

1、 某邮局一月份的职工人数变动如下:

1月1日 1月9日 1月20日 2月1日 50人 52人 58人 57人 计算该局一月份的平均每天职工人数。

解:由于此数列为连续的时间序列,且数据排列的间隔期不等,所以用以下公式计算其动态平均数。

(人)5411

12811

581252850=++?+?+?=

=

∑∑i

i

i f

f a a

2、某企业第二季度有关资料如下:

是根据以上资料计算:

杰:

(1) 第二季度平均实际产量;

件)(1103

115

110105=++=

b

(2) 第二季度平均工人数;

(人)501

4246

52502

50=-+

++=c

(3) 第二季度平均劳动生产率;

第二季度各月平均劳动生产率=

人)件/(2.250

110==

c

b

(4) 第二季度劳动生产率

第二季度劳动生产率=2.2×3=6.6(件/人) (5) 第二季度平均产量计划完成程度。 第二季度平均产量计划完成程=

%12.1033

)110105105(110

=÷++=

a b

3、根据指标之际纳的相互关系,填齐下表中的空格并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及平均增长速

度。

4、已知

是根据以上资料用最小二乘法拟和直线趋势方程。(机做)

5、设有某地区人均收入与耐用消费品销售资料如下:

设通过分析,已知人均收入的长期趋势为直线型,而且人均收入与耐用消费品销售额亦为直线相关。试由上述资料预测2001年的耐用消费品销售额。

解:(1)y t=274+56t

t=7,y t=666(元)

(2)y=-1.133+0.24x

x=666,y666=158.7(万元)

第六章_时间数列练习题及解答

《时间序列》练习题及解答 一、单项选择题 从下列各题所给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并将其编号(A、B、C、D)填入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构成时间数列的两个基本要素是()。 A、主词和宾词 B、变量和次数 C、时间和指标数值 D、时间和次数 2、最基本的时间数列是()。 A、时点数列 B、绝对数数列 C、相对数数列 D、平均数数列 3、时间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A、相对数数列 B、时期数列 C、平均数数列 D、时点数列 4、时间数列中的发展水平()。 A、只能是总量指标 B、只能是相对指标 C、只能是平均指标 D、上述三种指标均可以 5、对时间数列进行动态分析的基础指标是()。 A、发展水平 B、平均发展水平 C、发展速度 D、平均发展速度 6、由间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其假定条件是研究现象在相邻两个时点之间的变动为()。 A、连续的 B、间断的 C、稳定的 D、均匀的 7、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的共同点是()。 A、两者均是反映同一总体的一般水平 B、都是反映现象的一般水平 C、两者均可消除现象波动的影响 D、共同反映同质总体在不同时间上的一般水平 8、时间序列最基本的速度指标是()。 A、发展速度 B、平均发展速度 C、增长速度 D、平均增长速度 9、根据采用的对比基期不同,发展速度有()。 A、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 B、环比发展速度与累积发展速度 C、逐期发展速度与累积发展速度 D、累积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 10、如果时间序列逐期增长量大体相等,则宜配合()。 A、直线模型 B、抛物线模型 C、曲线模型 D、指数曲线模型 该商场第二季度平均完成计划为()。 A、100%124%104% 108.6% 3 ++ = B、 506278 108.6% 506278 100%124%104% ++ = ++ C、 506278 100%124%104%92.1% 506278 ++ = ++ D、50100%62124%78104% 109.5% 506278 ?+?+? = ++ 12、增长速度的计算公式为()。 A、=增长量 增长速度 基期水平B、= 增长量增长速度 期初水平

练习时间数列分析

第七章时间数列分析 一、填空题 1. 1.?????? 时间数列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包含_________和 _________两个要素。 ? 2. 2.?????? 编制时间数列基本原则是________。 ? 3. 3.?????? 以时间数列为基础的动态分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基本分析内容。 ? 4. 4.?????? 影响时间数列中某一指标各个数值的因素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它们的共同影响可以用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个模型加以描述。 ? 5. 5.?????? 时间数列的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其中 ________________为基本的时间数列,而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是属于派生的时间数列。 ? 6. 6.?????? 绝对数时间数列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 7.7.?????? 在时点数列中两个指标值之间的时间距离称为____________。 ? 8.8.?????? 在时间数列动态分析中,两个有直接数量关系的速度指标是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它们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9.?????? 平均发展水平又称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 计算的平均数。 ? 10.10.??? 水平法又称_______,应用水平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时n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个数.从本质上讲,用这种方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其数值仅仅受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影响。 ? 11.11.??? 若对以季度为单位的时间数列求季节比率,则一年内季节比率之和等于 ___________。 ? 12.12.??? 最小平方法的数学依据是_____________,这一方法既适用于________趋势的拟 合,也适用于_______趋势的拟合。 ?

最新派斯第五章(时间数列)练习题资料

派斯第五章(时间数列)练习题 一、判断题 1、在各种动态数列中,指标值的大小都受到指标所反映的时期长短的制约。(×) 2、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它只能表现为绝对数。(×) 3、若逐期增长量每年相等,则其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是年年下降的。(×) 4、平均增长速度不是根据各个增长速度直接来求得,而是根据平均发展速度计算的。(√) 5、对间隔不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应该采用首末折半法。(×) 6、环比增长速度可以表示为逐期增长量与上期水平之比。(√) 7、平均增长量是时间数列中累计增长量的序时平均数。(×) 8、增长速度总是大于0。(×) 9、某厂5年的销售收入为200,220,250,300,320,平均增长量为24。× 二、单项选择题 1、某地区2000年工业增加值850亿元,若按每年平均增长6%的速度发展,2010年该 地区工业增加值将达到。(B) A.90100亿元B.1522.22亿元C.5222.22亿元D.9010亿元 2、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的共同点是( A)。 A.两者均是反映同一总体的一般水平 B.都是反映现象的一般水平 C.两者均可消除现象波动的影响 D.共同反映同质总体在不同时间上的一般水平 3、对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采用(D )。 A.几何平均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C.简单算术平均法D.首末折半法4、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 A)。 A.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B.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差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C.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和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D.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积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5、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动态数列( D)。 A.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B.工业企业按地区分组形成的数列 C.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排列形成的数列D.出口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

《统计学》 时间数列

第五章时间数列 (一)填空题 1、增长量可分为逐期增长量、累积增长量。两者的关系是累积增长量是相应的逐期增长量之和。 2、时间数列按其排列的指标不同可分为总量指标时间数列(绝对数时序)、相对指标时间数列(相对数时序)、平均指标时间数列(平均数时序)三种,其中总量指标时间数列是基本数列。 3、根据时间数列中不同时间的发展水平所求的平均数叫平均发展水平,又称序时平均数。 4、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有水平法和累计法。且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一般是不相同的。必须按照动态数列的性质和研究目的来决定采用哪种方法。如果动态分析中侧重于考察最末一年达到的水平,采用水平法为好;如果动态分析中侧重于考察各年发展水平的总和,宜采用累计法。 5、进行长期性趋势测定的方法有时距扩大法、移动平均法、趋势线配合法、曲线趋势的测定与分析等。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某企业2000年利润为2000万元,2003年利润增加到2480万元,则2480万元是( A ) A. 发展水平 B. 逐期增长量 C. 累积增长量 D. 平均增长量 2、对时间数列进行动态分析的基础是(A) A、发展水平 B、发展速度 C、平均发展水平 D、增长速

度 3、已知某企业连续三年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6%,7%,8%,则该企业这三年的平 均增长速度为 ( D ) A. B. 4、序时平均数又称作( B ) A 、平均发展速度 B 、平均发展水平 C 、平均增长速度 D 、静 态平均数 5、假定某产品产量2002年比1998年增加50%,那么 1998-2002年的平均发展速 度为( D ) 6、现有5年各个季度的资料,用四项移动平均对其进行修匀,则修匀后的时间数 列项数为( B ) A 、12项 B 、16项 C 、17项 D 、18项 7、累积增长量与其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的关系是( A ) A. 累积增长量等于其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和 B. 累积增长量等于其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积 C. 累积增长率与其相应增长量之差 D. 两者不存在任何关系 8、最基本的时间数列是( A ) A 、绝对数时间数列 B 、相对数时间数列 C 、平均数时间数列 D 、时点数列 %8%7%6??%8%7%6++

时间序列习题及答案

时间数列 一、填空题 1、动态数列分为、和动态数列三种。 2、动态数列由和两要素构成。 3、平均发展水平是对求平均数,统计上又叫。 4、发展速度由于采用基期的不同,可分为发展速度和发展速度。二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可用公式、表示。 5、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是。 6、平均发展速度是的平均数。 7、测定季节变动的最重要指标是。 二、单项选择题 1、动态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相加有意义的是()。 A. 时期数列 B. 时点数列 C. 相对数数列 D. 平均数数列 2、序时平均数计算中的“首末折半法”适合于计算()。 A. 时期数列 B. 连续时点数列 C. 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 D. 间隔不等的间断时点数列 3、已知某地区2000年的粮食产量比1900年增长了1倍,比1995年增长了0.5倍,那么1995年粮食产量比1990年增长了()。 A. 0.33倍 B. 0.50倍 C. 0.75倍 D. 2倍 4、已知一个数列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3%、5%、8%,则该数列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A. 3%×5%×8% B. 103%×105%×108% C. (3%×5%×8%)+1 D(103%×105%×108%)-1 5、企业生产的某种产品2002年比2001年增长了8%,2003年比2001年增长了12%,则2003年比20年增长了()。 A. 3.7% B. 50% C. 4% D. 5% 6、某企业2000年的利润为100万元,以后三年每年比上年增加10万元,则利润的环比增长速度()。 A年年增长 B. 年年下降 C. 年年保持不变 D. 无法做结论 7、1980年为基期,2003年为报告期,计算粮食产量的年平均发展速度时,需要() A. 开24次方 B. 开23次方 C. 开22次方 D. 开21次方 8、若无季节变动,则季节比率应()。 A. 为0 B. 为1 C. 大于1 D. 小于1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动态数列中,哪些属于时点数列。() A. 全国每年大专院校毕业生人数 B. 全国每年大专院校年末在校学生数 C. 某商店各月末商品库存额 D. 某企业历年工资总额 E. 全国每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2.动态数列中,各项指标值不能相加的有()。 A. 时点数列 B. 时期数列 C. 平均数动态数列 D. 相对数动态数列 E. 以上数列中的各项指标数值都不能相加 3.简单算术平均数适合于计算()的序时平均数。 A. 时期数列 B. 间隔不等的间断时点数列 C. 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 D. 间隔不等的连续时点数列 E. 间隔相等的连续时点数列 4.定基增长速度等于()。

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 动态数列

第四章动态数列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动态数列中属于时点数列的是 A.历年在校学生数动态数列 B.历年毕业生人数动态数列 C.某厂各年工业总产值数列 D.某厂各年劳动生产率数列 2.构成动态数列的两个基本要素是 A.主词和宾词 B.变量和次数 C.分组和次数 D.现象所属的时间及其指标值 3.动态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A.相对数动态数列 B.平均数动态数列 C.时期数列 D.时点数列 4.最基本的动态数列是 A.指数数列 B.相对数动态数列 C.平均数动态数列 D.绝对数动态数列 5.动态数列中,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其时间长短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时期数列 B.时点数列 C.相对数动态数列 D.平均数动态数列 6.动态数列中,指标数值是经过连续不断登记取得的数列是 A.时期数列 B.时点数列 C.相对数动态数列 D.平均数动态数列 7.下列动态数列中属于时期数列的是 A.企业历年职工人数数列 B.企业历年劳动生产率数列 C.企业历年利税额数列 D.企业历年单位产品成本数列 8.动态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不可以相加的是 A.相对数动态数列 B.绝对数动态数列 C.时期数列 D.时点数列 9.动态数列中,指标数值大小与其时间长短有关的是 A.相对数动态数列 B.绝对数动态数列 C.时期数列 D.时点数列 10.动态数列中,指标数值是通过一次登记取得的数列是 A.相对数动态数列 B.绝对数动态数列 C.时期数列 D.时点数列 11.编制动态数列的最基本原则是保证数列中各项指标必须具有 A.可加性 B.可比性 C.连续性 D.一致性 12.基期为某一固定时期水平的增长量是 A.累计增长量 B.逐期增长量 C.平均增长量 D.年距增长量 13.基期为前期水平的增长量是 A.累计增长量 B.逐期增长量 C.平均增长量 D.年距增长量 14.累计增长量与逐期增长量之间的关系是 A.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和

统计学时间数列习题及答案(20200920020345)

第十章时间数列分析和预测 一、填空题 1. 同一现象在不同时间的相继__________________ 排列而成的序列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时间序列在 ______________ 复岀现的 _________________ 为季节波动。 3. 时间序列在 _______________ 现岀来的某种持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期趋势。 4?增长率是时间序列中__________ 察值与基期观察值______减1后的结果。 5. 由于比较的基期不同,增长率可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 '、_。 6. 复合型序列是指含有/ 季节性和 ________________ 勺序列。 7. 某企业2005年的利润额比2000年增长45% 2004年2000年增长30%则2005年比2004 年增长 _________ ;2004年至2000年平均增长率_______________ 。 8. 指数平滑法是对过去的观察值 _______________ 行预测的一种方法。 9. 如果时间序列中各期的逐期增减量大致相等,则趋势近似于___________________ ;各期环比值大体相等,则趋势近似于 ________________ 。 10. 测定季节波动的方法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单项选择题 1. 用图形描述时间序列,其时间一般绘制在() A. 纵轴上 B. 横轴上 C. 左端 D. 右端 2. 求解()趋势参数方法是先做对数变换,将其化为直线模型,然后用最小二乘法求岀模型参数 A. 三次曲线 B. 指数曲线 C. 一次直线 D. 二次曲线 3. 对运用几个模型分别对时间序列进行拟合后,()最小的模型即位最好的拟合曲线模型 \ A.判定系数 B. 相关系数 C. 标准误差 D. D—W直 4. 当数据的随机波动较大时,选用的移动间隔长度K应该() A. 较大 B. 较小 C. 随机 D.等于n 5. 在进行预测时,最新观察值包含更多信息,可考虑权重应() A. 更大 B. 更小 C. 无所谓 D. 任意 6. 按季度资料计算的季节指数S的取值范围是()

练习 时间数列分析

第七章时间数列分析 一、填空题? 1. 1.时间数列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包含_________ 和_________两个要素。 2. 2.编制时间数列基本原则是________。 3.3.以时间数列为基础的动态分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基本分析内容。 4. 4.影响时间数列中某一指标各个数值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和_________.它们的共同影响可以用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个模型加以描述。 5. 5.时间数列的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__为基本的时间数列,而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是属于派生的时间数列。 6.6.绝对数时间数列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7.7.在时点数列中两个指标值之间的时间距离称为____________。 8.8.在时间数列动态分析中,两个有直接数量关系的速度指标是____________和___ _______。它们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9.平均发展水平又称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对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所计算的平均数。 10.10.水平法又称_______,应用水平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时n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个数.从本质上讲,用这种方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其数值仅仅受____________和 ________的影响。 11.11.若对以季度为单位的时间数列求季节比率,则一年内季节比率之和等于____ _______。 12.12.最小平方法的数学依据是_____________,这一方法既适用于________趋势 的拟合,也适用于_______趋势的拟合。

第七章时间数列习题答案

第五章时间数列(动态)分析 一、填空题 1、动态平均数所平均的是现象某一指标在 一段时间 的不同取值,一般平均数(静态平均数)所平均的则是总体各单位在 某一标志 的不同取值。 2、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有 水平法 (几何平均数) 和 累计法(方程式法) 两种。 3、如果时间数列的每期增减量大体相等,则这种现象的发展是呈 线性 发展趋势,可以配合相应的 直线 方程来预测。 4、已知某产品1991年比1990年增长了6%,1992年比1990年增长了9%,则1992年比1991年增长了 2.8% 。 5、某产品成本从1990年到1995年的平均发展速度为98.3%,则说明该产品成本每年递减 1.7% 。 二、选择题 单选题: 1、假设某产品产量1990年是1985年的135%,那么1986年—1990年的平均发展速度为( 2 ) (1)5%35 (2)5%135 (3)6%35 (4)6%135 2、某时期历年出生的人口数是一个( 1 ) (1)时期数列 (2)时点数列 (3)连续性的时点数列 (4)间断性的时点数列 3、在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动态分析中,把水平分析和速度分析能够结合起来的分析指标是( 4 ) (1)平均发展速度 (2)平均发展水平 (3)年距增长量 (4)增长1%的绝对值 4、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1990年比1989年增长了8%,1991年比1989年增长12% 则1991年比1990年增长了( 3 ) (1) 12%÷8%-100% (2) 108%÷112%-100% (3)112%÷108%-100% (4)108%×112%-100% 5、设对不同年份的产品成本配合的趋势直线方程为Yt=75-1.85t ,b=-1.85表示( 3 ) (1)时间每增长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增加1.85个单位 (2)时间每增长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增加总额为1.85个单位 (3)时间每增长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1.85个单位 (4)产品成本每变动t 各单位,平均需要1.85年的时间 6、若时间数列为指数曲线,其资料的变动特点为( 2 ) (1)定基发展速度大体相等 (2) 环比发展速度大体相等 (3) 逐级增长量大致相等 (4)二级增长量大体相等 多选题: 1、下列时间数列中属于时期数列的有( 2 4 ) (1)各年末人口数 (2)各年新增人口数 (3)各月商品库存数 (4)各月商品销售额 (5)各月储蓄存款余额 2、定基增长速度等于( 14 ) (1)累计增长绝对量除以基期发展水平 (2)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3)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减去100% (4)定基发展速度减去100% (5)逐期增长量除以基期水平 3、统计常用的动态平均数有( 125 )

第五章时间数列 练习题

第二部分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数列中,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 A ·平均数时间数列 B ·相对数时间数列 C ·时期数列 D ·时点数列 2.在时间数列中,作为计算其他动态分析指标基础的是 ( )。 A ·发展水平 B ·平均发展水平 C ·发展速度 D ·平均发展速度 3.已知各时期发展水平之和与最初水平及时期数,要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应采用( )。 A ·水平法 B ·累计法 C ·两种方法都能采用 D ·两种方法都不能采用 4.已知最初水平与最末一年水平及时期数,要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应采用 ( )。 A ·水平法 B ·累计法 C ·两种方法都能采用 D ·两种方法都不能采用 5.假定某产品产量2004年比1994年增加了235%,则1995一2004年平均发展速度为( )。 A ·9%135 B ·10%335 C ·10%235 D ·9%335 6.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是 ( )。 A.环比发展速度等于定基发展速度减1 B.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环比发展速度之和 C.环比发展速度等于定基发展速度的平方根 D.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7.环比增长速度与定基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是 ( )。 A ·环比增长速度之和等于定基增长速度 B ·环比增长速度之积等于定基增长速度 C ·环比增长速度等于定基增长速度减1 D ·二者无直接代数关系 8·某企业的职工人数比上年增加5%,职工工资水平提高2%,则该企业职工工资总额比上年增长 ( )。 A·7% B·7.1% C·10% D·11% 9·总速度是 ( )。 A ·定基发展速度 B.环比发展速度 C ·定基增长速度 D.环比增长速度 10·以1980年为基期,2004年为报告期,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时应开( )次方。 A·26 B·25 C.24 D.23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数列中,属于时期数列的是 ( ) A ·四次人口普查数 B ·近5年钢铁产量 C ·某市近5年企业数 D ·某商店各季末商品库存量 E ·某商店1990一2004年商品销售额 2·已知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和时期数,就可计算 ( )。 A ·平均发展速度 B ·平均发展水平 C ·各期定基发展速度

第七章时间数列练习题教学文案

第七章时间数列练习 题

第七章时间数列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对于季度时间数列,如果数列中没有不规则变动,则不规则变动相对数应为( ) ① 1 ② 0 ③ 4 ④ 12 2、根据月度时间数列资料,各月季节比率之和应为( ) ① 1 ② 0 ③ 4 ④ 12 3、已知环比增长速度为8.12%、6.42%、5.91%、5.13%,则定基增长速度为( ) ① 8.12%×6.42%×5.91%×5.13% ② 8.12%×6.42%×5.91%×5.13%-100% ③ 1.0812×1.0642×1.0591×1.0513 ④ 1.0812×1.0642×1.0591×1.0513-100% 4、用最小平方法拟合直线趋势方程t y ?=a +b t ,若b 为负数,则该现象趋势为( ) ① 上升趋势 ② 下降趋势 ③ 水平趋势 ④ 不能确定 5、某企业某年各月月末库存额资料如下(单位:万元)4.8,4.4,3.6,3.2,3.0,4.0, 3.6,3.4, 4.2,4.6, 5.0,5.6;又知上年末库存额为5.2。则全年平均库存额为 ( ) ① 5.2 ② 4.1 ③ 4.133 ④ 5 6、某商品销售量去年比前年增长10%,今年比去年增长20%,则两年平均增长( ) ① 14.14% ② 30% ③ 15% ④ 14.89% 7、用“原资料平均法”测定季节变动,适合于( ) ① 有增长趋势的数列 ② 有下降趋势的数列 ③ 呈水平趋势的数列 ④ 各种季节数列 8、某企业利税总额1998年比1993年增长1.1倍,2001年又比1998年增长1.5倍,则该企业利税总额这几年间共增长( ) ①(1.1+1.5)-1 ②(2.1×2.5)-1 ③(51.2×35.2)-1 ④(1.1×1.5)-1 9、已知某地粮食产量的环比发展速度1998年为103.5%,1999年为104%,2001年为105%,2001年对于1997年的定基发展速度为116.4%,则2000年的环比发展速度为( ) ① 103% ② 101% ③ 104.5% ④ 113% 10、某地区连续五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9%、7.8%、8.6%、9.4%和8.5%,则该地区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为( ) ① 5085.1094.1086.1078.109.1????-1 ② 5085.0094.0086.0078.009.0????

时间数列习题答案

时间数列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绝对数 相对数 平均数 2、现象所属的时间 统计指标数值 3各时期的发展水平 序时平均数 4、环比 定基 1 12010-???=n n n a a a a a a a a Λ 1 010--=÷n n n n a a a a a a 5、 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 6、 各期环比发展速度 7、季节比率 二、单项选择题 1、A 2、C 3、A 4、C 5、A 6、B 7、B 8、B 三、多项选择题 1、B 、C 、E 2、A 、C 、D 3、A 、E 4、A 、D 、E 四、判断题 1、√ 2、× 3、√ 4、× 5、× 五、计算题 1.某企业2004年4月份几次工人数(人)变动登记如下: 4月1日 4月11日 4月16日 5月1日 1210 1240 1300 1270 试计算该企业四月份的平均工人数。

该题练习目的是计算时点数列的序时平均数。题中资料属于间隔相等的连续时点数列,应以工人人数持续日数为权数采用加权算术平均的方法计算。 解: ∑∑= f af a 1260 1551015 130051*********=++?+?+?= (人) 2.某企业2003年各月记录在册的工人数如下: 试计算2003年该该企业平均工人数。 解:本题的练习目的与上题一样,已知资料为间隔不等的间断时点数列。 1 211 122 1110222---+++++++++= n n n n f f f f a a f a a f a a a ΛΛ 人)(38513322112412 412324124141 3322132414 408224083352233533012330326=+++++?++?++ +++++?++?++?++?+= 要求计算该企业年度计划平均完成程度。

时间数列习题及答案

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时间数列() A.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 B.工业企业按地区分组形成的数列 C.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排列形成的数列 D.出口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 2.某地区1989~2008年排列的每年年终人口数时间数列是() A.绝对数时期数列 B. 绝对数时点数列 C.相对数时间数列 D.平均数时间数列 3.某地区1999~2008年按年排列的每人分摊粮食产量的时间数列是( ) A.绝对数时间数列 B.绝对数时点数列 C.相对数时间数列 D.平均数时间数列 4.根据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A.几何平均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 C.简单算术平均法 D.首末折半法 年11月某企业在册工作人员发生了如下的变化:11月1日在册919人,11月6日离开29人,11月21日录用15人,,则该企业11月份日平均在册工作人员数() A.900 B.905 C.912 D.919 6.某企业4 月、5 月、6 月、7 月的平均职工人数分别为:290 人、295 人、293 人和301 人,则该企业二季度的平均职工人数的计算方法为() A.(290+295+293+301)/4 B.(290+295+293)/3 C.(290/2+295+293+301/2)/(4-1) D.(290/2+295 十293+301/2)/4 7.已知环比增长速度为%、%、%、%,则定基增长速度为() A.9.2%×%×%×% B.(%×%×%×%)-100% (%×%×%×%)-100% 8.下列等式中,不正确的是() A.发展速度=增长速度+1 B.定基发展速度=相应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C.定基增长速度=相应各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D.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 9.累计增长量与其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的关系表现为() A.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积 B.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和 C.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差 D.以上都不对 10.广东省第三产业增加值2008年比2002年增加了%,则广东省这几年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平均发展速度为() 6677319.67%219.67%219.67%319.67% C. A.D. B.11.某种股票的价格周二上涨了10%,周三下跌了2%,周四上涨了5%,这三天累计涨幅为()

第七章 时间序列分析

第七章时间序列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某地区1990—1996年排列的每年年终人口数动态数列是()。 A、绝对数动态数列 B、绝对数时点数列 C、相对数动态数列 D、平均数动态数列 2.某工业企业产品年生产量为20 万件,期末库存5.3万件,它们()。 A、是时期指标 B、是时点指标 C、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 D、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 3.间隔相等的不连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的公式为()。 4.某地区连续4 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8.5%,9%,8%,9.4%,则该地区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为()。 5.某工业企业生产的产品单位成本从2005年到2007年的平均发展速度为98%,说说明该产品单位成本()。 A、平均每年降低2% B、平均每年降低1% C、2007 年是2005 年的98% D、2007年比2005年降低98% 6.根据近几年数据计算所的,某种商品第二季度销售量季节比率为1.7,表明该商品第二季度销售()。 A、处于旺季 B、处于淡季 C、增长了70% D、增长了170% 7.对于包含四个构成因素(T,S,C,I)的时间序列,以原数列各项数值除以移动平均值(其平均项数与季节周期长度相等)后所得比率()。 A、只包含趋势因素 B、只包含不规则因素 C、消除了趋势和循环因素 D、消除了趋势和不规则因素 8.当时间序列的长期趋势近似于水平趋势时,测定季节变动时()。 A、要考虑长期趋势的影响 B、可不考虑长期趋势的影响 C、不能直接用原始资料平均法 D、剔除长期趋势的影响 9.在对时间序列作季节变动分析时,所计算的季节比率是()。

A、某一年月或季平均数相对于本年度序列平均水平变动的程度 B、某一年月或季平均数相对于整个序列平均水平变动的程度 C、各年同期(月或季)平均数相对于某一年水平变动的程度 D、各年同期(月或季)平均数相对于整个序列平均水平变动的程度 10.企业5月份计划要求销售收入比上月增长8%。实际增长12%,超计划完成程度为( )。A.103.70%B.50%C.150%D.3.7% 11. 在时间数列的预测方法中,在作趋势外推时,若要配合指数曲线,所依据的样本资料的 特点是()。 A.定基发展速度大致相等B.环比发展速度大致相等 C.逐期增长量大致接近一个常数D.二级增长量大致接近一个常数 12.如果某商店销数额的逐期增长量每年都相等,则其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是()。A.年年增长B.年年下降C.年年不变D.无法确定 13. 某种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规定比基期下降3%,实际比基期下降3.5%,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为()。 A.116.7% B.100.5% C.85.7% D.99.5% 14.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为()。 A.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B.报告期水平和基期水平相比 C.增长量与基期水平之差D.增长量与基期水平相比 15.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实际上只与数列的()有关。 A.最初水平B.最末水平C.中间各期水平D.最初水平和最末水平 16、下列动态指标中,不可以取负值的指标有()。 A、增长量 B、平均发展速度 C、增长速度 D、平均增长速度 17、某省2001年一2005 年按年排列的每人分摊粮食数量的时间数列是( )。 A.绝对数的时期数列B.绝对数的时点数列 C.相对数时间数列D.平均数时间数列 二、填空题 1.时间序列按其所排列指标的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绝对指标时间序列、相对指标时间序列和___________。 2.求间隔相等的间断的时点数列的序时平均数,其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 3.只有当时间序列没有明显的_______时,用简单平均法进行季节因素分析才比较适宜。4.__________适用于对存在明显的长期趋势的时间序列进行季节因素分析。 5.用乘法模型测定时间数列中的季节变动,各月的季节变动之和应等于_______。 6.水平法平均发展速度仅受_________和________的影响,而不受__________的影响7.某企业9 月份计划要求成本降低5%,实际降低8%,则计划完成程度为()。 8、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增长速度与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 是________;平均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的的关系是________. 9、某高新技术开发区现有人口11 万,有8 家医院(其病床数合计为700 床),则该开发区 的每万人的病床数为63.636。这个指标属于________。 10、时间序列分析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时间序列的影响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 1.移动平均的平均项数越大,则它对数列的平滑休匀作用越强。() 2.季节比率说明的是各季节相对差异。() 3.运用季节指数进行预测时的假设前提是预测年份的季节性变化形态基本保持不变()

统计学上师大习题答案

第六章 时间数列习题 一、填空题 1.时间数列有两个组成要素:一是 ,二是 。 2.在一个时间数列中,最早出现的数值称为 ,最晚出现的数值称为 。 3.时间数列可以分为 时间数列、 时间数列和 时间数列三种。其中 是最基本的数列。 4.绝对数时间数列可以分为 和 两种,其中,数列中不同时间的数值相加有实际意义的是 数列,不同时间的数值相加没有实际意义的是 数列。 5.已知某油田2000年的原油总产量为200万吨,2005年的原油总产量是459万吨,则“十五”计划期间该油田原油总产量年平均增长速度的算式为 。 6.发展速度由于采用的基期不同,分为 和 两种, 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达为 。 7.设i=1,2,3,…,n ,a i 为第i 个时期经济水平,则a i /a 0是 发展速度,a i /a i-1 是 发展速度。 8.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常用方法有方程法和 。 9.某产品产量1995年比1990年增长了105%,2000年比1990年增长了306.8%,则该产品2000年比1995增长速度的算式是 。 10.用最小平方法测定长期趋势,采用的标准方程组是 。 二、单项选择题 1.时间数列与变量数列( ) A 都是根据时间顺序排列的 B 都是根据变量值大小排列的 C 前者是根据时间顺序排列的,后者是根据变量值大小排列的 D 前者是根据变量值大小排列的,后者是根据时间顺序排列的 2.时间数列中,数值大小与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的是( ) A 平均数时间数列 B 时期数列 C 时点数列 D 相对数时间数列 3.发展速度属于( ) A 比例相对数 B 比较相对数 C 动态相对数 D 强度相对数 4.计算发展速度的分母是( ) A 报告期水平 B 基期水平 C 实际水平 D 计划水平 A 296人 B 292人 C 295 人 D 300人 6.某地区某年9月末的人口数为150万人,10月末的人口数为150.2万人,该地区10月的人口平均数为( ) A150万人 B150.2万人 C150.1万人 D 无法确定 7.由一个9项的动态数列可以计算的环比发展速度( ) A 有8个 B 有9个 C 有10个 D 有7个 8.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依据是( ) A 各年环比发展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 B 各年环比发展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 C 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 D 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 9.某企业的产值2005年比2000年增长了58.6%,则该企业2001—2005年间产值的平均发展速度为( ) A 5 %6.58 B 5%6.158 C 6%6.58 D 6 %6.158 10.根据牧区每个月初的牲畜存栏数计算全牧区半年的牲畜平均存栏数,采用的公式是( )

{时间管理}第八章时间数列习题及答案

(时间管理)第八章时间数列习题及答案

练习 壹、单项选择题 1.下列数列中哪壹个属于时间数列() A.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 B.工业企业按地区分组形成的数列 C.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排列形成的数列 D.出口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 2.某地区1989~2008年排列的每年年终人口数时间数列是() A.绝对数时期数列 B.绝对数时点数列 C.相对数时间数列 D.平均数时间数列 3.某地区1999~2008年按年排列的每人分摊粮食产量的时间数列是() A.绝对数时间数列 B.绝对数时点数列 C.相对数时间数列 D.平均数时间数列 4.根据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A.几何平均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 C.简单算术平均法 D.首末折半法 5.2008年11月某企业于册工作人员发生了如下的变化:11月1日于册919人,11月6日离开29人,11月21日录用15人,,则该企业11月份日平均于册工作人员数()A.900B.905C.912D.919 6.某企业4月、5月、6月、7月的平均职工人数分别为:290人、295人、293人和301人,则该企业二季度的平均职工人数的计算方法为() A.(290+295+293+301)/4 B.(290+295+293)/3 C.(290/2+295+293+301/2)/(4-1) D.(290/2+295十293+301/2)/4 7.已知环比增长速度为9.2%、8.6%、7.1%、7.5%,则定基增长速度为()

A.9.2%×8.6%×7.1%×7.5% B.(9.2%×8.6%×7.1%×7.5%)-100% C.109.2%×108.6%×107.1%×107.5% D.(109.2%×108.6%×107.1%×107.5%)-100% 8.下列等式中,不正确的是() A.发展速度=增长速度+1 B.定基发展速度=相应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C.定基增长速度=相应各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D.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 9.累计增长量和其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的关系表现为() A.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积 B.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和 C.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差 D.之上均不对 10.广东省第三产业增加值2008年比2002年增加了219.67%,则广东省这几年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平均发展速度为() A.B.C.D. 11.某种股票的价格周二上涨了10%,周三下跌了2%,周四上涨了5%,这三天累计涨幅为() A.13%B.13.19%C.14.10%D.17.81% 12.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其产量年年增加5万吨,则该产品产量的环比增长速度() A.年年下降 B.年年增长 C.年年保持不变 D.无法做结论

第五章 时间序列练习题

第五章时间序列分析 一、单项选择 1. 时间序列是()。 a、将一系列统计指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 b、将一系列不同指标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 c、将某一统计指标在不同时间的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 d、将一系列相同指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 2. 时间序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a、相对数时间序列 b、时期序列 c、平均数时间序列 d、时间序列 3. 时期数列中的每一指标数值是()。 a、定期统计一次 b、连续不断统计而取得 c、每隔一定时间统计一次 d、每隔一月统计一次 4. 在时点序列中()。 a、各指标数值之间的距离称作“间隔” b、各指标数值所属的时期长短称作“间隔” c、最初水平与最末水平之差称作“间隔” d、最初水平和最末水平之间的距离称作“间隔” 5. 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动态序列()。 a、学生按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 b、工业企业按地区分组形成的数列 c、职工人数按时间顺序先后排列形成的数列 d、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 6. 10年内每年年末国家黄金储备是()。 a、发展速度 b、增长速度 c、时期数列 d、时点数列 7. 对时间序列进行动态分析的基础数据是()。 a、发展水平 b、平均发展水平 c、发展速度 d、平均发展速度 8. 由时期序列计算平均数应按()计算。 a、算术平均法 b、调和平均法 c、几何平均法 d、“首末折半法” 9. 由日期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序列计算平均数应按( )计算。 a、算术平均法 b、调和平均法 c、几何平均法 d、“首末折半法” 10. 由日期间隔不等的间断时点序列计算平均数应按()。 a、简单算术平均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 c、几何平均法 d、“首末折半法” 11. 时间序列中的平均发展速度是()。 a、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调和平均数 b、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平均数 c、各时期定基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 d、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12. 应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主要是因为()。 a、几何平均计算简便 b、各期环比发展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 c、各期环比发展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 d、是因为它和社会现象平均速度形成的客观过程一致 13. 平均增长速度是()。 a、环比增长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b、总增长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c、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d、平均发展速度减100% 14. 累积增长量是()。 a、本期水平减固定基期水平 b、本期水平减前期水平 c、本期逐期增长量减前期增长量 d、本期逐期增长量加前期逐期增长量 15. 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的数值是()。 a、环比发展速度 b、平均发展速度 c、定基增长速度 d、定基发展速度 16. 某地区2003-2007年年底生猪存栏头数在2002的基础上分别增加20、30、40、30和50万头,则5年间平均生猪增长量()。 a、10万头 b、34万头 c、6万头 d、13万头 17. 已知环比增长速度为8.12%、3.42%、2.91%、5.13%,则定基增长速度为()。 a、8.12%×3.42%×2.91%×5.13% b、(8.12%×3.42%×2.91%×5.13%)-100% c、108.12%×103.42%×102.91%×105.13% d、(108.12%×103.42%×102.91%×105.13%)-100% 18. 某种产品单位成本2007年比2006年下降7%,2006年比2005年下降5%,则2007年比2005年下降()。 a、7%×5% b、100%-(93%×95%) c、(93%+95%)-100% d、(107%+105%)-100% 19. 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其产量年年增加5万吨,则该产量的环比增长速度()。 a、年年下降 b、年年增长 c、年年保持不变 d、无法确定 20. 某地区工业总产值2002年为20亿元,2007年为30亿元,其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a、7% b、10% c、8.3% d、8.4% 21. 采用扩大时距法时,扩大后的时距()。 a、不等 b、相等 c、由小变大 d、由大变小 22. 移动平均的项数为四项时,先进行四项移动平均,然后再进行两项移动平均,()。 a、没有必要 b、可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 c、是为了使移动平均的结果和原来的时期相对应 d、可有可无 23. 如果时间数列逐期增长量大致相当,则适宜配合()。 a、直线模型 b、抛物线模型 c、曲线模型 d、指数曲线模型 24. 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趋势,如果直线趋势方程yt、a+bt中参数b为负数,则这条直线呈()。 a、上升趋势 b、不升趋势 c、下降趋势 d、无法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