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文本

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文本
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文本

西南大学内部道路工程雨水排水工程竣工图说明

一、竣工依据及遵循的规范和设计原则:

1、建设方提供的该工程1:500现状地形图及综合管线物探资料

2、《西南大学内部道路施工图设计文件》(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

3《西南大学内部道路工程管网综合规划》(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4、场踏勘的实际情况

5、家相关规范和标准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版)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

《埋地聚乙烯排水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64-2004)

《重庆市市政公用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

6、工程的竣工原则是:

1)执行国家关于环境的保护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

2)以城市总体规划和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现状管线为指导,在道路设计的基础上,对该项目的排水进行系统的工程设计,为规划区内人口和经济增长提供安全的水环境。

3)排水管网设计应满足地区经济和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同时注意远期发展与分期实施相结合的原则。排水管道均按远期设计,并能适应片区建设需要,考虑分期实施的可能性。

4)新建排水管网充分考虑区域排水现状及地块建设的情况,结合地块建设规划,在排水管道断面、平面布置、高程布置上适应功能的需要和接入的可能性、便利性。

5)排水管网设计注意技术性与经济性相结合。尊重事实,在满足设计标准的前提下,尽量考虑利用现有管网体系和排水设施,并将其整合以发挥功能。

6)施工选材在不断总结科研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既考虑技术发展的趋势,积极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同时又兼顾经济投入的合理性。不得使用淘汰产品及与国家产业政策不符的材料和产品。

7)排水管道的平面、高程布置充分考虑各种城市管线的敷设走廊,在考虑经济性的同时预留足够的空间,为管线综合提供条件。

二、工程概述:

本项目位于重庆市北碚区西南大学农林区校园内,道路起点位于西南大学3号门入口,连通现状天生路,道路向西北方向延伸与在建体育场后车行道出口相接,主路全长133.29m,设计车速20km/h,路幅宽度为20m,车行道宽12m,双侧人行道宽4m。

由于路幅宽度限制,本次综合管网横断面设计中各种管线均按照单侧敷设考虑。雨水管单侧布置在西南侧人行道下。

三、上阶段专家意见及执行情况:

四、排水工程设计:

本次排水设计重点应是解决道路和周边开发地块的雨水排放问题,在平面、

高程布置充分考虑与周边管线的衔接,杜绝因排水管网的不完善而造成雨水散流,从而对环境造成破坏。

1、排水体制

根据城市发展需要,为保护水资源,美化城市环境,本工程严格实行雨污分流制。

2、基本设计参数

1)最大控制设计流速:V max=5m/s。

最小控制流速:雨水管道:V min=0.75m/s。

2)雨水管道按满流设计。

3)市政排水管最小管径控制在d400mm。

4)本工程排水管道均采用管顶平接。

3、管线布置:

雨水系统的收集既要考虑到雨水能顺利地从汇水区域内排出,又要考虑到经济与合理性。

1)充分利用地形,就近排入水体。

2)结合道路和地块规划布置,由于道路通常都是地面径流的集中地,所以雨水管渠应平行道路敷设。

3)雨水排出口宜分散布置,以便雨水就近排放,使管线较短,减小管径。

4)雨水口布置应使雨水不漫过路口,因此雨水口布置在交叉路口的汇水点上和低洼处,并适当增设雨水口。雨水口间距取决于道路纵坡,路面积水以及雨水口进水量,本次设计取值为25~35m,同时检查井间距和雨水口配套布置。

4、现状综合管线情况:

本次设计范围内无现状管线。

5雨水系统:

5.1 雨水量计算

设计流量:Q=Ψ×F×q

暴雨强度:本项目位于北碚区,属于嘉陵江以北区域,按《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发布重庆市主城区暴雨强度修订公式的通知》(渝建【2013】625号)的精神,暴雨强度公式应采用下述修编公式:

551

.

)

534

.

8

(

)

lg

633

.

1(

521

.

1178

+

+

=

t

P

q

设计降雨历时:t=t1+t2

式中:Q:计算流量q:暴雨强度(升/秒·公顷)

Ψ: 径流系数F:汇水面积(公顷)

P:重现期(年)

t1:地面集水时间(分钟);一般取5分钟。

t2:管内流行时间(分钟):计算确定。

结合本工程汇水面积等具体情况,各参数具体取值如下:

综合径流系数根据用地内的空地率、地面铺砌等情况,具体选定。本方案取均取综合径流系数为0.7;

市政排水管最小管径控制在d400;

最大控制设计流速:Vmax=5m/s;

最小控制流速:Vmin=0.75m/s。

水力计算表

6.2雨水管道防洪能力评估

按照2014版的《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对本次设计雨水管道进行防洪能力评估,具体评估数据详见下表:

表4.6.1 雨水管道现状参数表

表4.6.2 设计雨水管道防洪能力推算表

表4.6.3 设计雨水管道防洪风险评估表

6.3雨水系统布置描述

雨水管布置:雨水管布置在西南侧人行道下,距路缘石2.3m 。 五、管材及附属构筑物:

1)管材

目前许多新排水管材涌现,双壁波纹管、玻璃钢管逐渐得到推广,其流水性能好,耐冲刷腐蚀,安装方便,综合考虑造价、使用功能、安全等各方面问题,从技术经济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本次设计排水小于等于d600mm 的雨水管道按HDPE 双壁波纹管考虑,d800~d2000mm 的管道按新型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考虑。管径d300的雨水口连接支管采用II 级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管道断面形式:本工程的雨水管道均采用采用圆形断面。

HDPE 双壁波纹管人行道上埋深小于4.0m ,环刚度SN=4000N/㎡,人行道上埋深大于4.0m 或设置于车行道下,环刚度SN=8000N/㎡。新型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SN=8000N/㎡。波纹管的制造及安装应符合《埋地用聚乙烯(PE )结构壁管道系统 第1部分:聚乙烯双壁波纹管材》(GB/T19472.1-2004)要求,及各

企业的产品标准及安装操作手册。国标钢筋混凝土管材应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09)的相关规定。漆料焊接钢管应做好内部防腐要求,以避免或减少污水管道的侵蚀。

2)接口

HDPE塑胶管采用双橡胶圈承插连接,管道承口应放在进水方向,插口放在出水方向,与检查井连接采用短接连接,管道与井壁间采用中介层,加水泥沙浆,中介层材料由厂家提供。承插头距离检查井不小于1.5m。

新型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接口采用电热熔丝承插连接。

钢筋混凝土管道接口基础较好时其接口采用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刚性接口,做法详06MS201-1第28、29页。

对于软土基础接入检查井或涵洞处等构筑物和岩土分界段有可能发生不均匀沉降的排水管段处,采用现浇混凝土套环柔性接口,当管道纵向不均匀沉降的范围较大时,应在管段上连续设置一个以上的柔性接口,柔性接口部位的现浇混凝土基础应用变形缝分离,做法详06MS201-1第35~36页。

3)管道基础:

HDPE双壁波纹管管道采用砂垫层基础,详细作法参照本设计图册《管道基础及管道接口断面图》。

管道埋深在0.7~5.0m的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道采用120°混凝土基础,做法详06MS201-1第17页;埋深在5.0~6.0m的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道采用180°混凝土基础,做法详06MS201-1第19页。埋深大于6.0m的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采用混凝土满包加固。详本次大样图。

管道基础在接口部位的凹槽,在铺设管道时随铺随挖。凹槽长度为0.4~0.6米,深度为0.05~0.1m,宽度为管道外径的1.1倍。在接口完成后,凹槽随即用砂回填密实。管道采用承插接头,管道承口应放在进水方向,插口放在出水方向。

排水管道地基处理应满足道路工程的要求和管道基础对承载力的要求,地基承载力0.20MPa。管底填方高度不大于3m时,可按道路密实度要求回填到路基标高后,再开挖管槽施工管道。

当开挖沟槽基础为岩石时,槽底超挖200mm,已采用砂砾石回填至设计高程后,再施工管道基础。

4)附属构筑物:

(1)普通检查井:

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跌水处以及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检查井。检查井做法详见本图册排水检查井大样图相关部分。

检查井井盖、盖座均采用高分子合成井盖成品。检查井井盖、盖座安装要求与路面平整。

井盖的规格和质量要求参照《检查井井盖》(GBT23858-2009)执行。

(2)雨水口:

本工程采用C30砼砌块砌筑双篦雨水口。双篦雨水口泄水能力要求不应低于25L/s。

雨水口连接管管径为d300mm,以>1.5%的坡度接入临近雨水检查井,管材采用II级钢筋混凝土管。道路竖曲线最低点、道路交叉口附近及未置于道路最低

洼处的雨水口,在实施时应调整至实际路面的最低洼点,以保证有效收水。雨水口连接管管道基础采用水力掺量不小于5.5%的水泥稳定级配石满包。雨水口应低于路面3~5cm。

六、注意事项:

1、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本施工设计图及《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等有关国家现行的施工规范进行施工。

2、检查井面标高应根据实际路面标高合理调整,保持与完成后路面齐平。

3、施工时已校测已建各种管道的断面、高程和位置,确保满足接入条件后方可施工。

4、过街预留管管端用砖封堵,并作好隐蔽记录,以利支路接入。管材及基础接口形式与相应干线相同。

7、各管段连接时,用同一测量控制点。施工时对排水的进出口处的高程进行校核,杜绝水排不出去的事故发生。

8、沟槽开挖时注意施工安全,开挖放坡坡度根据地质情况严格按规范要求执行。防止跨塌伤人事故发生。

9、施工每一道工序完毕后,须经现场代表认定合格后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施工中做好施工记录和资料整理,资料满足业主要求及国家规定。

八、排水工程量表

表8.1 排水主要工程量表

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

II级钢筋混凝土管d300 m 12 企口管

HDPE双壁波纹管d400 m 136.2 承插管

双篦雨水口座7

雨水检查井座 4 C30混凝土砌块挖方立方米436 土石比同道路

浅谈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与运用

浅谈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与运用 发表时间:2019-09-11T14:21:51.030Z 来源:《房地产世界》2019年6期作者:骆世鹏 [导读] 本文首先对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体系的应用进行分析,其次阐述了建筑给排水设计方案优化与应用,以供参考。 骆世鹏 身份证号码:45068119901112xxxx 摘要:我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居民对建筑设计提出了更高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要求。目前我国水资源较为缺乏,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我国建筑给排水系统也得到快速的发展和应用。本文首先对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体系的应用进行分析,其次阐述了建筑给排水设计方案优化与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应用;优化;运用 一、分析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体系的构建 1、吸取外国经验,构建合理的给排水设计体系 现阶段,随着建筑工程项目的增多,为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与应用方面提供了丰富的机遇,从而极大的提升了我国在给排水工程上设计的经验,避免了错误的出现。此外,加强对外国经验与技术方面的学习,并于我国实际给排水工程的实际应用情况相结合,从而帮助我国为健全给水排水设计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我国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步骤与流程的规范起到积极的作用。除此之外,在建筑工程之中,给水排水工程与民众的实际生活与工作方面也有着紧密联系。所以,在设计建筑给排水工程时,除了要考虑建筑工程的属性外,还需将设计人员的理论知识与经验相结合,从而使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更加合理、可靠,对完善建筑给水排水设计体系有着积极的帮助作用。 2、规范设计标准,确保建筑使用效果 近年来,我国在经济方面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所以民众对于建筑工程的舒适程度也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现阶段,智能化已经成为我国建筑设计主要的发展方向。在设计建筑,尤其是高层建筑过程中,消防系统的设计无疑是当中的关键环节,以此来避免火灾影响扩大化。所以,对于给排水工程的设计人员来讲,其必须严格遵从给排水设计标准或者规范中的要求来完成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做好消防方面的设计工作,同时保证建筑的排水功能可以在有效发挥,对建筑安全与舒适程度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与应用 给水与排水工程是整个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两部分,下面将依次对给水与排水工程设计方案的优化与应用方面进行分析: 1、建筑给水设计方案的优化与应用 一般来说,消防给水与给水管道等是给水系统设计的主要部分,其中,如果室内存在较大的使用面积,则通常会设置一个或者多个卫生间,同时也会将厨房与卫生间之间预留一定距离,所以会造成给水管道的长度显著增加。与此同时,当增加给水管道长度之后,则不可避免的会导致噪音在管线末端出现,从而会因此影响民众的日常生活,同时也会增加供水管道的压力,致使隐患问题在管道使用中出现。因此,在设计建筑给水系统时,需要对民众生活影响因素予以慎重考虑,注意给水管道的噪音问题,设置相对合理的管道长度,以免当中出现压力过大和与其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此外,在建筑工程给水系统中,消防给水设计也是当中重要的一环。通常来讲,在民用建筑中,消防给水系统会单独的予以设计,以保证在火灾出现后,可以将民用的生命以及财产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另外,在设计建筑工程过程中,消防系统需要予以合理且人性化的设计,根据建筑工程本身的特点与用途,将一定规格的排水管与消防水泵等设置其中,方便消防系统可以更好的对火灾事故进行更有效的控制,同时也可将消防给水系统设计的经济性与合理性更好的表现出来。 2、建筑排水设计方案的优化与应用 通常来讲,排水管道与地漏等是建筑排水系统中主要的组成部分。在一些老旧建筑中,铸铁管道是当中排水系统主要使用的材质,但随意使用时间的增长,其难免会出现生锈腐蚀,致使漏水情况出现,对民众的生活有一定影响。然而,随着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塑料为主要材质的管道在排水工程中得到了更多的应用,其在耐用性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而缺点则是噪音大,所以在布置管道时,要对其布置方式予以优化,降低噪音对民众的影响。另外,地漏通常会设置在排水量较大的厨房以及浴室等区域,如果地漏排水不畅,则会导致室内累积大量的水而无法有效排出,一旦渗漏到楼下,则会导致彼此出现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所以保持地漏的通畅性是十分关键的。为此,在设计排水系统时,注意完善并优化地漏方面的设计,对地漏水封深度予以有效控制,增强防涸功能。同时,对于特殊地段来讲,例如,淋浴间,可在此设置更大规格的地漏,有助于增加排水量,避免积水过多问题的出现。最后,在设计排水管道时,要注意根据排水区域不同来合理的选择排水管道材质,有助于提高其使用年限,避免渗水问题的出现。同时,如条件允许,可增加隔音材料的使用,或者将减压阀门设置在管道中,有助于避免共振噪音的出现。 3、管道排水设计方案的优化与应用 建筑排水系统包括排水管道和地漏等。目前排水管道所选用的管道材质主要是铸铁,但铸铁排水管道的缺点是容易生锈,因此对居民生活产生影响。目前我国通常采用塑料排水管道,避免管道生锈的问题,这种新型排水管道目前应用较广泛。但这种管道的缺点是噪音较大,对居民生活产生影响;塑料管道跟其他管道相比更易产生噪音,因此设计人员应对塑料管道设置进行优化,再设计过程中尽可能将排水管道设计在距离卧室较远的位置,并安装消声装置降低噪声对居民的影响。有排水需要的房间应设置地漏,这种设施是为了防止用水量较大的厨房、浴室等发生流水故障给居民带来经济损失和不便,因此地漏的设置也应合理。建筑物设计需要优化地漏,按照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合理设计。对于淋浴间建筑排水设计应采用特殊型号的地漏,提高美观的同时有效的控制水封深度。排水管材选择应符合实际情况,选择隔音材料和减压阀,防止共振噪声,保障居民日常休息不受影响。 4、节能设计的应用 建筑设计时应贯彻国家节能减排的战略目标,并严格遵守规范标准对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目前太阳能环保系统的应用增加了建筑设计的环保性,利用更加无污染、可再生的太阳能,有效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并提高的经济效益。节能型设备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水资源的消耗,还极大的减少居民的经济支出。目前新建的住宅都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太阳能循环泵供水对贮水箱的

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

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及遵循的规范和设计原则: 1、建设方与我院签定的《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 2、建设方提供的1:500片区地形图(电子版)。 3、我院所作的本工程道路及相关专业设计文件。 4、本工程综合管网方案设计文件。 5、巴南新华片区道路及管网规划资料。。 6、我院设计人员现场踏勘收集的相关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 7、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 8、设计原则: 1) 执行国家关于环境的保护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 2) 排水管网设计应满足地区经济和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同时注意远期发展与分期实施相结合的原则。排水管道均按远期设计,并能适应片区建设需要,考虑分期实施的可能性。 3)新建排水管网充分考虑区域排水现状及地块建设的情况,结合地块建设规划,在排水管道断面、平面布置、高程布置上适应功能的需要和接入的可能性、便利性。4)排水管网设计注意技术性与经济性相结合。尊重事实,在满足设计标准的前提下,尽量考虑利用现有管网体系和排水设施,并将其整合以发挥功能。 5) 设计选材在不断总结科研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既考虑技术发展的趋势,积极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同时又兼顾经济投入的合理性。不得使用淘汰产品及与国家产业政策不符的材料和产品。 6) 排水管道的平面、高程布置充分考虑各种管线的敷设走廊,在考虑经济性的同时预留足够的空间,为管线综合提供条件。 9、对方案评审意见的执行情况:排水方案无意见,按综合管网方案执行。 二、工程慨述: 龙州湾公共租赁住房位于重庆市巴南区鱼洞街道新华村,距离巴南区政府约1.6Km,北侧紧邻城市主干道渝南大道C段。项目总用地约96万m2,建设总规模约253万m2,总投资约78亿。居住户数约3万户,居住人数约7.9万人,容积率3.65,绿地率35%,小区配套有中、小学,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幼儿园,垃圾转运站等。 龙州湾公共租赁住房周边市政道路为围绕公共租赁住房的3条市政道路,将成为龙州湾公共租赁住房进出的主要交通干道,该工程的实施,将为公共租赁房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为居民出行创造良好条件,有效改善片区通行条件,是为民办实事的民心工程 本次设计范围是A1 、A2、A4道路。本次设计范围A1 、A2、A4道路雨水:A2道路雨水有一个出口,位于其与已经修建A3路交叉口处,A2路全部雨水接入A3

施工排水设计说明及附图(包括降水方案场地排水)

施工排水设计说明书及附图(包括降水方案、场 地排水等) 方案一 (1)初期排水 初期排水为围堰闭气后,基坑内的积水,初期排水水位按正常高水位考虑,并考虑排水期围堰的渗水及地下渗水。基坑长约300m,考虑分段围堰后,每次基坑初期排水总量约1500m3。 初期排水按2 天内排干考虑,并考虑基坑渗水量10m3/h,排水强度为100m3/h,共选用2 台5.5kw 潜水泵向堤外排水。 在基坑水位抽排下降过程中,要密切注意围堰的边坡稳定和渗漏情况,一旦发现危及围堰安全的问题,应立即停止排水或降低水位下降速度,并对围堰进行处理。 (2)经常性排水 经常性排水主要排雨水、围堰渗水和地基渗水。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本标段经常性排水考虑上下游围堰之间的经常性排水,主要包括降水、围堰渗水、基坑开挖施工期施工弃水和其它来水。 由于经常性排水水量较小,考虑分段围堰后,考虑每个子基坑分别配置2台4.5kw 潜水泵抽排即可满足要求。 方案二 2.1施工排水措施 公司按招标条款的规定提交的施工措施计划,对本合同工程施工场地的临时排水作出详细规划,针对施工区域的以下范围和内容编制施工排水措施,并报送监理人审批。 (1)施工区内冲沟、山洪和地下水的引排措施; (2)永久边坡开挖的施工排水和保护措施;

(3)施工排水系统的布置; (4)施工排水设备配置计划。 2.2、基坑排水 (1)我公司负责基坑水的排除,工程建筑物施工所需的经常性排水(包括排除降雨、堰体和基坑渗漏水、地下水和施工废水等)。 (2)我公司负责提供施工排水所需的全部排水设施和设备,并负责这些设备和设施的安装、运行和维修,应保证排水设备的持续运行,必要时应配置应急的备用设备和设施(包括备用电源),以避免施工场地造成积水而影响工程正常施工。 2.3、边坡面排水 永久边坡面的坡脚以及施工场地周边和道路的坡脚,均应开挖好排水沟槽和设置必要的排水设施,以及时排除坡底积水,保护边坡坡角的稳定。 2.4、设置集水坑(槽)排水 对影响施工及危害永久建筑物安全的渗漏水、地下水或泉水,就近开挖集水坑和排水沟槽,并设置足够的排水设备,将水排至不回流到原处的适当地点。不应将施工水池设置在开挖边坡上部,以防由于渗漏水引起边坡的滑动或坍塌。 2.5排水坑及排水设备 为了有效降低地下水位,清除场地渗水,计划隧洞进出口布设泵坑一个,采用挖掘机开挖,坑口尺寸不小于2×2×1.5m,各配套安装2台套潜水泵排水;管线部分每隔50m布设泵坑一个,采用挖掘机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

毕业设计 题目紫微住宅小区1号楼给排水工程设计专业给水排水工程 班级 XXXX 学生XXXX 指导教师XXXXXX XXXX 年

摘要 本设计的主要任务是进行西安市紫薇住宅小区的给水排水设计。这是一栋18层商住楼。本工程为本工程为二类高层住宅楼,,地下一层,地上十八层层,地下一层为丙类库房。主体部分一层为商业,二到十八层为住宅。总建筑面积为:6339.62,建筑高度:52.60m。屋面为不上人屋面。一层与地下室层高1m,2至18层层高2.9m。每层包括3户,每户设卫生间各一个,共有洗手盆1个,大便器1个,洗脸盆1个,洗衣机1个,洗涤盆1个。根据建筑物性质、用途及建筑单位要求,室内设有完善的给水排水卫生设备系统。该大楼要求消防给水系统安全可靠,设置独立的消火栓系统以及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防时直接启动消防泵。生活水泵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自动启动,并且自动稳压。本设计说明书包含建筑工程设计中的生活给水,消防给水,雨水,生活污水等设计项目。主要内容包括生活给水系统的设计计算、消火栓给水系统的设计计算、喷淋系统的设计计算、生活污水排水系统的设计计算、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计算。 关键词:生活给水,消火栓给水,自动喷淋系统,建筑排水 1

Abstract The main task of this design is to be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design Xi'an Lagerstroemia residential district. This is a 18-storey commercial and residential. The project-oriented engineering as second-class high-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s ,, basement, ground eighteen layers, Class C basement storeroom. The ground floor of the main business, two to eighteen floors for residential. The total construction area: 6339.62, building height: 52.60m. The roof is not accessible roof. Floor and basement floors 1m, 2 - 18 layers of high 2.9m. Each includes three, one each household toilet set, a total wash basin, a toilet, a wash basin, a washing machine, a washing basin. According to building nature, purpose and construction unit requirements, has improved the indoor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sanitation systems. The building requires fire water system is safe and reliable, set up a separate fire hydrant system and automatic sprinkler system, fire pump fire when started directly. Living water pump can be started automatically according to user needs, and automatic voltage regulator. The design manual contains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design life, water supply, fire water, rainwater, sewage and other design projects. The main contents include domestic water supply system design calculations, design hydrant water supply system calculation, design sprinkler system calculation, design calculations 1

排水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排水工程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道本工程位于成都市温江区,道路起点接花都大道东段,终点接成温邛高速南侧辅道,全长563.204米,道路红线宽20米。雨水管道位于道路中线西侧 5.5m,管径为DN600~800,坡度i=0.003,雨水排入花都大道东段仁心沟;污水管道位于道路中线东侧5.5m,管径为DN500,坡度i=0.003,污水排入花都大道东段已建污水管网。 2.管线设计桩号与道路中线桩号一致。 3.设计依据及参考资料 1)测量资料:业主提供的实测1:500地形图及道路规划红线; 2)温江区污、雨水规划; 3)《2013年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二标段-城外西街等12条道路工程(成外东街道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年版); 5)《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6)《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7)《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 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2008; 9)《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1-2008; 10)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 11)《成都市城市道路各类地下管线检查井、井圈、井盖设计施工补充规定》(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2011.5.24)。 12)成都市城市管理局等六个单位关于印发《成都市城市道路桥梁检查井盖监督管理技术规定(暂行)》的通知成城发【2012】241号。 4.初步设计审查意见执行情况:已按初步审查意见优化完善。 5.沿线地质简况: 勘察场地地势开阔,地形起伏较小,交通便利,勘探点孔口高程介于528.7~530.2m之间,相对高差1.5m左右。地貌属于岷江水系Ⅰ级阶地。 根据地面工程地质调绘、钻探及原位测试结果,场区第四系地层由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4al+pl)组成。道路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水,埋藏于第四系砂土、卵石层中。勘察期为平水期,测得地下水位埋深4.0~4.5,相应标高为523.74~524.00m,场地地下水位年变化幅度为1.50~2.00。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拟建路段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 0.10g,设计特征周期0.45s,场地类别为Ⅱ类建筑场地。 二、设计标准 1.雨水管道: 按满流设计,采用成都市暴雨强度公式,设计重现期P=3年,综合迳流 系数ψ=0.65,地面集水时间t1=15分钟。 2.污水管道: 本片区采用面积比流量进行污水流量计算,面积比流量采用0.554/s.ha。 三、管材及基础 1.雨水进水管采用Ⅱ级钢筋混凝土平口管,360度混凝土满包基础。 2.管顶覆土小于1.0m,或管道过河时,采用II级钢筋混凝土平口管或企口管,360度 混凝土满包基础。 3.管顶覆土1.0m≤H≤7.0m时,采用钢筋混凝土承插管(GB/T11836-2009)或企口管, 180度砂石基础,作法见国标图集06MS201-1-11。管顶覆土1.0m≤H≤4.5m时采用II级管,管顶覆土4.5m<H≤7.0m时采用III级管。 4.管顶覆土7.0m

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文本

西南大学内部道路工程雨水排水工程竣工图说明 一、竣工依据及遵循的规范和设计原则: 1、建设方提供的该工程1:500现状地形图及综合管线物探资料 2、《西南大学内部道路施工图设计文件》(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 3《西南大学内部道路工程管网综合规划》(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4、场踏勘的实际情况 5、家相关规范和标准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版)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 《埋地聚乙烯排水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64-2004) 《重庆市市政公用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 6、工程的竣工原则是: 1)执行国家关于环境的保护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 2)以城市总体规划和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现状管线为指导,在道路设计的基础上,对该项目的排水进行系统的工程设计,为规划区内人口和经济增长提供安全的水环境。 3)排水管网设计应满足地区经济和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同时注意远期发展与分期实施相结合的原则。排水管道均按远期设计,并能适应片区建设需要,考虑分期实施的可能性。 4)新建排水管网充分考虑区域排水现状及地块建设的情况,结合地块建设规划,在排水管道断面、平面布置、高程布置上适应功能的需要和接入的可能性、便利性。 5)排水管网设计注意技术性与经济性相结合。尊重事实,在满足设计标准的前提下,尽量考虑利用现有管网体系和排水设施,并将其整合以发挥功能。 6)施工选材在不断总结科研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既考虑技术发展的趋势,积极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同时又兼顾经济投入的合理性。不得使用淘汰产品及与国家产业政策不符的材料和产品。 7)排水管道的平面、高程布置充分考虑各种城市管线的敷设走廊,在考虑经济性的同时预留足够的空间,为管线综合提供条件。 二、工程概述: 本项目位于重庆市北碚区西南大学农林区校园内,道路起点位于西南大学3号门入口,连通现状天生路,道路向西北方向延伸与在建体育场后车行道出口相接,主路全长133.29m,设计车速20km/h,路幅宽度为20m,车行道宽12m,双侧人行道宽4m。 由于路幅宽度限制,本次综合管网横断面设计中各种管线均按照单侧敷设考虑。雨水管单侧布置在西南侧人行道下。

最新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说明书精编版

2020年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说明书精编 版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 设计说明书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具有餐饮、住宿、办公会议功能的综合楼。 二、建筑设计资料 建筑物所在地的总平面图,建筑物各层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以及卫生间大样图等。地下层为高低压配电房、冷冻机房、工具房、消防控制室及电话总机房,贮水池与水泵房也设于地下层中。1层为大厅及餐厅,餐厅每日就餐人数200人。2~8层为客房, 客房共有床位172张,每间客房均带有卫生间。9层为会议室和休息室,屋顶层为电梯机房和中央热水机组间,屋顶水箱设于屋顶层之上。 根据建筑物性质、用途及建筑单位要求,室内设有完善的给水排水卫生设备及集中热水供应系统,要求全天供应热水。该大楼要求消防给水安全可靠,设置独立的消火栓系统及自动喷水系统,每个消火栓内设按钮,消防时直接启动消防泵。生活水泵要求自动启动。管道要求全部暗敷设。 三、城市给水排水资料 1、给水水源 本建筑以城市给水管网为水源,大楼西面有一条DN400的市政给水干管,接管点比该处地面低0.5m,常年资用水头为200 Kpa,城市管网不允许直接抽水。 2、排水条件 本地区建有生活污水处理厂,城市排水污(废)水、雨水分流制排水系统。本建筑东侧有DN600的市政排水管道(管底标高:-1.50m)和雨水管(管底标高:-2.00m)。 3、热源情况

本地区无城市热力管网,该大楼自设集中供热机组间。 4、卫生设备情况 除卫生设备、洗衣房、厨房用水外,其它未预见水量按上述用水量之和的15%计,另有5m3/h的空调冷却用水量 二、设计过程说明 1、给水工程 根据设计资料,已知室外给水管网常年可保证的工作水压,仅为200kpa,故室内给水拟采用上、下分区供水方式。即1~3层及地下室由室外给水管网直接供水,地下层和一层直接接入室给水管,2~3层采用上行下给方式。4~9层为设水泵、水箱联合供水方式,管网上行下给。因为市政管网不允许直接抽水,故在建筑物地下室内设生活——消防合用水池。屋顶水箱设水位继电器自动合闭水泵。 2、排水工程 室内排水管采用合流排放,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管道,没有专用勇气管。因美观要求,部分排水管道不能伸顶通气,故在八层把专用通气立管连接起来,保证所有排水管通气。 雨水管没有八棍,从室内墙角通下,直接排入市政雨水管,装修时把管道掩埋。 3、热水供应工程 室内热水采用集中式热水供应系统,由设于层顶的中央热水机组直接供给,采用上行下给方式。冷水由水箱供给。在每棍热水立管的末端设热水回水

排水管网施工图设计说明样本

锦江郦城管线工程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 1.1设计资料及业主要求 1.1.1建设单位与我公司签订的设计合同 1.1.2业主提供的1:500 地形管线图 1.1.3业主提供的《综合地下管线测量成果说明及表》 1.2设计规范、标准 1.2.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 ) 1.2.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 ) 1.2.3《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GB50069- ) 1.2.4《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 GB50332- ) 1.2.5《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GB50289-98) 1.3 设计原则 1.3.1符合规划原则。排水管道施工图设计以已批复的初步设计为准。 1.3.2满足需求原则。排水管道均按远期排水需求规模设计。 1.3.3满足综合协调原则。排水管道的平面、高程布置充分考虑各种城市管线的敷设走廊, 在考虑经济性的同时预留足够的空间, 为管线综合提供条件。 2.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渝北区加州武陵路, 东接华新分流道, 北靠金龙路, 西临松桥路, 南近红石路。锦江郦城坐享龙湖、加州成熟社区, 观音桥步行街近在咫尺, 交通发达、生活便捷。将利用与加州传统饮食商圈相连的优势, 打造成为武陵路生活中心。本次工程道路属于锦江郦城与武陵路的连接干道, 地理位置尤为重要。 3 排水现状 当前小区房屋建设已接近尾声, 考虑小区雨污水排放困难问题, 为保证以后居民正常的生活作息, 本工程进行连接干道的雨污水管道施工设计, 收集小区内雨污水, 并排至武陵路主干道的雨污水系统中, 及时解决排水困难问题。 4 设计原则 4.1排水管道施工图设计以批准的上阶段设计为依据, 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要求 4.2满足需求原则。排水管道均按远期排水需求规模设计。 4.3 满足接入的可能性和便利性原则。新建排水管网充分考虑区域排水现状及地块建设的情况, 结合地块建设规划, 在排水管道断面、平面布置、高程布置上适应功能的需要和接入的可能性、便利性。 4.4 排水管网设计注意技术性与经济性相结合的原则。 4.5 满足选材优化原则。设计选材在不断总结科研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 既

排水工程说明(施工图设计)

排水工程设计说明 1 设计依据 1.1 设计委托书 1.2市定津路工程/市仁和路工程/市新乐路工程—排水工程图纸 1.3 市同乐村华南城拆迁安置小区地块中部分地块回建区的排水总平图纸 1.4《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中华人民国建设部,2013年) 1.5 设计标准及标准设计规、 1)《室外排水设计规》(50014-2006)(2011年版) 2)《城镇给排水技术规》(GB50788-2012) 3)《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GB50289-98) 1.6 采用的国家的标准图集 1) 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6MS201 1.7相关施工及验收规 1)《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GB50141-2008 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50268-2008 3)《市市政排水工程施工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南建(2010)10号2010年4月14日2 工程概况 2.1 工程概况及设计容 工程概况:拟建项目为市同乐村华南城拆迁安置小区排水工程,位于市江南沙井片区,回建房区域南侧临定津路,西侧临新乐路,东侧临仁和路,北侧为定津北侧规划路(暂定名)。回建房区域长约300m,宽约240m,按照业主提供的资料,以及现场踏勘为依据,安置小区的小区道路宽为8m。2.2设计容及规模 1)设计容:本工程包括安置小区排水工程,即雨水、污水工程设计。分两期完成,结合实际情况,目前仅实施一期。本工程一期分三部分实施:一期雨水(26、28、25队);一期雨水(15、33、29队);一期污水。本册主要为:一期污水。 2)项目分期实施: 本项目分两期完成,结合实际情况,目前仅实施一期。一期雨水及污水施工围总图见图SS-00。 本工程第一期分三部分实施:一期雨水(26、28、25队);一期雨水(15、33、29队);一期污水;其余部分为第二期。 3)一期污水设计规模:污水管全长:543米(包含雨水连接管长度),管径 d400,坡度i=0.002~i=0.005,检查井18座,防坠网18座。 3 排水现状及规划 3.1 排水现状 本工程安置小区位于江南区,即安置小区南侧临定津路,西侧临新乐路,东侧临仁和路,北侧为定津北侧规划路(暂定名)。目前几条路排水工程现状情况如下,定津路及仁和路为现状道路,排水管道均已建成;新乐路施工图完成阶段;定津北侧规划路(暂定名)为方案阶段。 目前结合安置小区各个地块排水设计资料,以及考虑到本项目即将施工,所以必须将管道接入现状排水管道,才能确保本小区排水顺畅。经实地现场踏勘以及根据业主要求,本小区雨水管道分两个出水口接入定津路北侧预埋雨水检查井,即雨水排出口A和雨水排出口B;污水管道只能接入定津路与仁和路交叉口处预留污水井。 现场地形地貌踏勘图片如下: 根据现场踏勘情况,目前26队,27队的产业用地已完成主题建设;15队,26队及33队回建小区已完成主体建设;(只有26队回建区域完成了化粪池建设,其余地块均未建设。)其余各队回建区域均未开工建设。15队及33队产业用地正在进行地下室基坑施工,规划道路五下面为地下室,不能设置污水管道,远期污水将排入地块西侧规划道路六的污水管道即可;雨水管道

给水排水总平面设计施工说明编写设计施工说明

给水排水总平面设计施工说明编写 设计施工说明 1.设计说明 1. 1设计依据: 1.1.1 已审批的初步设计及审批意见(还应加写批文文号) 1.1.2 建设单位提供的本工程用地红线附近的市政给水、污水及雨水管道实况资料和图纸1.1.3 总图专业提供的作业图 1.1.4 国家现行的给水、排水、卫生和消防等工程设计规范,主要有: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埋地聚乙烯排水管道技术规程》CECS 164:2004 1.2 工程概况 1.2.1 本工程位于北京市市西部**路与**路交汇处的东北部地段,规划用地4.037ha ,总建筑面积约24.8万平方。 1.2.2 本工程的综合小区,由三栋中高区住宅、四栋塔式高层住宅(24层)、一栋高层办公楼(24层)、以及商业裙房、地下车库及地下二三层专业人防等组成。 1.2.3 最高建筑为办公楼,建筑高度为90m 。 1.2.4 设计标准: 1)耐火等级均为一级; 2)抗震设防均按8度设防; 3)人防设防:地下二层为专业队及人员掩蔽部,按五级设防;地下三层为人防车库及物资库,按六级设防。 1.3 设计范围 1.3.1 本工程建筑红线内的给水排水和消防管道工程由我院设计。 1.3.2 本工程室外园林内水景、道路雨水管及浇洒绿地均由中外建园林设计公司免费设计,并根据我院提供的总平面图自行确定接管点,但排水管道应符合本设计所给的标高及管径。 1.3.3 本工程室外热水及热水回水直埋管由供货厂家负责设计及安装。 1.3.4 本工程建筑红线内最后一个污水检查井和雨水检查井至城市污水检查井至雨水检查井之间的管道,本工程水表井至城市自来水接管井之间的管道,由市政有关部门设计、施工。 1.4 给水排水管道系统 1.4.1 给水系统: 1)本工程设有两种室外给水系统 (1)公共建筑的生活用水与消防用水采用合用管道系统、用水量:最高日为63m3/d,最大小时为132m3/h,平均小时为22m3/h。 (2)住宅用水为独立管道系统。用水量:最高日为953m3/d,最大小时为91m3/h,平均小时为40m3/h。 (3)本小区室外消防用水量为30L/s(火灾持续时间按3h 计,则一次灭火用水量为324m3)(4)本小区生活用水总量(含10%的不可预测水量):最高日为1742m3/d,最大小时为246m3/h,平均小时为115m3/h。 2)本工程从西侧和南侧的城市自来水管分别接入DN200小区给水引入管各一根。 3)每个引入管进入红线后,又分别设2个总水表,其中一个水表为公建及室外消火栓用

排水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湖南大学土木学院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课程设计说明书 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年级:2012级 班级: 2 姓名:石翠河 学号:201201120221 目录 前言 设计资料 污水管道设计 在城镇平面图上布置污水管道………………………………………………………………. 街区编号并计算其面积……………………………………………………………………………. 划分设计管段,并计算设计流量……………………………………………………………. 水力计算…………………………………………………………………………………………………………………….. 绘制管道平面图和纵剖面图………………………………………………………………………………………一、在城镇平面图上布置污水管道 从城市总平面图上可知该城市以河流为界限分为两个大的排水区域。河北区:该区大部分地区地势自北向南倾斜,唯有西北角一小部分有一突起高地,因此可将此处的污水从街区的北部排出,汇入火车站处的干管,以防止逆坡埋设,同时,由于河北出基本是北高南底,可按主干管流向应为自西向东,干管有北向南;河南地区:该区自南向北倾斜,坡度较大,无明显分水线、可划分为一个排水流域。街道支管布置在街区地势较低一侧的道路下,干管基本上与等高线垂直布置;由城市常年主风向以及河流流向可知污水厂应设在城市的东南方向,所以主干管流向应为自

西向东,主干管布置在河两岸,基本上与等高线平行。整个管道系统呈截流式形式布置,同时以低边式进行布置,在河南变得污水收集通过倒虹管过河后与河北区的主干管汇合,而后流入污水厂(见附图)。(上为河北区,下为河南区) 街区编号并计算其面积 将各街区遍上号码,并按各街区的平面范围计算它们的面积,列入表4中。用箭头标出各街区的污水排出方向(见附图)。 划分设计管段,计算设计流量 根据设计管段的定义和划分方法,将各干管和主干管中有本段流量进入的点和旁侧支管进入的点,作为设计管段的起迄点,并给检查井编上号码,因排水管区遇到铁路及河流,不能按原有的坡度埋设,所以要设倒虹管,同时由于坡度过大,要设置跌水井。 该城市污水排水管道系统按照远期规划设计,河北区人口密度为400(cap·ha),河南区人口密度为500(cap·ha),而根据资料可知,城镇位于湖南属于一分区,同时其属于中小城市。再加之城镇的设备较为完善,其用水量较高,可定居民综合生活用水量为250L/(cap·d)),所以综合生活污水定额为25080%=200L/(cap·d)。 则河北区每ha街区面积的生活污水平均流量(比流量)为: q0=(400*200)/86400=0.926 河南区每ha街区面积的生活污水平均流量(比流量)为: q0=(500*200)/86400=1.16 污水总变化系数 该城污水管网中总共有3个集中流量,根据附表2的计算结果可得到各集中流量的大小:火车站:Q火=(300*1000)*1.5/(24*3600)+30*40/3600+100*25*3/(3600*8)=5.8L/S

市政道路工程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重庆航悦两江龙兴项目市政道路工程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及遵循的规范和设计原则: 1、建设方设计委托及与我院签订的设计合同。 2、建设方提供的1:500片区地形图(电子版)。 3、《重庆市主城区龙兴组团E标准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电子版)。 4、我院所作的本工程道路、已设计路网及相关专业的设计文件。 5、我院设计人员现场踏勘收集的相关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 6、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版)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 7、本工程的设计原则是: 1)执行国家关于环境的保护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 2)以城市总体规划和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现状管线为指导,在道路设计的基础上,对该项目的排水进行系统的工程设计,为规划区内人口和经济增长提供安全的水环境。 3)排水管网设计应满足地区经济和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同时注意远期发展与分期实施相结合的原则。排水管道均按远期设计,并能适应片区建设需要,考虑分期实施的可能性。 4)新建排水管网充分考虑区域排水现状及地块建设的情况,结合地块建设规划,在排水管道断面、平面布置、高程布置上适应功能的需要和接入的可能性、便利性。 5)排水管网设计注意技术性与经济性相结合。尊重事实,在满足设计标准的前提下,尽量考虑利用现有管网体系和排水设施,并将其整合以发挥功能。 6)设计选材在不断总结科研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既考虑技术发展的趋势,积极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同时又兼顾经济投入的合理性。不得使用淘汰产品及与国家产业政策不符的材料和产品。 7)排水管道的平面、高程布置充分考虑各种城市管线的敷设走廊,在考虑经济性的同时预留足够的空间,为管线综合提供条件。 二、工程慨述: 本次设计项目所在区域位于两江新区龙盛片区龙兴镇西部龙岗山,是由现状绕城高速、规划快速路六纵线、盛唐路、寨子路围合成的地块;规划定位为两江新区高端服务功能聚集区、生态宜居示范工程和多元文化社区,为加快龙盛片区乃至两江新区的开发进程,其基础设施建设迫在眉睫。 项目区由绕城高速、规划快速路六纵线、盛唐路、寨子路围合而成,其中绕城高速为现状道路,盛唐路正在建设中,快速六纵线和寨子路为规划道路,项目区内一号路即中航体育公园道路已设计,片区内设计道路共有6条,分别为二号路、三号路、四号路、五号路、六号路、七号路,本次设计仅为四号路、七号路(K0+000~K0+900)。

建筑给排水毕业设计任务书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2011届给水排水工程技术专业 毕业设计任务书与指导书 课题名称:广州某小学教学楼 给排水工程设计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孙超 二O一三年十二月

第一部分 毕业设计任务书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与要求 1、毕业设计的内容 受广州某学校的委托,设计其教学楼,要求设计完善的建筑给水、排水和消防给水系统。并满足下列要求: 1)给水系统供水安全可靠,保证水质、水压、水量、水温; 2)排水畅通、气压稳定、室内环境卫生条件好; 3)技术先进、运行管理方便、投资少。 2、毕业设计的要求与数据 (1)工程概况 某小学教学楼建筑总面积为3010.8m2, 地上5层,各层高详见建筑图。各层功能详见平面所示,首层为架空层和水泵设备房、电房,2~5层为教室,每层设用男女卫生间,内设台式洗脸盆、大便器,小便槽等。教职工人数按学生人数的10%计。每层走廊预留恒温饮水机进水管(DN20,设置倒流防止器)。 (2)原始资料 A、建筑设计资料 1)各层建筑平面图 2)屋面、楼梯顶建筑平面图 B、给排水设计资料 3)据市政建设和环保部门批准文件决定,给水进水管从建筑北面的规划路给 水管DN150引入,市政给水管网常年提供可靠水压为0.25MPa,水质符合 饮用水标准。城市管网不允许直接抽水。 4)污水、雨水排出管可从建筑西南面的规划路排出,与城市排水管网相连。 该市设有城市污水处理厂,室内生活污水需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 管道。接入市政雨污水管前必须设置水质检测井。

(3)工程地质和地震资料 不考虑地震影响。 二、毕业设计(论文)应完成的工作 1、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约为2万字),装订成册。包括6部分: 1)设计总说明; 2)目录 3)前言:设计资料、工程性质、设计任务和设计范围、设计内容等; 正文: 1、分析设计资料,确定建筑内部的给排水、消防系统方式。 2、用水房间卫生器具及管道的布置及敷设。 3、室内外管道材料、设备的选用及敷设安装方法的确定。 4、建筑内部给排水系统、消防系统的计算。 5、水泵房布置及计算。 4)结论 5)参考文献 6)致谢 2、设计图纸包括: 1)图纸目录; 2)总说明、图例、设备统计表; 3)各层给排水平面图(首层给、排水平面图分开) 4)各层水消防平面图 5)消防水箱大样图; 6)泵房平面布置图; 7)泵房剖面及管道轴测图; 8)给水管道系统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