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姓姓氏源流和迁徙分布

衡姓姓氏源流和迁徙分布
衡姓姓氏源流和迁徙分布

衡姓姓氏源流和迁徙分布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衡姓姓氏源流和迁徙分布》的内容,具体内容:衡姓人口主要分布在河南省汝南县和山西省代县等地,历史名人有东汉学者衡咸、民国监察院监察委员衡权。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欢!衡姓姓氏源流衡(Hng)姓源出有三:

1、出自伊姓,以官名为氏。商汤有贤臣伊尹,因为在灭夏过程中功劳最大,商汤封他为尹(宰相),并封了个尊号叫"阿衡"("阿"就是"倚","衡"的意思是"维持",和气来意思就是"国家的倚靠")。后来伊尹的后代子孙就以伊尹尊号中的"衡"字命姓,称衡姓。

2、出自姬姓,是周公旦的后代,以祖字为氏。周公长子伯禽封于鲁,建立鲁国,他的后代有公子衡,其子孙以祖上名字命姓,称衡姓。

3、出自改姓,以地名为氏。三国时,曹操于官渡之战打败袁绍,袁绍的几个儿子又自相残杀,袁姓部分族人就逃到湖南衡山隐居避难,以居住地名为姓,改姓衡。

得姓始祖:公子衡。衡氏的来源有三个,根据《元和姓纂》记载,周朝时,由周公子伯所传的鲁国(今山东省境内),鲁国公子衡的后代子孙以衡为姓,称衡氏。另一支衡氏,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记载,是商汤的贤臣伊尹的后裔,伊尹因功被任为宰相,并封号叫"阿衡"意思是"国家的倚靠"。后来他的子孙中有以其尊号为姓,称衡氏。此外《万姓统谱》还提及另一个出处记载,三国时的袁绍战败之后,他的子孙为了避难,跑到衡山躲起来,并且以山名为氏而姓了衡,称衡氏。衡姓得姓至今有3600多

年的历史。望族居汝南郡(今河南省汝南县东南)。《百家姓》注居雁门郡(今山西省代县西北)。衡氏后人尊公子衡为衡姓的得姓始祖。

衡姓迁徙分布

衡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商汤时,有个贤臣叫伊尹,商汤就是在他的辅佐之下才建立起商朝的。后来。商汤尊称伊尹为"阿衡",意思是"国家的倚靠"。伊尹有个后代便以他的尊号为姓氏,这就是衡氏。衡咸,东汉学者。他博学多才,曾经在当时最有辩才的学者五鹿宗门下学习时,并当过王莽的讲学大夫。商朝时,有位开朝臣子名伊尹,颠覆夏朝的功劳最大,商王汤尊就封其为阿衡。对阿衡的解释,如今有两种,一为负责保护教养的官名,另一是意为"国家栋梁,依靠"的封号。伊尹的后人为了记住这荣耀的称谓,就取其中的"衡"字为姓氏。春秋时,鲁国有公子衡,其后代以祖先的名为姓氏。东汉时,袁绍兵败曹操于官渡,子孙家属避难逃至湖南衡山,改姓为衡,掩人耳目。

衡姓历史名人

衡咸:东汉学者。他博学多才,曾经在当时最有辩才的学者五鹿宗门下学习时,精通经史,辩才过人,并当过王莽的讲学大夫。

衡权:北伐战争后入伍,民国18年任陆军第一军秘书。行宪后,当选为监察院监察委员,监察院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去台湾,续任"监察委员"。

衡姓郡望堂号

1、郡望

雁门郡:战国时赵武灵王置郡,秦、汉沿之。相当于现在山西省代县一

带。

汝南郡:汉高帝时置郡,治所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南)。相当于现在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

2、堂号

阿衡堂:伊尹是商朝的贤相,商汤伐桀灭夏,伊尹之功居多,汤王尊称他为"阿衡",意思是地位和商汤平衡,不敢以臣待他。

“无时无刻”的语义商榷-最新资料

“无时无刻”的语义商榷 一、引言 围绕“无时无刻”这一成语的讨论一直都在持续,讨论的焦点在于该词使用中的意义差别问题及对该词的释义问题。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无时无刻”的解释是:用在“不”前表示“时时刻刻都……”: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想念你。这里没有对该词直接进行解释,而从双重否定的角度来解释,原因在于《现代汉语词典》认为,该词的正确形式只见于双重否定句中。王楠(2010:502-511)曾对几部最具影响力的词典进行统计,这些词典包括《现代汉语词典》《应用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中国成语大辞典》《成语源流大词典》《汉语成语考释词典》和《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笔者发现这些词典无一例外地以“无时无刻不”为整体来举例佐证。这些词典的释义为后来“无时无刻”单独使用或者与“都”连用被认定为“误 用”提供了佐证。 二、“无时无刻”作为“每时每刻”使用 词典的释义并不统一,甚至出现了分歧,其中《中华成语规范词典》(延边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中华成语大词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都把“无时无刻”释为“时时”或者“时时刻刻”。其他词典基本都把它与“不”放在一起解释,表示双重否定,即“无时无刻

不”相当于“时时刻刻”。我们暂且抛开词典的矛盾释义不谈,其实自古至今该词都是两种形式并存,单独使用及跟否定词一起使用,但是意义却始终都表示“时时刻刻”之义。这一点跟汉语中的“差点儿”与“差点儿没”表达“不企望发生的事情”一样,都表示“没有发生”。例如: (1)明?凌?鞒酢冻蹩膛陌妇?奇》卷六:“自是行忘止,食忘飨,却象掉下了一件甚么东西,无时无刻不在心上。” (2)《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六:“尚且无时无刻没有横财到手,又不消去做得生意,两年之间,富得当不得。” (3)清?鄂尔泰、张廷玉奉敕纂辑《世宗宪皇帝?p批谕旨》卷一百二十六之七:“故凡有关于吏治之事,无时无刻,莫不留心体察,惟以其人之贤否是凭。(转引自王楠,2010:504)(4)清高宗(乾隆)《御制文集》三集卷二:“为人君者,无时无刻,无不宜修德与修刑。”(转引自王楠,2010:504)上述“无时无刻不”与“无时无刻”均为“时时刻刻”义。王楠(2010:502-511)已经做了很详细的解释,这里不再赘述。进入现当代,二者并行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成了一种常态,关于“无时无刻不”这里不再举例,下面探讨“无时无刻”单独使用的情况: (5)因为我们在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之前,社会中还充满着许多矛盾,非无产阶级思想还无时无刻地影响和侵害着我们队伍中的每一个共产党员,只要受了这些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就

姓氏源流教案

梳理探究姓氏源流教案 教学目的: 1、通过了解自己姓氏的来源。了解中国姓氏发展的脉络,提高语文学习的探究能力。 2、通过网上搜索、分组讨论、合作讨论归纳出姓氏发展的脉络。 3、培养学生语文探究学习的兴趣爱好,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认同感。 教学重点:利用互联网搜索来查找关于自己姓氏的资料。 难点:运用科学的分类方法对中国姓氏的来源及发展进行归类、整理。 活动准备:与主题相关的资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有一个叫秦涧全的人在游览岳王庙时,看到南宋大奸臣秦桧夫妇跪岳王庙前,义愤的在岳王庙前题诗:“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可见秦涧全对自己的姓的尴尬。而著名学者孔庆东教授每次出来讲学,总是自豪的向听众介绍自己是孔子的第十三代传人。可见,姓名对一个人来说是很重要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我们的姓氏是如何来的呢?今天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到网络的知识海洋中去寻找答案。 二、展示问题: 1、利用互联网查找自己姓氏的来源。 2、利用互联网找出自己姓氏在本地的分布情况。 3、思考姓氏文化对中国文化的贡献。 三、分组:按姓氏和人数将班级学生分成六小组。 三、上网查阅资料、讨论、最后展示成果。。 优秀成果展示 第一组 我们组每个人的姓氏来源: 杨姓: 杨姓在“百家姓”中排第16。是现时中国第六大姓氏,杨姓是全球华人十大姓之一。 杨姓出自黄帝之后西周王族。据唐代林宝的《元和姓纂》和宋代郑樵的《通志·氏族略》记载,杨姓出于姬姓,源于晋地之杨国。西周成王姬诵封其弟叔虞领地于今山西西南一带,建都于唐,为唐侯。因唐地临晋水,由此为晋国,叔虞即为晋开国之君。至春秋时,晋国内乱,晋武公灭瑉侯统一晋国。武公死后,其长子诡诸继位,为晋献公。献公相继灭周围诸小国,包括杨国。献公封其二弟伯侨领地于杨,以地取姓即为杨姓。由此伯侨成为杨氏得姓始祖。杨姓属于以封地为姓。在我们中牟县,杨姓的分部比较广泛,在各个乡镇都有分布,主要集中在三官庙乡,九龙镇一带。 第二组 贺姓: 出自姜姓,是为避帝王名讳所改的姓氏。春秋时,齐桓公(姜姓)有个孙子叫公孙庆克,他的儿子庆封以父名命氏,称为庆氏。庆封在齐灵公时任大夫,在庄公时与崔杼曾为上卿,执掌国政。后两人再升为左右相国。因崔杼家内发生内乱,庆封以弑君罪灭掉崔氏,独霸朝政。于是庆封把政事交给儿子庆舍处理,自己只管吃喝玩乐,引起了朝上朝下对庆氏的不满,后庆封的亲信卢蒲癸和王何,趁庆封外出之机,杀死了庆舍,庆封见势不妙,便逃到了吴国。吴王噶朱方封给庆封,庆氏宗族闻讯赶来相聚,从此,庆氏比在齐国时还要富裕。至西汉末,子孙徙会稽山阴,东汉时传至庆仪为汝阴令,其曾孙庆纯官拜侍中,为避汉安帝的父亲刘庆

中国姓氏文化

中国姓氏文化 形形色色的姓氏寻根追宗,全不能避开河南。因为《新百家姓》中,有73个姓氏能在河南找到发源地,而且有48个姓氏的主要发源地就在河南。河南处于河洛一带,河洛是黄河与洛水的简称,也指黄河中下游和洛水流域的一些主要地区,是中原地区最核心的部位。这片土地孕育了母系氏族社会最繁荣的代表——仰韶文化,曾经是“人祖”伏羲、炎帝、黄帝、颛顼和帝喾的活动区域,还是夏和商的国都所在地、政治与文化中心,“八大古都河南居半”,无论如何,炎黄子孙的祖先曾经深情地眷念这片土地是毋庸置疑的,河南历史上最辉煌的年代都与姓氏的开端、发展息息相关。正是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催生了这个“大姓的故乡“。 河南是中华姓氏的摇篮,中华姓氏无论肇始与大量衍生都与中原关系密切。姓氏文化是河南独有的文化现象。(徐光春) 关于姓氏文化 姓氏文化,是指与姓氏有关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其内容包括姓氏起源、姓氏流变、家族播迁、名人事迹与遗迹、家谱、宗祠、世系、家训、郡望、堂号、堂联、字辈等等,以及由此形成的尊祖敬宗、报本反始、寻根问祖等族姓

与民族文化认同理念。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姓氏是区分人类血缘与族群关系的文化符号,一个个的姓氏把一个个不同的家族群体区分开来。对于任何人类个体,姓氏都与生俱来,并将终生相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姓氏对于中国人来说不仅仅是一种符号,更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文化徽章。无论你身处何地,只要见到同姓之人,即刻就会产生一种天然的亲切感,姓氏就像一条无形的纽带联系着同一姓氏的人们。在中国人看来,姓氏是祖宗所赐,是一个人尊严的表现,尊重姓氏便是尊重祖宗和自己。因此,对于一个家族来说,姓氏就是凝聚一个族人的最重要力量。寻根溯源,很多姓氏的根都可以上溯到人文始祖黄帝与炎帝,因此中国人都称自己是炎黄子孙。从这个意义上讲,姓氏也是联系全球华人的重要纽带。 中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母体,中原地区又是海内外华人的主要祖根地,这些赋予了河南丰富的根文化资源,成为海内外华夏儿女魂牵梦绕的寻根谒祖圣地,海外华人来河南寻根祭祖的热潮,也促进了河南的经济社会发展。 华人祖根大半在河南 中华民族人文始祖,大都出自河南或主要活动于河南;中华

比较无时无刻与无时无刻不

“无时无刻”与“无时无刻不” 提要本文对“无时无刻”从早期到现代的主要用法进行梳理,并对相关现象进行分析解释。 “无时无刻”和否定副词“不”组合,构成双重否定结构,表示语气比较强的肯定,修饰后面的动词或动词性结构,这种强势用法从早期延续至今。但是,“无时无刻”在现代还有功能多样的独立用法,在语义上,出现了“无时无刻”等同于“无时无刻不”的现象。目前的词典几乎只有“无时无刻”的传统用例,而对“无时无刻”的词义却有完全相反的两种解释。另外,我们发现,“无时无刻”的出处比学术界目前公认的最早出处早一百多年。关键词无时无刻无时无刻不持续性动词非持续性动词 1.问题的提出 1. 1 “无时无刻”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比较常用的成语,它多和否定副词“不”组合,构成双重否定表示语气比较强的肯定,做状语修饰后面的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如: 感动,无时无刻不在。(百度网)是说“感动,时时刻刻都存在。” 她的心无时无刻不在恋着剑波……。(曲波《林海雪原》)是说“她的心时时刻刻都在恋着剑波 但是,我们发现,现代有相当数量的“无时无刻”没有和“不”组合,同样也表示肯定的“时时刻刻(都)”的意思,如: 我们伟大的党啊,无时无刻都在关注他们。(《人民日报》1979年5月12日) 5. 12汶川地震发生后,灾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教育重建工作无时无刻牵动着两岸华人的心。(人民网) 这两句话都是肯定的用法,都可以换成“无时无刻不”句式,意思不变: 我们伟大的党啊,无时无刻不在关注他们。

5. 12汶川地震发生后,灾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教育重建工作无时无刻不牵动着两岸华人的心。 也就是说,上面两个句子中,“无时无刻”后面是否和“不”组合,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同。这种不同于传统的“无时无刻不”的用法,令很多的读者产生了困惑和不解?。 1. 2读者这些“困惑不解”和相关辞书的释义不无关系,我们看到,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成语词典和其他语文辞书关于“无时无刻”的例句,几乎无一例外都是“无时无刻不”的用法:【无时无刻】“无时无刻不……”是“时时刻刻都……”的意思,表示永远,不间断:我们?不在想念着你。(《现代汉语词典》试用本——第5版,以下简称《现汉》) 【无时无刻】[成]无论哪个时刻;时时刻刻:她?不在搜集民歌民谚I?不想念着你。(《应用汉语词典》,以下简称《应用》) 【无时无刻】时时;不间断。明张居正《谢遣中使趣召并赐银八宝等物疏》:“虽违远天颜,旷离官守,而犬马依恋之心,无时无刻不在皇上左右。”《初刻拍案惊奇》卷六:“自是行忘止,食忘寝?,好像掉下了一件什么东西,无时无刻不在心上。”巴金《把心交给读者》“我无时无刻不祝愿我的广大读者有着更加美好,更加广阔的前途。”(《汉语大词典》) 【无时无刻】即时时刻刻。《初刻拍案惊奇》卷六:“自是行忘止,食忘飧,好像掉下了一件什么东西,无时无刻不在心上。”(《中国成语大辞典》) 【无时无刻】没有哪一个时刻。用在副词“不”前,表示总是这样,不曾间断。《初刻拍案惊奇》六102 “滕生快快归来,整整想了一夜。自是行忘止,食忘餐,却像掉下了一件什么东西,无时无刻不在心上”。(《成语源流大词典》、《汉语成语考释词典》、《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以下分别简称《源流》、《考释》和《大辞典》) 这些词典都是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它们的规模、性质不同,但所举的例子无一例外,都是“无时无刻不......”,都是双重否定表示肯定,都做状语。

中国姓氏的起源

1.中国姓氏的起源 作为血脉延续的姓氏,最早出现在中国。从公元前3000年中国第一个姓—风姓开始,中国的姓氏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绵延不绝。有关专家最新研究统计结果表明,中国人曾经使用过的姓氏高达22000个,而其中不少姓氏有上千年的历史。中华文化的统一性和连续性在姓氏的传承之中得以体现。 据考证,中国人在五千年前就有了姓。那时是母系社会,人们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字是“女”和“生”组成,形象的说明最早的姓跟母亲有关。 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 “氏”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所以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却不可以通婚。因为中国人很早就发现这条遗传规律:近亲通婚对后代不利。 姓和氏的区别:先秦时期,姓和氏含义不同。姓代表血缘关系,同姓不能通婚,氏则是从姓中繁衍出来的分支,是特权和地位的标志,用以区别贵贱,有氏者为贵。所以,先秦时男子称氏不称姓。 姓和氏的融合:秦代废除了原始的宗法分封制度而实行郡县制,氏失去了代表贵贱的意义,逐渐与姓合用,都成为父系血缘传承的标识。中国现在大多数的姓,都是承袭了产生于周代的氏。 《百家姓》是公元960年北宋的时候写的,里面一共收集了单姓408个,复姓30个,一共438个。发展到后来,总数据说有已达5000个,但是实际应用的,只有1000个左右。 世界各国都有“三大姓”的说法,英国是:Smythe,Jones,Williams;美国是:Smith,Johnson,Carson;法国是:Martin,Bernard,Dupont;德国是:Schultz,Mueller,Shmidt; 俄国是:Ivanov,Vasiliev,Deternov;中国有张、王、李、赵,四个大姓,历史悠久,分布广泛,而且都是皇帝赐姓。 根据最新的统计,单是姓张的,就有一亿人,这恐怕是世界上最大的姓了吧。1977年史学家李栋明,在《东方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有关“姓”的论文,文中指出:华人最大的十个姓是:张、王、李、赵、陈、杨、吴、刘、黄、周。这十个姓占华人人口40%,约四亿人。第二大的十个姓是:徐、朱、林、孙、马、高、胡、郑、郭、萧。占华人人口10%以上。第三大的十个姓是:谢、何、许、宋、沈、罗、韩、邓、梁、叶。占华人人口10%。 接下来的15个大姓是:方、崔、程、潘、曹、冯、汪、蔡、袁、卢、唐、钱、杜、彭、陆。加起来也占总人口的10%。换名话说,在中国十亿人口中,有七亿人姓了这45个大姓。另外的三亿多人的姓,都是比较少见的,象毛、江、白、文、关、廖、苗、池等等。 后世之姓,大约有以下几种来源: 1、以氏为姓。氏族社会晚期以至夏、商时代,分支氏族的标号有的也成为后起之姓, 如:姬、姜、姒、风、己、子、任、伊、嬴、姚。

关于姓氏来源的研究报告

关于姓氏来源的研究报告 研究课题:关于姓氏的研究报告 分工: 组长:谭瑶瑶 记录撰写:汪梦芹 资料收集员:陈增.黄文彬 研究方法:1阅读书籍.报刊 2.上网浏览 3.询问相关人员 研究过程:先搜集资料,再筛选主要内容,写成初稿,然后修改,写成研究报告。 收集资料完成时间:5月7日---5月8日 筛选资料完成时间:5月9日---5月10日 研究报告完成时间:5月11日---5月12日 关于姓氏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最近,我读了一本百家姓,发现里面的姓氏十分有特色。一次,我们听老师说起,姓氏是一种十分有趣的文化,很值得研究。于是,我们几个好奇心强的同学就组成了一个学习小组,向姓氏这个神秘的文化进军,开始了我们的姓氏学习之旅。 二.调查途径

1阅读书籍.报刊 2.上网浏览 3.询问相关人员 三.整理后的资料 获得方式 信息方面 获得信息的内容 上网浏览 世界上的姓氏 世界上一共有两万三千多个姓氏上网浏览 中国所占姓氏 中国所占四千一百多个姓氏 上网浏览 最广泛的姓氏 最广泛的姓氏是王.张.李 上网浏览 名人最多的姓氏 名人最多的姓氏是田姓 上网浏览 姓氏的来源 1.以姓为氏 2.以国名为氏…….

四.结论 1. 经过调查我们知道许多关于姓氏的资料,比如世界上一共有两万三千多个姓,中国共有四千一百多个姓等等信息,让我们对姓氏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开拓了我们的视野。 2. 经过调查,我们将姓氏归化了三类:“一字姓”“复姓”“多字姓”。姓氏的名称很奇怪,有姓赖的,有姓龙的,更有趣的是,还有姓钱的! 还有竟然姓“阎王爷”的阎的,令人捧腹大笑。历史上,李.王.赵为三大姓,我们为中国姓创造的辉煌感到骄傲! 3.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了姓氏独有的特色,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对姓氏展开一次调查,开始你的姓氏学习之旅。我们小组将会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探索有趣的姓氏。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浅论河北姓氏文化的起源和变迁

1 引言 “姓氏文化,是指与姓氏有关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其内容包括姓氏起源、姓氏流变、家族播迁、名人事迹与遗迹、家谱、宗祠、世系、家训、郡望、堂号、堂联、字辈等等,以及由此形成的尊祖敬宗、报本反始、寻根问祖等族姓与民族文化认同理念。”[1] 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与生俱来的姓氏,这个姓氏是不会轻易改变的,即一般的人不会再去选择其他的姓氏来更替自己现有的姓氏。因此,姓氏具有独特的社会文化属性,正因为这独特的属性,姓氏也因此成为了社会文化中标志人类血缘系统的“遗传”性的特殊符号,它既是代表社会成员的主要标志,也是区别社会成员的重要标志,如果通过对某人的姓氏进行分析研究,则可以得知此人的的家族情况以及血缘关系。 河北是文化大省,也是中华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姓氏文化便是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但是有关河北地区姓氏文化的研究却比较薄弱。本论文从河北姓氏文化的发生变迁着眼,论述河北燕赵之地中华文明发生演变过程中的姓氏文化形态。 2 姓氏文化研究的意义及现状 姓氏文化研究的意义 研究探索姓氏文化,对我们了解中华民族的起源、发展史,知晓古代婚姻制度的发展史等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对研究姓氏文化进行研究,还会看到姓氏文化对民族意识、民族道德等产生的深远影响,这也是姓氏文化研究的意义所在。这项研究,是我们对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进行探讨的一个方面,也是对民族历史进行研究的一个角度,同时,也是我们每个人加深对自身家庭和自身认识的一种情感需要。我们每个人都有寻根意识,这种意识很强烈,促使着我们寻源问祖,这是人类的本性的体现。而对姓氏学的研究,正可以满足我们的这种需要。人类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基于这种属性我们每个人都归于一定的社会群体。因此, 这种社会属性,使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种精神上的归属感。而姓氏文化正是这样一个文明的载体,它可以帮助人们找到自己在历史上的归宿,也正是

也谈“臭味相投”的意义和读音

也谈“臭味相投”的意义和读音 关于“臭”在成语“臭味相投”中的读音以及对“臭味相投”的意义理解,近些年学术界讨论良多。不少学者寻根究底,立足于“臭味相投”的原初意义,坚决捍卫“臭”的“xiù”读“正统”,认为现时存在的“chòu”读是不规范的。然而,语言使用的事实和学者们的观点常常大相径庭。 《辞源》:“臭味(xiù wèi):气味。因同类的东西气味相同,故用以比喻同类的人或事物。”据此,“臭味相投(xiù wèi xiāng tóu)”就是“性格志趣、思想作风一致,十分合得来”的意思。唐·刘知几《史通·六家》:”自秦以上,皆以《史记》为本……两汉以还,则全录当时记、传,而上下通达,臭味相投。”“臭味相投”也作“臭味相与”、“臭味相同”、“臭味略同”、“气味相投”,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九回:“我同他一相识之后,便气味相投,彼此换了贴,无话不谈的。”“臭味相投”反意而用,即“臭味不投”,清·西泠词客《点金丹·上·郊游》:“此间有个楚公子,乃现任通政之令郎,乘他略分订交,虽然臭味不投,却也文酒常会。”由此可见,“臭味相投”表示“同类相好”,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不具备明显的情感色彩。刘洁修编著的《成语源流大辞典》(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王涛主编的《精编成语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余灿英主编的《新编文言文词典》(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刘万国、侯文富主编的《中华成语辞海》(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6)等成语工具书,在解释“臭味相投”时,都标注“臭”的读音为“xiù”,并且按照“志趣相投”的意义对其进行解释。 词语在发展过程中有时会产生非常微妙的语义变化,“臭味相投”就经历了这样的意义演变。“臭”也可读作“chòu”,做词根语素时,表示“秽恶难闻的气味”,受其影响,“臭味”表示“气味”的语义不断弱化,表“恶味”的语义进一步加强。再加上同类人或事物本身也有好坏之分,由“臭味(xiù wèi)”比喻引申而来的成语“臭味相投”不知不觉中就被注入了负面的情感因素,几乎用来专指思想作风不好的人沆瀣一气了。“臭味相投”指涉的语义范围逐渐缩小了,“臭”的读音也随之由“xiù”变成了“chòu”。列入新闻出版署“九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的《现代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6)第2961页:“臭味相投(chòu wèi xiāng tóu):指思想情趣相同的人彼此合得来。今多用于贬义。”毛学河、倪文杰主编的《现代成语巨典》(大连出版社,1993)、宋永培、端木黎明主编的《汉语成语词典(修订本)》(四川辞书出版社,2001)、朱显延主编的《汉语成语大词典》(湖北大学古籍研究所编,2002)等成语工具书,也都按照语义缩小后的注音和释义对“臭味相投”进行了注解。利用“读秀中文学术搜索”对2010年到今年以来的报纸题目进行搜索,“臭味相投”这个成语共有39条出现记录。在其中的35条报纸标题中,“臭味相投”明显含有贬义色彩,典型的如“三个小偷臭味相投”(2011.02.11《常州晚报》)、“臭味相投结

姓氏源流

一、姓氏源流 焦(Jiāo)姓源出有四: 1、上古神农氏后裔,以国为姓。据《通志·氏族略》、《广韵》及《史记》所载,西周初周武王立国之后,封神农氏后代裔孙于焦,建立焦国(在后世的陕州东北百步之遥的焦城),春秋时被晋国所灭,其后代以国为姓,遂为焦氏。 2、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据《广韵》所载,周朝时,有王室同姓诸侯国焦国(故城在今河南省陕县南二里之焦城),后被晋国所灭,原焦国王族之后遂以国名为姓。 3、系自姜姓,以地名为氏。春秋时许灵公(即姜宁,为春秋诸侯国许国君主:前581年─前547年)迁焦,其后以地名为氏。 4、出自他族改姓: ①据《通鉴》所载,南安焦姓出自氐人;(两晋、十六国时,氐人曾建立“仇池”、“前秦”、“后凉”政权。) ②据《华阳国志》所载,南中夷四姓有焦,别为一派; ③西夏人中有焦姓; ④清满洲八旗姓党佳氏,后改为焦;今满、土家、蒙古、布依等民族均有此姓; ⑤根据《华阳国志》上记载,古代南中夷(今四川省大渡河以南和云南、贵州两省)少数民族中有焦姓,另为一派。 得姓始祖:焦伯:神农氏的后裔。焦氏的得姓早在周朝之时,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华夏古老姓氏之一,也是南夷的大姓之一。周朝初年,周武王大肆分封诸侯,除分封有功之臣及王族外,还分封前代圣贤之后,经查访,他找到神农氏的嫡系后裔,就将其封于焦,建立焦国,因其为伯爵,故世称焦伯。春秋时,焦国被晋国所吞并,其后子孙即以故国为氏,称焦姓。他们尊焦伯为焦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始建于西周初年的焦国,春秋时灭于晋,于是子孙纷纷出奔,或北渡黄河进入山西,或西徙陕西,或向东北方向的河北、山东播迁。先秦时期,焦姓人于史书不显,表现得较为沉寂。西汉时,见诸史册之焦姓除梁(今河南省商丘)人焦延寿外,还有在《田延年传》中稍微提了一下的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富人焦氏。东汉时,入载史册之焦姓有焦触、焦和、焦永,还有庐江(今属安徽省)人焦仲卿,曾任河东太守的会稽山阴(今浙江省绍兴)人焦贶。这些资料表明,此际焦姓除继续繁衍于北方外,已有焦姓人在长江以北之安徽,长江以南之浙江等地定居。繁衍于北方的焦姓,逐渐发展成为河北中山(今定州)、广平(今鸡泽东)以及陕西冯翊等地的望族。魏晋南北朝时,有河东(今山西省夏县)人焦先,梁人焦宝愿,安定(治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人焦嵩,南安(今甘肃省陇西)人焦遗、焦楷父子以及氐人改为焦姓的焦明、焦度父子。说明此际社会动荡造成焦姓南迁外,更多的焦姓经陕西避兵火于宁夏、甘肃一带。唐代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使上述焦姓之郡望繁衍更胜。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以及五代十国虽造成焦姓人口锐减,但其繁衍播迁却是呈小规模、无序的播迁,原因是藩镇割据或各国分立,天下乌鸦一般黑,哪里还

姓氏文化研究

姓氏文化研究 一、姓氏起源 1)时间:在中国,大约在五千多年前。现代欧美各国的姓氏,大多来源于中世纪,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帝 国。 2)具体背景:中国第一部解说方块文字原始形体及字源的文字学专著是《说文解字》。此书作者许慎(约公元58-147年)解释:“姓,人所生也。……因生以为姓,从姓生。”这就是说,人是母亲生的,故姓字为女旁。 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时期。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中国的许多古代姓氏都是女字旁,这说明我们祖先曾经经历过母系氏族社会。各姓氏互相通婚,同姓氏族内禁婚,子女归母亲一方,以母亲为姓。姓的出现是原始人类逐步摆脱蒙昧状态的一个标志。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姓改为从父,氏反为女子家族之用。后来,氏族制度逐渐被阶级社会制度所替代,赐土以命氏的治理国家的方法、手段便产生了。氏的出现是人类历史的脚步在迈进阶级社会。姓和氏,是人类进步的两个阶段,是文明的产物。 后来,在春秋战国时期,姓与氏合一,不再区分,表明姓与氏都是姓,表明个人及其家族的符号。这就是我们今天理解的姓氏含义。

秦朝以前,姓和氏是含意不同、各有所指的两个单音词。姓字的古形字是“人”和“生”组成的,意为人所生,因生而为姓。秦国刻石《诅楚文》中,始见姓字为“女”字和“生”字的组合字,这一字形最终被汉代人许慎定形,成为会意字。氏字的出现,早在甲骨文中就有。清代文字学家朱骏声在其名著《说文通训定声》中,释“氏”字本意为木本,是植物之根,为象形字,后来被转注为姓氏的氏,取木之根本之意。 夏商周三代,姓的社会职能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种族的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通鉴外纪》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姓起源较早,形成后也较为稳定;氏起源较晚并不断发生变化。《国语·周语》载:“姓者,生也,以此为祖,令之相生,虽不及百世,而此姓不改。族者,属也,享其子孙共相连属,其旁支别属,则各自为氏。”总之,姓为氏之本,氏由姓所出。商周以前,姓用以区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说。氏用以区别贵贱,贵者有氏,而贫贱者有名无氏。氏同而姓不同,婚姻可通;同姓不可通婚。 西汉时期,姓和氏的区别分野已经微乎其微。司马迁作《史记》时,干脆把姓氏混为一谈,成为不可分割的同一属姓了。所以,清初学者顾炎武在《田知录》中说:“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本纪》于秦始皇则曰‘姓赵氏’,于汉高祖则曰‘姓刘氏’,是也。”

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

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 作者:刘洁修 出版社:开明出版社 出版日期: 开本:16开精装 册数:1卷 光盘数:0 定价:450元 优惠价:380元 详细介绍: 刘洁修的巨著《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简称《源流大辞典》),将按作者手书近700万字正文原稿重排出版。我们两个作为他20余年的老友,亦为之振奋。这不仅是他个人学术生涯的大事,也是国家文化事业的一件幸事。 我们两个与洁修先生虽同隶中国社会科学院,但分属三个不同的研究所,彼此原不相识。后来,三家先后搬进同一宿舍大院,结为近邻,朝夕相见,散步聊天,渐渐熟悉,加以我们两个都受洁修先生《汉语成语考释词典》(简称《考释词典》)教益,对其坚毅博雅,十分钦佩,于是友谊日笃,成为知交。 说到《考释词典》(1991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实为今《源流大辞典》的雏形。《源流大辞典》的选目、写作、编辑诸原则和方法,内容的主要方面即条目取舍、溯源、释义、形态,甚至书证、出处、写法等,在《考释词典》中都有科学的规定,经过实践已完全成熟。《源流大辞典》的宏大规模,也由《考释词典》奠定了基础。《源流大辞典》是循《考释词典》确定的道路进行的正常的、必要的补充。 《考释词典》的撰著,昉自1972年,积近20年的努力而成书。故语言研究所所长、语言学权威吕叔湘先生援笔作序,介绍作者说:“他做事认真,这是我早就知道的,可是他熟悉古书,却是后来才渐渐发现的。”

怎样发现的呢?吕先生没有说。后来,我们听说过一件事:改革开放之初,国家提出建设“精神文明”,胡乔木院长想知道这一词语最早的出处。这个问题难倒了许多博学鸿儒,语言研究所一名不起眼的助理研究员听说后,立即说:“梁启超。”他接着从卷帙浩繁的《饮冰室合集》中查得出处。这位虽无高学历、高职称,却有真见识、真学问的学者,就是刘洁修。这件事无疑给吕叔湘留下了深刻印象。吕先生后来又知道他独立编撰汉语成语辞典,表示赞赏,称誉为“一项巨大的工程”,“并不那么轻而易举”,“是很愉快然而很不轻松的工作”。吕先生采取这种态度,不是偶然的。 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 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 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 刘洁修的巨著《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简称《源流大辞典》),将按作者手书近700万字正文原稿重排出版。我们两个作为他20余年的老友,亦为之振奋。这不仅是他个人学术生涯的大事,也是国家文化事业的一件幸事。 我们两个与洁修先生虽同隶中国社会科学院,但分属三个不同的研究所,彼此原不相识。后来,三家先后搬进同一宿舍大院,结为近邻,朝夕相见,散步聊天,渐渐熟悉,加以我们两个都受洁修先生《汉语成语考释词典》(简称《考释词典》)教益,对其坚毅博雅,十分钦佩,于是友谊日笃,成为知交。 说到《考释词典》(1991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实为今《源流大辞典》的雏形。《源流大辞典》的选目、写作、编辑诸原则和方法,内容的主要方面即条目取舍、溯源、释义、形态,甚至书证、出处、写法等,在《考释词典》中都有科学的规定,经过实践已完全成熟。《源流大辞典》的宏大规模,也由《考释词典》奠定了基础。《源流大辞典》是循《考释词典》确定的道路进行的正常的、必要的补充。 《考释词典》的撰著,昉自1972年,积近20年的努力而成书。故语言研究所所长、语言学权威吕叔湘先生援笔作序,介绍作者说:“他做事认真,这是我早就知道的,可是他熟悉古书,却是后来才渐渐发现的。”怎样发现的呢?吕先生没有说。后来,我们听说过一件事:改革开放之初,国家提出建设“精神文明”,胡乔木院长想知道这一词语最早的出处。这个问题难倒了许多博学鸿儒,语言研究所一名不起眼的助理研究员听说后,立即说:“梁启超。”他接着从卷帙浩繁的《饮冰室合集》中查得出处。这位虽无高学历、高职称,却有真见识、真学问的学者,就是刘洁修。这件事无疑给吕叔湘留下了深刻印象。吕先生后来又知道他独立编撰汉语成语辞典,表示赞赏,称誉为“一项巨大的工程”,“并不那么轻而易举”,“是很愉快然而很不轻松的工作”。吕先生采取这种态度,不是偶然的。

民俗文化之浅析中华姓氏文化的发展和意义

浅析中华姓氏文化的发展和意义 在中国民俗文化课程中对中华姓氏文化的学习,使我对其产生了很大兴趣。课余时间,我在网上搜索了相关论文并在图书馆翻阅了大量书籍,使我对中华姓氏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我谈谈我自己对中华姓氏文化发展的一些个人看法。 中国姓氏文化则历经了五千年始终延续和发展着,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姓氏一直是代表中国传统的宗族观念的主要的外在表现形式,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同化和国家统一上曾起过独特的民族凝聚力的作用。寻根问祖不仅仅是人类的一种怀旧的情感,也是后人对先祖的认同,又时后来者对历史的反思,更是继承者对未来趋势的探索。 中国姓氏的形成和发展基本上经历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姓氏萌芽阶段。 在我国古代典籍中,保存着汉族和少数民族图腾(Totem)信仰的纪录。如《史记·五帝本纪》中说:黄帝“教熊、罴、貔、貅、豹、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其中的“熊、罴、貔、貅、豹、虎”实际上是指以野兽命名的六个氏族。这些野兽就是六个氏族的图腾。所谓图腾,是指上古时期人们认为每个氏族部落与某种生物有着亲缘关系,或跟某种无生命的物体有着特殊的联系,初民们把这类生物或物体视为整个部落的祖先、象征物、庇佑者。 第二阶段:姓、氏、名分化形成阶段。 姓氏表示血缘关系的世系群的称号,它起源于母系氏族。从“姓”的本身可以看出,它有“女”和“生”两个字构成。中国最早的姓大多带有母系社会的痕迹,如“姬、姚、姒、妫、姜、嬴”等。氏则是同姓衍生的分支,源于父系社会,也就是族号。郑樵的《通志氏族·略序》有一段话讲得很明白:“三代(夏、商、周)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故姓可呼氏,氏不可呼姓。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这段话将姓和氏产生的时间(三代之前),作用(“别婚姻”、“明贵贱”)说得很清楚。 第三阶段:姓氏合一阶段。 战国时期,由于旧的宗法制度的瓦解,人们的个性意识有了提高,出现了姓氏逐渐合一的现象。上指君主,下至平头百姓都有了自己的姓。 第四阶段:姓名充分发展阶段。 姓氏的数量超大规模的增长。少数民族姓氏的汉化,使姓氏大规模的增长。从魏晋到明清,是少数民族大规模融入汉族的过程,汉族统治者通过赐姓、改姓或其他行政手段使得少数民族姓氏汉化;也有少数民族在接受汉文化过程中主动改姓;另有少数民族为适应时代和环境改从汉姓。等级制在姓氏中逐渐占重要地位。魏晋之后,受九品中正制的影响,人们把姓氏的高贵、血缘的纯正作为选官授职和联姻缔亲的重要标志。北魏孝文帝拓拔(元)宏在坚持民族大融合的前提下,进行了一次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改姓运动。在这一项改姓运动中,他把汉族中的卢、崔、郑、王定为一等姓氏。唐初时,唐太宗将崔、卢、李、郑作为高等姓氏。在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经唐太宗批准的《氏族志》把293个姓评为九等。这种将姓氏划分等级的做法一直延续到明清。 第五阶段:实名与虚名分化阶段。 如果说,姓氏发展的第四阶段是社会生活充分发展的结果,那么,当社会出

中国姓氏起源与四大姓

中国姓氏起源与四大姓 本文是关于中国姓氏起源与四大姓,感谢您的阅读! 中国姓氏起源与四大姓中国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约五千年),就有了姓。那时是母系社会,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是”女“和”生“组成,就说明最早的姓,是跟母亲的姓。 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氏“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所以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却不可以通婚。因为中国人很早就发现这条遗传规律:近亲通婚对后代不利。 唐太宗的时候--公元627年,有个吏部尚书高士廉,把民间的姓记录写成一本书《氏族志》,颁布天下,作为当时推举贤能做官,或搓合婚姻的依据 中国旧时流行的《百家姓》是北宋(公元960年)的时候写的,里面一共收集了单姓408个,复姓30个?一共438个。发展到后来,据说有4000到6000个,但是实际应用的,只有1000个左右。 世界各国都有”三大姓“的说法,英国是:Smythe,Jones,Williams;美国是:Smith,Johnson,Carson;法国是:Martin,Bernard,Dupont;德国是:Schultz,Mueller,Shmidt;苏联是:Ivanov,Vasiliev,Deternov;中国呢,有张王李赵,四个大姓,历史悠久,分布广泛,而且都是皇帝赐姓。根据最新的统计,单是姓张的,就有一亿人,这恐怕是世界

上最大的姓了吧。 1977年史学家李栋明,在《东方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有关姓的论文,文中指出:华人最大的十个姓是:张,王,李,赵,陈,杨,吴刘,黄,周。这十个姓占华人人口40%,约四亿人。 第二大的十个姓是:徐,朱,林,孙,马,高,胡,郑,郭,萧。占华人人口10%以上。 第三大的十个姓是:谢,何,许,宋,沈,罗,韩,邓,梁,叶。占华人人口10%。 接下来的十五个大姓是:方,崔,程,潘,曹,冯,汪,蔡,袁,卢,唐,钱,杜,彭,陆,加起来也占总人口的10%。 换句话说,在中国十亿人口中,有七亿人口姓了45个大姓。另外的三亿多人的姓,都是比较少见的,象毛,江,白,文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燕赵典故成语的文化探析_刘鸿雁

燕赵典故成语的文化探析 刘鸿雁 (河北大学文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摘要:凡是产生于燕赵大地的、或与燕赵先贤有关联的、或是燕赵文学作品中的典故成语都属于燕赵典故成语。燕赵典故 成语蕴含着历史、 文学、艺术、思想、医学、地理、宗教、民俗等诸多方面丰富的文化信息,对研究民族文化、优化河北发展的人文环境、促进燕赵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燕赵典故成语;燕赵文化;传统文化;燕赵精神;文化产业中图分类号:H13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2494(2013)02-0117-04 收稿日期:2012-05-28 作者简介:刘鸿雁(1977-),女,河北保定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词汇。 典故成语是指带有典故性质的成语。典故是诗文所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和词语。成语是常见的一种熟语,是习用的、意义完整的、定型的固定词组。典故成语,是指成语里含着典故,即蕴涵典故的成语。典故本身就是古书中的故事或词语,所以其中必然凝聚着历史。而成语是一些最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现象,屡经引用或反复加工,逐渐定型,凝结而成。事实上,很多成语,是由典故构成的。如“画龙点睛”、“画蛇添足”、“四面楚歌”、“胸有成竹”等。成语包括三类:历史中继承的、从外民族语言中借用的、当代创新的。典故成语很明显是属于历史继承的成语[1]。 春秋战国时期,河北境内燕、赵双雄并峙,还有号称 “战国第八雄”的中山国。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分布着丛台赵王城、邺城遗址、广府古城、古中山国遗址、正定古城、定州汉中山国都、燕下都、涿州三义宫等古都古城遗址,演绎着燕赵历史根脉文化的不朽传奇[2]。燕赵文化不但历史悠久,而且丰厚博深,典故成语也是其中之一。燕赵典故成语①是燕赵历史的凝缩,是汉语言财富中的珍宝,在汉语成语大家族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燕赵典故成语的选取 燕赵典故成语是指与燕赵地域或燕赵文化相联系的典故成语。某个典故成语只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之一即可判定为燕赵典故成语: 1.产生于燕赵大地的典故成语(1)源于燕赵人为主角的燕赵故事 这些成语大多承载燕赵历史文化精神核心内涵。如战国时燕人郭隗(今河北省定兴县河内村人)为燕昭王“招贤纳士”出谋划策,招揽贤才“先自隗始”,使燕国日趋强大;战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表现出燕赵先人包容开放的文化气度;宋太祖赵匡胤(涿州人,今属河北)“雪夜访普”表现出一代天子不耻下问的谦恭品格。 (2)源于外地人为主角的燕赵故事 这些成语典故的历史事件发生在燕赵大地,已融为燕赵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3]。 如西门豹治邺(今河北临漳县城西南)时与恶势力斗争的“簪笔磬折”;燕太子丹于易水(今河北省易县境内)送荆轲刺秦“一去不返”、留下慷慨雄壮的“燕市悲歌”;巨鹿(今属河北邢台)的“破釜沉舟”展示了项羽的气魄;井陉(今河北井陉)的“背水一战”传颂着韩信的智谋;“围魏救赵”、“因势利导”记载了孙膑计解邯郸(今河北邯郸)之围的史实。 2.与燕赵先贤关联的典故成语 燕赵历史文化名人客居他乡时同样展示着燕赵风貌。如刘备(今河北涿州人)的“三顾茅庐”,刘琨(今 2013年3月保定学院学报 Mar.,2013第26卷第2期JOURNAL OF BAODING UNIVERSITY Vol.26No.2 ①本文成语语源的判定主要依据《成语探源词典》和《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部分依据“百度词典”(http//https://www.360docs.net/doc/d77622090.html, ),还参考了《中国地域文化丛书》之一《燕赵文化》中的附录一“燕赵历代人物简表” 。117 DOI:10.13747/https://www.360docs.net/doc/d77622090.html,ki.bdxyxb.2013.02.006

全国重点高中名师精编教案_《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导学案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导学案 教学参考 1204 1813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文化角度,引导学生对文化现象进行思考。 2、能力角度,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3、情感角度,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4. 指导学生正确选题,搜集、分析、整合资料和写作论文。 【学习重点】 1、了解姓氏发展、年节风俗、民族探源的基本命脉,对文化寻根产生兴趣。 2、了解姓氏来源的几种常见的形成方式。 3、了解各种年节风俗的来源。 4、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民族的地域分布特点,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 【学习难点】 通过对个体姓氏的了解、年节风俗的形式和民族的源流,产生民族自豪感。 【学法指导】调查法讨论法探究法 1、按姓氏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每个小组查找本组姓氏的历史名人以及本姓氏的由来。 2、小组间进行比较,初步总结姓氏的不同来源。 3、让学生从语文课本中找一个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课题,然后从文化寻根的角度做些探究。利用家庭藏书和学校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 【知识链接】 1、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中华姓氏起源据考证,中国人在五千年前就有了姓。那时是母系社会,人们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字是“女”和“生”组成,形象的说明最早的姓跟母亲有关。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氏”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所以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同“氏”

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却不可以通婚。因为中国人很早就发现这条遗传规律:近亲通婚对后代不利。公元627年,唐太宗有个吏部尚书高士廉,把民间的“姓”记录下来,写成一本书《氏族志》,颁布天下,作为当时推举贤能作官,或撮合婚姻的依据。《百家姓》是公元960年北宋的时候写的,里面一共收集了单姓408个,复姓30个,一共438个。发展到后来,总数据说有已达5000个,但是实际应用的,只有1000个左右。我国姓氏丰富,表明了历史悠久。姓氏中反应了历史。古代姓氏有别,姓表血统,氏则表官职、居地、职业等。同一姓可以衍分许多氏。今日的姓大多来自于古代的氏。上古的原始氏族,人们就有姓了。当时社会氏族以母系为中心,帝王都以女旁为姓,比如神农姓姜,黄帝姓姬,虞舜姓姚等等。随着人口的增多,姓氏也多来,五花八门,各有原由。历史上明确记载姓氏是从周代开始的。由于同姓者越来越多,为了区别家族间的地位、出身,便产生了氏。氏的本义为“支”、“歧”,“所以别子孙所出也”。姓氏原来只有贵族才有,一般百姓没有姓氏。战国以后,人们渐渐以氏为姓,姓与氏合一。汉魏时,则通谓之姓。姓氏使我们想起远古母系亲属集团,想起中国古代诸侯林立的情景,想起太古图腾社会的图腾信仰,想见历代的许多行业,想到中华民族血统文化交流和文化融合的痕迹。 2、所谓文化,就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世间万事万物都有个根。根就是源。人类文化历史悠久,灿烂辉煌,必有其产生的根源。寻找这个根源,具有深远的意义。 文化的及特点:文化这一概念延伸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凡是反映人类历史生活的形态都可以称为文化,如婚姻文化、丧葬文化、居室文化、交通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山水文化、建筑文化等等。 (1)根据区域分为中原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等。 (2)根据时代划分为秦汉文化、隋唐文化、两宋文化、明清文化等。 (3)根据专题,分为哲学文化、伦理文化、宗教文化、语言文化、艺术文化、科技文化等。 (4)根据民族,分为汉族文化、满族文化、藏族文化、苗族文化等。 (5)根据国家,分为中华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埃及文化等。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发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学习过程】 一.分析姓氏源流 (一)趣味学习(B级)

中华姓氏源流

中华姓氏源流 一、姓氏的由来 “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空须悟空。”“姓”对人类来说,并非是与生俱来的。姓的最早起源与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有关。在生产力水平和文明程度十分低下的原始社会,每一个氏族都以某种崇拜物作为本氏族供奉的神物与标志,此即图腾,后来就发展为用来区分身份、地位等的姓氏。中国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约五千年)就有了姓,那时是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初期。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各姓氏互相通婚,同姓氏族内禁婚,子女归母亲一方,以母亲为姓。中国的许多古代姓氏都是女字旁,这说明我们祖先曾经经历过母系氏族社会。姓的出现是原始人类逐步摆脱蒙昧状态的一个标志。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姓改为从父,氏反为女子家族之用。所以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后来在战国时期姓与氏合而为一,统称为姓氏。 姓的产生是作为共同血缘关系的识别。《白虎通〃姓名》称:“人所以为姓者何?所以崇恩爱,厚亲亲,远禽兽,别婚姻也。故纪世别类,使生相爱,死相哀,同姓不得相娶者,皆为重人伦也。”而氏则是部落、氏族的标志,是用来区别贵贱的。宋〃郑樵《通志〃氏族略序》说:“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故有同姓、异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东周末年,随着奴隶制度的崩溃,姓与氏开始混合使用,姓氏成为表明家族来历的标志,正如郑樵所说:“三代(夏、商、周三个朝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郡望)明贵贱。”封建社会时期,人有贵贱之分,到了近代,姓氏才无贵贱之别。 二、姓氏的源头 中国人的姓氏的总源头可以追溯至炎黄时代,中国的姓氏基本上都来源于当时的后代。具体来说总源有三:黄帝族、炎帝族、东夷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