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核算基本技术

会计核算基本技术
会计核算基本技术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

《会计核算基本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

1.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高职会计专业主要以各类中小企业会计岗位(群)任职能力要求为目标,培养学生掌握从事中小企业会计所需要的财会知识和会计实务操作技能,养成操作规范、严谨细致的会计职业素养,在校期间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毕业后能够利用计算机技术从事中小企业的出纳业务、涉税业务处理、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内部审计等工作。

2.本课程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

《会计核算基本技术》是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核心能力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通识能力,是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和会计职业岗位能力的基石,涵盖了会计工作各岗位及全过程最基本的核算技能,是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的重要内容,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学生只有经过规范的《会计核算基本技术》课程的学习,才能胜任不同会计岗位(群)最基本的会计核算工作。同时,也是学习初级会计实务、中级会计实务、会计电算化应用、税法实务和审计实务等后续课程的基础。

(二)课程开发理念与设计思路

1.课程开发理念

本课程是在进行广泛的行业企业会计工作调研的基础上,在职业教育专家的指导和参与下,聘请行业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会计实践专家与本课程专职教师共同开发的。课程以实际会计工作过程为主线,以真实企业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背景,以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和会计专业初级技术资格考试标准为参考,以融“做、教、学、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一体化为手段,以面向会计工作全过程和各岗位的基本会计核算职业能力需求为目标建构

课程内容,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采用“工学结合”的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灵活运用任务驱动、“四位一体”、仿真教学、案例教学、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课程内容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1)以实际会计工作过程为主线

按照“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建账与登账——对账与结账——编制会计报表——整理归档会计资料”的基本工作步骤,安排课程内容,将会计核算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有机地融合在会计核算工作的六大步骤之中,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掌握会计操作的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在做的过程中内化对知识的需求。

(2)以真实企业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背景

教学内容以襄樊泰明实业有限公司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组织和安排,真实再现实际会计工作的内容和流程。

(3)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方法

只有将学到的知识进入“长期记忆区”才能将知识记忆更深刻、更长久,而在音乐、颜色、运动、感官、情感体验和乐趣的参与下进行的学习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在课程设计中更多地将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通过形象直观的flash动画或录像视频进行仿真演示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以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为参考

将学历证书与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的内容相融合。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会计专业学生进入会计职业的职业标准和能力证明,《会计核算基本技术》是三门必考课程之一,而且必须一次通过,因此在课程设计时很大程度上对应考试大纲要求安排和组织教学内容。

(5)与行业企业会计实践专家合作进行课程开发

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我们先后聘请十多家中小企业的会计实践专家参与其中,听取他们对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选取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调研中,专家分别对会计岗位的工作任务、所需的能力和素质进行了背靠背的书面描述,通过对这些描述的归纳和总结,课程开发的思路逐渐明晰,会计岗位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及完成这些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逐项得到确定,课程内容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也更加鲜明。

2.课程开发过程

第一步,进行行业调研,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课程组以职业教育的课程论和教学论为依据,制定调研提纲,选取各类具有代表性的工商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基本技术课程调研;

在调研的基础上,组织课程专家、行业企业实践专家和教学一线老师,对会计职业活动进行分析,归纳出会计职业典型工作任务;

第二步,分析整合典型工作任务,构建学习领域的课程体系

第三步,研究课程定位,确定课程学习目标及教学内容

根据本课程所包含的典型工作任务的任职能力要求,确定出能力导向的教学目标;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过程,制定了与实际工作任务对应的“六大学习情境”,即课程网站的核心资源;

第四步,确定学习内容

按照学习情境的工作任务构成,安排学习任务,确定学习内容,即课程网站的任务分析、操作演示、仿真训练、真账实做、综合练习等;

第五步,实施任务驱动教学

采用基于工学结合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学校课堂和企业现场交替组织实施教学,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运用任务驱动、“四位一体”、案例教学、仿真教学等教学方法。

第六步,动态考评

最后利用课程网站提供的操作考核、在线测试等动态考评系统对教学进行评价,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以便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3.课程设计思路

《会计核算基本技术》课程是以会计工作的首要环节——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为基础,

按照会计信息处理的流程,依次介绍了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建账与登账、对账与结账、编制会计报表、整理归档会计资料六大学习情境中13个工作任务,并根据完成每个工作任务对知识能力的需求,将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会计科目与账户、借贷记账法、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等知识融于课程教学中,实现“做、教、学”一体化。

为进一步训练学生通盘账务处理能力,我们还安排有“真账实做”项目,让学生用已经学习的会计核算技术模拟完成一个中小企业一定时期经济业务事项的全部会计核算,将会计核算技术贯穿于会计工作全过程。

确定学

习内容

实施任务驱动教学行动

教学评价

进行行业调研

构建学习领域的课程体系

拟定课程目标及教学内容

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4. 课程内容设计 (1)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

(2)课程内容结构

基于会计工作过程的任务引领型课程内容结构

根据能力要求制定教学目标 进行会计工作任务分析 确定构成学习情境的学习任务 按照完成学习目标的需要确定学习情境

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确定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能力 基于会计工作过程

按照完成学习任务的要求安排学习内容

课 程 内 容 的 确 定

二、课程目标

1.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从事会计核算的基本操作技能。具体包括:(1)能够正确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

(2)能够判断各项会计要素及其经济业务所引起的各会计要素的变化;(3)正确应用借贷记账法处理企业常见的经济业务;

(4)能根据原始凭证编制和审核记账凭证;

(5)能根据企业会计核算需要建立和登记各种会计账簿;

(6)正确进行会计对账与结账;

(7)会设计财产清查的各种表单及财产盘盈、盘亏的会计处理;

(8)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2.知识目标

(1)掌握会计核算基本技术中“取得原始凭证、填制原始凭证、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审核记账凭证、建账、登账、对账、结账、编制资产负债表、编制利润表、整理归档会计资料、会计档案的保管与利用”等13个工作任务所需的基本知识;

(2)认识和理解一般中小企业会计工作过程和会计信息处理流程。

3.态度目标

(1)具备基本的会计素养和职业判断能力,能够熟练运用会计知识解决企业日常会计核算问题,具有继续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培养学生客观公正、坚持原则、保守秘密、勤奋敬业、谨慎细致、务实高效、团结协作的职业态度;

(3)具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风险意识。

4.终极目标

具备会计工作各岗位和全过程核算必备的《会计核算基本技术》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毕业时参加国家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并取得从业资格证书,胜任基本的会计核算工作。

三、课程内容及要求

序号学习

情境

学习单元及能力要求

活动设计

建议

学时学习单元学习内容及能力要求

1取得或

填制原

始凭证

识别原始凭证

识别原始凭证;原始凭证的基本要

素。能够识别不同原始凭证表达的经

济业务事项,正确理解会计的含义、

会计对象、会计职能、会计目标、会

计基本假设。

展示泰明公司日常

会计核算所涉及到

部分原始凭证,如现

金支票、材料采购发

票等,引入该课程单

12

四、实施建议

(一)教材编写建议

1.教材是实施教学过程的载体,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及基于会计典型工作任务编写教材,充分体现会计工作过程导向和任务引领的课程设计理念。

2.教材必须紧扣高职教育培养技能性人才的目标,在教材内容的选取上,旨在追求工作过程的完整性而不是学科结构的完整性,彻底打破原有课程学科体系。

(二)教学方法建议

在课程教学时,教师要有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引导的强烈意识,关注学生的态度、兴趣、习惯、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变“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为“学生是演员,教师是导演”;变“教师教,学生学”为“学生学,教师教,教师‘教学生学’”。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教学法。基于会计核算工作过程的13个具体任务,采用真实企业的案例资料,以完成每一任务为目标,让学生根据会计实际工作过程所需技能的操作方法和规范要求进行学习和训练,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产生对会计核算基本技能的需求,针对其需求引入相关理论知识,用工作任务驱动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训练,有效地调动学生对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实现实践理论一体化。

2.“四位一体”教学法。采用操作演示、仿真训练、操作考核和真账实做“四位一体”的技能训练体系。如填制原始凭证任务,通过操作演示、仿真训练及操作考核让学生掌握了常见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方法和注意事项,但由于企业经济业务事项的复杂性,必然还有部分原始凭证没有接触过,再通过“真账实做”进一步补充、巩固学生对各种原始凭证的认识。

3.案例教学法。以真实企业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为案例,导入每一工作任务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再以学生身边实例加以讲解,使抽象的理论通过浅显明了的案例变得通俗易懂。如讲授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时,以学生一定时期日常开支记录为案例,说明单式记账只能从货币资金增减变动层面说明本期开支总额,如果其父母需要求详细了解支出的具体去向(即管理者的要求),则必须借助复式记账法才能详细反映资金变动的来龙去脉,从而让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变得形象生动,易于理解与掌握。

4.情景教学法。课程教学情景除了校内仿真手工模拟实训室外,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经常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课程见习,体验真实会计工作情景。如在讲授会计档案整理、装订与保管时,让学生到企业观摩、参与整个会计档案整理、装订过程,了解会计档案保管情况。

5.角色体验法。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来体验、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操作方法。如在会

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包括哪些内容

1.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包括哪些内容?它们之间有何联系? 会计核算的具体方法包括: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账.填制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上述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不是各自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一个系统的会计核算方法体系. 2.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什么?简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进行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两个方面.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两项基本职能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本,没有会计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监督就失去了依据,而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的保障,没有会计监督就难以保证核算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3.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是列两个对等的概念吗?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并非是对等的概念,法人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例如,由自然人所创办的独资与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这类企业的财产和债务在法律上被视为业主或合伙的财产和债务,但在会计核算上必须将其作为会计主体,以便将企业的经济活动与其所有者个人的经济活动以及其他实体的经济活动区别开来.企业集团由若干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组成,各个企业既是独立的会计主体也是法律主体,但为了反映整个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还应编制该集团的合并会计报表,企业集团是会计主体,但通常不是一个独立的法人. 1.简述会计科目与会计帐户的联系和区别? (1)联系:两者都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的分类,一个是项目,名称,一个是载体,方法两者 反映的内容是一致的,性质相同.在实际工作中,对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不加以严格区分,而是相互通用.会计账户以会计科目为名称,而会计科目所发生的增减变动情况是通过会计账户加以反映和记录的.没有会计科目,会计账户便失去了设置的依据,没有会计账户,就无法发挥会计科目的作用. (2)区别:会计科目只能界定经济业务发生变化所涉及的项目,但并不能对其加以记录,会计科 目仅仅是账户的名称,即没有结构和格式.而会计账户是用来记录经济业务发生变化及其结果的载体,所以是有结构和格式的 2.什么是账户结构和账户用途?举例说明. 所谓会计账户的用途,是指开设会计账户的目的,即开设会计账户提供哪些会计指标.所谓会计账户的结构,是指在会计账户中如何记录经济业务,才能取得各种必要的核算指标,即借方.贷方各登记什么以及余额代表什么?比如,成本类账户其用途为通过成本计算账户反映成本计算对象在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全部费用,由此确定其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其结构为借方登记成本计算对象在某一时期所发生的全部费用,贷方登记生产完工或入库的实际成本,如有余额一定在借方,表示尚未完工或入库的实际成本. 3.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是什么? 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包括:合法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和实用性原则. 合法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规定. 相关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与对内管理的要求. 实用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符合单位自身特点,满足单位实际需要。 1.什么是复式记账法?与单式记账法相比具有哪些特点? 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复式记账法主要是借贷记账法,与单式记账法相比,复式记账法的特点是:(1)运用复式记账法记录经济业务,可以反映每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可以检查每笔经济业务是否合理,合法.

浅谈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

浅谈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 摘要:在任何行业里,基础工作都是关键,会计核算更是如此。为了做到连续、全面、系统的反映企业、单位中的经济活动,为经济管理提供系统的财会信息,以及合理、科学地组织会计核算工作,需要会计能及时正确的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以实现会计循环。 关键词:会计;基础工作;核算 一、会计理论 会计是怎样把经济业务反映出来呢?这是会计记账的方法问题。会计记账方法是从实践中总结而来的,并且会不断的发展、完善。记账的方法有单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 会计处理过程是一个连续不断、往复循环的过程,在每一个会计循环周期里,这个循环过程体现为“凭证→账簿→报表”的工作模式,在实现会计电算化的今天,主要涉及编制会计分录、填制凭证、审核凭证、登记账薄、完成凭证、封存凭证、汇总凭证、结账和编制会计报表、出具会计报告等工作。这个由会计分录开始,到会计报告为止,在每个会计期间内周而复始、连续不断的工作,成为会计循环。 二、会计的总体核算流程

会计核算程序是指企业会计组织、记录、核算经济业务的步骤和过程。会计的核算程序就是会计核算的工作程序。 1.单位的初始设置。首先,设置会计主体、记账本位币、会计期间、记账方法;其次,设置总账科目、明细账科目及其挂接的辅助核算;最后,设置费用项目、费用分配方法、生产成本和生产成本的核算方法及销售成本的结转方法。 2.会计日常工作进行。收集经济业务的原始资料并进行认真细致的审核,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将记账凭证汇总成若干张科目汇总表;按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试算账户余额借贷平衡;按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登记明细账,并将各个总账科目与下属明细科目汇总平衡。(实现电算化的单位,会计人员编制记账凭证后,系统赋予权限的人员点击审核、记账按钮后,计算机系统自动处理后述程序。) 3.会计期末处理。盘存资产,检查账面余额与实物是否相符,若不相符,及时调整账面;结转费用类账户,核算生产成本,分配产品成本;核算当期各项收入业务、结转与收入对应的成本业务;结转各损益类科目余额,核算本期利润。 4.编制财务会计报表,进行成本费用及损益等核算结果进行数据分析,说明原因出具会计财务会计报告。 5.年结。 三、会计的具体核算工作

会计核算基础的区别和分析

会计核算基础的区别和分析 会计核算基础的区别和分析 会计核算基础属于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方面的要求。它解决收入和费用何时确认、确认数额的问题。会计核算基础有两种,一种是权责发生制,即应收应付制或应计制;一种是收付实现制,即现收现付制或现金制。 权责发生制,是指以取得收到款项的权利或支付款项的责任为标志来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的权利和已经发生的承担费用的责任,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确认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收付实现制,是指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为标志来确定本期收入和支出。凡在当期实际收到的现金收入或支出,均应作为当期应计的收入和支出;凡是不属于当期的现金收入或支出,均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支出。 两种核算基础的区别 由于收入和费用确认的依据不同,两种会计核算基础产生了会计核算上的差异。一是会计科目设置不同。权责发生制存在费用的待摊和预提等问题,而收付实现制不存在这些问题,所以两种核算基础所设置的会计科目不同。二是会计核算的繁简不同。权责发生制下期末对账簿记录进行调整之后才能计算盈亏,核算比较麻烦。而在收付实现制下,期末不要对账簿记录进行调整,即可计算盈亏,手续比较简单。三是会计核算的结果不同。两种会计核算基础由于收入和费用确认的依据不同,从而产生的会计核算结果也不同,包括计算出来的.收入和费用金额不同,计算的盈亏数字不同。 例,某单位2015年2月发生下列经济业务:销售甲产品一批价款6万元,货款已收存银行。销售乙产品一批价款8万元,收到为期2个月商业汇票一张。银行通知收到东方公司上月欠付货款5万

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

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讲义 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 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会计对象 -- 科目 -- 凭证 -- 账簿 -- 编制报表 为做好这项工作,需了解与掌握一些基本理论与基本操作方法。 一、会计要素:会计要核算的内容很多,因此要对所核算的对象进行分类,即会计对象的分类,对经 济业务内容按经济特征所进行的基本分类我们就把之称为会计要素。 六大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收益 (一)反映财务状况的(静态)会计要素:(结合资产债表讲解) 1、资产:由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村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并预期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通俗的讲:就是我现在拥有的或控制的资源----钱、财、物) 2、负债;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实义务,履行该义务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村集体经济组织。(通俗的讲:就是应给别人的) 3、所有者权益:所有者在村集体组织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就是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4、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 (二)反映经营成果的(动态)会计要素:(结合收支明细表、收益分配表讲解) 1、收入:在销售农产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出租)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费用:为组织收入与管理所发生的各种经济利益的流出。 3、收益: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 4、会计等式:收入-费用=收益(编制收益及收益分配表的理论依据) (三)六大会计要素的平衡关系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含收益)+收入 二、会计科目:对会计要素按经济特征进行的分类。 三、会计账户:根据会计科目在账簿中开设的户头 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名称一致、反映的经济内容相同。

会计核算方法及知识点

会计核算方法及知识点 身为一名会计人员,每天被数据包围着,从早忙到晚,核算公司里各项大大小小进出!劳心劳累有时候不一定会事半功倍,掌握方法才是王道!那么会计核算方法及知识点分别是怎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搜集并整理的有关内容,希望在阅读之余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会计核算方法及知识点 会计核算有七种基本核算方法,即:设置会计科目(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核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核算方法七,设置科目属第一。 复式记账最神秘,填审凭证不容易。 登记账簿要仔细,成本核算讲效益。 财产清查对账实,编制报表工作齐。 设置账户是对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和监督的一种专门方法。由于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是复杂多样的,要对其进行系统地核算和经常性监督,就必须对经济业务进行科学的分类,以便分门别类地、连续地记录,据以取得多种不同性质、符合经营管理所需要的信息和指标。 复式记账是指对所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采用复式记账方法,可以全面反映每一笔经济业

务的来龙去脉,而且可以防止差错和便于检查账簿记录的正确性和完整性,是一种比较科学的记账方法。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作为记账依据的书面证明。正确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核算和监督经济活动财务收支的基础,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前提。 登记会计账簿简称记账,是以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为依据在账簿中分类,连续地、完整地记录各项经济件业务,以便为经济管理提供完整、系统的记录各项经济业务,以便为经济管理提供完整、系统的会计核算资料。账簿记录是重要的会计资料,是进行会计分析、会计检查的重要依据。 成本计算是按照一定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以便确定各该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专门方法。产品成本是综合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项重要指标。正确地进行成本计算,可以考核生产经营过程的费用支出水平,同时又是确定企业盈亏和制定产品价格的基础。并为企业进行经营决策,提供重要数据。 财产清查是指通过盘点实物,核对账目,以查明各项财产物资实有数额的一种专门方法。通过财产清查,可以提高会计记录的正确性,保证账实相符。同时,还可以查明各项财产物资的保管和使用情况以及各种结算款项的执行情况,以便对积压或损毁的物资和逾期未收到的款项,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清理和加强对财产物资的管理。

会计核算基础

会计核算管理 第一节会计主体 一、会计主体是会计为之服务的对象,即限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会计主体是系统中会计总账设置的具体核算单位,对于非会计主体机构不设立总账,仅设立明细账,其账务使用参数定义的形式,由系统采取并账的方式纳入所归属的会计主体机构。 二、系统中一般以县级联社为会计主体,其辖属的信用社作为县级联社的附属核算单位,其各项业务和财务收支全部通过县级联社反映,并在县级联社设立一本总账进行集中核算处理,其辖内营业机构的全部账务统一反映到这本总账上。 三、会计主体的设立可根据产权改革的要求进行灵活设置,在实现市一级法人时,可过渡到以市为单位设立会计主体,也可仍保留县级会计主体的模式。 四、县级联社一本账进行集中会计核算的核心在于全辖一本总账,辖内营业机构之间发生的业务可以看作是同一本账上的两个账户之间的对转,直接进行账务处理,不存在内部资金清算。 第二节账务组织

账务组织包括明细核算和综合核算。其中:明细核算是对会计科目分户账的核算(即按账户核算),反映各个账户资金增减变化及其结果的详细情况,是综合核算的补充和具体化,主要包括分户账、登记簿、余额表等;综合核算是按科目进行的核算,反映各科目资金增减变化及其结果的总括情况,是明细核算的概括和综合,主要包括科目日结汇总表、总账和日计表等。明细核算和综合核算对同一业务分别同时进行账务反映,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核对、相互制约,坚持总分核对相符,并确保账务平衡。 一、明细核算 (一)分户账 分户账是明细核算的主要形式,是各科目的明细记录,实行按户立账,连续记载,不得以凭证代替分户账。 分户账分为客户分户账和内部分户账。客户分户账主要包括存款、贷款等外部账户,存款分户账按照每个客户账户直接作为分户账对应记载;贷款分户账以每笔贷款发放时根据借据生成的账号作为分户账进行记载,其账户中包含本金、利息等。内部分户账主要包括内部明细账、销账明细账、外汇买卖明细账、外汇

31第三章 会计核算基础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三章会计核算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 1.确定会计核算工作空间范围的前提条件是()。A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2.强调经营成果计算的企业适合采用()。B A.收付实现制 B.权责发生制 C.永续盘存制 D.实地盘存制 3.凡是取得本期收益而发生的支出,即支出的效益仅与本会计年度相关的,应作为()。A A.收益性支出 B.资本性支出 C.营业性支出 D.营业外支出 4.凡为形成生产能力,在以后各期取得收益而发生的各种支出,即支出的效益与几个会计年度相关的,应作为()。B A.收益性支出 B.资本性支出 C.营业性支出 D.营业外支出 5.对应收账款在会计期末提取坏账准备这一做法提现的原则是()。C A.配比原则 B.重要性原则 C.谨慎性原则 D.可靠性原则 6.在会计年度内,如把收益性支出当作资本性支出处理了,则会()。A A.本年度虚增资产、虚增收益 B. 本年度虚减资产、虚增收益 C.本年度虚增资产、虚减收益 D. 本年度虚减资产、虚减收益 解释:收入-费用=利润,将收益性支出转作资本性支出处理意味着费用减少,费用减少必然造成利润增加,即虚增收益。资本性支出增加会增加资产的价值,所以,将收益性支出转作资本性支出即增加资产的价值造成虚增资产。 7.会计对各单位经济活动进行核算时,选择统一计量标准的是()。B A.劳动量度 B.货币量度 C.实物量度 D.其他量度 8.配比原则则是()。D A.收入与支出相互配比 B.收入与销售费用互相配比 C.收入与产品成本互相配比 D.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配比 9.财产物资计价的原则是()。C A.权责发生制原则 B.配比原则 C.历史成本原则 D.收付实现制原则 10.下列支出属于资本性支出的是()。D A.支付职工工资 B.支付当月水电费 C.支付本季度房租 D.支付固定资产买价 11.进行会计核算提供的信息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符合()。C A.历史成本原则 B.配比原则 C.可靠性原则 D.可比性原则 12.各企业单位处理会计业务的方法和程度在不同会计期间要保持前后一致,不得随意

会计核算基础

第一章总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阐述了会计的基本理论问题,目的是使初学者对会计的含义、会计的职能与作用、会计的对象与方法、会计学及其分支等基本知识有所了解。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对会计基础知识有比较清楚的把握。 二、重难点解析 本章主要介绍会计学的一些最基本的知识和概念,必须理解掌握的概念与内容有:会计的定义、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对象、会计的核算方法与会计学的分支等会计基本理论的有关内容,重点要掌握会计的对象、会计的基本职能等问题。 1.企业与会计 组织可以分为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营利组织就是通常所说的企业,企业根据经营性质可以分为制造企业、商品流通企业和服务业企业等;企业按组织类型可分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制企业。企业利益相关者是指利益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相关的个人或组织,通常包括:所有者、经营管理者、员工、债权人和政府相关部门。 会计就是为利益相关者提供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信息系统。会计对外提供的信 息称为会计信息。 2.会计的职能与作用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会计具有两大基本职能,即反映职能和监督职能。会计的反映职能是指会计能够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全面、系统、及时、准确地将一个会计主体所发生的会计事项表现出来,以达到揭示会计事项的本质、为经营管理提供经济信息的目的。会计的反映职能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从价值量方面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2)会

基础会计学习指导 计反映过去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3)会计反映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和全面性。会计反映 职能在客观上体现为通过会计的信息系统对会计信息进行优化,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基础。 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信息系统所提供的信息, 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的目的。会计的监督职能就是监督经济活 动按照有关的法规和计划进行。会计监督具有三个显著的特征:(1)会计监督具有强制 性和严肃性,它以国家的财经法规和财经纪律为准绳;(2)会计监督具有连续性;(3) 会计监督具有完整性。会计监督不仅体现在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经济业务方面,还体现 在经济业务发生过程中及尚未发生之前,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反映职能 是监督职能的基础,监督职能是反映职能的保证。 会计的作用是指会计的各项职能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社会经济制度下实现和利 用之后所产生的效果。会计的作用包括正面作用、积极作用和负面作用、消极作用。 3.会计的对象与方法 会计对象就是会计所要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即会计所要反映和监督的客体,可以把会 计对象概括为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会计方法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会计对象,实现会计职能的手段。狭义的会计方法即会计核 算方法。会计核算方法,是指会计对企、事业,行政单位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反映和监督所采用的方法。会计核算方法具体由七种方法构成,分别为: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 4.会计学及其分支 会计学是经济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属于应用管理学,会计学研究的对象是全部会计 工作。 三、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A.控制与监督 C.反映与核算 2.会计的对象是指()。 A.资金的投入与退出 B.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2·B.反映与监督D.反映与分析

会计核算工作流程(7个基本流程)

会计核算工作的七个基本流程 会计核算的各种方法是相互联系、密切配合的,构成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必须正确地运用这些方法:对于日常发生的经济业务,要填制和审核凭证,按照规定的会计科目进行分类核算,并运用复式记账法记入有关账簿;对于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应当进行成本计算;一定时期终了,通过财产清查,核实账簿记录,在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的基础上,根据账簿记录,编制会计报表。在七种会计核算方法的内在联系中,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报表是三个主要的、连续的环节…… 一、设置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就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按其不同的特点和经济管理的需要,分门别类进行核算的项目。设置会计科目,则是根据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和经济管理的要求,规定分类核算的项目,以便在账簿中据以开设账户,记录和积累所需要的核算资料。设置会计科目对于正确运用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报表等核算方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复式记账 复式记账是记录经济业务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记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关账户。采用复式记账法,既可以通过账户的对应关系了解有关经济业务的全貌,又可以通过账户的平衡关系检查有关经济业务的记录是否正确。因此,此法是一种比较完善、科学的记账方法,为世界各国所普遍采用。目前我国企业会计记账统一采用借贷记账法。 三、填制和审核凭证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是登记账簿的依据。对于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经济业务,都要由经办人员或有关单位填制凭证,并签名盖章。按照填制凭证的程序和用途,会计凭证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和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的原始证据。记账凭证,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按照经济业务的内容加以归类,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录而填制的,作为登记账簿依据的凭证。 会计凭证的审核,主要是对各种原始凭证的审核。各种原始凭证,除由经办业务的有关部门审核以外,最后要由会计部门进行审核。审查的内容:一是所记录的经济业务的合法性;二是凭证填写的内容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记账凭证的审核,实际上也是对原始凭证的审核。主要是审核凭证的填制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四、登记账簿 账簿是用来全面、连续、系统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也是保存会计数据资料的重要工具。登记账簿就是把所有的经济业务按其发生的顺序,分门别类地记入有关账簿,以便为经营管理提供完整的、系统的数据资料。 登记账簿必须以经过审核的凭证为依据;同时按照规定的会计科目分设账户,把所有的

会计核算基础

'、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阐述了会计的基本理论问题,目的是使初学者对会计的含义、会计的职能与作用、会计的对象与方法、会计学及其分支等基本知识有所了解。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对会计基础知识有比较清楚的把握。 二、重难点解析 本章主要介绍会计学的一些最基本的知识和概念,必须理解掌握的概念与内容有:会计的定义、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对象、会计的核算方法与会计学的分支等会计基本理论的有关内容,重点要掌握会计的对象、会计的基本职能等问题。 1.企业与会计 组织可以分为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营利组织就是通常所说的企业,企业根据经营性质可以分为制造企业、商品流通企业和服务业企业等;企业按组织类型可分为独资企业、 合伙企业、公司制企业。企业利益相关者是指利益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相关的个人或组织,通常包括:所有者、经营管理者、员工、债权人和政府相关部门。 会计就是为利益相关者提供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信息系统。会计对外提供的信息称为会计信息。 2.会计的职能与作用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会计具有两大基本职能,即反映职能和监督职能。会计的反映职能是指会计能够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全面、系统、及时、准确地将一个会计主体所发生的会计事项表现出来,以达到揭示会计事项的本质、为经营管理提供经济信息的目的。会计的反映职能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从价值量方面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2)会计

反映过去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 ( 3)会计反映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和全面性。会计反映职 能在客观上体现为通过会计的信息系统对会计信息进行优化,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基础。 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信息系统所提供的信息, 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的目的。会计的监督职能就是监督经济活 动按照有关的法规和计划进行。会计监督具有三个显著的特征: ( 1)会计监督具有强制性 和严肃性,它以国家的财经法规和财经纪律为准绳; ( 2)会计监督具有连续性; (3)会计 监督具有完整性。会计监督不仅体现在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经济业务方面,还体现在经 济业务发生过程中及尚未发生之前,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反映职能是监 督职能的基础,监督职能是反映职能的保证。 会计的作用是指会计的各项职能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社会经济制度下实现和利 用之后所产生的效果。会计的作用包括正面作用、积极作用和负面作用、消极作用。 3.会计的对象与方法 会计对象就是会计所要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即会计所要反映和监督的客体,可以把会 计对象概括为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会计方法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会计对象,实现会计职能的手段。狭义的会计方法即会计 核算方法。会计核算方法,是指会计对企、事业,行政单位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 系统、全面反映和监督所采用的方法。会计核算方法具体由七种方法构成,分别为:设置 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 4.会计学及其分支 会计学是经济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属于应用管理学,会计学研究的对象是全部会计 工作。 三、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 A .控制与监督 C. 反映与核算 2.会计的对象是指( )。 A .资金的投入与退出 B. 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 C. 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能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B .反映与监督 D .反映与分析

会计核算的方法有七个

会计的定义:1.会计首先是一种经济计算。2.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3.会计是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会计要素:经济业务是指通过会计来核算和监督的经营活动和财务收支的具体事项,又称会计事项。例如,以现金支付费用,以银行存款购入材料物资,销售产品取得银行存款收入,分配投资者的利润等等,都是会计事项。会计事项所涉及的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具体内容,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称为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分类,是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项目。 会计假设:《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假设分为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期间和货币计量四个内容。 我国会计准则的基本结构分为四个基本层次: 会计准则基本假设(基本前提)——基石 一般原则 ——主体 会计要素 具体准则—---—补充……不断产生与完善 关于会计的一般原则,国家已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其中规定了会计核算的13条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 会计原则总体性要求——真实性、实质重于形式、可比性、一致性、谨慎性。 会计信息质量要 求 ——相关性、及时性、明晰性、重要性。 会计要素确认、计 量要求 —— 历史成本(实际成本)、配比原则、权责发生制、划分收 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 2.会计核算的方法有七个: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 (一)设置账户 设置账户是对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和监督的一种专门方法。由于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是复杂多样的,要对其进行系统地核算和经常性监督,就必须对经济业务进行科学的分类,以便分门别类地、连续地记录,据以取得多种不同性质、符合经营管理所需要的信息和指标。(二)复式记账 复式记账是指对所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采用复式记账方法,可以全面反映每一笔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而且可以防止差错和便于检查账簿记录的正确性和完整性,是一种比较科学的记账方法。(三)填制和审核凭证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作为记账依据的书面证明。正确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核算和监督经济活动财务收支的基础,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前提。 (四)登记会计账簿 登记会计账簿简称记账,是以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为依据在账簿中分类,连续地、完整地记录各项经济件业务,以便为经济管理提供完整、系统的记录各项经济业务,以便为经济管理提供完整、系统的会计核算资料。账簿记录是重要的会计资料,是进行会计分析、会计检

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

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讲义 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 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会计对象 -- 科目 -- 凭证 -- 账簿 -- 编制报表 为做好这项工作,需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方法。 一、会计要素:会计要核算的内容很多,因此要对所核算的对象进行分类,即会计对象的分 类,对经济业务内容按经济特征所进行的基本分类我们就把之称为会计要素。 六大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收益(一)反映财务状况的(静态)会计要素:(结合资产债表讲解) 1、资产:由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村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并预期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通俗的讲:是我现在拥有的或控制的资源----钱、财、物) 2、负债;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实义务,履行该义务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村集体经济组织。(通俗的讲:是应给别人的) 3、所有者权益:所有者在村集体组织中享有的经济利益。是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4、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 (二)反映经营成果的(动态)会计要素:(结合收支明细表、收益分配表讲解) 1、收入:在销售农产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出租)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费用:为组织收入和管理所发生的各种经济利益的流出。 3、收益: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 4、会计等式:收入-费用=收益(编制收益及收益分配表的理论依据) (三)六大会计要素的平衡关系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含收益)+收入 二、会计科目:对会计要素按经济特征进行的分类。 三、会计账户:根据会计科目在账簿中开设的户头 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名称一致、反映的经济内容相同。 区别:账户有一定的格式,能反映具体增减变动的金额, 科目不能。 四、借贷记账法 (一)复式记账:对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相互联系地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 (二)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做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1、账户结构:是指账户的借贷方登记的内容,余额的方向及含义。

基础会计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总论 1.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核算和监督特定单位经济活动;是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的基本特征 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会计的本质就是管理活动;会计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和准确性。 3.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和监督) (1)核算职能 记账、算账、报账是会计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会计的最基本职能;会计核算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特定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 1)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会计核算工作程序) ①确认(程序):运用特定的方法、以文字和金额同时描述某一交易或事项,使其金额反映在特定主体的财务报表的合计数中的会计程序。 特定主体:企业(公司),会计工作者为之服务的单位。 交易或事项:就是经济活动,经济业务,会计业务;企业与外部单位之间的经济活动为交易(买卖活动);企业部的经济活动为事项(领用材料生产产品)。 财务报表:会计核算的最终成果(对外提供的企业各项数据资料)。 会计确认解决的是定性问题,即判断发生的经济活动是否属于会计核算的容、属于哪类性质的经济业务。确认分为初始确认和后续确认(涉及确认时间)。 ②计量(数据):在会计确认的基础上确定具体的金额(数据);会计计量解决的是定量问题;计量分为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 数据的来源(数据的出处:凭证,账簿)(数学中的已知条件)。 数据的计算(计算的方法和程序,有时计算很复杂)(数学方法)是增加还是减少。 确认和计量的联系:确认和计量是密不可分的,确认和计量对以后学习会计分录很重要。确认是会计分录的会计科目,计量是会计分录中的金额及记账方向(增加或减少)。 ③报告(对外信息):会计报告是对企业所有经济业务确认和计量的结果,将确认和计量的结果进行归纳和整理,以财务报告的形式提供给信息使用者(企业外部单位或个人)。 2)会计核算的具体容(7项):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财物的收发增减与使用;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资本的增减;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核算;财务成果的计算与处理;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2)监督职能(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主要是事后监督) 会计监督贯穿于会计管理活动的全过程,是会计在核算过程中,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所实施的审查。 合法性:经济活动是否符合国这的法律制度、是否执行了国这的方针政策,杜绝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合理性:经济活动是否符合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和单位的部管理要求,是否执行了单位的财务收支计划,是否有利于经营目标的实现,为单位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关系 ①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关系密切、相辅相成。会计核算是会计的首要职能,是会计监督的基础,会计核算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并为会计监督提供依据。 ②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保证,没有严格的会计监督,就难以保证会计核算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会计核算的作用就难以发挥。

会计核算方法的具体方法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会计核算方法的具体方法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在传统的手工记账程序下,会计核算的各种方法主要包括: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与审核凭证、设置与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 1.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根据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不同特点和经济管理的不同要求,选择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并按分类核算的要求,逐步开设相应的账户。 2.复式记账。复式记账就是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关账户中进行记录的方法。 3.填制和审核凭证。对于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都必须由经办人或单位填制原始凭证,并签名盖章。所有原始凭证都要经过会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审核,并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作为登记账簿的依据。 4.设置与登记账簿。根据填制和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在账簿上进行全面、连续、系统的记录。 5.成本计算。对应记入一定对象的全部费用进行归集、计算,并确定各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6.财产清查。通过实物盘点、往来款项的核对来检查财产和资金的实有数额。 7.编制会计报表。根据账簿记录的数据资料,采用一定的表格形式,概括地、综合地反映各单位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 会计核算各方法相互联系、相互配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核算方法体系。在经济业务发生时,首先根据经济业务的内容取得或填制会计凭证并加以审核;同时按照会计科目对经济业务进行分类,并在账簿中开设账户,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运用复式记账法登记账簿;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各种需要确定成本的经济业务进行成本计算,根据成本计算过程中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并登记账簿;对凭证、账簿等会计记录进行财产清查,保证账簿记录的正确性;根据核实后的账簿资料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核算基础工作规范

会计核算基础工作规范 第一条为适应公司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充分体现会计信息的可检验性,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会计科目的运用及账户的设置,按《企业会计制度》执行,不得任意更改或自行设置,个别企业因业务需要新增科目时,须报总公司财务部批准。 第三条会计凭证一般采用通用记账凭证或收款、付款、转账凭证。工业企业可采用收款、付款、转账凭证,贸易企业可采用通用记账凭证。 第四条会计核算组织程序:采用记账凭证汇总表核算程序。 1、根据审核无误后的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 2、根据记账凭证编制记账凭证汇总表。 3、根据记账凭证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 4、根据收、付款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5、根据记账凭证及所附的原始凭证登记各明细分类账。 6、月终,根据总分类账和各明细分类账编制会计报表。 记账凭证汇总表的编制方法是:根据一定时期的全部记账凭证,按照相同科目归类,定期(5天或10天)汇总每一会计科目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和本期贷方发生额,填写在记账凭证汇总表的相关栏内,以反映全部会计科目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和本期贷方发生额。 第五条记账原则: 1、记账依据必须是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除按照会计核算要求进行

转账时,用记账员填制的转账凭证作记账依据外,其他记账凭证都必须以 合法的原始凭证为依据。没有合法的凭证,不能登记账簿,且每张记账凭证必须由制单、复核、记账、会计主管分别签名,不得省略。 2、登记账簿时用钢笔书写,墨水颜色使用黑色或蓝黑色。 3、记账凭证和账簿上的会计科目以及子、细目用全称,不得随意简化或只使用代号代替科目全称。 4、会计分录的科目对应关系,原则上一种经济事项分别或汇总编一套分录,不得将不同内容的多种经济事项合并编制一套分录。 5、明细账应随时登记,总账定期登记,一般不超过10 天。 6、每一笔账须记明日期、凭证号码和摘要,经济事项的摘要不能过分简略,以保证第三者能看清楚。每笔账记完后,在记账凭证上划““” 号。 7、记账的文字和数字应端正、清楚、严禁刮擦、挖补或涂改,不得跳行隔页。出现空白行或空白页时应将空行或空页画斜红线注销,并注明 “此页空白”或“此行空白”字样。 8、记账发生错误,用以下方法更正: (1)记账前发现记账凭证有错误,应先更正或重制记账凭证。记账凭证或账簿上的数字差错,应在错误的全部数字正中划红线,表示注销,并由经办人员加盖小图章后,将正确的数字写在应记的栏或行的上方。 (2)记账后发现记账凭证中会计科目、借贷方向或金额错误时,先用红字填制一套与原用科目、借贷方向和金额相同的记账凭证,以冲销原来的 记录,然后重新填制正确的记账凭证,一并登记入账。如果会计科目和借贷方向正确,只是金额错误,也可另行填制记账凭证,增加或冲减相差的金

会计核算有哪些主要方法

会计核算有哪些主要方法 (一)设置账户 设置账户是对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和监督的一种专门方法。由于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是复杂多样的,要对其进行系统地核算和经常性监督,就必须对经济业务进行科学的分类,以便分门别类地、连续地记录,据以取得多种不同性质、符合经营管理所需要的信息和指标。 (二)复式记账 复式记账是指对所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采用复式记账方法,可以全面反映每一笔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而且可以防止差错和便于检查账簿记录的正确性和完整性,是一种比较科学的记账方法。 (三)填制和审核凭证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作为记账依据的书面证明。正确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核算和监督经济活动财务收支的基础,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前提。 (四)登记会计账簿 登记会计账簿简称记账,是以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为依据在账簿中分类,连续地、完整地记录各项经济件业务,以便为经济管理提供完整、系统的记录各项经济业务,以便为经济管理提供完整、系统的会计核算资料。账簿记录是重要的会计资料,是进行会计分析、会计检查的重要依据。 (五)成本计算 成本计算是按照一定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以便确定各该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专门方法。产品成本是综合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项重要指标。正确地进行成本计算,可以考核生产经营过程的费用支出水平,同时又是确定企业盈亏和制定产品价格的基础。并为企业进行经营决策,提供重要数据。 (六)财产清查 财产清查是指通过盘点实物,核对账目,以查明各项财产物资实有数额的一种专门方法。通过财产清查,可以提高会计记录的正确性,保证账实相符。同时,还可以查明各项财产物资的保管和使用情况以及各种结算款项的执行情况,以便对积压或损毁的物资和逾期未收到的

会计核算基础练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会计核算基础课后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确定会计核算工作空间范围的前提条件是()。 A.会计主体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D.货币计量 2.强调经营成果计算的企业适合采用()。 A.收付实现制B.权责发生制 C.永续盘存制D.实地盘存制 3.凡为取得本期收益而发生的支出,即支出的效益仅与本会计年度相关的,应作为()。 A.收益性支出B.资本性支出 C.营业性支出D.营业外支出 4.凡为形成生产经营能力,在以后各期取得收益而发生的各种支出,即支出的效益与几个会计年度相关的,应作为()。 A.收益性支出B.资本性支出 C.营业性支出D.营业外支出 5.对应收账款在会计期末提取坏账准备金这一做法体现的原则是()。 A.配比原则B.重要性原则 C.谨慎性原则D.可靠性原则 6.在会计年度内,如把收益性支出当作资本性支出处理了,则会()。 A.本年度虚增资产、虚增收益 B.本年度虚减资产、虚增收益 C.本年度虚增资产、虚减收益 D.本年度虚减资产、虚减收益 7.会计对各单位经济活动进行核算时,选作统一计量标准的是()。 A.劳动量度B.货币量度 C.实物量度D.其他量度 8.配比原则是指()。 A.收入与支出相互配比 B.收入与营业费用相配比 C.收入与产品成本相配比 D.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相配比 9.财产物资计价的原则是()。 A.权责发生制原则B.配比原则 C.历史成本原则D.收付实现制原则 10.下列支出属于资本性支出的有()。 A.支付职工工资B.支付当月水电费 C.支付本季度房租D.支付固定资产买价 11.进行会计核算提供的信息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符合()。 A.历史成本原则B.配比原则 C.可靠性原则D.可比性原则 12.各企业单位处理会计业务的方法和程序在不同会计期间要保持前后一致,不得随意变更,这符合()。 A.相关性原则B.可比性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