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个性及与消费者个性之间的相关关系

品牌个性及与消费者个性之间的相关关系
品牌个性及与消费者个性之间的相关关系

品牌个性及与消费者个性之间的相关关系

庞隽

(光华管理学院2000级市场营销系)

摘要

像品牌这样无生命的物体可以与人类个性特征相联系的说法已经广为社会

心理学家和营销专家所接受,基本观点是像品牌这样的态度客体可以与个性特征

相联,从而给消费者提供自我表达或象征性利益。在西方学术界,品牌个性的研

究早已成为消费者行为学和品牌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大量的概念、研究方法、测量模型被提出,大量的研究结论在学术界被不断地深入探讨和论证。但由于品

牌个性和消费者个性所蕴涵的深层次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语言文化背景,使得各种

研究模型和结论的跨文化适用性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检验。本研究试图从这个角

度入手,一方面采用西方的理论和模型对中国消费者进行研究,以验证其适用性

和普遍性,另一方面将具有中国语言和文化特色的人格个性分类模型应用于消费

者行为学领域,进行探索性的研究,以期发掘出更适合中国消费者心理的研究路径。最后通过研究结果的讨论对两个模型进行了比较,并指出了研究中的问题。

Brand Personalit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rand personality and Human Personality

Pang Jun

(the Marketing Department of Guanghua School of Management)

Abstract

The parlance that brand, as an abiotic object, is related to the human personality has been widely accepted by social psychologists and marketing researchers. The basic concept is that brand as an attitudinal object, can be related to human personality and provide customers the benefits of self-expression or symbolistic function. In western literature, a considerable amount of attention has been focused on brand personality. So many terms, research methods and measurable models have been proposed and so many research conclusions are being discussed from various points of view. However, due to the cultural and lingual background implicated by brand personality,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se models and conclusions are still in argument. This research attempts, on one hand, to conduct an investigation into Chinese customers with western theories and models in order to test their applicability and universality; On the other hand, it will take an exploring research in customer behavior

using the Chinese personality structure that characterizes the lingu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of China. We expect to find a new approach, which is more efficient and suitable for the specialty of Chinese customers. Finally, comparison is held between the two models and the limits in this research are discussed.

品牌个性及与消费者个性之间的相关关系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像品牌这样无生命的物体可以与人类个性特征相联系的说法已经广为社会心理学家和营销专家所接受,基本观点是像品牌这样的态度客体可以与个性特征相联,从而给消费者提供自我表达或象征性利益。根据菲利普、科特勒的研究,一个好的品牌能够表达出六层含义:特定的属性、功能和情感利益、价值感、一定的文化、一定的个性以及使用者,其中价值、文化和个性是最重要的,因为它们强调了一个品牌中的情感成份(emotional)。随着品牌管理在现代企业中的大量运用。越来越多的社会心理学家和消费者行为研究者开始关注品牌个性的研究。尤其是随着20世纪60年代社会个性心理学的迅速发展,个性研究逐渐从混乱与分歧走向整合与统一,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采用不同的研究模型和测量工具,对品牌个性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的成就是令人振奋的。目前,在品牌个性研究领域颇为流行的一种测量模型是Jennifer L.Aaker于1997年在《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发表的“Dimensions of Brand Personality”一文中提出的“大五”模型。该模型诞生于大量个性形容词的筛选和归类,并由Malhotra(1981)利用他的研究通过使用美国人口的主体代表建立了大五模型的信度和效度,通过从大的特征池中系统选择来建立内容效度,用独立的品牌和被试集验证了大五个性维度模型的可靠性。此后,许多西方的营销学者采用这一模型对多种产品品牌进行了个性的测量,测量结果比较令人满意,这些产品包括香烟、酒、化妆品、香水等等。因此,品牌个性的大五模型在跨产品类型的适用性上也具有优势。但是,这个模型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背景下是否仍然具有统一的维度结构,是否仍然具有适应性,却没有得到一个肯定的答案。本研究就是将Aaker的个性大五模型应用于中国消费者对某产品品牌个性的测量上,目的在于探讨在东方文化背景下消费者对品牌个性的感知和评价是否也能够纳入这个模型,对该模型在中国消费者特定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适用性进行验证性研究。与此同时,本研究还采用了中国人格的大七分类模型,对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品牌选择行为进行探索性的研究,试图发现消费者个性与其所选择的品牌个性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消费情境对其品牌选择行为的影响。

二、相关概念与研究假设

1、品牌个性和品牌个性的“大五”模型

一般认为,产品、供给品和服务的形象不仅仅是通过产品的外在物理特征来表现,还可以通过其他因素来表现,如包装、广告和价格等。举例说明,有的学者认为任何品牌都可以用三大类的品质特征来描述,第一类是品牌的物理特征,包括产品的大小、形状、颜色、包装设计等,这些特征对消费者来说是独立而确定的,不依赖于他们的主观意志而转移。消费者只能切实地感知到它们的存在。第二类是功能性特征,即使用该品牌产品的结果,包括产品的质量、功能、使用

情况等。这一类特征能够通过消费情况被消费者所感知,但除此之外,它在某些产品类型和某些特定场合中能传达一些暗示性的信息,如家具清洁剂能够帮家具清除灰尘。这个特征能够被消费者客观地观察到,但是它可能同时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购买者是一个很尽责的家庭主妇或者是一个明智的购买者。这样的话这个特征在某些情况下就具有了附加的功能,对购买者或者消费者的形象有了暗示性的影响;第三类则是品牌的个性,这个特征主要包括品牌的象征性功效,如该品牌象征着时尚还是传统,高社会地位还是低社会地位等等。品牌的这些特质方面的东西我们就称为是品牌个性。

从严格的术语定义来讲,品牌个性的概念仍然处于一种较为混论的局面,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品牌个性加以界定和解释,使品牌个性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一般认为品牌个性特性的认知会受消费者与品牌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方式的影响(Plummer,1985),即品牌个性主要有直接和间接两大表现形式。前者如有些学者认为通过品牌使用者的形象、品牌生产者的形象,如公司员工或CEO的形象,以及品牌推荐者的形象可以直接转移品牌个性(cf.Britt 1960;Grubb and Grathwohi 1967;Levy 1959),如Event通过Adwards的EPPS(个人偏好测验一览表)对福特和雪佛来两个汽车品牌的使用者进行个性测量,结果发现福特汽车拥有者多被描绘成独立的、冲动的、有男子汉气概的和自信的。雪佛来拥有者则被认为是保守的、节俭的、注重声望的、缺乏男子汉气概的和有节制的,这样典型消费者的个性特征被直接投射到品牌身上,构成了福特和雪佛来各自的品牌个性。后者如有的学者认为品牌个性主要通过与产品相关的一些细节要素来间接地转移品牌个性,如品牌名称、商标、价格、广告方式、分销渠道等等。这样,从不同的表现形式出发,研究者对品牌个性的定义就难以达成一致。但是,就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赞同以品牌个性的直接表达方式作为定义基础的观点占据了主流定位。

尽管如此,就品牌个性的直接表达方式,研究者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Levy (1959)等学者认为品牌个性包括其主要消费者的人口特征,如性别、年龄以及社会阶层。这些人口特征可以直接从品牌使用者形象、员工或间接从其他品牌联想推断而来。例如,由典型使用者形象的驱动,Virginia Slims被认为是女性化产品,而Marlboro被认为是男性化象征;由于进入市场相对较新,苹果电脑被认为是年轻的,而IBM则被认为是年老的;Saks Fifth Avenue被认为上流社会阶层(高档),而Kmart则被认为是蓝领(低档)。另一个更为流行,也受到更多学者推崇的定义是由Jenniffer Aaker于1997提出的品牌个性是“与品牌特定使用者相联的人类特性集合”。Jenniffer Aaker最早用归纳法研究品牌个性维度的学者是美国著名学者,她认为品牌个性直接由消费者个性得以表现,是人类个性特征投射到品牌上的结果,并强调了情感在品牌中的重要性。1997年Aaker第一次根据西方人格理论的“大五”模型,以特质理论和和词汇法作为方法论基础,从个性心理学维度的研究角度出发,以西方著名品牌为研究对象,依靠现代统计技术,发展了一个系统的品牌个性维度量表( BrandDimensions Scales, BDS )。在这套量表中,品牌个性一共可以分为五个维度“真挚(Sincerity)、刺激( Exciting )、胜任(Reliable)、精致(Sophisticated)和巩固( Ruggedness )”。这五个维度下有15个层面,包括有42个品牌人格特性。Aaker关于品牌个性的定义和由此发展起来的研究模型是目前该领域最具有代

表性的研究成果,具有突破性的历史意义。更为重要的是,Aaker提出的品牌个性五大模型,与西方心理学家Tepus和Christal(1961)的和悦性、负责性和外

向性这三个维度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这就为研究品牌个性与消费者个性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因此,在本次研究中,品牌个性的测量同时采用了Levy和Aaker的两种观点,分别从品牌典型消费者的人口特征和品牌个性五大分类模型出发对同一品牌的个性进行测量,并对两个测量结果进行比较性分析。

2、西方人格特质“大五”因素模型和中国人人格特质的“大七”因素模型?

如果说到目前为止在个性研究领域一个大家都认同的个性组织结构已经出现,那么大(Big 5 Model)模型当仁不让。它的诞生在个性分类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直以来受着研究者们极大的兴趣和关注,无论是人力资源领域中有关个性与员工工作表现、工作满意度、工作动机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还是在心理行为学领域中有关个性与社会行为方式、消费者行为模式之间的相关关系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并在运用中一再的被证明其有效性和可靠性。大五模型源于1961年Tepus和Christal两位科学家对美国空军的个性特点做的一次研究。他们利用电脑对有关空军个性特征的成千上万份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所有的个性特征都可以被归入五个个性要素的大集合。在随后的几十年中,Costa和McCrae (1985, 1989),McCrae和Costa (1987)、Goldberg (1990 )、John (1990 )等人对该提法加以不断的研究和完善,最终形成了人类个性的大五模型,并建立起一整套完备的测量量表体系。大五模型将人类的各种个性特征都划归到神经质 (Neuroticism)、外向性 (Extravision)、开放性 (Openniess)、和悦性 (Agreeableness)、以及谨慎(Conscientiousness)五大个性维度和34个维度特征。一般认为,大五模型具有生理学和心理学的双重理论基础,它不仅仅是一个语言词汇分析归类的结果,同时也建立在生理学、心理学甚至进化论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之上,因此在多种学术研究领域,如心理学、消费者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加以运用。由于模型中五个概括性的个性要素几乎涵盖了绝大多数的个性特征,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因此大五模型被认为构成了一个合理的个性组成框架,能够比较准确的测试出人类的个性特征。

尽管如此,Tellegen和Waller(1987)提出大五模型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局限1,主要体现在选词标准的主观性和对人格特征的描述性而非评价性测量过程。因此,他们提出了人格特质的“大七”模型,大七模型的七个维度分别是正情绪性、负情绪性、正价、负价、可靠性、适意性和因袭性。其中,正价和负价是新增的两个特质维度,而正负情绪性、可靠性、适意性和因袭性则与“大五”模型中的外向性、神经质、谨慎、和悦性和开放性有大致的对应关系。

中国心理学家王登峰教授认为2,在文化和遗传方面,中国人与西方人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在人格结构上很可能与西方人不同。除遗传的影响以外,仅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人格结构可以分为两部分:1、所有文化下的人们共有的人格成分,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适应共同的或相似的生存压力的结果;2、某一文化下的人们所独有的人格成分,它是该文化下的人们适应其独有的生存压力的结果。因此,中国人的人格结构与西方人相比既有相似性,又有其独特性。如果直接采用西方的人格测量工具,所测到的是中国人与西方人相似的部分(共有的人格成分)以及西方人独有的部分 (西方人独有的人格成分)的混合,因此既可能增加或夸大中国人所不具备的特点 (西方人独有的人格成分),又可能忽视

1张智勇、王登峰:《论人格特质的“大七”因素模型》,《心理科学》,1997年第20卷

2王登峰、崔红:《编制中国人人格量表的理论构想》,《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中国人独有的特点 (中国人独有的人格成分)。因此,王登峰教授在中国人特有的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下编制了“中国人人格测量量表”,建立了“中国人人格大七模型”。模型结构如下图所示:

表1 中国人的人格维度量表

3、研究的假设前提

1)品牌选择自由

市场产品极大丰富,同一类型产品均有多种品牌存在。消费者可以通过货币选票在不同品牌之间自由选择。

2)预算约束线处于同一水平

消费过程中必然存在预算约束线,使消费者在有限的货币资源下进行效用最大化的资源配置。因此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影响了消费者对品牌的选择。本研究主要考察消费者个性对其品牌选择的影响,因此假定消费者的预算约束线可以自由移动,使所有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处于同一水平上,但对价格的敏感程度不同。

3)信息不对称

生产者拥有比消费者更多的关于产品的实际功能,质量,成本等交易信息,而消费者却很难或者需要付出高成本才能获得这些信息。但是,产品品牌能够向消费者传达清晰而稳定的关于自己产品或服务得内在品质,减少消费者得信息搜寻成本。因此有些消费者具有品牌意识,信任品牌,进而对品牌产品有明显的偏好。

4)消费者理性

消费者总是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消费者选择高价的品牌产品,并不代表消费者不够理性,而是对效用的定义不同。在本次研究中,消费者效用包括两个方面:功能性效用和象征性效用。功能性效用着眼于产品的使用价值,主要用来满足消费者的实用性需求;而象征性效用则着眼于产品的情感价值。主要用来满足消费者展现自我形象、突显自身个性的情感性需求。理性的消费者总是寻找总效用的最大化,并在功能性效用和象征性效用之间寻找平衡。不同个性的消费者对这两方面效用的重视程度是有区别的。

三、研究实施与数据分析

1、量表的确定

在进行本研究之前,首先进行了一次小样本的试调和深度访谈,目的在于寻找合适的刺激物。在本研究刺激物的选择十分重要。因为不同的产品类型,有不同的品牌集中度。若被调查产品的品牌集中程度很低,产品市场分散在多个消费群中,那么在选择样本抽样方式和容量、研究成果的有效性与可靠性等方面会遇到问题。同时,这次研究样本的全集是北京大学学生,这就意味着被调查产品必须对大学生来说是有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的产品。因此,在试调过程中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来考察不同产品的品牌集中度和认知度。结果显示,男生消费群中品牌集中度较高的产品是手机和运动鞋。考虑到手机品牌的产品线较宽,同一品牌下有不同的型号和系列来展现不同的品牌形象,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因此测试的结果可能存在较大的误差。所以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就针对男生消费群体设计了以运动鞋为刺激物的问卷。

在利用Aaker的品牌个性“大五”模型量表时,我们首先对该模型的5个个性维度和22个维度特征进行翻译,在保证其中文描述尽量贴近英文原意的同时也尽量避免由于翻译不当给被测试者带来的理解上的困难。我们将22个维度特征作为测量变量,并将它们的次序随机打乱,以保证调查数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测量量表如下所示:

在利用中国人人格特质“大七”因素模型测量消费者个性与品牌个性之间的相互关系时,我们针对七个个性维度的不同特征,设计了七个虚拟人物,并用各个维度的人格特征对其加以描述,使这些虚拟人物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进而要求被测试者为这七个不同个性的代表人物选择符合其个性特征的运动鞋品牌。测量量表如下所示:

表3 消费者个性与品牌个性之间相互关系测量量表

2、调查样本的确定和正式调查的实施

研究通过搜集一手资料的实证方法,对北京大学200名男性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了抽样调查。问卷以概率抽样的方法,根据北京大学不同年级的男生宿舍楼分布状况,随即抽取调查楼群,并由访问员从随即数表中随机抽取号码作为调查的宿舍号。正式调查由两位同学在三天内完成,访问员先简单介绍本次研究的目的,询问被测试者是否愿意填写问卷,待得到肯定答复后,留下问卷由被测试者自行填写。如果被测试者对问卷有疑问,可以预先空出,待访问员回收问卷时加以解释之后,再填写。

3、数据分析和研究结论

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28份。调查样本覆盖了大一、大二、大三、大四以及研究生各个年级,和来自农村、城镇、中小城市和省会大城市各个不同生活环境的消费者,他们具有不同的经济收入和兴趣爱好,代表性较强。随后,研究者采用SPSS建立了“品牌个性及与消费者个性之间的关系”数据库,采用描述性分析、分组比较、方差检验等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品牌意识

品牌意识是消费者进行品牌选择行为的前提条件。没有品牌意识和品牌意识比较薄弱的消费者不会对品牌产品中明显的偏好,即使在某一特定情境下购买了品牌产品,也往往是受随机因素的影响。对他们的品牌选择行为的研究不具有现实和理论意义。品牌意识强烈的消费者则不同,他们喜欢品牌产品,对品牌也有自己的认识和看法。研究这些消费者的品牌选择行为是本次研究的重点。

在研究假设中,我们认为消费者在购买不同产品时品牌意识是不同的。从消费者心理的角度看,消费者行为主要是理性功能因素(可见的支持点)和情感因素(不可见的支持点)综合作用的结果。消费者选择某一品牌是有一定的利益驱

动的。不同的产品,利益驱动力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功能性利益是消费者选择非品牌产品的主要驱动利益。在这些产品的选择过程中,消费者最看重的是产品的使用价值。由于同类产品的使用性功能不会有太大的差别,因此消费者的品牌意识不是很强,品牌的集中度不高。这些产品主要集中在购买频率较高、价值较低的产品上,比如食品、日用品等生活必需品以及消费周期较短的产品等。这些产品由于功能上各品牌的差异很小,因此品牌的溢价能力相对较低,消费者对价格较敏感。

而另一类产品则主要依靠情感型利益来吸引消费者。对这些产品而言,消费过程中的功能型使用价值不是最重要的,消费者看重的是整个消费过程(像服务业),或是消费品能带来的非实用性的价值,如体现自我形象、品位、身份、地位等等。这些产品主要集中在价值较高、消费周期较长的产品上,如高档服饰、名酒、名烟、名表以及顶级化妆品等。它们的品牌能获得很高的溢价,因为消费者选择这些产品品牌的主要驱动力是情感性和自我表达性利益,功能性利益居于次要的地位。这些产品市场的消费者品牌意识一般比较强烈。

调查发现,男性大学生消费者在购买手机、随声听、运动鞋、化妆品和运动服装这几类产品时有较强的品牌意识,平均有超过74%的消费者将品牌,包括品牌形象、品牌档次和品牌知名度,列为购买该产品的前三个考虑因素之一。从考察品牌对购买影响程度大小的李克特量表测量结果看,这五种产品的最终得分均高于 2.5,即消费者普遍认为品牌对这些产品的购买有一定影响甚至很大的影响。其中,手机的得分最高,达到 3.222,其次是随声听,3.135,品牌对这两种产品它们的影响程度介于较大影响和决定性影响之间;随后是运动鞋。运动服装和化妆品,得分分别为2.92、2.76 和2.6。调查结果证实了我们的原假设,消费者在购买情感性品牌价值占主导地位的产品时,品牌意识远比购买功能性品牌价值占主导地位的产品来得强烈。这是因为,在消费者眼中,品牌的知名度、品牌的形象、品牌的个性无不在显示着其与众不同的身份、地位和个人个性、形象特征。以运动鞋为例,各种品牌的运动鞋从功能性价值上看同质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基本都能满足消费者对保护双脚、适合运动、舒适、保暖等功能的需求,但是在情感性价值上,消费者所感知的各个品牌却存在显著的差异。耐克的专业、李宁的休闲、百事的酷、双星的朴素、阿迪达斯的时尚,都能鲜明得将本品牌与其他品牌区分开来,并带给消费者不同的预期情感需求。

品牌典型消费群体的特征和典型使用情境

根据Levy(1959)等学者的观点,品牌个性包括其主要消费者的人口特征,如性别、年龄、社会阶层等。作为对品牌个性大五模型测量结果的比较和参考变量,本次研究首先让消费者对运动鞋品牌进行再认,并通过自己的记忆和感知将各个品牌归入专业、休闲、朴素、酷和时尚六个品牌形象类别,并从典型消费者的年龄(以年级特征体现)、地域(以地理居住区域体现)、社会地位(以学习成绩和个人收入水平体现)、生活方式(以兴趣爱好体现)以及消费者感知的该品牌最典型的使用情境这几个维度对品牌的典型消费群体人口特征进行测量。

品牌再认是品牌知名度概念中的一个测量变量,属于品牌知晓水平中层次较低的知晓水平,即在有提示的情况下,观察消费者能否鉴别出以前看到过的品牌。统计结果发现,在对运动鞋品牌比较熟悉的男性消费者中,他们对这15个品牌的知晓水平比较高,能够通过回忆和感知再现个人对品牌形象的评价。采用频数统计方法,结果表明各品牌形象类别的代表性品牌如下表所示:

?耐克

从年龄特征上看,耐克的典型消费群体年龄较小,主要集中在16-24岁之间,其中有认为耐克消费者是大一、大二学生的选项得36分,认为是中学生的选项得22分,认为是大三、大四的学生的选择得分为20,而认为是硕、博和职业男性的选项得分就比较低。因此,耐克消费者在年龄上应该属于年轻的一代,这与耐克一直在宣传的专业、运动的形象比较一致。从地域特征看,耐克消费者以城市居民为主,且城乡差异十分明显。认为耐克消费者是中小城镇和省会城市居民的选项分别得分50和17,其他认为是农村、镇、城市远郊的选项得分均未超过6。耐克消费者的“城市化”无疑与消费者感知的耐克的品牌档次和价位相关。从社会地位特征看,消费者认为耐克消费者在学习成绩上没有显著的特点,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和很差等几个选项的得分情况比较平均。但在收入阶层上,耐克消费者集中在高和中高收入阶层,其得分分别为40和24。中等收入的得分是14,而中低和低收入阶层的得分则不到10。从生活方式特征看,认为耐克消费者喜欢体育运动的选项得分高达55,其次是旅游观光和网络。从耐克典型的使用情境上看,参加体育比赛和专业健身房健身成为消费者的首选,其次是与朋友野外郊游,而学习、逛街、约会之类的场景则很少被消费者考虑。

调查结果显示,在对运动鞋品牌较为熟悉的男性大学生消费者眼中,耐克典型消费群体应该是年龄在16-24岁之间、生活在大都市、收入水平较高、喜欢体育运动、紧跟时代潮流(喜爱网络)的年轻一代,典型的使用情境是较为专业的体育比赛和健身房。

?李宁

从年龄特征上看,李宁消费者集中在18-28岁之间,较耐克的年龄层偏高。其中大三、大四的学生被大多数消费者认为是李宁的主要消费群体,其次是硕士和大一、大二的学生,中学生、博士和职业男性几个选项的得分明显低的多。从地域特征看,李宁消费者也以城市居民为主,但中小城市成为消费者的首选,其次才是省会大城市,两者得分比较接近,乡镇和远郊仍然被消费者排除在外。从社会阶层上看,李宁消费者的学习成绩相对较好,集中在良好、一般和优秀三个水平,较差和很差的选项得分明显较低。在收入上,李宁消费者的分布相对比较均匀,中高和中等收入阶层是其代表人群,而低收入和高收入两个极端阶层的得分则稍低,且高收入阶层的得分低于低收入阶层。从生活方式特征看,李宁消费者的兴趣爱好较为广泛,体育运动、流行音乐、表演、旅游观光、琴棋书画、阅读都可以引起他们的兴趣。从典型使用情境看,李宁更多得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场景的首选,如平常在校学习、与朋友去野外郊游、与家人、朋友一起逛街等。激烈的体育比赛和刺激浪漫的娱乐约会场景似乎都与李宁不太相符。

由此可见,男性大学生消费者感知的李宁消费者应该是年龄在18-28岁之间、生活在城市、学习成绩较好、中等收入阶层、兴趣爱好广泛、生活方式相对比较保守的青年,典型的使用情境则是较为惬意、舒适的休闲活动。

?双星

从年龄特征看,双星消费者的年龄偏低,但年龄段较为分散,主要集中在高中生消费群体,其次是本科生和研究生,博士和职业男性选项的得分均较低。从地域特征上看,双星消费者以农村消费者为主,其次则是中小城市和城市远郊。镇和省会城市两个选项的得分都比较低,但省会城市仍高于镇。从社会地位特征看,双星消费者的学习成绩是比较优秀的,他们集中在良好和优秀两个层次;从收入层次看,双星消费者集中在中等及以下收入水平,且各选项的得分情况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下降,低收入阶层消费者是其代表消费者。从生活方式特征看,双星消费者的兴趣爱好较为集中,主要是阅读、体育运动和琴棋书画,其次则是搜集邮票、饰品、古玩等。一些时尚的、新奇的活动,如网络、漫画等,似乎不是他们的兴趣所在。李宁典型的使用情境更为“平民化”,主要集中在平常在校学习,其次则是与家人和朋友逛街,在体育活动的场合双星似乎很少被列入考虑范围之内。

从双星典型消费群体的特征看,他们是年龄在15-22岁之间,主要生活在农村和中小城市及远郊、成绩优秀、收入水平较低、兴趣爱好更为传统、生活方式比较封闭和内敛的一个低年龄群体,双星的典型使用情境则是非专业性的,相对比较安静的普通生活场景。

?百事

从年龄特征看,百事消费者以中学生和大一、大二学生为主,年龄较小,且年龄段比较集中,主要在15-20岁之间,其他几个选项的得分均比较低。从地域特征看,百事消费者集中在省会城市,其次是中小城市,城乡之间有显著的差异。从社会地位特征看,百事消费者的学习成绩相对属于中等偏下,主要集中在较差(得分为13)和一般(得分为12)两个水平,但他们的收入阶层却以中高和高收入水平为代表,其中中高收入阶层是主体,得分明显高于高收入和中等收入阶层。从生活方式特征看,百事消费者的兴趣爱好十分广泛,多种爱好都得到较高的得分。其中最受他们喜欢的是流行音乐、表演、网络、社交交友和体育运动,还有一部分消费者的兴趣爱好是漫画和旅游观光,但较为传统和内向型的爱好,如阅读、搜集、琴棋书画等则不在他们的范围之内。百事的典型使用情境也更为丰富多彩,其中得分最高的是跟恋人约会和跟朋友一起逛街,其次是在酒吧、迪厅娱乐,其他几个情境的得分情况相差不大,且相对得分较低,不足以成为百事的典型使用情境。

综上所述,百事消费者是一群年龄在15-20岁之间、生活在城市、成绩一般或偏差、收入水平中等偏上、兴趣爱好广泛、追求个性与时尚潮流、喜欢开放、刺激的生活方式的青少年,典型的使用情境是充满浪漫、刺激或新鲜感的非传统情境。

?阿迪达斯

从年龄特征上看,阿迪达斯消费者以本科生为主,其次是中学生,年龄阶段主要集中在18-24岁之间,博士职业男性似乎与阿迪达斯距离较远。从地域特

征看,省会城市的消费者是阿迪达斯的主要消费群体,其他中小城市和乡镇的消费者都较少。从社会阶层看,成绩不成为消费者的一个典型特征,各个成绩水平的得分分布都很均匀,但收入特征却明显集中在中等以上的收入阶层。没有人认为低收入群体是阿迪达斯的典型消费者,很少的人认为是中低消费者,但在中等、中高和高收入阶层这三者之间得分却十分近似,几乎没有差异。从生活方式特征看,阿迪达斯消费者的兴趣爱好相对比较广泛,但比较集中,主要有体育运动、流行音乐、表演、社交交友和网络四种,其他的爱好选项的得分很少甚至为零。从阿迪达斯的典型使用情境看,分布比较分散,各场景的得分比较近似,相对较多的场合是与朋友去野外郊游、与家人朋友逛街和平常在校学习。

表5 品牌典型消费者的群体特征

品牌个性

正如前文所述,针对品牌个性测量研究领域的各种研究局限,Aaker提出了品牌个性的大五模型。该模型建立在心理学人类个性的大五模型基础之上,通过对人类个性特征描述形容词的多次筛选和大样本消费者的检验,最终提炼出真挚、刺激、胜任、精致和坚固五个个性维度,参见下表:

表6 Aaker品牌个性大五维度及其特性体现

消费者对一个品牌形象的感知需要经过品牌信息-注意-感知-记忆-联想几个心理过程,因此消费者要对一个品牌的形象作出评价,必然建立在了解和熟悉该品牌的基础之上,必然对被评价品牌有较高的品牌知晓度,即能够做到品牌回忆。因此,在本次研究中消费者被要求通过无提示的品牌回忆首先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品牌,再在大五模型的框架内对该品牌的个性进行评价。调查发现,消费者知晓水平较高的运动鞋品牌分别是耐克(27.34%)、阿迪达斯(12.5%)、李宁(11.72%)、双星(9.38%)、安踏(5.47%)和百事(3.9%)。对照前面各个品牌形象的代表品牌可以发现,品牌形象的鲜明程度与知晓程度之间具有相关关系。形象鲜明的品牌往往能够与竞争品牌明显区分,从而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他们在进行品牌回忆的时候更容易想起该品牌;同时,品牌的知晓水平跟品牌宣传策划活动的规模、频率、深度和广度密切相关,成功的品牌宣传必将把品牌形象传送到消费者的心理,使消费者对品牌个性和形象有一个清晰的感知。

在运用Aaker的大五模型进行品牌个性的测量时,本次研究选择了五大维度下的维度特征作为测量的变量,并将这22个维度特征随即打乱次序,从而保证了测量结果的全面性和稳定性。结果发现:

从五大个性维度看,每一个品牌都具有这五个个性特征,但显现的程度不一样。耐克最为显著的个性特征是胜任,刺激和真挚特征的显现相对较弱,精致特征相对不明显;李宁较为显著的个性特征是刺激,坚固和精致特征的显现相对较弱,胜任和真挚两个特征相对不明显;双星较为显著的个性特征是真挚和坚固,胜任特征相对较弱,刺激和精致特征表现相对不明显;百事较为显著的特性特征是真挚和刺激,胜任、坚固和精致的特征都相对不明显;阿迪达斯较为显著的特征是真挚和胜任,刺激的特征相对较弱,坚固和精致特征相对不明显。

从LSD统计检验(α=0.05)的结果看,不同品牌在不同的维度特征中确实存在显著差异。耐克和阿迪达斯在健康活力特征上具有显著差异;耐克和李宁在聪明、成功、坚固、可靠、值得信赖特征上具有显著差异,耐克和双星在聪明和上流阶层两个维度上具有显著差异;李宁和阿迪达斯在健康活力、聪明、成功、坚固特征上有显著差异,李宁和双星在坚固特征上具有显著差异;李宁和百事在成功特征上具有显著差异;双星和阿迪达斯在健康活力、聪明、上流阶层特征上具有显著差异,结合上述各个个性维度的得分情况可以发现,阿迪达斯比耐克更显真挚,而耐克比李宁显得更为胜任和坚固,比双星则显得更为胜任和精致。阿迪达斯比李宁显得更为真挚、胜任和坚固,双星比李宁更为坚固,李宁比百事显得更为胜任。阿迪达斯比双星显得更为真挚、胜任和精致。上述统计结果参见表(正号表示个性特征更为显著,负号表示更为不显著):

表8 各品牌间差异对比表

消费者个性与品牌个性之间的相关关系

在研究消费者个性与所选品牌个性之间的相关关系时,本研究以中国人格特质“大七”因素模型为测量框架,通过对虚拟人物个性的描述,使之分别对应一种个性特征,并让消费者为具有此个性特征的人选择合适的运动鞋品牌。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9 消费者个性与品牌选择关系表

四、研究结果的深入讨论

1、品牌意识

在消费者品牌意识的测量中,消费者购买产品的影响因素排序和品牌影响程度打分两个测试结果的高度一致,充分验证了研究的原假设:“品牌将影响消费者对以情感性利益为核心价值的产品的选择”。说明在手机、随声听、运动鞋、运动服装和化妆品这五种具有情感性和象征性意义的产品中,品牌的知名度、档次和个性形象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产生了影响。与此同时,这五种产品和占据了消费者最熟悉的运动鞋品牌的前六位,这就意味着消费者购买这些产品时不仅具有强烈的品牌意识,而且品牌选择较为集中,是消费者日常购买行为的主要备选对象,因此研究选择其中的运动鞋作为测量品牌个性的刺激物是完全合理的。

2、品牌典型消费者的群体特征

在测量消费者对不同品牌个性类型的典型消费者的群体特征的感知时,专

业、休闲、朴素、酷和时尚五种个性类型有效地对多个品牌进行了有效的划分,各类型代表品牌的典型消费者群体特征之间在年龄、地域、成绩、收入层次、兴趣爱好等变量之间有显著的差异。

从各个代表品牌的横向比较来看:就年龄特征而言,百事和双星的年龄层相对较低,且年龄段的分布比较集中,跨度较小;阿迪达斯消费者的年龄层稍高一些,但年龄段跨度仍在6岁左右,耐克和李宁消费者的年龄段则跨度较大,大约在10-12岁之间,其中耐克消费者的年龄段起点年龄略小于李宁消费者。就地域特征而言,耐克、百事和阿迪达斯的消费者都集中在省会城市,这一方面跟这三个品牌的高价位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这些品牌所体现的高生活水平有关。李宁消费者也多城市居民,但地域分布较广,包括各种大中小城市,也就是说在消费者看来李宁的“城市化”水平略低于前三个品牌,而双星则被消费者认为最“平民化”的品牌,主要消费群体集中在农村,符合农村消费者对价格和质量敏感的消费特点。就体现在校学生社会地位的成绩和经济收入两个特征而言,消费者认为学习成绩的好坏不是耐克和阿迪达斯消费者的特征,处于不同学习成绩水平的人都可能是它们的消费者;但对双星而言,消费群被认为是学习成绩优秀的人,这与双星“朴素”、“脚踏实地”的形象十分符合。李宁消费者的学习成绩被认为较好,而百事消费者则被认为一般或者较差。从收入特征看,耐克和阿迪达斯都容易受到高收入人群的偏爱,因为他们不仅有经济基础的支持,还有对高生活质量的追求;李宁和百事消费者则被认为是中等收入居多,而双星则被认为是中低及以下收入水平的消费者的首选。就消费者的兴趣爱好而言,耐克消费者被认为是体育爱好者,李宁消费者兴趣较为广泛,双星消费者似乎更偏爱户内和安静活动,百事消费者对展现个性、追逐流行的活动情有独钟,而阿迪达斯消费者则被认为兼有耐克和百事的兴趣爱好。就典型的使用情境而言,耐克因其专业性而成为体育比赛和专业健身运动的代表品牌,李宁则被认为在更为休闲惬意的场合,如在校学习、野外郊游;双星的朴素使其适合较为普通的生活场景,如学习、逛街等;百事的酷使得消费者喜欢在充满浪漫的约会场合或充满刺激的娱乐场合选择百事,而阿迪达斯则因其时尚而成为消费者在一些公众场合,如郊游、逛街等,的选择。

从纵向比较看,每一个品牌个性类型的消费群体特征在年龄、地域、社会地位、生活方式和典型使用情境这五个变量上具有一致性。专业类品牌耐克吸引了平均在14-26岁之间消费者,他们是生活在省会大城市的高收入人群,他们追求生活品味,热爱体育运动,有能力在空余时间去专业健身房锻炼身体,并为自己选择优质优价、经常被作为专业运动员指定品牌的耐克运动鞋。李宁运动鞋则因为休闲舒适的形象,被18-28岁之间的消费者喜爱,他们是生活在城市的中等收入阶层,会享受生活,但又不似耐克消费者那样追求极至,他们在大学生消费者眼中是比较成功的人,学习成绩不错,或者工作上小有成就。由于年龄跨度较大,他们的兴趣爱好比较广泛,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都有属于自己的兴趣。平时在校学习或者空余时间野外郊游时,他们会选择李宁运动鞋来满足自己对舒适的需求,向周围人传达自己讲究一定的生活质量、追求休闲的生活的情感需求。双星运动鞋一直被大多数消费者认为是朴素类品牌的代表,它的消费者年龄偏小,基本没有或仅有很少的经济收入,他们大多来自农村,对生活没有太高的要求,但学习很刻苦,成绩优异。购买运动鞋时他们讲究实用耐穿,注重功能性利益,因此喜欢质优价廉的双星运动鞋。课余时间,他们更喜欢阅读、搜集等较为传统的活动,生活方式相对比较内倾。无论是平时学习还是和家人朋友逛街,他

们都认为双星运动鞋是不错的选择。百事运动鞋的个性和酷使得它深受15-20岁之间的青少年喜欢,他们大多生活在省会大城市,有较高的经济基础,因此有能力去追求流行的东西。他们学习成绩一般,有的还比较差,但他们崇尚个性的张扬,总是走在时代潮流的前面,充满了活力和冒险精神,可以称为是一群创新者。他们喜欢玩音乐、玩表演、玩网络,课余时间喜欢追求浪漫或刺激。因此,对他们而言百事运动鞋无疑是有助于他们突显个性的一个品牌。阿迪达斯的品牌个性似乎介于耐克和百事之间,兼有专业和活力的特征。阿迪达斯的消费者主要是刚进入成年的年轻人,生活在大都市的他们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因此开始追求自己理想的生活质量和方式。他们热爱运动又崇尚时尚,喜欢音乐、表演,喜欢结交朋友。阿迪达斯的运动和时尚的个性形象满足了他们的情感需求,成为郊游、逛街的首选品牌。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品牌个性与典型消费群体的人口特征之间的确存在着直接联系,可以认为消费群体的人口特征是品牌个性的直接表现形式,这就验证了Levy关于品牌个性表现形式的看法。同时,研究发现品牌个性与典型消费群体个性是相会映射的关系,消费者会根据品牌典型消费者的特征对品牌个性形象进行判断和归类,然后又会根据归类后的品牌个性对其典型消费者的特征进行更为全面而清晰的描述,从而使品牌个性与典型消费者的人口特征之间保持了合理而科学的一致性。

3、品牌个性与典型消费群体特征之间的比较

从Aaker的品牌个性“大五”模型测量结果来看,真挚、刺激、胜任、坚固和精致五个维度在中国男性大学生消费者看来能够对运动鞋品牌的个性特征进行概括性的描述,因为各个维度特征在李克特五点量表中的得分均高于2.5,即这些形容词都在较高的程度上反映了该品牌的个性其中,真挚的特征在各个品牌中都得分较高,这可以解释为运动鞋保暖、舒适、保护双脚、适合运动运动的功能性利益使消费者认为把真挚的特征作为大多数运动鞋品牌共同的特征。比较品牌个性和前面品牌典型消费群体的人口特征可以发现,两者的测量结果得到了相互应证,基本一致。作为专业类代表品牌,消费者认为耐克最显著的个性特征是胜任,即可靠的、值得信赖的、聪明的、负责的、成功的,这几个形容词均符合耐克消费者高收入、追求生活质量、喜欢体育运动的群体特征。消费者认为双星运动鞋最显著的个性特征是坚固和真挚,即爱家的、实际的、健康活力的、诚实的、快乐高兴的、坚固的、结实的、户外的、强壮的,其中坚固、结实、实际等个性特征与双星消费者注重质优价廉的功能型利益的特点是吻合的,诚实、爱家的特征很符合农村消费者的群体特征,而健康活力、户外、强壮等特征也与消费者对体育运动的爱好比较一致。百事的显著个性特征被认为是真挚和刺激,特别是刺激,包括精力充沛的、大胆勇敢的、时尚的、幻想的等特征,与百事消费者年轻、充满活力和冒险精神、追逐潮流、喜欢浪漫和刺激的群体特征是完全一致的。阿迪达斯除真挚特征外,在刺激和胜任两个维度上均得分很高,且分别高于百事和耐克,这就进一步证明了前面我们通过典型消费者特征认为阿迪达斯的品牌个性兼有耐克和百事的特征的判断。在测量结果中,值得探讨的品牌是李宁。作为一个休闲品牌,李宁似乎应在真挚、精致、胜任等特征上得分较高,但结果却是在刺激和坚固两个维度上被消费者认为有显著的特征。这与李宁消费群体的特征有一些出入。从本次研究中,我们暂时不能对此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

纵观上述测量结果,我们可以发现专业、休闲、朴素、酷这四大分类与Aaker

的胜任、精致、真挚、刺激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区别在于后者是跨产品种类的品牌个性描述,而前者则更为针对运动鞋这单一产品种类的品牌个性描述。比较可以参见下图:

4、消费者人格特征与品牌个性之间的相关关系

在消费者行为学研究领域,有许多学者如,Gardner和Levy在1955年以及Levy在1959年都对真实的自我形象与产品形象之间的一致性做了研究。他们关注的主要对象是不同产品所投射出来的形象特征。这些学者认为,通常消费者更喜欢选择产品形象与自我形象相一致的产品。根据此理论,本研究假设,消费者会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他人选择符合其个性特征、或者更能突显其个性特征的品牌,而这些品牌的个性特征应该与消费者各个性特征是一致的。结果发现,在某些中国人人格特质的维度上,测量结果基本符合原假设。如消费者认为适合精明能干、外向活跃的人的运动鞋品牌是耐克,适合严谨自制、善良友好的人的品牌是李宁,适合热情豪爽的人的品牌是耐克和百事等,这些选择都基本上使消费者人格特征和品牌个性之间保持了一致性。但仍然有问题值得探讨。耐克品牌被消费者认为几乎适合所有七种个性类型的消费者,双星和耐克两个品牌个性差异十分显著的品牌被同时认为适合淡泊、诚信的消费者,百事被同时认为适合温顺随和和热情豪爽的消费者。对此研究结果,可能的解释是:

1、消费者为自己选择符合自我个性的品牌和为他人选择符合他们个性的品牌两种行为是不同的,因此不能用消费者为他人选择品牌的行为来验证消费者为自我选择品牌时所可能遵循的理论。

2、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中国人人格“大七”因素模型并不适用于消费者行为学领域,因为它没有考虑到消费者在消费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独特的个性特征。

3、被测试者对品牌的熟悉水平限制了他们对品牌的选择,也就是说对某些品牌,如阿迪达斯、耐克、百事等,特别熟悉,以至于在潜意识中不管针对什么个性的消费者都认为是合适的。

5、本研究的局限性

本次研究针对品牌意识、品牌个性以及消费者个性与品牌个性之间的相关关系三个问题对北京大学200名男性大学生消费者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论证了本研究的一些原假设,取得了比较令人满意的结果,但在研究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和局限。

?被测试者对品牌的熟悉程度影响了测量结果

由于问卷设计和抽样设计中很难控制被测试者对运动鞋品牌的熟悉程度,本次研究的样本有效率比较低,仅为63%左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结果的代表性;更重要的样本中因此而可能存在一部分由对运动鞋品牌不太熟悉的测试者填写的问卷,他们可能仅对一两个运动鞋品牌比较熟悉,而其他的品牌则更多地根据广告和主观猜测来进行判断,因此这一部分问卷的统计结果可能会影响这个研究结论的稳定性。

?“大五”模型的直接采用是否给测试者造成语言理解上的障碍

未来保证“大五”模型测量结果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通过对模型进行翻译的方式直接将模型用于品牌个性的测量。但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翻译时我们即要保证中文表述是最接近英文原意的,又要保证这种表述方式不会对被测试者造成理解上的障碍,这中间的平衡全靠研究人员的主观把握。但研究过程中还是发现有些被测试者对其中的一些中文表述表示困惑,因此这些被测试者的数据是否会对研究结果造成实质性的影响还有待考证。

?被测试者是否受到社会期许心理的影响

消费者对品牌个性的感知都是主观的,测试时我们无法看到他们真正的内心活动。因此他们对这些品牌的典型消费者群体特征的描述、对品牌个性的评价和对品牌的选择是否受到了社会期许心理的影响,即没有反映自己真正的感知,而是作出自己认为会得到社会认可的反映,研究者是无法控制的。

?中国人人格“大七”因素模型是否适用

在测量消费者个性和品牌个性之间的相关关系时,测量结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而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却不甚明了。究竟是因为受到了消费者对品牌熟悉程度的影响,还是因为该模型确实不适合这个领域的研究,仍然值得讨论。另外评价一个个性分类模型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是看这些个性类别之间是否能够显著地相互区分?如果大七模型在心理学领域是成功的,那么在消费者行为学领域是否仍然能保持各个个性类别之间的相互独立性?是否需要新的检验?

?测量结果的稳定性

消费者对某一品牌的感知可能与当时测量时特定的周围环境和情境有关,因此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得到的测量结果是否具有实际有效、是否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具有稳定性和一致性,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致谢

从2002年10月成功申请北京大学第一届“校长基金”,开始课题研究到现在,已经一年了。在这一年时间里,这个课题在一直不断地深入和不断地完善,其中牵扯了很多人的心血和努力。

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当我在寒暑假和节日里因为课题研究需要而迟迟没有回家的时候,他们给了我无尽的理解和支持;我要感谢我的导师,光华管理学院市

场营销系的江明华老师,是他无私的帮助和教诲,使我逐渐熟悉科研工作的流程,养成严谨、踏实的科研作风;是他循循善诱的启发和引导,使我在科研工作陷入困境的时候能够豁然开朗,及时走出迷雾,寻找新的方向;我要感谢“校长基金”,不仅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而且在资金上鼎立相助;我要感谢我的同学,是他们运用扎实的专业知识热情地给我指出研究中的不足和失误;我要感谢光华01级的师弟师妹们,是他们不辞辛苦又尽心尽责地帮我在北大校园内发放和回收问卷。最后,我要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和朋友!感谢你们对我、对这个课题无私的帮助!

参考文献:

【1】Susan Fournier: Customers and Their Brands: Developing Relationship Theory in Customers Research , 1998

Journal of Customer Research, vol. 24, Mar, 【2】Jeffrey f. Durgee: Commentary Understanding Brand Personality, 1998

Journal of Customer Marketing, vol. 5, Nov.3 【3】Joseph T. Plummer: How Personality Makes A Difference, 2000

Journal of Customer research, Nov.-Dec, 【4】John l.. Lastovicka, Erich A. Joachimsthaler: Improving the Detection of Personality-Behavior Relationship in Customer Research,1998

Journal of Customer Research ,V ol. 14, Mar.

【5】Kathryn E.A. Villani, Yoram Wind: On the Usage of "Modified"

Personality Trait Measures in Consumer Research, 1975

Journal of Customer Research, vol. 2, Dec.

【6】P. S. Raju: Optimum Stimulation Level: Its Relationship to Personality, Demographics and Exploratory Behavio, 1980

Journal of Customer Research, vol.7 Dec.

【7】Judy A. Siguaw, Anna Mattila, Jon R. Austin: The Brand Personality Scale: An Application for Restaurants,1999

Journal of Hotel and Rstaurany Administration Ouarterly, June 【8】Charles Winick: The Relationship Among Personality Needs, Objective Factors, and Brand Choice: A Re-Examination,1961

Journal of Busniess, vol. 34, Jan, 【9】M.Joseph Sirgy: Self-Concept in Consumer Behavior: A Critical Review

Journal of Customer Research, V ol. 9, Dec,1982 【10】Sampo V. Paunonen, Michael C. Ashton: Big Five Factors and Facets and The Predicition of Behavior,2001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vol.81, 【11】丁家永: 整合营销与心理学《心理学报》2001年第1期【12】黄胜兵、卢泰宏:品牌个性维度的本土化研究

《南开管理评论》2003年第1期【13】张智勇、王登峰:论人格特质的“大七”因素模型

《心理科学》,1997年第20卷

【14】王登峰、崔红:编制中国人人格量表的理论构想

《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作者简介:

庞隽,女,1982年1月26日出生于浙江省湖州市,2000年从浙江省菱湖中学考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在校期间德、智、体全面发展,不仅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学习能力强,而且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社会活动,承担了大量的社会工作,表现出杰出的工作能力。出于对市场营销的浓厚兴趣,利用课余时间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研究潜力和独立科研的能力,并在校内外的科技竞赛中获得了令人满意的好成绩。

感悟与寄语:

北京大学第一届“校长基金”本科生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即将进入尾声,一眨眼一年已经过去了。回想自己从当初一个对科研工作懵懵懂懂的学生,到现在一个工作踏实、思路清晰、具备了一定的独立科研能力的准研究生,心中顿生颇多感触。科研工作是辛苦的,记不清有多少个日日夜夜在冰冷的电脑面前飞快地敲打着键盘;记不清为了发放和回收问卷,有多少回在各个宿舍楼之间来回地跑,直到精疲力竭,两腿发软;记不清有多少次迷迷糊糊的睡梦中还在惦记着未处理的数据和未完成的论文……有太多记不清的辛苦,只因为有太多记忆深刻的快乐和激动。记得第一次看完一大堆导师布置的英文论文时的喜悦;记得第一次设计出问卷得到导师好评时的惊喜;记得接过竞赛获奖证书时的兴奋与激动……科研的酸甜苦辣,恐怕只有深陷其中而乐此不疲的人才能体会得到。

指导老师简介:

江明华,男,现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副教授、副主任。1965年7月出生于四川省,1986、1989、1997年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分别获得经济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先后作为访问学者访问英国赫特福德郡大学商学院(1998年1-12月)和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2001年9月-2002年3月)。

从事市场营销领域的教学和研究。主要教学和培训课程有“营销管理与分析”、“营销案例分析”、“品牌管理”和“服务营销”等。研究成果主要发表于《北京大学学报》、《管理世界》和《金融研究》等学术期刊上。目前,正在主持研究“品牌价值构成要素及其影响因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主要的研究领域为:“品牌战略”和“企业形象”,以及“企业竞争战略”和“(服务)企业的营销导向”。

个性与消费者行为

个性与消费者行为分析 院(系)别管理系 专业市场营销 班级 学号 姓名 任课教师

目录 一、有关个性的各种理论 (1) 1、弗罗伊德的精神分析论 (1) 2、荣格的个性类型说 (1) 3、新弗罗伊德个性理论 (2) 4、特质论 (2) 二、个性与消费者行为的关系 (3) 1、运用个性预测购买者行为 (3) 2、与采用创新产品相关的个性特征 (3) 3、品牌个性 (4) 4、个性与决策 (4) 三、对网络消费者行为的分析 (4) 四、总结 (5)

个性与消费者行为分析 在现代社会的营销过程中,似乎越来越多的把握消费者的心理,这样似乎才是营销过程的制胜之道。而构成消费者千差万别、各具特色的购买行为的心理基础是消费者的个性心理特征。在心理学中把个体身上经常的稳定的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的总和,称为个性。个性的心理结构是复杂的,它包括个性心理倾向(指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世界观等)和个性心理特征(指气质、性格、能力)。人的性格特征是由人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消费者个性心理特征的差异,是通过不同的购买行为表现出来的。因此,研究了解消费者的个性,不仅可以解释他目前的购买行为,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他未来的消费趋向。 一、有关个性的各种理论 1、弗罗伊德的精神分析论 弗罗伊德的精神分析论既是一种动机理论又是一种人格或个性理论。除了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的人格系统以外,弗罗伊德还提出了个性发展的阶段理论。他认为,个性的形成取决于个体在不同的性心理期如何应付和处理相应的各种危机。弗罗伊德将性心理期分为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两性期,在每一时期的结束阶段,个体都将面临某种危机。比如,在口腔期即0-1岁阶段,婴儿的欲望主要靠口腔部位的吸吮、咀嚼、吞咽等活动获得满足,婴儿的快乐也多得自口腔活动。当婴儿即将断奶或不再用瓶子吮吸, 危机就发生了。如果婴儿的口腔需要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个体在成人后就会“固化”(Fixated),在这一阶段,会展现出诸如依赖和过度的口腔活动等行为倾向。弗罗伊德的个性理论是以本能尤其是性本能为基础的理论。 2、荣格的个性类型说 荣格(Jung)曾是弗罗伊德精神分析论的支持者,后因观点不同而自创分析心理学。荣格心理学涉及内容极为广泛,与消费者行为分析尤为密切的首推其个性类型说。根据这一学说,人格结构由很多两极相对的内动力所形成,如感觉对直觉;思维对情感;外倾对内倾等等。具体到一个人身上,这些彼此相对的个性倾向常常是失衡的或有所偏向。例如,有的人更多地凭直觉、凭情感最决策,另

品牌形象塑造

品牌形象塑造 篇一:如何树立品牌形象 如何树立品牌形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品的恢复,人们的消费水平和消费需求也不断提高,人们对商品的要求不仅包括了商品本身的功能等有形表现,也把要求转向商品带来的无形感受,精神寄托。广州尧天品牌策划深知:品牌形象的无形内容主要反映了人们的情感,显示了人们的身份、地位、心理等个性化的要求。品牌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是产品销售的有力武器,良好的品牌形象能带来大的经济效益。 品牌给企业带来产生增值的无形资产,他的载体是用以和其他竞争者的产品或劳务相区分的名称、术语、象征、记号或者设计及其组合,增值的源泉来自于消费者心智中形成的关于其载体的印象。 那么,我们如何来树立企业的品牌形象呢? 1.重视品牌定位 由于品牌定位是使品牌在社会公众心目中占有一个独特的、有价值的位置的行动,也就是勾勒品牌形象,因此可以想象品牌定位对品牌形象的影响有多大。品牌定位过高、定位过低、定位模糊或定位冲突都会危害品牌形象。 2、重视产品与服务质量 质量是品牌的基石,所有强势品牌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质量过硬。一项民意调查显示,有%的中国人都认为名牌就是“产品质量好”。在

质量方面,企业永远应该走在市场需求的前面,走在消费者的前面。企业为了提高产品与服务质量,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近年来中国企业所进行的质量认证,就是这方面工作的一部分。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会强化品牌形象,形成良好的品牌信誉。 3、加强品牌管理 加强品牌管理首先要求企业高层领导亲自过问品牌问题,把形象塑造作为企业的优先课题,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像抓产品质量一样来抓品牌形象塑造。这样做,更有利于把品牌形象和企业愿景与经营理念结合起来,或者说把企业的愿景和经营理念反映在品牌形象上。其次,要树立全体员工的品牌意识,使员工共享品牌知识,熟悉品牌识别,理解品牌理念,表达自己的品牌形象。员工明白了塑造品牌形象的重要意义,就会产生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而形成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品牌管理的另一个核心问题是要在企业内部建立起特有的理念体系和运作机制,建立起科学的组织架构和严密的规章制度,这是实施品牌管理的组织保证。最后,由于品牌形象的塑造流程长、环节多,企业内外方方面面的人、事、物等都要包括进去,是一项立体的、多维的、动态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因而需要全程品牌管理。 4.优化品牌设计 对品牌名称、标志和包装进行设计是突出品牌个性、提高品牌认知度、体现品牌形式美的必由之路和有效途径,是塑造品牌形象必不可少的步骤。不仅要对品牌识别的各要素进行精心策划与设计,还要

品牌战略定位的重要性分析

品牌战略定位的重要性分析 全球化特征增强,区域化减弱,竞争更激烈,合作更普遍的市场转变中,某些元素却是始终不能被忽视,甚至扮演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那就是品牌。“品牌!品牌!!品牌!!!……”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这种呼声就越来越响。美国市场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认为,区别专业营销者的最佳方式也许是看他们是否拥有对品牌的创造、维持、保护和扩展的能力。在60年代品牌大师大卫·奥格威就提出了品牌形象的主张,认为在产品销售中声誉和形象比任何一个具体的产品特色都重要。而人们购买某种商品并不仅仅是因为商品本身的原因,而是他们往往要把这种商品的品牌与某种特殊的形象联系在一起。一提起香烟人们就会想到万宝路、555牌;提起车就想到了奔驰、宝马、丰田;提到品牌定位手表就想到了劳力士;提到饮料就想到了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七喜。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靠的就是品牌立足和生存。品牌的魔力是不想而知的,品牌本身就是财富。 在产品越来越同质化的今天,要成功打造一个品牌,品牌定位已是举足轻重。以差异化为指导的定位路线显得越来越重要。差异或定位是产品或服务具有的一个特殊的形象,然后把这一特殊的形象植入消费者的头脑中,从而在消费者心中有一个独特的位置。它让产品的品牌富有个性,诉求消费者关心,且是竞争对手所没有的东西,以此来占领消费者的心智,诱导消费者的购买。 Differentiate Or Die一书中,特劳特总结了8种现今对差异或定位品牌起作用的理论: 1.做第一名:哈佛大学一直被认为是全美排名第一的大学,赫兹公司在全球汽车租赁业务上领先于安飞士公司,惠普在桌面型激光打印机中处于领先。因此,能够成为第一名对品牌的长期差别化是一个非常好的基础。有时候,第一名能发挥非常好的作用以至于你的品牌名称会成为某类产品或行为的普通代名词。 2.拥有一种属性:特劳特强调说要利用属性作为品牌差别化的方法必须要牢记以下两条:(1)你不能拥有和竞争对手一样的属性。(2)你的竞争对手可能会使你的属性变得对你不利。 3.成为最强大的:例如:林肯是全美最畅销的豪华汽车。 4.拥有一种传统。 5.成为某方面的专家。 6成为人们的首选:人都有这样一种习惯。别人想要的东西他才想要。而耐克是篮球巨星们最离不开的鞋。泰诺是医院最愿意使用的镇痛药,所以让你的品牌成为热门,为人们所优先选择。 7.拥有一种独特的性能。 8.成为最新的。转贴于中国论

品牌个性塑造六大法则

品牌个性的塑造不是以企业和企划人的意志而转移,品牌个性塑造也不单与品牌的定位有着很大的关系,同时与产品的属性、服务特征、包装设计、广告风格、视觉符号、使用者、公共关系、品牌的历史、企业的领导者等诸多因素,对品牌个性树立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因此,塑造品牌的个性,企业要有系统化、规范化,要遵守以下六条原则进行。 1、精确品牌定位、锁定沟通人群 准确的品牌定位是塑造品牌个性前提和基础,而品牌个性是品牌定位的最直接体现,二者之间既有联系者又不完全相同。品牌个性并不象品牌的标识那样直观,可以看得见摸得着,品牌的个性是一种感觉,而这种感觉也会变化的,存在于消费者心灵深处,将会直接影响它对品牌的直接感官,甚至购买决策,因此,塑造品牌个性也要考虑目标消费者的未来期望,才能实现长时间与消费者的共鸣。 例如SH酒品牌定位不断的改变,导致其个性也飘忽不定。SH酒品牌广告诉求我可以看出他的定位是不稳定地,它从最初的“东奔西走要喝SH好酒”到“男人喝酒不需要一种理由”到“喝SH粮液,共赢天下”再到“平和五年”在到“中国性格”等,消费者不知道它的定位是什么?价值主张是什么?其品牌的个性自然也给人一种摇摆不定的感觉,一个没有个性的品牌,是很难与消费者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那么这势必要影响品牌的发展。我们说形象可以赢得好感,而个性可以获得崇拜和信仰。如果SH酒品牌不改变这种做法,既没有赢得消费者好感,也很难赢得崇拜和信仰。那么其市场就很难有较大的提升,不但如此,其品牌价值也会随着品牌个性的缺失,而不断流失。 当然,品牌个性塑造要锁定沟通人群。其实品牌定位就是锁定目标消费者和沟通对象。品牌在与消费者沟通的同时也是让消费者了解和认知品牌个性的过程,从而与消费者建立一种情感关系。因此塑造品牌个性的前提条件,就是要锁定及满足目标消费者的需求,打动消费者的内心世界。例如洋河蓝色经典为什么在近年为什么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原因是其品牌个性给人一种伟大、宽广、大度男人胸怀的感觉,它瞄准的目标消费者就是中高收入阶层,其品牌的个性正好迎合这一消费群体的需求,“比海更宽广的是男人的情怀” 一句的经典广告诉求,深深地打动了消费者。 综观中国的品牌,即使一些大品牌其品牌的个性十分缺失,其市场成长靠的不是品牌力,而是特别的历史时期、广告狂轰滥炸、产品的卖点及促销等,但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品牌个性形象

第四章品牌个性形象 第一节品牌个性 一、品牌个性的内涵 (一)、什么是人的个性。1、首先个性指的是一个人的内在稳定特性; 2、其次这些稳定特性是可以通过其外现的行为进行观察; 3、再次这些行为是前后一致的或者说是协调的,可以理解的; 4、最后,这些行为特性是与其他人在相同或相似情况下的展示的特性是明显不同。(二)、什么是品牌个性。品牌个性是产品或品牌特性的传播以及在此基础上消费者对这些特性的感知。 品牌五大个性要素可以细分为15个面相特征 1、纯真(如康柏、柯达) (1)、纯朴面相:家庭为重的、小镇的、循规蹈矩的、蓝领的、美国的 (2)、诚实面相:诚心的、真实的、道德的、有思想的、沉稳的 (3)、有益面相:新颖的、诚恳的、永保年轻的、传统的 (4)、愉悦面相:感情的、友善的、温暖的、快乐的。 2、刺激(如保时捷、法拉利、MTVchannel) (1)、大胆面相:极时髦的、刺激的、不规律的、俗丽的、煸情的 (2)、有朝气面相:酷酷的、年轻的、精力充沛的、外向的、冒险的

(3)、富想象面相:独特的、风趣的、令人诧异的、有鉴赏能力的、好玩的 (4)、最新面相:独立的、现代的、创新的、积极的 3、称职(如海尔、麦当劳、IBM、华尔街时报) (1)、可信赖面相:勤奋的、安全的、有效率的、可靠的、小心的 (2)、聪明面相:技术的、团体的、严肃的 (3)、成功面相:领导者的、有信心的、有影响力的 4、成熟(如:奔驰、凌志、露华浓) (1)、上层阶级面相:有魅力的、漂亮的、自负的、世故的 (2)、迷人面相:女性的、流畅的、性感的、高尚的 5、粗犷(如万宝路、李维斯、耐克) (1)、户外面相:男子汉气慨的、西部的、活跃的、运动的 (2)、强韧面相:粗野的、强壮的、不愚蠢的。 注1:许多品牌是诸多个性要素的混合体,一项品牌多少掺杂了不同程度的五大个性要素,综合成复杂的个性,只是某个个性特征比例较大,则品牌在整体上显示出该项个性特征,对于一个品牌是可以跨越多个个性面相的, 注2:在同一个性要素下,不同品牌可选择不同的面相。奔驰——自负的、世故的;露华浓——性感的、高尚的

关于品牌形象塑造的几点建议

关于品牌形象塑造的几点建议 孙子云:先胜而后求战。商场如战场,而品牌形象就是企业的战略角色。事实上,无论承认与否,今天很多商业界的领先者多忽视战略,而重视战术,从微商角度思考,江小鱼认为,战略是品牌形象,战术是顶层模式。对于企业而言,忽视战略是极其危险的信号。你要在开战之前认真思考和确认战略,才能赢得战役的胜利。 在当今时代,市场格局变化飞快,蓝海开始变红,红海则越来越红,这对于企业发展是挑战也是机遇。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想在芸芸企业中突破重围,要具备的不仅是加快创新、加强新品研发的速度,更重要的还是要建立起巩固的企业品牌形象。 问题来了,什么是品牌?品牌是什么?或许读者会认为这是同一个问题,但事实并非如此,“什么是品牌,品牌是什么”这是完全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对企业而言,企业面对市场及消费者的形象高度决定品牌价值;对消费者而言,消费者对产品及企业的认知程度决定该企业品牌是否成功。成功的品牌往往能够主导消费市场,例如天猫、苹果,天猫让网购成为消费者的生活日常,苹果则让消费者离不开智能手机,他们无一不在改变或主导整个消费市场。反之,失败的品牌只能跟着市场随波逐流。 由此可见,塑造品牌就是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良好形象,取得信赖及认同的过程。品牌大师常说的一句话“好的品牌自己会说话”,拥有良好产品质量基础及形象的品牌,不仅可以实现品牌自动传播,还能调动消费者的兴奋点,让消费者愿意将产品进行循环分享,这也正正贴合微商思维就是消费者的社交分享经济的核心价值。

因此,品牌形象的塑造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但是许多企业却选择忽视这一点,能意识到的却对品牌建设无从下手,所以在这,江小鱼给大家分享几点建议: 公关传播是建立品牌信赖的有效途径 众所周知,当一款新产品推出市场的时候,企业都会召开一场盛大的新品发布会,苹果公司的成功,带领了国内电子科技品牌如华为、小米等对发布会形式的改变,这能从中体现出品牌对公关传播的投入力度也越来越大,对品牌形象的塑造也越来越重视。在微商市场里,品牌起盘阶段,我们都会给品牌方策划一场线下战略启动会活动,而这场启动会活动,就是品牌在进入市场的第一个公关传播行为。 2018年9月,由我们公司独家担任顶层模式设计及起盘策划服务方的南京极燕·老料燕窝,在我们团队的帮助下,携手广东广播电视台,联合全体品牌联创,成功举办“极燕·老料燕窝战略启动会”活动,活动的召开加深了消费者对极燕·老料燕窝“人人可以喝,天天可以喝”的品牌形象记忆,并成功将品牌发展战线从南京连线至广东。回望整个起盘阶段,从8月的南京战略启动会开始,经过半个月的线上卡位活动,到9月在广州举办的广东战略启动会,短短一个月内成功回款突破300万佳绩,为未来品牌在微商路上的发展打下坚固基础。 此外,同样由本公司独家担任顶层模式设计及起盘策划服务方的云南美容饮品品牌“易丽得”、山东眼部健康护理品牌“翌辰”、广西大健康养生品牌“盤王谷”等,均通过成功举办线下战略启动会,让企业的对外品牌形象瞬间得到提升,并顺利赢得消费者的信赖。

品牌战略定位的重要性分析

品牌战略定位的重要性分 析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品牌战略定位的重要性分析全球化特征增强,区域化减弱,竞争更激烈,合作更普遍的市场转变中,某些元素却是始终不能被忽视,甚至扮演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那就是品牌。“品牌!品牌!!品牌!!!……”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这种呼声就越来越响。美国市场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认为,区别专业营销者的最佳方式也许是看他们是否拥有对品牌的创造、维持、保护和扩展的能力。在60年代品牌大师大卫·奥格威就提出了品牌形象的主张,认为在产品销售中声誉和形象比任何一个具体的产品特色都重要。而人们购买某种商品并不仅仅是因为商品本身的原因,而是他们往往要把这种商品的品牌与某种特殊的形象联系在一起。一提起香烟人们就会想到万宝路、555牌;提起车就想到了奔驰、宝马、丰田;提到品牌定位手表就想到了劳力士;提到饮料就想到了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七喜。在全球化的今天,靠的就是品牌立足和生存。品牌的魔力是不想而知的,品牌本身就是财富。 在产品越来越同质化的今天,要成功打造一个品牌,品牌定位已是举足轻重。以差异化为指导的定位路线显得越来越重要。差异或定位是产品或服务具有的一个特殊的形象,然后把这一特殊的形象植入消费者的头脑中,从而在消费者心中有一个独特的位置。它让产品的品牌富有个性,诉求消费者关心,且是竞争对手所没有的东西,以此来占领消费者的心智,诱导消费者的购买。 Differentiate Or Die一书中,特劳特了8种现今对差异或定位品牌起作用的理论: 1.做第一名:哈佛大学一直被认为是全美排名第一的大学,赫兹公司在全球汽车租赁业务上领先于安飞士公司,惠普在桌面型激光打印机中处于领先。因此,能够成为第一名对品牌的长期差别化是一个非常好的基础。有时候,第一名能发挥非常好的作用以至于你的品牌名称会成为某类产品或行为的普通代名词。

浅谈如何塑造品牌的市场个性

浅谈如何塑造品牌的市场个性 李国进 【摘要】在充满竞争的市场上,充斥着各色各样的品牌。品牌要想让消费者过目不忘,就必须拥有特殊的文化内涵和气质即品牌个性。本文以品牌个性化为落脚点,结合东成红木品牌塑造实际情况,在分析了品牌个性化塑造问题的基础上,对如何更好的塑造品牌市场个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品牌个性塑造东成红木 一、品牌个性的含义 个性,原义是心理学上的概念,是指个人对他人或者环境的交往方式和反映方式的特征,并通过个体表现出来,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品牌个性,品牌像人一样在消费者面前呈现出独特的特征。简言之,品牌个性是在品牌定位的基础上的人格化。为什么年轻人大都喜欢喝可口可乐,成功的商业人士大都喜欢坐奔驰车?因为可口可乐代表着活力、激情,奔驰车代表着大气、稳重、高档、高品位。 大量经验事实表明,消费者总是喜欢符合自己个性的品牌。所以。一个品牌要想有效地吸引住目标消费者。,就必须要具有鲜明的个性并明白无误地并向他们展示出来这类个性。西方品牌专家奥格威曾指出,最终决定品牌市场地位的是品牌的总体性格,而不是非产品间微不足道的差异。

二、品牌市场个性的特征 (1)内在的稳定性。 一般来说,品牌个性都需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因为稳定的品牌个性是持久地占据顾客心理的关键,也是品牌形象与消费者体验相结合的共鸣点,。如果品牌没有内在的稳定性,以及相应的行为特征的话,那么消费者就无法辨别品牌的个性,自然就谈不上与消费者的个性之相吻合了,消费者更也不会主动地选择这样的品牌,最终失去品牌的魅力。 (2)外在的一致性。 品牌可以充分表现真正的自我与追求。选择怎样的品牌,如何体现人的生活方式、兴趣、爱好以及希望,品牌给每个人提供了展示个性的机会。比如目前的中国汽车消费市场,你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商场精英一般不选择奥迪、大学教授一般不选择奔驰、政府官员一般不选择宝马,原因是什么呢?这些品牌彰显的个性与消费群体的性格不相符,正好说明了品牌个性与消费群体的个性相一致的重要性,从精神层面上真正打动消费者,从而促进了产品的销售,实现了品牌价值。 (3)明显的差异性。 从根本上来说,品牌个性的目的就是帮助消费者认识品牌、区隔品牌,以致让消费者接纳品牌。比如,宝洁公司在日化产品的细分品牌上,就有飘柔、海飞丝、潘婷等多个品牌,它们各自的表现也都取得非常成功,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它们在产品细分功能上,提炼出单一的独特卖点,针对不同消费者的利益需求,塑造出不同的品牌个性,使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从而实现了细分品牌的区隔,,最终达到了多品牌经营目的。(4)强烈的排它性。 如果品牌个性得到了目标消费者的共鸣和接纳,它就会表现出强烈的排它性,建立起品牌的“防火墙”,使竞争品牌无法模仿,有利于品牌持续的经营。比如,柯达的纯朴、顾家、诚恳;微软的积极、进取、自我。这些品牌具有的鲜明个性,不但吻合了目标消费者群体的个性,征服了很多的潜在消费者,它们的品牌个性表现出强烈的排它性,使竞争对手无法模仿,难于抗衡。 三、塑造品牌市场个性的实现意义 (1)品牌个性是产品持久差异化的真正根源

香奈儿品牌个性和其忠诚消费者个性契合度分析

香奈儿品牌个性和其忠诚消费者个性契合度分析 一、引言 “品牌的真正本质就是围绕基本产品和服务而形成的价值和效应。建立品牌个性,就是建立一种象征,它能代表购买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的想法和追求,于是,附加内容便有了实际意义。 通过激发强烈的情感效应,品牌个性可以加强品牌与消费者的联系。这种效应来自于情绪感召力的拉动作用。” 而衡量一个品牌的品牌个性塑造成功与否,关键看其品牌个性与目标消费者个性契合程度如何。一般来说,契合度越高说明该品牌情绪感召力越强。但也有学者认为契合度过高,会使品牌丧失特点,失去“被崇拜”的心理地位,反而使情绪感召力降低。 那么,对于奢侈品行业来说,怎么的契合度才可算是比较理想的。对于传奇的奢侈品品牌——香奈儿来说,其卓越的市场地位是否与一个合适的个性契合度有关。本文将通过一系列实验分析,为此问题找到答案。 二、品牌个性的内涵和价值 (一)什么是品牌个性 要讨论品牌个性就要先明白什么是个性。 1、个性的定义 个性是指在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特点的总合,也是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由于人的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影响不同,就使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和行为方式形成了千差万别的个性差异。如在性情上,有人活泼热情,有人沉着文静;在行为方式上,有人急忙潦草,有人稳重细致等。个性类型是指在一类人身上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组合。 2、个性的特点 (1)个性既反映个体的差异性又反映了人类、种族和群体的共同心理特征。“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2)其次,个性具有一致性和稳定性; (3)最后,个性并非完全不可改变。生活中的某些重大事件,如小孩的出生,亲人的去失,离婚等都可能导致个性的改变。 3、个性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个性与选择和使用产品或品牌相关关系有限;这可以根据经典案例“伊万斯(Evans)汽车选择试验”来说明。 几个后续研究虽然发现了关于个性与产品选择和使用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的证据,但个性所能解释的变动量是很小的。迄今为止,即使是颇具结论性的研究中,个性所能解释的变动量也不超过10%。个性对行为只有较小的预测力,实际上并不奇怪,因为它只是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众多因素中的一个因素而已。即使个性特征是行为或购买意向的有效的预示器,能否据此细分市场还取决于很多条件。

如何树立品牌形象

如何树立品牌形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品的恢复,人们的消费水平和消费需求也不断提高,人们对商品的要求不仅包括了商品本身的功能等有形表现,也把要求转向商品带来的无形感受,精神寄托。广州尧天品牌策划深知:品牌形象的无形内容主要反映了人们的情感,显示了人们的身份、地位、心理等个性化的要求。品牌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是产品销售的有力武器,良好的品牌形象能带来大的经济效益。 品牌给企业带来产生增值的无形资产,他的载体是用以和其他竞争者的产品或劳务相区分的名称、术语、象征、记号或者设计及其组合,增值的源泉来自于消费者心智中形成的关于其载体的印象。 那么,我们如何来树立企业的品牌形象呢? 1.重视品牌定位 由于品牌定位是使品牌在社会公众心目中占有一个独特的、有价值的位置的行动,也就是勾勒品牌形象,因此可以想象品牌定位对品牌形象的影响有多大。品牌定位过高、定位过低、定位模糊或定位冲突都会危害品牌形象。 2、重视产品与服务质量 质量是品牌的基石,所有强势品牌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质量过硬。一项民意调查显示,有90.6%的中国人都认为名牌就是“产品质量好”。在质量方面,企业永远应该走在市场需求的前面,走在消费者的前面。企业为了提高产品与服务质量,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近年来中国企业所进行的质量认证,就是这方面工作的一部分。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会强化品牌形象,形成良好的品牌信誉。 3、加强品牌管理 加强品牌管理首先要求企业高层领导亲自过问品牌问题,把形象塑造作为企业的优先课题,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像抓产品质量一样来抓品牌形象塑造。这样做,更有利于把品牌形象和企业愿景与经营理念结合起来,或者说把企业的愿景和经营理念反映在品牌形象上。其次,要树立全体员工的品牌意识,使员工共享品牌知识,熟悉品牌识别,理解品牌理念,表达自己的品牌形象。员工明白了塑造品牌形象的重要意义,就会产生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而形成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品牌管理的另一个核心问题是要在企业内部建立起特有的理念体系和运作机制,建立起科学的组织架构和严密的规章制度,这是实施品牌管理的组织保证。最后,由于品牌形象的塑造流程长、环节多,企业内外方方面面的人、事、物等都要包括进去,是一项立体的、多维的、动态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因而需要全程品牌管理。 4.优化品牌设计 对品牌名称、标志和包装进行设计是突出品牌个性、提高品牌认知度、体现品牌形式美的必由之路和有效途径,是塑造品牌形象必不可少的步骤。不仅要对品牌识别的各要素进行精心策划与设计,还要使各要素之间协调搭配,形成完整的品牌识别系统,产生最佳的设计效果。 5.重视社会公众,做好公关与广告 公关与广告对品牌的而言,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其重要性不言自喻。品牌形象最终

品牌定位策略(21种定位方式)

品牌定位策略 品牌定位是对细分市场的产品或服务在目标顾客的脑海里确定一个合理的位置。定位的基本原则不是去创造某种新奇的或与众不同的东西,而是去操纵人们心中原本的想法,去打开联想之结。 品牌定位的目的就是将产品或服务转化为品牌,为品牌确定一个适当的市场位置,反映品牌在顾客头脑中形成具体而确切的含义,使产品或服务在顾客的心智中占领一个独特的地位。 品牌定位能够使企业与顾客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为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开发和营销活动指引方向。 品牌定位需要有三个原则:一是鲜明性,表明产品特色或服务属性;二是延展性,预埋产品或服务的扩张策略,满足不同顾客需求;三是独特性,区别于竞争对手。 品牌定位的二十一种方法介绍: 1.抢先定位。 指发现顾客心智中有一个富有价值的阶梯或位置无人占据,企业就要第一个全力去占据它。 如摄影的“柯达”(Kodak)、复印的“施乐”(Xerox)、租车行业的“赫兹”(Hertz)、可乐中的“可口可乐”(Cocacola)、电器中的“通用”(General Electric)、轮胎中的“固特异”(Goodyear)、电脑中的IBM、快餐中的“麦当劳”(McDonald's)等。 早在1992年的时候,高露洁发现中国市场的众多牙膏品牌诉求的是清新口气、洁白牙齿、消炎止痛等等,而对牙膏类别中最大的心智资源“防止蛀牙”却没有一个品牌全神贯注去抢占。 高露洁根据美国牙膏市场的经验知道,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顾客必然对防止蛀牙的关注会越来越强,于是迅速进入中国市场,开始了十多年来单一而集中的诉求:防止蛀牙。今天,我们一想到防蛀牙膏就能迅速想到高露洁。 2.功能定位。 顾客购买产品主要是为了获得产品的使用价值,希望产品具有所期望的功能

浅论塑造企业品牌形象

浅论塑造企业品牌形象 [摘要] 现今社会,市场竞争异常的激烈,生产与销售已不再是企业发展的单纯目标,现在更多的在于整合企业内外有效的资源, 利用公关手段,促进企业与相关受众之间的了解,增加信任感,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企业公关由众多要素构成,而企业品牌( 经济组织)是企业公关的主体要素。若拥有了众所周知的品牌,花在销售上的时间和心血即可大幅降低。品牌的形象代表你对客户所做的承诺,以及客户对于你达成承诺能力的判断,客户在你开展促销之前就认可了品牌背后所代表的品质。 [关键词] 公关手段;企业品牌;经济;品牌形象 一 一个品牌形象的建立需要长期的经营与积累。视觉形象的一致性,使得相关受众对品牌形象形成长期沉淀,从而加深对品牌的认识。视觉形象一致性的关键就在于品牌视觉载体这点上,因为相关受众是直接通过品牌视觉载体如标志、名片等来认知品牌的性质、价值、理念等品牌要素的。品牌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价值理念的集中体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主要依托,是企业开拓占领市场的标签和通行证。品牌形象是一个企业形象的物质基础,是一个企业产品的质量、性能、设计、价格等要素在社会公众当中的整体表现。“可口可乐”总裁曾经说过:假如有一天我的生产企业被一把火全部烧光,我仅用这几个字母

就可以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贷款。可见,品牌的价值和作用之大。所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越早注意品牌形象的建立,对于品牌形象的积累便越有利。作文/zuowen/ 品牌形象简称VIS,即视觉识别系统,包括:(1)基础部分:品牌标识、标准字体、品牌色彩体系、标志字体组合规范等;(2) 应用部分:名片、信纸、信封、传真纸、资料袋、路牌、交通工具、服饰等;(3)终端形象店部分,现在随着“品牌个性服务”的完善,这一部分将会越发显得重要。而其中基础部分系统的建立有效地指导了应用部分系统的延展和执行,应用部分系统又是基础部分系统的延续。比如,京东方品牌的建设。京东方主要业务是各种核心显示器件的研发制造和显示器整机的EMS服务,用企业形象、技术、产品、服务来推动京东方的品牌建设,这体现了京东方创新技术与管理,以及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显示产品和服务的企业使命。京东方的品牌定位策略是以B2B的行业客户为主体并辐射大众,以“卓越光电,创新”为品牌核心价值,其品牌表现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众与利益相关者对于京东方的信赖。品牌是一种不断超越、不断创新的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品牌内在动力的核心是“价值、文化、个性”,并且与企业的阶段性总体战略紧密结合。京东方根据所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特点,为其自身量身打造品牌推广策略,在品牌的不同阶段,广告承载着不同的任务与使命。经过多年的积累,现在的京东方在品牌建设实践中总结出一套适用于自身发展的品牌建设和推广模式,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思想力与行动力是相一致的,所以一定要站在品牌战略的高度来策划全局。代写论文

关于企业品牌形象的塑造

关于企业品牌形象的塑造 本人为您整理了品牌形象的塑造,站内容每天更新,欢迎大家时时关注哦! 1,前言 在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现代社会里,人民根据商标认牌购物已成为当今发展的趋势,家也越来越重视名牌效应给带来的巨大商业利益。品牌群的形成和市场发展定位代表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象征。以市场为中心的形象战略和品牌形象经营风起云涌。消费品牌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人们心向往之的选择。我国加入WTO后,的发展面对的是一个以传媒、通讯和络覆盖着的全球信息化时代,形象的塑造和品牌经营就有成为产品生产力和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因此,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开展对品牌形象塑造问题的系统研究,势在必行。这一研究无疑有利于在市场份额的竞争中规避风险,提高我国产品和品牌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品牌形象的塑造对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我国在塑造形象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问题。如品牌战略意识的缺乏,错误的品牌塑造认知,不准确的品牌形象定位,形象的随意更改等问题。这些存在的问题从长期看不利于国家民族品牌的构建,短期看不利于品牌形象的树立,不利于利益的维护。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一些合理有效的措施,如树立品牌意识,推行品牌战略,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个性化方案等方法促进良好品牌形象的塑造。由此观之,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开展对品牌形象塑造问题的系统研究,势在必行。这一研究无疑有利于在市场份额的竞争中规避风险,提高我国产品和品牌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2 认识品牌、品牌形象与品牌形象塑造 品牌 品牌的定义 美国市场营销协会定义委员会曾给品牌下了一个定义:品牌是指打算用来识别一个(或一群)卖主的货物或劳务的名称、术语、记号、象征、设计或其组合,并打算用来区别一个(或一群)卖主或其竞争者。 目前,理论界对于品牌的定义有多种,现列举如下: 1、品牌是指组织及其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有形和无形的综合表现,其目的是借以辨认组织产品或服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区别开来。 2、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图案,或是他们的相互组合,

品牌定位策略

品牌定位策略(一) 核心提示:品牌定位的目的在于创造鲜明的品牌个性,塑造独特的品牌形象,从而满足目标消费者的需要。品牌定位是一项颇具创造性的活动,没有固定模式。因为假如存在固定模式,品牌之间的差异性就会大大减少,品牌的影响力也会随之减弱,品牌存在的价值将大打折扣。 据不完全统计,常见的和近年来出现的品牌定位策略有数十种之多,其中不少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相互组合,以达到更好效果。以下简要介绍一些最常见的品牌定位策略。 一、首席定位 首席定位是追求成为行业或某一方面“第一”的市场定位。“第一”的位置是令人羡慕的,因为它说明这个品牌在领导着整个市场。品牌一旦占据领导地位,冠上“第一”的头衔,便会产生聚焦作用、光环作用、磁场作用和“核裂变”作用,具备追随型品牌所没有的竞争优势。施乐是复印机品牌的第一,ibm的总体实力比施乐公司要雄厚得多,但ibm公司生产的复印机总是无法与施乐竞争;柯达进军“立即显像”市场,与“拍立得”竞争,结果也只是占领了很小的市场份额。首席定位的依据是人们往往只注意“第一”、对“第一”的印象最为深刻的心理规律。例如第一个环球航行的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等。在信息爆炸、商品经济发达的今天,品牌多如过江之鲫,消费者只会记住那些排名靠前的品牌,特别是第一品牌,而对大多数品牌毫无记忆。 品牌一旦成为行业“第一”,只要企业善于经营,不断创新,就能一直保持这一地位。从1923年开始,美国可口可乐(coca-cola)、高露洁(colgate)、吉列(gillette)、固特异(goldyear)、好时(hershey?s)家乐氏(kellogg?s)、柯达(kodak)、立顿(lipton)、曼哈顿(manhattan)、纳贝斯克(nabisco)等十大品牌,除曼哈顿之外,其余9种至今仍然保持着第一的优势。 当然并不是所有企业都有实力运用首席定位策略,只有那些规模巨大、实力雄厚的企业才有能力运作。对大多数企业而言,可以开发品牌某些方面的竞争优势,并取得竞争的定位。例如迪阿牌(dial)香皂是除臭香皂的第一,波斯克牌赛车是小型运动跑车的第一,等等。 二、加强定位 加强定位就是指在消费者心目中强化自身形象的定位。当企业无法从正面打败对手,或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时,可以有意识地突出品牌某一方面的优势,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从而获得竞争的胜利。七喜汽水告诉消费者“不是可乐”;亚都恒温换气机告诉消费者“我不是空调”;理查逊·麦瑞尔公司知道自己的产品不是康得和dristan的对手,于是就将自己的感冒药nyquil定位为“夜感冒药”,告诉消费者这是一种在晚上服用的新药,从而获得了成功。 三、比附定位 比附定位即通过与竞争品牌的比较来确定自身市场地位的一种定位策略。其实质是一种借势定位或反应式定位。借竞争者之势,衬托自身的品牌形象。当几乎所有的汽车厂商都在追求把小汽车设计得更长、更低、更美观的时候,金龟车显得既小又难看。若用传统方法推销,势必要想方设法掩饰缺点、夸大优点,如把照片拍得更漂亮,去宣传金龟车特有的质量

塑造品牌个性的十个关键因素

塑造品牌个性10个关键因素 2010-10-20 | 所属分类[ It产品 ] 暂无评论 奥格威所说:“最终决定品牌的市场地位的是品牌本身的性格,而不是产品间微不足道的差异”,其实,他说的品牌性格就是品牌个性。那么,如何塑造品牌个性呢? 在残酷的市场竞争里,具有品牌个性的产品,消费者往往乐意地购买,为什么呢?因为品牌个性切合了消费者内心最深层次的感受,以人性化的表达触发了消费者的潜在动机,使它选择代表自己个性的品牌,从而把品牌价值突显出来。换句话来说,品牌个性是品牌价值的核心表现,要想提升品牌价值,就必须塑造出鲜明的品牌个性,否则,品牌就会被淹没在市场的汪洋大海中起不了波澜。 第一步、谙熟品牌个性特征。 品牌个性是品牌的人性化表现,它具有品牌人格化的独特性,如果一个品牌没有人性化的含义与象征,那么这个品牌就会失去了个性。因而,品牌的个性特征是由人的个性特征所决定的,同时,谙熟这些特征,才有利于品牌个性的塑造。而品牌个性的特征是多方面的,它主要表现为如下四个特点:(1)品牌个性具有内在的稳定性。 一般来说,品牌个性都需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因为稳定的品牌个性是持久地占据顾客心理的关键,也是品牌形象与消费者体验相结合的共鸣点,如果品牌没有内在的稳定性,以及相应的行为特征的话,那么消费者就无法辨别品牌的个性,自然就谈不上与消费者的个性相吻合了,消费者也不会主动地选择这样的品牌,最终失去品牌的魅力。比如,中国牛奶品牌蒙牛,虽然它有很高的知名度,但是在品牌个性的塑造方面,就不能不让人感到遗憾,为什么呢?从它的所有品牌传播活动中可以看出,它只是“为求名而造名”,没有表现更多的品牌个性,从“大草原”概念,到“神五”事件,再到赞助“超级女声”,品牌诉求也从“自然环保”到“爱国精神”再到“健康概念”,而它的品牌个性是什么呢?总是悠忽不定,时而“大气稳重”,时而“和蔼可亲”,时而“前卫时尚”,由于没有品牌内在的稳定性,造成了没有鲜明的品牌个性。当前,我们看到的蒙牛销售业绩是一种短期繁荣的假象,它的成功主要是市场的先占优势和广告的拉动,而不是真正的品牌内力的驱动,这也说明了中国乳业市场的不成熟,如果到了市场成熟的时候,那么它的问题将会很快暴露出来,在细分的市场里,如何打动及培养忠诚的消费者,它就会面临着严峻考验。 (2)品牌个性具有外在的一致性。

2018——2019关于品牌个性的塑造研究论文

关于品牌个性的塑造研究论文下面整理的是一篇关于品牌个性的塑造研究论文,品牌个性的塑造是每一个公司企业都在追求的事情,应该怎么去做呢?这篇范文一起欣赏! 品牌个性是指产品或品牌特性的传播以及在此基础上消费者对这些特性的感知。品牌个性概念的提出是在品牌形象基础上的深化,品牌形象是对品牌的表面认识与认同,而个性是内心的归属与崇拜。品牌个性是一种无形资产也是一个品牌的独一无二的资源。塑造品牌个性是企业品牌打造的重要一环。 品牌个性的作用 一、品牌个性具有区分功能。品牌个性的最根本的作用是它能够使得品牌与其他竞争的产品区分开来。市场上的大部分产品独特的买点很少甚至没有,那么赋予品牌以某种人格化特征就显得十分重要。作为比品牌形象更深一层的“软性”的因素,企业持久塑造出来的品牌个性是很难被模仿的。即使竞争者复制企业的品牌个性,也不过是为企业作了免费广告。例如:美国西南航空以一贯的低价,但并不低廉的服务而赢得了大众市场,在消费者心中留下“价廉、质优”的形象,折射出的是“亲切、贴心、平民”的个性特点。使得它与其他航空公司区分开来。

二、企业的目标消费者易受品牌个性的吸引。企业的任何产品或服务都是为了解决消费者的需求而存在的,通过品牌个性使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人性化,使得企业的目标消费者更易于接受企业的产品或服务。鲜明的、和消费者个性统一的品牌个性能够吸引消费者,并且使得消费者对企业及其品牌保持忠诚。 三、品牌个性能够提升品牌的市场竞争力。企业的产品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消费者的备选品牌甚至购买的品牌,就需要企业的品牌能够占领消费者的心智。因此在品牌的竞争中,企业的品牌必须具有个性,才能占领消费者的心智,获取稳定的市场份额。例如万宝路香烟最初是面向女性开发的,但消费群体的低度消费使得万宝路遭受巨额亏损,后来,公司重新对消费者和市场竞争状况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万宝路香烟进行重新定位,面向男性消费群体销售,并注入西部牛仔的男子汉气质作为品牌个性。使其成为了独一无二的香烟品牌。 塑造品牌个性的建议 一、基于品牌定位来塑造品牌个性。企业的品牌定位其实是对品牌最终的消费者进行定位。品牌最终要提供给消费者,因此只有进行正确的品牌定位,才能确定合适的品牌个性。相关研究表明,消费者倾向于选择那些与自己个性和形象相一致或接近的品牌产品。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创建具有

塑造品牌个性的步骤和方法

塑造品牌个性的步骤和方法 着名品牌设计公司捷登设计总监Raymon曾说过: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品牌也正如人一样具有性格,我们把品牌的这种性格称为品牌个性。?所谓品牌个性,是指产品或品牌特性的传播以及在此基础上消费者对这些特性的感知。? 品牌个性可从品牌投入与产出两方面进行解析。从品牌执行者角度来看,品牌个性是品牌执行者期望通过沟通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传播者所期望的品牌形象。这是把设计好的品牌个性植入消费者大脑的过程。而站在消费者角度,品牌个性是消费者实际对设计好的品牌个性的感知、认可能力的再现,是消费者对该品牌的真实感受与想法,这是品牌个性输出的过程。针对此情况,如何塑造独特的品牌个性就尤其重要。? ? 塑造品牌个性的步骤? ? 如何才能塑造自己独特的品牌个性?捷登设计总监Raymon曾说过:品牌个性的塑造应“投其所好”,即以满足目标顾客的需求为重点。研究表明,人们总喜欢符合自己观念的品牌。每个人对自己都有一定的看法,评价别人有一定的标准。人们往往喜欢那些与自己特点相似或与自己的崇拜者相似的个性。因此,对某一消费群体而言,创建具有与其相似的个性品牌将是一种有效战略。品牌个性若与消费者的个性越接近,或者是跟他们所崇尚的或是追求的个性越接近,他们就越容易接受该品牌,产生购买行为,品牌忠诚度就越高。由此可见,塑造成功的品牌个性,即是尽可能地使品牌个性与目标消费者的个性相一致,或与他们所追求的个性相一致。塑造品牌的个性一般有3个步骤,分别是:识别目前的产品类型和竞争性品牌的象征性联系;确定品牌的个性目标;实施品牌个性战略。? ? 识别产品类型和竞争性品牌的象征性联系? ? 即识别品牌的个性联系,有多种方法供消费者把产品个性与一种产品类型中的不同品牌和产品类型本身联系起来,有直接的又有间接的定性的方法。最简单的一种定性方法就是让消费者用各种个性形容词(如友好的、平凡的、实用的、现代的、可靠的、诚实的、耐性的、复杂的)对一个品牌或该品牌的使用者进行评价。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限定的个性形容词也许不完整或者多大的相关性,也有可能消费者并不喜欢这种直接的启发示来反映他们对品牌的真实意见。获得与品牌典型使用者相联系的另一种定性方式是使用照片筛选。通过给消费者一些人的照片,请他们选择他们认为使用了某一特定品牌的人并要描述他们。还有一种更常用的方法是要求消费者把品牌与其他事物联系起来,如动物、汽车、人、杂志、树、电影或书。有研究表明,人们通常把肯德基炸鸡和穿着工作服的家庭主妇、露营以及斑马联系起来。通过识别品牌的多种个性联系并与目标消费者对自身个性的评价相比较,再通过广告来加强或改变一种品牌个性的观点。? ? 确定品牌的个性目标? ? 品牌的个性目标必须与品牌允许的功能或心理上的利益相一致,如耐克公司成功地将竞争、成功、有趣和获胜的情绪与品牌联系起来。在做出品牌个性的目标决策时,首先需要对目标细分市场进行人口统计分析,进而发现目标细分市场有可能寻求哪一种生活价值和

香奈儿品牌个性和其忠诚消费者分析

香奈儿品牌个性和其忠诚 消费者分析 一、引言 “品牌的真正本质就是围绕基本产品和服务而形成的价值和效应。建立品牌个性,就是建立一种象征,它能代表购买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的想法和追求,于是,附加内容便有了实际意义。 通过激发强烈的情感效应,品牌个性可以加强品牌与消费者的联系。这种效应来自于情绪感召力的拉动作用。” 而衡量一个品牌的品牌个性塑造成功与否,关键看其品牌个性与目标消费者个性契合程度如何。一般来说,契合度越高说明该品牌情绪感召力越强。但也有学者认为契合度过高,会使品牌丧失特点,失去“被崇拜”的心理地位,反而使情绪感召力降低。 那么,对于奢侈品行业来说,怎么的契合度才可算是比较理想的。对于传奇的奢侈品品牌——香奈儿来说,其卓越的市场地位是否与一个合适的个性契合度有关。本文将通过一系列实验分析,为此问题找到答案。 二、品牌个性的内涵和价值

(一)什么是品牌个性 要讨论品牌个性就要先明白什么是个性。 1、个性的定义 个性是指在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特点的总合,也是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由于人的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影响不同,就使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和行为方式形成了千差万别的个性差异。如在性情上,有人活泼热情,有人沉着文静;在行为方式上,有人急忙潦草,有人稳重细致等。个性类型是指在一类人身上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组合。 2、个性的特点 (1)个性既反映个体的差异性又反映了人类、种族和群体的共同心理特征。“人心不同, 各如其面”; (2)其次,个性具有一致性和稳定性; (3)最后,个性并非完全不可改变。生活中的某些重大事件,如小孩的出生,亲人的 去失,离婚等都可能导致个性的改变。 3、个性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个性与选择和使用产品或品牌相关关系有限;这可以根据经典案例“伊万斯(Evans)汽车选择试验”来说明。 几个后续研究虽然发现了关于个性与产品选择和使用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的证据,但个性所能解释的变动量是很小的。迄今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