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史发展阶段-

幼儿教育史发展阶段-
幼儿教育史发展阶段-

幼儿教育史发展阶段

在人类知识的海洋中,名著名篇是最灿烂的浪花。在人类思想的伟大进程中,每一个判断都是历史的判断。教育发展史上的名著名篇隽永耐读、经久不衰,滋养和引领着人类的教育不断向前发展,孕育着薪火相传的希望。然而,古今中外的教育名著名篇成百上千,一般的幼儿教育工作者不可能全部涉猎,更难在短时间内领略其精华,进而有效地指导自身的教育实践。为了帮助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研读教育名著,我们编写了这本《中外幼儿教育名著解读》,努力为大家提供一条领略古今中外幼儿教育名著名篇精髓的捷径。

幼儿教育思想的发展经历了复杂的、后浪推前浪的、不断的演进过程,中国幼儿教育思想经历了从古代的初创到现代的奠基和发展的演变历程。早在中国古代,“幼儿教育”一词并未出现,与其对应的是“蒙养”,即教育童蒙之意。

春秋时期,伟大的教育家、儒家教育理论体系的奠基人——孔子(前551一前479非常重视人的早期教育,他的教育思想被记载在《论语》中。孔子认为,正确的早期教育能够使儿童形成好习惯,并使儿童早立志。孔子的主体教育、个性教育、终身教育等思想至今仍有重大的意义。中国古代的《学记》是人类教育史上第一本教育理论书,它上承孔子、子思、孟子还有荀子的哲学与教育学说,下启秦汉以后儒家、经学家,尤其是教育家的思想,影响至深,至今已有两千年左右的历史。

《学记》深刻阐述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规律,其思想已关注到国民受教育的重要性,也关注到了教育对人的社会性和个性发展的作用问题。在这之后,颜之推(531—59O中国古代文学家,教育家,生活年代在南北朝至隋朝期间。对幼儿教育重要性的论述更为明确。他的《颜氏家训》原本用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但其意义早已超过训诫颜氏一家门内,堪称我国历史上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庭教科书,被认为是家训的鼻祖、家教的典范。颜之推的儿童教育思想、家庭教育原则和方法等,至今仍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在近现代中国幼儿教育史上,康有为、梁启超、蔡元培、鲁迅、陶行知、陈鹤琴、张雪门、张宗麟等人都在探索幼儿教育新路上矢志不渝、躬行实践,把幼儿教

育的发展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联结起来,研究和创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幼儿教育思想。陈鹤琴(1892—1982在《儿童心理之研究》、《家庭教育》中通过对儿童期的意义探索及对儿童发展规律与心理特征的经典描述与概括,积极探索科学化的儿童教育。陶行知(1891—1946在幼儿教育方面也提出过很多进步的教育主张,如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他论述的创造教育思想是适合中国国情的较为完整的创造教育思想体系,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借鉴。综上所述,近现代幼儿教育家对幼儿教育的理解和实践丰富了我国的幼儿教育思想,对现在的幼儿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外国幼儿教育思想的演进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古希腊时期至16世纪。这一时期,一些哲学家、思想家在他们的著作中提出了关于幼儿教育的看法和主张。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前427一前347在《理想国》中就提出了关于幼儿教育的思想。亚里士多德(前384一前322在《政治论》中主张教育要与人的自然发展相适应,他还提出按人的身体成熟状况划分年龄段的构想。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约35~约95提出,人的教育应从摇篮开始,要注重婴儿期语言的发展,强调周围环境对儿童最初概念形成的重要影响。自5世纪后,欧洲进入中世纪,文化和教育几乎为教会所垄断,教育处于停滞和衰退状态,当时宗教教义认为儿童天生是有罪的,教育上一味压制儿童,幼儿教育思想发展很缓慢。文艺复兴时期兴起了人文主义教育思想,许多人文主义者强调人的价值与尊严,重视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的研究。总体上看,这些观点比较零散、不成体系,幼儿教育思想还处在自发的萌芽状态。第二阶段,从16世纪末期至18世纪。这一时期,随着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的推进,西欧社会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产阶级要求个性解放,主张提供儿童身体和智力发展的条件,开始逐渐重视

儿童教育。许多教育家的著作都涉及幼儿教育,幼儿教育思想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较早的著作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的《母育学校》和《大教学论》,他在这两部著作中对0—6岁儿童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并把幼儿教育看做是整个学制的最初阶段;他重视儿童的体育,强调德行的培养,拟订了百科全书式的启蒙教育大纲,提出了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为西方幼儿教育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初步的理论基

础。英国哲学家和教育家洛克(1632—1704在《教育漫话》中系统地阐述了绅士教育思想,对健康教育、早期教育、德育问题和智育问题进行了详尽论述,提出了许多可行的观点和具体的操作方法。发端于17世纪并在18世纪得到蓬勃发展的启蒙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在启蒙时代的教育思想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的无疑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卢梭(1712—1778提出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爱弥儿》一书是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作。在这部著作中,卢梭强调自然主义教育的核心是“归于自然”,教育要遵循儿童的天性;自然主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自然主义教育的原则是正确看待儿童和给儿童以充分的自由;他还要求按照儿童的年龄实施自然主义教育。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西方幼儿教育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

在卢梭之后,深受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影响的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1746—1827提出了许多有独创性的见解。在《林哈德与葛笃德》、《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子女》等著作中,裴斯泰洛齐对教育问题进行了集中的论述。他提倡爱的教育,尊重儿童的感知力和善良的本性;提出要素教育论,主张循序渐进地促进每个人在德、智、体几方面和谐地发展;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要求把教育和教学工作置于儿童本性发展的自然法则的基础上。裴斯泰洛齐的这些观点对后来的赫尔巴特、福禄倍尔等教育家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综上所述,这一时期的幼儿教育思想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和革命性,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尽管这些思想中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但是对幼儿教育思想以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第三阶段,从19世纪至20世纪前半期。长期以来,幼儿教育思想是笼统论述于普通教育思想中的。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发展以及自然科学和文化教育的进步,近代西方的国民教育制度开始确立,并对教育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9世纪初。幼、儿教育思想开始建立独立的范畴和体系。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1782—1852是近代幼儿教育思想的奠基人。他在《人的教育》中论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连续性、阶段性以及本能的发展,并对幼儿园的任务、教育内容和方法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他的幼儿园教育理论至今仍对世界各国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具有启迪作

用。此外,英国哲学家和教育家斯宾塞(1820一1903在其著作《教育论:智育、德育和体育》中明确。提出智育、德育和体育的概念,并将三者结合,构建起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他提出要适应儿童心智发展的自然进程、循序渐进、实物教学等儿童教育思想,这些观点对欧美国家以及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0世纪前半期,世界各国的教育学者力图从不同的角度对教育问题进行各自的阐述,幼儿教育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1870---1952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建立了独特的幼儿教育理论和方法。在《蒙台梭利方法》、《教育中的自发活动》、《童年的秘密》、《发现孩子》、《有吸收力的心灵》等著作中,蒙台梭利阐述了她的教育思想。她认为儿童自身具有发展的能力,教师的任务在于提供一个有准备的环境,强调儿童的自我教育方法,重视感官教育,并设计了一套发展感官的教具。她的许多观点是符合现代幼儿发展与教育理论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杜威(1859一1952在其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提出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经验与教育》中对进步主义教育思想进行了反思与澄清。杜威重视活动课程和儿童的经验和兴趣,提出“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从活动中学”等观点,不仅对美国的幼儿教育改革影响巨大,而且也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的幼儿教育改革。克伯屈(1871—1965的《教学方法原理》是关于教学方法原理的探索,是20世纪20年

代研究教学方法原理的名作,它赋予幼儿园教学方法论新的内涵和意义。同一时期,苏联的幼儿教育思想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维果斯基(1896—1934在其著作《思维和言语》中阐述了教学与儿童发展的关系理论,他提出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敦促当时的幼儿园教学应充满生命活力,以促进儿童发展为教育教学的价值追求。马卡连柯(1888—1939以辩证的观点论述了环境、遗传和教育的关系以及教育与教学的关系、教育目的与方法的关系、师生关系。他通过著作《儿童教育讲座》、《父母必读》在幼儿家庭教育方面提出了系统而深刻的见解。

总体上看,这一时期的幼儿教育思想既是教育实践变革的先导,也是教育实际经验的总结,而且思想体系基本完整。虽然这些思想具有历史局限性,但是其中的精华部分至今仍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第四阶段,从20世纪中叶至今。20世纪中叶以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了迅速的知识更新,国际间激烈的科学技术竞争、经济实力竞争变成了教育竞争。这正是20世纪后半期各国不断进行教育改革,以至于形成多次教育改革运动的重要原因所在。在这样的背景下,幼儿教育思想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世纪后半期,苏联的教育思想有了新的发展。赞科夫(1901—1977对教学与发展的关系问题进行了长时间的实验研究,在其著作《教学论与生活》和《教学与发展》中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体现了教学与发展问题的新的研究成果,为幼儿园教学论思想提供了切实的指导。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中提出了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对苏联教育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此外,列昂捷夫(1903--一1979在《活动·意识·个性》中从新的角度探讨了在活动、意识和个性领域进行的研究。巴班斯基(1927—1987在《论教学过程最优化》中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该理论滋养了幼儿园教学与课程论思想。在教育改革运动中,还有许多国家的教育家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纷纷提出观点以推动教育改革运动的发展。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1896—1980在《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中依据儿童认知发展理论,提出了新的教育方法,阐明了他的教育见解。法国教育家保尔·朗格朗(1910一在《终身教育引论》中提出了终身教育思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等报告中通过对世界教育的考察,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揭示了教育学概念,对未来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总体性思考和设想,也丰富和拓展了幼儿教育思想。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心理学教授帕普利及作家奥尔兹在其所著的《儿童世界:从婴儿期到青春期》中揭示了儿童从胚胎阶段发展到青少年阶段的体格、个性和心理发展,更加充实了科学化幼儿教育的思想。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1943一在《多元智能》中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在美国教育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很快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为幼儿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拓展了研究的视野和思路。

纵观这一时期的教育思想,我们可以看到,20世纪中叶以后,幼儿教育思想进入了提高理论化和科学化水平的新阶段,这与20世纪前半期教育思想发展中不同意见的争鸣以及心理学和哲学的重大进展有关。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幼儿教育思想将进一步走向成熟。

中外幼儿教育史-----

一、论述文艺复兴时期幼儿教育的主要特点与积极意义。 1、文艺复兴运动概述。 2、特点(1)批判原罪说与性恶论; (2)身心和谐全面发展观; (3)根据幼儿身心特点实施教育; (4)重视幼儿体育、游戏。 3、意义:(1)历史意义:批判中世纪摧残儿童本性的教育; (2)现实意义:根据儿童心性特点实施教育。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由封建教育向资本主义教育转化和发展,表现在强调发展个性,培养生气蓬勃、身体健壮、知识丰富和积极参加日常生活的人(不是僧侣和骑士),以发展人格为教育的主要任务. 以人文主义作指导,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家和思想家,批判了性恶论的儿童观,反对把儿童看成被“原罪”污染的有待赎罪的羔羊;认为儿童是自然的生物,应当得到成人的悉心关怀、照顾。他们重新提出了身心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和塑造新人的教育理想,重视教育培养人的作用,注意到儿童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个别差异,强调体育和游戏的重要意义。他们都重视家庭教育,认为儿童虽然以7岁入学为宜,但在入学之前,儿童应该在家庭中受到良好的预备教育,尤其是道德行为与语言文字方面的教育;他们重视环境,尤其是家庭环境对儿童教育的影响,要求父母、教师或保育人员要以身作则,为儿童树立表率:在教育方法上,他们要求取消体罚,建议用儿童的荣誉心、竞争心去代替体罚,作为推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手段; 在教学工作上,他们注意到儿童的兴趣与积极性的启发等。意义:资产阶级的文艺复兴运动对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使欧洲各国的教育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出现了一个欣欣向荣的局面。相对于中世纪前期的家庭教育,不舍于是一个重大的进步,并深刻地影响到后来的家庭教育。 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一、陶行知学前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重视学前的早期教育陶行知十分重视学前教育,他认为“出世就是破蒙”,他说:“人格教育,端赖六岁以前之培养。”“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需顺着他继长增高的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的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先生就是那么形象通俗地阐明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陶行知继承了我国古代“教儿婴孩,教妇初来”的朴素教育思想,并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加以论证说明。他在《创造乡村幼稚园宣言书》中指出:“从福禄倍尔发明幼稚园以来,世人渐渐的觉得幼儿教育之重要; 幼儿童学者告诉我们,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他还指出“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小学教育应该普及,幼稚教育也应当普及。”因此,绝不能漠视小孩子的需要、能力、兴味、情感,从而不知不觉地漠视了他们的教育。陶行知先生大声疾呼:“我们必须唤醒国人明白幼年的生活是最重要的生活,幼年的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 (二)指出中国学前教育的问题所在 20世纪初,学前教育开始在中国兴起,然而,在中国幼教的初创阶段,从办园精神、教育制

浅谈中外幼儿教育文化的差异

浅谈中外幼儿教育文化的差异 近日我听了众多资深教育专家的讲座,让我对外国教育文化有了新的认识,也得到了很多启发。于是,课后我又多方查找了资料,深入的了解了一次外国幼儿教育的先进理念。 通过学习,对比中外幼儿教育的文化和理念,中西方教育体制和方式上都存在较大差异。根本原因是中西方历史和文化以及教育理念的不同。据了解,西方会在幼儿教育方面更尊重儿童智力及性格等方面发展的自然规律,顺应孩子的天性,不会束缚孩子的成长,多以引导孩子为主,极大地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国内的幼儿教育机构大多数还是秉承传统的教育方式,但近几年一些好的幼教机构也不断进行教育改革。这正说明了世界上不存在一种最好的教育方案能适合各种文化背景中的所有儿童,是个不争的事实。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学前教育多元化的趋势,在学习中发展,在借鉴中完善,使多元化与本土化相得益彰。 从现实中看,我们中式幼儿教育讲究的是权威式教育。虽然很多老师在授课的时候很亲切、也很生动,听课的孩子们也喜欢。但是为了维持课堂的安静,往往会要求小朋友坐的端正,双腿并拢,双手放在后背或者放在腿上。这是因为如此,可能就拉长了老师与孩子的距离感,使得孩子从小就被灌输“一定要听老师的话”的思维模式。某

种程度上,限制了孩子的独立及思维发散的能力。而我们看到一些外教在授课的时候,常常选择围坐方式,老师和孩子一起围坐在地板上,给孩子们一个平等的空间,进行互动式授课。使得老师和孩子很亲近,使得每个孩子都能够有一个发挥“自由想象”的空间。从而通过先模仿后自由发挥的模式,让孩子们在愉悦而没有负担的环境里学习,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孩子自主学习的兴致和不断自我调整的。 从孩子本身的智力发展情况看。同样一道智力开发题,有的孩子能够很快完成,有的孩子或许研究很长时间都不能完成。当先完成的孩子得意洋洋的时候,未能完成的孩子可能会出现焦虑和自卑感,直接打击到孩子的自信心。遇到这种情况,有些教师可能会单独辅导不会答题的孩子,结果辅导多次那个孩子还是不能完成,于是那个答题快的孩子在一边看得更加得意,答不出题孩子却泪流满面或许彻底放弃。其实国外幼儿教育者的一个不同做法就深深打动了我的心。他们竟然采取给那个很快完成答题的孩子一道较为难一点的题目,再给答不出题的孩子一道较为容易一点题目,结果两个孩子都在相当时间内完成了答题,都对自己充满了自信。表面看这是一个不妥的做法,但是从幼儿智力发展有先后差异的角度看,在幼教时期不能以成绩为目的,而应该把引导学习兴趣和提高自信心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面。 从家教引导方面,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中西方文化差异就更加明显了。中外父母在对待同一事件时,的确有不同反应。比如初冬

江南大学学前教育史第3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13年上半年第三阶段测试卷考试科目:《学前教育史》第九章至第十一章(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1881年和1882年的( B ),是法国历史上实施时间最长的法案。 A、《巴特勒法案》 B、《费里法案》 C、《戈勃莱法案》 D、《哈比法案》 2. 在西方教育史上,( A )是第一个从儿童的年龄特征来论述游戏的教育家。 A.夸美纽斯 B、卢梭 C、福禄培尔 D、杜威 3. 杜威1916年出版的( C )一书,最系统、最集中地阐述了其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A、《经验与教育》 B、《学校与社会》 C、《民主主义与教育》 D、《儿童与课程》 4. 教育家( A )以“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造”三个重要论点来概括教育本质。 A、杜威 B、赫尔巴特 C、皮亚杰 D、蒙台梭利 5. 杜威提出了著名的( D )思想。 A、教师中心主义 B、教材中心主义 C、课堂中心主义 D、儿童中心主义 6. 世界上第一所以“幼儿园“命名的学前教育机构是( C )幼儿园。 A、欧文 B、奥伯林 C、福禄培尔 D、别茨考伊 7.( B )的《母育学校》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本幼儿教育专著。 A、柏拉图 B、夸美纽斯 C、伊拉斯谟斯 D、维吉乌斯 8. 1972年英国教育科学大臣萨切尔发表,提出将“扩大幼儿教育”定为内阁要实行的思想教育政策之一。( B ) A、《哈多报告》 B、《教育白皮书》 C、《巴特勒报告》 D、《普洛登报告书》 9. 基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当前教学理论和实践中出现了一种新模式,即( C )。 A.程序教学 B、机器教学 C、支架式教学 D、个性化教学 10. 皮亚杰创立了( A )儿童心理学理论。 A、认知结构主义 B、道德结构主义 C、认知主义 D、结构主义 11. ( D )的学前儿童教育观是以发生认识论为基础的。 A、卢梭 B、蒙台梭利 C、裴斯泰洛齐 D、皮亚杰 12.“学前教学指示法”是由下列哪位教育家创造的( C )。 A、福禄培尔 B、蒙台梭利 C、乌索娃 D、维果茨基 13. 在学前教育史上,一般把1776年法国牧师奥伯林创设的( B )看作近代学前教育设施的萌芽。 A、新兰纳克幼儿学校 B、编织学校 C、母育学校 D、巴乌利美保育所 14. 下面哪些陈述与夸美纽斯的儿童观相悖( B )? A、儿童是上帝最珍贵的恩赐“种子” B、儿童是带有原始的罪恶来到世上的 C、儿童生来是颗没有被玷污的纯洁的 D、儿童是国家的未来 15. 根据( C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法国学前教育实际上发挥着教育、补偿、诊

中外幼儿教育比较论文

中外幼儿教育比较论文 摘要:历史文化背景不同,中国与外国的幼儿教育也有所不同。儿童的教育观念、教育的目标和个性的培养也不尽相同。中国注重培养更优秀,掌握更多技能且更加社会化的人;西方人比较重视自我意识的个性发展,首先教育孩子成为独立自主,有自己个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关键词:儿童;教育观念;培养的方向;文化启蒙;个性化与社会化的培养 一.儿童教育观念不同 1.家庭教育目标不同 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目的主要是读书入仕,以光宗耀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古代读书人终身的追求。从汉代“独尊儒术”,到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到“读书取仕” 文教政策不断强化的宋元明清时期,读书与入仕当官已经不可分割了,读书就是为了入朝为官,光宗耀祖。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人关于家庭道德教育目的的观念不断更新,当代的家庭道德教育理念中不再把读书入仕、光宗耀祖作为教育的目标。孩子“三观” 的正确树立,人格的健全发展成为新的家庭教育目标。 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深深地扎根在中国人的骨子里。读书入仕,成为公务员光宗耀祖仍然是少部分家长的第一选择。这主要是因为在一些贫困偏远地区,思想更新慢,读书当官还是最快最让人艳羡的成功之路。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家长希望孩子更优秀,成为完美的人,更多的说法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家长对孩子的要求繁多,信奉“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信条,孩子普遍感到压力大。 美国的社会文化和教育体制反映了家庭教育的目的,表现的是如何做人和如何成人的教育。美国人崇尚个人主义,首先教育孩子成为独立自主,有自己个性的人。美国家庭希望孩子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他们们十分重视对孩子身心都有益的活动,诸如劳动锻炼、体育运动等等,目的是为了孩子身心健康,让他们身心全面发展,通过劳动,不仅能让孩子有健康的体魄,同时让孩子从小养成独立自主的意识和热爱劳动的习惯。在劳动和艰苦的环境中去克服困难、磨练意志,养成刻苦、节俭的好品质。父母鼓励孩子参加社会活动,培养业余爱好,学习不是唯一重要的任务。比如,美国的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会给孩子穿上小西装,带孩子参加各种聚会,了解结交礼仪等。 2.幼儿园教育目标不同 发达国家的早期理念是不应过早地告诉孩子某一种既定的标准,否则会使孩子的思维缺乏弹性而定型化。因此,幼儿教育多采用“引导+发现”模式。 在我国习惯于将正确的方法早早地交给孩子,让孩子不走弯路。因此,幼儿教育多采用“示范+模仿”模式。 早在八十年代日本幼儿教育便进行了改革,提出幼儿教育的根本在于为幼儿准备一个适宜的环境,并重视通过生活的体验来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在上述思想的指导下,幼儿教育内容的规定上也发生了重大的令人注目的变化。原六大领域(健康、自然、社会、音乐、美工、语言)改为五个领域,健康、语言两个领域不变,其余三个领域是:人际关系、环境、表现。这清楚的表明现纲要把培养幼儿对美的兴趣感受力,在从事艺术活动中的乐趣、喜悦、自我表现能力、创造能力放到了第一位,而这正是音乐、美术等一切艺术教育的本质所在,幼儿期具体的技能、技巧的学习显然不被强调。 相对比来说中国的幼儿教育小学化、成人化的倾向比较严重;对发展个性存在着错误的理解,有的甚至把个性发展与定向发展等同起来,对幼儿进行不适当的“专长定向培养”; 教育方式上只重视课堂教学,忽视把教育寓于各种活动中,特别是忽视了儿童游戏对儿

幼儿四大发展阶段

1.四大发展阶段The Four Planes of Development The con structive rhythm of life

The Bu_b 貝 昵 函 C 2 J EU F t

当孩子到达六岁,他以后是一个怎样的人,基本已经定型了。所以在这一阶段中,家长和老师的作用,尤其重要。 0-6( INFANCY婴童期红色 0-3阶段孩子获得需要的知识和技能(Uncon scious absorbe nt mi nd 这个阶段的孩子需要充足的睡眠,来帮助他处理、消化他所接收到的信息。(孩子每天经历的感受,类似成 人的一趟旅行,从未见过,从未听过,从未吃过。即使孩子只是坐在那里,他也一直在接受各类信息,唯一能让他的大脑停止下来,进行休息的方式,就是睡觉。) 这个阶段是孩子飞速发展的阶段。孩子两岁时的身高基本已经达到了成年时身高的一半。 看待孩子的角度要有一个转变,不能认为3岁以下的孩子什么都不会,而是要把他视作一个“无意识的创造者”孩子不能清楚地告诉你,他们就是需要这样去做,it just happened。这样的“习得”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不需要成人去教给他们如何去做。 这个阶段的孩子所具有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吸收性心智”很小的时候,孩子就知道这世界上每一样东西

都是有名称的,他们会想去摸索、探索他们所见到的每一样东西,很希望去为自己服务,去自己做一些事情,希望能够自己进食、穿衣。如果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有一个座右铭的话,那就应该是“ 请让我自己来”,而成人的任务则是“帮助他们自己来” help them to do it by themselves。 这个阶段的孩子喜欢做的另外一个事情,就是“ 重复练习”,他们在重复的过程中学会做很多事情。 3-6阶段孩子精致化他所获得的知识口技能Conscious absorbent mind 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能够进行简单对话,对他人的存在也是有意识的。对有一些孩子来说,这可能是他们第一次有机会去跟其他人相处,分享、排队、不同的交流方式,应该让他们处在一个适宜的环境中,让他们能够去接触和体验不同的人。 “形状嵌板”能帮助孩子精致化。 语言:母语体系已经建立,会发现语言还有“书面”这一形式。 蒙氏语言教具(英语可移式字母,汉字屏风)允许在他的手还没有做好准备拿笔写字之前,就能够利用这种形式进行书面的表达,而他人通过这种书面表达理解孩子想要传达信息,孩子通过他人的书面表达的信息,都能能 给予孩子极大的成就感。 0-3前要保证孩子沉浸在丰富的口语环境之中,到了3-6阶段就要在保证丰富口语环境的同时,为孩子提供一定的书面

第二章 学前教育的发展历史与理论流派

第二章学前教育的发展历史与理论流派 第一节学前教育的发展历史 一、古代的儿童公育、家庭学前教育 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形式是公有、公养、公育,包括低幼儿童在内,由氏族公社的年长而体弱者在住地统一看护、教育。 古代文明社会,在普通家庭,0-6岁或7岁的儿童,在家庭生活中得到父母和长辈的照料,学习初步的生活知识、社会知识,养成行为习惯。皇室、贵族以及地位较高的家庭,则有了初步的学前教育专门化形式和生产生活知识以外的内容,如古埃及宫廷学校、西周“孺子室”。 二、近现代社会学前教育的兴起和发展 (一)慈善性质的托儿所、保育所、幼儿学校等机构的建立 欧洲学前教育发端于17世纪后半期的贫民婴幼儿保护和养育设施。 (二)幼儿园的建立和发展 1837年,福禄培尔在勃兰根堡创办了一所“发展幼儿活动本能和自发活动的机构”,使用自己设计的“恩物”开展游戏教学,1840年,福禄培尔将该机构命名为“幼儿园”。 (三)现代学前教育制度的建立 1904年颁布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 三、当代学前教育的发展 (一)保障儿童权利、促进教育民主是学前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 从儿童权利保障来看,195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儿童权利宣言》,肯定儿童享有生存、发展、学习和娱乐的权利。1989年,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儿童权利公约》,将对儿童各种权利的保护变成各国政府的法律承诺。 (二)加大政府干预学前教育的力度 2010年7月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同年11月颁布《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均明确提出要以政府为主体发展学前教育。 (三)学前教育现代化水平得到提高

第二单元《幼儿教育的产生于发展》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幼儿教育的产生于发展》教学设计 主题一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学完本主题,你应当能够: 1.了解影响幼儿教育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 2.识记各个历史时期幼儿教育的特点 3.掌握幼儿教育机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4.了解幼儿教育在当代发展的趋势 一、理论阐述 (一)影响幼儿教育的社会因素 1.经济因素 (1)经济概念 经济是指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包括物质资料的直接生产过程以及由它决定的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其内容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但主要是指生产力。 (2)经济对幼儿教育的影响 经济与教育的关系是社会诸因素中尤为重要的因素,经济决定教育,是教育的基础。教育反作用于经济。 2.政治因素 (1)政治概念 政治是各阶级为维护和发展本阶级利益而处理本阶级内部以及与其他阶级、民族、国家的关系所采取的直接的策略、手段和组织形式。 政治体系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理念、意识。包括:政治观念、政治态度、政治信念等。二是全力机构。包括:政治全力、政治制度、政治机关、政党等。

3.文化因素 (1)文化概念 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则指的是社会的精神文化,即社会的理想、道德、科技、教育、艺术、文学、宗教、传统民俗等及制度的一种复合体。 4.人口因素 (1)人口概念 人口是在一定地区和时间内的人的群体。人口整体的不单纯以数量为显示指标,还有着多种关系和区别,如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民族从属、劳动种类、年龄区分与趋向等。 5.家庭与社区因素 (1)家庭与社区概念 家庭由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所组成的若干社会成员一起生活的基本单位。 社区是指一固定的地理区域范围内的社会团体,其成员有着共同的兴趣,彼此认识且互相来往,行使社会功能,创造社会规范,形成特有的价值体系和社会福利事业。每个成员均经由家庭、近邻、社区而融入更大的社区。 (2)家庭对幼儿教育的影响

幼儿教育史发展阶段

幼儿教育史发展阶段 在人类知识的海洋中,名著名篇是最灿烂的浪花。在人类思想的伟大进程中,每一个判断都是历史的判断。教育发展史上的名著名篇隽永耐读、经久不衰,滋养和引领着人类的教育不断向前发展,孕育着薪火相传的希望。然而,古今中外的教育名著名篇成百上千,一般的幼儿教育工作者不可能全部涉猎,更难在短时间内领略其精华,进而有效地指导自身的教育实践。为了帮助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研读教育名著,我们编写了这本《中外幼儿教育名著解读》,努力为大家提供一条领略古今中外幼儿教育名著名篇精髓的捷径。 幼儿教育思想的发展经历了复杂的、后浪推前浪的、不断的演进过程,中国幼儿教育思想经历了从古代的初创到现代的奠基和发展的演变历程。早在中国古代,“幼儿教育”一词并未出现,与其对应的是“蒙养”,即教育童蒙之意。 春秋时期,伟大的教育家、儒家教育理论体系的奠基人——孔子(前551一前479)非常重视人的早期教育,他的教育思想被记载在《论语》中。孔子认为,正确的早期教育能够使儿童形成好习惯,并使儿童早立志。孔子的主体教育、个性教育、终身教育等思想至今仍有重大的意义。中国古代的《学记》是人类教育史上第一本教育理论书,它上承孔子、子思、孟子还有荀子的哲学与教育学说,下启秦汉以后儒家、经学家,尤其是教育家的思想,影响至深,至今已有两千年左右的历史。 《学记》深刻阐述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规律,其思想已关注到国民受教育的重要性,也关注到了教育对人的社会性和个性发展的作用问题。在这之后,颜之推(531—59O)中国古代文学家,教育家,生活年代在南北朝至隋朝期间。对幼儿教育重要性的论述更为明确。他的《颜氏家训》原本用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但其意义早已超过训诫颜氏一家门内,堪称我国历史上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庭教科书,被认为是家训的鼻祖、家教的典范。颜之推的儿童教育思想、家庭教育原则和方法等,至今仍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在近现代中国幼儿教育史上,康有为、梁启超、蔡元培、鲁迅、陶行知、陈鹤琴、张雪门、张宗麟等人都在探索幼儿教育新路上矢志不渝、躬行实践,把幼儿教育的发展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联结起来,研究和创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幼儿教育思想。陈鹤琴(1892—1982)在《儿童心理之研究》、《家庭教育》中通过对儿童期的意义探索及对儿童发展规律与心理特征的经典描述与概括,积极探索科学化的儿童教育。陶行知(1891—1946)在幼儿教育方面也提出过很多进步的教育主张,如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他论述的创造教育思想是适合中国国情的较为完整的创造教育思想体系,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借鉴。综上所述,近现代幼儿教育家对幼儿教育的理解和实践丰富了我国的幼儿教育思想,对现在的幼儿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外国幼儿教育思想的演进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古希腊时期至16世纪。这一时期,一些哲学家、思想家在他们的著作中提出了关于幼儿教育的看法和主张。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前427一前347)在《理想国》中就提出了关于幼儿教育的思想。亚里士多德(前384一前322)在《政治论》中主张教育要与人的自然发展相适应,他还提出按人的身体成熟状况划分年龄段的构想。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约35~约95)提出,人的教育应从摇篮开始,要注重婴儿期语言的发展,强调周围环境对儿童最初概念形成的重要影响。自5世纪后,欧洲进入中世纪,文化和教育几乎为教会所垄断,教育处于停滞和衰退状态,当时宗教教义认为儿童天生是有罪的,教育上一味压制儿童,幼儿教育思想发展很缓慢。文艺复兴时期兴起了人文主义教育思想,许多人文主义者强调人的价值与尊严,重视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的研究。总体上看,这些观点比较零散、不成体系,幼儿教育思想还处在自发的萌芽状态。第二阶段,从16世纪末期至18世纪。这一时期,随着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的推进,西欧社会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产阶级要求个性解放,主张提供儿童身体和智力发展的条件,开始逐渐重视

中外学前教育史已答

期末作业考核 《中外学前教育史》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新兰纳克幼儿学校 答:它是19世纪英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罗伯特?欧文于1816年创办的,是英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2、六大解放 答:陶行知在儿童的创造力方面提出来的,包括: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孩子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 3、南京鼓楼幼稚园 答:1923春,陈鹤琴在自宅厅里创办南京鼓楼幼稚园,亲任园长.不久又以该园作为东南大学教育科的幼教实验园地,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幼教实验中心,开创了幼教科学研究之先河。 4、恩物

答:福禄贝尔受裴斯泰洛奇的启发,创制出一套供儿童使用的教学用品,称作“恩物”,这是福禄贝尔对于幼儿教育工作的具体贡献,恩物的教育价值在于它是帮助儿童认识自然及其内在规律的重要工具。 5、张雪门 答:我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蒙台梭利的自由自动教学法在中国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工作有怎样的特征 答: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工作的特征有: 独立、自由、秩序、专心、重复练习等,工作就是不同的活动,儿童通过工作可实现正常化。儿童的内心有一股力量,不断促使他去工作,并借此显示自己的存在,进而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特领域。 总之,在蒙台梭利博士看来,当儿童工作时,其自我逐渐建立起来。儿童的工作不仅是他们形成性格的工具,也是他们智力和意志的主要体现。而且,儿童具有工作的本能,他们有工作的需要。 通过工作,他们可改善周围的环境,吸收环境中的信息,获得新经验和参与困难工作的机会,这样可满足其心理发展的需要,进而迅速地在大千世界中找到自己的方向。所以,当孩子专心去做一件有趣的事时,他们从中可建立自我,从而使内在的生命力得到自由的展现。。 2、皮亚杰提出的儿童教育基本原则。 答:皮亚杰提出的儿童教育基本原则包括:(1)活动性原则。皮亚杰将“活动教学法”视为儿童教育的最重要的原则,强调只有儿童自己具体参与各种活动,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才能形成自己的假设

我国学前教育课程的历史发展及启示

我国学前教育课程的历史发展及启示 2015-01-30 摘要:中国学前教育已有百年的发展历史,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变革始终是学前教育发展的主线。文章介绍了我国学前教育课程发展的阶段,总结了我国学前教育课程发展历史的总体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三点启示。 关键词:学前教育,学前课程,启示 学前教育课程是实现学前教育目的的重要因素,是学前教育目标落实到每一个幼儿身上的中介,它直接影响学前教育的质量,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会对幼儿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是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王春燕学者所言:“从中国1903年第一个学前教育机构的诞生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纵观这百年的发展史可以明显地看出,学前课程的发展与变革是贯穿百年学前教育发展的一条主线。” 一、我国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阶段 1.20世纪30年代以前:从产生到初步中国化。20世纪初,我国的幼儿园开始建立,此时的幼儿教育都是照搬国外的模式,课程也是完全效仿国外。1903年至1918年,学前教育课程主要是模仿日本的模式。1904年1月13日,中国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颁布,其中对蒙养院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做出了具体规定,但其主体内容都是参照日本1899年出台的《幼稚园保育及设备规程》。 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西方先进教育思想不断涌入,中国早期的学前教育家如陈鹤琴、陶行知、张雪门等,一方面借鉴西方的思想,另一方面又进行本土化探索,提出了很多新的思想,并形成了“单元中心制课程”、“行为课程”等课程模式。1932年10月,民国政府正式颁布了学前教育史上第一个课程标准——《幼稚园课程标准》,开启了我国学前教育课程的新时代,迎来了我国学前教育课程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改革期。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幼儿园课程改革在理论上已经确认了儿童的主体地位,认定了幼儿园课程应来源于儿童的日常生活,此时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已经比较广泛,而且具体实用。此外,幼儿园课程的中国化与科学化一直都是课程改革的主题。 2.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学习苏联,在探索中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在借鉴老解放区幼儿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发展新的幼儿教育。受政治因素的影响,这段时期的幼儿教育是全面学习苏联的模式。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教育部于1952年制定了《幼儿园暂行规程》和《幼儿园暂行教育纲要》,规定了学前教育课程包括体育、语言、认识环境、图画手工、音乐、计算六科,并明确规定了幼儿园教养活动的具体科目以及各科目的教育纲要。 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幼儿园课程改革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借鉴了苏联分科教育的经验,实行分科教学和分科课程模式。分科教学自从被引进到我国,就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可以说这一阶段的分科课程模式,已初步奠定了新中国学前教育课程的格局。 3.20世纪六七十年代:遭遇了严重的挫折。1966年至1976年间,“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教育事业遭受重创,教育的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学前教育也是如此。学前课程处于无序状态,甚至原本的课程体系也遭到严重破坏,这是学前教育课程发展的一个空白期。

中外学前教育比较

中美学前教育对比 第一,学费问题 中国的学前班教育实际上是羞羞答答,忧抱琵琶半遮面,国家没有明文规定学前班教育这一项,但是各个小学尤其是重点小学又得让孩子进行入学考试这一关,使得幼儿园学前教育风生水起,民营教育学前班开办得如火如荼。当然了,一箭双雕,各个机构都赚的盆满钵盈。家长们开始了囊中羞涩万里长征的第一步,银子花花地往外倒得心甘情愿。 美国的学前班是设置在小学中的,学费,书费,各种文件通知作业纸费,早餐费,午餐费通通免费,这一点,我们中国比不了,欧洲很多发达国家也比不了。 第二,教学目标 中国学前班教育目标明确,培养孩子初步学会数学20以内加减法,熟悉所有汉语拼音,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应付幼升小考试,因为选择任何一所好学校都得通过考试这一关,说白了就是学前教育是送孩子幼升小的必由之路,通过了入学考试才能取得起跑资格,否则您的孩子连跑道都沾不上。目标清晰,压力陡增。 美国学前班教育目标也清晰,培养孩子初步熟悉数学这门学科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那些叮哩咣啷的美元钢嘣是和数学息息相通的,只有数清了钢嘣才能吃喝玩乐,五谷丰登。(所以儿子整天和我拿着那些我都搞不清楚的cent,nickle,dime,quarter,dollar数来数去)英语语音课相当于我们的语文课,让孩子熟悉26个字母和相关的单词。因为上了学前班直接升入所在学校的一年级,美国学前班似乎是没有多大压力的,但是对于我儿子这样的外国人来说,一点都不轻松。 第三,教学步骤 中国学前班教学步骤是紧凑的,迅速在4个月内把20以内加减法算清楚,10以内的加减法是数苹果,对付10以上的加减法,中国的杀手锏是进位法,并且此招一出,立刻所有百位,千位,万位的加减法通通拿下,我记得当时那两天,儿子迅速成长起来,足以对付小学2年级的数学题。让我卓实地得意了一下。总之,中国的数学教育相当紧张高效,哗哗哗的数学习题做了一本又一本,不断温故而知新,通过海量的数学等式计算不断操练加深印象,以期做到百发百中。枯燥不枯燥不知道,反正通过填鸭式的训练,孩子们都会了。 美国学前班教育数学节奏是舒缓的,题目是幼稚的,过程是繁琐的,半本书了,也还是仅限于数数钱币,10以内的苹果涂涂颜色,10以上的钱币加起来是要靠数的。据说再大点的数要靠计算器了。 第四,教材 中国因为学前班教育定位的模糊,所以学前班没有统一教材,我儿子所在的那个私立幼儿园教材是幼儿园自己印刷的活页纸装订的,所选内容还是经过老师精心设计的,总体上还是让孩子们一定程度上能接受得了的。语文数学每学期各一本活页书。但是语文书编写的不如数学出色,因为语文教材中太多的绕口令,对于不认识汉字的孩子来说这些绕口令除了博得孩子们当时上课学习跟读时的哈哈一笑之外,对于孩子学习汉字和拼音来说没有任何帮助,基本上课后成了摆设。 美国学前班教材正规,数学语文也是每学期各一本,应该说美国的教材还是经过了教育专家严格编写的,数学教材设计多变,可以涂色,可以剪贴,总之是在游戏中认识数字,学习加减法。(数学节奏缓慢大概也是西方特色,中国人印度人的数学能力强大概是天生的。所以中国人精于算计,不过算计来算计去总是犯算计的错误,不知道算计好还是不好)美国语音书编写的非常好,尤其是对于初学者来说,使用起来适用也实用。每一个英语字母大概都会占12-15页的篇幅,通过5、6种的不同方式的游戏练习熟悉相关单词,比如连线,涂色,分类,朗读,抄写等等。这样的设计非常有趣,既契合了5,6岁孩子绘画,模仿等等的心理

第二节 幼儿教育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幼儿教育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教学目标: 1、了解幼儿教育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 2、了解著名的幼儿教育家极其教育思想 3、以知识竞赛形式学会自学并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会归纳和总 结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著名的幼儿教育家极其教育思想 ◆教学方法: 讲解法、归纳法、练习法 【知识竞赛】 要求:1、此章节以自学为主,自出试题,自找答案 2、班委组织一个课时的知识竞赛活动,并做好题板、内容的准备。【知识要点】 一、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一)。 幼儿教育是完全融合在,主要任务是。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生产资料共有,社会没有划分阶级,因此,教育是,每个幼儿受到的教育是。 (二)。 教育出现了性和性。幼儿教育与学校教育出现了分离,幼儿教育在进行。

(三)。 欧文创办——“幼儿学校”(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 幼儿社会教育机构是产物。 思考教育机构和学校概念的区别? 二、幼儿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 (一)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的诞生 德国幼儿教育家1940年把幼儿教育机构命名为“幼儿园”,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被誉为“”, (二)幼儿教育机构的发展 1、。 (1) (2) (3) 2、。 请学生自学阅读其内容,总结要点。 (1)我国近代第一所幼儿园的诞生 我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是年在创办的 1904年清政府将其改名为武昌蒙养院。 (2)旧中国的幼儿园教育的发展 这个时期著名的教育家有哪些,创建的教育机构是什么? (3)新中国幼儿教育的发展 (4)幼儿教育在改革开放中腾飞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幼教机构的发展也出现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 ① ② 1989年国家教委会颁布的 1996年6月正式实施 2001年7月,我国教育部颁发了 2010年2月,国务院发布 三、幼儿教育思想的发展 (一)福禄培尔(1782~1852) 主要理论:

学前教育史答案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学前教育史》课程作业 姓名:学号: 年级:学习中心:————————————————————————————— 第一章绪论 1.学前教育史是一门怎样的学科?答:《学前教育史》是学前专业的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基础课程。是研究中外幼儿教育发展历史,包括幼儿教育的启蒙、初步发展、成熟等阶段,挖掘中外历史上幼儿教育的思想等宝贵财富,揭示幼儿教育发展中最普遍、最基本的最规律的科学。 2.学前教育史的主要学习方法是什么?可结合你自己的学习经验谈一谈。 答:学前教育史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空的研究对象是中外历史发展各个阶段的幼儿教育实践活动惧及教育思想及其演变发展的规律,教育是一门理论课,内容涵盖广阔,首先要进行广泛的阅读。这是远程教育的基本的学习方法,要去看看古今中外的各个教育家的重要的教育论著。如:柏拉图、蒙台梭利、杜威、陈鹤琴、张雪门等等教育名家。其次,要理论联合实际。要把从教育史学中学到的理论联系到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中建构起基本桥梁,用这些理论服务于我们的工作,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以及方法。如:蒙氏教学法,在这百年多时间里依然流行。我们依然可以从中获得好的方法。 第二章古代学前教育 (一)名词解释 1..颜氏家训答: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颜之推所著,《颜氏家训》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而完整的家庭教书,用以,“整齐门内,捉撕子孙”。是我国保存下来的最早,影响最大的一般家教著作,全书分7卷20篇,内容涉及了胎教、教子、迁普、道德情操、勉学、练习技艺等家庭教育问题,也涉及了其他更广泛的教育问题。2.邸舍答:中国第一个具有教育性质的慈幼机构出现在东汉。据《后汉书·邓皇后纪》记载,东汉安帝元初六年,和帝之妻邓太后在宫廷开设邸舍,将宫室子女5岁以上者40余人、邓太后近亲子弟30余人集中起来,教学经书,并亲家督试。对其中年龄较小的孩子,为他们设置专门的师保,早晚经常去看望,给予爱抚与教导,恩爱有加。 3.孺子室答“中国最早的专门的慈幼机构出现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当时西周王宫内和各诸侯国的宫廷内都设有婴幼儿养育机构——孺子室,是专为周王的太子、王子及各诸侯的儿子们设立的。孺子室的保育人员分为教孩子为善的子师、了解孩子个性爱好恶而加以引导的慈母、管理孩子饮食起居的保姆和奶妈,分工明确,职责清楚,有一定的组织形式。4.外象内感答:是唐代名医孙思邈提出来的胎教理论。他指出三月胎儿虽已成胎,但其禀质并未固定下来,很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变化。这一理论强调外界环境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是颇有道理的,为我国古代教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思考题

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章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 广义的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地对人的身心施加影响并促进人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是把本是作为自然人而降生的孩子培养成社会一员的工作,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 狭义的教育,仅指学校教育。它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幼儿教育:★★ 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心理各方面发展的活动,都是幼儿教育。 狭义的幼儿教育则指幼儿园(或其他名称的幼儿教育机构)教育。 不论广义或狭义的幼儿教育,针对的都是3-6岁的幼儿。 教育学: 教育学是描述教育现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幼儿教育学: 幼儿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它专门研究3-6岁幼儿的教育,探索其特点和规律。 幼儿教育的意义:★ 1.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 2.开发大脑潜力,促进智力发展。 3.发展个性,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 4.培育美感,促进想象力、创造性的发展。 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原始社会,为了使人类社会能够生存延续,人类必须实现自身的生产、再生产。因此,抚养后代、保证婴幼儿存活与生长的教育就随之产生了。这就是最初的幼儿教育。 从原始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幼儿教育始终与人类社会一起产生和发展。 Ⅰ、原始社会的幼儿教育 在原始社会时期,幼儿教育完全融于生产生活中,其主要任务是保证幼儿的存活。 在原始社会初期,孩子属于氏族内部公有,对幼儿实行的是氏族内部的公共教育。到原始社会末期,幼儿归小家庭所有,家庭教育产生。在整个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生产资料公有,社会还没有划分阶级,因此,教育是没有阶级性的,每个幼儿受到的教育是平等的。 Ⅱ、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幼儿教育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私有财产的出现,人类进入了有阶级的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让自己的子女接受专门的教育。教育的阶级性、等级性出现了。接着,为培养具有初步读、写、算能力、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劳动者,而出现了招收平民子女的学校。幼儿教育与学校教育出现了分离。这时期的幼儿教育主要是在家庭中分散进行。 Ⅲ、资本主义社会的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的发展是和社会,特别是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紧密相连的;是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制约的。幼儿社会教育机构是近代大工业生产的产物。 近代工业革命,生产力极大发展,生产的社会化带来了幼儿教育的社会化,幼儿教育机构首先在欧洲诞生了。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创办的“幼儿学校”(后改名为“性格形成学园”)。 幼儿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 Ⅰ、福禄贝尔与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的诞生★★ 德国幼儿教育家福禄贝尔被世界誉为“幼儿园之父”,他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他于1837年创建了一所学前教育机构(儿童的花园[Kinder-garten]),并于1840年将其正式命名为“幼儿园”,成为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Ⅱ、国外幼儿教育机构的发展 1.幼儿教育机构数量迅速增加。 2.幼儿教育机构越来越多样化。 3.幼儿教育的质量在不断提高。 Ⅲ、我国幼儿教育机构的发展 1.我国第一所幼儿园的诞生 我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是1903年在湖北武昌创办的湖北幼稚园(1904年清政府将其改名为武昌蒙

幼儿教育史

幼儿教育史的研究对象 幼教史主要研究中外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幼儿教育实践活动(包括制度)和幼儿教育思想及其演变发展的规律。 古代胎教的经验及局限 1、高度重视外界环境对胎儿的影响; 2、高度注重母体的精神因素对胎儿的影响; 3、高度注重母亲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4、对胎教的重视除当时影响到胎儿的身心发育外,还将延伸到此后的婴幼儿教育以至整个的家庭教育之中,具有长远的效应。 中国古代的学前教材 (一)幼儿诗歌 1、训诫类(明)吕得胜《小儿语》 2、知识典故类(唐)李翰《蒙求》 3、识字类《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等。 (二)幼儿故事 中国古代的幼儿教育思想 (一)论早期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多以人性论为出发点进行论述。 (二)“早谕教”的学前教育观 1、“早谕教”的教育观出自“正本”和“慎始”的哲学观; 2、“早谕教”是古人所倡导的“豫”的教育原则的体现; “豫”:“禁于未发之谓豫”,即预防。 3、“早谕教”不仅易见成效,而且易于巩固 (三)论幼儿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1、注重环境的影响感化孟子以楚人学齐语为例,来说明环境的重要性; 2、反对溺爱子女 3、教以正,守以常 (1)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尽量减少以至杜绝外部的不良影响; (2)“教以正”还必须始终如一,即“守以常”。 4、信而勿诳 即守信用,不哄骗儿童。 (四)论婴幼儿保育的原则和方法 1、戒饱暧 2、节嗜食 3、任啼哭 4、绝惊扰 斯巴达 斯巴达教育是一种单纯的军体教育,较忽视文化教育。其教育目的是培养性格坚强、英勇善战的军人。 雅典 雅典教育与其民主政体及社会需要相适应,除了军事、体育以外,还有较多的智育成份;并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在雅典人中间,逐渐形成一种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

幼儿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一、选择 1、世界上第一所幼儿社会教育机构是() A.幼儿之家 B.幼儿学校 C.湖北幼稚园 D.南京鼓楼幼稚园 2、下列不属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是() A.主张“教学做”合一 B.强调“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C.提出“活教育”理论 D.要解放幼儿的头脑、双手和嘴 3、在原始社会时期,幼儿教育是完全融合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其主要任务是() A.保证幼儿存活 B.增强幼儿体质 C.开发幼儿智力 D.培养幼儿处理事情的能力 4、我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是()年在湖北武昌创办的湖北幼稚园。 5、近现代人类社会教育活动的核心部分是() A.家庭教育 B.社会教育 C.学校教育 D.课堂教学 6、第一个阐述游戏教育价值的人是() A.福禄贝尔 B.蒙台梭利 C.陶行知 D.陈鹤琴 7、狭义的教育是指() A.家庭教育 B.社会教育 C.学校教育 D.社区教育 8、幼儿园在我国属于()体系 A.家庭教育 B.社会教育 C.学校教育 D.社区教育 9、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是() A.幼儿期 B.婴儿期 C.幼儿前期 D.学龄期 10、幼儿教育产生于()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11、幼儿受教育机会平等的社会是()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12、教育没有阶级性的社会是()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13、幼儿社会教育机构是()的产物 A.物质基础 B.上层建筑 C.大工业生产 D.经济发展 14、最早的幼儿教育机构在()诞生 A.美国 B.欧洲 C.中国 D.印度 15、()创办了为平民子女服务的幼儿园“乡村儿童团” A.张雪门 B.陶行知 C.陈鹤琴 D.晏阳初 16、“幼儿的行为是其内在生命形式的表现”是谁的教育理论() A.福禄贝尔 B.蒙台梭利 C.陶行知 D.陈鹤琴 17、()1907年在罗马贫民区创办一所幼儿之家,用于实践自己的教育理论 A.福禄贝尔 B.蒙台梭利 C.陶行知 D.陈鹤琴 18、()在南京郊区首创了中国第一所乡村幼儿园-南京燕子矶幼稚园。 A.陶行知 B.陈鹤琴 C.张雪门 D.梁漱溟 19、()于1923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 A.陈鹤琴 B.陶行知 C.张雪门 D.福禄贝尔 20、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是() A.南京鼓楼幼稚园 B.南京燕子矶幼稚园 C.湖北武昌幼稚园 D.北平香山慈幼院 21、人类特有的社会性活动是()

第三节-学前教育学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学前教育学的历史发展(小白)教学内容:学前教育学的历史发展 学习目标:了解学前教育形成与发展的各阶段,掌握各阶段主要流派代表人物的主要教育观点。了解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各阶段主要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教育思想 教学难点:各阶段代表人物的教育思想 教学方法:讲授法,资料查找与讨论 教学课时:2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对一门学科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回顾,能够使我们更明确认识这门学科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做出分析与评价。 一、孕育阶段:(15世纪以前) 学前教育思想散见在各种著作之中,最初散见在谚语中,如“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教儿婴孩,教妇初来”等。国外一些哲学家、思想家很早提出关于教育的一些看法和主张。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罗马教育家昆体良。

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想国》。柏拉图还第一次提出了儿童从出生起就在专门机构中养育的学前公共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也曾提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内容。 中国古代有些教育家十分重视学前教育, 如魏晋南北朝的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提出,对儿童应从“婴稚”时期起“便加教诲”,认为俗谚“教儿婴孩”,很有道理;并强调父母对年龄幼小的子女不能“无教而有爱”。宋代朱熹也重视儿童入学以前的教育,主张“生子必择乳母”,“乳母之教,所系尤切”,必须选择品德良好的乳母,才有利于婴幼儿的保教 二、萌芽阶段(十六世纪后) 在这一阶段,教育学已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批很有影响的教育专著。在不少论著中都概述了学前教育的思想,与古代相比,则更加系统、完整和更有现实性。影响较大的教育著作主要有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洛克的《教育漫话》 法国教育家卢梭《爱弥尔》;裴斯泰洛奇的《林哈德与葛笃德》。 三、初创阶段(十八世纪----二十世纪前半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