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建立的3 维汽车模型 参考资料

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建立的3 维汽车模型 参考资料
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建立的3 维汽车模型 参考资料

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建立的3 维汽车模型,可显示汽车的悬挂、底盘、内饰直至每一个焊接点,设计者可确定每个部件的质量,了解各个部件的运行性能。这种三维模型准确性很高,汽车制造商可按得到的计算机数据直接进行大规模生产。

美国通用公司是全球汽车界最早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的公司之一。它采用的虚拟现实软件具有3 个图形流水线部件,可分别投影在设计师的左边、前面和地面上的大屏幕上,另外一台单独的桌面系统有时用做右面的第四面墙,设计师借助于该软件就能设计一辆惟妙惟肖的汽车。

在通用公司的技术中心,当工作人员进入正在进行虚拟现实工作的工作室时,戴上立体滤色眼镜或头盔式显示器、数据手套等显示设备,在大屏幕上就可以看到和真实的汽车一样大小的三维立体图像,它具有完全真实的立体空间,人们可以围绕汽车来回走动观察,提出各个部位的改进设想,也可以在另一个设计室中,坐在汽车的座椅上,让各种各样的仪表板、变速杆及各种附属装置都显示在他们的眼前,还可以和坐在驾驶室另一侧的工程师一起,对汽车的内装置进行评价、改进。这种活生生呈现在你眼前的虚拟现实的情景,使你感到完全是身临其境,在用自己的想象创造一辆汽车。

而在福特汽车公司,产品设计师运用虚拟现实软件可以看到虚拟汽车车门及发动机罩的铰接,可以设想在驾驶室的座位上来解决人机工程和视野问题。也可以观察到汽车在乡村公路上奔跑的情景。同时,动力系统的工程师借助更换一个虚拟机油滤清器来模拟发动机的维护。

最近,位于美国威斯康星洲的一个名叫“M & L 汽车专家”的公司,用一种能产生汽车虚拟模型的计算机软件设计了一辆时速可达200 英里、取名为“扑食者”的轿车,该车是世界上第一辆不用图纸和黏土模型设计的汽车。这种软件不但能模拟显示汽车的外观形状,还可以模拟汽车的内部构造及运作情况。“扑食者”在设计时先把整车分成若干部分,设计者逐个部分进行修改,直到满意为止。然后进行组装,即使各设计好的部分组装成了一辆完整的汽车,仍可以对其进行整体修改。

在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耗资巨大的梅赛德斯汽车设计中心里,设计人员可在该中心提供的“虚拟现实中心”的虚拟环境中进行工作,车身设计师可以在这里检查车体的线条和轮廓,检测车身表面的光洁度,分析汽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等。

据报道,通用和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发一种新车型的时间从1 年以上缩短到两个月左右,开发成本最多可降到原先的十分之一,而按常规,单单就车型开发时间看,新款汽车的设计,至少需12~18 个月。

在马自达汽车公司的汽车虚拟演示室,为了让顾客购买到理想型号的汽车,配有特制的头盔和手套。顾客可以通过头盔和手套,来改变汽车的颜色和构造。

2.2 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是虚拟制造系统的基础和灵魂,虚拟制造系统是由多学科知识形成的综合系统,是利用计算机支持技术对必须生产和制造的汽车进行全面建模和仿真,它能够仿真非实际生产的材料和产品,同时产生有关它们的信息。也可以制定零件生产的机加工方案、拟定产品检验和试验步骤等。

虚拟制造系统(Virtual manufacturing system)由虚拟信息系统(Virtual information system)

和虚拟物理系统(Virtual physical system)组成。虚拟信息系统也叫虚拟逻辑系统,主要是用来模拟处理设计、管理、计划调度等制造活动中的信息;而虚拟物理系统是计算机对实际的加工车间、包括机床、材料、工人等进行建模,并在此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仿真实际制造系统的制造过程。虚拟物理制造系统中的信息和实际的制造系统相一致,它是虚拟制造系统的关键。

虚拟制造技术的应用范围涉及到汽车的整个生命周期,它可以在汽车生产设备、工装和模具,甚至样车的设计之前,很容易地生产系统和工艺过程进行建模、修改、分析及优化。在汽车柔性生产系统( 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MIS)的设计和应用中,就广泛运用了虚拟现实技术。

早在1997 年,福特汽车公司就宣称,它已成为第一个采用计算机虚拟设计装配工艺的汽车厂商。这些技术的采用可以极大地促进该公司更快地向市场推出新轿车、卡车。福特公司使用的是以色列Technomatix Technologies 公司所提供的软件。

据报道,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汽车设计师可以利用虚拟现实原型技术精心进行测试,工作人员可以驾驶虚拟汽车在虚拟公路上行驶,以便检查汽车的各种功能,或坐在驾驶室中检查视野情况等。此外,虚拟制造系统还被应用到齿轮的并行设计和装配以及机器人的训练等地方。

由于生产过程和设计过程都在使用同样的计算机虚拟模型和设备模型,因此,可以对设计、制造等生产过程进行建模,在产品设计阶段,实时地、并行地模拟出产品未来制造全过程及其对产品设计的影响,预测产品性能、产品制造技术、产品的可制造性,从而更有效、更经济、柔性灵活地组织生产,使工厂和车间的设计与布局更合理、更有效,以达到产品的开发周期和成本最小化、产品设计的最优化、生产效率的最高化。

日产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生产线上的过程,它使用虚拟工具,虚拟机械手和虚拟雇员(穿着与日产汽车工人一样的蓝色制服),利用数据库中已经存在的CAD 信息模拟一种虚拟的生产线,使各生产过程中的不同问题呈现出来。

例如:日产曾用虚拟现实软件“试线”,模拟从仪表板上拆除气囊组件,这时发现挡风玻璃碍事,总装线上的工人得窝着脖子干活,由于预先发现了这一问题,并得到了及时解决,避免了正式生产时的麻烦。

2.3 在汽车试验中的应用

虚拟试验技术作为虚拟制造技术的一个环节,在汽车空气动力学及汽车被动安全性研究中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汽车被动安全性研究包括车身抗撞性研究、碰撞生物力学研究以及乘员约束系统和内饰件的研究。

虚拟试验方法的核心是有限元法和多刚体动力学的数值方法,它通过一定的前后处理程序和数据转换模板,以CAD 文件为输入,在计算机中模拟出与实际试验一样的环境。通过计算,得到试验报告。

设计师设计出的新型汽车是否合理,往往需要经过碰撞、风洞等测试加以检验。

最初检验新型汽车性能的方法是:先在一辆样车上放置木偶,加速后让它与墙壁碰撞,然后,再检测车身与木偶的受损程度,由此断定碰撞过程中,车与人的受力情形。这种方法,不仅存在着严重的误差,而且需先把样车做出来,费事费力。

而采用虚拟试验方法,则只需先用木材、黏土或陶土做一辆汽车模型,在风洞中测定其空气动力学数据,再把模型扫描进虚拟环境系统,把它放大成与真车一样的大小。通过虚拟环境系统模拟撞车,可以

精确地把木偶的手或脚的受力情况反映出来,采用这个系统,可以减少约一半的设计费用及时间。

虚拟试验方法在中、外汽车界获得了日益广泛的运用在代表世界汽车工业最高科技水平的F1 赛车界,每年参赛的赛车都要进行一项虚拟测试。这项测试的环境与真实的赛场毫无二致,同样是马达轰鸣、

风驰电掣,惟一不同指出是没有车手参赛。在这种虚拟环境中,计算机忠实地展现出了F1 赛事中各个赛

道中可能出现的情况,重点是虚拟出发生车祸后赛车能够提供给车手的保护,通过它判断赛车能否有效地

保护车手不受或少受伤害。近几年,F1 赛坛车祸频发,而几乎没有车手因此丧生,无疑,这套虚拟环境系统功不可没。

3、虚拟现实技术在汽车工业中的前景展望

从总体上看,汽车工业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发、制造产品尚处于摸索阶段,目前,该项技术主要应用于概念车和车身内外模型的开发,另外在汽车装配中亦有少量使用。但随着虚拟现实技术自身的不断发

展完善,人们有理由相信,它必将引起汽车各个领域的革命性变化。

3.1 敏捷制造/虚拟工厂

事实上,虚拟现实技术将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主要是以美国工业界提出的一个敏捷制造/虚拟企

业为契机的。1991 年,美国里海大学受美国国防部委托,牵头组织编写了《21 世纪制造企业的战略》的

报告。在该报告中,首次提出了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e)和虚拟企业(virtual enterprise)的概念。他们认为敏捷(agility)是一种能使企业在无法预测、持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持并不断提高竞争力的能力。

该报告设想到2006 年建立美国汽车(USM)公司,即实现汽车工业的敏捷制造/虚拟工厂,若该设想能如期实现,则可达到下列目的:

(1) 每辆USM公司的汽车都按用户要求制造,每辆USM 公司的汽车从定货起3 天内交货。USM汽

车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有责任使用户满意,并且这种汽车能重新改造,使用寿命长。

(2) 用户可以利用USM 公司的图表、虚拟设计软件设计自己所需的汽车,并了解其售价、运行费

用等。

(3) 用户初步选定车型后,可进行模拟试验,通过模拟试验或重选或提出意见,满意后办理订货手续。

(4) USM 公司工厂按年产6 万辆设计,同一条生产线上可装配其所有型号的变型车,数量不限。

(5) 在世界各地建厂,6 个月内投产。

(6) 4 个月提出一种新车型。

(7) 设计与制造能力匹配,产品设计与工艺设计同时进行,对全车设计与制造工艺进行虚拟设计和仿真。

(8) 设计通过后,有计算机选择所有制造设备,并投入生产。

未来敏捷制造/虚拟企业的模式将表现为由计算机网络控制的多个柔性制造单元组成的分布式自动制造与虚拟制造系统。

3.2 对并行工程的促进

不断发展的CAD、CAM、CAS(计算机辅助造型)、CAT(计算机辅助试验)、CAE(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等各个领域渗入虚拟现实技术,并形成一个具有集成性、并行工程的网络。各个虚拟现实工作室工作人员,可以在不同的地点、不同时间、不同场合进行虚拟现实对话,在进行产品设计的同时,虚拟现实技术有能力提供大量的数字化三维模型,对分析、研究、建立生产装配线、工艺流程、原材料品种和消耗、工厂费用和成本等,通过检测,最终选定一套最佳的工厂设计方案。

同时,企业领导、工程技术人员、经销商、供应商等,还可在该虚拟现实环境中,共同探讨各种产品的性能与市场前景,以便生产出用户满意的汽车产品,并且有关产品的供货合同、设计、生产、试验、储运等问题,都可以一并解决。

3.3 在产品试验中的应用

按传统的工作方式,汽车从产品设计到最后投产,期间不仅要经过几轮实车试装,以检验设计和工艺的合理性,而且要进行大量艰苦又费时耗力的野外试验,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则可在计算机上虚拟各种试验条件,进行车辆的动力性、经济性等试验。

如虚拟风洞可以让汽车工程师看到模拟的空气流场,使人感到好像真的站在风洞里一样。试验人员把虚拟发动机放入这种“风洞”中,可考察发动机进气、燃烧、排气时气体流动的状况,观察热量在其零部件上的散发过程,以改善制动、排气系统的冷却性能。

3.4 供、销商介入汽车生产

以前,每当主机厂设计新车型时,经常因一些技术参数的更改而与零部件供应商进行反复沟通与协商,而这些沟通与协商几乎都是以邮件、传真等方式进行的,很不方便。

但在虚拟现实技术的环境中,主机厂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新车型时,可要求主要零部件供应商将拟采用的零部件数据以CAD 及CAS 的方式输入主机厂的数据库,并让它们进入主机厂的开发网络,当主机厂修改设计方案时,与之配套的零部件也将实时进行修改,不必与供应商反复沟通与协商。

据悉,IBM 公司已开发了一种“汽车模拟开发系统”,该系统已不仅仅局限于车型开发,还可以提供给汽车生产商以下方面的模拟数据:市场调查、工程研究、数字化制造及产品模拟、测试、制造、产品支持、数据管理及使用、商业推广计划等。

3.5 人员培训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建立虚拟培训基地,对有关从业人员进行继续工程教育,关于这一点,可以借鉴航空界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飞行器的经验,设计模拟驾驶室,训练驾驶员。英国皇家装甲公司曾用虚拟现实技术对一种新的14.5 吨车辆进行了试验,创建立一种专用车辆训练软件。

4、小结

目前,我国汽车界对该项技术得实际运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仅在清华大学、天津中国汽车技术中心等单位的试验室有所利用。

其实,我国汽车生产企业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已经具备了不少有利条件,首先,一汽、二汽、上汽等大公司已有多年运用三维计算机软件(如UG、CATIA、PRO-E 等)进行产品设计的经验,且他们的产品大多已形成了CAD、CAE 等数据,可以很方便地将这些电子数据输入到虚拟现实环境中。

虚拟现实技术正渗入汽车工业的各个领域,如汽车的虚拟造型、虚拟设计、虚拟工艺制造、虚拟试验、虚拟装配等,它不仅为汽车开发人员创造了更为自由得工作环境,而且,从根本上动摇了一系列被视为经典的汽车产品开发理论和原则。虚拟现实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将使汽车工业的思想概念、开发方式、部件供应、组织形式、市场竞争及人才培训方面产生全方位的创新和变革。在虚拟现实技术的未来发展中,虚拟汽车和真实汽车之间的界线会变得越来越模糊。

我国汽车界在推广和引进虚拟现实技术的时候,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通过认真地研究外国先进技术和经验,努力探索出中国汽车工业迈向该技术的道路。

虚拟现实技术简介

虚拟现实简介及行业发展前景 一、虚拟现实简介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又译作灵境、幻真)是近年来出现的高新技术,也称灵境技术或人工环境。虚拟现实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如同身历其境一般,可以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度空间内的事物 百科内容: VR是一项综合集成技术,涉及计算机图形学、人机交互技术、传感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它用计算机生成逼真的三维视、听、嗅觉等感觉,使人作为参与者通过适当装置,自然地对虚拟世界进行体验和交互作用。使用者进行位置移动时,电脑可以立即进行复杂的运算,将精确的3D世界影像传回产生临场感。该技术集成了计算机图形(CG)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人工智能、传感技术、显示技术、网络并行处理等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是一种由计算机技术辅助生成的高技术

模拟系统。 概括地说,虚拟现实是人们通过计算机对复杂数据进行可视化操作与交互的一种全新方式,与传统的人机界面以及流行的视窗操作相比,虚拟现实在技术思想上有了质的飞跃。 虚拟现实中的“现实”是泛指在物理意义上或功能意义上存在于世界上的任何事物或环境,它可以是实际上可实现的,也可以是实际上难以实现的或根本无法实现的。而“虚拟”是指用计算机生成的意思。因此,虚拟现实是指用计算机生成的一种特殊环境,人可以通过使用各种特殊装置将自己“投射”到这个环境中,并操作、控制环境,实现特殊的目的,即人是这种环境的主宰。 二、虚拟现实分类 行业概况: 北京傲唯刃道科技有限公司甘健先生认为:供求关系是一个行业能否快速发展的前提。目前来看,市场需求是很大的,而供应方面却略显不足,尤其是拥有核心知识产权,专利产品及服务质量过硬的企业并不多,行业整体缺乏品牌效应。在需求旺盛的阶段,行业需求巨大,

毕业论文:浅谈虚拟现实技术

论文虚拟现实技术

浅谈虚拟现实技术 摘要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借助计算机及最新传感器技术创造的一种崭新的人机交互手段,其核心是建模与仿真。概括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特征及应用领域,涉及的关键技术,最新研究进展,应用与前景展望。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研究现状,相关应用,信息安全 一.虚拟现实的概念、特征及应用领域 虚拟现实是一种由计算机和电子技术创造的新世界,是一个看似真实的模拟环境,通过多种传感设备,用户可根据自身的感觉,使用人的自然技能对虚拟世界中的物体进行考察和操作,参与其中的事件,同时提供视、听、触等直观而自然的实时感知,并使参与者“沉浸”于模拟环境中。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是指借助计算机及最新传感器技术创造的一种崭新的人机交互手段,其核心是建模与仿真。 虚拟现实技术主要包括模拟环境、感知、自然技能和传感设各等方面。模拟环境是由计算机生成的、实时动态的三维立体逼真图像。感知是指理想的VR应该具有一切人所具有的感知。除计算机图形技术所生成的视觉感知外,还有听觉、触觉、力觉、运动等感知,甚至还包括嗅觉和味觉等,也称为多感知。自然技能是指人的头部转动,眼睛、手势、或其他人体行为动作,由计算机来处理与参与者的动作相适应的数据,并对用户的输入作出实时响应,并分别反馈到用户的五官。传感设备是指三维交互设备。常用的有立体头盔、数据于套、三维鼠标、数据衣等穿戴于用户身上的装置和设置于现实环境中的传感装置,如摄像机、地板压力传感器等。 (虚拟现实技术穿戴的装备)

GrigoreBurdea和Philippe Coiffet在著作“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一书中指出,虚拟现实具有三个最突出的特征,即人们称道的“3I”特性:交互性(interactivity) 、沉浸感(Illusion of Immersion) 和构想性(imagination)。交互性主要是指参与者通过使用专门输入和输出设备,用人类的自然技能实现对模拟环境的考察与操作的程度。沉浸感是虚拟现实最主要的技术特征,它是指参与者在纯自然的状态下,借助交互设备和自身的感知觉系统,对虚拟环境的投入程度。构想性是指借助虚拟现实技术,使抽象概念具像化的程度。另外还有多感知性(Multi-Sensory)。所谓多感知是指除了一般计算机技术所具有的视觉感知之外,还有听觉感知、力觉感知、触觉感知、运动感知,甚至包括味觉感知、嗅觉感知等。理想的虚拟现实技术应该具有一切人所具有的感知功能,由于相关技术,特别是传感技术的限制,目前虚拟现实技术所具有的感知功能仅限于视觉、听觉、力觉、触觉、运动等几种。 所以,“3I+M”就是虚拟现实系统的基本特征。 自1968年Ivan Sutherland发表一篇名为“The Ultimate Display”的论文至今,虚拟现实技术已经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得到长足的发展。如今,众多的设备可被用于虚拟现实,包括头戴式显示器、数据手套、动作捕捉系统等[1]。虚拟现实技术已经在诸如建筑设计、军事仿真、虚拟制造、游戏娱乐、医学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教育、心理学、环保、文化艺术领域,虚拟现实技术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 二.虚拟现实涉及的关键技术[3] 虚拟现实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动态环境建模技术,实时三维图形生成技术,立体显示和传感器技术,应用系统开发工具,系统集成技术,实时三维计算机图形技术,广角立体显示技术,对观察者头、眼和手的跟踪技术,触觉、力觉反馈技术,立体声、语音输入输出技术。 动态环境建模技术:虚拟环境的建立是VR系统的核心内容,目的就是获取实际环境的三维数据,并根据应用的需要建立相应的虚拟环境模型。 实时三维图形生成技术:三维图形的生成技术已经较为成熟,那么关键就是“实时”生成。为了达到实时的目的,至少保证图形的刷新频率不低于15帧/秒,最好高于30帧/秒。

虚拟现实技术-综述

浅谈虚拟现实技术在规划领域中的应用 作者:Why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来,而作为信息技术发展的首要驱动力的“虚拟现实”技术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到规划领域中来。本文着重论述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范围、应用的意义及其为我们带来的便利。 关键词:虚拟现实、范围、发展、迫切性、城市规划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又称灵境技术,是90年代为科学界和工程界所关注的技术。它的兴起,为人机交互界面的发展开创了新的研究领域;为智能工程的应用提供了新的界面工具;为各类工程的大规模的数据可视化提供了新的描述方法。它是一种基于可计算信息的沉浸式交互环境,具体的说,就是采用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高科技生成逼真的视、听、触觉一体化的特定范围的虚拟环境,用户借助必要的设备以自然的方式与虚拟环境中的对象进行交互使用、相互影响,从而产正亲临其境的真实环境的感受和体验。这种技术的应用,改进了人们利用计算机进行多工程数据处理的方式,尤其在需要对大量抽象数据进行处理时;同时,它在许多不同领域的应用,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1、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概述 1965年,Sutherland在篇名为《终极的显示》的论文中首次提出了包括具有交互图形显示、力反馈设备以及声音提示的虚拟现实系统的基本思想,从此,人们正式开始了对虚拟现实系统的研究探索历程。 随后的1966年,美国MIT的林肯实验室正式开始了头盔式显示器的研制工作。在这第一个HMD的样机完成不久,研制者又把能模拟力量和触觉的力反馈装置加入到这个系统中。1970年,出现了第一个功能较齐全的HMD系统。基于从60年代以来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美国的JaronLanier在80年代初正式提出了“VirtualReality”一词。 80年代,美国宇航局(NASA)及美国国防部组织了一系列有关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从而引起了人们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广泛关注。1984年,NASAAmes研究中心虚拟行星探测实验室的M.McGreevy和J.Humphries博士组织开发了用于火星探测的虚拟环境视觉显示器,将火星探测器发回的数据输入计算机,为地面研究人员构造了火星表面的三维虚拟环境。在随后的虚拟交互环境工作站(VIEW)项目中,他们又开发了通用多传感个人仿真器和遥现设备。 进入90年代,迅速发展的计算机硬件技术与不断改进的计算机软件系统相匹配,使得基于大型数据集合的声音和图象的实时动画制作成为可能;人机交互系统的设计不断创新,新颖、实用的输入输出设备不断地进入市常而这些都为虚拟现实系统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矗例如1993年的11月,宇航员利用虚拟现实系统成功地完成了从航天飞机的运输舱内取出新的望远镜面板的工作,而用虚拟现实技术设计波音777获得成功,是近年来引起科技界瞩目的又一件工作。可以看出,正是因为虚拟现实系统极其广泛的应用领域,如娱乐、军事、航天、设计、生产制造、信息管理、商贸、建筑、医疗保险、危险及恶劣环境下的遥操作、教育与培训、信息可视化以及远程通讯等,人们对迅速发展中的虚拟现实系统的广阔应用前景充满了憧憬与兴趣。 2、虚拟现实在规划领域的应用范围 虚拟现实在规划信息存储和查询系统中的应用 例如土质数据库系统,地域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城市政策信息系统等。这一类系

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优势与挑战

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优势与挑战作者:范安琪袁玖根 来源:《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9年第4期 范安琪袁玖根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南昌330038) 摘要:如今科技发展的越来越迅速,教育随着科技的发展也不断有新的教学媒体的出现。在多媒体技术后,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的出现无疑将对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文 章主要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优势与挑战。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教育应用;优势与挑战 虚拟现实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结合相关科学技术,生成与一定范围真实环境在视、听、触感等方面高度近似的数字化环境,用户借助必要的装备与数字化环境中的对象进行交互作用、相互影响,可以产生亲临对应真实环境的感受和体验。 一、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现状 虚拟现实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应用于教育了,当时人们还对这方面的研究给予较 少的关注度。而现在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设立了相关项目,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于2009年合作成立的虚拟世界工作组和美国林登实验室的Second Life项目等。我国也有很多研究学者在 探索该技术运用于教学中的应用成果。 二、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应用中的优势 (一)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 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在仿真的模拟环境中对知识和技能进行不断地巩固和重复学习训练,学习者将处于一个安全的环境中练习观察到的行为和机会,以促进学习者在高效率的环境下达 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采用情景记忆(Episodic Memory),这种包含有关生活经历的信息,如特别引人注目的教学活动。通常很难记住课堂上讨论过的学习内容,但是很容易记住教室的样子、老师的桌子的位置。在虚拟技术课堂上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创设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使用 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手柄或传感手套等交互设备从视觉、听觉和触觉这三方面使学生如 临其境。情境记忆为学习者提供一种模式,使他们能够在此基础上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形成 感情并生成意义。 (二)个性化的学习环境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个性化学习环境的设计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促进学生心流(Flow)的产生,心流是一种 精神状态的运作,在这种状态下,一个人完全沉浸在他所做的事情中,全神贯注。它包含了在 活动过程中的精神投入和持续的参与,是介于无聊和焦虑之间的理想状态。在传统课堂中很难 实现心流,但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却可以很好地进行相关教学设计。 游戏化学习就是采用游戏化的方式来学习,它是目前比较新颖的教学理论和教育实践。一 个人对一个事物感兴趣,他就会愿意去尝试,努力去做从而做得更好。那么把这个事物换成学习,当学习也变得有趣时,相信学习者也会学有所成。同样对比传统课堂,虚拟现实技术在这

虚拟现实技术基础与应用代码-8 综合实例

8.3.2 场景模型的构建 建立了消防车的3ds模型后,我们就可以来定义一个消防车类了。消防车类中包含车身、云梯、吊篮成员对象,这些对象通过前节介绍的3ds载入类C3DSLoader来定义。此外我们在吊篮上安置一个消防水枪来模拟喷水效果,为此用前章定义好的粒子系统类CparticleSys来定义一个水枪效果对象。为实现云梯的交互运动,增加了云梯水平旋转的变量theta,和俯仰运动的变量phi。车身的运动由变量Position来控制。其消防车类的定义如下: //注:以下代码写在文件Motor.h中 #include "gl/glut.h" #include "3DSLoader.h" #include "Particle.h" class CMotor //消防车类 { public: float Position[3]; //车位置 float theta; //云梯支架旋转角 float phi; //云梯俯仰角 //定义3ds载入对象 C3DSLoader m_3DSMotor; //车身 C3DSLoader m_3DSSupport; //云梯支架 C3DSLoader m_3DSLadder; //云梯 C3DSLoader m_3DSBasket; //篮子 CParticleSys m_WaterGun; //水枪效果 CMotor(); //构造函数 virtual ~CMotor(); //析构函数 void DrawMotor(); //绘制车 void Init(); //初始化 }; 车身模型,云梯模型和吊篮模型的载入以及水枪的初始化通过成员函数Init来完成,其实现形式如下: //注:以下代码写在文件Motor.cpp中 void CMotor::Init() { m_3DSMotor.Load3DSModel("3DSModel\\武警学院车身1.3DS"); m_3DSSupport.Load3DSModel("3DSModel\\云梯支架.3ds"); m_3DSLadder.Load3DSModel("3DSModel\\云梯.3ds"); m_3DSBasket.Load3DSModel("3DSModel\\吊篮.3ds"); m_WaterGun.SetPosition(0,0,0); //水枪位置 m_WaterGun.SetMode(0.5,100, 10,-0.8,1); //粒子系统模式设置 m_WaterGun.Init(PI/2,PI/3);//水枪方向 } 消防车的绘制过程在成员函数DrawMotor中来完成,其实现形式如下: //注:以下代码写在文件Motor.cpp中 void CMotor::DrawMotor()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及其未来展望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及其未来展望 虚拟现实是利用计算机、电子技术、图像技术、传感器技术、多媒体技术、人机接口技术及仿真技术等多种科学技术发展起来的计算机领域的最新技术, 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虚拟技术是一门富有挑战性的交叉技术、前沿科学和研究领域。目前虚拟技术已涉及到军事、教育、医学、心里学、商业、影视等领域,是21世纪的重要发展学科。 一、虚拟技术的特征 虚拟环境是利用计算机生成并控制的,因此人处在利用虚拟技术创建的拟环境之中和真实环境是没有差别的。虚拟现实具有3个最突出的特性:交互性、沉浸性和构想性。 1、交互性: 人们可以通过使用专门的输入和输出设备(主要通过数据手套、头盔、数据衣等)以自然地方式(如自身的语言、动作等)和虚拟世界中的对象进行交互操作和交流。 2、沉浸感: 沉浸感是指用户在纯自然的状态下借助交互设备和自身的感知觉系统对虚拟环境的投入程度。虚拟世界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3、构想性:指借助虚拟技术可以使用户沉浸其中并获得新的知识,从而使用户深 化概念和萌发新意。因此说虚拟现实可以启发人创造性思维,使抽象概念具体化。 二、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领域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用于军事、教育训练、设计规划、产品建模、心理学治疗及艺术与娱乐等多方面。 1、军事领域 虚拟现实技术已成为军事和航天领域的先锋技术虚拟技术最初是美国航空航天局与军事部门为了模拟训练而开发的。现在广泛用于各兵种部队的战术研究、演习、模拟训练和培训等,战斗实验室已成为数控战士的战场。 “司令部军事演习”也已成为一种军事演习的重要形式,这类演习可用于为未来战争组织装备、主导原则和综合训练等决策提供参考数据。美国航空航天局埃姆斯研究中心还建立了一座虚拟实验室,它所拥有的飞机模型器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从逼真程度来看都处于世界之最,主要用于研究现在的或拟议中的飞机飞行控制、制导、座舱显示、自动化和操纵的品质,它能够获得有关飞机性能的实时数据和视图,并且航空研究人员和设计师坐在家里就可以“进入”该实验室进行操作,其灵敏度远远高于现在的任何其他此类研究手段。 虚拟现实技术在军事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被广泛的应用于军事训练、武装装备的研究和生产以及军事教育等各个方面。目前的军事模拟训练

VR汽车虚拟现实教学实训设备的生产技术

本技术新型公开了一种VR汽车虚拟现实教学实训设备,包括设备底座,所述设备底座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内部插接有插块,所述插块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左侧安装有模拟方向盘,所述固定板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顶部连接有电机轴,所述电机轴顶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顶部贯穿于支撑块,所述固定板顶部左侧安装有模拟脚踏。本技术新型通过支撑块上的螺纹杆和插块以及固定板上的电机和电机轴,可以利用螺纹杆在支撑块内旋转,从而带动支撑块在固定套筒内部升降,调节模拟方向盘的高低,适用于不同身高的使用者使用,增加了设备的使用范围。 技术要求 1.一种VR汽车虚拟现实教学实训设备,包括设备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底座(1)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固定套筒(3),所述固定套筒(3)内部插接有插块(4),所述插块(4)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5),所述支撑块(5)左侧安装有模拟方向盘(13),所述固定板(2)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8),所述电机(8)顶部连 接有电机轴(7),所述电机轴(7)顶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6),所述螺纹杆(6)顶部贯穿于支撑块(5),所述固定板(2)顶部左侧安装有模拟脚踏(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R汽车虚拟现实教学实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筒 (3)前侧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9),所述支撑板(9)底部焊接有固定架(10),所述固定架(10)内侧放置有电脑主机(11),所述支撑板(9)顶部放置有电脑显示屏(21),所述电脑主机(11)后侧通过信号线路(14)连接有VR眼镜(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R汽车虚拟现实教学实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底座(1)顶部左侧安装有电动伸缩杆(16),所述电动伸缩杆(16)顶部固定连接有座椅(17),所述座椅(17)右侧顶部固定连接有投影仪(18),所述设备底座(1)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9),所述支撑杆(19)左侧挂置有投影幕布(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R汽车虚拟现实教学实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底座(1)顶部开设有螺栓孔(27),所述设备底座(1)前侧左端安装有工作电源(22),所述工作电源(22)前侧顶部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控制开关(23)和第二控制开关(24),所述第一控制开关(23)和第二控制开关(24)底部分别安装有第三控制开关(25)和第四控制开关(2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VR汽车虚拟现实教学实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电源(22)的电能输出端与电脑主机(11)、模拟方向盘(13)、模拟脚踏(12)、VR眼镜(15)、电脑显示屏(21)、电机(8)、投影仪(18)和电动伸缩杆(16)的电能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开关(23)、第二控制开关(24)、第三控制开关(25)和第四控制开关(26)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电动伸缩杆(16)、电机(8)、投影仪(18)和电脑主机(11)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电脑主机(11)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VR眼镜(15)、模拟方向盘(13)、模拟脚踏(12)和投影仪(18)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技术说明书 一种VR汽车虚拟现实教学实训设备 技术领域 本技术新型涉及VR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VR汽车虚拟现实教学实训设备。 背景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行业应用范围

虚拟现实技术行业应用范围 1.城市规划 在城市规划中经常会用到虚拟现实技术,用虚拟现实技术不仅能十分直观的表现虚拟的城市环境,能运用三维GIS地理信息系统来表现直观的三维地形地貌,为城市建设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而且能很好的模拟各种天气情况下的城市,能了解排水系统,供电系统,道路交通,沟渠湖泊等等。而且能模拟自然灾害的突发情况。对于政府在城市规划的工作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医学 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领域上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医学动画上。传统的医学动画仅仅只能在平面、三维的角度展示医学原理、人体结构等。而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突破了视角的限制,让人能进到“体内”,在人体内漫游,以任意角度观察人体结构。 3.文物保护 虚拟现实技术在文物保护方面也是应用相当广泛的,埃及的金字塔就做过网上的体验中心,运用了全景虚拟技术和三维虚拟技术,而且IBM目前正在运用VR虚拟现实技术对北京故宫进行整个故宫的数字虚拟。届时大家也许可以在网上直接看到数字三维化的故宫。 4.交通 无论是在空中、陆地还是海洋河流的交通规划模拟方面,VR虚拟现实技术都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不仅仅能用三维GIS技术将各种交通路线表现得十分到位,更能动态模拟各种自然灾害情况。 5.房地产 近几年在房地产的表现和推广应用方面,VR虚拟现实技术被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把虚拟现实和传统的建筑动画、地产动画结合起来,不仅十分完美的表现室内的环境和整个小区的环境,设施。还能表现不存在但即将建成的绿化带,https://www.360docs.net/doc/d810342095.html,喷泉,休息区,运动场等等。不仅如此,用户还能在三维的室内空间中自由行走、任意漫游、仔细欣赏小区的每一处风景。大大刺激了浏览者的感受。 6.游戏 对于游戏的开发,目前虚拟现实技术比较适合开发:角色扮演类、动作类、冒险解迷类、竞速赛车类的游戏,其先进的图像引擎丝毫不亚于目前的主流游戏引擎的图像表现效果,而且整合配套的动力学和AI系统更给游戏的开发提供了便利。 7.军事 虚拟现实技术就是诞生于军事应用,在军事应用方面很多,包括:模拟战场,模拟操作,模拟驾驶,模拟装配等等。都需要通过VR技术来实现。而且在相关军事工作汇报中也会有VR技术的支持。 8.家电 家电产品的展示、展览、发布上。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不仅可以完美表现产品的外观,更能将其功能表现的淋漓尽致。而且家电行业产品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市场需求量十分大,无论是使用全景虚拟还是视频虚拟还是三维虚拟技术都能在家电行业大有作为。

浅谈虚拟现实技术特点教学提纲

浅谈虚拟现实技术特 点

浅谈虚拟现实技术特点,组成和分类。常用的虚拟现实软件,硬件和优缺点。 经过3节课的老师的讲解和上网资料的查看,我对虚拟现实技术有了浅显的了解。 一:虚拟现实技术特点: 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又称灵境技术是利用三维图形生成技术、多传感交互技术以及高分辨显示技术,生成三维逼真的虚拟环境,使用者戴上特殊的头盔、数据手套等传感设备,或利用键盘、鼠标等输入设备,便可以进入虚拟空间,成为虚拟环境的一员,进行实时交互,感知和操作虚拟世界中的各种对象,从而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会。 虚拟现实技术具有以下五个主要特征: (1)沉浸性使之所创造的虚拟环境能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感觉,使其相信在虚拟环境中人也是确实存在的,而且在操作过程中它可以自始至终的发挥作用,就像真正的客观世界一样。 (2)交互性是在虚拟环境中,学生如同在真实的环境中一样与虚拟环境中的任务、事物发生交互关系,其中学生是交互的主体,虚拟对象是交互的客体,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交互是全方位的。 (3)构想性是虚拟现实是要能启发人的创造性的活动,不仅要能使沉浸于此环境中的学生获取新的指示,提高感性和理性认识,而且要能使学生产生新的构思。

(4)动作性是指学生能以客观世界的实际动作或以人类实际的方式来操作虚拟系统,让学生感觉到他面对的是一个真实的环境。 (5)自主性是虚拟世界中物体可按各自的模型和规则自主运动。 二:虚拟现实技术组成和分类: 1 :虚拟现实系统的组成 用户通过头盔、手套和话筒等输入设备为计算机提供输入信号,虚拟现实软件收到输入信号后加以解释,然后对虚拟环境数据库进行必要更新,调整当前虚拟环境视图,并将这一新视图及其它信息如声音立即传送给输出设备,以便用户及时看到效果。 系统由输入部分、输出部分、虚拟环境数据库、虚拟现实软件组成。 2:虚拟现实系统的分类 虚拟现实系统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通常分为以下四类:(1)桌面虚拟现实系统(Desktop VR) (2)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Immersive VR) (3)分布式虚拟现实系统(Distributed VR) (4)增强式虚拟现实系统(Augmented Reality AR) 2.1桌面虚拟现实系统(简称PCVR) 桌面虚拟现实系统是一套基于普通PC平台的小型虚拟现实系统。利用中低端图形工作站及立体显示器,产生虚拟场景,参与者使用位置跟踪器、数据手套、力反馈器、三维鼠标、或其它手控输入设备,实现虚拟现实技术的重要技术特征:多感知性、沉浸感、交互性、真实性。

虚拟现实的创新案例

虚拟现实的创新案例——NervGear 什么是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利用这种技术,可以打破现实中我们对现世观念的界限,例如,可以把一组虚拟的建筑物投射到现实中,查看它的实现可行性。又或者把磁场路径这种虚拟的东西在现实环境中展现出来,让学生们更容易去理解。 到目前2015年为止,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的产品有哪些呢?有基于VR技术的SONY公司出品的PlayStation VR、有基于AR技术的microsoft公司出品的hollens。这两大公司各自产品所代表这两大分支最前沿技术。PlayStation VR优点可视角度广,画质靓丽,让人沉浸在虚拟的环境中,但缺点就是需要依靠手柄作为操纵杆,无法做到单凭双手的灵活操作!缺乏直接交互性。而hollens刚刚相反,强大的可操纵性,可以全凭双手或眼镜进行操作(延迟也就0.5秒左右),而且可以把一组虚拟的画面几乎无瑕疵的投影在现实环境中,但最大的缺点(也是AR最大的缺点)是可视角度仅有20-40度左右,相当之小,使应用扩展范围大大缩小。 其实在我看来,当今的VR与AR技术也只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半成品,真正的虚拟现实应该是人完全沉浸在虚拟的环境中,而不仅是只有视觉,还有听觉,味觉,触觉.可以说与现实世界的生活方式几乎无差别。而这种技术称呼为完全潜行技术。这种技术是利用人脑与机器相互发出的脑电波的交流,使人完全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你可以像现实世界一样行走、跑步、呼吸,而实现中你的手脚由于机械装置发出的脑电波暂时阻隔了手脚活动神经的传输,所以不会有任何反应,而利用这种完全潜行技术的机械装置产品称为NervGear。 NervGear的优点是利用完全潜行技术使人完全进入一个虚拟的现实世界,在这里,可以做任何你所能想象的事情,例如可以在这简单准确地画出CAD图、公司各方负责人可以随时随地聚集一齐进行开会、全新玩游戏模式、在医疗方面可以更加准确地,几乎1比1无差别地进行3D打印器官,在教学方面,一切虚拟模糊难理解的现象都可以在这个世界里完全具体地展现出来…………完全潜行技术是AR与VR优点的结合体,一来解决了可视角度的问题,二来解决了操作交互性的问题。

虚拟现实应用技术专业实训课程的教学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810342095.html, 虚拟现实应用技术专业实训课程的教学研究作者:曾鹏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30期 摘要:本文基于笔者的教学实践和相关研究,首先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前景和实训课程出现的问题,然后问题从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反馈三个方面,对虚拟现实应用技术专业实训课程的优化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虚拟现实应用技术专业;实训课程;优化 伴随着我国新一轮产业革命的临近,虚拟现实应用技术也开始逐渐活跃在人们的视野之中。虚拟现实应用技术可供应用的领域非常广泛,在影视、航天、建筑和医学等方面都能得到应用,各个高校顺应产业改革的步伐,也纷纷开始了虚拟现实技术与应用专业的相关课程。本文以虚拟现实应用技术专业实训课程为例,基于产教融合的思想对实训课程加以优化,为虚拟现实应用技术专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一、相关性分析 1.虚拟现实应用技术前景 虚拟现实应用技术也称灵境技术,属于仿真技术的一个前沿方向。虚拟现实应用技术依托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和仿真技术,构造出虚拟环境来给用户以沉浸式的体验,当前最为代表性的虚拟现实技术当属VR眼镜。虚拟现实技术集交互性、沉浸性、自主性、构想性和多感知性于一体,当前各高校纷纷开设了虚拟现实技术专业,旨在为社会培育出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 2.实训课程教学现状 因为虚拟现实应用技术专业开设的时间较为短暂,使得其实训课程在构建时便遇到了许多的问题。首先是资源的引入和整体实训课程缺乏一定的系统性,虚拟现实应用技术专业是一项集多种技术于一体的系统性开发工程,要求岗位工作人员不仅需要掌握相关建模语言的编写,更要掌握插补器和传感器的具体应用,需要完备的开发流程进行整体的规范,部分学校在进行实训课程时采用的是手工作坊式的开发模式,与企业的岗位需求有不小的差距;其次是整体积极性不足,主要表现为企业的积极性和学生的热情不足,使得整体的实训进度达不到预期的目标。企业方面主要是因为需要一线人员的长期参与,同时无法获得足够的短期效益,所以积极性不高,学生方面主要是因为实训课程的难度较大,使得部分学生无法跟上实训课程的进度。 二、专业实训课程教学优化设计 1.教学理念优化

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与类型

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和类型 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和类型 1. 虚拟现实的概念 虚拟现实技术是利用三维图形生成技术、多传感交互技术以及高分辨显示技术,生成三维逼真的虚拟环境,使用者戴上特殊的头盔、数据手套等传感设备,或利用键盘、鼠标等输入设备,便可以进入虚拟空间,成为虚拟环境的一员,进行实时交互,感知和操作虚拟世界中的各种对象,从而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会。 2. 虚拟现实的特征 (1) 沉浸性 虚拟现实技术是根据人类的视觉、听觉的生理心理特点,由计算机产生逼真的三维立体图像.使用者戴上头盔显示器和数据手套等交互设备,便可将自己置身于虚拟环境中,成为虚拟环境中的一员。使用者和虚拟环境中的各种对象的相互作用,就如同在现实世界中的一样。当使用者移动头部时,虚拟环境中的图像也实时地跟随变化,拿起物体可使物体随着手的移动而运动,而且还可以听到三维仿真声音。使用者在虚拟环境中,一切感觉都是那么逼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2) 交互性 虚拟现实系统中的人机交互是一种近乎自然的交互,

使用者不仅可以利用电脑键盘、鼠标进行交互,而且能够通过特殊头盔、数据手套等传感设备进行交互。计算机能根据使用者的头、手、眼、语言及身体的运动,来调整系统呈现的图像及声音。使用者通过自身的语言、身体运动或动作等自然技能,就能对虚拟环境中的对象进行考察或操作。 (3) 想象 由于虚拟现实系统中装有视、听、触、动觉的传感及反应装置,因此,使用者在虚拟环境中可获得视觉、听觉、触觉、动觉等多种感知,从而达到身临其境的感受。 3.虚拟现实技术的类型 (1) 桌面虚拟现实 (2) 沉浸的虚拟现实 (3) 增强现实性的虚拟现实 (4) 分布式虚拟现实 4.虚拟现实技术在网络教育中的作用 (1) 弥补远程教学条件的不足 在远程教学中,往往会因为实验设备、实验场地、教学经费等方面的原因,而使一些应该开设的教学实验无法进行。利用虚拟现实系统,可以弥补这些方面的不足,学生足不出户便可以做各种各样的实验,获得和真实实验一样的体会,从而丰富感性认识,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2) 避免真实实验或操作所带来的各种危险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实例研究报告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实例研究报告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实例研究报告 1引言 虚拟现实(V irtua l Rea lity. 简称VR)是一种多通道的新型人机交互接口, 人们能够经过视觉、听觉、触觉和加速度感等多种感觉通道感知计算机模拟的虚拟世界, 也能够经过移动、语音、表情、手势及视线等最自然的方式和虚拟世界交互, 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体验。虚拟现实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人机交互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多种技术的综合发展, 当前已经在军事、医学、教育、娱乐、制造业、工程训练等各个方面得到应用, 它被认为是当前及将来影响人们生活的重要技术之一。 2虚拟现实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是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或给人们提供传递信息、思想和情感的一种有效方法。近年来, 随着计算机技术、交互技术和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 虚拟现实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以此为基础的实际应用也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和提高。虚拟现实技术适合应用于使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或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场合, 特别是需要在三维空间中表现仿真模拟的过程或结果且需要实时的直接交互时, 虚拟现实技术具有很大的优势。最初, 虚拟技术是美国航空航天局与军事部门为了模拟训练而开发的, 当前虚拟现实技术已经被运用到教育、医疗卫生、工程制造、航空航天、军事仿真、科学研究等各个领域中。 3. 1教育与培训

近年来, 虚拟环境技术的发展吸引了教育界和工业界的目光。虚拟现实能够用来表示深奥的概念、复杂的技术和实验等, 也能够模拟操作环境和工作流程等。 3. 1. 1教育 当前, VR已成为一种大人和小孩都喜欢的一种教学方式, 它的沉浸感和多种方式的交互性让人们觉得十分有趣。经过VR的交互环境、再现能力及一对一的实践, 能够提高学生们的记忆力和学习兴趣;具有真实的可视化能力, 很适于表示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经过模拟化学、物理等实验, 学生们不需要冒着真实实验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的风险, 就能够很好的学习到相应的知识。比如, 针对在学习微分代数和微分几何时经常遇到的困难,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了共享的虚拟环境CyberM a th, 能够以一种很愉快的方式来表现复杂的数学概念。在实际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 虚拟现实给我们真实地体验某种现实的能力。对于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来说, 实验室练习、野外观察和野外旅行是基本课程, 可是由于距离、时间、花费、安全的限制或者真实环境的高度复杂性等原因, 野外练习和旅行可能不能够进行。针对这种情况, 佛罗里达大学的V. Ram asunda ram 等开发了一个环境的虚拟野外实验室, 用来研究野外环境的属性, 并刺激了学生的高层次认知技巧。 3. 1. 2培训 与传统的培训方法相比, 基于VR的培训系统, 在没有真正地安装设备的情况下, 学员能够接受生产过程和方法的培训, 充分的感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发展前景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发展前景 VR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虚拟环境中,可以建立虚拟的人体模型,借助于跟踪球、HMD、感觉手套,学生可以很容易了解人体内部各器官结构,这比现有的采用教科书的方式要有效得多。 Pieper及Satara等研究者在90年代初基于两个SGI工作站建立了一个虚拟外科手术训练器,用于腿部及腹部外科手术模拟。这个虚拟的环境包括虚拟的手术台与手术灯,虚拟的外科工具(如手术刀、注射器、手术钳等),虚拟的人体模型与器官等。借助于HMD及感觉手套,使用者可以对虚拟的人体模型进行手术。但该系统有待进一步改进,如需提高环境的真实感,增加网络功能,使其能同时培训多个使用者,或可在外地专家的指导下工作等。另外,在远距离遥控外科手术,复杂手术的计划安排,手术过程的信息指导,手术后果预测及改善残疾人生恬状况,乃至新型药物的研制等方面,VR技术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世峰数字科技丰富的感觉能力与3D显示环境使得VR成为理想的视频游戏工具。由于在娱乐方面对VR的真实感要求不是太高,故近些年来VR在该方面发展最为迅猛。如Chicago(芝加哥)开放了世界上第一台大型可供多人使用的VR娱乐系统,其主题是关于3025年的一场未来战争;英国开发的称为“Virtuality”的VR游戏系统,配有HMD,大大增强了真实感;1992年的一台称为“Legeal Qust”的系统由于增加了人工智能功能,使计算机具备了自学习功能,大大增强了趣味性及难度,使该系统获该年度VR产品奖。另外在家庭娱乐方面VR也显示出了很好的前景。 模拟与练一直是军事与航天工业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为VR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自80年代起一直致力于研究称为SIMNET的虚拟战场系统,以提供坦克协同训1练,该系统可联结200多台模拟器。另外利用VR技术,可模拟零重力环境,https://www.360docs.net/doc/d810342095.html,以代替现在非标准的水下训练宇航员的方法。 对艺术的潜在应用价值同样适用于教育,如在解释一些复杂的系统抽象的概念如量子物理等方面,VR是非常有力的工具,Lofin等人在1993年建立了一个“虚拟的物理实验室”,用于解释某些物理概念,如位置与速度,力量与位移等。 VR在管理工程方面也显示出了无与伦比的优越性。如设计一新型建筑物时,可以在建筑物动工之前用VR技术显示一下;当财政发生危机时,可以帮助分析大量的股票、债券等方面的数据以寻找对策等等。 世峰数字科技作为传输显示信息的媒体,VR在未来艺术领域方面所具有的潜在应用能力也不可低估。VR所具有的临场参与感与交互能力可以将静态的艺术(如油画、雕刻等)转化为动态的,可以使观赏者更好地欣赏作者的思想艺术。另外,VR提高了艺术表现能力,如一个虚拟的音乐家可以演奏各种各样的乐器,手足不便的人或远在外地的人可以在他生活的居室中去虚拟的音乐厅欣赏音乐会等等。 以上仅列出虚拟现实的部分应用前景,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虚拟现实技术将会影响甚至改变我们的观念与习惯,并将深入到人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

浅析虚拟现实技术

浅析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与未来发展 摘要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是近年来出现的高新技术,也称灵境技术或人工环境。虚拟现实是利用计算机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如同身历其境一般,可以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度空间内的事物。本文主要探讨了虚拟现实技术发展历史、当下应用及未来发展展望。 关键字虚拟现实技术历史发展未来趋势应用局限性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是近年来出现的高新技术,也称灵境技术或人工环境。虚拟现实是利用计算机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如同身历其境一般,可以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度空间内的事物【1】。近几年,虚拟现实技术发展迅速,在航空航天、船舶建造与设计、军事模拟、机械工程、先进制造、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医学生物等领域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与网络、多媒体技术并称为2l世纪最具应用前景的三大技术。 一、虚拟现实技术特点简析。 虚拟现实技术涉及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等等,主要是实时三维计算机图形技术,广角(宽视野)立体显示技术,对观察者头、眼和手的跟踪技术,以及触觉/力觉反馈、立体声、网络传输、语音输入输出技术等的综合。 而虚拟现实技术的三大主要特点则分别是由上述技术组合实现的。 1、沉浸性。 沉浸性是指虚拟现实技术所创造的虚拟环境能使体验者产生“身临其境”感觉,使其相信在虚拟环境中人也是确实存在的,而且在操作过程中体验者可以自始至终的发挥作用,就像真正的客观世界一样。 根据人类视觉、听觉的生理心理特点,由计算机产生逼真的三维立体图像.使用者戴上头盔显示器和数据手套交互设备,便可将自己置身于虚拟环境中,成为虚拟环境中的一员。 2、交互性。 交互性指在虚拟环境中体验者不是被动地感受,而是可以自行改变感受的内容。?体验者是交互的主体,虚拟对象是交互的客体,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交互是全方位的。 虚拟现实系统中的人机交互是一种近乎自然的交互,可通过键盘、鼠标、头盔、数据手套等设备进行交互。使用者通过自身的语言、身体运动或动作等自然技能,对虚拟环境中的对象进行触摸或操作。 3、多感知性。 多感知性是指除了一般计算机所具有的视觉感知外 还有听觉感知、力觉感知、触觉感知、运动感知,甚至包括味觉感知、嗅觉感知等。 虚拟现实系统中装有视、听、触、动觉的传感及反应装置,因此,使用者在虚拟环境中可获得多种感知,亲身体验交互操作的反应与感受。 二、虚拟现实技术发展历史

虚拟现实技术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虚拟现实技术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作者:东风汽车研究院张尚娇吴咏 摘要:介绍了虚拟现实、虚拟设计、虚拟制造等的概念,阐述了虚拟现实技术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 关键词:汽车虚拟现实虚拟设计虚拟制造虚拟试验 1 引言 虚拟现实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高级计算机技术,是建立在计算机图形学、仿真学、并行技术、人工智能、多媒体技术及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等技术基础之上的。目前世界上对它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不同的人对其有不同的理解。那么,何谓虚拟现实呢?比较有代表性的解释有下列三种: (1) 虚拟现实有时也称灵镜和幻境,英文名称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是一种可以创造和体验虚拟世界(Virtual World)的计算机系统。这里所说的虚拟世界是全体虚拟环境(Virtual Environment)或给定仿真对象的全体。而“虚拟环境”一般是指用计算机生成的有立体感的图形,它可以是一特定现实环境的表现,也可以是纯粹构想的世界。 (2) 虚拟现实是使人可以通过计算机看见、操作极端复杂的数据并与之交互的一种方式。 (3) 虚拟现实是一种媒介,它具有三维合成环境,人们可以按自己的意愿,从任选视点实时地在其中连续而自由地探测、考察和体验。 Virtual Reality 一词最早是由美国VPL公司的创建人之一Jaron Lanier 于20 世纪80 年代初正式提出来的,他认为,与传统的“人—机界面”相比,虚拟现实技术具有质的飞跃。传统的“人—机界面”是将用户和计算机视为两个独立的实体,将界面视为信息交换的媒介,用户将要求或指令输入计算机内,计算机将信息或动作反馈出来。而虚拟现实技术则将用户和计算机视为一个整体,通过各种直观的工具将信息可视化,用户直接置身于这种三维信息空间中自由地操作和控制各种信息,由此成为信息的主人。 虚拟现实技术具有多感知性(Multi— Sensory)、交互性(Interaction)、沉浸感(Immersion)、自主性(Autonomy)4 个重要特征。沉浸感是指用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交互感是指用

《熠熠发光的虚拟现实技术》阅读理解及答案

2013年中考说明文阅读题精选:熠熠发光的虚拟现实技术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2-16题。 熠熠发光的虚拟现实技术 刘露 2010年上海世博会已在全球瞩目之中落下了帷幕,但是,“永不落幕”的网上世博会却依然吸引无数游客的眼球。世博史上首个“在线世博”成为中国举办世博会的一大创举,“在线世博”充分利用和借助3D、虚拟现实和互联网技术将上海世博会的精彩内容以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出来,打造出一个能够进行三维体验和互动交流的综合性网络平台,为世博会插上数字化的翅膀,使世博会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上海世博会惟妙惟肖的网上展馆以及2.8亿次的点击访问量,已经让虚拟现实技术展现出了巨大的吸引力。 虚拟现实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系统。它充分利用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集成技术,提供了一种实时的、三维的虚拟环境,使用者完全可以进入虚拟环境中,观看计算机产生的虚拟世界,听到逼真的声音,在虚拟环境中交互操作,有真实感,可以讲话,甚至能够嗅到气味。 虚拟与现实两词具有相互矛盾的含义,把这两个词放在一起,似乎没有意义,但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却赋予了它新的含义。 虚拟现实的关键技术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动态环境建模技术;2、实时三维图形生成技术;3、应用系统开发工具;4、系统集成技术。使用者不仅能够通过虚拟现实系统感受到在客观物理世界中所经历的“身临其境”的逼真性,而且能够突破空间、时间以及其他客观限制,感受到真实世界中无法亲身经历的体验。 现在虚拟现实技术已经和理论分析、科学实验一起,成为人类探索客观世界规律的三大手段。当人们需要构造当前不存在的环境(合理虚拟现实)、人类不可能达到的环境(夸张虚拟现实)或构造纯粹虚构的环境(虚幻虚拟现实)以取代需要耗资巨大的真实环境时,就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它始于军事和航空航天领域的需求——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便开始将虚拟现实技术用于培训宇航员。随后,这种省钱、安全、有效的虚拟方法被推广到各行各业中。例如,克莱斯勒公司1998年初便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在设计某两种新型车上取得突破,首次使设计的新车直接从计算机屏幕投入生产线,也就是说完全省略了中间的试生产过程。 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更是大步走进工业、建筑设计、教育培训、文化娱乐等各个方面,逐渐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而在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领域,基于互联网的应用开始显现出前所未有的爆发力。 国内为数不少的数字科技馆、数字规划馆、数字博物馆都已经开始采用虚拟现实技术。馆内展品都经过虚拟现实技术得到了1:1的数码还原,供人们在网上“端详”、“赏玩”。 此外,根据国外媒体的报道,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采矿工程学系,还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发出面向煤炭开采行业的培训系统,并为国外一些先进的采矿公司所使用。该系统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模拟出矿坑内常见问题,让矿工们针对自主逃生、倒班前矿车检查、危险预警、隔离程序、瓦斯管理、煤层自燃等各种环节进行训练,以此降低矿难造成的伤亡。该大学采矿工程学系教授罗伯特·路易斯说:“这个项目可以让人更深刻理解虚拟现实技术对人类的影响,它的作用远不只展示和娱乐。”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领域日趋网络化、多元化,虚拟现实技术将与人类更加贴近,未来互联网的主角很有可能就是虚拟现实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