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古诗词微观课程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古诗词微观课程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古诗词微观课程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古诗词微观课程教学设计

教材解说: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归类。

教学设想: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古代诗歌举世闻名,人教版小学阶段课本上的诗歌以及课本上所涉及的诗歌接近于200首,因此为了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巩固小学阶段学过的诗歌并且对这些诗歌按照作者表达的情感进行分类,进一步理解诗歌,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并且升华到自己学会应用诗歌中的名言警句,在今后的诗歌学习中理解诗歌内容,同时在此基础上延伸,因此设计了系列微课,在微课设计中我考虑到学生已经六年级了,积累了较多的古诗,因此前三课我以老师引导为主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后两课为学生自学为主,充分体现了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这一课程新理念。

教学目标:

1、通过本阶段的教学,加强学生对古诗词的积累。

2、通过本阶段的教学,让学生对小学阶段学过的古诗学会按照表达情感分类。

3、在今后的学习中学会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应用古诗中的经典诗句。

教学重难点:

1、掌握不同类型古诗的特点。

2、学会区分不同类型的古诗。

教学方法:归纳法、引导法。

学习方法:想象法、品读法。

教学课时:5课时

“怀人思乡诗”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我国古代漂泊在外的游子、驻守边关的将士,他们远离故土,长夜漫漫、孤独难熬,他们通过诗歌抒发对故土的思念、对家乡亲人的想念。今天我们在小学课本中或者课外积累的诗歌中找一找这一类诗歌——怀人思乡诗。

二、分析古诗:

1、出示古诗,结合注释理解古诗。

结合注释理解古诗,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歌的大概意思。本首诗歌描写了那些景物,通过这些景物抒发了作者的怎样的情感?这种情感通过哪一个词表现出来的?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译文: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

三、回顾古诗:

1、思考自己在小学积累了那些怀人思乡诗。

2、指名背诵。

3、注意所背古诗是描写哪一类人,通过那些景物抒发抒发作者的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总结怀人思乡诗的特点:

1、一般与三类人相关:飘泊在外的游子、长年征战的将士、独守闺中的妇人。

2、“怀人思乡诗”特别描写的一些景物:大雁、望月、客居、佳节、羌笛、关山等。

3、“怀人思乡诗”抒写的主要情感包括:思念、离愁、哀怨、厌恶战争、渴望团聚。

五、课堂延伸:

1、读下面的诗歌,找出作者通过哪些景物抒发情感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应用

(1)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2)虽然离家乡不远,但由于公务繁忙而不能回到家乡,此时此刻你会想起宋代诗人的《》中的这两句古诗。

3、补充下列诗句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行又开封。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边塞征战诗”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俗话说: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是啊,中华民族生息繁衍了几千年,但同时也伴随着战争,既有“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厌倦,也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既有“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不满,还有“驱车踏破贺兰山缺”的胜券,今天我们一块学习边塞征战诗。

二、分析古诗:

结合注释理解诗歌意思,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你从那句中看出来的?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译文: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出征在外的将士还没有回到家乡。假如有李广那样的大将军,绝对不让胡人翻过阴山侵略中原。

情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良好愿望。

三、回顾古诗:

1、思考自己在小学积累了那些边塞征战诗歌。

2、指名背诵。

3、注意所背古诗主要描写了哪一类人,有哪些特有的景物?抒发了作者的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总结边塞征战诗的特点:

1、意象特征:一般会出现与送别相关的“塞下”、“边城”、“烽火”、“羌笛”、“关山”、“月”、“大漠”等词语;

2、情感特征:表达的是出征远戍的英勇豪迈,或报国无门的愤懑和哀痛,或是长年征战的艰辛和对家人思念、对战争的厌恶和对统治者的抨击。

五、课堂延伸:

1、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2、根据理解填空

(1)当我们看到由于长途跋涉到边关,常年征战的将士,由于思念家乡而无心恋战,此时此刻你会想起王昌龄《》中的:。

(2)从唐代诗人的《》中感受到了将士对战争胜利的渴望。从唐代诗人的《》中感受到了作者对朝廷用人制度的不满。“爱国诗”

(第三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有了国家才有了我们的小家,一直以来我们倡导热爱祖国,其实在历史上涌现出许多的爱国诗人,他们留下了脍炙人口的爱国诗词,如“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的喜悦,“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悲伤,今天我们一块走进这些爱国诗词。

二、回顾古诗:

1、回忆自己知道的爱国诗篇。

2、小组交流背诵此类古诗。

3、指名背诵。

三、分析古诗:

1、出示古诗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2、指名说出诗歌的意思。

3、读第一首诗思考:结合注释理解古诗的意思。你从“死去元知万事空,但

悲不见九州同”中你体会到了作者悲伤的事什么,牵挂的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读第二首诗思考:结合注释理解古诗的意思。你从“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延伸找出其他类似的诗歌读一读,并且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通过哪些景物来抒发情感的。

四、总结爱国诗的特点:

其表现爱国主题的,大致有特点:反侵略,反压迫,反对分裂割据,渴望祖国统一、民族强盛始终是我国古代爱国诗歌响遍行云的主旋律.面对入侵者给本民族所带来的巨大灾难,一个一个的诗人用笔和敌人抗争。

五、课堂延伸:

1、读下面的诗歌,结合注释理解古诗找出作者通过那些景物抒发情感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文: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仍在高唱着玉树后庭花。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译文: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泪。我举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看到无数青山。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江水毕竟还会向东流去。夕阳西下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里传来鹧鸪的鸣叫声。

2、读诗歌完成练习:读下面的诗歌,找出作者听到冠军收复失地之后有怎样的表现?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3、填空:听到唐朝官兵收复失地而要高兴的发狂的诗人是(杜甫),从他的诗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句中就可以看出,这首诗被称之为他生平(第一快诗)。他一生留下了九千多首诗歌,他是(陆游),去世前最牵挂的就是看不到祖国的统一,他的《示儿》中(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就见证了这一点。

“田园山水诗”

第四课时

一、导入:

江南小桥流水的细腻妩媚,黄土高原的豪放粗犷,草原的风吹草低见牛羊,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赞美,去歌咏,今天我们一同走进古代诗人笔下的田园山水诗。

二、出示小组分工:

每组四人,选取组长一名,记录一名。

三、学习任务以及要求:

1、每个小组选取一首古诗写出古诗的题目、作者、描写了那些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由组长组织,一人执笔,其他人口头叙述。汇报时人人参与。我们小组选取古诗的:

题目作者内容

描写的景物:。

表达的情感:。

2、总结田园山水诗的意象特征以及情感特征。

意象特征:。

情感特征:。

3、小组总结汇报

四、总结田园山水诗的特点:

1、意象特征:山水草木、鸟语花香、田园风光、农家生活。

2、情感特征:或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或表达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或表达自己从容闲适的生活态度。

五、课堂延伸:

1、补充古诗: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填空:

历代诗人赞美祖国壮丽山河的诗作很多,如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 。“登楼远眺,视野更为开阔,你会想到王之涣在的诗句:”。“坐在顺水疾驶的船中,两岸景色一晃而过,不由令人想起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

“送别诗”

(第五课时)

一、导入: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多么伤感的离别。今天我们一块回顾送别诗的特点。

二、出示小组分工:

每组四人,选取组长一名,记录一名。

三、学习任务以及要求:

1、每个小组选取一首送别古诗写出古诗的题目、作者、描写了那些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由组长组织,一人执笔,其他人口头叙述。汇报时人人参与。

2、我们小组选取古诗的:

题目作者内容

描写的景物:

表达的情感:

3、总结送别诗的意象特征以及情感特征。

意象特征:

情感特征:

四、出示送别诗的特点:

1、文字特征:一般会出现“送”、“别”、“赠”等字样。

2、意象特征:一般会出现与送别相关的“杨柳”、“行舟”、“劳歌”等词语;

3、情感特征:表达的是离别时的不舍和伤感,别后的孤寂和思念以及对友人的劝勉和安慰。

五、课堂延伸:

1、下面诗歌中描写了那些景物,诗歌中的景物属于哪个季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2、指名背诵自己积累的此类古诗词。

3、补充古诗: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填空

即将告别母校,告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我们自然会想到送别诗,“海内存知己,”和“劝君更尽一杯酒,”的诗句,李白送别孟浩然时写下了“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表达了友从离别之情。他还在送别好友汪伦时,写下了“,。”的诗句,高适在送别董大时也写了“莫愁前路无知己,,”表达了对好友的美好祝福。此情此景,我们还想到了用诗歌来表达我们的送别之情:“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