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直角坐标系中求几何图形的面积专题训练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直角坐标系中求几何图形的面积专题训练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直角坐标系中求几何图形的面积专题训练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在直角坐标系中求几何图形的面积专题训练

1.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 分别与x 轴负半轴、y 轴正半轴交于点B (b ,0)、点A (0,a ),且a 、b 满足0|32|34=++++--b a b a ,点D (h ,m )是直线AB 上且不与A 、B 两点重合的动点 (1) 求△AOB 的面积;

(2) 如图1,点P 、点T 分别是线段OA 、x 轴正半轴上的动点,过T 作TE ∥AB ,连接TP .若∠ABO =n °,请探究∠APT 与∠PTE 之间的数量关系?(注:可用含n 的式子表达并说明理由) (3) 若

3

2

S △BOD ≥S △AOD ,求出m 的取值范围.

2. 已知:如图的网格中, 的顶点 、 .

根据A 、B 坐标在网格中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写出点C 的坐标: ______,______ ; 平移三角形ABC ,使点C 移动到点 ,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DEF ,其中点D 与点A 对应,点E 与点B 对应.

画出AB 边上中线CD 和高线CE ; 利用网格点和直尺画图 (4)

求ABC ?的面积

3.如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三角形ABC 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2,-2),(3,1),(0,2),若把三角形ABC 向上平移 3 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 个单位长度得到三角形 ,点A ,B ,C 的对应点分别为 , , .

(1)写出点 , , 的坐标;(2)在图中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 (3)求三角形 的面积

4.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的点A ,给出如下定义:若存在点B (不与点A 重合,且直线AB 不与坐标轴平行或重合),过点A 作直线m ∥x 轴,过点B 作直线n ∥y 轴,直线m ,n 相交于点C.当线段AC ,BC 的长度相等时,称点B 为点A 的等距点,称三角形ABC 的面积为点A 的等距面积. 例如:如图,点A (2,1),点B (5,4),因为AC = BC =3,所以B 为点A 的等距点,此时点A 的等距面积为

9

2

.

(1)点A 的坐标是(0,1),在点B 1(-1,0),B 2(2,3),

B 3(-1,-1)中,点A 的等距点为 .

(2)点A 的坐标是(-3,1),点A 的等距点B 在第三象限,

①若点B 的坐标是??? ??212

9

,--,求此时点A 的等距面积;

②若点A 的等距面积不小于

9

8

,求此时点B 的横坐标t 的取值范围. 5. 如图,以直角△AOC 的直角顶点O 为原点,以OC,OA 所在直线为x 轴和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点A ),0(a ,C )0,(b 满足082=-++-b b a . (1) 点A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点C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2) 已知坐标轴上有两动点P ,Q 同时出发,P 点从C 点出发沿x 轴负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匀速移动,Q 点从O 点出发沿y 轴正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匀速移动,点P 到达O 点 整个运动随之结束.AC 的中点D 的坐标是)3,4(,设运动时间为t 秒.问:是否存在这样的t ,使得 △ODP 与△ODQ 的面积相等?若存在,请求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 在(2)的条件下,若∠DOC=∠DCO,点G 是第二象限中一点,并且y 轴平分∠GOD.点E 是线段 OA 上一动点,连接接CE 交OD 于点H,当点E 在线段OA 上运动的过程中,探究∠GOA,∠OHC, ∠ACE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为

180可以直接使用).

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为坐标原点,点A(3a,2a)在第一象限,过点A向x 轴作垂线,垂足为点B,连接OA,S△AOB=12,点M从O出发,沿y轴的正半轴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点N从点B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x轴负方向运动,点M与点N同时出发,设点M的运动时间为t秒,连接AM,AN,MN.

(1)求a的值;(2)当0<t<2时,

①请探究∠ANM,∠OMN,∠BAN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②试判断四边形AMON的面积是否变化?若不变化,请求出其值;若变化,请说明理由.(3)当OM=ON时,请求出t的值.

7.如图,三角形AOB是由三角形A1O1B1平移后得到的,已知点A的坐标为( 2,-2 ),点B的坐

的坐标为( 3,-1 ).

标为( -4,2 ),若点A

求:( 1 )O1,B1的坐标.,( 2 )三角形AOB的面积.

8.如图,△ABC在直角坐标系中,

(1)请写出△ABC各点的坐标.

(2)求出△ABC的面积.

(3)若把△ABC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A′B′C′,请在图中画出△A′B′C′,并写出点A′、B′、C′的坐标.

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在坐标轴上,其中A(0,a)、B(b,0)满足:

-

+

a.

+

b

a

-b

8

-

2

1

2=

(1)求A、B两点的坐标;

(2)将线段AB平移到CD,点A的对应点为C(-2,t),如图(1)所示.若三角形ABC的面积为9,求点D的坐标;

(3)平移线段AB到CD,若点C、D也在坐标轴上,如图(2)所示,P为线段AB上的一动点(不与

A、B重合),连接OP,PE平分∠OPB,∠BCE=2∠ECD.

求证:∠BCD=3(∠CEP-∠OPE).

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BCD各顶点的坐标

分别为A(0,1)、B(5,1)、C(7,3)、D(2,5).(1)

填空:四边形ABCD内(边界点除外)一共有个整点(即

横坐标和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2)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11.在如图的方格图中,我们称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为“格点”,以格点为顶点的三角形叫做“格点三角形”,根据图形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格点三角形A′B′C′是由格点三角形ABC通过怎样的变换得到的?

(2)如果以直线a,b为坐标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点A的坐标为(-3,4),请写出格点三角形DEF各顶点的坐标,并求出三角形DEF的面积.

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0,a),B(b,0),C(b,c)三点,其中a,b,c满足关系式a-2+(b-3)2=0,(c-4)2≤0.

(1)求a,b,c的值;

(2)如果在第二象限内有一点P(m,1

2),那么请用含m的式子表示四边形ABOP的

面积;

(3)在(2)的条件下,是否存在点P,使四边形ABOP的面积与三角形ABC的面积相等?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3.如图,已知正方形ABOD的周长为42,点P到x轴、y轴的距离与点A到x轴、y轴的距离分别相等.

(1)请你写出正方形ABOD各顶点的坐标;

(2)求点P 的坐标及三角形PDO 的面积.

14.如图,在方格纸中(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三角形ABC 的三个顶点均为格点,将三角形ABC 沿x 轴向左平移5个单位长度,根据所给的直角坐标系(O 是坐标原点),解答下列问题:

(1)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B′C′,并直接写出点A′,B ′,C ′的坐标;

(2)求出在整个平移过程中,三角形ABC 扫过的面积.

15.已知点A(-2,3),B(4,3),C(-1,-3).

(1)求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 (2)求点C 到x 轴的距离; (3)求三角形ABC 的面积;

(4)观察线段AB 与x 轴的关系,若点D 是线段AB 上一点(不与A ,B 重合),则点D 的坐标有什么特点?

16.如图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C 是第二象限内一点,CB ⊥y 轴于点B ,且B (0,b )是y 轴正半轴上一点,A (a ,0)是x 轴负半轴上一点,且|a +2|+|b -3|=0,S 四边形AOBC =9.

(1)求点C 坐标;

(2)如图②,点D 为线段OB 上一动点,且S ADC =2

3

S 四边形ADBC ,求点D 的坐标.

图① 图②

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m ,0),B (0,n ),且m ,n 满足n =m 2-4+4-m 2+12

m -2

.

(1)求A ,B 两点坐标;

(2)如图①,若P (a ,0),且三角形P AB 的面积为6,求a 的值;

(3)如图②,若点C 为x 轴正半轴上一点,过点C 作CD ∥AB ,E 为线段AB 上一点,过点O 作OF ⊥OE 交CD 于点F ,其中∠BEH =13∠BEO ,∠FCH =1

3∠FCO .试写出∠EHC

与∠BO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在直角坐标系中求几何图形的面积专题训练答案:

1.略

2.解: 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2,3. 平移后的 略. 边上中线CD 和高线CE 略;

.故答案为

3.解:(1)()13,

-'A ,()42,B ',()51,-'C .(2)平移后的图形略(3)7.

4.解:(1)B 1, B 2 . (2)①如图,根据题意,可知AC ⊥BC .∵A (-3,1),B (29-

,2

1

-),∴AC =BC =

23. ∴三角形ABC 的面积为8921=?BC AC . ∴点A 的等距面积为8

9

. 点B 的横坐标t 的取值范围是92t ≤-

或3

02

t -≤<. 5. (1) )0,8();6,0((2) ∵t t x OQ S D ODQ 242

1

21=??=?=

? t t y OP S D ODP 3123)28(2

1

21-=?-?=?=? 由t t 3122-=时,4.2=t ∴

存在4.2=t 时,使得△ODP 与△ODQ 的面积相等

(3) ∠GOD+∠ACE=∠OHC,理由如下

∵x 轴⊥y 轴 ∴∠AOC=∠DOC+∠AOD=90°

∴∠OAC+∠ACO=90° 又∵∠DOC=∠DCO ∴∠OAC=∠AOD ∵x 轴平分∠GOD ∴∠GOA=∠AOD ∴∠GOA=∠OAC ∴OG ∥AC 过点H 作HF ∥OG ∴HF ∥AC ∴∠FHC=∠ACE

同理∠FHO=∠GOD ∴∠GOD+∠ACE=∠FHC+∠FHO 即∠GOD+∠ACE=∠OHC

6.解:(1)如图1中,∵S △AOB =12,A (3a ,2a ),∴×3a ×2a=12,∴a 2=4,又∵a >0,∴

a=2.(2)当0<t <2时①∠ANM=∠OMN +∠BAN ,原因如下:如图2中,过N 点作NH ∥AB ,∵AB ⊥X 轴∴AB ∥OM ∴AB ∥NH ∥OM ∴∠OMN=∠MNH ,∠BAN=∠ANH ∴∠ANM=∠MNH +∠ANH=∠OMN +∠BAN .

②S 四边形AMON =12,理由如下:∵a=2∴A (6,4)∴OB=6,AB=4,OM=2t BN=3t

ON=6﹣3t ∴S 四边形AMON =S 四绞刑ABOM ﹣S △ABN ,=(AB +OM )×OB ﹣×BN ×AB=(4+2t )﹣×3t ×4=12+6t ﹣6t=12 ∴四边形AMON 的面积不变

(3)∵OM=ON ∴2t=6﹣3t 或2t=3t ﹣6∴t=或6.

7.( 1 )点O 1的横坐标为0+( 3-2 )=1;纵坐标为0+[-1-( -2 )]=1;

点B 1的横坐标为-4+( 3-2 )=-3;纵坐标为2+[-1-( -2 )]=3; 所以点O 1的坐标为( 1,1 ),点B 1的坐标为( -3,3 ); ( 2)三角形AOB 的面积为

×1×2+

×1×2=2.

8.解:(1)由图可知,A (﹣1,﹣1),B (4,2),C (1,3); (2)S △ABC =4×5﹣×2×4﹣×1×3﹣×3×5=20﹣4﹣﹣

=7;

(3)如图,△A′B′C′即为所求,A′(1,1),B′(6,4),C′(3,5). 9.

10.解:(1)填空:四边形ABCD 内(边界点除外)一共有 14个整点 (2)如下图所示:(图略)

∵S 四边形ABCD =S △ADE +S △DFC +S 四边形BEFG +S △BCG , S △ADE=×2×4=4, S △DFC =×2×5=5, S

四边形BEFG

=2×4=8, S △BCG =×2×1=1∴S 四边形ABCD =4+5+8+1=18, 即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18

11.解:(1)图中格点三角形A′B′C′是由格点三角形ABC 向右平移7个单位长度得到的 (2)三角形DEF 各顶点的坐标分别为D (0,-2),E (-4,-4),F (3,-3),三角形DEF 的面积为7×2-12×7×1-12×3×1-1

2

×4×2=5

12.解:(1)a =2,b =3,c =4 (2)∵A (0,2),B (3,0),∴OA =2,OB =3,∴S 四边形ABOP =S 三角形AOB +S 三角形AOP =12×2×3+1

2

×2×|m|=3-m

(3)存在.∵S 三角形ABC =1

2×4×3=6,∴3-m =6,∴m =-3,∴点P 的坐标为(-3

13解:(1)A (-2,2),B (0,2),O (0,0),D (-2,0) (2)P 1(2,2)P 2(-2,-2),P 3(2,-2),三角形PDO 的面积为1

2

×2×2=1

14解:(1)画图略,A ′(-1,5),B ′(-4,0),C ′(-1,0) (2)三角形ABC 扫过的面积为(5+8)×5×1

2

=32.5

15.解:(1)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4-(-2)=6 (2)点C 到x 轴的距离为3 (3)三角形ABC 的面积为1

2×6×6=18 (4)AB ∥x 轴,若点D 是线段AB 上一点,则点D 的纵坐标等

于3,与点A ,B 的纵坐标相同,横坐标大于-2小于4

16.解:(1)∵|a +2|+|b -3|=0,∴a =-2,b =3,∴OA =2,OB =3,∵S 四边形AOBC =9,∴12×(2+BC )×3=9,∴BC =4,∴点C 的坐标为(-4,3)(2)设点D 的坐标为(0,x ), 则S BCD =12×4×(3-x )=6-2x ,S 四边形ADBC =S 梯形AOBC -S AOD =9-1

2×2x =9-x ,∵S ADC

=23S 四边形ADBC ,∴S BCD =13S 四边形ADBC ,∴6-2x =13(9-x ),解得x =9

5,∴点D 的坐标为(0,95

). 17..解:(1)A (-2,0),B (0,-3);(2)a =2或-6;(3)3∠EHC -∠BOF =180°, 证明:过点H 作HG ∥AB ,可证得∠EHC =∠BEH +∠FCH ,同理过O 点作OP ∥AB ,可证得∠EOF =∠AEO +∠OFC =90°,由上得∠EHC =∠BEH +∠FCH ,又∠BEH =

1

3

∠BEO ,∠FCH =13∠FCO ,∴∠EHC =1

3(∠BEO +∠FCO ),又∠BEO =180°-∠AEO ,

∠AEO =90°-∠OFC ,∴∠EHC =13(90°+∠OFC +∠FCO )=1

3(90°+180°-∠FOC )=

13[270°-(90°-∠BOF )]∴∠EHC =1

3(180°+∠BOF ),∴3∠EHC -∠BOF =180°.

2020年八年级数学 平面直角坐标系(提高)知识讲解

平面直角坐标系(提高) 【学习目标】 1.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概念,能正确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 2.能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根据坐标确定点,以及由点求出坐标,掌握点的坐标的特征. 3.由数轴到平面直角坐标系,渗透类比的数学思想. 【要点梳理】 要点一、有序数对 定义:把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a,b). 要点诠释: 有序,即两个数的位置不能随意交换,(a,b)与(b,a)顺序不同,含义就不同,如电影院的座位是6排7号,可以写成(6,7)的形式,而(7,6)则表示7排6号. 要点二、平面直角坐标系与点的坐标的概念 1.平面直角坐标系 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的数轴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简称直角坐标系.水平的数轴称为x 轴或横轴,向右为正方向;铅直方向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向上为正方向,两轴的交点O 是原点(如图1). 要点诠释:平面直角坐标系是由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的. 2.点的坐标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对有序实数可以确定一个点的位置;反过来,任意一点的位置都可以用一对有序实数来表示.这样的有序实数对叫做点的坐标.平面内任意一点P,过点P 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垂足在x轴、y轴上对应的数a,b分别叫做点P的横坐标、纵坐标,横坐标写在纵坐标的前面.有序数对(a,b)叫做点P的坐标,记作:P(a,b),如图2.

要点诠释: (1)表示点的坐标时,约定横坐标写在前,纵坐标写在后,中间用“,”隔开. (2)点P(a,b)中,|a|表示点到y轴的距离;|b|表示点到x轴的距离. (3)对于坐标平面内任意一点都有唯一的一对有序数对(x,y)和它对应,反过来对于任意一对有序数对,在坐标平面内都有唯一的一点与它对应,也就是说,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数对是一一对应的. 要点三、坐标平面 1.象限 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后,坐标平面就被两条坐标轴分成如图所示的Ⅰ、Ⅱ、Ⅲ、Ⅳ四个区域,按逆时针顺序分别记为第一、二、三、四象限,如下图. 要点诠释: (1)坐标轴x轴与y轴上的点(包括原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2)按方位来说:第一象限在坐标平面的右上方,第二象限在左上方,第三象限在左下方,第四象限在右下方. 2.坐标平面的结构 坐标平面内的点可以划分为六个区域:x轴,y轴、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这六个区域中,除了x轴与y轴有一个公共点(原点)外,其他区域之间均没有公共点. 要点四、点坐标的特征 1.各个象限内和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符号规律 要点诠释: (1)对于坐标平面内任意一个点,不在这四个象限内,就在坐标轴上. (2)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0;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0. (3)根据点的坐标的符号情况可以判断点在坐标平面上的大概位置;反之,根据点在坐标平面上的位置也可以判断点的坐标的符号情况. 2.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点坐标的特征 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点的横、纵坐标相等,可表示为(a,a); 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点的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可表示为(a,-a). 3.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 P(a,b)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b); P(a,b)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b);

(完整版)3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及经典练习题

平面直角坐标系 一、本章的主要知识点 (一)有序数对:有顺序的两个数a 与b 组成的数对。 1、记作(a ,b ); 2、注意:a 、b 的先后顺序对位置的影响。 (二)平面直角坐标系 1、历史:法国数学家笛卡儿最早引入坐标系,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图形 ; 2、构成坐标系的各种名称; 3、各种特殊点的坐标特点。 (三)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1、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2、用坐标表示平移。 二、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的点的坐标特点: 平行于x 轴(或横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相同; 平行于y 轴(或纵轴)的直线上的点的横坐标相同。 三、各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的点的坐标特点: 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同; 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反。 四、与坐标轴、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 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横坐标、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 五、特殊位置点的特殊坐标: 一、判断题 (1)坐标平面上的点与全体实数一一对应( ) (2)横坐标为0的点在 轴上( ) (3)纵坐标小于0的点一定在轴下方( ) (4)到 轴、 轴距离相等的点一定满足横坐标等于纵坐标( ) 坐标轴上 点P (x ,y ) 连线平行于 坐标轴的点 点P (x ,y )在各象限 的坐标特点 象限角平分线上 的点 X 轴 Y 轴 原点 平行X 轴 平行Y 轴 第一象限 第二象限 第三象限 第四象限 第一、 三象限 第二、四象限 (x,0) (0,y) (0,0) 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不同 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不同 x >0 y >0 x <0 y >0 x <0 y <0 x >0 y <0 (m,m) (m,-m) P (x ,y ) P (x ,y -a ) P (x -a ,y ) P (x +a ,y ) P (x ,y +a ) 向上平移a 个单位 向下平移a 个单位 向右平移a 个单位 向左平移a 个单位

七年级数学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知识点

第二章 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 2.1从生活中认识几何图形 知识点: 一、认识几何图形 几何图形 二、几何图形的构成 1、面与面相交成___,线与线相交成___。 2、点动成___,___动成面,面动成___。 3、___、___、___是构成几何图形的基本要素,体是由___围成的。 4、面有___面和___面,线有___线和___线。 引申探讨:n 棱柱有几个顶点、几条棱、几个面 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 柱体 锥体 球体 台体 圆柱 棱柱 圆锥 棱锥 圆台 棱台

2.2 点和线 知识点: 1、点的表示: A B 用一个大写的字母,例如:点A、点B 2、线段的表示: 方法一 :用表示端点的两个大写字母(没有次序). 例如:线段AB、线段BA. 方法二:用一个小写字母.例如线段a. 3、射线的表示: 用表示端点的大写字母和其余任一点的字母(表示端点的大写字母必须写在前). 例如:射线AB 4、直线的表示: 方法一 :用表示任两点的两个大写字母(没有次序). 例如:直线AB、直线BA. 方法二:用一个小写字母.例如直线a. 5、线段、射线、直线的比较: 6、直线的性质: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简记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7、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点在直线上(直线经过点);点在直线外(直线不经过点) 引申探讨:1、一条直线上有n个点,会有几条线段? 2、握手问题、票价问题、车票问题。

2.3线段的长短 知识点: 1、线段长短的比较方法:(两种) (1)度量法:是从数量的角度来比较 (2)叠合法:是从图形的角度来比较 另外了解估测法:依据已有的经验来判断 2、线段的画法: 3、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简记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引申探讨:蚂蚁爬行问题 2.4 线段的和与差 知识点: 一、线段的和与差的概念及作图方法 二、线段的和与差的计算 三、线段的中点 2.5 角以及角的度量 知识点: 一、角的概念 二、角的表示方法: 1、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 (1)用三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此时要把表示顶点的字母写在中间)。 (2)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只有在某个顶点处只有一个角,而且这个字母必须用顶点的字母表示)。 2、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3、用小写希腊字母表示。 三、角的度量

初一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讲义

第六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一 平面直角坐标系. 1.定义:平面上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两条数轴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简称为直角坐标系。 要求:画平面直角坐标系时,χ轴、y 轴上的单位长度通常应相同,但在实际应用中,有时会遇到取相同的单位长度有困难的情况,这时可灵活规定单位长度,但必须注意的是,同一坐标轴上相同长度的线段表示的单位数量相同。 1 2 3 -1 -2 -3 y x 1 2 3 -1 -2 -3 - 4 O 在平面内有公共原点而且互相垂直的两条数轴,构成了平面直角坐标系.

二.各个象限内点的特征: 第一象限:(+,+)点P (x ,y ),则x >0,y >0; 第二象限:(-,+)点P (x ,y ),则x <0,y >0; 第三象限:(-,-)点P (x ,y ),则x <0,y <0; 第四象限:(+,-)点P (x ,y ),则x >0,y <0; 练习 1.已知点A(a,0)在x 轴正半轴上,点B(0,b)在y 轴负半轴上,那么点C(-a, b)在第_____象限. 2..如果点M(a+b,ab)在第二象限,那么点N(a,b)在第_____象限 3.若点A 的坐标为(a2+1, -2–b2),则点A 在第____ 象限. 第四象限 1 2 3 -1 -2 -3 y x 1 2 3 -1 -2 -3 - 4 O 若点P (x ,y )在第一象限,则 x > 0,y > 0 若点P (x ,y )在第二象限,则 x < 0,y > 0 若点P (x ,y )在第三象限,则 x < 0,y < 0 若点P (x ,y )在第四象限,则 x > 0,y < 0 第一象限 第三象限 第二象限

(完整版)七年级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大全

初七年级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大全 1、有序数对:我们把这种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队,叫做有序数对。 2、平面直角坐标系:我们可以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习惯上取向右为正方向 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取向上方向为正方向 两坐标轴的交战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3、象限: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第一象限:x>0,y>0 第二象限:x<0,y>0 第三象限:x<0,y<0 第四象限:x>0,y<0 横坐标轴上的点:(x,0) 纵坐标轴上的点:(0,y) 4、距离问题:点(x,y)距x轴的距离为y的绝对值 距y轴的距离为x的绝对值 坐标轴上两点间距离:点A(x1,0)点B(x2,0),则AB距离为x1-x2的绝对值 点A(0,y1)点B(0,y2),则AB距离为y1-y2的绝对值 5、绝对值相等的代数问题:a与b的绝对值相等,可推出 1)a=b或者 2)a=-b 6、角平分线问题 若点(x,y)在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则x=y 若点(x,y)在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则x=-y 7、对称问题:一点关于x轴对称,则x同y反 关于y轴对称,则y同x反 关于原点对称,则x反y反 8、距离问题:坐标系上点(x,y)距原点距离为 坐标系中任意两点(x1,y1),(x2,y2)之间距离为 9、中点坐标:点A(x1,0)点B(x2,0),则AB中点坐标为 10、平移: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x,y)向右平移a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a,y) 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a,y) 向上平移b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y+b) 向下平移b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y-b) 1

最新初一数学几何图形初步(一)几何图形练习题

几何图形初步(一)几何图形练习题一、选择题 1.图1是边长为1的六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它可以围成图2的正方体,则图1中正方形顶点A、B在围成的正方休中的距离是() A.0 B.1 C. D. 2.要在地球仪上确定深圳市的位置,需要知道的是() A.高度 B.经度 C.纬度 D.经度和纬度 3.如图的几何体中,它的俯视图是() 4.如图1是一个小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小正方体从图2所示的位置依次翻到第1格、第2格、第3格、第4格,这时小正方体朝上一面的字是() A.北 B.京 C.精 D.神 5.(3分)如图,图案⑥是由①②③④⑤五种基本图形中的两种拼接而成的,这两种基本图形是() A.①⑤ B.②⑤ C.③⑤ D.②④

6.如图的立体图形可由哪个平面图形绕轴旋转而成() 7.如图是一个三棱柱的展开图.若AD=10,CD=2,则AB的长度可以是() A.2 B.3 C.4 D.5 8.下面四个几何体中,左视图是矩形的几何体是() 9.下列几何体的主视图是三角形的是()

10.如图,从左面观察这个立体图形,能得到的平面图形是() A. B. C. D. 11.明明用纸(如图)折成了一个正方体的盒子,里面装了一瓶墨水,与其它空盒子混放在一起,只凭观察,选出墨水在哪个盒子中() 12.以下各图均有彼此连接的六个小正方形纸片组成,其中不能折叠成一个正方体的是() 13.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不能截得三角形截面的几何体是() A.圆柱 B.圆锥 C.三棱柱 D.正方体

14.在下面的四个几何体中,它们各自的左视图与主视图不一样的是() 15.用4个小立方块搭成如图所示的几何体,该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一、解答题 16.小强用5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制成如图所示的拼接图形(阴影部分),请你在图中的拼接图形上再接一个正方形,使新拼接成的图形经过折叠后能成为一个封闭的正方体盒子. 注意:只需添加一个符合要求的正方形,并用阴影表示. 17.如图,把边长为2的正方形剪成四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在下面对应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中画出用这四个直角三角形按要求分别拼成的新的多边形.(要求全部用上,互不重叠,互不留隙). (1)长方形(非正方形); (2)平行四边形;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总结

平面直角坐标系 漂市一中钱少锋 二、知识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有序数对 比如教室中座位的位置,常用“几排几列”来表示,而排数和列数的先后顺序影响座位的位置,因此用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有序数时,记作(a,b),表示一个物体的位置。我们把这种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 (a,b). 要点诠释: 对“有序”要准确理解,即两个数的位置不能随意交换,(a,b)与(b,a)顺序不同,含义就不同,表示不同位置。 知识点二: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及坐标的概念 1.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就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习惯上取向右为正方向;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取向上方向为正方向,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如图1)。 注:我们在画直角坐标系时,要注意两坐标轴是互相垂直的,且有公共原点,通常取向右与向上的方向分别为两坐标轴的正方向。平面直角坐标系是由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的。 2.点的坐标

点的坐标是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点的位置的主要表示方法,是今后研究函数的基础。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要想表示一个点的具体位置,就要用它的坐标来表示,要想写出一个点的坐标,应过这个点A分别向x轴和y轴作垂线,垂足M在x轴上的坐标是a,垂足N在y轴上的坐标是b,我们说点A的横坐标是a,纵坐标是b,那么有序数对(a,b)叫做点A的坐标.记作:A(a,b).用(a,b)来表示,需要注意的是必须把横坐标写在纵坐标前面,所以这是一对有序数。 注:①写点的坐标时,横坐标写在前面,纵坐标写在后面。横、纵坐标的位置不能颠倒。 ②由点的坐标的意义可知:点P(a,b)中,|a|表示点到y轴的距离;|b|示点到x轴的距离。 知识点三:点坐标的特征 l.四个象限内点坐标的特征: 两条坐标轴将平面分成4个区域称为象限,按逆时针顺序分别叫做第一、二、三、四象限,如图2.这四个象限的点的坐标符号分别是(+,+),(-,+),(-,-),(+,-). 2.数轴上点坐标的特征: 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0,可表示为(a,0); 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0,可表示为(0,b). 注意:x轴,y轴上的点不在任何一个象限内,对于坐标平面内任意一个点,不在这四个象限内,在坐标轴上。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这一点要特别注意。

初中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案

初中数学平面直角坐标 系教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1有序数对 教学目标:1、理解有序数对的应用意义,了解平面上确定点的常用方法 2、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有序数对及平面内确定点的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有序数对表示平面内的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1.一位居民打电话给供电部门:“卫星路第8根电线杆的路灯坏了,”维修人员很快修好了路灯。 2.地质部门在某地埋下一个标志桩,上面写着“北纬°,东经°”。 3.某人买了一张8排6号的电影票,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座位。 你能举出生活中利用数据表示位置的例子吗 二、新课讲授 1、由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引入:影院对观众席所有的座位都按“几排几号”编号,以便确定每个座位在影院中的位置, 观众根据入场券上的“排数”和“号数”准确入座。 (2)根据下面这个教室的平面图你能确定某同学的坐位吗对于下面这个根据教师平面 图写的通知,你明白它的意思吗“今天以下座位的同学放学后参加数学问题讨论:(1,5),(2,4),(4,2),(3,3),(5,6)。” 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后得到共识:规定了两个数所表示的含义后就可以表示座位的位置. 思考: (1)怎样确定教室里坐位的位置 (2)排数和列数先后顺序对位置有影响吗(2,4)和(4,2)在同一位置。 (3)假设我们约定“列数在前,排数在后”,你在图书6 1-1上标出被邀请参加讨论的同学的座位。 让学生讨论、交流后得到以下共识: (1)可用排数和列数两个不同的数来确定位置。

(完整版)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归纳.doc

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归纳 1 、 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了平面直角坐标系; 2 、 坐标平面上的任意一点 P 的坐标,都和惟一的一对 有序实数对 ( a,b ) 一一对应;其中, a 为横坐标, b 为纵坐标坐标; 3 、 x 轴上的点,纵坐标等于 0 ; y 轴上的点,横坐标等于 0 ; Y 坐标轴上的点 不属于 任何象限; b P(a,b) 4 、四个象限的点的坐标具有如下特征: 1 象限 横坐标 x 纵坐标 y -3 -2 -1 0 1 a x -1 第一象限 正 正 -2 第二象限 负 正 -3 第三象限 负 负 第四象限 正 负 小结:( 1 )点 P ( x, y )所在的象限 横、纵坐标 x 、 y 的取值的正负性; ( 2 )点 P ( x, y )所在的数轴 横、纵坐标 x 、 y 中必有一数为零; y 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 P (a,b) ,则 a 点 P 到 x 轴的距离为 b P ( a, b ) (1 ) b ; ( 2 )点 P 到 y 轴的距离为 a ; (3 ) 点 P 到原点 O 的距离为 PO = a 2 b 2 b 6 、平行直线上的点的坐标特征: O a x a) 在与 x 轴平行的直线上, 所有点的纵坐标相等; Y A B 点 A 、 B 的纵坐标都等于 m ; m X b) 在与 y 轴平行的直线上,所有点的横坐标相等; Y C 点 C 、 D 的横坐标都等于 n ; n D X

初一下册数学几何图形练习

初一下册数学几何图形 练习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D C B A F E D C B A B A F E D C B A 初一数学几 何图形练习 一、选择题。 1、如图,对于 直线AB ,线段CD ,射 线EF ,其中能相交的 是( )。 2、C 是线段AB 上一点,D 是BC 的中点,若AB =12cm ,AC =2cm ,则BD 的长为( )。 A 、3cm B 、4cm C 、5cm D 、6cm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经过一点的直线可以有无数条 B .经过两点的直线只有一条 C .一条直线只能用一个字母表示 D .线段CD 和线段DC 是同一条线段 4、如图所示,把一个长方形纸片沿EF 折叠后,点D 、C 分别落在点D ′、C ′位置,若∠EFB=65°, 则∠AED ′等于( )。A 、50° B 、55° C 、60° D 、65° 5、已知一个学生从点A 向北偏东60°方向走40米,到达点B ,再从B 沿北偏西30°方向走30米,到达点C ,此时,恰好在点A 的正北方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点A 到BC 的距离为30米 B 、点B 在点 C 的南偏东30o 方向40米处 C 、点A 在点B 的南偏西60o 方向30米处 D 、以上都不对 二、填空题。 6、若时钟2点30分时,分针与时针夹角 度。 7、已知线段AB ,延长AB 到C ,使BC =2AB ,D 为AB 的中点,若BD=2.5cm ,则AC 的长 为 cm 。 8、30°的余角是 ,补角是 。 (第9题图) (第10题图) 9、如图,若AO ⊥OC ,DO ⊥OB ,∠AOB ∶∠BOC=2∶1,则∠COD= 。 10、如图,三条直线AB 、CD 、EF 相交于同一点O ,如果∠AOE=2∠AOC ,∠COF=23 ∠AOE , 那么∠DOE= 。 三、解答题。 11、计算。⑴ (180°-98°32′24″)÷3 (2)34°25′×2+35°56′ 12、一个角的余角比它的补角的3 1 还少20°,求这个角。 65° C / D / F D C O D C B A O E D C B A

人教版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全章教案

7.1.1有序数对 【教学目标】 1、理解有序数对的意义。 2、能用有序数对表示实际生活中物体的位置 3、经历用有序数对表示位置的过程,体验数、符号是描述世界的重要手段,体验数形结合思想 【教学重点】利用有序数对准确地表示出一个点的位置 【教学难点】有序数对中有序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 问题:如果老师要提问同学(下面为某教室平面图) 1、只给一个数据“第3列”,你能确定回答问题的同学的位置吗? 2、给两个数据“第3列第2排”,你能确定该同学的位置吗? 3、你认为在平面中需要几个数据才能确定一个位置? 二、探究新知 通过找“列数”和“排数”的交叉点,我们就能找个具体的位置。 问题1、(约定“列数”在前,“排数”在后) (1) 请在教室内找到下表用数对表述的位置。 (2)观察上面四组数对以及他们所对应的位置,思考:1,3和3,1表示的是不是同一位置? 归纳:有顺序的两个数a 与b 组成的数对,如果约定了前面的数表示“列数”,后面的数

表示“排数”,那么a与b组成的数对就表示一个确定的位置。我们把这种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a,b)。像表格中的数对可以记作(1,3)、(5,2)(3,6)。 问题2:利用有序数对可以准确表示一个位置,你能举出生活中用有序数对表示地理位置的例子吗? 三、应用新知 游戏情境:下面我们通过游戏来加强同学们对有序数对的了解。约定“列数”在前,“排数”在后,请找出与以下有序数对相对用的同学(1,5)),(5,1),(2,4),(4,2),(3,3),(7,3),看看叫什么名字? 练习1、根据左下图例子(3,2),口答其他圆点的有序数对? 练习2、如右下图,红马的位置是(2,1),你能表示出红帅、红车、红炮的位置吗? 练习3、如果将一张“12排10号”的电影票记为(12,10),那么(10,12)的电影票表示的位置是,“6排25号”简单记为 练习4、下列数据不能确定物体位置的是() A、希望路25号 B、北偏东30° C、东经118°,北纬40° D、西南方向50米处 四、总结提升: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有序数对 1、什么叫做有序数对? 2、注意的问题:(1)表示平面内的点的位置可以用有序数对;(2)有序数对用符号表示时,中间用逗号隔开,外边必须加小括号。 五、精留作业 课本65页第1题 课本68页第1题

初中七年级下册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

初中七年级下册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 初中七年级下册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 一、目标与要求 1.解有序数对的应用意义,了解平面上确定点的常用方法。 3.掌握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能利用点的平移规律将平面 图形进行平移;会根据图形上点的坐标的变化,来判定图形的移动过程。 4.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数形结合的意识。 5.坐标表示平移体现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在数学中的应用。 二、重点 掌握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 有序数对及平面内确定点的方法。 三、难点 利用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利用有序数对表示平面内的点。 四、知识框架 五、知识点、概念总结 1.有序数对:用含有两个数的词表示一个确定的位置,其中各个数表示不同的含义,我们把这种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a,b)其中a表示横轴,b表示纵轴。 2.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同一个平面上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两条数轴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简称为直角坐标系。通常,两条数轴

分别置于水平位置与垂直位置,取向右与向上的方向分别为两条数 轴的正方向。水平的数轴叫做X轴或横轴,竖直的数轴叫做Y轴或 纵轴,X轴或Y轴统称为坐标轴,它们的公共原点O称为直角坐标 系的原点。 3.横轴、纵轴、原点: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竖直的数轴 称为y轴或纵轴;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4.坐标:对于平面内任一点P,过P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 垂足分别在x轴,y轴上,对应的数a,b分别叫点P的横坐标和纵 坐标。 5.象限:两条坐标轴把平面分成四个部分,右上部分叫第一象限,按逆时针方向一次叫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坐标轴上的 点不在任何一个象限内。 6.特殊位置的点的坐标的特点 (1)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零;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零。 (2)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相等;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3)在任意的两点中,如果两点的横坐标相同,则两点的连线平 行于纵轴;如果两点的纵坐标相同,则两点的连线平行于横轴。 (4)点到轴及原点的距离。 点到x轴的距离为|y|;点到y轴的距离为|x|;点到原点的距离为 x的平方加y的平方再开根号;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称点的特点 (2)关于y成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横反纵同) (3)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的点的坐标,横坐标与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横纵皆反) 8.各象限内和坐标轴上的点和坐标的规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汇总情况及经典题型

平面直角坐标系 二、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的点的坐标特点: 平行于x轴(或横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相同; 平行于y轴(或纵轴)的直线上的点的横坐标相同。 三、各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的点的坐标特点: 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同; 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反。 四、与坐标轴、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 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横坐标、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 五、特殊位置点的特殊坐标: 七、用坐标表示平移:见下图 例1、平面点的坐标是() A 一个点 B 一个图形 C 一个数对 D 一个有序数对 学生自测 1.在平面要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一般需要________个数据; 在空间要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一般需要________个数据.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原点O不在任何象限 B 原点O的坐标是0 C 原点O既在X轴上也在Y轴上 D 原点O在坐标平面 知识二、已知坐标系中特殊位置上的点,求点的坐标 点在x轴上,坐标为(x,0)在x轴的负半轴上时,x<0, 在x轴的正半轴上时,x>0 点在y轴上,坐标为(0,y)在y轴的负半轴上时,y<0, 在y轴的正半轴上时,y>0 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同(即在y=x直线上);坐标点(x,y)xy>0 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反(即在y= -x直线上);坐标点(x,y)xy<0 平行于x轴(或横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相同;平行于y轴(或纵轴)的直线上的点的横坐标相同。

例1 点P 在x 轴上对应的实数是-3,则点P 的坐标是 ,若点Q 在y 轴上 ,对应的实数是3 1,则点Q 的坐标是 , 例2 点P (a-1,2a-9)在x 轴上,则P 点坐标是 。 学生自测 1、点P(m+2,m-1)在y 轴上,则点P 的坐标是 . 2、已知点A (m ,-2),点B (3,m-1),且直线AB ∥x 轴,则m 的值为 。 3、 已知:A(1,2),B(x,y),AB ∥x 轴,且B 到y 轴距离为2,则点B 的坐标是 . 4.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一定( ) A .大于0 B .小于0 C .相等 D .互为相反数 (3)若点(a ,2)在第二象限,且在两坐标轴的夹角平分线上,则a= . (3)已知点P (3-x ,1)在一、三象限夹角平分线上,则x= . 5.过点A (2,-3)且垂直于y 轴的直线交y 轴于点B ,则点B 坐标为( ). A .(0,2) B .(2,0) C .(0,-3) D .(-3,0) 6.如果直线AB 平行于y 轴,则点A ,B 的坐标之间的关系是( ). A .横坐标相等 B .纵坐标相等 C .横坐标的绝对值相等 D .纵坐标的绝对值相等 知识点三:点符号特征。 点在第一象限时,横、纵坐标都为 ,点在第二象限时,横坐标为 ,纵坐标为 ,点有第三象限时,横、纵坐标都为 ,点在第四象限时,横坐标为 ,纵坐标为 ;y 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 ,x 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 。 例1 .如果a -b <0,且ab <0,那么点(a ,b)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例2、如果x y <0,那么点P (x ,y )在( ) (A) 第二象限 (B) 第四象限 (C) 第四象限或第二象限 (D) 第一象限或第三象限学生自测 1.点P的坐标是(2,-3),则点P在第 象限. 2、点P (x ,y )在第四象限,且|x|=3,|y|=2,则P 点的坐标是 。 3.点 A 在第二象限 ,它到 x 轴 、y 轴的距离分别是3、2,则A 坐标是 ; 4. 若点P(x ,y )的坐标满足xy ﹥0,则点P在第 象限; 若点P(x ,y )的坐标满足xy ﹤0,且在x 轴上方,则点P在第 象限. 若点P (a ,b )在第三象限,则点P '(-a ,-b +1)在第 象限; 5.点(x ,1-x )不可能在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6.(本小题12分)设点P 的坐标(x ,y ),根据下列条件判定点P 在坐标平面的位置: (1)0xy =;(2)0xy >;(3)0x y +=.

(完整版)八年级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经典例题

考点1:考点的坐标与象限的关系 知识解析:各个象限的点的坐标符号特征如下: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1、在面直角坐标中,点M (-2,3)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2,2x +1)所在的象限是(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3、若点P (a ,a -2)在第四象限,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2<a <0 B .0<a <2 C .a >2 D .a <0 4、点P (m ,1)在第二象限内,则点Q (-m ,0)在( ) A .x 轴正半轴上 B .x 轴负半轴上 C .y 轴正半轴上 D .y 轴负半轴上 5、若点P (a ,b )在第四象限,则点M (b -a ,a -b )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2)A x x --,在第四象限,则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 . 7、对任意实数x ,点2(2)P x x x -,一定不在.. (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8、如果a -b <0,且ab <0,那么点(a ,b)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考点2:点在坐标轴上的特点 x 轴上的点纵坐标为0, y 轴上的点横坐标为0.坐标原点(0,0) 1、点P (m+3,m+1)在x 轴上,则P 点坐标为( ) A .(0,-2) B .(2,0) C .(4,0) D .(0,-4) 2、已知点P (m ,2m -1)在y 轴上,则P 点的坐标是 。 考点3:考对称点的坐标 知识解析: 1、关于x 轴对称: A (a ,b )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 ,-b )。 2、关于y 轴对称: A (a ,b )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 , b )。

(完整版)平面直角坐标系(人教版)

平面直角坐标系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课间操时,小华、小军、小刚的位置如图,小华对小刚说,如果我的位置用(0,0)表示,小军的位置用(2,1)表示,那么你的位置可以表示成( ) A .(5,4) B .(4,5) C .(3,4) D .(4,3) 小华小军 小刚 (第1题图) (第2题图) 2.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与D 的横坐标相同。 B . C 与 D 的横坐标相同。 C .B 与C 的纵坐标相同。 D .B 与D 的纵坐标相同。 3.若x 轴上的点P 到y 轴的距离为3,则点P 的坐标为( ) A .(3,0) B .(3,0)或(–3,0) C .(0,3) D .(0,3)或(0,–3) 4.如果点P (5,y )在第四象限,则y 的取值范围是( ) A .y <0 B .y >0 C .y ≤0 D .y ≥0 5.线段CD 是由线段AB 平移得到的。点A (–1,4)的对应点为C (4,7),则点B (– 4,– 1)的对应 点D 的坐标为( ) A .(2,9) B .(5,3) C .(1,2) D .(– 9,– 4) 6.一个长方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个顶点的坐标为(– 1,– 1)、(– 1,2)、(3,– 1),则第四个顶点的 坐标为( ) A .(2,2) B .(3,2) C .(3,3) D .(2,3)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7.如图是小刚画的一张脸,他对妹妹说“如果我用(1,3)表示左眼,用(3,3)表示右眼,那么嘴的 位置可以表示成 。 8.点A 在x 轴上,位于原点的右侧,距离坐标原点5个单位长度,则此点的坐标为 ;点B 在 y 轴上,位于原点的下方,距离坐标原点5个单位长度,则此点的坐标为 ;点C 在y 轴左侧,在x 轴下方,距离每个坐标轴都是5个单位长度,则此点的坐标为 。 (第7题图) (第10题图) 9.小华将直角坐标系中的猫的图案向右平移了3个单位长度,平移前猫眼的坐标为(– 4,3)、(– 2,3), 则移动后猫眼的坐标为 。 10.如图,小强告诉小华图中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 3,5)、(3,5),小华一下就说出了C 在同一坐 标系下的坐标 。 三、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1.如图,这是某市部分简图,请以火车站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分别写出各地的坐标。

高中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完整教案

课题:平面直角坐标系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回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刻画点的位置的方法 能力与与方法:体会坐标系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探索、发现的创造性过程,培养创新意识。教学重点:体会直角坐标系的作用 教学难点:能够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解决数学问题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模式:互动五步教学法 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复习及预习提纲: 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刻画点的位置的方法 2.坐标系的作用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和预习检查 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刻画点的位置的方法 2.坐标系的作用 创设情境,设置疑问 情境1:为了确保宇宙飞船在预定的轨道上运行,并在按计划完成科学考察任务后,安全、准确的返回地球,从火箭升空的时刻开始,需要随时测定飞 船在空中的位置机器运动的轨迹。

情境2:运动会的开幕式上常常有大型团体操的表演,其中不断变化的背景图案是由看台上座位排列整齐的人群不断翻动手中的一本画布构成的。要出 现正确的背景图案,需要缺点不同的画布所在的位置。 问题1:如何刻画一个几何图形的位置? 问题2:如何创建坐标系? 分组讨论 刻画一个几何图形的位置,需要设定一个参照系 1、数轴它使直线上任一点P都可以由惟一的实数x确定 2、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平面上,当取定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的交点为原点,并确定了度量单位和这两条直线的方向,就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它使平面上任一点P都可以由惟一的实数对(x,y)确定 3、空间直角坐标系 在空间中,选择两两垂直且交于一点的三条直线,当取定这三条直线的交点为原点,并确定了度量单位和这三条直线方向,就建立了空间直角坐标系。它使空间上任一点P都可以由惟一的实数对(x,y,z)确定 1、建立坐标系是为了确定点的位置,因此,在所建的坐标系中应满足: 任意一点都有确定的坐标与其对应;反之,依据一个点的坐标就能确定这个点的位置 2、确定点的位置就是求出这个点在设定的坐标系中的坐标

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归纳

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归纳 1、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了平面直角坐标系; 2、坐标平面上的任意一点P 的坐标,都和惟一的一对有序实数对 (b a ,) 一一对应;其,a 为横坐标,b 为纵坐标坐标; 3、x 轴上的点,纵坐标等于0;y 轴上的点,横坐标等于0 坐标轴上的点 不属于任何象限; 4、四个象限的点的坐标具有如下特征:

小结:(1)点P ( y x ,)所在的象限横、纵坐标x 、y 的取值的正负性; (2)点P (y x ,)所在的数轴横、纵坐标x 、y 必有一数为零;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已知点P ),(b a ,则(1) 点P 到x 轴的距离 为b ; (2)点P 到y 轴的距离为a ; (3) 点P 到原点O 的距离为PO = 2 2b a + 5、平行直线上的点的坐标特征: a) 在与x 轴平行的直线上, 所有点的纵坐标相等; 点A 、B 的纵坐标都等于m ;

y 点C 、D 的横坐标都等于n ; 6、对称点的坐标特征: a) 点P ),(n m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1n m P -, 即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P (b a ,) a b x y O X Y A B m B X a b b) 点P ),(n m 关于y 轴的对称点为),(2n m P -, 即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点P ),(n m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3n m P --,即横、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

关于x 关于y 轴对称关于原点对称 7、两条坐标轴夹角平分线上的点的坐标的特征: a) 若点P (n m ,)在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n m =,即横、纵坐标相等; b) 若点P (n m ,)在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n m -=,即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在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在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基本练习: 练习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已知点P (2,5-+m m )在x 轴上,则P 点坐标为 练习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点P ( 4,22 -+m )一定在象限; 练习3:已知点P ( )9,12 --a a 在x 轴的负半轴上,则P 点坐标为 ; 练习4:已知x 轴上一点 A (3,0),y 轴上一点 B (0,b ),且AB=5,则 b 的值为; 练习5:点M (2,-3)关于x 轴的对称点N 的坐标为 ; 关于y 轴的对称点P 的坐标为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Q 的坐标为。

七年级上册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整理

几何图形初步 一、本节学习指导 本节知识点比较简单,都是基础,当看书应该就能理解。 二、知识要点 1、几何图形 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比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等 平面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比如:三角形、长方形、圆等 2、点、线、面、体 (1)几何图形的组成 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中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3、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4、棱柱及其有关概念: 棱:在棱柱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都叫做棱。 侧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 n棱柱有两个底面,n个侧面,共(n+2)个面;3n条棱,n条侧棱;2n个顶点。 棱柱的所有侧棱长都相等,棱柱的上下两个底面是相同的多边形,直棱柱的侧面是长方形。棱柱的侧面有可能是长方形,也有可能是平行四边形。 5、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11种

6、截一个正方体: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出的面可能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7、三视图,如: 、 物体的三视图指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主视图:从正面看到的图,叫做主视图。 左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做左视图。 俯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 三、经验之谈 本节知识比较重要的是我们要对常见的立体图形有个概念性的认识,很多图形在小学就学习过,我们要巩固其相关求法。其次画立体图形的三视图的时候要小心,多在脑子里形成空间想象。

平面直角坐标系(人教版)(含答案)

平面直角坐标系(人教版) 试卷简介:平面直角坐标系,坐标,象限,用坐标表示平移 一、单选题(共18道,每道5分) 1.下列数据不能确定物体位置的是( ) A.五栋四楼 B.1单元6楼8号 C.和平路125号 D.东经110°,北纬114° 答案:A 解题思路:五栋四楼有很多房间,因此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故选A.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坐标确定位置 2.若点A(a,b)在第三象限,则点C(-a+1,3b-5)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答案:D 解题思路:点A(a,b)在第三象限,所以a<0,b<0,因此-a+1>0,3b-5<0,即点C在第四象限,故选D.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坐标确定位置 3.若点P(m,6-2m)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则点P一定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答案:D 解题思路:由题可知m+6-2m=0,解得m=6,因此点P(6,-6)在第四象限,故选D.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坐标确定位置 4.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点P(a,b),如果ab=0,那么点P的位置在( ) A.原点 B.x轴上 C.y轴上 D.坐标轴上 答案:D 解题思路:因为ab=0,所以a和b中至少有一个为0,因此点P一定在坐标轴上,故选D.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坐标确定位置 5.点M在x轴的上侧,距离x轴5个单位长度,距离y轴3个单位长度,则点M的坐标为( ) A.(5,3) B.(-5,3)或(5,3) C.(3,5) D.(-3,5)或(3,5) 答案:D 解题思路:点M在x轴上侧,距离x轴5个单位长度,可知点M的纵坐标是5,距离y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