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题——《化学反应工程》

期末复习题——《化学反应工程》
期末复习题——《化学反应工程》

《化学反应工程》期末复习题

一、单选题(30分,每小题3分)

1. 分批式操作的完全混合反应器非生产性时间不包括下列哪一项_______。《化学反应工程简明教程》P23~ P24

(A )加料时间 (B )反应时间 (C )物料冷却时间 (D )清洗釜所用时间

2. 对于反应aA+bB pP+sS →,则P r =_______A r -。《化学反应工程简明教程》P11

(A )||a p (B )a p

(C )p a (D )p a ||

3.反应A B C →+ ,12.50 k s -= ,则反应级数为_______。《化学反应工程简明教程》P13

A . 0 (

B )1 (

C )2 (

D )3

4. 反应2NaOH+HCl NaCl+H O →,已知0.1 /()k l mol s =?,则反应级数n=_______。《化学反应工程简明教程》P13

(A )0 (B )1 (C )2 (D )3

5. 下面反应器中不属于理想反应器的是_______。《化学反应工程简明教程》P21

(A )间歇反应器 (B )全混流反应器 (C )平推流反应器 (D )膜反应器

6. 在式-r A =kC A n 中,负号意味着_______。《化学反应工程简明教程》P11

(A )反应速率常数为负值 (B )反应速率随浓度的下降而减小

(C )公式表示的是A 的消耗速率 (D )dc A /dt 为正值

7. 下列单位不属于反应速率的是_______。《化学反应工程简明教程》P12

(A )mol/(g ﹒s) (B )m 3/s (C )mol/(m 2﹒s) (D )mol/(m 3﹒s)

8. 反应3A → P ,已知0.15/k mol l s =?,则反应级数n=_______。 教材P13

(A )0 (B )1 (C )2 (D )3

9. 下列不属于间歇反应器特点的是_______。 教材P23

(A )反应器内某一时刻各处物料反应速率相等

(B )反应器内某一时刻各处物料温度相等

(C )反应器内某一时刻各处物料浓度相等

(D )反应器内各个时刻反应速率相等

10. 下列不属于全混流反应器特点的是_______。 教材P25

(A )反应器内某一时刻各处物料反应速率相等

(B )物料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相等

(C )反应器内某一时刻各处物料浓度相等

(D )反应器内各个时刻反应速率相等

11. 下列反应其中,_______的返混程度最大。 教材P25

(A )平推流反应器 (B )全混流反应器

(C )间歇反应器 (D )填充床反应器

12. 下列反应其中,_______的返混程度最小。 教材P27

(A )平推流反应器 (B )全混流反应器

(C )间歇反应器 (D )流化床反应器

13. 下列不属于平推流反应器特点的是_______。 教材P25

(A )某一时刻反应器轴向上反应速率相等

(B )物料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相等

(C )反应器径向上物料浓度相等

(D )反应器内不存在返混现象

14. 下列步骤中不属于化学过程的是_______。 教材P139

(A )反应物吸附 (B )内扩散 (C )表面反应 (D )产物脱附

15. 全混流反应器内物料的温度和浓度均一,并且_______反应器出口物料的温度和浓度。 教材P25

(A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D )不一定

16. 基元反应和非基元反应之间的区别在于 。 教材P15

(A )计量方程是否反映了实际的反应历程

(B )表示反应所需的计量方程数不同

(C )参与反应的相数不同

(D )有无催化剂的存在

17. 对于一级不可逆反应S R A 21k

k ?→??→?,产物R 的最大浓度通常_______。 教材 P89

(A )只与速率常数的大小有关

(B )只与反应温度有关

(C )与A 的初始浓度和速率常数的大小有关

(D )只与A 的初始浓度有关

18. 脉冲示踪法测定停留时间分布特征所对应的曲线为_______。 教材P112

(A )E (t )曲线 (B )F (t )曲线 (C )I (t )曲线 (D )y (t )曲线

19. 平推流流动的E (t )曲线的方差2=σ_______。 教材P116

(A )0 (B )0~1 (C )1 (D )>1

20. 催化剂不可以_______。 教材P138

(A )改变反应速率 (B )改变反应平衡

(C )改变反应产物 (D )抑制副反应

21. 对于连串反应:A→B→C ,内扩散使目的产物B 的选择性_______。 教材P152

(A )提高 (B )下降 (C )不变 (D )为零

22. 对于在同一催化剂发生的两个不同反应,1A B k ????→1 , n ,2A C k ????→2 , n ,如果n 1>n 2,则内扩

散的存在造成目的产物的反应选择性_______。 教材P151

(A )提高 (B )下降 (C )无影响 (D )先增后减

23. 对于平行反应,如果主反应的级数小于副反应的级数,当外扩散阻力存在时,则反应的选择性会_______。 教材P144

(A )降低 (B )不变 (C )增大 (D )不一定

24. t /t e t 1

)t (E -=是_______(其中t 是平均停留时间)。 教材第九章

(A )平推流的E 函数 (B )全混流的E 函数

(C )平推流串联全混流的E 函数 (D )全混流串联平推流的E 函数

25. 对于气—固相催化反应,要测定真实的反应速率,必须首先排除___ _的影响。 教材P154

(A )内扩散 (B )外扩散 (C )内、外扩散 (D )吸附

26. 对于不同的反应,当Thiele 模数相同时,_______的内扩散有效因子最大。 教材P150

(A )1级 (B )0级 (C )2级 (D )0.5级

27. 测量气固相非均相反应速率,为了判断有无内扩散影响,应在改变_______条件下进行实验。 教材P157

(A )催化剂装置 (B )催化剂装量 (C )进料流量 (D )催化剂粒径大小

28. 下列催化剂的密度中,_______数值最大。 教材P138

(A )颗粒密度 (B )真密度 (C )堆密度 (D )床层密度

29. 下列不属于催化剂的特点的是_______。 教材P138

(A )改变化学平衡 (B )加速热力学可行的反应

(C )改变反应历程 (D )降低活化能

30. 如下图所示,在全混流反应器的操作曲线中,不稳定的操作点为 。 教材P104

二、判断题(20分,每小题2分,正确打“√”,错误打“×”)

1. 全混流连续操作反应器,反应器内温度、浓度处处均匀一致,故所有物料粒子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相同。 教材P25

2. 理想连续流动模型是指平推流模型和全混流模型。 教材P24

3. 均相反应器的型式主要为釜式、管式、塔式、固定床和流化床。 教材P4

4. 膨胀率为每转化1 mol 关键组分造成反应体系内物料的改变量。 教材P12

5. 在一端连有活塞的反应器中发生的一级反应,反应速率可表示成:

A A A d d 1d d N C r V t t

-=?=。 T X

A

6. 对于反应

22A B R +→,各物质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为:(-r A ):(-r B ):r R =2:1:1。 教材P11

7. 根据阿伦尼乌斯定律,活化能越大,反应对温度越不敏感。 教材P14

8. 某反应速率常数的单位为mol /( m 3.hr),该反应为二级级反应。 教材P25

9. 平推流反应器串联,串联的级数越多,越接近与全混流。 教材P31

10. 全混流反应器并联,串联的级数越多,越接近于平推流。 教材P45

11. 对于一级不可逆反应,在给定的处理量,在某平推流反应器和全混流反应器组成的串联式反应器中进行反应,其反应转化率会受到两个反应器排列顺序的影响。 教材 P31

12. 对于一级不可逆反应,多个全混流反应器串联,可大幅度提高反应的转化率。 教材P45

13. 对于一级不可逆反应,多个全混流反应器并联,可大幅度提高反应的转化率。 教材P46

14. 化学计量方程时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基本方程之一,表示了化学反应的历程。 教材P10

15. 空时是物料在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 教材P17

16. 反应的选择性定义式。 教材P84

y=

的摩尔数

进入反应系统关键组分组分的摩尔数生成目的产物消耗关键

17. 对于吸热反应体系,不论如何改变实验操作条件(如进料温度或进料摩尔流率等),都不可能观察到多态现象。 教材 P105

18. 复合反应中,反应物的转化率愈高,目的产物获得愈多。 教材第七章

19. 对于平行反应,提高反应物浓度,有利于级数高的反应,降低反应物浓度有利于级数低的反应。教材P85

20. 一个PFR 反应器等同于∞个小的CSTR 反应器串联。 教材P45

21. PFR 反应器的特点是有返混。 教材P27

22. 气固非均相催化反应过程可分解为七个步骤,速率控制步骤是指速率最快的一步。 教材P140

23. 减小催化剂粒径可以降低非均相催化反应中内扩散的影响。 教材P157

24. 对于全混流反应器,反应的瞬时收率与总收率相等; 教材P83

25. Thiele 模数的物理意义是最大反应速率与最大扩散速率的比值。 教材P147

26. 对于在同一催化剂发生的两个不同反应,1A B k ????→1 , n ,2A C k ????→2 , n

,如果n 1

27. 对于同一反应,内扩散有效因子随Thiele 模数的增大而增大。 教材P150

28. 对于非均相催化反应,可以通过增大催化剂孔径来降低内扩散对反应的影响。 教材P140

29. 对于反应级数大于0的反应,随着Da (丹克莱尔准数)的增大,外扩散有效因子逐渐增大。教材P143

30. 对于反应级数小于0的反应,随着Da (丹克莱尔准数)的增大,外扩散有效因子逐渐增大。教材P143

三、概念题(20分,每小题5分)

1. 请写出膨胀率的定义及表达式。(教材p12)

2. 请写出0、1和2级反应速率常数的国际单位。(教材p13)

3. 请写出反应器设计的通用摩尔方程。(教材p20)

4. 请写出复合反应中收率的定义及表达式。(教材p83)

5. 请写出复合反应中瞬时收率的定义及表达式。(教材p84)

6. 请写出复合反应中选择性的定义及表达式。(教材p84)

7. 请写出复合反应中瞬时选择性的定义及表达式。(教材p84)

8. 请写出反应转化率的定义及表达式。(教材p16)

9. 请写出复合反应的基本类型。(教材p82)

10. 请写出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及表达式。(教材P10)

11. 请写出非均相催化反应中外扩散有效因子的定义及表达式。(教材P141)

12. 请写出非均相催化反应中内扩散有效因子的定义及表达式。(教材P149)

四、计算题(30分,每小题15分)

1. 在等温下进行液相反应A+B→C+D,在该条件下的反应速率方程为:

1.50.5

0.8/min

r C C mol l

=?

A A B

若将A和B的初始浓度均为3 mol/l的原料混合进行反应,求反应4 min时A的转化率。

(教材P15)

2. 对于一级反应:A→R,k=2.78*10-3s-1,纯A进料,反应物A的初始浓度C A0=4 mol/L,反应器中A 的转化率为80%。请计算:

(1)若在体积为2.5 m3的理想BR中进行,则所需的时间?

(2)若在CSTR中进行,进口摩尔流率F A0=0.684 kmol/min,所需的反应器体积?

(3)若在PFR中进行,进口摩尔流率F A0=0.684 kmol/min,所需的反应器体积?

(教材P30)

3. 体系中发生如下一级不可逆反应:

A R

该反应的速率常数k为0.6 min-1,物料以10 L/s 的体积流率进入体系,组分A的起始浓度为15 mol/L。当应用两个反应器进行串联操作时,组分A在两个反应器的转化率分别达到0.4和0.8。

试求单独应用一个全混流反应器时体积多大,以及应用两个全混流串联时各个反应器的体积?

(教材P32)

4. 体系中发生如下一级不可逆反应:

A R

该反应的速率常数k为0.6 min-1,物料以1 L/s 的体积流率进入体系,组分A的起始浓度为15 mol/L。当应用两个反应器进行串联操作时,组分A在两个反应器的转化率分别达到0.4和0.8。

试求单独应用一个平推流反应器时体积多大,以及应用两个平推流串联时各个反应器的体积? 教材P34

5. 体系中发生如下一级不可逆反应:

A R →

该反应的速率常数k 为0.6 min -1,物料以10 L/s 的体积流率进入体系,组分A 的起始浓度为15 mol/L 。当应用两个反应器进行串联操作时,组分A 在两个反应器的转化率分别达到0.4和0.8。

试求应用先全混流后平推流两个反应器串联和先平推流后全混流两个反应器串联时各个反应器的体积?

(教材P36)

6. 应用醋酸(A )和正丁醇(B )为原料在间歇反应器中生产醋酸丁酯,已知操作温度为373 K ,每批进料为醋酸1 kmol (密度为960 kg/m 3)和正丁醇(密度为740kg/m 3)4.96 kmol ,已知反应速率为: 231.045/()A A r C kmol m h -= ,试求醋酸转化率分别达到0.5、0.9和0.99时所需要的时间。 (教材P43)

对于反应:2A B →,试求:

(1)若体系起始时为纯A 进料,膨胀因子δ和膨胀率ε?

(2)若体系起始进料为组分A 和惰性气体各50%,膨胀因子δ和膨胀率ε?

(教材P61)

7. 在等温间歇反应釜中进行如下液相复合反应:

A+B→P , r P =2C A kmol/(m 3?h)

2A→Q , r Q =0.5C A 2 kmol/(m 3?h)

其中组分P 为目的产物,反应起始时反应物A 和B 浓度均为2 kmol/m 3。试计算反应3小时后A 的转化率,P 的选择性和收率。

(教材P90)

工厂供电期末试题B附答案

《工厂供电》试题(B) 专业:电气自动化 试题说明: 1.本试卷满分共计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试卷共3页,六个大题。 一、填空题(共15空,每空2分,共30分) 1.电能生产、输送、分配及使用过程在进行。 2.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除由个独立电源供电外,尚应增 设,并严禁其他负荷接入。 3.兆欧表测量端的符号是,地端符号是,屏蔽端符号是 G 。4.隔离开关只能通断一定的电流,负荷开关能通断电流,断路器能通断正常负荷和短路电流。 5.互感器的功能是、扩大仪表、继电器等二次设备的应用范围、使仪表和继电器小型化、标准化。 6.无功功率的人工补偿主要有和同步电动机补偿。 7.我国目前采用的中性点接地方式主要有三种:不接地, 和直接接地。 8.电力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属于接地。 9. 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有、标幺值计算法。 10. 送电的顺序是。 11. 工厂供电的基本要求是、、优质、经济。 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选出,并将选项代码填入对应题号的方格内;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电能生产、输送、分配及使用过程在()进行。

A.不同时间B.同一时间C.同一瞬间D.以上都不对 2.对一类负荷,多由()独立以上电源供电,以保证供电的连续性。 A.两个B.一个C.三个D.两个并联 3.变压器铜损是随()而变化。 A.电压B.阻抗C.电流D.电流平方 4.低电压断路器作电动机短路保护时其动作电流整定应大于等于()电流。A.正常负荷电流B.最大负荷电流C.过负荷电流D.起动电流 5.下列设备在工作中属于工作接地是()。 A.避雷器B.电压互感器C.电动机D.变压器外壳6.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一般与所接网络的额定电压( )。 A.高5% B.相同C.低5% D.低10% 7.变压器绕组匝层间发生故障时主要保护是()保护。 A.速断B.差动C.瓦斯D.过流 8.发生三相对称短路时短路电流中只含有()分。 A.正序B.负序C.零序D.正序与负序9.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当一相故障直接接地,另外两相对地电压为原有电压的()倍。 A.1倍B.2倍C.3倍D.2倍 10.380/220V系统的三相四线制线路中,中线截面为相线的()。 A.0.5倍 B.1倍 C.2倍 D.3倍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题中括号内;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变压器在运行时,外部检查的项目检查有()。 A.油面高低 B.上层油面温度 C.外壳接地是否良好 D.检查套管是否清洁 E.声音是否正常 F.冷却装置运行情况 H.绝缘电阻测量 2.在变压器继电保护中,轻瓦斯动作原因有()。 A.变压器外部接地 B.加油时将空气进入 C.水冷却系统重新投入使用 D.变压器漏油缓慢 E.变压器内部短路 F.保护装置二次回路故障 H.变压器内部故障产生少量气体 3.供电系统对保护装置要求是()。 A.选择性 B.速动性

(完整版)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班别姓名学号成绩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下表。每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C.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D.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2.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汽油挥发 B. 矿石粉碎 C. 蜡烛燃烧 D. 铜丝弯曲 3.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 镁条 B. 红磷 C. 木炭 D. 铁丝 4.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 O B. Si C. Fe D. Al 5.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 氧化铜 B. 空气 C. 氢气 D. 氯化钾 6. 称量固体药品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 托盘天平 B. 玻璃棒 C. 酒精灯 D. 温度计7.在饮用水中添加含钙、镁、锌、硒的矿物质,可以改善人体营养,增强体质。其中“钙、镁、锌、硒”是指( ) A.分子B.原子C.离子D.元素 8.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硫在氧气中燃烧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9.为形象展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制作了一些模型,表示相应的微观粒子。其中表示水分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

①② ③ A.B.C.D. 10.右图是老师放置在实验桌上的三瓶无色气体,它们可能是H2、O2、CO2。下列关于这三种气体的鉴别方法中,不正确 ...的是() A.根据瓶③倒置,可判断瓶③存放的是H2 B.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入①中,若复燃,则存放的是O2 C.用点燃的木条伸入②中,若火焰熄灭,则存放的是CO2 D.向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若变为红色,则存放的是CO2 11.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曾被称为惰性气体B.都不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都是无色无味气体 D.稀有气体有广泛的用途 12.宣传科学,揭露伪科学,是中学生的义务。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下列信息中合理的是( ) A.燃放鞭炮,能驱鬼降魔,对空气不会造成污染 B.某机构声称发明了一种催化剂,可使水变成燃油 C.普通的水由“大师”点化便成为“圣水”,饮之可逢凶化吉 D.原子弹的爆炸,是利用了原子核变化时放出的巨大能量 13、下列图示中的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14.三聚磷酸钠(Na5P3O10)过去常用作洗衣粉的辅助剂,我国部分省市为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已止销售和使用含磷洗衣粉。在Na5P3O10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A.+3 B.+4 C.+5 D.+6 15.下列有关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A.装有高锰酸钾的试管,在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上倾斜 B.实验前要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C.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在实验完毕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D.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盖上玻璃片并正放在桌面上 16.据新华社报道,今年4月15日,重庆天原化工厂连续发生氯气(Cl2)泄漏,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随后冷凝器中的氯化氮(NCl3)发生多次爆炸。该事件导致多人中毒、伤亡,15万人被疏散,造成 重大损失。从化学角度看,下列说法中,不符合科学性 ......的是( ) A.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 B.三氯化氮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C.三氯化氮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D.化工厂不应建在人口密集的居民区

化学反应工程试题集及复习题

化学反应工程考试总结 一、填空题: 1.所谓“三传一反”是化学反应工程学的基础,其中“三传”是指质 量传递、热量传递和动量传递,“一反”是指反应动力学。 2.各种操作因素对于复杂反应的影响虽然各不相同,但通常温度升 高有利于活化能高的反应的选择性,反应物浓度升高有利于反应级数大的反应的选择性。 3.测定非理想流动的停留时间分布函数时,两种最常见的示踪物输 入方法为脉冲示踪法和阶跃示踪法。 4.在均相反应动力学中,利用实验数据求取化学反应速度方程式的 两种最主要的方法为积分法和微分法。 5.多级混合模型的唯一模型参数为串联的全混区的个数N ,轴 向扩散模型的唯一模型参数为Pe(或Ez / uL)。 6.工业催化剂性能优劣的三种最主要的性质是活性、选择性和稳 定性。 7.平推流反应器的E函数表达式为 , () 0, t t E t t t ?∞= ? =? ≠ ?? ,其无 因次方差2θσ= 0 ,而全混流反应器的无因次方差2θσ= 1 。 8.某反应速率常数的单位为m3 / (mol hr ),该反应为 2 级 反应。 9.对于反应22 A B R +→,各物质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为 (-r A):(-r B):r R= 1:2:2 。

10.平推流反应器和全混流反应器中平推流更适合于目的产 物是中间产物的串联反应。 →+,则其反应速率表达式不能确11.某反应的计量方程为A R S 定。 12.物质A按一级不可逆反应在一间歇反应器中分解,在67℃时转化 50%需要30 min, 而在80 ℃时达到同样的转化率仅需20秒,该反应的活化能为 3.46×105 (J / mol ) 。 13.反应级数不可能(可能/不可能)大于3。 14.对于单一反应,在相同的处理量和最终转化率条件下,选择反应 器时主要考虑反应器的大小;而对于复合反应,选择反应器时主要考虑的则是目的产物的收率; 15.完全混合反应器(全混流反应器)内物料的温度和浓度均一, 并且等于(大于/小于/等于)反应器出口物料的温度和浓度。 二.单项选择 10.(2) B 1、气相反应CO + 3H2CH4 + H2O进料时无惰性气体,CO与2H以1∶2 δ=__A_。 摩尔比进料,则膨胀因子CO A. -2 B. -1 C. 1 D. 2 2、一级连串反应A S P在间歇式反应器中,则目的产物P C___A____。 的最大浓度= max ,P

工厂供电试题库 (1)

第一章概论 一、填空题 1、三相交流电力系统中,作为供电电源的发电机和变压器的中性点有三种运行方式:一种是电源中性点,一种是中性点,再有一种是中性点。我国220/380V低压配电系统广泛采用中性点运行方式。 答案: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直接接地,直接接地 2、变电站的任务是。 答案:接受电能,变换电压,分配电能 3、电力系统是由、和组成。 答案:发电厂,变电所,电力用户 4、工厂供电是指。 答案:工厂所需电能的供应和分配 5、对工厂供电的基本要求是:。 答案:安全,可靠,优质,经济 6、配电所的任务是。 答案:接受电能、分配电能 7、和是衡量电能质量的两个基本参数。

答案:电压,频率 8、中性线(N线)的三大功能是、、。 答案:接用额定电压为系统相电压的单相用电设备,传导三相系统中的不平衡电流和单相电流,减小负荷中性点的电位偏移 9、保护线(PE线)的功能是。 答案:保障人身安全、防止触电事故用的接地线 10、保护中性线(PEN)兼有和的功能。 答案:中性线(N线)、保护线(PE线) 11、当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短路时,其它两相电压将,其对地电容电流。 答案:升高3倍,升高3倍 12、低压配电系统按保护接地形式分为,,。 答案:TN系统,TT系统,IT系统 13、发电机额定电压规定高于;当变压器直接与发电机相连时,其一次绕组额定电压应;当变压器连接在线路上时,其一次绕组额定电压应。 答案:线路电压?5%~?10%,与发电机额定电压相同,相线路额定电压相同 14、电力系统中性点即是和的中性点。

答案:发电机,变压器 15、 二、判断题 1、在TN-C方式供电系统中,干线上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答案:? 2、变电所与配电所的区别是变电所多了变换电压的功能。()答案:? 3、中性点接地是保护接地。()答案:? 4、因整个线路允许10%的电压降,故发电机的额定电压高于线路额定电压10%。()答案:? 三、单选题 1、在低电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中,会产生电磁干扰的是。 A)TN-C B)TN-S C)TT D)IT 答案:A 2、当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其相电压会升高倍。 A)2 B)2C)3 D)3 答案:D 3、当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其接地电容电流升高倍。 A)2 B)2C)3 D)3

应用数理统计试题库

一 填空题 1 设 6 21,,,X X X 是总体 ) 1,0(~N X 的一个样本, 26542321)()(X X X X X X Y +++++=。当常数C = 1/3 时,CY 服从2χ分布。 2 设统计量)(~n t X ,则~2X F(1,n) , ~1 2 X F(n,1) 。 3 设n X X X ,,,21 是总体),(~2 σu N X 的一个样本,当常数C = 1/2(n-1) 时, ∑-=+-=1 1 212 )(n i i i X X C S 为2σ的无偏估计。 4 设)),0(~(2σεε βαN x y ++=,),,2,1)(,(n i y x i i =为观测数据。对于固定的0x , 则0x βα+~ () 2 0201,x x N x n Lxx αβσ?? ? ?- ???++ ??? ?????? ? 。 5.设总体X 服从参数为λ的泊松分布,,2,2,, 为样本,则λ的矩估计值为?λ = 。 6.设总体2 12~(,),,,...,n X N X X X μσ为样本,μ、σ2 未知,则σ2的置信度为1-α的 置信区间为 ()()()()22 2212211,11n S n S n n ααχχ-??--????--???? 。 7.设X 服从二维正态),(2∑μN 分布,其中??? ? ??=∑??? ? ??=8221, 10μ 令Y =X Y Y ???? ??=???? ??202121,则Y 的分布为 ()12,02T N A A A A μ??= ??? ∑ 。 8.某试验的极差分析结果如下表(设指标越大越好): 表2 极差分析数据表

最新初三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最新初三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S—32Zn—65 一、我会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 1.南昌大学研究人员发现,用2%的小苏打漱口能有效预防口腔黏膜糜烂溃疡的发生或修复原有口腔黏膜的损伤。小苏打属于(A) A.盐B.酸C.碱D.有机物 2.有句谚语“每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苹果主要能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是(B) A.油脂B.维生素C.蛋白质D.无机盐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D) A.量取液体时读数B.稀释浓硫酸C.过滤D.酸碱中和 4.(2018?贵港)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B) A.混合物:煤、石油、冰水共存物 B.有机物:甲烷、乙醇、葡萄糖 C.复合肥料:尿素、*钾、氯化铵 D.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5.为了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人体不同器官的体液具有不同的酸碱性。根据下表可知,在正常情况下(B) 体液唾液胆汁胰液

pH6.6~7.17.1~7.37.5~8.0 A.人体的唾液一定呈酸性B.人体的胆汁一定呈碱性 C.人体的胰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D.酚酞试液可精确测得以上体液的pH 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A.小木棍蘸取浓硫酸一段时间后,小木棍变黑 B.*铵固体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几乎不变 C.氢氧化钠固体久置于表面皿上,无明显现象 D.尿素和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7.推理是学习化学的科学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B)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锈蚀,所以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都容易锈蚀 B.酸溶液的pH<7,常温下测得某溶液的pH=3,所以该溶液一定是酸性的 C.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D.CO2溶于水后能跟酸一样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向酸性土壤里撒熟石灰,可调节土壤的pH B.推广加碘盐是为了预防胃酸过多 C.钢铁在干燥的环境中比在潮湿的环境中更容易被腐蚀

工厂供电试题及参考答案

工厂供电习题及其答案 一、填空题 1.三相交流电力系统中,作为供电电源的发电机和变压器的中性点有三种运行方式:一种 是电源中性不接地,一种是中性点经阻抗接地,再有一种是中性点直接接地。我国 220/380V低压配电系统广泛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运行方式。 2.接地体就是埋入地中并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 3.接地线就是连接接地体与设备、装置接地部分的金属导体;接地装置就是接地线与接 地体。 4.接地体的屏蔽效应就是影响入地电流流散的作用。 5.电气上的“地”或“大地”是指散流电阻趋近零,电位为零的地方。 6.经济截面是指:从全面的经济效益考虑,使线路的年运行费用接近最小而又考虑有色 金属节约的导线截面。 7.发电机额定电压规定高于同级电网额定电压5%。 8.当变压器直接与发电机相连时,其一次绕组额定电压应与发电机额定电压相等, 9.当变压器连接在线路上时,其一次绕组额定电压应与电网额定电压相等。 10.雷电过电压的基本形式有直接雷击,间接雷击,雷电波侵入。 11.保护接地的型式有: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经各自的PE线直接接地,保护接零。 12.等电位联结是使电气装置各外露可导电部分和装置外可导电部分电位基本相等的一种 电气联结。 13.低压线路的结线方式主要有放射式,树干式,环形。 14.电力系统故障断路器跳闸后,为了迅速恢复供电,系统往往采用:自动重合闸装置。 15.低压配电系统按保护接地形式分为TN系统,TT系统,IT系统。 16.高压线路的接线方式放射式,树干式,环形。 17.供配电系统常用继电器有电流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等。 18.常用的气体放电电光源有荧光灯,高压钠灯和金属卤化物灯等。 19.继电保护装置的任务是控制断路器分离负荷电流,当发生电路过负荷时发出报警信号, 当报警信号发生短路故障时自动切除故障部分。 20.高压隔离开关的主要作用是分离小电流设备,造成一个有明显断开点的安全检修的环 境,以保护检修人员的人生安全。 21.低压自动开关即能在带负荷通断电路,又能在短路、过负荷和低电压时自动掉闸。 22.电力变压器按相数分有单相和三相两大类,工厂变电所常采用三相电力变压器。 23.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变电所和电力用户组成。 24.电力负荷按供电的可靠性分为一级负荷二级负荷三级负荷。 25.常用低压控制电器有刀开关,自动开关,接触器等。 26.常用的照明电光源可分为热辐射和气体放电两大类。 27.继电保护装置的任务是控制断路器,当分离负荷电流发生发出报警信号,当电路过负 荷时发生短路故障时自动切除故障部分。 28.供电质量是指电压频率可靠性。 29.10KV高压变电所由高压配电室,变压器室和低压配电室组成。 30.电气装置的接地分为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和重复接地三种。 31.工厂电力线路的导线和电缆截面的选择必须满足下列条件:按允许载流量、电压损失、 经济电流密度、机械强度。 32.工厂所需电力容量不大于160KVA时,通常采用架空线进线,直接由当地的公用电网供 电,>160KVA且<1000KVA采用电缆或架空线进线,>1000KVA时采用电缆进线。33.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除两个独立电源供电外,尚应增设应急电源,并严禁其他 负荷接入。 34.各种高低压开关属二类类电气设备。 35.隔离开关只能通断一定的空载电流,负荷开关能通断负荷电流,断路器能通断短路电流。 36.互感器的功能是计量、控制。

应用数理统计试题

应用数理统计复习题 1.设总体~(20,3)X N ,有容量分别为10,15的两个独立样本,求它们的样本均值之差的绝对值小于0.3的概率. 解:设两样本均值分别为,X Y ,则1~(0,)2 X Y N - (||0.3)(0.424)(0.424)0.328P X Y -<=Φ-Φ-= 其中(01)θθ<<为未知参数,已知取得了样本值1231,2,1x x x ===,求θ的矩估计和最大似然估计. 解:(1)矩估计:2 2 22(1)3(1)23EX θθθθθ=+?-+-=-+ 14 (121)33 X =++= 令EX X =,得5?6 θ=. (2)最大似然估计: 2 2 5 6 ()2(1)22L θθθθθθθ=??-=- 45ln() 10120d d θθθθ=-= 得5?6 θ= 3. 设某厂产品的重量服从正态分布,但它的数学期望μ和方差2 σ均未知,抽查10件,测得重量为i X 斤10,,2,1Λ=i 。算出 10 11 5.410i i X X ===∑ 10 21 () 3.6i i X X =-=∑ 给定检验水平0.05 α=,能否认为该厂产品的平均重量为5.0斤? 附:t 1-0.025(9)=2.2622 t 1-0.025(10)=2.2281 t 1-0.05(9)=1.8331 t 1-0.05(10)=1.8125 解: 检验统计量为0 | |/X T S n m -=

将已知数据代入,得2t = = 1/2 0.975(1)(9) 2.26222t n t a - -==> 所以接受0H 。 4. 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因素A 有3个水平,每个水平各做4次重复实验,完成下列方差分析表,在显著水平0.05α=下对因素A 是否显著做检验。 解: 0.95(2,9) 4.26F =,7.5 4.26F =>,认为因素A 是显著的. 5. 现收集了16组合金钢中的碳含量x 及强度y 的数据,求得 0.125,45.7886,0.3024,25.5218xx xy x y L L ====,2432.4566yy L =. (1)建立y 关于x 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01 ???y x ββ=+; (2)对回归系数1β做显著性检验(0.05α=). 解:(1)1 25.5218 ?84.39750.3024 xy xx l l β== = 01 ??35.2389y x ββ=-= 所以,?35.238984.3975y x =+ (2)1?2432.456684.397525.5218278.4805e yy xy Q l l β=-=-?= 2 278.4805 ?19.8915214 e Q n σ ===- ? 4.46σ ==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考试 试题及答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期中检测题一 本检测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蕴含着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 B.火上烧油 C.量体裁衣 D.滴水成冰 2、“分子足球”C60发现之后不久,科学家相继又发现另一种“分子足球”N60。一定条件下N60中积累的巨大能量会在一瞬间释放出来,是未来的火箭燃料。则N60属于() A.混合物 B.化合物 C.金属单质 D.非金属单质 3、下列不属于化合反应,但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B.酒精在空气中燃烧 C.水通电时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 D.由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5、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 B.煮沸能降低水的硬度 C.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D.电解水时负极产生氧气 6、在治理城市空气污染中所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焚烧落叶 B.增加绿地面积 C.减少用煤作燃料 D.汽车改用清洁燃料 7、人的生存离不开空气。右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其中R指的是()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8、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石墨棒做干电池电极 B.氧气供给呼吸 C.厨房用的铝锅 D.铜用于制造导线 9、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

A.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B.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 C.一定是纯净物 D.一定是一种单质 10、高锰酸钾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氯酸钾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分别取等质量的这两 种物质制取氧气,制得氧气的质量是() A.高锰酸钾多于氯酸钾 B.氯酸钾多于高锰酸钾 C.两种物质放出氧气的质量相等 D.无法比较 11、下列化合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 12、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下列对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A.在河水中加入明矾可除去所有杂质 B.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水有自净能力,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 D.蒸馏、煮沸都能够降低水的硬度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液态氢气是蓝色的 C.氢气难溶于水 D.同条件下氢气的密度约是氧气密度的1/14 14、用“”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微观示意图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15、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银 Hg B.氖气 Ne2 C.氧化铝 Al2O3 D.氯化铁 FeCl2 16、下图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钠的原子序数为11 B.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C.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D.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易得电子 17、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工厂供电期末考试题库试题教学文案

工厂供电期末考试题 库试题

工厂供电期末考试题库试题 一、判断题: 1、一级负荷一般由两个回路供电,两个回路应尽量引自不同的变压器或两段母线() 2、在输送功率和距离一定时,选用电压越高,电压和电能的损失就越小,电压质量容易保证。() 3、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就是供电线路的额定电压。() 4、用户从一个方向得到电能的电网是闭式电网() 5、电压和频率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6、目前在35-60kv的高压电网中多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7、当把三项绕组做成星形联结时,三相绕组的末端形成一个公共点,这个点对地电位为零。该点称电源的中性点。() 8、电网是由不同等级线路和输配电设备组成的。() 9、我国电力系统的额定频率是50赫兹() 10、家庭用电属于二级负荷( ) 11、工厂供电,是指工厂所需电能的供应和分配,亦称工厂配电。() 12、目前我国110KV及其以上的电网均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 13、电力系统调度规章规定,单相接地运行时间一般不能超过5个小时() 14、工厂供电系统由工厂总降压变电所、高压配电线路、车间变配电所、低压配电线路及用电设备组成。() 15、供电系统中降压变电所的作用是接受电能、变换电压和分配电能,而配电所的作用是接受电能和分配电能。()16、电网的频率降低,只影响电动机的功率,而转速不变。() 17、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当发生单相接地时,因相间电压不变,故可以继续长时间运行。() 18、工厂变配电所的位置应该尽量靠近负荷中心。() 19、工厂变配电所的位置应该接近电源侧。() 20、变电所中有配电变压器,而配电所中没有配电变压器。() 21、工厂变配电所的大门最好朝西开。() 22、工厂变配电所应当考虑节约占地面积和建筑费用。() 23、变压器室的建筑属一级耐火等级建筑物,门窗材料应满足相应的防火要求。() 24、为了使电杆稳固,有的电杆还安装有拉线或帮桩。() 25、架空线路的导线一般采用铜导线。() 26、钢芯铝绞线一般只用于避雷线和电杆拉线。() 27、木杆具有重量轻、施工方便、绝缘性能好等优点,以前曾被广泛采用。() 28、根据所处位置、承担任务及受力情况的不同,电杆结构型式也不相同。一般按它的作用可分为直线杆、耐张杆、转角杆、终端杆、分支杆和跨越杆等。() 29、变压器只能改变电压的大小而不能改变电压的频率。() 30、导线的弧垂是由导线自身荷重形成的,弧垂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过大则在导线摆动时容易造成相间短路,过小则导线拉力过大,可能造成断线或倒杆现象。() 31、线路巡视检查的方法有定期巡视、特殊巡视、夜间巡视、故障巡视和登杆塔巡查。() 32、耐张杆又称断连杆,是架空线路直线分段线路的支撑点。()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北航2010应用数理统计考试题及参考解答

北航2010《应用数理统计》考试题及参考解答 09B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设总体X 服从正态分布(0,4)N ,而12 15(,,)X X X 是来自X 的样本,则22 110 22 11152() X X U X X ++=++服从的分布是_______ . 解:(10,5)F . 2,?n θ是总体未知参数θ的相合估计量的一个充分条件是_______ . 解:??lim (), lim Var()0n n n n E θθθ→∞ →∞ ==. 3,分布拟合检验方法有_______ 与____ ___. 解:2 χ检验、柯尔莫哥洛夫检验. 4,方差分析的目的是_______ . 解:推断各因素对试验结果影响是否显著. 5,多元线性回归模型=+Y βX ε中,β的最小二乘估计?β的协方差矩阵?βCov()=_______ . 解:1?σ-'2Cov(β) =()X X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设总体~(1,9)X N ,129(,, ,)X X X 是X 的样本,则___B___ . (A ) 1~(0,1)3X N -; (B )1 ~(0,1)1X N -; (C ) 1 ~(0,1) 9X N -; (D ~(0,1)N . 2,若总体2(,)X N μσ,其中2σ已知,当样本容量n 保持不变时,如果置信度1α-减小,则μ的 置信区间____B___ . (A )长度变大; (B )长度变小; (C )长度不变; (D )前述都有可能. 3,在假设检验中,就检验结果而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B___ . (A )拒绝和接受原假设的理由都是充分的; (B )拒绝原假设的理由是充分的,接受原假设的理由是不充分的; (C )拒绝原假设的理由是不充分的,接受原假设的理由是充分的; (D )拒绝和接受原假设的理由都是不充分的. 4,对于单因素试验方差分析的数学模型,设T S 为总离差平方和,e S 为误差平方和,A S 为效应平方和,则总有___A___ .

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如下图所示实验。(固定装置已略去,实验前开关K1、K2均处于关闭状态): I.打开K1,通入N2一段时间,点燃酒精灯; Ⅱ.关闭K1,打开K2,通入O2,观察现象; Ⅲ…. 针对上述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Ⅱ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A中无明显现象,B中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由步骤Ⅱ可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C.步骤Ⅲ,若将装置B中的红磷换成木炭,不能验证燃烧的另一条件 D.本实验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B中的红磷在通入氮气时不燃烧,通入氧气时燃烧 2.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6.4 3.2 4.0 2.8 反应后的质量(g) 5.2x7.2 2.8 A.x=2 B.d是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 C.c不是化合物 D.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3.在点燃的条件下,2.6g的C2H2与7.2g的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6gCO2、1.8gH2O和ag的X.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a=1.4 B.X的化学式为CO C.X中的氧元素与消耗的氧气质量之比为1:9

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 2H 2+2O 2点燃 CO 2+H 2O+CO 4.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A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B .探究 燃烧的条件 C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 .氧气验满 5.蜡烛(足量)在如图甲图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B .蜡烛熄灭时并没有消耗装置内所有的氧气 C .蜡烛燃烧前装置内只有氧气 D .蜡烛燃烧能将密闭装置中的氧气耗尽 6.已知:22Mg OH M O (gO+H ) ,CaCO 3 高温 CaO+CO 2↑。取12.9gMg (OH )2和CaCO 3的 混合物,加热,剩余固体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化学反应工程套题

化学反应工程 一、填空题: 1.所谓“三传一反”是化学反应工程学的基础,其中“三传”是指质量传递、热量传递 和动量传递,“一反”是指反应动力学。 2.各种操作因素对于复杂反应的影响虽然各不相同,但通常温度升高有利于活化能高 的反应的选择性,反应物浓度升高有利于反应级数大的反应的选择性。 3.测定非理想流动的停留时间分布函数时,两种最常见的示踪物输入方法为脉冲示踪法 和阶跃示踪法。 4.在均相反应动力学中,利用实验数据求取化学反应速度方程式的两种最主要的方法为 积分法和微分法。 5.多级混合模型的唯一模型参数为串联的全混区的个数N ,轴向扩散模型的唯一模 型参数为Pe(或Ez / uL)。 6.工业催化剂性能优劣的三种最主要的性质是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7.平推流反应器的E函数表达式为 , () 0, t t E t t t ?∞= ? =? ≠ ?? ,其无因次方差2θσ= 0 ,而全混流反应器的无因次方差2θσ= 1 。 8.某反应速率常数的单位为m3 / (mol? hr ),该反应为 2 级反应。 9.对于反应22 A B R +→,各物质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为(-r A):(-r B):r R=1:2:2 。 10.平推流反应器和全混流反应器中平推流更适合于目的产物是中间产物的串联反 应。 11.某反应的计量方程为A R S →+,则其反应速率表达式不能确定。 12.物质A按一级不可逆反应在一间歇反应器中分解,在67℃时转化50%需要30 min, 而 在80 ℃时达到同样的转化率仅需20秒,该反应的活化能为 3.46×105(J / mol ) 。 13.反应级数不可能(可能/不可能)大于3。 14.对于单一反应,在相同的处理量和最终转化率条件下,选择反应器时主要考虑反应器 的大小;而对于复合反应,选择反应器时主要考虑的则是目的产物的收率;15.完全混合反应器(全混流反应器)内物料的温度和浓度均一,并且等于 (大于/小于/等于)反应器出口物料的温度和浓度。

工厂供电期末考试题库试题资料

工厂供电期末考试题库试题 一、判断题: 1、一级负荷一般由两个回路供电,两个回路应尽量引自不同的变压器或两段母线() 2、在输送功率和距离一定时,选用电压越高,电压和电能的损失就越小,电压质量容易保证。() 3、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就是供电线路的额定电压。() 4、用户从一个方向得到电能的电网是闭式电网() 5、电压和频率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6、目前在35-60kv的高压电网中多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7、当把三项绕组做成星形联结时,三相绕组的末端形成一个公共点,这个点对地电位为零。该点称电源的中性点。() 8、电网是由不同等级线路和输配电设备组成的。() 9、我国电力系统的额定频率是50赫兹() 10、家庭用电属于二级负荷( ) 11、工厂供电,是指工厂所需电能的供应和分配,亦称工厂配电。() 12、目前我国110KV及其以上的电网均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 13、电力系统调度规章规定,单相接地运行时间一般不能超过5个小时() 14、工厂供电系统由工厂总降压变电所、高压配电线路、车间变配电所、低压配电线路及用电设备组成。() 15、供电系统中降压变电所的作用是接受电能、变换电压和分配电能,而配电所的作用是接受电能和分配电能。() 16、电网的频率降低,只影响电动机的功率,而转速不变。() 17、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当发生单相接地时,因相间电压不变,故可以继续长时间运行。() 18、工厂变配电所的位置应该尽量靠近负荷中心。() 19、工厂变配电所的位置应该接近电源侧。() 20、变电所中有配电变压器,而配电所中没有配电变压器。() 21、工厂变配电所的大门最好朝西开。() 22、工厂变配电所应当考虑节约占地面积和建筑费用。() 23、变压器室的建筑属一级耐火等级建筑物,门窗材料应满足相应的防火要求。() 24、为了使电杆稳固,有的电杆还安装有拉线或帮桩。() 25、架空线路的导线一般采用铜导线。() 26、钢芯铝绞线一般只用于避雷线和电杆拉线。() 27、木杆具有重量轻、施工方便、绝缘性能好等优点,以前曾被广泛采用。() 28、根据所处位置、承担任务及受力情况的不同,电杆结构型式也不相同。一般按它的作用可分为直线杆、耐张杆、转角杆、终端杆、分支杆和跨越杆等。() 29、变压器只能改变电压的大小而不能改变电压的频率。() 30、导线的弧垂是由导线自身荷重形成的,弧垂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过大则在导线摆动时容易造成相间短路,过小则导线拉力过大,可能造成断线或倒杆现象。() 31、线路巡视检查的方法有定期巡视、特殊巡视、夜间巡视、故障巡视和登杆塔巡查。() 32、耐张杆又称断连杆,是架空线路直线分段线路的支撑点。()

(完整版)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育新学校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 本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如下: Ca 40 C 12 O 16 H 1 Na 23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相应的括号内。) 1、本次化学试卷用的纸张,下列性质属于其化学性质的是 A.白色 B.不溶于水 C.可燃 D.易撕碎 2、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五氧化二磷 B.矿泉水,河水 C.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 D.净化后的空气,受污染的空气 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很小 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运动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B.活性炭可用于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C.铜丝可用作导线 D.氮气可用作保护气 5、市政府有关部门提醒大家,冬季燃煤要特别注意室内通风,以免造成人员中毒。这里的有毒气体主要是指 A.二氧化碳 B.氮气C.一氧化碳D.氧气 6、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其中Na元素显+1价)是潜水艇中的制氧剂,它是一种淡黄色粉末,能与物质R 反应生成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 + 2R=2Na2CO3+ O2,则下列有关判断中,错误 ..的是( ) A.Na2O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1价 B.R的化学式为CO2 C.Na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 D.Na2O2中含有氧分子 7、下列实验现象中,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有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B.镁条在盐酸中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试管壁发热 C.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热量,有大量白色气体生成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火星四射,有黑色熔融物溅落瓶底 8、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可能是催化剂 B.a、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c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 C.b物质可能是单质 D.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3g 9、在某化学反应 2XY + Y2= 2Z中,Z物质的化学式符合 A. XY2 B. X2Y C. X2Y2 D. X3Y2

化学反应工程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40分) (1)气相反应A+3B→2C,则δ= δ= 。ΒA dC A?r?,前提是(2)反应速率常数有时可以表为。A dt (3)空间速度是指 ___________ , 空间时间是指 __________。 (4)反应具有最佳温度曲线, 最佳温度曲线是指 __________ 。 4.0克/cm5)多孔性球形颗粒10克,半径1cm,系由密度为(孔隙率3的材料制成。 则其孔容积V= ,θ= g 。假密度ρ= 2?0.218?,如果采用扩散模型,则)已知某非理想流动反应器其停留时间分布的方差 (6?Pe=_______,如果采用多级全混流模型,则m=_______ (7)催化剂微孔内的气体扩散有____扩散,____扩散、____扩散、 及____扩散等多种形式。。 L r?2C AL A C1mol/L, ,进料反应进行至,(8)复合反应=A02C2r?M AM x?0.5, s = 时。如果该反应在在固体催化剂中进行时,由瞬时选择性LA。于内扩散的影响,选择性会t?E(t)dt?F(?)?F(0)?)(9,,。 0. (10)内扩散效率因子ζ和Thiele模数Φ的数值通常有如下关系: 外扩散和化学动力学控制时ζ1,Φ值较; 内扩散强烈影响时ζ1,Φ值较。 (11)CO中温变换反应器属于固定床里的反应器。固定床按气体流动方向, 可以分为和反应器。 492-=/s, =1.5×1012)某一级不可逆的气液反应过程,已知k=10mm/s,D(LL则当k 时,该反应属于快反应,反应区主要在,工业上可选用 反应器或反应器;当k 时,该反应属于慢反应,这时反应区主 要在,工业上可选用或反应器。 L2r?1.0CC BAL L 13AB为主产物,则适+(,)对于平行反应2r?2.0CC M BAA CC 的要求是宜的操作条件对和。BA (14)返混是指

北航数理统计期末考试题

材料学院研究生会 学术部 2011 年12 月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一、(6 分,A 班不做)设x1,x2,?,x n是来自正态总体N( , 2) 的样本,令 2(x1 x2) T (x3 x4)2 (x5 x6)2 , 试证明T 服从t-分布t(2) 二、( 6 分, B 班不做 ) 统计量F-F(n,m) 分布,证明 1的 (0< <1)的分位点x 是1。 F F1 (n,m) 。 三、(8分)设总体X 的密度函数为 其中1,是位置参数。x1,x2,?,x n是来自总体X 的简单样本, 试求参数的矩估计和极大似然估计。 四、(12分)设总体X 的密度函数为 1x exp ,x p(x; ) 0 , 其它 其中, 已知,0, 是未知参数。x1,x2,?,x n 是来自总体X 的简单样本。

1)试求参数的一致最小方差无偏估计; 2) 是否为的有效估计?证明你的结论。 五、(6分,A 班不做)设x1,x2,?,x n是来自正态总体N( 1, 12) 的 简单样本,y1,y2,?,y n 是来自正态总体N( 2, 22) 的简单样本,且两样本相互独立,其中1, 12, 2, 22是未知参数,1222。为检验假设H0 : 可令z i x i y i, i 1,2,..., n ,1 2 , 1 2, H1 : 1 2, 则上述假设检验问题等价于H0 : 1 0, H1: 1 0,这样双样本检验问题就变为单检验问题。基于变换后样本z1,z2,?,z n,在显著性水平下,试构造检验上述问题的t-检验统计量及相应的拒绝域。 六、(6 分,B 班不做)设x1,x2,?,x n是来自正态总体N( 0, 2) 的简单样本,0 已知,2未知,试求假设检验问题 H0: 202, H1: 202的水平为的UMPT。 七、(6 分)根据大作业情况,试简述你在应用线性回归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八、(6 分)设方差分析模型为 总离差平方和 试求E(S A ) ,并根据直观分析给出检验假设H0 : 1 2 ... P 0的拒绝域形式。 九、(8分)某个四因素二水平试验,除考察因子A、B、C、D 外,还需考察 A B ,B C 。今选用表L8(27 ) ,表头设计及试验数据如表所示。试用极差分析指出因子的主次顺序和较优工艺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