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计算出入水量

如何计24小时出入水量

一、目的

液体是组成人体物质的体液部分,它构成人体的内环境,正常体液保持着恒定的动态平衡,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人体出现呕吐、腹泻、高烧、大汗、创伤、手术、感染、禁食、胃肠减压各种病理现象时,均可能出现水与电解质代谢紊乱、酸碱失衡。准确地记录24h出入量是反应机体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重要指标,可直接反应病人的病情变化, 及时了解病情、协助医师进行明确诊断、制定治疗方案、提高疗效。我科计出入水量的主要有妊娠剧呕,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后高热感染等

二、相关指标

正常成人24h出入水量约2000~2500ml。

正常情况下每次尿量约200-400ml,24小时尿量约1000ml-2000ml,平均1500ml。多尿指24小时尿量超过2500ml。少尿指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或每小时尿量少于17ml。无尿指24小时尿量少于100ml或12小时内无尿液产生

正常成人每天排便量约100g-300g,便秘时含水量约5-15%。硬度类似老玉米粒。正常排便时含水量约20-30%,硬度类似面团或香蕉。糊状便时此类型便含水约50-80%。稀便(水样便)时含水量达80%以上。

三、内容

水的摄入途径有饮水量、食物含水量、输入的液体量、输血量等。

水的排出途径有①显性失水:主要为尿量,其次包括大便量、呕吐量、咯血量、痰量、肠胃减压量、腹腔抽出液量、各种引流液量、伤口渗出量、阴道等。②非显性失水:皮肤蒸发、呼吸蒸发等。人体在正常生理条件下,皮肤和呼吸蒸发的水分,每日约850ml,因为是不显的,又称为非显性失水。在异常情况下,失水量可能更多,如体温增高可增加水分蒸发,体温每增高1℃,每日每公斤体重将增加失水3~5ml;明显出汗失水更多,汗液湿透一身衬衣裤约失水1000ml ,呕吐一满口约50ml,半口约25ml

常见问题:目前使用的一次性引流袋是一个非定型容器,在没足量液体充盈时,造成实际容量远小于标量值,而在充盈膨胀时,每格袋中实际量会超过测量值;临时添加的液体及更换液体时丢弃的液体,皮肤呼吸丢失的液体量不能忽视

四、注意事项

出量小于入量常见于肾功能不全、肾衰或者休克患者,此时患者容易出现心衰、全身水肿或电解质紊乱,应测中心静脉压,观察全身水肿有无加重,呼吸是否浅快或伴有呼吸困难,是否伴有大量粉红色泡沫痰,行血气分析检查,同时及时报告医生。

入量小于出量常见于尿崩症(下丘脑病变)、利尿剂过量、大量呕吐或腹泻、过度换气,此时患者容易出现低血压甚至休克、血液粘稠、脑梗、心梗、肾梗或电解质紊乱,此时应测中心静脉压,观察皮肤颜色及弹性、眼窝是否凹陷、意识情况及肢体是否偏瘫、血压是否下降,

同时及时报告医生。

五、常见食物含水量

100g米饭,面条,包子含水量约70ml

100g馄饨,饺子,汤面含水量约300ml

100g粥含水量约400-600ml

40g鸡蛋(一只)含水量约30ml

100g水果含水量约85ml

60g蒸鸡蛋(一只)含水量约260ml

100g蔬菜含水量约95ml

一次性水杯容量约200ml

六、要求

护士要依据真实数据来记录,对已记录的做标记,避免重复记录做好家属及患者的健康教育,多次宣教,取得配合

鼓励病人使用固定的水杯、餐盒、便器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