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四物汤的功效与作用

柴胡四物汤的功效与作用
柴胡四物汤的功效与作用

柴胡四物汤的功效与作用

人们对于健康越来越重视,中药方剂吃的人也越来越多了,那么你知道柴胡四物汤是什么吗?是不是很想多了解一些柴胡四物汤的相关知识呢?一起来看一下这篇文章吧。

【处方】

川芎熟地黄当归芍药各4.5克柴胡2.4克人参黄芩甘草半夏曲各9克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主产后日久虚劳,微有寒热,脉沉而浮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下

【处方】

柴胡人参黄芩当归身川芎生地黄白芍药地骨皮知母麦门冬淡竹叶

【制法】

上锉细末。

【功能主治】

主小儿疹子牧后,发枯毛竖,形体羸瘦者。

【用法用量】

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

【摘录】

《证治准绳·幼科》卷六

【处方】

生地、当归、川芎、柴胡、芍药。

【功能主治】

妇人中风,寒热火盛错经,致热入血室,昼则了了,夜则谵妄。

【用法用量】

【摘录】

《医级》卷七

【处方】

柴胡8分,仙半夏1钱,归身1钱,生白芍2钱,条芩8分,清炙草6分,生地1钱半,川芎7分。

【功能主治】

疏气和血。主妊妇邪陷入于足厥阴之肝络,寒热如疟,胸胁串痛,至夜尤甚者。

【各家论述】

此方君以柴胡入经和气,即臣以川芎入络和血,妙在佐以归、地、白芍之养血敛阴,即使以半夏、甘草之辛甘化阳。庶几阴阳和,俾阴液外溢则汗出,而寒热胁痛自止矣。

【摘录】

《重订通俗伤寒论》卷二

【处方】

柴胡、人参、黄芩、当归身、川芎、生地黄、白芍药、地骨皮、麦门冬、知母、淡竹叶。

【制法】

上锉细。

【功能主治】

麻疹后余热,发枯毛竖,肉消骨立,渐渐羸瘦,或妇女经血方净,适逢痘疹作热。疹子收后身有微热,阳盛阴虚,往来寒热。

【用法用量】

水1盏,煎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痘疹心法》卷二十三

【处方】

川芎1两半,熟地黄1两半,当归1两半,芍药1两半,柴胡8钱,人参3钱,黄芩3钱,甘草3钱,半夏3钱,曲3钱。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妇人虚劳日久,血虚阴亏,微有寒热;经行感冒,热入血室;经枯发热,妊娠吐衄。日久劳虚,脉沉而浮。午后或夜分发热。三阴经温疟或夜发者,脉虚弦数者。妊娠忧虑惊怒伤其脏腑,气干于上,血随溢而心闷,胸满久不已,必致堕胎。

【用法用量】

煎服。

【各家论述】

《医略六书》:以四物汤滋荣血室,柴胡汤疏热扶元,二方合剂,异路同归,水煎温服,务使正气内充而邪热外却,何患发热不止,天癸不来乎!

【摘录】

《保命集》卷下

柴胡四物汤的作用很多,对于一些病症真的是很有效果的,但是大家在服用的时候还是要多了解一些,看看自己是不是适合吃,避免造成身体不适。

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

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转) 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 (一)少阳病的特点: 病位:手足少阳经脉 成因:a.外邪直接侵犯少阳经腑 b.邪由它经传来,太阳→少阳 厥阴→少阴 无阳明传少阳。∵阳明居中,主土也,…无所复传。 生理(三个角度) ⑴经络循行部位见症:偏头痛、目眩、胸胁苦满。 皮部,外内分别影响太阳、阳明。 ⑵腑a.胆:藏精汁,寄相火,主疏泄 精汁排放贮藏有度阳明可降(胃肠);太阴可升(脾) 相火(《内经》称一阳)见下述阳气 里气调和 主疏泄、决断→正常情志调畅否则默默不欲饮食… 全身气机的调畅 b.三焦:水火气机的通道,气化的场所,内寄相火。焦:燔之近炭也。《内经》:三焦膀胱也,腠理毫毛其应。 ⑶阳气:一阳、小阳、嫩阳、幼阳、稚阳。柯韵伯:如日初出,不亢不烈。 太阳主表;阳明主里;少阳主办表半里(不表不里)――少阳主枢 太阳主表其气畏闭,发汗以启闭 阳明主里其气畏亢,清下以平亢 少阳主枢其气畏郁,和疏机解郁结 少阳病的证候特点: ⑴经腑同病(与太阳,阳明经腑分开不同) ⑵易化火,易气郁(治要) ⑶易生水,生痰,生饮(与三焦气机失畅互为因果) ⑷易兼太阳表气不和,阳明太阴里气不和 (二)小柴胡汤的方义 1.组成柴胡:解经邪针对解郁针对 经腑同病易气郁化火 黄芩:清胆热清火 辛散助柴胡以解郁 生姜化痰消饮去水针对证候特点⑶ 半夏和胃,降逆止呕针对证候特点⑷ 人参半个助少阳正气以祛邪 甘草理中小阳抗邪不力, 大枣 /四君补太阴正气,防邪传太阴邪气可入三阴之表-太阴 2.服法: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每服一升 考据煮:药物加水后在火上加热煮沸的过程.煎:《方言》有汁而干谓之煎(将液汁状的物质加热浓缩的过程,如蜜煎方),煎又可称“空煮”《金匮》晋唐以后煮煎含义混淆,按当时语言修改了.故《金匮》非仲景原样。如:麻黄升麻汤作分。铢(分)两钱厘。

四物汤什么时候喝好和做法

四物汤的介绍: 四物汤是妇科补血第一方,我现在配的是加了党参的,这样可以补血又补气,还有这次我用的四物汤里的熟地换为了生地,这样可以避免出现上火的症状。 它的作用为:调经止痛、养血疏筋:不少女性因月经来潮而无法正常工作,四物汤可帮助活血化瘀,排除血块,并减轻腹胀腹痛,使经血排出顺畅。此外,四物汤更可补充铁剂,减少月经来潮时的贫血、头晕目眩及经血不出的状况。 滋润肌肤、防止老化:四物汤的方中组成多为温补的行血剂,若养成从年轻就服用的习惯,有助於气血通顺,不易手脚冰冷,并使脸色红润及肌肤光滑,减缓生理机能老化,看起来更为年轻。 由上,我们知道了四物汤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四物汤是女性保健不可或缺的滋补汤,建议您如果有气血不足等症状可以煲四物汤,即使身体健康,也可以煲四物汤来养生。 四物汤的做法(多图) 下面教你下我学来的一些煎煮方法我一直是网上订购四物汤的,所以购买之前都是和上工心典那的掌柜详细了解才拍的现在应掌柜的邀请为大家展示一下本人的一些心得经验现在我也成老师了哈。基本煮法如下 材料:全当归10g、熟地12g、川芎12g、白芍12g、党参6g

一共是五味药材,我特意摆了个造型呵呵,当归不要单买当归头,当归头的药效不全,活血的成份都在当归尾上,所以买时一定要全当归,而不是为了好看买当归头。这里还提醒个姐妹们当归和党参市面上的99%以上是硫磺熏过的,熏过的主要表现就是发黄,有股刺鼻的味道,因为四物量少所以不明显,但长期用危害非常大的。不熏的当归和党参外观没有熏过的好看,但安全有保障,掌柜家的这些都是无硫的,大家可以放心购买。

一共是48g 有点小误差是正常的,大家不用在意。 把这些药材倒入碗中用清水泡洗下,分解出来的小颗粒不是灰,

柴胡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

柴胡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 摘要柴胡来源于伞形科(Umbelliferae)柴胡属(BupleurumL.)植物。其中主要包括了多糖、发挥油、柴胡皂苷一些化学成分。国内外的文献研究发现,柴胡对解决抗病毒、抗细菌内毒素、降脂、抗炎等方面有很好的疗效,这是近10年发现的。柴胡的主要毒性成分是柴胡皂苷和柴胡的挥发油,这些毒性把器官作为主要肝脏,与多种途径的氧化损伤有关的是肝损伤机制。对柴胡毒性有影响的问题是在临床实验中发现的,这都是根据不同的品种与方法进行的,柴胡的皂苷和含的挥发油量也影响着其毒性的大小。 关键词柴胡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现代研究毒理作用 ABSTRACT Root from Umbelliferae BupleurumL plants.Mainly contain volatile oil,saikoside and polysaccharide.Through nearly 10 year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 research found that toot on antipyretic、antiviral、anti bacterial endotoxin、anti-inflammatory、reducing blood lipid、liver、regulating immune and antitumor analgesic and so on several aspects has pharmacological effect.At the same time,the essential oil is zhe main component of the toxicity of the volatile oil from zhe root and zhe root of the Chinese.The toxicity target organ is mainly liver.The mechanism of liver injury is related to oxidative stress injury in many ways.Different varieties,different processing methods,different extraction methods and so on the toxicity of the root of the root of the root is in the process of clinical use gradually found,the size of the toxicity and the content of volatile oil. KEY WORDS Root Chemical composition Pharmacological action Modern research toxicological effects 前言 形状是伞状且多年的草本植物的是柴胡,它的根晒干后可以入药,这是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狭叶柴胡也就是南柴胡和伞形科多年的生草本植物柴胡也就是北柴胡是药中的极品,这是《中国药典》中规定的,柴胡味道辛辣,味苦,性微寒,对舒肝郁结,祛痛散热有很好的疗效。一些研究表明柴胡能够降血压,

小柴胡汤与泻心汤

小柴胡汤与泻心汤 刘渡舟氏善“调气”,认为:“人身之病,其在气者十之七八,其在血者十仅二三。气病有不影响于血者,而血病每关乎气。”并认为涉及到“气”,“肝胆脾胃”的功能尤为重要。临床上善用柴胡剂和泻心剂调理肝胆脾胃。 “柴胡最善调畅肝胆之气,推动气机出入,并由此促进脏腑功能的正常运行。《神农本草经》言柴胡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此说明柴胡可促进六腑的新陈代谢,能推动少阳枢机,并由此起到调和表里、消积化食的作用。在小柴胡类方中,柴胡辛散以助少阳胆气之出,黄芩苦寒以助厥阴肝气之入,柴芩并用,则出入如常矣。然二者之中关键在于柴胡的疏解,故《伤寒论》用柴芩运转枢机时,黄芩或可减去,而柴胡却是必用之品。依仲景法,柴胡剂中还可以用白芍之酸收,柴芍相伍,一出一入,一散一收,促进肝胆之气的出入。调理脾胃升降主要就是要降胃升脾。胃气以降为顺,胃气不降每由火旺气实所致,故降胃每用黄连、黄芩,清火即是降胃。三黄泻心汤之治吐衄,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之治寒格吐逆,皆属清火降胃。仲景亦习惯使用姜、夏降逆和胃,此大抵为痰饮所致者而设。脾气以升为常,脾气不升多兼里寒,故既用参、草益气,亦用干姜温中。脾胃升降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用仲景方法治理脾胃,不治气而气机自调,脾胃升降自然恢复正常。后世在使用半夏泻心剂时,又有加枳实、木香、砂仁的方法,直接使用理气之药调理脾胃,亦有道理。”(付延龄整理) 原文: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此为邪踞少阳,枢机不利。 主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 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 原文: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149) 误下后导致“中虚热结,胃气壅滞”而致痞。 主证:心下痞硬,呕逆,肠鸣下利。已致“中虚”故不用大黄黄连泻心汤而用半夏泻心汤“泄热和中,降逆消痞”。 柯韵伯:“……未经下而胸胁苦满,是里之表证,用柴胡解表,心下满而胸胁不满,是里之半里证,故制此汤和里。稍变柴胡半表之治,推重少阳半里之意耳。名曰泻心,实以泻胆也。” 陈亦人氏认为,痞证和其他证候一样,都有寒热虚实之异,所谓寒热相结之痞,实际是正虚邪实。虚寒痞代表方剂即理中汤,实热痞代表方剂即大黄黄连泻心汤。“中虚热结”之痞证可用两方加减化裁。故成半夏泻心汤。陈亦人氏认为此“下利”不一定就是虚寒下利,热性下利也是可能的。

刘渡舟教授对小柴胡汤的理解与应用探微[1]

刘渡舟教授对小柴胡汤的理解与应用探微刘渡舟教授(1917-2001年)是我国已故名老中医,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首批博士生导师。刘老临证喜用经方,擅用经方,对小柴胡汤的应用尤为得心应手,并加减出了一系列柴胡类方和“古今接轨方” 1 尊经旨阐“升降出入”广“推陈致新” 小柴胡汤在《伤寒论》中是治疗少阳病之主方,具有和解少阳的作用。后世发挥其用,广泛施治于临床各科,究其原因,不外乎本方具有解郁功能。刘老认为,《伤寒论》治郁之法甚多,如栀子鼓汤治疗火郁;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治疗水郁;茵陈蒿汤治疗湿热郁;瓜蒂散治疗痰郁等。然而,以上治郁之法皆就事论事而比较局限,故其使用较隘。惟小柴胡汤之治气郁,纵横捭开,升降出入,无所不包。 升降出入是人体气机运动的基本形式,《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帝曰,不生化乎?岐伯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天地相召的“生化”之气,主宰着物质的运动,在人与动物,则为生长壮老已,在植物,则为生长化收藏。物质运动的目的,用现代语言讲,就叫做“新陈代谢”,生化正常,则气机的升降出入有序,新陈代谢旺盛,人体就健康,若病亦易于恢复;反之,人体即发生疾病。 对于柴胡的功能,《神农本草经》明确提出了其具有“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的作用。刘渡舟教授认为,研究仲景《伤寒论》,论其药性时当以《神农本草经》为准,不可以后世本草之论强释仲景之方。后世虽然认定柴胡有和解少阳、升举阳气和疏肝解郁三大作用,然《本经》明言“推陈致新”,其实际意义也就是能够推动人体的新陈代谢。基于以上两经之论,刘老提出了柴胡治疗疾病的三大特点:第一,它能开郁畅气,疏利肝胆,通利六腑,推陈致新,调整气机的出入升降;第二,对木郁则能达之,火郁而能发之;第三,独具清热退烧的特殊功能。所以,柴胡治疗疾病,既适用于外感,又能治疗多种内伤杂病。既能治疗肝胆疾病,也广泛适用于它脏之恙,此亦《内经》“升降出入,无器不有”之内涵所在,也是刘渡舟教授临床喜用柴胡类方的原因所在。 2 临证时主但见一证擅灵活加减 刘老喜用柴胡,擅用柴胡,充分体现了其为医上溯岐黄之经,精通神农之药,中合长沙之论,下逮诸家之说,并有自己数10年之临床体会。对于小柴胡汤的应用,外感病重其和解少阳,疏利肝胆,通达内外之功;内伤杂病则倡其开郁调气,以利气机升降出入之枢。临证之时,主张“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处方时,以原方为多,但也提倡灵活加减,并创系列柴胡类“古今接轨方”,使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范围大大扩展,为经方治疗现代疾病提供了一种新模式,值得后人借鉴。 在应用小柴胡汤时,刘渡舟教授仅仅抓住本方是少阳病主方之特点,只要见到“口苦”一证,必用柴胡类方,此笔者侍诊3年之心得。问之,先生则曰“小柴胡汤,少阳病主方也。少阳诸证,以口苦为第一证。”思之,此刘老从少阳病提纲证“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悟而得之。又阅读《伤寒论十四讲》,在书中第三讲“试论六经为病提纲证的意义”一文中,刘老写道:“少阳病的提纲证,而以口苦在前,咽干,目眩在后,反映了口苦在辨证中的重要性。《内经》说:‘火之味苦’。然它经之火,甚少口苦,唯肝胆有火,则多见口

女人喝四物汤有丰胸作用

女人喝四物汤有丰胸作用 四物汤是很多女孩子都会服用的,她们都很清楚四物汤对人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特别是对于经常痛经女孩子效果会更好一些,特别是对于中老年人朋友多喝四物汤真的能够养颜的,那么有的女人喝它是因为能够丰胸,那么四物汤真的能够具有丰胸的功效吗,下面就针对四物汤的功效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所谓四物,指的是当归,川芎,白芍,熟地。这四种食品都是中药当中的有名的滋补药材,常常被用于女性食疗药材,特别适合女性食用,有助于改善女性的气色和肤色,益气养颜,丰胸美乳。用当归,川芎,白芍,熟地来煮四物汤是最好不过的搭配了。 用法: 早晚饭前空腹饮用,可以依据个人口感适当加热或者冰冻都可以,但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将当归,川芎,白芍,熟地煮过一次之后最好不要再隔夜留到第二天再重复煮来喝。 功效: 此款丰胸四物汤,融合了当归,川芎,白芍,熟地有利于女性滋养的特点,有助于改善女性的气色和肤色,改善皮肤粗糙,乳房松弛等症状,益气养颜,丰胸美乳,是女性朋友不可错过的中药丰胸汤。 四物丰胸汤有哪些副作用呢? 1.四物丰胸汤作为一种补剂来说,它具有温燥性质。所以,

对一些热性体质或内热比较大的人来说,服用四物汤容易上火、长痘痘。 2.熟地、当归对有一些胃肠功能不好的人来说,容易引起腹泻。 3.服用四物汤经常会感觉口干舌燥。 遇到以上这些情况,一定要对原方进行相应的调整,就可以避免上述副作用的发生。 1.血热的要减少川芎的用量; 2.虚寒体质的要用熟地,热性体质的用生地; 3.即需要补又需要清热时生地、熟地各半; 4.口干舌燥要加入玄参; 以上详细的了解了如果用四物汤作为丰胸汤的话,其实也是有一定的副作用的,四物汤虽然能够有很好的保健功效的,但是作为丰胸效果还是稍微差一些的,千万不要把四物汤当作丰胸的圣药的,一定要按照正确的饮食来丰胸,尤其是可以吃一些木瓜来达到丰胸的效果。

小柴胡汤的功效与作用-小柴胡汤的神奇功效

小柴胡汤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对于大家来说应该不算陌生,很多人也知道它的好处,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小柴胡汤。 【处方】 柴胡(三钱)人参(二钱)黄芩(二钱)半夏(一钱半)甘草(一钱) 【功能主治】 治伤寒,寒热如疟,胸膈满痛,小便不利,大便涩。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红枣二枚,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 半夏(汤洗七次.焙干)二两半,柴胡(去芦)半斤,人参、甘草(炙)、黄芩,各三两。

【炮制】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治伤寒、温热病,身热恶风,颈项强急,胸满胁痛,呕哕烦渴,寒热往来,身面皆黄,小便不利,大便秘硬,或过经未解,或潮热不除;及瘥后劳复,发热疼痛;妇人伤风,头痛烦热;经血适断,寒热如疟,发作有时;及产后伤风,头痛烦热,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 每服三大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枣一个,擘破,同煎至七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小儿分作二服,量大小加减。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 柴胡12克黄芩9克人参6克半夏(洗)9克甘草(炙)5克生姜(切)9克大枣(擘)4枚 【功能主治】 和解少阳。治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

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疟疾、黄疸与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用法用量】 上药七味,以水1.2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再煎取300毫升,分两次温服。 【备注】 方中柴胡清透少阳半表之邪,从外而解为君;黄芩清泄少阳半里之热为臣;人参、甘草益气扶正,半夏降逆和中为佐;生姜助半夏和胃,大枣助参、草益气,姜、枣合用,又可调和营卫为使。诸药合用,共奏和解少阳之功。 【摘录】 《伤寒论》 【处方】 人参4.5克,花粉6克,黄芩3克,柴胡3克,甘草3克,生姜3片。 【功能主治】 清热育阴。主邪在少阳,产后阴虚发热。

这八种问题,都可以用小柴胡汤解决!

这八种问题,都可以用小柴胡汤解决! 导读中医十大名方之一、源自《伤寒论》的小柴胡汤,在仲景的众多方剂中,此方是一个疗效显著、适用范围极广的方剂,后世对此方的评价也甚高,可为是中医众方中一个出类拔萃的方剂。在妇科病的治疗上,小柴胡汤也有很独特的功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柴胡汤在妇科病中的运用吧!第96条云:“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在《伤寒论》中用小柴胡汤的有17条条文,涉及太阳、阳明、少阳、厥阴、差后5篇。其中12条明文指出有发热,有胸胁满痛等症的有9条,该法寓于众法之中,适用于邪犯少阳,枢机不利,肝胆俱病的柴胡证。小柴胡汤由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生姜、大枣、甘草组成,既可疏利肝胆,清散郁热,透邪外出,又可调和肝脾、胃肠、气血、营卫,协调阴阳,畅达气机,通行津液,扶正祛邪。其主要通过调和脏腑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和解表里寒热虚实错杂的证候,以祛除病邪,达到治疗目的。小柴胡汤主要用于治疗外感寒热之邪,内伤七情引起的妇科疾患。其应用指征是在错综复杂的疾病中只要具有往来寒热、胸胁苦满、情绪异常、恶心呕吐、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等其中一二症或一组确实无误地反映肝脾或肝胃或气血营卫失调,或气机

不畅,肝胆郁热,或邪在半表半里,或病有休作者皆可用之。临床应用甚广,故小柴胡汤为《伤寒论》调治妇科病最常用的方药,主治的病证最多,且疗效可靠。1.主治热入血室经期,外感风寒后,头痛、发热恶寒,3日后经水净,烦躁,意识模糊,夜间则胡言乱语,食欲欠佳,舌质淡,中有瘀斑,苔厚,脉沉弦。因妇人中风,初起当有发热恶寒等表证,七八日后续得寒热,发作有时,以其得病之初,月经已来,发病之后,邪热内传,月经不当停而停,必有瘀血而与邪热相搏,血室瘀阻,气血不通,正邪相争,故使寒如疟状。治当因势利导,用小柴胡汤和解枢机,通调三焦,助正达邪,使邪从外出,邪去则寒热除,血结自散。以小柴胡汤加桃仁、牡丹皮、焦山楂治疗。单以小柴胡汤治疗热入血室尚嫌不足,因为少阳病是半表半里之热证,况且热入血室是一种血热证、血瘀证,故加入活血凉血之品更为合拍,也是祛瘀退热法的良好体现。2.崩漏因某些不良精神刺激或感受外邪,使肝胆郁火迫经妄行或肝脾不和统摄无权,冲任失固致崩漏。症见月经提前,经期延长,甚至经乱无期,经血淋沥不净或量多,色鲜红,时有血块。伴有头痛或头眩,口苦,心烦,舌淡红苔薄黄,脉沉弦者,以大剂量小柴胡汤疏达气机,调和肝脾,透热散火,宁血固崩。3.围绝经期诸症有些妇女围绝经期常出现一些特殊症状,如月经紊乱、面部潮红、阵汗、心悸、失眠、烦躁易怒或抑郁、耳鸣、眩晕、食欲不振、口

四物汤运用偶拾_朱之云

11卷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89.29%和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 n 临床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治疗组 140 18 65 42 15 89.29 对照组 120 0 60 45 35 75.00 4.3不良反应 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有5例出现轻度腹泻,2~3次/天,未中止服药。对照组13例出现口干、黏膜干燥,2例出现头晕、精神委靡,减少用药量后症状缓解。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生化指标均未出现明显改变。 5 讨 论 银屑病又名“牛皮癣”,是一种常见并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病因尚未完全明了。根据其临床特征,一般可分为寻常型、脓疱型、关节病型及红皮症型4种类型,其中,尤以寻常型最为多见。中医学认为:血热、血瘀、血虚为银屑病的基本病机,病邪外袭,结聚肌肤,郁久化热,生风生燥,肌肤失养而发病。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多以血热为主,治宜清热解毒,凉血祛斑,方中:生槐花,苦微寒,入肝、大肠经,此凉血之功,独在大肠,大肠与肺相表里,能疏皮肤风热,泻肺金之气。现代药理研究认为:生槐花能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及脆性,对改善皮肤微循环,促进银屑病皮损的营养供应起到良好作用;白茅根清热凉血;生地滋阴润燥;连翘清热解毒;板蓝根、黄芩清热解毒、利咽喉。此外,方中应用紫草根、丹皮、茜草根清热凉血,丹参、鸡血藤活血,佐以白癣皮止痒,可针对本病病机进行治疗。诸药合用,共奏凉血、活血、清热解毒之功效。迪银片临床用于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有一定的疗效[2],但副作用较多[3],不宜长期服用。◆ 参考文献 [ 1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S ] .南京:南京 大学出版社,1994:154. [ 2 ] 车小兰,张志峰.迪银片联合二冬活血汤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 J ] .中国中医急症,2004,13 ( 4 ):217. [ 3 ] 任索华,张爱云.皮炎汤治疗迪银片引起的脱屑等副作用疗效 观察[ J ] .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3 ( 105 ):25. 四物汤最早见于晚唐蔺道人著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具有补血,活血,调经的作用。用于营血虚滞证。 四物汤是补血、养血的经典方剂,也是妇科最常用的方剂[1]。更神奇的是这四味药经过加减,衍化成一系列“子方”。正如《蒲辅周医疗经验》所言:“此方为一切血病通用之方。凡血瘀者,俱改白芍为赤芍,血热者,改熟地为生地。川芎量宜小,大约为当归之半,地黄为当归的2倍”,后来被尊为补血调经之主方,专门用来治疗妇科血症,被后世医家称为“妇科第一方”。 1 四物汤的药物组成 四物汤是由当归、川芎、白芍和熟地4味中药组成,其中又以当归、熟地为主药。熟地含有甘露醇、维生素A等成分,与当归配伍后,可使当归的主要成分阿魏酸含量增加,使当归补血活血疗效增强,能治疗女性脸色苍白、头晕目眩、月经不调、量少或闭经。 中医认为肝藏血,心行之,四物汤主要调理肝血,而女性血虚,应该注重调肝,古有女子以肝为先天之说,肝脏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就 “四物汤”运用偶拾 朱之云 (江苏省海安针灸推拿学校,江苏 海安 226600) 摘 要:从四物汤的组成分析了四物汤的功效及主治,讨论了四物汤在临床上的加减运用。强调了四物汤在妇科方面的运用,并突出了女子以肝为先天的基本理论。对四物汤在妇科调经及贫血的治疗,引用了《黄文东医案》、《章次公医案》加以佐证。 关键词:四物汤;活血化瘀;气血两虚;冲任不调;月经过多 中图分类号:R2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2X (2009)03- 0133- 02 Usage of Decoction of Four Drugs ZHU Zhi-yun (Haian Acu-Moxi-Mas School in Jiangsu Province,Haian 226600,Jiangsu,China)Abstract:This passage intends to analyze Siwutang’s (Decoction of Four Drugs) actions and indications from its composition and approach its clinical modified use. In this article I especially emphasize Siwutang’s use in gynecoiatry and stres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females using livers as innateness. In addition, Huangwendong’s Medical Records and Zhangchigong’s Medical Records are quoted in corroboration of my argument about Siwutang’s treating in regulating menstrual flow and anemia. Key words:Siwutang (Decoction of Four Drugs);promote blood flow to relieve blood Stasis;deficiency of both qi and blood;irregular thoroughfare and conception vessel;menorrhagia 收稿日期:2008-09-28 作者简介:朱之云(1956-),男,江苏海安人,讲师、主治中医师,学士,从事中医教学与研究。 133

四物汤的功效和作用

四物汤的功效和作用 四物汤的功效和作用 1.活血化淤,缓解疼痛,对于月经不调,痛经女性来说,四物汤可以有效的缓解疼痛,活血化淤,有助于经血顺畅的排出; 2.滋养身体,防止老化,使肌肤细白嫩滑,受众多明星所推崇的东西,当然错不了,前面有小s的视频介绍,据说常喝四物汤,可使身体从上到下都是暧暧的,而不是燥热,推荐给手脚冰冷,气色不佳的同学; 3.针对对亚健康人群,现在人常在办公室工作,少锻炼,压力大,气色差,气虚,易疲倦,四物汤都有较好的功效。 其实四物汤不仅有这些功效,随着对药材的增加或减少,都有着不同样的效果,且可适应不同体质的人,大家可以去当地中医看看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体质,让老中医给出意见,对好体质食疗会让效果加倍。 元气四物汤的做法 从大体来分,可以分为冲泡、熬汤和炖的方式。 冲泡: 当然冲炮很简单,把药膳用清水洗净,直接放入茶杯或保温杯里面泡10分钟方可饮用,但效果不如后2种佳,不推荐; 熬汤: 熬汤方式也挺简单,将四物(当归、熟地、川芎、白芍),洗

净,加入适量的水,先用武火煮10分钟,再用文火熬10分钟,将渣子倒掉,放到汤不是很烫的时候就可以喝了; 炖煮: 将药膳洗净,加适量的水,和肉类一起下锅,像煲汤一样,慢炖。 四物汤的做法其实很简单,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加入不同的其它药药膳,以让此汤发挥更大的效果。 四物汤的副作用 1.总的来说,从药膳来看,四味药都是温性,对于体质性热和内热旺盛的同学,可能会引起上火,长痘痘一类,口干舌燥; 2.熟地,当归可能会对肠胃不大好的朋友会有影响,可能会引起腹泻。 3.不宜多喝,身体不益经常进过于补的食物,这样会导致身体内部的免疫系统下降,固不益多喝,还是建议多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心态,心情自然身体倍儿棒,脸蛋更漂亮。

小柴胡汤的组成、主治、功用及方解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小柴胡汤的组成、主治、功用及方解 出处:《伤寒论》: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 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 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组成:柴胡30g,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炙)、生姜(切)各9g,大枣(擘)4枚。功用:和解少阳。 主治:1)伤寒少阳病证。邪在半表半里,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 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 2)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 3)疟疾,黄疸等内伤杂病而见以上少阳病证者。 方解:本方多由邪在少阳,经气不利,郁而化热所致。治疗以和解少阳为主。 少阳经病证表现为三焦经以及胆经的病证。少阳病证,邪不在表,也不在里, 汗、吐、下三法均不适宜,只有采用和解方法。本方中柴胡苦平,入肝胆经, 透解邪热,疏达经气;黄芩清泄邪热;法夏和胃降逆;人参、炙甘草扶助正气, 抵抗病邪;生姜、大枣和胃气,生津。使用以上方剂后,可使邪气得解,少阳 得和,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得和,有汗出热解之功效。 配伍特点:柴胡苦平升散,黄芩降泄,二者配伍,为和解少阳的基本结构。和 解少阳为主,兼补胃气;以祛邪为主,兼补正气。邪气得解,胃气调和。 加减:若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楼实清热理气宽胸;若渴,去半 夏,加天花粉止渴生津;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柔肝缓急止痛;若胁下 痞梗,去大枣,加牡蛎软坚散结;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利 水宁心;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解表;若咳者,去人参、大枣、 生姜,加五味子、干姜温肺止咳。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热体会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热体会 发表时间:2017-08-25T13:44:58.58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4月第8期作者:赵辉 [导读] 本文仅作为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热症状的个案介绍,尚不具有普遍意义,需要观察总结更多的病例,更长时间随访。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中医医院 071000 【摘要】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常常伴发热,其中不乏复杂多变、或迁延难愈者。应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发热,常可获满 意的疗效。 【关键词】小柴胡汤;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热 类风湿关节炎发热的特点是长期不规则发热、发热长达半年者屡见不鲜,临床中有不少患者发热会有一些特点,其表现为寒热往来、 汗出热退、每日定时发作、胸胁苦满、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笔者应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具备上述发热特点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例,取得满意疗效,对小柴胡汤应用于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现通过 1个验案谈谈体会。 1 病案举例 【病案 2】患者,女,35 岁,主因多关节肿痛1年伴发热10 个月余,于 2016 年 3月 15 日就诊。患者自2015 年3月无明显诱因出现 双手中指近端指间关节肿痛,逐渐累及双手指、腕、膝、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2 个月后出现恶寒,发热,体温多处于 37.4 ~ 37.8℃,以夜间发热为主,每日发作 3 ~ 5 次,每次持续约 1~ 2 小时,就诊于本地三甲医院,行感染、肿瘤、风湿免疫性疾病筛查,结果:血沉60mm/h,C反应蛋白50mg/L,类风湿因子90IU/Ml,免疫球蛋白、补体、(颗粒型),抗非组蛋白抗体(-)、甲状腺功能、肿瘤筛查均正常。当地三甲医院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予甲氨蝶呤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药物治疗,关节疼痛症状无明显改善,体温仍处于37.4~ 37.8 ℃,加用醋酸泼尼松 10 mg,每日 1 次,关节肿痛明显减轻,体温可下降至 37.2 ~37.5 ℃,但仍间断发热,性质同前,后醋酸泼尼松规律减量至5 mg、每周 1 次维持,继续服用甲氨蝶呤。刻下症见:发热,T 37.6 ℃;手、腕、膝、踝关节疼痛不明显,口苦、寒热往来、汗出热退、每日定时发作、心烦、胸胁部位胀满不适、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查体:舌淡红,苔薄黄, 脉弦。西医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诊断:发热,证属邪郁少阳,淤血阻络。治宜和解少阳,活血化瘀。给予小柴胡汤加减治 疗。处方:柴胡 15 g、黄芩 12 g、半夏 10 g、党参 15 g、大枣 10 g、生姜 10 g、炙甘草 10 g、当归12 g、桃仁 10 g、桂枝 10 g 5剂,水煎服,每日1 剂,早、晚分服。 2016年 3月 20 日二诊,服药5天后发热次数明显减少,由原来的每天发作3 ~ 5 次,减为五天内发作3次,体温多处于 37.3 ~ 37.6 ℃,持续 1小时后体温正常,其余时间无发热,口苦、心烦、不欲饮食、胸胁部位胀满不适等症状明显缓解,舌淡红,苔薄白,脉弦。嘱原方继续服用5天。 2016 年3 月 26 日三诊,服药期间未再发热,T 36.3 ~ 36.8 ℃,面色红润,时有咽干,口苦、心烦、不欲饮食、胸胁部位胀满不适明 显减轻,月经色暗,有少量血块,纳可、眠安,便调。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上方加益母草 30 g,5 剂,每日 1 剂巩固疗效。随访 10个月,未再发热。 2 体会 小柴胡汤是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记载的治疗少阳证的主方,其关于发热的相关条文有:96、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 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97、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藏府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99、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104、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144、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148、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266、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379、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394、伤寒差以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者,以下解之。小柴胡汤由柴胡、半夏、人参、甘草、黄芩、生姜、大枣组成。《伤寒杂病论》以“口苦、咽干、目眩”为少阳病证提纲,小柴胡汤证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为 4 大主症。临床用小柴胡汤疏解少阳、调理枢机治疗发热[1-3],案中患者发热初起伴恶寒,故考虑发病患者有表证存在,但由于误治或延治,病邪入里留伏于少阳半表半里[4]。正邪交争,正胜则热,邪胜则寒,故出现往来寒热。邪郁少阳,胆火上炎则口苦。《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曰:“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伤寒论97条、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藏府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案中患者发热特点与小柴胡汤方证相应[1],故患者服用小柴胡汤后疗效满意。 3 小结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情复杂,容易复发,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因此,临床治疗发热症状相当重要。虽然应用 安络痛、消炎痛,布洛芬等可明显退热,但往往对该类药产生依赖性,一旦停药病情复发,并且副作用大。中医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发热症状收效显著并持久,副作用小,复发率低。因此,应注意发挥中医中药的特长,小柴胡汤历来是和解剂的代表方,用来治疗少阳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不欲饮食、心烦喜呕,黄教授认为少阳病的特点就是缠绵不愈,多见于疾病的迁延阶段,而这种状况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免疫系统的功能失调所致[ 5] 。本文仅作为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热症状的个案介绍,尚不具有普遍意义,需要观察总结更多的病例,更长时间随访。 参考文献: [1] 陈永春 .小柴胡汤退热举隅[J].光明中医,2011,26(1):142.

凉血四物汤的功效与作用

凉血四物汤的功效与作用 凉血四物汤怎么吃?想必不少人对凉血四物汤的功效与作用都有所耳闻,但是如何用凉血四物汤来治愈疾病却是不太清楚的。今天就带着大家看看它是如何结合养生。 【处方】 当归黄连山栀香附槐花川芎各3克白芍生地各6克灯心30茎 【功能主治】 凉血调经。治妇人血分有热,月信先期而来,紫黑色者。 【用法用量】 水煎,空腹时服。 【摘录】 《丹台玉案》卷五 【处方】 当归生地川芎赤芍黄芩(酒炒)赤茯苓陈皮红花(清洗)甘草(生)各3克

【功能主治】 凉血调荣,散瘀化滞。治胃火熏肺,鼻部血液瘀滞所生的酒渣鼻。 【用法用量】 水400毫升,姜3片,煎320毫升,加酒20毫升,调五灵脂末6克,热服。 【摘录】 《医宗金鉴》卷六十五 【处方】 当归3克,生地3克,川芎3克,赤芍3克,黄芩3克,赤茯苓3克,陈皮3克,红花3克,生甘草3克,生姜3片,五灵脂6克(研末)。 【功能主治】 清热凉血,活血祛瘀。主血热瘀阻。 【用法用量】 先煎前10味,药煎好后,加酒1杯,再调五灵脂末,热服。

【摘录】 李元文方 【处方】 当归1钱,黄连1钱,山栀1钱,香附1钱,槐花1钱,川芎1钱,白芍2钱,生地2钱。 【功能主治】 月信先期而来,及紫黑色。 【用法用量】 加灯心30茎,水煎,空心服。 【摘录】 《玉案》卷五 【处方】 当归1钱,生地1钱,川芎1钱,赤芍1钱,黄芩(酒炒)1钱,赤茯苓1钱,陈皮1钱,红花(酒洗)1钱,甘草(生)1钱。 【功能主治】 化滞血。主酒渣鼻。胃火熏肺、风寒外束、血瘀凝结,鼻准头及

鼻两边先红后紫,久变为黑。 【用法用量】 水2钟,加生姜3片,煎8分,加酒1杯,调五灵脂末2钱热服。 【摘录】 《金鉴》卷六十五 【处方】 白芍(桂炒)、当归梢、生地黄、升麻、条黄芩(酒炒)、酒红花、连翘、牛蒡子(炒)。 【功能主治】 女子非正经之期,毒火内甚,扰乱血海,迫血妄行,出痘发热之时经水适来。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痘科辨要》卷七

老中医:治疗风寒感冒发热~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 【名方出处】东汉张仲景《伤寒论》。 【使用历史】约1900年。 【主要成分】柴胡,黄芩,半夏,生姜,人参,大枣,炙甘草。 【整体药性】平和。 【功能主治】解表散热,疏肝和胃,用于外感病,邪犯少阳证。 【典型征象】口苦,咽干,发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 【禁忌人群】风热感冒者不适用。 小柴胡汤出自东汉张仲景《伤寒论》。《伤寒论》一直被后世的中医奉为金科玉律,这部医 学经典不知成就了多少流芳百世的著名医家。单是其中的小柴胡汤,如果能学精学透就可以 养活不少医生。张仲景把小柴胡汤列为少阳病的主方,用来治疗邪气在半表半里的时候的病证。它和桂枝汤是《伤寒论》中论治伤寒病变的两大重点方剂,在397条经文之中,明文提 及小柴胡汤的就达19条之多,其应用的广泛性可见一斑。诚如日本的丹波元简评:“伤寒诸方,惟小柴胡汤为用最多,而诸病屡称述之。”中医认为,小柴胡汤具有和枢机、解郁结、行气机、畅三焦、化痰浊、和解少阳的功效。 现代医学研究则认为,小柴胡汤有抗炎、抑菌、抗过敏、调节免疫力、改善肝损伤等作用。 中成药小柴胡颗粒是用现代制药手段,把煎出来的药汁制成颗粒状,保存药方的功效和作用,以便服食、携带。制成颗粒的小柴胡汤成药效果虽然不如现煎的汤药,但也是一种值得存放 在家里、以备不时之需的药物。 “和解少阳”的主方 “和解少阳”是汉代张仲景治疗伤寒少阳证常用的一种方法,小柴胡汤就是其中的代表方。 何谓伤寒少阳证呢?伤寒是古代中医家对于外感疾病的统称,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广义上 来说,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狭义上就只是指外感风寒之邪。此处的伤寒和西医的伤 寒概念完全不同,不要混淆。 《伤寒论》以“三阳”“三阴”为六经提纲,其中的少阳证就是“三阳”证中的一种症候类型。中 医理论认为,伤寒在由表及里的传变过程中,寒热症状的变化是其主要标志。《伤寒论》中说:“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当伤寒初起时,寒重热轻,或但寒 无热,属太阳证;传入少阳后,寒热往来,也就是说发热和恶寒的感觉交替出现;再向里即 传入阳明,表现为但热不寒。 太阳主表证,阳明主里证,少阳介乎太阳与阳明二者之间,主半表半里证。需要注意的是, 半表半里,不是一半表证,一半里证,而是“不内不外…‘不表不里”的另外一种症候。《伤寒 明理论》云:“邪气在表者,必渍形以为汗;邪气在里者,必荡涤以为利;其于不外不内,半

四物汤大全

中药四物汤 四物汤是补血、养血的经典方剂,也是妇科最常用的药物。 四物汤最早见于晚唐蔺道人著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东汉名医张仲景又进行了改进,变成了《金匮要略》中的名胶艾四物汤———后来被尊为补血调经之主方,专门用来治疗妇科血症,被后世医家称为“妇科第一方”。 四物汤是由当归、川芎、白芍和熟地4味中药组成,其中又以当归、熟地为主药。四物汤一个很大的特点是,随着4味药物的比例不同,四物汤可以发挥广泛的功能。如重用熟地、当归,轻用川芎,则是一个补血良方;当归、川芎轻用或不用时,可以帮助孕妇保胎;重用当归、川芎,轻用白芍则能治疗月经量少、血淤型闭经等等。 此外,四物汤衍生出的无数“子方”、“孙方”在治疗妇科病方面也功不可没。较著名的有桃红四物汤,该方剂是由四物汤加桃仁、红花而成,专治血虚血淤导致的月经过多,还能对付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四物汤加艾叶、阿胶、甘草后取名为阿艾四物汤,用来治疗月经过多,是安胎养血止漏的要方;四物汤加四君子汤后,名“八珍汤”,能气血双补;在八珍汤的基础上再加上黄芪、肉桂,则成为老百姓非常熟悉的十全大补汤。 中药四物汤的功效 四物汤有如下功效: 调经止痛、养血疏筋 不少女性因月经来潮而无法正常工作,四物汤可帮助活血化瘀,排除血块,并减轻腹胀腹痛,使经血排出顺畅。此外,四物汤更可补充铁剂,减少月经来潮时的贫血、头晕目眩及经血不出的状况。 滋润肌肤、防止老化四物汤的方中组成多为温补的行血剂,若养成从年轻就服用的习惯,有助於气血通顺,不易手脚冰冷,并使脸色红润及肌肤光滑,减缓生理机能老化,看起来更为年轻 四物汤是补血、养血的经典方剂,也是妇科最常用的药方。中医学界的人对此完全可以用耳熟能详、如雷贯耳来形容。更神奇的是这四味药经过加加减减,衍化成一系列“子方”、“孙方”,据不完全统计,四物汤的系列方达800多个,真可谓是“子孙满堂”,是名副其实的方剂中的“祖师爷”。 补血养血经典方 四物汤最早见于晚唐蔺道人着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东汉名医张仲景又进行了改进,变成了《金匮要略》中的名胶艾四物汤——后来被尊为补血调经之主方,专门用来治疗妇科血症,被后世医家称为“妇科第一方”。 四物汤是由当归、川芎、白芍和熟地四味中药组成,其中又以当归、熟地为主药。熟地含有甘露醇、维生素A等成分,与当归配伍后,可使当归的主要成分阿魏酸含量增加,使当归补血活血疗效增强,能对付女性脸色苍白、头晕目眩、月经不调、量少或闭经。

四物汤加茯苓的功效

四物汤加茯苓的功效 很多人都有喝茶的习惯,这是一个不错的习惯,很多人都会在晚饭之后享受着喝茶看电视的美好时光,通常人们只是喝一些铁观音龙井等普通的茶,那么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喝过四物汤加茯苓呢?经常喝四物汤加茯苓的人不仅能够美容,而且对我们的身体还大有裨益,相信很多人都还不知道四物汤加茯苓做法,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功效: 1 利尿作用。 2 抗菌作用。 3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白茯苓对家兔离体肠管有直接松弛作

用。 4 抗肿瘤作用:白茯苓中的主要成分为白茯苓聚糖,含量很高。 5 白茯苓多糖体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各种白茯苓多糖体在体内均能增强T淋巴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 6 对血液系统的影响:能使环磷酰胺所致大白鼠白细胞减少加速回升。 7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白茯苓有镇静作用。 8 白茯苓可健脾,对那些久病瘦弱、食欲不振或兼有体倦乏力、腹泻的气虚脾弱病人有扶脾益气的作用,而且药性平和。

9宁心安神,败毒抗癌。药性平和,利湿而不伤正气。食疗常用于脾虚泄泻,带下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渗湿,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之效,常与党参、白术、山药等配伍。有可用为补肺脾,治气虚之辅佐药。 10所含茯苓酸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肿瘤以及镇静、降血糖等的作用。 可松弛消化道平滑肌,抑制胃酸分泌,防止肝细胞坏死,抗菌等功效[6]。 11.茯苓中的主要成分为茯苓聚糖,含量很高。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能降胃酸,对消化道溃疡有预防效果;对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有抗肿瘤的作用;能多方面对免疫功能进行调节;能使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加速回升;并有镇静的作用。 以上内容为我们介绍了四物汤加茯苓的做法,也给我们介绍了四物汤加茯苓特有的功效,通过对以上内容的了解,我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