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开学化学考试内含试题,答题卡,答案解析

高三开学化学考试内含试题,答题卡,答案解析
高三开学化学考试内含试题,答题卡,答案解析

化学

(考试时间:5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 N:14 O:16 S:32 Mn:55

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12月2日我国发射的“嫦娥三号”卫星中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氢氧化铁溶胶、水玻璃、淀粉溶液均具有丁达尔效应

C.“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后,可以用来制肥皂和生物柴油

D.只要符合限量,“食用色素”“碘元素”、“亚硝酸盐”可以作为某些食品的添加剂

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molCl2与足量铁粉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个电子

B.2.8gCO与C2H4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分子数为0.1N A

C.18gD2O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 A

D.1molSiO2晶体中,含有Si?O键的数目为4 N A

9.短周期主族元素X、Y、Z、M、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元素的某种原子不含中子,X与M同主族,W的单质为黄色,W和Z同主族,5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总数为1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主族元素共有18种

B.X、Y、Z、W均可以和M形成离子化合物

C.以上5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从阳离子的分类角度来看,只能形成一类盐

D.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均满足:Z

10.下列图中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11.乙酸橙花酯是一种食用香料,其结构简式如图,关于该有机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分子式为C12H19O2;②不能发生银镜反应;③1mol该有机物最多能与3mol氢气发生

加成反应;④它的同分异构体中不可能有酚类;⑤1mol该有机物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1mol NaOH;⑥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A.②④⑤B.①④⑤C.②③⑥D.②③④

12.用下图所示装置除去含CN-、Cl-废水中的CN-时,控制溶液PH为9~10,阳极产生的ClO-将CN-氧化为两种无污染的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用石墨作阳极,铁作阴极

B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l - + 2OH --2e -= ClO - + H 2O

C .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 2O + 2e - = H 2↑ + 2OH -

D .除去CN -的反应:2CN -+ 5ClO - + 2H + = N 2↑ + 2CO 2↑ + 5Cl -+ H 2O

13.已知草酸为二元弱酸:H 2C 2O 4HC 2O 4﹣+ H + Ka 1 ; HC 2O 4﹣C 2O 42﹣+H + Ka 2,T ℃常温下,向某浓度的草酸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量浓度的KOH 溶液,所得溶液中H 2C 2O 4、HC 2O 4﹣、C 2O 42﹣三种,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δ)与溶液pH 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 .T ℃时,lgK a2=-4.2

B .pH=1.2溶液中:c(K +)+c(H +)=c(OH ﹣)+c(H 2

C 2O 4)

C .pH=2.7溶液中:()

()()224222424c HC O 100c H C O c C O --=?

D .向pH=1.2的溶液中再加KOH 溶液,将pH 增大至4.2的过程中水的电离度一直增大

三、非选择题:共58分,第26~2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26.(14分)工业上用含锰废料(主要成分MnO 2,含有少量Fe 2O 3、Al 2O 3、CuO 、CaO 等)与烟气脱硫进行联合处理并制备MnSO 4的流程如图:

已知:25℃时,部分氢氧化物的溶度积常数(K sp)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

(1)沉淀1的化学式为_____。

(2)室温下,加双氧水氧化后所得的溶液中c(Mn2+)=2mol/L,某种离子的浓度小于

1×10-5mol/L时,可认为已完全沉淀,则生成沉淀2需调节pH的范围是_____。“净化”时,加入(NH4)2S的作用为____。

(3)“酸化、还原”中,发生的所有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4)已知:滤液3中除MnSO4外,还含有少量(NH4)2SO4。(NH4)2SO4、MnSO4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此判断,操作“I”应为蒸发浓缩、_____、洗涤、干燥。

(5)工业上可用电解酸性MnSO4溶液的方法制备MnO2,其阳极反应式为_____。

(6)25.35gMnSO4·H2O样品隔绝空气条件下受热分解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则1150℃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7.(15分)氯化亚铁具有独有的脱色能力,适用于染料、染料中间体、印染、造纸行业的污水处理。某课题小组设计如下方案制备氯化亚铁并探究氯化亚铁(Fe2+)的还原性。

方案Ⅰ:甲同学设计如下装置制备氯化亚铁。

已知:实验室常用氯化钠固体与浓硫酸共热制备氯化氢;氯化亚铁能与水蒸气剧烈反应。

(1)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B中盛装的试剂为

____________________,D装置中四氯化碳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D中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物理方法检验氯化亚铁产品中是否混有铁粉:______________。

(3)上述方案有明显不足,请你提出改进上述方案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案Ⅱ:乙同学选择下列装置用氯化铁制备少量氯化亚铁(装置可以重复使用,氯化铁遇水

剧烈水解)。查阅资料知,在加热条件下,氢气还原氯化铁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氢。

(4)气流从左至右,装置接口连接顺序是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设计简单实验证明氢气和氯化铁已发生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了探究上述实验制备的氯化亚铁(Fe2+)具有还原性,设计如下方案:

a.取少量氯化亚铁样品溶于蒸馏水,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现象

b.取少量氯化亚铁样品溶于蒸馏水,滴加酸化的双氧水和KSCN溶液,观察现象

c.取少量氯化亚铁样品溶于蒸馏水,滴加铁氰化钾溶液,观察现象

d.取少量氯化亚铁样品溶于蒸馏水,先加KSCN溶液,后加氯水,观察现象

上述方案合理的是________(填代号)。

28.(14分)某些天然气开采中含有H2S气体,为了安全、有效地利用这一资源,提高经济价值,工业上可以采取多种处理方式。

Ⅰ.吸收:

(1)加工过程中常用氨水吸收H2S,产物为NH4HS,请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

式:。

Ⅱ.再利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H2S废气可用来制H2,既廉价又环保。工业上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制备H2

1高温热分解法

已知:H 2S(g)H2(g)+S(g) △H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控制不同温度进行H2S分解实验。以H2S起始浓度均为c mol·L-1测定H2S的转化率,结果见图。请回答:

(2)△H 0(填“>”或者“<”),你判断的依据是:。

ii.图中a为H2S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关系曲线,

(3)据图计算985℃时H2S按上述反应分解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2电化学法

已知:该法制氢过程的示意图如右,FeCl3溶液可作为H2S的吸收液。

请回答:

(4)反应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5)请结合化学用语解释说明该装置能够产生H2的原因。

(6)该装置除了能够制氢外,还具有何种优点?请你评价。

35.[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N、Fe是两种重要的元素,其单质及化合物在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1)基态N 原子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形状为_____________;N原子的第一电离能比O原子的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态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

_______

(2)在高压下氮气会发生聚合得到高聚氮,晶体结构如图所示。晶体中每个氮原子与另外三个氮原子结合形成空间网状结构。氮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这种高聚氮

N-N 键的键能为160kJ/mol,而N2 的键能为942kJ/mol,其可能潜在的应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叠氮化钠和氢叠氮酸(HN3)已一步步进入我们的生活,如汽车安全气囊等。

①写出与N3-属于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__________(填分子式)。

②氢叠氮酸(HN3)可由肼(N2H4)被HNO2氧化制得,同时生成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填标号)

A.上述生成HN3的化学方程式为:N2H4+HNO2= HN3+2 H2O

B.NaN3的晶格能大于KN3的晶格能

C.氢叠氮酸(HN3)和水能形成分子间氢键

D.HN3和N2H4都是由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

E.HN3分子中四个原子可能在一条直线上

(4)某种离子型铁的氧化物晶胞如图所示,它由A、B方块组成。则该化合物中Fe2+、Fe3+、O2-的个数比为______(填最简整数比);已知该晶体的密度d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则晶胞参数为______nm(用含d和N A的代数式表示)。

(5)一种铁、碳形成的间隙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其中碳原子位于铁原子形成的八面体的中心。每个铁原子又为两个八面体共用。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36.[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某研究小组试通过以下路径制取偶氮染料茜草黄R。

已知:①重氮盐与酚类(弱碱性环境下)或叔胺类(弱酸性条件下)发生偶合反应,偶合的位置优先发生在酚羟基或取代氨基的对位。

(1)G中的含氧官能团名称为____D的系统命名为___________。

(2)从整个合成路线看,设计A→E步骤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D与乙酸酐反应可制得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提纯时可将产品溶于饱和碳酸钠后

除去其副产物中的少量高分子,试写出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4)M是A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28的同系物,则含有苯环的M的同分异构体有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比为6:2:2:1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任写一种)。

(5)写出茜草黄R的结构简式:_____。

(6)设计由甲苯和N,N?二甲基苯胺()合成甲基红

()的合成路线:________。

答题卡

一.选择题

三.非选择题

26.(14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1)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7.(15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______(1分)_______(1分)(2)_____________(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4)_________________(2分)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6)_____(2分)

28.(14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______(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__________(2分);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35.(1)__________________(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_______(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①_______________(1分)②________ (2分)

(4)___________(2分)______________(2分)

(5)___________(2分)

36.(1)______________(1分)________________(1分)

(2)__________________(2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______(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7.【答案】B

【解析】A.12月2日我国发射的“嫦娥三号”卫星中使用的碳纤维,由于只含有C元素,因此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正确。B.氢氧化铁溶胶、淀粉溶液均具有丁达尔效应,而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属于溶液,不具有胶体的性质。错误。C.“地沟油”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属于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可以制作肥皂,经过酯交换反应可以制取生物柴油。正确。D.“食用色素”“碘元素”、“亚硝酸盐”只要符合限量,可以增加物质的营养、或保质期,对人体有益。因此作为某些食品的添加剂。正确。

8.【答案】C

【解析】A. 1molCl2与足量铁粉完全燃烧,因为Cl由0价降低到-1价,所以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A正确;

B. CO与C2H4的相对分子质量都为28,所以2.8gCO与C2H4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分子数为

0.1N A,B正确;

C. 18gD2O为0.9mol,所以18gD2O中含有的电子数为9N A,C错误;

D.平均每个“SiO2”中含有4个Si?O键,1molSiO2晶体中含有Si?O键的数目为4 N A,D正确。

9.【答案】B

【解析】根据上述分析,X为H元素,Y为N元素,Z为O元素,M为Na元素,W 为S元素。

A. 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共有18种元素,其中主族元素共有15种,还有3种元素为稀有气体元素,故A错误;

B. M为Na元素,为活泼的金属元素,X、Y、Z、W均为非金属元素,都可以和钠形成离子化合物,故B正确;

C. 以上5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从阳离子的分类角度来看,可以是钠盐,也可以是铵盐,能形成两类盐,故C错误;

D. 原子半径:Na>O,但离子半径:Na+<O2-,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推断及应用。本题易错点为C,要注意阳离子中有一种特殊的阳离子是NH4+。

10.【答案】B

【解析】

A .要验证验证3FeCl 对22H O 分解反应有催化作用,应该只有催化剂不同,其它条件必须完全相同,该实验中催化剂、温度都不同,所以不能验证3FeCl 对22H O 分解反应有催化作用,故A 错误;

B .亚铁离子和OH -反应生成2Fe(OH),2Fe(OH)易被氧气氧化,所以要防止生成的2Fe(OH)被氧化,Fe 作阳极时生成亚铁离子进入溶液,亚铁离子和OH -反应生成2Fe(OH),煤油能隔绝空气,防止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故B 正确;

C .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都能和碳酸钠溶液反应,应该用饱和的碳酸氢钠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硫,故C 错误;

D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强酸能和弱酸盐反应生

成弱酸,HCl 不是Cl 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且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挥发的HCl ,HCl 也和硅酸钠溶液而干扰二氧化碳的反应,所以该实验不能比较非金属性强弱,故D 错误;故答案为B 。

11.【答案】A

【解析】①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12个C 原子,20个H 原子,2个O 原子,则分子式为C 12H 20O 2,故错误;

②分子中不含醛基,则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故正确;

③只有碳碳双键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1mol 该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和H 2反应,共消耗H 2为2mol ,故错误;

④分子中含有3个双键,则不饱和度为3,而酚类物质的不饱和度至少为4,则它的同分异构体中不可能有酚类,故正确;

⑤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官能团只有酯基,水解生成羧基和羟基,只有羧基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则1mol 该有机物水解时只能消耗1mol NaOH ,故正确;

⑥分子中不含苯环或稠环,则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故错误。故选A 。

12.【答案】D

【解析】

A 、根据电解的原理,铁作阳极时,铁失电子,参与反应,但根据题中信息,铁不参与反应,因此铁作阴极,故A 说法正确;

B、根据信息,环境是碱性,利用ClO-氧化CN-,因此阳极反应式为Cl-+2OH--2e-=ClO -+H2O,故B说法正确;

C、根据电解原理,阴极上是阳离子放电,即2H++2e-=H2↑,故C说法正确;

D、CN-被ClO-氧化成两种无毒的气体,即为N2和CO2,环境是碱性,不能生成H+,故D 说法错误。

13.【答案】C

【解析】A.由图像可知,T℃时,lgK a2=-4.2,A项正确;B. pH=1.2时,H2C2O4、HC2O4﹣的物质的量分数相等,且c(K+)+c(H+)=c(OH﹣)+c(HC2O4﹣),则c(K+)+c(H+)=c(OH

﹣)+c(H2C2O4),B项正确;C.由图象可以知,pH=1.2时,c(H2C2O4) =c(HC2O4-) ,则

Ka1=c(H+)=10-1.2;pH=4.2时,c(C2O42-) =c(HC2O4-) ,则Ka2=c(H+)=10-4.2;由电离常数可以

知道

()

()()

2

24

a1

2

a222424

c HC O

K

1000

K c H C O c C O

-

-

==

?

,C项错误;D.向pH=1.2的溶液中加KOH溶

液将pH增大至4.2,溶液中由酸电离的氢离子浓度减小,则对水的电离抑制的程度减小,水的电离度一直增大,D项正确。答案选C。

26. 【答案】

(1)CaSO4(1分)

(2)5

(3)SO2+ MnO2= Mn2++ SO42- 、Fe2O3+ SO2+2H+=2Fe3++ SO42-+H2O (每个离子方程式2分)

(4)趁热过滤(1分)

(5)Mn2+-2e-+ 2H2O= MnO2+4H+(2分)

(6)3MnO2Mn3O4+ O2↑(2分)

【解析】(1)CaO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aSO4,而CaSO4是微溶物,故沉淀1是CaSO4;

(2)Al3+沉淀完全时:1×10-5×c3(OH-)=1.0×10-32,c(OH-)=1.0×10-9mol/L,pH=5,Fe(OH)3的溶度积更小,当Al3+沉淀完全时,Fe3+已经沉淀完全,Cu2+沉淀完全时:

1×10-5×c2(OH-)=2.0×10-20,c(OH-

×10-7.5mol/L,当c(Mn2+)=2mol/L开始沉淀时,

2×c2(OH-)=2.0×10-14,c(OH-)=10-7mol/L,pH=7,故调节pH的范围是:5

(3)“酸化、还原”中,发生的所有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 MnO2= Mn2++ SO42-,Fe2O3+ SO2+2H+=2Fe3++ SO42-+H2O;

(4)由(NH4)2SO4、MnSO4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NH4)2SO4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MnSO4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将滤液3蒸发浓缩、趁热过滤、洗涤、干燥。

(5)工业上可用电解酸性MnSO4溶液的方法制备MnO2,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Mn2+-2e-+ 2H2O= MnO2+4H+;

(6)25.35gMnSO4·H2O样品n(Mn2+)=n(MnSO4·H2O)=25.35g/(169g/mol)=0.15mol,其中n(H2O)=0.15mol,m(H2O)=0.15mol×18g/mol=2.79,280℃时,所得固体质量为22.65g,减少的质量为2.7g,则说明该段失去结晶水,此时的固体为MnSO4,继续受热分解生成锰的氧化物和硫的氧化物,850℃时,固体质量由22.65减少到13.05,减少9.6g,而0.15mol的二氧化硫的质量为9.6g,则该固体为MnO2,1150℃时的固体为MnO2分解所得,锰元素的质量为0.15mol×55g/mol=8.25g,则氧化物中n(O)=(11.45g-8.25g)/(16g/mol)=0.2mol,故n(Mn):

n(O)=0.15:0.2=3:4,则该氧化物为Mn3O4,反应式为3MnO2Mn3O4+ O2↑。

27.【答案】(1)2NaCl+H2SO4(浓) =Na2SO4+2HCl↑ (2分)浓硫酸(1分)防倒吸(1分)

(2)有气泡逸出(1分)用磁铁吸附,若有黑色粉末被吸起,则混有铁粉;否则,没有混入铁粉(2分)

(3)在C、D之间增加一个盛有浓硫酸的试剂瓶(或将D换成盛装碱石灰的干燥管) (2分)

(4)cb→gh→cb→d (2分)

(5)在G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已发生反应;否则,未发生反应(2分)

(6)d (2分)

【解析】

(1)氯化钠固体与浓硫酸共热生成硫酸钠和氯化氢,反应方程式为:2NaCl+H2SO4(浓)=Na2SO4+2HCl↑,装置B中加入的试剂是浓硫酸,四氯化碳与氯化氢不反应,四氯化碳起防倒吸作用,故答案为:2NaCl+H2SO4(浓)=Na2SO4+2HCl↑,浓硫酸,防倒吸。

(2)氯化氢与铁粉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在D中逸出了氢气,用磁铁可以吸附铁粉,若有黑色粉末被吸起,则混有铁粉;否则,没有混入铁粉,故答案为:有气泡逸出;用磁铁吸附,若有黑色粉末被吸起,则混有铁粉;否则,没有混入铁粉。

(3)该装置包括制取氯化氢、干燥、氯化氢与铁反应、干燥(防止水蒸气与铁反应)、尾气吸收(防倒吸),所以在C、D之间增加一个盛有浓硫酸的试剂瓶(或将D换成盛装碱石灰的干燥管),故答案为:在C、D之间增加一个盛有浓硫酸的试剂瓶(或将D换成盛装碱石灰的干燥管)。

(4)该装置包括制取氯化氢、干燥、氯化氢与铁反应、干燥(防止水蒸气与铁反应)、尾气吸收(防倒吸),气流从左至右,装置接口连接顺序是a→cb→gh→cb→d,故答案为:cb→gh→cb→d。

(5)H2+2FeCl3=2FeCl2+2HCl,检验氯化氢可以确认氢气与氯化铁是否已发生反应,方法为:在G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已发生反应;否则,未发生反应,故答案为:在G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已发生反应;否则,未发生反应。

(6)验证氯化亚铁中(Fe2+)具有还原性,要排除Cl-、Fe3+的干扰。

a.氯离子能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也能使溶液褪色,故a错误;

b.加入酸化的双氧水和KSCN溶液,可能有Fe3+的干扰,所以溶液显红色不一定是Fe2+被氧化为Fe3+,故b错误;

c.加入铁氰化钾溶液,只能检验Fe2+,不能证明Fe2+具有还原性,故C错误;

d.滴加KSCN溶液,无颜色变化,再滴加氯水,溶液变红色,说明Fe2+具有还原性,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28.【答案】(1)NH3·H2O+H2S=NH4HS+H2O;(2分)

(2)﹥(2分)随着温度升高,H2S转化率升高,说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2分)(3)4c/15(2分);

(4)2Fe3++H2S=2Fe2++S↓+2H+;(2分)

(5)反应池中产生的含H+的溶液进入电解池后,通过阳离子交换膜到了惰性电极b附近,发生反应2H++2e-=H2↑从而产生氢气;(2分)

(6)反应池中产生的Fe2+经过电解池电解后,产生的Fe3+可以再次循环进入反应池,从而实现循环应用,绿色应用(2分)

【解析】(1)发生中和反应,其反应离子方程式为:NH3·H2O+H2S=NH4HS+H2O;(2)随着温度升高,H2S的转化率升高,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向吸热反应方向进行,即△H>0;(3)985℃时,H2S的转化率为40%,则达到平衡时,c(H2S)=(c -c×40%)mol·L-1=0.6cmol·L-1,c(H2)=c(S)=0.4cmol·L-1,化学平衡常数

K=0.4c×0.4c/0.6c=4c/15;(4)Fe 3+具有强氧化性,S 2-具有强还原性,两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即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Fe 3++H 2S=2Fe 2++S↓+2H +;(5)根据装置图,反应池中H

+进入惰性电极a ,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电解池的右端,2H ++2e -=H 2↑;(6) 反应池中产

生的Fe 2+经过电解池电解后,产生的Fe 3+可以再次循环进入反应池,从而实现循环应用,绿色应用。

35.【答案】(1)哑铃形(纺锤形) (1分) N 原子的2P 轨道电子处半充满状态,比较稳定(1分)

(2分)

(2) sp 3(1分)制炸药(或高能燃料) (1分)

(3)① CO 2或N 2O (1分)② DE (2分)

(4)1:2:4 (2分)710a =

(2分) (5)Fe 3C (2分)

【解析】(1)N 为7号元素,基态N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 22s 22p 3;最高能级2p 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形状为哑铃形(纺锤形);N 原子的2P 轨道电子处半充满状态,比较稳定,故N 原子的第一电离能比O 原子的大;

Fe 是26号元素,其原子核外有26个电子,其价电子排布式为3d 64s 2,故基态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 故答案为哑铃形(纺锤形);N 原子的2P 轨道电子处半充满状态,比较稳定;

(2)每个氮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N 原子的最外层有5个电子,可形成3个共价键,价层电子对个数=σ键个数+孤电子对个数=3+5312

-?=4,氮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 3;这种高聚氮N-N 键的键能为160kJ/mol ,而N 2的键能为942kJ/mol ,其可能潜在的应用是制炸药(或高能燃料);

故答案为sp 3;制炸药(或高能燃料);

(3)①N 3-有3个原子和16个价电子,故与N 3-属于等电子体的分子有CO 2或N 2O ; ②氢叠氮酸(HN 3) 可由肼(N 2H 4)被HNO 2氧化制得,同时生成水。

A .上述生成HN 3的化学方程式为:N 2H 4+HNO 2= HN 3+2H 2O ,A 正确;

B.钠离子的半径小于钾离子,故NaN3的晶格能大于KN3的晶格能,B正确;

C.氢叠氮酸(HN3)和水能形成分子间氢键,C正确;

D.HN3是极性分子,N2H4是非极性分子,D不正确;

E.HN3分子结构示意图为,靠近H原子的第1个N原子是sp2杂化的,第二个N原子是sp杂化的,端位的N原子不杂化,故四个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E不正确。综上所述,叙述错误的是DE 。

故答案为CO2或N2O;DE;

(4)A含有1.5个亚铁离子、4个氯离子,B含有0.5个亚铁离子、4个氧离子、4个铁离

子,则该氧化物中Fe2+、Fe3+、O2-的个数比为1:2:4。晶胞含有Fe2+、Fe3+、O2-的个数分别是为4、8、16,它们的相对质量之和是8×232,根据m=ρV可得8×232g= dg/cm3?a3?

N A,

107nm;

(5)根据均摊原则每个铁原子为两个八面体共用,所以铁与碳原子数比是6

1

2

?:1=3:

1,

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Fe3C;故答案为Fe3C。

36.【答案】(1)硝基(1分)2?羟基苯甲酸(1分)

(2)保护氨基不被硝酸氧化(2分)

(3)(2分)

(4)20种(2分)或或(2分)(5)(2分)

(6)

(3分)

【解析】(1)G中官能团名称为氨基、硝基;故答案为:硝基;D是通过C酸化得到,故D的结构简式为,化学名称为2?羟基苯甲酸。故答案为:2?羟基苯甲酸。

(2)A→E过程中氨基被取代,在F→G过程中氨基重新生成,起氨基保护作用。故答案为:保护氨基不被硝酸氧化。

(3)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

,故答案为:

(4)由题意可知,M应该比A多2个CH2基团,分子式为C8H11N,含有苯环存以下几种情况:如果含有1个侧链,则应该是-CH2CH2NH2、-CH(CH3)NH2、-NHCH2CH3、-N(CH3)2、-CH2NHCH3,共计5种;如果含有2个取代基,则可以是乙基和氨基或甲基和-NHCH3或甲基和-CH2NH2,其位置均邻间对三种,共计是9种;如果是3个取代基,则是2个甲基和1个氨基,其位置有6种,总计20个。故答案为:20种;其中核磁共振氢

谱峰面积比为6:2:2:1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根据上面情况分析,可能情况有

或或,故答案为:

或或。

(5)结合信息反应①可知,偶合反应的实质是重氮盐中的Cl原子被取代,故茜

草黄R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

(6)整个过程通过偶合反应增长碳链,并在合成过程中通过保护氨基引入羧基即可合成,路线为

,故答

案为:

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 2019-6-9 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Ar 40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7.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 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 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8.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 C.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D.易溶于水及甲苯 9.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 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 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 C.装置c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 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 10.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下图为少量HCl气体分子在253 K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冰表面第一层中,HCl以分子形式存在 B.冰表面第二层中,H+浓度为5×10?3 mol·L?1(设冰的密度为g·cm?3)C.冰表面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格结构保持不变 D.冰表面各层之间,均存在可逆反应HCl H++Cl? 11.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氢钾H 2A的K a1 =×10?3 , K a2 =×10?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点为反应终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 B.Na+与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的 C.b点的混合溶液pH=7 D.c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K+)>c(OH?) 12.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作时MV2+/MV+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相比现有工业合成氨,该方法条件温和,同时还可提供电能 B.阴极区,在氢化酶作用下发生反应H 2 +2MV2+2H++2MV+ C.正极区,固氮酶为催化剂,N 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H 3 D.电池工作时质子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

(word完整版)高三化学试题和答案

2016~2017学年度高三第二次检测 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制得金属钠B.海带提碘只涉及物理变化 C.海水提溴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海水提镁不涉及复分解反应 2.某学生以铁丝和Cl2为原料进行下列三个实验。从分类角度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实验①、③反应制得的物质均为纯净物 B.实验②、③均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实验②、③均为放热反应 D.实验①、②所涉及的物质均为电解质 3.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石灰用作食品抗氧剂 B.盐类都可作调味品 C.铝罐可久盛食醋 D.小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4.将足量 2 CO通入下列各溶液中,所含离子还能大量共存的是() A. 22 4 Na OH SO +--- 、S、、 B. 6533 Na C COO HCO +--- 、H O、CH、 C. 32 44 H Al SO +++- 、NH、、 D. 2 33 K Cl NO +--- 、SiO、、 5.下列物质与水作用形成的溶液能与NH4Cl反应生成NH3的是()A.二氧化氮B.钠 C.硫酸镁 D.二氧化硅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①加热HgO制取Hg ②将钠加入氯化铜溶液中制取铜③电解熔融氯化铝制取铝④电解饱和食盐水来制取金属钠⑤不能利用铝热反应制取镁 A.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①⑤ 7.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制备并检验Cl2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Ⅰ图中:如果MnO2过量,浓盐酸就可全部消耗 B.Ⅱ图中:湿润的有色布条能褪色,将硫酸溶液滴入烧杯中,至溶液显酸性,结果有Cl2生成 C.Ⅲ图中:生成蓝色的烟 D.Ⅳ图中:量筒中发生了加成反应,量筒内液面上升,量筒壁上有无色液滴出现 7.以下进行性质比较的实验,不合理的是() A.比较Cu、Fe2+的还原性:铁加入硫酸铜溶液中 B.比较氯、溴单质的氧化性:溴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 C.比较镁、铝金属性:氯化镁、氯化铝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 D.比较碳、硫非金属性:测定同条件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Na2SO4溶液的pH 8.将少量金属钠分别投入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有气体放出,且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A.H Cl B.N aOH C.K2SO4D.M gSO4 9.下列关于物质或离子检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溶液中加KSCN,溶液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Fe3+,无Fe2+ B.气体通过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C.灼烧白色粉末,火焰成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Na+,无K+ D.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证明原气体是CO2 10.从下列事实所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11.下列关于硫及含硫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Cu片置于浓H2SO 4中,无明显现象,说明Cu在冷的浓硫酸中被钝化 B.SO2具有漂白性所以它能使碘的淀粉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C.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 D.SO2和Cl2分别与双氧水反应均产生O2 11.检验用硫酸亚铁制得的硫酸铁中是否含有硫酸亚铁,可选用的试剂是()A.NaOH B.KMnO4C.KSCN D.苯酚 12.A、B、C、D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则A、D可能是( ) ①C、O2②Na、O2③NaOH、CO2④S、O2⑤Fe、Cl2 A.①②③ B.④⑤ C.①②④ D.①②③⑤ 13.下列类比关系正确的是()

高考化学选考答题卡(浙江新高考)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新高考) 化 学 选 考 答 题 卡 第Ⅰ卷 选择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A ] [ A ] [ A ] [ A ] [ A ] [ A ] [ A ] [ A ] [ A ] [ A ] [ A ] [ A ] [ A ] [ A ] [ A ] [ A ] [ A ] [ A ] [ A ] [ A ] [ B ] [ B ] [ B ] [ B ] [ B ] [ B ] [ B ] [ B ] [ B ] [ B ] [ B ] [ B ] [ B ] [ B ] [ B ] [ B ] [ B ] [ B ] [ B ] [ B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D ] [ D ] [ D ] [ D ] [ D ] [ D ] [ D ] [ D ] [ D ] [ D ] [ D ] [ D ] [ D ] [ D ] [ D ] [ D ] [ D ] [ D ] [ D ] [ D ] 21 22 23 24 25 [ A ] [ A ] [ A ] [ A ] [ A ] [ A ] [ A ] [ A ] [ A ] [ A ] [ A ] [ A ] [ A ] [ A ] [ A ] [ A ] [ A ] [ A ] [ A ] [ A ] [ B ] [ B ] [ B ] [ B ] [ B ] [ B ] [ B ] [ B ] [ B ] [ B ] [ B ] [ B ] [ B ] [ B ] [ B ] [ B ] [ B ] [ B ] [ B ] [ B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D ] [ D ] [ D ] [ D ] [ D ] [ D ] [ D ] [ D ] [ D ] [ D ] [ D ] [ D ] [ D ] [ D ] [ D ] [ D ] [ D ] [ D ] [ D ] [ D ] 第Ⅱ卷 非选择题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1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在规定位置 贴好条形码。 2.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填涂;填空题和解答题必须 用0.5mm 黑色签字笔答题,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答 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3.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区 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注 意 事 项 填涂样例 正确填涂 姓 名 考生 缺考考生,监考员用2B 禁填 铅笔填涂左面的缺考标记 贴 条 形 码 区 准 考 证 号 [ 0 ] [ 0 ] [ 0 ] [ 0 ] [ 0 ] [ 0 ] [ 0 ] [ 0 ] [ 0 ] [ 1 ] [ 1 ] [ 1 ] [ 1 ] [ 1 ] [ 1 ] [ 1 ] [ 1 ] [ 1 ] [ 2 ] [ 2 ] [ 2 ] [ 2 ] [ 2 ] [ 2 ] [ 2 ] [ 2 ] [ 2 ] [ 3 ] [ 3 ] [ 3 ] [ 3 ] [ 3 ] [ 3 ] [ 3 ] [ 3 ] [ 3 ] [ 4 ] [ 4 ] [ 4 ] [ 4 ] [ 4 ] [ 4 ] [ 4 ] [ 4 ] [ 4 ] [ 5 ] [ 5 ] [ 5 ] [ 5 ] [ 5 ] [ 5 ] [ 5 ] [ 5 ] [ 5 ] [ 6 ] [ 6 ] [ 6 ] [ 6 ] [ 6 ] [ 6 ] [ 6 ] [ 6 ] [ 6 ] [ 7 ] [ 7 ] [ 7 ] [ 7 ] [ 7 ] [ 7 ] [ 7 ] [ 7 ] [ 7 ] [ 8 ] [ 8 ] [ 8 ] [ 8 ] [ 8 ] [ 8 ] [ 8 ] [ 8 ] [ 8 ] [ 9 ] [ 9 ] [ 9 ] [ 9 ] [ 9 ] [ 9 ] [ 9 ] [ 9 ] [ 9 ] 26.(1) (2) (3) 27.(1) (2) 28.I (1) (2) (3) II (1) (2)

初中化学考试 答题卡

月考 化学答题卡 一、选择题:共28分 二、填空题:共21分 15、(4分)(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4)________ 16、(4分)(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4)________ 17、(4分)(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 18、(5分)(1)__________ ______(2)_________ _____(3)________ 19、(4分)(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 三、共18分 20、(10分)(1)__________ __________ (2)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8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共20分

22、(10分)(1)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_______ (3)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 (6)_________ 23、(10分)(1)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③_________ _______ ④______ (2)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共13分 24、(5分)(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______ 25、(8分)(1)第________次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CaCO3恰好完全反应。 (2)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________。 (3)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2019年高考 化学2卷真题及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化学 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 8.已知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3g3He含有的中子数为1N A B.1 L 0.1mol·L-1磷酸钠溶液含有的3 PO 数目为0.1N A 4 C.1 mol K2Cr2O7被还原为Cr3+转移的电子数为6N A D.48 g正丁烷和10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 A 9.今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X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W

11.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正确表达反应颜色变化的是() A.向Cu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Zn粉,溶液蓝色消失Zn+CuSO4=Cu+ZnSO4 B.澄清的石灰水久置后出现白色固体Ca(OH)2+CO2=CaCO3↓+H2O C.Na2O2在空气中放置后由淡黄色变成白色2Na2O2=2Na2O+O2↑ D.向Mg(OH) 2悬浊液中滴加足量FeCl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3Mg(OH)2+2FeCl3=2Fe(OH)3+3MgCl2 12.绚丽多彩的无机颜料的应用曾创造了古代绘画和彩陶的辉煌。硫化镉(CdS)是一种难溶于水的黄色颜料,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a和b分别为T1、T2温度下CdS在水中的溶解度 B.图中各点对应的K ap的关系为:K ap(m)= K ap(n)< K ap(p)< K ap(q) C.向m点的溶液中加入少量Na2S固体,溶液组成由m沿mpn线向p方向移动 D.温度降低时,q点的饱和溶液的组成由q沿qp线向p方向移动 13.分子式为C4H8BrCl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 A.8种B.10种C.12种D.14种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2019年1月,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在探测器“奔向”月球的过程中,用h 表示探测器与地球表面的距离,F表示它所受的地球引力,能够描述F随h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2019-6-9 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7.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 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 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8.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 C.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D.易溶于水及甲苯 9.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 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 C.装置c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 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 10.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下图为少量HCl气体分子在253 K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冰表面第一层中,HCl以分子形式存在 B.冰表面第二层中,H+浓度为5×10?3 mol·L?1(设冰的密度为0.9 g·cm?3)C.冰表面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格结构保持不变 D.冰表面各层之间,均存在可逆反应HCl垐? 噲?H++Cl? 11.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氢钾H2A的K a1=1.1×10?3 ,K a2=3.9×10?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 点为反应终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 B.Na+与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的 C.b点的混合溶液pH=7 D.c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K+)>c(OH?) 12.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作时MV2+/MV+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相比现有工业合成氨,该方法条件温和,同时还可提供电能 B.阴极区,在氢化酶作用下发生反应H 2+2MV2+2H++2MV+ C.正极区,固氮酶为催化剂,N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H3 D.电池工作时质子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 13.科学家合成出了一种新化合物(如图所示),其中W、X、Y、Z为同一短

初三化学答题卡.doc

化学综合练习三答题卡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 化学客观题 { 共 15 分 } (用 2B 铅笔填涂) 一、选择题(本题共1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15 分) 1 [A] [B] [C] [D] 6 [A] [B] [C] [D] 11 [A] [B] [C] [D] 2 [A] [B] [C] [D] 7 [A] [B] [C] [D] 12 [A] [B] [C] [D] 3 [A] [B] [C] [D] 8 [A] [B] [C] [D] 13 [A] [B] [C] [D] 4 [A] [B] [C] [D] 9 [A] [B] [C] [D] 14 [A] [B] [C] [D] 5 [A] [B] [C] [D] 10[A] [B] [C] [D] 15 [A] [B] [C] [D] 化学主观题 { 共 55 分 } (用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 二、填空题(本题共 5 小题,每空 1 分,共 25 分) 16.(4 分) (1);⑵;18. ( 5 分)24. ( 6 分) ⑴, (2) ;(1) ① ⑶。 . ( 4)① ③ ,②。 (2) ① 19. ( 4 分) (1) ;② (2) ① 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 __;⑶① ______________ _ (3) 。② ________ __ 20. ( 4 分)25. ( 5 分) (1)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猜想假设】 (1) (2)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2) (3)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24 分) 【实验探究】步骤 1: 21. (3 分) 步骤 2: 【反思交流】。 。 22. (4 分) 四、计算题(本题共 6 分) 26. 解: (1) 。 ⑶;⑷; 17. (6 分)(2) ① (1) ①,②。 ②。 23. (6 分) ③, (1) ; ④; (2) ①,②; ⑵①, ③; ②。 ⑶①,②;

(完整版)初中化学答题卡模板文档.doc

索伦中学第五次月考题--- 化学答题卡 姓名 准考证号 市(旗县) 贴条形码区 学校 缺考考生,由监考员贴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县(区)、学校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 正确填涂条形码,填写准考证号、形吗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姓名,并用 2B 铅笔填涂注2、选择题必须使用 2B 铅笔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填 下面的缺考标记:意 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涂 事 错误填写 样 项3、请严格按照题号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例× √ 考生禁填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答题卡清洁、完整。严禁折叠、破损,严禁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注意:必须 2B 铅笔涂卡,否则视为无效,涂卡不规范无效) 一、选择题( 15 分)必须用 2B 铅笔填涂涂卡样例:正确填涂 1 [A] [B] [C] [D] 6 [A] [B] [C] [D] 11 [A] [B] [C] [D] 2 [A] [B] [C] [D] 7 [A] [B] [C] [D] 12 [A] [B] [C] [D] 3 [A] [B] [C] [D] 8 [A] [B] [C] [D] 13 [A] [B] [C] [D] 4 [A] [B] [C] [D] 9 [A] [B] [C] [D] 14 [A] [B] [C] [D] 5 [A] [B] [C] [D] 10 [A] [B] [C] [D] 15 [A] [B] [C] [D] (非选择题须用0.5 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 二、填空与简答题( 每空 1 分,共 11 分) 16. (4 分)( 1);( 2); ( 3);( 4). 。 17. (4 分)(1);。 (2);。 18( 3 分)( 1). ;( 2); ( 3)。 三、实验与探究(本体包括 3 个小题,共17 分) 19.( 3 分)( 1); (2); (3)。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

2018-2019学年度 第一学期中段试高二化学文科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Fe 56 把所有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 “西气东输”是西部大开发的重大工程,“西气”指的是( ) A.石油气 B.天然气 C.水煤气 D.煤气 2.18 g 水的物质的量是( ) A .0.5 mol B .1 mol C .0.1 mol D .6.02×1023mol 3.下列各组互为同位素的是( ) A .O 2和O 3 B .CO 和CO 2 C .H 2O 和H 2O 2 D.2412Mg 和26 12Mg 4.下列各组物质中既有纯净物,又有混合物的是( ) A .硫酸、盐酸 B .烧碱、纯碱 C .氨水、氯水 D .明矾、胆矾 5.如右图图标所警示的是( ) A .当心火灾——氧化物 B .当心火灾——易燃物质 C .当心爆炸——自燃物质 D .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铁红可用作红色涂料 B .氢氧化铝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 .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大的金属元素 D .氧化铝能与酸和强碱反应 7.根据元素周期律判断,下列元素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 A .Cl B .S C .Na D .Mg 8.下列图示能正确表示磷的原子结构的是( B ) 9.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 A .Na 2S B .NaCl C .Na 2O 2 D .BaCl 2 10.下列物质中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是( ) A .CO 2 B .SO 2 C .NH 3 D .H 2

初中化学答题卡模板2018.3

2018 年四月份化学学情调研试卷 【化学部分】答题卡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16 .( 1), (2)。。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 20.( 1)①、 姓名 座位号:考生号: 缺考标记:考生禁填!由监考负责人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涂。 贴条形码区 1、答题前考生必须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座位号填涂样例 和考生号然后将本人姓名、座位号和考生号填写在相应正确填涂 位置,并在答题卡左上角填写姓名和座位号。 2、答第 I 卷时,必须使用2B 铅笔将对应题目的答案标错误填涂 注 号涂黑,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它答案。 意 事3、答第 II 卷时,必须使用 0.5 毫米的黑色字迹签字笔 项书写,作图题可先用铅笔绘出,确认后再用0.5 毫米的 黑色字迹签字笔描清楚,选做题必须用2B 铅笔将所选 (3)。 (4) 17. (1) (2) (3) (4), 18.( 1) ②。 ( 2)现象是 化学方程式为 (3)相同点是 (4)、 (5)化学方程式是 得分评卷人 四、计算题(共 题号涂黑。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严格按题号所指 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 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保持答题卡清洁完整,严禁折叠;严禁在答题卡上 做任何标记;严禁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液。 第Ⅰ卷选择题( 28 分) 铅笔填涂) (请使用 2B 13 14 第Ⅱ卷非选择题( 48 分)(请使用0.5mm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得分评卷人二、填空与简答(本大题包括 4 小题, 共 18分) 15.( 1)(2)( 3) (4)(5)( 6)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2) (3) 得分评卷人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 2 小题,化学方 程式每空 2 分,其余每空 1 分,共 18 分) 19.(1)化学方程式为 收集装置应选用 (2)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21.(1) 解:( 2) (3)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

2020年北京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3年高考北京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Cl 35.5 Ca 40 6.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A B C D 硅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太阳能集热器燃气灶 7.下列金属防腐的措施中,使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的是 A.水中的钢闸门连接电源的负极 B.金属护拦表面涂漆 C.汽车底盘喷涂高分子膜 D.地下钢管连接镁块 8.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准确 ...的是 A.用浓盐酸检验氨:NH3+HCl=NH4Cl B.碳酸钠溶液显碱性:CO2-3+H2O HCO-3+OH- C.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铁作负极被氧化:Fe-3e-=Fe3+ D.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出现白色固体:Ca(OH)2+CO2=CaCO3↓+H2O 9.用石墨电极电解CuCl2溶液(见右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端是直流电源的负极 B.通电使CuCl2发生电离 C.阳极上发生的反应:Cu2++2e-=Cu D.通电一段时间后,在阴极附近观察到黄绿色气体 10.实验:①0.1mol·L-1AgNO3溶液和0.1mol·L-1NaCI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浊液a,过滤 得到滤液b和白色沉淀c; ②向滤液b中滴加0.1mol·L-1KI溶液,出现浑浊; ③向沉淀c中滴加0.1mol·L-1KI溶液,沉淀变为黄色。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浊液a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Cl(s)Ag+(aq)+Cl-(aq) B.滤液b中不含有Ag+ C.③中颜色变化说明AgCI 转化为AgI D.实验可以证明AgI比AgCI更难溶 11.下列实验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B. 将NO2球浸泡在冷水和热水中

广西2018年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广西2018年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r 52 Zn 65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 B.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 C.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 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4 g 镁与27 g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B.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 C.1 mol重水与1 mol水中,中子数比为2∶1 D.1 mol乙烷和1 mol乙烯中,化学键数相同 3.苯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苯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与液溴混合后加入铁粉可发生取代反应 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与氯化氢反应可以生成氯代苯乙烯 D.在催化剂存在下可以制得聚苯乙烯 4.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 A.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H2时,加几滴CuSO4溶液以加快反应速率 B.用标准HCl溶液滴定NaHCO3溶液来测定其浓度,选择酚酞为指示剂 C.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Na+ D.常压蒸馏时,加入液体的体积不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 5.一种可充电锂-空气电池如图所示。当电池放电时,O2与Li+在多孔碳材料电极处生成Li2O2-x(x=0或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

“2020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磷酸亚铁锂(LiFePO 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磷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 .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 B .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 、Fe 、Li C .“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 3+ D .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 【答案分析】D 。硫酸锂可溶于水,不能形成沉淀,所以上述最后从滤液中将锂形成沉淀而从滤液中分离的目的,不宜用硫酸钠。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 B .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 C .植物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能使Br 2/CCl 4褪色 D .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生均为葡萄糖 【答案与分析】A 。果糖属于单糖。 9.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A B C D 【答案与分析】D 。实验室用乙醇与乙酸酯化反应制备并分离乙酸乙酯的方法是用分液法,而不能采用加热蒸发结晶法, 10.是阿伏加得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6.25gFeCl 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 B .22.4L (标准状况下)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 C .92.0g 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 饱和碳酸钠 溶液 乙醇、冰醋酸 浓硫酸 正极片 碱溶 2溶液 LiFePO 4滤渣 H 2SO 4/ HNO 3 含Li 、Fe 、P 炭黑等滤渣 碱溶 沉淀 滤液 Na 2CO 3 含锂沉淀

最新2020-2021高一期末化学考试题及答案(含答题卡)

1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化学期末测试题 高一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第I 卷 选择题(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 ) A.是否有丁达尔现象 B.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C.分散质粒子能否通过滤纸 D.是否无色透明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实验,将温度计水银球插入自来水中 B. 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先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再从下口放出 C. 浓NaOH 溶液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稀硼酸溶液 D. 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边搅拌边慢慢注入浓硫酸 3.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 A. 1 mol CO 2 的质量为44g/mol B. 标准状况下,1 mol 任何气体体积约为22.4L C 光线透过胶体时,发生丁达尔效应 D 分散质粒子的直径:浊液>胶体>溶液 4. 对1L 1mol/LNa 2SO 4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该溶液中含有O 2- 的物质的量为4mol B .该溶液中含有溶质Na 2SO 4 的质量为142g C .将1molNa 2SO 4 固体溶于1L 水配得该溶液 D .从1L 该溶液中取出500mL 后,剩余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 5. 根据中央电视台报道,近年来,我国的一些沿江或沿海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 A .溶液 B .悬浊液 C .乳浊液 D .胶体 6.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区域3的是( ) A .2H 2+O 2 2H 2O B .2NaHCO 3 △ Na 2CO 3+H 2O +CO 2↑ C .Zn +H 2SO 4 = ZnSO 4 + H 2↑ D .CuO +CO △ Cu + CO 2 7.在下列反应中,HCl 作氧化剂的是( ) A .NaOH + HCl = NaCl + H 2O B .Zn + 2HCl = ZnCl 2 + H 2↑ C .CuO + 2HCl = CuCl 2 + H 2O D .MnO 2 + 4HCl(浓) MnCl 2 + 2H 2O +Cl 2↑ 8. 在酸性无色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K +、Na +、Cl -、CO 32- B. Cu 2+、Cl -、Na +、SO 42- C. Ca 2+、Na +、Cl -、NO 3- D. Na +、Ag +、NO 3-、Cl - 9.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 A .硬铝 B .黄铜 C .钢铁 D .水银 10.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生活中用碱液洗涤铝制饮具 B.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C. 用过氧化钠做潜水呼吸面具供氧剂 D. 铁、铜制品应要保持干燥,以防生锈 11.下列物质含有氯离子的是( ) ①液氯 ②新制氯水 ③CaCl 2溶液 ④次氯酸 A 、只有③ B 、②③ C 、①②③ D 、全部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铝片与烧碱溶液反应,水是还原剂 B. Na 2O 2与CO 2反应,Na 2O 2是氧化剂、CO 2是还原剂 C. 向纯净的FeCl 2溶液中滴入KSCN 溶液出现血红色 D. 等质量的两份铝分别放入过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放出的氢气的量相同 13序号 新制的氯水 久置氯水 A 不能使淀粉KI 试液变蓝 能使淀粉KI 试液变蓝 B 有漂白作用 无漂白作用 C 不含氯离子 含氯离子 D 酸性强 酸性弱 14. 2012年6月24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下潜至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7020米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外壳是耐超高压的钛合金,下面有关合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钛合金是一种新型金属单质 B. 钛合金熔点比成分金属高,但硬度大 C. 钛合金的化学性质与钛单质相同 D. 青铜、碳素钢、合金钢和硬铝都是合金 15.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铝粉投入到NaOH 溶液中:2Al +2OH -===2AlO +H 2↑ B .AlCl 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 3++3OH -===Al(OH)3↓ C .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Fe 3++Fe===2Fe 2+ D .FeCl 2溶液跟Cl 2反应:2Fe 2++Cl 2===2Fe 3++2Cl -

2020年高考化学试卷-(1卷及答案)

2020年高考化学试卷-(1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P 31 S 32 Cl 35.5 V 51 Fe 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7.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指出,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CH 3COOOH)、氯仿等均可有效灭活病毒。对于上述化学药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CH 3CH 2OH 能与水互溶 B .NaClO 通过氧化灭活病毒 C .过氧乙酸相对分子质量为76 D .氯仿的化学名称是四氯化碳 8.紫花前胡醇 可从中药材当归和白芷中提取得到,能提高人体免疫力。有关 该化合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分子式为C 14H 14O 4 B .不能使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变色 C .能够发生水解反应 D .能够发生消去反应生成双键 9.下列气体去除杂质的方法中,不能实现目的的是 气体(杂质) 方法 A . SO 2(H 2S ) 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 . Cl 2(HCl ) 通过饱和的食盐水 C . N 2(O 2) 通过灼热的铜丝网 D . NO (NO 2)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10.铑的配合物离子[Rh(CO)2I 2]-可催化甲醇羰基化,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CH 3COI 是反应中间体 B .甲醇羰基化反应为CH 3OH+CO=CH 3CO 2H C .反应过程中Rh 的成键数目保持不变 D .存在反应CH 3OH+HI=CH 3I+H 2O 11.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在核反应中用α粒子(即氦核42He ) 轰击金属原子W Z X ,得到核素30 Z+2Y ,开创了人造放射性核素的先河: W Z X +42He →30Z+2Y +1 0n 其中元素X 、Y 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W Z X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 B .X 、Y 均可形成三氯化物 C .X 的原子半径小于Y 的 D .Y 仅有一种含氧酸 12.科学家近年发明了一种新型Zn ?CO 2水介质电池。电池示意图如下,电极为金属锌和选择性催化材 料,放电时,温室气体CO 2被转化为储氢物质甲酸等,为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放电时,负极反应为24Zn 2e 4OH Zn(OH)--- -+= B .放电时,1 mol CO 2转化为HCOOH ,转移的电子数为2 mol C .充电时,电池总反应为24222Zn OH) 2Zn O 4OH O (2H -- =+↑++ D .充电时,正极溶液中OH ?浓度升高 13.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1000 mol ·L ?1的NaOH 溶液滴定20.00 mL 未知浓度的二元酸H 2A 溶液。溶 液中,pH 、分布系数δ随滴加NaOH 溶液体积a N OH V 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比如A 2? 的分布系数:2222(A ) (A )(H A)(HA )(A ) c c c c δ-- --=++]

化学答题卡模板

化学答题卡模板

————————————————————————————————作者:————————————————————————————————日期:

凌海一高中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 化学答题纸 学 校 姓 名 班 级 考 号 考 场 1. 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 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2.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 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禁用涂改液,涂改胶条。 注 意 事 项 第Ⅰ卷(选择题) A B C D 1 A B C D 2 A B C D 3 A B C D 4 A B C D 5 A B C D 6 A B C D 7 A B C D 8 A B C D 9 A B C D 10 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 第Ⅱ卷(非选择题)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22. (12分) (1) __________ 。 (2) 。 (3) , 。 ( 4) 。 (5) 。 23. (8分) (1) ____ _; _____。 (2) _____________ _______。 (3) ________; ________。 24. (10分) (1) , 。 21. (12分) (1)____________ (2) 、 (3)__________。 (4) (5)_________ 填涂 条码粘贴处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A B C D 11 A B C D 12 A B C D 13 A B C D 14 A B C D 15 A B C D 16 A B C D 17 A B C D 18 A B C D 19 A B C D 20 此 为 非 答 题 区 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