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复试小记

本人西电技术物理学院,06级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2010年1月9号,10号参加的2010年硕士生入学考试,报考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2月29号查到了自己的成绩,分数为381分,各科成绩为数学121 英语64 政治78 专业课118分。开始看些《通信原理》和《随机信号》,《信息论》《通信网络基础》等课程(我本科是电子科学与技术,这些课我都没学过)。

3月24号,所线出来了,分别是政治英语45分,数学专业课85分。也就是说我获得了复试的资格。4月6号报到,7号是体检和方向介绍,8号是英语听力测试和交志愿表,9号上午面试,下午出结果。总成绩计算方法为==初试/10+听力成绩*10%+面试成绩*40%。按分数来。
我从学长学姐那打听到的09年的情况是:通信一共招30人,保送掉15个名额,又扩招了4个名额。这样考研招生一共是19个。分成小卫星、第四代移动通信、宽带接入技术、无线传感网络四个方向。复试比例为1:1.4。

4月6号报到,我5号上午就到了。沿着长宁路往东走,看到一个不足3米的大门,写着微系统的牌号,心里哇凉哇凉的,好低调。住在所里的招待所,当晚按60算,后面几天按40元每晚算。去招待所的路上遇到一个西北大学的,GQL,个子挺高,原来和我坐的是一个火车,西安去上海的直达车Z94。他本科是物理基地班的,报考的微电子,这样和我就没什么厉害关系了(后面将交待我为什么这么怕他)。招待所的老头把我们安排在一个房间,三张床的那种。那老头态度极好,我怀疑是所里的离休干部,没准是个博士呢,呵呵。上海的住宿就是蜗居啊,我还想着是独立卫生间的,原来是两个房间公用一个卫生间(带浴缸,电热水)。另外一个房间是2个人的,我们一进我房间他们就来打招呼,一个是CJ(华科,通信,361分),一个是zcs(河南大学,微电子,377分)。由于这次买的坐票,我和GQL一到房间就睡下了。睡到了12点多,宿舍多了一个人,郑州大学的,一再强调自己是陪一个考了400+的女同学来面试的,自己分很低,也没透露具体的。中午在招待所门口吃的,3小盘菜,吃了19元,我终于知道上海的物价了。晚上,楼上那帮女博士们洗澡,我的床上面竟然有个小洞,不停地漏水。找了阿姨,让我粘个胶带,算了,我换一头睡吧。

到了6号晚上,来面试的人陆续都到了,有几个杭电的把老头那的登记表拿来了,上面是按成绩排的名,两专业混排。我排第八,第一是一个杭电的,428分。经过我们的一番讨论和打听,这次面试的1:1。4是按全所算的。微电子实际只来了14个人,招19个;通信来了33个人,招15

个(按去年的话)。实际一共来了50个人。34*1.4=50。我已经开始小紧张了。因为我本科没学过通信的理论,初试的那一点点优势在面试中很容易调整的。我最担心的就是,研招办的LQ老师和蔼地和我说,来微电子吧,这样我的一年努力就付东流了(本人本科学的正是微电子),而且微电子是要硕博的。5年和一个不感兴趣的领域打交道时件相当痛苦的事,于是我想到了找工作,但是现在找工作……哎,悲剧……
7号形势起了点变化。喉咙发炎,难受至极,不能说话,上午平淡地度过了体检。回到住的地方,看GQL和郑州大学的都在翻资料,郑大的在翻一个创新性试验计划,GQL在翻些资料。我和GQL已经比较熟了,过去一看他的简历,妈呀,也是放弃保研的主,而且发过四篇文章,一片核心期刊(这是硕士毕业的要求)。下午就更刺激了。LUO老师介绍了各个方向的招生名额和具体的复试办法。通信一共招13个!!!!(小卫星4个,WSN 5个,4G 2个,宽带移动2个).这样比例超过了1:2。另外争取到的6个外加名额全部加到微电子专业。LUO老师建议通信的往微电子报,但是由于他们本科大多是通信工程的,连半导体都没学过,根本干不动,想来我这宽口径专业终于也有些利处,不禁有些自嘲。复试是按小方向面试的,如果前三名全报了只招2个的4G 的话,就有一个要悲剧了。为了让悲剧不再上演,当天晚上我们在招待所讨论了半天专业填报的事,根本没把明天的英语放心里。一统计,我想报的小卫星大概有7个人,一个中科大的(据说内定),一个是杭电的最高分那个,一个是中国海洋大学的(390+),一个是武汉大学的女生,还有据说是华科的另外一个男生。。。。。关键是这次会议我们来的人不齐整,好些没住在招待所,33个通信来了20个左右。所以情况可能更糟糕。。。
7号晚上,想了很多,没睡好,楼下是个临街的面馆,吵吵嚷嚷一直到2,3点。。我也是差不多那个时候睡着的。而且喉咙发炎,吃的消炎药又有副作用,拉肚子了,真是苦不堪言。
8号我们宿舍的7点都起了。9点的听力。一共20个填空和30个选择题。全是听一遍。填空填的还不是单词,是小短句。我填第一个空的时候,第二个空已经读完了。20个空大概对了6个。。。。。后面的选择还好,大概是6级的水平。
8号中午,给我妈打了个电话,通报了下目前的严峻形势,说可能要工作了(读微电子,不是我的兴趣,我宁可工作),妈也没说什么,让我别太着急,考不上算了。我想我要让别人失望了。下午把志愿表交了,填的卫星通信。4点的时候CJ打给研招办了,问了下统计数据,卫星通信

一共有5个人报,初试第一名那个最后报的WSN。5进4 ,我感觉希望大增。毕竟去年我们西电去的也是进的卫星通信。最悲剧的是WSN,15进5。。。。好刺激。。。下午去交表格的时候我在研招办遇到了一个卫星通信的师兄,我在他的带领下去找了gong老师。他是负责这次卫星通信的招生工作的,我简单的把我的情况说了下。我那会已经意识到创新性试验计划那张牌已经毫无意义了,来面试的基本都做过些项目。于是我把我的本科成绩和学习情况说了下,他问我为什么没保研?我说是中科院的硬件条件好。问我是不是压根没考虑其他方向,直接填的小卫星(这个问题雷到我了),我说是。问我是否读博,没办法,我也说是,然后就让我回去了。。让我好好准备面试
8号晚上,我把简历上写的东西捋了捋,把自己做的复试笔记看了下。。。就安然睡觉了。。。
9号8点,卫星通信,4g,宽带移动是一起面试的,大概有17个人。我是第三个。第一个是那个郑州大学,考了400多的那个女生,她报的宽带移动,3分钟就出来了。我赶紧问了下,什么情况,她说先英语介绍,但是介绍到一半就被打断了,说她网上档的,然后问了些毕业设计的问题。很快,我就进去了。鉴于我的自我介绍是我写的中文,毛毛同学翻译的英文,所以不会出现雷同的问题,用词也算地道。为了不产生我背过的嫌疑,我说的很慢,说完一句还和老师一个对视,他们不住的点头,标志他们听懂了。结果弄巧成拙,背到第5句的时候,脑子一片空白。Gong老师果断打断。问我创新性试验计划的精度,为什么没达到,什么原因。我如实回答。为我去研究所实习是不是自己找的,我说是,但是本部进不去,实习的是分部,还说了下实习具体做的什么。我就出来了,不到5分钟。
外面下着雨,注定这是个有些惆怅的日子。想着在那也没什么好做的,就回招待所了,感冒了所以没敢洗澡,但是这次没关系了,就算发高烧了,也和复试没关系了,于是就勇敢地洗了个澡,第一次坦然地打开电视机,看了一个多小时电视。10点的时候想着复试差不多结束了,去打探下。。结果到那的时候,武汉大学那女生还没面试。。出来的几个说难度越来越大,有要求把简历现场翻译成中文的,orz。。。有一个面了19分钟。。。等到全部面试完,老师都出来了。。我们有4个人在外面等着。。。老师问我:你不是第三个么,怎么还等着,等了2,3个小时了吧?我很尴尬。。。。你们四个都录取了,下午不用过来了。。我和其他2个聊了下。。精彩之处是那个报4G的,347分,英语47分,所以面试前找了份工作,年薪10万,南

京大学毕业,手头2个国家专利,一篇核心期刊发表,我庆幸没和他一方向。。。。
一个流水账,把大概情况说了下。总结如下:
1, 微系统的微电子偏材料和器件,在mems,soi等领域有很高的学术造诣,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院士。如果你爱科研,那就报吧,不过专业课固体物理有点难的,建议考电子线路。。
2, 微系统的通信相当火,有把握的分数至少在370分(这次的初试第13名划到了360多)。面试也是看科研经历和本科的学习情况。如果你本科成绩很一般,比如平均70分一下,并且没有项目经历的话,不建议报考(有400+被刷的)。
3, 研究所的好处是:待遇好(基本不用花父母钱了),师生比大(基本一个老师带2学生),项目多,一年经费以亿元算。
坏处是:研究较前沿,较专业,以后方向较窄,基本要求硕博(女生谨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