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护理毕业论文范文

电大护理毕业论文范文
电大护理毕业论文范文

电大护理毕业论文范文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人们对卫生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对专业大学生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是 ___为大家推荐的电大护理,供大家参考。

【摘要】国家实施新医改对医疗机构来说,是挑战,更是机遇,它的一系列举措将直接影响到护理事业今后的发展,护理事业的建设发展必须从现在开始,在管理模式和服务理念上力求新的突破,注重护理发展的独立性,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体现出新时期护理服务的真正价值所在,才能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护理事业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关键词】新医改护理价值

价值观是与人们的信念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它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日常生活工作中的价值观是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的,是人们世界观的核心,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它支配和调节一切社会行为,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观念已从最初的医学,历经循证医学,发展到了目前的价值医学。在新医改的初期应如何理解“价值医学”呢?首先必须明白价值医学是指医学不仅是要把技术转化成产品,更重要的是实现患者的价值,保护公众利益。所以我们应积极探索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模式,建立一个完整的预防控制体系,充分体现医护人员的职业价值和医学价值的核心,来更好的保护公众的健康利益。

1护理价值观的正确理解

护理工作是根据人们和社会的需要而进行的一系列护理实践活动,包括社区、健康、疾病护理、专术等多方面的专业技能。它有助于推动社会的发展和满足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求。只有客观公正的分析护理价值,正确认识护理价值,树立社会发展需求的护理价值观,才能使护理工作在医疗活动中得到健康持续发展,并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1.1护理工作价值,在护士为人们提供的各种护理服务中体现出来。其价值的高低,取决于人们对各种护理服务的需求。

在护理专业发展的初级阶段,护理仅仅提供生活护理,满足病人的基本护理需要。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护理工作逐步由单纯的生

活照顾发展为专业技术服务,服务对象也从病人扩大到社会人群。___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和人们对护理工作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也意味着护理工作的价值在不断提高。

1.2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要求现代护理给人们提供生理、心理等方面的整体护理,以配合医疗治疗需要和人们心理生理的需要,达到促进人们身心健康的目的,这就是护理工作价值的社会特性。它充分体现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宗旨“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这一主题涵义,从而阐释了护理价值应以社会公众利益为主。

1.3护理服务是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投入过程,也是护理人员的无私奉献过程。护理工作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人们健康水平的提高上,而并非表现在护理工作的经济所得上,从维护生命和挽救生命的意义来看,护理工作的价值更是无法计算的,如不能正确的认识护理工作的这种特性,妥善协调其 ___利益的关系,不仅会影响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而且直接影响人们健康的恢复。

2新医改形势下重新认识护理价值

新医改的总体目标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作为卫生保健系统的重要力量——护理人员正被赋予更多的社会责任。他们不仅要面对病人,而且应面对全社会,尤其是对妇女、和老年人群提供护理服务,达到预防疾病,提高整体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护士作为集预防、治疗、康复护理为一体的护理提供者、管理者和教育者,他们的责任就更大,如何使护理工作更贴近生活,贴近百姓,贴近社会,使护理工作贯穿于满足社会需要的全过程中,而避免和减少金钱的诱惑非常值得我们研究。

2.1护理职业价值包括审美、公正、人类尊严、自主性、正直信仰和利他主义,其特性和内容阐述的是一致的,体现在尊重人的价值、维护他人利益及遵守道德、和人道主义原则。

2.2从我国护理现状出发,重新认识护理价值。目前,世界各国都在进行护理工作形式的改革,我国也积极开展按职称上岗的做法,目的是使护士面对病人时具有特定的专业职责,以便系统地观察病人,护理病人,更好的服务于病人,凸显护理专业坚实的社会价值。2.3针对新医改所带来的人们价值观的变化,进行正确的价值导向,在护理人员中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思想素质,引导护理人员充分认识护理工作在医学领域中的价值,使其更新观念,正确的认识和选择护理价值取向,积极投身到新医改的主题工作中来。

3新医改形势下如何体现护理价值

护理工作的对象是人,护理工作的实质是促进人类健康,提高人的生命与生活质量。如何正确认识护理工作价值,如何正确引导护理工作的价值取向,是值得每一个医院管理者深思的问题。

3.1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作为护理人员应该多想想患者需要什么,想想什么对患者最好。做好这一点的基本方法是要及时把、正确治疗疾病的方法和保健常识告诉公众,让患者明白这种疾病是怎么回事,才能更好的接受治疗护理,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

3.2护理价值观是护理的核心,是渗透于护理工作的灵魂。它反映和代表了护士思想、共同的价值标准,合乎时代要求的和行为准则以及追求发展的文化素质,医疗卫生机构的护理管理者引导护理人员树立正确的护理价值观是使护理人员坚守护理岗位,竭诚为病人服务的前提。在护理管理的过程中,只有首先确立了护理理念,才能制订相应的工作目标与标准。以护理理念和价值观为导向,制订管理制度,通过制度的强制性,使护理人员产生符合护理理念与价值的行为,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护理理念和价值观就会不断得到内化、最终变成护理人员的专业信念和价值观。

3.3价值观的进一步发展和内化需要教育和医疗服务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只有把职业价值观和护理实践结合起来,才能提高护理质量,体现规范的、高级的护理服务。护理管理者应经常组织各种有意义的护理活动,以加强对职业价值的整体认识,并就一些问题如何做出选择与判断进行讨论,通过清晰的认识体系鼓励员工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和潜力做出贡献。

3.4护理服务社会价值的核心是为人类健康提供服务。护理服务是医疗服务的一部分,作为投入参加健康生产,面临患者和潜在病因的健康人,护理提供了劳动,其产出是健康人,并使他们进入社会生产系统,产生价值,其中部分价值属于医疗服务,必然也包括护理服务。

3.5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护理人员的职业价值观,才能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供保障。公益活动不仅是体现医学的人文性、医护人员的仁爱心以及技术的可行性的一个重要窗口,而且是实现人生价值和医学价值的重要平台,所以医护人员应积极走出去,在提高技术的同时,加深对公益事业的理解。只有时时考虑患者的利益,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广大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充分认识护理价值、研究护理价值、开发护理价值、重视护理综合价值研究和提升,不断加强护理综

合价值研究,以适应卫生事业改革对护理管理的挑战,从而推动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血液透析护理

心理护理是一种精细的艺术、特殊的技能。它要求护理人员应具备必要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修养。血液透析病人一般具有治疗时间长、经济花费大、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等特点,特别是急性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有急性透析指征以及外源性毒物急性中毒患者,如果抢救治疗不及时,死亡危险性更大。所以血液透析患者很容易出现狂躁、焦虑、恐惧的心理,加重死亡威胁。相反,透析患者情绪稳定,心态良好,能有力配合医护人员工作,有利于康复,延长生命。

1心理改变

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人的心理改变与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显著不同。虽然两者都依赖透析机生存,但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人肾功能有恢复的希望,因此病人的注意力集中于因建立血管通路及透析治疗时的不适感。当不适感消失后,病人及其家属转而担忧肾功能衰竭会持续多少时间以及透析治疗需要持续多少时间。性肾功能衰竭病人必须面对这样一个现实:他们将终生依赖肾脏替代治疗。一开

始,有些病人会拒绝承认肾功能衰竭的事实,并拒绝接受治疗。另一些病人在度过了一段“悲伤期”后,转而慢慢接受这个现实,开始漫长的治疗过程。对病人进行必要的宣教,使他们了解所患的疾病以及相应的治疗计划,有助于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护患关系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除非换肾,否则需维持血液透析至终身。治疗费用很大,有严重并发症,费用更高。病人一进血透室,在心里变化很大,一方面但心医疗费用,另一方面但心风险问题,会出现情绪上的波动,为了及时有效地调整控制患者情绪,我们大都在环境、态度、生活习惯等方面作努力。我认为医护人员亲和力的强弱对患者情绪影响非同小可。提高个人修养、学识、为人处事和沟通交流本领,加强工作态度、责任心,注重工作和生活的细节,有耐心、细心和爱心,真正把病人当亲人。提高医护人员的亲和力,优化血液透析护理工作人才结构,重视选拔有亲和力的人到血透室从事护理工作。开展必要的职业道德培训,建立规范的考评制度并严格执行。作为一名血透室工作者要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一定要树立病人似亲人的品德,不要只想到经济利益,只想到自己的任务完成,更不能对患者的狂躁行为采取以非对非的作法。护理工作者要全面熟悉每一个透析患者的病情、个性、年龄、经济条件、家庭及___,敏锐观察患者每一次异常的反映、举动,充分利用环境条件、

病人的渴望有针对性做好沟通、化解工作,营造健康快乐,对生命充满信心的治疗氛围。

3提高护理的水平

技术护理的水平直接作用于透析患者的心理,全面熟悉本院正在使用的各种血透设备的性能特点,熟悉掌握血液透析的基本操作规程。血液透析是通过体外循环迅速地清除体内过多的代谢废物或毒物,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达到维持内环境稳定和纠正细胞生理功能的目的,很容易出现凝血,漏血,低等意外情况,如果处理不及时,将危及病人生命,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要掌握不同型号的机器设备,一旦遇到意外,要当机立断及时处置。护理人员要积极主动配合医生制定应急处置预案。比如:凝血处置,漏血处置,机器各种报警处置,各种并发症处置等等。要通过对机器设备及患者病情的全面熟悉及动态掌握,对可能发生的问题作出预测,制定预案,随时作好必要的抢救准备工作,对情绪狂躁者实施穿刺手术要准备约束肢体绷带或镇静药品等。做到有备无患,根据具体情况,随时启动应急预案。练好血管通路穿刺基本功。建立安全,有效的血管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内瘘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方法,穿刺容易,一般不应存在多大问题,颈内静脉留置永久性双腔导管使用安全,效果好。

4加强心理护理

血透患者的精神压力以及对机器的依附程度多超过了其他疾病,出现不合作行为等。多数患者开始时对血液透析较紧张,有恐惧心理,要充分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介绍有关知识,提高患者对血液透析的认识,消除恐惧心理,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保证透析的充分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了解患者的心、肺、及出凝血情况等。在透析过程中要多与病人交谈,探知病人的心理活动,正确引导,必要时给予多虑平等药物。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要做到热情,富有同情心,要经常和患者交谈,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做好心理护理。让患者了解疾病,正确对待疾病,指导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精神愉快,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并积极配合各种治疗和护理,从而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和延缓疾病的发展。还要做好家属的配合工作,不要将悲观情绪感染患者,要给予患者情绪上的支持。

总之,心理因素对血液透析患者治疗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而医护人员尤其是护士是否具有亲和力,是否具有较高的技术操作水平是重中之重,应当引起高度重视。新晨:.xchen..

___

[1]何长民,张训.肾脏替代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8.

[2]王质刚.血液净.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380-381.

[3]徐俊冕,吴文源,赵介城,等.医学心理学[M].2版.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86-99.

[4]刘晓虹.护理心理学〔M〕.上海: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xx:277.

[5]周素轩,刘宏.应用及掌握心理护理诊断现状调查〔J〕.护士进修杂志,1999,14(5):46.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护理论文范文大全3000字

护理论文范文大全3000字 篇一:护理毕业论文范文 ######学院 护理专业 论文题目: 姓名: 学号: 班级: 专业: 毕业论文年5月2011 【摘要】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临床护理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论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糖尿病足的基本知识,包括糖尿病的预防知识,怎样避免足部损伤及足部伤VI的处理,说明糖尿病足的严重性,强调绝对戒烟,积极治疗糖尿病,严格控制血糖。采取控制饮食,应用胰岛素及降糖药物,每月检测血糖变化以便调整药物用量。同时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使患者的情绪乐观、开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关键词】糖尿病足;护理;预防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

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成为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致残的原因。糖尿病足主要形成的原因是由于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50例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来自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150例糖尿病足患者。全部病例均符合1997年WHO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及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第一届糖尿病足学术会议制定的糖尿病足诊断标准。其中男52例,女98例。年龄48—86岁;糖尿病病程3—30年。 1.3 临床表现下肢趾端疼痛、怕冷、皮肤苍白或发绀、肢端凉、水肿或干枯、颜色变暗、皮肤瘙痒,病足麻木及感觉迟钝或丧失,合并感染后,足部溃烂、坏死、创面经久不愈,不得不接受截肢手术。也可出现静息痛,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其疼痛可导致夜不能寐。严重者皮肤出现水疱、血疱、糜烂、溃疡、坏疽或坏死等。 1.2 诱因鞋内异物损伤2O例,足癣感染10例,烫伤1O例,剪趾甲伤10例,搓伤15例,局部外伤20例,搔抓伤lO例。不明原因55例。 2 护理 2.1 健康教育定期开展糖尿病足知识讲座,让患者充分了解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病理解剖、病理生理;和糖尿病足的临床

护理毕业范文(护理毕业设计)

南京医科大学 毕 业 论 文 姓名:张金凤 标题:对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护理

对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护理 (摘要):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单纯性地为病人做心理护理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只有通过家属的积极配合,通过家属与患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熟悉的表达方式,使病人的心理护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护理计划得以顺利实施,既有利于病人的康复,又能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病人家属、心理、护理

引言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已成为现代护理模式和护理程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病人是否能得到及时正确的医治。疾病治疗的成败与护理工作质量有密切的关系,要提高医疗护理质量,除了给病人做好基础护理外,还必须注意病人的心理状态,了解和掌握病人的心理需要,消除各种不良的心理因素,以取得病人的积极配合。因此,护理人员必须熟悉掌握各科病人的不同心理特点才能做好心理护理。由于疾病来的突然,自觉症状明显,病人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因而往往产生紧张及焦虑。有的病人病情重,害怕疾病恶化,表现出急躁情绪,病人对反复检查及治疗缺乏耐心,有时对医护人员的态度表现为生硬、粗暴。病人对入院后进行的必要诊断方法和综合治疗措施不了解,有些还会增加痛苦,病人在接受不熟悉的医疗操作中产生恐惧和不安心理。部分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病人,考虑到经济问题,老人和小孩的抚养问题,以及今后的工作,生活问题,而产生种种忧虑。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单纯性地为病人做心理护理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只有通过家属的积极配合,通过家属与患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熟悉的表达方式,使病人的心理护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护理计划得以顺利实施,既有利于病人的康复,又能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然而我们同时发现大部分家属也比较紧张、焦虑、恐惧。他们过分照顾病人、夸大病情,对医务人员提出过高要求,所

护理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大全

护理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大全【一】:护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三篇 护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三篇 护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三篇 【一】 【摘要】目的分析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21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一般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特殊用药护理、产前护理、产时护理及产后护理的经验。结果运用护理手段,采取有效措施,明显降低孕产妇和婴幼儿的死亡率,并使心脏病孕妇顺利渡过孕产期。结论加强心脏病孕产妇妊娠、分娩及产褥期护理,是确保母婴安全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妊娠;心脏病;护理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严重的妊娠合并症,尤其是出现心力衰竭时,对母婴危害极大[1]。对于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的妊娠及产生的影响,其预后如何,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护理,使母婴安全渡过孕产期,降低母婴危险系数及围产期病死率,是医护人员和孕产妇最关心的问题[2]。本院4年多共收治了93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现将临床分析和护理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2003年1月至2007年6月本院产科住院分娩总数为20241例,其中妊娠合并心脏病93例,年龄21~39岁,平均29岁;孕周30~41周,平均35周;初产妇57例、经产妇36例;初中以下文化76例;外来流动人口61例;心功能Ⅰ~Ⅱ级66例、Ⅲ~Ⅳ级27例;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18例、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9例、病毒性心肌炎5例、风湿性心脏病3例、原发性心肌病3例、围生期心肌病2例、心律失常45例、妊娠合并其他心脏病8例;78例行剖宫产结束分娩、12例阴道自然分娩、3例行产钳助产;发生心力衰竭18例,其中孕期15例、分娩期1例、产褥期2例;90例产妇均于6~14d出院,3例因心衰控制不佳转内科进一步诊治,无死亡病例。 护理 1 密切观察病情自患者入院开始严密观察心率、心律、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并做好记录。注意宫缩、胎心、阴道流血等情况。及时发现心力衰竭的早期征象并通知医生,以便采取预防和急救措施。急症时采用心电监护仪24 h检测生命体征的变化,为医生提供准确的治疗依据。 1 早期识别心衰症状 尽早识别心衰早期症状,对心衰的诊治和转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护士除收集一般产

护理大专毕业论文优选稿

护理大专毕业论文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无痛人流术的护理 【摘要】人工流产术是终止计划外妊娠的一种补救手术,在妇产科门诊因各种原因需终止妊娠的人数日益增多,传统的人工流产让患者疼痛难忍、恐惧、焦虑、心理创伤极大。无痛人流术可有效地缓解疼痛及避免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有效解除患者宫颈扩张和吸宫的痛苦,并且减低手术难度。该文对无痛人流术的护理常规作以综述。 【关键词】无痛人流术护理 引言:人工流产术是终止计划外妊娠的一种补救措施,在妇产科门诊患者中,因避孕失败、未婚先孕、早孕因病毒感染,疾病,服用药物等需终止妊娠的人数日益增多,传统的人工流产让患者疼痛难忍、恐惧、焦虑,心理创伤极大。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在检查和治疗中对减轻痛苦的要求越来越强烈。无痛人流术可有效地缓解疼痛及避免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有效解除患者宫颈扩张和吸宫的痛苦,并且减低手术难度。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无痛人流术中的护理常规进行探讨。 1 术前护理 1.1 胃肠道准备:术前禁食水6小时以上, 防止术中呕吐或窒息等意外,并排空膀胱。

1.2 详细询问过敏史及传染病史,查看有无基础疾病,测T、P、R、Bp,血尿常规,凝血四项,B超、心电图,白带常规等。备好各种抢救器械及药品,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 给予相应的处置。 1.3 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对手术不了解等原因, 会产生紧张、恐惧心理。护理人员根据患者个体情况了解其心理状态,应给予安慰性语言,个性化、有针对性地指导, 引导其正确对待手术,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 缓解患者焦虑、恐惧的心理[1], 建立一个舒适的护患关系。 2 术中护理 常规准备手术器械,因在静脉麻醉下实施手术,护士要与术者密切配合, 保证手术顺利完成,使手术时间尽量缩短,以减少患者承受麻醉的时间。在整个手术过程中都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操作技术,防止医源性感染及交叉感染;配合术者和麻醉医师, 维持静脉通道的通畅,观察药液有无外渗,同时面罩给氧。严密观察患者的BP、P、R、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如患者出现呼吸抑制、四肢末端紫绀, 配合术者及麻醉医师及时给于处置,抢救。患者出现不自主肢体活动时, 需两名护士在旁协助、防止碰伤、跌伤。并酌情增加药物的用量。 3 术后护理

护理专业毕业论文.doc

题目:老年高血压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学院: 专业名称:护理学 准考证号: 姓名 指导教师: 2014年7月

老年高血压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医学院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高血压病的护理。方法对56例患者进行饮食、运动、心理、应用药物的护理和对其进行健康教育。结果患者血压控制良好。结论精心的护理和有效的治疗是减少或延迟高血压并发症的关键。 【关键词】老年人;高血压;护理;健康教育 高血压是一种高发病率、高并发症、高致残率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帮助患者正确认识高血压病的治疗知识,对减少和避免患者重要脏器的损害具有重要的意义。我院2010-2011年共管理的高血压病人中抽取患者56例,通过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9月在我院内科住院治疗患者中,符合高血压诊断的患者56例,其中,男36例,女20例,年龄最小45岁,最大80岁。 1.2 方法 1.2.1 住院后24~48 h检测高血压与以下哪些因素有关:过量吸烟、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症、脑出血、心力衰竭、遗传因素、动脉硬化以及各种社会因素。 1.2.2 采集病史:记录在发病阶段产生的最高血压及治疗效果,确立影响高血压的后天因素(肥胖症、精神压力、体育活动量、饮食习惯、季节差异、酒精消耗量)。体位采用卧位或坐位,需测3次,间隔3~4 min,取平均数。对于可疑对象应逐日多次测血压,然后探讨、总结。对有疑问的患者,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再下结论为妥。

1.3 诊断标准 根据WHO高血压诊断标准[1],一般情况下,理想的血压为120/80 mm Hg,正常血压为130/85 mm Hg以下,130~139/85~89 mm Hg为临界高血压,为正常高限;140~159/90~99 mm Hg为高血压Ⅰ期,此时机体无任何器质性病变,只是单纯高血压;160~179/100~109 mm Hg为高血压Ⅱ期,此时有左心室肥厚、心、脑、肾损害等器质性病变,但功能还在代偿状态;180/110 mm Hg以上为高血压Ⅲ期,此时有脑出血、心力衰竭、肾衰竭等病变,已进入失代偿期,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 1.4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遗传:父母有高血压,子女发生高血压的机会要比父母血压正常的子女大得多。但并不是每个子女都会患高血压,环境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肥胖:肥胖的人发生高血压的机会比体重正常的人多2~4倍,并且肥胖的高血压病人比体重正常的高血压病人更容易患冠心病。盐摄入过多:盐摄入量越多,人群中高血压患者病率越高[2]。我国南方高血压患病率低于北方,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南方人的饮食较清淡。高脂血症:血液中过量的胆固醇和脂肪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广泛的动脉粥样硬化又导致高血压。吸烟: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可损伤动脉内膜,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并刺激交感神经引起小动脉收缩,便血压升高。吸烟者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非吸烟者。大量饮酒:饮酒量越多,人的血压水平就越高,长期过量饮酒还容易引起顽固性高血压。酒精可使病人对降压药物的敏感性下降。心理因素:长期工作劳累、精神紧张、睡眠不足、焦虑、恐惧和抑郁都可引起高血压。缺乏体力活动:长期缺少体力活动,如久坐的室内工作。 1.5高血压的治疗原则 1.5.1选用利尿剂、神经系统抑制剂、血管扩张药等药物,并采用药物的联合应用,其优势在于产生协同疗效,能够合理递减药物的用量,降低副作用,增加治疗效果[2]。降压不宜过于着急,以缓冲降压为主,同时不宜将血压降至太低而阻碍对心、脑、肾的供血,一般以150/100 mm Hg为宜。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除休息、快速降压外,高血压脑病时给予脱水剂,以减轻脑水肿。

护理毕业论文范文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 学校名称 姓 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 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 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育层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 入学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提纲 一、 临床资料 1、 糖尿病患者150例 2、 并发症 二、 护理 1、 心理护理 2、 饮食护理 3、 运动疗法能促进糖的氧化利用 4、 健康教育定期开展糖尿病足知识讲座 5、 预防和控制感染保持足部清洁卫生 6、 局部护理 7、 皮肤护理 三、 药物指导及护理 1、降糖药 2、胰岛素 中央广播电视大 学开放教育护理 专业本科毕业论 文(设计)

四、注意事项 1、识别糖尿病足的先兆症状 2、了解糖尿病足的诱发因素 3、温水洗脚后用软布吸干,认真检查足部 4、保持皮肤完整 五、讨论 六、小结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总结分析150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经验。结果护理指导贯穿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始终,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通过临床护理指导可以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坚持科学地、系统的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护理;临床护理对策 老年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 , DM是内分泌代谢疾病,治疗目的是 控制血糖、纠正代谢紊乱、防止并发症,延长患者生命。我们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指导,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 1、本组为2007年8月至2010年4月我科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50例,均符合1999 年WHO!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42例,女108例;年龄60—86岁;病程1—30年。 空腹血糖(10 ? 8 4-3 . 61)mmol/L,餐后血糖(16 . 6 4-2 . 8)mmol/L,全部病例均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患者可表现为多尿、烦渴、多饮、体重下降;善饮、多食;消瘦、疲乏;皮肤瘙痒;

大专护理护士毕业论文范文

大专护理护士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儿童;癫痫;临床护理 癫痫是由于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而引起的发作性脑功能异常现象,临床表现以反复发作、突然发生为特征的脑部疾病,发作多短暂且有自限性。癫痫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神经系 统疾患,长期、频繁地发作可损害脑功能[1]。发作时可造成呼吸道痉挛、窒息、吸入性肺炎、骨折、摔伤、大脑缺氧,癫痫持续状态如不能及时救治可导致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2021~2021年我院共收治癫痫患儿21例,通过精心治疗与护理,均获得了满意疗效。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1例患儿中,男13例,女8例,年龄2~14岁,平均816岁。均为大发作,发作时突然意识丧失、全身抽动、面色青紫、口吐白沫,持续3~10min逐渐停止。1例患 儿发作时间持续15min以上,2例患儿有尿失禁现象。 1.2治疗方法与结果当患儿出现癫痫持续状态时,立即平卧,头偏向一侧,低流量持续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患儿安全,防止发生意外。静脉注射地西泮,用药同时采取支持疗法,防止并发症。本组21例患儿经过及时治疗均控制发作,无1例出现并发症。 2临床护理 2.1紧急处理癫痫持续状态时间越长,造成脑损害的程度越重,抢救必须争分夺秒,力争在最短时间内控制发作[2]。发作时应立即使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松开衣领,给予低流持 续吸氧;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有舌后坠者可用舌钳将舌拉出,防止窒息,必要时用吸痰器吸 出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在患儿上下齿之间放置牙垫或厚纱布包裹的压舌板,以防舌咬伤。选用作用强、副作用小的安定静脉注射,安定一般用量为013~015mg/kg缓慢注射,不超过10mg,必要时可重复使用。如果出现呼吸抑制,则需停止注射。为了防止癫痫发作再次出现,也可在静注后将安定20~40m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或019%生理盐水500mL中缓慢滴注。用药同时采取支持疗法,维持正常生命功能。病情稳定后将头部抬高30°,以利静脉回流, 降低颅内压。 2.2安全防护癫痫发作期间,患儿意识丧失,有受伤的危险,要注意患儿的安全,移开患 儿周围可能导致受伤的物品,保护患儿肢体,防止抽搐时碰撞造成皮肤破损。抽搐时不要用 力按压患儿肢体,以免造成骨折或扭伤。应由专人守护,加床档,防止坠床,必要时使用约束 带保护患儿肢体。发作后昏睡不醒的,尽可能减少搬动,让患儿卧床休息,可给予低流量持 续吸氧。意识恢复后,仍要加强保护措施,以防因身体衰弱或精神恍惚发生意外。 2.3病情观察①发作类型:记录发作时伴随症状、持续时间与频率、患儿的生命体征、瞳孔变化、对光反射及神志改变;观察发作停止后患儿是否意识完全恢复,有无头痛、疲乏 及行为异常。②呼吸变化:观察有无呼吸急促、发绀或呼吸减慢,检测动脉血气分析及结果,

医学护理专业毕业实习报告5篇

医学护理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5 篇医学护理专业毕业实习报告1 实习阶段对于每一个即将跨入社会走上护理岗位的护士新生都是至关重要的一段经历。现代社会激烈地市场竞争,新的医学护理模式,以及人们对健康与服务意识的增强,对我们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地要求。而实习护生在这一过程中应充分学习和得到锻炼,在实践中进一步充实完善自己的理论,规范自己的行为,以便为自己将来的独立l 作打下一个好的基础。下面就儿个方面的问题与人家共同学习和讨论。 1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理念 护理的全部工作都是围绕病人入院到出院来展开的。人是一个生物体,时时刻刻有着他(她)各种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病人则在此基础上还有疾病治疗护理的需求。护理工作除执行医嘱和护理操作有着严格的操作规程外,其他大量工作都是根据病人需求去做的。因此,如何满足病人的各种正当需要,就囊括了我们所有的护理工作。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解病人之所难,都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其中营造一个舒适安静的住院环境、耐心细致的入院宣教、温馨和蔼的语言沟通、体贴入微的生活护理、高度负责的人文关怀等等,都是护理工作的具体体现,护理质量的高低均会在这曰常的点点滴滴中反映出来。总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病人满意了,说明我们的工作就做好了。 2 、要严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在护理的上作制度中,有“查对制度” 、“值班、交接班制度” 、“执行医嘱制度”、“抢救工作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分级护理制度” 等等。各项操作规程是我们的教科书上都明确规定了的。护理工作中如果没有严格的纪律和制度约束,就会一盘散沙,工作无序,正常的工作无法准确的完成。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是我们的前辈在上百年的护理实践中总结出来

护理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护理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儿科护理学;护理管理研究;护士病人关系 护理管理是以提高护理质量为主要目标的活动过程,先进的护理理论和技术能否很好地应用于实践,取决于是否有科学的护理管理。综合儿科包括了儿科所有疾病,病种繁多,同时我院儿科还包括了新生儿重症病房,病人多,工作繁重。加上儿科由于患儿年龄小,认知能力差,陪护多,临时处置多,护理操作琐碎等特点,护理管理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和困难性,现总结如下: 1 管理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管理学的首项内容是人的管理,护理管理也不例外,护理管理所指的人有护士、患者、家属、医生和护士长本人。 11 关心和尊重护士现在儿科患者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都视为掌上明珠倍加爱护,一个小孩就有两个甚至四五个家属围着,对头皮静脉穿刺的要求高,同时这些父母年青气盛脾气大,护士如果不能“一针见血”,常常遭到家长的责怪和投诉甚至谩骂,“一针打不上”就否定你的一切。而且儿科患儿病情变化快,小孩自我表达能力和认知能力差,观察护理较成人有一定难度。因此儿科护士在工作中要承担很大的心理压力,很多护士都不安心儿科工作,所以护士长在工作中既要对护士严格要求,督促其按要求完成各项护理工作;又要关心护士,尊重护士,理解护士,在关键问题上勇于为护士承担责任和风险,有错误应在事后单独批评,维护护士的自尊心;如果护士在生活上有什么困难,护士长应尽量创造条件给予帮助,关心体贴他们,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安心在儿科工作。 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过程在一定意义上说是护士对病人的管理过程,而管理过程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护患关系,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孩子有病家长格外着急,对护理的要求很高。为此我科安排个责任心强,静脉穿刺技术过硬,有沟通技巧的护士做责任组长,专门上白班,负责新入院患儿的接诊、治疗与护理,要求她们做到接诊热情,健康宣教全面,治疗护理及时,给家属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并负责科内危重患儿的一切护理工作和所管辖组内病人的健康宣教,让家属了解病情与治疗。同时每个病房都有专门的责任护士,除做好健康宣教外,还要利用一切机会多接触患儿、跟他们玩耍,以消除他们的陌生感与恐惧感,并且病人多时护士实行弹性排班,如增加中班与夜班工作人员以保证治疗护理工作的及时,减少护患矛盾。 13 加强医护合作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儿科由于患儿年龄小,病情变化快,医护合作显得尤为重要,但在合作的过程中难免产生一些分歧和磨擦。如:医生对护士的要求是正确执行医嘱,仔细观察和及时反映病情,而护士却要全方位地护理患儿,进行健康宣教、解答有关疑问、解决护理问题、做好护理记录等,工作繁忙。有些医生很不理解,认为护士不务正业瞎忙碌,使护士的工作得不到尊重,而有的医生工作缺少计划性,早上忙于写病情记录,造成查房不及时、医嘱不及时、临时医嘱过多,造成护理工作忙乱,护士对医生有意见等等,对于这些矛盾,护士长首先从护理上查找原因,若主要责任在护士应批评帮助护士,并向医生解释道歉,责任在医生应不卑不亢地给予策略解决,护士切忌同医生发生正面冲突〔1〕。本着平等、尊重、团结的原则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2020年护理毕业论文范文

作者:旧在几 作品编号:2254487796631145587263GF24000022 时间:2020.12.13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整体护理方法及对策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0年6月-2010年6月我医院收治的60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56例,采取饮食指导、用药护理、心理护理等方法进行护理。结果 5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经过正规用药治疗及精心护理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病情稳定出院。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和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减少老年高血压的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延长生存期限。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6-0330-02 高血压病是一种全球性的慢性疾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之一。高血压发病率高、并发症多。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病患病率高达39.7%[1]。若不及时治疗将会导致中风、冠心病、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严重者会致残或猝死。因此,高质量的护理对有效控制高血压具有重要意义。我医院自2010年6月-20 10年6月共收治高血压患者56例,通过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分方法 1.1临床资料 56例老年高血压病人,男,35例,女21例;年龄,50-84岁,平均63岁;收缩压60-2 80毫米汞柱,舒张压100-150毫米汞柱。所有病例符合规定高血压诊断标准,高血压一期7 3例,占16.2%;二期339例,占75.5%;三期37例,占8.3%。 1.2方法 1.2.1一般护理首先给于心理护理高血压病病人的血压与心理、情绪密切相关[2]。因此,应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消除病人的恐惧及悲观情绪,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向病人讲解高血压的有关知识,使病人明白高血压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必须树立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和决心。让病人了解控制血压的重要性,指导病人坚持服药,定期复查,尽可能地将血压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保证合理休息及睡眠避免劳累,提倡适当的体育活动,尤其对心率偏快的轻度高血压病病人,进行有氧运动效果较好,如骑自行车、做体操及打太极拳等,但要避免时间过长的剧烈活动,对自主神经紊乱者可适当使用镇静剂。严重高血压病病人应卧床休息,高血压危象则应绝对卧床,并在医院内住院观察。高血压病病人性生活要谨慎,因性生活会使血压升高,控制性生活的次数和持续时间,疲劳、饱餐、头痛、头晕、

护理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白血病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及防治措施医院感染已成为全球性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由于白血病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变化的特点,更易发生院内感染。何谓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广义地讲,医院感染的对象包括住院病人、医院工作人员、门急诊就诊病人、探视者和病人家属等,但由于诊病人、探视者和病人家属在医院的时间短暂,获得感染的因素多而复杂,难以确定感染是否来自医院,故实际上医院感染病例的统计对象主要是住院病人和 医院工作人员。 何谓医源性感染?医院感染和医院性感染有何异同点?医源性感染是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医院感染与医源性感染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前者强调的是在医院这个场所发生的感染,后者强调的是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有病原体所致的感染。在医院感染中,感染说发生的场所局限于又住院病人的医院,而在医源性感染中,场所包括了所有从事医学诊疗活动的医疗机构,如门诊部(所)、社区服务卫生机构等等。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对医院感染管理内涵的界定中,已包含了医院感染和医源性感染。6、医院感染分为哪几类?何谓内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通过那些措施可以得到控制?根据病人在医院中获得的病原体的不同来源,医

院感染分为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也称交叉感染,是指病人感染的病原体来自体外,即其他住院病人、医院工作人员、探视者和病人家属和医院环境。感染可以散发,也可以爆发。外源性感染通过消毒灭菌,隔离等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可以得到控制。内源性感染是指病原体来自病人自身储菌库(皮肤、口腔、泌尿生殖道、肠道)的正常菌丛或外来的已定植菌。在医院中当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体内生态环境失衡或发生细菌易位时即可发生感染, 何谓医源性感染?医院感染和医院性感染有何异同点?医源性感染是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医院感染与医源性感染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前者强调的是在医院这个场所发生的感染,后者强调的是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有病原体所致的感染。在医院感染中,感染说发生的场所局限于又住院病人的医院,而在医源性感染中,场所包括了所有从事医学诊疗活动的医疗机构,如门诊部(所)、社区服务卫生机构等等。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对医院感染管理内涵的界定中,已包含了医院感染和医源性感染。6、医院感染分为哪几类?何谓内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通过那些措施可以得到控制?根据病人在医院中获得的病原体的不同来源,医院感染分为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也称交叉感染,是指病人感染的病原体来自体外,即其他住院病人、医院工作人员、探视者和病人家属和医院环境。感染可以散发,也可以爆发。外源性感染通过消毒灭菌,隔离等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可以得到控制。内源性感染是指病原体来自病人自身储菌库(皮肤、口腔、泌尿生殖道、

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护理学

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护理学 护理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护理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模板篇一: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孕产妇的心理保健已成为围产保健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妊娠虽然是发育年龄妇女一种正常、自然的生理现象,但对孕妇来说,毕竟是一次巨大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应激过程,她们在经历怀孕、分娩、产后恢复及哺乳等一系列生理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心理、生理的变化。孕妇积极的心理反应有利于胎儿发育和分娩过程,而负性心理反应会使心理活动失衡,导致神经活动和内分泌失调,不同程度地影响妊娠结局及母儿的安危。因此,正确把握待产妇的心理,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是确保待产妇顺利分娩以及产后恢复的重要工作。 2. 目前该选题研究状况(文献综述) 近几年,随着对分娩期精神卫生方面研究的深入,人们已经从单纯的产后抑郁认识到整个围生期焦虑和其他心理问题,并提出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目前研究表明围生期的主要心理问题包括焦虑、恐惧;陌生、孤独;沉重、抑郁;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症状和睡眠障碍。产生上述心理问题的原因大致包括以下几点:产痛;矛盾与痛苦;孕妇的性格;大部分孕妇缺乏妊娠生理知识;家庭及社会支持系统以及其他因素。 目前采用的护理干预模式包括IKAP健康教育模式-即信息

(information)-知识(knowledge)-信念(attitude)-行为(practice)模式和自我效能理论(CBSEI)模式。根据不同的干预模式采用不同的干预方法包括产前干预(健康教育)和产时干预。 3. 研究内容(内容、结构框架以及要突破的难点): 研究内容: (1) 对孕产妇产生的心理问题原因进行分析 (2) 针对孕产妇产生的心理问题做相应的护理干预 技术关键问题:通过观察、交流、与家属沟通了解孕产妇的心理状况,分析出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并作出相应的护理干预。 4. 研究方法、手段: 研究方法:运用护理心理学手段,在进行护理过程中,通过亲切交谈。了解她们的思想状况,了解她们对妊娠、分娩生理常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在分娩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 研究对象:某医院产科的**例孕产妇。 5. 研究计划: (1) 通过观察、交流、与家属沟通了解孕产妇的心理状况,并分析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2) 运用护理学知识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考察干预效果; (3) 分析干预效果的有效性; (4) 处理资料,写出论文。 护理科研开题报告篇二: 中医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

大专护理毕业论文

大专护理毕业论文 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与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和总结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6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体会。结果:明显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避免再次出血及减少并发症。结论:通过加强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作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使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康复快,治疗效果好,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出血抢救护理大专护理毕业论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大多为中等动脉出血,不易自止,主要表现为呕血、便血、腹痛和不同程度的周围循环衰竭等,如不积极抢救和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2000年1月至2006年10月,笔者参与抢救护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6例,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06例,男72例,女34例,年龄18~82岁,平均50岁,胃、十二指肠溃疡56例,肝硬化20例,应激性溃疡或急性糜烂性胃炎20例,胃癌4例,胆道出血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呕血,便血和休克症状。 2 抢救处理 在抢救患者时,护士必须保持冷静,头脑清醒,动作敏捷、熟练,为挽救患者的生命争分夺秒。 2.1 迅速补充血容量:快速建立1~2条静脉通道,选择大号针头,血管宜避开关节,不易滑动,以利快速补液输血。遵医嘱立即为患者作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做好输血准备。同时监测中心静脉压和尿量,血细胞比容;吸氧以改善组织缺血缺氧,适当用镇静剂,以免因患者紧张,引起更大量的出血。 2.2 积极止血:根据医嘱应用止血药或执行止血措施。①如是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采取的止血措施是胃内灌注冷生理盐水,收缩胃血管,减少胃粘膜血液量。采用灌注和吸出同时进行的方法,不但能协助止血,还能观察出血是否停止。②胃内灌注经稀释的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胃壁小血管的a受体,使其收缩达到止血的目的。③应用H2受体拮抗剂和生长抑素。 2.3 内镜治疗:内镜治疗的有效方法包括溃疡内注入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加1%polidocanoL(硬化剂)、乙醇等,或热探针烧烙术,单电极电烙术或YAG激光。第一次治疗失败后,常可重复一次,增加成功率[1]。 2.4 应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如是肝硬化门脉高压致食管静脉破裂引起的出血,患者除应用止血药治疗外,必要时应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插管时应向患者解释置放气囊导管是抢救生命的紧急措施,以取得患者密切配合,争取时间,配合医生尽快插管成功,以起到止血的作用。 3 加强观察 3.1 正确估计失血量:一般大便潜血阳性提示每日出血量在5~10ml;柏油样大便

护理_学综述论文范文

姓名:学校:

深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和护理 [ ] 【摘要】深静脉置管以其操作简便、保留时间长、输液种类广泛、导管弹性好、是一条安全、可靠的血管通路等优点,在输液、输血、血液透析、胃肠外营养支持、中心静脉压监控及危重患者的抢救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护理也有了较大的进展。 【关键词】临床应用、并发症及护理 临床应用 1.用于重症抢救或大手术患者此类患者,治疗时间长、输液量大、使用药物种类多,3-5天血管即变硬成条索状,点滴不畅。深静脉血流量大、药液很快被稀释,避免了药液对血管的刺激而至的静脉炎,且液体滴入顺畅。金永红等报[1]告用深静脉置管监测中心静脉压或股静脉压力,对于判断慢性右心功能不全和血容量不足提供可靠依据;马龙等[2]采用深静脉置管直接注入大量液体进入血循环,满足长期静脉输液、静脉高营养的治疗需求。 2.作为血液透析的通路林晓燕[3]使用永久性中心静脉置管,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置管管腔的无菌和皮肤隧道开口的清洁干燥,可使其保留时间延长,加上永久性中心静脉置管血流量大、不增加心脏额外负担等优点,对于心肺功能不全、糖尿病、过度肥胖等难以耐受内瘘或内瘘失败者有很大的优势;黄新武用[4]深静脉留置套管针取代近年采用Quinton-mahurlar双腔导管,留置深静脉进

行血液透析,血流量充分,取材方便,无血流动力学紊乱,不易发生堵管、血肿及感染,且拔管易止血,可反复使用,是紧急血液透析时较好的选择。 3.用于癌症化疗肿瘤患者由于反复化疗、长期输液、静脉高营养,反复穿刺易造成血管损伤,导致药物外渗、静脉穿刺困难、静脉炎。段小芳等[5]对25例肿瘤患者行PICC穿刺置管,为肿瘤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治疗途径,保证了化疗全过程的顺利进行;邱萍等[6]采用经锁骨下路径中心静脉置管,感染率1.8%,低于以往报道23.6%. 4.用于各种引流留置导管质地柔软、组织兼容性好、刺激性小、操作简单、可减轻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痛苦,亦可根据病情控制引流速度,并可多次腔内直接给药[7]。王翔等[8]以类似改良的Seldinger法穿刺,留置钢丝,循导丝置入16G深静脉留置导管约15cm,退出导丝。认为此方法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导管纤细、柔软,刺激性小,即使碰到心肌,也不会损伤心肌,不会引起心律失常,并能及时排除心包积液。黄新武[9]采用深静脉留置管做胸腔闭式引流。方法简便,血管损伤小,导管弹性好,患者改变体位或离床活动不引起起疼痛,不影响引流。解志贤等[10]报道,应用静脉留置针为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放水,治疗效果较满意。 5.用于静脉高价营养深静脉置管与周围静脉穿刺比较,具有留置时间长、输注速度快、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等优点,可适用于无法从胃肠道吸取食物者或大量液体丢失需要补充高浓度葡萄糖、氨

护理毕业论文范文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Array学校名称 姓名 学号 专业 教育层次 入学时间 指导教师 写作提纲 一、临床资料 1、糖尿病患者150例 2、并发症 二、护理 1、心理护理 2、饮食护理 3、运动疗法能促进糖的氧化利用 4、健康教育定期开展糖尿病足知识讲座 5、预防和控制感染保持足部清洁卫生 6、局部护理 7、皮肤护理 三、药物指导及护理 1、降糖药

2、胰岛素 四、注意事项 1、识别糖尿病足的先兆症状 2、了解糖尿病足的诱发因素 3、温水洗脚后用软布吸干,认真检查足部 4、保持皮肤完整 五、讨论 六、小结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总结分析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经验。结果护理指导贯穿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始终,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通过临床护理指导可以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坚持科学地、系统的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护理;临床护理对策 老年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是内分泌代谢疾病,治疗目的是控制血糖、纠正代谢紊乱、防止并发症,延长患者生命。我们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指导,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 1、本组为2007年8月至2010年4月我科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50例,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42例,女108例;年龄60—86岁;病程1—3O年。空腹血糖(10.8 4-3.61)mmol/L,餐后血糖(16.6 4-2.8)mmol/L,全部病例均符

合糖尿病诊断标准。患者可表现为多尿、烦渴、多饮、体重下降;善饮、多食;消瘦、疲乏;皮肤瘙痒;四肢酸痛、麻木、腰痛;性欲减退、阳痿不育、月经失调、视力模糊等。1997年WHO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及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第一届糖尿病足学术会议制定的糖尿病足诊断标准。其中男52例,女98例。年龄48—86岁;糖尿病病程3—30年。 2、并发症: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可遍及全身各器官,主要有:心血管病变、肾脏病变、神经病变、眼部病变、皮肤病变、感染等。 二、护理 1、心理护理烦躁抑郁的不良情绪可引起体内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应激性激素的分泌增高,进一步引起血糖升高,从而加重病情,不利于患者足部的肉芽生长,护士应关心体贴患者,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心理护理老年糖尿病并发症多,往往因病程长,用药多而出现忧虑、抑郁心理,易产生消极情绪,有时拒绝服药不配合治疗。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说明控制血糖对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性,帮助患者充分认识糖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诱发因素等。耐心向患者说明糖尿病只要坚持治疗,合理控制饮食,就可以控制病情的发展,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糖尿病足的基本知识,包括糖尿病的预防知识,怎样避免足部损伤及足部伤VI的处理,说明糖尿病足的严重性,强调绝对戒烟,积极治疗糖尿病,严格控制血糖。采取控制饮食,应用胰岛素及降糖药物,每月检测血糖变化以便调整药物用量。同时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使患者的情绪乐观、开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饮食护理多数老年患者摄人肉、鱼、蛋、食油较多,从而导致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等,故应控制脂肪胆固醇的摄入量。注意补充维生素、钙和铁,增加磷的摄人,其可提高红细胞释放氧的能力,防止微血管病变的发生。指

护理_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 . .专业. .专注. XX大学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现代护士心理应激与对策初探专业:护理学 姓名: 学号: 教学点: 联系方式:

现代护士心理应激与对策初探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心理应激状况和防御方式的特点。方法采用随机问卷调查方式,选取市 第一人民医院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问卷采集150例,采集信息包含护士对工作满意度、是否存在执业伤害、身心健康状态及是否存在心理困扰,医疗纠纷的发生情况。结果38%受访者对工作现状不满意,76%的受访者感觉工作压力大,74.6%的受访者曾遭遇职业伤害,存在心理困扰的占到受访者的79.3%,44%的受试者曾遭遇过医疗纠纷。结论护理人员存在心理应激状况不容忽视,提高护士自身素质、业务水平及其心理应激能力,采用多种现代方式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改善护患关系,是减少护患纠纷和减轻护士心理应激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护患纠纷;护士心理应激;应变对策 Psychological Stress of Modern nurses and Countermeasures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sychological stress in nurs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fensive mode.Methods Using Random questionnaire, select 150nurses in NO.1 People's Hospital of Xuzhou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questionnaire includes nurse job satisfaction, whether existing practice injurie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status, and the existence of psychological distress, medical disputes situation.Results 38% of respondents were not satisfied with the status of work. 76% of respondents felt the work pressure is very large.74.6% of the respondents hassuffered occupational injuries. There is a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ccounted for 79.3% of the respondents. 44 % of subjects has suffered medical disputes.Conclusion Psychological stress in nurses can not be ignore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es, business level and the ability to copepsychological stress is very important. Using a variety of modern ways to enhance communication with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to improve the nurse-patient relationship, is the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to reduce and mitigate the nurse psychological stress. Key words:Nursing disputes, nurses psychological stress,contingency measures 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医学模式也随之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医疗服务行业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医护人员需要面对来自患方、医院、社会等方面各种各样的压力[1]。护士——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医患关系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伴随医学科学发展和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整个社会对护士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士需要承受的压力也随之增加,日渐成为一种职业性危险[2]。近年来,优质护理工程有提到:创建优质护理示病房,可强化基础质量,提升从整体上护理质量与水平,达到让患者满意、医院满意、社会满意的良好局面。因此,深入了解护士面临着怎样的压力,医患纠纷对护理人员的心理有多大的影响,管理工作者能够做些什么应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对护理人员心理应激状况和防御方式的特点进行针对性探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