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基于对历史经验与现实机遇及挑战的深刻洞察,是全面提高我国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发展仍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民经济实现了长期、持续、快速、平稳增长,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

迈上一个大台阶,应对经济转型、社会转型、自然风险、外部风险的能力极大提高,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根本原因就在于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兴国之要。

在欣喜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只有牢固坚持已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面提升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才能更加有效地解决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更加坚定人民群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更加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生命力与吸引力,更加增强全国各族人民做为中国人的尊严和荣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环顾当今我国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格局,国际形势复杂多变,面临的国际战略环境和周边安全环境趋于严峻;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更加繁重艰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加,协调国际国内

两个大局的难度加大。但和平、合作、发展仍然是世界主流,世界经济政治的深刻变化与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保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具备更多有利条件。改革开放30多年的持续发展,我国综合国力、体制效力、参与全球治理能力明显提升,经济增长的空间与潜力巨大。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把握战略机遇期,扭住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这既是过往我国取得辉煌成就的基本经验,也是未来发展应遵循的一个基本要求。只要我们毫不动摇地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顽强奋斗、不懈努力,就一定能够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2.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坚持发展。而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这一论断,是我国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理论实践的总结,是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的迫切要求;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唯

物辩证法的科学判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进一步丰富,对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坚持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的核心价值。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题,它体现了科学历史观与合理价值观的统一。发展是硬道理,发展的基础是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要素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其中最重要、最活跃的是掌握生产工具和生产技能的劳动者。如果我们只是从物的角度看待生产力,离开了人来看待生产力,必然导致生产方式上的以物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必须把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相结合,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这就要求我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发展是一个比经济增长更宽阔内涵的概念,是一个近似现代化的概念。发展的内涵除了经济增长外,它还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增长与环境的协调。坚持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

就是要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地永续发展。

坚持把统筹兼顾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认为,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准确地把握和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人类社会推向前进。当今我国在经济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进一步发展的困难与问题还大量存在,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平衡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只有坚持统筹兼顾的发展,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有和谐相处的局面。

3.准确把握推动科学发展的主题主线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把它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这是执政党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和深化理论认识的结果,也是面向现代化的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重大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和世界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诸多长期积累、制约全局的矛盾和问题也日益突出。这些问题和矛盾背后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落后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的滞后。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包括生产力发展途径与方式的转变,又包括社经济、社会、环境关系的调整。改革的不断深入,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客观上需要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结合和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层面,立足当前、面向未来调整与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实现国民经济协调平衡可持续发展,这必然要求我们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发展理念决定发展方式,发展方式决定发展质量。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

内在要求和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新特征。反映了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发展价值与目标。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一场深刻变革,是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的转变,必须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做到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更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才能不断破解发展难题,才能应对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各种挑战,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八报告指出,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全面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1.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我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提升了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但也面临诸多严重制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的因素。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步伐,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

我国人均资源、能源拥有量较少,供应严重不足,生态环境脆弱,客观上要求我国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然而我国经济增长中资源、能源的需求与消耗总量较大,资源和能源密集型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相当大的比重、环境污染与生态失衡严重。

资源、能源的需求与消耗总量较大。据世界银行统计,2008年,我国钢铁、铜、镍、铝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分别占世界总消费量的48%、33%、28%和24%;石油消费量居世界第二位,占世界总消费量的10%。据国际能源署统计,2009年我国能源消费量居世界第一位,占世界消费总量的17%,略高于美国。我国生产占世界不到9%的GDP总量,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单位GDP资源和能源消耗强度大。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统计,2007年我国单位GDP能耗相当于世界平均的2.7倍,美国的3.3倍,

日本和德国的5.5倍。

高耗能产业比重过高。资源和能源消耗量大,与我国现阶段以资源和能源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结构有重要关系。据科技日报2010年12月26报道,2009年,我国高耗能产业的产量过高,钢材产量6.96亿吨,超过世界产量50%;水泥产量16.3亿吨,占世界份额50%;电解铝产量将近1300万吨,占世界份额的60%;煤炭产量30多亿吨,占世界份额近50%;化肥产量6600万吨,占世界份额35%;塑料产量4479.3万吨,占世界份额近50%;玻璃产量5.7亿重量箱,占世界份额50%。终端产品方面,汽车占世界份额25%;造船占世界份额34.8%,新接订单占世界份额60%;微机产量1.8亿台,占世界份额60%;彩电产量近1亿台,占世界份额48%;冰箱产量近6000万台,占世界份额60%;空调产量8000多万台,占世界份额70%;洗衣机产量近5000万台,占世界份额40%;手机产量6亿多部,占世界份额50%。

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严重。资源、能源的大量消耗,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统计,2008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第一,占世界总排放量的21.5%;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相当于世界平均的3.5倍,美国的4.8倍,德国的7.6倍,日本的8.2倍。居住环境不容乐观。据世界

银行统计,我国空气中颗粒物含量相当于世界平均的1.5倍,日本的2.5倍,美国的3.4倍;森林覆盖率为22%,低于世界30.3%的平均水平,美国和日本则达33%和68%。近年来,气候变化异常,各种自然灾害频发,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据美国国外救灾办公室和疫情研究中心估计,2009年,我国受自然灾害影响的人数居世界之首,损失达55.3亿美元,占世界总额的13%。资源、能源的大量消耗,污染物排放规模很大,部分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接近极限,生态破坏十分严重。环境保护部2011年6月3日发布的201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指出,我国部分环境质量指标持续好转,但环境总体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公报显示:全国地表水污染依然较重。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和辽河等七大水系总体为轻度污染,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依然突出,在监测营养状态的26个湖泊(水库)中,富营养化状态的占42.3%。全国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部分城市空气污染仍较重。全国开展酸雨监测的494个城市(县)中,出现酸雨的城市249个,占50.4%,酸雨程度严重或较重(降水年均pH值小于5.0)的城市有107个,占21.6%。公报同时显示,全国部分生态系统功能有所改善,但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依然突出。生物多样性下降趋势尚未得到有效

遏制,遗传资源不断丧失和流失。此外,我国农村环境问题日益显现,农业源污染物排放总量较大,局部地区形势有所好转,但总体形势仍十分严峻。

(2)经济结构不合理

在需求结构上,经济增长以投资和出口拉动为主,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较弱,消费水平相对较低,表现出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处于高速发展和追赶阶段的明显特征。2000年至2010年,我国居民最终消费支出年均增长率为11.26%,而同期名义GDP增长率则为14.85%。居民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从2000年的46.4%下降到2010年的33.8%,低于世界60%的平均水平。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显示,2000年,中国的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产净增加+存货净增加)占当年GDP比重为35.3%,当年GDP的增速为8%;在经过了10年间不断的投资之后,2010年,中国的资本形成总额占当年GDP的比重已经高达49.3%,而同年GDP的增速也不过为10.3%。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4%,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占GDP比重远远高于世界20%的平均水平。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边际拉动效用较10年前大幅下降。经济发展对海外市场的依赖较大,对外贸易占GDP比重较高。1980—2008年,我国外贸依存度也从12.5%

提高到59.2%,同期,世界平均外贸依存度由34.87%提高到53.3%。

在产业结构上,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比重大,第三产业发展薄弱。2010年,我国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6.8%,高于世界28%的平均水平,而第三产业占比为43%,低于世界69%的平均水平。这反映了我国经济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高科技和高附加值的含量相对较低,在国际产业分工链上处于低端位置。

在进出口结构上,加工贸易、资源性和高耗能产品出口所占比重较高,尽管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所占份额较大,但从中所得的收益相对较小,而且是以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污染环境为代价。

在城乡结构上,具有明显的二元特征,城市化率相对较低,城乡之间收入水平、生活环境、基础设施差距较大。农村居民安全饮用水和卫生设施均不如城镇居民,生活条件相对较差。2010年,我国城镇人口比重为47.5%,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达到51.3%,略高于世界50%的平均水平。庞大的农村人口规模给经济发展形成较大的就业压力。

经济发展水平低,且地区差别较大,贫困人口较多。据世界银行统计,2009年我国人均GDP为3744美元,居世界第106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