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女娲补天》设计

三年级下册语文《女娲补天》设计
三年级下册语文《女娲补天》设计

三年级下册语文《女娲补天》设计

女娲补天是中国上古神话之一,创世女神女娲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以下是为大家推荐关于小学三年级的下册《女娲补天》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通过检查、交流、自主发现、汉字演变过程、填表等方式正确读写“塌下、露出、燃烧、熊熊大火、轰隆隆、围困、挣扎、窟窿、冶炼”等生字新词。

2.通过自主阅读发现的神奇,并能读出神奇,展开想象品味神奇。

3.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抓关键词复述故事的基础上,学会另一种复述故事的本领:从画面的几个方面把故事讲清楚,讲生动。

4.借助动画短片的切入,关于“天榻”不同传说及《共工触山》故事的补充,引领孩子更深一层感受中国的魅力,

一、走进故事,感受神奇

1.揭题,扣题眼“补天”,读出神奇。

请看老师写课题。边板边说:女娲是神话传说中的创世女神,所以娲字是女字旁。谁来读读故事的题目?你从哪读出了神奇?能说得再清楚一点吗?谁也把这种神奇读出来?大家一起把神奇的感觉读出来。

2.课前都预习过课文,老师先来检查你们的预习情况,拿出学习单,词语都会读了吗?那我就来抽查几个同学:

(1)熊熊大火、零零星星、轰隆隆

抽查读,齐读。发现这语分别是:AABC AABB ABB的式词语。(课件出示)像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平时要多去发现、多多积累。

(2)燃烧、围困、挣扎、窟窿

看第二组词语,抽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出示:我发现这组词语都是由偏旁相同的字组成。你们发现的跟他一样吗?还有呢,这些词语里还藏着一个秘密。看谁能够找到。这些偏旁跟他们的词语有什么联系呢?举一个例子说说看,“围困”,被包围住了,困在里边出不去,所以这是一个全包围结构。真是一个新的发现,一起读一读积累下来。“窟窿”是穴宝盖,就是跟洞穴有关。

(3)寻找、熄灭、露出、冶炼

请看第三组词语。抽查一组,这组词语的秘密又藏在哪里呢?我发现这组词语由意思相近的字组成。这么难的问题都被你们解决了,真了不起。一起读。

看到“冶”这个字,你马上想到哪个字?“治”。谁能把它们区分开来?看着这个词的偏旁,你觉得它应该和什么有关系?猜猜看。大胆猜。

老师借助汉字演变讲解:咱们来看一看古人造的“冶”字,底下的是火,上面两横代表的是金属,把金属放在火上烧,融化成液体,就是冶炼。右边的这个部分是刀,代表兵器,表示冶炼之后可以做成兵器。后来呀,由于冶炼技术的不断先进,做出来的用具也越来越丰富,“冶”字就演变成今天这个样子了。

3.整体读课文。

古人造字多有意思,女娲补天的故事也同样充满了神奇的色彩,翻开语文书130页,发出声音读课文,在预习的基础上,读得更加通顺,把你感觉很神奇的语句多读几遍。

4.学生汇报。

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了神奇?挑选一处读给大家听听。说说你的理由。你为什么觉得神奇?你觉得神在哪?

5.出示四句“神奇”的。

(1)自由读,读得更加通顺流畅。

(2)请四个同学来读,读正确。

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

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场雨,把天火熄灭。又造了船,好救出挣扎在洪水中的人们。

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3)我们似乎对文章的内容更清楚了,玩个小,老师吧四个句子的顺序打乱,你们来给排排队。

(4)学生说序号。

(5)同学们,故事就是按照这样一步步发展下来的,次序可不能乱。而这个个步骤,人们给了个好听的名字,叫——情节。

(6)谁能用几个词来概括一下这些情节呢?生讨论、交流:板书。

(7)这个故事的情节多么神奇有趣,人们的想象多么大胆,一起读。

二、学讲故事,品味神奇

(一)学讲故事开头。

过渡: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神话故事是我们中华的瑰宝,是靠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口耳相传流传下来的。作为中国的孩子,我们不仅要多读神话,更要讲神话故事。我们今天就来学讲这个故事。

1.动画引入。

你们听,远古的声音传来了。(出示动画)

刚才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用一个词来说。

出示句子,点红关键词: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大地上到处是欢歌笑语,人们一直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

把你们刚才看到的画面讲好,

2.先练一练。

3.指名讲,欣赏评价。

这是你讲述的,谁还想讲?还有吗?

你们更欣赏谁的讲述?说说你的理由。

4.概括方法。

根据发言,贴板书:抓关键词展开想象融入情感

5. 用上这个方法,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够讲好,谁再来讲?(我注意到你的表情,脸上都是带着笑的)

6.齐说。我们大家一起带着这样的心情说。

(二)练讲故事的起因“天塌地裂”的语段。

1.可是有一天,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出示引读:

人们再也不能欢歌笑语,再也不能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发生了什么事?你说,你说,你说,你说。

2.默读课文第一小节,找到这些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来。

3.根据学习单,学生自主学习发现:

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这可怕的画面的,请根据学习单默读这个片段,完成练习。提示学生握笔姿势,提醒把字写正确,写端正。

4.汇报,交流。(引导用上动作词)

5.出示、校对。

6.读这些关键词,你的脑海中仿佛看到哪些画面?

让学生说,老师评价:多可怕呀!太可怕了!真是让人难以置信。出示图片,你们看!

7.朗读。

(1)出示重点语段,把你们刚才看到的画面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教师随时进行朗读指导,读出画面。

最新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堂堂清训练题

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堂堂清训练题 Unit1 Welcome back to school 第一课时 一、情景选择。 1、班里来了一名新同学,你应该说:_________ A. Welcome. B. Thank you. C. Oh ,no. 2、早上,你的同学对你说:“Good morning ”你会说:______ A. Good evening. B. Good morning. C .Good afternoon. 3你想介绍自己是从加拿大来的,你应该说:_________ A. I'm from Canada. B. I'm China. C .My name is China. 二、我是小小翻译家。 ( ) 1. 同学们! A. Boy and girl! B. Boys and girls! ( ) 2. 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位新朋友! A. I have a new friend ! B. we have two new friends today ! ( ) 3.我是艾米,我来自英国。 A. I'm Amy. I'm from USA. B. I'm Amy. I'm from UK. ( ) 4. 你呢? A. What about ? B. What about you? 三、Choose the right answer. (选择填空。) ()(1)Hi! I’m _______. A. Zhang Peng B. zhang peng ()(2)Hello! I’m _______ the UK. A. to B. from ()(3)We have two new _______ today. A. friend B. friends ()(4)I have _______ friend. A. a B. an 第二课时 一、我能找到好朋友(把句子编号填入适当的括号内)。 ( ) ( ) ( ) ( ) A. Zhang Pang : I'm from China. B. Amy: I'm from the USA. C. Mike: I'm from Canada. D. Sarah: I'm from the UK. 二、我来选 ()https://www.360docs.net/doc/d816325683.html,A A. 美国 B. 英国 C. 中国 ( ) 2. new A. 好的 B. 新的 C. 旧的 ( ) 3. student A. 朋友 B. 学生 C. 教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日积月累

RJ三年级语文下册日积月累 第一单元 1.数量词 一支歌曲一阵微风一身羽毛一眼清泉一束金光一幅画面一串珍珠一对翅膀 2.积累词语 描写花草的:群芳吐艳姹紫嫣红落英缤纷郁郁葱葱 描写日月的:喷薄欲出旭日东升夕阳西下皓月当空 描写山峦的:崇山峻岭悬崖峭壁层峦叠翠苍翠欲滴 第二单元 1.反义词 清—(浊)廉—(贪)正—(偏)罪—(功)善—(恶)罚—(奖)懒—(勤)优—(劣)2.背诵、默写并理解诗句的意思,知道作者是谁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王维) 漠漠水田飞白鹭,隐隐夏木转黄鹂。(王维)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王建)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杜甫)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 第三单元 1.要求会背、会写: 绳在细处断,冰在薄处裂。 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 莫看江面平如镜,要看水底万丈深。 花盆里长不出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2.理解句子的意思 (1)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昨天过去了,就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小孩长大了,就再也回不到童年了。时间一去不复返。“所有”和“永远”在句中的作用是:强调时间的宝贵。 (2)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时间过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当一天过去后,这一天发生的所有事情都成为过去。虽然明天太阳还会照常升起,但这个太阳却是新的一天的太阳。 (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强调了时间的宝贵。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比喻时间飞快,突出时间的宝贵。 第四单元 1.关于时间的格言: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花有重开日,人玩再少年。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 博览群书孜孜不倦勤学好问学而不厌 坚持不懈业精于勤专心致志聚精会神 废寝忘食竭尽全力锲而不舍脚踏实地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本单元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专题,采用“三精带一略”的形式构建,选编了精读课文《燕子》《古诗两首》《荷花》,略读课文《珍珠泉》,一个语文园地。自然景物旖旎绚。 教学目标:掌握要求认识和会写的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两首古诗。培养学生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段,体会燕子的可爱、荷花淀美丽和生机勃勃的春天的景色。 教学时数: 1、燕子——3课时 2、古诗两首——3课时 3、荷花——2课时 4、珍珠泉——1课时 5、语文园地——5课时 1、燕子 目的要求: 1、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的景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3、学会本科生字、新词,运用图文集合的方法,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段,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的景色。教学难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教具学具:教学挂图、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默读“导读”部分,了解本组教材的内容和要求。 二、指导学生看图 1、出示“燕子”图让学生说说燕子的形状。 2、出示插图,看图并引导叙述图意。 ①按由近到远的顺序观察春天的景色。 ②观察近处空中的燕子。 ③观察远处落在电线上的燕子。 四、检查预习: 1、默读课文,说说燕子是什么样子的,燕子飞行时有什么特点。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五、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1、理解第一自然段 (1)、默读思考:用不同符号分别划出描写燕子的外形特点和燕子的性情特点的句子。 (2)、讨论解答。 (3)、练习背诵。 2、理解第二自然段 (1)看图说说春天的特征 春天的柳树有什么特点 理解“聚拢”、“像赶集似的”,体会写法。 想想“光彩夺目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2)理解“生机”和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感情朗读,想象画面。 练习背诵 3、图文对照理解3-4自然段 出示画面 ①、理解第3自然段

三年级语文下册《女娲补天》教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女娲补天》教案 《女娲补天》通过一个优美的神话故事,告诉我们为了人类的生存,不顾辛劳,不怕凶险,不停地工作,为人类造福的故事,学习女娲无私奉献的精神。以下是由出guo为大家精心的“四年级语文下册《女娲补天》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女娲补天、洪水、围困、云霞"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受到课文中思想感情的熏陶。 3.知道女娲为什么要补天以及补天的过程,能复述"补天"的过程。 4.能体会女娲急他人之所急、救民于水火的精神,并对阅读古代神话故事产生兴趣。 了解女娲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补天的过程。 体会女娲的勇敢精神和乐于助人的品德,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 想象力。 教师准备:有关教学挂图或《女娲补天》动画片片断;搜集有关地震、暴雨、洪水、狂风等灾害性气候的录像资料。 学生准备:读通课文,读准、读熟生字新词。 2课时

课前先检查预习生字词的情况。给学生一定的准备时间,自己先练读,再同桌互相指认教师用生字卡片进行检查和强化某些字的字形辨认和正音。如"塌(踏)、冈(岗)、纯(不读qon)、冶(治)"等等。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女娲补天》(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看到这个字一一"女娲"的"娲",你们联想到哪些与它字形相近的字呢?……(反馈,教师把学生说出的形近字有选择地写到黑板上,提醒学生注意区别字形和读音,并组词读一读。) 同学们预习课文后知道,这是我国古代一个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板书:古代神话故事)。同学们知道吗?"神话故事"是不是生活中或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呢?一一对,神话故事是人们想象出来的。那么人们又为什么会有这些想象呢?我们学习课文时可以进一步来思考。 1.当你们看到课题、阅读课文时,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大家可以提出来,我们共同探讨。(学生质疑,教师适当归纳、有选择地板书。设计质疑:(1)女娲是谁呢?(2)女娲为什么要补天呢?(3)有浅有女娲这个人呢?(4)女娲怎么补天呢?) 2.刚才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问题,像"女娲为什么要补天"、"女娲怎样补天"等问题,我们在阅读中都会弄懂的。 1.提出阅读要求。可用投影或小黑板提出以下要求:(1)在课文中找到写女娲补天原因的句子,请用横线画出来,在课文旁边的空白处写上"补天的原因";(2)课题叫"女娲补天",那么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补天"过程的?请用"l|"标明起止。)

最新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精品版

2020年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精品版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 1、燕子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等22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燕子的可爱以及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生动的方法。教学准备: 课前让学生注意观察身边春天的景物,想想你了解的春天是什么样的;搜集有关春天的图片(特别是有关燕子的资料),诵读歌颂春天的诗歌和文章。 教学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资料交流导入课题;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文章脉络;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学习7个生字) 一、交流“我知道的春天”,导入课题 1、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春天的图片并用优美词句描述给大家听。

2、师小结导入:从同学们介绍的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我们感受到春天已经来临了,特别是小燕子,更是给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气,把春光点缀得更加美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篇课文《燕子》。(出示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文章脉络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 (1) 读准字音:开火车读个个过关。 (2) 讨论识记难记的生字、不懂的词语。 (3) 出示生字词集体点拨:“俏”读“qiào”,要和“悄”区别读音和字形。“拂”的读音是“fú”,不要错读成“fó”。“掠”是撮口音。 3、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燕子的? 4、集体交流。(按由近及远的观察顺序来描写)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段话写什么?(燕子的外形特点) 2、你想怎么读这段话?为什么?试着读读。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 机灵的小燕子。“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凑成小燕子”是小燕子外形的勾勒,“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突出活泼机灵的燕子的特点。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小燕子的活泼可爱。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精选考试类应用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各科教案类文档,如需要请下载。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目录

1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融、燕”等7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2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 教学重点: 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教学难点: 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课程: 第一课时 1、古诗三首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感受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和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3、借助此诗的学习,初步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学习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感受诗人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教学理念 1、遵循古诗的教学规律,以读促学。 2、把握古诗的特点,因材施教。

3、挖掘教学资源,拓展延伸学习内容。 4、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教学准备 挂图、苏轼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1、小黑板出示小知识。 课外知识积累: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等各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与南宋辛弃疾合称“苏辛”。 2、板书课题:惠崇《春江晚景》 3、出示惠崇《春江晚景》的教学挂图。 引导学生读懂诗题,指导学生观察教学挂图上的内容;让学生知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苏轼为北宋名僧惠崇所作之画《春江晚景》而题诗,写的是江南初春的景象。 二、初读古诗 1、小黑板出示自学提示(一) ①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②能认识“蒌蒿”二字,正确书写“崇”、“轼”二字。 2、学生自学。 3、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相机出示教学挂图)。 ①识字“蒌蒿”、“崇”、“轼” ②指多名学生读诗,集体评价,用“/”画出诗中停顿的地方,再齐读。

小学三年级语文《女娲补天》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女娲补天》原文、知识点及教 案 女娲难过极了。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场雨,把天火熄(xī)灭。又造了船,好救出挣扎在洪水中的人们。 不久,天火熄灭了,洪水中的人们被救上来了。可是,天上的大窟窿还在喷火。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她跑到山上,去寻找补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力气。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块。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yě)炼(liàn)。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现在,人们常常看见天边五彩的云霞,传说那就是女娲补天的地方。 词:幸福、挣(zhēng)扎、熄(xī)灭、冶(yě)炼(liàn)、窟窿、云霞、女娲补天重点句子: 1、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大地上到处是欢歌笑语,人们一直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不知过了多少年,一天夜里,女娲突然被一阵“轰隆隆”的巨大响声震醒了,她急忙起床,跑到外面一看,天哪,太可怕了! 2、女娲难过极了。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场雨,把天火熄(xī)灭。又造了船,好救出挣扎在洪水中的人们。 3、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yě)炼(liàn)。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4、现在,人们常常看见天边五彩的云霞,传说那就是女娲补天的地方。 1、认识“塌、挣”等5个生字,会写“隆、塌”等13个字,正确读写“创造、轰隆隆”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会女娲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词语归类

三下语文知识集萃一、二单元 △词语搭配 蒙蒙的细雨蓝蓝的天空乌黑光亮的羽毛俊俏轻快的翅膀增添生机谱成赞歌一阵清香一朵荷花一幅画 一片花瓣一首歌曲一身羽毛一眼清泉一对翅膀一束金光一串珍珠展开花瓣露出莲蓬闻到清香△词语积累 1带有“春”的词语:春风化雨春风得意春华秋实春色满园春意盎然满面春风阳春白雪雨后春笋春兰秋菊春花秋月2带有“花”的词语:花容月貌鸟语花香花团锦簇百花齐放昙花一现落花流水奇花异草火树银花花红柳绿花枝招展△近义词 俊俏——俏丽聚拢——聚集生机——生气掠过——横过 光景——风景等闲——平常清香——芳香破裂——分裂 姿势——姿态仿佛——好像裁——剪似——像 △反义词 偶尔——经常增添——减少俊俏——丑陋机灵——笨拙快乐——痛苦微风——狂风细——粗新——旧 △词语搭配 橄榄色的头巾翠绿色的花纹浅绿色的外衣赤褐色的衬衫 舒适的列车特殊的客人冻僵的燕子美丽的村庄 锋利的斧头裸露的土地咆哮的洪水各式各样的工具

应有尽有的家具鸣声清脆羽毛美丽眼睛透亮 森林郁郁葱葱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 遇到麻烦濒临死亡寻找燕子冒着春寒盯着大雪踏着山路 △词语积累 1带有“鸟”的词语: 鸟语花香小鸟依人鸟枪换炮惊弓之鸟 笨鸟先飞鸟尽弓藏一石二鸟笼中之鸟百鸟朝凤 2形容天气情况的词语: 风和日丽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天寒地冻 烈日炎炎骄阳似火天高云淡雨过天晴一叶知秋鹅毛大雪3带有“雨”的词语: 暴风骤雨倾盆大雨春雨如油大雨滂沱风吹雨打风雨交加和风细雨狂风暴雨疾风暴雨春雨绵绵 △近义词 鲜艳——艳丽灵活——灵巧逃脱——逃跑注视——凝视透亮——光亮摇晃——摇动特殊——特别疲劳——疲倦寻找——搜寻展览——深蓝锋利——锐利裸露——暴露△反义词 灵活——迟钝喜欢——厌恶鲜艳——暗淡容易——困难陡峭——平缓舒适——难受坚硬——柔软特殊——普通减少——增加扩大——减少消失——出现裸露——遮盖

2020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 大全

2020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大全 班级:姓名:学号: 一、第一部基础题(每题6分共60分) 1、我会连线 2、修改病句。 3、我会填。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5、看拼音,写词语 6、填表

7、一比,再组词,你能从中发现什么呢? 8、写出下面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全称 9、组词。 10、选择关联词填空 无论……总是…… 只要……就…… 如果……就…… 不但……而且……

1.()每个人都种一棵树,那么祖国()会变得更加美丽。 2.()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那么蓬蓬勃勃。 3.我们少年儿童()要学习好,()要身体好。 4.()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怕它一天。 二、第二部分阅读理解(每题8分共计16) 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厚脸皮 听到“厚脸皮”这个名字,你们也许挺奇怪吧!什么是”厚脸皮”呢?“厚脸皮”是一种植物,在医药书中又叫”豆瓣三七”,叶子长得很厚,大约有一厘米。它叶面上有一层薄薄(báo bó)的皮,剥(bō bāo)开这层薄皮,便可看见嫩(nèn lèn)绿的叶肉,只要轻轻一挤,就会挤出许多绿色的汁水。 厚脸皮光长叶子,这一片叶子组合起来就像一朵朵绿色的花,好看极了。 厚脸皮的生命力很强。有一天,奶奶从别人家里要了一片厚脸皮的叶子,叫我把它插在花盆里。我好(hào hǎo)奇地问“叶子上面没有根,插在土里能活吗?”奶奶笑着说:“能活,能活。它能自己长根。”我半信半疑。过了好几天,它果然活了,还长出了新的叶子。新长出来的厚脸皮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绿光,好象在说:“现在你相信了吧!”有一次,快要考试了。我忙着复习功课,忘了给厚脸皮浇水。过了好几天,我才记得厚脸皮来,心想,它一定枯死了。可我走到凉台一看,惊呆了,厚脸皮不但没枯萎,反而长得更茂盛了。 厚脸皮的叶子能治烧伤。把它的外皮剥掉,将叶肉贴在烧伤的地方,就会有一种凉丝丝的感觉。有一次,妈妈单位的一位老伯伯被开水烫伤了,妈妈给他摘几片厚脸皮的叶子。过了几天,老伯伯的伤好了。他说:“这厚脸皮真见效。还有一片叶子我舍不得用,把它栽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女娲补天》课文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一:神话故事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神话故事吗?都读过哪些神话故事?这位女神认识 吗?(出示:女娲造人图片),相传,女娲创造了人类,大地上一片欢歌笑语。这就是女娲造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关于女娲的故事,跟老师写课题(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预设问题:女娲为什么补天?怎 样补天?用什么补?)那就带着这些问题读读课文吧!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感知大意 1要读通课文,少不了生字词的帮忙,谁来读 第一组:塌下露出围困挣扎(正音)带领大家读一遍。挣的另一个读音zheng,挣钱 第二组:轰隆隆熊熊大火零零星星(生齐读)仔细观察,这组词你有什么发现?能再说几个这样的词吗?(师评价) 第三组:燃烧熄灭冶炼(冶炼这个词你也读准了,带领大家读一遍),这组词都跟什么有关?知道冶炼在课文中指什么吗?(指女娲用神火把石头炼成很稠的液体)联系上下文,是理解词语的一个好方法。要想写好这个词,有什么好的建议吗?指导书写“冶炼”师范写,生书空,生仿写,提醒书写姿势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主要讲女娲为了救出灾难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事。师评价)

三、研读课文第一段,感受“可怕” 1、女娲为什么要补天呢?刚才有同学对这个问题提出质疑,请快速默读课文第一段,画出相关句子。 2生读句子,师相机出示“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3、请自由读读这段话,看看有哪些词跃入你的眼帘,让你感到触目惊心?生汇报,师点拨,然后提炼板书:塌燃烧围困挣扎。其实这些词也深深触动了老师的心。 4、有时一个字就是一幅画,一个词就是一个场景。看看燃烧二字的火字旁,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场景?(生描述大火燃烧的可怕场景,师点拨:大火可能烧着了——可能烧着了——还可能烧着了——) 5、灾难之前,人类的生活是怎样的?看看课文中的描写。生读句子,相机出示课文第一句话,描述:看,这就是人类的家园,你想到了哪些词?安居乐业、无忧无虑,是啊,人类的生活是那样的简单而幸福,带着你的感受读读这句话。 6、让我们回到残酷的现实,那么恬淡安逸的生活都在熊熊燃烧的大火中化为了灰烬,强烈的对比,此刻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生:难过、心痛)带着你的感受再读句子。(生个别读) 7大火在燃烧,洪水在咆哮,看看“围困”二字这严严实实的方框,看看“挣扎”二字的提手旁,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生描述)。师:可是大火吞噬着人们,洪水淹没了他们的头顶,淹没了这一双双求生

四年级语文下册 1-3单元堂堂清 练习题

长春版语文教材 四年级下册 1—1小蓝裙的故事(第一课时) 1、我是词语小能手。 chéng zhèn gòng xiàn zāng luàn xié tiáo shū lǐ()()()()() 2、调音专家,把正确读音写在括号里。 tiáo diào 调.动()调.解()低调.()协调.() jīn jìn 不禁.()禁.止()情不自禁.()禁.令() 3、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 (1)激发勉励。() (2)配合得适当。() (3)拿出物资、力量、经验等献给国家或公众。() (4)抑制不住,禁不住。() 4、读句子,并用带点的词写话。 一个下午的工夫,家里就焕然一新 ....了。 原来小女孩浑身脏兮兮的,与小蓝裙不很协调 ..。

1—1小蓝裙的故事(第二课时)、 1、这篇文章是按()顺序来写的。 A、时间 B、空间 C、事情发展的顺序 2、把文中“不协调”的句子按顺序排列并回答问题 ()第二天爸爸上班时,看到家里的庭院杂草丛生,与屋里的环境很不协调。()小女孩浑身脏兮兮的,与小蓝裙不很协调。 ()邻居们看到了这样的房子,不禁对自己住的地方也感到不对劲儿了。 ()家里也脏兮兮的一团糟,与穿着小蓝裙的漂亮女儿不协调。 读文中这四个“不协调”有什么不同? 3、当你看到小蓝裙带来的一系列的变化,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4、写一写你身边不协调的事吧! 1—2渡河少年(第一课时) 1、一锤定音,选择正确的读音圈一圈。 停泊.(bó bǒ)竹篙.(hāo gāo)缆.线(lǎn xiàn) 奇葩.(bā pā)倔.强(jué juè)锦.缎(jǐn jīn) 2、孪生兄弟辨长相,比一比,再组成词。 渡()尚()绵()滑() 度()裳()锦()猾() 3、说文解字,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奇葩.: A、奇丽 B、花 C、伤疤 蹙.眉: A、紧迫 B、皱,收缩 C、生气 擎.起: A、往上托;举 B、用手拿着 C、高 4、按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并说说每部分的大概意思。第一段:(第到自然段)

最新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 全册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 1、燕子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等22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燕子的可爱以及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生动的方法。教学准备: 课前让学生注意观察身边春天的景物,想想你了解的春天是什么样的;搜集有关春天的图片(特别是有关燕子的资料),诵读歌颂春天的诗歌和文章。 教学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资料交流导入课题;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文章脉络;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学习7个生字) 一、交流“我知道的春天”,导入课题 1、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春天的图片并用优美词句描述给大家听。

2、师小结导入:从同学们介绍的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我们感受到春天已经来临了,特别是小燕子,更是给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气,把春光点缀得更加美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篇课文《燕子》。(出示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文章脉络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 (1) 读准字音:开火车读个个过关。 (2) 讨论识记难记的生字、不懂的词语。 (3) 出示生字词集体点拨:“俏”读“qiào”,要和“悄”区别读音和字形。“拂”的读音是“fú”,不要错读成“fó”。“掠”是撮口音。 3、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燕子的? 4、集体交流。(按由近及远的观察顺序来描写)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段话写什么?(燕子的外形特点) 2、你想怎么读这段话?为什么?试着读读。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 机灵的小燕子。“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凑成小燕子”是小燕子外形的勾勒,“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突出活泼机灵的燕子的特点。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小燕子的活泼可爱。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精品]人教课标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 学设计 1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融、燕”等7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2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 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 【教学重点】 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教学难点】 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明确任务 1、导语导入:我们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美称的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的杜甫。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板书课题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学习《绝句》这首古诗。 3.补充绝句知识。绝句是诗歌的一种体裁,按照每句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设计意图:导语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绝句是诗歌体裁。】二、初读古诗,感受节奏

1.出示初读要求:(1)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相正音。 2.逐句朗读检查。课件出示“迟日”“泥融”“鸳鸯”等词语,并正音。 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4.齐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三、了解诗意,想象春景 1.杜甫的诗中有画,结合课本插图自读古诗,看看诗中画了什么?并展开想象。诗中有日、江山、春风、花草、泥、燕子、沙、鸳鸯。 2.用自己的话描述出诗中的画。师相机总结古诗的意思。 2.诗中不仅有美好的春色,还有气味呢? 诗中写到:迟日江山(),春风花草()。 3.美丽的春色吸引了许多小动物们。自学三、四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4 .诗句中小燕子在做什么?为什么飞来飞去?诗句中一对鸳鸯在做什么?为什么睡得这么香甜?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读诗想象、看课本插图并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诗的大意,感受诗中所写的春天的美景。从而产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四、当堂小结,鼓励背诵 引导学生根据诗意背诵并能当堂默写 第二课时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l.惠崇是北宋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简介诗人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二、自学自读,熟读诗句。 出示自学要求: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三、深入探究,了解诗意 1.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味。提醒学生注意停顿。(板书古诗并画出停顿) 2. 春江晚景这幅画描写的是哪个季节?你能从这首诗中找到春天的足迹吗?(桃花,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来。)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31 女娲补天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的勇敢、善良的品质,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词语“轰隆隆,塌下,燃烧,熊熊大火,挣扎,冶炼,金光四射,五彩云霞。” 2、过程与方法:了解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类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过程。能够复述故事并积累优美生动的词句,在阅读中感受故事的神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女娲勇敢、善良的品质以及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学习重点】 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学习难点】 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神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爱听神话故事吗?你们都读过哪些神话故事?说说看。 2、在我们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长河中,神话故事是一朵美丽的浪花。它语言优美,故事生动,感情丰富,寄托人民美好的愿望和追求,比如《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等,今天我们就让我们走进神话世界,感受女娲补天的神奇。 3、(板书课题)生跟着写。提示:娲、补的写法。3齐读题目《女娲补天》 4、引导学生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预设:(1)女娲是怎么补天的? (2)女娲为什么要补天?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你们提的问题很好的,现在就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走进课文,走进女娲。打开课文130页。 2、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塌下露出熄灭喷火燃烧围困挣扎缺少冶炼液体轰隆隆熊熊大火金光四射(生读,师纠正,多音字,容易读错的词语)

(2019年)三年级下册科学堂堂清检测题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一、我会填空 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直至死亡的过程。 2. 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但种子的里面是相同的,都有。 二、我知道对错 1.植物只能靠种子繁殖后代。() 2.植物的生命过程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三、我能说一说 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的结构特点。 2.种植我们的植物 一、我会填空 1.凤仙花的播种方法是。 2.选种要挑选的种子。 3.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研究的观察活动,要做好等工作 二、我知道对错 1.种子发芽需要充足的水分,所以种花时水浇得越多越好。() 2.什么样的种子都能发芽。() 3.播种的时候一定要深度适宜。() 三、我能写一写 你想选择哪种方式撰写植物生长的观察日记,试着写一写。 3.我们先看到了根 一、我会填空 1.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再。 2.植物的总是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 二、我知道对错 1. 种子发芽过程中,最先生长出来的就是植物小叶子。() 2. 给凤仙花浇水时,一般可以往凤仙花周围的土壤浇水。() 三、我能发现

通过“根吸收水分的实验”,你发现了根有什么作用? 4.种子变成了幼苗 一、我会填空 1.植物的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植物叶都是平展的,且在植株上是生长的,这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2.绿色植物中的能够利用光把和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 二、我知道对错 1.绿色植物的叶子交叉生长仅仅是因为这样生长比较美观。() 2.植物也和人一样会吸收空气中的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 3.光合作用的原理图如下: 阳光 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 三、我要搜集 1.植物的叶子为什么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 2.光合作用是由哪个国家的哪位科学家发现的? 5.茎越长越高 一、我会填空 植物的具有及运输的作用。植物的茎能将根吸收的 和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将绿叶制造的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二、我收集的资料库 1.凤仙花等植物的茎垂直地面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牵牛花的茎缠绕在其他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葡萄的茎攀缘在其他物体上生长,叫;红薯的茎平卧地面蔓延生长,叫。 2.任何植物的茎上都有,它是茎最本质的特征。 三、我能说一说 植物身体各部分的作用有什么作用?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全套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二学期语文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学生情况分析及改进提高措施: 这学期,学生进入了三年级第二学期的学习。从本班学生的情况来看,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在学习上,学生不仅具有了独立识字的能力,而且对于一些字形较简单的字,学生能够在仔细观察字形结构的基础上,做到正确书写。全体学生都可以独立阅读不同程度的文章,部分学生阅读兴趣浓厚,课外阅读总量甚至已经远远超出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大部分学生写作的兴趣浓厚,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语言文字表达活泼生动,富有童趣。但同时也有一些在学习上表现出畏难情绪的孩子,这些孩子家庭教育跟不上,课后的阅读面窄,无论是口头表达能力还是语言表达能力都较差。在这学期的教学中,除了引导大部分学生继续提高外,也要帮助后进生争取最大的进步。 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儿童步入小学就意味着从现实的双向对话进入一个较多的与文字符号单向独白的神奇世界。从此,阅读成了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实现这一跨越的成效如何,必将对他们日后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阅读习惯等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本学期在顺利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的基础上,跟上学期一样,把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做,并且加大力度。初步设想如下:

在日常的教学中,灵活处理教材,加强课内、课外的联系,努力创设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有趣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以课本作为桥梁,让学生尽可能地接触课外读物,努力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 根据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情感的激发、语言的感悟及创新意识和精神的培养”,竭力加强语文综合活动的开展,在活动中,让学生认识读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学生体会读书的趣味,享受读书的快乐。 每节语文课前,进行好书推荐活动,请学生介绍自己最近读到的好书,并简介书中内容。 灵活布置家庭作业,少做机械性的重复作业,将剩余时间留给学生,要求学生每天坚持读课外书20分钟,并做读书笔记(主要是摘抄或感想)凡是读过的书一定要留下读过的痕迹(不认识的字查字典为其加上拼音,不理解的词语做个问号,写得精彩处、重要处,划上波浪线) 定期抽查读书笔记,定期举行读书感悟交流会,对于一些不爱读书的学生,与家长沟通,请家长多买童话和故事情节紧张、有趣的书读,以便吸引孩子。 加强写作训练,使听说读写得到更加完美的统一。定期进行写作指导,结合阅读内容布置写作题目,使学生有计划,有方法的进行写作训练。结合开展的课题实验活动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小学三年级下册《女娲补天》课文及

小学三年级下册《女娲补天》课文及 教案 女娲难过极了。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场雨,把天火熄(xī)灭。又造了船,好救出挣扎在洪水中的人们。 好久,天火熄灭了,洪水中的人们被救上来了。可是,天上的大窟窿还在喷火。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她跑到山上,去寻找补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力气。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块。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yě)炼(liàn)。 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现在,人们常常看见天边五彩的云霞,传说那就是女娲补天的地方。 【教案】 预设目标: 1.会认“塌、挣、熄、冶、炼”五个生字,能正确认读“轰隆隆、塌下、露出、燃烧”等15个词语。 2学习用四字词语概括内容,仿写总分结构的片段,会用欢歌笑语说话。 3.有感情朗读第一段,.感受天塌下来的可怕,并在脑海中想象画面。 预设重点:“冶、炼”字形,.感受天塌下来的可怕。 预设难点:仿写总分结构的片段。 教学过程:

一、重温神话,导入新课 1、先做个小游戏,看图猜猜神话故事。(嫦娥奔月、盘古开天地、后羿射日、女娲造人)指名一生读女娲造人的故事。 2、我们今天要学的就是其中一个故事。指导看图:图上是谁?她在干什么?(板题:女娲补天)一起读一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根据学习提示的要求学习课文:解放读课文,遇到难读字、词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通顺。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自学成果。 (1)咱们来检查一下学习成果,先自己试试看。开火车领读词语。齐读两遍。 (2)“冶炼”这两个字简易写错,谁来给大家提个醒。 (3)谁来说一说,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三、现象比较,聚焦可怕 1、解放默读,初识可怕 (1)人类遇到了史无前例的大灾难,请在文中找到相关句子划下来。 “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2)解放读一读,指名两生读。你想象到了怎样的画面? 2、想象画面,感受可怕 让我们读读句子,想象这些可怕的场景: A“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1、2组

四年级语文下册 13单元堂堂清练习题(无答案) 长版

四年级语文下册 1-3单元堂堂清练习题(无答案)长春版 1—1小蓝裙的故事(第一课时) 1、我是词语小能手。 chéng zhèn gòng xiàn zāng luàn xié tiáo shū lǐ ()()()()() 2、调音专家,把正确读音写在括号里。 tiáo diào 调.动()调.解()低调.()协调.() jīn jìn 不禁.()禁.止()情不自禁.()禁.令() 3、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 (1)激发勉励。() (2)配合得适当。() (3)拿出物资、力量、经验等献给国家或公众。() (4)抑制不住,禁不住。() 4、读句子,并用带点的词写话。 一个下午的工夫,家里就焕然一新 ....了。 原来小女孩浑身脏兮兮的,与小蓝裙不很协调 ..。 1—1小蓝裙的故事(第二课时)、 1、这篇文章是按()顺序来写的。 A、时间 B、空间 C、事情发展的顺序 2、把文中“不协调”的句子按顺序排列并回答问题 ()第二天爸爸上班时,看到家里的庭院杂草丛生,与屋里的环境很不协调。 ()小女孩浑身脏兮兮的,与小蓝裙不很协调。 ()邻居们看到了这样的房子,不禁对自己住的地方也感到不对劲儿了。 ()家里也脏兮兮的一团糟,与穿着小蓝裙的漂亮女儿不协调。 读文中这四个“不协调”有什么不同?

3、当你看到小蓝裙带来的一系列的变化,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4、写一写你身边不协调的事吧! 1—2渡河少年(第一课时) 1、一锤定音,选择正确的读音圈一圈。 停泊.(bó bǒ)竹篙.(hāo gāo)缆.线(lǎn xiàn) 奇葩.(bā pā)倔.强(jué juè)锦.缎(jǐn jīn) 2、孪生兄弟辨长相,比一比,再组成词。 渡()尚()绵()滑() 度()裳()锦()猾() 3、说文解字,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奇葩.: A、奇丽 B、花 C、伤疤 蹙.眉: A、紧迫 B、皱,收缩 C、生气 擎.起: A、往上托;举 B、用手拿着 C、高 4、按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并说说每部分的大概意思。第一段:(第到自然段) 第二段:(第到自然段) 第三段:(第到自然段) 1 — 2 渡河少年(第二课时)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奇葩: (2)倔强: 2、读出文中的这三个比喻句,并写一写把什么比做了什么? (1)落满彩霞的河水被孩子的肩膀切割成一条条五彩的锦缎。 把比作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教学内容: 《燕子》《古诗两首》《荷花》 《珍珠泉》《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认识本组“俊、俏、翩”等16个生字,会写“燕、增”等3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相关课文。 3、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4、主动积累好词佳句,学习一些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 5、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爱美、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6个生字,会写3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相关课文、古诗。 3、培养学生观察的方法、表达的能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单元教材分析: 大自然的景物多么迷人,燕子呓呢,柳树发芽,荷花绽放,泉水丁冬流淌。本组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专题,选编了《燕子》《古诗两首》《荷花》《珍珠泉》四篇课文,一个语文园地。前三篇为精读课文,后一篇为略读课文。四篇课文多角度地展现了大自然的美:有的描绘了春天燕子从南方飞来;有的描绘了二月的柳丝和万紫千红的春日;有的描写了夏日池塘荷花绽放;还有的描写了家乡的珍珠般的泉水。我们可以从这些绿柳飞燕、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感受春天的来临,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从而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本单元的导语提示了观察家乡的景物,并记下自己的感受和发现,是为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作准备。本单元的其他内容和活动,都是围绕大自然景物专题安排的。课后的资料袋介绍了我国的自然奇观——神奇的泉。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是说、写自己观察和发现的家乡美好景物。“宽带网”安排了了解和搜集作家笔下的有关大自然景物的精彩描写。学习本组课文,要反复诵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还可以从课文中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积累文中优美的句段。通过说、写及课外了解、搜集的活动,扩大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与本册课本配套的《同步阅读》中,与本单元大自然专题相关的课文有《走进大自然》《草叶上的歌》《雨儿在歌唱》《雾之美》《古诗两首》《一碗水》《我和企鹅》《小城三月》《梅雨潭》《日出》,可以引导学生课外自行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