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赏析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赏析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赏析

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译文:

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怀美酒振奋精神。

2、这首诗的作者是(刘禹锡);标题中的“乐天”是指诗人(白居易)。

3、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乐观豁达的情怀。

4、本首诗前后两部分内容所体现的感情基调有何不同?

本诗前半部分的感情基调是凄凉伤感。后转化为积极乐观(或慷慨激昂)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1、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

诗人远离京城,身处荒僻之地,长期被弃用。

2、开头两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这两句意思是写作者自己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闻笛赋:_____ (2)烂柯人:___

①“闻笛赋”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友以及对亲朋逝去的伤感。

②“烂柯人”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惆怅感叹。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请结合颈联诗句,作简要分析。

“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渡,“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

2、这首诗是古代酬赠诗中的佳品,其感情基调是怎样的?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画面应紧扣“千帆竞发”和“万木争春”)波涛滚滚的大江之上,沉没的船只旁边,有成千上万的船只扬帆竞发;大自然中,枯死的树木前头有千千万万棵树木竞相争春,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3、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为人所称赞。试从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蕴含的哲理两个角度,说一说你的理解。(3分)

答:(1)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哲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想感情:虽身经危难却不消极气馁,而是保持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和百折不回的坚强毅力”哲理:1、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2、痛苦、困难、挫折、失意都是暂时的,理想、光明、胜利就在前头。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精神风貌?

“长精神”,向友人表明态度,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以此结束全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精神,也给友人以鼓舞,收到语已尽而情未了的艺术效果。

二、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译文

断戟沉没泥沙中,岁月流逝并没有锈蚀掉它;自己拿来磨洗,认出是赤壁之战所用。假使当年东风不给周瑜的火攻计方便;大乔小乔就要被曹操锁闭在铜雀台中。

2、在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几十首古诗词,有的咏史,有的写景,有的叙事……请问杜牧的《赤壁》属于哪一种写法?本诗在运用这种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咏史诗;特点:咏史抒怀或借史实抒发作者情感

3、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前朝往事的咏叹,反映了作者生不逢时、抑郁不得志的思想感情。(答怀才不遇,有志不得伸等也可)

4、本诗开头为什么从“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由“折戟”写起,引发后文对历史的咏叹。为后文的议论做铺垫。

5、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火烧赤壁事,诗中的“周郎”是指周瑜

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中“东风”指什么?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试说说这两句的深刻含义)。

“东风”指火烧赤壁之事,但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历史将要重写。这两句诗以小见大,以形象化的语方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慨叹。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抒发了作者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7、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以二乔的命运形象代表东吴的命运,更能体现诗句的形象性;能以小见大,感情表达更含蓄。

8、赤壁之战中,如果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可能就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因此有人认为,杜牧作本诗的目的是为曹操叫屈。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何?

杜牧其实是借《赤壁》表现这样的感叹: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

三、过零丁洋

南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译文

我由于刻苦熟读一种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被朝廷选拔入仕做官。在频繁的抗元战斗中已度过四年。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我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自古以来谁能永远不死呢?死后我也要留下这颗赤诚的心用来光照史册。

1、文天祥是南宋朝的爱国诗人,《过零丁洋》的体载是七言律诗。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专项训练题 古诗词鉴赏 班级姓名 一、阅读《关雎》【原诗略】,回答问题。 1、下面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写河洲滩头雎鸠和鸣,既是自然环境的诗意描写,也是比兴手法 的巧妙运用。 B.“流之”“采之”“芼之”写出了女子左右采摘荇菜时勤劳灵巧的姿态。 C.“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写出了男子追求女子没有达到目的时苦闷、 焦灼的心情。 D.“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表现了窈窕淑女超凡的才艺、脱俗的追求 和优雅的品格。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 二、阅读《蒹葭》【原诗略】,回答问题。 3、本诗以“ ”起兴,写出了追寻伊人而不得的苦恼心情。 4、诗中哪些句子表现了男主人公追寻之路艰险、漫长? 答: 5、诗中哪些句子表明男主人公的意中人是可望不可即的? 答: 6、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 面?

答: 7、本诗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又起到什么作用? 答: 8、本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答: 9、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 答: 10、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 达效果。 答: 三、阅读《关雎》【原诗略】,回答问题。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A.“左右芼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 B.“寤寐求之”的“之”指代的是“窈窕淑女”。 C.“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D.“钟鼓乐之”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12、下列关于《关雎》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关雎》选自《诗经·周南》,是一首描写青年热恋采集荇菜的女子 的诗。 B.“兴”是本诗的主要表现手法。 C.本诗结构严谨,起伏相间,四字句贯穿全篇,节奏欢快,形式整齐, 感情奔放。 D.诗句多用“参差”“辗转”“窈窕”等双声叠韵词,使得诗歌音韵和谐。

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古诗赏析

一、阅读《诗经·蒹葭》,完成(1)—(3)题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这首诗共三章,每章开头都写蒹葭茂盛,霜露茫茫,这是《诗经》中常见的什么手法?有何作用?答:①托物起兴(比兴手法)。②描写深秋的景色,渲染凄清的气氛,为主人公思念意中人设置背景。(2)为了见到意中人,主人公有何行动?由此你看出他的什么性格特征? 答:①他不顾霜露浓重,路途险阻、漫长而曲折,逆流而上,去寻找意中人。②不怕艰难险阻,勇于追求爱情,感情执着专一。 (3)意中人的踪迹飘忽不定,你由此感受到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答:营造了飘渺朦胧的意境,这种意境与苍苍的蒹葭,茫茫的霜露十分谐调,把主人公迷茫而伤感的情思衬托得生动感人。 二、关雎《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 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本诗用来形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成语是窈窕淑女。 3.《关雌》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关雎》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表达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 4、《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兴的艺术手法。如本诗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它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发端的话,但水鸟和鸣,也可以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和谐恩爱。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义上发生关联。本诗的起兴之妙正在于诗人情趣与自然景物浑然一体的契合,也即一直为人们所乐道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5、《关雎》大量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请从诗中找出一处,反复朗读,并体会其作用。 《关雎》中关关(叠字)形容鸟叫声,窈窕(叠韵)表现淑女向美丽,参差(双声)描绘水草的状态,辗转(叠韵)刻画出因相思而不能人眠的情状,既有和谐的声音,又有生动的形象。 6、本诗围绕一个求字,写一个男子对美好女子的爱慕追求。 7、诗中思念情人使人历历在目的一个细节是辗转反侧,通过反复写男子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且细心呵护的短语是:采之、芼之、友之、乐之。

八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含参考答案)解析

望岳 一、默写 二、练习 1.本诗的作者是________(朝代)伟大的“诗圣” __________。 2.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首联写远望泰山、的特点;颔联写近望泰山、的形象;颈联则写凝望泰山云气升腾、薄暮鸟归之景;尾联联想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3.分析本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4.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的景物,请简要分析“钟”“割”“小”字好在何处。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试分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雄心和气概?并品析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6.描绘画面“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7、下面对诗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 B.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C.颔联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D.诗的前六句在“望”字上下功夫,后两句是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 8、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 B.这首诗描写了泰山的神奇景色,抒发作者仰慕赞叹之情以及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 D.“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上句写泰山是实写,下句是虚写。 9、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人由实望泰山而产生登临意愿,于是想象登临泰山绝顶的景象和心理感受。 B诗的第二句,作者没有用笔墨去勾勒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写泰山占地多么广大以距离广远衬托山势高峻,用笔不凡。 C第三句中的“造化”是运气、福气的意思,这句是说神奇秀美都聚集在此,实为泰山的运气。 D全诗格调高亢,尤其是七、八两句表现了诗人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读来催人奋进。 10.在诗中,作者是怎样表现泰山之高的?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同答。(4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翻译及赏析

赠从弟(其二)——【东汉】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译文: 高高耸立的山上的松树,在山谷中吹来的瑟瑟风中挺立。 风声是多么强大,松枝有是多么劲挺! 冰与霜正下得猛烈急骤,而松柏却整年长久端正挺立。 难道不怕遭受严寒吗?松柏有不惧严寒的本性! 赏析: 开头第一句描写出全诗的主体——松数的形象:亭亭立与山上。第二句采取对立的方式写亭亭之松所处的环境(背景):瑟瑟谷中风。在瑟瑟的山谷风声中,松树高耸的立在山上,这一形象,可以称得上“雄伟”。三、四两句对风声与松树都予以展开描写,描写它们在对立中所展现的情状。 以上写的是“亭亭山上松”在风中的形象,以下四句写松树在冰霜严寒中的形象。“冰霜正惨凄”,先渲染环境的严酷,再写松树的表现:“终岁常端正”。为什么松树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能够“终岁常端正”?诗人先以反诘句写出疑问:“岂不罹凝寒”,然后从容回答:“松柏有本性”。 如果说前面四句主要写松上形象的话,那么后面四句则主要写松树的品质。它雄伟挺拔,不惧怕任何恶劣严酷的环境。这样,松树的形象才得到完整的表现。 全诗以简练的语言、劲挺的风格写出了松树的鲜明形象,其实是以比兴手法象征诗人自己的性格与抱负,诗中因此融入了对松树赞颂的深厚感情。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译文: 三秦之地拱卫着都城长安,弥漫的雾中怎么也望不到想象中的五津。 我与你都充满着离别愁意,(因为我们)都是远离家乡,外出做官的人。 只要四海之中有了解自己的人,天涯海角也好似亲密近邻。 (我们)不要在分手的路口,像青年男女那样(让泪水)沾湿佩巾。 鉴赏: 该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千古传诵,有口皆碑。尾联点出“送”的主题。 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

完整八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含参考答案

望丘 m 、默写 二、练习 1?本诗的作者是________ (朝代)伟大的“诗圣” ___________ 。 2?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_____ 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 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首联写远望泰山 ____________ 、________ 的特点;颔联写近望泰 山________ 、______ 的形象;颈联则写凝望泰山云气升腾、薄暮鸟归之景;尾联联想俯视一切的 雄心和气概。 3?分析本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4?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的景物,请简要分析“钟” “割”“小”字好在何处。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试分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雄心和气概?并品析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6?描绘画面“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7、下面对诗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 B.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C.颔联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D ?诗的前六句在“望”字上下功夫,后两句是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 8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诗的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 B.这首诗描写了泰山的神奇景色,抒发作者仰慕赞叹之情以及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 D.“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上句写泰山是实写,下句是虚写。 9、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人由实望泰山而产生登临意愿,于是想象登临泰山绝顶的景象和心理感受。 B诗的第二句,作者没有用笔墨去勾勒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写泰山占地多么广大以距离广远衬托山势高峻, 用笔不凡。C第三句中的“造化”是运气、福气的意思,这句是说神奇秀美都聚集在此,实为泰山的运气。 D全诗格调高亢,尤其是七、八两句表现了诗人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读来催人奋进。 10.在诗中,作者是怎样表现泰山之高的?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同答。(4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内古诗词赏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怀旧空吟闻笛(),到乡翻似烂()人。(然后写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人生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无限悲痛怅惘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诗人于是退开一步,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精神。(末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游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主题思想:《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贬、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流露了对已故亡友的怀念之情和对保守势力的愤慨,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进取精神,道出了新陈代谢不可抗拒的历史规律。 1、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既表现了作者自己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2、说说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理解。 答: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 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这首诗是古代酬赠适中的佳品,其感情基调是怎样的?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语言,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 答:①由低沉到高昂②(画面紧扣“千帆竞发”和“万木争春”)波涛滚滚的大江之上, 沉没的船只旁边,有成千上万的船只扬帆竞发;大自然中,枯死的树木前头有千千万万棵树木竞相争春,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3)“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实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①对新旧调零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怅惘②暗示贬谪时间长久,表现了对世态变迁的怅惘心情。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答:这两句诗生动形象的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八年级古诗词赏析

八年级古诗词赏析 《春望》杜甫 1 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之时,是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它集中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忧国思家)的感情。 2 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望”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山河到草木再到花鸟,视像由整体到部分。 3 诗歌一二两句写春望所见,其中“破”字写出了怵目惊心之景,“深”字写出了令人满目凄然之景。 4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写出了诗人感伤时事。此句在结构上承上启下,“感时”照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句,“恨别”照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句。 5 谈谈你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理解。 这句以花鸟拟人,诗人移情于物,是说花也因感时而落泪,鸟也因恨别而惊心,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感情。

6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对此做一下评析。这句运用对偶的手法写出了安史之乱的战火连绵不断,诗人跟家人难通音信,此时的一封家书显得极其珍贵,表达了诗人眷恋家人的美好感情。 7 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思念之情。 8 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 ..。 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已纷纷断落,已经变得无法梳髻插簪。这一细节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9 请对本诗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 此句描画出了诗人苍老的形象,展示了诗人悲凉的心情。(相近即可) 10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中所望所感都缘自“国破”一词,透过这个词,我们读出了诗人深深的爱国情怀。

《望岳》杜甫 1 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一个“望”字展开,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或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 2 全诗切着“望”字写的,但“望”的角度不同。一二句是远望所见,三四句是近望所见,五六句是细望所见,七八句顺理成章之地写出了诗人心底的愿望。 3 全诗可分两大层,前两联为第一大层,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后两联

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赏析

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赏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二、你一定能准确解答下列问题!(相信你!没错的!) 1.本诗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朝人,“酬”,这里是________的意思。 2.请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1)本诗中用典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赤壁 一、做个小诗人 请将这首诗默写下来!(没问题的!) 二、你一定能准确解答下列问题!(相信你,没错的!) 1.本诗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朝人。 2.本诗中用典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过零丁洋 一、做个小诗人 请将这首诗默写下来!(看你的了!) 二、你一定能准确回答下列问题! 1.本诗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又字________,自号________、________。 2.请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1)诗中最负盛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比喻修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水调歌 一、做个小词人 请把这首词默写在下面! 二、你一定能准确回答下列问题! 1.这首词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自号________,_____朝________家。 2.请用原文语句来回答问题。 (1)“此事古难全”中“此”指代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中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 山坡羊潼关怀古 一、做个曲作家 请将这首散曲默写下来!(没问题的!) 二、你一定能准确回答下列问题!(看你的了!) 1.这首散曲选自《_______》,作者_____,____代____家。 2.请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1)这首散曲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抒写作者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阅读赏析注释【最新】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阅读赏析注释 【原文】 关雎(周南) 关关雎鸠⑴,在河之洲⑵。 窈窕淑女⑶,君子好逑⑷。 参差荇菜⑸,左右流之⑹。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⑺。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⑻。 悠哉悠哉⑼,辗转反侧⑽。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⑾。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⑿。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⒀。 【注释】 ⑴关关:鸟鸣声。雎鸠(jū jiū):一种水鸟名,一般认为就是鱼鹰,传说它们雌雄形影不离。 ⑵洲:水中的陆地。 ⑶窈窕(yǎo tiǎo)文静美好的样子。 ⑷好逑(hǎo qiú):好的配偶。逑,配偶。 ⑸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荇菜,一种可食的水草。 ⑹左右流之: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地择取荇菜,隐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 ⑺寤寐(wù mèi):醒和睡。指日日夜夜。寤,醒觉。寐,入睡。 ⑻思服:思念。服,想。《毛传》:“服,思之也。” ⑼悠哉(yōu zāi)悠哉:意为“悠悠”,就是长。这句是说思念绵绵不断。哉,语气助词。 ⑽辗转反侧:翻覆不能入眠。辗,古字作展。展转,即反侧。反侧,犹翻覆。 ⑾琴瑟友之:弹琴鼓瑟亲近她。友:用作动词,此有亲近之意。 ⑿芼(mào):择取,挑选。 ⒀钟鼓乐之:敲击钟鼓使她快乐。乐,使动用法,使……快乐。 【译文】

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睡去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 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覆去难睡下。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取悦她。 【写作背景】 《国风·周南·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诗,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 【诗作赏析】 此诗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首章以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陪君子的联想。以下各章,又以采荇菜这一行为兴起“左右流之”“左右采之”“左右芼之”反复写主人公对淑女疯狂地相思与追求。“寤寐求之”“寤寐思服”写出了思念的深切,“优哉游哉,辗转反侧”写出了思念的痛苦。 全诗语言优美,善于运用双声、叠韵和重叠词,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和写人状物、拟声传情的生动性。 【思想内容】 《国风·周南·关雎》通过描写写主人公对淑女疯狂地相思与追求表现了古代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一种追求和向往。 【相关作品】 静女(邶风)

八年级课外古诗词鉴赏练习(带答案)

八年级课外古诗鉴赏专项练习 (一) 寒夜 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①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②有梅花便不同。 【注释】①竹炉:指用竹篾套子套着的火炉。②才:仅。 1.请展开合理想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的情景。(2分) 2.试从“梅花”这个意象来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二) 村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1.首句中运用了叠词“苍苍”“切切”,好在那里?(3分) 2.请描绘“月明荞麦花如雪”的景象,并指出这句蕴含了诗人的什么感情。(3分) (三) 送李端 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争堪悲。 路出①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②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③何处期。 【注解】①“路出”句:意为李端欲去的路遥远漫长。人:指诗人自己。②客:在外漂泊。③风尘:喻指社会动乱。 1.诗人以一个“”字奠定全文感情基调,“”这一动作是此种情感的具体表现。(2分)

2. 请结合诗句,赏析诗中景物描写的作用。(2分) (四) 村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1. 诗中颔联、颈联多处运用对比手法,描绘出山野美丽的景象,请具体分析。(3分) 2. 找出传达诗人情感的词语,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3分) (五) 望江南① 李煜 闲梦远,南国②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注解】①望江南:词牌名。这首词是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入宋后所作。②南国:李煜故国南唐,都城在金陵(今南京)。 1.这首词写江南秋景,选取了江山、、、明月等典型景物,描绘出南国秋天的景色。(3分) 2.有人评价这首词“朴素自然,没有一句直露地抒情,但又句句融情”,试以末句“笛在明月楼”为例,加以赏析。(3分) (六) 柏林寺南望 郎士元 溪上遥闻精舍①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②后云犹在,画出东南四五峰。 【注释】①精舍:佛寺的别称,此处指柏林寺。②霁(jì):雨止天晴。 1.请根据诗意,在下面括号内填写出诗人的先遣。(2分)

八年级下册古诗词赏析

八年级下册古诗词赏析 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选出赏析错误的一项:() A.首联以“凄凉地”、“弃置身”直接抒发了作者长期被贬边荒的愤慨。 B.三、四句连用典故,“翻似”二字,简描旧友被害情状。抒发诗人对战友的深切怀念,表达长期被贬后的人事沧桑之感。 C.五、六句写摆脱现实处境,展望未来风光,千帆竞发,万木争春,借景物描写表达人生哲理,耐人寻味。 D.结联在酬答白居易的感情时,明确表示振作自持的态度,表现出坚忍不拔的豪迈情绪。 2.诗中的乐天指的是_________,“见赠”中的“见”字用在动词前表示对“我”怎么样,生活中还有相同解释的词语,试举两个_____ ____、___________。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的愿意是什么?现在人们赋予它什么新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选出对杜牧《赤壁》赏读有误的一项:() A、这首借古咏怀诗就前代历史中某一点生发开来,以小见大,抒写政治失意之情。 B、“铁未销”表明在赤壁大战中,埋在泥沙中的残破武器还没有来得及销毁。 C、第二句借物以怀古,意思是说我把它拣起来,洗磨之后,还能辨出是三国时代遗物。 D、最后两句议论,告诫晚唐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语言含蓄,怀古之中又透伤今。 三、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惶恐”和“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说说有哪两层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这两句用了比喻,把破碎的山河比作风中的柳絮,把浮沉的身世比作雨中的飘萍。 B.这两句是对偶,“山河破碎”与“身世浮沉”相对,“风飘絮”和“雨打萍”相对。 C.宋朝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自己一生坎坷的经历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D.这是文章的颈联,形象地反映了当时艰难危亡的形势。 3.选出对文天祥《过零丁洋》赏读有误的一项:() A、首联回顾作者的出身经历,表达诗人矢志报国、至死不变的忠心。 B、颔联运用两个贴切的比喻,把亡国之恨与身世之悲刻画得入木三分。 C、颈联慨叹兵败被俘,害怕元军,孤身无依而惶恐不安。哀怨之情汇聚为高潮。 D、末联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表现出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四、水调歌头(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云,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倚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固难全。但愿人长久,千时共婵娟。 1、选出赏读有误的一项:() A.“明月……青天”,首句陡然发问,这是诗人酒酣之时,对着皎洁的月亮所产生的遐思。 B.“我欲乘风归云,又恐琼楼玉宇”,这两句设想,暗示了中秋之夜月色的明丽,夜气的清寒,又透露了作者对人间终不忍弃绝的复杂心情。 C.“转朱阁,低倚户,照无眠”。——月光的移运,都是“无眠”者眼里看到的,可见“无眠”者久久不能入睡。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鉴赏

一、《诗经·蒹葭》 (1)这首诗共三章,每章开头都写蒹葭茂盛,霜露茫茫,这是《诗经》中常见的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答:①托物起兴(比兴手法)。②描写深秋的景色,渲染凄清的气氛,为主人公思念意中人设置背景。 (2)为了见到意中人,主人公有何行动?由此你看出他的什么性格特征?答:①他不顾霜露浓重,路途险阻、漫长而曲折,逆流而上,去寻找意中人。 ②不怕艰难险阻,勇于追求爱情,感情执着专一。 (3)意中人的踪迹飘忽不定,你由此感受到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答:营造了飘渺朦胧的意境,这种意境与苍苍的蒹葭,茫茫的霜露十分谐调,把主人公迷茫而伤感的情思衬托得生动感人。 二、关雎《诗经》 1. 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本诗用来形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成语是窈窕淑女。 3.《关雌》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关雎》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表达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 4、《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兴的艺术手法。如本诗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它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发端的话,但水鸟和鸣,也可以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和谐恩爱。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义上发生关联。本诗的起兴之妙正在于诗人情趣与自然景物浑然一体的契合,也即一直为人们所乐道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5、《关雎》大量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请从诗中找出一处,反复朗读,并体会其作用。 《关雎》中关关(叠字)形容鸟叫声,窈窕(叠韵)表现淑女向美丽,参差(双声)描绘水草的状态,辗转(叠韵)刻画出因相思而不能人眠的情状,既有和谐的声音,又有生动的形象。 6、本诗围绕一个求字,写一个男子对美好女子的爱慕追求。

八年级(上)古诗文赏析(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期末复习专项练习 ——古诗文赏析 一、赏析《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望岳》“岳”的是____岳____山,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诗中热情赞美了泰山_________的气势和_________的景色,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_________。 2、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_____而_____,时间是从_____至_____,并由望岳联想到将来登岳。 3、颔联写出了初望泰山时兴奋、惊叹仰慕之情,一个“______”字炼得极好,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4、"齐鲁青未了"一句表现了泰山的_____;"造化钟神秀"一句描写了泰山的_____;"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_____景,用_____描写,表达了____。 5、"造化"句写泰山的____,是___ 写;"阴阳"句写泰山的_____,是____写。 6、《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试对此作具体解释。首联是_____,颔联是_____,颈联是____ ,尾联是_____。(选“近望、细望、远望、俯视”填空)

7、诗的首联着力写泰山的_____,尾联着力表现的是___ 。 8、反衬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感人力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表现诗人雄伟抱负飞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9、《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10、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作赏析。 11、"钟"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试分析其好在何处? 12、文中"割"字炼得极好,试分析其表达的作用。 13、选出对诗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此句写近望所见,未了,有绵绵不尽之意。 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上句写泰山秀美,用是虚笔,下句写泰山的高大,是实写。 C、"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实景,乃细望所见。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富有哲理,表达作者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14、对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人由望泰山而产生登临意愿,于是想象登临泰山绝顶的景象和心理感受。 B、诗的第二句,作者没有用笔墨去勾画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赏析题训练

八年级下册专题训练 ——古诗词赏析训练 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1.式微式微,胡不归?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结合诗意简要分析。(2分) 2.这首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3.对这首诗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前四句写景,扣“望洞庭湖”之题,后四句抒情,表“赠张丞相”之意。 B.颔联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上句以“气蒸”显浩阔,下句以“波撼”显气势。 C.颈联和尾联以欲渡无舟、欲钓不能抒发了有心出仕却无人赏识的忧愤不平之情。 D.这首诗意在表达希望能得到张九龄引荐,但在语言运用上却十分委婉、含蓄。 4.“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描写了洞庭湖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特点。 5.全诗抒写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诗的尾联“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是说,看着人家垂钓,自己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这里隐喻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二句,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请作简要赏析。

2017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鉴赏清单【全】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鉴赏清单 野望王绩(jì) 东皋(gāo)薄暮望,徙(xǐ)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dú)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wēi)。 1、词语解释①薄暮:傍晚②徙倚:徘徊③犊:小牛,诗中指牛群 ④禽:泛指猎获的鸟兽⑤采薇:采食野菜,比喻隐居不仕 2、《野望》中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表现诗人百无聊赖,彷徨心情的两句诗是:东皋薄暮 望,徙倚欲何依。 3、《野望》中运用对偶修辞手法,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写景)两句诗 是: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4、《野望》中以动写静,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与宁静,写出了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 归的两句诗是: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5、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追古怀伤,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 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6、本诗的颔联和颈联在描写景物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赏析。 答:颔联和颈联主要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颔联写远山近树,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苍茫静穆,颈联写牧人和猎马的出现,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动静结合,描写了一幅略显苍凉的田园牧歌式的山村秋晚图。 7、本诗的尾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本诗的思想感情) 答:抒发了诗人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避世退隐的愿望。 8、《野望》中尾联运用了什么典故?有什么表达作用? 答:运用了“采薇”的典故,表现诗人知音难觅、孤独无依的苦闷与惆怅之情。 黄鹤楼崔颢(hào)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zǎi)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词语解释①昔人:传说中骑鹤飞去的仙人②悠悠:飘飘荡荡的样子 ③晴川:晴日里的原野④历历:分明的样子 ⑤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⑥乡关:故乡 2、崔颢在《黄鹤楼》中记述神话传说,抒发诗人对岁月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的两句诗是: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3、《黄鹤楼》中崔颢运用对偶,描写在黄鹤楼上所见之景的两句诗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 草萋萋鹦鹉洲。 4、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两句诗是:日暮乡关何处 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5、崔颢在《黄鹤楼》中直抒胸臆,表现乡愁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与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境相仿。 6、诗中颈联写登楼所见的实景,请用自己的语言将画面描述出来。 答:天气晴朗,江北汉阳的树木清晰分明可见,鹦鹉洲上的草木繁茂浓绿。

人教八年级下册古诗词复习提纲

古诗词复习提纲 注意:请同学们务必认真背诵好下面各题! 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文赏析及试题 一、《赠从弟》(其二)魏晋●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这两句勉励他的弟弟要学习松柏,越是风声凄惨,那么越是要挺立风中。 2、岂不罹霜雪,松柏有本性。——这里刘桢以松柏为喻,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号召人们处于乱世的时候要有一种坚定的人格追求。 3、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赞美了松柏能够挺立风中不倒,经严寒不凋。勉励弟弟要像松柏一样坚贞。 4、展开联想和想象,对“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一句进行画面描写。 那笔直耸立在高山上的青松,傲然面对瑟瑟袭来的山谷寒风。 5、画面描写“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严冬季节,冰霜凛凛,青松魏然挺立,毫不动摇。 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展开联想想象,描绘首联画面。 三秦护卫着巍峨的长安,你要奔赴的蜀地却是一片风烟迷茫。 2、赏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只要彼此了解,心心相连,那么即使远隔千山万水,也像近邻一样。诗句一扫送别诗的伤感,气势豪迈,意境开阔。 3、全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既表现了诗人宽阔襟怀,又充满了对朋友真挚的情谊。 三、《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象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 2、本篇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这种悲哀常常为旧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广泛的共鸣。 3、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感慨时空无限,人生有限,表达了壮志难酬、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 四、《终南别业》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②。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③。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④。 [译文] (自己)中年以后厌尘俗喧嚣,信奉佛教,晚年定居安家在南山边陲,常游山水。每有闲情逸致,就独自到山中游玩。随意而行,不知不觉,竟走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下来,看那悠闲无心的云兴起漂游。遇见山林中的一位老者,就与他谈论山间水边之事,相与留连,忘了回去的时间。 1、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 2、“行到水行处,坐看云起时。”这是倍受人们喜爱的诗句,请分析人们喜欢它的原因。 诗人随意而行,不知不觉,竟走到流水的尽头,于是索性就地坐下看那悠闲的白云兴起飘游。这两句诗写诗人徜徉在山水之间,写了山水景物,诗中有画,又蕴含诗人愉悦闲适的心情,语言极其自然,可谓语浅而意深;也让人体会到一种深远的人生境界,感悟到人生的哲理。 五、《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八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含参考答案

八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含参考答案) 、默写 八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含参考答案) 1 ?本诗的作者是 ________ (朝代)伟大的“诗圣” ___________ 。 2 ?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 ______ 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 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首联写远望泰山 ____________ 、 ________ 的特点;颔联写近望泰 山 ________ 、 ______ 的形象;颈联则写凝望泰山云气升腾、薄暮鸟归之景;尾联联想俯视一切的 雄心和气概。 3 ?分析本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4?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的景物 ,请简要分析“钟” “割” “小”字好在何处。 5.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试分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雄心和 气概?并品析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6?描绘画面“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7、下面对诗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 B.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C. 颔联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 ,但“望”的角度不同。 ,抒发作者仰慕赞叹之情以及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 C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 D.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上句写泰山是实写,下句是虚写。 9、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人由实望泰山而产生登临意愿 ,于是想象登临泰山绝顶的景象和心理感受。 B 诗的第二句,作者没有用笔墨去勾勒泰山是多么高大 ,而是写泰山占地多么广大以距离广远衬托山势高峻 ,用笔 不凡。 C 第三句中的“造化”是运气、福气的意思 ,这句是说神奇秀美都聚集在此 ,实为泰山的运气。 D 全诗格调高亢,尤其是七、八两句表现了诗人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读来催人奋进 10.在诗中,作者是怎样表现泰山之高的?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同答。 (4分) D ?诗的前六句在“望”字上下功夫 ,后两句是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 8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诗的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 B. 这首诗描写了泰山的神奇景色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内外古诗词翻译及赏析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内外古诗词赏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然后写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人生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无限悲痛怅惘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诗人于是退开一步,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末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游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主题思想:《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贬、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流露了对已故亡友的怀念之情和对保守势力的愤慨,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进取精神,道出了新陈代谢不可抗拒的历史规律。 1、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既表现了作者自己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2、说说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理解。 答: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 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这首诗是古代酬赠适中的佳品,其感情基调是怎样的?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语言,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 答:①由低沉到高昂②(画面紧扣“千帆竞发”和“万木争春”)波涛滚滚的大江之上, 沉没的船只旁边,有成千上万的船只扬帆竞发;大自然中,枯死的树木前头有千千万万棵树木竞相争春,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3)“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实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①对新旧调零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怅惘②暗示贬谪时间长久,表现了对世态变迁的怅惘心情。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答:这两句诗生动形象的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4两句,发议论感慨。自己那郁郁不得志的情怀,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感叹。“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 诗题研究:《赤壁》这首著名的咏史诗。诗人借助赤壁之战的遗物而发怀古之幽情,假使之辞言周瑜赤壁之战的胜利不过侥幸成功,来抒发自己空有才情而难逢良机的感慨。 主题思想:《赤壁》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和非凡的史识。 精题预设:“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这两句诗是说,如果不是东风给周瑜提供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在他21岁时,明经入仕;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风飘絮:形容国事如柳絮飘散。身世浮沉雨打萍:比喻自己一身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落。3、4两句,书写国破家亡的悲哀。这两句以比喻的方式写国事和身世)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家的心情,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形式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这激情慷慨的两句诗,表明了诗人舍身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 主题思想:《过零丁洋》通过追忆自己一生的主要经历,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水调歌头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拟人: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说明:作者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对兄弟的怀念之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自古皆然,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悲伤呢?宕开一笔来说,这几句也表现了词人由心中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作达观之想的心理变化。这里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很有哲理意味,阐明了人生哲理——有缺憾的人生才是真实的人生。)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说明:此句表达了对人生的美好祝愿,道尽了千古离人的心愿。) 主题:本词表达了词人有心情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情怀。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 ( 做 )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诗题研究: 《山坡羊潼关怀古》本曲就是作者通过凭吊潼关古迹,追忆古人古事,表现了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 精题预设: 1、谈谈你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理解。 答案:一代王朝兴起,必卷土重来,建筑宫殿,劳民伤财的是百姓;一代王朝灭亡,首当其冲,深受其害的还是百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