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李白诗四首1

高二语文李白诗四首1
高二语文李白诗四首1

第 2 课李白诗四首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李白的文学常识及其人格魅力。

2、了解七言古诗的一般特点,体会李白作品的浪漫主义艺术风格。

3、反复诵读四首诗,理清李白诗歌中跌宕起伏的情感脉络,体悟诗人的思想感情及其艺术魅力。

4、领会想象奇特和比喻、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体味李白积极浪漫主义风格。

【教学重难点】体味李白积极浪漫主义风格。

【教学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梦游天姥吟留别

一、导入新课:在群星璀璨的盛唐诗坛上,李白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一颗巨星。他壮游天下,平揖王侯,生性狂放,磊落不群;他的诗境界壮阔,想落天外,既有奇异瑰丽的浪漫笔调又有着真挚、质朴的人情味。

二、常识简介:

1.解题:⑴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实。⑵天姥:指天姥山,是所梦的内容。

⑶吟:古诗体式,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活泼,如同散文中的随笔,可以不拘一格。其它的如“歌”、“行”等。

⑷留别:说明本诗写作目的。是临行前留下这首诗向朋友话别的意思,不过本诗主要内容并无惜别之感,而是借题发挥,表明自己的态度和

意向是真。

⑸文体知识:本诗是一首七言古诗。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古诗”又称“古体诗”,是相对于格律严格的“近体诗”而言。“七言”分两种,一种是以七字句为基础,杂用四、五、六、九言而构成了形式自由的长短句,这样长短交错,换韵自由,富于变化,也称为“歌行体”;另一种是每句七字,句式整齐。今天所学的这首诗属于歌行体。

2.作者简介:李白素有“诗仙”之称,在中国文学史上是最具浪漫主义气息的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藉陇西成纪(今甘肃泰安东),生于碎叶(今巴尔克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25岁始离川在各地漫游。较广泛地接触现实,认识到朝廷的腐败、官僚贵族的奢侈腐朽,写出不少抨击黑暗现实的诗篇。晚年飘泊困苦,卒于当涂。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感情热烈,性格豪爽,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自然,较多地运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借助非现实的幻想来表现激情。

李白的出身及经历具有传奇性,不论生、死还是经历都存在很多谜,其创作也出奇。前人评李白思想及创作,多用一个“奇”字。如“以奇文取称”(元稹)、“才大语终奇”(钱起)、“才矣奇矣”(白居易),这类评价语很多。其他如贺知章所说“谪仙”、杜甫所谓“佯狂”,以至诸如令力士脱靴和骑鲸飞升之说,虽不言奇,但“奇”寓于中。

杜甫很敬佩李白,在《春日忆李白》写道:“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突出的是李白在诗中所表现的与众不同的独特个性。这种

个性,有些用“豪放飘逸”“豪爽感激”“豪迈俊逸”来概括,虽说法有所不同,但都突出一个“豪”字。联系他的《将进酒》《蜀道难》。等等诗歌,可以看出他的诗往往透过“豪”的表面寓于“悲”的实质,在悲感至极就以豪语出之。这正是李白个性的基本特征。

1)、读书时期 [25岁以前] 通读百家习剑任侠求仙访道思想复杂

2)、第一次漫游[25──42]辞亲远游酒隐安陆十年活动名动京师

3)、长安三年[42──45]应昭入京供奉翰林得罪权贵自请放还

4)、第二次漫游[45──55]客居梁园喜逢高杜漫游寻仙忧心国事

5)、战乱时期[55──62]避居庐山流放夜郎奉节遇赦病卒当涂

3、作品背景:这首诗作于出翰林之后。天宝三载,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败。离长安后,曾与杜甫、高适游梁、宋、齐、鲁,又在东鲁家中居住过一个时期。这时东鲁的家已颇具规模,尽可在家中怡情养性,以度时光。可是李白没有这么做,他有一个不安定的灵魂,他有更高更远的追求,于是离别东鲁家园,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这首诗就是他告别东鲁诸公时所作。虽然出翰林已有年月了,而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仍然郁结于怀,所以在诗的最后发出那样激越的呼声。

即景抒怀诗、借景抒情诗鉴赏

即景抒怀诗、借景抒情诗鉴赏 即景抒怀诗 即景抒怀,指的是诗人因眼中所见引起了心中的某种感触,于是描绘当时的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感慨。与借景抒情诗先有“情”,后有“景”,诗人是为“情”而找“景”不同的是,即景抒怀诗是先有“景”后有“情”,“情”是因了“景”的触动而起的,这类诗作题材广泛,诗人往往是兴之所至,妙手偶得,多有一些佳句。那么,这类诗该如何欣赏呢? 首先,要欣赏即事感怀诗的“事”与“怀”结合得是否高明。 且看下面这首唐诗: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龙钟:泪水淋漓沾湿的样子。 诗的前两句抒写自己离开了故乡,立马在西域路上。回望长安景色,一种从未有过的孤寂凄凉之感袭上心头,不禁思乡念亲,双泪痛流。这里真实而率直地抒写了诗人的这种心情,令人感到亲切可信。后两句生动传神地写了路中偶遇奉命返京述职的故知,急切地托他带个报平安的口信回家的情景。这里突出了环境的荒凉和相逢的意外所引起的诗人对亲人真挚、深厚的眷念之情。 此诗不假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这瞬间的触动所表达的感情正是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一经诗人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便具有了典型的意义。诗作在平易之中显出丰富的韵味,自能深入人心,历久不忘。 其次,我们还要体味诗人所抒之“怀”是否真挚感人。 我们来看唐人崔护具有传奇色彩“本事”的《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关于此诗的“本事”是这样的:“崔护……举进士下第,清明日,独游都城南,得居人庄,一亩之宫,而花木丛萃,寂若无人。叩门久之,有女子自门隙窥之,问曰:…谁耶??以姓字对,曰:…寻春独行,酒渴求饮。?女子以杯水至,开门,设床命坐,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妖姿媚态,绰有余妍。崔以言挑之,不对,目注者久之。崔辞去,送至门,发不胜情

李白与杜甫的诗歌风格比较

李白与杜甫的诗歌风格比较 李白和杜甫是中国唐代诗歌的乃至中国古代文学的两座高峰。我们分别称他们为“诗仙”“诗圣”。他们共同经历了唐王朝由极盛到动乱的历史,面对这个乱世,他们形成了迥然不同的诗歌艺术风格和个人性格。 形成时期 李白诗歌的风格形成于唐帝国最强盛的年代开元盛世。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中国文学史》)他的诗自由奔放明白顺畅想象丰富气势宏大。他继承了自《楚辞》以来的浪漫主义传统发展出自己独到的风格。李白的诗更能表现盛唐文人意气风发、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杜甫的诗歌风格形成于安史之乱时期并逐渐在苦难中成形。杜甫深入社会并关切政治和民生疾苦,重视写实。他背负着对国家和民族的沉重责任,忠实描绘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感受。更能反映国破家亡、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 个人经历 李白年少时博览群书,“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他还仗剑任侠,“十五好剑术,遍于诸侯”。(《中国文学史》)他年少是曾广有游历。这一切都对李白自由奔放的性格形成有重大影响,还直接导致了他诗歌浪漫主义风格的形成。李白尚武轻儒,轻财好施,喜欢豪饮。他的人生理想既是超脱又是积极入世的。他的人格魅力也是别人所不能及的。 杜甫出身于官宦世家,其祖父杜审言是初唐重要诗人,所以对杜甫来说从仕与诗歌都是家业。他曾对儿子说“诗是吾家事“。杜甫深受儒家文化教养,终身都有辅佐君王的愿望,又加上自身一生的穷困潦倒,从而形成了他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性格。他的诗歌也因此偏重于现实主义。 性格 从个人魅力上来讲,显然李白的性格更符合中国人的理想。他轻尧舜、笑孔丘、揖天子、交诸侯,“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显然是狂傲放旷的典范,他愿意亲近自然,歌咏山川,张扬天性,他还好习剑术,酷爱饮酒,不但好诗,而且任侠,这些都丰富了他的个人魅力。他一生不以功名显,却高自期许,以布衣之身而藐视权贵,肆无忌惮地嘲笑以政治权力为中心的等级秩序,批判腐败的政治现象,以大胆反抗的姿态,推进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精神。 而杜甫身逢乱世,一生仕途多舛,命运飘零,所以写诗的心情比较沉郁,世事阅历的沧桑,让他的锋芒更加内敛,甚至有时候显得曲与奉承。所以尽管学识过人,忧国忧民,杜甫的个性并不像李白那么张扬,不如李白那么有吸引力。 思想内容 从内容上讲,李白的一生阅历丰富,交游广阔,涉猎很多,其诗的内容也十分丰富,写景、叙事、抒情、言志、友谊等等。上至宫廷庙堂,下至江湖山川,都有不少诗作。李白的诗歌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代表作有:七言古诗(《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梁甫吟》等,五言古诗(《古风》59首);有句汉魏六朝乐府民歌风味的《长干行》,《子夜吴歌》等,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都成为盛唐的名篇。李白在唐代已经享有盛名。他的诗作「集无定卷,家家有之」。为中华诗坛第一人。特别善于把实写虚,把现实化为幻境,有的时候还超脱尘世,充满了理想主义的色彩。很多表现出求仙出世和及时行乐的思想. 杜甫一生的思想是“致君尧舜上”、“穷年忧黎元”,他的诗歌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计有时事政治诗,批评讽喻诗,军事题材诗,歌咏自然诗,农工百业诗、怀念亲友诗,甚至某些内容无聊的奉和应酬诗等等,作品大多是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题材广泛,寄意深远,尤其描述民间疾苦,很多表现出忧时伤世,悲天悯人的思想。 所以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总的来说,李白尚虚,杜甫写实,李白的题材更加丰富,个人色彩和理想主义更浓,杜甫对社会现实的体验更深,涉及面更加丰富,刻画也更加深入。 艺术风格 李白的诗歌在艺术手法方面的显着特点是:想象神奇,变化无端,结构纵横跳跃,句式长短错落,形成了雄奇飘逸的风格。李白经常用夸张的手法,生动的比喻,抒发出热烈奔放的感情;变幻莫测的想象,壮丽而优美的意象,清新明快的语言,豪放飘逸的风格。在风格美方面,李白的飘逸豪迈,谈吐天然是别人所不能学的。李白直抒胸臆多,乐则大笑悲则大号。 杜甫经常用刚健的手法,深沉的思考,表现对社会实况的深厚同情。杜甫的诗多含蓄曲折沉郁顿挫。杜甫诗歌的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格律严谨,穷绝工巧,感情真挚,平实雅谈,描写深刻,细腻感人,形象鲜明。“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是他的创作风格。就杜诗特有的叙事风格和议论风格而言,有学者认为是受到《诗经?小雅》的影响,而其悲歌慷慨的格调,又与《离骚》相近。也有学者认为,杜诗具有仁政思想的传统精神,司马迁的实录精神。还有观点认为杜甫诗作具有“人道主义精神” 李白偏向于浪漫,杜甫偏向于写实。这也是年轻人多喜欢李白而思想成熟的人多喜欢杜甫的一个原因。

李白诗四首导学案

李白诗四首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李白的生平,结合诗人的经历理解作品。 2.培养学生诗歌诵读及鉴赏能力。 3.正确对待诗人那桀骜不驯的叛逆精神以及鄙视权贵追求追求生活重视友情以及关注民生的思想。 学习过程 一、走近李白——作者介绍 李白 (701 — 762) ,字,号,祖籍陇西成纪 ( 今甘肃秦安西北,教科书中误为“泰安” ) ,生于中亚碎叶城 ( 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境内 ) ,后随家人一起迁居于绵州彰明 ( 今四川江油 ) 青莲乡。李白自言“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 ( 《上安州裴长史书》 ) ,“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 ( 《赠张相镐二首》其二 ) 。青年时期出蜀漫游,天宝元年 (742) 奉诏人长安,、供奉翰林,但因得罪权贵而被“赐金放还”。此后漫游于梁宋、齐鲁、吴越等地,安史之乱起入永王李磷幕,而此时肃宗李亨已在灵武即位,王室争权过程中永王被杀,李白被株连入狱,流放夜郎 ( 今贵州桐梓 ) ,乾元二年、 (759) 行至白帝城遇赦返,流寓南方,宝应元年 (762) 卒于当涂 ( 今属安徽 ) 。 李白生当盛世,渴望建功立业,有着强烈的“济苍生”、“安社稷”的人生理想。他的性格豪放不羁,希望有朝一日风云际会,“平交王侯”而“立抵卿相”,建不世之功而后退隐江湖。他的诗歌关注时局安危,抨击黑暗现实,同情民间疾苦,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他漫游各地,歌颂祖国壮丽山川;他有浓厚的道家思想,诗中常表现出饮酒求仙及时行乐的心态。他的诗想象奇特、风格豪放飘逸,是我国诗歌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二.课前预习 1.识记字音 瀛()瞑( ) 殷( ) 栗( ) 冥( ) 鸾( ) 悸( )怳( ) 著( ) 苍梧( ) 商贾( ) 磐( )石芒砀( )棹( )歌 2.理解词义 或可睹: 因之: 尚在: 栗深林兮惊层巅: 青冥: 来下: 失向来之烟霞: 须行即骑访名山: 开心颜: 蓬壶: 悲千古: 棹歌: 佯羞: 三、学习课文 (一)梦游天姥吟留别 1 .写作背景简介 此诗一名为《别东鲁诸公》,作于李白在长安三年翰林生涯结束以后。天宝三载 (744) ,李白因“忤逆权贵”被唐玄宗“赐金放还”,他只好南下漫游,继续寻求进身之机。他曾与高适、杜甫等东游梁宋、齐鲁,后南下剡中,开始吴越之游。此诗应为诗人南游前留别东鲁诸公所作。 天姥山临近剡溪,传说登山之人听到过仙人天姥之歌唱而得名。其与天台山相对,二山峰峦峭拔,

《即景抒情诗四首》教案[试题].docx

?《即景抒情诗四首》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即景抒情诗的内容、诗人生平及思想内容。 2、能够背记《登幽州台歌》《望月怀远》。 3、训练将诗句转变成画面情境并能用H己的语言表达出來。 教学重点: 了解即景抒情诗的内容、诗人生平及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训练将诗句转变成画血悄境并能用H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以即景抒情诗导入: 即景抒情诗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客观呆物的描写來抒发诗人主观感情的诗作。诗人在诗中不是直接抒发感情,而是移情于物,融情于景,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去,使景物带上感情色彩。诗人带着冇情Z眼去观察景物,以冇情Z笔去描写景物,使感情附着于景物,景物浸染上感情,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无隔。 即景抒情诗往往是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 鉴赏要点:把握景物的特征和寓意,进而感受诗歌情景交融的惠境。 (意境:作者主观情感少自然客观物彖融合的整体。) 主要内容:1、借景表达自己与众不同,庆倦官场,不愿同流合污的高贵胡质。 2、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等感伤。表达客居他乡,怀友思亲的感情,或其他或喜或悲或忧的感情。 3、描写口然景物,表现对皿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鉴赏《登幽州台歌》 (一)作者简介: 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英诗风骨峥蝶,寓意深远,苍劲冇力,有《陈们玉集》传世。陈子昂青少年时家庭较富裕,轻财好施,慷慨任侠。成年后始发愤攻读,博览群书,損长写作。同时关心国事,要求在政治上有所建树。24岁时举进丄,官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时武则天当政,信用酷吏,滥杀无辜。他不畏迫害,屡次上书谏谗。武则天计划开凿蜀山经雅州道攻击生羌族,他又上书反对,主张与民休息。他的言论切直,常不被采纳,并一度因“逆党”反对武则天的株连而下狱。垂拱二年(686),曾随左补阙乔知Z军队到达西北居延海、张掖河一带。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叛乱,又随建安王武攸宜大军出征。两次从军,使他对边塞形势和当地人民牛活获得较为深刻的认识。圣历元年(698),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父死。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加以迫害。冤死狱屮(沈亚之《上九江郑使君书》)。 (二)写作背景和幽州台: 此诗作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o当吋,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了昂在军中任参谋,随同出征。武为人“轻无将略”,不到一年兵败,情况危急。陈子昂向武进言,请求遗万人为前驱击敌,武不允。子昂“自以官在近侍, 又参预军谋,不可见危而惜身苟容。他口又进谏,言共切至……乃署以军曹。子昂知不合,因箝默下列,但兼掌书记而已。因

高二上册《李白诗四首》练习题(含答案)

第一单元第2课 (一)基础知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从载人航天、量子卫星、“中国天眼”等大国重器,到被誉为“新四大发明”的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当前中国创新成果。在这一轮的全球创新竞赛中,我国从“跟跑者”到“并跑者”,进而成为一些领域的“领跑者”。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群策群力,跑出中国创新“加速度”。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不跑出创新“加速度”,怎能成为领跑者? 过去五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推动了国民经济发展,改善了生活,也惠及了世界。一批新模式、新业态、新科技走出国门,成为我们递给世界的“创新名片”,海外“拷贝中国”的案例越来越多。 要跑出创新“加速度”,就要突出把人才作为创新的第一资源,深化人才体制改革,激发所有人的创新活力,让每个有创新意愿的人都有的机会。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强调完善和落实创新激励政策,明确提出“有悖于激励创新的陈规旧章,要抓紧修改或废止”。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层出不穷精益求精方兴未艾小试锋芒 B.层出不穷集思广益蔚然成风小试锋芒 C.屡见不鲜集思广益方兴未艾大显身手 D.屡见不鲜精益求精蔚然成风大显身手 【答案】B 【解析】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屡见不鲜:经常看见,并不新奇。精益求精:(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集思广益:集中众人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兴起、发展,一时不会终止。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小试锋芒:稍微显示一下本领。大显身手:充分显露自己的本领。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创新慢了会落后,不创新也会落后

2016粤教版语文选修第4课《即景抒情诗四首》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单元第4课即景抒情诗四首单元检测 1、《登幽州台歌》的作者就是唐代著划诗人陈子昂。选自《全唐诗》。 2、《春江花月夜》就是唐代诗人张若虚作的一首写景抒情诗. 3、《望月怀远》的作者就是園代诗人张九龄。诗的首联就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4、《题李凝幽居》就是度代诗人輕的代表作品之一.其中诗的颔联“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就是千古流传的佳句。 5、《登幽州台歌》从体裁上瞧应当就杲() A、绝句 B、律诗 C、古体诗 D、近体诗 答案C 6、下列对《春江花月夜》分析不当的一项就是() A、这就是张若虚写的一首写景抒情诗,号称“孤诗横绝全唐” ? B、诗中从月出到月落,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妙神奇。 C、这首诗中景物描写太乱,诗的重心不明确. D、诗中朦胧着一种淡淡的哀伤,别有情趣。 答案C 7、下列对《望月怀远》分析不当的一项就是() A、首联写景,紧扣题目,而不露痕迹。 B、颔联写对远方亲人的思念,直抒血臆. C、颈联的景物描写,旨在表现秋夜之凉,扰人难以成眠。 D、尾联进一步抒写对友人的一片深情、真切感人. 答案C 8、下列对《题李凝幽居》赏析不正确的一项就是() A、这就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首联就是单纯的景物描写,表现岀李凝居处的冷落荒凉. B、颔联就是千古名句,表现出诗人严格的创作态度。 C、"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就是写天明离别时的景物,仍突岀一个“幽"字。 D、结尾言简而意远,余味无穷. 答案A 二、拓展提升 阅读下而两首诗,完成9?10题. 秋夜独坐(节选) [唐]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深 [宋]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9、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王诗写的就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灯下虫鸣的景象;周诗写的就是“春夜”,写了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景象。王诗描写的就是动景,周诗描写的就是静景. 10、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王诗写的就是悲哀孤独的心境.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的孤寂与岁月流逝的悲凉;三、四句写草木昆虫零落哀鸣,更添悲哀。周诗写的就是宁静安适的心境.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灯下苦读,不觉夜深;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变化衬托了诗人夜读时的投入与专注。 解析王诗写诗人在秋天的夜晚,独自静坐,慨叹时光流逝,岁月无情?后两句以动写静,突出了孤寂。周诗一、二句首先从室内氛羽写起,然后点出自己独坐灯下苦读,不知不觉已到深夜,竟连更声也没有听到。三、四两句诗人宕开诗境,转换空间,由室内到门外:不知什么时候,春雪已停,一弯残月挂在半山腰;近瞧门前,一溪流水悄然成冰。这一切都就是在诗人夜读时不知不觉中发生的。 阅读下而两首诗,完成11?12题。 寒食⑹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她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寒食寄京师诸弟 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萤独坐听。 把酒瞧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李白诗四首导学案含答案

李白诗四首 . 学习目标: 1、通过介绍了解李白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 2、通过《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教学了解李白诗歌落想天外的浪漫主义风格。 3、通过其他三首诗歌了解李白不同内容诗歌的不同特点以及艺术风格。 4、通过这四首诗歌体会李白豪放飘逸而清新明快的语言风格。 学习要点: 一、李白的生平 1、读书时期 [25岁以前] 通读百家习剑任侠 求仙访道思想复杂 2、第一次漫游[25──42] 辞亲远游酒隐安陆 十年活动名动京师 3、长安三年 [42──45] 应昭入京供奉翰林 得罪权贵自请放还 4、第二次漫游[45──55] 客居梁园喜逢高杜 漫游寻仙忧心国事 5、战乱时期 [55──62] 避居庐山流放夜郎 奉节遇赦病卒当涂 四川江油县青莲乡,虽然只是个小地方,但却是一代大诗人李白的故里。一代诗仙就从这里起步,以隐隐雷声的脚步闯进诗坛,在中国诗歌史上留下了一座永不褪色的丰碑。他从开始懂事的时候起就呼吸着这青山绿水的芬芳。他的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种清新自然,不事雕琢的美,应当说就是这蜀江水碧山青的自然风光熏陶出来的。 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六甲泛指道教典籍,百家则泛指各派的学说。四川一直是道教最活跃的地方,李白对道教熟悉是很自然的。再者,道教尊庄子为真人,而庄子最超绝的地方,就是站在九天绝顶来看人间,用超然物外的态度来对待生

活中的一切欢哀苦乐。李白所以有那种气概,固然是由于他站在盛唐这座历史的高峰上,有条件看得远,更由于庄子的哲学思想给了他冲开一切束缚的胆识,使他敢于昂 头去观照宇宙,把视野扩张到最大限度。他虽然也熟悉儒家典籍,但向往的却是“其 翼若垂天之云”的大鹏,而根本不屑于做儒家的信徒。 二十四岁时,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行”。开始了他向诗坛的进军。他“五岳 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几乎游遍了黄河中下游和整个长江流域的各个地区。在当时,且不说旅游主要靠步行,就是骑马,乘船,坐牛车,要走遍这么广大的地域,至少在精神上,他每时每刻都在奔波。李白不仅到过许多地方,见多识广,而且人生 经历也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曾当过隐士,在山林里与朋友酣饮纵酒,养了无数的驯鸟。他曾当过道士,一 门心思采药炼丹,求仙得道,以为真的能够白日飞升,他精于骑术,擅长射箭、击剑,以游侠自命,身上老是带着一把短剑。他曾经受到朝廷的征聘,有过皇帝召见,亲自 下车迎接的殊荣,由一个普通百姓一跃成为翰林学士,在安史之乱中他曾投笔从戎, 以东晋著名的宰相谢安自命,想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也因此而意想不到地卷入 政治斗争,被关进了监狱,成了囚犯,被判处永远流放夜郎,遇赦免后,年纪已六十 他还赶到今天的南京,准备去参加平定安史之乱的军队,总之,他一生的经历大起大落,充满了荣光和艰险。他打过交道的人,上自唐玄宗,杨贵妃,朝廷各级官员,下 至监狱里的牢头,和尚,道士和最底层的农夫农妇。他熟悉各个阶层,各个身份和各 种职业的人,把这五光十色的生活都收录在他的诗里。 这里埋葬着李白(当涂李白墓),埋葬着中国的诗魂,这颗永不降低身份,永不 安于现状,永不停止追求的巨星,终于在安徽当涂这里陨落了。而据传说,他是从采 石矶这里的捉月台为捉到月亮跳入长江而死的。我们宁愿相信这美丽的传说。他乘着 酒兴,要把发光的生命交于浩阔的长江,站在这捉月台上,以诗人的天真和狂放,完 成了生命中最后的一次追求。于是他化成了皎皎的明月,滚滚的波涛,永远在中华大 地上照耀着,奔流着。 二、李白的思想和性格 思想:李白的思想是杂家(儒家、道家、纵横家),以道家为主。 性格:热爱自由,向往自然,傲岸不羁 三、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 (一)蔑视权要富贵,宣泄愤懑抗争 “安得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即景抒情诗四首学案

濠头中学《即景抒情诗四首》学案 课型:诗词选读学科:语文年级:高二主备人:董金星徐晓红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1、明确问题:“即景抒情”是诗词等文学作品常用的一种抒情方式。 2、通过作品品味作者将“景”与“情”巧妙结合起来的方法。 3、正确理解和评价古代诗人所抒发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1、解读诗歌中的主要意象;2、领会评价重点词语。 学习疑点:1、“不见”之眼; 2、诗题《春江花月夜》五种景物所构成的美好画面; 3、“情人”相思与“明月”完美结合而形成的意境; 4、“推敲”的炼字佳话。 方法指导:从作品的意象入手,紧扣作品中最能表现情感的词语,体会“景”与“情”的联系;联系作者的生平遭遇与作品风格,判断分析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 正确评价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课前预习:熟悉作家作品情况 ○1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二十四岁中进士,因《谏灵驾人京书》一文为武则天所赏识,用为麟台正字(秘书省属官),后任右拾遗。三十八岁时退职返乡,不久被县令段简害死于狱中。 ○2张若虚(约660—720),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唐中宗神龙年间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号称“吴中四士”。其诗仅存两首,而此篇被论者评为“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王岂运《湘绮楼论唐诗》),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 ○3张九龄(678—740),一名博物,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唐中宗景龙年间进士,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迁为中书令。因正直敢言,受到权奸李林甫的排挤,贬为荆州长史。有《曲江集》。 ○4贾岛(779—843),字浪仙,一作阆仙,范阳(今北京)人。其家境贫寒,多次应举不中,一度出家为僧。后受韩愈影响还俗。曾任遂州长江(今四川蓬溪)主簿,普州(今四川安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1-2《李白诗四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5分) A.渌.水(lù)绿.林好汉(lǜ) 鸭绿.江(lù) 氯.气(lǜ) B.殷.红(yān) 殷.切(yǐn) 殷.岩泉(yǐn) 殷.勤(yīn) C.澹.澹(dàn) 赡.养(shàn) 瞻.仰(zhān) 膳.食(shàn) D.磐.石(pán) 磬.器(qìn) 馨.香(xīn) 罄.竹难书(qìnɡ) 解析A项“绿.林好汉”应读“lù”;B项“殷.切”应读“yīn”;D项“磬.器”应 读“qìnɡ”。 答案 C 2.下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5分) A.泥淖船棹悼念掉队 B.打烊徜徉佯装安然无恙 C.壶浆浆洗船桨壮士 D.富饶妖娆饶口令刍荛 解析D项“饶口令”中的“饶”应为“绕”。 答案 D 3.将下列词语置于下面的语境中,搭配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5分) 李白成功地在其诗歌中______自我,强烈地______自我,突出了抒情主人公的独特个性,因而他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他喜欢采用雄奇的形象表现自我,他诗中那摩天的蜀道、咆哮的黄河、__________的天山、________的匡庐、搏击风云的大鹏,无不寄托着他的胸怀抱负。 ①壮观天地②塑造③云海苍茫④表现 A.③②①④B.①④②③ C.②④③① D.④③①② 解析此题考查设置语境的选词填空。要根据具体语境,针对符合对象的特点及相 关词语的搭配来选择。[:大师] 答案 C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异义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5分)

A.烟涛微茫信.难求古义:副词,实在。今义:名词,书信。 B.脚著.谢公屐古义:穿。今义:写作。 C.势拔.五岳掩赤城古义:超出。今义:抽出。 D.熊咆龙吟殷.岩泉古义:盛大。今义:热情。[:大师] 解析D项殷,在句中作动词用,震响。 答案 D 阅读与鉴赏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大师]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照,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论文:此处指论诗。 (1)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师大师][:大师大师] (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4分)[:大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才思、诗风、诗品;卓异不凡。或“思不群”“比庾信”“比鲍照”;“诗无敌”。 (2)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李白的浓浓思念之情。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3)作者先从李白的诗歌才华写起,交待思念的缘由;而后顺理成章地抒写自己对李白的思念之情;为此而 表达再次相逢论诗的愿望。层层铺垫,又环环相扣,情感真挚。[:大师数理化] 6.阅读下面的诗和相关材料,然后回答问题。(30分)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瀑布 徐凝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大师数理化] 苏轼《东坡志林·记游庐山》:“仆初入庐山,山谷奇秀。……是日有以陈令举《庐山记》见寄者,且行且读,见其中云徐凝、李白之诗。……旋入开先寺,主僧求诗,因作一绝云:‘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

王维,李白,杜甫诗歌风格比较

xx,xx,xx诗歌风格比较 xx,xx,xx诗歌风格比较 唐玄宗时代,大唐辉煌达到顶点,同时又是由盛转衰的开始。经历了唐玄宗与杨玉环浪漫的歌舞升平,也遭遇过安史之乱的社会痛苦剧变。个人命运在巨大的社会反差之中跌荡起伏,孕育了唐代三位伟大的诗人——诗佛王维,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诗言志,诗的风格与人生境遇,自我心镜习习相印。王,李,杜生活在同一时期,王维生于公元700年,李白生于公元701年,杜甫生于公元712年。他们都追求功名,渴望在官场一展平生之志,李白官至翰林,待于玄宗左右;王维少年得志,21岁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然而,他们又屡屡受挫,都遭遇过逮捕入狱之苦,李白还遭流放。杜甫一生不得志,穷困撩倒,颠沛流离。他们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压抑中度过的,目标与现实的差距,诗人心中的郁闷与悲愤催生了他们的作品,他们的诗歌多流淌着悲喜交加的矛盾之美,这正是诗人作品流芳百世的精华所在! 三人所处时代相同,都有过悲喜的人生经历,然而,他们各自的思想修养与人生理念却各有不同。王维研究佛学,心系禅机,诗,画,书法,音乐造诣颇深,他的诗有一种空灵,清新,深刻的简洁与透析;李白追求道家的飘逸自然与剑侠的豪爽,他的诗作流淌着仙气与浪漫;杜甫以儒家圣人为楷模,严谨自侓,他的诗作对仗工整,严谨。 这里,我们选取诗人们以相同题材为对象的作品,比较三人不同的诗歌风格。 在以送友为题的诗中,李白有《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云: 故人xxxx, 烟花三月下xx。 孤帆远影毕空尽, 唯见xx天际流。

诗人在好友孟浩然登船远去时,表现的仿拂是神仙之间的交往,飘忽而来,乘鹤而去,远逝天际,渐无踪影。没有凡人离别的悲伤,没有难分难舍的愁怅。诗人面对滚滚东去的江水,望远去的白帆,陶醉其中,飘飘欲仙。 我们再比较王维送友诗作《渭城曲》,诗云: xx朝雨浥轻尘, 客舍xx柳色新。 劝君更饮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友却另是一派田园风光,一幅清新的水墨画。嫩绿的杨柳,碧瓦客舍,被晨雨清洗得一尘不染,在此圣洁之地,诗人为友把盏,尽离别之情。心意,情意,景意都在酒中,都在画中。既在凡世,又超越凡世,诗人的高贵气质溢于诗中。 杜甫也有送别友人的诗作,风格与王,李完全不同,他的《奉济驛重送严公四韵》是这样写的: 远送从此别,xx空复情。 几时盏重把,昨夜月同行。 xx讴歌xx,三xx出入xx。 xx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杜甫与友人的离别是满目伤情,别,空,惜,独,寂寞,残生,表现的都是悲伤,别后的空虚,残生的无奈。这也是杜甫一生的缩影,心境如此,诗亦如此。 我们再比较三人写景诗作。长江冲出三峡,洒向荆楚大地,接三湘,衔洞庭,烟波浩渺,诗人无不有感而发。杜甫有《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xx。

第2课 李白诗四首学案(学生)

第2课李白诗四首学案(学生)

李白诗四首学案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李白的生平,结合诗人的经历理解作品。 2.培养学生诗歌诵读及鉴赏能力。 3.品味李白诗风雄奇飘逸,想象奇特以及“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诵读,引导学生掌握鉴赏诗歌方法。 2.背诵《梦游天姥吟留别》《哭晁卿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这四首诗,正确对待诗人那桀骜不驯的叛逆精神以及鄙视权贵追求追求生活重视友情以及关注民生的思想。 学习重点 1.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2.了解与李白相关的文学常识,理解并掌握李白诗歌的特点。 学习难点 李白诗歌中雄奇飘逸,想象奇特的诗风。 课时安排 4课时 学习过程 一、走近李白——作者介绍 观看《唐之韵》——李白 李白 (701 — 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 ( 今甘肃秦安西北,教科书中误为“泰安” ) ,生于中亚碎叶城 ( 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境内 ) ,后随家人一起迁居于绵州彰明 ( 今四川江油 ) 青莲乡。李白自言“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 ( 《上安州裴长史书》 ) ,“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 ( 《赠张相镐二首》其二 ) 。青年时期出蜀漫游,天宝元年 (742) 奉诏人长安,、供奉翰林,但因得罪权贵而被“赐金放还”。此后漫游于梁宋、齐鲁、吴越等地,安史之乱起入永王李磷幕,而此时肃宗李亨已在灵武即位,王室争权过程中永王被杀,李白被株连入狱,流放夜郎 ( 今贵州桐梓 ) ,乾

元二年、 (759) 行至白帝城遇赦返,流寓南方,宝应元年 (762) 卒于当涂 ( 今属安徽 ) 。 李白生当盛世,渴望建功立业,有着强烈的“济苍生”、“安社稷”的人生理想。他的性格豪放不羁,希望有朝一日风云际会,“平交王侯”而“立抵卿相”,建不世之功而后退隐江湖。他的诗歌关注时局安危,抨击黑暗现实,同情民间疾苦,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他漫游各地,歌颂祖国壮丽山川;他有浓厚的道家思想,诗中常表现出饮酒求仙及时行乐的心态。他的诗想象奇特、风格豪放飘逸,是我国诗歌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二.课前预习 1.识记字音 瀛()瞑( ) 殷( ) 栗( ) 冥( ) 鸾( ) 悸( )怳( ) 著( ) 苍梧( ) 商贾( ) 磐( )石芒砀( )棹( )歌2.理解词义 或可睹: 因之: 尚在: 栗深林兮惊层巅: 青冥: 来下: 失向来之烟霞: 须行即骑访名山: 开心颜: 蓬壶: 悲千古: 棹歌: 佯羞: 三、学习课文 (一)梦游天姥吟留别 1 .写作背景简介 此诗一名为《别东鲁诸公》,作于李白在长安三年翰林生涯结束以后。天宝三载 (744) ,李白因“忤逆权贵”被唐玄宗“赐金放还”,他只好南下漫游,继续寻求进身之机。他曾与高适、杜甫等东游梁宋、齐鲁,后南下剡中,开始吴越之游。此诗应为诗人南游前留别东鲁诸公所作。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2.7《白居易诗四首》名师导航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2.7《白居易诗四首》名师导航粤教版选修《唐诗 宋词元散曲选读》 内容感知 《轻肥》是白居易新乐府诗中反映社会现实弊端的名篇。诗中写宦官的骄横之态并与江南天灾作比,表达诗人对官场奢侈生活的批判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诗题“轻肥”,取自《论语·雍也》中的“乘肥马,衣轻裘”,用以概括豪奢生活。学习本诗要把握诗歌的批判性和讽刺性,把握诗歌对比手法及运用这种手法的深刻含意。 《花非花》诗意朦胧,带有一种淡淡的感伤之情。诗取前三字为题,近乎“无题”诗。学习本文要掌握博喻手法的运用,理解感伤类诗歌的写法特点,了解作者在诗歌中表现出一种对已经消逝了的美好事物的追念与惋惜之情。 《杜陵叟》与《轻肥》写的是同一旱灾。这首诗写农夫之苦,并对统治者玩弄权术剥削人民表示强烈的愤慨之情。对封建统治者用“双簧戏”方式剥削农民暴行的深刻揭露。学习本文,主要赏析《杜陵叟》(讽喻诗)忧时悯乱、感伤身世、揭示统治阶级玩弄权术、剥削百姓实质的写法,了解诗歌的审美价值。 《问刘十九》这首小诗写一个冬日的傍晚邀人饮酒的情趣。给人的是一种亲近的感觉,让人如同身临其境,与友人一同低吟浅酌,通俗的语言透出凝练的构思,浅白的景色描写,深藏着真挚的情谊。学习这首诗,就是要把握白居易通俗小诗情景交融的写法。 走近作者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今属山西),祖上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生于新郑(今属河南)。贞元十六年(800)登进士第,历任左拾遗、翰林学士。元和十年(815)因上书请急捕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历任忠州、杭州、苏州刺史,官终刑部尚书。晚年闲居洛阳,皈依佛教,自号“香山居士”,世称白香山。白居易是中唐新乐府诗歌创作的主要倡导者。受历代乐府诗特别是杜甫乐府“即事名篇”影响,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创新乐府,指斥时弊,反映民瘼,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与元稹交厚,世称“元白”。晚年居洛阳与刘禹锡唱和颇多,世称“刘白”。一生有诗近3 000首,自分为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其中讽喻诗以《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感伤诗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 咬文嚼字 1.字音 朱绂.(fú)醅.酒(péi)樽罍.(léi)果擘.(bài)脍.切(kuài) 敕.牒(chì)嬗.变(shàn)衢.州(qú)蠲.免(juān)京畿.(jī) 2.多音字 3.形近字 句段剖析 一、疑难妙句 1.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 品评:开头四句,先写后点,突兀跌宕,绘声绘色。意气之骄,竟可满路,鞍马之光,竟可照尘,这不能不使人惊异。正因为惊异,才发出“何为者”(干什么的)的疑问,从而引出了“是内臣”的回答。内臣者,宦官也。宦官不过是皇帝的家奴,凭什么骄横神气以至于此?

比较李白与杜甫的异同

比较李白与杜甫的异同。 李白和杜甫是中国唐代诗歌的乃至中国古代文学的两座高峰,.他们共同经历了唐王朝由极盛到动乱的历史。面对这个乱世,他们形成了迥然不同的诗歌艺术风格和个人性格。 李杜创作的根本区别在哪里呢裴斐先生在《李白十论》一书中说:“李杜创作的最根本区别,简单讲来,乃在于对待主客观的不同态度,用王国维的话说,李白属于‘主观诗人,杜甫属于‘客观诗人’,杜甫擅长客观描写,代表作是叙事诗,他的抒情诗也带有客观色彩;李白擅长自我抒情,绝大部分是抒情诗,他的叙事诗也带有抒情色彩。杜甫诗的社会内容是通过一幅真实的生动的社会生活图画直接呈现的。因而容易被人认识,李白诗歌形象主要是诗人自己,而不是客观的社会生活,因而他的社会内容不容易被人认识。” 李诗想象独到、恣意汪洋,难以模仿和学习,可说是内容溢出形式,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等等,痛快淋漓,天才之极,似乎毫无规范可循,却又美妙奇异,不可思议。 杜诗有雄豪壮伟的气势,但在内容上更贴近现实,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形式上更为工整规矩。因有形式和内容上的规整,杜诗可成为效行的范本。我们可以在他建立的规矩方圆中去寻求美、开拓美和创造美 在诗体上说李白擅长古歌行体,擅长五七绝句,他性格自由奔放使他不囿于格律音韵,他的《蜀道难》长短参差,他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云》的前两句“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使用的是散文句法。而杜甫精于音律,擅长铺陈排比。因此律诗尤其是七律是他的长处。在诗的音美形美的方面李白稍逊于杜甫。而在风格美方面,李白的飘逸豪迈,谈吐天然是别人所不能学的。李白直抒胸臆多,乐则大笑悲则大号。而杜甫的诗多含蓄曲折沉郁顿挫。 李白热爱现实生活中的一切美好事务而对不合理现象毫无顾忌的投之以轻蔑。这种已被现实所牢笼却不愿接受想征服现实的的态度,与杜甫那种始终以严肃的悲悯的心情注视关心祖国人民命运那种现实主义精神是相反而本质又相同的。用韩愈的话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他们的艺术成就和高风亮节永远是中国文化的代表。

2016粤教版语文选修第2课《李白诗四首》练习题

李白诗四首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渌.水荡漾清猿啼( ) (2)熊咆龙吟殷.岩泉( ) (3)水澹澹 ..兮生烟()(4)忽魂悸.以魄动( ) (5)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 (6)怳.惊起而长嗟( ) (7)吴牛喘.月时( ) (8)君瞧石芒砀.( ) (9)见客棹.歌回() 解析:注意拼音规则,不要出现音调标注错误的现象. 答案:(1)lù(2)yǐn (3)dàn (4)jì (5)fēi (6)huǎng (7)chuǎn (8)dàng (9)zh ào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烟涛微茫信.难求( ) (2)云霞明灭或.可睹( ) (3)天姥连天向天横.( ) (4)势拔.五岳掩赤城( ) (5)我欲因.之梦吴越( ) (6)渌.水荡漾清.猿啼( )()(7)迷花倚石忽已暝.( )(8)栗.深林兮惊.层巅( )( ) (9)水澹澹 ..兮生烟() (10)失向.来之烟霞() (11)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12)怳.惊起而长嗟( ) 解析:解释时注意词语的古今异义现象,尽量根据句义推断词义。 答案:(1)确实 (2)或许(3)遮断(4)超出(5)依据(6)清澈凄清(7)天黑(8)使……战栗使……震惊(9)波浪起伏 (10)刚才 (11)暂且;等待 (12)恍然,猛然 3、名言名句填空。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 (3)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 (4)白发三千丈,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注意文字书写正确,尤其要注意不要与形近字或同音字混淆。 答案:(1)奔流到海不复回 (2)天生我材必有用

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7课《白居易诗四首》练习及答案讲解

第7课白居易诗四首单元检测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力能扛.鼎(ɡānɡ 称. 心如意(chan 风驰电掣. (cha虚与委蛇.(yí B .谄.媚阿谀(chǎn 妄自菲.薄(fěi 怏. 怏不乐(yànɡ 风光旖.旎(yǐ C .掎.角之势(jǐ 矢志不渝.(yú循规蹈矩.(jǔ 不寒而栗.(lì D .雄关险隘.(ài 踽.踽独行(jǔ 言简意赅. (ɡāi 瞠. 目结舌(tánɡ 答案 D 解析“瞠”应读“chēn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风靡描摹始作俑者见风驶舵 B .装祯蛊惑随声附和层峦叠嶂 C .部署辍学伶牙俐齿和盘托出 D .徇私戳穿不胫而走重山峻岭 答案 C 解析 A 项驶—使。B 项祯—帧。D 项重—崇。 3.下列对《轻肥》一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此诗写宦官的骄横之态并与江南天灾作比,表达诗人对官场奢侈生活的批判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B .首四句先写宦官们令人惊异的骄横情形:意气之骄,竟能满路,鞍马之光,竟可照尘。而这一切均是宦官们所为!不能不令人惊异。 C .最后两句“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用重笔转折,直赋其事,以惨不忍睹的血淋淋的现实进行对比,揭示了当时广大人民的悲惨处境。 D .诗人在表达方式上将记叙和议论相结合,极力揭露宦官、权贵之间相互勾结、极度奢靡的生活。 答案 D 解析诗人不作一句评说,不发一句议论,把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并列写出。 4.下列对《杜陵叟》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开头七句写出灾情之严重。从三月写到九月,可见全年适合长庄稼的时候全部是恶劣的天气,麦苗和禾穗不是黄死就是青干。 B .“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写官吏们在此天灾面前的可恶表现和百姓们的困难处境。官吏们为了“考课”,不仅不奏报朝廷,反而变本加厉地加紧搜刮。 C .“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写诗人痛斥“长吏”剥夺了自己的东西,表达难抑愤怒之情。 D .最后八句写皇帝得知灾情而下诏免税。表面上是歌颂了皇帝的仁德,实际上语含讽刺,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帝心恻隐”是虚伪的,而用考课的办法鼓励各级官吏搜刮更多的民脂民膏却是真正的目的。 答案 C

李白与杜甫诗歌的异同

李白与杜甫诗歌的异同 ——以李白的《将进酒》和杜甫的《登高》为例 中文081班张俏玲唐朝是文化繁荣的朝代,在诗坛上,涌出了许多名家,大师辈出。“诗仙”李白与“诗圣”杜甫更是其中两颗璀璨的巨星。 李白与杜甫是我国唐代的两位著名的诗人,他们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歌。从诗歌史的地位上来说,两者都是继往开来、沾溉百世的人物,李白是把中国诗歌推向全面发展的“先驱”,杜甫则把诗歌创作提到了现实主义空前未有的高度,因此两人的文学成就可以说是“平分秋色”。从诗歌思想的角度,他们同样关心百姓疾苦,关心国家命运,反对侵略战争,诗歌思想上有着一致性。如李白的《古风》、杜甫的《兵车行》都对当时黑暗和腐败的政治予以否定,表达了强烈的爱国忧民之情。 李杜诗歌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但由于两者的生活的时期的不同、生活的经历的各异,李杜诗歌在艺术特色上又有着明显的差异。下面就以李白的《将进酒》与杜甫的《登高》为例,试比较两者诗歌艺术特色的差异: 一、诗歌风格的不同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 李白和杜甫在诗歌创作中都形成了特有的风格。李白的诗歌主导风格是飘逸俊美,而杜甫诗歌的主导风格则是沉郁顿挫,这在他们的许多代表作中都有体现。如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把黄河在天地之间浩荡奔流的气势与声势充分表现出来,意境开阔,具有非凡的气势和浪漫主义情怀。而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描绘了一幅惨淡的秋景画面,高天之狂飙,深谷之哀猿,惊心动魄,使全诗笼罩在悲凉的氛围之中,同时也反映诗人凄凉之感。 二、诗歌思想上的不同 李白与杜甫都有满腔抱负,想为国家尽一份力,但是他们在仕途中都又不得志,这种壮志难酬的悲愤与感伤在他们的许多作品中都有体现,但两者又有不同:李白的诗,很多表现出及时行乐的思想;杜甫的诗,很多表现忧国伤时的思想。 如在《将进酒》里,李白将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醉意使李白纵情狂欢,高歌“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达一种独立自由的人格,一种鄙弃世俗的非凡的自信。虽壮志难酬,但李白却没有一般读书人或士大夫的顾影自怜、怀才不遇的情结,认为“人生苦短,须及时行乐”,有着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而在《登高》里,诗人杜甫塑造了一位壮志难酬、长年飘泊、老病孤独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生出无限悲愁之绪,饱含了诗人排遣不尽的羁旅愁与孤独恨,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也表现了诗人浓厚的忧国伤时之情。 三、意象、意境组合与营造的不同 李白所创造富于个性特点的意象中最突出的就是飞翔的大鹏、奔腾咆哮的黄河与长江、高出天外的山峰、飞流直下的瀑布,这些“都具有超凡的气概,曲折地表现了李白冲决束缚,追求自由的热情,可以见出他飘逸不群的风格”。如在《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水从天而降,写出了一泻千里,不可抵挡之势。 而杜甫伤时忧国的情怀借着客观物象表现出来,形成带有浓厚忧郁色彩的意象,如瘦马、孤舟等,在这些被损弃与被遗忘的生物身上,杜甫表现了多种深沉而忧郁的情思。在《登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