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其防范措施

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其防范措施
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其防范措施

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其防范措施

1、计算机网络安全概述

所谓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是指利用网络管理控制技术防止网络本身及网上传输的信息呗故意的或偶然的非授权泄露、更改、破坏、或使信息被非法系统辨认、控制。

计算机网络作为重要的基础资源向客户提供信息,而建立安全的网络系统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在保证网络连通的同时,对网络服务、客户应用进行管理,以保证网络信息资源的正确性不受影响。

2、网络安全的特征

网络安全应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

保密性:信息不泄露给非授权用户、实体或过程,或供其利用的特性。

完整性:数据未经授权不能进行告便的特性。及信息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坏和丢失的特性。

可用性:可被授权实体访问并按需求使用的特性。即当需要时能否存取所需的信息。例如网络环境下拒绝服务、破坏网络和有关系统的政策运行等都属于对可用性的攻击。

可控性: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

可审查性:出现安全问题时提供依据与手段

3、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现状分析

互联网和网络应用以飞快的速度不断发展,网络应用日益普及并更加复杂,网络安全问题是互联网和网络应用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网络攻击行为日趋复杂,各种方法相互融合,使网络安全防御更加困难。黑客攻击行为组织性更强,攻击目标从单纯的追求“荣耀感”向获取多方面实际利益的方向转移,网上木马、间谍程序、恶意网站、网络仿冒等的出现和日趋泛滥;手机、掌上电脑等无线终端的处理能力和功能通用性提高,使其日趋接近个人计算机,针对这些无线终端的网络攻击已经开始出现,并将进一步发展。总之,网络安全问题变得更加错综复杂,影响将不断扩大,很难在短期内得到全面解决。总之,安全问题已经摆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上,网络安全如果不加以防范,会严重的影响到网络的应用。

4、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

4.1网络系统本身存在的安全问题

1)系统漏洞。网络系统本身存在的安全问题主要来自系统漏洞带来的威胁。系统漏洞是在硬件、软件、协议的具体实现或系统安全策略上存在的缺陷,系统漏洞对网络安全带来的威胁是不可估量的,而各种网络软件都不可避免存在缺陷和漏洞,甚至安全工具本身也避免不了有安全漏洞的存在,如果计算机网络缺乏安全控制,攻击者有可能通过网络系统的漏洞,使自己具有管理员的权限,从而任意改变网络系统的设置,给用户带来不良影响,而且一般没有相应的日志记录,通常没有证据可查。软件公司的编程人员为了方便维护而设置“后门”,但是我们常用的安全工具很少会考虑网络系统“后门”的因素,所以当黑客恶意入侵网络系统的“后门”,很容易通过防火墙的限制,并且不易被用户发现,因此,网络系统的“后门”也是安全隐患之一,一旦“后门”被黑客利用,就会给用户带来损失。

2)移动存储介质。移动存储介质比如U盘、移动硬盘灯,由于其自身具有方便小巧、存储量大、适用性强、易携带等特点,应用比较广泛,尤其是涉

密单位,这给网络系统的信息安全造成很大的隐患。如有的不知道U盘、移动硬盘上删除的文件还能够还原,将曾经存贮过私密信息的U盘外借,造成信息的泄露。

4.2网络系统外部存在的问题

1)黑客的攻击。所谓黑客,就是在未经许可通过技术登录到他人的网络服务器或者连接在网络上的主机,并对网络进行一些未经授权的操作的人员。黑客能熟练使用各种计算机技术和软件,尤其善于发现计算机网络系统自身存在地系统漏洞,并当成被攻击的目标或途经,直接威胁到网络安全系统。目前,黑客攻击计算机网络的时间屡见不鲜。

2)计算机病毒的攻击。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和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由于计算机病毒具有蔓延快、范围广,还具有隐蔽性和破坏性等特点,一旦计算机感染上病毒后,轻者造成文件或数据丢失,严重者甚至造成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损坏等。

3)间谍软件的攻击。间谍软件的目的在于窃取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存储的各种数据信息。间谍软件可以监视用户行为,不同程度的影响系统性能,甚至修改系统设置,威胁用户隐私和计算机安全。

4.3 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

1)人为泄密。如计算机操作人员安全意识不强,设置的口令过于简单,或者讲自己的口令随意告诉别人或者无意中透露给他人等都会对网络安全带来威胁。

2)故意泄密。有条件接触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的工作人员故意对网络安全进行破坏的行为。其中,如系统的操作员,为了获取一定的利益,面向外单位提供计算机保密系统的文件和资料。

5、对于以上安全问题的防范与对策

5.1查补漏洞

用户要经常对计算机网络漏洞进行查找、修补以防止攻击、降低破坏程度。

(1)系统安全,可以通过agent方式装置与重要的服务器主机相联,可以查出系统安全配置存在的错误和漏洞,并且可以确定黑客攻破系统的方法和途径,提醒用户及时修补。

(2)数据库安全,各类软件自身就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这些可以利用网络对主机数据库进行逐一筛选,对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进行预测,如:口令密码、账号密码、用户设置等,以判断系统是否van全,并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

(3)网络,可以通过网络系统进行“黑箱”评估,并结合相关软件存储的攻击方式来检查网络系统,一旦出现异常要及时进行修补调整。

5.2 防火墙

防火墙技术是实现网络安全最基本、最经济、最有效的安全措施之一。防火墙处于网络群体计算机或企业与外界通道之间,具有限制外界用户对内部网络访问及管理内部用户访问外界网络的权限,由软件或/及硬件设备组合而成。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的重要屏障,可以将不允许的非法用户与数据拒之门外,最大限度地黑客的入侵。

5.3病毒查杀

病毒查杀可以及时发现恶意行为,消除计算机网络存在的安全问题。当前计算机网络病毒的形势更为复杂,其传播途径也在不断变化。病毒具有危害大、传

播快等特点,给计算机网络造成的损失也是不可估量。当前抗病毒技术主要是通过安装不同的杀毒软件,且定期做好软件升级、病毒库更新等措施。在杀毒软件结束后还要定期对计算机进行杀毒或修复漏洞,以保证良好的病毒查杀效果。病毒查杀是当前防范网络威胁最普遍的方式,其取得的防范效果也较为理想。

5.4对数据加密

对数据进行加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护那些需要保守秘密的信息。通常,对计算机网络上的数据进行加密的方法包括以下三种,链路、端点一级节点加密。链路加密就是在传输数据的过程中,仅仅在物理层前的数据链路层进行加密,其基本的要求是节点本身必须是安全的,否则链路加密就没有任何意义;端点加密是指在数据的传输过程中,数据自始自终的以密文的形势存在,相比于链路加密和节点加密,端点加密设计方法简单,可靠性强,更有利于实现和维护,端点加密的目的就是保护从源端用户到目的端用户的数据;节点加密的目的则是保护从源节点到目的端节点之间的传输链路。

5.5访问控制

在访问控制中,主要采用的方式是认证系统和访问控制网关、防火墙等操作。对网络资源的边界布置访问控制网关和防火墙,对资源网络内部进行布置认证系统,起到的作用有:

(1)用户在使用的网络资源时,一定要经过身份认证才能通过,这样就可以确定用户的信息有效性,一旦出现问题可以马上追查到;

(2)必须具备基于连接时段的ACL功能,这样可以对各用户在使用网络时的情况进行调控;

(3)合理分配网络地址的流量多少,结合用户需求过滤及经授权的访问限制。

5.6其他应对策略

1)加强存储IP地址的保密性。黑客攻击计算机的主要途径就是通过计算机的IP地址来实现的。一旦被黑客掌握了IP地址,就可以对计算机进行各种非法攻击,从而使该计算机的安全受到极大的威胁。因此,用户应当加强IP地址的保密性,不能随便泄露自己使用的计算机的IP地址,在使用的过程中最好将IP 地址隐藏起来,以提高网络安全系数。

2)加强存储介质的管理。对于存储介质的管理主要是制度上的管理措施。对于单位网络可以建立移动存储介质安全管理平台,对单位移动存储设备实施安全保护的软件系统,使单位信息资产、涉密不被移动存储设备非法流失。

3)加强对计算机软硬件的安全防护。计算机用户要掌握正确的开机、关机步骤,能正确应用与计算机相关的U盘、盈动硬盘等外部设备,使用时注意防尘、防水、防静电,平时要注意计算机零部件的保护,不要随便拆装计算机。用户选择计算机系统软件时,一定要选择正版软件,以防止盗版软件带入病毒,并在自己实际需要的基础上,尽量选择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比较高的软件,及时更新操作系统,即使更新与升级杀毒软件等安全工具。

4)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只要有网络存在,就不可避免有网络安全问题的发生,为了把网络安全问题降到最低,就要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强化网络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严格操作程序,运用最先进的工具和技术,尽可能把不安全的因素降到最低。此外,还要不断加强网络安全技术建设,加强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安全规范化管理,才能使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得到保障,最大限度保障广大网络用户的利益。

计算机网络安全及防范策略探讨

计算机网络安全及防范策略探讨 https://www.360docs.net/doc/d817468395.html, 期刊门户-中国期刊网2009-2-11来源:《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9月下供稿文/商诺诺周欣明王东 [导读]通过对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因素的分析,探讨了几种防范技术和策略,都有着较好的现实价值。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也日渐复杂。通过对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因素的分析,探讨了几种防范技术和策略,都有着较好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网络安全;信息技术;防范策略 就目前而言,全世界的计算机都将通过Internet联到一起,信息安全的内涵也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它不仅从一般性的防卫变成了一种非常普通的防范,而且还从一种专门的领域变成了无处不在,网络安全风险日渐严重和复杂。原先由单机安全事故引起的故障通过网络传给其他系统和主机,可造成大范围的瘫痪,再加上安全机制的缺乏和防护意识不强,网络风险日益加重,计算机软件、硬件的正常运行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程序代码。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染性、寄生性、隐蔽性、触发性、破坏性等特点。因此,提高对病毒的防范刻不容缓。 1 网络安全的威胁因素 归纳起来,针对网络安全的威胁主要有: 1.1软件漏洞 每一个操作系统或网络软件都不可能是无缺陷和漏洞的,这就使我们的计算机处于危险的境地,一旦连接入网,将成为众矢之的。 1.2配置不当 安全配置不当造成安全漏洞,例如,防火墙软件的配置不正确,那么它根本不起作用。对特定的网络应用程序,当它启动时,就打开了一系列的安全缺口,许多与该软件捆绑在一起的应用软件也会被启用。除非用户禁止该程序或对其进行正确配置,否则,安全隐患始终存在。 1.3安全意识不强 用户口令选择不慎或将自己的帐号随意转借他人或与别人共享等都会对网络安全带来威胁。 1.4病毒 目前数据安全的头号大敌是计算机病毒,它是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数据,影响计算机软件、硬件的正常运行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程序代码。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染性、寄生性、隐蔽性、触发性、破坏性等特点。因此,提高对病毒的防范刻不容缓。 1.5黑客 对于计算机数据安全构成威胁的另一个方面是来自电脑黑客(Hacker)。电脑黑客利用系统中的安全漏洞非法进入他人计算机系统,其危害性非常大。从某种意义上讲,黑客对信息安全的危害甚至比一般的电脑病毒更为严重。

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全

网络安全:网络安全硬件、网络安全软件、网络安全服务。 网络协议:为网络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者约定。它的三要素为语法、语义、同步。语法: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语义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协议以及做出何种作答。同步: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协议的集合。 OSI参考模型的分层原则:根据功能的需要分层;每一层应当实现一个定义明确的功能;每一层功能的选择应当有利于制定国际标准化协议;各层界面的选择应当尽量减少通过接口的信息量;层数应该足够多,以避免不同功能混扎在同一层中,但也不能过多,否则体系结构会过于庞大。 TCP—IP协议:是事实上的网络标准,由低到高分为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网络接口层:该层中的协议提供了一种数据传送的方法,使得系统可以通过直接的物理连接的网络,将数据传送到其他设备,并定义了如何利用网络来传送IP数据报。网络层协议:网络层协议IP是TCP-IP的核心协议,IP 可提供基本的分组传输服务。网络层还有地址转换协议(ARP)和网间控制报文协议(ICMP)。还提供了虚拟专用网(VPN)。 传输层协议:有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还提供了安全套接字服务(SSL)。 应用层协议:网络终端协议(Telnet)、文件传输协议(F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邮件接收协议(POP)、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域名服务(DNS)。系统安全结构:物理层(防止物理通路的损坏、窃听、攻击)、数据链路层(保证网络链路传送的数据不被窃听)、网络层(保证网络路由正确,避免被拦截和监听)、操作系统(保证客户资料、操作系统访问控制的安全)、应用平台(利用SSL),应用系统(使用应用平台提供的安全服务来保证基本安全)。 网络层的安全性:一般使用IP封装技术(其本质是纯文本的包被加密,封装在外层的IP报头里。用来对加密的包进行因特网上的路由选择,到达另一端时,外层的IP 头被拆开,报文被解密,然后送到收报地点),相应的安全协议可以用来在Internet上建立安全的IP通道和虚拟私有网。 传输层安全性:安全套接层协议(SSL),此协议包括SSL 记录协议和SSL握手协议。前者涉及应用程序提供的信息的分段、压缩、数据认证和加密。后者用来交换版本号、加密算法、身份认证并交换密钥。 应用层的安全性:它实际上是最灵活的处理单个文件安全性的手段。目前都是用PKI(公钥基础结构),此结构包括3个层次:顶层为网络层安全政策登记结构IPRA、第2层为安全政策证书颁发机构PCA、底层为证书颁发机构CA。 局域网的安全:局域网基本上都采用以广播为技术基础的以太网。它的安全分为网络分段、以交换式集线器代替共享式集线器(可防止网络监听)、虚拟专网。 网络分段:物理分段(是指将网络从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上分为若干网段)和逻辑分段(在网络层上进行分段)。虚拟专网VPN:以局域网交换技术(A TM和以太网交换)为基础的面向连接的技术,它的核心技术是采用隧道技术(将企业专网的数据加密封装后,透过虚拟的公网隧道进行传输,从而防止敏感数据的被窃)。 广域网的安全:加密技术(通过对网络数据的加密来保障网络的安全)、VPN技术、身份认证技术(对拨号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并记录完备的登陆日志)。 网络安全的威胁:安全漏洞(是指资源容易遭受攻击的位置)、乘虚攻击(通过利用环境中的安全漏洞访问到计算机中的资源产生)。 19.乘虚攻击的方法:利用技术漏洞型攻击(强力攻击、缓冲区溢出、错误配置、重放攻击、会话劫持);信息收集;拒绝服务(物理损坏、资源删除、资源修改、资源饱和) 20.网络系统的安全体系:访问控制、检查安全漏洞、攻击监控、加密通信、备份和恢复、多层防御、隐藏内部信息、设立安全监控信息。 21.网络安全的主要攻击形式:信息收集(防范信息收集的关键技术就是限制外部对资源进行未经授权的访问)、利用技术漏洞型攻击、会话劫持、防止DNS毒化、URL字符串攻击、攻击安全账户管理器、文件缓冲区溢出、拒绝服务、攻击后门攻击、恶意代码。 22.网络安全的关键技术:防电磁辐射(分为对传导发射的防护和对辐射的防护)、访问控制技术、安全鉴别技术(a. 网络设备的鉴别,基于VPN设备和IP加密机的鉴别;b. 应用程序中的个人身份鉴别;c. 远程拨号访问中心加密设备(线路密码机)与远程加密设备(线路密码机)的鉴别;d. 密码设备对用户的鉴别)、权限控制(操作系统、数据库的访问、密码设备管理、应用业务软件操作的权限控制)、通信保密(a. 中心网络中采用IP加密机进行加密;b. 远程拨号网络中采用数据密码机进行线路加密)、数据完整性、实现身份鉴别(可利用:a. 数字签名机制;b. 消息鉴别码;c. 校验等;d. 口令字;e. 智能卡; f.身份验证服务:Kerberos和X.509目录身份验证)、安全审计、病毒防范及系统安全备份,加密方法、网络的入侵检测和漏洞扫描、应用系统安全、文件传送安全、邮件安全。 23.保证网络安全的措施:防火墙、身份认证(主要包括验证依据、验证系统和安全要求)、加密(数据加密技术主要分为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完整性的鉴别以及密钥管理技术四种)、数字签名(密文和用来解码的密 钥一起发送,而该密钥本身又被加密,还需要另一个密 钥来解码)、内容检查、存取控制、安全协议(加密协议, 身份验证协议,密钥管理协议,数据验证协议,安全审 计协议,防护协议)、智能卡技术。 网络的安全策略:它是纵深防御策略,包括物理安全、 数据防御、应用程序防御、主机防御、网络防御、周边 防御。 网络攻击常用工具:任何攻击都需要进行嗅探或端口扫 描。网络嗅探的常用工具为Ethereal(它是开放源代码 的软件,免费的网络协议程序,支持UNIX、Windows)、 端口扫描是主动的,常用攻击是nmap(它基于Linus和 UNIX)。 1、信息安全性表现在以下的四个特性:保密性、完整性、 可用性、可控性 2、一个加密网络,不但可以防止非授权用户的搭线窃听 和入网,而且也是对付恶意软件的有效方法 3、密码算法主要分为3类:对称密钥算法、公钥加密算 法(非对称加密)、单项函数算法。 4、对称密钥算法:这种技术使用单一的密钥加密信息, 加密和解密共用一把密钥。 5、公钥加密算法(非对称加密):这种技术使用两个密 钥,一个公钥用于加密信息,一个私钥用于解密信息。 这两把密钥之间具有数学关系,所以用一个密钥加密过 的资料只能用相应的另一个密钥来解密。 6、单项函数算法:这个函数对信息加密产生原始信息的 一个“签名”,即数字签名,该签名被在以后证明它的权 威性。 7、DES算法:它是最著名的对称密钥加密算法。DES 使用56位密钥和64位的数据块进行加密,并对64位数 据块进行16轮编码。在每轮编码时,一个48位的“每 轮”密钥值由56位的完整密钥的出来。 8、三重DES算法:这种方法用两个密钥对明文进行了 3次加密,但不是加密了3次,而是加密、解密、加密 的过程。用密钥1进行DES加密,用密钥2对步骤1的 结果进行DES解密,对步骤2的结果使用密钥1进行 DES加密。 9、RSA算法:是非对称加密算法,RSA是用两个密钥, 用公钥加密,私钥解密。加密时吧明文分成块,块的大 小可变,但不能超过密钥的长度。密钥越长,加密效果 越好,加密解密的开销也大,一般64位较合适。RSA 比较知名的应用是SSL。 10、公共密钥算法的2种用途:数据加密和身份认证。 11、数据加密:发送者用接收者的公钥对要发送的数据 加密,接收者用自己的私钥对接收到的数据解密。第三 者由于不知道接收者的私钥而无法破译该数据。 12、身份认证:发送者可以用自己的私钥对要发送的数 据加上“数字签名”,接收者可以通过验证“数字签名” 来确定数据的来源。 13、DES和RSA算法的比较:一是在加密解密的处理 效率方面,DES优于RSA;二是理方面,RSA比DES 更优越;;三是在安全性方面,两者都较好;四是在签名 和认证方面,RSA算法更容易。总之,DES加密解密速 度快,适用用于数据量大、需要在网上传播的信息。RSA 算法于数据量小但非常重要的数据,以及数字签名和 DES算法的密钥。 14、认证机构CA:它是证书的签发机构。他的职责是 验证并标识申请者的身份;确保CA用于签名证书的非 对称密钥的质量;确保整个签名过程的安全,确保签名 私钥的安全性;管理证书材料信息;确定并检查证书的 有效期限;确保证书主题标识的唯一性,防止重名;发 布并维护作废证书表;对整个证书签发过程做日志记录 及向申请人发通知等。CA也拥有一个证书,也有剖自 己的私钥,所以也有签字能力。 15、认证中心:是一个负责发放和管理数字证书的权威 机构。 16. 通用的加密标准分为:对称加密算法、非对称加密 算法、散列算法。 对称加密算法:DES、Triple-DES、RC2、RC4、CAST。 非对称加密算法:RSA、DSA、Diffie-Hellman。 散列算法:SHA-1、MD5。 17、数字证书:是一种能在完全开放系统中使用的证书 (例如互联网络),它的用户群绝不是几个人互相信任的 小集体。在这个用户群中,从法律度讲彼此之间都不能 轻易信任。所以公钥加密体系采用了将公钥和公钥主人 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再请一个大家都信任的权威机构确 认,并加上全球为机构的签名,就形成了证书。 18、通用的证书标准是X.509,目录服务标准 X.500及LDAP 19、数字签名:私钥拥有者用私钥加密数据,任何拥有 公钥的人都能解除开。信息发送者用其私钥对从所传报 文中提取的特征数据或称数字指纹进行RSA算法解密 运算操作得到发电者对数字指纹的签名函数H(m)。数 字签名具有不可抵赖性和完整性。 20、数字证书应具备的信息:版本号、序列号、签名算 法、发出该证书的认证机构、有效期限、主题信息、公 钥信息、认证机构的数字签名。 21、证书的管理功能:用户能方便地查找各种证书及已 经撤销的证书,能根据用户请求或其它相关信息撤销用 户的证书,能根据证书的有效期限自动地撤销证书,能 完成证书数据库的备份工作 22、认证机构发放的证书主要应用有:使用S/MIME 协议实现安全的电子邮件系统;使用SSL协议实现浏 览器与Web服务器之间的安全通信;使用SET协议实 现信用卡网上安全支付 23、智能卡:是当前国际上公认的商业网络安全通信中 最好的用户端解决方案,它的外形与普通信用卡相同, 内部有微处理器(CPU)和可重写存储单元(EEPROM), 并有文件管理系统和保护算法不怀还以的人获得智能卡 必须还要得到卡的密码PIN,否则几次输入不成功,卡 会被锁定。 24、使用智能卡的优点:可把用户重要信息安全存在卡 中;加密处理可在卡内完成、每张卡存放的内容都是独 立的、不可代替的;便于携带。 第三章Windows 2000操作系统的安全管理 1、Windows 2000的安全特性主要体现在:对Internet 上的新型服务的支持、便于安全性框架、实现对Windows NT4.0的网络支持。 2、Kerberos是在Internet上广泛采用的一种安全验证机 制,它基于公钥技术。Kerberos协议规定了客户机/密钥 发布中心(Key Distribution Center,KDC)/服务器三者之 间获得和使用Kerberos票证进行通信规则和过程。 Kerberos验证机制加强了Windows 2000的安全性,它使 网络应用服务验证速度更快捷,同时可以建立域信任以 及在建立域信任的域中传递信任关系,另外Kerberos验 证有互操作性的优势。在一个多种操作系统并存的异构 网络环境中,Kerberos协议使用一个统一的用户数据库 对各种用户进行验证,这样就解决了现在异构环境中的 统一验证问题 3、Windows 2000的安全特性:数据安全性(用户登录 时的安全性和网络数据的保护、存储数据的保护)、通信 的安全性、单点安全登录、安全的管理性(对工作站、 服务器、域控制器的安全管理)。 4、Windows 2000中的组策略:账户策略/密码策略(配 置密码存留期、长度和复杂性)、账户策略\账户锁定策 略(配置锁定时间、阀值和复位计数器)、账户策略 \Kerberos策略(配置票证寿命)、本地策略\审计策略、 本地策略\用户权限、本地策略\安全选项、事件日志、受 限制的组、系统服务、注册表、文件系统。 5、密码策略:密码必须符合复杂性的要求,密码必须为 6个字符长(见意为8个字符),密码中必须包含以下三 个类别的字符(英语大写字母,英语小写字母、阿拉伯 数字、标点符号) 6、Windows 2000的安全模板:以inf的格式存储。 7、组策略的安全级别:域级和OU级。域级是一般的安 全要求,如对所有服务器使用的账户策略和审计策略等; OU级是对特定的服务器的安全要求,如IIS的服务器。 8、审计:主要目标是识别攻击者对网络所采取的操作, 分为成功事件和失败事件。 9、安全审计的类别:登录事件、账户登录事件、对象访 问、目录服务访问、特权使用、进程跟踪、系统事件、 策略更改。 10、入侵检测:可分为主动监测和被动检测。 11、主动监测:有目的地查找攻击并阻止这些攻击,有 端口扫描、事件查看器、转储日志工具、EventCombMT 工具,其中端口是最常用的。 12、被动检测:是被攻击后使用检查日志的方法。 1、Windows Server2003的内置信任安全构架TSI主要包 括:身份验证、授权与访问控制、审计与记账、密码管 理、安全管理(包括鉴别与安全策略)。 2、Windows Server2003的安全功能:授权管理器、存储 用户名和密码、软件限制策略、证书颁发机构、受限委 派、有效权限工具、加密文件系统、Everyone成员身份、 基于操作的审核、重新应用安全默认值。3、Windows Server2003的身份验证有四种:某个具体内容、某个具 体设备、某种特征(如指纹)、某个位置。 4、操作系统的验证机制体现在:支持的验证方法的数量、 方法的强度、验证信息是否集成到所有安全操作中。 5、交互式登录身份验证须执行2个方面:交互正式登陆 (向域账户或本地计算机确认用户身份)和网络身份验 证(使用本地计算机的用户每次访问网络资源时,必须 提供凭据)。 6、Kerberos V5身份验证:Kerberos V5是与密码或者智 能卡一起使用已进行交互登陆的协议。它是Windows Server2003对服务进行网络身份验证的默认方法。 Kerberos的三个头在协议中分别代表验证、授权、审核。 是基于对称密钥加密的。 7、Kerberos身份验证优点:使用独特的票证系统并能提 供更快的身份验证;是交互式验证;是开放的标准;支 持委托验证、支持智能卡网络登录的验证。 8、Kerberos V5身份验证的过程:(1)客户端系统上的 用户使用密码或智能卡向KDC进行身份验证。(2)KDC 为此客户颁发一个特别的票证授予式票证。(3)TGS接 着向客户颁发服务票证。(4)客户向请求的网络服务出 示服务票证。 9、强密码的规则:长度至少有7个字符;不包含用户名、 真实姓名或公司名称;不包含完整的字典词汇;与先前 的密码大不相同;包含全部下列四组字符类型(大写字 母、小写字母、数字、键盘上的符号)。远程资源账户、 本地计算机账户、域账户都要使用强密码。 10、授权:SRM是安全参考监视器,它是Windows 操 作系统内核模式中最有特权的安全组件,它检测所有来 自用户端访问资源的请求。授权不仅处理访问控制,还 能控制对操作系统的进程和线程的访问。 11、访问令牌:当每个用户登录系统时,产生访问令牌。 访问令牌的组件是本地安全认证机构LSA。令牌包含用 户域的授权和用户本地授权信息。 12、ACL:访问控制列表集,有多个访问控制实体ACE 组成,ACE与安全标识符SID连接来确定用户的访问权 限,如读取、修改等。 13、Windows Server2003有以下模拟级:匿名、识别、 模拟、委托。 14、Windows Server2003的安全策略:用户账号和用户 密码、域名管理、用户组权限、共享资源权限。 15、域:是指网络服务器和其他计算机的逻辑分组,每 个用户有一个账号,每次登陆是整个域,而不是某一个 服务器。可节省管理员和用户的精力和时间。 16、用户组权限:分为全局组和本地组。全局组由一个 域的几个用户账号组成。本地组由用户账号和一个或者 多个域中的全局组构成。本地组可以包含用户和全局组, 但不能包含其他本地组。 17、有3种方式访问Windows Server2003:通过用户账 号、密码和用户组方式登陆;在局部范围内通过资源共 享的形式登陆;在网络中通过TCP\IP协议对服务器进行 访问。 18、Windows Server2003的安全管理体现在3方面:安 全策略管理、安全补丁管理、相关审核管理。 19、Windows Server2003的组策略:来定义用户工作的 坏境,包括用户账户策略、审计策略、用户权利和事件 日志。 20、密码策略包括:强制密码历史、密码最常使用期限、 密码最短使用期限、密码长度最小值、密码必须符合复 杂性要求、用可还原加密来存储密码。 21、Windows Server2003的加密系统:它支持EFS技术 对任意文件或文件夹进行加密,这是一种核心的文件加 密技术,只有NTFS才能使用,加密后的文件不可以被 被除此用户以外的任何文件访问。 22、Windows Server2003的安全管理采用的对策:物理 安全管理、及时更新补丁、避免给用户定义特定的访问 控制、实施账号及口令策略、控制远程访问服务、启动 审核功能、确保注册表安全、应用系统的安全、取消 TCP/IP撒谎能够的NetBIOS 绑定、Internet Explorer增 强的安全配置、清除远程可访问的注册表路径、禁止不 必要的服务。 第五章Linux网络操作系统的安全管理 TCSEC将系统划分为4组7个等级:从低到高依次是D; C(C1、C2);B(B1、B2、B3);A(A1)。 文件的三种存取权限:用户存取权限、组存取权限、其 他用户存取权限。 基本的溢出攻击方式:堆栈溢出、函数指针、长跳转点。 溢出攻击的解决方案:补丁、编写程序、提升安全级、 利用文件系统和磁盘分区、chroot(可以让用户程序吧某 个目录当成根目录)。 PGP:电子邮件加密技术,是双密钥体系(用户A要建 立两个密钥,一个私钥,一个公钥,用户B向A发送信 息时,先用A的公钥加密,再传给A)它是加密和签名 的综合体。 常用服务端口号:ftp21 、ssh22、telnet23、smtp25。 网络接口层:这两层主要是讲数据转化成物理帧,并且 在电气连接上传递。 集线器:是一个简单的信号放大器,用来补偿信号在传 输中的衰减和变形。一台集线器可以连接很多网卡。而 网卡首先用双绞线连接到集线器和交换机,然后再连接 到其他的机器。 MAC地址:是以太网使用的一个48位的整数来标志自 身,当某一个网卡发送数据时,它在以太帧中携带发送 者和接收者的MAC地址。 混杂模式:程序绕过TCP/IP堆栈和网卡直接打交道。 嗅探器:在以太网内,用一个正确设计的程序就可以监 听到别人发送的信息,它可以作为专门的窃听工具。 SSL:网络接口层,安全套阶层协议,它是基于scoket 的采用客户/服务器方式,安装在传输层和应用层之间, 可以提供数据的加密传输,可强化HTTP的安全性。当 一个客户视图和服务器对话的时候,它首先要执行一个 握手过程。 SSH:网络接口层,是一个用来解决TELNET/FTP协议 安全性的工具。 VPN:网络接口层,虚拟专用网,采用隧道技术。它通 过一个公共网络建立一个临时的、安全的连接。它在因 特网的一些机器之间建立一个虚拟连接,使得这些机器 看上去在一个独立的网络中,其他系统无法加入。VPN 的功能:加密数据、信息认证和身份认证、提供访问控 制。 ARP:地址解析协议,网络层,可有IP地址找到对应的 MAC地址。 ICMP:网络层,网络报文控制协议,它是IP协议的附 属协议,网络层用它来与其他主机或路由器交换错误报 文和其他重要控制信息。ICMP豹纹是在IP数据报内部 被传输的,主要用来对系统中的错误进行分析和控制。 IP地址欺骗:即外网地址冒充本地IP,是通过向路由和 目标发送虚假的重定向豹纹,导致本地机器的路由表被 欺骗实现的。 18、TCP三次握手过程:传输层,请求连接的客户机首 先将一个带SYN标志位的包发给服务器;服务器受到这 个包后产生一个自己的SYN标志,并把收到包的SYN+1 作为ACK标志返回给客户机;客户机收到该包后,再 发一个ACK=SYN+1的包给服务器。经过三次握手,才 正式建立连接。 第六章路由器安全管理 1.路由器相关安全特性具有两层含义:保证内部局域网 的安全(不被非法侵入)和保护外部进行数据交换的安

计算机网络安全第三次作业

第1题常见的公钥密码算法有RSA算法、 Diffie-Hellman算法和ElGamal算法。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公钥密码算法 第2题拒绝服务攻击属于被动攻击的一种。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被动攻击 第3题可以在局域网的网关处安装一个病毒防火墙,从而解决整个局域网的防病毒问题。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病毒防火墙 第4题非军事化区DMZ是为了解决安全防火墙后外部网路不能访问内部网络服务器的问题,而设立的一个非安全系统与安全系统之间的缓冲区。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非军事化区 第5题 3DES算法的加密过程就是用同一个密钥对待加密的数据执行三次DES算法的加密操作。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3DES 第6题安全是永远是相对的,永远没有一劳永逸的安全防护措施。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安全 第7题入侵检测系统是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入侵检测系统 第8题我的公钥证书是不能在网络上公开的,否则其他人可能假冒我的身份或伪造我的数字签名。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公钥证书 第9题日常所见的校园饭卡是利用的身份认证的单因素法。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身份认证 第10题公开密钥密码体制比对称密钥密码体制更为安全。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密钥密码体制 第11题链路加密方式适用于在广域网系统中应用。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链路加密 第12题“一次一密”属于序列密码中的一种。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其防范措施

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其防范措施 1、计算机网络安全概述 所谓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是指利用网络管理控制技术防止网络本身及网上传输的信息呗故意的或偶然的非授权泄露、更改、破坏、或使信息被非法系统辨认、控制。 计算机网络作为重要的基础资源向客户提供信息,而建立安全的网络系统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在保证网络连通的同时,对网络服务、客户应用进行管理,以保证网络信息资源的正确性不受影响。 2、网络安全的特征 网络安全应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 保密性:信息不泄露给非授权用户、实体或过程,或供其利用的特性。 完整性:数据未经授权不能进行告便的特性。及信息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坏和丢失的特性。 可用性:可被授权实体访问并按需求使用的特性。即当需要时能否存取所需的信息。例如网络环境下拒绝服务、破坏网络和有关系统的政策运行等都属于对可用性的攻击。 可控性: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 可审查性:出现安全问题时提供依据与手段 3、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现状分析 互联网和网络应用以飞快的速度不断发展,网络应用日益普及并更加复杂,网络安全问题是互联网和网络应用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网络攻击行为日趋复杂,各种方法相互融合,使网络安全防御更加困难。黑客攻击行为组织性更强,攻击目标从单纯的追求“荣耀感”向获取多方面实际利益的方向转移,网上木马、间谍程序、恶意网站、网络仿冒等的出现和日趋泛滥;手机、掌上电脑等无线终端的处理能力和功能通用性提高,使其日趋接近个人计算机,针对这些无线终端的网络攻击已经开始出现,并将进一步发展。总之,网络安全问题变得更加错综复杂,影响将不断扩大,很难在短期内得到全面解决。总之,安全问题已经摆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上,网络安全如果不加以防范,会严重的影响到网络的应用。 4、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 4.1网络系统本身存在的安全问题 1)系统漏洞。网络系统本身存在的安全问题主要来自系统漏洞带来的威胁。系统漏洞是在硬件、软件、协议的具体实现或系统安全策略上存在的缺陷,系统漏洞对网络安全带来的威胁是不可估量的,而各种网络软件都不可避免存在缺陷和漏洞,甚至安全工具本身也避免不了有安全漏洞的存在,如果计算机网络缺乏安全控制,攻击者有可能通过网络系统的漏洞,使自己具有管理员的权限,从而任意改变网络系统的设置,给用户带来不良影响,而且一般没有相应的日志记录,通常没有证据可查。软件公司的编程人员为了方便维护而设置“后门”,但是我们常用的安全工具很少会考虑网络系统“后门”的因素,所以当黑客恶意入侵网络系统的“后门”,很容易通过防火墙的限制,并且不易被用户发现,因此,网络系统的“后门”也是安全隐患之一,一旦“后门”被黑客利用,就会给用户带来损失。

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策略

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策略 发表时间:2010-08-27T10:19:43.14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16期供稿作者:刘志芳[导读] 网络信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推动与冲击,同时也产生了网络系统安全问题。 刘志芳(山东侨联医院微机室 255000)【中图分类号】R197.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16-0344-02 【摘要】网络信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推动与冲击,同时也产生了网络系统安全问题。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简要的分析了计算机网络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探讨了计算机网络的几种安全防范措施。总的来说,网络安全不仅仅是技术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安全管理问题。 现今高速发展的社会已经进入了21世纪,而21世纪的重要特征就是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这是一个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In-ternet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社会的科学与技术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与冲击,同时也产生了网络信息与安全的问题。而作为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具体含义会随着使用者的变化而变化,使用者不同,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和要求也就不同。因此,计算机的安全性成了人们讨论的主要话题之一。而计算机安全主要研究的是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和系统的安全。在计算机网络日益扩展和普及的今天,计算机安全的要求更高,涉及面更广。不但要求防治病毒,还要提高系统抵抗外来非法黑客入侵的能力,还要提高对远程数据传输的保密性,避免在传输途中遭受非法窃取。下面就计算机网络存在的安全隐患及相关策略进行探讨分析。 一计算机网络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近年来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的资源共享进一步加强,随之而来的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据美国FBI统计,美国每年网络安全问题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75亿美元。而全球平均每20秒钟就发生一起Internet计算机侵入事件。在Internet/Intranet的大量应用中,Internet/Intranet安全面临着重大的挑战,事实上,资源共享和安全历来是一对矛盾。在一个开放的网络环境中,大量信息在网上流动,这为不法分子提供了攻击目标。他们利用不同的攻击手段,获得访问或修改在网中流动的敏感信息,闯入用户或政府部门的计算机系统,进行窥视、窃取、篡改数据。不受时间、地点、条件限制的网络诈骗,其“低成本和高收益”又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犯罪的增长。使得针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犯罪活动日益增多。 一般认为,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威胁主要来自黑客攻击、计算机病毒和拒绝服务攻击三个方面。目前,人们也开始重视来自网络内部的安全威胁。黑客攻击早在主机终端时代就已经出现,随着Internet的发展,现代黑客则从以系统为主的攻击转变到以网络为主的攻击。新的手法包括:通过网络监听获取网上用户的帐号和密码;监听密钥分配过程,攻击密钥管理服务器,得到密钥或认证码,从而取得合法资格;利用UNIX操作系统提供的守护进程的缺省帐户进行攻击,如Telnet Daemon、FTP Daemon和RPC Daemon等;利用Finger等命令收集信息,提高自己的攻击能力;利用SendMail,采用debug、wizard和pipe等进行攻击;利用FTP,采用匿名用户访问进行攻击;利用NFS进行攻击;通过隐藏通道进行非法活动;突破防火墙等等。目前,已知的黑客攻击手段多达500余种。拒绝服务攻击是一种破坏性攻击,最早的拒绝服务攻击是“电子邮件炸弹”。它的表现形式是用户在很短的时间内收到大量无用的电子邮件,从而影响正常业务的运行,严重时会使系统关机、网络瘫痪。 总而言之,对Internet/Intranet安全构成的威胁可以分为以下若干类型:黑客入侵、来自内部的攻击、计算机病毒的侵入、秘密信息的泄漏和修改网络的关键数据等,这些都可以造成Internet瘫痪或引起Internet商业的经济损失等等。人们面临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威胁日益严重。 二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策略分析计算机网络安全从技术上来说,主要由防病毒、防火墙、入侵检测等多个安全组件组成,一个单独的组件无法确保网络信息的安全性。早期的网络防护技术的出发点是首先划分出明确的网络边界,然后通过在网络边界处对流经的信息利用各种控制方法进行检查,只有符合规定的信息才可以通过网络边界,从而达到阻止对网络攻击、入侵的目的。目前广泛运用和比较成熟的网络安全技术主要有:防火墙技术、数据加密技术、防病毒技术等,主要的网络防护措施包括: 1、防火墙 防火墙是一种隔离控制技术,通过预定义的安全策略,对内外网通信强制实施访问控制,常用的防火墙技术有包过滤技术、状态检测技术、应用网关技术。包过滤技术是在网络层中对数据包实施有选择的通过,依据系统事先设定好的过滤逻辑,检查数据据流中的每个数据包,根据数据包的源地址、目标地址、以及包所使用的端口确定是否允许该类数据包通过;状态检测技术采用的是一种基于连接的状态检测机制,将属于同一连接的所有包作为一个整体的数据流看待,构成连接状态表,通过规则表与状态表的共同配合,对表中的各个连接状态因素加以识别,与传统包过滤防火墙的静态过滤规则表相比,它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和安全性;应用网关技术在应用层实现,它使用一个运行特殊的“通信数据安全检查”软件的工作站来连接被保护网络和其他网络,其目的在于隐蔽被保护网络的具体细节,保护其中的主机及其数据。 2、数据加密与用户授权访问控制技术。 与防火墙相比,数据加密与用户授权访问控制技术比较灵活,更加适用于开放的网络。用户授权访问控制主要用于对静态信息的保护,需要系统级别的支持,一般在操作系统中实现。数据加密主要用于对动态信息的保护。对动态数据的攻击分为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对于主动攻击,虽无法避免,但却可以有效地检测;而对于被动攻击,虽无法检测,但却可以避免,实现这一切的基础就是数据加密。 数据加密实质上是对以符号为基础的数据进行移位和置换的变换算法,这种变换是受“密钥”控制的。在传统的加密算法中,加密密钥与解密密钥是相同的,或者可以由其中一个推知另一个,称为“对称密钥算法”。这样的密钥必须秘密保管,只能为授权用户所知,授权用户既可以用该密钥加密信急,也可以用该密钥解密信息,DES是对称加密算法中最具代表性的算法。如果加密/解密过程各有不相干的密钥,构成加密/解密的密钥对,则称这种加密算法为“非对称加密算法”或称为“公钥加密算法”,相应的加密/解密密钥分别称为“公钥”和“私钥”。在公钥加密算法中,公钥是公开的,任何人可以用公钥加密信息,再将密文发送给私钥拥有者。私钥是保密的,用于解密其接收的公钥加密过的信息。典型的公钥加密算法如RSA是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加密算法。 3、安全管理队伍的建设。

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程序

XX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安全和IT服务管理体系文件 网络安全管理程序 DK-0044-2019 受控状态受控 分发号 版本A/0 持有人

网络安全管理程序 1 目的 为了确保公司信息系统网络安全,对公司网络安全活动实施控制,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适用于对公司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的管理。 3 职责 3.1 综合部 负责网络安全措施的制定、实施、维护。 3.2 相关部门 负责配合网络安全管理的实施。 4 程序 4.1 总则 本公司信息系统网络安全控制措施包括: a) 实施有效的网络安全策略; b) 路由器等安全配置管理; c) 网络设备的定期维护; d) 对用户访问网络实施授权管理; e) 对网络设备和系统的变更进行严格控制; f) 对网络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 g) 对网络服务的管理。

4.2 网络安全策略 4.2.1 网络安全的通用策略如下: a) 公司网络管理员负责信息网络和系统安全,审核系统日志。系统日志的记录内容和保存期限应符合《信息系统监控管理程序》。 b) 网络管理员负责公司网络设备的配置和内部的IP地址管理。 c) 网络管理员应编制《网络拓扑图》,描述网络结构并表示网络的各组成部分之间在逻辑上和物理上的相互连接。 d) 网络管理员应根据需要增加、修改或删除网络过滤规则,符合数据传送的保密性、可用性,使用最小化规则。 e) 任何个人不得擅自修改网络资源配置、网络权限和网络安全等级。 4.2.2 路由器设备安全配置策略如下: a) 除内部向外部提供的服务外,其他任何从外部向内部发起的连接请求必须经过公司总经理批准; b) 除内部向外部提供的服务相关部分外,内部向外部的访问需经总经理批准; c) 对设备的管理控制不对外提供; d) 路由器的策略设定,应以保证正常通信为前提,在不影响通信质量的前提下,对指定的需要禁止的通信类型进行相应的禁止设定; e) 路由器的设定应保证各个连接设备的兼容性,并考虑冗余和容错。 f) 路由器访问清单设定: ①依照连接对象及网络协议相关事宜制定访问清单加以过滤。 ②依据路由器负载程度,将可能造成网络系统无法运作的通讯端口,制定访 问控制清单加以过滤。 4.2.3 网络交换机安全配置策略: a) 网络交换机安全配置策略应考虑和周边网络设备的连接的兼容性、安全性、可靠性和可变性; b) 网络交换机安全配置策略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限定以保证合理的通信能力。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策略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策略 1加强用户安全意识 连接网络的电脑应当下载、安装并定期更新电脑维护和杀毒软件,以确保个人电脑处在相对安全的情境。另一方面,许多个人用户在上网时不加辨别,任意下载软件、点击邮件中不明来历的链接、接收即时通讯工具中陌生人传送的文件,这些都是造成计算机中毒的常见原因。因此,用户首先要做到不乱点、乱下载网络链接或文件。需要下载和更新软件时访问官方网站去完成,从而减少受骗的可能性。 2安装正版杀毒软件和防火墙 非计算机高手的个人用户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是,凭借个人力量很难抵御病毒侵袭,因此,借助专业的软件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目前最为先进的监测型防火墙为例,这是当前最新最优秀的网络安全技术,能够主动进行数据监测,并且能够同时检测网络内部和外部,“防患于未然”,因此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网络信息安全的风险。 .3及时修补系统漏洞 有些个人用户对系统漏洞不以为然,在收到升级的通知信息后,往往嫌麻烦,觉得没用而不去升级,殊不知这正是病毒感染和黑客袭击的漏洞。具体做法是,利用安全企业——例如360、瑞星——等提供的服务做好漏洞修复工作,实时更新这些防护软件获得安全补丁。对于单位用户来说则可聘请专业的安全团队来进行检测和维护,关闭不必要的端口,修复漏洞。 4做好网络通信加密工作 网络通信加密工作的完善要做好对数据完整性的鉴别、数据存储和传输的加密工作。数据完整性鉴别是指借助cookies原理比对请求方数据中的各类用户,数据比对有一个正确率作为参数,根据这一率参数进行数据反馈;对数据存储进行加密是设置密码,通过在文件读取的过程中对用户权限进和资格进行认证来保证数据安全,确保数据不会被非法破解甚至丢失。

计算机网络安全分析及防范措施--毕业论文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计算机网络安全分析及防范措施 姓名教育层次 学号专业 指导教师分校

摘要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高度发展、紧密结合的产物,计算机网络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当前,世界经济正在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而知识经济的两个重要特点就是信息化和全球化。进入21世纪,网络已成为信息社会的命脉和发展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从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来看,计算机网络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对信息传递和共享的日益增长的需求而不断进步的。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目录 摘要 (2) 目录 (3) 引言 (4)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简介 (5) (一)数字语音多媒体三网合一 (5) (二)IPv6协议 (5) 第二章计算机网络安全 (7) (一)网络硬件设施方面 (7) (二)操作系统方面 (7) (三)软件方面 (8) 第三章计算机网络安全以及防范措施 (10) (一)影响安全的主要因素 (10) (二)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策略 (11) 第四章结论 (13) 第五章致辞 (14) 第六章参考文献 (15)

引言 计算机网络就是计算机之间通过连接介质互联起来,按照网络协议进行数据通信,实现资源共享的一种组织形式。在如今社会,计算机网络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着,计算机网络遍及世界各个角落,应用到各个行业,普及到千家万户;他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同时计算机网络故障也让我们烦恼,本此课题主要探讨计算机网络安全。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简介 计算机网络技术涉及计算和通信两个领域,计算机网络正是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和通信系统的远距离传输能力相结合的产物。从20世纪70年代以主机为中心的主机——终端模式,到20世纪80年代客户机/服务器、基于多种协议的局域网方式,再到现在以Internet TCP/IP 协议为基础的网络计算模式,短短的30多年间,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全世界的计算机都连接在一起,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可以共享全人类所共有的资源。20世纪90年代后,Internet的广泛应用和各种热点技术的研究与不断发展,使计算机网络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一)数字语音多媒体三网合一 目前,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应用发展的突出特点之一是要实现三网合一。所谓三网合一就是将计算机网、有线电视网和电信网有机融合起来,以降低成本,方便使用,提高效率,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网合一是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Internet的出现造就了一个庞大的产业,同时推动了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一些新兴业务如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科学、远程教学、远程医疗、视频会议和在线咨询等,使人们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坐在家中就可以工作、学习和娱乐。 (二)IPv6协议 IP协议开发于上个世纪70年代,并逐步发展成为今天广泛使用的IPv4。不可置疑,它是一个巨大的成功,在过去的20多年中,被认为是一项伟大的创举。但是日益增长的对多种服务质量业务的要求——尤其是安全性和实时性的要求,已经使得Internet不堪重负,而IPv4的不足也日益明显地显现出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系统信息化及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促进信息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信息化网络、计算机设备安全、有效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信息化及计算机网络管理工作在本队队长的统一领导下,由****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所有成员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第三条本单位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工作实行“一把手”负责制。 第四条本制度所称计算机信息安全网络管理工作包括信息化网络及设备管理、安全保密管理、计算机病毒防治、资料管理、培训等内容。 第二章信息化网络及设备管理 第五条信息化网络及设备按个人分配使用。分配到个人的设备由单位的工作人员负责,单位应指定一名熟悉计算机技术的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 第六条凡使用信息化网络及设备的工作人员应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对违反规定使信息化网络及设备不能正常工作和造成重大事故者,追究其相应责任,后果严重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七条严禁在信息化设备上安装与工作无关的、未经广泛验证为安全的软件程序。严禁带电拔插计算机内部配件。移动非便携式信息网络设备应断电后进行。离开工作场所前,须关闭计算机,切断电源。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关闭的,须征得本部门负责人同意。 第八条非指定的技术人员不得擅自打开信息化网络设备外壳,进行任何配置和检测。不得擅自将信息网络设备(包括报废设备)的配件私自拆卸,移植到其它设备。 第九条未经单位负责人批准,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换信息化网络设备,不得随意外借、处置信息网络设备。外部人员如需使用本单位的信息网络设备,需经本单位主管领导同意,并在现场监督的情况下进行。 第十条对计算机进行硬盘格式化和删除操作系统文件,须事先做好数据备份工作,并由本单位信息化管理员进行操作。 第十一条各单位信息化网络设备的使用人、保管人、责任人等情况的变更,应及时报办公室和财务部门登记备案。 第十二条重要的信息化网络设备,由本单位办公室集中统一管理。如需要使用时,应办理相关借用手续。 第十三条为防止计算机病毒造成严重后果,对外来移动存储介质(软盘、光盘、优盘、移动硬盘等)要严格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