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角度认识焦虑障碍

从心理学角度认识焦虑障碍
从心理学角度认识焦虑障碍

从心理学角度认识焦虑障碍

学文教育提示:不管你的目标是什么,任何复习考试的心态都很重要,要对自己有信心。

1、焦虑的心理原因

焦虑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概念,精神分析对焦虑的研究也最为系统深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神经科刘云云

1.1 弗洛伊德的焦虑理论

弗洛伊德.西格蒙德(Freud Sigmund,1856~1939)先后提出过两种焦虑理论。他的早期理论认为,焦虑是由被压抑的利比多(Libido)转化而来的,本我是焦虑的根源。后来他在本我、自我、超我人格三分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后期焦虑理论。这时他认为焦虑的根源不在本我,而在自我,认为焦虑是危险的信号,是自我(ego)的功能。与此相对应弗洛伊德把焦虑也分为三种:①现实性焦虑;

②神经症性焦虑;③道德性焦虑。

弗洛伊德的焦虑理论合理的一面表现在:第一,他认识到内外刺激威胁自我是焦虑产生的根本原因。第二,他已认识到焦虑的发生有认知的参与。

其不合理的一面表现在:第一,他始终认为焦虑是由本能过程决定的。第二,他认为焦虑是由于机能组织受到威胁而产生的看法,并没有揭示出焦虑产生的真正本质。

1.2 霍妮的焦虑理论

凯伦.霍妮(Karen Horney,1885~1952)批判弗洛伊德的本能决定论,认

为社会矛盾倾向是个体内心冲突的文化基础,也是个体产生焦虑的社会文化基础。

霍妮的焦虑理论突破了弗洛伊德的本能决定论,从社会文化当中探究焦虑的根源。当然,霍妮的焦虑理论也有缺点,主要表现在:第一,对于社会文化因素对焦虑所起作用的认识是不彻底的。第二,霍妮对焦虑的心理机制的认识有简单化的倾向。

1.3 沙利文的焦虑理论

哈里.斯塔克.沙利文(Haryy Stack Sullivan,1892~949)从人际关系入手,阐述了产生焦虑的社会文化根源,既克服了弗洛伊德的本能决定论,又克服了霍妮将社会文化简单化的倾向。沙利文认为焦虑的根源在于社会性刺激的威胁作用,影响到一个人的自尊、自信心时,就产生了焦虑。

沙利文对焦虑的认识确有其深刻的地方,表现在:第一,他明确指出焦虑的根源在于社会性刺激的威胁作用。第二,明确了自尊这一因素在焦虑发生过程中的核心作用。第三,克服了霍妮消解人际关系的丰富性,弱化社会文化作用的倾向。

但沙利文对焦虑发生过程的认识也有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他忽视了认知评价这一因素在焦虑发生中的作用。

1.4 雅各布森的焦虑理论

罗曼.雅各布森(Roman Jakobson,1896~1982)批判地继承了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人格结构说,认为个体的自主性受到损害是焦虑的原因,外部环境也是导致焦虑的因素。从她的焦虑理论之中可得到如下启示:第一,焦虑的产生是由于自我不能采用自己喜爱的行为方式。第二,外部环境也是导致焦虑产

生的因素。雅各布森理论的不足之处有:仍然认为焦虑是一种本能释放,明显受到弗洛伊德早期焦虑理论的影响;第二,对焦虑发生机制的认识仍停留在弗洛伊德心理玄学的阶段,没有什么新突破。

1.5 小结:焦虑源于对自尊的威胁

综上所述,如果要对精神分析的焦虑理论进行概括的话,可以概括成这样一句话:焦虑是由于个体预料到内外刺激对其自尊产生威胁,而又自感没有能力来应付时产生的情绪体验;而判断内外刺激是否威胁到自尊,以及确定自己是否有能力来应付则是由认知评价决定的。

2、焦虑障碍的病因(心理社会因素)

目前一般认为,焦虑障碍是由生物学因素(遗传因素、生化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焦虑是对某些环境刺激的恐惧而形成的一种条件反射。心理动力学理论认为,焦虑源于内在的心理冲突,是童年或少年期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冲突在成年后被激活,从而形成焦虑。

3、焦虑障碍的心理治疗

经过长期的争论后,现在已经认识到心理社会因素和生生物学在焦虑障碍的发病中都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介绍焦虑障碍的心理治疗。

自1980年代以来,焦虑障碍的非药物治疗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很多心理疗法,如支持性心理疗法、认知疗法、森田疗法等都可以用于治疗焦虑障碍。

3.1 治疗关系

罗杰斯认为治疗关系对来访者人格的改变的影响远远大于治疗技术的作用,而治疗者的主观态度影响着治疗关系的质量。1957年罗杰斯提出了人格建设性

改变的6项条件。后来他的学生将其进一步归纳为3条,这3个条件都体现于治疗者对来访者的态度。

3.1.1 共情(同感理解)

共情是治疗者体认来访者的内部世界的态度和能力。“设身处地,感同身受”。治疗者对来访者的共情的态度和理解可以从两方面表示出来:①非语言行为(身体姿势、面部表情、语气语调、与来访者的目光接触);②言语交流。

3.1.2 真诚一致

真诚:治疗者的真诚。要求治疗者在治疗关系得范围内,是一个表里一致、真诚的人。罗杰斯认为“真诚导致信任”。真诚和其他治疗条件一起,创造一种安全、没有威胁的气氛,在这种的气氛下,当事人得以无顾虑地进行自我探索。

3.1.3 无条件积极关注

由于治疗者对来访者采取了完全接受他的态度,又由于治疗者对来访者能达到共情和理解水平,来访者把治疗者当作是一个能倾听和接受他的思想和感受的人,他就会有一点点低于自己的内心交流,把过去完全排除在意识之外的经验或体验重新整理出来。而不论来访者所表述的事情的内容多么不可思议,治疗者始终对其表示关注与理解。来访者会逐渐以同样的态度对待自己,也就能更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了。

3.2 支持性心理疗法

支持性心理疗法,又叫健康教育,是使用最广泛的心理疗法,也是最容易使用的心理疗法,也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焦虑障碍。仔细倾听患者的叙述可以使患者感到医生十分关心他们和认真注意他们的病情。在治疗的早期,医生就应该向病人解释焦虑障碍是怎么回事,并且告诉病人可以采取一些什么步骤去控制症状。

这可以改善病人与医生的合作,有助于病人坚持治疗计划,使病人认识到他们的症状符合已知的类型,而已有的治疗技术可使病痛定向康复。

3.3 认知治疗

焦虑障碍病人对事物的一些歪曲的认知,是造成疾病迁延不愈的原因之一。对病人进行全面的评估后,治疗者就要帮助病人改变不良认知或进行认知重建。

认知治疗方法是高度定式的和特殊性的,它帮助病人重新塑造他们关于世界的适应不良的观点,使病人对世界采取更加积极的态度。这种方法治疗焦虑障碍的有效性还缺乏结论性的研究,但是已经有某些证据表明,对于操作性焦虑和社交恐怖症是有帮助的。

3.4 行为治疗

行为疗法是一种采用实验心理学方法改变个体的症状和行为的心理疗法,这种方法也称为行为矫正或行为心理疗法。行为治疗通常采用以下训练与疗法:

3.4.1 呼吸训练

深而缓慢的呼吸对身体有放松效应,还可以呼出太多的二氧化碳,从而避免引起某些焦虑障碍状。这时一种最简单的放松方法,也最容易练习。

用腹式呼吸和慢呼吸等控制呼吸法呼吸不仅有“急救”的作用,还能够降低你总的焦虑水平,但腹式呼吸和慢呼吸需要平时的训练。

3.4.2 松弛训练

治疗焦虑障碍的最简单的行为治疗就是松弛训练。松弛训练又称“松弛疗法”,是多种心理治疗时所采用的基础训练和心理训练的实用有效方法,由Jacobson于1938年创立,至1960年代已成为行为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用于心理咨询门诊。

松弛疗法的适用范围和作用:①防治神经症;②医治多种心身疾病;③纠治各种心理社会适应不良引致的综合征,例如考试综合征、学校适应不良综合征和恐学症等;④广泛用于心理训练,纠治各种心理缺陷,增强心理防卫功能和精神潜力;⑤培养心理自控能力;⑥治疗失眠等睡眠障碍。

常用的松弛疗法:①呼吸松弛训练法;②想象松弛训练法;③自我暗示松弛训练法。又称"自我命令法"。

3.4.3 暴露疗法

所谓暴露疗法是通过坚持直接或间接接触害怕或回避的物体、场所或情景,从而减轻或消除对物体、场所或情景的害怕和回避行为。暴露疗法主要用于治疗恐怖症,也用于治疗强迫障碍。单用暴露疗法治疗特殊恐怖症可以获得很好的疗效;对社交恐怖症和场景恐怖症,单用效果查,通常需要与认知疗法联合应用。

暴露疗法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在诊所或治疗室通过帮助患者逼真地想象害怕的物体、场所或情景,从而体验到在真实情景中出现的那种强烈的焦虑或恐惧,这称为想象暴露疗法。想象暴露疗法多逐渐进行,从想象引起轻度的焦虑情景开始,逐渐想象引起更强烈焦虑的情景,这种方法又称为想象脱敏疗法。在促发焦虑的真实情景中进行,这称为真实情景暴露疗法。突然暴露于促发严重焦虑的情景,这称为冲击疗法;采用由轻到重的分步方式进行,称为分步暴露疗法。

3.5 森田疗法

森田疗法是1920年代前后由日本精神病学家森田正马(Morita Shoma)博士创立的一种基于东方文化背景的、独特的、自成体系的心理治疗的理论与方法。

3.5.1 森田疗法的特点

(1)不问过去,注重现在。治疗采用“现实原则”,不去追究过去的生活

经历,而是引导患者把注意力放在当前,鼓励患者从现在开始,让现实生活充满活力。

(2)不问症状,重视行动。治疗注重引导患者积极地去行动,“行动转变性格”、“照健康人那样行动,就能成为健康人”。

(3)生活中指导,生活中改变。森田疗法不使用任何器具,也不需要特殊设施,主张在实际生活中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同时改变患者不良的行为模式和认知。

(4)陶冶性格,扬长避短。森田疗法认为性格不是固定不变的,任何性格都有积极面和消极面,应该通过积极的社会生活磨炼,发挥性格中的优点,抑制性格中的缺点。

3.5.2 森田疗法的原则

采用森田疗法在治疗过程中,一般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l)顺其自然。森田认为,当症状出现时,对其采取不在乎的态度,顺应自然、既来之则安之,接受症状,不把其视为特殊问题,以平常心对待。

(2)忍受痛苦,为所当为。患者必须做到无论多么痛苦,都应该做到忍受痛苦投入到实际生活中去,做应该做的事情,这样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改善。

(3)目的本位,行动本位。森田疗法主张患者抛弃以情绪为准则的生活态度,而应该以行为为准则。

(4)克服自卑,保持自信。当徘徊在做与不做之间时,就应该大胆去做,即使没有自信或可能失败,也必须去行动。只要努力就可能成功。

3.6 精神分析疗法

就像其它形式的心理治疗一样,精神分析疗法的理论和技术需要系统的学习

和训练。学习和训练包括三个方面:理论性学习、案例实践,和自我被分析的体验。如一个饱受精神创伤的神经症患者很容易以他艰难的经历引起分析师深深的同情,随之表现出的理解和关切的态度反馈给患者时,也会激发其对分析师的感激、信任和依赖。在以上这个过程中,患者对分析师的情感反应叫做移情,分析师对患者的情感反应叫做反移情。

除了运用移情和反移情这一分析工具之外,精神分析还有更多的技术和内容,如对梦的分析,阻抗的处理等,但所有这些技术都与治疗关系中的移情和反移情联系在一起。

4、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的比较

我们强调对焦虑障碍的治疗首先要进行恰当的心理分析,在心理分析和心理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副作用小的抗焦虑、抑郁药物,对神经极度衰弱的患者给予营养脑神经和改善微循环治疗。治疗过程中首先要正确分析患者存在的心理和躯体症状,给患者以恰当的解释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帮助患者找出引发疾病的心理诱因和家庭、社会诱因,站在心理学的角度帮助解决患者存在的心理困惑。在方法上主要是采用认知治疗和行为治疗,包括暴露疗法、认知重建、社交技能训练等。

天津学文教育为帮助报考心理咨询师的考生更顺利的完成考试,特整理相关习题为考生复习所用,祝每位考生顺利取证。更多心理咨询师考试真题、模拟题、练习题及相关知识点登录学文教育官网即可查看或咨询。

对心理学的认识

对心理学的认识 如果问我为什么要学习心理学,我想我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我是想学习一种心理学的视角。以这个独特的视角去看待世事,尤其是人的行为、思想,会有一种全新的感受。 勿庸置疑,这种看世界看个人的角度是自己从前所完全陌生的。现在的我渐渐习惯于这样一种视角。习惯于从一些不为常人所注意的细节去观察一个人,习惯于通过一个人的童年经历去更好地了解他,习惯于应用同理,注意倾听,不轻易为他人做决定……而且,在这样的视角中,自己还渐渐感受到一种悲天悯人的强大力量。我们所见到的许多看似可恶之人,可恨之事,背后往往都有着不易为人所知的心理原因。学了心理学,我们对人性会有更深的理解。表象往往并不可靠。一个狂妄自大的人骨子里或许是个极度自卑的人,一个总是热情过度的人可能是为了掩饰其冷漠。心理学犹如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剖开那些表层的幻影,直抵人性深度,令人敬畏。 是的,心理学是把手术刀。当我们拿起这把锋利无比的刀时,免不了要先对自己动手。这是一种好奇,一种在未学深厚可应用于他人时的试验,一种学心理学者所特有的甚至于牺牲的精神。因为好奇而开始的自我探索、自我剖析,有时把握不好力度,难免鲜血淋漓,痛苦不堪,甚至不可自拔。有一种偏见说学心理学的都是精神有毛病的人,都是疯子。如果退一万步讲,确实部分存在这种现象的话,也是因为心理学的手术刀在肤浅的快乐下,挖出了深刻的痛苦。对人性的丑陋一面,不可理喻一面没有足够宽容的话,恐怕很难接受这些图景。 所以,我强调心理学的视角的种种益处,但也需要提醒的是,心理学的视角毕竟也只是世间各种看问题的视角之一,并非万能良药。也并不需要完全地拘泥于其中。心理学是最接近于人性本身的学科之一,但也存在一叶障目的可能。毕竟,看待人性的视角还有经济学、社会学、医学、政治学……种种视角综合,才能为我们呈现出一幅更加丰富也更加全面更加真实的人性画卷。 所以当我们限于心理学的眼光对某些问题心烦意乱甚至心灰意冷时,需要有所跳出,以旁观者的角度审视一切。认识自己本就是世间近乎最难的事,也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从侧面反映出以往心理学的消极特征的过度泛滥。我们身在其中,也不免会受其影响。 总而言之,心理学与人类幸福息息相关,学心理学有着诸多益处,但我们要使之为我们服务,而非被其奴役。这其中度的把握,这其中的智慧,就有待在今后的生活中细细品味了。

认识自我之心理分析的基本理论

什么是“自我评估”? 自我评估是这样一个过程:通过收集关于你自己的信息,作出明智的职业选择。这是职业规划的第一步,通常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完成。自我评估的几个方面 自我评估包括:价值观、兴趣、性格和技能。下面简单介绍几种评估工具: 价值观量表 价值观量表衡量各种价值观对你的重要程度,例如:自主性,声望,安全感,人际关系,助人,弹性工作时间表,户外工作,空闲时间,高薪等。价值观对工作满意度很重要。 职业兴趣量表 兴趣量表衡量你对各种活动的兴趣大小,例如:阅读,跑步,高尔夫运动,针织等。这个量表的前提是,具有相似兴趣的人,对同一类型的工作感兴趣。 人格量表 人格量表衡量个人的个人特征、内动力、需求、态度等。最常用的人格量表是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MBTI). 技能评估 技能评估不仅衡量你擅长什么工作,而且衡量你喜欢什么工作。你的职业技能应该与个性特征相结合。技能评估后,你可以通过学习某一特定职业所需要的技能,进行职业上的调整。 自我分析,实际上就是“知己”和自我认识的过程,它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只有对自己有了充分的认识和了解,规划中的“定向”、“定位”、“定点”才能比较准确。自我认识包括对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理性自我、社会自我几个部分的认识。对生理自我的认识,主要指对自己的相貌、身体、服饰打扮等方面的认识;对心理自我的认识,主要指对自我的性格、兴趣、气质、意志、能力等方面的优缺点 的评估与判断;对理性自我的认识,主要指对自我的思维方式和方法、道德水平、情商等因素的评价;对社会自我的认识,主要指对自己在社会上所扮演的角色,在社会中的责任、权利、义务、名誉,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以及自己对他人的态度等方面的评价。 认识自我、了解自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麽,如何进行自我认识呢?一般可用橱窗分析法和自我测试法等进行自我分析。 1 橱窗分析法。 橱窗分析法是一种借助直角座标不同象限来表示人的不同部分的分析方法,它以别人知道或不知道为横座标,以自己知道或不知道为纵座标。 橱窗1:为“公开我”,即是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部分,其特点是个人展现在外,无所隐藏。 橱窗2:为“隐私我”,即是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的部分,其特点是属於个人私有秘密,不外显。 橱窗3:为“潜在我”,即是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的部分,其特点是开发潜力巨大。 橱窗4:为“背脊我”,即是自己不知道、别人知道的部分,其特点是自己看不到,别人却看得清清楚楚。 运用橱窗分析法进行自我分析,主要是要了解“潜在我”和“背脊我”。对於“潜在我”,根据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类平常只发挥了极小部分的大脑功能,95%以上的功能都没有发挥出来,所以开发的空间非常广阔。因此,了解和认识“潜在我”是自我认识的一个非常 重要的内容。了解“潜在我”的主要方法有:积极性暗示法、观想技术法、光明思维法等,具体可叁阅有关潜能开发方面的书籍和材料。 对於“背脊我”,则要求个人需要有诚恳的态度和博大的胸怀,真心实意地去徵询他人的意见和看法,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否则,就不会有好的结果,别人也不会说实话。 2 自我测试法。 自我测试是通过自己回答有关问题来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一种方法,比较简单方便。但需要注意的是,测试题目必须是心理学家经过精心的研究设定的,而且个人在回答时一定要反映自己真实的想法,否则将会误导自己的人生,影响自己事业的发展和前程。 自我测试的内容包括:性格测试、气质测试、记忆力测试、创造力测试、智慧测试、分析能力测试、人际关系测试、管理能力测试、职业兴趣测验、智力测验、情商测验等。测试可以采用问卷测试和电脑测试的方式。现在这方面的书籍和网站很多,具体可以叁阅,但在选择时要注意考察其科学性和实效性。

我对心理学的认识

心理学之我见 对于心理学,我认为是研究人对经历的事情所表现出来的自己的观点。对于不同的事情可所表现出来的观点可能是主观的,也可能是客观的。生活中事情的类型有很多,可能是情感方面的,也可能是学习方面的,所以如何做到客观正确地去处理这些事情就显得十分重要,而其中首先要克服的是自身心理方面的一些错误。我选修心理学的目的也在于此。 上了几周的课,我觉得老师的教学还不错,讲解了意识与潜意识,暗示等这让我十分受益。在处理问题的时候自己考虑到的因素又多了一个。心理学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它又是无形的财富,因为心理学的存在,我们的社会才能和谐的发展、人类每天都在创造更高的价值。掌握心理学,是对自己的思想及行为负责,也是对他人以及这个社会的保证。我认为心理学是以研究他人行为、心理为目的的学科,心理学往往能够洞察人的内心,分析人的性格以及做事的动机。学习心理学你可以透过人的某个言行继续分析他背后的动机,结合这个人的性格特点和你对他的了解,很容易就能看清楚这个人,而今才发现心理学更重要的是认识自己。大学生活中曾经遇到过不少问题,我常常困惑为什么在心理问题上许多想法是矛盾的,为什么许多心理障碍今天刚刚克服明天又有了,心理学告诉我们心理问题常常是复杂的,它的复杂在于心理是无法直接感知的。大学阶段是人一生中“心理发展”最为重要的关键时期,是大学生心理趋向成熟,人格趋向完善和稳定,价值观、人生观塑造的重要时期。这段时期的心理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当外在物质满足不了内在心理的需求时,就会出现内心的不平衡,心理的落差会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会出现困惑、焦虑、偏执等。我们在经历了紧张的高考的洗礼后,一进入大学,仿佛就如脱缰的野马,自由奔放,却漫无目的,各种问题也就接踵而至。休学、退学、犯罪、自杀等现象屡见不鲜,有心理疾病的我们也在与日俱增。情感、学习、社会交往是我们心理咨询的新热点。 目前,我们存在的心理问题突出表现在几个方面:自我意识的模糊与困惑、环境改变与心理适应障碍、人际交往困难以及毕业时的心理危机等。为及时解决我们的心理问题,使我们摆脱心理困境,恢复心理平衡,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对挫折的承受力,提高我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很重要的。在我看来心理学最大的用处就是调节自身,生活中不如意事很多,人的情绪很容易受到波动,试着用心理学的方法释放自己或者去帮助别人,这才是心理学的最好的用处。我相信如果我们去尽力的控制自己,在心理学的帮助下,完全可以努力使自己的心理健康的发展。我们要培养足够的亲和能力,有了好的品质,创造亲密的关系能力,提升心和心之间的交会沟通能力,只有这种亲密关系才能使我们心理成长,因为它是滋养生命的最佳营养。,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越来越密切的关系,它帮助我们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我想在我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我所学到的心理学知识能为我的生活排忧解难,增添很多乐趣。大学也意味着自己真正是一个成年人,该有一个成年人所面对的境况。并且几乎所有的事情要独立自己判断和解决。自我思想观念,及自制力的坚定与否是决定行为和发展走向。于是在思想,包括道德思想等等的方面,都应该更加完善,这些都需要自己有对自己经常有及时和理性的审视,自我剖析和对不足的反省。在行走的同时,注意停下来,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 关于心理学课,我希望每一节心理课的主题都能贴近我们大二学生生活的实际进行展开,对处在迷茫摸索期的我们有一定的指引作用。每一次听完后都有一些感触,能感受到进步的动力和方向,能引起一些对自我的思考。我认为如果要想做一个比较收人认可的人,首先,要能对自己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然后,客观认识个人能力的优势和劣势,确定适合自己的追求目标,既不轻易否定自己,也不过高的估计自己,尽量保持适中的自我期望水平。在处理理想与现实、自尊与自卑的心理矛盾上,它教会我在全面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对影响自己成长的主要心理压力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找准

我对心理健康的认识

我对心理健康的认识 首先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 认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是两个没有关系的概念。实际上,这是不正确的。在现实生活中,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心理健康每时每刻都在影响人的生理健康。如果一个人性格孤僻,心理长期处于一种抑郁状态,就会影响内激素分泌,使人的抵抗力降低,疾病就会乘虚而入。一个原本身体健康的人,如果老是怀疑自己得了什么疾病,就会整天郁郁寡欢,最后导致真的一病不起。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方面应该注意合理饮食和身体锻炼,另一方面更要陶冶自己的情操,开阔自己的心胸,避免长时间处在紧张的情绪状态中。如果感到自己的心情持续不快时,要及时进行心理自我调试,必要时到心理门诊或心理咨询中心接受帮助,以确保心理和生理的全面健康。 随着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所处的社会也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工业化、现代化、社会化、一体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时间越来越宝贵,人越来越为效益所趋使;自主的、创造性的劳动和高级的智力劳动越来越多;人们的活动范围在不断拓展,人与人的交往越来越多,处理微妙复杂的人际关系为每个人所不可避免;各种各样的竞争强度也越来越巨大,人与人之间的收入、社会地位等差异越来越显著。 在现实生活中,所谓的正常人有许多人整天愁眉苦脸、心烦意乱、以安眠药渡日,长期在苦闷绝望中挣扎、煎熬,甚至走向自杀的绝路;有许多人终日以酒为伴、沾酒就醉,打人骂人;有许多人与人敌对、冲突、诉讼、犯罪;有许多人常常感冒,患高血压、关节炎等非器质性疾病,甚至身患绝症、早亡;有许多人无能、失意、潦倒、贫穷;有许多人学生学习不好;有许多人苦恼于性问题;有许多人不能和人正常的交往融洽相处,整日疑神疑鬼;许多家庭因成员的精神病而搞的苦恼万分;许多夫妻不和、争吵、打闹、离婚……。 而大学生的普遍年龄一般在18—25岁之间,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正处于青年中期。大学生的心理具有青年中期的许多特点,但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又不能完全等同与社会上的青年。心理是否健康一般采用量表测量,其标准不

自考变态心理学(05626)

目录 第一章绪论 (2) 第二章心理病症现象 (3) 第三章神经症 (5) 第四章癔症及应激相关障碍 (7) 第五章人格障碍 (10) 第六章心境障碍 (12) 第七章精神分裂症 (14) 第八章进食与睡眠障碍 (16) 第九章性功能与性心理障碍 (19) 第十章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21) 第十一章儿童和青少年期精神障碍 (23) 第十二章老年期精神障碍 (26)

第一章绪论 领会: 1.变态心理学评估的几种方法 (1)临床访谈 (2)行为评估 (3)身体检查 (4)心理测试 (5)生理心理评估 (6)脑成像技术 2.心理障碍的多维综合模型与经典的4大心理学对变态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多维综合模型: 3.变态心理评估工具的基本元素 评估工具的基本要素:信度、效度、标准化。 识记: 1.变态心理的概念和标准p3 变态心理是一个很难精确定义的概念。一般认为,变态心理或在心理障碍是一种伴随痛苦和功能性损伤出现的个体内部的心理功能紊乱,是一种不典型的或文化上不被期待的行为反应。 三个基本标准:心理功能紊乱;痛苦或损伤;非典型性反应。 2.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的10种分类 (0)器质性精神障碍 (1)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2)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3)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 (4)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质。 (5)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6)人格障碍、习惯和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 (7)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 (8)童年和青少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和情绪障碍。 (9)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

谈谈我对心理健康及心理卫生的认识

谈谈我对心理健康及心理卫生的认识通过培训,我对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有着新的认识,对健康观有着新的理解,下面就谈谈自己对心理健康及心理卫生的一些认识。 一、心理健康认识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的各种心理状态保持正常或良好水平,且自我内部以及自我和环境之间保持和谐一致的良好状态。横向上,心理健康是一种既自我快乐又适应环境的心理状态,两者相统一。纵向上,两者相统一的结果有着不同层次:一是没有心理疾病;二是良好的适应状态,即感到精神愉快,能有效地对付各种心理压力;三是高心理效能的理想状态,即人们在智力、道德方面最大限度地发挥心理潜能。心理健康与个人的身体健康、工作绩效、生活质量与幸福感密切相关,关乎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而个体心理卫生目标是维护与增进心理健康。对于个体一生发展的心理卫生我们可采取基本策略:掌握不同年龄阶段的心身发展规律和特征;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以每一年龄阶段的心理健康发展课题为工作重心;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卫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 二、心理卫生认识 心理卫生是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学问和工作,或指心理健康的状态,是与生理卫生相辅相成的。心理卫生工作的重心应从防治心理疾病转到增进心理健康,从服务于少数人转到服务于全体人。 心理卫生价值核心就在于它的完美心理调节和发展健全个体和社会的功能。我们对心理异常与心理问题的正常态度应包括:心理异常与心理问题是常见现象,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往往是成长中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其基本上可随成长而康复。心理问题是可以预防的。心理问题是可以治疗的,尽管康复是缓慢的。心理问题并非是令人羞耻的。心理问题其实质是在大脑生理生化功能障碍和人与客观现实关系失调的基础上产生的对客观现实的歪曲反映。所以我们应关爱精神病人。 教师心理卫生的重大意义:现代教师充当着多种角色,教师集学习的指导者、班集体活动的领导者、行为规范的示范者、心理保健者和教育科研人员;教师职业的艰苦性也要求教师意志坚强,不怕困难;教师职业的崇高性也要求教师正确对待各种冲突;教师职业的示范性也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楷模;教师职

变态心理学症状诊断标准(必考)

精神分裂症 定义:精神分裂症大多起病于青壮年,表现为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和环境不协调的特征,大多缓慢发病,是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 【症状标准】至少有下列2项,并非继发于意识障碍、智能障碍、情感高涨或低落,单纯型另有规定: A认知方面:1、反复出现的言语性幻听; 2、明显的思维松弛、思维破裂、言语不连贯,或思维贫乏或 思维内容贫乏; 3、思想被插入、被撤走、被散播、思维终端、或强制性思维; 4、被动、被控制,或被洞悉体验; 5、原发性妄想(包括妄想知觉,妄想心境)其他荒谬的妄想; 6、思维逻辑倒错、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或词语新作; B情感方面:7、情感倒错,或明显的情感淡漠; C行为方面:8、紧张综合征、怪异行为,或愚蠢行为; D意志方面:9、明显的意志减退或缺乏。 【严重标准】自知力障碍,并有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或无法进行有效交谈。【病程标准】1、符合症状学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维持1个月,单纯型另有规定。 2、若同时符合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症状标准,当情感 症状减轻到不能满足情感性精神障碍症状标准时,分裂症状需 继续满足分裂症的症状标准至少2周以上,方可诊断为分裂症。偏执型分裂症 【症状标准】以系统妄想为主要症状,内容较固定,并有一定的现实性,不经了解,难辨真伪。主要表现为被害、嫉妒、夸大、疑病和钟情等内容。【病程标准】符合症状学标准和严重标准已持续3个月 青春型分裂症 【症状标准】符合分裂症诊断标准,常在青年期起病,以思维、情感、行为障碍或紊乱为主。例如明显的思维松弛、思维破裂、情感倒错、行为怪异。 紧张型分裂症 【症状标准】符合分裂症诊断标准,以紧张综合征为主,其中紧张性木僵较常见。 单纯型分裂症 【症状标准】1、以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或意志减退等阴性症状为主,从无明显的阳性症状; 2、社会功能严重受损,趋向精神衰退; 3、起病隐匿,缓慢发展,病程至少2年,常在青少年期起病。未定型分裂症(混合型或未分型) 【症状标准】1、符合分裂症诊断标准,有明显的阳性症状; 2、不符合上述亚型的诊断标准,或为偏执型、青春型,或紧 张型的混合形式。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自己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自己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自己学心理学是为了认识自我、开阔眼界、拓展心胸、和谐人际、挖掘潜力、提升人生价值。每个人的苦乐,事实上是由自己的思维方式决定的。我们要认识自己的心里,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从而更加快乐。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心灵世界里,认识自己,就是认识整个世界。改变自己的心灵,就是改变整个世界。自己的命运自己造。 我们要学习心理学的知识、能力、理念,不要自我设限,要不断挑战自我、学会独立思考、注重培养爱心。学思结合、边学边用。养成理性思考的习惯,遇到问题时能用正确的思路来解决,不自找烦恼。只有当我们学会了仔细地研究周围世界,而且仔细地研究自己本身的时候;只有当我们努力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而且努力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时候;只有当我们的精神力量用来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完善的时候,我们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现代人有很多文化经验,科学知识,可说无所不知,但却少自知。而自知乃是一个自我意识发展的基础。美国心理学家Jone和Hary提出关于人自我认识的窗口理论,被称为乔韩窗口理论。他们认为人对自己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因为每个人的自我都有四部分:公开的自我,盲目的自我,秘密的自我和未知的自我。通过与他人分享秘密的自我,通过他人的反馈减少盲目的自我,人对自己的了解就会更多更客观。 认识自我的三条渠道 (1)比较法——从我与人的关系认识自我 (2)经验法――从我与事的关系认识自我;人的心理受到6个层次的影响,从高到低分别是:心灵层——明白人生的意义(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身份层——认为自己以什么样的身份去实现人生的意义(我是谁我的身份是什么);

谈谈对心理学的认识

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班级: 12级工程力学2班 姓名: 徐磊 学号: 311207090228 谈谈对 心理学的认识

浅谈对心理学的认识 无论在我国还是在外国,人们很早就开始研究心理现象,力图揭示心理活动的奥秘。 古代的许多人,包括不少有名的学者,都把人的言行归结为一种特殊的实体亦即灵魂的主宰。按最早出现于1590年的心理学原名Psychology一词系是由希腊文中Psyche与logos两字演变而成,前者意指“灵魂”,后者意指“讲述”,合之则谓:心理学亦即“阐释灵魂之学”。从其语源来看,顾名思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或精神的一门学问。 尽管人们研究心理学可谓有着相当漫长的一段过去,但严格说来心理学其实“只有一简短的历史”。原因是,在十九世纪中叶以前,心理学一直都只是被包括在哲学的母体之内仅用思辨的方法来描述人的心理现象,所以它的发展是极其有限的。只是到了十九世纪末叶,自然科学蓬勃发展,科学实验方法被广泛采用,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德国生理学家、哲学家冯特于1879年在联邦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真正的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才由此开始从哲学中分离出来,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心理学自从与哲学分开以来,发展了一百多年,到今天心理学已经比较普及,并且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威力。心理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能帮助人类认识自我,改善自身,心理学为了人类的幸福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当今社会,掌握一些心理学的知识和相应的思维方法是有益的。 对于心理学的误解有很多。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之后,越来越多地接触国外先进的心理学理论,心理学也不再被认为是唯心主义的。但是目前,中国的心理学水平还是很低的,大众对心理学的了解不深,而且重要的是这种了解和利用明显带有“中国特色”,赤裸裸地凸显了功利思维、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等等。 看看市面上流行的种种关于心理测验之类的书籍,许多未经世事的少男少女很喜欢看,因为青少年时期追求自我认同感,中国的教育又一蹋糊涂,所以少男少女们看看心理测验、性格测验、星座算命之类的书籍,喜欢从中了解自我,认识他人。商家是为了发财的,市场需要什么就出什么书,没办法。不过这样做,客观上加深了大众对心理学的误解。心理学没有这么肤浅的。。。还有一些人可能会问:学心理学是不是就能知道人心理面想什么?你是不是能看透我的想法,我的精神?那太可怕了,学心理学的人都有点脑袋不正常。。。这也是一种错误的看法。还有一些人,他研究心理学是为了别有用心的功利目的,是出于私欲,比如为了讨好领导、占别人的便宜,抓人家心理弱点攻击、控制等等,这些人如果说运用心理学的话,毋宁说是对心理学的一种侮辱!不仅仅是误读而已。其实他们去研究李宗吾的厚黑学好了,这更加合适。 泡妞这个问题,很明显,跟心理学密切相关的。情圣们自觉不自觉地,有意无意的,都会运用一些心理学知识,至少他们本人就是出色的女性心理学家。所以心理学,似乎变成了泡妞的工具,这是不是误读呢?呵呵,还有,跟普通人息息相关的,就是心理咨询与治疗的问题了。心理疾病的治疗,这很重要。 芸芸众生,皆有心病。心理学在国外很发达,特别是美国,心理咨询与治疗深入人心,美国的心理工作者是最多的。按照比例,中国13亿人口,是应该配备一定数量的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的,可以目前的状况是,中国的心理工作者少得可怜,而且水平参差不齐,相当一部分还是半道出家,没有受过良好的专业训练。这其中也有中国国情,在中国,心理工作跟思想政治工作是混在一起,模糊不清的,事实上现在很多所谓的心理医生都是原来搞思想政治工作的。所以,让这些人给你看病,还真有些

(情绪管理)变态心理学重点与难点最全版

(情绪管理)变态心理学重 点与难点

《变态心理学》重点和难点 1、关于精神病的认识 当下尽量不用精神病这壹说法。因为精神病这壹概念是壹个日常概念。界定的范围不明确。 当下的概念体系是:精神障碍包括精神病性障碍和非精神病性障碍。 所谓精神病性障碍是指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的各种心理障碍,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精神病,比如: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障碍等。 所谓非精神病性障碍是相对前者而来的,是指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各种心理障碍,比如:各种没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焦虑症和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等等。实际上,非精神病性心理障碍者是心理咨询(针对对象:心理不健康)和心理治疗(针对对象:情感性精神障碍和神经症)的主要工作对象。 2、常见异常心理的表现(症状)归类 教材上列举的症状有很多,对于学习者来说,难免容易混淆。首先要对总体分类有壹个大概的印象,就像抓住壹棵树的树干壹样: (壹)认知障碍:感知障碍,思维障碍,注意记忆和智能障碍,自知力障碍。 感知障碍包括感觉障碍、知觉障碍和感知综合障碍。 思维障碍包括思维形式障碍和思维内容障碍。 (二)情感障碍:以程度变化为主的情感障碍,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感障碍,脑 器质性损害的情感障碍。 以程度变化为主的情感障碍:情感高涨,情感低落,焦虑,恐怖; 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感障碍:情感迟钝,情感淡漠,情感倒错; 脑器质性损害的情感障碍:情感脆弱,易激惹,强制性哭笑,欣快。

(三)意志行为障碍:意志增强,意志缺乏,意志减退,精神运动性兴奋,精神运动 性抑制。 归类中,壹些常见的考点需要重点关注: (1)思维鸣响属于壹种幻觉,而不属于思维障碍,谨防多选题中用来作干扰项; (2)语词新作、逻辑倒错属于思维形式障碍,被洞悉感属于思维内容障碍(妄想),这三个规律性不强的症状谨防考归类; (3)三个倒错:逻辑倒错属于思维形式障碍,情感倒错属于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感障碍,意向倒错属于精神运动性抑制(意志行为障碍)。 (4)俩个强迫:强迫观念属于思维内容障碍,强迫动作属于精神运动性抑制(意志行为障碍)。 (5)精神运动性抑制包括木僵,违拗,腊样屈曲,缄默,被动性服从,刻板动作,模仿动作,意向倒错,作态,强迫动作。因规律性不强,谨防考归类多选题。 3、常见异常心理的表现(症状)鉴别 壹些容易混淆的相关症状需重点鉴别清楚: (1)非真实感和幻觉:非真实感是被动感受,环境不会“动”。幻觉可主动 摄取,感到环境“动”的诊断幻觉。 例:病人坚持睡走廊而不睡床,因为躺上床上即感到床摇得厉害。(幻觉)(2)内感性不适和内脏幻觉:性质是否明确,部位是否具体。 (3)思维破裂和思维不连贯: 意识是否清晰,基础疾病为器质性疾病仍是功能性疾病。 (4)强迫观念和强制性思维(思维云集):

我对心理健康的认识

我对心理健康的认识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我对心理健康的认识 首先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 认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是两个没有关系的概念。实际上,这是不正确的。在现实生活中,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心理健康每时每刻都在影响人的生理健康。如果一个人性格孤僻,心理长期处于一种抑郁状态,就会影响内激素分泌,使人的抵抗力降低,疾病就会乘虚而入。一个原本身体健康的人,如果老是怀疑自己得了什么疾病,就会整天郁郁寡欢,最后导致真的一病不起。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方面应该注意合理饮食和身体锻炼,另一方面更要陶冶自己的情操,开阔自己的心胸,避免长时间处在紧张的情绪状态中。如果感到自己的心情持续不快时,要及时进行心理自我调试,必要时到心理门诊或心理咨询中心接受帮助,以确保心理和生理的全面健康。 随着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所处的社会也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工业化、现代化、社会化、一体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时间越来越宝贵,人越来越为效益所趋使;自主的、创造性的劳动和高级的智力劳动越来越多;人们的活动范围在不断拓展,人与人的交往越来越多,处理微妙复杂的人际关系为每个人所不可避免;各种各样的竞争强度也越来越巨大,人与人之间的收入、社会地位等差异越来越显着。

在现实生活中,所谓的正常人有许多人整天愁眉苦脸、心烦意乱、以安眠药渡日,长期在苦闷绝望中挣扎、煎熬,甚至走向自杀的绝路;有许多人终日以酒为伴、沾酒就醉,打人骂人;有许多人与人敌对、冲突、诉讼、犯罪;有许多人常常感冒,患高血压、关节炎等非器质性疾病,甚至身患绝症、早亡;有许多人无能、失意、潦倒、贫穷;有许多人学生学习不好;有许多人苦恼于性问题;有许多人不能和人正常的交往融洽相处,整日疑神疑鬼;许多家庭因成员的精神病而搞的苦恼万分;许多夫妻不和、争吵、打闹、离婚……。 而大学生的普遍年龄一般在18—25岁之间,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正处于青年中期。大学生的心理具有青年中期的许多特点,但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又不能完全等同与社会上的青年。心理是否健康一般采用量表测量,其标准不是固定不变的。心理健康标准随着时代变迁、文化背景变化而变化。 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经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一些大学生因心理问题休学、退学的不断增多,自杀、凶杀等一些反常或恶性事件不时见诸报端,今年初发生的刘海洋硫酸伤熊事件,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达到高潮。人们不禁要问——现在的大学生怎么了! 黑龙江大学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崔建华教授说,目前的中国大学生看起来有喜有忧。喜的是,他们已有了很强的独立性和自我经营、学习、发展的能力。忧的是,他们的心理状况与整个社会大背景下国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社会上各种各样的风气不断影响着原本清纯的大学校园,校园已不是一片净土,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十分集中和突出。据了解,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在

对教育心理学认识的心得体会

对《教育心理学》认识的心得体会 张建刚 麦积区伯阳中心学校

对《教育心理学》认识的心得体会 麦积区伯阳中心学校张建刚 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现象及其产生和变化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它是一门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学校教育过程中心理活动的规律,如学生应怎样去掌握书本上的知识,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有什么关系等。教育心理学,说简单一点,教育心理学就是学与教这个过程的方方面面规律的科学,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方面。 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因此,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心理学、心理学,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策略,并在上课过程中多加思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教育心理学首先就要了解教育过程的执行者。教师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教学过程会产生什么影响。不管你是否意识到,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一套教学观念和方法,有些老师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因而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而有些老师则认为应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主张让学生动手操作,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活动中学习和提高。另外,研究还发现,教师的性格特征也会影响教学过程,严厉的老师更倾向于采用传统教学法,课堂气氛也不很活跃,而民主活泼的老师则更愿意采用新式教学法,更愿意多作尝试,课堂气氛更活跃,

学生在老师目前也能够更自由的表现自己。作为师范生,只有学好教育心理学,以后在自己的岗位上才能更好的做一个优秀的教师。“人贵有自知之明”,教师要具有自知之明,就需要自觉地用心理科学理论去分析和评价自己的教育活动,增强自己对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力。每个有威信的教师,都是善于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完善的。所以,中学教育心理学问题的研究,不仅是教书育人,培养学生的品德,而且是教职员工,特别是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角色适应力。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教师的专业基础,现代社会和教育的进步日益证明,教师不仅要懂得教材本身,还要懂得教学本身。教师关于有效教学和教育的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是属于教育心理学的。因为,学校中的学和教,都是心理过程,懂得这种过程的教师才能更好地发展有效学习的程序和方法,教师才能够形成用教师的专业方式处理教育问题的能力和专长。 2、学生方面。 教育上提倡“因材施教”,主张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提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因此,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学习习惯,才能有的放矢的实施教育,教育也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功效。因此,教育心理学还必须了解教育过程的另一半参与者。只有更好的了解了学生的心理特点,才能做好指导,让学生往更好的方面发展。所以师范生学习教育心理学,就是学习怎样更好的了解自己教育的对象,怎样更好的引导他们,指导他们学习。只有充分的了解学生,才能热

变态心理学第五章

《变态心理学》课程章节教案首页 章节 第五章神经症性障碍 学时 4 班级 13应用心理学 时间 教学目标与 要求 把握神经症性障碍的分类及各种类型的性质、成因、治疗。 教学重点与 难点 神经症性障碍的分类及各种类型的诊断要点和治疗。 课堂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作业与思考题 第五章神经症性障碍 第一节什么是神经症 一、神经症概念的由来和演变

神经症这一术语是在1769年由苏格兰医生William Cullen(1710-1790)首先提出来。此后神经症的概念经过了多次的演变。 在19世纪经过了神经症是功能性疾病和器质性疾病的讨论。 后来随着临床神经病学的发展,很多器质性的神经疾病从神经症中分离出去,最后达成的共识是神经症是一种精神障碍。 二、神经症的特点 1、强烈的心理冲突。 经症患者觉察到他处于一种无力自拔的自相矛盾的心理状态。患者对疾病是有自知力的。2、精神痛苦。 因此,患者往往主动就医或求助于心理治疗师和心理咨询师。喜欢诉苦是神经症患者普遍而突出的表现之一。 3、持久性。 神经症是一种持久的精神障碍,不同于各种短暂的精神障碍。 4、妨碍着患者的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 人生不能免于心理冲突,但是健康的心理冲突是建设性的,二神经症性心理冲突是破坏性的。 5、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作为基础。 三、神经症主要分类 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和神经衰弱 焦虑是一种以显著的负性情绪、紧张的躯体症状以及对未来的担忧为特点的情绪状态。 恐惧,是一种对当前危险情景做出的即时的应激反应,具有很强的逃避倾向,并伴随着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增强。 两者的区别: 恐惧的认知成分是对清晰的、特定的危险的认识,而焦虑的认知成分则是对弥散的、不确定的危险的预期。 第二节焦虑症 一、日常焦虑 二、焦虑症的临床表现 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的神经症。 焦虑症的焦虑症状是原发的,凡继发于躯体疾病的焦虑应诊断为焦虑综合征。 其他精神病理状态伴发的焦虑,不应诊断为焦虑。 焦虑症主要分为惊恐障碍和广泛性焦虑两种。 三焦虑症的类型 (一)惊恐障碍 惊恐障碍的定义 一种以反复的惊恐发作为主要原发症状的神经症。这种发作并不局限于任何特定的情境,具有不可预测性。 惊恐发作的症状: 第一,在情绪上,个体被强烈的疑虑、恐惧或人格解体所击溃。 第二,在生理上,惊恐发作时可表现出急性应激反应,包括呼吸急促、头昏眼花、心跳加速、发抖或胸口疼痛。 第三,在认知上,个体认为自己可能是心脏病发作,快要死了;或认为自己发疯,失去控制了。 惊恐障碍的诊断标准 除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外,在1个月内至少有3次惊恐发作,或在首次发作后继发害怕再

变态心理学试题(一)

变态心理学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判定一个人心理是否变态的标准是心理功能紊乱、痛苦或损伤和() A.非典型性反应B.躯体化反应C.兴奋反应D.自由联想 2.幻觉的定义是( ) A.对客观事物的错误感受B.对客观事物的胡思乱想 C.缺乏相应客观刺激时的感知体验D.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感知体验 3.解释强迫症的可能原因主要理论有心理动力学理论、神经科学理论和() A.认知行为理论B.人本主义理论C.体液理论D.刺激一反应理论 4.在疑病症病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的父亲或母亲具有人格障碍或() A.恐惧症B.癔症C.强迫症D.神经症 5.CCMD-3将人格障碍的类别分为() A.6种B.7种C.8种D.9种 6.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的患病率大约是() A.2-3% B.3-4% C.4-5% D.5-6% 7.一位女大学生坐在教室里,听到上帝对她说,她是一个卑鄙可憎的人,这个人可能患上了()A.癔症B.精神分裂症C.疑病症D.恐惧症 8.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症状是() A.情绪低落B.情绪不稳C.情绪高涨D.情感淡漠 9.关于精神分裂症青春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思维联想散漫B.妄想具有一定的现实性C.行为幼稚愚蠢D.常急性或亚急性起病10.关于神经性厌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多数患者即使十分消瘦仍认为自己胖 B.神经性厌食者因食欲减退而不愿进食 C.神经性厌食者多知道自己体重过低、进食过少是病态,常主动就医 D.神经性厌食患者多同时并发抑郁症 11.有关失眠症诊断标准,正确的是() A.每周失眠2次,持续1月以上B.每周失眠3次,持续1月以上 C.每周失眠2次,持续2月以上D.每周失眠3次,持续2月以上 12.关于精神发育迟滞不正确的描述是() A.智力发育低下B.社会适应困难C.起病与生物、心理及社会因素有关D.起病于大脑发育成熟以后13.当前对孤独症最有效、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

浅谈心理学

我对心理学的认识 心理学是一门新的学科,它是研究人心理现象的一门学科,学了一个学期的心理学,使我对心理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学心理学可以让我重新的认识自己,认识了怎样去了解别人,对以后的工作也由很大的作用。 心理学无论在教育学,医学,工业心理,管理心理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在现代化的今天,很多工作都是要人性化的,关注人、尊重人性,才能更好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达到效率的提高,就我们教育专业来说,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揭示教育过程和心理发展的关系,把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教育实践中去。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受教育者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心理的个别差异,道德品质的形成,教育者应有的心理品质等。教师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学科教学心理学研究语文、算术等课程的内容和教法,也属于教育心理学的范围。德育心理学研究儿童道德动机、道德判断的形成过程,探讨培养优秀道德品质、正确信念和理想的有效途径。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直接关系到教育改革和人材培养的重大任务。近年来,中国心理学工作者进行的一些教学改革实验,如语文和数学的自学辅导教学法等,对于教学实践具有积极的作用。 医学心理学在医学方面也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医学心理学它是关于疾病和健康的心理学研究,探讨心理因素在维护健康和致病方面的作用,并研究在医疗中医护人员与病人的行为特点。医学心理学家在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特别是在精神病医院中发挥作用,他们用心理测验诊断病人,找出心理障碍的原因。医学心理学还研究精神药物的作用,探讨心理治疗的方法。病人的康复过程也是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目的是调动病人的心理因素,使他尽快恢复健康。医学心理学家也从事心理咨询和心理卫生工作,对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提供指导与帮助。医学心理学近年来在中国发展较快,心理测验已在临床诊断中应用。目前,全国的精神病医院和部分综合医院都开设了心理咨询门诊。

谈谈对心理学的认识

我对心理学的认识 摘要:当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感到生活压抑,或者感到自己总是闷闷不乐,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感觉自己无法适应社会生活,最终导致抑郁或是其他心理疾病,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严重的会自寻短见,跳楼什么的事件自杀时有发生。这可谓是一种悲剧,然而这种悲剧并不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看我们怎样去面对这些问题,怎样走出这些心理误区。这就涉及到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心理对我们的行动具有极大的影响,具有一种导向作用,会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正确认识自己,掌握一些基本心理学知识,走出心理误区,克服心理上的困难,对我们当代大学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问题影响克服 当今社会,在就业压力等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人们出现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特别是大学生,做出一些难以令人理解的行为,甚至走向犯罪道路。所以,学习心理学显得很必要和重要。 首先,我们简单地认识一下什么是心理学。我的理解,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既包括人又包括动物,当然研究动物主要是为了深层次地了解、预测人的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以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为主。简言之,心理学就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科

学。心理学的三大任务:揭示心理事实,揭示心理规律,指导实际运用。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快结束的阶段,青春期向成年过渡,思想逐步成熟,更容易产生思想困惑和心理问题。其表现是多样化的。 适应问题。这是个比较笼统的心理问题,包括对新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学习方法等诸多方面的适应,主要是对大一新生而言的。先说对新环境的适应问题。大学生活与过去的生活比起来,会有很大变化。生活环境的变化,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对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要求更高了,跟过去相比起来,在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或许都会有较大变化,对于新生来说,面对突如其来的诸多变化,可能会有些措手不及,以致产生一些负面的心理,如焦虑、紧张、自卑等,结果越来越糟糕,任其发展的话,就会导致心理问题,影响到其他活动,严重的还会造成抑郁等心理疾病,甚至出现失眠等影响健康的问题。所以,适应是每个新生必须面对的第一个问题。不光是新生,每一个人,只要是到了一个全新的环境中,总要面对这个问题。有人会说,适应只是个时间问题,早晚都会适应的。其实不然,有些人花再多时间也难以完全适应新环境,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入学伊始,认识的人又不太多,对一些规则什么的又不太了解,更多时候还得靠我们自己,靠我们自己去思考、去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不管通过什么方式,向别人请教也好,自己查资料也好,总之,就是一个分离过程,与曾经和自己“同舟共济、生死与共”的家人、密

05626 变态心理学 课本简答题

B040110教育心理学教材版本

05626变态心理学课本简答题、论述题整理 第一章绪论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将心理障碍分为哪10种类别? (0)器质性精神障碍 (1)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2)精神分裂症(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病性障碍 (3)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 (4)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 (5)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6)人格障碍、习惯和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 (7)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 (8)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和情绪障碍 (9)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 第二章心理病理现象 简述如何判定某一精神活动是否正常? (1)纵向比较,即与其过去一贯的表现相比较,精神状态的改变是否明显; (2)横向比较,即与大多数正常人的精神状态相比较,差别是否明显,其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是否超出了一般限度;(3)应注意结合当事人的心理背景和当时的处境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 自知力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如何? (1)临床上将有无自知力,以及自知力的恢复的程度作为判断病情轻重和疾病改善程度的重要指标。 (1)精神症状的消失,并认识到所患精神症状是病态的意味着病人在临床上的痊愈。 第三章神经症 惊恐障碍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惊恐障碍是指个体突然感到强烈的恐惧、紧张,或者预感到有不好的事情将要发生。 认知上,个体有濒死感和失控感 情绪上,个体被强烈的疑虑、恐惧所击溃 生理上,个体可表现出急性应激反应。 社交恐惧症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社交恐怖症的诊断标准) (1)符合恐惧症的诊断标准; (2)害怕对象主要为社交场合和人接触; (3)常伴有自我评价低和害怕批评; (4)排除其他恐惧障碍 特定恐惧症的主要类型: (1)动物恐惧症 (2)自然环境恐惧症 (3)情景恐惧症 (4)血、注射和伤口恐惧症 (5)其他:包括疾病和死亡 请阐述导致社交恐惧症的原因。 (1)个体有焦虑的生物易感性与(或)社会抑制的生物倾向性; (2)在压力的情境下,个体可能会在社会情境中出现未预期的惊恐发作(虚慌) (3)个体可能经历源于真实惊恐的社会床上,并对相同或相似社会情境感到加氯(条件化作用)。创伤性社会经历可以追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